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3818A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83818A
CN116583818A CN202180003092.7A CN202180003092A CN116583818A CN 116583818 A CN116583818 A CN 116583818A CN 202180003092 A CN202180003092 A CN 202180003092A CN 116583818 A CN116583818 A CN 116583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ub
pixels
rows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30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甜
古宏刚
王贤娜
徐竹青
文超平
郝光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583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38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其中,包括:衬底基板;多个亚像素,多个亚像素设置在衬底基板上,且呈阵列分布,至少一部分亚像素包括第一电极,对于相邻的两行亚像素,其中一行亚像素的第一电极朝向第一方向延伸,另一行亚像素的第一电极朝向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触控电极和多条触控线,触控电极包括多个触控单元,一个触控单元与至少一条触控线连接,不同的触控单元连接不同的触控线;其中,每个触控单元均覆盖偶数行的亚像素。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In-cell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显示基板,采用In-cell技术的显示基板能够分时进行显示和触控,进而实现显示和触控的集成。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其中,包括:
衬底基板;
多个亚像素,所述多个亚像素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且呈阵列分布,至少一部分所述亚像素包括第一电极,对于相邻的两行所述亚像素,其中一行亚像素的第一电极朝向第一方向延伸,另一行亚像素的第一电极朝向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触控电极和多条触控线,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触控单元,一个所述触控单元与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线连接,不同的所述触控单元连接不同的所述触控线;
其中,每个所述触控单元均覆盖偶数行的所述亚像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多个触控单元呈阵列分布,同一行的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行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均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至少两行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前n行所述触控单元中的至少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与第n+1行至第m行所述触控单元中的至少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不同;和/或,
第n+1行至第m行所述触控单元中的至少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与第m+1行至第N行所述触控单元中的至少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 述亚像素的行数不同;
其中,所述N为所述触控单元的总行数,所述m和所述n均为整数,且满足1≤n<m<N。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n和所述m满足以下关系:
和/或,
所述n和所述N满足以下关系:
和/或,
所述m和所述N满足以下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多个触控单元满足以下关系:y<x,且y<z;或者,y≥x,且y<z;或者y>x,且y>z;
其中,所述x为前n行所述触控单元中至少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所述y为第n+1行至第m行所述触控单元中至少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所述z为第m+1行至第N行所述触控单元中至少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第n+1行至第m行所述触控单元中,相邻的两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亚像素的行数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N行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亚像素的行数与其他行的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亚像素的行数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个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亚像素的列数均相同;或者,
在第m+1行所述触控单元至第N行所述触控单元中,至少一行触控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与位于其他行的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第m+1行所述触控单元至第N行所述触控单元中,至少一行触控单元中的多个触控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触控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触控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同;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 述亚像素的列数不同,并且,所述第一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与位于其他行的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相邻的两行所述触控单元,其中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亚像素的行数为c,另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亚像素的行数为d,其中,所述c小于所述d,且所述c和所述d满足以下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相邻的两行所述触控单元,其中一行触控单元中的每个触控单元的面积均大于e,另一行触控单元中的每个触控单元的面积均大于f,其中,所述e小于所述f,且所述e和所述f满足以下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亚像素的第一电极包括多个条状电极,同一个所述亚像素的所述多个条状电极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多个触控块,每个所述触控块与至少一个所述亚像素对应设置,不同的所述触控块对应不同的所述亚像素;
所述触控块复用为与该触控块相应的所述亚像素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构成该亚像素的驱动电极;
其中,所述触控块为平板状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具有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配置为:
对于相邻的两行亚像素,使其中一行亚像素的驱动电极能够形成第一畴电场,使另一行亚像素的驱动电极能够形成第二畴电场,并且,所述第一畴电场和所述第二畴电场的方向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多个亚像素构成多个像素单元,一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亚像素;
同一个所述触控单元中的多个所述触控块划分为多组,至少一组触控块包括多个触控块,至少一组触控块中的多个触控块所对应的多个亚像素属于同一个所述像素单元,同一组触控块中的多个触控块相互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同组的触控块之间具有间隙,同一个所述触控单元中属于不同组的触控块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多组触控块环绕该第一连接部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行栅线,同一行的亚像素与同一条栅线连接;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多行第一镂空结构,至少一行所述第一镂空结构与至少一行所述栅线对应设置,不同行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对应不同行的所述栅线;
至少一行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与该第一镂空结构相对应的所述栅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亚像素还包括与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
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多个第二镂空结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镂空结构与至少一个所述亚像素对应设置,不同的所述第二镂空结构对应不同的所述亚像素,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镂空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与该第二镂空结构相对应的所述亚像素的所述薄膜晶体管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半导体层和栅极层;
