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3470A - 一种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03470A CN116603470A CN202310496388.8A CN202310496388A CN116603470A CN 116603470 A CN116603470 A CN 116603470A CN 202310496388 A CN202310496388 A CN 202310496388A CN 116603470 A CN116603470 A CN 1166034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reaction
- ultrasonic
- liquid separation
- continuous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1858 nanopowd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12295 chemical reaction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376 react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59 mixe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2105 nano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054 agglom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HEMHJVSKTPXQMS-UHFFFAOYSA-M Sodium 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Na+] HEMHJVSKTPXQMS-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VTHJTEIRLNZDEV-UHFFFAOYSA-L magnesium di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OH-].[Mg+2] VTHJTEIRLNZDEV-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347 magnesium hydr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01862 magnesium hydr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WBJZTOZJJYAKHQ-UHFFFAOYSA-K iron(3+)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Fe+3].[O-]P([O-])([O-])=O WBJZTOZJJYAKHQ-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TWRXJAOTZQYOKJ-UHFFFAOYSA-L Magnesium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Mg+2].[Cl-].[Cl-] TWRXJAOTZQYOKJ-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4
- NBIIXXVUZAFLBC-UHFFFAOYSA-N Phospho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P(O)(O)=O NBIIXXVUZAFLB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864 aqueous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425 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25 crystal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543 nano-size silicon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955 Ferric phosph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40032958 ferric phosphat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399 iron(III) phosph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78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MHAJPDPJQMAIIY-UHFFFAOYSA-N Hydrogen pe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O MHAJPDPJQMAII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Sulfu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S(O)(=O)=O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147 aluminium phosph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398 iron phosph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629 magnesium chlo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05 microsphe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86 nano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899 nucle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11 nucle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632 reaction spe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VHUUQVKOLVNVRT-UHFFFAOYSA-N Ammonium 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NH4+].