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54667B - 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54667B
CN116554667B CN202310683968.8A CN202310683968A CN116554667B CN 116554667 B CN116554667 B CN 116554667B CN 202310683968 A CN202310683968 A CN 202310683968A CN 116554667 B CN116554667 B CN 1165546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
pmma
mobile phone
antioxidant
m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39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54667A (zh
Inventor
毕彦坤
郑敏
王龙
孙浩
王路晓
梁超
赵小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8396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546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54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54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54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54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96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zin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28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282Binary compounds of nitrogen with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10Transparent films; Clear coatings; Transpar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14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polymeric 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L2205/18Sphe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PC、PMMA、MBS、疏水剂、低表面能修饰剂、酯交换催化剂、珠光色粉、抗氧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润滑剂;其制备方法为:称取PC、PMMA、MBS、酯交换催化剂、疏水剂、低表面能修饰剂混合均匀,制得初混料;初混料中添加珠光色粉、抗氧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润滑剂,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料;混合料经熔融挤出,冷却至室温,造粒,制得成品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同时具有高韧性、高硬度、高耐刮擦性及高透明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因其优异的透光性能、良好的力学性能、绝缘性能,同时兼具一定的阻燃和抗老化性能,是手机背板材料的首选基材,但由于其表明硬度较低、耐刮擦性不好、表面残余应力较大的问题,限制了其在光扩散板方面的应用范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具有较高表面亮度、表面硬度和耐刮擦性,在背板材料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其制件脆,韧性极低,在一些韧性要求高的制件上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所以,制备PMMA/PC合金手机背板即能保持PMMA高表面硬度和耐刮擦性,又能基于PC基材的高韧性、高刚性,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材料在高强度、高应力环境下正常使用,逐渐被人们重视。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4086969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透明的耐刮擦PC/PMM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特殊加工工艺,高压惰性气体(气体压力高于7.4MPa)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从挤出机侧喂料口注入,主喂加入聚碳酸酯、抗氧剂、润滑剂等,选用长径比较大的挤出机(长径比60:1),使得PC、PMMA充分混合均匀,制备得到透明、耐刮擦的PC/PMMA合金材料;但是该产品是通过特殊加工工艺高压惰性气体侧喂料口加入PMMA来实现PMMA、PC的充分分散,实现最终透明的效果,极大增大了操作难度和生产周期。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1805505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PC/PMM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PC、PMMA、增韧剂、相容剂、抗氧剂等按照一定比例通过双螺杆挤出造粒,制备得到充模流动性好、加工性能优良、高抗冲、耐化学品、高硬度的PC/PMMA合金,同时还可以调整PC/PMMA的透光度和表面珠光效果,该合金制品可以应用到表面硬度较高的通讯器材和表面光泽度较高的包装材料上面;但是该产品直接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混合、挤出,容易使产品透明效果不佳,无法应用在手机背板材料领域。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2303438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PMMA/PC/PMMA双面防刮伤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三层共挤出膜的制备方法,PMMA、PC、PMMA三层材料通过压力在模具各自流道至模具唇口处实施温度差异化热复合,然后在薄膜表面涂布交联剂,热固化后表面形成一层耐刮擦薄膜,最终制备出PMMA/PC/PMMA双面防刮擦薄膜,并且每层薄膜厚度均不相同;该产品生产时用同向平行双螺杆模头挤出,同时控制各层模厚度,并且在外层涂覆热敏交联剂,通过后期热固化实现表面高耐刮擦性的目的,这种加工工艺极大的增加了生产人力、物力成本,同时每层模厚度控制也必须精确严格,这也增大了实际生产操作难度。