所述半导体层包括第一极连接部、第二极连接部和位于所述第一极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极连接部之间的沟道部,所述沟道部与所述栅极层正对设置,并且,所述沟道部为一字型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列数据线,同一列的所述亚像素与同一条数据线连接;
所述亚像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至少一列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与该数据线连接的所述亚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第一侧;
对于至少一列所述数据线,该数据线包括多段,至少一段包括与奇数行的亚像素相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偶数行的亚像素相对应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与其相应的亚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所述第二部分和与其相应的亚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
至少一列所述数据线中相邻的两段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第三方向弯折,所述第三方向为由所述亚像素的第二侧指向该亚像素的第一侧 的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多个触控块,所述多个亚像素包括能够显示第一颜色的多个第一亚像素,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单元的多个触控块包括多个第一触控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触控块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亚像素对应设置,不同的所述第一触控块对应不同的所述第一亚像素;
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线包括本体部和位于所述本体部一侧的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沿所述触控线的长度方向排列,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触控块对应设置,不同的所述突出部对应不同的所述第一触控块,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多列第三镂空结构,至少一列所述第三镂空结构与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线对应设置,不同列的所述第三镂空结构对应不同的所述触控线;
至少一列所述第三镂空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三镂空结构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镂空部和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镂空部一侧的第三镂空部;
至少一个所述第三镂空部与相应的所述触控线的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对应设置,不同的所述第三镂空部对应不同的所述突出部;
至少一个所述第三镂空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突出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镂空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相应的所述触控线的所述本体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行栅线,同一行的亚像素与同一条栅线连接;
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多行第一镂空结构,至少一行所述第一镂空结构与至少一行所述栅线对应设置,不同行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对应不同行的所述栅线;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与该第一镂空结构相对应的所述栅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对于至少一列所述第三镂空结构,第j个所述第三镂空部与所述第一镂空结构连通,且与所述第二镂空部隔开;第j+1个所述第三镂空部与所述第一镂空结构间隔开,且与所述第二镂空部连通,其中,所述j为正整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触控线位于所述触控块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触控块呈阵列排布,该触控单元中的至少一列所述第一触控块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过孔和与该第一触控块相应的所述突出部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相邻的两行的所述第一触控块的其中一者通过过孔和与该第一触控块相应的所述突出部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亚像素为蓝色亚像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至少一个亚像素的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条状电极;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亚像素的至少一个条状电极的长度小于其他亚像素的所述多个条状电极的长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多个亚像素划分为多组,至少一组包括相邻的两行所述亚像素,不同组的所述亚像素属于不同行。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其中,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内容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一示例中显示基板的示意图;
图2a和图2b示意性示出了一示例中相邻的两行触控块的示意图;
图3a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基板的示意图之一;
图3b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基板的示意图之二;
图3c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基板的示意图之三;
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3b中位置A处的示意图之一
图5示意性示出了图3b中位置A处的示意图之二;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与信号线的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电极上的镂空结构的示意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的截面图;
图9a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示意图之四;
图9b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示意图之五;
图9c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示意图之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的目的,可以放大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如此,各个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不必限于图中所示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在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当元件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所述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所述另一元件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然而,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术语和/或表述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或“在……上”对“直接在……上”等。此外,术语“连接”可指的是物理连接、电连接、通信连接和/或流体连接。此外,X轴、Y轴和Z轴不限于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并且可以以更广泛的含义解释。例如,X轴、Y轴和Z轴可彼此垂直,或者可代表彼此不垂直的不同方向。出于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和“从由X、Y和Z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可以被解释为仅X、仅Y、仅Z、或者诸如XYZ、XYY、YZ和ZZ的X、Y和Z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如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相关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此用于描述各种部件、构件、元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部件、构件、元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到这些术语限制。而是,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部件、构件、元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与另一个相区分。因而,例如,下面讨论的第一部件、第一构件、第一元件、第一区域、第一层和/或第一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部件、第二构 件、第二元件、第二区域、第二层和/或第二部分,而不背离本公开的教导。
