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5076A - 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5076A
CN116605076A CN202310836188.2A CN202310836188A CN116605076A CN 116605076 A CN116605076 A CN 116605076A CN 202310836188 A CN202310836188 A CN 202310836188A CN 116605076 A CN116605076 A CN 116605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expansion valve
charging station
power charging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361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彪
夏前川
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llimeter Electromechanical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llimeter Electromechanic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llimeter Electromechanical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llimeter Electromechanic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361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050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05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50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2Cooling of charging equip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包括:储液箱、温度传感器、水泵、热交换器、压缩机、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及所述温度传感器,以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预定温度的差异,调节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开度和所述第二膨胀阀的开度,以使得所述第一温度达到所述预定温度。本发明的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能够对冷却液进行高效控温,且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正在逐步扩大,对大功率充电站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大功率充电站在快速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加以冷却,会造成大功率充电站的事故。
现有的大功率充电站冷却通常仅仅采用风冷或水冷,特别在外界高温情况下,风和水的温度都会升高,对充电站的降温效果会大大降低,不能很好的满足降温需求,而且在温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如果采用水冷,冷却液的流动性非常差,对大功率充电站的降温效果也会有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能够对冷却液进行高效控温,且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包括:
储液箱,所述储液箱能够容纳冷却液;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液箱内,以检测所述冷却液的第一温度;
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储液箱,所述水泵的抽液端连接所述储液箱,且其排液端用于与待冷却设备连接,以将所述冷却液流至所述待冷却设备;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形成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待冷却设备的,以接收来自所述待冷却设备的所述冷却液,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储液箱,以将所述冷却液回流至所述储液箱,所述第一通道的温度能够传递至所述第二通道;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内可容纳制冷剂,且能够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所述压缩机包括接收所述制冷剂的回气口和排出所述制冷剂的排气口;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以接收来自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制冷剂,并对所述制冷剂进行散热;
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膨胀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以接收来自所述冷凝器的所述制冷剂,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开度可调节,所述第一膨胀阀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以将所述制冷剂排入所述热交换器;
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二膨胀阀连接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热交换器,以接收来自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制冷剂,并将所述制冷剂排入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膨胀阀的开度可调节;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及所述温度传感器,以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预定温度的差异,调节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开度和所述第二膨胀阀的开度,以使得所述第一温度达到所述预定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
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液箱内,以检测所述冷却液的液位。
进一步地,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包括:
补液箱,所述补液箱能够容纳所述冷却液;
