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2176B - 光纤自动配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光纤自动配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82176B
CN116582176B CN202310854627.2A CN202310854627A CN116582176B CN 116582176 B CN116582176 B CN 116582176B CN 202310854627 A CN202310854627 A CN 202310854627A CN 116582176 B CN116582176 B CN 1165821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determining
data
port
ju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546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82176A (zh
Inventor
赵发义
魏寅
王鸿
卢欣宁
张琪珂
李相格
罗文�
朱铁栓
王凯
崔炳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uil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uil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uil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uil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546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821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82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2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82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2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3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 H04B10/032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using working and prot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3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 H04B10/038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using bypa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1Fault loca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4Distribution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纤自动配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数据传输的领域,方法包括:获取跳纤指令信息;根据跳纤指令信息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和至少一个候选目标端口;根据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和候选目标端口确定至少一条跳纤路径;获取每条跳纤路径对应的候选目标端口的数据信息;确定光矩阵开关完成每条跳纤路径时的执行时间;根据数据信息确定候选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根据每条跳纤路径的执行时间以及对应的候选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确定优先值;使光矩阵开关按照优先值最高的跳纤路径响应跳纤指令信息。本申请能快速选取备用端口。

Description

光纤自动配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自动配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光纤配线架是光缆和光通信设备之间、或光通信设备之间的配线连接设备。光纤配线架用于通信系统中主干光缆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适用于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楼、远端模块及无线基站的配线系统。
目前已有一种调度方法,在设备内配置调度矩阵,控制器根据接收到调度指令,获取其中对应两侧线路端的端口号,根据两侧线路端的端口号计算调度矩阵中对应的内部端口的调度关系,按照调度关系连接调度矩阵内部端口。同时,设置检测单元实时检测连接的线路是否故障,根据检测单元发出的信息定位故障端口,当检测到故障端口时,根据故障端口是否配备备用端口而创建备用端口的连接关系,便于用户重新配置端口迅速恢复线路。
但是当存在多个备用端口时,如何快速选取一个备用端口,从而保证光通信正常运行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快速选取备用端口,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自动配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自动配线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应用于光纤自动配线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子设备、近端设备、远端设备以及分别与所述近端设备和所述远端设备连接的两个光矩阵开关,在两个所述光矩阵开关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光缆,所述光矩阵开关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跳纤指令信息;
根据所述跳纤指令信息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和至少一个候选目标端口;
根据所述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和候选目标端口确定至少一条跳纤路径;
获取每条跳纤路径对应的候选目标端口的数据信息;
确定光矩阵开关完成每条跳纤路径时的执行时间;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候选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
根据每条跳纤路径的执行时间以及对应的候选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确定优先值;
使光矩阵开关按照优先值最高的跳纤路径响应所述跳纤指令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接收跳纤指令信息后,根据跳纤指令信息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以及候选目标端口,根据各个端口确定至少一个跳纤路径,然后分别根据候选目标端口的数据信息以及完成跳纤需要的时间,选出最适合的新的目标端口,根据最适合的跳纤路径完成跳纤操作,能够在光缆出现故障时,尽快完成跳纤操作,使近端设备通过另一条通路与远端设备连接,缩短通信中断的时间,同时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信息包括多项运行数据;所述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包括:
将每项运行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包括所述运行数据的运行等级;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包括多个运行等级对应的数据;
若是,则确定每项运行数据对应的运行等级;
否则,获取连续时间内多个历史运行数据,从所述多个历史运行数据中选取稳定的多个第一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均值得到第二数据;
将所述第二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运行等级;若存在,则确定每项运行数据对应的运行等级;若不存在,则确定运行等级为预设值;
根据各项运行数据的运行等级和权重计算得到连接质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在确定端口的连接质量时,将每项运行数据与预设数据库进行对比,确定运行数据的运行等级,若预设数据库中不存在该运行数据所在的运行等级,则根据连续时间内第一数据的均值得到第二数据,以第二数据再次确定运行等级,进而根据各项运行数据的运行等级,计算得到连接质量,采用等级衡量连接质量,直观地评价质量高低,简化计算。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条跳纤路线的执行时间和连接质量确定优先值,包括:
将所述跳纤路线按照连接质量降序排列,得到第一序列;
获取位于所述第一序列中前预设数量的第一跳纤路线;
将各个第一跳纤路线按照执行时间升序排列,得到第二序列;
根据第一跳纤路线分别在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中的序号,根据预设的比例进行计算,确定优先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根据体现路线的连接接质量得到降序的第一序列,然后将第一序列中前几个第一跳纤路线按照执行时间进行排列,得到升序的第二序列,进而根据第一跳纤路线分别在两个序列中的序号,经比例计算得到优先值,优先值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选择跳纤路径的参考,通过预设比例得到统计了两项参考因素后的数据。同时,只选用预设数量的第一跳纤路线进行比较,减小计算量。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连接质量判断端口的连接状态是否正常;
若异常,则重启所述端口;
在所述端口重启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生成报错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根据连接质量判断端口的连接状态,当端口异常时,重启端口,能够最快速度解决简单的系统问题,而在重启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生成报错信息,能够实时监测,进而自动生成报错信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故障。
进一步地,在端口的重启次数达到预设次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任两次重启之间间隔的时长;
根据各个时长计算重启频率;
当所述重启频率达到预设值时,生成报错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根据任两次重启时之间间隔的时长,计算重启的频率,当重启的频率达到预设值时,生成报错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光矩阵开关完成每条跳纤路线时的执行时间,包括:
确定光矩阵开关中微镜转动单位角度需要的单位时间;
获取各个候选目标端口对应的原对接端口;
建立光矩阵开关的孪生模型,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各个候选目标端口及原对接端口对应的微镜的位置信息;
根据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各个候选目标端口及原对接端口对应的微镜的位置信息,在孪生模型中确定每个跳纤路径中微镜的最大转动角度;
根据所述最大转动角度和所述单位时间的积,计算确定执行时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确定微镜转动单位角度需要的单位时间,进而根据建立的孪生模型,确定光矩阵开关完成跳纤路线时,微镜需要转动的角度,根据转动角度与单位角度的商值计算执行时间,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更真实地模拟跳纤过程,得到参考性更高的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自动配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跳纤指令信息;
候选目标端口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跳纤指令信息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和至少一个候选目标端口;
跳纤路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和候选目标端口确定至少一条跳纤路径;
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条跳纤路径对应的候选目标端口的数据信息;
执行时间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光矩阵开关完成每条跳纤路径时的执行时间;
连接质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候选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
优先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条跳纤路径的执行时间以及对应的候选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确定优先值;
响应模块,用于使光矩阵开关按照优先值最高的跳纤路径响应所述跳纤指令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令获取模块接收跳纤指令信息后,候选目标端口确定模块根据跳纤指令信息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以及候选目标端口,跳纤路径确定模块根据各个端口确定至少一个跳纤路径,然后连接质量确定模块块和执行时间确定模块分别根据候选目标端口的数据信息以及完成跳纤需要的时间,优先值确定模块选出最适合的新的目标端口,响应模块根据最适合的跳纤路径完成跳纤操作,能够在光缆出现故障时,尽快完成跳纤操作,使近端设备通过另一条通路与远端设备连接,缩短通信中断的时间,同时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接收跳纤指令信息后,根据跳纤指令信息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以及候选目标端口,根据各个端口确定至少一个跳纤路径,然后分别根据候选目标端口的数据信息以及完成跳纤需要的时间,选出最适合的新的目标端口,根据最适合的跳纤路径完成跳纤操作,能够在光缆出现故障时,尽快完成跳纤操作,使近端设备通过另一条通路与远端设备连接,缩短通信中断的时间,同时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接收跳纤指令信息后,根据跳纤指令信息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以及候选目标端口,根据各个端口确定至少一个跳纤路径,然后分别根据候选目标端口的数据信息以及完成跳纤需要的时间,选出最适合的新的目标端口,根据最适合的跳纤路径完成跳纤操作,能够在光缆出现故障时,尽快完成跳纤操作,使近端设备通过另一条通路与远端设备连接,缩短通信中断的时间,同时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电子设备接收跳纤指令信息后,根据跳纤指令信息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以及候选目标端口,根据各个端口确定至少一个跳纤路径,然后分别根据候选目标端口的数据信息以及完成跳纤需要的时间,选出最适合的新的目标端口,根据最适合的跳纤路径完成跳纤操作,能够在光缆出现故障时,尽快完成跳纤操作,使近端设备通过另一条通路与远端设备连接,缩短通信中断的时间,同时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2.