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7413A - 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87413A
CN116587413A CN202310563199.8A CN202310563199A CN116587413A CN 116587413 A CN116587413 A CN 116587413A CN 202310563199 A CN202310563199 A CN 202310563199A CN 116587413 A CN116587413 A CN 116587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fixedly connected
rod
refin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631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87413B (zh
Inventor
谭杜
鲍颢文
鲍志
张荣海
金泽
邵春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Oner Refract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Oner Refract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Oner Refract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Oner Refract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631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874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87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7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87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7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3/00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Discharg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such moulds or apparatus
    • B28B13/02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 B28B13/0215Feed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 measured quantities from a container or sil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08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 B28B1/093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by means directly acting on the material, e.g. by cores wholly or partly immersed in the material or elements acting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3/00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Discharg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such moulds or apparatus
    • B28B13/02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 B28B13/0295Treating the surface of the fed layer, e.g. removing material or equalization of th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shaping the material; 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sha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shaping the material; 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shaping
    • B28B17/0063Contro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针对现有技术中匀料在模具中出现气泡现象,无法使匀料均匀填充模具中,无法控制排入模具中匀料的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机架上方的搅拌筒,所述机架内设有用于运输模具的输送带,所述搅拌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搅拌筒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在顶梁的下方,本发明中,两个移动板相互靠近能够使模具上移,模具上移的同时能够自动解除排料管的封闭进行注料,模具上移,能够使振动棒延伸至模具内,将模具内的匀料均匀排布以及将匀料内的空气排出,保证后期的耐火保温材料外形整齐,刮板以及注料嘴的配合能够控制模具内的匀料。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耐火保温材料是一类耐高温、热导率小、抗热震、阻燃,并且能够减缓由热传导、热对流等引起的热量散失的材料,它是通过材料的特殊结构来限制低热导率的空气热对流来实现减慢热量流失的。耐火保温材料一般用于工业炉窑、冶金、管道和热工设备中,以减缓热量的散失。
公告号为CN114621016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工艺,属于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正硅酸乙酯、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调节pH至3-4后50°C下静置1h,调节pH至8-9室温下静置4-6h,加入改性硅灰石纤维,搅拌后静置4h,再于60°C下处理2h,得到包覆物,将包覆物置于正己烷中溶剂置换4-8h后,置于三甲基氯硅烷水溶液中搅拌反应4-8h,得到复合气凝胶;第二步、将粉煤灰、复合气凝胶和糊精搅拌得到混合粉料,将膨胀蛭石加入结合剂中搅拌后加入防水剂和混合粉料,搅拌得到匀料;第三步、将匀料成型、干燥、焙烧,得到耐火保温材料,本发明在复合材料中加入自制的复合气凝胶,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火保温性能。
但是在制备耐火保温材料时仍存在以下问题:
1、在制备耐火保温材料时需要将匀料置于模具中静置成型24h后,转移至烘干炉内在100-110°C干燥24-36h,在230-300°C下高温焙烧10-12h,得到耐火保温材料,但是在将匀料放置在模具中时,匀料在模具中出现气泡现象,进而在后期高温焙烧得到耐火保温材料时,导致耐火保温材料中出现中空现象,影响耐火保温材料的质量;
2、在将匀料放入模具中时,无法使匀料均匀填充模具中,导致后期制备成耐火保温材料时,耐火保温材料出现不规则形状;
3、在将匀料放入模具中时,无法控制排入模具中匀料的量,导致模具中的匀料过多或过少,不但造成浪费,还是后期制备的耐火保温材料尺寸不统一。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文件提出了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匀料在模具中出现气泡现象,无法使匀料均匀填充模具中,无法控制排入模具中匀料的量的缺点。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机架上方的搅拌筒,所述机架内设有用于运输模具的输送带,所述搅拌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搅拌筒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在顶梁的下方,所述搅拌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排料的排料管;
夹持结构,设置在机架的两侧,用于将模具向上输送便于向模具内注料;
注料结构,设置在模具的外壁,用于自动向模具内注料;
均匀结构,设置在模具的外壁,且均匀结构位于注料结构的上方,用于使匀料均匀填满模具内,并将模具内的空气排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固定连接机架两侧的两个滑杆,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滑杆的外壁滑动套设有同一个移动板,所述机架内转动贯穿有双向螺纹杆,且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贯穿两个移动板,且两个移动板分别位于双向螺纹杆的正反螺纹段上,两个所述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多个用于推动模具上移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机架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挤压杆导向的梯形引导块,所述模具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挤压杆配合的连接耳;启动电机驱动双向螺纹杆转动(电机图中并未画出),两个移动板向中间移动,挤压杆在梯形引导块的引导下与模具侧壁碰触,且随着移动板的移动,模具两侧的挤压杆将模具夹持并推动模具向上移动,使模具的顶部与排料管的底端齐平,进而便于后期向模具内注料以及排出匀料内的空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注料结构包括设置在排料管内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用于封闭排料管的封闭板,所述排料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内转动连接有与模具顶部配合的转动杆,所述封闭板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块,所述L型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且拉簧的另一端与排料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端与L型块的一侧通过第一拉绳相连接;模具上移时,模具的顶部推动转动杆转动,直至模具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的底部碰触,此时转动杆接近水平状态,转动杆通过第一拉绳将L型块向外侧拉动,解除封闭板对排料管的封堵,搅拌筒内的匀料通过排料管排入模具中,进行注料任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均匀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排料管外壁的矩形板,且矩形板位于封闭板的上方,所述矩形板内滑动贯穿有两个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振动棒,所述矩形板内滑动贯穿有两个推杆,所述推杆靠近排料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齿条,所述矩形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绕线辊,所述搅拌筒的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导轮,所述绕线辊的外壁绕设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绕设在第二导轮的外壁并与滑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两个齿轮,且齿轮位于绕线辊的两侧,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转轴的外壁套设有两个扭簧,两个所述扭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相应的齿轮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在模具上移时,模具推动推杆上移,推杆通过齿条与齿轮的配合带动绕线辊顺时针转动,绕线辊解除对第二拉绳的缠绕,滑动杆和振动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移并延伸至模具内,此时启动振动棒,振动棒振动模具内的匀料,能够使匀料均匀排布在模具内,并将匀料内的空气排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对第一拉绳进行引导的第一导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排料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板平齐的第二连接板,且滑动杆和振动棒均滑动贯穿第二连接板;待模具内的匀料接触到第二连接板底部嵌装的压力传感器时(图中并未画出),原料填满模具,双向螺纹杆反向转动,两个移动板向外侧移动,模具开始下移,封闭板在拉簧的拉力下重新封闭排料管,而推杆在自身重力以及扭簧的蓄力作用下下移,绕线辊通过第二拉绳将滑动杆和振动棒向上拉动,此时第二连接板能够将滑动杆和振动棒外壁附着的匀料刮除并落在模具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块;通过橡胶垫块能够避免推杆与模具之间出现硬性碰撞。