补液阀,所述补液阀连接在所述补液箱;
补液泵,所述补液泵的抽液端连接所述补液阀,当所述补液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补液泵能够抽取所述补液箱中的所述冷却液,所述补液泵的排液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通道的第一端,以将所述冷却液通过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通道排入所述储液箱。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补液阀和所述液位传感器,以根据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冷却液的液位低于最低液位,进行报警,且打开所述补液阀和启动所述补液泵,以使得所述储液箱中所述冷却液的液位到达预定液位。
进一步地,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
排液阀,所述排液阀设置在所述储液箱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
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一排液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排液阀;
排液泵,所述排液泵的抽液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液管的第二端;
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排液泵的排液端;
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排液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过滤器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排液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补液箱。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包括:
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蛇形凹槽,在所述第二表面的中部形成有突出的且间隔开排列的针翅;
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覆盖所述第一表面,以使得所述蛇形凹槽形成所述第二通道;
第三金属板,所述第三金属板覆盖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贴合能够形成腔室,以及腔室两端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所述出口及所述腔室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
隔热泡棉,所述隔热泡棉包覆所述热交换器。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为管翅式冷凝器,所述管翅式冷凝器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侧方,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管翅式冷凝器的邻近所述热交换器的一侧,且面对所述热交换器。
进一步地,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
过滤干燥器,所述过滤干燥器连接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膨胀阀,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过滤干燥器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所述过滤干燥器用于对所述制冷剂进行过滤。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水泵将储液箱内的冷却液提供给大功率充电站的待冷却设备,对待冷却设备进行降温,冷却液经过待冷却设备后,温度升高,进入热交换器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温度能够传递至第二通道,从而能够通过第一通道对第二通道进行控温,从而使得冷却液的温度为预定温度,压缩机使得制冷剂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此气态的制冷剂能够进入第二膨胀阀,再进入第一通道,能够对第一通道进行升温,此气态的制冷剂也能够进入冷凝器形成液态的制冷剂,再经过第一膨胀阀形成雾状的制冷剂,再进入第一通道,能够对第一通道进行降温,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储液箱中的温度,调整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的开度,使得冷却液的温度为预定温度,从而实现对冷却液的控温,使得冷却液能够满足高效地对大功率充电站的待冷却设备降温的需求,此对冷却液的控温由内部的制冷剂完成,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大功率充电站的冷却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大功率充电站的冷却系统中的热交换器、压缩机、第一膨胀阀及第二膨胀阀的结构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大功率充电站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大功率充电站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压缩机、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及风机的结构图。
100、压缩机;210、冷凝器;220、风机;300、过滤干燥器;410、第一膨胀阀;420、第二膨胀阀;500、热交换器;511、第一金属板;512、蛇形凹槽;513、针翅;521、第二金属板;522、第三金属板;610、储液箱;620、温度传感器;630、液位传感器;700、水泵;800、待冷却设备;911、补液箱;912、补液阀;913、补液泵;921、排液阀;922、排液泵;923、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下面,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包括:储液箱610、温度传感器620、水泵700、热交换器500、压缩机100、第一膨胀阀410、第二膨胀阀420及控制器。
首先,说明储液箱610、温度传感器620及水泵700。储液箱610能够容纳冷却液。温度传感器620设置在储液箱610内,以检测冷却液的第一温度。水泵700连接储液箱610,水泵700的抽液端连接储液箱610,且其排液端用于与待冷却设备800连接,以将冷却液流至待冷却设备800。
储液箱610容纳的冷却液能够提供给待冷却设备800(大功率充电站的充电枪、充电柜等),温度传感器620能够检测冷却液的第一温度,从而能够准确获知即将输送给待冷却设备800的冷却液的温度。通过水泵700能够快速将冷却液提供给待冷却设备800,使得待冷却设备800快速降温。
