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58704B - 压力传感器和液压制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压力传感器和液压制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58704B
CN116558704B CN202310821406.5A CN202310821406A CN116558704B CN 116558704 B CN116558704 B CN 116558704B CN 202310821406 A CN202310821406 A CN 202310821406A CN 116558704 B CN116558704 B CN 1165587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ensing
pressure sensor
pressure
integra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214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58704A (zh
Inventor
许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hui Ruide Sens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hui Ruide Sens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hui Ruide Sens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hui Ruide Sens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214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587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58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58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58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587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9/00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L9/02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by making use of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e.g. of potentiometers,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e.g. bridges, amplifiers or signal conditioning
    • G01L9/04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by making use of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e.g. of potentiometers,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e.g. bridges, amplifiers or signal conditioning of resistance-strain gau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18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 B60T17/22Devices for monitoring or checking brake systems; Signa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6/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working conditions, e.g. wear,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ent medium insofar as such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 not special to particular types of pressure gaug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ent medium insofar as such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 not special to particular types of pressure gauges
    • G01L19/0007Fluidic connect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ent medium insofar as such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 not special to particular types of pressure gauges
    • G01L19/14Housings
    • G01L19/141Monolithic housings, e.g. molded or one-piece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6/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working conditions, e.g. wear, temperature
    • F16D2066/005Force, torque, stress or stra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力传感器和液压制动系统,涉及一种测量流体压力的技术领域,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敏感单元以及应变结构,所述敏感单元内设有进压通道,所述敏感单元的一端设有连通所述进压通道的进压口,所述敏感单元的外周侧设有感应平面;所述应变结构设于所述感应平面。所述敏感单元为一体制造成型结构,定义所述敏感单元于所述感应平面和所述进压通道的通道内表面之间的壁厚为W,W满足条件:0.1mm≤W≤0.6mm。本发明技术方案旨在改善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单元的结构,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压力传感器和液压制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流体压力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和液压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减小压力传感器在液压制动系统中的占用空间,现有的压力传感器大多采用侧向感应的敏感单元感应液压制动系统的流体的压力,通过将制动流体流进敏感单元内部的流体通道,并在敏感单元的外周侧的感应表面上设置应变结构,使应变结构可以通过接收转化传递到感应表面的制动流体压力,实现对制动压力的实时监控。
