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15621A - 荧光体轮以及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荧光体轮以及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15621A
CN116615621A CN202180082143.XA CN202180082143A CN116615621A CN 116615621 A CN116615621 A CN 116615621A CN 202180082143 A CN202180082143 A CN 202180082143A CN 116615621 A CN116615621 A CN 116615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sphor wheel
phosphor
opening
main surface
phospho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21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岸成多
池田贵司
田中雅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15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56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02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for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21V29/77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with essentially identical diverging planar fins or blades, e.g. with fan-like or star-like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30Elements containing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distinct from or spaced from the light source
    • F21V9/32Elements containing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distinct from or spaced from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30Elements containing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distinct from or spaced from the light source
    • F21V9/38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photoluminescent element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07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the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 controlling the colour, i.e. a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light
    • G02B26/0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the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 controlling the colour, i.e. a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light in the form of devices for effecting sequential colour changes, e.g. colour whee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30Semiconductor lasers

Abstract

荧光体轮具备:圆盘状的基板,具有第一主面、与第一主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主面以及开口;曲线状的荧光体层,在第一主面沿着基板的周向而设置,在俯视下在周向与开口并排;散热翅片,设置于第二主面;和凸部,设置于第二主面,与散热翅片不同。散热翅片以及凸部与基板一体地形成。

Description

荧光体轮以及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场序(field sequential)方式的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荧光体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具备被称为荧光体轮等的波长变换装置的场序方式的投影仪(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795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538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质量分布的不平衡被减少的荧光体轮。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具备:圆盘状的基板,具有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主面以及开口;荧光体层,是在所述第一主面沿着所述基板的周向而设置的曲线状的荧光体层,在俯视下在所述周向与所述开口并排;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第二主面;和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主面,与所述散热翅片不同。所述散热翅片以及所述凸部与所述基板一体地形成。
