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5675A - 取出机构、箱、移动机构、输送机构、取出方法及输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取出机构、箱、移动机构、输送机构、取出方法及输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5675A
CN116605675A CN202211556426.6A CN202211556426A CN116605675A CN 116605675 A CN116605675 A CN 116605675A CN 202211556426 A CN202211556426 A CN 202211556426A CN 116605675 A CN116605675 A CN 116605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ember
box
storage object
conveying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564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05675B (zh
Inventor
中岛田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kashida Seij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kashida Seij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kashida Seij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kashida Seij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05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5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05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5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lays Between Conveyor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取出机构、箱、移动机构、输送机构、取出方法及输送方法。取出机构(13)在将片状产品(17)等收容物收容于箱(1)并从箱取出收容物时不进行开闭器那样的开闭而不需要可动部分。在取出被收容于箱的收容物的取出机构中,箱的顶面(3)被开放而能够进行收容物的取出放入,并且,底面(7)及侧面(5a、5b、5c)呈不能进行收容物的取出放入的形状,所述取出机构具备:支承构件(15a、15b、15c),配置于被收容于箱的收容物的下侧而能够从下方支承收容物;及变更单元(19a、19b),其能够使支承构件与箱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变更,变更单元能够使从下方支承收容物的支承构件变更到比箱的顶面靠上方的位置。

Description

取出机构、箱、移动机构、输送机构、取出方法及输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出机构、箱、移动机构、输送机构、取出方法及输送方法,特别是,涉及取出被收容于箱的收容物的取出机构等。
背景技术
存在如下技术:将片状产品收容于箱并使其移动至带式输送机的上方,打开箱的底面的开闭器(shutter),使片状产品自然落下而载置于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面,进行输送(参照专利文献1)。在此,开闭器既存在如图7的(A)所示那样水平开闭的开闭器,也存在如图7的(B)所示那样利用铰链将开闭器端面作为旋转轴并以描绘弧形的方式进行开闭的开闭器(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2及图3)。此外,实际上采用了弹簧、止动器等复杂的机构,但在本图中省略图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51809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使用以往的箱的技术中,存在为了使底部的开闭器动作而需要在内部设置可动部分这样的问题。
该可动部分的存在会产生如下问题:为了使部件彼此顺畅地移动而必然产生间隙,在输送中,在该间隙的范围内产生开闭器部件的振动而产生较大的噪音。该问题使作业者、安全卫生管理者烦恼。
另外,由于在箱存在可动部分,因此,会定期地在开闭器的动作中产生不良情况,使生产线屡次停止,并且除了需要具有额外的箱的库存外,还需要把箱拿去修理等,在运行成本方面也存在问题。
而且,也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打开开闭器的同时片状产品会因重力而自然落下,因此在掉落方式差或在输送面上回弹时,难得在位置和角度均一致的状态下被输送的片状产品会弯曲,或者在集聚多个的情况下,集聚物最终崩塌。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取出机构,该取出机构将片状产品等收容物收容于箱,并在从箱取出收容物时,不进行开闭器那样的开闭而不需要可动部分。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取出机构,该取出机构将片状产品等收容物收容于箱,并在从箱取出收容物时,不使收容物自然落下。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1观点是一种取出被收容于箱的收容物的取出机构,关于所述箱,顶面被开放而能够进行所述收容物的取出放入,并且底面及侧面呈不能进行所述收容物的取出放入的形状,
