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5635A - 具有可靠闩锁的卡边缘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靠闩锁的卡边缘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5635A
CN116565635A CN202210355103.4A CN202210355103A CN116565635A CN 116565635 A CN116565635 A CN 116565635A CN 202210355103 A CN202210355103 A CN 202210355103A CN 116565635 A CN116565635 A CN 116565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ch
card edge
edge connector
insulating housing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51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军
曾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US18/101,98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30246361A1/en
Priority to TW112200815U priority patent/TWM648072U/zh
Priority to TW112103036A priority patent/TW2023393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65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56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边缘连接器,其包括在绝缘壳体的侧端部处安装到绝缘壳体的闩锁。闩锁包括凹入本体并且限定第一接收空间的接收槽以及突出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第一固定机构。接收槽被配置成用于将侧端部接收在第一接收空间中。绝缘壳体还包括被形成在侧端部处并且被配置成用于与第一固定机构配合的第二固定机构。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被配置成在闩锁被从绝缘壳体的设有插槽的第一面沿着配合方向移动以使得侧端部进入接收槽并且在接收槽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将闩锁不可拆卸地固定到绝缘壳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前述卡边缘连接器的电子系统。根据本发明,能够改善闩锁到绝缘壳体的固定。

Description

具有可靠闩锁的卡边缘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电路板之间提供电连接的卡边缘连接器、以及包括这种卡边缘连接器的电子系统。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通过导电端子在不同的电子系统之间提供电连接,从而实现信号和/或功率传输。在一些应用中,电连接器可以在诸如子卡之类的第一电路板与诸如母板之类的第二电路板之间提供电连接。这种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可以通过分别与第一电路板边缘上或者靠近其边缘的导电部和第二电路板边缘上或者靠近其边缘的导电部建立电连接来使第一电路板的导电部经由导电端子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的导电部,从而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建立电连接。这种电连接器一般被称为“卡边缘连接器”。
卡边缘连接器通常包括凹入绝缘壳体中以用于插接诸如子卡之类的第一电路板的插槽、以及安装在该绝缘壳体的侧端部处的闩锁。该闩锁被配置成用于在第一电路板被插入插槽中时锁定第一电路板,以防止其意外地脱离插槽。但是,传统闩锁到绝缘壳体的连接容易松动而使传统闩锁从绝缘壳体脱离,从而传统闩锁导致对第一电路板的锁定作用失效。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卡边缘连接器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和其它问题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卡边缘连接器,以便提供改善的连接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卡边缘连接器,其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相反的两个侧端部、以及从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一面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配合方向凹入到所述绝缘壳体中并且在所述两个侧端部之间延伸的插槽,所述插槽被配置成接收电路板;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多个导电端子被保持在所述绝缘壳体中,使得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在所述插槽中露出,以用于在所述电路板被插入到所述插槽中时与所述电路板的相应导电部建立电连接;以及用于在所述电路板被插入到所述插槽中时锁定和解锁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个闩锁,所述至少一个闩锁中的每个被配置成在所述两个侧端部中的相应侧端部处安装到所述绝缘壳体,并且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凹入所述本体并且限定第一接收空间的接收槽、以及从所述本体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接收槽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相应侧端部接收在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其中,所述绝缘壳体还包括被形成在所述相应侧端部处并且被配置成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配合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被配置成在所述闩锁被从所述第一面沿着所述配合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将所述闩锁不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绝缘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槽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包括相互相对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的底壁,所述接收槽被配置成当所述闩锁被定向成使得所述第一方向基本平行于所述配合方向时,允许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分别从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第一肋和第二肋,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在所述相应侧端部处凹入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预定距离时,所述第一肋被接收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并且所述第二肋被接收在所述第二凹槽中,以形成阻挡所述闩锁沿着所述配合方向往回移动的上止动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中的每个包括前导端、与所述前导端相反的跟随端以及在所述前导端与所述跟随端之间延伸的肋体,所述前导端比所述跟随端更靠近所述接收槽的入口,以使得在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时,所述前导端先于所述跟随端进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相应凹槽,其中,所述跟随端和所述相应凹槽的形状被设计成在所述跟随端进入所述相应凹槽中之后限制所述跟随端往回移动离开所述相应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跟随端的形状被设计成具有阶梯形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导端的形状被设计成具有斜面或倒圆部,以便于进入所述相应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肋与所述第二肋镜像对称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从