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6772A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6772A
CN116566772A CN202210114621.7A CN202210114621A CN116566772A CN 116566772 A CN116566772 A CN 116566772A CN 202210114621 A CN202210114621 A CN 202210114621A CN 116566772 A CN116566772 A CN 116566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s
frequency domain
domain sequence
integer
orthog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46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秉玉
李博
龚名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46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6677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3894 priority patent/WO202314362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566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67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305Joint sequence estimation and interference remov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012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5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信方法包括:生成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参考信号,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降低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seference signal,DMRS)是一种用于上行或者下行信道估计、进而解调数据的参考信号。现有通信系统,为了增加频谱效率,可以实现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传输多层数据,DMRS与数据伴随发送,每层数据需要对应一个DMRS。不同层数据的DMRS,包括对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single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 SU-MIMO)同一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多层数据的DMRS,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ultiple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U-MIMO)多个UE的多层数据的 DMRS,通过使用不同的DMRS循环移位(cyclic shift,CS)和/或正交掩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进行正交化,以区分用户空间复用的不同层数据或者区分不同的UE。
现有5G NR标准中,根据DMRS的频域资源配置,可以分为配置类型1(configuration type 1)和配置类型2(configuration type 2)。当DMRS占据两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时,在配置类型1(configuration type 1)下,系统最大支持8个正交DMRS复用;在配置类型2(configuration type 2)下,系统最大支持12个正交DMRS复用。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以及新兴业务的出现,对高速率的需求越来越大。增加多用户配对的传输层数有利于提升系统吞吐量。所以,当一个小区传输的层数比较多时,需要支持更多的参考信号,参考信号个数增多可能导致参考信号之间干扰增加,如何降低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降低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下面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可以包括:
生成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 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包括第一频域序列wf(0),wf(1),…,wf(K/2-1) 和第二频域序列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的长度均为K/2,所述第一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0到K/2-1,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K/2到K-1;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
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这些参考信号可以属于同一个参考信号集合。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参考信号可以被分为至少两个参考信号组,每个参考信号组包括多个参考信号,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不同组参考信号之间任意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正交,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改善组间的参考信号的互相关性,从而可以降低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L=2,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1或者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j或者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不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互相不正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j,-1,-j或者1,-j,-1,j,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 1,1,1,1或者1,-1,1,-1,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k=T(Kn+k′)+Δ
其中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Δ为整数;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2,满足:
k=2(Kn+k′)+Δ
其中Δ为0或者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相关联,满足:
其中为整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下面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可以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 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包括第一频域序列wf(0),wf(1),…,wf(K/2-1) 和第二频域序列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的长度均为K/2,所述第一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0到K/2-1,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K/2到K-1;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
处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这些参考信号可以属于同一个参考信号集合。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参考信号可以被分为至少两个参考信号组,每个参考信号组包括多个参考信号,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不同组参考信号之间任意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正交,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改善组间的参考信号的互相关性,从而可以降低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L=2,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1或者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j或者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不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互相不正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 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j,-1,-j或者1,-j,-1,j,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 1,1,1,1或者1,-1,1,-1,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k=T(Kn+k′)+Δ
其中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Δ为整数;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2,满足:
k=2(Kn+k′)+Δ
其中Δ为0或者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相关联,满足:
其中为整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下面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可以包括:
生成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 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 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r(Kn+k′)为复数, 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满足:
其中外层频域序列s(0),s(1),…,s(M-1)长度为M,内层频域序列t(0),t(1),…,t(Q-1) 长度为Q,K=M·Q,表示克罗尼克积,M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或者等于2 的整数;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的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相同;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
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这些参考信号可以属于同一个参考信号集合。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参考信号可以被分为至少两个参考信号组,每个参考信号组包括多个参考信号,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不同组参考信号之间任意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正交,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减小子组间的任意两个参考信号的互相关性,从而可以降低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 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下面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可以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 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 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r(Kn+k′)为复数, 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满足:
其中外层频域序列s(0),s(1),…,s(M-1)长度为M,内层频域序列t(0),t(1),…,t(Q-1) 长度为Q,K=M·Q,表示克罗尼克积,M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或者等于2 的整数;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的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相同;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
处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这些参考信号可以属于同一个参考信号集合。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参考信号可以被分为至少两个参考信号组,每个参考信号组包括多个参考信号,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不同组参考信号之间任意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正交,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减小子组间的任意两个参考信号的互相关性,从而可以降低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 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
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 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包括第一频域序列wf(0),wf(1),…,wf(K/2-1) 和第二频域序列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的长度均为K/2,所述第一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0到K/2-1,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K/2到K-1;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L=2,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1或者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j或者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不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互相不正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 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j,-1,-j或者1,-j,-1,j,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 1,1,1,1或者1,-1,1,-1,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k=T(Kn+k′)+Δ
其中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Δ为整数;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2,满足:
k=2(Kn+k′)+Δ
其中Δ为0或者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相关联,满足:
其中为整数。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
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二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 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包括第一频域序列wf(0),wf(1),…,wf(K/2-1) 和第二频域序列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的长度均为K/2,所述第一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0到K/2-1,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K/2到K-1;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
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L=2,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1或者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j或者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不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互相不正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 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j,-1,-j或者1,-j,-1,j,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 1,1,1,1或者1,-1,1,-1,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k=T(Kn+k′)+Δ
其中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Δ为整数;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2,满足:
k=2(Kn+k′)+Δ
其中Δ为0或者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相关联,满足:
其中为整数。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
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三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 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 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r(Kn+k′)为复数, 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满足:
其中外层频域序列s(0),s(1),…,s(M-1)长度为M,内层频域序列t(0),t(1),…,t(Q-1) 长度为Q,K=M·Q,表示克罗尼克积,M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或者等于2 的整数;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的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相同;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 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
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四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四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 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 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r(Kn+k′)为复数, 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满足:
其中外层频域序列s(0),s(1),…,s(M-1)长度为M,内层频域序列t(0),t(1),…,t(Q-1) 长度为Q,K=M·Q,表示克罗尼克积,M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或者等于2 的整数;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的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相同;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
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 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方法;或者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方法;或者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终端和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当至少一个前述的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前述的网络设备在还通信系统中运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任一种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所述的任一种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或者第四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被执行。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用户设备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和第四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被执行。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和第四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一种资源块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采用配置类型1的DMRS的导频图案的示意图;
图3是一种采用配置类型2的DMRS的导频图案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配置类型1的DMRS叠加时域正交码和频域正交码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采用配置类型1的DMRS叠加时域正交码和频域正交码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4长正交的频域序列得到的配置类型1的DMRS时频资源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配置类型2的DMRS叠加时域正交码和频域正交码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采用配置类型2的DMRS叠加时域正交码和频域正交码的示意图;
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4长正交的频域序列得到的配置类型2的DMRS时频资源示意图;
图11是叠加4长频域正交码得到的配置类型1的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图;
图12是叠加4长频域正交码得到的配置类型2的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采用配置类型1的DMRS叠加时域正交码和频域正交码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虑信道时延扩展后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对比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采用配置类型2的DMRS叠加时域正交码和频域正交码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考虑信道时延扩展后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对比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采用配置类型2的DMRS叠加时域正交码和频域正交码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考虑信道时延扩展后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对比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先给出本申请实施例可能出现的技术术语的定义。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1)时频资源
在无线资源中,在时域上最小的资源粒度可以是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symbol),可简称为符号(symbol),一个时隙包括多个符号,例如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4个符号;在频域上,最小的资源粒度可以是一个子载波。一个OFDM符号和一个子载波组成一个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物理层在进行资源映射的时候,是以RE为基本单位的。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为例,请参阅图1,图1是一种时频资源的示意图。如图1 所示,一个时隙包括14个符号,符号索引标示可为0,1,2…,13,一个RE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在频域上占用一个子载波,图1中的一个方格表示一个RE。资源块(ResourceBlock, RB)是频域基本调度单位,一个RB在频域上占12个子载波,子载波索引标示可为0,1,2…,11。
(2)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
DMRS是一种用于上行或者下行信道估计,进而解调数据的参考信号。例如,可以利用 DMRS对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进行信道估计,以便对上/下行数据相关解调。其中,PDSCH和PUSCH分别用于承载下行和上行发送的数据,DMRS是和PDSCH或者PUSCH伴随着传输的。通常DMRS位于PDSCH或者PUSCH所占时隙的前几个符号。
在上下行传输过程中,根据每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信道条件等因素为每个被调度的UE分配一定数量的并行数据流,其中每个数据流称为一层传输。以5G新空口 (new radio,NR)系统为例,下行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single user-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 SU-MIMO)最多支持8层传输;上行SU-MIMO最多支持4层传输。上下行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user-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U-MIMO)最多支持12层传输。其中,每层传输可以分别对应一个DMRS。
每个DMRS的预编码向量和对应的层的数据流的预编码向量相同,接收端需要根据每个 DMRS分别做信道估计。其中不同的DMRS对应不同的索引,这里的索引可以是DMRS端口号。
具体的,在多层传输复用相同的时频资源的情况下,根据DMRS所采用的配置类型,在频域上不同的DMRS被划分成了不同的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CDM)组(group)。例如,NR中可以支持两种DMRS配置类型,即配置类型1和配置类型2。其中,同一个CDM 组内的DMRS利用正交码来进行时频域上的扩展,并保证不同DMRS之间正交,不同CDM组之间采用频分方式来保证DMRS相互正交。
以采用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yclic prefix-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CP-OFDM)波形的PUSCH DMRS为例:
请参阅图2,图2是一种采用配置类型1的DMRS的时频资源配置示意图。当为DMRS配置一个符号时,图2的(a)中两种图案的RE分别表示CDM组0和CDM组1所占RE, CDM组0包括端口0和端口1,CDM组1包括端口2和端口3。其中,在同一个CDM组内,不同端口的DMRS占用的RE相同,如图2的(a)中,端口0的DMRS和端口1的DMRS 均在时域上占用符号2,频域上占用偶数标号子载波,如子载波0,2,4,6,8,10。如图2的(a) 中,端口2的DMRS和端口3的DMRS均在时域上占用符号2,频域上占用奇数标号子载波,如子载波1,3,5,7,9,11。对于同一CDM组内的2个DMRS,采用2长正交频域序列保证码分正交。不同CDM组之间采用频分的方式,来保证不同CDM组之间DMRS相互正交,例如图2的(a)中,CDM组0和CDM组1中的DMRS在频域上占用的子载波不同。当DMRS 配置采用类型1并且DMRS配置1个符号时,系统最大支持4个DMRS正交。
当为DMRS配置两个符号时,图2的(b)中两种图案的RE分别表示CDM组0和CDM 组1所占RE,CDM组0包括端口0、端口1、端口4和端口5,端口号{0,1,4,5}标示的4个 DMRS占用偶数标号子载波,如子载波0,2,4,6,8,10。CDM组1包括端口2、端口3、端口6 和端口7。端口号{2,3,6,7}标示的4个DMRS占用奇数标号子载波,如子载波1,3,5,7,9,11。在同一个CDM组内,采用长度为2的正交频域序列和长度为2的正交时域序列来保证同一 CDM组内的4个DMRS正交。当DMRS配置采用类型1并且DMRS配置2个符号时,系统最大支持8个DMRS正交。
请参阅图3,图3是一种采用配置类型2的DMRS的的时频资源配置示意图。图3(a)为DMRS配置一个符号时时频资源示意图,图3的(a)中三种图案的RE分别表示CDM组 0、CDM组1和CDM组2所占RE,CDM组0包括端口0和端口1,CDM组1包括端口2 和端口3,CDM组2包括端口4和端口5。其中,在同一个CDM组内,采用长度为2的正交频域序列来保证同一CDM组内的2个DMRS正交。当采用采用类型2并且DMRS配置1 个符号时,系统最大支持6个DMRS正交。
图3(b)为DMRS配置两个符号时时频资源示意图,当为DMRS配置两个符号时,图3的(b)中三种图案的RE分别表示CDM组0、CDM组1和CDM组2所占RE,CDM组0 包括端口0、端口1、端口6和端口7,CDM组1包括端口2、端口3、端口8和端口9,CDM 组2包括端口4、端口5、端口10和端口11。其中,端口号{0,1,6,7}标示的4个DMRS占用一组相同标号子载波,端口号{2,3,8,9}标示的4个DMRS占用一组相同标号子载波,端口号 {4,5,10,11}标示的4个DMRS占用一组相同标号子载波。在同一个CDM组内,采用长度为2 的正交频域序列和长度为2的正交时域序列来保证同一CDM组内的4个DMRS正交。当采用采用类型2并且DMRS配置2个符号时,系统最大支持12个DMRS正交。
(3)DMRS扰码序列生成
当上下行通信采用CP-OFDM波形时,DMRS可以利用伪随机序列生成。例如,在5G NR系统中DMRS的扰码序列r(n)可以由伪随机序列序列c(n)经过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Phase Shift Keying,QPSK)调制得到。比如r(n)可以表示为:
其中伪随机序列序列c(n)可定义为
c(n)=(x1(n+NC)+x2(n+NC))mod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其中,NC=1600,第一个m序列x1(n)的初始值为x1(0)=1,x1(n)=0,n=1,2,…,30,第二个m序列x2(n)的初始值满足Cinit的值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配置。以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为例,Cinit可由DMRS扰码标识(Identity document,ID)、DMRS的子帧位置和符号位置等配置信息得到,比如满足
其中,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数,/>为一个帧内的时隙索引,l为一个时隙内的 OFDM符号索引,/>为配置的ID。
