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1433A - 电池及其阻燃方法和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及其阻燃方法和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81433A
CN116581433A CN202310292395.6A CN202310292395A CN116581433A CN 116581433 A CN116581433 A CN 116581433A CN 202310292395 A CN202310292395 A CN 202310292395A CN 116581433 A CN116581433 A CN 1165814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rotective film
buffer medium
buffer
buff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923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勇
张道振
谭春华
张伟峰
冯旭宁
王贺武
王莉
何向明
欧阳明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Wanxiang A123 Systems As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Wanxiang A123 Systems As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Wanxiang A123 Systems As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2923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814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81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14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4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located inside the innermost case of the cells, e.g. mandrels, electrodes or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3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or thermally conductive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及其阻燃方法和用电装置,电池包括注入有电解液的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电芯,外壳的内壁和/或电芯上设有缓冲层,缓冲层包括保护膜以及密封于保护膜内的缓冲介质,缓冲介质用于阻断电芯和电解液的放热反应。本申请电池内设置缓冲层,在电池温度达到自产热温度时,缓冲层中的缓冲介质由保护膜中释放并进入电池内,使电芯和/或电解液失活,从而停止电池工作,避免电池热失控造成燃烧和爆炸等问题。

Description

电池及其阻燃方法和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其阻燃方法和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能够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能量载体,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和优异的循环性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急剧增加,确保足够的安全水平已成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当电池出现意外的热失控诱因导致电池的自产热时,如果不加以抑制将发生一系列链式反应,导致电池热失控,直至反应物耗尽。对于在这种封闭壳体内包含高能量的锂电池,传统消防手段也无法终止正在进行的热失控,外部灭火剂无法真正触及正在进行的反应物质。因此,缓解和解决锂电池的安全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及其阻燃方法和用电装置,电池内设置缓冲层,在电池温度达到自产热温度时,缓冲介质由保护膜中释放,使电芯和/或电解液失活,从而停止电池工作,避免电池热失控造成燃烧和爆炸等问题。
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注入有电解液的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芯,所述外壳的内壁和/或所述电芯上设有冲材料层,所述缓冲层包括保护膜以及密封于所述保护膜内的缓冲介质,所述缓冲介质用于阻断电芯和电解液的放热反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介质包括填充在所述保护膜内的水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合物包括Na2HPO4·12H2O、FeCl3·6H2O、FeSO4·7H2O、Ba(OH)2·8H2O、ZnSO4·7H2O和CuSO4·5H2O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介质为填充在所述保护膜内的水合物,相对于1Ah的电池容量,所述水合物中水分子的总质量为0.65~0.7g。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介质的粒径D50为1~1000n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膜的熔化温度为80~200℃。
可选地,所述保护膜包括热敏性PP保护膜和热敏性PET保护膜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1~1μm。
可选地,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为1~1000n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电芯靠近负极片的一侧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电池的阻燃方法,所述阻燃方法包括:
电池工作过程中温度升高至自产热温度时,释放保护膜内的缓冲介质,缓冲介质进入电池内部,阻断电芯和电解液的放热反应,电池停止工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采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在电池内部设置缓冲层,缓冲层利用保护膜包覆密封缓冲介质,在电池达到自产热温度时,缓冲介质由保护膜释放并进入电池内部,阻断电池内部的热失控反应,避免电池由于热失控引发的燃烧和爆炸等问题,实现电池的安全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材料热稳定性能图。
其中,10-外壳;20-电芯;21-正极集流体;22-正极活性层;23-隔膜;24-负极活性层;25-负极集流体;30-缓冲层;31-保护膜;32-缓冲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传统技术中热失控的解决方法包括提高电池安全性。其中,提高电池安全性的方式包括研发具有更高安全性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或电解液,或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或电解液中额外加入添加剂,针对通过额外加入添加剂的方式,可能会影响电池的电性能。针对热失控后的处理方法,传统技术采用的是热失控后及时断电并从外部降温,并不能完全避免电池内部热失控反应的进行,仍具有一定的燃烧和爆炸问题存在。而本申请通过保护膜包覆缓冲介质,利用保护膜作为阻止热失控的触发条件,在不影响电池原有材料性能的情况下,缓冲介质由内部与电池活性材料反应,阻断电池内部的热失控放热反应,从而阻止了热失控引发的燃烧或爆炸等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如图1所示,所述电池包括注入有电解液的外壳10,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的电芯20,所述外壳的内壁和/或所述电芯上设有缓冲层30,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层30包括保护膜31以及密封于所述保护膜31内的缓冲介质32,所述缓冲介质32用于阻断电芯20和电解液的放热反应。
本申请在电池的外壳和/或电芯上设置缓冲层30,由保护膜31包覆密封缓冲介质32,在电池达到自产热温度时,保护膜31内的缓冲介质32释放,使电芯20中活性材料失活、电解液失活或阻断电芯20与电解液的接触,从而切断电池内部的放热反应,减少电池内部含能组分接触发生放热反应继续引发热失控的情况,避免电池发生燃烧和爆炸等问题,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包括多个正极片、多个负极片以及多个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交替层叠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设置隔膜。进一步地,电芯的结构形式例如可以是卷绕电芯形式,也可以是层叠电芯形式。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电芯20包括层叠设置的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23,其中,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21以及设置于所述正极集流体21上的正极活性层22,正极集流体21例如可以是铝箔,正极活性层22中正极活性材料例如可以是磷酸铁锂或镍钴锰三元材料;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25以及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25上的负极活性层24,负极集流体25例如可以是铜箔,负极活性层24中负极活性材料例如可以是石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缓冲介质的作用是阻断电芯和电解液的放热反应,阻断方式例如可以是使正极、负极或电解液中的活性物质失活,停止电池工作;也可以是阻断电池中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之间的接触,从而中断电池内的放热反应。故本申请中缓冲介质可以是与电池内活性物质反应,从而将电池内活性材料毒化失效的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介质包括填充在所述保护膜内的水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水合物为含水的化合物,其中水分子可以是以配位键或共价键等方式与化合物结合,从而在一定温度下,水分子能够从化合物上脱除,此外,由于水合物种类的不同,其脱水温度也有区别,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电池的失控温度,选取合适的水合物作为缓冲介质。
本申请采用水合物作为缓冲介质阻止热失控,在电池内达到自产热温度时,水合物中水分子能够脱除,进而水分子进入电池内部并与负极材料上的活性锂反应,使负极材料处于稳定状态而不再具备反应活性,阻断负极与电解质、正极直接接触,或阻断气体串扰接触反应,阻断了负极的放热反应,避免锂电池因含能组分继续发生放热反应而导致的燃烧、爆炸问题。此外,水合物在脱水过程中以及水汽化过程均会吸热,故水合物作为缓冲介质,还具有一定的吸热能力,从而能够在电池温度异常时,吸收部分热量,预防电池发生热失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合物的脱水温度与电池的自产热温度接近,例如水合物的脱水温度与电池的自产热温度之间的差值为-50~5℃,从而在水合物在识别电池自产热过程中,能够为脱除结晶水提供足够的反应空间和反应时间。
本申请中采用保护膜作为阻止电池热失控的触发条件,在自产热温度下,保护膜的结构强度下降,从而发生破裂释放缓冲介质,例如,触发过程可以是:
当锂电池因各种滥用工况而电池内部温度异常时,例如电池内部温度为80~90℃或更高温度时,电解质与正极、电解质与负极,以及正极与负极等发生放热反应,导致电池内部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当达到缓冲层中保护膜的熔化温度时,保护膜熔化破坏并释放出缓冲介质;
