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4171A - 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4171A
CN115604171A CN202211503091.1A CN202211503091A CN115604171A CN 115604171 A CN115604171 A CN 115604171A CN 202211503091 A CN202211503091 A CN 202211503091A CN 115604171 A CN115604171 A CN 115604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data transmission
optimal
alternative
transmiss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030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04171B (zh
Inventor
张新
宋长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030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04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04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4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04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4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3Evaluation of link metr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可选路径;获取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和所述指定起始站点的数据传输类型;基于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路径;输出连接信号,使得最优路径涉及的站点之间建立网络隧道。本发明能够在建立网络隧道前,确定一条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最优路径,既能够满足数据传输类型对应的需求,又能确保其性价比最高,以提供网络质量更好的网络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SD-WAN(Software 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成为了将SDN技术应用于广域网场景中的一种服务,其用于连接广阔地理范围的企业网络、数据中心、互联网应用及云服务。
相关技术中,多个站点之间的网络隧道在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中时,任意两个站点之间的网络质量参差不齐,使得有的站点在有传输需求时,用于接收数据的站点无法接收到传输的数据,或者接收到的数据存在缺失等问题,进而影响用户使用网络进行办公、通讯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一是提供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能够提供网络质量更好的网络连接。
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应用于SD-WAN的配置平台中,包括:
获取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可选路径;
获取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和所述指定起始站点的数据传输类型;
基于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路径;
输出连接信号,使得最优路径涉及的站点之间建立网络隧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建立网络隧道前,能够确定由指定起始站点到指定目标站点的可选路径,并根据每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和指定起始站点的数据传输类型确定一条最优路径,使得该路径既能够满足数据传输类型对应的需求,又能确保其性价比最高,以提供网络质量更好的网络连接。
可选的,所述基于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路径包括:
所述选取规则包括初步选取规则和二次选取规则;
基于初步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备选路径;
基于二次选取规则,从所述备选路径中选取最优路径。
可选的,所述基于初步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备选路径包括:
调取对应关系表,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类型确定数据传输需求,所述对应关系表包括数据传输类型和数据传输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所有可选路径中选出线路质量参数满足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作为备选路径。
可选的,所述基于二次选取规则,从所述备选路径中选取最优路径包括:
获取每一条备选路径的权限、传输速度和时间成本;
根据计分规则,分别计算权限、传输速度、时间成本和线路质量参数的分值;
基于对应关系表,根据数据传输类型确定权重比例;
根据所述权重比例计算每一条备选路径的权重分值,并从中选取权重分值最高的一条备选路径,作为最优路径。
可选的,还包括数据传输类型改变后的网络线路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新的数据传输类型;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表,根据新的数据传输类型确定新的数据传输需求;
基于所述选取规则,根据新的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备选路径;
确定权重分值最高且同时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备选路径,作为另一条最优备选路径;
基于预设的最优选取规则,从最优备选路径中选取最优路径。
可选的,还包括:
若权重分值最高的备选路径同时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则该备选路径为最优路径。
可选的,还包括构建网络隧道后,有新增的站点时的网络线路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新增路径;
获取每一条新增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
基于所述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新增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备选路径;
基于所述二次选取规则,从最优备选路径和最优路径中选取最终路径。
本申请目的二是提供一种网络线路选择系统,能够提供网络质量更好的网络连接。
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网络线路选择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可选路径;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和所述指定起始站点的数据传输类型;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路径;以及,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连接信号,使得最优路径涉及的站点之间建立网络隧道。
本申请目的三是提供一种智能终端,能够提供网络质量更好的网络连接。