电子设备根据连接质量判断端口的连接状态,当端口异常时,重启端口,能够最快速度解决简单的系统问题,而在重启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生成报错信息,能够实时监测,进而自动生成报错信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光纤自动配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光纤自动配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光纤自动配线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光纤自动配线系统,参照图1,包括电子设备、近端设备、远端设备、分别与近端设备和远端设备连接的光矩阵开关,光矩阵开关包括N个In端口和N个Out端口,光矩阵开关内光路可交叉更改,通过切换动作,每个In端口均可以与任一个Out端口连通。在两个光矩阵开关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光缆,光缆包括多个芯,每个芯的一端与近端光矩阵开关的In端口连接,另一端与远端光矩阵开关的Out端口连接。
以光矩阵开关为8*8的规格为例,将近端光矩阵开关的In1~In8端与光缆A的1-4芯一端熔接,光缆A的1-4芯另一端与远端光矩阵开关的In1~In8端熔接,近端光矩阵开关的In1~In8端与光缆B的1-4芯一端熔接,光缆B的1-4芯另一端与远端光矩阵开关的In1~In8端熔接。其中,光矩阵开关初始状态时,Ini与Outi对应连接,将近端光矩阵开关的Out1和Out2分别连接一个光通信业务的收和发,远端光矩阵开关与近端光矩阵开关连线方式相同,远端光矩阵开关的Out1和Out2分别连接光通信业务的发和收。
光矩阵开关可以通过RS232接口与电子设备连接,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指令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光纤自动配线方法。参照图2,由电子设备执行,由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其中该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等,但并不局限于此。包括如下流程(步骤S101~步骤S108):
步骤S101:获取跳纤指令信息。
具体地,光矩阵开关具有监测功能,能够监测各个端口的传输情况是否具有异常,当具有异常时,电子设备生成跳纤指令,并发送给光矩阵开关。
步骤S102:根据跳纤指令信息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和至少一个候选目标端口。
具体地,跳纤指令信息包括存在异常的端口,异常端口即跳纤端口,与跳纤端口在相对的一侧、且不位于一个光缆上的端口为候选目标端口,当前与跳纤端口相连的端口为原始目标端口。
步骤S103:根据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和候选目标端口确定至少一条跳纤路径。
具体地,跳纤路径为将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的路径,切换为跳纤端口-候选目标端口的路径的过程,因此,当候选目标端口有至少一个时,电子设备能够确定至少一条跳纤路径。
步骤S104:获取每条跳纤路径对应的候选目标端口的数据信息。
具体地,光矩阵开关实时检测各个端口的数据,而当电子设备确定目标端口时,电子设备获取候选目标端口的数据信息。当候选目标端口为正在使用中的端口时,获取其实时数据信息;当候选目标端口为备用端口时,获取其历史数据信息。
步骤S105:确定光矩阵开关完成每条跳纤路径时的执行时间,包括(步骤S1051~步骤S1055):
步骤S1051:确定光矩阵开关中微镜转动单位角度需要的单位时间。
具体地,MEMS光矩阵开关,每根In端口都有一个对应的MEMS输入微镜,每根Out端口都有一个对应的MEMS输出微镜,输入微镜和输出微镜均固定为万向支架上,因此微镜可以沿任一方向偏转。
对于M×N光矩阵开关,则具有M+N个MEMS微镜。由每根输出光纤射出的光束可以由其对应的输入微镜反射到任意一个输出微镜,而相应的输出微镜可以将来自任一输入微镜的光束反射到其对应的输出光纤。
因此,当光矩阵开关需要改变光路时,需要改变固定端口的输入微镜和目标端口的输出微镜的角度,电子设备预存有光矩阵开关沿水平方向和/或竖直方向转动单位角度需要的时间,即单位时间。
步骤S1052:获取各个候选目标端口对应的原对接端口。
具体地,在切换光路之前,各个候选目标端口均有相连接的端口,电子设备获取每个候选目标端口对应的原对接端口。
步骤S1053:建立光矩阵开关的孪生模型,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各个候选目标端口及原对接端口对应的微镜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电子设备建立孪生模型,在孪生模型中建立坐标系,进而在坐标系中确定光矩阵开关各个端口对应的微镜的坐标,进而当电子设备确定需要跳纤的端口时,获取端口编号,根据端口编号确定端口对应的微镜的坐标,进而得到位置信息。
步骤S1054:根据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各个候选目标端口及原对接端口对应的微镜的位置信息,在孪生模型中确定每个跳纤路径中微镜的最大转动角度。
具体地,电子设备在孪生模型中获取跳纤端口与原始目标端口连接时,跳纤端口对应的第一微镜的倾斜角度和原始目标端口对应的第二微镜的倾斜角度;还在孪生模型中确定候选目标端口与原对接端口连接时,候选目标端口对应的第三微镜的倾斜角度和原对接端口对应的第四微镜的倾斜角度;进而,电子设备在孪生模型中模拟得到跳纤端口与候选目标端口连接时,第一微镜的倾斜角度和第三微镜的倾斜角度,以及,第二微镜的倾斜角度和第四微镜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根据各个微镜的倾斜角度的变化,得到变化角度,进而从中确定最大转动角度。最大转动角度可以是水平转动角度和/或竖直转动角度。
步骤S1055:根据最大转动角度和单位时间的积,计算确定执行时间。
具体地,电子设备将最大转动角度与单位时间相除,得到执行时间,即电子设备得到光矩阵开关完成跳纤路径需要的时间。
步骤S106:根据数据信息确定候选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数据信息包括多项运行数据,包括(步骤S1061~步骤S1066):
步骤S1061:将每项运行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包括运行数据的运行等级;预设数据库中包括多个运行等级对应的数据;若是,则执行步骤S1062:确定每项运行数据对应的运行等级;否则,执行步骤S1063。
具体地,数据信息包括工作波长、输入损耗、回波损耗、串扰、偏振相关损耗、波长相关损耗、温度相关损耗以及传输光功率数据等。
具体地,电子设备保存有预设数据库,预设数据库根据大数据获取与同一型号的光矩阵开关的相关数据,进而分成每项数据对应的多个运行等级。同时,电子设备可以在对比的过程中,发现故障端口。例如,当数据信息属于最低的运行等级时,电子设备确定端口故障。
当对比一致时,电子设备确定运行等级。
步骤S1063:获取连续时间内多个历史运行数据,从多个历史运行数据中选取稳定的多个第一数据,根据第一数据的均值得到第二数据。
具体地,电子设备获取在当前时刻之前,在连续时间内的多个历史运行数据,删除其中最高值和最低值,得到稳定的多个第一数据,然后计算得到第二数据。
步骤S1064:将第二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包括第二数据的运行等级;若是,则执行步骤S1062;否则,执行步骤S1065。