扩散出来的缓冲介质迅速与电池内的含能组分反应,使电池内部的含能组分失效,不再具备反应活性,切断导致电池热失控的部分链式反应,最终实现对锂电池的安全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缓冲层的设置位置不做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在不影响电池使用性能的情况下,缓冲层能够在电池达到自产热温度后,能够将缓冲介质由保护膜内释放,进而与电芯和/或电解液接触,从而阻断电芯进一步热失控放热。例如,缓冲层可以与电芯接触设置,也可以与电池外壳的内壁接触,但是缓冲层不可以设置在极片之间,会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层设置在电芯的顶面、底面或侧面中的至少一面;或缓冲层设置在电池外壳内壁与电解液接触的至少一侧表面。例如,缓冲层可以是包覆电芯四个侧面的整体包覆层,从而将整个电芯的四周利用缓冲层包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合物包括Na2HPO4·12H2O、FeCl3·6H2O、FeSO4·7H2O、Ba(OH)2·8H2O、ZnSO4·7H2O和CuSO4·5H2O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介质为填充在所述保护膜内的水合物,相对于1Ah的电池容量,所述水合物中水分子的总质量为0.65~0.7g,优选为0.6714g。需要说明的是,水合物中水分子的总质量指的是水合物中能够脱除的水分子质量。
可选地,所述水合剂为Na2HPO4·12H2ONa2HPO4·12H2O,相对于1Ah的电池容量,所述Na2HPO4·12H2O的加入质量为1~1.2g,例如为1.02g、1.04g、1.06g、1.08g、1.10g、1.12g、1.14g、1.16g、1.18g或1.20g,优选为1.11g。
本申请中通过控制水合物中的结合水质量,在电池达到自产热情况时,保证水合物中结合水能够脱除并进入电池内,进而与负极片中的活性材料反应,使负极极片处于稳定状态,避免进一步反应放热有效提高,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此外,本申请中选用水合物作为缓冲介质,不仅能够与负极活性锂发生反应,阻断电池内部的自产热放热反应,而且在自产热时,水合物还能够作为吸热材料,将部分产热吸收,从而降低电池热失控的风险,故水合物作为缓冲介质使用,从而热失控预防以及热失控阻断两方面进行调控,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以Na2HPO4·12H2O为例,在电池温度为100℃左右时,Na2HPO4·12H2O全部脱水并吸热,当电池内部温度上升到100℃以上时,液态水逐渐发生汽化,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保护膜的结构强度降低,水汽膨胀并破开包覆的保护膜,Na2HPO4·12H2O脱除的水分子扩散到整个电芯内部,与电池的含能负极材料反应,阻断电池热失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介质的粒径D50为1~1000nm,例如为1nm、10nm、100nm、200nm、300nm、400nm、500nm、600nm、700nm、800nm、900nm或1000nm。本申请中进一步调节缓冲介质的粒径,保证缓冲介质的接触面积,进而在释放至电池内部时,能够与活性物质充分反应,快速阻断电池内部的放热反应。更进一步地,对于缓冲介质为水合物,调节水合物的粒径,提高水合物接触面积,不仅能够在电池内部升温时,水合物发生吸热脱水,吸收电池内部分产热,减少电池部分温升,达到降温的效果,而且在水合物控制热失控过程中,能够快速脱水达到阻断电池内部放热反应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保护膜的熔化温度与电池的自产热温度相匹配,从而在自产热温度时,保护膜能够熔化破损,将包覆在保护膜内的缓冲介质释放,故保护膜的材料可根据电池的自产热温度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的熔化温度为80~200℃,例如为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80℃或200℃。
可选地,所述保护膜包括热敏性PP保护膜和热敏性PET保护膜中的至少一种。需要说明的是,热敏性PP保护膜的熔化温度为185~195℃,热敏性PET保护膜的熔化温度是250~255℃,但是在120℃左右时热敏性PET保护膜结构强度下降,受到汽化水蒸气的压力作用,能够撑破热敏性PET保护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1~1μm,例如为0.1μm、0.2μm、0.3μm、0.4μm、0.5μm、0.6μm、0.7μm、0.8μm、0.9μm或1.0μm。本申请通过控制缓冲层的厚度,减少缓冲层对电池能量密度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当缓冲层同时设置在外壳的内壁以及电芯时,缓冲层的厚度可独立为0.1~1μm。
可选地,保护膜的厚度为1~1000nm,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保护膜的厚度代表的是保护膜单层结构的厚度,由于保护膜包覆缓冲介质,故沿缓冲层的厚度方向,依次为第一保护膜、缓冲介质和第二保护膜,其中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分别代表的是保护膜位于缓冲介质两侧面的部分,即缓冲层的厚度为保护膜厚度的两倍与缓冲介质厚度之和。本申请通过控制保护膜的厚度,在保证保护膜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够在达到自产热温度时保护膜破裂并释放缓冲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保护膜的厚度与保护膜材质、缓冲介质的性质相关,即可通过电池的自产热温度合理调节保护膜的材质、缓冲介质以及保护膜结构等。
示例性地,本申请非限定性地提供一种缓冲层的制备方法,包括:
取呈袋装结构的保护膜,将缓冲介质装入至保护膜的袋装结构中,并将袋装结构的袋口热封,将装入保护膜的缓冲介质在袋装结构内分布均匀后,将装有缓冲介质的保护膜进行辊压,辊压后得到缓冲层。或,
在保护膜的一侧表面涂覆缓冲介质,晾干后在具有涂覆有缓冲介质的保护膜表面再设置一层保护膜,将两层保护膜的四周热封后,辊压得到缓冲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电芯靠近负极片的一侧表面。
