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7147A - 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7147A
CN116567147A CN202310499795.4A CN202310499795A CN116567147A CN 116567147 A CN116567147 A CN 116567147A CN 202310499795 A CN202310499795 A CN 202310499795A CN 116567147 A CN116567147 A CN 116567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contact
voice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997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尉中杰
王敏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Upl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Upl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Upl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997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671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67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71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85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102Making use of the called party identifier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7/00Speaker identification or verification techniques
    • G10L17/06Decision making techniques; Pattern matching strate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10L2015/225Feedback of the input speec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涉及智慧家庭技术领域,该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二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对所述第一请求语音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的语音信息,其中,所述语音信息包括:声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目标关联关系的描述信息;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找未被定义为“我”的手机,必须在发出的语音中带上手机主人的完整名称的问题。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慧家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用完了手机随手一丢,之后想用手机却又不知道在哪里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身边没有其他人,也很难借助其他的手机来拨通自己的手机。此刻如果存在可以与用户语音交互的固定设备,能够理解用户的找手机意图并拨打用户的手机,可以使得找手机更加便捷。
目前存在如下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1:智能音箱作为固定设备,在其APP(Application,应用软件)上录入手机号信息,APP上只允许录入一个手机号,手机号主人默认为“我”,对智能音箱发话“我的手机在哪”或“找我的手机”,手机上便会接到虚拟号码打来的电话。方案2:智能音箱作为固定设备,在其APP上录入用户和手机号信息,APP上允许录入多个手机号,但只有一个可以被定义为“我”,对智能音箱发话“我的手机在哪”或“找我的手机”,“我”的手机上便会接到虚拟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智能音箱发话“XX的手机在哪”或“找XX的手机”,“XX”的手机上便会接到虚拟号码打来的电话。
但上述方案存在如下缺点:1)方案1只能找一个录入的手机,如果有多个人希望找不同的手机,方案1无法支持。2)方案2虽然可以找多个录入的手机,但除了被定义为“我”的手机号,找其他人手机均需要在发话中带上完整名称。如先录入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我”的定义被替换,此时如果先录入人想要寻找本人手机,在发话后,先录入人的手机上并不会收到来电。如果想要找到手机,先录入人必须再次与智能音箱交互,并说出完整的联系人名称,如“张三的手机在哪”,极大增加了交互成本。
针对相关技术中,找未被定义为“我”的手机,必须在发出的语音中带上手机主人的完整名称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有必要对相关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相关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找未被定义为“我”的手机,必须在发出的语音中带上手机主人的完整名称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二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对所述第一请求语音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的语音信息,其中,所述语音信息包括:声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目标关联关系的描述信息;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包括:在后台服务器匹配到所述声纹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存在所述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的情况下,将预先录入的所述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对应的第一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未存在所述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语音信息中用于指示所述描述信息的联系人名称;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联系人名称对应的第二联系方式;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存在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包括:在后台服务器未匹配到所述声纹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语音信息中用于指示所述描述信息的联系人名称;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联系人名称对应的第二联系方式;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存在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之前或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二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一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从所述第二请求语音中解析出所述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对应的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联系人录入界面接收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用于输入所述第一对象的联系人名称、联系方式,所述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接收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操作用于输入所述第二对象的联系方式、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的目标关联关系。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包括: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虚拟联系号码;通过所述虚拟联系号码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呼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二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请求语音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的语音信息,其中,所述语音信息包括:声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目标关联关系的描述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处理器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
