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7863A - 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87863A
CN116587863A CN202310649307.3A CN202310649307A CN116587863A CN 116587863 A CN116587863 A CN 116587863A CN 202310649307 A CN202310649307 A CN 202310649307A CN 116587863 A CN116587863 A CN 116587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pack
state data
data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493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冠
沈健
董春明
于振红
刘振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493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878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87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7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60L3/0046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relating to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systems, e.g. batteries or capaci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电池包的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若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唤醒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获取所述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并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如此,在车辆处于下电休眠状态时,如果存在热失控风险,也能及时唤醒电池管理系统,并通过电池管理系统对获取到的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电池包热失控的精准监测,有效确保车主及车辆附近人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领域占比逐渐增加,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最为关心方面就是安全性。由于电池包出现热失控,导致整车起火而导致车辆损毁、人员伤亡的事件偶有发生。因此,对电池包进行准确全面的热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在车辆处于下电休眠状态时,若电池包出现热失控,更有可能导致热失控不可逆转地发生,从而可能会对车主或车辆附近人员造成不可预见的伤害。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热失控监测方法无法有效确保车主及车辆附近人员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热失控监测方法在车辆处于下电休眠状态时无法有效确保车主及车辆附近人员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电池包的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若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唤醒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获取所述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并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至少包括:第一电池包温度值、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和,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至少包括:第二电池包温度值、第二电池包气压值、第二单体电池电压值、电池包烟雾浓度值、电池包气体成分值,和,单体电池薄膜压力值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设定电池数据阈值至少包括:设定温度阈值、设定气压阈值,和,设定单体电压阈值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包括: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第一电池包温度值大于设定温度阈值;或,
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大于设定气压阈值;或,
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大于设定单体电压阈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是否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若每个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均未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并触发针对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的预警提示;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第一电池包温度值和第二电池包温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大于设定温度差阈值;或,
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和第二电池包气压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大于设定气压差阈值;或,
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和第二单体电池电压值之间的第三差值大于设定单体电压差阈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包括:针对任一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在预先设置的评分表中查找对应的评分值;所述评分表中存储有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与评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各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对应评分值的总和确定为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包括: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大于或等于设定评估阈值,则确定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包括: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的持续时长;若所述持续时长超出预设持续时长,则确定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方法还包括: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小于设定评估阈值时,则继续获取所述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并记录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的报错次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模组,用于在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休眠阶段时,获取电池包的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若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唤醒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第二传感器模组,用于获取所述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
上述方案中,第一传感器模组具体用于:
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第一电池包温度值大于设定温度阈值;或,
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大于设定气压阈值;或,
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大于设定单体电压阈值。
上述方案中,电池管理系统具体用于:
若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是否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
若每个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均未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并触发针对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的预警提示;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第一电池包温度值和第二电池包温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大于设定温度差阈值;或,
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和第二电池包气压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大于设定气压差阈值;或,
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和第二单体电池电压值之间的第三差值大于设定单体电压差阈值。
上述方案中,电池管理系统具体用于:
针对任一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在预先设置的评分表中查找对应的评分值;所述评分表中存储有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与评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各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对应评分值的总和确定为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