接着,说明热交换器500、压缩机100、冷凝器210、第一膨胀阀410及第二膨胀阀420。热交换器500形成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待冷却设备800的,以接收来自待冷却设备800的冷却液,第二通道的第二端连接储液箱610,以将冷却液回流至储液箱610,第一通道的温度能够传递至第二通道。压缩机100内可容纳制冷剂,且能够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压缩机100包括接收制冷剂的回气口和排出制冷剂的排气口。冷凝器210连接压缩机100的排气口,以接收来自压缩机100的制冷剂,并对制冷剂进行散热。第一膨胀阀410的第一端连接冷凝器210,以接收来自冷凝器210的制冷剂,第一膨胀阀410的开度可调节,第一膨胀阀410的第二端连接热交换器500,以将制冷剂排入热交换器500。第二膨胀阀420连接压缩机100和热交换器500,以接收来自压缩机100的制冷剂,并将制冷剂排入热交换器500的第一通道,第二膨胀阀420的开度可调节。
压缩机100能够对制冷剂进行压缩,使得制冷剂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凝器210接收来自压缩机100的制冷剂,对制冷剂进行降温,使得制冷剂由气态制冷剂变成液态制冷剂。
在第一膨胀阀410处于打开状态,第一膨胀阀410接收来自冷凝器210的制冷剂,使得液态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雾状制冷剂。第一膨胀阀410的开度可调节,从而能够通过调节第一膨胀阀410的开度,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制冷剂的流量影响温度),热交换器500的第一通道接收来自第一膨胀阀410的制冷剂,使得制冷器由雾状的液态制冷剂变成气态的制冷剂,这个过程吸收热量,第一通道的温度降低,热交换器500的材料为导热材料(金属、石墨等),第一通道的低温能够传递至第二通道,从而对第二通道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可以提供给待冷却设备800,能够对待冷却设备800进行降温。由此,实现内部制冷,降低环境温度对于冷却液的降温的影响,且降温效率高,能够实现快速降温。
在第二膨胀阀420处于打开状态,第二膨胀阀420接收来自压缩机100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第二膨胀阀420的开度可调节,从而能够通过调节第二膨胀阀420的开度,控制制冷剂的流量,热交换器500的第一通道接收来自第二膨胀阀420的制冷剂,高温的气态制冷器能够对第一通道进行升温,使得第一通道温度升高,第一通道的高温传递至第二通道,从而对第二通道内的冷却液进行升温。特别在寒冷的冬季,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初始运行时,可以关闭第一膨胀阀410,打开第二膨胀阀420,实现对冷却液的升温,提高冷却液的流动性,避免冷却液流动性太差而影响待冷却设备800的降温,而且经过第二膨胀阀420的部分高温的制冷剂能够流动至第一膨胀阀410,对第一膨胀阀进行升温,能够避免第一膨胀阀410结霜或堵塞,提高第一膨胀阀410的使用寿命,在冷却液温度上升之后,可以关闭第二膨胀阀420,打开第一膨胀阀410,对冷却液进行降温,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功率充电站的使用需求。
最后,说明控制器。控制器连接第一膨胀阀410、第二膨胀阀420及温度传感器620,以根据第一温度与预定温度的差异,调节第一膨胀阀410的开度和第二膨胀阀420的开度,以使得第一温度达到预定温度。
例如,冷却液的预定温度为10~15度(满足冷却液的流动性和降温效果的需求),水温传感器检测到流出热交换器500的冷却液的温度为8度,且当前是通过第一膨胀阀410控制制冷剂流入热交换器500进行降温而达到的冷却液的温度为8度,此时通过降低第一膨胀阀410的开度则容易导致温度的波动较大,且升温速度比较慢,不利于快速精确控温,则可以保持第一膨胀阀410的开度不变,控制第二膨胀阀420打开一定的开度,对冷却液进行快速升温,从而实现冷却液的精准控温。由此,能够实现对冷却液的快速和精准控温,使得冷却液更好地满足大功率充电站的降温需求。
以上的大功率充电桩冷却系统,水泵700将储液箱610内的冷却液提供给大功率充电站的待冷却设备800,对待冷却设备800进行降温,冷却液经过待冷却设备800后,温度升高,进入热交换器500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温度能够传递至第二通道,从而能够通过第一通道对第二通道进行控温,从而使得冷却液的温度为预定温度,压缩机100使得制冷剂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此气态的制冷剂能够进入第二膨胀阀420,再进入第一通道,能够对第一通道进行升温,此气态的制冷剂也能够进入冷凝器210形成液态的制冷剂,再经过第一膨胀阀410形成雾状的制冷剂,再进入第一通道,能够对第一通道进行降温,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620检测到的储液箱610中的温度,调整第一膨胀阀410和第二膨胀阀420的开度,使得冷却液的温度为预定温度,从而实现对冷却液的控温,使得冷却液能够满足高效地对大功率充电站的待冷却设备800降温的需求,此对冷却液的控温由内部的制冷剂完成,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小。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液位传感器630,液位传感器630设置在储液箱610内,以检测冷却液的液位。
如图1所示,通过液位传感器630能够准确获知储液箱610中的冷却液的液位,便于相关人员及时进行补液,和及时发现冷却液的泄露。
进一步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补液装置,补液装置包括补液箱911、补液阀912和补液泵913。补液箱911能够容纳冷却液。补液阀912连接在补液箱911。补液泵913的抽液端连接补液阀912,当补液阀912处于打开状态,补液泵913能够抽取补液箱911中的冷却液,补液泵913的排液端连接热交换器500的第二通道的第一端,能够将冷却液通过热交换器500的第二通道排入储液箱610。其中,补液箱911、补液阀912、补液泵913及热交换器500的第二通道之间可以通过补液管依次连接。
如图4所示,当需要进行补液时,可以打开补液阀912,通过补液泵913抽取补液箱911内的冷却液至第二通道,第一通道能够对第二通道进行控温,控温后的冷却液流入储液箱610,从而能够直接将冷却液提供给待冷却设备800降温。由此,能够快速对储液箱610进行补液,且对补入储液箱610中的冷却液进行控温,从而能够快速地用于对待冷却设备800进行降温,避免补入的冷却液的温度异常,造成待冷却设备800降温异常的情况。
进一步地,控制器连接补液阀912和液位传感器630,以根据液位传感器630检测到冷却液的的液位低于最低液位,进行报警,且打开补液阀912和启动补液泵913,以使得储液箱610中冷却液的液位到达预定液位。
当液位传感器630检测到冷却液的液位低于最低液位,说明冷却液接近用完或冷却液出现泄露,进行报警,则能够提醒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且自动地打开补液阀912和启动补液泵913,及时对储液箱610进行补液,提高补液效率。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排液阀921,排液阀921设置在储液箱610的底部。
如图4所示,在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进行维护保养或冷却液出现污染时,可以打开排液阀921能够排出储液箱610中的冷却液,再进行其他处理(维护保养或者更换冷却液)。