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机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刮除模具内多余匀料的刮板,所述U型架内转动连接有与刮板螺纹连接的丝杆,所述U型架的两侧均滑动贯穿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靠近模具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收集多余匀料的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收集盒内匀料回收再利用的收集管;输送带将注料完成的模具向一侧继续输送,直至模具位于两个收集盒之间,启动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刮板在模具的顶部来回刮动,将模具上多余的匀料刮入收集盒中,收集管将收集盒内的匀料进行回收利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U型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盒和泵,所述泵的进料口通过第一软管与收集管相连通,所述泵的出料口通过第二软管与储料盒相连通,所述U型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储料盒相连通的注料嘴,所述U型架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摄像头;通过摄像头观察模具内的匀料,当匀料不足时,泵将收集盒内的匀料排入储料盒中,通过注料嘴向模具内注料,保证模具内的匀料能够均匀填满模具内。
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输送带将模具输送至排料管的下方,启动电机驱动双向螺纹杆转动(电机图中并未画出),两个移动板向中间移动,挤压杆在梯形引导块的引导下与模具侧壁碰触,且随着移动板的移动,模具两侧的挤压杆将模具夹持并推动模具向上移动,使模具的顶部与排料管的底端齐平;
S2、模具上移时,模具的顶部推动转动杆转动,直至模具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的底部碰触,此时转动杆接近水平状态,转动杆通过第一拉绳将L型块向外侧拉动,解除封闭板对排料管的封堵,搅拌筒内的匀料通过排料管排入模具中,进行注料任务;
S3、在模具上移时,模具推动推杆上移,推杆通过齿条与齿轮的配合带动绕线辊顺时针转动,绕线辊解除对第二拉绳的缠绕,滑动杆和振动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移并延伸至模具内,此时启动振动棒,振动棒振动模具内的匀料,能够使匀料均匀排布在模具内,并将匀料内的空气排出;
S4、待模具内的匀料接触到第二连接板底部嵌装的压力传感器时(图中并未画出),原料填满模具,电机驱动双向螺纹杆反向转动,两个移动板向外侧移动,模具开始下移,封闭板在拉簧的拉力下重新封闭排料管,而推杆在自身重力以及扭簧的蓄力作用下下移,绕线辊通过第二拉绳将滑动杆和振动棒向上拉动,此时第二连接板能够将滑动杆和振动棒外壁附着的匀料刮除并落在模具内;
S5、输送带将注料完成的模具向一侧继续输送,直至模具位于两个收集盒之间,启动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刮板在模具的顶部来回刮动,将模具上多余的匀料刮入收集盒中,收集管将收集盒内的匀料进行回收利用,通过摄像头观察模具内的匀料,当匀料不足时,泵将收集盒内的匀料排入储料盒中,通过注料嘴向模具内注料,保证模具内的匀料能够均匀填满模具内。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中,所述矩形板内滑动贯穿有两个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振动棒,所述矩形板内滑动贯穿有两个推杆,所述推杆靠近排料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齿条,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的外壁绕设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绕设在第二导轮的外壁并与滑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两个齿轮;在模具推动推杆上移,推杆带动绕线辊顺时针转动,解除对第二拉绳的缠绕,滑动杆和振动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移并延伸至模具内,此时启动振动棒,振动棒振动模具内的匀料,能够使匀料均匀排布在模具内,并将匀料内的空气排出;
本发明中,所述U型架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刮板,所述U型架内转动连接有与刮板螺纹连接的丝杆,所述U型架的两侧均滑动贯穿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靠近模具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收集多余匀料的收集盒;输送带将注料完成的模具向一侧继续输送,直至模具位于两个收集盒之间,启动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刮板在模具的顶部来回刮动,将模具上多余的匀料刮入收集盒中,收集管将收集盒内的匀料进行回收利用;
本发明中,所述U型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盒和泵,所述泵的进料口通过第一软管与收集管相连通,所述泵的出料口通过第二软管与储料盒相连通,所述U型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储料盒相连通的注料嘴,所述U型架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摄像头;通过摄像头观察模具内的匀料,当匀料不足时,泵将收集盒内的匀料排入储料盒中,通过注料嘴向模具内注料,保证模具内的匀料能够均匀填满模具内;
本发明中,所述机架内转动贯穿有双向螺纹杆,且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贯穿两个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多个用于推动模具上移的挤压杆,所述模具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挤压杆配合的连接耳;驱动双向螺纹杆转动,两个移动板向中间移动,随着移动板的移动,模具两侧的挤压杆将模具夹持并推动模具向上移动,使模具的顶部与排料管的底端齐平,进而便于后期向模具内注料、使匀料均匀排布在模具内以及排出匀料内的空气。
本发明中,通过两个移动板相互靠近能够使模具上移,模具上移的同时能够自动解除排料管的封闭进行注料,在模具上移时,还能够使振动棒延伸至模具内,便于将模具内的匀料均匀排布以及将匀料内的空气排出,保证后期的耐火保温材料外形整齐,同时通过刮板以及注料嘴的配合能够控制模具内的匀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的三维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的连接架和搅拌筒的三维爆炸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的机架和模具的三维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的模具和移动板的三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的搅拌筒的部分三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的注料结构的三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的均匀结构的三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的均匀结构的三维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的机架和U型架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架;2、输送带;3、模具;4、连接架;5、搅拌筒;6、双向螺纹杆;7、移动板;8、挤压杆;9、凸块;10、滑杆;11、梯形引导块;12、连接耳;13、排料管;14、滑槽;15、封闭板;16、L型块;17、拉簧;18、第一连接板;19、支架;20、第一导轮;21、第一拉绳;22、转动杆;23、矩形板;24、滑动杆;25、振动棒;26、推杆;27、第二拉绳;28、第二导轮;29、基座;30、转轴;31、绕线辊;32、齿轮;33、齿条;34、扭簧;35、橡胶垫块;36、第二连接板;37、U型架;38、移动杆;39、收集盒;40、收集管;41、丝杆;42、刮板;43、泵;44、储料盒;45、注料嘴;46、摄像头。