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1718A - 一种大型合模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型合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1718A
CN116571718A CN202310644578.XA CN202310644578A CN116571718A CN 116571718 A CN116571718 A CN 116571718A CN 202310644578 A CN202310644578 A CN 202310644578A CN 116571718 A CN116571718 A CN 116571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die holder
base
guid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445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贤舟
叶佳杰
胡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UN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UN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UN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UN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4457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717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71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1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6Mechanisms or devices for locking or opening dies
    • B22D17/266Mechanisms or devices for locking or opening dies hydraulical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合模机,包括底座,底座的上侧竖向设置有四根导柱,导柱的顶部安装有顶座,底座和顶座之间设置有沿着导柱上下升降的中座,顶座上设置有与中座相连的升降油缸,中座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翻转模板,中座上侧设置有至少两个与翻转模板相连的翻转油缸,底座的侧部安装有承托油缸,还包括安装在下部可以平移的下模座;底座上侧侧部和中部分别安装有模座侧部托举组件和模座中部托举组件;底座的前后两侧均并排设置有活动油缸承托座,下模座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与活动油缸承托座相对应的承托滚轮座。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大型合模机的下模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大型合模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模机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精度大型合模机。
背景技术
合模机是目前压铸生产单位中常用的一种大型设备,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采用一体化的车架底盘,而这就需要更加大型化的压铸模具,为了满足大型化压铸模具的合模适配需要,也需要用到大型的合模机,如超过1000吨的合模机,对于超过1000吨的合模机来说其下模座的长度和宽度都超出了常规的合模机,当下模座在合模机的下部进行平移的过程以及定位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而下模座发生形变会导致模具也发生形变或者位移,会损坏模具或者影响模具的正常修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合模机,可以解决现有的大型合模机的下模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合模机,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上侧竖向设置有四根导柱,所述的导柱的顶部安装有顶座,所述的底座和顶座之间设置有沿着导柱上下升降的中座,所述的顶座上设置有多个与中座相连的升降油缸,所述的中座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翻转模板,所述的中座上侧设置有至少两个与翻转模板相连的翻转油缸,所述的底座的侧部安装有多个用于对中座的升降进行支撑的承托油缸,还包括侧部移动支撑架,并排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前侧;中部移动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前侧中部,且与侧部移动支撑架平行,所述的中部移动支撑架和侧部移动支撑架上侧均铺设有延伸至底座后侧边缘的导轨,所述的导轨上侧滚动平移设置有下模座;所述的底座上沿着两侧的导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内安装有模座侧部托举组件,所述的底座的中心与中部的导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模座中部托举组件,所述的下模座下侧的滚轮与模座侧部托举组件以及模座中部托举组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底座的前后两侧均并排设置有活动油缸承托座,所述的下模座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与活动油缸承托座相对应的承托滚轮座,采用中部移动支撑架和侧部移动支撑架同时对下模座进行支撑,防止下模座在平移的时候发生形变,同时在下模座移动到底座的位置后升降过程中通过模座侧部托举组件、模座中部托举组件以及活动油缸承托座和承托滚轮座对下模座进行托举,能有效防止下模座在升降过程中发生形变。