[OH-] VHUUQVKOLVNVR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OTDANWDWHJENH-UHFFFAOYSA-N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CCO[Si](OCC)(OCC)OCC BOTDANWDWHJEN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114 ammonium hydr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90 disso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90 ferrous sulph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891 ferrous sulph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47 fine chemic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Substances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AUYGSIQEAFULO-UHFFFAOYSA-L iron(2+) sulfate (anhydrous) Chemical compound [Fe+2].[O-]S([O-])(=O)=O BAUYGSIQEAFULO-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359 iron(II) sulf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93—Microreactors, e.g. miniaturised or microfabricated reac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30—Micromixers
- B01F33/305—Micromixers using mixing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8—Processes employing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 B01J19/10—Processes employing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employing sonic or ultrasonic vibr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2204—Mixing chemical components in generals in order to improve chemical treatment or reactions, independently from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851—Additional features
- B01J2219/0085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size of the reactor
- B01J2219/00864—Channel sizes in the nanometer range, e.g. nanoreac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925—Irradiation
- B01J2219/00932—Sonic or ultrasonic vibr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装置包括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所述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分流混合单元和超声强化反应单元,所述分流混合单元包括用于将液体分成若干股的第一分液模块、第二分液模块和混合室,所述第一分液模块包括若干第一分液通道,所述第二分液模块包括若干第二分液通道,所述第一分液通道、第二分液通道交替间隔排列;所述超声强化反应单元包括反应管道,所述混合室的出口与反应管道的入口连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实现了传质混合和快速反应的空间分隔,既满足了快速反应的传质要求,又实现了连续反应操作,制备出的纳米粉体稳定性和一致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溶液体系中,利用化学反应合成和制备材料的湿化学法是获取各种新材料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湿化学法具有设备成熟、操作方便、成分易控、条件温和、效率高、产量大等诸多优点,已成为了目前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上广泛采用的纳米粉体制备方法。
常用的湿化学法制备纳米粉体的设备是各种容积的反应容器,实验室一般是采用小容积的烧瓶、烧杯等。随着产量增加,反应容器的容积逐级放大,直至工业生产上采用大容积的反应釜来实现材料的规模化合成和制备。由于随着反应容器容积的增大,反应物料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效率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合成和制备材料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条件也相应的发生了很大变动,合成和制备材料的形貌、尺寸和尺寸分布、结晶性、产率等都会有较大变化。这种因反应容器体积增大而导致的放大效应会严重影响湿化学法制备纳米粉体的产业化转化过程和转化成功率。
特别是对于一些反应物料接触即反应的快速反应来说,大体积的反应釜由于传质、传热的速率远低于生成纳米颗粒的反应速率,再加上搅拌分散的强度也远不足以分散形成的纳米颗粒团聚体。以致在反应釜的同一物理空间内,同步发生着生成纳米颗粒的形核、小颗粒的溶解、大颗粒的生长、颗粒间的团聚、团聚颗粒的分散等多种过程,即使是在同一个反应釜内的不同位置发生的现象也不相同,更别说不同批次反应釜内现象的一致性了,导致所制备的粉体颗粒尺寸大、尺寸分布宽、团聚严重,特别是不同反应批次间产品的稳定性和一直性较差。更为突出的是,由于生成纳米粉体的反应速率很快,而大体积反应釜的三传速率较慢,两个速率间的较大差别,导致根本达不到大量形核需要的过饱和度,反应液一旦接触就马上有新晶核生成,而随后补充的反应液只能促进晶核的长大,再加上搅拌桨较慢的转速无法分散纳米颗粒间的团聚,最终得到的通常是微米尺度的大颗粒。