本申请将缓冲层设置在电芯靠近负极片的一侧,在电池达到自产热温度后,由缓冲层释放出的缓冲介质能够迅速与负极片中活性材料接触,从而阻断负极的反应,快速控制电池热失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缓冲层与电芯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连接方式例如可以是胶粘连接。其中,胶粘连接方式可以是缓冲层与电芯的接触面设置胶粘层,胶粘层可以是完全覆盖接触面也可以是设置在接触面上的部分胶粘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当本申请中电池为锂离子电池时,电池反应过程中,负极片上具有活性锂材料,以缓冲介质选用水合物为例,当锂离子电池达到自产热温度时,负极中SEI膜受热分解,水合物由缓冲层释放后,与SEI膜分解后的负极直接接触,并且水分子与负极片上的活性锂材料反应,使负极片失去反应活性,从而阻断电池内的放热反应,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示例性地,本申请非限定性地提供一种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层叠后进行辊压得到电芯;
(2)将缓冲层设置在步骤(1)电芯中紧贴负极片的一侧表面并进行辊压;
(3)将步骤(2)具有缓冲层的电芯依次进行封装、注液、化成、分容等工序,制备得到所述的电池。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电池的阻燃方法,所述阻燃方法包括:
电池工作过程中温度升高至自产热温度,释放保护膜内的缓冲介质,缓冲介质进入电池内部,阻断电芯和电解液的放热反应,电池停止工作。
本申请利用保护膜以及缓冲介质配合,在电池热失控时,缓冲介质能够进入电池内部,与电芯中活性材料或电解液反应,从而使电池中含能物质失活或切断电池内含能物质之间的接触,进而阻断电池内部的放热反应,使电池停止工作,进而避免电池继续产热造成燃烧或爆炸等问题。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采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用电装置的形式不做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合理选择用电装置,例如,用电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运动手环、便携式计算机、电动车辆(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电动船舶、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无人机、其它电动飞行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电池在用电装置中使用时,可以是采用单一电池进行使用,可以是采用多个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形成电池组。例如电池可以采用电池模组的方式,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和箱体,多个电池单体形成电池组,电池组放置于箱体内,箱体包括顶板、底板、两个相对的端板和两个相对的侧板,顶板、底板、端板和侧板围成密封的箱体。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注入有电解液的铝塑膜外壳10,以及浸入电解液内的电芯20和缓冲层30,电芯20包括层叠设置的正极集流体21、正极活性层22、隔膜23、负极活性层24和负极集流体25,缓冲层30设置于电芯20贴近负极集流体25的一侧,即缓冲层30贴设于负极集流体25远离负极活性层24的一侧表面。
其中,正极集流体21为厚度12μm的铝箔,正极活性层22为厚度2.5μm的NCM811三元材料;隔膜23为厚度30μm的PP隔膜,负极集流体25为厚度6μm的铜箔,负极活性层24为厚度2.5μm的碳硅负极材料层,碳硅负极材料层中硅含量为10wt%。电解液为1M LiPF6,溶剂采用EC:EMC=3:7。
缓冲介质采用粒径D50为200nm的Na2HPO4·12H2O,保护膜采用熔化温度为189℃的热敏性PP保护膜,热敏性PP保护膜的厚度为200nm,缓冲层30的厚度为400nmm。
相对于电池容量为1Ah,缓冲层30中Na2HPO4·12H2O的用量为1.11g。
对比例1
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电池结构,其区别仅在于,电池内不设置缓冲层。
测试例1
将实施例1和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电池进行电池ARC热失控安全测试,测试方法包括:
电池进行正常使用工作,并将电池加热,当电池产生输出电压降时,停止对电池加热,持续监测电池的温度,并记录停止加热后电池的最高温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编号 电池最高温度/℃
实施例1 540.2
对比例1 1024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本申请在电池内设置缓冲层,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缓冲层中缓冲介质释放至电池内,与电池负极中的活性锂反应,从而阻断电池内部的热失控放热反应,降低热失控总释放能量,有效降低电池的最高温度,大大降低单体电池的热失控影响,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对于多个电池的模组热蔓延的抑制能力,进一步避免电池发生大规模燃烧和爆炸等问题。
进一步地,本申请采用水合物作为缓冲介质,使缓冲介质具有吸热功能,从而能够对部分热量进行吸收,减轻电池内部温升,减缓电池内部到达自产热温度的时间,预防电池热失控,进一步地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测试例2
测试Ca+An+Ele、Ca+An+Ele+12H2O、An+Ele、An+Ele+12H2O、Ca+Ele以及Ca+Ele+12H2O的材料热稳定性能,Ca代表的是正极材料,采用的是NCM811三元材料,An代表的是负极材料,采用的是硅含量10wt%的碳硅材料,Ele代表的是电解液,采用的是1M LiPF6,溶剂采用EC:EMC=3:7,12H2O代表的是缓冲介质,采用的是Na2HPO4·12H2O,以Ca+An+Ele为例,其代表的是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混合物,测试方法包括:
采用TA-DSC25差示扫描量热仪,以10K/min的升温速率,从40℃升温至550℃下对上述材料组合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通过图3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对部分组分及全组分材料热稳定性测试发现,在负极-电解液-缓冲介质体系中,负极-电解液之间的放热峰被提前,这有利于打断全电池热失控反应时序;在正极-电解液-缓冲介质体系中,出现一个大的放热峰,这归因于气体生成导致体系压强增大,并非放热,无需担心;在正极-负极-电解液-缓冲介质体系中,可以明显发现放热量有显著下降,因此可以证明在加入该缓冲介质后,电池材料热稳定性及热安全性得到提升。