为了便于描述,空间关系术语,例如,“上”、“下”、“左”、“右”等可以在此被使用,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如图中所示的关系。应理解,空间关系术语意在涵盖除了图中描述的取向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其它不同取向。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颠倒,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之下”或“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之上”或“上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表述“厚度”指的是沿垂直于显示基板设置有各个膜层的表面的尺寸,即沿显示基板的出光方向的尺寸。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表述“构图工艺”一般包括光刻胶的涂布、曝光、显影、刻蚀、光刻胶的剥离等步骤。表述“一次构图工艺”意指使用一块掩模板形成图案化的层、部件、构件等的工艺。
需要说明的是,表述“同一层”,“同层设置”或类似表述,指的是采用同一成膜工艺形成用于形成特定图形的膜层,然后利用同一掩模板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对该膜层图案化所形成的层结构。根据特定图形的不同,一次构图工艺可能包括多次曝光、显影或刻蚀工艺,而形成的层结构中的特定图形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这些特定图形还可能处于不同的高度或者具有不同的厚度。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表述“电连接”可以表示两个部件或元件直接电连接,例如,部件或元件A与部件或元件B直接接触,并且二者之间可以传递电信号;也可以表示两个部件或元件通过例如导电线的导电媒介电连接,例如,部件或元件A通过导电线与部件或元件B电连接,以在两个部件或元件之间传递电信号;还可以表示两个部件或元件通过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电连接,例如,部件或元件A通过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与部件或元件B电连接,以在两个部件或元件之间传递电信号。
图1示意性示出了一示例中显示基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示例中,显示基板为液晶显示基板,显示基板采用In-cell技术实现显示和触控的集成。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单元P,每个像素单元P包括多个亚像素11,多个亚像素11能够显示多种颜色,不同的亚像素11显示的颜色不同,例如,每个像素单元P包括红色亚像素、绿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显示基板采用两像两畴(2Pixel2Domain,2P2D)的亚像素结构设计。每个亚像素 11包括多个条形的像素电极12,每个亚像素11的多个条形的像素电极12被狭缝13间隔开。所谓两像两畴是指:相邻的两行亚像素11的像素电极12的延伸方向不同,且每相邻的两行亚像素11的像素电极12相对于栅线14大致对称。因此,在显示基板中,对于相邻的两行亚像素11,其中一行亚像素11的像素电极12和公共电极能够形成第一畴电场,另一行亚像素11的像素电极12和公共电极能够形成第二畴电场。其中,第一畴电场和第二畴电场的方向不同,换句话说,每相邻的两行亚像素11所对应的电场的方向之间呈一定夹角,进而,每相邻的两行亚像素11的出光方向可以互相补偿,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示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触控电极,触控电极复用为每个亚像素的公共电极,触控电极包括多个触控单元15,每个触控单元15覆盖多个亚像素11,每个触控单元15通过至少一条触控线与触控识别模块连接,不同的触控单元15通过不同的触控线与触控识别模块连接。
在本示例中,显示基板可以采用720*1560(列*行)的分辨率。显示基板中的触控单元15可以采用18H*32V的结构,所谓18H*32V是指,在第三方向(也即行方向)上,触控单元15覆盖18列亚像素11,在第四方向(也即列方向)上,触控单元15覆盖32行亚像素11。但是,由于显示基板的分辨率为720*1560,而1560无法被32整除,为解决该问题,在本示例中,触控单元15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设置:
对于相邻的两行触控单元15,其中一行的触控单元15覆盖48行亚像素11,另一行的触控单元15覆盖49行亚像素11。
图2a和图2b示意性示出了一示例中相邻的两行触控单元的示意图,其中,图2a示出了前一行的触控单元15,图2b示出了后一行的触控单元15,并且,图2a中的触控单元覆盖48行亚像素11,图2b中的触控单元覆盖49行的亚像素11。结合图2a和图2b所示,触控单元15包括多个触控块151,至少一个触控块151与至少一个亚像素11对应设置,不同的触控块151与不同的亚像素11对应设置,例如,触控块151与亚像素11一一对应设置。由于显示基板采用两像两畴设计,为使触控块151与亚像素11相匹配,触控块151一般采用倾斜的方式进行设置,并且,触控块151的倾斜方向和与该触控块151相应的亚像素11的像素电极12的倾斜方向相同。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在第四方向上,覆盖48行亚像素11的触控单元15 的多个触控块151为周期性重复的图案,而覆盖49行亚像素11的触控单元15的多个触控块151并不是,这就导致覆盖48行亚像素11的触控单元15与覆盖49行亚像素11的触控单元15之间的图案差异较大。具体地,如图2a所示,覆盖48行亚像素的触控单元15中第一行的触控块151向右倾斜,最后一行的触控块151向左倾斜;如图4b所示,覆盖49行亚像素的触控单元15中第一行的触控块151向右倾斜,而最后一行的触控块151也向右倾斜,这就导致相邻的两行触控单元15之间的图案差异较为明显,因此,相邻的两行触控单元15的反射光效不同,进而,相邻的两行触控单元15之间将会形成一条条可见的横纹,也即产生横纹不良。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图3a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基板的示意图之一,图3b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基板的示意图之二,图3c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基板的示意图之三,结合图3a至图3c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基板可以划分为显示区AA和位于显示区AA之外的非显示区NA,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21、触控电极22、多个像素单元P和多条触控线24。每个像素单元P包括多个亚像素23,多个亚像素23设置在显示区AA中。多个亚像素23可以沿第三方向(也即行方向)和第四方向(也即列方向)呈阵列排布。多个亚像素23能够显示多种颜色,不同的亚像素23能够显示不同的颜色。例如,每个像素单元P包括红色亚像素、绿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3b中位置A处的示意图之一,为展示清楚,图4中仅示出了亚像素23和栅线Gate,如图4所示,至少一部分亚像素23包括第一电极231,对于相邻的两行亚像素23,其中一行亚像素23的第一电极231朝向第一方向延伸,另一行亚像素23的第一电极231朝向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
例如,每个亚像素23均包括第一电极231,可选地,显示基板上还设置有能够与每个亚像素23的第一电极231相配合的第二电极,例如,第二电极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231远离衬底基板21的一侧。
可选地,显示基板可以为液晶显示基板,每个亚像素23还包括液晶层(图中未示出),第一电极231和第二电极能够在驱动信号的驱动下产生相应的液晶电场。液晶层中的液晶能够在液晶电场的作用下偏转,从而实现相应的显示功能。示例性地,液晶层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231和第二电极之间。第一电极231和第 二电极中的一者可以为像素电极,另一者可以是公共电极,例如,第一电极231为像素电极,第二电极为公共电极。
可选地,多个亚像素23划分为多组,至少一组包括相邻的两行亚像素23,不同组的亚像素23属于不同行,换句话说,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行亚像素23以两行为周期,重复地布设在显示基板中,并且,对于任意一组亚像素23而言,其中一行亚像素23的第一电极231朝向第一方向延伸,另一行亚像素23的第一电极231朝向第二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基板采用上文中所提及的两像两畴的亚像素结构设计。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电极22可以复用为亚像素的第二电极,具体地下文将做详细介绍,在此先不赘述。如图3a所示,触控电极22包括多个触控单元221,至少一个触控单元221与至少一条触控线24连接,不同的触控单元221连接不同的触控线24,例如,每个触控单元221与一条触控线24连接,或者,每个触控单元221与多条触控线24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此不做限制。每个触控单元221可以通过触控线24与触控识别模块连接,例如,每个触控单元221通过触控线24与触控识别模块的一个引脚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NA中包括信号输入侧(图3中显示区AA的下侧),在信号输入侧,可以设置驱动芯片IC,触控识别模块可以集成在驱动芯片IC中,例如,驱动芯片IC可以为TDDI芯片。多条触控线24可以沿第四方向延伸到显示区AA的下侧,从而与触控识别模块连接。在显示阶段,TDDI芯片能够通过触控线24向触控单元221提供用于显示的驱动信号,此时的触控单元221复用为第二电极,第一电极231和第二电极之间能够形成相应的电场,以实现显示功能;在触控阶段,TDDI芯片能够提供用于进行触控识别的触控信号,以实现触控功能。