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5926415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PC/PMMA/ASA三元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C树脂4060份、PMMA树脂1545份、ASA胶粉1530份、增韧剂36份、相容剂14份、酯交换促进剂0.010.5份、黑色母粒23份、其他助剂;虽然给出了酯交换促进剂、相容剂,但是制备的产品用于汽车部件,不透明,不能应用在手机背板上。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4539701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高抗冲、高耐热透明光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60~80重量份PMMA树脂,15~26重量份PC树脂,4.5~12重量份增容剂和0.5~2重量份润滑剂;所述增容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芳酯嵌段共聚物;但是制备过程中未能标明如何通过改变PC、PMMA折光指数差异来改善合金材料的透明度,众所周知,当两种材料折光指数差值超过0.05时,材料透光率变化,导致材料透明度下降。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6810842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耐候阻燃可用于室外灯罩的光扩散PC及其制备方法,由重量百分比的组分PC81.25~90.17%、增韧剂5~15%、光扩散剂0.8%、阻燃剂1.5~2.5%、协效阻燃剂0.4~0.6%、耐水解剂0.1~0.5%、抗UV剂0.1~0.5%、颜料0.03~0.05%、抗氧剂0.3%、分散剂0.3%制备得到;但是产品的硬度、耐刮擦性不够,户外受到高应力冲击容易造成损伤。
因此,如何制备一种同时具有高韧性、高硬度、高耐刮擦性及高透明度的复合材料,应用在手机背板领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制备一种同时具有高韧性、高硬度、高耐刮擦性及高透明度的复合材料,应用在手机背板领域,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PC50-70份、PMMA30-40份、MBS4-8份、疏水剂1-2份、低表面能修饰剂0.2-0.5份、酯交换催化剂0.05-0.1份、珠光色粉0.2-0.4份、抗氧剂0.2-0.4份、热稳定剂0.1-0.3份、光稳定剂0.1-0.3份、润滑剂0.3-0.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PC和PMMA为基材,利用PC的高透光率、高韧性和高刚性,配合PMMA的高透光率、高表面硬度、高耐刮擦性,使成品复合材料同时具有高韧性、高表面硬度、高透明度、高刚性和耐刮擦的优点。
PC溶度积参数为20.3,PMMA溶度积参数为19.0,理论上为两种热力学不相容体系,直接共混不能形成连续相,导致外观上呈现透明度差的状态。
PC、PMMA、酯交换催化剂、MBS相配合,利用酯交换催化剂促进PC和PMMA分子链上的酯基发生反应性交换及交联,降低PC和PMMA两种聚合物之间的界面张力,通过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将两种聚合物结合成稳定的互相贯穿的网络以提高PC和PMMA的相容性;并且利用MBS作为核壳结构的增韧剂,核相为交联的聚丁二烯,壳相为PMMA,由于丁二烯为体系中不相容相,容易导致材料的透明度受到影响,所以采用PMMA作为壳相不仅能够提高MBS与基材的相容性,而且能够提高复合材料韧性;使成品复合材料具有较好透明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韧性和相容性,同时MBS中的核相聚丁二烯也能够提高成品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从而在尽量不影响透明度的情况下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疏水剂、低表面能修饰剂相配合,能够明显降低塑料表面能,使得接触角大于120°,使复合材料具有疏水耐油污的效果;珠光色粉的添加,能够尽量不影响透明度的前提下,实现表面不同角度观察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表面形成规整的光子带隙,对不同波长光线吸收和反射能力不同,提高复合材料的表观性能;抗氧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润滑剂相配合,能够使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抗老化性。
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透明度,能够应用在手机背板领域,并且同时具有较高的韧性、强度、刚性以及较好的耐老化性、耐久性和表观性。
优选的,所述MBS粒径为220-320n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MBS粒径为220-320nm小于可见光波长390-760nm,从而保证材料的透明度,并且保证PMMA的高硬度和PC的高韧性,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和相容性。
220-320nm的MBS折光指数为1.51-1.52,能够在尽量不影响复合材料透明度的条件下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优选的,所述抗氧剂选用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或抗氧剂1076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成品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选用PETS、EBS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复合材料中各原料混合均匀,并且能够在聚合物内部降低聚合物分子间的内聚力,提高相容性,从而保证复合材料透明度的同时提高其机械强度。
优选的,所述珠光色粉由质量比为1:0.1-0.2:0.2-0.7的云母粉、EVA和纳米氮化铝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云母粉、EVA和纳米氮化铝相配合并限定重量比,利用EVA与PC和PMMS的粘结相容性,提高云母粉与PC和PMMA的粘结相容性,从而保证透明度的同时提高机械强度;并且纳米氮化铝具有较好的透光率和较好的光折射率,便于使光线到达云母粉表面,配合云母粉折射的多彩光以及纳米氮化铝的折射、透光效果,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表观性能;同时利用纳米氮化铝的导热效果,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使复合材料用作手机背板时具有较好的导热效果;从而保证复合材料透明度的条件下提高复合材料的高强度、高韧性和导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还包括0.5-2份填充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填充颗粒较好的填充效果,提高成品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