(4)DMRS码分复用
在多层传输中各层复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各正交DMRS共用相同的扰码。另外,为了保证各DMRS之间正交,需要在扰码序列上叠加各层传输对应的正交码(orthogonal covercode, OCC),正交码也可称为正交序列。具体的,通过叠加频域序列和时域序列保证不同DMRS 之间码分正交。以现有NR PUSCH DMRS为例,承载在资源单元(k,l)p,μ上的元素值根据以下方式得到:
k′=0,1
n=0,1,…
其中,常量用于满足发射信号的功率要求,每个端口号p对应一个DMRS,也即端口号与DMRS之间是一一对应的,μ与子载波间隔有关,wf(k′)、wt(l′)分别表示频域序列和时域序列,来保证不同DMRS之间码分正交。以PUSCH DMRS为例,对于配置类型1的DMRS 和配置类型2的DMRS的wf(k′)、wt(l′)、Δ的取值可以分别参见表1和表2:
表1:PUSCH DMRS配置类型1的参数
对于表1所示的配置类型1的DMRS的参数来说:表1示意了8个DMRS中每个DMRS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基于表1,可以得到图2的(b)所示的8个端口对应的DMRS中每个DMRS叠加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之后的序列。请参阅图5,图5是一种采用配置类型1的DMRS叠加时域序列和频域序列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以图2的(b)为例进行说明,图中包括CDM组0和CDM组1的DMRS,对于CDM组0中的端口{0,1,4,5}:端口{0,1} 标示的2个DMRS的时域序列相同,即都为1,1,但频域序列分别为1,1和1,-1。因此,端口0和端口1通过频域序列不同实现正交。端口{4,5}标示的2个DMRS的时域序列相同,即都为1,-1,但频域正交码分别为1,1和1,-1。因此,端口4和端口5之间通过频域序列不同实现正交,而端口0,端口1与端口4,端口5之间通过时域序列不同实现正交。可以理解,端口{2,3,6,7}占据另一组频域资源,和端口{0,1,4,5}频分正交,其码分正交方式与端口{0,1,4,5}相同。
表2:PUSCH DMRS配置类型2的参数
对于表2所示的配置类型2的DMRS的参数来说:表2示意了12个DMRS中每个DMRS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基于表2,可以得到图3的(b)所示的12个端口对应的DMRS中每个DMRS叠加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之后的序列。请参阅图6,图6 是一种采用配置类型2的DMRS叠加时域序列和频域序列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以图3的(b) 为例进行说明,图中包括CDM组0、CDM组1和CDM组2的DMRS,对于CDM组0中的端口 {0,1,6,7}:端口{0,1}标示的2个DMRS的时域序列相同,即都为1,1,但频域序列分别为1,1、 1,-1。因此,端口0和端口1通过正交的频域序列实现正交。端口{6,7}标示的2个DMRS的时域序列相同,即都为1,-1,但频域序列分别为1,1和1,-1。因此,端口6和端口7之间通过频域序列实现正交,而端口0,端口1与端口6,端口7之间通过时域序列正交。可以理解,端口{2,3,8,9} 及端口{4,5,10,11}占据另一组频域资源,和端口{0,1,6,7}频分正交,其码分正交方式与端口{0,1,4,5}相同。又比如,配置1个符号时,基于表2,可以得到图3的(a)所示的6个端口对应的DMRS中每个DMRS叠加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之后的序列。请参阅图8(b),图8(b)是一种采用配置类型2的DMRS叠加频域序列的示意图。如图8(b)所示,以图3的(a)为例进行说明,图中包括CDM组0、CDM组1和CDM组2的DMRS,对于CDM组0中的端口{0,1}:端口{0,1}标示的2个DMRS的频域序列分别为1,1、1,-1。因此,端口0和端口1通过正交的频域序列实现正交。可以理解,端口{2,3}及端口{4,5}占据另一组频域资源,和端口{0,1}频分正交,其码分正交方式与端口{0,1}相同。
(5)参考信号相关性
假设给定N长序列a(0),a(1),…,a(N-1)和b(0),b(1),…,b(N-1),序列间归一化的互相关值定义为其中a(i),b(i)都为复数,b*(i)表示复数b(i)的共轭,|a(i)|和|b(i)|分别表示序列元素a(i)和b(i)的模。
如果满足则序列a(0),a(1),…,a(N-1)和 b(0),b(1),…,b(N-1)是正交的,例如,序列1,1,1,1和序列1,-1,1,-1,满足互相关值为0,序列1,1,1,1和序列1,-1,1,-1是正交的;又例如,序列1,j,-1,-j和序列1,-j,-1,j满足序列1,j,-1,-j 和序列1,-j,-1,j也是正交的。
OFDM系统中,序列承载在子载波上得到参考信号,假设不考虑信道的时延扩展,接收端来看,参考信号之间互相关值为0,互相之间是正交的,但实际系统中需要考虑信道的时延扩展,接收端来看,参考信号之间互相关值不再为0,相关性会变差,即由于信道时延扩展存在导致参考信号之间无法保证严格正交。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以及新兴业务的出现,对高速率的需求越来越大。增加多用户配对的传输层数有利于提升系统吞吐量。所以,当一个小区传输的层数比较多时,需要支持更多的DMRS。
基于上述,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通信方法,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网络架构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网络架构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301和终端设备1302。终端设备1302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网络设备1301相连,并可以通过网络设备1301接入到核心网中。终端设备1302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
网络设备1301,可以是用于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实体,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 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网络设备可以是无线网络中的设备,例如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节点。目前,一些RAN节点的举例为:基站、下一代基站gN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家庭基站、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在一种网络结构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RAN 设备。
终端设备1302,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如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 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 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5G 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 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OT技术可以通过例如窄带(narrow band,NB)技术,做到海量连接,深度覆盖,终端省电。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包括智能打印机、火车探测器、加油站等传感器,主要功能包括收集数据(部分终端)、接收网络设备的控制信息与下行数据,并发送电磁波,向网络设备传输上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 系统、宽带码多分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TDD)系统、通用移动通信(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系统、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EDGE)系统、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例如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系统,高级的长期演进(LTE advanced,LTE-A)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5G)系统、新空口(newradio, NR)系统、机器与机器通信(machineto machine,M2M)系统、或者未来演进的其它通信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 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网络架构中所包含的终端的数量和类型仅仅是一种举例,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于此。例如,还可以包括更多的或者更少的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终端,为简明描述,不在附图中一一描述。此外,在如图4所示的网络架构中,尽管示出了网络设备和终端,但是该应用场景中可以并不限于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例如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节点或用于承载虚拟化网络功能的设备等,这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结合上述的网络架构,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使用长度更长的频域序列来扩充DMRS的个数。下面以配置类型1的DMRS和配置类型2的DMRS的个数扩充为例,分别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扩充DMRS个数的方法进行说明。
1、配置类型1的DMRS的端口数扩充
对于配置类型1的DMRS,可以通过使用长度更长的频域序列来扩充DMRS的个数,且能保证DMRS之间是正交的。比如,参考图5,是一种采用配置类型1的DMRS叠加时域正交码和频域正交码的示意图,时域正交码可以理解为正交的时域序列,频域正交码可以理解为正交的频域序列。图5对应图2,图2是图5中采用配置类型1的DMRS的时频资源配置示意图。当DMRS配置2个符号时,使用2长的正交的频域序列和2长的正交的时域序列,系统最多可以支持8个正交DMRS复用,频域序列的长度为2时,正交的频域序列有2个,分别是1,1和1,-1。当将频域序列长度增加时,可以扩充DMRS的个数,例如,使用4长的频域序列和2长的时域序列,系统最多可以支持16个正交DMRS复用。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采用配置类型1的DMRS叠加时域正交码和频域正交码的示意图,图6相比于图5通过增加频域序列的长度进行了DMRS个数的扩充,在图6中,频域序列的长度为4,正交的频域序列有4个,频域序列可以为DFT序列,分别为1,1,1,1;1,j,-1,-j;1,-1,1,-1和1,-j,-1,j,16个正交的DMRS分别用端口0-15 标示,可以认为图5中的端口0-7的DMRS为扩充之前的,端口8-15标示的DMRS为扩充的。端口0-15标示为了区别不同的DMRS,还可以有其他标示方法,端口号只是一个编号而已,编号可以改变或者交换。
图7为通过4长正交的频域序列得到的配置类型1的DMRS时频资源示意图,如图7所示,通过4长正交频域序列得到的16个DMRS分别用端口号0-15标识,其中,端口号 {0,1,4,5,8,9,12,13}标示的8个DMRS属于同一个CDM组,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频域上占用偶数标号子载波。端口号{2,3,6,7,10,11,14,15}标示的8个DMRS属于同一个CDM组,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频域上占用奇数标号子载波。
2、配置类型2的DMRS的端口数扩充
对于配置类型2的DMRS,也可以通过使用长度更长的正交的频域序列来扩充DMRS的个数,且能保证DMRS之间是正交的。
比如,图8是一种采用配置类型2的DMRS叠加时域正交码和频域正交码的示意图,图8(a) 表示DMRS配置2个符号,也就是DMRS占用2符号,图8(b)表示DMRS配置1个符号,也就是DMRS占用1符号。参考图8(a),当DMRS配置2个符号时,使用2长的正交频域序列和2长的正交时域序列,系统最多可以支持12个正交DMRS复用,频域序列的长度为2时,正交的频域序列有2个,分别是1,1和1,-1。图9是另一种采用配置类型2的DMRS叠加时域正交码和频域正交码的示意图,图9(a)表示DMRS配置2个符号,也就是DMRS占用2符号,图9(b)表示 DMRS配置1个符号,也就是DMRS占用1符号。参考图9(a),使用4长的正交频域序列和2长的正交时域序列,系统最多可以支持24个正交DMRS复用,频域序列的长度为4时,正交的频域序列有4个,频域序列可以为Walsh序列,分别为1,1,1,1;1,1,-1,-1;1,-1,1,-1和1,-1,-1,1,在图8(a)中,24个正交的DMRS分别用端口0-23标示。可以理解,当DMRS配置2个符号,对于配置类型2的DMRS,图9(a)相比于图8(a)的频域序列长度加长一倍,得到的DMRS端口数量增加一倍。可以认为图9(a)中端口号0-11的DMRS为端口扩充之前的DMRS,端口号12-23 的DMRS为扩充的DMRS。
图10为通过4长正交的频域序列得到的配置类型2的DMRS时频资源示意图,图10(a)表示DMRS配置2个符号,图10(b)表示DMRS配置1个符号。
如图10(a)所示,通过4长正交频域序列得到的24个DMRS分别用端口号0-23标识,其中,端口号{0,1,6,7,12,13,18,19}标示的8个DMRS属于同一个CDM组,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频域上占用标号为0,1,6,7…的子载波。端口号{2,3,8,9,14,15,20,21}标示的8个DMRS属于同一个 CDM组,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频域上占用标号为2,3,8,9…的子载波。端口号{4,5,10,11,16,17,22,23}标示的8个DMRS属于同一个CDM组,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频域上占用标号为4,5,10,11…的子载波。
比如,DMRS配置1个符号时,使用2长的正交频域序列,系统最多可以支持6个正交DMRS 复用,频域序列的长度为2时,正交的频域序列有2个,分别是1,1和1,-1,参考图8(b)。
使用4长的正交频域序列,系统最多可以支持12个正交DMRS复用,频域序列的长度为4 时,正交的频域序列有4个,频域序列可以为Walsh序列,分别为1,1,1,1;1,1,-1,-1;1,-1,1,-1 和1,-1,-1,1,参考图9(b),12个正交的DMRS分别用端口0,1,2,3,4,5,12,13,14,15,16,17标示。
如图10(b)所示,通过4长正交频域序列得到的12个DMRS分别用端口号0-11标识,其中,端口号{0,1,12,13}标示的4个DMRS属于同一个CDM组,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频域上占用标号为0,1,6,7…的子载波。端口号{2,3,14,15}标示的4个DMRS属于同一个CDM组,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频域上占用标号为2,3,8,9…的子载波。端口号{4,5,16,17}标示的4个DMRS属于同一个CDM组,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频域上占用标号为4,5,10,11…的子载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增加DMRS个数,从而能够进行更多层的数据传输,满足高速率传输的需求。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提升DMRS之间相关性的方法,DMRS之间的相关性反映了 DMRS之间的干扰水平,当DMRS之间的相关性越好,DMRS之间的干扰越小。DMRS之间的相关性可以通过互相关值来体现。
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采用配置类型1的DMRS并且DMRS配置2个符号支持16个DMRS,参阅图6,有两组码分复用的DMRS,以一组码分复用的DMRS为例,其中端口号 {0,1,4,5,8,9,12,13}标示的8个DMRS占用相同时频资源,且通过叠加2长正交时域正交序列1,1;1,-1和4长正交频域序列1,1,1,1;1,j,-1,-j;1,-1,1,-1;1,-j,-1,j保证8个DMRS之间码分复用。
图11是叠加4长频域正交码得到的配置类型1的DMRS考虑信道时延扩展后的互相关(cross-correlation)累计分布图(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如图11所示,横轴表示的是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纵轴表示的是概率值,曲线表示的是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与端口8标示的DMRS(记为DMRS8)之间的互相关值所占概率的分布曲线。
