CN116629663A - 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29663A
CN116629663A CN202310437267.6A CN202310437267A CN116629663A CN 116629663 A CN116629663 A CN 116629663A CN 202310437267 A CN202310437267 A CN 202310437267A CN 116629663 A CN116629663 A CN 116629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ard
software version
part drawing
vehicle
ac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372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妹
黄强
张苏芬
邓海燕
廖智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372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296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29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29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3/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r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or other apparatus, other than vehicles
    • G07C3/14Quality control systems
    • G07C3/143Finished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创建出与各个车型分别对应的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标准软件版本,并通过SAP系统根据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标准软件版本生成对应的标准识别码;通过MES系统将标准零件图号、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标准识别码同时输入至预设VCATS设备中,并通过VCATS设备读取待检测车辆对应的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以及实际识别码;判断标准零件图号、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标准识别码是否与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以及实际识别码一致;若是,则判定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合格。通过上述方式能够简单、快速的判别出待检测车辆内部的零件装配是否合格,能够大幅缩短车辆的检测时间。

Description

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并且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现如今,随着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整车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整车内部的CAN总线连接的模块零件数量也日益增多,从而大幅增加了整车内部CAN总线模块节点的数量。
然而,由于不同车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平台化的模块类零件,例如通讯协议或者通讯矩阵根据汽车功能的调整,会出现因模块软件的变更而导致不同模块之间的零件无法完全调用,并且模块软件需要根据新的项目需求进行对应的适配操作,导致在总装生产线中容易出现模块错装以及漏装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汽车的生产良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不同车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平台化的模块类零件,例如通讯协议或者通讯矩阵根据汽车功能的调整,会出现因模块软件的变更而导致不同模块之间的零件无法完全调用,并且模块软件需要根据新的项目需求进行对应的适配操作,导致在总装生产线中容易出现模块错装以及漏装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汽车生产良率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BOM系统中创建出与各个车型分别对应的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标准软件版本,并通过SAP系统生成对应的标准识别码;
通过MES系统将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所述标准识别码同时输入至预设VCATS设备中,并通过所述VCATS设备读取待检测车辆对应的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
判断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是否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一致;
若判断到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一致,则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合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BOM系统中创建出与各个车型分别对应的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标准软件版本,并通过SAP系统根据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标准软件版本生成对应的标准识别码;进一步的通过MES系统将标准零件图号、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标准识别码同时输入至预设VCATS设备中,并通过VCATS设备读取待检测车辆对应的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以及实际识别码;在此基础之上,判断标准零件图号、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标准识别码是否与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以及实际识别码一致;具体的,若判断到标准零件图号、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标准识别码与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以及实际识别码一致,则判定当前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合格。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使用VCATS设备的前提下,只需通过比对待检测车辆的零件图号、软件版本以及识别码就能够简单、快速的判别出待检测车辆内部的零件装配是否合格,从而能够大幅缩短车辆的检测时间,对应提升车辆的检测效率,有利于车辆的大批量生产。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到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不一致,则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不合格,并发送对应的报错提示,所述报错提示包括声音提示以及文字提示。
优选的,所述通过SAP系统生成对应的标准识别码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所述标准软件版本同时输入至所述SAP系统中,并通过所述SAP系统提取出所述标准零件图号对应的第一标准序列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对应的第二标准序列号;
将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进行比对,以识别出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相同区域以及非相同区域;
去除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所述相同区域,并保留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所述非相同区域;
对所述非相同区域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所述标准识别码。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非相同区域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所述标准识别码的步骤包括:
分别识别出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的非相同区域中存在的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的非相同区域中存在的第二目标序列,并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同时输入至预设DTW算法的编码层中,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均具有唯一性;
通过所述编码层对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所述标准识别码。
优选的,所述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合格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与显示终端的无线通讯连接,并生成与所述待检测车辆对应的检测报告;
基于预设算法将所述检测报告转换成对应的显示信号,并将所述显示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终端中,以在所述显示终端实时显示所述检测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在BOM系统中创建出与各个车型分别对应的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标准软件版本,并通过SAP系统生成对应的标准识别码;
读取模块,用于通过MES系统将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所述标准识别码同时输入至预设VCATS设备中,并通过所述VCATS设备读取待检测车辆对应的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
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是否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一致;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若判断到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一致,则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合格。
其中,上述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中,所述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
若判断到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不一致,则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不合格,并发送对应的报错提示,所述报错提示包括声音提示以及文字提示。
其中,上述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中,所述创建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所述标准软件版本同时输入至所述SAP系统中,并通过所述SAP系统提取出所述标准零件图号对应的第一标准序列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对应的第二标准序列号;
将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进行比对,以识别出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相同区域以及非相同区域;
去除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所述相同区域,并保留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所述非相同区域;
对所述非相同区域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所述标准识别码。
其中,上述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中,所述创建模块还具体用于:
分别识别出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的非相同区域中存在的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的非相同区域中存在的第二目标序列,并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同时输入至预设DTW算法的编码层中,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均具有唯一性;
通过所述编码层对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所述标准识别码。
其中,上述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中,所述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具体用于:
建立与显示终端的无线通讯连接,并生成与所述待检测车辆对应的检测报告;
基于预设算法将所述检测报告转换成对应的显示信号,并将所述显示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终端中,以在所述显示终端实时显示所述检测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面所述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面所述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由于不同车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平台化的模块类零件,例如通讯协议或者通讯矩阵根据汽车功能的调整,会出现因模块软件的变更而导致不同模块之间的零件无法完全调用,并且模块软件需要根据新的项目需求进行对应的适配操作,导致在总装生产线中容易出现模块错装以及漏装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汽车的生产良率。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能够在使用VCATS设备的前提下,只需通过比对待检测车辆的零件图号、软件版本以及识别码就能够简单、快速的判别出待检测车辆内部的零件装配是否合格,从而能够大幅缩短车辆的检测时间,对应提升车辆的检测效率,有利于车辆的大批量生产。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BOM系统中创建出与各个车型分别对应的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标准软件版本,并通过SAP系统生成对应的标准识别码;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能够应用在不同的车型中,进一步的,用于在不同的车型出厂之前对其内部的零部件装配情况进行对应的检测,以保证车辆的生产质量。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用到BOM系统、MES系统、SAP系统以及VCATS设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系统以及设备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现有技术中获取到的,因此不再赘述。
因此,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需要首先在上述BOM系统中创建出与各个车型内部的零部件分别对应的标准零件图号以及适配的标准软件版本,其中,可以理解的是,软件是基于零件实施的。
进一步的,本步骤会通过上述SAP系统根据上述标准零件图以及标准软件版本生成需要的标准识别码,且该识别码与当前待检测车辆的车架号相对应,从而能够建立当前识别码与当前待检测车辆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S20,通过MES系统将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所述标准识别码同时输入至预设VCATS设备中,并通过所述VCATS设备读取待检测车辆对应的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会进一步通过上述MES系统将实时获取到的标准零件图号、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标准识别码同时输入至上述预设VCATS设备中,与此同时,本步骤还会通过该VCATS设备同步读取到上述待检测车辆对应的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以及实际识别码。
步骤S30,判断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是否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一致;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会实时判断分别获取到的标准零件图号、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标准识别码是否与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以及实际识别码一致,即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完全相同。