进一步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排液管、排液泵922、过滤器923及第二排液管。第一排液管的第一端连接排液阀921。排液泵922的抽液端连接第一排液管的第二端。过滤器923的第一端连接排液泵922的排液端。第二排液管的第一端连接过滤器923的第二端,且第二排液管的第二端连接补液箱911。
如图4所示,在冷却系统进行维护保养或冷却液出现污染时,可以打开排液阀921且启动排液泵922,储液箱610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第一排液管、排液泵922、过滤器923及第二排液管,进入补液箱911,避免直接将冷却液排掉而冷却液的浪费,能够降低成本。
而且,通过过滤器923能够对冷却液进行过滤,能够去除冷却液中的污染物,避免冷却液堵塞,利于冷却液的循环使用。可选地,过滤器923包括可拆卸的滤芯,及时更换滤芯增加过滤效果。
在同时打开排液阀921和补液阀912,且同时启动排液泵922和补液泵913时,冷却液能够在储液箱610和补液箱911之间循环互换,能够实现储液箱610和补液箱911中的冷却液的过滤,而且实现对储液箱610和补液箱911中的冷却液的控温。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器500包括第一金属板511、第二金属板521和第三金属板522。第一金属板51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上形成有蛇形凹槽512,在第二表面的中部形成有突出的且间隔开排列的针翅513(PIN-FIN结构)。第二金属板521覆盖第一表面,以使得蛇形凹槽512形成第二通道。第三金属板522覆盖第二表面,第三金属板522和第二金属板521贴合能够形成腔室,以及腔室两端的进口和出口,进口、出口及腔室形成第一通道。其中,金属板可以是铜板、铝板或铝合金板。
如图5所示,制冷剂从第一金属板511和第三金属板522形成的腔室的进口流至出口,能够对第一金属板511进行降温,可以在第一金属板511面对第三金属板522的一侧(第二表面)进行局部挖除处理,形成多个针翅513,针翅513能够增加制冷剂与第一金属板511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换热面积,进而增加制冷剂与第二金属板511的换热量,第一金属板511面对第二金属板521的一面形成蛇形凹槽512,第一金属板511和第二金属板521组合能够在蛇形凹槽512处形成第二通道,冷却液流过蛇形凹槽512,第一金属板511的温度通过蛇形凹槽512传递至冷却液,实现对冷却液的控温。通过蛇形凹槽512能够增加冷却液的流速,从而提高换热系数,能够更快地且更多地对第一金属板进行换热。
而且,第一金属板511和第三金属板522形成的腔室的空间相对较大,能够便于来自第一膨胀阀410的制冷剂和来自第二膨胀阀420的制冷剂进行混合,提高控温的效率。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隔热泡棉,隔热泡棉包覆热交换器500。
通过隔热泡棉包覆热交换器500,能够避免外界的温度影响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温度的传递,增加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温度传递的效率,且能够避免热交换器500在使用过程中,外界的热空气在冷的热交换器500的表面形成大量水珠,而造成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内部滴水的情况。
进一步地,冷凝器210为管翅式冷凝器210,管翅式冷凝器210设置在热交换器500的侧方,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风机220,风机220设置在管翅式冷凝器210的邻近热交换器500的一侧,且面对热交换器500。
如图6所示,来自风机220的风能够吹向热交换器500和冷凝器210,风直着吹向热交换器500,保持热交换器500的隔热泡棉的表面的干燥,避免隔热泡棉产生水雾。风机220所产生的风侧向吹至冷凝器210,对冷凝器210进行降温,对制冷剂进行高效降温,而且风机220产生的部分风,经过隔热泡棉的低挡,能够降低风的温度,低温的风折返吹向冷凝器210,也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凝器210的降温速率。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过滤干燥器300,过滤干燥器300连接冷凝器210和第一膨胀阀410,冷凝器210通过过滤干燥器300连接第一膨胀阀410,过滤干燥器300用于对制冷剂进行过滤。
如图2所示,通过过滤干燥剂能够过滤将要进入第一膨胀阀410的液态的制冷剂的杂质,避免此杂质进入第一膨胀阀410导致膨胀阀堵塞,而导致冷却液降温异常的情况。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包括:
储液箱,所述储液箱能够容纳冷却液;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液箱内,以检测所述冷却液的第一温度;
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储液箱,所述水泵的抽液端连接所述储液箱,且其排液端用于与待冷却设备连接,以将所述冷却液流至所述待冷却设备;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形成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待冷却设备的,以接收来自所述待冷却设备的所述冷却液,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储液箱,以将所述冷却液回流至所述储液箱,所述第一通道的温度能够传递至所述第二通道;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内可容纳制冷剂,且能够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所述压缩机包括接收所述制冷剂的回气口和排出所述制冷剂的排气口;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以接收来自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制冷剂,并对所述制冷剂进行散热;
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膨胀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以接收来自所述冷凝器的所述制冷剂,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开度可调节,所述第一膨胀阀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以将所述制冷剂排入所述热交换器;
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二膨胀阀连接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热交换器,以接收来自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制冷剂,并将所述制冷剂排入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膨胀阀的开度可调节;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及所述温度传感器,以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预定温度的差异,调节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开度和所述第二膨胀阀的开度,以使得所述第一温度达到所述预定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
