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4541A - 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4541A
CN116574541A CN202310744903.XA CN202310744903A CN116574541A CN 116574541 A CN116574541 A CN 116574541A CN 202310744903 A CN202310744903 A CN 202310744903A CN 116574541 A CN116574541 A CN 116574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tower
vpsa
adsorption
pur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449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冬格
陈罗浩
纪志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nxi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nxi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nxi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nxi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449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745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74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45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KPURIFYING OR MODIFY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1/00Purifying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1/32Purifying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with selectively adsorptive solids, e.g. active carb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7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KPURIFYING OR MODIFY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1/00Purifying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1/002Removal of contamin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KPURIFYING OR MODIFY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1/00Purifying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1/002Removal of contaminants
    • C10K1/003Removal of contaminants of acid contaminants, e.g. acid gas removal
    • C10K1/004Sulfur containing contaminants, e.g. hydrogen sulf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4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CO2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和CO提纯单元,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油装置和脱硫装置,CO提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氧装置、VPSA脱CO2装置和VPSA提纯CO装置。煤气经过预处理单元处理后得到净化煤气,减压后依次进入脱氧装置和VPSA脱CO 2装置脱除O2和CO2后,进入VPSA提纯CO装置,最终得到CO产品气。本发明提供的预处理单元可以有效地脱除煤气中的硫化氢和羰基硫等含硫组分,实现了总硫脱除率≧80%,同时本发明提纯得到的CO产品气的纯度在98.5%以上,可作为有机化工产品的原料,用途广泛,可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化,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气回收利用技术领域,进一步地涉及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