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三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目的四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具有便于提供网络质量更好的网络连接的特点。
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四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在建立网络隧道前,本申请能够确定由指定起始站点到指定目标站点的可选路径,并根据每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和指定起始站点的数据传输类型确定一条最优路径,使得该路径既能够满足数据传输类型对应的需求,又能确保其性价比最高,以提供网络质量更好的网络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网络线路选择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1、第一获取模块;22、第二获取模块;23、确定模块;24、输出模块;301、CPU;302、ROM;303、RAM;304、总线;305、I/O接口;306、输入部分;307、输出部分;308、存储部分;309、通信部分;310、驱动器;311、可拆卸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应用于SD-WAN的配置平台中,能够在建立网络隧道前,确定一条既能够满足数据传输类型对应的需求,性价比又较高的路径,然后根据该路径涉及的站点建立网络隧道,使得该网络隧道能够提供的网络质量更好。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方法的主要流程描述如下。
如图1所示:
S101:获取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可选路径。
可以了解的是,在SD-WAN的配置平台中有很多的站点。当确定其中两个站点之间具有数据交互的需求时,则将其中一个站点确定为指定起始站点,将另一个站点确定为指定目标站点。由于站点数量较多,故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可选路径有很多条,每两个站点之间的线路质量都不一样,每条可选路径所经过的站点数量也不相同。当获取所有的站点,并确定指定起始站点和指定目标站点后,即可确定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所有可选路径。可以了解的是,只有当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小于固定距离时,两个站点才能够建立连接。故,每一条可选路径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站点之间的距离均小于固定距离。固定距离为预先设置的距离,其大小取决于SD-WAN的配置平台的性能。
S102:获取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和指定起始站点的数据传输类型。
其中,数据传输类型为指定起始站点和指定目标站点之间传输的数据类型。可以理解的是,指定起始站点和指定目标站点之间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图片、音频、视频或文件等,还可以是即时语音、即时视频或访问某个网页的请求。一般的,由指定起始站点到指定目标站点的路径只有一条,并且通常用于传输一种类型的数据。具体来说,数据传输类型可以通过指定起始站点的需求来获取。例如,指定起始站点需要向指定目标站点传输发送语音信息,那么指定起始站点的数据传输类型为即时语音。
线路质量参数用于衡量一条可选路径的网络质量,其包括但不限于时延、丢包率和抖动范围。时延、丢包率和抖动范围均可以通过ICMP报文进行检测。可以了解的是,由于时延、丢包率和抖动范围的检测是在构建网络隧道之前进行,故无法直接测量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所有可选路径的时延、丢包率和抖动范围。因此,需要先检测一条可选路径中每相邻的两个站点之间的时延、丢包率和抖动范围,再以此确定该可选路径的时延、丢包率和抖动范围。相邻的两个站点之间的时延、丢包率和抖动范围可以通过ping命令抓取多个包进行检测,该检测方法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做详细说明。
以一条可选路径为例,当检测得到多个相邻的两个站点之间的时延、丢包率和抖动范围时,该可选路径的时延为所有相邻的两个站点之间的时延之和,该可选路径的丢包率为所有相邻的两个站点之间的丢包率之和。在计算抖动范围时,可以根据最小时延与平均时延的差值和最大时延与平均时延的差值确定抖动范围。抖动范围能够反映网络的稳定性。优选的,该可选路径的抖动范围可以由所有相邻的两个站点之间的最大的抖动范围确定。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若可选路径涉及四个站点,分别是A、B、C、D。其中,站点A和B之间的抖动范围为-28ms~100ms,站点B和C之间的抖动范围为-10ms~5ms,站点C和D之间的抖动范围为-35ms~56ms,那么该可选路径的抖动范围为-35ms~100ms。
S103:基于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路径。
其中,选取规则包括初次选取规则和二次选取规则。根据初次选取规则和二次选取规则能够对可选路径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用于筛选符合数据传输类型对应的需求的路径。第二次筛选用于在符合数据传输类型对应的需求的路径中选取性价比最高的一条路径,作为最优路径,以进一步建立网络隧道。
可选的,步骤S103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初步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备选路径。
具体的,首先调取对应关系表,根据数据传输类型确定数据传输需求。
其中,对应关系表包括数据传输类型和数据传输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存储于诸如存储器等具有存储功能的存储设备中。数据传输需求为能够满足每一数据传输类型进行传输时的最低网络质量条件。当确定数据传输类型时,即可通过对应关系表确定数据传输需求。例如:数据传输类型为即时视频,那么与之相匹配的数据传输需求为,丢包率小于8%,时延小于200ms,抖动范围在-40ms~40ms之间。
而后,从所有可选路径中选出线路质量参数满足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作为备选路径。
根据上述介绍可以了解到,数据传输需求同样包括但不限于对时延、丢包率和抖动范围的要求。因此,根据每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能够从中挑选出满足数据传输需求的可选路径,并将这些满足数据传输需求的可选路径记为备选路径。
虽然每条备选路径都可以满足数据传输需求,以供指定起始站点和指定目标站点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但是,每条备选路径的性能和使用成本都不同,因此,需要进一步从备选路径中选取最优路径。
基于二次选取规则,从备选路径中选取最优路径。
首先获取每一条备选路径的权限、传输速度和时间成本。
可以了解的是,在所有站点中可能存在有个别需要具有权限才能使用的站点,即需要花费一定的金钱成本才能使用该站点,因此,在选取最优路径时需要考虑备选路径中涉及到的这些站点所耗费的金钱成本。除此之外,虽然备选路径是从可选路径中选出的满足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但是每条备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还是有所差别。例如,数据传输需求只对丢包率有要求,那么线路的传输速度和其他的线路质量参数可以决定备选路径的网络质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影响网络质量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传输速度。当然,每条备选路径所涉及的站点不同,涉及的站点数量也不同,使得在构建网络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成本也不同。
