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95381B - 一种报警终端、云端及其报警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警终端、云端及其报警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95381B
CN107995381B CN201711050866.3A CN201711050866A CN107995381B CN 107995381 B CN107995381 B CN 107995381B CN 201711050866 A CN201711050866 A CN 201711050866A CN 107995381 B CN107995381 B CN 1079953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cloud
terminal
information
emergency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08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95381A (zh
Inventor
谭志远
谭义
刘喜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wei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wei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wei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wei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508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953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95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5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95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5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4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with alarm systems, e.g. fire, police or burglar alarm syste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8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警终端、云端及其报警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报警终端和报警云端及其报警处理方法包括:报警终端接收到包括指纹信息在内的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触发报警,接通报警服务端、报警云端匹配紧急联系人并接通紧急联系人,开启报警服务端、紧急联系人、报警终端之间的信息传递。本发明采用输入包括指纹信息在内的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的方式报警方式并将现场信息同步到报警云端,报警终端用户可以在静默方式下报警,给报警终端报警人、报警服务端、紧急联系人客户端三方提供互动,提高出警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报警终端、云端及其报警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警终端、云端及其报警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国内110/美国911具有使用简单,不用记忆识别报警人身份信息,但容易被犯罪分子发现,且拨打电话报警联系人单一。现有技术中不乏有通过指纹生物报警的技术,例如通过报警人给出的指定的按键序列,由于看不到按键的实时反馈,不同人的按键方式产生的结果可能有所不同,在自己的设备终端进行设定后可以实现报警。但在其他同样的终端上就难以进行了,使得报警渠道大大缩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报警终端和报警云端及其报警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报警技术无法在不同终端上实现应急报警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报警人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产生报警触发指令;
在产生报警触发指令后,根据所述拨号序列码识别出报警服务电话号码,通过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与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对应的报警服务端建立通话联系;
在与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对应的报警服务端建立通话联系后,将携带有所述身份信息的身份短信传输至所述报警服务端,用以通过所述报警服务端将所述身份短信传输至报警云端,使得所述报警云端查找出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联系方式;
将报警现场信息传输给所述报警云端,并通过所述报警云端同步到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所述报警服务端,以便于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所述报警服务端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解读。
优选地,接收报警人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产生报警触发指令的步骤,包括:
接收报警人输入的身份信息,并在收到身份信息后开始计时;
在设定计时范围值内接收到报警人输入所述拨号序列码时,产生所述报警触发指令。
优选地,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报警人指纹信息、报警人身份ID码以及报警人虹膜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将报警现场信息传输给所述报警云端的步骤,包括:
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采集,生成媒体文件,并触发检查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状态指令;
在启动检查网络开关状态指令后检查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是否为开启状态,若是为开启状态则触发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若否,则打开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再触发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
在启用所述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后,将所述媒体文件通过网络发送至所述报警云端的存储器。
优选地,所述在产生报警触发指令后,根据所述拨号序列码识别出报警服务电话通过所述报警服务电话与报警服务端建立通话联系的步骤后,还包括:
采集现场声音并形成音频;
将所音频通过通话形式发送到报警服务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程序,所述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程序,所述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到来自报警服务端的携带有报警人的身份信息的身份短信;
根据所述身份短信查找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
向所述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以及所述报警服务端发送存储在所述报警云端存储器上的报警现场信息。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查找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的具体步骤包括:
提取身份短信中的身份信息,并确定所述身份信息的类型;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的类型获取对应的解码方法;
根据所述解码方法将所述身份信息转化为可读身份识别码;
访问预存在报警云端的身份信息数据库比对所述可读身份识别码并匹配出报警人的身份证号码;
通过该身份证号码与预存在报警云端的紧急联系人数据库比对匹配出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
优选地,所述向所述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以及所述报警终端发送存储在报警云端存储器上的报警现场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向所述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发送开启网络通信开关指令短信以开启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的网络通信开关;
接收到来自紧急联系人客户端的网络通信开关开启成功的短信后,向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以及报警服务端发送存储在报警云端存储器中的媒体文件,以便于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所述报警服务端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解读。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报警云端,所述报警云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报警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程序所述报警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报警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程序,所述报警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法发明中,报警终端采用身份信息加拨号报警的方法触发报警,并通过报警云端来识别该身份信息获取紧急联系人联系人的联系方式,以在报警人、紧急联系人、以及报警服务端三方之间传递报警信息,提高了报警通信的效率,且能在任意同类报警终端进行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报警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本发明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报警云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在报警终端上输入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并由报警终端将报警人身份信息发送到报警服务端,进一步发送至报警云端,报警云端识别出报警人的身份信息,并查询出对应的紧急联系人信息,并向报警服务端、报警人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发送报警现场信息,便于报警服务端、和紧急联系人对报警现场信息的解读。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报警终端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报警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指纹识别传感器、虹膜识别传感器;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报警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报警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利用报警终端的报警程序。
在图1所示的报警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报警服务端和云端,与报警服务端和云端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报警人,与报警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本发明报警终端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在报警终端的报警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报警人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产生报警触发指令;
在产生报警触发指令后,根据所述拨号序列码识别出报警服务电话号码,通过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与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对应的报警服务端建立通话联系;
在与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对应的报警服务端建立通话联系后,将携带有所述身份信息的身份短信传输至所述报警服务端,用以通过所述报警服务端将所述身份短信传输至报警云端,使得所述报警云端查找出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联系方式;
将报警现场信息传输给所述报警云端,并通过所述报警云端同步到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所述报警服务端,以便于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所述报警服务端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解读。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终端的报警程序,执行接收报警人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产生报警触发指令的步骤后还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报警人输入的身份信息,并在收到身份信息后开始计时;
在设定计时范围值内接收到报警人输入所述拨号序列码时,产生所述报警触发指令。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终端的报警程序,执行所述将报警现场信息传输给所述报警云端的的步骤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采集,生成媒体文件,并触发检查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状态指令;
在启动检查网络开关状态指令后检查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是否为开启状态,若是为开启状态则触发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若否,则打开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再触发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
在启用所述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后,将所述媒体文件通过网络发送至所述报警云端的存储器。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终端的报警程序,在执行完所述在产生报警触发指令后,根据所述拨号序列码识别出报警服务电话通过所述报警服务电话与报警服务端建立通话联系的步骤后还执行以下操作:
采集现场声音并形成音频;
将所音频通过通话形式发送到报警服务端。
基于图1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接收报警人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产生报警触发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为终端,报警人在任意本类终端输入身份信息以及输入拨号序列码输,例如所述拨号序列码由静默标识方式和目标报警电话组成;在具体的实现中,例如:拨号序列码1013110/1013911(1013表示“JM”的字母顺序,J是第10,M是第13);可选地,拨号序列码在所述终端可以个性化定制如1013110可以设置成“*#123*#”;如果是取消报警则拨号序列码为取消标识加静默表示加目标报警电话例如17241013110(1724表示“QX”的字母顺序,Q是第17,X是第24,,1013表示“JM”的字母顺序,J是第10,M是第13);所述身份信息例如指纹信息依次由起始标识(如begin)、指纹图片信息(参考公安部GA 426.1-2008《指纹数据交换格式》)以及结束标识(如end)组成;其中指纹图片信息采用指纹图像压缩算法(如文献《一种新的高效的指纹图像压缩算法》计算机学报,1999,22(5):525-528)将指纹信息译码为短信格式。当然类似虹膜身份信息的识别方法也可以由现有技术结合上述方法稍加改进得到。