所述取出机构具备: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配置于被收容于所述箱的收容物的下侧,并能够从下方支承所述收容物;以及变更单元,所述变更单元能够使所述支承构件与所述箱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变更,所述变更单元能够使从下方支承所述收容物的支承构件变更到比所述箱的顶面靠上方的位置。此外,在此,收容物可以是单品也可以是多个。另外,收容物可以是片状的物体,也可以是立体的物体。关于立体的物体,也无需限于长方体等,只要能够由支承构件支承即可,也可以是球体等具有曲面的物体。
通过这样的取出,收容物仅从箱的被开放的顶面进行取出放入。
根据第1观点,在本发明的第2观点中,在所述箱的侧面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遍及所述底面侧与所述顶面侧之间形成有贯通至内部侧的状态的侧面切口,所述变更单元能够使所述支承构件沿着所述侧面切口移动。此外,在此,支承构件可以在侧面切口的底面侧插入而配置于被收纳于箱的收容物的下侧。
由此,支承构件从底面侧朝向顶面侧沿着侧面切口移动,因此能够使顶面位于支承构件的下方,支承构件从下方支承的收容物被从箱取出。
根据第2观点,在本发明的第3观点中,在所述箱的所述底面,在所述侧面切口的延长线上形成有底面切口,所述底面切口为贯通至内部侧的状态,所述支承构件通过所述底面切口而配置于所述收容物的下侧。
根据第3观点,在本发明的第4观点中,所述支承构件为m(m≥2)个,所述侧面切口及所述底面切口为m个以上,所述支承构件各自通过所述侧面切口中的任一个及所述底面切口中的任一个。此外,在支承构件为1个的情况下,需要能够进行支承的宽度的大小,但在支承构件为多个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基于多个部位处的接触的支承来进行平面支承,因此,各自的宽度即使小也足矣。其结果是,例如,支承构件能够配置成梳齿状,切口能够形成为缝隙状。而且,支承构件的数量和侧面切口及底面切口的数量不必一定是相同的数量。此外,侧面切口的数量和底面切口的数量也不必一定是相同的数量。
根据第2至第4观点中的任一个观点,在本发明的第5观点中,所述变更单元相对于在上下方向上静止的所述支承构件朝向下方对所述箱进行移动控制。
这样,由于一边使支承构件静止一边从箱取出收容物,因此不用使收容物自然落下。
根据第1至第5观点中的任一个观点,在本发明的第6观点中,所述收容物是n(n≥1)个片状的收容物。
本发明的第7观点是能够收容利用第1至第6观点所记载的取出机构取出的所述收容物的箱。
本发明的第8观点是使第5观点所记载的取出机构的所述支承构件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支承构件从所述支承构件在上下方向上比所述箱高的位置取出并支承所述收容物的状态起以支承所述收容物的状态移动至期望的位置。
根据第8观点,在本发明的第9观点中,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支承构件在上下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移动并移动至用于将所述收容物载置在能够输送所述收容物的输送单元的输送面上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10观点是一种输送机构,第9观点所记载的输送单元为带式输送机,所述输送机构具备所述带式输送机和设置于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上游侧的辊式输送机,所述输送机构能够利用第9观点所记载的移动机构,使所述支承构件在所述带式输送机与所述辊式输送机之间通过,使所述支承构件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比所述输送面靠下侧的位置,使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收容物与所述辊式输送机抵接而使该收容物向所述带式输送机侧输送,在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面载置所述收容物,输送所述收容物。
本发明的第11观点是一种取出被收容于箱的收容物的取出方法,关于所述箱,顶面被开放而能够进行所述收容物的取出放入,并且底面及侧面呈不能进行所述收容物的取出放入的形状,能够利用变更单元使配置于被收容于所述箱的收容物的下侧而能够从下方支承所述收容物的支承构件与所述箱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变更,通过所述变更单元使从下方支承所述收容物的支承构件变更到比所述箱的顶面靠上方的位置,从而所述箱的底面及侧面均不进行使用可动部的开放,而是从所述箱将所述收容物在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的状态下取出。
本发明的第12观点是一种输送方法,所述输送方法使所述支承构件移动到比输送单元的输送面靠下方侧的位置而将通过第11观点所记载的取出方法取出的所述收容物载置于所述输送面并向下游侧输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由于使用支承构件,并使用支承构件与箱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更而从箱取出收容物,因此,在从箱取出收容物时不进行开闭器那样的开闭,因此不需要可动部分,不会产生因存在可动部分而引起的问题。并且,在不使收容物自然落下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在使收容物自然落下的情况下产生的问题。不限于取出,通过有效利用从下方支承收容物的支承构件,也在之后需要输送的情况下,即使没有箱,也能够进行保持将收容物收容于箱的状态的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取出机构的系统的整体的图。