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以微通道反应器为代表的连续流反应技术因具有在线反应持液量少、传质传热效率高、参数控制精确、工艺稳定、放大效应小、安全高效等诸多优势在制药、精细化学品、石化、材料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微通道反应器的通道尺寸很小,通常在微米量级,物料在微通道内流动的阻力很大,对于反应过程中有固体颗粒生成的快速反应来说,反应物料一旦接触就立即有大量大颗粒的固体颗粒生成,极易造成微通道的堵塞而使微通道反应器失效,严重限制了连续流反应技术在纳米粉体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釜式反应器的无法制备纳米粉体和微通道反应器的堵塞问题,特别适用于反应速率快和有固体颗粒生成的湿化学反应,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对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其包括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所述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分流混合单元和超声强化反应单元,所述分流混合单元包括用于将液体分成若干股的第一分液模块、第二分液模块和混合室,所述第一分液模块的入口与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分液模块的入口与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分液模块包括若干第一分液通道,所述第二分液模块包括若干第二分液通道,所述第一分液通道、第二分液通道交替间隔排列,使经过第一进液口进入的液体被分成的各支流与第二进液口进入的液体被分成的各支流接触后进入混合室;所述超声强化反应单元包括反应管道,所述混合室的出口与反应管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反应管道的上、下表面装有超声波振子,所述超声波振子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
采用此技术方案,完全避免单一反应釜因为传质速度和反应速度不匹配,导致的在同一反应釜的物理空间内多种现象(新晶核生成、已有晶核生长、纳米颗粒团聚等)共存的问题,从而完全避免了单一反应釜制备纳米材料存在的颗粒尺寸大、尺寸分布宽、形貌不规整、团聚严重等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分液通道的数量比第一分液通道的数量多一个,所述第二分液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分液通道的外侧。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通过第一分液通道的支流被通过第二分液通道的支流包裹,通过第二分液通道的反应液沿着管道内壁流动,第一分液通道的反应液不与管道壁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分液通道、第二分液通道内液体的流动方向呈夹角。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液通道、第二分液通道内液体的流动方向垂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液模块的入口、第二分液模块的入口的液体流动方向垂直。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分液通道、第二分液通道内的两种液体以不同角度的流向进行混合,混合更加充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分液通道、第二分液通道沿横向交替间隔排列,所述第二分液通道的纵向尺寸大于第一分液通道的纵向尺寸。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第二分液通道内的第二反应液支流的纵向尺寸大于第一分液通道内的第一反应液支流的纵向尺寸,这样交替间隔排列的多股反应液同步流入到混合室的管道中时,第一反应液支流就被第二反应液支流包裹,第二反应液支流沿着管道内壁流动,被包裹在第二反应液支流中的第一反应液支流不与管道壁接触。进一步优选的,还可以控制两反应液的流速差在10~200%,这样在两反应液的接触界面处就会产生因流速差导致的微混合,同时又由于只有第二反应液支流沿管道内壁流动,没有固体颗粒物生成,就从根本上避免了固体颗粒附着堵塞管道现象的发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管道位于恒温水浴槽中,或所述反应管道与恒温水系统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恒温水系统的温度控制范围在-20~90℃,控温精度在±0.5℃。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反应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更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管道为一扁平状的椭圆管道,所述超声波振子对称设置在反应管道的上下两平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分液通道、第二分液通道的数量为3~100,也就是第一分液模块、第二分液模块可以将反应液分割3~100股支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进液口连接第一输送系统,所述第二进液口连接第二输送系统,所述第一输送系统和第二输送系统分别控制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进入的反应液的流速,使两反应液的流速差为10~20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管道的出口通过产物抽送泵连接至产物储料容器,所述第一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系统包括第二输送泵,所述产物抽送泵的流量是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的总流量的1.02~1.10倍。采用此技术方案,保证了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内不会有液体存留和流体死角,即保证了已反应产物的顺畅流通和及时从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中排出,又能够有效避免因液体存留导致的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堵塞现象的发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产物储料容器内设有搅拌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制备得到,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两种反应液分别通过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输送到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分别经过第一分液模块、第二分液模块分成若干股支流后混合,得到混合液;
步骤S2,使混合液进入超声强化反应单元,在恒温水浴条件和超声波的作用下迅速反应生成微纳米固体颗粒;
步骤S3,同步开启产物抽送泵,将从超声强化反应单元制得的悬浮液抽送到产物储料容器中,并进一步在设定的温度和搅拌转速下继续反应,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微纳米粉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将反应物分别溶解并加热制得两种反应液,将两种反应液分别存放在相应的储液桶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20~90℃;