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的上侧紧靠位于两侧的导轨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座,所述的下模座的侧壁设置有与导向座相配的导向板,所述的导向座包括垫高座和设置在所述垫高座上侧的导向轮限位座,所述的导向轮限位座上水平安装有与导向板相接触的导向轮,导向轮可以保证下模座平移到位,不会与导轨脱离。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向轮为金属导向轮,所述的导向轮与导向板相接触时产生导通信号并传输给合模机的控制单元,可以对下模座是否移动到位进行监测,给后续的升降提供信号,防止损坏下模座。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的前后侧与活动油缸承托座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耳板,所述的活动油缸承托座包括活动座和设置在所述活动座顶部的顶升油缸,所述的安装耳板嵌入到活动座中并通过转动部件与活动座相连,利用安装耳板可以实现活动座的快速安装,而且活动座可以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动,这样顶升油缸在对承托滚轮座进行顶升的时候如果承托滚轮座没有准确到位也可以进行自行调整角度保证对承托滚轮座进行有效顶升,而且安装耳板嵌入到活动座中,再安装转动部件就无需其他的紧固件,安装十分简单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的承托滚轮座包括一承托座,所述的承托座的下部通过转轴安装有承托滚轮,所述的承托滚轮与顶升油缸相接触,所述的承托座与下模座的侧壁之间通过插轴转动相连,所述的承托座两侧的下模座侧壁上设置有可水平调节的限位靠山块,通过承托滚轮的转动可以在顶升油缸表面进行短距离的滑动,而承托座可以在微小的角度为转动,使承托滚轮可以与顶升油缸充分接触,限位靠山块可以调整角度,使承托座的调整角度发生改变。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的前侧并排设置有斜撑支架,所述的斜撑支架的上端与顶座固定相连,通过设置两个斜撑支架可以实现对顶座的加固,在顶座上的翻转模板向前翻转的时候不会产生比较大的摆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撑支架的上端宽度小于下端宽度,所述的斜撑支架的两侧设置有若干相互连接的水平加强板和竖向加强板,这样可以提高斜撑支架的强度,支撑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座的上侧位于翻转油缸的后侧安装有限位靠接装置,所述的限位靠接装置包括支撑立柱、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的上侧并向翻转油缸延伸的上斜撑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的后侧并斜向下延伸至与中座的侧壁相抵的下斜撑部,所述的上斜撑部的前端安装有油缸靠板,通过支撑立柱可以实现整个限位靠接装置的安装,上斜撑部和下斜撑部可以使翻转油缸倾斜的时候可以作用到中座上,起到靠接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斜撑部的前端并排设置有一对螺套,所述的螺套内穿接有支撑螺杆,所述的支撑螺杆的端部与油缸靠板相连,所述的支撑螺杆上套接有锁紧螺母,可以通过支撑螺杆来调节油缸靠板的位置,从而调节支撑点的位置,锁紧螺母可以对支撑螺杆的位置进行锁定,防止支撑螺杆进行轴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立柱的上部后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的第一安装板与下斜撑部的一端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所述的下斜撑部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与中座的顶面相靠,所述的底板的一侧相垂直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的第二安装板通过紧固件与中座的侧壁相连,第一安装板可以实现下斜撑部与支撑立柱的牢固连接,第二安装板可以保证下斜撑部与中座的侧壁牢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对现有的双段承托式合模机进行改进,采用三条导轨来对下模座进行支撑,并通过设置多个模座侧部托举组件和模座中部托举组件同时对下模座进行多点支撑使下模座可以同步下降,还在前后侧安装配套的活动油缸承托座和承托滚轮座,在下模座上升的时候可以对下模座进行辅助支撑,防止下模座进行发生形变,满足大型合模机的使用要求;
(2)通过设置两个斜撑支架可以实现对顶座的加固,在顶座上的模具向前翻转的时候不会产生比较大的摆动,对于大型合模机的应用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3)在中座上安装有限位靠接装置,通过支撑立柱可以实现整个限位靠接装置的安装,上斜撑部和下斜撑部可以使翻转油缸倾斜的时候可以作用到中座上,起到靠接作用,可以解决现有的大型合模机的翻转油缸没有支撑无法可靠地支撑模板翻转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主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第一视角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第一视角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导向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活动油缸承托座和承托滚轮座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活动油缸承托座和承托滚轮座的侧视剖视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活动油缸承托座和承托滚轮座的主视剖视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限位靠接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限位靠接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限位靠接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