根据本公开,实现质量分布的不平衡被减少的荧光体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从光的入射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具备的滤色器的图。
图3是从第一主面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俯视图。
图4是从第二主面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俯视图。
图5是从第二主面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立体图。
图6是从第一主面侧观察比较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俯视图。
图7是从第二主面侧观察比较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俯视图。
图8是从第一主面侧观察变形例1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俯视图。
图9是从第二主面侧观察变形例1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俯视图。
图10是从第二主面侧观察变形例2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俯视图。
图11是从第二主面侧观察变形例2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立体图。
图12是从第二主面侧观察变形例3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公开的基础的认识]
使用能够进行高速响应的图像显示元件即数字微镜器件(DMD:DigitalMicromirror Device)来依次切换RGB的各色的光从而实现图像的彩色显示的场序方式的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被投入到市场。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场序方式的投影型显示装置。投影型显示装置具备依次高速切换RGB的色光的色轮(滤色器),在色轮,设置没有滤色器的空间部。为了调整基于形成空间部的重量平衡,在色轮的中心构件设置平衡配重。
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场序方式的投影仪。投影仪具备波长变换装置。波长变换装置(以下,也记载为荧光体轮)具备:圆板,具有第1面和第2面;波长变换元件,设置于第1面;和散热器,设置于第2面,与基材分立。在上述那样的波长变换装置中,有时为了调整圆板的旋转平衡而配置平衡调整构件。
然而,在荧光体轮设置开口的情况下,针对减少由于开口而产生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的方法存在研讨的余地。如专利文献1以及2那样安装其他构件的方法在对质量分布的不平衡进行微调整时可能有用,但不适合于开口在某种程度较大的情况。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鉴于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发明的荧光体轮。
以下,参照附图来具体说明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概括性或者具体性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结构要素、结构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个例子,并不是限定本公开的主旨。此外,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之中、未记载于独立权利要求的结构要素,说明为任意的结构要素。
此外,各图是示意图,不必严格图示。另外,各图中,对实质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可能省略或者简化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
[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
以下,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图1中,右方向被定义为X轴正方向,上方向被定义为Y轴正方向,朝向纸面近前侧的方向被定义为Z轴正方向。
如图1所示,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100具备:激光源104a、104b、104c、聚光透镜105、106、扩散板107、分色镜108、激励透镜109、110、荧光体轮10、电机113、中继透镜132、134、136、138、反射镜133、135、137、扩散板139、聚光透镜118、滤色器119、电机120、柱状积分器124、中继透镜125、126、折回反射镜127、128、DMD129、投射透镜130。
激光源104a、104b、104c出射用于激励荧光体轮10所具备的荧光体层的蓝色光。换言之,激光源104a、104b、104c向荧光体层照射蓝色光。另外,所谓蓝色光,例如是发光光谱的中心波长为455nm的单色光。激光源104a、104b、104c例如通过半导体激光器而实现。
激光源104a、104b、104c分别在出射口具备准直透镜并将蓝色的平行光向前方(X轴正方向)出射。出射的蓝色的平行光向聚光透镜105入射,被聚光透镜105聚光的光向聚光透镜106入射。聚光透镜106是凹透镜。激光源104a、104b、104c出射的蓝色的平行光通过聚光透镜106而被变换为直径较小的平行光之后,入射到扩散板107。
扩散板107通过对入射到扩散板107的蓝色的平行光进行扩散来提高蓝色的平行光的均匀性。透射扩散板107的光入射到分色镜108。
分色镜108具有透射蓝色光、并对具有蓝色光以外的发光色的可见光进行反射的特性。由于透射扩散板107的光是蓝色光,因此透射分色镜108,被激励透镜109、110聚光并在荧光体轮10上形成聚光光斑。
如后述那样,在荧光体轮10,红色荧光体层、绿色荧光体层以及开口位于同一圆周上,上述聚光光斑形成于该圆周上。红色荧光体层若被照射蓝色光则发出红色荧光,绿色荧光体层若被照射蓝色光则发出绿色荧光。若荧光体轮10通过电机113而旋转,则依次进行红色荧光向分色镜108侧的出射、绿色荧光向分色镜108侧的出射、以及蓝色光向中继透镜132侧的通过。