步骤S1中,所述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输送反应液的压力为0.3~2.0MPa,反应液的输送流量为5~500L/min;所述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输送的反应液的流速差为10~200%;
步骤S2中,所述超声强化反应单元的超声波的频率为20~100KHz,超声波的功率密度为0.5~5W/cm2;所述恒温水浴条件为-20~90℃;
步骤S3中,所述产物抽送泵的流量为10~1000L/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分流混合单元和超声强化反应单元的组合,分别在分流混合单元内实现两种反应液的分流、间隔排布和初步混合,在超声强化反应单元中快速实现两种反应液的原子级混合和纳米颗粒的生成,有效实现了传质混合和快速反应的空间分隔,既满足了快速反应需要的快速传质要求,又实现了连续反应操作,制备出的纳米粉体稳定性和一致性好。
第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综合利用分流混合单元的分流实现了两种反应液的多股支流间隔排布,增大了两种反应液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可以制造两种反应液间的流速差,并利用流速差实现了两种反应液的初步混合,进一步大大缩短了两种反应液间的传质距离,为下一步的超声微扰快速实现原子级的均匀混合打下了基础。
第三,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综合利用分流混合单元的分流布置和超声强化反应单元的超声波作用完全避免了反应管道的堵塞问题。进入分流混合单元的两种液体在从分流模块流出之前分别在不同的流道中流通,并不会接触,也就没有固体颗粒生成和管道堵塞的问题。从分液模块间隔排布流入到混合室管道中的两种液体有了初步混合,即使有固体颗粒在两反应液接触界面处生成也被包裹在远离管道内壁的流体中,也不会有固体颗粒生成堵塞管道的现象发生。
第四,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前有输送泵后有抽送泵,且抽送泵流量大于两输送泵总流量的方式,保证了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内不会有液体存留和流体死角,即保证了已反应产物的顺畅流通和及时从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中排出,又能够有效避免因液体存留导致的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堵塞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纳米粉体连续流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结构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流混合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一分液模块和第二分液模块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液体在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流动的仿真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纳米氢氧化镁的SEM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纳米氧化硅微球的SEM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纳米磷酸铁的SEM图。
附图标记包括:
1-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2-恒温水系统,3-第一输送系统,4-第二输送系统,5-抽送泵;11-第一进液口,12-第二进液口,13-第一分液模块,14-第二分液模块,15-混合室,131-第一分液通道,132-进液通道,141-第二分液通道,16-超声强化反应室,17-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纳米粉体连续流制备装置,其包括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1和恒温水系统2,还包括与之配套的用于输送反应液的第一输送系统3、第二输送系统4,以及产物输送泵。其中的恒温水系统2用于维持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1的温度恒定。
如图2~图5所示,所述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1包括第一进液口11、第二进液口12、分流混合室和超声强化反应室16和出液口17。所述分流混合室包括用于将液体分成若干股的第一分液模块13、第二分液模块14和混合室15,所述第一分液模块13的入口与第一进液口11连通,所述第二分液模块14的入口与第二进液口12连通,所述第一分液模块13包括若干纵向延伸、沿横向并列设置的第一分液通道131,所述第二分液模块14包括若干纵向延伸并列设置的第二分液通道141,所述第一分液通道131、第二分液通道141交替间隔排列,使经过第一进液口11进入的液体被分成的各支流与第二进液口12进入的液体被分成的各支流接触后进入混合室15;所述超声强化反应室16包括反应管道,所述混合室15的出口与反应管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反应管道的上、下表面装有超声波振子,所述超声波振子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反应管道为一扁平状的椭圆管道,所述超声波振子对称设置在反应管道的上下两平面上。所述反应管道与恒温水系统2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液口11、第二进液口12的液体流向垂直。两股反应液分别从第一进液口11、第二进液口12垂直进入分流混合室。具体而言,第一反应液从第一进液口11进入,通过进液通道132进入第一分液模块13,第二反应液通过第二进液口12进入第二分液模块14,两反应液分别通过各自的分液模块进行分液混合后进入混合室15。其中,所述第二分液通道141的数量比第一分液通道131的数量多一个,所述第二分液通道141位于所述第一分液通道131的外侧,所述第二分液通道141的纵向尺寸大于第一分液通道131的纵向尺寸。
图3和图4给出了第一分液通道131为3个、第二分液通道141为4个的例子,实际这里的第一分液通道131、第二分液通道14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从第一进液口11进入的第一反应液进入第一分液模块13后被分成3股支流。从第二进液口12流入的第二反应液被第二分液模块14分成4股支流。两个反应液的多股支流交替间隔排列。进一步优先的,第二反应液的支流的纵向尺寸大于第一反应液的支流的纵向尺寸,这样交替间隔排列的多股反应液同步流入到混合室15的管道中时,第一反应液支流就被第二反应液的支流包裹,第二反应液沿着管道内壁流动,被包裹在第二反应液中的第一反应液不与管道壁接触。同时,可以控制两反应液的流速差,比如10~200%,这样在两反应液的接触界面处就会产生因流速差导致的微混合。进一步的,此实施例中又由于只有第二反应液沿管道内壁流动,没有固体颗粒物生成,更好的避免了固体颗粒附着堵塞管道现象的发生。