步骤S1065:确定运行等级为预设值。
具体地,电子设备计算得到第二数据后,判断是否能够根据第二数据得到运行等级,如果预设数据库中存在第二数据对应的范围,则确定运行等级;如果仍然不能确定运行等级,则赋预设值。其中,预设值可以表示为错误值。例如,运行等级包括1-4个等级,则预设值可以设置为0,表示错误。
步骤S1066:根据各项运行数据的运行等级和权重计算得到连接质量。
具体地,每项运行数据均设置有对应的权重,各个权重之和为1。电子设备将每个运行等级与对应的权重相乘,将各个计算得到的乘积相加得到的值为连接质量。
步骤S107:根据每条跳纤路径的执行时间以及对应的候选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确定优先值,包括(步骤S1071~步骤S1074):
步骤S1071:将跳纤路线按照连接质量降序排列,得到第一序列。
步骤S1072:获取位于第一序列中前预设数量的第一跳纤路线。
具体地,电子设备选取第一序列中前几个作为第一跳纤路线,减小对比数据量。
步骤S1073:将各个第一跳纤路线按照执行时间升序排列,得到第二序列。
步骤S1074:根据第一跳纤路线分别在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中的序号,根据预设的比例进行计算,确定优先值。
具体地,电子设备预设第一跳纤路线分别在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中对应的比例,两个比例的和为1。电子设备将跳纤路线在第一序列中的序号与对应的比例相乘,并在第二序列中的序号与对应的比例相乘,将两个积相加得到优先值。
步骤S108:使光矩阵开关按照优先值最高的跳纤路径响应跳纤指令信息。
具体地,优先值越高,则对应的跳纤路径越合适,能够短时间内完成跳纤,并使用质量更优的端口。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实时监测各个端口,根据端口数据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方法包括(步骤S11~步骤S13):
步骤S11:根据连接质量判断端口的连接状态是否正常;
若异常,则执行步骤S12:重启端口。
步骤S13:在端口重启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生成报错信息。
具体地,当端口的运行等级低于预设等级时,电子设备确定端口的连接状态异常,在端口异常时,电子设备使端口重启,进而再次检测是否异常。因此能够减小频繁维修的步骤,实现自动调节。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端口的重启次数达到预设次数之前,方法还包括(步骤S21~步骤S23):
步骤S21:获取任两次重启之间间隔的时长。
具体地,端口重启的次数过多时,电子设备生成报错信息,但是在端口两次重启的间隔时长很短时,则可以提前生成报错信息。
步骤S22:根据各个时长计算重启频率。
具体地,电子设备计算各个时长的平均值,将平均值与重启次数相除,计算得到重启频率,即时长/次。
步骤S23:当重启频率达到预设值时,生成报错信息。
具体地,当重启频率达到预设值时,重启频率较高,可以认定存在异常,生成报错信息,能够及时发现光缆信号传输问题。
为了更好地执行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纤自动配线装置,参照图3,光纤自动配线装置200包括:
指令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跳纤指令信息;
候选目标端口确定模块202,用于根据跳纤指令信息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和至少一个候选目标端口;
跳纤路径确定模块203,用于根据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和候选目标端口确定至少一条跳纤路径;
数据信息获取模块204,用于获取每条跳纤路径对应的候选目标端口的数据信息;
执行时间确定模块205,用于确定光矩阵开关完成每条跳纤路径时的执行时间;
连接质量确定模块206,用于根据数据信息确定候选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
优先值确定模块207,用于根据每条跳纤路径的执行时间以及对应的候选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确定优先值;
响应模块208,用于使光矩阵开关按照优先值最高的跳纤路径响应跳纤指令信息。
进一步地,数据信息包括多项运行数据,连接质量确定模块206,具体用于:
将每项运行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包括运行数据的运行等级;预设数据库中包括多个运行等级对应的数据;
若是,则确定每项运行数据对应的运行等级;
否则,获取连续时间内多个运行数据,从多个运行数据中选取稳定的多个第一数据,根据第一数据的均值得到第二数据;
将第二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包括第二数据的运行等级;若存在,则确定每项运行数据对应的运行等级;若不存在,则确定运行等级为预设值;
根据各项运行数据的运行等级和权重计算得到连接质量。
进一步地,优先值确定模块207,具体用于:
将跳纤路线按照连接质量降序排列,得到第一序列;
获取位于第一序列中前预设数量的第一跳纤路线;
将各个第一跳纤路线按照执行时间升序排列,得到第二序列;
根据第一跳纤路线分别在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中的序号,根据预设的比例进行计算,确定优先值。
进一步地,光纤自动配线装置200还包括:
连接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连接质量判断端口的连接状态是否正常;
重启模块,用于在连接状态判断模块判断异常时,重启端口;
报错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端口重启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生成报错信息。
进一步地,在端口的重启次数达到预设次数之前,光纤自动配线装置200还包括:
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任两次重启之间间隔的时长;
重启频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时长计算重启频率;
报错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当重启频率达到预设值时,生成报错信息。
进一步地,执行时间确定模块205,具体用于:
确定光矩阵开关中微镜转动单位角度需要的单位时间;
获取各个候选目标端口对应的原对接端口;
建立光矩阵开关的孪生模型,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各个候选目标端口及原对接端口对应的微镜的位置信息;
根据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各个候选目标端口及原对接端口对应的微镜的位置信息,在孪生模型中确定每个跳纤路径中微镜的最大转动角度;
根据最大转动角度和单位时间的积,计算确定执行时间。