所述底壁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第一凸台,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在所述配合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以及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相反并且分别位于所述两个侧端部处的两个侧端面,所述相应侧端部包括从所述两个侧端面中的相应侧端面的靠近所述第二面的部分向外突出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被配置成在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形成阻挡所述闩锁沿着所述配合方向进一步向前移动的下止动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包括第一止动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凸台包括第二止动表面,当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相互配合时,所述第一止动表面与所述第二止动表面相互相对并且接触,以阻挡所述闩锁沿着所述配合方向进一步向前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包括突出于所述第一止动表面的第一突部,并且所述第二凸台包括从所述第二止动表面凹入所述第二凸台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突部和所述第一凹部被配置成当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相互配合时,所述第一突部被接收在所述第一凹部中,以增强所述闩锁到所述绝缘壳体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包括从所述第一止动表面凹入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二凹部,并且所述第二凸台包括突出于所述第二止动表面的第二突部,所述第二突部和所述第二凹部被配置成当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相互配合时,所述第二突部被接收在所述第二凹部中,以增强所述闩锁到所述绝缘壳体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附加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附加肋中的每个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还包括在所述相应侧端部处凹入所述绝缘壳体的至少一个第一附加凹槽,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附加肋中的每个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附加凹槽中的相应一个被配置成在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增强所述闩锁到所述绝缘壳体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附加肋包括分别从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两个第一附加肋,所述第一肋从所述两个第一附加肋中的一个的顶部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并且所述第二肋从所述两个第一附加肋中的另一个的顶部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附加凹槽包括两个第一附加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从所述两个第一附加凹槽中的相应附加凹槽的底部凹入所述绝缘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附加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附加肋中的每个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还包括凹入所述第二凸台的至少一个第二附加凹槽,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附加肋中的每个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附加凹槽中的相应一个被配置成在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增强所述闩锁到所述绝缘壳体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配合方向的横向方向相反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分别连接两个侧端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所述插槽也在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延伸,所述两个侧端部中的所述相应侧端部由所述两个侧端面中的相应侧端面、所述第三面的靠近所述相应侧端面的一部分和所述第四面的靠近所述相应侧端面的一部分界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反的顶面和底面,所述接收槽从所述顶面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穿过所述本体到所述底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闩锁包括从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悬臂延伸的弹性梁,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侧和所述弹性梁共同限定第二接收空间,所述电路板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锁定部、以及从所述第一表面凹入所述锁定部中的凹口,所述锁定部被配置成当所述电路板被插入到所述插槽中时被定位在所述第二接收空间中并且使所述第一表面面对所述弹性梁,所述弹性梁包括从所述弹性梁突出到所述第二接收空间中的锁定突起,所述弹性梁被配置成能够在力的作用下被从锁定位置偏压到释放位置,并且在所述力被撤去之后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从所述释放位置回到所述锁定位置,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锁定突起被定位成位于所述凹口中,从而与所述凹口配合以阻挡所述电路板被沿着所述配合方向从所述插槽中拔出,并且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锁定突起被定位成从所述凹口退出,从而允许所述电路板被沿着所述配合方向从所述插槽中拔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突起具有突起端头,所述突起端头在所述弹性梁被从所述锁定位置偏压到所述释放位置时,在所述锁定突起的其余部分之后从所述凹口退出,并且在从所述释放位置恢复到所述锁定位置时,先于所述锁定突起的其余部分进入所述凹口中,所述突起端头被形成有由第一斜切面限定的第一斜切部,所述第一斜切面在所述弹性梁处于所述锁定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倾斜,在所述弹性梁处于所述释放位置时与所述第一表面基本平行且共面,并且随着所述弹性梁被从所述锁定位置偏压到所述释放位置,所述第一斜切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夹角逐渐变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梁在所述本体与所述锁定突起之间的部段在远离所述第二接收空间的方向上弯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闩锁还包括从所述第二侧在所述弹性梁的背离所述第二接收空间的一侧上悬臂延伸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被配置成在所述弹性梁被从所述锁定位置偏压到所述释放位置之后限制对所述弹性梁的进一步偏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卡边缘连接器,其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相反的两个侧端部、以及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配合方向凹入到所述绝缘壳体中并且在所述两个侧端部之间延伸的插槽,所述插槽被配置成接收第一电路板;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多个导电端子被保持在所述绝缘壳体中,使得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在所述插槽中露出,以用于在所述第一电路板被插入到所述插槽中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