以一条备选路径为例,可获取该备选路径所涉及的各个站点的站点信息,根据站点信息逐一判断每一个站点是否是具有权限的站点,并统计具有权限的站点的数量,从而确定该备选路径是否存在具有权限的站点。
对于该备选路径的传输速度同样可以通过ping命令获取得到。该备选路径的传输速度为每两个相邻站点之间的传输速度的平均值。
对于该备选路径的时间成本,优选根据平均时延确定。具体来说,构建网络隧道时需要由一个站点向另一个站点发送请求,并在发送请求的站点接收到另一个站点的反馈信号,才能建立。因此,为了简化时间成本的计算过程,可以将从发送请求的站点获取的平均时延默认为在上述两个站点之间构建网络隧道的时间成本。进一步的,该备选路径的时间成本即为每两个相邻站点之间的时延之和。
而后,根据计分规则,分别计算权限、传输速度、时间成本和线路质量参数的分值。
其中,对于备选路径的权限而言,其评分方式为:按照“100-具有权限的站点数量*5”计算每条备选路径的权限分值。若一条备选路径中具有权限的站点数量为0,那么该备选路径的权限分值为100分。若一条备选路径中具有权限的站点数量为3,难么该备选路径的权限分值为85分。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具有权限的站点的单位分值进行调整。
对于备选路径的传输速度而言,其评分方式为:首先确定所有备选路径中最快的传输速度,并将其定为100分。而后,按照公式“备选路径的传输速度与最快传输速度之比*100”计算每条备选路径的传输速度的分值。例如:最快传输速度为1Mb/s,某一条备选路径的传输速度为300kb/s,则该备选路径的传输速度的分值为30分。
对于备选路径的时间成本而言,其评分方式为:首先确定所有备选路径中最小的时间成本,并将其定为100分。而后,按照公式“最小时间成本与备选路径的时间成本之比*100”计算每条备选路径的时间成本的分值。例如:最小时间成本为30s,某一条备选路径的时间成本为60s,则该备选路径的时间成本的分值为50分。
对于备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而言,其评分方式为:首先分别计算每条备选路径的丢包率的分值和稳定性的分值。其中,丢包率的分值的计算方式为:100*(1-丢包率)。即当丢包率为0,则分值为100分。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若丢包率为4%,则丢包率的分值为96分。稳定性的分值计算方式为:确定所有备选路径中最小抖动范围。最小抖动范围指的是抖动范围的跨度最小。例如,抖动范围为-35ms~100ms,则最小抖动范围为135ms。将最小抖动范围的分值定为100分。按照公式“最小抖动范围与备选路径的抖动范围之比*100”计算每条备选路径的抖动范围的分值。进一步的,在确定每条备选路径的丢包率的分值和稳定性的分值后,计算丢包率的分值和稳定性的分值的平均值,并将其记为线路质量参数的分值。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若线路质量参数还包括其他衡量参数,那么,线路质量参数的分值为所有衡量参数对应的分值的平均值。
基于对应关系表,根据数据传输类型确定权重比例。对应关系表还包括数据传输类型和权重比例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一种数据传输类型都具有主要影响因素,故不同的数据传输类型的权重比例不同。当确定数据传输类型后,权重比例也随之确定。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若数据传输类型为即时视频,那么与之相匹配的权重比例为,权限分值的权重:传输速度分值的权重:线路质量参数分值的权重:时间成本分值的权重=1:2:4:3。可以了解的是,对应关系表中,与数据传输类型对应的权重比例也可以自行设置。
根据权重比例计算每一条备选路径的权重分值,并从中选取权重分值最高的一条备选路径,作为最优路径。
S104:输出连接信号,使得最优路径涉及的站点之间建立网络隧道。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数据传输类型改变后的网络线路选择方法。
可以了解的是,当网络隧道建立并使用一段时间后,指定起始站点的数据传输类型可能随着其需求发生改变而改变。为此,网络线路选择方法还包括:
获取新的数据传输类型。
基于对应关系表,根据新的数据传输类型确定新的数据传输需求。
基于选取规则,根据新的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备选路径。
上述步骤与步骤S103的过程相似,故此处不再做过多赘述。其中,最优备选路径为数据传输类型更改后的最优路径,考虑到可选路径中可能存在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而该备选路径与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相比,不一定是最优路径,故此处为了进行区分,将数据传输类型更改后的最优路径称为最优备选路径。
进一步的,确定权重分值最高且同时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备选路径,作为另一条最优备选路径。
值得说明的是,在数据传输类型发生改变之前,根据上述方法选择的最优路径可能同时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当然,根据改变前的数据传输类型确定的备选路径中也有可能存在同时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对于这两种情况,需要将选取的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与确定的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再进行比较,以从中确定性价比最高的路径。若路径不再是已经确定的最优路径,那么需要将最优路径拆除,根据其中性价比最高的路径中涉及的站点重新建立网络隧道。
具体的,对于备选路径中存在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备选路径而言,则需要基于预设的最优选取规则,从最优备选路径中选取最优路径。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权重分值最高的备选路径同时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情况,通常数据传输类型更改后的最优路径的权重分值大于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备选路径的分值,但是,重新在指定起始站点和指定目标站点之间建立网络隧道还需要考虑将原本的网络隧道拆除的时间成本和重建新的网络隧道的时间成本。因此,在比较两条最优备选路径时,需要先按照对应关系表中与新的数据传输类型对应的权重比例计算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备选路径的权重分值。而后,按照预设的计算公式对数据传输类型更改后的最优路径的权重分值进行更正。具体的,计算公式为:最小时间成本与(备选路径的时间成本+拆除隧道的时间成本)之比*100*权重比例。进一步的,将数据传输类型更改后的最优路径的更正后的权重分值与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备选路径的分值进行比较,选择权重分值较高的最优备选路径作为最优路径。
具体的,当前最优路径、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存在以下四种情况,下面针对每种情况做进一步说明。
(1)当前最优路径不是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也不是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
此时,需要对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的权重分值进行更正,也需要对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的权重分值进行更正,而后,再将更正后的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的权重分值和更正后的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的权重分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最终路径,最终路径为更正后权重分值较高的路径。
(2)当前最优路径是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不是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