从荧光体轮10出射的红色荧光以及绿色荧光经过激励透镜109、110并入射到分色镜108。如上述那样分色镜108具有对蓝色光以外的可见光进行反射的特性,因此反射红色荧光以及绿色荧光,被反射的红色荧光以及绿色荧光通过聚光透镜118并入射到滤色器119。
另一方面,通过设置于荧光体轮10的开口的蓝色光经过由中继透镜132、134、136、138以及反射镜133、135、137构成的蓝色光的中继光路并被扩散板139扩散。被扩散的蓝色光透射分色镜108,通过聚光透镜118并入射到滤色器119。
这样,向滤色器119依次入射红色荧光、绿色荧光以及蓝色光。图2是从光的入射侧观察滤色器119的图。如图2所示,滤色器119包含:仅选择透射红色光的红色透射滤光器121、仅选择透射绿色光的绿色透射滤光器122以及对透明的玻璃实施了防止反射处理的透明玻璃123。
滤色器119的中心部被固定于电机120的电机轮毂,滤色器119通过电机120,与荧光体轮10同步旋转。具体地说,取得同步以使得红色荧光入射到红色透射滤光器121、绿色荧光入射到绿色透射滤光器122、蓝色光入射到透明玻璃123。通过红色透射滤光器121,红色荧光中包含的不必要的波长分量被去除,通过绿色透射滤光器122,绿色荧光中包含的不必要的波长分量被去除。由此,可实现所希望的颜色纯度。
这样,从滤色器119时分地出射红色光、绿色光以及蓝色光。从滤色器119出射的光入射到柱状积分器124,在柱状积分器124内反复全反射后,从柱状积分器124出射。从柱状积分器124出射的光经过中继透镜125、126、折回反射镜127、128而入射到DMD129。
DMD129是图像显示元件的一个例子,基于图像信号来调制根据由激光源104a、104b、104c照射的激光而从荧光体轮10(荧光体层)发出的光。DMD129包含:基座部、设置于基座部的多个微反射镜。
多个微反射镜各自的倾斜角度基于图像信号,以二选一的方式被变更。多个微反射镜各自的倾斜角度具体选择性地变更为:将入射到该微反射镜的光向投射透镜130出射的第1倾斜角度、将入射到该微反射镜的光向不朝向投射透镜130的方向出射的第2倾斜角度。
DMD129在向DMD129入射红色光的期间,基于图像信号的R信号来向投射透镜130出射红色图像,在向DMD129入射绿色光的期间,基于图像信号的G信号来向投射透镜130出射绿色图像,在向DMD129入射蓝色光的期间,基于图像信号的B信号来向投射透镜130出射蓝色图像。换句话说,DMD129的动作与荧光体轮10以及滤色器119同步,红色图像、绿色图像以及蓝色图像被高速切换。
投射透镜130对通过DMD129而被调制的光(换句话说,图像)进行投射。通过投射透镜130而在屏幕上映出彩色图像。
另外,也可以取代DMD129,反射型液晶面板(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被用作为图像显示元件。此外,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100也可以取代DMD129以及反射型液晶面板等的反射型的图像显示元件,而具备透射型液晶面板等的透射型的图像显示元件。
如以上说明那样,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100能够显示彩色图像。
[荧光体轮的结构]
接下来,详细说明荧光体轮10的构造。图3是从第一主面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俯视图。图4是从第二主面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俯视图。图5是从第二主面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立体图。另外,第一主面是荧光体轮10的分色镜108侧的主面,第二主面是与第一主面相反的一侧的主面。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将以假想的旋转轴J(图3~图5中图示)为中心的圆的径向记载为径向r(图3以及图4中图示),将以旋转轴J为中心的圆的周向记载为周向θ(图5中图示)。
如图3~图5所示,荧光体轮10具备基板20和荧光体层30。荧光体轮10是用于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100的光学构件。荧光体轮10具备的荧光体层30通过被照射激光而发光。此时,一半的能量成为热量,但荧光体层30中包含的荧光体粒子若成为一定温度以上则变换效率降低,发热量增加。若发热量增加,则产生荧光体层30中包含的树脂材料的劣化等可靠性的担心。
因此,为了避免集中地向荧光体层30的一点照射激光,荧光体轮10在向荧光体层30照射激光的期间,通过电机113来以旋转轴J为中心进行旋转。由此,可抑制持续向荧光体层30的相同的位置照射激光。换句话说,可抑制由于发热导致荧光体层30中包含的荧光体粒子劣化。此外,基板20由铝那样的热传导性材料形成,由此,荧光体层30的散热性提高。
基板20是以旋转轴J为中心的圆盘状的基板。换言之,基板20的俯视下的形状是圆形。另外,换言之,所谓俯视下的形状,是指从与基板20的第一主面21(或者第二主面22)垂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形状。基板20具有:第一主面21、第一主面21的相反侧的第二主面22以及开口23。
此外,在基板20的中央,设置主开口24,在主开口24连接电机(图3~图5中未图示)所具有的转子。在基板20的中心(中心位置),旋转轴J穿过,基板20通过电机而在旋转轴J周围旋转。基板20例如由铝、包含铝的合金、或者铜等的热传导性良好的金属形成。
在基板20的第一主面21,设置荧光体层30。荧光体层30是沿着基板20的周向θ的曲线状。即,荧光体层30是圆弧状。荧光体层30在周向θ与开口23并排设置。换句话说,荧光体层30以及开口23位于相同圆周上。此外,在荧光体轮10,荧光体层30的径向r上的宽度恒定,荧光体层30的径向r上的宽度与开口23的径向r上的宽度相同。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开口23具有曲线形状。开口23以及荧光体层30在俯视下构成环形状。
具体地说,荧光体层30包含红色荧光体层30r和绿色荧光体层30g。红色荧光体层30r由包含多个红色荧光体粒子的树脂材料形成。具体而言,红色荧光体粒子是CaAlSiN3:Eu2+或者(Sr,Ca)AlSiN3:Eu2+等。另外,红色荧光体层30r也可以包含发出红色以外的颜色的荧光的荧光体粒子。
绿色荧光体层30g由包含多个绿色荧光体粒子的树脂材料形成。具体而言,绿色荧光体粒子是Y3(Al,Ga)5O12:Ce3+或者Lu3Al5O12:Ce3+等。另外,绿色荧光体层30g也可以包含发出绿色以外的颜色的荧光的荧光体粒子。