相应导电部建立电连接;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电路板被插入到所述插槽中时锁定和解锁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个闩锁,所述至少一个闩锁中的每个闩锁被配置成在所述两个侧端部中的相应侧端部处安装到所述绝缘壳体;其中,所述绝缘壳体的刚度大于所述闩锁的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体由弯曲模量不低于10GPa的材料制成,所述闩锁由弯曲模量不高于7.5GPa的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闩锁由伸长率不高于7%的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边缘连接器被配置成通过表面贴装技术安装到第二电路板,并且所述绝缘壳体和所述闩锁都被配置成能够承受至少260℃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闩锁由GF20%增强的PA46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槽从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一面凹入到所述绝缘壳体中;所述闩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凹入所述本体并且限定第一接收空间的接收槽、以及从所述本体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接收槽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相应侧端部接收在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以及所述绝缘壳体包括被形成在所述相应侧端部处并且被配置成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配合的第二固定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被配置成在所述闩锁被从所述第一面沿着所述配合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将所述闩锁不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绝缘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卡边缘连接器,其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相反的两个侧端部、以及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配合方向凹入到所述绝缘壳体中并且在所述两个侧端部之间延伸的插槽,所述插槽被配置成接收第一电路板;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多个导电端子被保持在所述绝缘壳体中,使得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在所述插槽中露出,以用于在所述第一电路板被插入到所述插槽中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相应导电部建立电连接;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电路板被插入到所述插槽中时锁定和解锁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个闩锁,所述至少一个闩锁中的每个闩锁被配置成在所述两个侧端部中的相应侧端部处安装到所述绝缘壳体;其中,所述绝缘壳体由第一材料形成,并且所述闩锁由第二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材料比所述第二材料更具刚性,并且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的熔点不低于2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材料的弯曲模量不低于10GPa,并且所述第二材料的弯曲模量不高于7.5GPa。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材料的伸长率不高于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边缘连接器被配置成通过表面贴装技术安装到第二电路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材料是GF20%增强的PA4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槽从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一面凹入到所述绝缘壳体中;所述闩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凹入所述本体并且限定第一接收空间的接收槽、以及从所述本体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接收槽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相应侧端部接收在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以及所述绝缘壳体包括被形成在所述相应侧端部处并且被配置成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配合的第二固定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被配置成在所述闩锁被从所述第一面沿着所述配合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将所述闩锁不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绝缘壳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系统,其包括前述的卡边缘连接器、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插入到所述插槽中,并且被所述卡边缘连接器的至少一个闩锁锁定就位。
根据本发明,能够改善闩锁到绝缘壳体的固定,从而提供具有改善的连接可靠性的卡边缘连接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更彻底地理解并认识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应当注意的是,附图仅为示意性的,并非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卡边缘连接器的电子系统的立体图,在该电子系统中,第一电路板被插设在卡边缘连接器的插槽中,并且卡边缘连接器的闩锁处于锁定位置以锁定该第一电路板;
图2是图1所示电子系统的部分分解视图,其示出了第一电路板与卡边缘连接器分开;
图3是图1和图2所示卡边缘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4是图3所示卡边缘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是图3所示卡边缘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6是图3所示卡边缘连接器的闩锁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闩锁的另一立体图;
图8是图6所示闩锁的又一立体图;
图9是图6中的圈出部分A的放大视图;
图10是卡边缘连接器的沿着图4的线I-I的横截面图;
图11是图3所示卡边缘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闩锁被移除以示出绝缘壳体的侧端部;
图12是图3所示卡边缘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其中闩锁被移除以示出绝缘壳体的侧端部;
图13是图3所示卡边缘连接器的局部俯视图,其中闩锁的弹性梁处于锁定位置;
图14是图13中的圈出部分B的放大视图;以及
图15是图3所示卡边缘连接器的另一局部俯视图,其中闩锁的弹性梁被偏压到解锁位置。
附图标记列表:
1 电子系统
3 第一电路板
5 边缘部分
7 第一导电部
11 锁定部
11a 第一表面
11b 凹口
100 卡边缘连接器
101 纵向方向
103 绝缘壳体
103a 第一面
103b 第二面
103c,103d 侧端面
103e 第三面
103f 第四面
105a,105b 侧端部
107 配合方向
109 插槽
111 第二固定机构
113 横向方向
115a 第一凹槽
115b 第二凹槽
117 第二凸台
117a 第二止动表面
117b 第一凹部
119a,119b 第一附加凹槽
121 第二附加凹槽
200 导电端子
201 接触部
203 尾部
300 闩锁
301 本体
301a 第一侧
301b 第二侧
301c 顶面
301d 底面
303 接收槽
303a 第一内侧壁
303b 第二内侧壁
303c 底壁
303d 入口
305 第一固定机构
307 第一方向
309a 第一肋
309b 第二肋
311a 前导端
311b 跟随端
311c 肋体
313 第一凸台
313a 第一止动表面
313b 第一突部
315a,315b 第一附加肋
317 第二附加肋