而在现有的压力传感器中,敏感单元大多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制造,通过在敏感单元背对感应表面的一侧开设加工孔,并通过加工孔对流体通道对应感应表面的通道内表面进行加工,以使敏感单元在感应表面处的壁厚均匀,然后再焊接密封件封堵加工孔实现流体通道的密封。
可是,采用分体式的敏感单元生产成本较高,在焊接加工过程中,容易受焊接工艺的影响而使敏感单元存储焊接应力,导致敏感单元输出漂移,影响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精度;在压力传感器运作过程中也容易因密封件和敏感单元的材料不同、热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热应力,进一步降低了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降低了压力传感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和液压制动系统,旨在改善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单元的结构,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压力传感器包括敏感单元以及应变结构,所述敏感单元内设有进压通道,所述敏感单元的一端设有连通所述进压通道的进压口,所述敏感单元的外周侧设有感应平面;所述应变结构设于所述感应平面。所述敏感单元为一体制造成型结构,定义所述敏感单元于所述感应平面和所述进压通道的通道内表面之间的壁厚为W,W满足条件:0.1mm≤W≤0.6mm。
可选地,所述敏感单元于所述感应平面和所述进压通道的通道内表面之间的壁厚W满足条件:0.24mm≤W≤0.3mm。
可选地,所述进压通道于所述感应平面处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
可选地,所述应变结构包括测压应变片和封装玻璃,所述测压应变片贴附于所述感应平面;所述封装玻璃连接于所述敏感单元,并罩盖所述测压应变片设置。
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还设有集成电路单元,所述集成电路单元设于所述敏感单元背对所述进压口的一端,并与所述应变结构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还设有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容置空间。所述集成电路单元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沿所述容置空间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敏感单元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敏感单元设有所述进压口的一端显露于所述安装壳体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安装壳体包括壳本体、支撑架体以及连接端子,所述壳本体内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壳本体的一端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安装孔,所述敏感单元插接于所述安装孔,所述敏感单元设有感应平面的部分通过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支撑架体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连接所述壳本体,所述集成电路单元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体;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集成电路单元电性连接,并部分显露于所述壳本体背对所述安装孔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体包括支撑环和固定架,所述支撑环连接于所述壳本体,并抵接所述壳本体的内壁,所述支撑环包围所述敏感单元设于所述容置空间的部分设置;所述固定架连接于所述支撑环,所述集成电路单元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端子座和端子本体,所述端子座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端子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端子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插接槽的内侧壁连通;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槽,所述端子本体的另一端显露于所述壳本体背对所述安装孔的一端。所述集成电路单元背离所述敏感单元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槽,所述集成电路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槽的部分设有连接触点,所述连接触点与所述端子本体电性抵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制动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为以上任一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使敏感单元利用特定模具一体铸造的方式或者利用车削加工的方式一体制造成型,可以使敏感单元形成一体制造成型结构,避免敏感单元的分体加工制造,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敏感单元的生产成本,使得敏感单元无需焊接加工成型,避免敏感单元内存在焊接应力残留的问题,同时一体结构的敏感单元可以保持整体的热膨胀一致,避免分体式敏感单元不同材质引起的热应力残留,进而有效保障了敏感单元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而通过将敏感单元在感应平面和进压通道内表面之间的壁厚设置在0.1mm至0.6mm之间,有利于保障将应变结