树脂材料的基材例如是具有透光性以及热固化性的硅酮树脂。荧光体层30例如通过包含另外生成的荧光体粒子的固化完成的树脂材料利用具有光反射性的粘结材料而粘结于基板20来形成。粘结材料例如由包含氧化钛的树脂粘合剂等形成,也作为光反射层而发挥功能。另外,荧光体层30也可以通过包含荧光体粒子的固化前的树脂材料被丝网印刷于基板20的第一主面21之后,利用加热炉而加热固化来形成。另外,虽然图3~图5中未图示,但也可以在基板20的第一主面21与荧光体层30之间设置光反射膜。
红色荧光体层30r以及绿色荧光体层30g分别是沿着周向θ的曲线状,周向θ上的一个端部彼此连接。此外,在俯视下,在红色荧光体层30r的另一个端部与绿色荧光体层30g的另一个端部之间,设置开口23,开口23也是沿着周向θ的曲线状。另外,开口23是用于使激光(蓝色光)透射的贯通孔。
通过上述那样的结构,荧光体轮10能够使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光时分地入射到DMD129。
另外,荧光体层30包含红色荧光体层30r以及绿色荧光体层30g不是必须的,荧光体层30也可以是由包含多个黄色荧光体粒子的树脂材料形成的单一的黄色荧光体层。黄色荧光体粒子例如是YAG系的黄色荧光体粒子。上述那样的荧光体层30也可以通过同时采用滤色器119,来使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光以时分入射到DMD129。
为了提高荧光体层30的散热性,在基板20的第二主面22设置多个散热翅片25。多个散热翅片25遍及基板20的第二主面22的几乎全部而设置。在俯视下,多个散热翅片25分别是不将旋转轴J作为中心的圆弧状,多个散热翅片25作为整体而成为漩涡形状。另外,多个散热翅片25成为漩涡形状不是必须的。多个散热翅片25也可以配置为放射状等任意配置。多个散热翅片25的配置根据经验或者实验来适当设定即可。
多个散热翅片25例如通过对基板20的基材进行切削加工而与基板20(更详细地,基板20的主体)一体地形成。切削例如通过立铣刀等工具而进行,但也可以通过激光器来进行。多个散热翅片25具有切削痕。
此外,在基板20的第二主面22,以与散热翅片25不同的方式设置凸部26。多个散热翅片25作为整体而为漩涡形状,与此相对地,凸部26是沿着周向θ的曲线状(换言之,以旋转轴J为中心的圆弧状)。与多个散热翅片25同样地,凸部26通过对基板20的基材进行切削加工而与基板20一体地形成。凸部26具有切削痕。
凸部26为了减少设置开口23所导致的荧光体轮10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力矩的不平衡量)而设置。换言之,凸部26被设置于可减少设置开口23所导致的荧光体轮10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的位置。
具体地说,凸部26位于比开口23更靠外周侧,在径向r与开口23并排设置。这样,若凸部26位于比开口23更靠外周侧的区域,则能够通过比由于设置开口23而减少的质量少的质量的凸部26来减少由于开口23而产生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换句话说,能够抑制整体的重量增大,并且减少质量分布的不平衡。此外,若凸部26是沿着开口23的曲线状,则能够在构造上加强开口23的周边。另外,凸部26的质量通过凸部26的高度、凸部26的周向θ上的长度、以及凸部26的径向r上的宽度而设定。换言之,所谓凸部26的高度,是指与第二主面22垂直的方向上的凸部26的长度。
通过调整凸部26的位置以及凸部26的质量,荧光体轮10的残余不平衡量为允许残余不平衡量以下。设计上的残余不平衡量能够设为0。
其中,在荧光体轮10,第二主面22之中的开口23的周边的区域27平坦,在周边的区域27,未设置散热翅片25以及凸部26。由此,可抑制透射开口23的激光照射到多个散热翅片25以及凸部26而成为杂散光(不必要的光)或者发热源。另外,凸部26的径向r上的宽度的最大尺寸被限制为透射开口23的激光不会照到。在激光未照到多个散热翅片25以及凸部26的情况下,多个散热翅片25以及凸部26也可以达到开口23的端面的附近。
此外,凸部26的高度也可以与散热翅片25的高度不同,但在荧光体轮10,凸部26的高度与散热翅片25的高度相同。若凸部26的高度与散热翅片25的高度相同,则能够通过相同的切削工序来形成多个散热翅片25以及凸部26。换句话说,能够将荧光体轮10(基板20)的制造工序简略化,实现成本降低。在凸部26的高度与散热翅片25的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凸部26的质量主要通过周向θ上的长度来调整即可。
以下,基于与比较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的对比来说明通过荧光体轮10而得到的优点。图6是从第一主面侧观察比较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俯视图,图7是从第二主面侧观察比较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俯视图。
图6以及图7所示的荧光体轮10h具备在第一主面21h设置荧光体层30、并且在第二主面22h设置多个散热翅片25h的基板20h。此外,在基板20h设置开口23h。为了减少在基板20h设置开口23h所导致的荧光体轮10h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设置开口26h。
这样,为了通过开口26h来减少质量分布的不平衡,开口26h需要位于夹着旋转轴J而与开口23h相反的一侧,并且设置于与荧光体层30不重叠的位置。这样,根据空间的关系,开口26h设置于比荧光体层30更靠内周侧。为了消除质量分布的不平衡,开口26h需要形成得比开口23h大。在开口26h较大的情况下,认为存在第一主面21h的设置荧光体层30的区域的平面度劣化、基板20h的热容量减少导致散热性劣化等的缺点。
对此,在荧光体轮10,通过利用凸部26来减少荧光体轮10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能够抑制第一主面21的平面度的劣化以及散热性的劣化。
[变形例1]
在由于开口23的周向θ的长度较长,担心基板20的强度降低的情况下,通过在2个位置以上设置开口,能够缩短一个开口的周向θ的长度。图8是从第一主面侧观察上述那样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俯视图。图9是从第二主面侧观察变形例1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俯视图。在变形例1中,适当省略针对与荧光体轮10同样的事项的说明,以与荧光体轮10的不同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图8以及图9所示的荧光体轮10a具备在第一主面21a设置荧光体层30a、并且在第二主面22a设置多个散热翅片25a的基板20a。此外,在基板20a设置2个开口23a。