可以看出,互相关值小于等于0.05时,曲线上的累积概率值为0.38,也就是说DMRS0和 DMRS8之间的互相关值小于等于0.05的累积概率为38%。或者可以看出,互相关值小于等于 0.1时,曲线上的累积概率值为0.9,也就是说DMRS0和DMRS8之间的互相关值小于等于0.1 的累积概率为90%。
由于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小于等于特定值的累积概率越小,并且互相关值越大,相关性越差。图中可以看出曲线表示的的DMRS之间互相关值小于等于0.1的累积概率还能够继续提升。
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采用配置类型2的DMRS并且DMRS配置2个符号支持24个DMRS,参阅图9(a),有三组码分复用的DMRS,以一组码分复用的DMRS为例,其中端口号 {0,1,6,7,12,13,18,19}标示的8个DMRS占用相同时频资源,且通过叠加2长正交时域正交序列1,1;1,-1和4长正交频域序列1,1,1,1;1,1,-1,-1;1,-1,1,-1;1,-1,-1,1保证8个DMRS之间码分复用。
采用配置类型2的DMRS并且DMRS配置1个符号支持12个DMRS,参阅图9(b),有三组码分复用的DMRS,以一组码分复用的DMRS为例,其中端口号{0,1,12,13}标示的4个DMRS占用相同时频资源,且通过叠加4长正交频域序列1,1,1,1;1,1,-1,-1;1,-1,1,-1;1,-1,-1,1保证4个 DMRS之间码分复用。
图12是叠加4长频域正交码得到的配置类型2的DMRS考虑信道时延扩展后的互相关 (cross-correlation)累计分布图(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图12(a)标识DMRS 配置2个符号,图12(b)表示DMRS配置1个符号。
如图12(a)所示,横轴表示的是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纵轴表示的是概率值,曲线表示的是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与端口12标示的DMRS(记为DMRS 12)之间的互相关值所占概率的分布曲线。
可以看出,互相关值小于等于0.05时,曲线上的累积概率值为0.25,也就是说DMRS0和 DMRS12之间的互相关值小于等于0.05的累积概率为25%。或者可以看出,互相关值小于等于 0.1时,曲线上的累积概率值为0.58,也就是说DMRS0和DMRS12之间的互相关值小于等于0.1 的累积概率为58%。
如图12(b)所示,横轴表示的是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纵轴表示的是概率值,曲线表示的是扩充后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 0)与端口12标示的DMRS(记为DMRS 12)之间的互相关值所占概率的分布曲线。
可以看出,互相关值小于等于0.05时,虚线曲线上的累积概率值为0.25,也就是说DMRS0 和DMRS12之间的互相关值小于等于0.05的累积概率为25%。或者可以看出,互相关值小于等于0.1时,曲线上的累积概率值为0.58,也就是说DMRS0和DMRS12之间的互相关值小于等于 0.1的累积概率为58%。
由于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小于等于特定值的累积概率越小,并且互相关值越大,相关性越差。图中可以看出表示的扩充后的DMRS之间互相关值小于等于0.1的累积概率还可以继续提升。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功能也可以由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来执行,本申请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功能也可以由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来执行。本实施例可以以参考信号为 DMRS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3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401:终端设备生成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可选地,参考信号可以DMRS。
对于每个参考信号的序列,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公式1: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 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可选的,映射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
可选地,终端设备确定参考信号的序列r(m),r(m)也可以称为扰码序列,可以是本地存储,也可以根据以下公式得到:
比如其中c(i)为伪随机序列,伪随机序列可以由Gold序列定义。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m可以为Kn+k′。
可选地,终端设备确定参考信号占据的时频资源或者资源配置类型,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指示,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类型可以为配置类型1或者配置类型2。
可选地,以资源配置类型为配置类型1为例,元素值ak,l映射到资源单元(k,l)上,其中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
其中ak,l满足
公式2:ak,l=β·wf(k′)·wt(l′)·r(Kn+k′)
其中公式2中各参数的取值与公式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
公式3:k=T(Kn+k′)+Δ
公式4:
其中,Δ为0或者1,为整数。例如T=2,Δ=0,子载波索引k为0,2,4,6,…,又例如取值为0,1,符号索引l为2,3。
可选地,β可以表示幅度,可以用于满足发射信号的功率要求,β为非零的值,可以理解为,β可以为非零整数,例如β=1;β也可以为非零复数,表示为β=a+bj,a,b为实数,例如β=2,或者β=2+j,或者β=1j。
可选地,L可以是参考信号占用的最大符号数,可通过信令指示,比如L=2;
可选地,频域序列的长度K为整数,比如K=4;
终端设备生成的上述参考信号可以属于参考信号集合,对于一个参考信号集合内的所有参考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即参考信号集合中的参考信号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在时域上占用相同的符号。可以以图7为例,对参考信号集合中所有参考信号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的含义进行说明:
时频资源可以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一个资源单元即为一个RE,也就是图7中的一个小方格代表一个资源单元,其中,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以DMRS分配一个RB为例,参阅图7,DMRS在频域上占据6个子载波,DMRS在时域上占据2个符号,一个资源单元指频域上一个子载波,时域上一个符号,时频资源包括12 个资源单元,(k,l)用于标识资源单位,例如(0,2)标识子载波的索引k=0,符号的索引l=2的资源单元。
图7中端口{0,1,4,5,8,9,12,13}标示的参考信号用网格线示出,可以看出端口{0,1,4,5,8,9,12,13}标示的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单元分别为资源单元(0,2),资源单元(0,3),资源单元(2,2),资源单元(2,3),资源单元(4,2),资源单元(4,3),资源单元(6,2),资源单元(6,3),资源单元(8,2),资源单元(8,3),资源单元(10,2),资源单元(10,3)。可以将这8个DMRS作为一个参考信号集合。
在上述示例中Δ可为0,子载波索引k的取值范围为0,2,4,6…,取值可为2,l′取值范围为0,1,l的取值范围为2,3,即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占据符号索引为2,3的两个符号。又例如,参考信号集合中包含8个不同的参考信号,Δ可为1,子载波索引k的取值范围为1,3,5,7…,/>取值可为2,l′取值范围为0,1,l的取值范围为2,3,即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占据符号索引为 2,3的两个符号,则这8个不同的参考信号占据的时频资源图样参考图7中端口 {2,3,6,7,10,11,14,15}标示的参考信号。
可选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参考信号对应的序列r(m)相同;
可选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正交,和/或,对应的时域序列正交,即参考信号通过叠加不同的频域序列和/或时域序列保证相互之间正交。例如,两个参考信号叠加的频域序列分别为1,1,1,1和1,-1,1,-1,频域序列1,1,1,1和1,-1,1,-1是互相正交的,使得两个参考信号之间也能保证是正交的,又例如,两个参考信号叠加的时域序列分别为1,1和1,-1,时域序列1,1和1,-1是互相正交的,使得两个参考信号之间也能保证是正交的,又例如,两个参考信号叠加的时域序列分别为1,1和1,-1,时域序列1,11和1,-1是互相正交的,叠加的频域序列分别为1,1,1,1和1,-1,1,-1,频域序列1,1,1,1和1,-1,1,-1是互相正交的,使得两个参考信号之间也能保证是正交的。
可选地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包括第一频域序列 wf(0),wf(1),…,wf(K/2-1)和第二频域序列也就是说,频域序列的前半部分是第一频域序列,频域序列的后半部分是第二频域序列,或者也可以说所述频域序列由第一频域序列和第二频域序列组成。
比如K=4,频域序列wf(0),wf(1),…,wf(3)为1,-1,-1,1,第一频域序列wf(0),wf(1)为1, -1,第二频域序列wf(2),wf(3)为-1,1。
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
以配置类型1的DMRS为例:
例如参阅图14(a),参考信号集合中包含8个不同的参考信号,用端口{0,1,4,5,8,9,12,13} 标示,第一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0,1,4,5}表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一:
表一:
第二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8,9,12,13}表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二:
表二
从上述示例中可以看出,对于第一组参考信号中所包括的四个参考信号,至少包括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例如端口号0的DMRS和端口号1的DMRS。而且至少包括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例如端口号0和端口号4的DMRS。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相互正交,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例如,对于端口号0和端口号1的DMRS,端口号0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为1,1,端口号1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为1,-1,二者互相正交。对于端口号0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为1,1,端口号1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为1,-1,二者也互相正交。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正交,例如,对于端口号0和端口号4的DMRS,时域序列分别为1,1,和1,-1,这两个时域序列相互正交。
对于第二组参考信号中所包括的四个参考信号,至少包括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例如端口号8的DMRS和端口号9的DMRS。而且至少包括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例如端口号8和端口号12的DMRS。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相互正交,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例如,对于端口号8和端口号9的DMRS,端口号8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为1,j,端口号9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为1,-j,二者互相正交。对于端口号8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为-1,-j,端口号9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为-1,j,二者也互相正交。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正交,例如,对于端口号8和端口号12的DMRS,时域序列分别为1,j,和1,-j,这两个时域序列相互正交。
并且,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
例如,第一组参考信号中的端口号0的DMRS对应的频域序列为1,1,1,1,第二组参考信号中的端口号8对应的频域序列为1,j,-1,-j,这两个频域序列正交。第二组参考信号中的端口号9对应的频域序列为1,-j,-1,j,序列1,1,1,1与该序列为1,-j,-1,j也正交。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互相正交的含义是第一组参考信号中的每个参考信号与第二组参考信号中的每个参考信号之间的频域序列都正交。具体的,此处不再举例。
进一步的,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继续参考上述示例,第一组参考信号中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包括1,1 和1,-1,第二组参考信号中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包括1,j和1,-j。可以看出,第一组参考信号中的每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与第二组参考信号中的每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均不同。
又例如,参阅图14(b),参考信号集合中包含8个不同的参考信号,端口{2,3,6,7,10,11,14,15} 标示,第一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2,3,6,7}表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三:
表三
第二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10,11,14,15}表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四:
表四
图14(b)中的参考信号与图14(a)中的参考信号仅占用的时频资源不同,也适用于上述方法,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另外,端口号只是一个编号而已,编号可以改变或者交换。
按照上述表格中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得到的参考信号,在考虑信道的时延扩展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升参考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参考信号之间的互相关值比较小,也即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比较小,能保证比较优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4(a)和14(b)中第一组中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包括1,1和1,-1,第二组中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包括1,j和1,-j,很容易推广到第一组中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为1,j和1,-j,第二组中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为1,1 和1,-1,参阅图14(c)和14(d)。