319 弹性梁
321 锁定突起
321a 突起端头
321b 第一斜切面
323 支撑梁
S1 第一接收空间
S2 第二接收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形成任何限制。
图1和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卡边缘连接器100的电子系统1。电子系统1包括诸如子卡之类的第一电路板3、诸如母板之类的第二电路板(未示出)、以及被配置成用于在第一电路板3与第二电路板之间建立电连接的卡边缘连接器100。如图2所示,第一电路板3具有在其边缘部分5上或者靠近其边缘部分5的第一导电部7。第一导电部7例如为第一电路板3上的导电迹线或焊盘。
图3至图5进一步示出了卡边缘连接器100,其中,图3是卡边缘连接器100的主视图,图4是卡边缘连接器100的俯视图,并且图5是卡边缘连接器100的后视图。参考图1和图2并且进一步参考图3至图5,卡边缘连接器100包括沿着纵向方向101延伸的绝缘壳体103。绝缘壳体103包括在纵向方向101上相反的两个侧端部105a和105b、以及从绝缘壳体103的第一面103a(或被称为“顶面”)沿着与纵向方向101垂直的配合方向107凹入到绝缘壳体103中并且在两个侧端部105a和105b之间延伸的插槽109。适于形成绝缘壳体103的绝缘材料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塑料、尼龙、液晶聚合物(LCP)、聚苯硫醚(PPS)、高温尼龙或聚苯醚(PPO)或聚丙烯(PP)。
插槽109被配置成接收第一电路板3。具体而言,插槽109被配置成接收第一电路板3的边缘部分5。在图2和图5中示出了插槽109包括两个插槽部段,即,第一插槽部段和第二插槽部段。第二插槽部段可以接收与第一电路板3的边缘部分5由第一插槽部段接收的部段不同的另一部段。第一插槽部段和第二插槽部段的沿着纵向方向101的长度可以不同,和/或第一插槽部段和第二插槽部段沿着配合方向107的深度可以不同。这可以提供防误差功能,以防止有意或无意的操作错误。应理解,插槽109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插槽部段,例如一个插槽部段或者多于两个插槽部段。
继续参见图1至图5,卡边缘连接器100还包括多个导电端子200。多个导电端子200中的每个包括接触部201、与接触部201相反的尾部203、以及在接触部201与尾部203之间延伸的中间部(未示出)。多个导电端子中的每个由导电材料形成。适于形成多个导电端子的导电材料可以是金属(例如,铜)或金属合金(例如,铜合金)。多个导电端子200被保持在绝缘壳体103中。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5所示,多个导电端子200被布置为分别沿着纵向方向101延伸、相互相对且彼此间隔开的两个端子排,使得接触部201在插槽109中露出,以用于在第一电路板3被插入插槽109中时与第一电路板3的第一导电部7建立电连接,并且使得尾部203从绝缘壳体103的与第一面103a相反的第二面103b(或被称为“底面”)伸出。尽管未在图1和图2中示出第二电路板,但应理解到,尾部203可用于与诸如母板之类的第二电路板建立电连接。例如,尾部203可以是通孔接触尾部或表面安装接触尾部,以用于与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相应)导电部(诸如导电迹线、焊盘或通孔)建立电连接。卡边缘连接器100的导电端子200可以通过分别与第一电路板3的第一导电部7和第二电路板的第二导电部建立电连接来使第一导电部7和第二导电部通过导电端子200电互连,从而在第一电路板3与第二电路板之间建立电连接。这使得可以在第一电路板3与第二电路板之间实现信号传输(例如,差分信号传输)和功率传输。
卡边缘连接器100还包括用于在第一电路板3被插入到插槽109中时锁定和解锁第一电路板3的至少一个闩锁300。至少一个闩锁300中的每个被配置成在卡边缘连接器100的绝缘壳体103的两个侧端部105a和105b中的相应侧端部处安装到绝缘壳体103。具体而言,至少一个闩锁300中的每个包括本体301。闩锁300能够通过本体301安装并固定到绝缘壳体103。具体而言,本体301包括从本体301的第一侧301a凹入本体301并且限定第一接收空间S1的接收槽303(图6至图8)、以及从本体301突出到第一接收空间S1中的第一固定机构305。接收槽303被配置成用于将绝缘壳体103的两个侧端部105a和105b中的相应侧端部接收在第一接收空间S1中。卡边缘连接器100的绝缘壳体103还包括被形成在该相应侧端部处并且被配置成用于与闩锁300的第一固定机构305配合的第二固定机构111。闩锁300的第一固定机构305和绝缘壳体103的第二固定机构111被配置成在闩锁300被从绝缘壳体103的第一面103a沿着配合方向107移动以使得相应侧端部进入接收槽303并且在接收槽303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将闩锁300不可拆卸地固定到绝缘壳体103。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不可拆卸”是无法通过以非破坏性的方式进行拆卸,而是只能通过破坏性的方式才能拆卸。也就是说,闩锁300被不可拆卸地固定到绝缘壳体103意味着如果要从绝缘壳体103拆掉闩锁300,则必须破坏至少闩锁300。
上述方式能够增强闩锁300到绝缘壳体103的固定,从而改善卡边缘连接器100用于连接第一电路板3的可靠性,这将在下文具体描述。
图11和图12进一步示出了卡边缘连接器100,其中闩锁300被移除以示出绝缘壳体103的侧端部105a和105b。如图1至图5所示,并且进一步如图11和图12所示,绝缘壳体103还包括在配合方向107上与第一面103a相反的第二面103b、在纵向方向101上相反并且分别位于两个侧端部105a和105b处的两个侧端面103c和103d、以及在垂直于纵向方向101和配合方向107的横向方向113相反的第三面103e和第四面103f(或者被称为“前面”和“后面”)。第三面103e和第四面103f分别连接两个侧端面103c和103d、第一面103a与第二面103b。插槽109也在第三面103e与第四面103f之间延伸。参见图11和图12,两个侧端部105a和105b中的相应侧端部由两个侧端面103c和103d中的相应侧端面、第三面103e的靠近该相应侧端面的一部分和第四面103f的靠近该相应侧端面的一部分界定。例如,侧端部105a由侧端面103c、第三面103e的靠近侧端面103c的一部分和第四面103f的靠近侧端面103c的一部分界定。在图1至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机构111被形成在侧端部105a处,并且闩锁300在侧端部105a处安装到绝缘壳体103。但应理解,本申请不限于此。
返回参见图1至图5,当闩锁300被从绝缘壳体103的第一面103a沿着配合方向107移动以使得侧端部105a进入接收槽303并且在接收槽303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由于闩锁300的第一固定机构305和绝缘壳体103的第二固定机构111相互配合,闩锁300被不可拆卸地固定到绝缘壳体103。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最佳示出的,侧端部105a被接收在第一接收空间S1中。也就是说,在闩锁300被不可拆卸地固定到绝缘壳体103时,界定侧端部105a的侧端面103c、第三面103e的靠近侧端面103c的一部分和第四面103f的靠近侧端面103c的一部分由接收槽303包围。通过这种方式,闩锁300可以紧密地卡扣在侧端部105a上,以改善闩锁300到绝缘壳体103的固定,从而提高卡边缘连接器100用于连接第一电路板3的可靠性。
图6至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闩锁300,其中,图6是闩锁300的立体图,图7是闩锁300的另一立体图,图8是闩锁300的又一立体图,图9是图6中的圈出部分A的放大视图,并且图10是卡边缘连接器100的沿着图4的线I-I的横截面图。闩锁300的接收槽303沿着第一方向307延伸,并且包括相互相对的第一内侧壁303a和第二内侧壁303b、以及连接第一内侧壁303a和第二内侧壁303b的底壁303c。接收槽303被配置成当闩锁300被定向成使得第一方向307基本平行于配合方向107时,允许侧端部105a进入接收槽303。本体301包括在第一方向307上相反的顶面301c和底面301d。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图7、图8和图10所示,接收槽303从顶面301c沿着第一方向307延伸穿过本体301到底面301d。
继续参见图6至图10,第一固定机构305包括分别从第一内侧壁303a和第二内侧壁303b突出到第一接收空间S1中的第一肋309a和第二肋309b。第一肋309a和第二肋309b分别平行于第一方向307延伸。转到图11和图12,第二固定机构111包括在侧端部105a处凹入绝缘壳体103的第一凹槽115a和第二凹槽115b。如图1至图5和图10所示,在侧端部105a进入接收槽303并且在接收槽303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第一肋309a被接收在第一凹槽115a中并且第二肋309b被接收在第二凹槽115b中,以形成阻挡闩锁300沿着配合方向107往回移动的上止动部。并且,这种“突肋-凹槽”的配合方式能够提供引导特征,以引导闩锁300沿着配合方向107在侧端部105a上行进。此外,这种“突肋-凹槽”的配合方式在闩锁300被安装到绝缘壳体103时能够使得闩锁300紧密且牢固地卡扣在侧端部105a上,从而在闩锁300与绝缘壳体103之间提供不可拆卸的连接。