荧光体层30a中包含的红色荧光体层30r以及绿色荧光体层30g在周向θ与2个开口23a并排设置。换句话说,红色荧光体层30r、绿色荧光体层30g以及2个开口23a位于相同圆周上。
在第二主面22a,设置与2个开口23a对应的2个凸部26a。2个凸部26a分别是沿着周向θ的曲线状,位于比对应的开口23a更靠外周侧的位置,在径向r与对应的开口23a并排设置。
这样,在基板20a设置2个开口23a的情况下,通过在2个开口23a的各个外周侧设置凸部26,能够减少荧光体轮10a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
[变形例2]
此外,在如荧光体轮10a那样在基板20a设置2个开口23a的情况下,设置2个凸部26a不是必须的。换句话说,开口23a的数量与凸部的数量也可以不一致。图10是从第二主面侧观察变形例2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俯视图。图11是从第二主面侧观察变形例2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立体图。在变形例2中,适当省略针对与荧光体轮10、10a同样的事项的说明,以与荧光体轮10的不同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从第一主面21b侧观察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荧光体轮10b的俯视图与图8同样。换句话说,荧光体轮10b的第一主面21b侧的结构与荧光体轮10a同样。在荧光体轮10b所具备的基板20b的第二主面22b设置多个散热翅片25b。此外,在基板20b设置2个开口23b。
在第二主面22b,对2个开口23b,设置一个凸部26b。凸部26b是沿着周向θ的曲线状,位于比2个开口23b更靠外周侧的2个开口23a的中间的区域。
这样,在基板20b设置2个开口23b的情况下,即使在2个开口23b的中间的区域设置一个凸部26b,也能够减少荧光体轮10b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如果避开开口23b的附近来配置凸部26b,则能够抑制透射开口23b的激光照到凸部26b从而成为杂散光(不必要的光)或者发热源。
[变形例3]
在荧光体轮10、10a、10b,凸部的形状是沿着周向θ的曲线状(换言之,圆弧状),但凸部的形状并不被特别限定。图12是从第二主面侧观察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荧光体轮时的立体图。在变形例3中,适当省略针对与荧光体轮10同样的事项的说明,以与荧光体轮10的不同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从第一主面21c侧观察变形例3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0c的俯视图与图5同样,因此省略图示以及说明。在荧光体轮10c所具备的基板20c设置开口23c。在基板20c的第二主面22c设置多个散热翅片25c。
此外,在基板20的第二主面22c,以与散热翅片25c不同的方式设置多个凸部26c。多个凸部26c分别是点状。多个凸部26位于比开口23更靠外周侧的位置,多个凸部26c分别在径向r与开口23c并排设置。此外,多个凸部26c沿着周向θ而并排设置。
这样,通过分别为点状的多个凸部26c,也能够减少荧光体轮10c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另外,多个凸部26c也可以分别不是点形状,而具有四边形状等的多边形状。
[效果等]
如以上说明那样,荧光体轮10具备:圆盘状的基板20,具有第一主面21、与第一主面21相反的一侧的第二主面22以及开口23;和荧光体层30,在第一主面21设置为沿着基板20的周向θ的曲线状,在俯视下在周向θ与开口23并排设置。在第二主面22,散热翅片25以及与散热翅片25不同方式的凸部26与基板20一体地形成。
由此,通过凸部26能够减少荧光体轮10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换句话说,荧光体轮10可以说是通过凸部26来减少质量分布的不平衡的荧光体轮。
此外,例如,凸部26位于第二主面22之中比开口23更靠外周侧的区域。
由此,通过比由于设置开口23而减少的质量少的质量的凸部26,能够减少由于开口23而产生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
此外,例如,凸部26在基板20的径向与开口23并排设置。
由此,能够通过凸部26来在构造上加强开口23的周边。
此外,例如,凸部26形成为沿着周向θ的曲线状。
由此,能够通过凸部26来在构造上加强开口23的周边。
此外,例如,凸部26的高度与散热翅片25的高度相同。
由此,能够通过相同的切削工序来形成多个散热翅片25以及凸部26。
此外,例如,凸部26形成于可减少由于开口23而产生的荧光体轮10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的位置。
由此,能够通过凸部26来减少荧光体轮10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
此外,例如,荧光体轮10的残余不平衡量为允许残余不平衡量以下。
由此,可实现残余不平衡量为允许残余不平衡量以下的荧光体轮10。
此外,例如,第二主面22之中的开口23的周边的区域27平坦。
由此,可抑制透射开口23的激光照到多个散热翅片25以及凸部26、成为杂散光(不必要的光)或者发热源。
此外,例如,散热翅片25以及凸部26通过切削而形成。
由此,能够通过切削来形成散热翅片25以及凸部26。
此外,在荧光体轮10b,基板20b具有多个开口23b,对多个开口23b设置一个凸部26b,从而可减少荧光体轮10b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
由此,能够将凸部26b配置于与多个开口23b分离的位置,可抑制透射开口23b的激光照到凸部26b并成为杂散光(不必要的光)或者发热源。
此外,在荧光体轮10c,凸部26c沿着周向θ形成为多个点状。
由此,分别通过点状的多个凸部26c,能够减少荧光体轮10c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