通过本申请,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二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对所述第一请求语音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的语音信息,其中,所述语音信息包括:声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目标关联关系的描述信息;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也就是说,通过解析出第一请求语音的声纹信息和描述信息,进而根据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以及描述信息所指示的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的目标关联关系确定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发起呼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找未被定义为“我”的手机,必须在发出的语音中带上手机主人的完整名称的问题;实现了精确、快速匹配第一对象想要拨通的联系人的技术效果,降低了交互成本,提升了交互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的硬件环境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的联系人信息录入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的单次找手机语音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的判断逻辑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终端的呼叫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该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广泛应用于智慧家庭(Smart Home)、智能家居、智能家用设备生态、智慧住宅(IntelligenceHouse)生态等全屋智能数字化控制应用场景。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由多个终端设备102和服务器104所构成的硬件环境中。如图1所示,服务器104通过网络与多个终端设备102进行连接,可用于为终端或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提供服务(如应用服务等),可在服务器上或独立于服务器设置数据库,用于为服务器104提供数据存储服务,可在服务器上或独立于服务器配置云计算和/或边缘计算服务,用于为服务器104提供数据运算服务。
上述网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上述有线网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上述无线网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蓝牙。终端设备102可以并不限定于为PC、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空调、智能烟机、智能冰箱、智能烤箱、智能炉灶、智能洗衣机、智能热水器、智能洗涤设备、智能洗碗机、智能投影设备、智能电视、智能晾衣架、智能窗帘、智能影音、智能插座、智能音响、智能音箱、智能新风设备、智能厨卫设备、智能卫浴设备、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擦窗机器人、智能拖地机器人、智能空气净化设备、智能蒸箱、智能微波炉、智能厨宝、智能净化器、智能饮水机、智能门锁等。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应用于智能音箱,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二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步骤S204:对所述第一请求语音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的语音信息,其中,所述语音信息包括:声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目标关联关系的描述信息;
步骤S206: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通过上述步骤,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二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对所述第一请求语音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的语音信息,其中,所述语音信息包括:声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目标关联关系的描述信息;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也就是说,通过解析出第一请求语音的声纹信息和描述信息,进而根据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以及描述信息所指示的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的目标关联关系确定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发起呼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找未被定义为“我”的手机,必须在发出的语音中带上手机主人的完整名称的问题;实现了精确、快速匹配第一对象想要拨通的联系人的技术效果,降低了交互成本,提升了交互效率。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包括:在后台服务器匹配到所述声纹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存在所述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的情况下,将预先录入的所述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对应的第一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关联关系可以是亲缘关系,也可以是社会关系,还可以是其他任何可以被允许设置的关系。例如,一家三口,包括父、母、孩子,以父亲作为第一对象,则按照亲缘关系为母亲设置的对象标识为“妻子”,为孩子设置的对象标识为“子女”或“孩子”;按照其他任何被允许设置的关系,可以为母亲设置对象标识为“亲爱的”,为孩子设置对象标识为“宝宝”、孩子的小名等。
进而将获取到的声纹信息与后台服务器中记录的声纹记录信息比较,在所述声纹信息和所述声纹记录信息的匹配度高于预设置信值的情况下,确定后台服务器匹配到声纹信息。可选的,根据声纹信息确定与声纹信息相关的多个对象,并确定多个对象中是否存在第二对象,如果多个对象中存在第二对象,则确定第二对象对应的多个对象标识,并根据描述信息确定多个对象标识中与目标关联关系对应的对象标识。如果多个对象中不存在第二对象,则执行第二对象缺失告警事件。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未存在所述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语音信息中用于指示所述描述信息的联系人名称;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联系人名称对应的第二联系方式;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存在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包括:在后台服务器未匹配到所述声纹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语音信息中用于指示所述描述信息的联系人名称;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联系人名称对应的第二联系方式;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存在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在声纹信息不存在、或声纹信息存在但对象标识不存在的情况下,确定语音信息中是否存在联系人名称。在语音信息中用于指示所述描述信息的联系人名称存在的情况下,根据联系人名称匹配第二联系方式。例如,父亲想找母亲的手机,发出的第一请求语音为“找夫人XX的手机”,但是无法匹配到父亲的声纹,或者匹配到声纹,但作为第二对象的母亲对应的多个对象标识中不存在“夫人”,则进一步的,可以确定第一语音请求中存在名字“XX”,则直接找“XX”的联系方式。