步骤S40,若判断到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一致,则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合格。
最后,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若本步骤实时判定当前标准零件图号、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标准识别码与当前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以及实际识别码一致,则说明当前待检测车辆内部的零部件的装配是正确的,从而本步骤会最终判定当前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合格。
使用时,通过在BOM系统中创建出与各个车型分别对应的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标准软件版本,并通过SAP系统根据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标准软件版本生成对应的标准识别码;进一步的通过MES系统将标准零件图号、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标准识别码同时输入至预设VCATS设备中,并通过VCATS设备读取待检测车辆对应的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以及实际识别码;在此基础之上,判断标准零件图号、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标准识别码是否与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以及实际识别码一致;具体的,若判断到标准零件图号、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标准识别码与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以及实际识别码一致,则判定当前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合格。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使用VCATS设备的前提下,只需通过比对待检测车辆的零件图号、软件版本以及识别码就能够简单、快速的判别出待检测车辆内部的零件装配是否合格,从而能够大幅缩短车辆的检测时间,对应提升车辆的检测效率,有利于车辆的大批量生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过程只是为了说明本申请的可实施性,但这并不代表本申请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只有上述唯一一种实施流程,相反的,只要能够将本申请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实施起来,都可以被纳入本申请的可行实施方案。
综上,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能够在使用VCATS设备的前提下,只需通过比对待检测车辆的零件图号、软件版本以及识别码就能够简单、快速的判别出待检测车辆内部的零件装配是否合格,从而能够大幅缩短车辆的检测时间,对应提升车辆的检测效率,有利于车辆的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到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不一致,则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不合格,并发送对应的报错提示,所述报错提示包括声音提示以及文字提示。
对应的,若本实施例实时判断到当前标准零件图号、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标准识别码与当前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以及实际识别码不一致,则说明当前待检测车辆中的零部件的装配出现了问题,则立即判定当前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不合格,与此同时,发出对应的报错提示,以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对应的检修。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一些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相应内容。
综上,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能够在使用VCATS设备的前提下,只需通过比对待检测车辆的零件图号、软件版本以及识别码就能够简单、快速的判别出待检测车辆内部的零件装配是否合格,从而能够大幅缩短车辆的检测时间,对应提升车辆的检测效率,有利于车辆的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过SAP系统根据所述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所述标准软件版本生成对应的标准识别码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所述标准软件版本同时输入至所述SAP系统中,并通过所述SAP系统提取出所述标准零件图号对应的第一标准序列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对应的第二标准序列号;
将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进行比对,以识别出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相同区域以及非相同区域;
去除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所述相同区域,并保留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所述非相同区域;
对所述非相同区域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所述标准识别码。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获取到需要的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标准软件版本之后,本实施例会立即将当前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标准软件版本输入至上述SAP系统中,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标准零件图号和标准软件版本可以由一系列文字以及字母结合而成,从而能够对应表示出车辆内部的各个零部件以及软件。
基于此,本实施例会通过上述SAP系统提取出当前标准零件图号对应的第一标准序列号,以及当前标准软件版本对应的第二标准序列号,例如第一标准序列号可以为“RSTE-1153”,第二标准序列号为“RSE116693”,基于此,本实施例会进一步将当前第一标准序列号与当前第二标准序列号进行比对,从而能够准确的识别出当前第一标准序列号与当前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相同区域以及非相同区域,例如上述第一标准序列号“RSTE-1153”与上述第二标准序列号“RSE-116693”之间的相同区域为“RSE-113”,对应的,两者之间的非相同区域分别为“T-5”以及“669”,基于此,本实施例会进一步对当前两个非相同区域进行编码处理,从而能够生成上述识别码。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一些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相应内容。
综上,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能够在使用VCATS设备的前提下,只需通过比对待检测车辆的零件图号、软件版本以及识别码就能够简单、快速的判别出待检测车辆内部的零件装配是否合格,从而能够大幅缩短车辆的检测时间,对应提升车辆的检测效率,有利于车辆的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所述非相同区域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所述标准识别码的步骤包括:
分别识别出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的非相同区域中存在的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的非相同区域中存在的第二目标序列,并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同时输入至预设DTW算法的编码层中,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均具有唯一性;
通过所述编码层对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所述标准识别码。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进一步识别出上述第一标准序列号对应的非相同区域中存在的第一目标序列,与此同时,同步识别出上述第二标准序列号对应的非相同区域中存在的第二目标序列,具体的,例如上述的“T-5”以及“669”,在此基础之上,本实施例会立即将上述第一目标序列和第二目标序列同时输入至预设DTW算法的编码层中,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第一标准序列号和第二标准序列号具有唯一性,对应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目标序列和第二目标序列也具有唯一性。