此外,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100具备:荧光体轮10;使荧光体轮10旋转的电机113;向荧光体层30照射激光的激光源104a、104b、104c;基于图像信号来调制根据通过激光源104a、104b、104c而照射的激光来从荧光体层30发出的光的DMD129;和对通过DMD129而调制的光进行投射的投射透镜130。DMD129是图像显示元件的一个例子。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100也可以取代荧光体轮10而具备荧光体轮10a、10b、10c。
上述那样的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100通过具备减少了质量分布的不平衡的荧光体轮10,可靠性提高。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凸部配置于比开口更靠基板的外周侧,但也可以配置于比开口更靠基板的内周侧。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激光源被说明为半导体激光器,但也可以是半导体激光器以外的激光器。激光源例如也可以是YAG激光等的固体激光器、色素激光等的液体激光器、或者Ar离子激光器、He-Cd激光器、氮激光器或准分子激光等的气体激光器。
此外,本公开的概括或者具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的任一者来实现。例如,本公开也可以实现为荧光体轮的制造方法。上述那样的制造方法包含:通过切削来作成基板的工序、在作成的基板形成荧光体层的工序。
此外,对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将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以及功能任意组合而实现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作为场序方式的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荧光体轮有用。
-符号说明-
10、10a、10b、10c、10h荧光体轮
20、20a、20b、20c、20h基板
21、21a、21b、21c、21h第一主面
22、22a、22b、22c、22h第二主面
23、23a、23b、23c、23h、26h开口
24主开口
25、25a、25b、25c、25h散热翅片
26、26a、26b、26c凸部
27区域
30、30a荧光体层
30g绿色荧光体层
30r红色荧光体层
100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104a、104b、104c激光源
105、106、118聚光透镜
107、139扩散板
108分色镜
109、110激励透镜
113、120电机
119滤色器
121红色透射滤光器
122绿色透射滤光器
123透明玻璃
124柱状积分器
125、126、132、134、136、138中继透镜
127、128、133、135、137反射镜
130投射透镜
J旋转轴
r径向
θ周向。

Claims (14)

1.一种荧光体轮,具备:
圆盘状的基板,具有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主面以及开口;
荧光体层,是在所述第一主面沿着所述基板的周向而设置的曲线状的荧光体层,在俯视下在所述周向与所述开口并排;
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第二主面;和
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主面,与所述散热翅片不同,
所述散热翅片以及所述凸部与所述基板一体地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体轮,其中,
所述凸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主面之中比所述开口更靠外周侧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荧光体轮,其中,
所述凸部在所述基板的径向与所述开口并排。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荧光体轮,其中,
所述凸部沿着所述周向而设置,具有曲线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荧光体轮,其中,
多个所述凸部沿着所述周向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荧光体轮,其中,
所述多个凸部分别具有点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荧光体轮,其中,
所述凸部的高度与所述散热翅片的高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荧光体轮,其中,
所述凸部形成于由于所述开口而产生的所述荧光体轮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被减少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荧光体轮,其中,
所述荧光体轮的残余不平衡量为允许残余不平衡量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荧光体轮,其中,
所述基板具有多个所述开口,
针对多个所述开口设置一个所述凸部,由此减少所述荧光体轮的质量分布的不平衡。
11.根据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荧光体轮,其中,
所述第二主面之中的所述开口的周边的区域是平坦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荧光体轮,其中,
所述散热翅片以及所述凸部通过切削而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荧光体轮,其中,
所述开口具有曲线形状,
所述开口以及所述荧光体层在俯视下构成环形状。
14.一种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13的任一项所述的荧光体轮;
电机,使所述荧光体轮旋转;
激光源,向所述荧光体层照射激光;
图像显示元件,基于图像信号来调制根据由所述激光源照射的激光而从所述荧光体层发出的光;和
投射透镜,对通过所述图像显示元件而调制的光进行投射。