背景技术
煤气是高炉冶炼过程中副产的一种可燃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氢气及烃类,同时含有少量HCl、有机硫、无机硫及粉尘。煤气具有热值低、气量大的特点,这增加了其利用难度。煤气除用于自身系统热风炉作燃料外,还有大量富余的煤气需要外排,外排的煤气通常用于TRT发电、炼焦炉、加热炉、均热炉、轧钢加热炉燃料及锅炉蒸汽发电。目前煤气预处理均采用末端治理技术净化煤气,但末端治理存在用户站点分散、重复投资、运行费用高、治理难等缺点。
CO也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工原料,也是合成一系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和中间体的重要原料,可以制取几乎所有的基础化学品,如氨、光气以及醇、酸、酐、酯、醛、醚、胺、烷烃和烯烃等。利用CO与过渡金属反应生成羰络金属或羰络金属衍生物的性质,可以制备有机化工生产所需的各类均相反应催化剂。此外,CO还可在聚乙烯聚合反应中用作终止剂。而CO一般是通过煤气提纯制取的,常见的提纯方法有深冷分离法,该法技术成熟,但是流程复杂,需要经过预处理,且装置的能耗较高,另外一种提纯CO的方法是溶剂吸收法,通过Cu2+络合物吸收CO,但该法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且能耗高。
尽管市面上有很多的PSA提纯CO装置,但是现有的PSA提纯CO系统存在一些问题:
(1)现有的PSA提纯CO系统制成的CO产品气纯度低,杂质含量高,产品气需要进一步处理;
(2)现有的PSA提纯CO系统使用起来不够节能,并且不便于勘测气体数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先脱除煤气中的油分、有机硫和无机硫组分,得到满足排放要求的净化煤气,再对净化煤气依次进行脱氧、脱CO2和CO提纯,得到最终的CO产品气,CO产品气纯度可达98.5%以上,实现了对煤气的净化和充分利用,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和CO提纯单元,
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油装置和脱硫装置;
所述CO提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氧装置、VPSA脱CO2装置和VPSA提纯CO装置;
煤气经过所述预处理单元处理后得到净化煤气,所述净化煤气经所述脱氧装置和所述VPSA脱CO2装置脱除O2和CO2后,进入所述VPSA提纯CO装置进行CO提纯处理,最终得到CO产品气。
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VPSA脱CO2装置包括多个并联的CO2吸附塔和设置在所述CO2吸附塔内的装填CO2吸附剂的吸附床层,所述CO2吸附剂用于吸附所述净化煤气内的CO2得到脱CO2气;所述VPSA提纯CO装置包括多个并联的CO吸附塔和设置在所述CO吸附塔内的装填CO吸附剂的吸附床层,所述CO吸附剂用于吸附所述脱CO2气内的CO,解吸后得到所述CO产品气。
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CO提纯单元还包括抽真空装置,用于对所述CO2吸附塔和所述CO吸附塔进行抽真空,解吸出被吸附的CO2和CO。
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除油装置包括除油塔和设置在所述除油塔内的除油剂;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和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内的脱硫剂;所述脱氧装置包括脱氧塔和设置在所述脱氧塔内的脱氧催化剂。
一些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脱硫装置和所述脱氧装置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将所述净化煤气加热至脱氧处理所需的温度;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脱氧装置和所述VPSA脱CO2装置之间的管路上。
一些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脱硫装置的出口管路上、所述VPSA脱CO2装置和所述VPSA提纯CO装置上的调压阀以及设置在所述脱硫装置和所述脱氧装置之间的管路上的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用于对所述净化煤气增压,减少压力损失。
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除油剂为活性炭除油剂;所述脱硫剂为氧化铁脱硫剂。
一些技术方案中,还包括DCS控制系统和显示器,所述DCS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预处理单元和所述CO提纯单元电连接,以实现对该系统的参数设置与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所述显示器用于方便操作人员对本系统进行启动或关闭以及设定更改相应操作参数。