构设置在该壁厚范围内可以使应变结构在感应平面上实现更精确检测效果,防止应变结构每一检测位置之间存在感应误差,进一步保障了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同时在该范围还可以更便于敏感单元的生产加工,进一步降低敏感单元的生产加工成本,提高压力传感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压力传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压力传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压力传感器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图1的压力传感器一实施例的敏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敏感单元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为图5中A-A处的截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压力传感器;10、敏感单元;11、进压通道;12、进压口;13、感应平面;14、抵接围边;15、第一限位凸起;16、第二限位凸起;30、应变结构;50、集成电路单元;70、安装壳体;71、壳本体;711、容置空间;713、安装孔;715、固定孔;7151、限位翻边;73、支撑架体;731、支撑环;733、固定架;75、连接端子;751、端子座;7511、第一插接槽;7513、第二插接槽;753、端子本体;755、端子盖板;7551、限位通孔。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现有的压力传感器中,敏感单元大多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制造,通过在敏感单元背对感应表面的一侧开设加工孔,并通过加工孔对流体通道对应感应表面的通道内表面进行加工,以使敏感单元在感应表面处的壁厚均匀,然后再焊接密封件封堵加工孔实现流体通道的密封。可是,采用分体式的敏感单元生产成本较高,在焊接加工过程中,容易受焊接工艺的影响而使敏感单元存储焊接应力,导致敏感单元输出漂移,影响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精度;在压力传感器运作过程中也容易因密封件和敏感单元的材料不同、热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热应力,进一步降低了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降低了压力传感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压力传感器100。
参照图1至图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压力传感器100包括敏感单元10以及应变结构30,敏感单元10内设有进压通道11,敏感单元10的一端设有连通进压通道11的进压口12,敏感单元10的外周侧设有感应平面13;应变结构30设于感应平面13。敏感单元10为一体制造成型结构,定义敏感单元10于感应平面13和进压通道11的通道内表面之间的壁厚为W,W满足条件:0.1mm≤W≤0.6mm。
可以理解的是,压力传感器100可以通过将敏感单元10的加压口连通至制动流体的管道中,使得启动液压制动系统进行制动操作时,可以使制动流体部分分流至进压通道11中,并使制动流体的流体压力作用在进压通道11的通道内壁上,此时,在进压通道11对应感应平面13的部分可以将流体压力传递至感应平面13,使感应平面13受压发生形变,进而使设置在感应平面13上的应变结构30可以受到感应平面13的形变作用,触发应变结构30感应到制动流体通过敏感单元10传递到感应平面13上的压力,通过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被液压制动系统的控制器接收,使得用户可以实时监测到液压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流体压力,并依据监测到的流体压力数据进行操作,保障用户可以实时对液压制动系统进行监控,进一步保障液压制动系统的正常运作。
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敏感单元10可以通过制作相应的铸造模具,利用铸造模具一体铸造成型制作;又或者可以采用整体材料一体车削加工成型,使敏感单元10可以更好地形成一体制造成型的结构,有效减少了分体式敏感单元10的多个部件精密加工工序和焊接成型工序,降低了敏感单元10的生产成本;并且更好地避免了焊接工艺较差引起的焊接应力残留和不同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分体式敏感单元上产生的热应力,有利于更好地保障敏感单元10的检测可靠性和检测精度。同时,在敏感单元10的加工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敏感单元10的进压通道11的横截面形状和敏感单元10外周侧感应平面13的加工,使进压通道11对应感应平面13位置的通道内壁设置得较为平齐;或者依据进压通道11的内表面对应加工感应平面13,使敏感单元10在感应平面13和进压通道11对应感应平面13的内表面之间的壁厚控制在0.1mm至0.6mm之间,在此厚度范围内,可以使敏感单元10的壁厚不至于太小,便于敏感单元10的生产加工,降低敏感单元10的生产加工难度,并使敏感单元10在感应平面13处具有一定的壁厚更好地承载流体的压力产生形变;同时使敏感单元10在感应平面13处的壁厚不至于太大,使得敏感单元10可以更好地接收流体压力发生形变触发应变结构30感应,并使敏感单元10在此范围内的壁厚可以处于应变结构30的感应误差范围内,有效降低应变结构30在感应平面13上每一感应位置之间的检测误差,保障敏感单元10的压力感应精度,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100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使敏感单元10利用特定模具一体铸造的方式或者利用车削加工的方式一体制造成型,可以使敏感单元10形成一体制造成型结构,避免敏感单元10的分体加工制造,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敏感单元10的生产成本,使得敏感单元10无需焊接加工成型,避免敏感单元10内存在焊接应力残留的问题,同时一体结构的敏感单元10可以保持整体的热膨胀一致,避免分体式敏感单元10不同材质引起的热应力残留,进而有效保障了敏感单元1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100的检测精度。而通过将敏感单元10在感应平面13和进压通道11内表面之间的壁厚设置在0.1mm至0.6mm之间,有利于保障将应变结构30设置在该壁厚范围内可以使应变结构30在感应平面13上实现更精确检测效果,防止应变结构30每一检测位置之间存在感应误差,进一步保障了压力传感器100的检测精度,同时在该范围还可以更便于敏感单元10的生产加工,进一步降低敏感单元10的生产加工成本,提高压力传感器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敏感单元10于感应平面13和进压通道11的通道内表面之间的壁厚W满足条件:0.24mm≤W≤0.3mm。
