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18106A - 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检测系统及其流体运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检测系统及其流体运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18106A
CN116618106A CN202310902870.7A CN202310902870A CN116618106A CN 116618106 A CN116618106 A CN 116618106A CN 202310902870 A CN202310902870 A CN 202310902870A CN 116618106 A CN116618106 A CN 116618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chip
switch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flow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028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18106B (zh
Inventor
李熠华
黄梓航
王谷丰
赵陆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il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il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il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il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028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181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18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8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18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8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01L3/502715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characterised by interfacing components, e.g. fluidic, electrical, optical or mechanical inte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01L3/50273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or forces applied to move the fl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01L3/502738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characterised by integrated val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69Methods for sequenc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0Integrating sample preparation and analysis in single entity, e.g. lab-on-a-chip concep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400/00Moving or stopping fluids
    • B01L2400/04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400/00Moving or stopping fluids
    • B01L2400/06Valves, specific forms thereof
    • B01L2400/0633Valves, specific forms thereof with moving parts
    • B01L2400/0666Solenoid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体外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包括供应装置、选择装置、切换装置、芯片、第一连通件、第二连通件、废液收集装置和注射泵;供应装置,通过选择装置、切换装置与芯片连接,用于提供不同流体给芯片;芯片具有均能够流入流体的第一流体接口和第二流体接口;芯片的第一流体接口通过第一连通件分别与注射泵和切换装置连接,第一连通件与注射泵之间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芯片的第二流体接口通过第二连通件分别与切换装置和废液收集装置连接。该流体运输系统能让未流经芯片的目标流体从芯片对应流道的任意流体接口进入,提高芯片利用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检测系统及其流体运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外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检测系统及其流体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核酸检测(包括DNA和RNA测序)是研究基因的重要方法之一。核酸检测是指分析特定的DNA或者RNA片段的碱基序列,对于DNA来说,就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的排列方式,对于RNA来说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尿嘧啶(U)的排布方式。基因测序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基因序列的生化分析设备。
基因测序仪通过控制流体系统中的注射泵和旋转阀等按照相应的时序要求执行动作,使不同的试剂进入测序芯片中进行化学反应。目前的用于基因测序仪的流体系统主要是负压流体系统。
以现有技术方案中的负压流体系统为例,注射泵设置于芯片后方流路,通过注射泵提供负压动力,促使试剂盒中的目标试剂依次进入旋转阀、电磁阀等后进入芯片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废液再通过注射泵推液至废液收集装置,即完成了一次流体输运任务。
芯片的每个流道通常有两个流体接口,按照现有的方案的流体输运方向,将芯片首先可以接触到流体的一端称为芯片前端,即试剂经过的第一个流体接口,称为进液口,另一端称为芯片后端,即试剂经过的第二个流体接口,称为出液口。现有的流体系统即便可以控制动力装置让系统内的液体反向运动,也只能将已经经过芯片的试剂重新反打回芯片,做有限的振荡运动。
这将带来一个问题:在输运样本进入芯片时,芯片前端在承载样本时样本浓度更高,而芯片后端在承载样本时样本的浓度已经下降(因为芯片前端在不断地获取、固定样本)。这就导致芯片上的样本密度分布是不均匀的。从数据产出的角度考虑,芯片后端的利用率不足,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能够让未流经芯片的试剂从芯片对应流道的任意流体接口进入。