如图9和图10所最佳示出的,第一肋309a和第二肋309b中的每个包括前导端311a、与前导端311a相反的跟随端311b以及在前导端311a与跟随端311b之间延伸的肋体311c。前导端311a比跟随端311b更靠近接收槽303的入口303d,以使得在侧端部105a进入接收槽303并且在接收槽303中滑动时,前导端311a先于跟随端311b进入第一凹槽115a和第二凹槽115b中的相应凹槽。跟随端311b和相应凹槽的形状被设计成在跟随端311b进入相应凹槽中之后限制跟随端311b往回移动离开相应凹槽。在一些示例中,如图9和图10所最佳示出的,跟随端311b的形状可以被设计成具有阶梯形部分,以与第一凹槽115a和第二凹槽115b中的相应凹槽的凹槽端部配合,从而在跟随端311b进入相应凹槽中之后限制跟随端311b往回移动离开相应凹槽。在一些示例中,如图9和图10所最佳示出的,前导端311a的形状可以被设计成具有斜面或倒圆部,以便于进入相应凹槽。此外,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肋309a与第二肋309b可以镜像对称地设置于第一内侧壁303a和第二内侧壁303b。这种对称设计有助于在接收槽303的两侧提供基本相同的卡扣力。
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第一固定机构305包括从底壁303c突出到第一接收空间S1中的第一凸台313。转到图11和图12,侧端部105a包括从侧端面103c的靠近第二面103b的部分向外突出的第二凸台117。如图10所最佳示出的,第一凸台313和第二凸台117被配置成在侧端部105a进入接收槽303并且在接收槽303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形成阻挡闩锁300沿着配合方向107进一步向前移动的下止动部。
上述的上止动部和下止动部相互配合,以使得在侧端部105a进入接收槽303并且在接收槽303中滑动预定距离时,闩锁300被固定就位,既不能沿着配合方向107往回移动,也不能沿着配合方向107进一步向前移动。此外,如上所述,“突肋-凹槽”的配合方式能够使得闩锁300紧密且牢固地卡扣在侧端部105a上,从而阻止闩锁300沿着不同于配合方向107的其它方向从侧端部105a脱离。通过这种方式,闩锁300被不可拆卸地固定到绝缘壳体103。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凸台313包括第一止动表面313a。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凸台117包括第二止动表面117a。当第一凸台313与第二凸台117相互配合时,第一止动表面313a与第二止动表面117a相互相对并且接触,以阻挡闩锁300沿着配合方向107进一步向前移动。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凸台313还包括突出于第一止动表面313a的第一突部313b,并且第二凸台117包括从第二止动表面117a凹入第二凸台117的第一凹部117b。第一突部313b和第一凹部117b被配置成当第一凸台313与第二凸台117相互配合时,第一突部313b被接收在第一凹部117b中,以增强闩锁300到绝缘壳体103的固定。应理解,在其它部分示例中,第一凸台313可以包括从第一止动表面313a凹入第一凸台313的第二凹部(未示出),并且第二凸台117包括突出于第二止动表面117a的第二突部(未示出)。第二突部和第二凹部被配置成当第一凸台313与第二凸台117相互配合时,第二突部被接收在第二凹部中,以增强闩锁300到绝缘壳体103的固定。
可选择地或额外地,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固定机构305还包括从第一内侧壁303a和第二内侧壁303b中的至少一个突出到第一接收空间S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附加肋,至少一个第一附加肋中的每个平行于第一方向307延伸。在这些示例中,第二固定机构111还包括在侧端部105a处凹入绝缘壳体103的至少一个第一附加凹槽。至少一个第一附加肋中的每个与至少一个第一附加凹槽中的相应一个被配置成在侧端部105a进入接收槽303并且在接收槽303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增强闩锁300到绝缘壳体103的固定。
在这些示例中的一个中,如图6、图9和图10所示,至少一个第一附加肋包括分别从第一内侧壁303a和第二内侧壁303b突出到第一接收空间S1中的两个第一附加肋315a和315b。第一肋309a从两个第一附加肋中的一个第一附加肋315a的顶部突出到第一接收空间S1中,并且第二肋309b从两个第一附加肋中的另一个第一附加肋315b的顶部突出到第一接收空间S1中。在该示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至少一个第一附加凹槽包括两个第一附加凹槽119a和119b,第一凹槽115a和第二凹槽115b分别从两个第一附加凹槽119a和119b中的相应附加凹槽的底部凹入绝缘壳体103。这种阶梯状的肋组合可以使得第一肋309a和第二肋309b更深地扣入绝缘壳体103中,并且在第一肋309a和第二肋309b与绝缘壳体103提供更大的卡扣接合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强闩锁300到绝缘壳体103的固定。
可选择地或额外地,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固定机构305还包括从第一内侧壁303a和第二内侧壁303b中的至少一个突出到第一接收空间S1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附加肋317,至少一个第二附加肋317中的每个平行于第一方向307延伸。在这些示例中,第二固定机构111还包括凹入第二凸台117的至少一个第二附加凹槽121。至少一个第二附加肋317中的每个与至少一个第二附加凹槽121中的相应一个被配置成在侧端部105a进入接收槽303并且在接收槽303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增强闩锁300到绝缘壳体103的固定。
如图1至图8和图10所示,闩锁300还包括从本体301的与第一侧301a相反的第二侧301b悬臂延伸的弹性梁319。本体301的第二侧301b和弹性梁319共同限定第二接收空间S2。返回参见图2,第一电路板3包括具有第一表面11a的锁定部11、以及从第一表面11a凹入锁定部11中的凹口11b。锁定部11被配置成当第一电路板3被插入到插槽109中时被定位在第二接收空间S2中并且使第一表面11a面对弹性梁319。
图13至图15更详细地示出了闩锁300的弹性梁319。弹性梁319包括从弹性梁319突出到第二接收空间S2中的锁定突起321。弹性梁319被配置成能够在力F(如图15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意性地表示的)的作用下被从锁定位置(图13)偏压到释放位置(图15),并且在力被撤去之后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从释放位置回到锁定位置。可以理解到,在如图13所示的锁定位置,锁定突起321被定位成位于凹口11b中,从而与凹口11b配合以阻挡第一电路板3被沿着配合方向107从插槽109中拔出。在如图15所示的释放位置,锁定突起321被定位成从凹口11b退出,从而允许第一电路板3被沿着配合方向107从插槽109中拔出。
如图7、图8、图10以及图13至图15所示,锁定突起321具有突起端头321a,其被配置成在弹性梁319被从锁定位置偏压到释放位置时,在锁定突起321的其余部分之后从凹口11b退出,并且在从释放位置恢复到锁定位置时,先于锁定突起321的其余部分进入凹口11b中。突起端头321a被形成有由第一斜切面321b限定的第一斜切部。该第一斜切面321b在弹性梁319处于锁定位置相对于第一表面11a(如图2所示并且在图13和图15被用虚线II-II意性地表示)倾斜,在弹性梁319处于释放位置时与第一表面11a基本平行且共面,并且随着弹性梁319被从锁定位置偏压到释放位置,第一斜切面321b与第一表面11a之间夹角逐渐变小。借助于上述第一斜切部,相比于传统的弹性梁设计,能够减小将弹性梁319在从锁定位置被偏压到释放位置绕着弹性梁319与本体301的连接部偏转的角度。减小偏转角度又能够减少弹性梁319被偏压的程度,从而提高弹性梁319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4所示中的弧线C所示意性地表示的,弹性梁319在本体301与锁定突起321之间的部段在远离第二接收空间S2的方向上弯曲。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弹性梁319的柔韧性,从而提高弹性梁319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示例中,闩锁300还包括从第二侧301b在弹性梁319的背离第二接收空间S2的一侧上悬臂延伸的支撑梁323。支撑梁323被配置成在弹性梁319被从锁定位置偏压到释放位置之后限制对弹性梁319的进一步偏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防止弹性梁319被过度偏压,从而提高弹性梁319的使用寿命。
应理解,上文描述的弹性梁319(包括可选的支撑梁323)仅是闩锁300用于锁定和解锁第一电路板3的一种示例性机构,闩锁300也可以包括其它合适的锁定和解锁机构。此外,闩锁300的本体301和弹性梁319可以由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合适材料形成,并且可以由相同或者不同的材料形成。例如,本体301可以由第一材料形成,并且弹性梁319可以由第二材料形成。第一材料可以比第二材料更具刚性,以提供到绝缘壳体103的可靠卡扣。可以通过使用二次注塑成型技术使用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将本体301和弹性梁319形成为整体部件。