图2是由图1所示的取出机构取出收容物的箱的一例。
图3是示出用于取出被收容于图2的箱的收容物的支承构件、箱及收容物的关系性的图。
图4是示出在图3所示的关系性中支承构件与箱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的图,是示出以不使箱自然落下的方式从箱取出收容物的状态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从图4所示的支承构件支承片状产品的状态起使支承构件进行水平移动及上下方向的上下移动的移动机构的图。
图6是示出在图5所示的状态、即在支承构件利用水平移动机构向输送工序的生产线上移动并利用上下移动机构下降的状态下,为了利用带式输送机输送片状产品而将片状产品载置于辊式输送机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3···顶面,5a、5b、5c···侧面,7···底面,9a、9b、9c···侧面切口,11a、11b、11c···底面切口,13···取出机构,15、15a、15b、15c···支承构件,17···片状产品,19a、19b···带横档的输送带,21a、21b···横档,23···移动机构,25···水平移动机构,27···上下移动机构,29···辊式输送机,31、31a、31b···带式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
图1是示出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取出机构的系统的整体的图。图2是利用图1所示的取出机构取出收容物的箱的一例。图2的(A)是形成有由底部侧贯通至内部的切口形成的缝隙的一例,图2的(B)是形成有底部侧未贯通至内部且从内部起由槽形成的缝隙的一例。图3是示出用于取出被收容于图2的箱的收容物的支承构件、箱及收容物的关系性的图。
图3的(A)是从上方观察到的俯视图,图3的(B)是从图3的(A)的箭头II的方向观察到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在图3所示的关系性中支承构件与箱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的图,是示出以不使箱自然落下的方式从箱取出收容物的状态的图。图4的(A)是示出取出被收容于箱的收容物之前的状态的图,图4的(B)是示出取出箱所收容的收容物后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在该系统中,首先,从前工序供给要收容于箱1的收容物17,通过向箱1投入收容物17来进行集聚,通过箱输送输送机18,使将收容物17收容在内部的箱1朝向下游输送。关于收容物17,例如,片状产品是一例。当被输送至取出机构13时,收容物17被从箱1取出。取出机构13利用支承构件15从箱1的底部侧支承收容物17,在维持该高度的静止状态的同时使箱1向下方下降,由此使支承构件15与箱1的顶面相比使相对位置关系为靠上方,由此进行收容物17的取出(也参照图3及图4)。下降到下方的箱通过空箱循环输送输送机6返回到上游,利用空箱提起机构8返回到进行接下来的集聚及投入的位置。支承构件15通过移动机构23将由支承构件15支承的收容物17移动至带式输送机31的输送面并载置,并向下游工序输送。移动机构23具备后述的水平移动机构25和上下移动机构27。在向带式输送机31的输送面的载置中,如后所述,辊式输送机29的作用也重要。
参照图2的(A),箱1整体为长方体形状,但顶面3被开放,形成为能够将作为收容物的片状产品以重叠地层叠多个的状态进行收容的形状。箱1的4个侧面5a、5b、5c、5d和底面7为板状,形成有从侧面5d的顶面3侧朝向底面7贯通至箱1的内部的3个侧面切口9a、9b、9c,在底面7形成有以这些侧面切口9a、9b、9c延长的状态贯通至箱1的内部的底面切口11a、11b、11c。即,在底面7,由底面切口11a、11b、11c形成有3条缝隙,在侧面5d,由侧面切口9a、9b、9c形成有3条缝隙。这些缝隙此处为多条,但也可以为1条。在此,在支承构件为1个的情况下,需要能够进行支承的宽度的大小,但在支承构件为多个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基于多个部位处的接触的支承来进行平面支承,因此,各自的宽度即使小也足矣。
参照图3,取出机构13具备3个梳齿状的支承构件15a、15b、15c。支承构件15a、15b、15c与箱1的侧面切口9a、9b、9c及底面切口11a、11b、11c分别对应,支承构件15a能够通过侧面切口9a及底面切口11a,支承构件15b能够通过侧面切口9b及底面切口11b,支承构件15c能够通过侧面切口9c及底面切口11c。
利用带式输送机18将多个箱1依次向支承构件15a、15b、15c侧输送。在越过带式输送机18的状态下,正好支承构件15a、15b、15c被插入于箱1的底面切口11a、11b、11c,并配置于作为收容物的一例的将多个片重叠地层叠而成的片状产品17的下部。由此,片状产品17处于与此前的基于带式输送机18的输送状态同样地基本上利用底面7的内侧从下方支承并利用箱1的侧面5a、5b、5c抑制横向偏移等、同时也能够实现由支承构件15a、15b、15c进行的支承的状况。严格来说,在该阶段,支承构件15a、15b、15c与片状产品17不接触,但在后述的图3的状态下,接触而进行支承。
此外,在图2的(A)中,底面切口11a、11b、11c从底面贯通至内部,但如图2的(B)所示,也可以是向内侧插入支承构件15a、15b、15c的槽,不一定需要贯通。
参照图4,取出机构13具备具有使箱1下降的功能的带横档的输送带19a、19b。带横档的输送带19a、19b是构成变更单元的一例,在带横档的输送带19a上,以一定间隔设置有朝向外侧的横档21a,在带横档的输送带19b上,在与21a对应的位置以一定间隔设置有朝向外侧的横档21b。因此,如图4的(A)所示,在越过图3的带式输送机18的状态下,箱1由相对的横档21a和横档21b支承。另外,带横档的输送带19a、19b被控制成,以使相对的带部分以一定时间向下方移动一定量。并且,如图4的(B)所示,箱1不是因自重而自然落下,而是一边控制上下方向的位置一边下降,箱1的顶面3位于比支承构件15a、15b、15c靠下方的位置(也参照图3的(B))。通过进行这样的动作,片状产品17在被支承构件15a、15b、15c支承的状态下从箱1取出。此外,到达了最下部的箱1成为空箱并由图1所示的空箱循环输送输送机6输送,之后,箱1利用空箱提起机构8上升至箱输送输送机18的高度,片状产品17被集聚和投入而被收容,并由箱输送输送机18向下游输送。进行这样的循环处理。