实现上述目的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所述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包括供应装置、选择装置、切换装置、芯片、第一连通件、第二连通件、废液收集装置和注射泵;
所述供应装置,通过所述选择装置、所述切换装置与所述芯片连接,用于提供不同流体给所述芯片;
所述芯片具有均能够流入流体的第一流体接口和第二流体接口;
所述芯片的第一流体接口通过所述第一连通件分别与所述注射泵和所述切换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通件与所述注射泵之间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芯片的第二流体接口通过所述第二连通件分别与所述切换装置和所述废液收集装置连接;
所述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包括第一流体输送方式和第二流体输送方式,第一流体输送方式为在所述注射泵的负压作用下将流体通过所述供应装置、选择装置、切换装置、第一连通件进入所述第一管路暂存,在所述注射泵的正压作用下将暂存在所述第一管路的流体经过第一连通件、第一流体接口进入所述芯片;第二流体输送方式为在所述注射泵的负压作用下将流体通过所述供应装置、选择装置、切换装置、第二连通件、第二流体接口进入所述芯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通件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流向限制装置,所述流向限制装置用于阻止流体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向所述第二连通件的方向流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向限制装置为单向阀或两位两通电磁阀。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装置、第一连通件、第二连通件和注射泵装配形成一个流路组件,所述流路组件设置有多组,所述芯片具有多个流道,每一组所述流路组件能够用于运输流体至芯片的一个流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还包括分液块,所述分液块具有一个输入口和多个输出口,所述分液块的输入口与所述选择装置连通,所述分液块的各个输出口分别与各组所述流路组件的切换装置连通,所述分液块用于将从所述选择装置出来的流体均匀分液后进入各个所述流路组件的切换装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选择装置为旋转阀;所述旋转阀还具有堵头端,在所述注射泵的正压作用下将暂存在所述第一管路的流体经过第一连通件、第一流体接口进入所述芯片时,所述旋转阀切换到所述堵头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件为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分别连通注射泵、切换装置和芯片的第一流体接口;
或,所述第一连通件为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具有与所述芯片的第一流体接口连通的常开口、与所述注射泵连通的公共口和与所述切换装置连通的常闭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能够切换通电状态至自身的常开口和公共口连通,或使公共口与常闭口连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通件为第二三通接头,所述第二三通接头分别连通切换装置、废液收集装置和芯片的第二流体接口;
或,所述第二连通件为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具有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连通的常开口、与芯片的第二流体接口连通的公共口和与切换装置连通的常闭口,所述第二电磁阀能够切换通电状态至自身的常开口和公共口连通,或使公共口与常闭口连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装置为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具有与所述选择装置连通的公共口、与所述第一连通件连通的常开口和与所述第二连通件连通的常闭口,所述第三电磁阀能够切换通电状态至自身的公共口和常开口连通,或使公共口与常闭口连通。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检测仪器,所述检测仪器具有如上所述的流体运输系统。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流体运输系统,能够切换至第一流体输送方式或第二流体输送方式;
第一流体输送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切换装置切换自身状态,使得所述选择装置、切换装置和所述第一连通件连通;
注射泵进行负压抽吸将流体通过所述供应装置、选择装置、切换装置、第一连通件进入所述第一管路暂存,在所述注射泵的正压作用下将暂存在所述第一管路的流体经过第一连通件、第一流体接口进入所述芯片,进入芯片反应后从第二流体接口流出,并经第二连通件排出至废液收集装置;
第二流体输送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切换装置切换自身状态,使得所述选择装置、切换装置和所述第二连通件连通;
注射泵进行负压抽吸将流体通过所述供应装置、选择装置、切换装置、第二连通件、第二流体接口进入所述芯片,进入芯片反应后从第一流体接口流出,并经第一连通件、注射泵后排出。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该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通过切换装置切换自身状态,以使选择装置、切换装置和第一连通件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流体输送方式,或使选择装置、切换装置和第二连通件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流体输送方式,第一流体输送方式为在注射泵的负压作用下将流体通过供应装置、选择装置、切换装置、第一连通件进入第一管路暂存,在注射泵的正压作用下将暂存在第一管路的流体经过第一连通件、第一流体接口进入芯片,进入芯片反应后从第二流体接口流出;第二流体输送方式为在注射泵的负压作用下将流体通过供应装置、选择装置、切换装置、第二连通件、第二流体接口进入芯片,进入芯片反应后从第一流体接口流出,实现可切换的双向运输流体至芯片的流道内,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切换输送方式。由此可知,该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能够让未流经芯片的目标流体从芯片对应流道的任意流体接口进入,让芯片后端也能在承载样本时首先接触到高浓度的样本,使芯片上样本的密度分布更加均匀,提高芯片利用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其一实施例的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其二实施例的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