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光纤自动配线装置,通过前述对光纤自动配线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的光纤自动配线装置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为了更好地实施以上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参照图4,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1、存储器303和显示屏305。其中,存储器303、显示屏305均与处理器301相连,如通过总线302相连。可选地,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3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3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3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3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3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3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3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3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存储器3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3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图4示出的电子设备3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自动配线方法,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接收跳纤指令信息后,根据跳纤指令信息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以及候选目标端口,根据各个端口确定至少一个跳纤路径,然后分别根据候选目标端口的数据信息以及完成跳纤需要的时间,选出最适合的新的目标端口,根据最适合的跳纤路径完成跳纤操作,能够在光缆出现故障时,尽快完成跳纤操作,使近端设备通过另一条通路与远端设备连接,缩短通信中断的时间,同时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组合。具体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U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讲台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光盘、磁碟、机械编码设备以及上述任意组合。
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前述所有的方法的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包括对应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步骤对应的指令。计算机程序可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计算机程序可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7)

1.一种光纤自动配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光纤自动配线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子设备、近端设备、远端设备以及分别与所述近端设备和所述远端设备连接的两个光矩阵开关,在两个所述光矩阵开关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光缆,所述光矩阵开关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跳纤指令信息;
根据所述跳纤指令信息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和至少一个候选目标端口;
根据所述跳纤端口、所述原始目标端口和所述候选目标端口确定至少一条跳纤路径;
获取每条所述跳纤路径对应的候选目标端口的数据信息;
确定光矩阵开关完成每条跳纤路径时的执行时间;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候选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
根据每条跳纤路径的执行时间以及对应的候选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确定优先值;
使光矩阵开关按照优先值最高的跳纤路径响应所述跳纤指令信息;
所述数据信息包括多项运行数据;所述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包括:
将每项运行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包括所述运行数据的运行等级;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包括多个运行等级对应的数据;
若是,则确定每项运行数据对应的运行等级;
否则,获取连续时间内多个历史运行数据,从所述多个历史运行数据中选取稳定的多个第一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均值得到第二数据;
将所述第二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运行等级;若存在,则确定每项运行数据对应的运行等级;若不存在,则确定运行等级为预设值;
根据各项运行数据的运行等级和权重计算得到连接质量;
所述根据每条跳纤路线的执行时间和连接质量确定优先值,包括:
将所述跳纤路线按照连接质量降序排列,得到第一序列;
获取位于所述第一序列中前预设数量的第一跳纤路线;
将各个第一跳纤路线按照执行时间升序排列,得到第二序列;
根据第一跳纤路线分别在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中的序号,根据预设的比例进行计算,确定优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连接质量判断端口的连接状态是否正常;
若异常,则重启所述端口;
在所述端口重启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生成报错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端口的重启次数达到预设次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任两次重启之间间隔的时长;
根据各个时长计算重启频率;
当所述重启频率达到预设值时,生成报错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光矩阵开关完成每条跳纤路线时的执行时间,包括:
确定光矩阵开关中微镜转动单位角度需要的单位时间;
获取各个候选目标端口对应的原对接端口;
建立光矩阵开关的孪生模型,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各个候选目标端口及原对接端口对应的微镜的位置信息;
根据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各个候选目标端口及原对接端口对应的微镜的位置信息,在孪生模型中确定每个跳纤路径中微镜的最大转动角度;
根据所述最大转动角度和所述单位时间的积,计算确定执行时间。
5.一种光纤自动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跳纤指令信息;
候选目标端口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跳纤指令信息确定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和至少一个候选目标端口;
跳纤路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跳纤端口、原始目标端口和候选目标端口确定至少一条跳纤路径;
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条跳纤路径对应的候选目标端口的数据信息;
执行时间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光矩阵开关完成每条跳纤路径时的执行时间;
连接质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候选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