图5是用于说明从图4所示的支承构件支承片状产品的状态起使支承构件进行水平移动及上下方向的上下移动的移动机构的图。图5的(A)是用于说明移动机构的水平移动机构的图,图5的(B)是用于说明移动机构的上下移动机构的图。图6是示出在图5所示的状态、即支承构件利用水平移动机构向输送工序的生产线上移动并利用上下移动机构下降的状态下为了利用带式输送机输送片状产品而将片状产品载置于辊式输送机的状态的图。图6的(A)对应于图5的(A),图6的(B)对应于图5的(B),图6的(C)示出片状产品载置于带式输送机的状况。
使用图5,移动机构23为了使由支承构件15a、15b、15c取出的片状产品17向接下来的工序移动而具备使支承构件15a、15b、15c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水平移动机构25和使支承构件15a、15b、15c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上下移动机构27。在此,接下来的工序例如是包装工序等,以为了下游工序而移动到输送线的动线上的位置的情况为例进行列举。
如图5的(A)(也参照图6的(A))所示,水平移动机构25是使支承构件15a、15b、15c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机构,为了下游工序而在输送线的动线上的位置移动至后述的辊式输送机29的位置的上方(参照图5的(B))。对于水平机构25中使用的技术,为了降低噪音,与通过使活塞与缸碰撞而使移动停止的气压缸式相比,优选使用电动缸等噪音少的设备的方法。此外,在水平移动时,片状产品17被赋予加速或减速等运动。因此,存在因其惯性而导致片状产品17从支承构件15a、15b、15c上的原来的位置移动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优选的是,在支承构件15a、15b、15c与片状产品17接触的面上设置细小的锯齿状或砂纸状的凹凸,使摩擦系数增大,防止偏移。从这些观点出发,通过使用电动缸,与使用气压缸式的情况相比,能够平缓地设定加速和减速,因此还产生防止集聚物的崩塌、倾倒这样的与噪音减轻不同的其他效果。
如图5的(B)(也参照图6的(B))所示,上下移动机构27是使支承构件15a、15b、15c在上下方向升降的机构,从图5的(A)的状态起向后工序输送线动线上移动的支承构件15a、15b、15c转为下降。并且,支承构件15a、15b、15c通过辊式输送机29。在此,当将下降的速度设为1G以上的加速度时,片状产品17从支承构件15a、15b、15c浮起,其结果是,在运动力学上与片状产品17自然落下的情况没有区别,因此,优选以被抑制的速度使支承构件15a、15b、15c下降,不扰乱片状产品17下降时的姿势。
参照图6(特别是图6的(B)),当支承构件15a、15b、15c通过辊式输送机29的行进面而下降后,作为结果,片状产品17留在辊式输送机29的输送面上而进行转移。然后,通过辊式输送机29和带式输送机31a、31b的动作,从旋转的辊式输送机29向带式输送机31b输送片状产品17。对于片状产品17,通过带式输送机31b进一步进行向下游工序的输送。另一方面,如图6的(C)所示,当片状产品17向带式输送机31b移动后,支承构件15a、15b、15c上升并通过辊式输送机29。在此,当由传感器等检测单元确认到片状产品17已通过辊式输送机29时,支承构件15a、15b、15c转为上升即可。在上升后,支承构件15a、15b、15c再次恢复到图3的位置,向接下来的片状产品17的取出返回,等待下一个箱被供给过来。此时,由于支承构件15a、15b、15c没有承载任何片状产品17,因此在缩短装置生产节拍时间方面优选以能够赋予的最高速度执行上升和之后的前进。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从箱取出收容物时,支承构件保持静止,但也可以移动,支承构件与箱的相对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只要是支承构件从收容于箱的收容物的下侧的状态起移动到比箱的顶面高的位置即可。
如以上那样,通过没有箱的可动部,从而即使假设使箱激烈地移动或在移送的中途使其越过输送机等台阶,也不会发出来自箱自身的噪音,因此能够降低运转时的噪音,提供对作业者而言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样地,通过没有可动部,能够消除在箱的可动部分产生的故障和由此引起的生产线停止的停机时间。而且,由于不使片状产品自然落下,因此能够提供能够向后工序稳定地供给等明显优于现有技术的技术。

Claims (12)

1.一种取出机构,所述取出机构是取出被收容于箱的收容物的取出机构,
关于所述箱,顶面被开放而能够进行所述收容物的取出放入,并且底面及侧面呈不能进行所述收容物的取出放入的形状,
所述取出机构具备:
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配置于被收容于所述箱的收容物的下侧,并能够从下方支承所述收容物;以及
变更单元,所述变更单元能够使所述支承构件与所述箱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变更,
所述变更单元能够使从下方支承所述收容物的支承构件变更到比所述箱的顶面靠上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出机构,
在所述箱的侧面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遍及所述底面侧与所述顶面侧之间形成有贯通至内部侧的状态的侧面切口,
所述变更单元能够使所述支承构件沿着所述侧面切口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出机构,