如图3c所示,触控单元221可以包括多个触控块2211,结合图3b、图3c和图4所示,触控单元221的至少一个触控块2211与至少一个亚像素23对应设置,不同的触控块2211与不同的亚像素23对应设置,例如,触控块2211与亚像素23一一对应设置。可选地,触控块2211为条形,触控块2211可以倾斜设置,触控块2211的延伸方向和与其相应的亚像素23的第一电极231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触控单元221均覆盖偶数行的亚像素23,因此, 对于每个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多行亚像素23而言,若第一行的亚像素23的第一电极231朝向第一方向延伸,最后一行的亚像素23的第一电极231则朝向第二方向延伸,因此,对于任意一个触控单元221而言,若该触控单元221中第一行的触控块2211朝向第一方向延伸,最后一行的触控块2211则朝向第二方向延伸。换句话说,在第四方向上,每个触控单元221的多个触控块2211均为周期性重复的图案,所以,相邻的两行触控单元221的整体图案不会产生明显的偏差,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相邻的两行触控单元221的图案差异较大而导致的横纹问题,进而改善了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是以液晶显示基板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进行说明的,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显示基板,例如OLED显示基板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此不作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a至图3c中,以矩形形状示意性示出亚像素23和触控块2211等,但是,这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亚像素23和触控块2211的形状的限制。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4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亚像素23的第一电极231包括多个条状电极2311,同一个亚像素的多个条状电极2311被多个狭缝F间隔开。同一个亚像素23的多个条状电极2311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换句话说,多个条状电极2311均大致地沿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延伸。
图5示意性示出了图3b中位置A处的示意图之二,为展示清楚,图5中仅示出了触控单元和触控线,如图5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触控单元221包括多个触控块2211,结合图4和图5所示,至少一个触控块2211与至少一个亚像素23对应设置,不同的触控块2211对应不同的亚像素23。
例如,每个触控单元221均覆盖多行多列的亚像素23,每个触控单元221均可以包括多个触控块2211,触控块2211与亚像素23一一对应设置。触控块2211复用为与该触控块2211相应的亚像素23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极231构成该亚像素23的驱动电极,例如,第一电极231可以为像素电极,第二电极可以为公共电极。其中,触控块2211为平板状结构,例如,触控块2211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近似为矩形等图形。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具有预设夹角,预设夹角配置为:对于相邻的两行亚像素23,使其中一行亚像素23的驱动电极能够形成第一畴电场,使另一行亚像素23的驱动电极能够形成第二畴电场,并且,第一畴电场和第二畴电场的方向不同。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预设夹角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多个亚像素23构成多个像素单元P,至少一个像素单元P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亚像素23。例如,一个像素单元可以包括三种颜色的亚像素23,例如,红色亚像素、蓝色亚像素和绿色亚像素。再例如,一个像素单元可以包括四种颜色的亚像素,例如,红色亚像素、蓝色亚像素、绿色亚像素和白色亚像素等。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同一个触控单元221中的多个触控块2211划分为多组,至少一组触控块包括多个触控块2211,至少一组触控块中的多个触控块2211所对应的多个亚像素23属于同一个像素单元P,不同组触控块中的触控块2211所对应的多个亚像素23属于不同的像素单元P。同一组触控块中的多个触控块2211相互连接。
例如,一组触控块包括三个触控块2211(例如第一触控块2211b第二触控块2211g和第三触控块2211r),该组触控块覆盖一个像素单元P,被该组触控块覆盖的像素单元P包括三个亚像素23(例如第一亚像素23b第二亚像素23g和第三亚像素23r)。该组触控块中的三个触控块2211可以与被该组触控块所覆盖的像素单元P的三个亚像素23一一对应设置,并且,这三个触控块2211形成为一体结构,例如,这三个触控块2211所形成的结构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近似为矩形等图形。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不同组的触控块之间具有间隙,同一个触控单元221中属于不同组的触控块2211通过第一连接部2212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同组触控块2211之间的间隙可以为下文将提及的第一镂空结构和第三镂空结构,通过在不同组触控块2211之间设置间隙可以将一部分信号线露出,从而减小触控块2211与信号线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降低寄生电容对显示的影响,具体地,下文将做详细介绍,在此先不赘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同一个触控单元221中不同组的触控块2211通过第一连接部2212连接,从而使同一个触控单元221中全部的触控块2211连接在一起, 进而使这些触控块2211能够通过一条或多条触控线24与触控识别模块连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与第一连接部2212连接的多组触控块环绕该第一连接部2212设置。
例如,如图5所示,与第一连接部2212连接的多组触控块2211可以包括四组触控块,也即分别为位于第一连接部2212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这四组触控块。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多个亚像素23包括能够显示第一颜色的多个第一亚像素23b,至少一个触控单元221的多个触控块2211包括多个第一触控块2211b,至少一个第一触控块2211b与至少一个第一亚像素23b对应设置,不同的第一触控块2211b对应不同的第一亚像素23b,至少一条触控线24包括本体部241和位于本体部241一侧的多个突出部242,多个突出部242沿触控线24的长度方向排列,至少一个突出部242与至少一个第一触控块2211b对应设置,不同的突出部242对应不同的第一触控块2211b。至少一个突出部242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一触控块2211b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突出部242与第一触控块2211b异层设置,且突出部242设置在第一触控块2211b靠近衬底基板21的一侧,因此,在图5中,突出部242与第一触控块2211b交叠的部分被第一触控块2211b所遮挡。这样一来,突出部242可以通过过孔与相应的第一触控块2211b连接,从而实现触控电极22与触控线24的连接。
例如,每条触控线24均包括本体部241和位于本体部241一侧的多个突出部242,突出部242位于本体部241的左侧,当然,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突出部242也可以位于本体部241的右侧,突出部242具体设置在本体部241的哪一侧可以跟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此不作限制。
例如,第一触控块2211b与第一亚像素23b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突出部242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一触控块2211b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设置。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触控线24位于触控单元221靠近衬底基板21的一侧。至少一个触控单元221中的第一触控块2211b呈阵列排布,该触控单元221中的至少一列第一触控块2211b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过孔和与该第一触控块2211b相应的突出部242连接。例如,触控单元221中的一列第一触控块2211b中的部分 第一触控块2211b通过过孔和与该第一触控块2211b相应的突出部242连接;或者,触控单元221中的多列第一触控块2211b中,每列第一触控块2211b中的部分通过过孔和与该第一触控块2211b相应的突出部242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相邻的两行的第一触控块2211b的其中一者通过过孔和与该第一触控块2211b相应的突出部242连接。例如,奇数行的第一触控块2211b通过过孔与相应的突出部242连接,偶数行的第一触控块2211b和与其相应的突出部242间隔开。当然,还可以是偶数行的第一触控块2211b通过过孔与相应的突出部242连接,奇数行的第一触控块2211b和与其相应的突出部242间隔开,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此不作限制。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与信号线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多行栅线Gate,同一行的亚像素23与同一条栅线Gate连接。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电极上的镂空结构的示意图,结合图6和图7所示,触控电极22还包括多行第一镂空结构222,至少一行第一镂空结构222与至少一行栅线Gate对应设置,不同行的第一镂空结构222对应不同行的栅线Gate。至少一行第一镂空结构222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和与该第一镂空结构222相对应的栅线Gate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镂空结构可以与栅线Gate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镂空结构222可以将与其对应的栅线Gate的一部分露出,从而降低触控电极22与栅线Gate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第一镂空结构22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第一镂空结构222可以为条状镂空结构。