上述方案中,电池管理系统具体用于:
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大于或等于设定评估阈值,则确定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上述方案中,电池管理系统具体用于:
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的持续时长;
若所述持续时长超出预设持续时长,则确定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上述方案中,电池管理系统具体用于:
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小于设定评估阈值时,则继续获取所述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并记录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的报错次数;
若所述报错次数超过设定报错次数,则触发针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的预警提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包括:在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电池包的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若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唤醒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获取所述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并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如此,相比现有技术中在车辆处于下电休眠状态时,只是周期性地唤醒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包进行热失控监测,导致两个唤醒周期之间无法对热失控进行监测的方式来说,本申请中即使在车辆处于下电休眠状态时,也可以先通过第一电池状态数据对热失控进行粗略判断,若确定存在热失控风险,则唤醒电池管理系统,再利用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精准判断,确保对电池包热失控进行全面监测;可以看出,本申请的热失控监测方法可覆盖车辆下电休眠状态的全时段,因此在车辆处于下电休眠状态也可及时得知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进而提高车主及车辆附近人员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系统,101—第一传感器模组,
102—第二传感器模组,103—电池管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这里先介绍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系统,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中,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系统100包括:第一传感器模组101,第二传感器模组102,电池管理系统103。
第一传感器模组101用于在电池管理系统103处于休眠阶段时,获取电池包的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若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唤醒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03。
其中,第一传感器模组101可以包括模拟前端(AFE,Analog Front End)和气压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分别检测电池包的温度和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单体电压,以及电池包内的气压。
模拟前端可获取电池包的温度或电池包中各个单体电池的单体电压,模拟前端中可以设置热失控相关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还可以判断获取的电池包的温度或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的单体电压,是否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如果确定超出,则模拟前端可以向电池管理系统103发送唤醒指令,以唤醒电池管理系统103。
需要说明的是,气压传感器可获取电池包内的气压,若气压传感器确定电池包内的气压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直接向电池管理系统103发送唤醒指令,以唤醒电池管理系统103。
第一传感器模组101具体可以用于: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电池包温度值大于设定温度阈值;或,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大于设定气压阈值;或,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大于设定单体电压阈值。
第二传感器模组102用于获取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
第二传感器模组102可以包括AFE、气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气体成分传感器和薄膜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可以包括声传感器等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电池包内的烟雾浓度,气体成分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电池包内的烟雾气体成分,薄膜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电池包中各个单体电池的薄膜压力。
电池管理系统103用于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
电池管理系统103具体可以用于:若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是否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若每个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均未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并触发针对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的预警提示;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第一电池包温度值和第二电池包温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大于设定温度差阈值;或,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和第二电池包气压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大于设定气压差阈值;或,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和第二单体电池电压值之间的第三差值大于设定单体电压差阈值。
电池管理系统103具体还可以用于:针对任一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在预先设置的评分表中查找对应的评分值;所述评分表中存储有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与评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各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对应评分值的总和确定为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
电池管理系统103具体还可以用于: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大于或等于设定评估阈值,则确定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电池管理系统103具体还可以用于: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的持续时长;若所述持续时长超出预设持续时长,则确定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电池管理系统103具体还可以用于: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小于设定评估阈值时,则继续获取所述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并记录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的报错次数;若所述报错次数超过设定报错次数,则触发针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的预警提示。
另外,电池管理系统103如果确定电池包发生热失控,还可以唤醒整车,并通过CAN总线将热失控信息发送至应急处理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和车辆终端TBOX(图中未示出)。
如上文所述,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应急处理控制器和车辆终端TBOX,应急处理控制器接收到热失控信息后,可以控制电池包附近的冷却设备对电池包进行冷却处理,以减缓电池包的升温速率或降低电池包的温度。
车辆终端TBOX可以通过后台系统与用户的移动终端(比如手机、穿戴设备、IPAD等)进行通讯,将车辆实现热失控信息推送至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短信或语音电话向车主的移动终端发送热失控信息,以使车主能及时被告知得知车辆的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基于上述系统,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40。
S210,在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电池包的第一电池状态数据。
在本申请中,在检测到车辆下电时,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休眠状态,为了在电池管理系统休眠期间也可以对电池包热失控进行监测,本实施例可以按照设定检测周期,利用第一传感器模组获取电池包的第一电池状态数据,第一电池状态数据可以用于判断电池包的电池状态是否发生异常变化。