1、供应装置;2、选择装置;21、堵头端;3、切换装置;4、第一连通件;5、第二连通件;6、流向限制装置;7、注射泵;8、分液块;9、废液收集装置;
200、芯片;201、第一流体接口;202、第二流体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固定于”、“连接于”,可以是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也可以是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如图1所示,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包括供应装置1、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芯片200、第一连通件4、第二连通件5、废液收集装置9和注射泵7。
所述供应装置1,通过所述选择装置2、所述切换装置3与所述芯片200连接,用于提供不同流体给所述芯片200;
所述芯片200具有均能够流入流体的第一流体接口201和第二流体接口202;
所述芯片200的第一流体接口201通过所述第一连通件4分别与所述注射泵7和所述切换装置3连接,所述第一连通件4与所述注射泵7之间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通过所述第二连通件5分别与所述切换装置3和所述废液收集装置9连接;
其中,切换装置3能够切换自身状态,以使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和第一连通件4依次连通,或使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和第二连通件5依次连通。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中的芯片200指基因测序仪中用于发生生化反应、在光学设备下观测结果的一种装置,但该芯片200也可以是指其他生化分析仪器中的“反应池”、“流化池”等,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芯片200首先可以接触到流体的一端称为芯片200前端,即试剂经过的上述第一流体接口201,称为进液口,另一端称为芯片200后端,即试剂经过的上述第二流体接口202,称为出液口。
所述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包括第一流体输送方式和第二流体输送方式,第一流体输送方式为在所述注射泵7的负压作用下将流体通过所述供应装置1、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第一连通件4进入所述第一管路暂存,在所述注射泵7的正压作用下将暂存在所述第一管路的流体经过第一连通件4、第一流体接口201进入所述芯片200;第二流体输送方式为在所述注射泵7的负压作用下将流体通过所述供应装置1、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第二连通件5、第二流体接口202进入所述芯片200。
可以理解地,该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运输流体的过程为:
当需要流体从芯片200的第一流体接口201进入芯片200,从第二流体接口202流出芯片200时,即需要流体从芯片200的前端进入芯片200,从芯片200的后端流出芯片200时,步骤如下:
切换装置3切换自身状态,使得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和第一连通件4连通;通过注射泵7进行负压抽吸操作,抽取供应装置1内的流体依次经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第一连通件4后暂存于第一连通件4与注射泵7之间的第一管路;注射泵7进行正压推液操作,将暂存的目标流体经第一连通件4推入至芯片200的第一流体接口201,进入芯片200反应后从第二流体接口202流出,并经第二连通件5排出至废液收集装置9。
当需要流体从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进入芯片200,从第一流体接口201流出芯片200时步骤如下:
切换装置3切换自身状态,使得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和第二连通件5连通;通过注射泵7进行负压抽吸操作,抽取供应装置1内的流体依次经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第二连通件5进入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进入芯片200反应后从第一流体接口201流出,并经第一连通件4、注射泵7后排出。
综上,该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通过切换装置3切换自身状态,以使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和第一连通件4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流体输送方式,或使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和第二连通件5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流体输送方式,第一流体输送方式为在注射泵7的负压作用下将流体通过供应装置1、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第一连通件4进入第一管路暂存,在注射泵7的正压作用下将暂存在第一管路的流体经过第一连通件4、第一流体接口201进入芯片200,进入芯片200反应后从第二流体接口202流出;第二流体输送方式为在注射泵7的负压作用下将流体通过供应装置1、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第二连通件5、第二流体接口202进入芯片200,进入芯片200反应后从第一流体接口201流出,实现可切换的双向运输流体至芯片200的流道内,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切换输送方式。由此可知,该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能够让未流经芯片200的目标流体从芯片200对应流道的任意流体接口进入,让芯片200后端也能在承载样本时首先接触到高浓度的样本,让芯片200上样本的密度分布更加均匀,提高芯片200利用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连通件4为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分别连通注射泵7、切换装置3和芯片200的第一流体接口201。通过该第一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分别连通切换装置3、注射泵7和芯片200的第一流体接口201,能够根据流体输送的需要使流体流通至不同的流路。