所述恒温水系统2的温度控制范围在-20~90℃,控温精度在±0.5℃。
所述第一输送系统3、第二输送系统4均包括输送泵、流量计、压力表、泄压阀、球阀、针阀等组成,所述第一输送系统3的前端与第一储液桶连接,后端与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1的第一进液口11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系统4的前端与第二储液桶连接,后端与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1的第二进液口12连接,能够恒流恒压的将反应料液输送到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1中。
两种反应液在混合室15内初步混合后从出液口17流出,进入超声强化反应室16的反应管道内,从分流混合室流出的多股支流间隔交替排布的初步混合溶液流经反应管道时,在超声波的强烈机械微扰混合作用下,迅速实现原子级的传质混合和快速反应生成微纳米颗粒,同时,超声波的强烈空化效应还能够有效避免固体颗粒的团聚和防止反应管道的堵塞。
在超声强化反应室16内反应生成的微纳米颗粒经抽送泵5抽送、从出液口17排到产物储料罐中,再经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后即制得微纳米粉体。其中,所述抽送泵5的流量是所有输送泵总流量的1.02~1.10倍。
上述实施例利用分流混合室和超声强化室的组合,分别在分流混合室内实现两种反应液的分流、间隔排布和初步混合,在超声强化室中快速实现两种反应液的原子级混合和纳米颗粒的生成,有效实现了传质混合和快速反应的空间分隔,既满足了快速反应需要的快速传质要求,又实现了连续反应操作,有利于制备出稳定性和一致性好的纳米粉体。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完全避免单一反应釜因为传质速度和反应速度不匹配,导致的在同一反应釜的物理空间内多种现象(新晶核生成、已有晶核生长、纳米颗粒团聚等)共存的问题,从而完全避免了单一反应釜制备纳米材料存在的颗粒尺寸大、尺寸分布宽、形貌不规整、团聚严重等问题。
特别的,上述实施例综合利用分流混合室的分流实现了两种反应液的多股支流间隔排布,增大了两种反应液的接触面积;更是制造了两种反应液间的流速差,并利用流速差实现了两种反应液的初步混合,进一步大大缩短了两种反应液间的传质距离,为下一步的超声微扰快速实现原子级的均匀混合打下了基础。
更特别的是,上述实施例综合利用分流混合室的分流布置和超声强化室的超声波作用完全避免了反应管道的堵塞问题。进入分流混合室的两种液体在从分流模块流出之前分别在不同的流道中流通,并不会接触,也就没有固体颗粒生成和管道堵塞的问题。从分流模块间隔排布流入到混合室管道中的两种液体,在流速差的扰动下有了初步混合,即使有固体颗粒在两反应液接触界面处生成也被包裹在远离管道内壁的流体中,而与混合室管道内壁接触的始终只是一种液体,也不会有固体颗粒生成和堵塞管道的现象发生。
更特别的是,上述实施例采用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前有输送泵后有抽送泵,且抽送泵流量大于两输送泵总流量的方式,保证了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内不会有液体存留和流体死角,即保证了已反应产物的顺畅流通和及时从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中排出,又能够有效避免因液体存留导致的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堵塞现象的发生。
另外,上述实施例综合采用空间分隔(分流混合室和超声强化室)和时间连续的方式,既依靠空间分隔解决了三传速率和反应速率不匹配导致的放大效应问题,又采用连续流方式通过时间连续累积实现了微纳米粉体的规模制备。
采用上述纳米粉体连续流制备装置利用湿化学法制备微纳米粉体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反应物分别溶解并加热到设定温度制得的反应液,分别存放在相应的储液桶中。所述加热的温度范围为-20~90℃。
步骤S2,分别开启物料第一输送系统、第二输送系统、恒温水系统加热器、超声发生器、和产物输送泵,设定物料输送系统的压力和流量、超声波的频率和功率密度、恒温水系统温度、产物输送泵流量等参数。所述第一输送系统、第二输送系统的输送压力范围为0.3~2.0MPa,物料输送流量为5~500L/min。所述超声波的频率在20~100KHz,超声波的功率密度在0.5~5W/cm2。所述恒温水系统温度范围为-20~90℃。所述的产物输送泵的流量为10~1000L/min。
步骤S3,开启第一输送系统、第二输送系统的输送泵将反应液泵入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同时通过调节球阀和针阀使输送管道的液体压力达到设定值,使2种反应液恒压恒流的经分流混合室分流并间隔交替排列的流入到超声强化反应室中,在超声波的强化传质、反应、晶化等空化效应作用下迅速反应生成微纳米固体颗粒。
步骤S4,同步开启产物抽送泵,将从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制得的悬浮液抽送到产物储料桶中,并进一步在设定的温度和搅拌转速下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制得的微纳米颗粒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微纳米粉体。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2制备纳米氢氧化镁
步骤S1,分别配制摩尔浓度为0.65mol/L的氯化镁水溶液、和摩尔浓度为2.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并将两种溶液加热到60℃,分别存放在相应的储液桶中。
步骤S2,分别开启第一输送系统、第二输送系统、恒温水系统加热器、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和产物输送泵。设定物料输送系统的压力和流量,调节两反应液输送系统的压力都为1.2MPa,将氢氧化钠水溶液按25L/min的流量从第一进液口、氯化镁水溶液按38.5L/min的流量从第二进液口同时泵入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中,并设定超声波频率和功率密度,其中频率为20KHz,功率密度为3.5W/cm2,设定恒温水系统温度为60℃,设定产物输送泵的流量为67L/min。
步骤S3,开启物料输送泵将反应液泵入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同时通过调节球阀和针阀使输送管道的液体压力达到1.2MPa的设定值,使2种反应液恒压恒流的经分流混合室分流并间隔交替排列的流入到超声强化室中,在超声波的强化传质、反应、晶化等空化效应作用下迅速反应生成纳米氢氧化镁颗粒。