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液箱内,以检测所述冷却液的液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包括:
补液箱,所述补液箱能够容纳所述冷却液;
补液阀,所述补液阀连接在所述补液箱;
补液泵,所述补液泵的抽液端连接所述补液阀,当所述补液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补液泵能够抽取所述补液箱中的所述冷却液,所述补液泵的排液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通道的第一端,以将所述冷却液通过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通道排入所述储液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补液阀和所述液位传感器,以根据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冷却液的液位低于最低液位,进行报警,且打开所述补液阀和启动所述补液泵,以使得所述储液箱中所述冷却液的液位到达预定液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
排液阀,所述排液阀设置在所述储液箱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
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一排液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排液阀;
排液泵,所述排液泵的抽液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液管的第二端;
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排液泵的排液端;
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排液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过滤器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排液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补液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值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
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蛇形凹槽,在所述第二表面的中部形成有突出的且间隔开排列的针翅;
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覆盖所述第一表面,以使得所述蛇形凹槽形成所述第二通道;
第三金属板,所述第三金属板覆盖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贴合能够形成腔室,以及腔室两端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所述出口及所述腔室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值在于,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
隔热泡棉,所述隔热泡棉包覆所述热交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值在于,所述冷凝器为管翅式冷凝器,所述管翅式冷凝器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侧方,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管翅式冷凝器的邻近所述热交换器的一侧,且面对所述热交换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值在于,所述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还包括:
过滤干燥器,所述过滤干燥器连接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膨胀阀,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过滤干燥器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所述过滤干燥器用于对所述制冷剂进行过滤。
CN202310836188.2A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 Pending CN1166050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36188.2A CN116605076A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36188.2A CN116605076A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5076A true CN116605076A (zh) 2023-08-18

Family

ID=87674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36188.2A Pending CN116605076A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05076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4984A (zh) * 2011-11-16 2013-05-22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开闭式泵试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378420A (zh) * 2013-05-10 2016-03-02 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 制造具有至少两个流体流动回路的热交换器模块的方法
CN108168157A (zh) * 2015-09-17 2018-06-1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冷凝制水装置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75315A (zh) * 2018-10-18 2019-01-25 武汉精锋微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外部气源的散热装置
CN209159450U (zh) * 2018-09-11 2019-07-26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补液的液冷充电桩