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此外“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其中,“固定”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内”、“外”、“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位于机架1上方的搅拌筒5,机架1内设有用于运输模具3的输送带2,搅拌筒5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架4,搅拌筒5通过连接架4固定连接在顶梁的下方,搅拌筒5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用于排料的排料管13;夹持结构,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用于将模具3向上输送便于向模具3内注料;注料结构,设置在模具3的外壁,用于自动向模具3内注料;均匀结构,设置在模具3的外壁,且均匀结构位于注料结构的上方,用于使匀料均匀填满模具3内,并将模具3内的空气排出。
参照图4和图5,夹持结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机架1两侧的两个滑杆10,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滑杆10的外壁滑动套设有同一个移动板7,机架1内转动贯穿有双向螺纹杆6,且双向螺纹杆6的两端分别螺纹贯穿两个移动板7,且两个移动板7分别位于双向螺纹杆6的正反螺纹段上,两个移动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多个用于推动模具3上移的挤压杆8,挤压杆8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凸块9,机架1的顶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对挤压杆8导向的梯形引导块11,模具3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与挤压杆8配合的连接耳12;启动电机驱动双向螺纹杆6转动(电机图中并未画出),两个移动板7向中间移动,挤压杆8在梯形引导块11的引导下与模具3侧壁碰触,且随着移动板7的移动,模具3两侧的挤压杆8将模具3夹持并推动模具3向上移动,使模具3的顶部与排料管13的底端齐平,进而便于后期向模具3内注料以及排出匀料内的空气。
参照图6、图7和图8,注料结构包括设置在排料管13内的滑槽14,滑槽14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用于封闭排料管13的封闭板15,排料管13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8,第一连接板18内转动连接有与模具3顶部配合的转动杆22,封闭板15靠近第一连接板1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L型块16,L型块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17,且拉簧17的另一端与排料管13的外壁固定连接,转动杆22的顶端与L型块16的一侧通过第一拉绳21相连接;模具3上移时,模具3的顶部推动转动杆22转动,直至模具3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18的底部碰触,此时转动杆22接近水平状态,转动杆22通过第一拉绳21将L型块16向外侧拉动,解除封闭板15对排料管13的封堵,搅拌筒5内的匀料通过排料管13排入模具3中,进行注料任务。
参照图8和图9,均匀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排料管13外壁的矩形板23,且矩形板23位于封闭板15的上方,矩形板23内滑动贯穿有两个滑动杆24,滑动杆2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振动棒25,矩形板23内滑动贯穿有两个推杆26,推杆26靠近排料管1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齿条33,矩形板23的顶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基座29,基座29内转动连接有转轴30,转轴30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绕线辊31,搅拌筒5的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导轮28,绕线辊31的外壁绕设有第二拉绳27,第二拉绳27的一端绕设在第二导轮28的外壁并与滑动杆24的顶端固定连接,转轴30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两个齿轮32,且齿轮32位于绕线辊31的两侧,齿轮32与齿条33相啮合,转轴30的外壁套设有两个扭簧34,两个扭簧3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相应的齿轮32固定连接,扭簧34的另一端与基座29固定连接;在模具3上移时,模具3推动推杆26上移,推杆26通过齿条33与齿轮32的配合带动绕线辊31顺时针转动,绕线辊31解除对第二拉绳27的缠绕,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移并延伸至模具3内,此时启动振动棒25,振动棒25振动模具3内的匀料,能够使匀料均匀排布在模具3内,并将匀料内的空气排出。
参照图7,第一连接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19,支架19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对第一拉绳21进行引导的第一导轮20。
参照图8,排料管13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板18平齐的第二连接板36,且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均滑动贯穿第二连接板36;待模具3内的匀料接触到第二连接板36底部嵌装的压力传感器时(图中并未画出),原料填满模具3,双向螺纹杆6反向转动,两个移动板7向外侧移动,模具3开始下移,封闭板15在拉簧17的拉力下重新封闭排料管13,而推杆26在自身重力以及扭簧34的蓄力作用下下移,绕线辊31通过第二拉绳27将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向上拉动,此时第二连接板36能够将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外壁附着的匀料刮除并落在模具3内。