其中,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至少包括:第一电池包温度值、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和,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传感器模组中的各传感器获取电池状态数据的设定检测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气压传感器检测第一电池包气压值的设定检测周期可以是30ms,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一电池包温度值的设定检测周期可以是100ms,电压传感器检测电池包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的设定检测周期可以是500ms,所述各传感器获取电池状态数据的设定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S220,若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唤醒所述电池管理系统。
在本申请中,在利用第一传感器模组获取电池包的第一电池状态数据之后,可以通过模拟前端判断是否需要唤醒电池管理系统;其中,可以在模拟前端中设置热失控相关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包括:
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第一电池包温度值大于设定温度阈值;或,
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大于设定气压阈值;或,
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大于设定单体电压阈值。
设定电池数据阈值至少包括:设定温度阈值、设定气压阈值、设定单体电压阈值,设定烟雾浓度阈值、设定气体成分阈值,和,设定单体电池薄膜压力阈值中的一种或多种,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如果第一电池包温度值大于设定温度阈值,或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大于设定单体电压阈值,则电池包可能出现热失控,此时可以利用模拟前端向电池管理系统发送唤醒指令,以及时唤醒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包热失控进行进一步完整的检测。
如果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大于设定气压阈值,则电池包可能出现热失控,此时可以利用气压传感器向电池管理系统发送唤醒指令,以及时唤醒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包热失控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在电池管理系统处于唤醒状态时,可以利用第二传感器模组获取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其中,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至少包括:第二电池包温度值、第二电池包气压值、第二单体电池电压值、电池包烟雾浓度值、电池包气体成分值,和,单体电池薄膜压力值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利用电池管理系统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之前,可以先判断先前获取的第一电池状态数据是否准确,可以及时发现第一传感器模组是否出现故障,降低热失控风险误报概率。如果确定第一电池状态数据准确,则可以利用电池管理系统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如果确定第一电池状态数据不准确,则说明第一传感器模组可能出现故障,触发针对第一传感器模组的预警提示。
也即,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是否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若每个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均未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并触发针对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的预警提示;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第一电池包温度值和第二电池包温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大于设定温度差阈值;或,
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和第二电池包气压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大于设定气压差阈值;或,
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和第二单体电池电压值之间的第三差值大于设定单体电压差阈值。
具体来讲,若第一电池包温度值和第二电池包温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大于设定温度差阈值,或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和第二电池包气压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大于设定气压差阈值,或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和第二单体电池电压值之间的第三差值大于设定单体电压差阈值时,则可以说明在短时间内,分别利用第一传感器模组和第二传感器模组获取到的相同类型数据出现较大误差,因为从第一传感器模组获取电池包的第一电池状态数据后唤醒电池管理系统,到利用第二传感器模组获取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的间隔时间是比较短的,在传感器模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前后两次获取电池包的电池状态数据不会发生较大变化。设定温度差阈值、设定气压差阈值,和,设定单体电压差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另外,可以判断第二电池状态数据是否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如果每个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均未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可以认为电池包并未出现热失控,也可以认为利用第一传感器获取的第一电池状态数据缺乏准确性,可以触发第一传感器模组的预警提示,以提醒用户,电池包的第一传感器模组可能出现故障。同时,若认为电池包并未出现热失控,还可以控制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休眠状态,以减少因长期维持电池管理系统处于唤醒状态的功耗。
电池管理系统还可以将第一传感器模组的预警提示通过CAN总线发送至车辆终端,车辆终端可以通过后台系统与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通讯,将第一传感器模组的预警提示发送至用户。
S230,获取所述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并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之前,可以先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判断,如果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缺乏准确性,则利用第二传感器模组获取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无法作为参考数据来对电池包的热失控进行监测,如果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的准确性良好,则可以根据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安全评估结果,判断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
也即,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小于设定评估阈值时,则继续获取所述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并记录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的报错次数;
若所述报错次数超过设定报错次数,则触发针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的预警提示。
若在多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中,存在至少两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小于设定评估阈值时,则可能是第二传感器模组出现故障,或是电池包内的电池状态发生波动,导致获取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中的其中一项或多项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电池包的电池状态,则将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的报错次数记录为1,并可以重新获取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利用电池管理系统对新的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新的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
重新对新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如果在多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中,仍然出现至少两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小于设定评估阈值的情况,则可以继续重复执行之前出现相同情形所采取的操作,如果记录下来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的报错次数超过设定报错次数,则可以触发针对第二传感器模组的预警提示,以提醒用户,电池包的第二传感器模组可能出现故障。
在电池包的第二传感器模组正常运行即没有出现故障时,如果电池包发生热失控,则会有多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并不会出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小于设定评估阈值的情况,如果电池包未发生热失控,则不会出现在多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中,存在至少两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的情况。
电池管理系统可以通过CAN总线将第二传感器模组的预警提示发送至车辆终端,车辆终端可以通过后台系统与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通讯,将第二传感器模组的预警提示发送至用户。