绝缘壳体103的刚度可以大于闩锁300的刚度。换言之,闩锁300可以比绝缘壳体103更具柔性。通过这种方式,绝缘壳体103可以被配置成足够刚性以免于在第一电路板3被插入绝缘壳体103的插槽109期间过度变形,并且闩锁300可以被配置成足柔性以适于频繁地操作(即,解锁和锁定)而不发生损坏。绝缘壳体103的刚度大于闩锁300的刚度也可以帮助在第一电路板3被插入绝缘壳体103的插槽109期间防止绝缘壳体103过度变形导致闩锁300松动而从绝缘壳体103脱离。在一些示例中,绝缘壳体103和闩锁300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具体而言,绝缘壳体103可以由第一材料形成,并且闩锁300可以由第二材料形成,第一材料的刚度大于第二材料的刚度。换言之,第二材料比第一材料更具柔性。例如,第一材料的弯曲模量可以不低于10GPa(例如,10GPA、10.5GPA、11GPA或更高),并且第二材料的弯曲模量可以不高于7.5GPa(例如,7.5GPA、7.3GPA、7GPA或更低)。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弯曲模量是指材料弯曲时弯曲应力与弯曲所产生的形变之比。弯曲模量是用来表征材料刚性的指标,材料的弯曲模量越大,刚性越大。此外,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材料的伸长率不高于7%(例如,7%、6%或更低)。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伸长率是指材料在拉伸断裂后,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伸长率是用来表征材料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的指标。也就是说,闩锁300的伸长率不高于7%,即,在闩锁300拉伸断裂后,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不高于7%。应理解到,绝缘壳体103和闩锁300也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其它方式制造,以使得绝缘壳体103的刚度大于闩锁300的刚度。
发明人还认识到,在卡边缘连接器100是表面贴装式连接器的情况下,带有闩锁300的卡边缘连接器100可能在卡边缘连接器100安装到前述的第二电路板(未示出)期间发生熔化。具体而言,卡边缘连接器100被配置成通过表面贴装技术安装到第二电路板,多个导电端子200的尾部203是表面贴装接触尾部,用以通过例如回流焊接工艺与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相应)导电部(诸如焊盘)建立电连接。在安装期间,第二电路板被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以引起焊料回流。在加热完成之后,卡边缘连接器100被安装到第二电路板,使得个导电端子200的尾部203与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相应)导电部建立电连接。第二电路板的较高温度(典型地可以是260℃或更高)可能会导致绝缘壳体103和闩锁300熔化。在这种情况下,绝缘壳体103和闩锁300都被配置成能够承受至少260℃的温度,以保护绝缘壳体103和闩锁300在卡边缘连接器100安装到第二电路板期间免于熔化。例如,前述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都能是够承受至少260℃的温度的材料。
为了使闩锁300能够适于频繁地操作(即,解锁和锁定)而不发生损坏并且在卡边缘连接器100安装到第二电路板期间免于熔化,第二材料应满足如下条件:(1)弯曲模量不高于7.5GPa、(2)伸长率不高于7%并且(3)能够承受至少260℃(即,熔点不低于260℃)。这种材料的示例可以是GF20%增强的PA46(PA46 with 20Glass fiber)(或者被称为“PA46加纤20%”),其例如为能够从DSM公司获得的HFX31S。该材料便于加工,因而具有成本效益。此外,应理解到,第二材料也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其它合适材料。
应理解到,前述示例可以单独地实现,或者以组合的方式实现。
尽管仅针对安装在绝缘壳体103的侧端部105a处的闩锁300进行了描述,但应理解,在绝缘壳体103的侧端部105b处也可以类似地设置有闩锁。
还应理解,尽管在图中示出了多个导电端子200被布置成两个端子排,但是本申请的卡边缘连接器100不限于此,其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于两个端子排。此外,应理解,尽管在图中将卡边缘连接器100为竖直连接器,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卡边缘连接器100也可以是直角连接器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类型的连接器。
此外,应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将一个元件或部件与另一个元件或部件区分开来,但是这些元件和/或部件不应受到此类术语的限制。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显然,以上描述以及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均应被理解为是示例性的,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各种变型或修改,这些变型或修改均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6)

1.一种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边缘连接器包括:
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相反的两个侧端部、以及从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一面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配合方向凹入到所述绝缘壳体中并且在所述两个侧端部之间延伸的插槽,所述插槽被配置成接收电路板;
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多个导电端子被保持在所述绝缘壳体中,使得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在所述插槽中露出,以用于在所述电路板被插入到所述插槽中时与所述电路板的相应导电部建立电连接;以及
用于在所述电路板被插入到所述插槽中时锁定和解锁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个闩锁,所述至少一个闩锁中的每个被配置成在所述两个侧端部中的相应侧端部处安装到所述绝缘壳体,并且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凹入所述本体并且限定第一接收空间的接收槽、以及从所述本体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接收槽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相应侧端部接收在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
其中,所述绝缘壳体还包括被形成在所述相应侧端部处并且被配置成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配合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被配置成在所述闩锁被从所述第一面沿着所述配合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将所述闩锁不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绝缘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槽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包括相互相对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的底壁,所述接收槽被配置成当所述闩锁被定向成使得所述第一方向基本平行于所述配合方向时,允许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分别从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第一肋和第二肋,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在所述相应侧端部处凹入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及