基于此,本实施例会进一步通过上述编码层对当前第一目标序列和第二目标序列进行编码处理,以最终生成需要的标准识别码,例如将上述“T-5”和“669”进行编码处理后,最终生成的识别码为“T-6695”,同理,本实施例实时生成的识别码也具有唯一性。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一些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相应内容。
综上,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能够在使用VCATS设备的前提下,只需通过比对待检测车辆的零件图号、软件版本以及识别码就能够简单、快速的判别出待检测车辆内部的零件装配是否合格,从而能够大幅缩短车辆的检测时间,对应提升车辆的检测效率,有利于车辆的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合格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与显示终端的无线通讯连接,并生成与所述待检测车辆对应的检测报告;
基于预设算法将所述检测报告转换成对应的显示信号,并将所述显示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终端中,以在所述显示终端实时显示所述检测报告。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在检测车辆的过程中,使工作人员能够实时的了解到检测结果,本实施例还会建立与显示终端的无线通讯连接,与此同时,同步生成与当前待检测车辆对应的检测报告,进一步的,通过预设转换算法将当前检测报告转换成对应的显示信号,在此基础之上,只需将当前显示信号实时传输至上述显示终端中,就能够有效的在当前显示终端的显示界面中实时显示上述检测报告。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一些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相应内容。
综上,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能够在使用VCATS设备的前提下,只需通过比对待检测车辆的零件图号、软件版本以及识别码就能够简单、快速的判别出待检测车辆内部的零件装配是否合格,从而能够大幅缩短车辆的检测时间,对应提升车辆的检测效率,有利于车辆的大批量生产。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创建模块12,用于在BOM系统中创建出与各个车型分别对应的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标准软件版本,并通过SAP系统生成对应的标准识别码;
读取模块22,用于通过MES系统将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所述标准识别码同时输入至预设VCATS设备中,并通过所述VCATS设备读取待检测车辆对应的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
判断模块32,判断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是否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一致;
第一处理模块42,用于若判断到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一致,则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合格。
其中,上述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中,所述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52,所述第二处理模块52具体用于:
若判断到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不一致,则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不合格,并发送对应的报错提示,所述报错提示包括声音提示以及文字提示。
其中,上述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中,所述创建模块12具体用于:
将所述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所述标准软件版本同时输入至所述SAP系统中,并通过所述SAP系统提取出所述标准零件图号对应的第一标准序列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对应的第二标准序列号;
将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进行比对,以识别出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相同区域以及非相同区域;
去除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所述相同区域,并保留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所述非相同区域;
对所述非相同区域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所述标准识别码。
其中,上述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中,所述创建模块12还具体用于:
分别识别出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的非相同区域中存在的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的非相同区域中存在的第二目标序列,并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同时输入至预设DTW算法的编码层中,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均具有唯一性;
通过所述编码层对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所述标准识别码。
其中,上述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中,所述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62,所述显示模块62具体用于:
建立与显示终端的无线通讯连接,并生成与所述待检测车辆对应的检测报告;
基于预设算法将所述检测报告转换成对应的显示信号,并将所述显示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终端中,以在所述显示终端实时显示所述检测报告。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
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使用VCATS设备的前提下,只需通过比对待检测车辆的零件图号、软件版本以及识别码就能够简单、快速的判别出待检测车辆内部的零件装配是否合格,从而能够大幅缩短车辆的检测时间,对应提升车辆的检测效率,有利于车辆的大批量生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可以是功能模块也可以是程序模块,既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对于通过硬件来实现的模块而言,上述各个模块可以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还可以按照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BOM系统中创建出与各个车型分别对应的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标准软件版本,并通过SAP系统生成对应的标准识别码;
通过MES系统将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所述标准识别码同时输入至预设VCATS设备中,并通过所述VCATS设备读取待检测车辆对应的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
判断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是否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一致;
若判断到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一致,则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到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不一致,则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不合格,并发送对应的报错提示,所述报错提示包括声音提示以及文字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SAP系统生成对应的标准识别码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所述标准软件版本同时输入至所述SAP系统中,并通过所述SAP系统提取出所述标准零件图号对应的第一标准序列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对应的第二标准序列号;