一些技术方案中,本系统还包括气体监控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煤气脱硫前、后气体的成分、浓度以及所述CO产品气的纯度。
一些技术方案中,本系统还包括与所述CO2吸附塔的出口连通的CO2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所述CO2吸附塔内解吸的CO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煤气脱硫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先对煤气进行脱硫处理,可实现总硫脱除率≧80%,燃烧后满足国家对SO2的浓度要求;随后脱除净化煤气中的CO2,再进行CO提纯,得到的CO产品气纯度在98.5%以上,使煤气得到最大程度资源化综合利用,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2、本发明中预处理单元产生的废氧化铁和活性炭可用于炼钢;VPSA脱CO2处理得到的CO2可以进一步进行液化回收,避免了CO2向大气的直接排放,且采用的催化剂和吸收剂均为固体物质,无废水排放,资源利用与能量利用率高,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与社会效益;
3、本发明提供的DCS控制系统,对全系统内所有的装置进行自动控制。每一个控制点及时将数据反馈至控制中心,根据操作人员设定操作参数对系统内的装置运行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可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当发生波动时,DCS控制系统可自动调节至稳定状态,安全、简单、灵敏,为使用带来方便。
4、本发明系统操作简单,使用的仪器设备均为常用设备,投资及运行成本低、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节能降耗、对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和CO提纯单元。
其中,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油装置和脱硫装置。
CO提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氧装置、VPSA脱CO2装置和VPSA提纯CO装置。
该系统运行过程简述如下:
煤气经过预处理单元处理后得到净化煤气,净化煤气进入脱氧装置和VPSA脱CO2装置,脱除O2和CO2后,进入VPSA提纯CO装置进行CO提纯处理,最终得到CO产品气。
具体的,VPSA脱CO2装置包括多个并联的CO2吸附塔和设置在CO2吸附塔内的装填CO2吸附剂的吸附床层,CO2吸附剂用于吸附净化煤气内的CO2得到脱CO2气。
VPSA提纯CO装置包括多个并联的CO吸附塔和设置在CO吸附塔内的装填CO吸附剂的吸附床层,CO吸附剂用于吸附脱CO2气内的CO,解吸后得到CO产品气。
CO提纯单元还包括抽真空装置,优选为真空泵,用于对CO2吸附塔和CO吸附塔进行抽真空,解吸出被吸附的CO2和CO。
此外,本系统还设有调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VPSA脱CO2装置和VPSA提纯CO装置上的调压阀。具体的,在CO2吸附塔和CO吸附塔上分别设有第一调压阀和第二调压阀,用于分别调节CO2吸附塔和CO吸附塔内的气体压力。更优选的,上述调压阀可根据VPSA脱CO2装置和VPSA提纯CO装置的具体型号、结构和大小,以及生产要求调整安装的数量和型号。
优选的,VPSA脱CO2装置包括6个并联的CO2吸附塔,净化煤气脱除CO2后分流进入6个CO2吸附塔内,在6个CO2吸附塔内分别进行VPSA脱CO2处理得到脱CO2气(富CO气),包括以下步骤:吸附过程、均压降压过程、逆放过程、抽真空过程、均压升压过程和最终升压过程,实现了各个CO2吸附塔从吸附到再生的循环工艺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1)吸附过程:CO2吸附塔内的吸附床层装填有CO2吸附剂和干燥剂等多种吸附剂,脱除O2的净化煤气从塔底进入CO2吸附塔,在CO2吸附剂和其他多种吸附剂的作用下将CO2和水等物质吸附下来,未被吸附的脱CO2气(富CO气)从塔顶流出,进入VPSA提纯CO装置进行VPSA提纯CO处理。
当被吸附杂质的传质区前沿(称为吸附前沿)到达吸附床层出口预留段时,关掉该CO2吸附塔的原料气进料阀和出口阀,停止吸附过程,CO2吸附床开始转入再生过程。
(2)均压降压过程:在上述吸附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将该CO2吸附塔内的较高压力的气体放入其它的已完成再生过程的较低压力的CO2吸附塔,该过程不仅是降压过程,更是进一步回收死空间中富CO气的过程,可进行连续多次均压降压过程直至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并维持稳定。
(3)逆放过程:在上述均压降压过程结束后,吸附前沿已达到吸附床层出口,这时,逆着吸附方向将该CO2吸附塔压力降至0.01MPa.G~0.02MPa.G,此时被吸附的CO2开始从CO2吸附剂中大量解吸出来,解吸的CO2气经CO2吸附塔的解吸气出口设置的解吸气调压阀稳压后送出界区。此时,该CO2吸附塔内的装填CO2吸附剂的吸附床完成部分的再生。
优选的,本系统还包括与各个CO2吸附塔的出口连通的CO2回收装置,可用于回收储存CO2吸附塔内解吸的CO2