步骤S20,在产生报警触发指令后,根据所述拨号序列码识别出报警服务电话号码,通过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与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对应的报警服务端建立通话联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拨号序列码可以由静默标识方式和目标报警电话组成;例如:拨号序列码1013110/1013911(1013表示“JM”的字母顺序,J是第10,M是第13);可选地,拨号序列码在所述终端可以个性化定制如1013110可以设置成“*#123*#”;如果是取消报警则拨号序列码为取消标识加静默表示加目标报警电话例如17241013110(1724表示“QX”的字母顺序,Q是第17,X是第24,,1013表示“JM”的字母顺序,J是第10,M是第13);通过去除静默表示可得到报警服务电话,向对应报警服务端拨打所述报警服务电话的过程为自动过程,报警终端自动拨打识别出的报警电话,使得报警人在紧急情况下不需要直接通话,就能将现场报警信息传送出去,实现保护报警人以及提高报警效率的目的。
步骤S30,在与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对应的报警服务端建立通话联系后,将携带有所述身份信息的身份短信传输至所述报警服务端,用以通过所述报警服务端将所述身份短信传输至报警云端,使得所述报警云端查找出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联系方式;
为了使得报警服务端尽快获取报警人的身份信息,在所述报警服务电话接通后向报警服务端发送报警人的身份信息,例如,当身份信息为ID编码时,可以将ID码转化为语音信号并通过通话的方式将语音信号传送到报警服务端,再由报警服务端传送至报警云端,以供报警云端查询紧急联系人联系人信息。当身份信息为指纹编码或虹膜编码时,可通过短信将指纹编码或虹膜编码发送至报警服务端,进而由报警服务端发送至报警云端,使得报警云端能够通过该身份信息识别出报警人的身份对应的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便于向紧急联系人传递报警信息。
步骤S40,将报警现场信息传输给所述报警云端,并通过所述报警云端同步到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所述报警服务端,以便于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所述报警服务端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解读。
需要说明的是报警现场的信息包括,现场录音,现场录像,现场地理位置信息,在生成对应的媒体文件之前,报警终端会打开录音服务、录像服务、定位服务等,当然这些服务的打开是由报警终端识别到报警信息,自动打开的,整个过程不需人为操作,可以通过预定程序设定对应的服务标志为隐藏状态,使得在某些情况下(如被人绑架等匪徒对报警较为敏感的场合中),可以实现静默传输,从而不被歹徒觉察。
该方案可以在犯罪分子不知晓的情况下,以静默的方式把现场情况和报警人的暗语同时发送给报警服务端和紧急联系人客户端,通过报警人、紧急联系人、以及报警服务端对现场信息共享,实现三方即时协作,从而让警方迅速处理报警。该方案不需要报警人对报警终端进行特殊的设置,在所有同等的报警终端上均可以达到即时报警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报警人输入的身份信息,并在收到身份信息后开始计时;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具有指纹识别的模块或虹膜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或虹膜识别模块,当然也可以为拨号单元,通过输入身份ID号来输入报警人的身份信息;
步骤102,在设定计时范围值内接收到报警人输入所述拨号序列码时,产生所述报警触发指令。
所述设定计范围值的设置,避免了误操作的情况发生;如在先输入了身份信息,完成报警后再在拨打电话号码时,不小心键入报警代码,发生误报警。通常所述预设范围设置在5-10S。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报警终端报警方法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采集,生成媒体文件,并触发检查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状态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网络开关包括流量开关和WiFi开关等,所述检查所述终端网络开关状态指令避免了,网络开关未打开,网络不通报警现场信息无法发送出去的情况的发生。
步骤S402,在启动检查网络开关状态指令后检查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是否为开启状态,若是为开启状态则触发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若否,则打开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再触发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
所述网络开关包括流量开关和WiFi开关等,所述检查所述终端网络开关状态指令避免了,网络开关未打开,网络不通报警现场信息无法发送出去的情况的发生。
步骤S403,在启用所述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后,将所述媒体文件通过网络发送至所述报警云端的存储器。
将所述现场信息的媒体文件发送至云端存储器,使得有更多的相关人员能接触到报警现场信息,如报警服务端和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实现三方即时协作,从而让警方迅速高效地处理报警。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报警终端报警方法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采集现场声音并形成音频;
步骤S202,将所音频通过通话形式发送到报警服务端。
所述步骤S201和所述步骤S202中将所述现场声音转化为音频通过通话的形式发送到报警服务端,目的是为了避免在数据流量信号不好时,通过通话的方式,将现场声音信息转化为音频发送给报警服务端,以便报警服务端对现场情况进行解读。
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报警云端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报警云端可以包括:处理器2001,例如CPU,通信总线2002、用户接口2003,网络接口2004,存储器2005。其中,通信总线2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2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2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2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2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报警云端结构并不构成对报警云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2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程序。
在图6所示的云端中,网络接口2004主要用于连接网络,与互联网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2003主要用于连接外接维护设备如键盘、显示器等,与报警云端进行数据通信;本发明报警云端通过处理器2001调用存储器2005中存储的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图6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接收到来自报警服务端的携带有报警人的身份信息的身份短信;
来自报服务端的携带有所述身份信息的短信是通过报警服务端转发自终端的,通过报警服务端的转发,确保了报警服务端接警与报警云端的处理顺序,避免了因网络原因造成,报警服务端未接通,而先接通紧急联系人客户端的情况发生,使得三方能同时在线,便于三方信息的交互。
步骤S20’,根据所述身份短信查找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