参照图9,推杆2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块35;通过橡胶垫块35能够避免推杆26与模具3之间出现硬性碰撞。
实施例2,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位于机架1上方的搅拌筒5,机架1内设有用于运输模具3的输送带2,搅拌筒5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架4,搅拌筒5通过连接架4固定连接在顶梁的下方,搅拌筒5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用于排料的排料管13;夹持结构,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用于将模具3向上输送便于向模具3内注料;注料结构,设置在模具3的外壁,用于自动向模具3内注料;均匀结构,设置在模具3的外壁,且均匀结构位于注料结构的上方,用于使匀料均匀填满模具3内,并将模具3内的空气排出。
参照图4和图5,夹持结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机架1两侧的两个滑杆10,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滑杆10的外壁滑动套设有同一个移动板7,机架1内转动贯穿有双向螺纹杆6,且双向螺纹杆6的两端分别螺纹贯穿两个移动板7,且两个移动板7分别位于双向螺纹杆6的正反螺纹段上,两个移动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多个用于推动模具3上移的挤压杆8,挤压杆8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凸块9,机架1的顶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对挤压杆8导向的梯形引导块11,模具3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与挤压杆8配合的连接耳12;启动电机驱动双向螺纹杆6转动(电机图中并未画出),两个移动板7向中间移动,挤压杆8在梯形引导块11的引导下与模具3侧壁碰触,且随着移动板7的移动,模具3两侧的挤压杆8将模具3夹持并推动模具3向上移动,使模具3的顶部与排料管13的底端齐平,进而便于后期向模具3内注料以及排出匀料内的空气。
参照图6、图7和图8,注料结构包括设置在排料管13内的滑槽14,滑槽14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用于封闭排料管13的封闭板15,排料管13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8,第一连接板18内转动连接有与模具3顶部配合的转动杆22,封闭板15靠近第一连接板1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L型块16,L型块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17,且拉簧17的另一端与排料管13的外壁固定连接,转动杆22的顶端与L型块16的一侧通过第一拉绳21相连接;模具3上移时,模具3的顶部推动转动杆22转动,直至模具3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18的底部碰触,此时转动杆22接近水平状态,转动杆22通过第一拉绳21将L型块16向外侧拉动,解除封闭板15对排料管13的封堵,搅拌筒5内的匀料通过排料管13排入模具3中,进行注料任务。
参照图8和图9,均匀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排料管13外壁的矩形板23,且矩形板23位于封闭板15的上方,矩形板23内滑动贯穿有两个滑动杆24,滑动杆2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振动棒25,矩形板23内滑动贯穿有两个推杆26,推杆26靠近排料管1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齿条33,矩形板23的顶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基座29,基座29内转动连接有转轴30,转轴30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绕线辊31,搅拌筒5的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导轮28,绕线辊31的外壁绕设有第二拉绳27,第二拉绳27的一端绕设在第二导轮28的外壁并与滑动杆24的顶端固定连接,转轴30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两个齿轮32,且齿轮32位于绕线辊31的两侧,齿轮32与齿条33相啮合,转轴30的外壁套设有两个扭簧34,两个扭簧3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相应的齿轮32固定连接,扭簧34的另一端与基座29固定连接;在模具3上移时,模具3推动推杆26上移,推杆26通过齿条33与齿轮32的配合带动绕线辊31顺时针转动,绕线辊31解除对第二拉绳27的缠绕,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移并延伸至模具3内,此时启动振动棒25,振动棒25振动模具3内的匀料,能够使匀料均匀排布在模具3内,并将匀料内的空气排出。
参照图7,第一连接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19,支架19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对第一拉绳21进行引导的第一导轮20。
参照图8,排料管13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板18平齐的第二连接板36,且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均滑动贯穿第二连接板36;待模具3内的匀料接触到第二连接板36底部嵌装的压力传感器时(图中并未画出),原料填满模具3,双向螺纹杆6反向转动,两个移动板7向外侧移动,模具3开始下移,封闭板15在拉簧17的拉力下重新封闭排料管13,而推杆26在自身重力以及扭簧34的蓄力作用下下移,绕线辊31通过第二拉绳27将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向上拉动,此时第二连接板36能够将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外壁附着的匀料刮除并落在模具3内。
参照图9,推杆2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块35;通过橡胶垫块35能够避免推杆26与模具3之间出现硬性碰撞。