(4)抽真空过程:在上述的逆放过程结束后,采用真空泵逆着吸附方向对吸附塔进行抽真空,使吸附剂中的CO2得以完全解吸,送出界区,优选送入CO2回收装置。此时,该CO2吸附塔内的装填CO2吸附剂的吸附床完成全部的再生。
(5)均压升压过程:在上述的抽真空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的已完成吸附过程的CO2吸附塔内较高压力的富CO气依次对该CO2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均压降压过程相对应,不仅是均压升压过程,而且更是进一步回收死空间中富CO气的过程。
(6)最终升压过程:在上述的均压升压过程结束后,为了使CO2吸附塔可以平稳地切换至下一次吸附过程并保证产品纯度在这一过程中不发生波动,需要通过出口调压阀缓慢而平稳地用出口的富CO气将CO2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此处的出口调压阀优选为升压调节阀。
经过上述过程后CO2吸附塔便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吸附-再生”循环,又为下一次“吸附-再生”循环过程做好了准备。
6个CO2吸附塔交替进行以上的吸附、再生操作即可实现气体的连续分离与提纯。
优选的,VPSA提纯CO装置包括6个并联的CO吸附塔,脱CO2气(富CO气)分流后进入6个CO吸附塔内,在6个CO吸附塔内分别进行VPSA提纯CO处理得到CO产品气,包括以下步骤:吸附过程、均压降压过程、置换过程、逆放过程、抽真空过程、均压升压过程和最终升压过程,实现了各个CO吸附塔从吸附到再生的循环工艺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1)吸附过程:CO吸附塔内的吸附床层装填有CO吸附剂,脱CO2气(富CO气)从塔底进入CO吸附塔,在CO吸附剂的作用下将脱CO2气(富CO气)内的CO吸附下来,未被吸附的H2、N2等气体组分从塔顶排出。
当被吸附杂质的传质区前沿(称为吸附前沿)到达吸附床层出口预留段时,关掉该CO吸附塔的原料气进料阀和出口阀,停止吸附过程,CO吸附床层开始转入再生过程。
(2)均压降压过程:在上述的吸附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将该CO吸附塔内的较高压力的气体放入其它的已完成再生过程的较低压力的CO吸附塔,可进行连续多次均压降压过程直至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并维持稳定。
(3)置换过程:在上述的均压降压过程结束后,将一部分提纯的CO产品气从CO吸附塔的塔底通入,顺着吸附方向将CO吸附塔内的其他气体置换出去,以使CO吸附塔内的CO纯度达到98.5%以上,CO吸附塔的出口排出的置换气排入原料气缓冲罐;
(4)逆放过程:在上述的置换过程结束后,吸附前沿已达到床层出口,这时,逆着吸附方向将该CO吸附塔压力降至0.01MPa.G~0.02MPa.G,此时被吸附的CO开始从CO吸附剂中大量解吸出来,解吸的CO气经解析气调压阀稳压后进入CO缓冲罐,此时,CO吸附塔内的装填CO吸附剂的吸附床完成部分的再生。
(5)抽真空过程:在上述的逆放过程结束后,采用真空泵逆着吸附方向对CO吸附塔进行抽真空,使CO吸附剂中的CO得以完全解吸,得到CO产品气,送入CO缓冲罐,随后送出界区,此时,CO吸附塔内的装填CO吸附剂的吸附床完成全部的再生。
(6)均压升压过程:在上述的抽真空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的已完成吸附过程的CO吸附塔内较高压力的气体对该CO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均压降压过程相对应,可进行连续多次均压降压过程直至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并维持稳定。
(7)最终升压过程:在上述的均压升压过程结束后,为了使CO吸附塔可以平稳地切换至下一次吸附过程并保证产品纯度在这一过程中不发生波动,需要通过出口调压阀缓慢而平稳地用出口的CO气将CO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此处的出口调压阀优选为升压调节阀。
经过上述过程后CO吸附塔便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吸附—再生”循环,又为下一次“吸附—再生”循环过程做好了准备。
6个CO吸附塔交替进行以上的吸附、再生操作即可实现气体的连续分离与提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的除油装置包括除油塔和设置在除油塔内的除油剂。此处的除油剂的种类不做限定,优选为活性炭除油剂。
界区外的压力为8~9kPa的常温煤气从塔底进入除油塔,经过活性炭除油剂,脱除煤气中绝大部分油分,以延长后续脱硫净化过程中装置的使用寿命。
脱硫装置为脱硫塔,脱硫塔内部设有装填脱硫剂的床层,脱硫剂的种类不做限定,优选为氧化铁脱硫剂。
上述所用的氧化铁脱硫剂具有较高的脱硫活性和硫容,其中在常温下具有脱硫活性的主要成分为:α-Fe2O3·H2O和γ-Fe2O3·H2O。
当煤气通过床层时,混合煤气中的硫组分H2S与氧化铁脱硫剂接触反应生成硫化铁。反应为:Fe2O3·H2O+3H2S=Fe2S3·H2O+3H2O。