在本实施例中,敏感单元10在感应平面13和进压通道11的通道内表面之间的壁厚W可以优选为0.24mm≤W≤0.3mm。通过使敏感单元10在该处的壁厚大于等于0.24mm,可以使敏感单元10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具有一定厚度的加工壁厚,使得敏感单元10可以实现更加稳定的精密加工,进而使敏感单元10在感应平面13处的壁厚可以更便捷地稳定加工至上述的范围中,有利于避免敏感单元10在该处的结构厚度加工至较小的厚度值时容易受限于精细加工的加工局限而有一定几率产生加工误差,使得敏感单元10在感应平面13处的结构可以更好地保持一致性,进一步提高敏感单元10的检测精度。同时,通过控制敏感单元10在该处的壁厚在上述的范围内,可以使敏感单元10在感应平面13处的壁厚能更好地针对进压通道11内流体作用在其上的压力发生形变,使得应变结构30可以更好地从感应平面13处受到形变作用而触发产生检测信号,保障敏感单元10可以更稳定地检测到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流体压力,进一步提高压力传感器100的检测可靠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5和图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压通道11于感应平面13处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进压通道11在感应平面13处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等较为规则的形状,此时,规整的进压通道11可以使敏感单元10整体受到的压力值较为均匀,有利于更好地保障敏感单元10的感应精度。其中,当进压通道11在感应平面13处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时,可以使进压通道11的内径设计得较大,并使感应平面13的面积对应进压通道11的中轴线位置设置,此时,可以使进压通道11在感应平面13处的通道内表面弧度较小,使敏感单元10在此处的壁厚可以更好地保持在0.1mm至0.6mm之间,进一步保障压力传感器100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同理,当进压通道11在感应平面13处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时,可以使椭圆形的进压通道11将长边对应感应平面13设置,减少进压通道11对应感应平面13的内表面的弧度,保障压力传感器100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参照图2和图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应变结构30包括测压应变片和封装玻璃,测压应变片贴附于感应平面13;封装玻璃连接于敏感单元10,并罩盖测压应变片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测压应变片可以采用贴片式的结构,通过贴附在感应平面13上直接接触感应进压通道11内流体施加在感应平面13上的压力,可以利用感应平面13的受压形变触发测压应变片,使测压应变片的压感电阻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而通过将测压应变片与压力传感器100的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可以利用压力传感器100接收检测电信号的强弱分析出作用在测压应变片的压力值,进而反馈得出敏感单元10的进压通道11内的流体压力值,实现压力传感器100的测压功能。其中,测压应变片可以采用全桥型贴片应变片或者半桥型压力应变片,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测压需求选择对应的测压应变片,使压力传感器100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而在敏感单元10上可以设置封装玻璃罩盖测压应变片设置,利用封装玻璃可以更好地覆盖保护测压应变片,减少测压应变片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进一步保障了应变结构30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封装玻璃可以在应变结构30的生产加工阶段直接浇筑覆盖测压应变片,使封装玻璃和测压应变片可以在生产时更好地形成一个整体,便于压力传感器100的拆装和维护。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00还设有集成电路单元50,集成电路单元50设于敏感单元10背对进压口12的一端,并与应变结构30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00中可以设置集成有多个元器件的集成电路单元50,通过将集成电路单元50与应变结构30电性连接,可以利用集成电路单元50更好地对应变结构30转化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分析等处理,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100更清楚地获知制动流体的压力值大小,保障压力传感器100的正常运作,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其中,集成电路单元50上不仅可以集成有对应变结构30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加工的元器件,还可以集成有压力传感器100的控制模块等,使得集成电路单元50可以形成压力传感器100的控制中心,并通过在压力传感器100上设置连接到集成电路单元50的连接端口,使得压力传感器100可以通过集成电路单元50的连接端口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连接,进而使压力传感器100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编程输入以及数据储存输出等功能,使得压力传感器100可以更好地适应自动化作业需求,丰富压力传感器100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100的实用性和结构可靠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00还设有安装壳体70,安装壳体70内设有容置空间711。