CN202180082143.XA 2020-12-10 2021-10-06 荧光体轮以及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6156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05212A JP2022092407A (ja) 2020-12-10 2020-12-10 蛍光体ホイール、及び、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JP2020-205212 2020-12-10
PCT/JP2021/036991 WO2022123884A1 (ja) 2020-12-10 2021-10-06 蛍光体ホイール、及び、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5621A true CN116615621A (zh) 2023-08-18

Family

ID=81973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2143.XA Pending CN116615621A (zh) 2020-12-10 2021-10-06 荧光体轮以及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14920A1 (zh)
JP (1) JP2022092407A (zh)
CN (1) CN116615621A (zh)
WO (1) WO202212388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13844B2 (ja) * 2016-03-17 2021-08-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蛍光体ホイール装置、およ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TWI598675B (zh) * 2016-11-14 2017-09-1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波長轉換器
JP7142205B2 (ja) * 2017-08-08 2022-09-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蛍光板、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CN210465979U (zh) * 2019-10-28 2020-05-05 扬州吉新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荧光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92407A (ja) 2022-06-22
US20230314920A1 (en) 2023-10-05
WO2022123884A1 (ja)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59521B1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device,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projector
EP3383034B1 (en) Remote wavelength conversion in an illumination device
US8894241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5767444B2 (ja) 光源装置及び画像投影装置
JP2013041170A (ja)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7417811B2 (ja) 蛍光板、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WO2020044999A1 (ja) 波長変換素子および光源モジュールならびに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17129842A (ja) 光学装置、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2018209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919476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JP2018092137A (ja) 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US10976651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light source apparatus
WO2016075853A1 (ja) 光源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ユニット
JP2019074677A (ja) 波長変換素子、波長変換装置、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WO2019124120A1 (ja)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13109283A (ja)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6615621A (zh) 荧光体轮以及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JP2012083653A (ja) 回転蛍光板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353583B2 (ja) 光源装置及び画像投影装置
JP6149991B2 (ja) 光源装置及び画像投影装置
JP7228010B2 (ja) 固体光源装置
JP6680340B2 (ja) 光源装置及び画像投影装置
JP2018060175A (ja) 蛍光体ホイール装置、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6453495B2 (ja) 光源装置及び画像投影装置
JP2016146293A (ja) 波長変換素子、照明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