步骤S4,同步开启产物抽送泵,将从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制得的悬浮液抽送到产物储料桶中,进一步在60℃搅拌陈化继续反应4小时,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镁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干燥粉体。所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6所示,可见,得到的纳米氢氧化镁颗粒粒径小,尺寸均匀,未见团聚现象。
实施例3纳米氧化硅微球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步骤如下:
步骤S1,将无水乙醇、正硅酸乙酯按体积比3.9:1混合配制成第一反应液,将无水乙醇、25%浓度的氨水和纯水按体积比15.7:1.4:1混合配制成第二反应液,并将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都加热到40℃,分别存放在相应的储液桶中。
步骤S2,分别开启物料输送系统、恒温水系统加热器、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系统和产物输送泵的控制器。设定物料输送系统的压力和流量,调节两反应液输送系统的压力都为0.4MPa,将第一反应液按100L/min的流量从第一进液口、第二反应液按194L/min的流量从第二进液口同时泵入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设置超声波频率和功率密度,频率为28KHz,功率密度为2.5W/cm2,恒温水系统温度为40℃,设置产物输送泵流量为310L/min。
步骤S3,开启物料输送泵将反应液泵入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同时通过调节球阀和针阀使输送管道的液体压力达到0.4MPa的设定值,使2种反应液恒压恒流的经分流混合室分流并间隔交替排列的流入到超声强化室中,在超声波的强化传质、反应、晶化等空化效应作用下迅速反应生成纳米氢氧化镁颗粒。
步骤S4,同步开启产物抽送泵,将从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制得的悬浮液抽送到产物储料桶中,进一步在40℃搅拌陈化继续反应6小时,制得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干燥粉体。所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7所示,可见,得到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尺寸小、尺寸分布窄、均匀,一致性好,未见团聚现象。
实施例4制备纳米磷酸铁
步骤S1,将硫酸亚铁、双氧水和硫酸按摩尔比2:1:1分步骤加入到纯水中,并搅拌反应配制成Fe3+摩尔浓度为1.0mol/L的第一反应液,将磷酸和氢氧化钠按摩尔比1:2.2溶解在纯水中配成磷酸摩尔浓度为0.8mol/L的第二反应液,并将两种溶液加热到70℃,分别存放在相应的储液桶中。
步骤S2,分别开启物料输送系统、恒温水系统加热器、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系统和产物输送泵的控制器。设定物料输送系统的压力和流量,调节两反应液输送系统的压力都为1.0MPa,将第一反应液按160L/min的流量从第一进液口、第二反应液按200L/min的流量从第二进液口同时泵入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设置超声波频率和功率密度,频率为40KHz,功率密度为4.0W/cm2,恒温水系统温度为70℃,设置产物输送泵流量为380L/min。
步骤S3,开启物料输送泵将反应液泵入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同时通过调节球阀和针阀使输送管道的液体压力达到1.0MPa的设定值,使2种反应液恒压恒流的经分流混合室分流并间隔交替排列的流入到超声强化室中,在超声波的强化传质、反应、晶化等空化效应作用下迅速反应生成纳米氢氧化镁颗粒。
步骤S4,同步开启产物抽送泵,将从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制得的悬浮液抽送到产物储料桶中,进一步在70℃搅拌陈化继续反应8小时,制得的纳米磷酸铁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干燥粉体。下图为所制备纳米磷酸铁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8所示,可见,得到的纳米磷酸铁颗粒粒径小,尺寸均匀,一致性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所述超声过程强化连续流反应器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分流混合单元和超声强化反应单元,所述分流混合单元包括用于将液体分成若干股的第一分液模块、第二分液模块和混合室,所述第一分液模块的入口与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分液模块的入口与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分液模块包括若干第一分液通道,所述第二分液模块包括若干第二分液通道,所述第一分液通道、第二分液通道交替间隔排列,使经过第一进液口进入的液体被分成的各支流与第二进液口进入的液体被分成的各支流接触后进入混合室;所述超声强化反应单元包括反应管道,所述混合室的出口与反应管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反应管道的上、下表面装有超声波振子,所述超声波振子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液通道的数量比第一分液通道的数量多一个,所述第二分液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分液通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液通道、第二分液通道内液体的流动方向呈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液通道、第二分液通道内液体的流动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液通道、第二分液通道沿横向交替间隔排列,所述第二分液通道的纵向尺寸大于第一分液通道的纵向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道位于恒温水浴槽中,或所述反应管道与恒温水系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接第一输送系统,所述第二进液口连接第二输送系统,所述第一输送系统和第二输送系统分别控制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进入的反应液的流速,使两反应液的流速差在10~2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道的出口通过产物抽送泵连接至产物储料容器,所述第一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系统包括第二输送泵,所述产物抽送泵的流量是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的总流量的1.02~1.10倍。