如图6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亚像素的第一电极231包括多个条状电极2311。至少一个第一亚像素23b的至少一个条状电极2311的长度小于其他亚像素23的多个条状电极2311的长度,这样一来,能够降低第一亚像素23b的第一电极231与触控线24之间的交叠面积,从而降低第一亚像素23b的第一电极231与触控线24之间的寄生电容。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亚像素23b为蓝色亚像素23,由于蓝色亚像素23的发光效率较低,条状电极2311的尺寸对蓝色亚像素23的发光亮度的影响较小,因此,即使减小条状电极2311的尺寸,蓝色亚像素23依然能够保持较好 的发光效果。当然,多个亚像素23还包括第二亚像素23g和第三亚像素23r。第二亚像素23g的颜色可以为绿色,第三亚像素23r的颜色可以为红色。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多列数据线Data,至少一个亚像素23还包括与数据线Data连接的薄膜晶体管T。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T可以为顶栅结构也可以为底栅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此不作限制。下面以薄膜晶体管T采用底栅结构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T进行说明。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的截面图,如图8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T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21上的半导体层T1和设置在半导体层T1远离衬底基板21一侧的栅极层T2,栅极层T2可以与栅线Gate形成为一体结构。半导体层T1包括第一极连接部T11、第二极连接部T12和位于第一极连接部T11和第二极连接部T12之间的沟道部T13,第一极连接部T11和第二极连接部T12中的一者与薄膜晶体管T的源极S连接,另一者与薄膜晶体管T的漏极D连接。沟道部T13与栅极层T2正对设置,并且,沟道部T13为一字型结构,例如,薄膜晶体管T的沟道部T13可以沿图6中的第三方向延伸。
结合图6和图7所示,触控电极22还包括多个第二镂空结构223,至少一个第二镂空结构223与至少一个亚像素23对应设置,不同的第二镂空结构223对应不同的亚像素23。并且,至少一个第二镂空结构223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和与该第二镂空结构223相对应的亚像素23的薄膜晶体管T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换句话说,第二镂空结构223可以将与其对应的亚像素23的薄膜晶体管T的至少部分露出,从而能够降低触控电极22与薄膜晶体管T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
例如,第二镂空结构223可以与亚像素23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二镂空结构223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和与该第二镂空结构223相对应的亚像素23的薄膜晶体管T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从而尽量大地降低触控电极22与薄膜晶体管T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同一列的亚像素23与同一条数据线Data连接。亚像素2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也即图6中每个亚像素的左侧和右侧,至少一列数据线Data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位于与该数据线Data连接的亚像素23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的第一侧。对于至少一列数据线Data,该数 据线Data包括划分为多段,至少一段包括与奇数行亚像素23相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偶数行亚像素23相对应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与其相应的亚像素23的第一电极231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第二部分和与其相应的亚像素23的第一电极231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至少一列数据线Data中相邻的两段通过第二连接部25连接,第二连接部25朝向第三方向弯折,第三方向为由亚像素23的第二侧指向该亚像素23的第一侧的方向。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5可以向左弯折或者向右弯折,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此不作限制。通过第二连接部25,一方面能够使得数据线Data更好的弯折,从而使数据线Data的延伸方向和与其连接的亚像素23的第一电极231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另一方面,第二连接部25向第三方向弯折后,有利于使薄膜晶体管T的第一极与第二极之间的距离足够大,进而,有利于使亚像素23中的薄膜晶体管T的沟道部的尺寸能够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触控电极22还包括多列第三镂空结构224,至少一列第三镂空结构224与至少一条触控线24对应设置,不同列的第三镂空结构224对应不同的触控线24。至少一列第三镂空结构224包括:沿第三镂空结构224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镂空部2241和位于至少一个第二镂空部2241一侧的第三镂空部2242。至少一个第三镂空部2242与相应的触控线24的至少一个突出部242对应设置,不同的第三镂空部2242对应不同的突出部242。至少一个第三镂空部2242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和与其相对应的突出部242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设置。至少一个第二镂空部2241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与相应的触控线24的本体部241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设置,换句话说,第三镂空结构224能够将触控线24露出,从而能够降低触控单元221与触控线24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的大小。
例如,每列第三镂空结构224均包括多个第二镂空部2241和多个第三镂空部2242,多个第二镂空部2241彼此间隔开,第二镂空部2242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与相应的触控线24的本体部241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换句话说,第二镂空部2241能够将相应的触控线24的本体部241的至少部分露出,从而降低触控电极22与触控线24之间的寄生电容。每个第三镂空部2242与相应的触控线24的一个突出部242对应设置,每个第三镂空部2242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和与其相对应的突出部242在衬底基板21上的正投影部 分交叠设置,从而较大程度地降低触控单元221与触控线24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的大小。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对于至少一列第三镂空结构224,第j个第三镂空部2242与第一镂空结构222连通,且与第二镂空部2241间隔开。第j+1个第三镂空部2242与第一镂空结构222间隔开,且与第二镂空部2241连通,其中,j为正整数。这样一来,对于第j个第三镂空部2242,由于该第三镂空部2242与第一镂空结构222连通,因此,第二连接部25与触控块2211之间用于进行连接的部分的宽度容易设置的较大,有利于降低触控单元221的电阻。而对于第j+1个第三镂空部2242,由于该第三镂空部2242与第二镂空部2241连通,因此,有利于设置过孔,从而使触控线24的突出部242可以通过该过孔与相应的触控块2211进行连接。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单元221覆盖亚像素23的具体方式进行说明。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多个触控单元221呈阵列分布,同一行的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行数相同。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行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均相同。
例如,图9a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示意图之四,如图9a所示,显示基板采用720*1600分辨率,显示基板中可以设置32行的触控单元221,其中,每个触控单元221可以覆盖50行亚像素23。可选地,显示基板中可以设置有18列的触控单元221,其中,每个触控单元221可以覆盖40行亚像素23。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两行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行数不同。例如,可以使相邻的两行的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行数不同,或者,将多行触控单元221划分为多组,每组包括多行彼此相邻的触控单元221,不同组的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行数不同。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前n行触控单元221中的至少一行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行数与第n+1行至第m行触控单元221中的至少一行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行数不同。和/或,第n+1行至第m行触控单元221中的至少一行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行数与第m+1行至第N行触控单元221中的至少一行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行数不同。其中,N为触控单元221的总行数,m和n均为整数,且满足1≤n<m<N。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单元221亚像素23触控单元221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触控单元221在显示基板的中间部分触控单元221可以采用最有效率的布设方式,而在显示基板的顶端或底端,触控单元221则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布设方式,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显示基板的各项需求,例如异形显示等。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n和m满足以下关系:
和/或,
n和N满足以下关系:
和/或,
m和N满足以下关系:
例如,N=32,n可以为1至5中的任意者,m可以为25至31中的任意者。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多个触控单元221满足以下关系:y<x,且y<z。或者,y>x,且y<z。或者,y>x,且y>z。其中,x为第1行至第n行触控单元221中至少一行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行数,y为第n+1行至第m行触控单元221中至少一行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行数,z为第m+1行至第N行触控单元221中至少一行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行数。
例如,图9b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示意图之五,如图9b所示,显示基板采用720*1540分辨率,显示基板中可以设置32行的触控单元221触控单元221亚像素23其中,第1行和第32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50行亚像素23,第2至第31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48行亚像素23。可选地,显示基板中可以设置18列触控单元221,例如,每个触控单元221可以覆盖40列亚像素23。
例如,显示基板采用720*1520分辨率,显示基板中可以设置32行的触控单元221触控单元221亚像素23其中,第1至第4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46行亚像素23,第5至第28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48行亚像素23,第29行至第32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46行亚像素23。可选地,显示基板中可以设置18列触控单元221,例如,每个触控单元221可以覆盖40列亚像素23。
例如,显示基板采用720*1612分辨率,显示基板中可以设置32行的触控单 元221触控单元221亚像素23,其中,第1至第3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52行亚像素23,第4至第29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50行亚像素23,第29行至第32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52行亚像素23。可选地,显示基板中可以设置18列触控单元221,例如,每个触控单元221可以覆盖40列亚像素23。
例如,显示基板采用720*1680分辨率,显示基板中可以设置32行的触控单元221,触控单元221亚像素23其中,第1至第4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54行亚像素23,第5至第28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52行亚像素23,第29行至第32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54行亚像素23。可选地,显示基板中可以设置18列触控单元221,例如,每个触控单元221可以覆盖40列亚像素23。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第n+1行至第m行触控单元221中,相邻的两行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行数不同。
例如,图9c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示意图之六,如图9c所示,显示基板采用720*1560分辨率,显示基板中可以设置32行的触控单元221,其中,第1至第5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48行亚像素23,第6至第24行触控单元221中,偶数行的触控单元221覆盖50行亚像素23,第7至第25行触控单元221中,奇数行的触控单元221覆盖48行亚像素23,第26行至第31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48行亚像素23,第32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52行亚像素23。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N行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行数与其他行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行数不同,从而使最后一行触控单元221的设置方式更加灵活,进而使得触控单元221能够适应显示基板中异形显示等功能的需求。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个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的列数均相同,例如,每个触控单元221均覆盖40列亚像素23。或者,
在第m+1行触控单元221至第N行触控单元221中,至少一行触控单元221中的至少一个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3的列数与位于其他行的触控单元221所覆盖的亚像素23的列数不同。
例如,显示基板采用720*1612分辨率,显示基板中可以设置32行的触控单 元221,触控单元221触控单元221亚像素23触控单元221触控单元221亚像素23触控单元221亚像素23其中,第1至第5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48行亚像素23,第6至第24行触控单元221中,偶数行的触控单元221覆盖48行亚像素23,第7至第25行触控单元221中,奇数行的触控单元221覆盖50行亚像素23,第26行至第31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48行亚像素23,第32行触控单元221中,每个触控单元221覆盖52行亚像素23。可选地,显示基板中可以设置18列触控单元221,例如,显示基板中除最后一行的触控单元221外,其余的触控单元221中的每个覆盖40列亚像素23,而使最后一行触控单元221中的每个覆盖38列亚像素23。
这样一来,可以使第N行触控单元221的尺寸有利于适应设置在显示区AA边缘处的异形结构,例如,为摄像头设置的开孔等。
在第m+1行所述触控单元至第N行所述触控单元中,至少一行所述触控单元中的多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触控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触控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同;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不同,并且,所述第一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与位于其他行的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不同。
例如,第一触控单元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为异形(例如非矩形)的,第二触控单元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类似为矩形,从而使得使第N行触控单元221更有利于适应设置在显示区AA边缘处的异形结构。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对于相邻的两行所述触控单元,其中一行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亚像素的行数为c,另一行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亚像素的行数为d,其中,所述c小于所述d,且所述c和所述d满足以下关系:
这样一来,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行触控单元221的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这样一来,能够在保证相邻的两行触控单元221的图案差异不至于过大的基础上,使得触控单元221的尺寸设置较为灵活。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对于相邻的两行触控单元221,其中一行触控单元221中的每个触控单元221的面积均大于e,另一行触控单元221中的每个触控单元221的面积均大于f,其中,所述e小于所述f,且e和f满足以下关系:
例如,设参考面积为q,触控单元221的面积范围可以设置在90%*q至96%*q。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显示基板可以应用于目前的各个显示领域中,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此不作限制。例如,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可以应用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显示领域中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显示领域中。
本公开的显示基板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基板,或者,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显示基板,或者,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ED)显示基板,或者,微米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基板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覆盖显示基板的封装层。例如,封装层可以包括沿远离基底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封装子层、第二封装子层以及第三封装子层。例如,第一封装子层和第三封装子层可以由无机材料构成,第二封装子层可以由有机材料构成。
封装层TFE可以阻隔水汽和氧气侵入显示基板内部,从而对显示基板形成保护。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