集成电路单元50设于容置空间711内,并沿容置空间711的延伸方向设置,敏感单元10连接于安装壳体70,并至少部分设于容置空间711内,敏感单元10设有进压口12的一端显露于安装壳体70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集成电路单元50设置在安装壳体70的容置空间711中,可以利用安装壳体70更好地保护集成电路单元50,并通过将集成电路结构顺着容置空间711的延伸方向设置,可以使集成电路单元50在容置空间711中更加紧凑,便于减少集成电路单元50影响压力传感器100内的元器件布局,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100的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中,敏感单元10可以安装在安装壳体70上,使敏感单元10设有感应平面13的部分设置在容置空间711中;或者敏感单元10可以整体安装在容置空间711中,并使敏感单元10的进压口12显露在安装壳体70的一侧上供制动流体进入进压通道11,保障压力传感器100的整体性。通过将敏感单元10至少设有感应平面13的部分设置在安装壳体70中,可以利用安装壳体70更好地遮盖保护感应平面13以及设置在感应平面13上的应变结构30,有利于防止应变结构30受到外界环境的外力影响,更好地保障压力传感器100的检测精度,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壳体70包括壳本体71、支撑架体73以及连接端子75,壳本体71内形成容置空间711,壳本体71的一端设有连通容置空间711的安装孔713,敏感单元10插接于安装孔713,敏感单元10设有感应平面13的部分通过安装孔713设于容置空间711内;支撑架体73设于容置空间711内,并连接壳本体71,集成电路单元50安装于支撑架体73;连接端子75与集成电路单元50电性连接,并部分显露于壳本体71背对安装孔713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本体71中设置支撑架体73,可以利用支撑架体73对集成电路单元50进行支撑固定,防止在压力传感器100的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发生集成电路单元50位置偏移或者断开与敏感单元10的连接等情况,进一步保障集成电路单元50与敏感单元10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压力传感器100的正常运作和使用耐久度。其中,支撑架体73可以为壳本体71中一体成型的支撑立柱或者限位结构等;又或者可以为镶嵌在容置空间711内壁上的架体支撑结构等。连接端子75可以为插接在壳本体71上并伸入容置空间711连接集成电路单元50的接线端子结构,或者为预设在容置空间711中并一端与集成电路单元50电性连接,而另一端显露在壳本体71一端与液压制动系统连接的接线端子结构,此时,通过设置连接端子75连接集成电路单元50,可以利用连接端子75在壳本体71外侧直接接触液压制动系统的控制部件上的导通触点即可实现压力传感器100的数据传输,减少液压制动系统内的线缆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液压制动系统的拆装便捷性。
而在壳本体71背对连接端子75的一端可以设置有连通至容置空间711的安装孔713,此时,可以利用安装孔713供敏感单元10穿设,使敏感单元10可以经安装孔713将敏感单元10至少具有感应平面13的部分设置在容置空间711中,并通过将部分结构与安装孔713进行插接固定,使敏感单元10可以稳固地安装在壳本体71上,并使敏感单元10的进压口12显露在壳本体71的一端,进而使得压力传感器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靠,使壳本体71可以更好地遮盖保护压力传感器100的部件,进一步保障压力传感器100的正常运作,提高压力传感器10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敏感单元10的外周侧设有抵接围边14,抵接围边14设于感应平面13与进压口12之间,抵接围边14背对进压口12的表面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5。抵接围边14背对进压口12的表面抵接壳本体71的端面,第一限位凸起15与安装孔713的孔内壁限位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敏感单元10可以通过将抵接围边14设置在感应平面13和进压口12之间,使抵接围边14将敏感单元10分隔为两个部分,在敏感单元10装配到壳本体71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将敏感单元10设有感应平面13的部分通过安装孔713插设在容置空间711中,利用壳本体71遮盖保护感应平面13和应变结构30。而在敏感单元10设有感应平面13的部分完全进入容置空间711时,壳本体71设有安装孔713的端面可以与抵接围边14背对进压口12的表面抵接,并使凸设在抵接围边14表面的第一限位凸起15进入安装孔713中与安装孔713的孔内壁抵接限位,实现了敏感单元10在壳本体71上的安装限位,使得敏感单元10设有进压口12的部分可以显露在壳本体71的一端上,便于用户通过将制动流通的管道插接在敏感单元10设有进压口12的部分外周面即可实现液压制动系统测压部分的安装,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100的拆装便捷性。
其中,第一限位凸起15与安装孔713的孔内壁上可以对应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扣安装结构;或者在壳本体71对应安装孔713的外周侧可以设置有贯穿至安装孔713孔内壁的螺纹孔,利用紧固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并使紧固螺栓的一端通过安装孔713的孔内壁抵接作用在敏感单元10的外周侧上限位固定敏感单元10。进而可以利用卡扣配合固定或者螺栓固定实现敏感单元10与壳本体71的稳定连接,避免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敏感单元10脱离壳本体71,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10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在敏感单元10设有进压口12的部分可以设有密封槽,密封槽设置在敏感单元10的外周侧,利用密封槽可以使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流体管道插接在敏感单元10上时,利用捆扎件缠绕管道并卡紧在密封槽内实现管道的密封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100与液压制动系统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体73包括支撑环731和固定架733,支撑环731连接于壳本体71,并抵接壳本体71的内壁,支撑环731包围敏感单元10设于容置空间711的部分设置;固定架733连接于支撑环731,集成电路单元50安装于固定架733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体73可以包括支撑环731和固定架733,此时,支撑环731的外径可以略等于容置空间711的内径,使得支撑环731可以与容置空间711的内壁抵接固定,通过将支撑环731包围敏感单元10插设在容置空间711的部分设置,可以利用支撑环731抵顶支撑壳本体71,有利于更好地避免壳本体71受外力作用凹陷抵触应变结构30,减少应变结构30发生检测误差,进一步保障了压力传感器10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压力传感器100的检测更加准确可靠。