9.一种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制备得到,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两种反应液分别通过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输送到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分别经过第一分液模块、第二分液模块分成若干股支流后混合,得到混合液;
步骤S2,使混合液进入超声强化反应单元,在恒温水浴条件和超声波的作用下迅速反应生成微纳米固体颗粒;
步骤S3,将从超声强化反应单元制得的悬浮液通过产物抽送泵抽送到产物储料容器中,并进一步在设定的温度和搅拌转速下继续反应,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微纳米粉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反应物分别溶解并加热制得两种反应液,将两种反应液分别存放在相应的储液桶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20~90℃;
步骤S1中,所述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输送反应液的压力为0.3~2.0MPa,反应液的输送流量为5~500L/min;所述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输送的反应液的流速差为10~200%;
步骤S2中,所述超声强化反应单元的超声波的频率为20~100KHz,超声波的功率密度为0.5~5W/cm2;所述恒温水浴条件为-20~90℃;
步骤S3中,所述产物抽送泵的流量为10~1000L/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96388.8A CN116603470A (zh) | 2023-05-05 | 2023-05-05 | 一种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96388.8A CN116603470A (zh) | 2023-05-05 | 2023-05-05 | 一种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03470A true CN116603470A (zh) | 2023-08-18 |
Family
ID=87673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96388.8A Pending CN116603470A (zh) | 2023-05-05 | 2023-05-05 | 一种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60347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82381A (zh) * | 2023-11-27 | 2023-12-26 | 墨格微流科技(汕头)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微流体纳米分散机 |
-
2023
- 2023-05-05 CN CN202310496388.8A patent/CN11660347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82381A (zh) * | 2023-11-27 | 2023-12-26 | 墨格微流科技(汕头)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微流体纳米分散机 |
CN117282381B (zh) * | 2023-11-27 | 2024-02-23 | 墨格微流科技(汕头)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微流体纳米分散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929293C (en) | Production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 |
CN116603470A (zh) | 一种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18548B (zh) | 用于α-二羰基化合物α位氢原子氯代反应的微反应器及合成方法 | |
CN104671265A (zh) | 一种制备拟薄水铝石的方法 | |
US3522004A (en)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hosphoric acid from phosphate rock | |
US9630163B2 (en) | Production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 |
CN102086240A (zh) | 一种均粒离子交换树脂聚合物珠体生产设备及方法 | |
WO2022237758A1 (zh) | 一种纳米硫酸钡连续制备方法及系统 | |
CA1286437C (en) | Method for preparing dilute polymer solutions | |
CN104891545A (zh) | 纳米碳酸钙生产的碳化反应装置及方法 | |
CN204737736U (zh) | 纳米碳酸钙生产的碳化反应装置 | |
CN217313423U (zh) | 连续沉淀电池级碳酸锂的装置 | |
CN220478804U (zh) | 一种微纳米粉体材料的连续流制备装置 | |
CN203370536U (zh) | 一种填充型振荡流管式反应器 | |
KR20110098501A (ko) | 멀티노즐기가 구비된 나노기공 실리카, 황산나트륨 및 불산 제조장치 | |
CN105883822B (zh) | 利用多级淤浆反应器制备大粒径硅溶胶的方法 | |
KR100761455B1 (ko) | 캐비테이션을 이용한 수중의 칼사이트 성장촉진, 및 이를활용한 수중의 고효율 칼슘제거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6617967A (zh) | 一种台面式连续流反应系统及微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221245205U (zh) | 水玻璃预处理单元以及纳米二氧化硅的生产系统 | |
CN221413064U (zh) | 反应单元以及纳米颗粒的生产系统 | |
CN221413016U (zh) | 纳米颗粒的生产系统 | |
CN219400115U (zh) | 一种硬脂酸钙的制备装置 | |
CN207680625U (zh) | 一种多通道混配器 | |
CN104387258A (zh) | 一种氯乙酸生产方法及氯化反应器 | |
CN206215185U (zh) | 一种用于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的等温反应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