优先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条跳纤路径的执行时间以及对应的候选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确定优先值;
响应模块,用于使光矩阵开关按照优先值最高的跳纤路径响应所述跳纤指令信息;
所述数据信息包括多项运行数据;所述连接质量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目标端口的连接质量,包括:
将每项运行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包括所述运行数据的运行等级;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包括多个运行等级对应的数据;
若是,则确定每项运行数据对应的运行等级;
否则,获取连续时间内多个历史运行数据,从所述多个历史运行数据中选取稳定的多个第一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均值得到第二数据;
将所述第二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运行等级;若存在,则确定每项运行数据对应的运行等级;若不存在,则确定运行等级为预设值;
根据各项运行数据的运行等级和权重计算得到连接质量;
所述优先值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跳纤路线按照连接质量降序排列,得到第一序列;
获取位于所述第一序列中前预设数量的第一跳纤路线;
将各个第一跳纤路线按照执行时间升序排列,得到第二序列;
根据第一跳纤路线分别在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中的序号,根据预设的比例进行计算,确定优先值。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310854627.2A 2023-07-13 2023-07-13 光纤自动配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582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4627.2A CN116582176B (zh) 2023-07-13 2023-07-13 光纤自动配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4627.2A CN116582176B (zh) 2023-07-13 2023-07-13 光纤自动配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2176A CN116582176A (zh) 2023-08-11
CN116582176B true CN116582176B (zh) 2023-09-26

Family

ID=87541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54627.2A Active CN116582176B (zh) 2023-07-13 2023-07-13 光纤自动配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82176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53736A (ja) * 1991-05-31 1992-12-08 Nec Corp 光ファイバ伝送路試験装置
CN101995612A (zh) * 2009-08-25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跳纤连接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1118545A1 (ja) * 2010-03-24 2011-09-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通信システム
CN102684784A (zh) * 2012-05-30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跳纤连接检测方法和跳纤连接检测装置
CN102752672A (zh) * 2012-06-06 2012-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932062A (zh) * 2012-10-24 2013-02-13 沈越 智能光纤连接分配系统及适配器端口状态信息标识方法
WO2017215444A1 (zh) * 2016-06-12 2017-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跳线的配对系统、设备、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511230A (zh) * 2020-11-20 2021-03-16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一种最优光纤路径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WO2021135512A1 (zh) * 2020-06-08 2021-07-0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全量链路质量探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25046A (zh) * 2021-08-04 2021-12-21 北京瑞祺皓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配线设备的自动配线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244700A (zh) * 2021-12-17 2022-03-2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端口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11209A (zh) * 2022-01-18 2022-05-17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光纤电缆链路质量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04171A (zh) * 2022-11-29 2023-01-13 北京天维信通科技有限公司(Cn) 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694642A (zh) * 2022-10-31 2023-02-03 北京瑞祺皓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业务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833927A (zh) * 2022-10-08 2023-03-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纤芯的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33928A (zh) * 2022-10-25 2023-03-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数据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84786A1 (ja) * 2021-11-15 2023-05-1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パス設計装置、光パス設計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11045B1 (en) * 2019-08-13 2024-04-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and management for impairment-aware optical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53736A (ja) * 1991-05-31 1992-12-08 Nec Corp 光ファイバ伝送路試験装置