而在固定架733上可以设置有支撑柱或者镶嵌集成电路单元50的固定卡槽结构,可以通过利用螺丝将集成电路单元50固定在支撑柱上或者利用固定卡槽结构卡接固定集成电路单元50实现集成电路单元50与支撑架体73的稳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10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照图2至图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敏感单元10设于容置空间711的部分还设有第二限位凸起16,第二限位凸起16设于敏感单元10的外周侧,并与支撑环731的环内壁限位抵接。和/或,支撑环731和固定架733为一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敏感单元10插设在容置槽的部分的外周侧设置第二限位凸起16,可以利用第二限位凸起16抵接支撑环731的环内壁抵接限位,有利于利用敏感单元10与支撑架体73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固定,防止在压力传感器100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而导致敏感单元10与支撑架体73相互偏移,进一步保障了压力传感器100的正常运作,提高压力传感器10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第二限位凸起16与支撑环731的环内壁之间还可以对应设置有卡扣结构,使得敏感单元10和支撑环731可以通过卡扣结构相互卡接限位,进一步提高敏感单元10与支撑架体7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支撑环731和固定架733可以通过特定模具一体铸造形成或者一体压铸形成,使得支撑环731和固定架733可以形成一体制造结构,进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支撑架体73的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架体73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支撑架体73可以更稳固地将集成电路单元50和敏感单元10固定在容置空间711中。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端子75包括端子座751和端子本体753,端子座751设于容置空间711内,端子座751的一端设有第一插接槽7511,端子座75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接槽7513,第一插接槽7511的内侧壁与第二插接槽7513的内侧壁连通;端子本体753的一端插接于第二插接槽7513,端子本体753的另一端显露于壳本体71背对安装孔713的一端。集成电路单元50背离敏感单元10的一端插接于第一插接槽7511,集成电路单元50设于第一插接槽7511的部分设有连接触点,连接触点与端子本体753电性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端子座751的相背对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插接槽7511和第二插接槽7513,并使第一插接槽7511和第二插接槽7513的内侧壁相互连通,可以利用端子座751更好地固定集成电路单元50和端子本体753。此时,通过将集成电路单元50背离敏感单元10的一端插接在第一插接槽7511中,使集成电路单元50用以输出电信号的连接触电对应显露在第一插接槽7511与第二插接槽7513相互相通的位置,可以通过将端子本体753插接在第二插接槽7513中,进而使端子本体753与集成电路单元50的连接触点相互接触实现电性导通,从而通过将端子本体753的另一端显露在壳本体71背对安装孔713的另一端上,即可通过端子本体753与液压制动系统的控制单元连接导通实现压力传感器100的感应信号输出,保障液压制动系统的正常运作,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其中,支撑架体73背离敏感单元10的一端也可以与端子座751相互抵接或者相互卡接固定,可以利用支撑架体73和端子座751的相互作用实现二者在壳本体71中的相互固定,有利于更好地防止压力传感器100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受外力作用而使支撑架体73和端子座751在容置空间711中偏移,影响敏感单元10、集成电路单元50以及端子本体753之间的相互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10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壳本体71背对安装孔713的一端设有连通容置空间711的固定孔715,固定孔715的孔内壁设有限位翻边7151。连接端子75还设有端子盖板755,端子盖板755连接于端子座751,并穿设于固定孔715,端子盖板755背对端子座751的表面抵接限位翻边7151,端子盖板755设有限位通孔7551,端子本体753的另一端穿设于限位通孔7551,并与限位通孔7551的孔内壁限位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端子盖板755与端子座751之间可以对应设置有插栓与插孔结构或者卡扣结构,以使端子盖板755和端子座751之间可以相互连接限位,避免端子盖板755和端子座751相对移动而导致端子本体753偏移,影响压力传感器100的电信号输出。其中,端子盖板755上的固定孔715可以呈上窄下宽的锥形结构,并使端子本体753对应采用上窄下宽的结构设置,使得端子本体753的上端穿设在限位通孔7551时可以与限位通孔7551的孔内壁对应限位抵接,防止端子本体753通过限位通孔7551脱离压力传感器100,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端子75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通过在壳本体71背离敏感单元10的端面上设置固定孔715,并在固定孔715的孔内壁上设置限位翻边7151,此时可以使端子盖板755穿设在容置槽中的部分设置凸起围边结构,进而可以利用凸起围边结构与限位翻边7151抵接限位,防止端子盖板755脱离壳本体71,有利于更好地保障端子本体753稳定地显露在壳本体71背对安装孔713的端面上,使端子本体753可以更稳定可靠地与液压制动系统的控制单元接触导通,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10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在凸起围边结构与限位翻边7151之间可以对应设置有卡扣结构,使二者之间可以利用卡扣结构实现卡接固定,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端