参照图10,机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架37,U型架37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刮除模具3内多余匀料的刮板42,U型架37内转动连接有与刮板42螺纹连接的丝杆41,U型架37的两侧均滑动贯穿有移动杆38,移动杆38靠近模具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用于收集多余匀料的收集盒39,收集盒3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收集盒39内匀料回收再利用的收集管40;输送带2将注料完成的模具3向一侧继续输送,直至模具3位于两个收集盒39之间,启动电机驱动丝杆41转动,丝杆41带动刮板42在模具3的顶部来回刮动,将模具3上多余的匀料刮入收集盒39中,收集管40将收集盒39内的匀料进行回收利用。
参照图10,U型架37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储料盒44和泵43,泵43的进料口通过第一软管与收集管40相连通,泵43的出料口通过第二软管与储料盒44相连通,U型架37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储料盒44相连通的注料嘴45,U型架37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摄像头46;通过摄像头46观察模具3内的匀料,当匀料不足时,泵43将收集盒39内的匀料排入储料盒44中,通过注料嘴45向模具3内注料,保证模具3内的匀料能够均匀填满模具3内。
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输送带2将模具3输送至排料管13的下方,启动电机驱动双向螺纹杆6转动(电机图中并未画出),两个移动板7向中间移动,挤压杆8在梯形引导块11的引导下与模具3侧壁碰触,且随着移动板7的移动,模具3两侧的挤压杆8将模具3夹持并推动模具3向上移动,使模具3的顶部与排料管13的底端齐平;
S2、模具3上移时,模具3的顶部推动转动杆22转动,直至模具3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18的底部碰触,此时转动杆22接近水平状态,转动杆22通过第一拉绳21将L型块16向外侧拉动,解除封闭板15对排料管13的封堵,搅拌筒5内的匀料通过排料管13排入模具3中,进行注料任务;
S3、在模具3上移时,模具3推动推杆26上移,推杆26通过齿条33与齿轮32的配合带动绕线辊31顺时针转动,绕线辊31解除对第二拉绳27的缠绕,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移并延伸至模具3内,此时启动振动棒25,振动棒25振动模具3内的匀料,能够使匀料均匀排布在模具3内,并将匀料内的空气排出;
S4、待模具3内的匀料接触到第二连接板36底部嵌装的压力传感器时(图中并未画出),原料填满模具3,电机驱动双向螺纹杆6反向转动,两个移动板7向外侧移动,模具3开始下移,封闭板15在拉簧17的拉力下重新封闭排料管13,而推杆26在自身重力以及扭簧34的蓄力作用下下移,绕线辊31通过第二拉绳27将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向上拉动,此时第二连接板36能够将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外壁附着的匀料刮除并落在模具3内;
S5、输送带2将注料完成的模具3向一侧继续输送,直至模具3位于两个收集盒39之间,启动电机驱动丝杆41转动,丝杆41带动刮板42在模具3的顶部来回刮动,将模具3上多余的匀料刮入收集盒39中,收集管40将收集盒39内的匀料进行回收利用,通过摄像头46观察模具3内的匀料,当匀料不足时,泵43将收集盒39内的匀料排入储料盒44中,通过注料嘴45向模具3内注料,保证模具3内的匀料能够均匀填满模具3内。
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振动棒25和摄像头46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是司空见惯的,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以及位于机架(1)上方的搅拌筒(5),所述机架(1)内设有用于运输模具(3)的输送带(2),所述搅拌筒(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4),所述搅拌筒(5)通过连接架(4)固定连接在顶梁的下方,所述搅拌筒(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排料的排料管(13);
夹持结构,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用于将模具(3)向上输送便于向模具(3)内注料;
注料结构,设置在模具(3)的外壁,用于自动向模具(3)内注料;
均匀结构,设置在模具(3)的外壁,且均匀结构位于注料结构的上方,用于使匀料均匀填满模具(3)内,并将模具(3)内的空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固定连接机架(1)两侧的两个滑杆(10),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滑杆(10)的外壁滑动套设有同一个移动板(7),所述机架(1)内转动贯穿有双向螺纹杆(6),且双向螺纹杆(6)的两端分别螺纹贯穿两个移动板(7),且两个移动板(7)分别位于双向螺纹杆(6)的正反螺纹段上,两个所述移动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多个用于推动模具(3)上移的挤压杆(8),所述挤压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9),所述机架(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挤压杆(8)导向的梯形引导块(11),所述模具(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挤压杆(8)配合的连接耳(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结构包括设置在排料管(13)内的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用于封闭排料管(13)的封闭板(15),所述排料管(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8),所述第一连接板(18)内转动连接有与模具(3)顶部配合的转动杆(22),所述封闭板(15)靠近第一连接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块(16),所述L型块(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17),且拉簧(17)的另一端与排料管(1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2)的顶端与L型块(16)的一侧通过第一拉绳(2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排料管(13)外壁的矩形板(23),且矩形板(23)位于封闭板(15)的上方,所述矩形板(23)内滑动贯穿有两个滑动杆(24),所述滑动杆(2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振动棒(25),所述矩形板(23)内滑动贯穿有两个推杆(26),所述推杆(26)靠近排料管(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齿条(33),所述矩形板(2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