此时,需要对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的权重分值进行更正。而后,再将更正后的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的权重分值与当前最优路径的权重分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最终路径,最终路径为更正后权重分值较高的路径。
(3)当前最优路径不是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是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
此时,可以直接确定最终路径为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
(4)当前最优路径是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也是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
此时,可以直接确定最终路径为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假设当前最优路径不是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也不是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新的数据传输类型对应的权重比例为,权限分值的权重:传输速度分值的权重:线路质量参数分值的权重:时间成本分值的权重=1:2:4:3。
此时,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的权限分值为100分,传输速度分值为95分,线路质量参数分值为100分,时间成本分值为80分,其权重分值为93分。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的权限分值为90分,传输速度分值为90分,线路质量参数分值为100分,时间成本分值为96分,其权重分值为95.8分。
其中,最小时间成本为60s,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的时间成本是75s,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的时间成本为62.5s。
可以了解的是,若将当前最优路径拆除,并按照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重建,则需要拆除2个站点,拆除站点的时间成本为5s。若将当前最优路径拆除,并按照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重建,则需要拆除4个站点,拆除站点的时间成本为12.5s。其中,拆除站点的时间成本同样与站点和站点之间的时延有关。
经过更正后,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的时间成本分值为75分,权重分值为91.5分。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的时间成本分值为80分,权重分值为91分。通过比较能够确定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要优于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最优备选路径,因此,最终路径为备选路径中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
当然,若权重分值最高的备选路径同时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则该备选路径为最优路径。此时,该路径是时间成本最低的选择。
对于备选路径中不存在同时满足两种数据传输需求的备选路径而言,最优备选路径即为最优路径。
不仅如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构建网络隧道后,有新增站点时的网络线路选择方法。
具体的,该方法包括:
获取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新增路径。
获取每一条新增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
基于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新增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备选路径。
基于二次选取规则,从最优备选路径和最优路径中选取最终路径。
可以了解的是,最优备选路径的权重分值可能高于最优路径的权重分值,可能低于最优路径的权重分值,还可能等于最优路径的权重分值。当最优备选路径的权重分值低于或等于最优路径的权重分值时,说明最优路径的性价比要高于最优备选路径的性价比,此时最优路径即为最终路径。当最优备选路径的权重分值高于最优路径的权重分值时,则说明最优备选路径的性价比要高于最优路径的性价比,但是,还需要考虑重建网络隧道的时间成本。因此,优选参照按照最优选取规则确定最终路径。具体可参照前述介绍的介绍,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线路选择系统。
如图2所示的网络线路选择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1、第二获取模块22、确定模块23和输出模块24,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可选路径;
第二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和所述指定起始站点的数据传输类型;
确定模块23,用于基于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路径;以及,
输出模块24,用于输出连接信号,使得最优路径涉及的站点之间建立网络隧道。
图3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智能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3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3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3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301、ROM302以及RAM 303通过总线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305也连接至总线3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3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3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3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3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309。通信部分3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3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305。可拆卸介质3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3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3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图1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3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3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3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种或多种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前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种或多种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1、第二获取模块22、确定模块23和输出模块24。