1、底座,11、承托油缸,12、侧部移动支撑架,13、模座中部托举组件,14、第一安装孔,15、模座侧部托举组件,16、导轨,17、安装耳板,18、承托滚轮座,19、活动油缸承托座,2、导柱,21、导向座,24、导向轮,3、中座,31、导向板,32、导向轮限位座,33、垫高座,34、导向轮,4、顶座,41、承托滚轮,42、承托座,43、转轴,44、插轴,45、限位靠山块,5、翻转油缸,51、顶升油缸,52、活动座,53、转动部件,6、升降油缸,61、下斜撑部,62、上斜撑部,63、支撑螺杆,64、油缸靠板,65、第一安装板,66、支撑立柱,67、底板,68、第二安装板,69、螺套,7、斜撑支架,71、锁紧螺母,8、中部移动支撑架,9、下模座,10、翻转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大型合模机的下模座在平移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的问题,具体来说,对于超过1000吨的大型合模机,其下模座的横向跨度会超过6米,前后方向的纵向跨度也会超过4米,在下模座的使用过程中会移动到合模机的底座上到位,然后下降架设在底座上,为后续的合模做准备,而在下模座的升降过程中由于下模座上安装了模具,整体的重量是很大的,横向跨度也大,就很容易发生形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11所示,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合模机,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的上侧竖向设置有四根导柱2,所述的导柱2的顶部安装有顶座4,所述的底座1和顶座4之间设置有沿着导柱2上下升降的中座3,所述的顶座4上设置有多个与中座3相连的升降油缸6,所述的中座3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翻转模板10,所述的中座3上侧设置有至少两个与翻转模板10相连的翻转油缸5,所述的底座1的侧部安装有多个用于对中座3的升降进行支撑的承托油缸11,还包括侧部移动支撑架12,并排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前侧;中部移动支撑架8,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前侧中部,且与侧部移动支撑架12平行,所述的中部移动支撑架8和侧部移动支撑架12上侧均铺设有延伸至底座1后侧边缘的导轨16,所述的导轨16上侧滚动平移设置有下模座9;所述的底座1上沿着两侧的导轨16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4,所述的第一安装孔14内安装有模座侧部托举组件15,所述的底座1的中心与中部的导轨1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模座中部托举组件13,所述的下模座9下侧的滚轮与模座侧部托举组件15以及模座中部托举组件1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并排设置有活动油缸承托座19,所述的下模座9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与活动油缸承托座19相对应的承托滚轮座18,采用中部移动支撑架8和侧部移动支撑架12同时对下模座9进行支撑,防止下模座9在平移的时候发生形变,同时在下模座9移动到底座1的位置后升降过程中通过模座侧部托举组件15、模座中部托举组件13以及活动油缸承托座19和承托滚轮座18对下模座9进行托举,能有效防止下模座9在升降过程中发生形变。
本实施例中的合模机为双段承托式合模机,在中座3升降行程的上半部是通过升降油缸6来驱动升降,在升降油缸6伸出到极限位置时,承托油缸11上升承托柱中座3,升降油缸6与中座3分离,通过承托油缸11可以使中座3继续下降,实现合模,这样的结构使升降油缸6的长度可以做的比较短,降低整个合模机的高度。
具体的,下模座9可以由安装在中部移动支撑架8上的传动链进行驱动平移,在修模的时候可以将下模座9移动到中部移动支撑架8和侧部移动支撑架12的前端,在合模的时候则下模座9移动到底座1的上侧,与中座3下侧的翻转模板10相对应的位置,而在下模座9移动到底座1上侧到位了以后,通过模座侧部托举组件15和模座中部托举组件13可以同时对下模座9进行支撑,使其下降,直到底部与底座1贴合,这样下模座9上侧的模具就可以进行合模了。
而在合模完成后下模座9需要向外侧移动,就需要将下模座9顶起来,如果只是模座侧部托举组件15和模座中部托举组件13对下模座9施加上顶的力,则在上顶的瞬间容易导致下模座9发生形变,所以采用前后侧的活动油缸承托座19和承托滚轮座18对下模座9进行辅助支撑,活动油缸承托座19和承托滚轮座18的位置是在模座侧部托举组件15和模座中部托举组件13之间的区域,所以其与模座侧部托举组件15和模座中部托举组件13同时上顶,这样才能防止下模座9发生形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所述的底座1的上侧紧靠位于两侧的导轨16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座21,所述的下模座9的侧壁设置有与导向座21相配的导向板31,所述的导向座21包括垫高座33和设置在所述垫高座33上侧的导向轮限位座32,所述的导向轮限位座32上水平安装有与导向板31相接触的导向轮34,导向轮34可以保证下模座9平移到位,不会与导轨16脱离。同时,所述的导向轮24为金属导向轮,所述的导向轮34与导向板31相接触时产生导通信号并传输给合模机的控制单元,可以对下模座9是否移动到位进行监测,给后续的升降提供信号,具体来说,只有当所有的导向轮34与导向板31相接触形成回路的时候才说明下模座9已经移动到位,下模座9可以进行升降操作,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8所示,所述的底座1的前后侧与活动油缸承托座19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耳板17,所述的活动油缸承托座19包括活动座52和设置在所述活动座52顶部的顶升油缸51,所述的安装耳板17嵌入到活动座52中并通过转动部件53与活动座52相连,利用安装耳板17可以实现活动座52的快速安装,而且活动座52可以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动,这样顶升油缸51在对承托滚轮座18进行顶升的时候如果承托滚轮座18没有准确到位也可以进行自行调整角度保证对承托滚轮座18进行有效顶升,而且安装耳板17嵌入到活动座52中,再安装转动部件53就无需其他的紧固件,安装十分简单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8所示,所述的承托滚轮座18包括一承托座42,所述的承托座42的下部通过转轴43安装有承托滚轮41,所述的承托滚轮41与顶升油缸51相接触,所述的承托座42与下模座9的侧壁之间通过插轴44转动相连,所述的承托座42两侧的下模座9侧壁上设置有可水平调节的限位靠山块45,通过承托滚轮31的转动可以在顶升油缸51表面进行短距离的滑动,而承托座42可以在微小的角度为转动,使承托滚轮41可以与顶升油缸51充分接触,限位靠山块45可以调整角度,使承托座42的调整角度发生改变。