基座(29),所述基座(29)内转动连接有转轴(30),所述转轴(30)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绕线辊(31),所述搅拌筒(5)的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导轮(28),所述绕线辊(31)的外壁绕设有第二拉绳(27),所述第二拉绳(27)的一端绕设在第二导轮(28)的外壁并与滑动杆(2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30)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两个齿轮(32),且齿轮(32)位于绕线辊(31)的两侧,齿轮(32)与齿条(33)相啮合,所述转轴(30)的外壁套设有两个扭簧(34),两个所述扭簧(3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相应的齿轮(32)固定连接,扭簧(34)的另一端与基座(2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19),所述支架(19)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对第一拉绳(21)进行引导的第一导轮(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板(18)平齐的第二连接板(36),且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均滑动贯穿第二连接板(3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块(3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架(37),所述U型架(37)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刮除模具(3)内多余匀料的刮板(42),所述U型架(37)内转动连接有与刮板(42)螺纹连接的丝杆(41),所述U型架(37)的两侧均滑动贯穿有移动杆(38),所述移动杆(38)靠近模具(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收集多余匀料的收集盒(39),所述收集盒(3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收集盒(39)内匀料回收再利用的收集管(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3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盒(44)和泵(43),所述泵(43)的进料口通过第一软管与收集管(40)相连通,所述泵(43)的出料口通过第二软管与储料盒(44)相连通,所述U型架(3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储料盒(44)相连通的注料嘴(45),所述U型架(37)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摄像头(46)。
10.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输送带(2)将模具(3)输送至排料管(13)的下方,启动电机驱动双向螺纹杆(6)转动,两个移动板(7)向中间移动,挤压杆(8)在梯形引导块(11)的引导下与模具(3)侧壁碰触,且随着移动板(7)的移动,模具(3)两侧的挤压杆(8)将模具(3)夹持并推动模具(3)向上移动,使模具(3)的顶部与排料管(13)的底端齐平;
S2、模具(3)上移时,模具(3)的顶部推动转动杆(22)转动,直至模具(3)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18)的底部碰触,此时转动杆(22)接近水平状态,转动杆(22)通过第一拉绳(21)将L型块(16)向外侧拉动,解除封闭板(15)对排料管(13)的封堵,搅拌筒(5)内的匀料通过排料管(13)排入模具(3)中,进行注料任务;
S3、在模具(3)上移时,模具(3)推动推杆(26)上移,推杆(26)通过齿条(33)与齿轮(32)的配合带动绕线辊(31)顺时针转动,绕线辊(31)解除对第二拉绳(27)的缠绕,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移并延伸至模具(3)内,此时启动振动棒(25),振动棒(25)振动模具(3)内的匀料,能够使匀料均匀排布在模具(3)内,并将匀料内的空气排出;
S4、待模具(3)内的匀料接触到第二连接板(36)底部嵌装的压力传感器时(图中并未画出),原料填满模具(3),电机驱动双向螺纹杆(6)反向转动,两个移动板(7)向外侧移动,模具(3)开始下移,封闭板(15)在拉簧(17)的拉力下重新封闭排料管(13),而推杆(26)在自身重力以及扭簧(34)的蓄力作用下下移,绕线辊(31)通过第二拉绳(27)将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向上拉动,此时第二连接板(36)能够将滑动杆(24)和振动棒(25)外壁附着的匀料刮除并落在模具(3)内;
S5、输送带(2)将注料完成的模具(3)向一侧继续输送,直至模具(3)位于两个收集盒(39)之间,启动电机驱动丝杆(41)转动,丝杆(41)带动刮板(42)在模具(3)的顶部来回刮动,将模具(3)上多余的匀料刮入收集盒(39)中,收集管(40)将收集盒(39)内的匀料进行回收利用,通过摄像头(46)观察模具(3)内的匀料,当匀料不足时,泵(43)将收集盒(39)内的匀料排入储料盒(44)中,通过注料嘴(45)向模具(3)内注料,保证模具(3)内的匀料能够均匀填满模具(3)内。
CN202310563199.8A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 Active CN1165874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63199.8A CN116587413B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63199.8A CN116587413B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7413A true CN116587413A (zh) 2023-08-15
CN116587413B CN116587413B (zh) 2023-11-24

Family

ID=87604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63199.8A Active CN116587413B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8741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9014A (en) * 1972-06-16 1975-12-24 Oltmanns 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bricks
US4061454A (en) * 1975-03-27 1977-12-06 Mircea Borcoman Factory-type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restressed concrete products