通过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本申请在电池内部设置缓冲层,缓冲层利用保护膜将缓冲介质包覆,在电池达到自产热温度时,将缓冲介质由保护膜释放并进入电池内部,阻断电池内部导致电池热失控的反应,避免电池由于热失控引发的燃烧和爆炸等问题,实现电池的安全防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注入有电解液的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芯,所述外壳的内壁和/或所述电芯上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保护膜以及密封于所述保护膜内的缓冲介质,所述缓冲介质用于阻断电芯和电解液的放热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介质包括填充在所述保护膜内的水合物;可选地,所述水合物包括Na2HPO4·12H2O、FeCl3·6H2O、FeSO4·7H2O、Ba(OH)2·8H2O、ZnSO4·7H2O和CuSO4·5H2O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介质为填充在所述保护膜内的水合物,相对于1Ah的电池容量,所述水合物中水分子的总质量为0.65~0.7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介质的粒径D50为1~10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的熔化温度为80~200℃;可选地,所述保护膜包括热敏性PP保护膜和热敏性PET保护膜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1~1μm;可选地,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为1~1000nm。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电芯靠近负极片的一侧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电池的阻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方法包括:
电池工作过程中温度升高至自产热温度时,释放保护膜内的缓冲介质,缓冲介质进入电池内部,阻断电芯和电解液的放热反应,电池停止工作。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CN202310292395.6A 2023-03-23 2023-03-23 电池及其阻燃方法和用电装置 Pending CN1165814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2395.6A CN116581433A (zh) 2023-03-23 2023-03-23 电池及其阻燃方法和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2395.6A CN116581433A (zh) 2023-03-23 2023-03-23 电池及其阻燃方法和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1433A true CN116581433A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42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92395.6A Pending CN116581433A (zh) 2023-03-23 2023-03-23 电池及其阻燃方法和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814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53916A (en) Multi-layered polymeric gel electrolyte and electrochemical cell using same
US20200290933A1 (en) Partition member and assembled battery
EP3907814B1 (en) Battery cas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evice containing battery casing
KR20070073173A (ko) 안전장치를 구비하고 있는 중대형 전지팩
US20200287256A1 (en) Partition member and assembled battery
JP2016533022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7378489B2 (ja) バッテリ用断熱素子
KR101640889B1 (ko) 상변화 물질을 포함하는 리튬이온 이차전지 셀 및 모듈
JP2022027535A (ja) 熱暴走抑制素子および関連応用
JPH1055822A (ja) リチウム2次電池及び電源装置
JP4348492B2 (ja) 非水系二次電池
CN220692144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JP2022133893A (ja) 蓄電デバイス構造体
KR20130141769A (ko)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전지모듈
JP7043813B2 (ja) 仕切り部材及び組電池
CN116581433A (zh) 电池及其阻燃方法和用电装置
CN115842125A (zh)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175036B (zh) 一种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JP7364019B1 (ja) 蓄電デバイス構造体
EP4318514A1 (en) Power storage device structure
CN217507465U (zh) 具有热防护机制的电池设备
KR102560566B1 (ko) 배터리용 단열 소자
US20230369682A1 (en) Battery pack system with thermal runaway mitigation features
CN116073031A (zh) 一种高安全性能的新结构电芯及其工作方法
JP2023162105A (ja) 防熱メカニズム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