由于煤气中含有少量氧气,生成的硫化铁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并析出硫磺。反应为:2Fe2S3·H2O+3O2=2Fe2O3·H2O+6S。
当煤气中的O2/H2S≥3时,这一脱硫—再生过程将不断进行,直到脱硫剂空隙被堵塞而失效,在此过程中,具有活性的氧化铁脱硫剂实际上相当于催化剂的作用。
从微观上看,氧化铁脱硫剂的脱硫过程可细分为以下几步:
(1)硫组分通过气固界面上的气膜和氧化铁脱硫剂微孔向内部扩散到氧化铁水合物表面;
(2)硫组分溶解于氧化铁脱硫剂表面的水膜中,并离解成HS-、S2 -离子;
(3)HS-、S2 -离子与水合氧化铁中的晶格氧(OH-,O2 -)相互置换,生成Fe2S3·H2O;
(4)晶格重排,水合氧化铁的针型及立方体结构转变成水合硫化铁的单斜晶体;
(5)生成的表层硫化铁与内层的氧化铁进行界面反应,硫向内扩散;
(6)表面更新后,表面的氧化铁继续吸收H2S。
本发明的调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脱硫装置和脱氧装置之间的管路上的增压器,优选为鼓风机,对经过除油处理和脱硫处理得到的初步净化的煤气进行增压,压力增加至70kPa左右,以克服因装置阻力造成的压力损失,增压后的净化煤气随即送入脱氧装置。
本发明还设置了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脱硫装置和脱氧装置之间的管路上,加热装置优选为加热器,将经过初步净化的煤气加热至脱氧处理所需的温度,加热温度优选为180℃。
调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脱硫装置出口的第三调压阀,净化煤气经第三调压阀稳压至8~9kPa后送出界区,该净化煤气燃烧后可满足国家对SO2的浓度要求。
净化煤气随后进入CO提纯单元中的脱氧装置中进行脱氧处理,本发明提供的脱氧装置包括脱氧塔和设置在脱氧塔内的脱氧催化剂。
净化煤气经过压缩机压缩至0.7MPa.G,从塔顶进入脱氧塔,在升温的状态下,净化煤气中的微量氧气和氢气在脱氧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脱氧反应为:2H2+O2=2H2O。
本系统还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设置在脱氧装置和VPSA脱CO2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脱氧后的脱氧气从脱氧塔的塔底流出,经冷却装置冷却至至40℃后进入VPSA脱CO2装置。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系统还设有DCS控制系统和显示器,DCS控制系统分别与脱硫单元和CO提纯单元电连接,具体的是,本系统在各装置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程控阀,程控阀与DCS控制系统电连接,DCS控制系统控制程控阀的开关实现对运行过程的切换控制,DCS控制系统还与加热装置、抽真空装置等仪表设备电连接,进而实现对该系统的参数设置、运行过程的切换控制和实时监测。显示器可方便操作人员对本系统进行启动或关闭以及设定更改相应参数等操作。
本系统还设有气体监控装置,用于检测煤气脱硫前、后气体的成分、浓度以及CO产品气的纯度。
在本系统开始工作前还需要进行开车准备工作,系统的开车准备主要是指本系统中的工艺管道、管件及阀门等的检验,系统管道的吹扫与清洗,系统的气体泄漏性试验,系统的气密检验等。由于本系统为煤气系统,因而系统的检验需特别仔细认真。
在系统正式投料前还应用干燥、洁净的氮气对整个系统内的装置进行彻底置换使整个系统的含氧量低于0.5%(体积)。置换方法可按正常运行步骤进行,即以氮气作为原料气通入,启动系统开始运行,直到CO产品气出口和CO2解吸气出口的氧含量均小于0.5%为止(至少三次取样分析均合格才能视为合格)。如氮气量不足,则可分阶段逐塔、逐管通入氮气进行置换。
在所有设备、仪表、微机等都已准备完毕并经过了严格检查,系统也已完成置换后,即可进入首次投料、开始生产过程。
操作人员可在显示器上设定吸附时间和各装置的操作系数从而调整煤气的净化效果和CO产品气纯度。
由于VPSA脱CO2装置和VPSA提纯CO装置均是由6台吸附塔组成,因而为提高装置的可靠性,本系统编制了一套切塔与恢复程序。即:当某一台吸附塔出现故障时,可将其脱出工作线,让剩余的吸附塔继续生产。
具体步骤如下:
1、故障塔判断:
当某吸附塔的压力异常和程控阀出错同时发生时,就认为此塔故障,应予以切除。此时DCS控制系统将提示操作人员,在显示器上对应的吸附塔变成红色。
2、切塔操作:
经操作人员确认故障属实后,直接在显示器上选中故障塔的切除键,然后将其置“ON”。则DCS控制系统设定的程序将自动关断该塔的所有程控阀,将故障塔切出工作线。
DCS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自动将程序切入与切塔前相对应的点,保证切除时其他吸附塔压力无大的波动。
切塔后,在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请检修人员检修故障塔。
如果在已切除一台吸附塔后又有吸附塔故障出现,则重复以上的操作即可继续切塔运行。
另外要注意的是:
(1)装置只允许依次切除,不允许同时切除两个吸附塔。
(2)吸附塔上的进气阀、出气阀和解吸气阀同时处于打开状态且吸附塔压力报警时,设定的程序将强制切塔并报警。
由于绝大多数故障均出现在仪表和控制系统上,因而通常切塔后的检修无需拆工艺管线和设备。
但被切除塔在检修时,如需要拆开连接的工艺管道或设备,则必须先停止生产,需隔离该故障塔,再将塔内气体排入燃气系统并进行置换。