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的示例包括平板个人计算机(PC)、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游戏机或腕表式电子装置等。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意图限制显示装置的类型。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不仅可用于诸如电视机(TV)或外部广告牌等大型电子装置中,而且可用于诸如PC、笔记本式计算机、汽车导航装置或相机等中型或小型电子装置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 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33)

  1. 一种显示基板,其中,包括:
    衬底基板;
    多个亚像素,所述多个亚像素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且呈阵列分布,至少一部分所述亚像素包括第一电极,对于相邻的两行所述亚像素,其中一行亚像素的第一电极朝向第一方向延伸,另一行亚像素的第一电极朝向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触控电极和多条触控线,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触控单元,一个所述触控单元与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线连接,不同的所述触控单元连接不同的所述触控线;
    其中,每个所述触控单元均覆盖偶数行的所述亚像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触控单元呈阵列分布,同一行的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每行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均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至少两行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不同。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前n行所述触控单元中的至少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与第n+1行至第m行所述触控单元中的至少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不同;和/或,
    第n+1行至第m行所述触控单元中的至少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与第m+1行至第N行所述触控单元中的至少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不同;
    其中,所述N为所述触控单元的总行数,所述m和所述n均为整数,且满足1≤n<m<N。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
    所述n和所述m满足以下关系:
    和/或,
    所述n和所述N满足以下关系:
    和/或,
    所述m和所述N满足以下关系: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触控单元满足以下关系:y<x,且y<z;或者,y≥x,且y<z;或者y>x,且y>z;
    其中,所述x为前n行所述触控单元中至少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所述y为第n+1行至第m行所述触控单元中至少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所述z为第m+1行至第N行所述触控单元中至少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行数。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第n+1行至第m行所述触控单元中,相邻的两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亚像素的行数不同。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第N行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亚像素的行数与其他行的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亚像素的行数不同。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每个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亚像素的列数均相同;或者,
    在第m+1行所述触控单元至第N行所述触控单元中,至少一行触控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与位于其他行的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不同。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第m+1行所述触控单元至第N行所述触控单元中,至少一行触控单元中的多个触控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触控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触控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同;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不同,并且,所述第一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与位于其他行的所述触控单元所覆盖的所述亚像素的列数不同。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对于相邻的两行所述触控单元,其中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亚像素的行数为c,另一行触控单元所覆盖的亚像素的行数为d,其中,所述c小于所述d,且所述c和所述d满足以下关系: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对于相邻的两行所述触控单元,其中一行触控单元中的每个触控单元的面积均大于e,另一行触控单元中的每个触控单元的面积均大于f,其中,所述e小于所述f,且所述e和所述f满足以下关系: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亚像素的第一电极包括多个条状电极,同一个所述亚像素的所述多个条状电极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多个触控块,每个所述触控块与至少一个所述亚像素对应设置,不同的所述触控块对应不同的所述亚像素;
    所述触控块复用为与该触控块相应的所述亚像素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构成该亚像素的驱动电极;
    其中,所述触控块为平板状结构。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 向具有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配置为:
    对于相邻的两行亚像素,使其中一行亚像素的驱动电极能够形成第一畴电场,使另一行亚像素的驱动电极能够形成第二畴电场,并且,所述第一畴电场和所述第二畴电场的方向不同。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亚像素构成多个像素单元,一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亚像素;
    同一个所述触控单元中的多个所述触控块划分为多组,至少一组触控块包括多个触控块,至少一组触控块中的多个触控块所对应的多个亚像素属于同一个所述像素单元,同一组触控块中的多个触控块相互连接。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不同组的触控块之间具有间隙,同一个所述触控单元中属于不同组的触控块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多组触控块环绕该第一连接部设置。
  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行栅线,同一行的亚像素与同一条栅线连接;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多行第一镂空结构,至少一行所述第一镂空结构与至少一行所述栅线对应设置,不同行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对应不同行的所述栅线;
    至少一行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与该第一镂空结构相对应的所述栅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2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亚像素还包括与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
    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多个第二镂空结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镂空结构与至少一个所述亚像素对应设置,不同的所述第二镂空结构对应不同的所述亚像素,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镂空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与该第二镂空结构相对应的所述亚像素的所述薄膜晶体管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 叠。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半导体层和栅极层;
    所述半导体层包括第一极连接部、第二极连接部和位于所述第一极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极连接部之间的沟道部,所述沟道部与所述栅极层正对设置,并且,所述沟道部为一字型结构。
  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列数据线,同一列的所述亚像素与同一条数据线连接;
    所述亚像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至少一列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与该数据线连接的所述亚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第一侧;