在确认第二传感器模组没有出现故障之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包括:
针对任一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在预先设置的评分表中查找对应的评分值;所述评分表中存储有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与评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各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对应评分值的总和确定为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
其中,针对任一第二电池状态数据,根据预先设置的评分表,可以查找各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对应的评分值,计算各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对应评分值的总和,并将计算得到的评分值的总和确定为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
根据电池包的种类或者电池包的能量密度的不同,预先设置的评分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其中,某种三元锂电池的评分表可如下表1和表2所示,以表1中的温度举例来说,设定温度阈值的取值可以是65℃,若第二电池包温度值为60℃时,对应评分值为1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表1中,设定气压阈值的3kpa可以理解为电池包的实际气压超出电池包的设定气压3kpa,电池包的设定气压可以理解为电池包在非热失控状态下即正常工作时对应的电池包内的气压,在表2中,设定薄膜压力阈值的15%可以理解为实际单体电池体积相比正常单体电池体积膨胀15%对应的压力。
另外,表1和表2也可以合成为一个表格,在此不做限制。
表1
表2
S240,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包括:
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大于或等于设定评估阈值,则确定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在本申请中,若在多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中,存在至少两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此时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大于或等于设定评估阈值时,则可以确定电池包发生热失控,设定评估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例如,设定温度阈值为65℃,设定电压阈值为1.5V,设定气压阈值为3kpa,设定烟雾浓度为5000ug/m3,设定烟雾气体成分阈值为包含预设气体成分(H2,CO2,CO),设定薄膜压力阈值为15%,设定评估阈值为8分。
在多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中,第二电池包温度值为68℃、第二单体电池电压值为1.2V、第二电池包气压值超出电池包的设定气压8kpa、电池包烟雾浓度值为6500ug/m3、电池包气体成分值包括H2,CO2,CO,单体电池薄膜压力值为16%,根据如表1和表2所示的评分表,可以计算得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为12分,在多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中,存在6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大于设定评估阈值,则可以认为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在多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中,若存在至多一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中的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范围,且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小于设定评估阈值,则可以认为电池包未发生热失控。
例如,在多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中,第二电池包温度值为66℃、第二单体电池电压值为1.8V、第二电池包气压值为2kpa、电池包烟雾浓度值为4000ug/m3、电池包气体成分值不包括H2,CO2,CO,CH4,C2H4,C2H6中的任意一种,单体电池薄膜压力值为8%,根据如表1和表2所示的评分表,可以得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为7分,在多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中,只有一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小于设定评估阈值,则可以认为电池包未发生热失控。
另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包括:
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的持续时长;
若所述持续时长超出预设持续时长,则确定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在本申请中,在多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中,如果至少两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记录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的持续时长,如果持续时长超出预设持续时长,则可以认为电池包发生热失控,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对应的预设持续时长可以相同,可以不同,预设持续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在确定电池包发生热失控之后,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将热失控信息发送至车辆终端和应急处理控制器,以能利用应急处理控制器对电池包进行应急处理,以及通过车辆终端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热失控预警信息。
应急处理控制器接收到热失控信息后,可以控制电池包附近的冷却设备对电池包进行冷却处理,以减缓电池包的升温速率或降低电池包的温度。
应急处理控制器可以控制电池包附近的冷却设备打开冷却液出口,令冷却设备内的冷却液流向电池包,以减缓电池包的升温速率或降低电池包的温度。
或者,应急处理控制器也可以控制电池包附近的装有降温材料的应急处理装置打开,令应急处理装置内的降温材料向电池包靠近,以减缓电池包的升温速率或降低电池包的温度,降温材料可以是沙子等可以对电池包起到降温作用或减缓升温作用的材料。
车辆终端TBOX可以通过后台系统与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通讯,实现热失控信息推送至用户,还可以通过短信或语音电话向车主的移动终端发送热失控信息,以使车主能及时被告知车辆的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在将热失控信息发送至车辆终端和应急处理控制器之后,还可以将利用第二传感器模组获取的实时变化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发送至车辆终端,并由车辆终端实时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可以让用户实时了解电池包的电池状态的变化情况。
电池包发生热失控之后,电池包的温度可能会逐渐上升,由于电池包附近的传感器模组会因为电池包温度过高而失效,可能会导致电池管理系统就因温度过高而无法工作,从而不能持续发生电池包的实时状态,则可以获取电池包的温度和/或电池包的电压,在设定时间内的温度增长速率和电压增长速率,并通过电池管理系统粗略估计电池包距离发生自燃的预设时长,并将计算得到的预设时长发送至车辆终端,并由车辆终端实时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可以让用户粗略了解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严重性,以使用户通过远程控制车辆发出警告提示,或通知安保人员和/或消防员及时到达电池包的位置解决故障,防止进一步对车主或车辆附近人员造成伤害或损失。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中,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即使汽车处于下电休眠状态,也能利用第一传感器模组获取的第一电池状态数据,对电池包热失控进行有效监测,并通过第一电池状态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唤醒电池管理系统,当电池管理系统处于唤醒状态时,可利用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热失控分析,从而能精准且及时地发现热失控风险,并能提醒车主在电池包自燃前可以及时发现热失控问题,同时在车主到达前可以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来缓解电池包的热失控。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且适于由处理器读取并执行,以使得具有所述处理器的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电子设备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
图3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3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3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计算机系统3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3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3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例如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在RAM 3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301、ROM 302以及RAM 303通过总线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305也连接至总线3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3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3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3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308;以及包括诸如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309。通信部分3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3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305。可拆卸介质3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3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3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3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3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3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执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电池包的第一电池状态数据;