请参阅图15(a),图15(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虑信道时延扩展后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对比图。如图15(a)所示,实线曲线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叠加4长频域正交码得到的配置类型1的DMRS之间的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图,对于是实线曲线的具体介绍可以参见图11。虚线曲线表示的是本方案中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分布,参阅图14,虚线曲线表示的是图14 (a)中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与端口8标示的DMRS(记为DMRS8*)之间的互相关值所占概率的分布曲线。
由于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越大,相关性越差,图中可以看出实施例一中的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大约分布在[0,0.14]之间,本方案的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大约分布在[0,0.1]之间,本方案的DMRS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请参阅图15(b),图15(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考虑信道时延扩展后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对比图。参阅图5,扩充前,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和端口1标示的 DMRS(记为DMRS1)之间的互相关性是最差的,虚线曲线表示的是扩充前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和端口1标示的DMRS(记为DMRS1)之间的互相关值累计概率的分布曲线,见曲线1;参阅图6,实施例一中扩充后,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和端口8标示的 DMRS(记为DMRS8)之间的互相关性是最差的,实线曲线表示的是实施例一中扩充后端口 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与端口8标示的DMRS(记为DMRS8)之间的互相关值所占概率的分布曲线,见曲线2;参阅图14(a),点划线曲线表示的是本方案实施例二中扩充后端口0 标示的DMRS(记为DMRS0)与端口8标示的DMRS(记为DMRS8*)之间的互相关值所占概率的分布曲线,见曲线3。从图15(b)中可以看出,扩充后DMRS0和DMRS8之间互相关比扩充前DMRS0和DMRS1之间互相关差,A点与C点互相关值分别为0.07和0.13,最大互相关值差距为0.06,本方案实施例二中扩充后DMRS0和DMRS8*之间互相关比实施例一中扩充后DMRS0 和DMRS8之间互相关性更好,与扩充前DMRS0和DMRS1之间互相关差距明显变小,A点与B 点互相关值分别为0.07和0.1,最大互相关值差距为0.03,互相关性得到明显改善。
请参阅图15(c),图15(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考虑信道时延扩展后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对比图。参阅图6,实施例一中扩充后,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和端口12标示的DMRS(记为DMRS12)之间的互相关性是最好的,实线曲线表示的是扩充后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和端口12标示的DMRS(记为DMRS12)之间的互相关值累计概率的分布曲线,互相关值小于等于0的累计概率为1,见图中标记曲线1,A点互相关值为0;参阅图14(a),虚线曲线表示的是实施例二中本方案扩充后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 与端口12标示的DMRS(记为DMRS12*)之间的互相关值所占概率的分布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方案扩充后DMRS0和DMRS12*之间互相关虽然比扩充前DMRS0和DMRS12之间互相关变差了一些,但互相关值分布在[0,0.1],最大互相关值B点为0.1,互相关性仍很好。
可以看出时域正交码的不同,可以改善DMRS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减小由于信道时延扩展带来的干扰,提升系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4(a)中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仅以第一组中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包括1,1和1,-1,第二组中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包括1,j和1,-j进行举例说明,时域正交码还可以有其它的形式,比如,也可以为第一组中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包括1,1和1,-1,第二组中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包括和/>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时域序列不作限定,全文在此统一说明,后续不加赘述。以第一组中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包括1,1和1,-1,第二组中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包括1,j和1,-j,可以使得DMRS之间的相关性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描述中的频域序列序列仅以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DFT)序列进行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频域序列的类型不作限定。全文在此统一说明,后续不加赘述。
另一种实现方式,以配置类型2的DMRS为例:
例如,参阅图16(a),参考信号集合中包含8个不同的参考信号,端口{0,1,6,7,12,13,18, 19}标示,第一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0,1,6,7}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五:
表五
第二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12,13,18,19}表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六:
表六
又例如,参阅图16(a),参考信号集合中包含8个不同的参考信号,端口{2,3,8,9,14,15,20, 21}标示,第一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2,3,8,9}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七:
表七
第二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14,15,20,21}表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八:
表八
又例如,参阅图16(a),参考信号集合中包含8个不同的参考信号,端口{4,5,10,11,16,17,22,23}标示,第一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4,5,10,11}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 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九:
表九
第二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16,17,22,23}表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十:
表十
按照上述表格中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得到的参考信号,在考虑信道的时延扩展情况下,参考信号之间的互相关值比较小,也即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比较小,能保证比较优的性能。
本方案中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是不同的,能够提升参考信号之间的相关性。
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是不同的,还可以理解为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之间互相关值不为1。
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考虑信道时延扩展后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对比图,图17(a)中实线曲线是实施例一中叠加4长频域正交码得到的配置类型2的 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图,且DMRS配置2个符号,关于对图17(a)中实线曲线的描述可以参考图12(a)。对于图17(a)中虚线曲线表示的是本方案中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分布,参阅图16(a),虚线表示的是图16(a)中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与端口12标示的 DMRS(记为DMRS12*)之间的互相关值所占概率的分布曲线。
由于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越大,相关性越差,图中可以看出实施例一中的的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大约分布在[0,0.13]之间,本方案的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大约分布在[0,0.1]之间,本方案的DMRS之间的相关性更好。可以看出时域正交码的不同,可以改善DMRS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减小由于信道时延扩展带来的干扰,提升系统性能。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例如,参阅图16(b),参考信号集合中包含8个不同的参考信号,端口{0,1,6,7,12,13,18,19}标示,第一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0,1,6,7}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十一:
表十一
第二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12,13,18,19}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十二:
表十二
又例如,参阅图16(b),参考信号集合中包含8个不同的参考信号,端口{2,3,8,9,14,15,20,21} 标示,第一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2,3,8,9}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十三:
表十三
第二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14,15,20,21}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十四:
表十四
例如,参阅图16(b),参考信号集合中包含8个不同的参考信号,端口{4,5,10,11,16,17,22,23} 标示,第一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4,5,10,11}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十五:
表十五
第二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16,17,22,23}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十六:
表十六
按照上述表格中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得到的参考信号,在考虑信道的时延扩展情况下,参考信号之间的互相关值比较小,也即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比较小,能保证比较优的性能。
请参阅图17(b),图17(b)中实线曲线是实施例一中叠加4长频域正交码得到的配置类型2的 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图,且DMRS配置2个符号,关于对图17(b)中实现曲线的描述可以参考图12(a)。对于图17(b)中虚线曲线表示的是本方案中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分布,参阅图16(b),虚线表示的是图16(b)中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与端口12标示的DMRS(记为DMRS12*)之间的互相关值所占概率的分布曲线。
由于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越大,相关性越差,图中可以看出实线曲线的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大约分布在[0,0.13]之间,本方案的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大约分布在[0,0.1]之间,本方案的DMRS之间的相关性更好。
请参阅图17(c),图17(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考虑信道时延扩展后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对比图。虚线曲线表示的是扩充前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和端口1 标示的DMRS(记为DMRS1)之间的互相关值累计概率的分布曲线,互相关值小于等于0的累计概率为1,见曲线1,实线曲线表示的是扩充后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与端口12标示的DMRS(记为DMRS12)之间的互相关值所占概率的分布曲线,见曲线2,点划线曲线表示的是本方案扩充后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与端口12标示的DMRS(记为 DMRS12*)之间的互相关值所占概率的分布曲线,见曲线3,从图中可以看出,扩充后DMRS0 和DMRS12之间互相关与扩充前DMRS0和DMRS1之间互相关差距较大,A点与C点互相关值分别为0和0.13,最大互相关值差距为0.13,本方案扩充后DMRS0和DMRS12*之间互相关与扩充前DMRS0和DMRS1之间互相关差距变小,A点与B点互相关值分别为0和0.07,最大互相关值差距为0.07,互相关性得到明显改善。
请参阅图17(d),图17(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考虑信道时延扩展后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对比图。实线曲线表示的是扩充后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和端口18 标示的DMRS(记为DMRS18)之间的互相关值累计概率的分布曲线,互相关值小于等于0的概率为1,见曲线1,A点的互相关值为0,虚线曲线表示的是本方案扩充后端口0标示的DMRS (记为DMRS0)与端口18标示的DMRS(记为DMRS18*)之间的互相关值所占概率的分布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方案扩充后DMRS0和DMRS18*之间互相关虽然比扩充前DMRS0和DMRS18之间互相关变差了一些,但互相关值分布在[0,0.07],最大互相关值B点为0.07,互相关性仍很好。
可以看出频域序列不同,并且时域时域序列也不同,可以改善DMRS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减小由于信道时延扩展带来的干扰,提升系统性能。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满足:
wf(Q-1)=s(0)·t(Q-1),wf(Q)=s(1)·t(0),wf(Q+1)=s(1)·t(1),…,wf(2Q-1)=s(1)·t(Q-1),…,wf((M-1)·Q)=s(M-1)·t(0),wf((M-1)·Q+1)= s(M-1)·t(1),…,wf(M·Q-1)=s(M-1)·t(Q-1)。
比如K=4,频域序列wf(0),wf(1),…,wf(3)为1,-1,-1,1,满足
则频域序列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为1,-1,频域序列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为1,-1。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的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相同;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