所述身份信息,为指纹信息、虹膜信息或ID拨号中的一种,当为ID信息时,其中身份ID拨号序列码依次由起始标识、证件号码、结束标识、目标报警电话;其中起始标识由身份类别如01军官证、证件号为有效的身份证件唯一识别码如:00居民身份证、01军官证、02武警警官证、03士兵证、04军队学员证、05军队文职干部证、06军队离退休干部证,07护照、08港澳同胞回乡证、09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10中华人民共和国来往港澳通行证、11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12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13外国人居留证、14外国人出入境证、15外交官证、16领事馆证、17海员证等;结束标识=end目标报警电话=110或者911。通过对应的ID号可以访问预设的紧急联系人联系人数据库,得到对应ID号的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
步骤S30’,向所述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以及所述报警服务端发送存储在所述报警云端存储器上的报警现场信息。
将现场的媒体信息储存到云端,并同步至报警服务端和紧急联系人客户端,使得紧急联系人ABCD实时自动接收除来自云端的数据并接收来自报警服务端的电话或者短信。使得报警的处理更为高效。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提取身份短信中的身份信息,并确定所述身份信息的类型;所述身份信息类型包括指纹信息、虹膜信息或ID拨号中的一种,身份信息类型的确定,便于继续处理身份信息。
步骤S202’,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的类型获取对应的解码方法;
不同的身份信息有不同的编码方法,如ID号就可以直接由普通数字转化为代码传送,而指纹和虹膜则需要特殊算法进行编码传输,故需要了解其类别,进而完成解码;指纹和虹膜的编码和解码算法为现有技术,在此就不过多讨论。
步骤S203’,访问预存在报警云端的身份信息数据库比对所述可读身份识别码;
所述可读身份识别可以为身份信息对应的解码信息,所述解码信息的获取便于后续,查找报警人身份证号码。
步骤S204’,访问预存在报警云端的身份信息数据库比对所述可读身份识别码并匹配出报警人的身份证号码;
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由采集的基础用户信息预先生成,如在办理第三代身份证采集的指纹信息收录到公安系统的指纹数据库中,本报警终端的所述身份数据库可以由公安系统的指纹数据库同步得到。
步骤S205’,通过该身份证号码与预存在报警云端的紧急联系人数据库比对匹配出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
所述紧急联系人数据库由采集的基础用户信息预先生成,用户预先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紧急联系人设置在自有报警终端,报警终端自动将信息同步到云端录入紧急联系人数据库,通过所述紧急联系人联系人数据库比对匹配出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便于向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同步报警现场信息,以使得报警人、紧急联系人以及报警服务端三方能同协同解读现场报警信息,提高报警信息解读的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向所述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发送开启网络通信开关指令短信以开启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的网络通信开关;
所述网络云端向所述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发送开启网络通信开关指令短信,以确保紧急联系人客户端网络的通畅。
步骤S302’,接收到来自紧急联系人客户端的网络通信开关开启成功的短信后,向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以及报警服务端发送存储在报警云端存储器中的媒体文件,以便于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所述报警服务端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解读。
所述云端可以向多个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发送开启网络通信开关指令短信,再向接收到网络通信开关开启成功的回馈短信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发送报警现场信息,确保了紧急联系人客户端能接收到报警现场信息,进而便于紧急联系人和所述报警服务端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解读。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终端的报警程序,所述终端的报警程序被第一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接收报警人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产生报警触发指令;
在产生报警触发指令后,根据所述拨号序列码识别出报警服务电话号码,通过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与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对应的报警服务端建立通话联系;
在与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对应的报警服务端建立通话联系后,将携带有所述身份信息的身份短信传输至所述报警服务端,用以通过所述报警服务端将所述身份短信传输至报警云端,使得所述报警云端查找出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联系方式;
将报警现场信息传输给所述报警云端,并通过所述报警云端同步到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所述报警服务端,以便于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所述报警服务端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解读。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的报警程序被第一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接收报警人输入的身份信息,并在收到身份信息后开始计时;
在设定计时范围值内接收到报警人输入所述拨号序列码时,产生所述报警触发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的报警程序被第一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采集,生成媒体文件,并触发检查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状态指令;
在启动检查网络开关状态指令后检查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是否为开启状态,若是为开启状态则触发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若否,则打开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再触发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
在启用所述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后,将所述媒体文件通过网络发送至所述报警云端的存储器。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的报警程序被第一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采集现场声音并形成音频;
将所音频通过通话形式发送到报警服务端。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程序,所述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被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接收到来自报警服务端的携带有报警人的身份信息的身份短信;
根据所述身份短信查找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