若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唤醒所述电池管理系统;
获取所述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并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至少包括:第一电池包温度值、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和,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至少包括:第二电池包温度值、第二电池包气压值、第二单体电池电压值、电池包烟雾浓度值、电池包气体成分值,和,单体电池薄膜压力值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电池数据阈值至少包括:设定温度阈值、设定气压阈值,和,设定单体电压阈值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包括:
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第一电池包温度值大于设定温度阈值;或,
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大于设定气压阈值;或,
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大于设定单体电压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是否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
若每个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均未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并触发针对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的预警提示;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第一电池包温度值和第二电池包温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大于设定温度差阈值;或,
第一电池包气压值和第二电池包气压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大于设定气压差阈值;或,
第一单体电池电压值和第二单体电池电压值之间的第三差值大于设定单体电压差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包括:
针对任一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在预先设置的评分表中查找对应的评分值;所述评分表中存储有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与评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各项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对应评分值的总和确定为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包括:
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大于或等于设定评估阈值,则确定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包括:
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的持续时长;
若所述持续时长超出预设持续时长,则确定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至少两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超出对应的设定电池数据阈值、且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小于设定评估阈值时,则继续获取所述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并记录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的报错次数;
若所述报错次数超过设定报错次数,则触发针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的预警提示。
9.一种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传感器模组,用于在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休眠阶段时,获取电池包的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若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状态数据超出设定电池数据阈值,则唤醒所述电池管理系统;
第二传感器模组,用于获取所述电池包的第二电池状态数据;
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电池包的安全评估结果;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状态数据和/或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热失控状态。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
CN202310649307.3A 2023-05-31 2023-05-31 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5878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9307.3A CN116587863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9307.3A CN116587863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7863A true CN116587863A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00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49307.3A Pending CN116587863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878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5182B (zh) 电池热失控的预警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838609B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955484B2 (en) Battery state moni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538325B2 (en) Detecting life by means of CO2 in an enclosed volume
CN109910618A (zh) 一种电池安全管理方法、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US11380943B2 (en) Prefailure monitoring system
CN111913114A (zh) 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60356856A1 (en) Method for ascertaining storage battery state, state-ascertaining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0750413B (zh) 多机房温度报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957122B (zh) 一种空调系统异常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15638523A (zh) 空调器冷媒泄露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3212243A (zh) 电池热失控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87863A (zh) 下电休眠后的热失控监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EP4361983A1 (en) Fire-protection detecting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dium
CN116884183A (zh) 氢气预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72784A (zh) 电池监控机制的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51760A (zh) 电池系统的温控方法、车辆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05463A (zh) 软件测试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25714A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民航飞机故障预测系统
US20230408585A1 (en) Detect and prevent battery swelling
JP5910908B2 (ja) 警報器
US20220209312A1 (en) Electrochemical cell fade modeling
CN115328002A (zh) 一种域控架构的域控制器唤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WO2018095055A1 (zh) 一种温度控制的装置及方法
CN107690262A (zh) 基于物联网的机房风道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