在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预定距离时,所述第一肋被接收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并且所述第二肋被接收在所述第二凹槽中,以形成阻挡所述闩锁沿着所述配合方向往回移动的上止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中的每个包括前导端、与所述前导端相反的跟随端以及在所述前导端与所述跟随端之间延伸的肋体,所述前导端比所述跟随端更靠近所述接收槽的入口,以使得在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时,所述前导端先于所述跟随端进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相应凹槽,其中,所述跟随端和所述相应凹槽的形状被设计成在所述跟随端进入所述相应凹槽中之后限制所述跟随端往回移动离开所述相应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跟随端的形状被设计成具有阶梯形部分;和/或
所述前导端的形状被设计成具有斜面或倒圆部,以便于进入所述相应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与所述第二肋镜像对称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从所述底壁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第一凸台;
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在所述配合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以及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相反并且分别位于所述两个侧端部处的两个侧端面,所述相应侧端部包括从所述两个侧端面中的相应侧端面的靠近所述第二面的部分向外突出的第二凸台;
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被配置成在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形成阻挡所述闩锁沿着所述配合方向进一步向前移动的下止动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包括第一止动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凸台包括第二止动表面,当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相互配合时,所述第一止动表面与所述第二止动表面相互相对并且接触,以阻挡所述闩锁沿着所述配合方向进一步向前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包括突出于所述第一止动表面的第一突部,并且所述第二凸台包括从所述第二止动表面凹入所述第二凸台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突部和所述第一凹部被配置成当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相互配合时,所述第一突部被接收在所述第一凹部中,以增强所述闩锁到所述绝缘壳体的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包括从所述第一止动表面凹入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二凹部,并且所述第二凸台包括突出于所述第二止动表面的第二突部,所述第二突部和所述第二凹部被配置成当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相互配合时,所述第二突部被接收在所述第二凹部中,以增强所述闩锁到所述绝缘壳体的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附加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附加肋中的每个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还包括在所述相应侧端部处凹入所述绝缘壳体的至少一个第一附加凹槽;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附加肋中的每个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附加凹槽中的相应一个被配置成在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增强所述闩锁到所述绝缘壳体的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附加肋包括分别从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两个第一附加肋,所述第一肋从所述两个第一附加肋中的一个的顶部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并且所述第二肋从所述两个第一附加肋中的另一个的顶部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附加凹槽包括两个第一附加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从所述两个第一附加凹槽中的相应附加凹槽的底部凹入所述绝缘壳体。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附加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附加肋中的每个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还包括凹入所述第二凸台的至少一个第二附加凹槽;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附加肋中的每个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附加凹槽中的相应一个被配置成在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增强所述闩锁到所述绝缘壳体的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配合方向的横向方向相反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分别连接两个侧端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所述插槽也在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延伸,所述两个侧端部中的所述相应侧端部由所述两个侧端面中的相应侧端面、所述第三面的靠近所述相应侧端面的一部分和所述第四面的靠近所述相应侧端面的一部分界定。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反的顶面和底面,所述接收槽从所述顶面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穿过所述本体到所述底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包括从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悬臂延伸的弹性梁,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侧和所述弹性梁共同限定第二接收空间,所述电路板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锁定部、以及从所述第一表面凹入所述锁定部中的凹口,所述锁定部被配置成当所述电路板被插入到所述插槽中时被定位在所述第二接收空间中并且使所述第一表面面对所述弹性梁,所述弹性梁包括从所述弹性梁突出到所述第二接收空间中的锁定突起,所述弹性梁被配置成能够在力的作用下被从锁定位置偏压到释放位置,并且在所述力被撤去之后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从所述释放位置回到所述锁定位置,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锁定突起被定位成位于所述凹口中,从而与所述凹口配合以阻挡所述电路板被沿着所述配合方向从所述插槽中拔出,并且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锁定突起被定位成从所述凹口退出,从而允许所述电路板被沿着所述配合方向从所述插槽中拔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突起具有突起端头,所述突起端头在所述弹性梁被从所述锁定位置偏压到所述释放位置时,在所述锁定突起的其余部分之后从所述凹口退出,并且在从所述释放位置恢复到所述锁定位置时,先于所述锁定突起的其余部分进入所述凹口中,所述突起端头被形成有由第一斜切面限定的第一斜切部,所述第一斜切面在所述弹性梁处于所述锁定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倾斜,在所述弹性梁处于所述释放位置时与所述第一表面基本平行且共面,并且随着所述弹性梁被从所述锁定位置偏压到所述释放位置,所述第一斜切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夹角逐渐变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梁在所述本体与所述锁定突起之间的部段在远离所述第二接收空间的方向上弯曲。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还包括从所述第二侧在所述弹性梁的背离所述第二接收空间的一侧上悬臂延伸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被配置成在所述弹性梁被从所述锁定位置偏压到所述释放位置之后限制对所述弹性梁的进一步偏压。