子75与壳本体7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端子本体753还可以采用弹簧、导电橡胶等具有一定导电性能和弹性性能的结构,使得在端子座751与端子盖板755的限位固定作用下,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端子本体753在连接液压制动系统的控制单元时可以更好地保持二者之间的连接,进一步保障压力传感器100与液压制动系统之间的电性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压力传感器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液压制动系统,该液压制动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压力传感器100,压力传感器100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压力传感器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液压制动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敏感单元,所述敏感单元内设有进压通道,所述敏感单元的一端设有连通所述进压通道的进压口,所述敏感单元的外周侧设有感应平面;
应变结构,所述应变结构设于所述感应平面,所述应变结构包括测压应变片和封装玻璃,所述测压应变片贴附于所述感应平面,所述封装玻璃连接于所述敏感单元,并罩盖所述测压应变片设置;
集成电路单元,所述集成电路单元设于所述敏感单元背对所述进压口的一端,并与所述应变结构电性连接;
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容置空间,所述集成电路单元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安装壳体的一端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安装孔,所述敏感单元插接于所述安装孔,所述敏感单元设有感应平面的部分通过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安装壳体的外周侧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孔的孔内壁的螺纹孔,所述安装壳体还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敏感单元的外周侧,并用以限位固定所述敏感单元;
所述敏感单元为一体制造成型结构,定义所述敏感单元于所述感应平面和所述进压通道的通道内表面之间的壁厚为W,W满足条件:0.1mm≤W≤0.6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单元于所述感应平面和所述进压通道的通道内表面之间的壁厚W满足条件:0.24mm≤W≤0.3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压通道于所述感应平面处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单元沿所述容置空间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敏感单元设有所述进压口的一端显露于所述安装壳体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包括:
壳本体,所述壳本体内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壳本体的一端设有所述安装孔;
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连接所述壳本体,所述集成电路单元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体;
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集成电路单元电性连接,并部分显露于所述壳本体背对所述安装孔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体包括:
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连接于所述壳本体,并抵接所述壳本体的内壁,所述支撑环包围所述敏感单元设于所述容置空间的部分设置;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所述支撑环,所述集成电路单元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包括:
端子座,所述端子座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端子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端子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插接槽的内侧壁连通;
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槽,所述端子本体的另一端显露于所述壳本体背对所述安装孔的一端;
所述集成电路单元背离所述敏感单元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槽,所述集成电路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槽的部分设有连接触点,所述连接触点与所述端子本体电性抵接。
8.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制动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CN202310821406.5A 2023-07-06 2023-07-06 压力传感器和液压制动系统 Active CN1165587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21406.5A CN116558704B (zh) 2023-07-06 2023-07-06 压力传感器和液压制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21406.5A CN116558704B (zh) 2023-07-06 2023-07-06 压力传感器和液压制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58704A CN116558704A (zh) 2023-08-08
CN116558704B true CN116558704B (zh) 2023-10-10

Family

ID=87502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21406.5A Active CN116558704B (zh) 2023-07-06 2023-07-06 压力传感器和液压制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5870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81947A1 (de) * 2001-08-03 2003-02-05 Trafag AG Hochdrucksenso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ochdrucksensors