在所述箱的所述底面,在所述侧面切口的延长线上形成有底面切口,所述底面切口为贯通至内部侧的状态,
所述支承构件通过所述底面切口而配置于所述收容物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出机构,
所述支承构件为m个,所述侧面切口及所述底面切口为m个以上,其中,m≥2,
所述支承构件各自通过所述侧面切口中的任一个及所述底面切口中的任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取出机构,
所述变更单元相对于在上下方向上静止的所述支承构件朝向下方对所述箱进行移动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取出机构,
所述收容物是n个片状的收容物,其中,n≥1。
7.一种箱,所述箱能够收容利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取出机构取出的所述收容物。
8.一种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是使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出机构的所述支承构件移动的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支承构件从所述支承构件在上下方向上比所述箱高的位置取出并支承所述收容物的状态起以支承所述收容物的状态移动至期望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支承构件在上下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移动并移动至用于将所述收容物载置在能够输送所述收容物的输送单元的输送面上的位置。
10.一种输送机构,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单元为带式输送机,所述输送机构具备所述带式输送机和设置于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上游侧的辊式输送机,
所述输送机构能够利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机构,使所述支承构件在所述带式输送机与所述辊式输送机之间通过,使所述支承构件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比所述输送面靠下侧的位置,
使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收容物与所述辊式输送机抵接而使该收容物向所述带式输送机侧输送,在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面载置所述收容物,输送所述收容物。
11.一种取出方法,所述取出方法是取出被收容于箱的收容物的取出方法,
关于所述箱,顶面被开放而能够进行所述收容物的取出放入,并且底面及侧面呈不能进行所述收容物的取出放入的形状,
能够利用变更单元使配置于被收容于所述箱的收容物的下侧而能够从下方支承所述收容物的支承构件与所述箱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变更,
通过所述变更单元使从下方支承所述收容物的支承构件变更到比所述箱的顶面靠上方的位置,从而所述箱的底面及侧面均不进行使用可动部的开放,而是从所述箱将所述收容物在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的状态下取出。
12.一种输送方法,所述输送方法使所述支承构件移动到比输送单元的输送面靠下方侧的位置而将通过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出方法取出的所述收容物载置于所述输送面并向下游侧输送。
CN202211556426.6A 2022-02-15 2022-12-06 取出机构、取出输送系统及取出移动输送系统 Active CN1166056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21199A JP7260210B1 (ja) 2022-02-15 2022-02-15 取出機構、箱、移動機構及び搬送機構並びに取出方法及び搬送方法
JP2022-021199 2022-0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5675A true CN116605675A (zh) 2023-08-18
CN116605675B CN116605675B (zh) 2024-02-20

Family

ID=86005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6426.6A Active CN116605675B (zh) 2022-02-15 2022-12-06 取出机构、取出输送系统及取出移动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2) JP7260210B1 (zh)
CN (1) CN11660567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9548A (ja) * 1993-01-22 1994-08-0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薄板搬送システム
JPH0630731Y2 (ja) * 1988-12-20 1994-08-1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物品載置トレー
CN1393385A (zh) * 2001-06-26 2003-01-29 日立机电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基板的移动装载装置及其贮存装置
CN102381559A (zh) * 2010-08-31 2012-03-21 伊东电机株式会社 移载装置