将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进行比对,以识别出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相同区域以及非相同区域;
去除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所述相同区域,并保留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所述非相同区域;
对所述非相同区域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所述标准识别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非相同区域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所述标准识别码的步骤包括:
分别识别出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的非相同区域中存在的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的非相同区域中存在的第二目标序列,并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同时输入至预设DTW算法的编码层中,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均具有唯一性;
通过所述编码层对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第二目标序列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所述标准识别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合格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与显示终端的无线通讯连接,并生成与所述待检测车辆对应的检测报告;
基于预设算法将所述检测报告转换成对应的显示信号,并将所述显示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终端中,以在所述显示终端实时显示所述检测报告。
6.一种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在BOM系统中创建出与各个车型分别对应的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标准软件版本,并通过SAP系统生成对应的标准识别码;
读取模块,用于通过MES系统将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以及所述标准识别码同时输入至预设VCATS设备中,并通过所述VCATS设备读取待检测车辆对应的实际零件图号、实际软件版本;
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是否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一致;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若判断到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一致,则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合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
若判断到所述标准零件图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与所述实际零件图号、所述实际软件版本不一致,则判定当前所述待检测车辆中的零件装配不合格,并发送对应的报错提示,所述报错提示包括声音提示以及文字提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标准零件图号以及所述标准软件版本同时输入至所述SAP系统中,并通过所述SAP系统提取出所述标准零件图号对应的第一标准序列号、所述标准软件版本对应的第二标准序列号;
将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进行比对,以识别出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相同区域以及非相同区域;
去除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所述相同区域,并保留所述第一标准序列号与所述第二标准序列号之间的所述非相同区域;
对所述非相同区域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所述标准识别码。
9.一种计算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
CN202310437267.6A 2023-04-21 2023-04-21 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296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7267.6A CN116629663A (zh) 2023-04-21 2023-04-21 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7267.6A CN116629663A (zh) 2023-04-21 2023-04-21 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29663A true CN116629663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20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37267.6A Pending CN116629663A (zh) 2023-04-21 2023-04-21 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296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9260B2 (en) Solder paste printing quality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1634160B (zh) 与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895405B (zh) 一种整车控制器vcu下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4326659A (zh) 一种汽车电子控制单元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12034815A (zh) 电动汽车ecu软件版本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225232B (zh) 硬件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15124B (zh) 基于mbse的联锁功能缺陷分析的方法及装置、联锁系统
CN112289345B (zh) 一种可视化智能终端语音诊断的方法
CN112731901A (zh)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集成诊断方法
CN116629663A (zh) 模块类零件装配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431522A (zh) 一种低代码对象存储网关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3904955B (zh) 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257437A (zh) 基于实车数据回注的adas系统缺陷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2306038B (zh) 一种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诊断设备
CN114625106A (zh) 车辆诊断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0399A (zh) 一种车载语音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8763063B (zh) 一种无需缺陷标注数据的软件缺陷检测方法
CN114968827B (zh) 车辆总线信号信息校验方法及系统
CN117651012B (zh) 一种车辆中央网关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7368223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线束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8069536A (zh) 一种车辆底盘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6455784A (zh) 网关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47266A (zh) 一种车辆部件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7631638A (zh) 诊断设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CN117651012A (zh) 一种车辆中央网关测试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