在声纹信息不存在的情况下,和/或对象标识不存在的情况下,和/或第二联系方式不存在的情况下,执行告警事件,提醒用户补充相关确实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之前或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二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一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从所述第二请求语音中解析出所述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对应的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示例性的,父亲找自己的手机(父亲为第一对象),则第二请求语音可以是:“找我的手机”,则解析声纹信息-父亲,描述信息-“我”,进而确定后台存储的父亲对应的联系方式,进而确定父亲手机的位置。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联系人录入界面接收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用于输入所述第一对象的联系人名称、联系方式,所述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接收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操作用于输入所述第二对象的联系方式、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的目标关联关系。
可选的,执行输入操作的对象可以是第一对象,也可以是第二对象,也可以是与第一对象、第二对象不具备需要帮助呼叫移动终端的关系的第三对象(如语音音箱等可用于执行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的设备的设计者),进而第一对象、第二对象是可被设置的,即第一对象等不被限制只能将自身设置为第一对象。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包括: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虚拟联系号码;通过所述虚拟联系号码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可选的,为保证隐私,可以根据第一对象输入的联系方式生成虚拟联系号码,包括:获取所述联系方式;通过随机数生成算法生成N位随机数,其中,N小于所述联系方式对应的数字位数;根据所述N位随机数将所述联系方式中连续N位替换为所述N位随机数,以生成虚拟联系号码。
根据上述实施例,执行信息缺失告警操作包括:
语音播报告警,通过如智能音箱等语音设备播报信息缺失;
消息发送告警,将信息缺失告警作为消息发送到第一对象、和/或第一对象设置的任意第二对象的移动终端;
云端告警,向云端执行信息缺失告警,以使得云端将备份信息下发(此告警方式更适用于由于语音设备存储出现错误进而导致信息缺失的情况)。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以下结合实施例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但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地:
当前智能音箱已具备语音找手机功能,即用户提前在APP上录入本人或他人的手机号,之后对智能音箱发话“我的手机在哪”或“找XX的手机”,对应手机上便会接到虚拟号码打来的电话,用户根据手机铃声或振动可找到手机的具体位置。但由于智能音箱绑定在家庭而不是个人名下,因此录入手机号时,全家只能保留一个“我”的信息,如新一个录入人将自己定义为“我”,则之前定义的“我”会被覆盖掉。
因此,为解决当前智能音箱具备的语音找手机功能中,在基于家庭的成员信息录入系统中,“我”只能存在一次,导致不同发话人寻找本人或其亲属手机时的交互成本增大问题,本申请可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声纹应用辅助智能找手机方案,该方案需要借助智能音箱的后台能力:音频转文字、语义理解、声纹识别、亲属逻辑关系判断、拨打电话等功能来实现。该方案应用注册制声纹能力,结合用户定义的亲属关系(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目标关联关系),可实现不同发话人的身份识别与亲属关系逻辑判断,支持不同发话人找本人的手机,以及找发话人的相关亲属的手机,极大降低交互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注册制声纹是一种辨别发话人身份的技术,发话人先根据系统要求录入一句或几句语料供后台识别声纹特征,并记录声纹身份。之后再次交互时,后台会将本次交互中的声纹特征与后台记录的声纹特征作比对,在置信度大于阈值时可认为发话人与后台记录的声纹身份相匹配。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两个主要流程,分别是联系人信息录入流程和语音交互流程。
具体地,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的联系人信息录入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用户进入联系人信息录入页面。
步骤S32:用户录入名称、电话号码。
步骤S33:录入关联的声纹信息;
可选的,用户按照系统提示,说一句或几句固定语料,录入与联系人信息相关联的声纹信息。此步骤可省略,但省略后无法以声纹信息协助判断发话人身份信息。
步骤S34:维护家庭成员关系;
可选的,用户按照系统提示,将新添加的联系人与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维护。此步骤可省略,但省略后无法以家庭成员关系协助选择联系人。
步骤S35:信息录入完成。
进一步的,在联系人信息录入完成之后,用户可使用智能音箱帮助找手机,单次找手机语音交互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
1)用户唤醒智能音箱后,对智能音箱发话“我的手机在哪”或“找一下我妈妈的手机”。2)智能音箱拾音完成后,讲发话音频传至后台处理。3)后台先将发话音频转为对应文字,之后将发话文字进行语义理解,理解用户想要找手机的意图,并抽槽出联系人的名称。4)将联系人名称提交给后台的智能联系人匹配系统,匹配选择出要拨打的联系人及其电话号码。5)调用电话呼叫服务进行电话拨打。6)手机接到来电,找手机完成。
可选的,智能联系人匹配系统拿到抽槽出的联系人名称时,会根据用户录入的注册声纹、家庭成员关系及名称等信息综合匹配选择出最合适的联系人,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的判断逻辑流程图,如图5所示,可以分为找本人的手机和找亲属的手机:
其中,智能联系人匹配系统找本人手机流程为:
步骤S511:确定用户意图为找本人的手机。
步骤S512:判断后台是否存在发话人声纹,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S516;如果不存在,则进入步骤S513。
步骤S513:判断后台信息是否已存在“我”,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S515;如果不存在,则进入步骤S514。
步骤S514:不能选择出对应的手机号。
步骤S515:选择“我”对应的手机号。
步骤S516:选择发话人声纹对应的手机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找本人手机时,会先在后台查找是否存在发话人的声纹,如果有,则选择发话人声纹对应的手机号;如果没有,则进一步看后台信息里是否已存在“我”的信息,如果存在,则选择“我”对应的手机号,如果不存在,则不能选择出对应的手机号。
可选的,智能联系人匹配系统找本人手机流程为:
步骤S521:确定用户意图为找亲属的手机。
步骤S522:判断后台是否存在发话人声纹,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S523;如果不存在,则进入步骤S524。
步骤S523:判断后台是否存在发话人对应亲属的信息,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S527;如果不存在,则进入步骤S524。
步骤S524:判断后台信息是否已存在发话中的名称,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S526,如果不存在,则进入步骤S525。
步骤S525:不能选择出对应的手机号。
步骤S526:选择该名称对应的手机号。