    对于至少一列所述数据线,该数据线包括多段,至少一段包括与奇数行的亚像素相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偶数行的亚像素相对应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与其相应的亚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所述第二部分和与其相应的亚像素的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
    至少一列所述数据线中相邻的两段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第三方向弯折,所述第三方向为由所述亚像素的第二侧指向该亚像素的第一侧的方向。
  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多个触控块,所述多个亚像素包括能够显示第一颜色的多个第一亚像素,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单元的多个触控块包括多个第一触控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触控块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亚像素对应设置,不同的所述第一触控块对应不同的所述第一亚像素;
    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线包括本体部和位于所述本体部一侧的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沿所述触控线的长度方向排列,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触控块对应设置,不同的所述突出部对应不同的所述第一触控块,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块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设置。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多列第三镂空结构,至少一列所述第三镂空结构与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线对应设置,不同列的所述第三镂空结构对应不同的所述触控线;
    至少一列所述第三镂空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三镂空结构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镂空部和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镂空部一侧的第三镂空部;
    至少一个所述第三镂空部与相应的所述触控线的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对应设置,不同的所述第三镂空部对应不同的所述突出部;
    至少一个所述第三镂空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突出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镂空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相应的所述触控线的所述本体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设置。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行栅线,同一行的亚像素与同一条栅线连接;
    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多行第一镂空结构,至少一行所述第一镂空结构与至少一行所述栅线对应设置,不同行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对应不同行的所述栅线;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与该第一镂空结构相对应的所述栅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对于至少一列所述第三镂空结构,第j个所述第三镂空部与所述第一镂空结构连通,且与所述第二镂空部隔开;第j+1个所述第三镂空部与所述第一镂空结构间隔开,且与所述第二镂空部连通,其中,所述j为正整数。
  27.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触控线位于所述触控块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触控块呈阵列排布,该触控单元中的至少一列所述第一触控块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过孔和与该第一触控块相应的所述突出部连接。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相邻的两行的所述第一触控块的其中一者通过过孔和与该第一触控块相应的所述突出部连接。
  29.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亚像素为蓝色亚像素。
  30.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至少一个亚像素的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条状电极;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亚像素的至少一个条状电极的长度小于其他亚像素的所述多个条状电极的长度。
  3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亚像素划分为多组,至少一组包括相邻的两行所述亚像素,不同组的所述亚像素属于不同行。
  32. 一种显示面板,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33. 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80003092.7A 2021-10-27 2021-10-27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5838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26604 WO2023070354A1 (zh) 2021-10-27 2021-10-27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3818A true CN116583818A (zh) 2023-08-11

Family

ID=86160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3092.7A Pending CN116583818A (zh) 2021-10-27 2021-10-27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43119A1 (zh)
CN (1) CN116583818A (zh)
WO (1) WO202307035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7650A1 (zh) * 2019-11-04 2021-05-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15605834A (zh) * 2020-03-27 2023-0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n)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67630A (zh) * 2020-03-31 2021-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70354A1 (zh) 2023-05-04
US20240143119A1 (en) 2024-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0721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sensor
US11552231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98585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0155287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221547B (zh) 显示设备
US11393891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reduced non-display area
WO2022206053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30144108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CN114237422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583818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969018B (zh) 一种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掩膜板组
US10796652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non-rectangular pixels
CN218831222U (zh) 显示装置
WO2023115239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983341B2 (en) Touch control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574936B2 (en) Display pane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4092497A1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车载显示屏
US2023021404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7597625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98198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738908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042529A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6437721A (zh) 显示设备
CN117651988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