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通件4为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具有与所述芯片200的第一流体接口201连通的常开口、与所述注射泵7连通的公共口和与所述切换装置3连通的常闭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能够切换通电状态至自身的常开口和公共口连通,或使公共口与常闭口连通,可以根据需要连通该常开口或常闭口以达到根据流体输送的需要使流体流通至不同的流路。其中,当采用第一流体输运方式负压吸液至第一管路时,第一电磁阀使注射泵7与切换装置3连通。当采用第一流体输运方式正压推液进入芯片200的第一流体接口201时,第一电磁阀使注射泵7与芯片200的第一流体接口201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连通件5为第二三通接头,第二三通接头分别连通切换装置3、废液收集装置9和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能够根据流体输送的需要使流体流通至不同的流路,与第一三通接头配合,能够顺利将未流经芯片200的目标流体从芯片200对应流道的任意第一流体接口201或第二流体接口202进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通件5为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具有与废液收集装置9连通的常开口、与所述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连通的公共口和与切换装置3连通的常闭口,所述第二电磁阀能够切换通电状态至自身的常开口和公共口连通,或使公共口与常闭口连通,可以根据需要该第二电磁阀的公共口连通该常开口或常闭口以达到根据流体输送的需要使流体流通至不同的流路。其中,当采用第一流体输运方式的正压推液时,第二电磁阀使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与废液收集装置9连通。当采用第二流体输运方式的负压吸液时,第二电磁阀使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与切换装置3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连通件5采用第二电磁阀时,该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可以不采用流向限制装置6。当第二连通件5为第二三通接头时,该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必须使用流向限制装置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切换装置3为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具有与所述选择装置2连通的公共口、与所述第一连通件4连通的常开口和与所述第二连通件5连通的常闭口,所述第三电磁阀能够切换通电状态至自身的公共口和常开口连通,或使公共口与常闭口连通。可以理解地,该第三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该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公共口可以根据需要连通该常开口或常闭口,以达到根据流体输送的需要使流体流通至不同的流路。其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通过选择装置2选择与供应装置1中的目标流体如试剂接通,切换装置3切换至自身公共口与常开口接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注射泵7开始提供负压动力抽液,此时通过注射泵7进行负压抽吸→正压推液操作能够将目标流体从芯片200的第一流体接口201流入至芯片200,反应后从第二流体接口202流出。随后,切换装置3切换至公共口与常闭口相接通的状态,此时通过注射泵7进行负压抽吸操作能够将供应装置1内的目标流体经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流入至芯片200,反应后从第一流体接口201流出,至此,单个试剂的输运任务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选择装置2为旋转阀,所述旋转阀还具有堵头端21,在所述注射泵7的正压作用下将暂存在所述第一管路的流体经过第一连通件4、第一流体接口201进入所述芯片200时,所述旋转阀切换到所述堵头端21。可以理解地,该旋转阀是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中的一种液路选择装置,其可以是多通道旋转阀,以24位25通旋转阀为例,其具有24个输入端,它可以连接最多24种试剂,负责从供应装置1中的多种流体如试剂选择目标试剂流通至切换装置3。此外,为了使流体在正压推送过程中流体不会经旋转阀回到供应装置1处,当开始推液时,旋转阀切换至堵头端21,所以路径“第一连通件4→切换装置3→旋转阀”中的流体不会运动,目标试剂只会沿第一连通件4运动至芯片200的第一流体接口20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选择装置2也可以为其他的集成式液路选择装置等,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通件5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9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流向限制装置6,所述流向限制装置6用于阻止流体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9向所述第二连通件5的方向流动。具体地,该所述流向限制装置6为单向阀或两位两通电磁阀。
其中,通过在第二连通件5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9之间设置流向限制装置6,当需要流体从芯片200的第一流体接口201进入芯片200,从第二流体接口202流出芯片200时,切换装置3切换自身状态,使得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和第一连通件4连通;通过注射泵7进行负压抽吸操作,此时由于流向限制装置6仅允许流体从第二连通件5流向该流向限制装置6的方向,所以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至第二连通件5所在路径的流体不会流动,抽取供应装置1内的流体能够定向地依次经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第一连通件4后暂存于第一连通件4与注射泵7之间的第一管路。
当需要流体从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进入芯片200,从第一流体接口201流出芯片200时,切换装置3切换自身状态,使得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和第二连通件5连通;通过注射泵7进行负压抽吸操作,此时由于流向限制装置6仅允许流体从第二连通件5流向该流向限制装置6的方向,所以路径“流向限制装置6→第二连通件5”中的流体不会流动。抽取供应装置1内的流体能够定向地依次经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第二连通件5进入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进入芯片200反应后从第一流体接口201流出,并经第一连通件4、注射泵7后排出至废液收集装置9。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注射泵7是负责提供动力的一种器部件,由注射器、电机拉杆和阀头组成,注射器和电机拉杆配合可以产生正压或者负压动力,阀头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支路与注射器连接,是一种具有液路选择功能的动力装置。其中支路数量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连接需要进行具体设置。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支路设置有三个,三个支路分别连通第一连通件4、流向限制装置6和废液收集装置9。