例如,参阅图18(a),参考信号集合中包含8个不同的参考信号,端口{0,1,6,7,12,13,18, 19}标示,第一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0,1,6,7}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十七:
表十七
其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内层频域序列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十八:
表十八
第二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12,13,18,19}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十九:
表十九
其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内层频域序列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二十:
表二十
从上述示例中可以看出,对于第一组参考信号中所包括的四个参考信号,至少包括两个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例如端口号0的DMRS和端口号1的DMRS。而且至少包括两个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例如端口号0和端口号6的DMRS。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相同,例如,对于端口号0和端口号1的DMRS,端口号0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为1,1,端口号1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为 1,-1,二者互相正交,对于端口号0和端口号1的DMRS,端口号0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为 1,1,端口号1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为1,1,二者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正交,例如,对于端口号0和端口号6的DMRS,时域序列分别为1,1,和1,-1,这两个时域序列相互正交。
对于第二组参考信号中所包括的四个参考信号,至少包括两个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的,例如端口号12的DMRS和端口号13的DMRS。而且至少包括两个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的,例如端口号12和端口号18的DMRS。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相同,例如,对于端口号12和端口号13的DMRS,端口号12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为1,j,端口号13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为1,-j,二者互相正交,对于端口号12和端口号13的DMRS,端口号12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为1,-1,端口号13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为1,-1,二者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正交,例如,对于端口号12和端口号18的DMRS,时域序列分别为1,1,和1,-1,这两个时域序列相互正交。
并且,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
例如,第一组参考信号中的端口号0的DMRS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为1,1,第二组参考信号中的端口号12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为1,-1,这两个外层频域序列正交。第二组参考信号中的端口号13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为1,-1,序列1,-1与该序列为1,1也正交。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的含义是第一组参考信号中的每个参考信号与第二组参考信号中的每个参考信号之间的外层频域序列都正交。具体的,此处不再举例。
进一步的,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继续参考上述示例,第一组参考信号中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包括1,1和1,-1,第二组参考信号中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包括1,j和1,-j。可以看出,第一组参考信号中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内层频域序列与第二组参考信号中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内层频域序列均不同。
例如,参阅图18(a),参考信号集合中包含8个不同的参考信号,端口{2,3,8,9,14,15,20,21} 标示,第一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2,3,8,9}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二十一:
表二十一
其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内层频域序列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二十二:
表二十二
第二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14,15,20,21}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二十三:
表二十三
其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内层频域序列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二十四:
表二十四
又例如,参阅图18(b),参考信号集合中包含8个不同的参考信号,端口{4,5,10,11, 16,17,22,23}标示,第一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4,5,10,11}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二十五:
表二十五
其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内层频域序列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二十六:
表二十六
第二组参考信号包括端口{16,17,22,23}标示的4个参考信号,其对应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二十七:
表二十七
其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内层频域序列和时域序列wt(l′)见如下表二十八:
表二十八
按照上述表格中的频域序列wf(k′)和时域序列wt(l′)得到的参考信号,在考虑信道的时延扩展情况下,参考信号之间的互相关值比较小,也即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比较小,能保证比较优的性能。
本方案中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是不同的,有助于改善参考信号之间的相关性。
请参阅图19,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考虑信道时延扩展后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对比图,图19(a)中实线曲线是实施例一中叠加4长频域正交码得到的配置类型2的 DMRS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图,且DMRS配置2个符号,关于对图19(a)中实现曲线的描述可以参考图12(a)。对于图19(a)虚线表示的是本方案中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分布,参阅图18(b),虚线表示的是图18(b)中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与端口12标示的DMRS(记为DMRS12*)之间的互相关值所占概率的分布曲线。
由于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越大,相关性越差,图中可以看出实线曲线之间的互相关值大约分布在[0,0.13]之间,本方案的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大约分布在[0,0.1]之间,本方案的 DMRS之间的相关性更好。可以看出内层频域序列的不同,可以改善DMRS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减小由于信道时延扩展带来的干扰,提升系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8(a)中的端口0和端口12对应DMRS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仅以1,1和1,j分别作为端口0和端口12对应DMRS的内层频域序列进行举例说明,端口0和端口12对应DMRS的内层频域序列还可以有其它的形式。以1,1和1,j分别作为端口0和端口12对应DMRS的内层频域序列,可以使得端口0和端口12对应DMRS之间的相关性较优。
另外,该方案还可推广到DMRS占用1个符号的场景,如图18(b)所示,图18(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配置类型2的DMRS叠加频域序列的示意图。如图18(b)所示,参考信号集合包括端口号{0,1,12,13}标示标示的4个DMRS,或者参考信号集合包括端口号{2,3,14,15}标示的4个DMRS,或者参考信号集合包括端口号{4,5,16,17}标示的4个DMRS。
请参阅图19(b),实线曲线是实施例一中叠加4长频域正交码得到的配置类型2的DMRS 之间的互相关累计分布图,且DMRS配置1个符号,关于对图19(b)中实现曲线的描述可以参考图12(b)。虚线表示的是本方案中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分布,参阅图18(b),虚线表示的是图18(b)中端口0标示的DMRS(记为DMRS0)与端口12标示的DMRS(记为DMRS12*) 之间的互相关值所占概率的分布曲线。
由于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越大,相关性越差,图中可以看出实施例一中的的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大约分布在[0,0.13]之间,本方案的DMRS之间的互相关值大约分布在[0,0.1]之间,本方案的DMRS之间的相关性更好。可以看出内层频域序列的不同,可以改善DMRS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减小由于信道时延扩展带来的干扰,提升系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8(b)中的端口0和端口12对应DMRS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仅以DFT序列进行举例说明,端口0和端口1对应DMRS的内层频域序列还可以有其它的形式。以DFT序列作为端口0和端口12对应DMRS的内层频域序列,可以使得端口0和端口12对应DMRS之间的相关性较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描述中的频域序列仅以DFT序列进行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频域序列的类型不作限定。全文在此统一说明,后续不加赘述。
步骤S1402: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终端设备生成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之后,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步骤S1403:网络设备处理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后,可以对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进行处理。例如,假设参考信号是DMRS,网络设备可以根据DMRS对上行或者下行信道估计、进而解调数据。
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可选地,发射方可以是网络设备,比如基站,接收方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就是说参考信号可以是下行参考信号。或者可以理解为,执行上述步骤S1401 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步骤S1402的是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步骤S1403的是终端设备。在这里统一说明,后文不再赘述。
上面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虚拟装置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20,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如图20所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2200,至少包括:生成单元2201和发送单元2202;其中:
生成单元2201,用于生成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 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包括第一频域序列wf(0),wf(1),…,wf(K/2-1) 和第二频域序列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的长度均为K/2,所述第一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0到K/2-1,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K/2到K-1;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2200,至少包括:生成单元2201和发送单元2202;其中:
生成单元2201,生成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 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 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r(Kn+k′)为复数, 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满足:
其中外层频域序列s(0),s(1),…,s(M-1)长度为M,内层频域序列t(0),t(1),…,t(Q-1) 长度为Q,K=M·Q,表示克罗尼克积,M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或者等于2 的整数;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的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相同;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
发送单元2202,用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请参阅图21,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该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如图21所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2300,至少包括:接收单元2301和处理单元2302;其中:
接收单元230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 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包括第一频域序列wf(0),wf(1),…,wf(K/2-1) 和第二频域序列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的长度均为K/2,所述第一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0到K/2-1,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K/2到K-1;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