向所述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以及所述报警服务端发送存储在所述报警云端存储器上的报警现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被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提取身份短信中的身份信息,并确定所述身份信息的类型;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的类型获取对应的解码方法;
根据所述解码方法将所述身份信息转化为可读身份识别码;
访问预存在报警云端的身份信息数据库比对所述可读身份识别码并匹配出报警人的身份证号码;
通过该身份证号码与预存在报警云端的紧急联系人数据库比对匹配出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被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向所述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发送开启网络通信开关指令短信以开启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的网络通信开关;
接收到来自紧急联系人客户端的网络通信开关开启成功的短信后,向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以及报警服务端发送存储在报警云端存储器中的媒体文件,以便于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所述报警服务端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解读。
本实施例采用输入包括指纹信息在内的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的方式触发方式报警并将现场信息同步到云端,云端将报警现场信息发送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报警服务端。报警用户可以在任意同类终端上报警,给终端报警人、报警服务端、报警人紧急联系人三方提供互动,提高出警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报警人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产生报警触发指令;
在产生报警触发指令后,根据所述拨号序列码识别出报警服务电话号码,通过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与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对应的报警服务端建立通话联系;
在与所述报警服务电话号码对应的报警服务端建立通话联系后,将携带有所述身份信息的身份短信传输至所述报警服务端,用以通过所述报警服务端将所述身份短信传输至报警云端,使得所述报警云端查找出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联系方式,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报警人指纹信息、报警人身份ID码以及报警人虹膜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将报警现场信息传输给所述报警云端,并通过所述报警云端同步到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所述报警服务端,以便于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所述报警服务端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解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报警人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拨号序列码产生报警触发指令的步骤,包括:接收报警人输入的身份信息,并在收到身份信息后开始计时;
在设定计时范围值内接收到报警人输入所述拨号序列码时,产生所述报警触发指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报警现场信息传输给所述报警云端的步骤,包括: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采集,生成媒体文件,并触发检查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状态指令;
在启动检查网络开关状态指令后检查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是否为开启状态,若是为开启状态则触发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若否,则打开所述报警终端网络开关再触发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
在启用所述向报警云端传输指令后,将所述媒体文件通过网络发送至所述报警云端的存储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产生报警触发指令后,根据所述拨号序列码识别出报警服务电话通过所述报警服务电话与报警服务端建立通话联系的步骤后,还包括:采集现场声音并形成音频;
将所音频通过通话形式发送到报警服务端。
5.一种报警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程序,所述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的步骤。
6.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程序,所述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报警终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的步骤。
7.一种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到来自报警服务端的携带有报警人的身份信息的身份短信;
根据所述身份短信查找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报警人指纹信息、报警人身份ID码以及报警人虹膜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向所述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以及所述报警服务端发送存储在所述报警云端存储器上的报警现场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查找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的具体步骤包括:提取身份短信中的身份信息,并确定所述身份信息的类型;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的类型获取对应的解码方法;
根据所述解码方法将所述身份信息转化为可读身份识别码;
访问预存在报警云端的身份信息数据库比对所述可读身份识别码并匹配出报警人的身份证号码;
通过该身份证号码与预存在报警云端的紧急联系人数据库比对匹配出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以及所述报警服务端发送存储在所述报警云端存储器上的报警现场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向所述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发送开启网络通信开关指令短信以开启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的网络通信开关;
接收到来自紧急联系人客户端的网络通信开关开启成功的短信后,向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对应的紧急联系人客户端以及报警服务端发送存储在报警云端存储器中的媒体文件,以便于所述紧急联系人客户端和所述报警服务端对报警现场信息进行解读。
10.一种报警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云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程序所述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的步骤。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程序,所述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报警云端的报警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1711050866.3A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报警终端、云端及其报警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995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0866.3A CN107995381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报警终端、云端及其报警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0866.3A CN107995381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报警终端、云端及其报警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5381A CN107995381A (zh) 2018-05-04