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注射泵7也可以替换为其他流路选择装置与可提供正负压动力装置的组合,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切换装置3、第一连通件4、第二连通件5和注射泵7装配形成一个流路组件,流路组件设置有多组,所述芯片200具有多个流道,每一组流路组件能够用于运输流体至芯片200的一个流道。需要说明的是,受成本、产出通量等条件影响,芯片200一般需要分出多个流道。因此,该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设置多组流路组件以能够同时输送流体至芯片200的各个流道的任意流体接口。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还包括分液块8,分液块8具有一个输入口和多个输出口,分液块8的输入口与选择装置2连通,分液块8的各个输出口分别与各组流路组件的切换装置3连通,所述分液块8用于将从所述选择装置2出来的流体均匀分液后进入各个所述流路组件的切换装置3。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分液块8,并将分液块8的位置介于选择装置2与切换装置3之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分液过程在负压抽液的动作中完成,可以保证各组流路组件中分配的液体是一致的,保证了芯片200的各个流道的过液量一致。
下面将简述一个实施中的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的流体运输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旋转阀选择与供应装置1中的目标流体接通,第三电磁阀切换至自身公共口和常开口连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注射泵7开始提供负压动力抽液,此时由于单向阀仅允许流体从第二三通接头流向废液收集装置9的方向,第二三通接头和第三电磁阀是未被接通的状态,所以芯片200和第二三通接头所在路径的流体不会流动。目标试剂将从供应装置1中经过旋转阀、第三电磁阀和第一三通接头后被输运到第一三通接头和注射泵7之间的第一管路中暂存。随后,控制旋转阀切换至自身堵头端21与输出端连通,注射泵7使用正压推液,此时,旋转阀所在的流路被堵头端21堵死,第三电磁阀和旋转阀所在路径中的流体不会流动。样本只会沿着路径“注射泵7→第一三通接头→芯片200的第一流体接口201→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第二三通接头→单向阀→废液收集装置9”的路径运动。于是,样本从左到右,即从第一流体接口201进入芯片200,从第二流体接口202流出芯片200,完成样本承载后进入到废液收集装置9。
当需要流体从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进入芯片200,从第一流体接口201流出芯片200时步骤如下:
首先,旋转阀选择与供应装置1中的目标试剂接通,第三电磁阀切换至自身公共口和常闭口连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注射泵7开始提供负压动力抽液,此时由于单向阀仅允许流体从第二三通接头流向废液收集装置9的方向,所以路径“废液收集装置9→单向阀→第二三通接头”中的流体不会流动。第一三通接头和第三电磁阀是未被接通的状态,所以第三电磁阀至第一三通接头中的流体不会流动,目标试剂沿着路径“供应装置1→旋转阀→第三电磁阀→第二三通接头→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芯片200的第一流体接口201→第一三通接头→注射泵7”运动。于是,样本从右到左,即从芯片200的第二流体接口202进入芯片200,从第一流体接口201流出芯片200,完成样本承载后通过注射泵7切换支路将废液排放至废液收集装置9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仪器,该检测仪器具有如上的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该检测仪器通过设置该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能够实现一种快速输送流体的方式,能够让未流经芯片200的目标流体从芯片200对应流道的任意流体接口进入,让芯片200后端也能在承载样本时首先接触到高浓度的样本,实现可切换的双向运输流体至芯片200的流道内,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切换输送方式,让芯片200上样本的密度分布更加均匀,提高芯片200利用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100,能够切换至第一流体输送方式或第二流体输送方式;
第一流体输送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切换装置3切换自身状态,使得所述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和所述第一连通件4连通;
注射泵7进行负压抽吸将流体通过所述供应装置1、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第一连通件4进入所述第一管路暂存,在所述注射泵7的正压作用下将暂存在所述第一管路的流体经过第一连通件4、第一流体接口201进入所述芯片200,进入芯片200反应后从第二流体接口202流出,并经第二连通件5排出至废液收集装置9;
第二流体输送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切换装置3切换自身状态,使得所述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和所述第二连通件5连通;
注射泵7进行负压抽吸将流体通过所述供应装置1、选择装置2、切换装置3、第二连通件5、第二流体接口202进入所述芯片200,进入芯片200反应后从第一流体接口201流出,并经第一连通件4、注射泵7后排出。
该流体运输方法能够让未流经芯片200的目标流体从芯片200对应流道的任意流体接口进入,让芯片200后端也能在承载样本时首先接触到高浓度的样本,实现可切换的双向运输流体至芯片200的流道内,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切换输送方式,使芯片200上样本的密度分布更加均匀,提高芯片200利用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发明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包括供应装置、选择装置、切换装置、芯片、第一连通件、第二连通件、废液收集装置和注射泵;
所述供应装置,通过所述选择装置、所述切换装置与所述芯片连接,用于提供不同流体给所述芯片;
所述芯片具有均能够流入流体的第一流体接口和第二流体接口;
所述芯片的第一流体接口通过所述第一连通件分别与所述注射泵和所述切换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通件与所述注射泵之间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芯片的第二流体接口通过所述第二连通件分别与所述切换装置和所述废液收集装置连接;