在使用合模机对模具进行维修的时候需要将翻转模板10朝前进行翻转,由于模具重量大,在翻转的过程中合模机的顶座的摆动比较大,使合模机具有倾覆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1-2所示,所述的底座1的前侧并排设置有斜撑支架7,所述的斜撑支架7的上端与顶座4固定相连,通过设置两个斜撑支架7可以实现对顶座4的加固,在顶座4上的翻转模板10向前翻转的时候不会产生比较大的摆动,所述的斜撑支架7的上端宽度小于下端宽度,所述的斜撑支架7的两侧设置有若干相互连接的水平加强板和竖向加强板,这样可以提高斜撑支架7的强度,支撑更加稳定。
另外,而在翻转模板10处于翻转状态时翻转油缸5如果没有支撑靠接结构进行支撑容易使转轴发生形变,翻转油缸5对于模板的支撑也无法稳定,可能会发生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9-11所示,所述的中座3的上侧位于翻转油缸5的后侧安装有限位靠接装置,所述的限位靠接装置包括支撑立柱66、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66的上侧并向翻转油缸5延伸的上斜撑部62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66的后侧并斜向下延伸至与中座3的侧壁相抵的下斜撑部61,所述的上斜撑部62的前端安装有油缸靠板64,通过支撑立柱66可以实现整个限位靠接装置的安装,上斜撑部62和下斜撑部61可以使翻转油缸5倾斜的时候可以作用到中座上,起到靠接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斜撑部62的前端并排设置有一对螺套69,所述的螺套69内穿接有支撑螺杆63,所述的支撑螺杆63的端部与油缸靠板64相连,所述的支撑螺杆63上套接有锁紧螺母71,可以通过支撑螺杆63来调节油缸靠板64的位置,从而调节支撑点的位置,锁紧螺母71可以对支撑螺杆的位置进行锁定,防止支撑螺杆63进行轴向移动。
同时,如图9所示,所述的支撑立柱66的上部后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65,所述的第一安装板65与下斜撑部61的一端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所述的下斜撑部61的底部安装有底板67,所述的底板67与中座3的顶面相靠,所述的底板67的一侧相垂直设置有第二安装板68,所述的第二安装板68通过紧固件与中座3的侧壁相连,第一安装板65可以实现下斜撑部与支撑立柱的牢固连接,第二安装板68可以保证下斜撑部61与中座3的侧壁牢固连接。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大型合模机,包括:
底座(1),所述的底座(1)的上侧竖向设置有四根导柱(2),所述的导柱(2)的顶部安装有顶座(4),所述的底座(1)和顶座(4)之间设置有沿着导柱(2)上下升降的中座(3),所述的顶座(4)上设置有多个与中座(3)相连的升降油缸(6),所述的中座(3)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翻转模板(10),所述的中座(3)上侧设置有至少两个与翻转模板(10)相连的翻转油缸(5),所述的底座(1)的侧部安装有多个用于对中座(3)的升降进行支撑的承托油缸(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侧部移动支撑架(12),并排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前侧;
中部移动支撑架(8),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前侧中部,且与侧部移动支撑架(12)平行,所述的中部移动支撑架(8)和侧部移动支撑架(12)上侧均铺设有延伸至底座(1)后侧边缘的导轨(16),所述的导轨(16)上侧滚动平移设置有下模座(9);
所述的底座(1)上沿着两侧的导轨(16)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4),所述的第一安装孔(14)内安装有模座侧部托举组件(15),所述的底座(1)的中心与中部的导轨(1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模座中部托举组件(13),所述的下模座(9)下侧的滚轮与模座侧部托举组件(15)以及模座中部托举组件(13)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并排设置有活动油缸承托座(19),所述的下模座(9)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与活动油缸承托座(19)相对应的承托滚轮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合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的上侧紧靠位于两侧的导轨(16)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座(21),所述的下模座(9)的侧壁设置有与导向座(21)相配的导向板(31),所述的导向座(21)包括垫高座(33)和设置在所述垫高座(33)上侧的导向轮限位座(32),所述的导向轮限位座(32)上水平安装有与导向板(31)相接触的导向轮(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合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轮(24)为金属导向轮,所述的导向轮(34)与导向板(31)相接触时产生导通信号并传输给合模机的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合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的前后侧与活动油缸承托座(19)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耳板(17),所述的活动油缸承托座(19)包括活动座(52)和设置在所述活动座(52)顶部的顶升油缸(51),所述的安装耳板(17)嵌入到活动座(52)中并通过转动部件(53)与活动座(5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