步骤S527:选择发话人声纹对应亲属的手机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找亲属手机时,会先在后台查找是否存在发话人的声纹,如果有,则继续判断后台是否存在发话人对应亲属的信息,如果也有,则选择发话人声纹对应亲属的手机号。如果后台不存在发话人对应亲属的信息,或后台不存在发话人声纹,则继续判断后台信息是否存在发话中的联系人名称,如果存在,则选择该联系人对应的手机号,如果不存在,则不能选择出对应的手机号。
进一步的,本申请可选实施例的关键点及欲保护点如下:
1)应用注册制声纹能力,将录入的手机号码与声纹信息相关联,可实现不同发话人借助智能音箱寻找本人手机时均能支持,通过智能联系人匹配系统进行精确匹配,根据发话人的不同给出不同电话号码,降低交互成本。
2)利用后台家庭成员关系信息与用户的声纹信息,加之逻辑判断,可实现不同发话人借助智能音箱寻找亲属手机时均能支持,通过智能联系人匹配系统进行精确匹配,根据发话人的不同给出不同电话号码,降低交互成本。
更进一步的,本申请可选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的利用智能音箱找手机的方案中,只能录入一个联系人,导致多个人找不同的手机,无法支持的问题。
本申请可选实施例还解决了现有利用智能音箱找手机中,同一家庭多个用户无法同时以简略指代词“我”来寻找本人手机或亲属手机的交互问题。智能联系人匹配系统综合利用注册制声纹和亲属关系逻辑判断能力,可更精确、快速匹配发话人想要拨通的联系人,降低交互成本,提升交互效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呼叫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设备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终端的呼叫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62,用于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二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解析模块64,用于对所述第一请求语音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的语音信息,其中,所述语音信息包括:声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目标关联关系的描述信息;
确定模块66,用于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通过上述装置,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二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对所述第一请求语音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的语音信息,其中,所述语音信息包括:声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目标关联关系的描述信息;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也就是说,通过解析出第一请求语音的声纹信息和描述信息,进而根据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以及描述信息所指示的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的目标关联关系确定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发起呼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找未被定义为“我”的手机,必须在发出的语音中带上手机主人的完整名称的问题;实现了精确、快速匹配第一对象想要拨通的联系人的技术效果,降低了交互成本,提升了交互效率。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6,还用于在后台服务器匹配到所述声纹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存在所述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的情况下,将预先录入的所述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对应的第一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6,还用于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之后,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未存在所述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语音信息中用于指示所述描述信息的联系人名称;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联系人名称对应的第二联系方式;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存在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6,还用于在后台服务器未匹配到所述声纹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语音信息中用于指示所述描述信息的联系人名称;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联系人名称对应的第二联系方式;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存在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获取模块62,还用于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之前或之后,接收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二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一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从所述第二请求语音中解析出所述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对应的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获取模块62,还用于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之前,通过联系人录入界面接收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用于输入所述第一对象的联系人名称、联系方式,所述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接收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操作用于输入所述第二对象的联系方式、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的目标关联关系。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呼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虚拟联系号码;通过所述虚拟联系号码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二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S2,对所述第一请求语音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的语音信息,其中,所述语音信息包括:声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目标关联关系的描述信息;
S3,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二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S2,对所述第一请求语音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的语音信息,其中,所述语音信息包括:声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目标关联关系的描述信息;
S3,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二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对所述第一请求语音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的语音信息,其中,所述语音信息包括:声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目标关联关系的描述信息;
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包括:
在后台服务器匹配到所述声纹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
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存在所述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的情况下,将预先录入的所述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对应的第一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未存在所述第二对象的对象标识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语音信息中用于指示所述描述信息的联系人名称;
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联系人名称对应的第二联系方式;
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存在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包括:
在后台服务器未匹配到所述声纹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语音信息中用于指示所述描述信息的联系人名称;
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联系人名称对应的第二联系方式;
在所述后台服务器中存在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之前或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二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一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从所述第二请求语音中解析出所述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对应的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联系人录入界面接收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操作用于输入所述第一对象的联系人名称、联系方式,所述第一对象的声纹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操作用于输入所述第二对象的联系方式、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的目标关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包括:
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虚拟联系号码;
通过所述虚拟联系号码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8.一种移动终端的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对象的第一请求语音,其中,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用于确定第二对象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请求语音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一请求语音的语音信息,其中,所述语音信息包括:声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存在目标关联关系的描述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呼叫。
9.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499795.4A 2023-05-04 2023-05-04 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65671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9795.4A CN116567147A (zh) 2023-05-04 2023-05-04 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9795.4A CN116567147A (zh) 2023-05-04 2023-05-04 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7147A true CN116567147A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97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99795.4A Pending CN116567147A (zh) 2023-05-04 2023-05-04 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671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5579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haring information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CN104038536B (zh) 插件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16145973A1 (zh) 一种通话过程中的语音协助方法及装置
CN106959852B (zh) 应用图标的角标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4159230B (zh) 电话呼叫识别方法及装置
US1109611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setting up network of exter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KR20170102930A (ko) 질의응답 정보 처리 방법, 장치, 저장 매체 및 기기
CN105141768A (zh) 多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309751A (zh) 语音记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580756B (zh) 来电回复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09697989B (zh) 音频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636453A (zh) 非法用户资料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8271096A (zh) 一种任务执行方法、装置、智能音箱及存储介质
KR101052343B1 (ko) 통화 중 음성 인식에 의한 정보 제공이 가능한 이동 단말 및 그 이동 단말에서의 정보 제공 방법
CN106209604A (zh) 添加好友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44074A (zh) 一种在移动终端中进行语音操作方法和装置
CN104539812A (zh) 推荐信息获取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7995381B (zh) 一种报警终端、云端及其报警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9274825B (zh) 一种消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7272460A (zh) 基于云控制的智能机器人及其远程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JP2010114663A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ターホンプログラム
CN116567147A (zh) 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2020011263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voi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ender users, recipient users and external network entities
CN105072243A (zh) 来电提示方法和装置
KR102273429B1 (ko) 사용자 단말에서 잠금 장치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 단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