所述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包括第一流体输送方式和第二流体输送方式,第一流体输送方式为在所述注射泵的负压作用下将流体通过所述供应装置、选择装置、切换装置、第一连通件进入所述第一管路暂存,在所述注射泵的正压作用下将暂存在所述第一管路的流体经过第一连通件、第一流体接口进入所述芯片;第二流体输送方式为在所述注射泵的负压作用下将流体通过所述供应装置、选择装置、切换装置、第二连通件、第二流体接口进入所述芯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件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流向限制装置,所述流向限制装置用于阻止流体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向所述第二连通件的方向流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限制装置为单向阀或两位两通电磁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第一连通件、第二连通件和注射泵装配形成一个流路组件,所述流路组件设置有多组,所述芯片具有多个流道,每一组所述流路组件能够用于运输流体至芯片的一个流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还包括分液块,所述分液块具有一个输入口和多个输出口,所述分液块的输入口与所述选择装置连通,所述分液块的各个输出口分别与各组所述流路组件的切换装置连通,所述分液块用于将从所述选择装置出来的流体均匀分液后进入各个所述流路组件的切换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装置为旋转阀;所述旋转阀还具有堵头端,在所述注射泵的正压作用下将暂存在所述第一管路的流体经过第一连通件、第一流体接口进入所述芯片时,所述旋转阀切换到所述堵头端。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件为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分别连通注射泵、切换装置和芯片的第一流体接口;
或,所述第一连通件为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具有与所述芯片的第一流体接口连通的常开口、与所述注射泵连通的公共口和与所述切换装置连通的常闭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能够切换通电状态至自身的常开口和公共口连通,或使公共口与常闭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件为第二三通接头,所述第二三通接头分别连通切换装置、废液收集装置和芯片的第二流体接口;
或,所述第二连通件为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具有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连通的常开口、与芯片的第二流体接口连通的公共口和与切换装置连通的常闭口,所述第二电磁阀能够切换通电状态至自身的常开口和公共口连通,或使公共口与常闭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为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具有与所述选择装置连通的公共口、与所述第一连通件连通的常开口和与所述第二连通件连通的常闭口,所述第三电磁阀能够切换通电状态至自身的公共口和常开口连通,或使公共口与常闭口连通。
10.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器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运输系统。
11.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运输系统,能够切换至第一流体输送方式或第二流体输送方式;
第一流体输送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切换装置切换自身状态,使得所述选择装置、切换装置和所述第一连通件连通;
注射泵进行负压抽吸将流体通过所述供应装置、选择装置、切换装置、第一连通件进入所述第一管路暂存,在所述注射泵的正压作用下将暂存在所述第一管路的流体经过第一连通件、第一流体接口进入所述芯片,进入芯片反应后从第二流体接口流出,并经第二连通件排出至废液收集装置;
第二流体输送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切换装置切换自身状态,使得所述选择装置、切换装置和所述第二连通件连通;
注射泵进行负压抽吸将流体通过所述供应装置、选择装置、切换装置、第二连通件、第二流体接口进入所述芯片,进入芯片反应后从第一流体接口流出,并经第一连通件、注射泵后排出。
CN202310902870.7A 2023-07-21 2023-07-21 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检测系统及其流体运输方法 Active CN116618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2870.7A CN116618106B (zh) 2023-07-21 2023-07-21 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检测系统及其流体运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2870.7A CN116618106B (zh) 2023-07-21 2023-07-21 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检测系统及其流体运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8106A true CN116618106A (zh) 2023-08-22
CN116618106B CN116618106B (zh) 2023-09-26

Family

ID=87597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02870.7A Active CN116618106B (zh) 2023-07-21 2023-07-21 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检测系统及其流体运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18106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65171A1 (en) * 2003-06-27 2004-12-30 Pugia Michael J. Method for uniform application of fluid into a reactive reagent area
CN102939159A (zh) * 2010-03-31 2013-02-20 艾博特健康公司 利用样本运动的生物流体分析系统
CN103852587A (zh) * 2014-03-27 2014-06-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液体进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33936A (zh) * 2014-12-12 2016-07-06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基因测序仪
CN106471375A (zh) * 2014-02-21 2017-03-01 堀场乔宾伊冯公司 用于在流体隔室中转移流体样品的系统和方法
CN108760941A (zh) * 2018-08-06 2018-11-06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双阀三泵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CN109541248A (zh) * 2018-12-11 2019-03-29 苏州英赛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动注射反应池装置