合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滚轮座(18)包括一承托座(42),所述的承托座(42)的下部通过转轴(43)安装有承托滚轮(41),所述的承托滚轮(41)与顶升油缸(51)相接触,所述的承托座(42)与下模座(9)的侧壁之间通过插轴(44)转动相连,所述的承托座(42)两侧的下模座(9)侧壁上设置有可水平调节的限位靠山块(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合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的前侧并排设置有斜撑支架(7),所述的斜撑支架(7)的上端与顶座(4)固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合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撑支架(7)的上端宽度小于下端宽度,所述的斜撑支架(7)的两侧设置有若干相互连接的水平加强板和竖向加强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合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座(3)的上侧位于翻转油缸(5)的后侧安装有限位靠接装置,所述的限位靠接装置包括支撑立柱(66)、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66)的上侧并向翻转油缸(5)延伸的上斜撑部(62)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66)的后侧并斜向下延伸至与中座(3)的侧壁相抵的下斜撑部(61),所述的上斜撑部(62)的前端安装有油缸靠板(6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型合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斜撑部(62)的前端并排设置有一对螺套(69),所述的螺套(69)内穿接有支撑螺杆(63),所述的支撑螺杆(63)的端部与油缸靠板(64)相连,所述的支撑螺杆(63)上套接有锁紧螺母(7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型合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立柱(66)的上部后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65),所述的第一安装板(65)与下斜撑部(61)的一端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所述的下斜撑部(61)的底部安装有底板(67),所述的底板(67)与中座(3)的顶面相靠,所述的底板(67)的一侧相垂直设置有第二安装板(68),所述的第二安装板(68)通过紧固件与中座(3)的侧壁相连。
CN202310644578.XA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大型合模机 Pending CN116571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4578.XA CN116571718A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大型合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4578.XA CN116571718A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大型合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1718A true CN116571718A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34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44578.XA Pending CN116571718A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大型合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717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25746U (zh) 一种汽车侧围总成与车身下部总成焊装的车身合拼翻转机构
CN112374367A (zh) 用于吊装设备的跟随翻转设备以及跟随翻转吊装方法
CN114799022A (zh) 一种便于调整锻件方位的液压锻造机
CN116571718A (zh) 一种大型合模机
CN216403729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倾斜式车轮固定架
CN218345065U (zh) 一种汽修用汽车升降调节固定装置
CN220161282U (zh) 一种大型合模机的下模座移动支撑结构
CN201231392Y (zh) 螺旋管焊接垫辊
CN113927249B (zh) 大型船用柴油机v形机体高效立体复合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CN215393496U (zh) 一种交通护栏用翻转焊接装置
CN212198333U (zh) 一种便捷式新能源汽车维修平台
CN220515396U (zh) 一种大型合模机的翻转油缸限位靠接装置
CN218879350U (zh) 一种机动车修理用的支撑架
CN216374496U (zh) 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
CN219465288U (zh) 一种城市轨道车辆铝侧墙柔性组对焊接装置
CN113751674B (zh) 静压造型线台车倾转机构
JP4764846B2 (ja) クイックシフト式圧延設備
CN215616123U (zh) 用于焊接电梯下梁的定位工装
CN215621178U (zh) 一种辅助装置
CN212825241U (zh) 一种版辊自动翻转装置
KR101398662B1 (ko) 차량용 리프트
CN112572611A (zh) 一种大型自变形轮胎式轨道施工车
CN218532387U (zh) 一种折弯机刀架安装用辅助机构
CN219484685U (zh) 后支架铆焊夹具
CN216916066U (zh) 一种能够升降栏杆的半挂车车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