优选的,所述填充颗粒由质量比为1:0.05-0.1:0.1-0.3的PMMA微球、EVA和纳米氧化锌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MMA微球、EVA和纳米氧化锌相配合并限定质量比,以PMMA微球为基材,表面利用EVA的粘结效果,将纳米氧化锌粘附在PMMA微球表面,利用纳米氧化锌较小的粒径以及较好的透光率,配合PMMA微球和EVA较高的透光率,以及纳米氧化锌在PMMA微球表面的分散附着效果,保证成品材料透明度,即PMMA微球表面纳米氧化锌并非实现包覆结构;并且利用纳米氧化锌和PMMA微球较高的强度,配合PMMA微球在酯交换催化剂作用下与PC等其他材料较好的相容性,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同时利用纳米氧化锌和纳米氮化铝较好的导热性,使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当复合材料用于手机背板时,不仅具有较好的透明度,而且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散热性,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PC、PMMA、MBS、酯交换催化剂、疏水剂、低表面能修饰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初混料;
S2、初混料中添加珠光色粉、抗氧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润滑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
S3、混合料经熔融挤出,冷却至室温,造粒,制得成品复合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复合材料同时具有高韧性、高硬度、高耐刮擦性及高透明度的优点。
优选的,S1、称取PC、PMMA、MBS、填充颗粒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添加酯交换催化剂、疏水剂、低表面能修饰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初混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颗粒添加在初混料中,便于填充颗粒与PC、PMMA混合均匀,在MBS和酯交换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提高复合材料内部各原料的相容性,从而提高成品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优选的,S3步骤中熔融挤出的各区温度为:一段:200-240℃,二段:240-270℃;三段:240-270℃;机头250-2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复合材料成型制备,从而使制得的复合材料同时具有高韧性、高硬度、高耐刮擦性及高透明度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PC、PMMA、酯交换催化剂、MBS相配合,通过提高PC和PMMA的相容性,保证成品复合材料的透明度,并且具有较高的韧性、强度和刚性以及较好的耐老化性、耐久性和表观性。
2、纳米氮化铝和纳米氧化锌相配合,利用其纳米级粒径,在不易影响成品复合材料的透明度的条件下,提高成品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散热效果,适用于手机背板。
3、MBS粒径为220-320nm小于可见光波长390-760nm,从而保证材料的透明度,并且保证PMMA的高硬度和PC的高韧性,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和相容性;220-320nm的MBS折光指数为1.51-1.52,能够在尽量不影响复合材料透明度的条件下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4、PMMA微球、EVA、纳米氧化锌相配合并限定粒径及原料比,保证纳米氧化锌分散粘附在PMMA微球表面,PMMA微球表面仍有位置没有被EVA和纳米氧化锌填充,没有被EVA和纳米氧化锌封堵的位置处,利用PMMA微球与PC、PMMA、MBS、酯交换催化剂相配合,进一步提高填充颗粒与PC和PMMA的相容性,并且配合PMMA微球和纳米氧化锌较高的强度,能够保证复合材料透明度的条件下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延长复合材料用作手机背板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填充颗粒的制备例
以下原料中的EVA熔点100℃,乙酸乙烯含量20-28%。
制备例1:填充颗粒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称取1kgPMMA微球、0.08kgEVA和0.2kg纳米氧化锌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至100℃,继续混合搅拌均匀,冷却后、打散,制得成品填充颗粒;PMMA微球粒径为20μm,EVA为粒径为5μm的EVA微粒,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80nm,填充颗粒过300目筛。
制备例2: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称取1kgPMMA微球、0.05kgEVA微粒和0.1kg纳米氧化锌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至100℃,继续混合搅拌均匀,冷却后、打散,制得成品填充颗粒。
制备例3: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称取1kgPMMA微球、0.1kgEVA微粒和0.3kg纳米氧化锌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至100℃,继续混合搅拌均匀,冷却后、打散,制得成品填充颗粒。
珠光色粉的制备例
以下原料中的EVA熔点100℃,乙酸乙烯含量20-28%。
制备例4:珠光色粉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称取1kg云母粉、0.15kgEVA和0.5kg纳米氮化铝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至100℃,继续混合搅拌均匀,冷却后、打散,制得成品珠光色粉;云母粉粒径为40μm,EVA为粒径为10μm的EVA微粒,纳米氮化铝的粒径为80nm,珠光色粉过200目筛。
制备例5:本制备例与制备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
称取1kg云母粉、0.1kgEVA和0.2kg纳米氮化铝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至100℃,继续混合搅拌均匀,冷却后、打散,制得成品珠光色粉。
制备例6:本制备例与制备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