CN107995381B true CN107995381B (zh) 2021-07-20

Family

ID=62030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0866.3A Active CN107995381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报警终端、云端及其报警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953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1673A (zh) * 2018-08-20 2018-12-07 湖北师范大学 约车出行的自动报警装置及方法
CN112201023A (zh) * 2020-09-09 2021-01-08 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键报警方法及装置、一键报警系统
CN112687278B (zh) * 2020-12-03 2022-09-06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校验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存储装置
CN115294680A (zh) * 2022-08-16 2022-11-04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人身安全防护功能的实现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049A (zh) * 2012-09-06 2013-0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隐蔽报警解锁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5744071A (zh) * 2016-03-25 2016-07-06 邓力 基于指纹识别的一键紧急求助系统及求助方法
CN105979004A (zh) * 2016-07-01 2016-09-28 福建北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活跃度邻近协防互联网人身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
CN106448045A (zh) * 2016-10-19 2017-02-22 北京速能数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行车过程中的安全预警方法、系统及车载设备
CN107256620A (zh) * 2017-06-06 2017-10-17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警报装置和移动终端警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049A (zh) * 2012-09-06 2013-0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隐蔽报警解锁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5744071A (zh) * 2016-03-25 2016-07-06 邓力 基于指纹识别的一键紧急求助系统及求助方法
CN105979004A (zh) * 2016-07-01 2016-09-28 福建北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活跃度邻近协防互联网人身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
CN106448045A (zh) * 2016-10-19 2017-02-22 北京速能数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行车过程中的安全预警方法、系统及车载设备
CN107256620A (zh) * 2017-06-06 2017-10-17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警报装置和移动终端警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5381A (zh) 2018-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5381B (zh) 一种报警终端、云端及其报警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5306657B (zh) 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及通讯终端
CN108540755B (zh) 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KR102237086B1 (ko) 안면인식 기능에 기초하여 5g 이동통신망의 이용이 가능한 통신 단말기를 통해 영상감시가 가능한 로비폰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4159230B (zh) 电话呼叫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038613B (zh) 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RU2685693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сигнала, указывающего потерю терминала
US10467831B1 (en) Cloud-based access control system
KR100811077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를 이용한 개인 보안시스템 및 그 보안방법
EP3457271B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rinting information
CN107563712A (zh) 一种移动终端打卡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4639770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电话举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204853A (zh) 服务器、门禁设备管理中心、移动终端、控制门禁的方法及系统
WO2015096429A1 (zh) 通话声音识别方法及装置
KR101746114B1 (ko) 근거리 무선통신을 이용한 모바일 영상통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5184618A (ja) 音声認証装置、音声認証システム及び音声認証方法
WO2017189573A1 (en) Monitoring and preven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inmates
CN108347730A (zh) 一种无线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17127B (zh) 基于图像识别实现联系人触发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5376720B (zh) 呼叫处理的方法、服务器、终端与系统
CN202503545U (zh) 账号安全应用系统
CN111489276B (zh) 人员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768544B (zh) 智能门禁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07312B (zh) 执行门锁操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028297A (zh) 携带网址的短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