处理单元2302,用于处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2300,至少包括:接收单元2301和处理单元2302;其中:
接收单元2301,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 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 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r(Kn+k′)为复数, 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满足:
其中外层频域序列s(0),s(1),…,s(M-1)长度为M,内层频域序列t(0),t(1),…,t(Q-1) 长度为Q,K=M·Q,表示克罗尼克积,M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或者等于2 的整数;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的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相同;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
处理单元2302,用于处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基于上述网络架构,请参阅图22,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该装置24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401,处理器2401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定的控制功能。处理器24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基站、基带芯片,终端、终端芯片,DU或CU等) 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设计中,处理器2401也可以存有指令和/或数据2403,所述指令和/或数据 2403可以被所述处理器运行,使得所述装置24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在另一种可选的设计中,处理器2401中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接收和发送功能的收发单元。例如该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电路,或者是接口,或者是接口电路,或者是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接收和发送功能的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是分开的,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上述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用于代码/数据的读写,或者,上述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用于信号的传输或传递。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装置2400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或接收或者通信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装置24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402,其上可以存有指令2404,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装置24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器中也可以存储指令和/或数据。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例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对应关系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在处理器中。
可选的,所述装置24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2405和/或天线2406。所述处理器24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所述装置2400进行控制。所述收发器2405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收发装置或收发模块等,用于实现收发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2400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该通信装置2400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存储器2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该处理器2401用于控制生成单元2201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执行的操作,收发器2405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发送单元2202执行的操作,收发器 2405还用于向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发送信息。上述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内的模块或者上述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内的模块还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执行的各种方法,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2400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该通信装置2400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存储器2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该处理器2401用于控制处理单元2302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执行的操作,收发器2405用于接收来自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息,收发器2405还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接收单元2301执行的操作。上述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内的模块或者上述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内的模块还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执行的各种方法,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FIC、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设备等上。该处理器和收发器也可以用各种 IC工艺技术来制造,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PMOS)、双极结型晶体管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双极CMOS(BiCMOS)、硅锗(SiGe)、砷化镓(GaAs) 等。
以上实施例描述中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但本申请中描述的装置的范围并不限于此,而且装置的结构可以不受图21的限制。装置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的一部分。例如所述装置可以是:
(1)独立的集成电路IC,或芯片,或,芯片系统或子系统;
(2)具有一个或多个IC的集合,可选的,该IC集合也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存储部件;
(3)ASIC,例如调制解调器(MSM);
(4)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
(5)接收机、终端、智能终端、蜂窝电话、无线设备、手持机、移动单元、车载设备、网络设备、云设备、人工智能设备、机器设备、家居设备、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等等;
(6)其他等等。
请参阅图23,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22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23所示,终端设备25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析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后得到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被进一步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为了便于说明,图23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23中的处理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2500的收发单元 2501,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2500的处理单元2502。如图22所示,终端设备2500包括收发单元2501和处理单元25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25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 25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25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示例性的,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可选的,上述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一个单元,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多个单元。上述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在一个地理位置,也可以分散在多个地理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2502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生成单元2201执行的操作,收发单元2501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发送单元2202执行的操作。该终端设备2500还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步骤S1401~步骤S1403和步骤S1501~步骤S1503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各种方法,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与终端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与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个通信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上述所涉及的设备的各组成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意一种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述通信方法。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硬盘(hard diskdrive,HDD)、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 DR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 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包括第一频域序列wf(0),wf(1),…,wf(K/2-1)和第二频域序列wf(K/2),wf(K/2+1),…,wf(K-1),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的长度均为K/2,所述第一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0到K/2-1,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K/2到K-1;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
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2,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1或者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j或者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不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互相不正交。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k=T(Kn+k′)+Δ
其中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Δ为整数;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2,满足:
k=2(Kn+k′)+Δ
其中Δ为0或者1。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相关联,满足:
其中为整数。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包括第一频域序列wf(0),wf(1),…,wf(K/2-1)和第二频域序列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的长度均为K/2,所述第一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0到K/2-1,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K/2到K-1;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
处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2,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1或者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j或者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不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互相不正交。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k=T(Kn+k′)+Δ
其中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Δ为整数;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2,满足:
k=2(Kn+k′)+Δ
其中Δ为0或者1。
14.根据权利要求8-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相关联,满足:
其中为整数。
1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满足:
其中外层频域序列s(0),s(1),…,s(M-1)长度为M,内层频域序列t(0),t(1),…,t(Q-1)长度为Q,K=M·Q,表示克罗尼克积,M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的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相同;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
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1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满足:
其中外层频域序列s(0),s(1),…,s(M-1)长度为M,内层频域序列t(0),t(1),…,t(Q-1)长度为Q,K=M·Q,表示克罗尼克积,M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的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相同;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
处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包括第一频域序列wf(0),wf(1),…,wf(K/2-1)和第二频域序列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的长度均为K/2,所述第一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0到K/2-1,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K/2到K-1;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L=2,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1或者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j或者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不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互相不正交。
24.根据权利要求21-23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25.根据权利要求21-2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k=T(Kn+k′)+Δ
其中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Δ为整数;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2,满足:
k=2(Kn+k′)+Δ
其中Δ为0或者1。
27.根据权利要求21-2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相关联,满足:
其中为整数。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包括第一频域序列wf(0),wf(1),…,wf(K/2-1)和第二频域序列所述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频域序列的长度均为K/2,所述第一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0到K/2-1,所述第二频域序列中k′取值为K/2到K-1;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相互正交;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不同;
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L=2,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1或者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时域序列为1,j或者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序列互相不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序列也互相不正交。
31.根据权利要求28-30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32.根据权利要求28-31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k=T(Kn+k′)+Δ
其中T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Δ为整数;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2,满足:
k=2(Kn+k′)+Δ
其中Δ为0或者1。
34.根据权利要求28-31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相关联,满足:
其中为整数。
3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满足:
其中外层频域序列s(0),s(1),…,s(M-1)长度为M,内层频域序列t(0),t(1),…,t(Q-1)长度为Q,K=M·Q,表示克罗尼克积,M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的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相同;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满足:
其中为整数。
3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属于参考信号集合,所述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所有的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的序列中的元素值a满足
a=β·wf(k′)·wt(l′)·r(Kn+k′)
其中β为非零的值,wf(k′)为频域序列中的元素,k′为整数,k′取值为0到K-1,频域序列wf(0),wf(1),…,wf(K-1)长度为K,K为整数,wt(l′)为时域序列中的元素,l′为整数,l′取值为0到L-1,时域序列wt(0),wt(1),…,wt(L-1)长度为L,L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r(Kn+k′)为复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频域序列wf(0),wf(1),…,wf(K-1)满足:
其中外层频域序列s(0),s(1),…,s(M-1)长度为M,内层频域序列t(0),t(1),…,t(Q-1)长度为Q,K=M·Q,表示克罗尼克积,M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
所述参考信号集合包括至少两组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中的每组参考信号满足: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两两正交,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时域序列相同,且至少存在两个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相同,对于频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序列互相正交,对于时域序列相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并且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相同;
所述至少两组参考信号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和第二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外层频域序列互相正交,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内层频域序列不同;
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K=4,所述第一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1,1,1或者1,-1,1,-1,所述第二组参考信号中任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频域序列为1,j,-1,-j或者1,-j,-1,j,其中,j为虚数单位。
40.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单元(k,l),所述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所述l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索引,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k,l)上的所述元素值a为ak,l,所述ak,l满足:
ak,l=β·wf(k′)·wt(l′)·r(Kn+k′)
k与k′满足:
其中Δ为0或者2或者4,表示下取整。
l与l′满足:
/>
其中为整数。
4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得
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
如权利要求8-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4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得
如权利要求15-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
如权利要求18-2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4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
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
如权利要求8-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4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
如权利要求15-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
如权利要求18-2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4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
执行如权利要求8-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4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
执行如权利要求18-2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47.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存储器、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
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
如权利要求8-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48.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存储器、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
如权利要求15-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
如权利要求18-2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2210114621.7A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5667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4621.7A CN116566772A (zh)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3/073894 WO2023143620A1 (zh) 2022-01-30 2023-01-30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4621.7A CN116566772A (zh)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6772A true CN116566772A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70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4621.7A Pending CN116566772A (zh)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66772A (zh)
WO (1) WO202314362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02945A4 (en) * 2017-03-23 2020-12-30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WO2019157737A1 (zh) * 2018-02-14 2019-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CN111555848B (zh) * 2019-02-11 2023-05-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5316026A (zh) * 2020-03-31 2022-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43620A1 (zh) 2023-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66529B2 (ja) 上り復調基準信号の伝送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JP2022511201A (ja) 信号の送信に関与するユーザ機器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
CN111357361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JP679569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シーケンスの初期値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11699664B (zh) Papr和蜂窝小区间干扰减小
CN104202712B (zh) 设备到设备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
JP7142721B2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US20230029215A1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890948A (zh) 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12968756B (zh) 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和装置
WO2019242738A1 (zh) 发送调制符号的方法、接收调制符号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4667685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565485B (zh) 解调参考信号的复用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WO2017173881A1 (zh)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2314362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68279B (zh)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802784B (zh) 一种pucch传输方法、移动通信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11120584A1 (en) Sequence hopp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89095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301121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55188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325608A (z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20329379A1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200102826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직교 상향링크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4329361A1 (en) Symbo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