CA2225292A1 (en) * 1998-01-29 1999-07-29 Terence P. Steeves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splitting of cast concrete dual blocks
DE19816618A1 (de) * 1998-04-15 1999-11-18 Michael Rebei Vibrator aus einem oder mehreren linear oder parallel gekoppelten Rüttlereinheiten mit kontinuierlich einstellbarer Fliehkraft während des laufenden Betriebes für den Einsatz in den Kernrüttelmaschinen
CN104149170A (zh) * 2014-07-31 2014-11-19 张家港市盛港防火板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防火板制造的制板机
CN106313301A (zh) * 2015-04-01 2017-01-11 泉州市三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保温节能墙板的生产线
CN106393413A (zh) * 2016-11-15 2017-02-15 佛山市赛普飞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能减少工作行程的布料机
CN110682405A (zh) * 2019-10-18 2020-01-14 郭金生 一种建筑混凝土浇筑震实机
CN209954945U (zh) * 2019-03-01 2020-01-17 佛山三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自动注浆成型的倒浆装置
CN114984845A (zh) * 2022-08-05 2022-09-02 徐州鑫恒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加工原料混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9014A (en) * 1972-06-16 1975-12-24 Oltmanns 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bricks
US4061454A (en) * 1975-03-27 1977-12-06 Mircea Borcoman Factory-type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restressed concrete products
CA2225292A1 (en) * 1998-01-29 1999-07-29 Terence P. Steeves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splitting of cast concrete dual blocks
DE19816618A1 (de) * 1998-04-15 1999-11-18 Michael Rebei Vibrator aus einem oder mehreren linear oder parallel gekoppelten Rüttlereinheiten mit kontinuierlich einstellbarer Fliehkraft während des laufenden Betriebes für den Einsatz in den Kernrüttelmaschinen
CN104149170A (zh) * 2014-07-31 2014-11-19 张家港市盛港防火板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防火板制造的制板机
CN106313301A (zh) * 2015-04-01 2017-01-11 泉州市三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保温节能墙板的生产线
CN106393413A (zh) * 2016-11-15 2017-02-15 佛山市赛普飞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能减少工作行程的布料机
CN209954945U (zh) * 2019-03-01 2020-01-17 佛山三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自动注浆成型的倒浆装置
CN110682405A (zh) * 2019-10-18 2020-01-14 郭金生 一种建筑混凝土浇筑震实机
CN114984845A (zh) * 2022-08-05 2022-09-02 徐州鑫恒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加工原料混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7413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2157A (zh) 纤维混合型轻质防火隔热装饰板的自动生产线
CN116587413B (zh) 一种高强度耐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
CN212645352U (zh) 一种铁水熔融炉
CN116512527B (zh) 一种注塑余料回收系统
CN211868574U (zh) 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
CN211762413U (zh) 一种生产赤泥耐火砖的成型装置
CN109822734B (zh) 一种基于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的泡沫混凝土制备装置
CN215809530U (zh) 一种农药悬浮剂生产用的降温装置
CN108162444B (zh) 一种pvc管材及其加工方法
CN216245578U (zh) 一种冷渣自动上料装置
CN210758555U (zh) 一种方便上料的搅拌锅
CN208497330U (zh) 石膏空心板生产线的上料装置
CN216419689U (zh) 一种页岩废料空心砖烧结装置
CN208730202U (zh) 一种全自动注塑装置
CN217210330U (zh) 一种玻化微珠生产用高温棉电膨胀炉
CN219236077U (zh) 一种具有米克重控制器的pe挤出机
CN217044552U (zh) 一种泡沫铝板材双辊垂直连续成形设备
CN219882758U (zh) 一种耐火耐高温空心砖高效成型装置
CN117245759B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加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6992843U (zh) 一种注塑机的进料机构
CN104985825B (zh) 一种pvc护栏自动生产设备
CN111136889B (zh) 一种用于生产ppr管件的原料添加装置
CN217035270U (zh) 一种防火电线加工用具有反馈功能的挤出装置
CN211250840U (zh) 一种用于水泥砂浆制备的自动上料机构
CN215095413U (zh) 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用机械臂模具注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