JP2017530072A (ja) * 2014-07-23 2017-10-12 コロボ ソシエタ ペル アチオニ コン ソシオ ウニコCorob S.P.A.Con Socio Unico 容器を移動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JP3219415U (ja) * 2015-12-24 2018-12-27 ソリスティック フォークを形成し且つ上下に動くように設けられた部分を含むアンスタッカマガジンを有する郵便物仕分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731Y2 (ja) * 1988-12-20 1994-08-1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物品載置トレー
JPH06219548A (ja) * 1993-01-22 1994-08-0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薄板搬送システム
CN1393385A (zh) * 2001-06-26 2003-01-29 日立机电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基板的移动装载装置及其贮存装置
CN102381559A (zh) * 2010-08-31 2012-03-21 伊东电机株式会社 移载装置
JP2017530072A (ja) * 2014-07-23 2017-10-12 コロボ ソシエタ ペル アチオニ コン ソシオ ウニコCorob S.P.A.Con Socio Unico 容器を移動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JP3219415U (ja) * 2015-12-24 2018-12-27 ソリスティック フォークを形成し且つ上下に動くように設けられた部分を含むアンスタッカマガジンを有する郵便物仕分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18693A (ja) 2023-08-25
JP2023118309A (ja) 2023-08-25
CN116605675B (zh) 2024-02-20
JP7260210B1 (ja) 2023-04-18
TW202348526A (zh) 2023-12-16
JP7369491B2 (ja) 2023-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L1032449C2 (nl) Inrichting voor het in een doos verpakken van voorwerpen alsmede een dergelijke werkwijze.
EP063655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ommodating goods in container
US10053264B2 (en) Bag stacker
US765108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ming stacks of flat elements
US1176057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units of goods into and out of conveyor units of a suspended conveyer system
US3657860A (en) Apparatus for the collation and packing of articles
US10633195B2 (en) Device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rail-guided suspended conveyor systems
US8235200B2 (en) Device for grouping and/or separating of articles
EP3517466B1 (en) Sort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capacity
JP6611111B1 (ja) 集積搬送機
CN116605675B (zh) 取出机构、取出输送系统及取出移动输送系统
KR0141351B1 (ko) 트레이의 운반 방법 및 장치
US5226641A (en) Storage and stacking device for flat objects
US6622851B1 (en) Conveyor section arrangement in a filling station
US7029225B2 (en) Stacking tray for flat mail items
JP6045012B1 (ja) 択一切り出し機構付コンベヤ
TWI837975B (zh) 取出搬送系統及取出移動搬送系統
CN206375423U (zh) 用于水平地移动物品组的设备
US7445417B2 (en) Upward and downward stacking shaft having a tray pivoting mechanism
CA1235649A (en) Package handling in a film wrapping machine
JP3232978B2 (ja) 個装単位切出し装置
EP0489478A1 (en) Apparatus for placing articles on a conveyor
EP0928761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 of panels made of mineral wool or other insulation material
KR20220045557A (ko) 물품 반송 설비
KR20220048940A (ko) 물품 반송 설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