3、故障塔恢复
当被切除塔的故障排除后,需要将其重新投入正常运行,但如果投入的时机、状态不对,将引起较大的压力波动和产品纯度变化,甚至可能出现故障和安全事故。为此,本系统设计的自动恢复软件能够自动找出最佳状态恢复,使系统波动最小。
恢复过程如下:
(1)操作人员发出塔恢复指令:
在显示器上直接点动需要恢复的吸附塔的切除键,将其置“OFF”然后确认。
(2)自动等待合适的时间将故障塔恢复至运行程序。
DCS控制系统设定的自动恢复软件程序可根据各塔的压力状态,自动确定恢复后应进入的最佳运行步序,然后自动等待到该步序的最佳切入时机,切入新程序。
注意:新恢复的塔总是从解吸阶段切入的(即均压降压过程~逆放过程),这样可保证恢复后的产品纯度不变。
本系统在接到生产调度的停产通知后即可进行正常停产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通知前后工段做相应的调整;
(2)在显示器上将运行按钮复位至STOP状态,将程控阀全部关闭;
(3)关闭各个装置上的所有阀门,使系统与界区外隔断。
(4)在显示器上操作运行按钮运行系统几步,使程控阀动作数次以使各塔压力基本相等并且都处于较高的正压。
至此,就完成了整个正常停产过程。停产后,VPSA脱CO2装置和VPSA提纯CO装置处于正压状态,且与界区隔断。因而,系统可较长时间地处于安全停产状态。但由于停产后系统内仍然是易燃、易爆气体,所以整个界区仍然是防爆界区,严禁动火。
在正常停产后,各吸附塔的压力相同,DCS控制系统的程序复位,因而再次生产应按正常生产步骤操作。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进行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得到的实验结果如表1。
表1煤气脱硫和提纯一氧化碳实验结果
时间(小时:分钟) 0:26 4:26 8:26
进口总硫浓度(ppm) 52.71 48.95 42.45
出口总硫浓度(ppm) 8.74 8.32 7.41
CO产品纯度% 98.55 98.80 99
在本系统运行26min、4h26min和8h26min时对除油塔进口处以及脱硫塔出口处的煤气内的总硫浓度进行检测,同时对CO吸附塔出口处的CO产品气进行纯度检测,如表1所示,本系统可实现总硫脱除率≧80%,CO产品气纯度≧98.5%。
表2煤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总硫脱除率
表2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煤气脱硫装置分别在80、110、120、140、150℃温度下的总硫脱除率的测试结果,采用硫分析仪对入、出口处的煤气内的总硫浓度进行检测,结合表中数据,本系统可实现总硫脱除率达80%以上。
表3煤气脱硫和提纯一氧化碳实验能耗统计
如表3所示,在煤气脱硫和提纯一氧化碳实验结束后,对各装置设备实际运行的能耗进行统计计算,本系统大约每小时可节省6.67%的电量、14.29%的循环冷水量以及3%的低压蒸汽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源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预处理单元和CO提纯单元,
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油装置和脱硫装置;
所述CO提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氧装置、VPSA脱CO2装置和VPSA提纯CO装置;
煤气经过所述预处理单元处理后得到净化煤气,所述净化煤气经所述脱氧装置和所述VPSA脱CO2装置脱除O2和CO2后,进入所述VPSA提纯CO装置进行CO提纯处理,最终得到CO产品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VPSA脱CO2装置包括多个并联的CO2吸附塔和设置在所述CO2吸附塔内的装填CO2吸附剂的吸附床层,所述CO2吸附剂用于吸附所述净化煤气内的CO2得到脱CO2气;
所述VPSA提纯CO装置包括多个并联的CO吸附塔和设置在所述CO吸附塔内的装填CO吸附剂的吸附床层,所述CO吸附剂用于吸附所述脱CO2气内的CO,解吸后得到所述CO产品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CO提纯单元还包括抽真空装置,用于对所述CO2吸附塔和所述CO吸附塔进行抽真空,解吸出被吸附的CO2和CO。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油装置包括除油塔和设置在所述除油塔内的除油剂;
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和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内的脱硫剂;
所述脱氧装置包括脱氧塔和设置在所述脱氧塔内的脱氧催化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脱硫装置和所述脱氧装置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将所述净化煤气加热至脱氧处理所需的温度;