20.一种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边缘连接器包括:
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相反的两个侧端部、以及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配合方向凹入到所述绝缘壳体中并且在所述两个侧端部之间延伸的插槽,所述插槽被配置成接收第一电路板;
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多个导电端子被保持在所述绝缘壳体中,使得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在所述插槽中露出,以用于在所述第一电路板被插入到所述插槽中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相应导电部建立电连接;以及
用于在所述第一电路板被插入到所述插槽中时锁定和解锁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个闩锁,所述至少一个闩锁中的每个闩锁被配置成在所述两个侧端部中的相应侧端部处安装到所述绝缘壳体;
其中,所述绝缘壳体由第一材料形成,并且所述闩锁由第二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材料比所述第二材料更具刚性,并且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的熔点不低于260℃。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的弯曲模量不低于10GPa,并且所述第二材料的弯曲模量不高于7.5GPa。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的伸长率不高于7%。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边缘连接器被配置成通过表面贴装技术安装到第二电路板。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是GF20%增强的PA46。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和24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从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一面凹入到所述绝缘壳体中;
所述闩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凹入所述本体并且限定第一接收空间的接收槽、以及从所述本体突出到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接收槽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相应侧端部接收在所述第一接收空间中;以及
所述绝缘壳体包括被形成在所述相应侧端部处并且被配置成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配合的第二固定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被配置成在所述闩锁被从所述第一面沿着所述配合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相应侧端部进入所述接收槽并且在所述接收槽中滑动预定距离时,相互配合以将所述闩锁不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绝缘壳体。
26.一种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边缘连接器;以及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插入到所述插槽中,并且被所述卡边缘连接器的至少一个闩锁锁定就位。
CN202210355103.4A 2022-01-29 2022-04-06 具有可靠闩锁的卡边缘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Pending CN1165656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8/101,987 US20230246361A1 (en) 2022-01-29 2023-01-26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compact, robust latch
TW112200815U TWM648072U (zh) 2022-01-29 2023-01-30 具有小型堅固閂鎖之卡緣連接器
TW112103036A TW202339357A (zh) 2022-01-29 2023-01-30 具有小型堅固閂鎖之卡緣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4658 2022-01-29
CN202210112189 2022-01-29
CN2022202446587 2022-01-29
CN2022101121898 2022-0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5635A true CN116565635A (zh) 2023-08-08

Family

ID=831047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5103.4A Pending CN116565635A (zh) 2022-01-29 2022-04-06 具有可靠闩锁的卡边缘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CN202220777354.7U Active CN217387586U (zh) 2022-01-29 2022-04-06 具有可靠闩锁的卡边缘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77354.7U Active CN217387586U (zh) 2022-01-29 2022-04-06 具有可靠闩锁的卡边缘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656563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7586U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1181B2 (en)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954253B2 (ja)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6327973B2 (ja) コネクタ
US7335039B2 (en) Memory card connector
CN212462084U (zh) 电连接器
US10581184B2 (en) Low-profile board-to-board connector, mating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113302803A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以及具有其的板对板连接器
JP478957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116059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detachably fitting to each other
KR101740182B1 (ko) 카드 소켓, 카드 커넥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5683284B2 (ja) 基板接続用端子
JP4290184B2 (ja) 低背コネクタ
CN107968271B (zh) 插口件、连接器、以及用于该连接器的插头件
KR100742599B1 (ko) 전기커넥터용 리테이너 및 전기커넥터
US20230246361A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compact, robust latch
US2007001012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841879B2 (en) Floating-type connector
CN217387586U (zh) 具有可靠闩锁的卡边缘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WO2007015339A1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7666046B (zh) 双面卡缘连接器
KR200428208Y1 (ko) 커넥터용 보호커버 결합구조
CN112652901A (zh) 连接器
JP2018113268A (ja) コネクタ
CN114122804B (zh) 连接器
CN114498114B (zh) 连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