CN102023066A (zh) * 2010-05-31 2011-04-20 昆山双桥传感器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通用压力传感器
CN102297742A (zh) * 2010-05-27 2011-12-28 森萨塔科技公司 压力传感器
JP2013024670A (ja) * 2011-07-20 2013-02-04 Denso Corp センサチップおよび圧力センサ
CN209214813U (zh) * 2018-12-28 2019-08-06 菲比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
CN211978201U (zh) * 2020-04-16 2020-11-20 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用压力变送器
CN113551815A (zh) * 2021-06-21 2021-10-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压力传感器芯片和耐高压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7211203U (zh) * 2022-03-23 2022-08-16 松诺盟科技有限公司 模腔压力传感器
CN115979497A (zh) * 2023-01-30 2023-04-18 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直径高压力传感器及制造方法和传感器直径缩小方法
CN218973701U (zh) * 2022-10-17 2023-05-05 慧石(上海)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的压力传感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81947A1 (de) * 2001-08-03 2003-02-05 Trafag AG Hochdrucksenso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ochdrucksensors
CN102297742A (zh) * 2010-05-27 2011-12-28 森萨塔科技公司 压力传感器
CN102023066A (zh) * 2010-05-31 2011-04-20 昆山双桥传感器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通用压力传感器
JP2013024670A (ja) * 2011-07-20 2013-02-04 Denso Corp センサチップおよび圧力センサ
CN209214813U (zh) * 2018-12-28 2019-08-06 菲比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
CN211978201U (zh) * 2020-04-16 2020-11-20 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用压力变送器
CN113551815A (zh) * 2021-06-21 2021-10-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压力传感器芯片和耐高压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7211203U (zh) * 2022-03-23 2022-08-16 松诺盟科技有限公司 模腔压力传感器
CN218973701U (zh) * 2022-10-17 2023-05-05 慧石(上海)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的压力传感器
CN115979497A (zh) * 2023-01-30 2023-04-18 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直径高压力传感器及制造方法和传感器直径缩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58704A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78011B2 (ja) 圧力測定セルのための接続ユニット
EP1970686B1 (en) Pressure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aid sensor
US8286496B2 (en) Fluid pressure sensor incorporating flexible circuit board
US11422050B2 (en) Temperature-pressure integrated sensor with improved assembly and processing
JP2000505205A (ja) 特に自動車技術用の圧力センサ・ユニット
KR20230116933A (ko) 센서 조립체 및 밸브 장치
EP0922945B1 (en) Pressure sensor
CN116558704B (zh) 压力传感器和液压制动系统
CN214149664U (zh) 板环式拉力传感器
CN112985667B (zh) 板环式拉力传感器、基于其的无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US6955087B2 (en) Pressure transducer with capillary tube for high pressure measures
CN215865623U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
JP4085834B2 (ja) 圧力検出装置
CN218297193U (zh) 传感器
CN214308835U (zh) 传感器及阀装置
CN216410434U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结构
CN220627903U (zh) 信号探测组件及电池
KR102539993B1 (ko) 비틀림응력 차단성능이 향상된 컴팩트 압력센서
CN219178628U (zh) 温压复合传感器
CN213579502U (zh) 一种温度压力密度多参量变送器
CN219348004U (zh) 一种温度压力双电流输出的传感器
CN214308834U (zh) 传感器及阀装置
CN218628724U (zh) 一种双余度压力传感器结构
CN214308833U (zh) 传感器及阀装置
CN212621912U (zh) 环型磁芯破坏强度的检测治具及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