CN209700423U (zh) * 2019-02-26 2019-11-29 上海毫厘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大功率充电站变频液冷设备
CN210491540U (zh) * 2019-09-19 2020-05-08 湖北朋成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板
CN111342326A (zh) * 2020-04-09 2020-06-26 深圳市雷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装置
CN112378278A (zh) * 2020-11-16 2021-02-1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换热器用自适应非均匀翅片板束及其流道的设计方法
CN115060015A (zh) * 2022-06-22 2022-09-16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5200258A (zh) * 2022-09-15 2022-10-18 莱创(无锡)冷却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液冷系统及恒温液冷方法
CN217636284U (zh) * 2022-01-18 2022-10-21 合肥市孜润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交替预冷的冷凝箱
CN115325724A (zh) * 2022-09-13 2022-11-11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调温机组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4984A (zh) * 2011-11-16 2013-05-22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开闭式泵试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378420A (zh) * 2013-05-10 2016-03-02 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 制造具有至少两个流体流动回路的热交换器模块的方法
CN108168157A (zh) * 2015-09-17 2018-06-1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冷凝制水装置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159450U (zh) * 2018-09-11 2019-07-26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补液的液冷充电桩
CN109275315A (zh) * 2018-10-18 2019-01-25 武汉精锋微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外部气源的散热装置
CN209700423U (zh) * 2019-02-26 2019-11-29 上海毫厘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大功率充电站变频液冷设备
CN210491540U (zh) * 2019-09-19 2020-05-08 湖北朋成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板
CN111342326A (zh) * 2020-04-09 2020-06-26 深圳市雷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装置
CN112378278A (zh) * 2020-11-16 2021-02-1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换热器用自适应非均匀翅片板束及其流道的设计方法
CN217636284U (zh) * 2022-01-18 2022-10-21 合肥市孜润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交替预冷的冷凝箱
CN115060015A (zh) * 2022-06-22 2022-09-16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5325724A (zh) * 2022-09-13 2022-11-11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调温机组
CN115200258A (zh) * 2022-09-15 2022-10-18 莱创(无锡)冷却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液冷系统及恒温液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9347B (zh) 一种低温风冷冷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US20100000709A1 (en) Heating and heat recovery unit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3799860A (zh) 饮水机及饮水机的制冷控制方法
KR102247995B1 (ko) 응축수를 사용하여 효율을 향상시킨 저전력 냉방장치
CN112611140A (zh) 温控装置及方法
JP2003279215A (ja) 空気冷却システム及びガスタービン発電システム
CN107742762A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6639008A (zh) 一种控温装置及大功率充电站冷却设备
CN209326129U (zh) 一种节能制冷系统
CN112820980B (zh) 一种多级冷却式电池包及其冷却方法
CN116605076A (zh) 一种大功率充电站冷却系统
CN115060017B (zh) 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制冷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4187911U (zh) 用于超市的冷柜和热柜能源循环利用系统
CN106440504B (zh) 一种蒸发冷凝无油冷热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13901575U (zh) 冷水机组与储能系统
CN208936832U (zh) 一种带空气冷却的导热油加热冷却系统
CN117059835B (zh) 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控温系统
CN112377417A (zh) 余热收集控制方法
CN112377416A (zh) 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及压缩空气干燥设备
CN2611840Y (zh) 蓄冷式压缩空气冷冻干燥机
CN116923139A (zh) 一种充电站用冷却设备
CN112285190A (zh) 一种质谱计深冷装置及其制冷方法
CN220601836U (zh) 一种制冷制冰协同系统及其饮水设备
CN209949723U (zh) 一种无冷凝液冷装置
CN219038407U (zh) 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