其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模块21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获取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可选路径的模块”。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智能终端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智能终端中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前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申请网络线路选择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申请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前述申请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申请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应用于SD-WAN的配置平台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可选路径;
获取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和所述指定起始站点的数据传输类型;
基于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路径;
输出连接信号,使得最优路径涉及的站点之间建立网络隧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路径包括:
所述选取规则包括初步选取规则和二次选取规则;
基于初步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备选路径;
基于二次选取规则,从所述备选路径中选取最优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初步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备选路径包括:
调取对应关系表,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类型确定数据传输需求,所述对应关系表包括数据传输类型和数据传输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所有可选路径中选出线路质量参数满足数据传输需求的路径,作为备选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二次选取规则,从所述备选路径中选取最优路径包括:
获取每一条备选路径的权限、传输速度和时间成本;
根据计分规则,分别计算权限、传输速度、时间成本和线路质量参数的分值;
基于对应关系表,根据数据传输类型确定权重比例;
根据所述权重比例计算每一条备选路径的权重分值,并从中选取权重分值最高的一条备选路径,作为最优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传输类型改变后的网络线路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新的数据传输类型;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表,根据新的数据传输类型确定新的数据传输需求;
基于所述选取规则,根据新的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备选路径;
确定权重分值最高且同时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备选路径,作为另一条最优备选路径;
基于预设的最优选取规则,从最优备选路径中选取最优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5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传输类型改变后的网络线路选择方法,该还包括:
若权重分值最高的备选路径同时满足新的数据传输需求,则该备选路径为最优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建网络隧道后,有新增的站点时的网络线路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新增路径;
获取每一条新增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
基于所述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新增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备选路径;
基于所述二次选取规则,从最优备选路径和最优路径中选取最终路径。
8.一种网络线路选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由指定起始站点至指定目标站点的可选路径;
第二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和所述指定起始站点的数据传输类型;
确定模块(23),用于基于选取规则,根据数据传输类型和每一条可选路径的线路质量参数确定最优路径;以及,
输出模块(24),用于输出连接信号,使得最优路径涉及的站点之间建立网络隧道。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211503091.1A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604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03091.1A CN115604171B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03091.1A CN115604171B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4171A true CN115604171A (zh) 2023-01-13
CN115604171B CN115604171B (zh) 2023-06-30

Family

ID=84852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03091.1A Active CN115604171B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0417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5779A (zh) * 2023-03-02 2023-03-28 北京天维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路径选择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82176A (zh) * 2023-07-13 2023-08-11 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自动配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4569A1 (en) * 2002-12-17 2004-06-17 Naden James M. Cummunication network route determination
US20190036813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Juniper Networks, Inc.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based next-hop selection
US20200228436A1 (en) * 2017-09-28 2020-07-16 Cloudminds (Shenzhen) Robotics Systems Co., Ltd. Route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hybrid resource, and server thereof