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脱氧装置和所述VPSA脱CO2装置之间的管路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脱硫装置的出口管路上、所述VPSA脱CO2装置和所述VPSA提纯CO装置上的调压阀以及设置在所述脱硫装置和所述脱氧装置之间的管路上的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用于对所述净化煤气增压,减少压力损失。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油剂为活性炭除油剂;
所述脱硫剂为氧化铁脱硫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DCS控制系统和显示器,所述DCS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预处理单元和所述CO提纯单元电连接,以实现对该系统的参数设置与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所述显示器用于方便操作人员对本系统进行启动或关闭以及设定更改相应操作参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气体监控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煤气脱硫前、后气体的成分、浓度以及所述CO产品气的纯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CO2吸附塔的出口连通的CO2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所述CO2吸附塔内解吸的CO2
CN202310744903.XA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 Pending CN1165745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4903.XA CN116574541A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4903.XA CN116574541A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4541A true CN116574541A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35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44903.XA Pending CN116574541A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745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01815B1 (ko) 고로가스의 분리방법 및 장치
CN113310063A (zh) 一种玻璃窑烟气二氧化碳的捕集提纯装置及捕集提纯方法
WO2013084402A1 (ja) 硫化水素分離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水素製造システム
KR20110093787A (ko) 오염물질 제거를 위한 다중 고정-유동층
JP2009226257A (ja) 高炉ガスの分離方法、および高炉ガスの分離システム
CN104986735B (zh) 一种提高氢气回收率的方法
JP5498661B2 (ja) 高炉ガスの分離方法
CN102423601B (zh) 环己烷氧化系统尾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11286368A (zh) 一种高炉煤气吸附脱硫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02547B (zh) 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
JP2017226562A (ja) 水素ガス製造方法及び水素ガス製造装置
JP2009226258A (ja) 高炉ガスの分離方法、および高炉ガスの分離装置
US8226744B2 (en) Repressurization of a VSA treating a gas mixture comprising a fuel
JP2012031050A (ja) ヘリウムガスの精製方法および精製装置
CN109276973B (zh) 从炼化放空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
CN111482050A (zh) 氢气提纯装置及方法
CN116574541A (zh) 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系统
CN116588938A (zh) 一种煤气预处理和提纯一氧化碳的工艺
KR101909291B1 (ko) 아르곤 가스의 정제 방법 및 정제 장치
CN108557787A (zh) 一种回收粗氩气再提纯方法
CN212327831U (zh) 一种火驱尾气环保资源化处理系统
CN212348246U (zh) 氢气提纯装置
CN203990299U (zh) 气体保障性脱硫装置
CN113731098A (zh) 一种火驱尾气环保资源化处理系统及工艺流程
CN214300021U (zh) 一种有机硫脱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