CN101995612A (zh) * 2009-08-25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跳纤连接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1118545A1 (ja) * 2010-03-24 2011-09-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通信システム
CN102684784A (zh) * 2012-05-30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跳纤连接检测方法和跳纤连接检测装置
CN102752672A (zh) * 2012-06-06 2012-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932062A (zh) * 2012-10-24 2013-02-13 沈越 智能光纤连接分配系统及适配器端口状态信息标识方法
WO2017215444A1 (zh) * 2016-06-12 2017-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跳线的配对系统、设备、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21135512A1 (zh) * 2020-06-08 2021-07-0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全量链路质量探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11230A (zh) * 2020-11-20 2021-03-16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一种最优光纤路径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13825046A (zh) * 2021-08-04 2021-12-21 北京瑞祺皓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配线设备的自动配线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084786A1 (ja) * 2021-11-15 2023-05-1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パス設計装置、光パス設計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4244700A (zh) * 2021-12-17 2022-03-2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端口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11209A (zh) * 2022-01-18 2022-05-17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光纤电缆链路质量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33927A (zh) * 2022-10-08 2023-03-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纤芯的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33928A (zh) * 2022-10-25 2023-03-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数据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94642A (zh) * 2022-10-31 2023-02-03 北京瑞祺皓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业务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604171A (zh) * 2022-11-29 2023-01-13 北京天维信通科技有限公司(Cn) 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2176A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6017B (zh) 基于Unity动态技术生成三维场景仿真方法
CN105376083A (zh) 节能控制方法、管理服务器和网络设备
CN105072201A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及其存储质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383245A (zh) 具有动态反馈的安全智能联网架构
CN110784515A (zh) 基于分布式集群的数据存储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1913670A (zh) 负载均衡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62142A (zh) 一种基于两段式lstm的数据中心温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6582176B (zh) 光纤自动配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75967B (zh) 一种链路选取方法及装置
JP2022065133A (ja) 信号機の制御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EP3280102B1 (en) Optical path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955197A (zh) 产线自动配置装置及其方法
CN109710447A (zh) 用于数据访问的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07733681B (zh) 一种调度方案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0083512A (zh) 集群监控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43027A (zh) 一种云平台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02580A (zh) 一种多路径设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JP7132386B1 (ja)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の負荷分散方法
CN104579963A (zh) 一种节点间路由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0532271A (zh) 基于dht算法实现的分布式存储方法、控制系统及装置
JP2018055392A (ja) 制御盤設計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8683517B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运维机器人网络故障检测系统
CN114422393B (zh) 用于确定无损网络性能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609145B (zh) 数据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US11822979B2 (en) Computer system and 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