CN113055293A (zh) * 2019-12-27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CN113260067A (zh) * 2021-07-07 2021-08-13 深圳市光联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d-wan的服务级别协议sla的业务承载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973026A (zh) * 2020-07-24 2022-01-25 厦门网宿有限公司 一种站点互连方法、中央控制器和路由反射器
US11252084B1 (en) * 2020-09-29 2022-02-15 Palo Alto Networks, Inc. Enhanced SD-WAN path quality measurement and selection
CN114679350A (zh) * 2022-05-30 2022-06-28 南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d-wan的链路选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381474B1 (en) * 2020-12-31 2022-07-05 Juniper Networks, Inc. Wan link selection for SD-WAN service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4569A1 (en) * 2002-12-17 2004-06-17 Naden James M. Cummunication network route determination
US20190036813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Juniper Networks, Inc.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based next-hop selection
US20200228436A1 (en) * 2017-09-28 2020-07-16 Cloudminds (Shenzhen) Robotics Systems Co., Ltd. Route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hybrid resource, and server thereof
CN113055293A (zh) * 2019-12-27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CN113973026A (zh) * 2020-07-24 2022-01-25 厦门网宿有限公司 一种站点互连方法、中央控制器和路由反射器
US11252084B1 (en) * 2020-09-29 2022-02-15 Palo Alto Networks, Inc. Enhanced SD-WAN path quality measurement and selection
US11381474B1 (en) * 2020-12-31 2022-07-05 Juniper Networks, Inc. Wan link selection for SD-WAN services
CN113260067A (zh) * 2021-07-07 2021-08-13 深圳市光联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d-wan的服务级别协议sla的业务承载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4679350A (zh) * 2022-05-30 2022-06-28 南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d-wan的链路选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5779A (zh) * 2023-03-02 2023-03-28 北京天维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路径选择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82176A (zh) * 2023-07-13 2023-08-11 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自动配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82176B (zh) * 2023-07-13 2023-09-26 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自动配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4171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04171B (zh) 一种网络线路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076357B (zh) 移动边缘系统中迁移应用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11463511B2 (en) Model-based load balancing for network data plane
CN110138756B (zh) 一种限流方法及系统
CN111093162A (zh) 一种智能选择短信发送通道的方法
CN110401706A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601978B (zh) 流量分发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472659B (zh) 转发路径的确定方法、装置及sdn控制器
CN109361547B (zh) 一种网络切片链路部署方法与装置
CN105554099A (zh) 一种采集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15208812A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43877B (zh) 网络状态测量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639557A (zh) 一种建立pcep会话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0958170A (zh) 一种网络互联方法和装置
CN114726776B (zh) 内容分发网络cdn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9992073B2 (en) Network status measuring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measuring status of a network
CN10708695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wap网关及系统
CN111200537B (zh) 一种网络节点验收的方法和系统
JP5276633B2 (ja) 輻輳制御方法、輻輳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996292B (zh) 一种移动回传网络的路径优化方法
CN115550242B (zh) 一种通讯链路选择方法、系统、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6300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500170B (zh) 一种vpn线路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23325B (zh) 一种基于多通道的北向接口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539916B (zh)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