CN209979662U (zh) * 2018-12-11 2020-01-21 苏州英赛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动注射反应池装置和用于此装置的换向流体单元
CN110904206A (zh) * 2019-12-18 2020-03-24 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液路系统、生物分子分析系统及核酸序列测定系统
CN113713873A (zh) * 2021-08-30 2021-11-30 广州市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进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551988A (zh) * 2020-05-11 2022-12-30 辛特卫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组织和细胞的方法和装置
CN115870027A (zh) * 2023-02-13 2023-03-31 深圳赛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流体系统、分析仪器及流体输送方法
CN218872245U (zh) * 2022-12-15 2023-04-18 深圳赛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流体系统及分析仪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65171A1 (en) * 2003-06-27 2004-12-30 Pugia Michael J. Method for uniform application of fluid into a reactive reagent area
CN102939159A (zh) * 2010-03-31 2013-02-20 艾博特健康公司 利用样本运动的生物流体分析系统
CN106471375A (zh) * 2014-02-21 2017-03-01 堀场乔宾伊冯公司 用于在流体隔室中转移流体样品的系统和方法
CN103852587A (zh) * 2014-03-27 2014-06-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液体进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33936A (zh) * 2014-12-12 2016-07-06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基因测序仪
CN108760941A (zh) * 2018-08-06 2018-11-06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双阀三泵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CN109541248A (zh) * 2018-12-11 2019-03-29 苏州英赛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动注射反应池装置
CN209979662U (zh) * 2018-12-11 2020-01-21 苏州英赛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动注射反应池装置和用于此装置的换向流体单元
CN110904206A (zh) * 2019-12-18 2020-03-24 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液路系统、生物分子分析系统及核酸序列测定系统
CN115551988A (zh) * 2020-05-11 2022-12-30 辛特卫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组织和细胞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13873A (zh) * 2021-08-30 2021-11-30 广州市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进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8872245U (zh) * 2022-12-15 2023-04-18 深圳赛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流体系统及分析仪器
CN115870027A (zh) * 2023-02-13 2023-03-31 深圳赛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流体系统、分析仪器及流体输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8106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12118B1 (ko) 시약 채널 혼합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0534619C (zh) 对可通过导管进入测量室中的液态测量样品进行电化学测量的方法和相应的布置
WO2017045587A1 (zh) 基因测序的流体控制装置
KR102472445B1 (ko) 시약 노즐 시퍼 혼합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6106574B (zh) 样本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88228A (zh) 多样品进行自动进样分析装置
JP2020513733A (ja) 核酸を分析するためのマイクロ流体装置及び方法
CN116618106B (zh) 流向可变的流体运输系统、检测系统及其流体运输方法
TWI759390B (zh) 流體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US20190071722A1 (en) Modular Flow Cells And Methods Of Sequencing
US20010043886A1 (en) Multi-channel quantitative control valve apparatus
CN115870027B (zh) 流体系统、分析仪器及流体输送方法
CN111373026B (zh) 用于基因测序的流路装置、其工作方法及其测序仪
CN220413341U (zh) 流体运输系统及检测仪器
CN216024802U (zh) 流体装置及具有其的基因测序仪
EP0499127A1 (en) Conduit plate for fluid delivery system
CN218842172U (zh) 基因测序仪的流体系统
CN115772468A (zh) 基因测序仪的流体系统
WO2023082063A1 (zh) 液路系统、基因测序仪和试剂回收方法
CN113853441A (zh) 用于流体递送以进行测序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KR101891968B1 (ko) 하이브리드 유전자칩
WO2024073885A1 (zh) 流体系统、流体运输方法、基因测序仪及生化检验方法
WO2024069182A1 (en) Microfluidic loader
CN214662228U (zh) 流动路径选择阀、流动池组件、液路系统及测序系统
CN117384749A (zh) 向测序载片加载测序用液体的方法、用于基因测序的流路系统和基因测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