称取1kg云母粉、0.2kgEVA和0.7kg纳米氮化铝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至100℃,继续混合搅拌均匀,冷却后、打散,制得成品珠光色粉。
实施例
以下原料均为普通市售。
实施例1: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
PC60kg、PMMA35kg、MBS6kg、疏水剂1.5kg、低表面能修饰剂0.4kg、酯交换催化剂0.08kg、珠光色粉0.3kg、抗氧剂0.3kg、热稳定剂0.2kg、光稳定剂0.2kg、润滑剂0.4kg;PC的折光指数为1.581,PMMA的折光指数为1.555;MBS粒径为280nm;低表面能修饰剂为硅烷偶联剂KH-570;酯交换催化剂为醋酸柿;珠光色粉采用实施例4制备的珠光色粉;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热稳定剂为硬脂酸锌;光稳定剂为UV-770;润滑剂为PETS;
制备方法如下:
S1、称取PC、PMMA、MBS、酯交换催化剂、疏水剂、低表面能修饰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初混料;
S2、初混料中添加珠光色粉、抗氧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润滑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
S3、混合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其中一段:220℃,二段:250℃;三段:260℃;机头250℃,冷却至室温,造粒,制得成品复合材料。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PC50kg、PMMA30kg、MBS4kg、疏水剂1kg、低表面能修饰剂0.2kg、酯交换催化剂0.05kg、珠光色粉0.2kg、抗氧剂0.2kg、热稳定剂0.1kg、光稳定剂0.1kg、润滑剂0.3kg;PC的折光指数为1.581,PMMA的折光指数为1.555;MBS粒径为320nm;珠光色粉采用实施例5制备的珠光色粉;抗氧剂为抗氧剂168;润滑剂为EBS;
制备过程中:
S3、混合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其中一段:200℃,二段:240℃;三段:240℃;机头250℃,冷却至室温,造粒,制得成品复合材料。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PC70kg、PMMA40kg、MBS8kg、疏水剂2kg、低表面能修饰剂0.5kg、酯交换催化剂0.1kg、珠光色粉0.4kg、抗氧剂0.4kg、热稳定剂0.3kg、光稳定剂0.3kg、润滑剂0.5kg;PC的折光指数为1.581,PMMA的折光指数为1.555;MBS粒径为220nm;珠光色粉采用实施例6制备的珠光色粉;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润滑剂为EBS;
制备过程中:
S3、混合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其中一段:240℃,二段:270℃;三段:270℃;机头260℃,冷却至室温,造粒,制得成品复合材料。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原料中增加1kg制备例1制备的填充颗粒;
制备过程中:
S1、称取PC、PMMA、MBS、填充颗粒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添加酯交换催化剂、疏水剂、低表面能秀实际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初混料。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
原料中增加0.5kg制备例2制备的填充颗粒。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
原料中增加2kg制备例3制备的填充颗粒。
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MBA粒径为5μm。
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珠光色粉为普通的市售云母粉,即市售的云母粉表面无EVA和纳米氮化铝。
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珠光色粉制备过程中未添加纳米氮化铝。
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珠光色粉制备过程中:
称取1kg云母粉、0.15kg松香树脂和0.5kg纳米氮化铝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至180℃,继续混合搅拌均匀,冷却后、打散,制得成品珠光色粉;云母粉粒径为40μm,松香树脂粒径为10μm,纳米氮化铝的粒径为80nm,珠光色粉过200目筛。
实施例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
填充颗粒为PMMA微球。
实施例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
填充颗粒制备过程以同等质量的氧化锌替换纳米氧化锌,氧化锌粒径为5μm。
实施例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PC折光指数为1.581,PMMA折光指数1.481。
实施例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PC折光指数1.622,PMMA折光指数1.490。
对比例
对比例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原料中未添加酯交换催化剂。
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原料中未添加疏水剂。
性能检测试验
1、透明度检测
分别采用实施例1-14以及对比例1-2的制备方法制备成品复合材料,参考GB/T2410-2008检测透光率,记录数据。
2、拉伸强度检测
分别采用实施例1-14以及对比例1-2的制备方法制备成品复合材料,参考ASTMD638检测拉伸强度,记录数据。
3、冲击强度检测
分别采用实施例1-3、7-10、13-14以及对比例1-2的制备方法制备成品复合材料,参考ASTMD256检测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记录数据。
4、弯曲强度检测
分别采用实施例1-3、7-10、13-14以及对比例1-2的制备方法制备成品复合材料,参考ASTMD790检测弯曲强度记录数据。
5、散热性检测
分别采用实施例1、4-6、8-9、11-12的制备方法制备成品复合材料,参考GB/T11205-2009检测热导率,记录数据。
6、硬度检测
分别采用实施例1-3、7、13-14以及对比例1-2的制备方法制备成品复合材料,参考GB/T6739-2006检测铅笔硬度,记录数据。
7、耐刮擦性检测
分别采用实施例1-3、7、13-14以及对比例1-2的制备方法制备成品复合材料,参考PV3952检测耐刮擦性,记录数据。
8、热稳定性检测
分别采用实施例1-3、7、13-14以及对比例1-2的制备方法制备成品复合材料,参考ASTMD648检测热变形温度,记录数据。
9、疏水疏油性检测
分别采用实施例1-3、7、13-14以及对比例1-2的制备方法制备成品复合材料,参考GB/T30693-2014检测表面接触角,记录数据。
表1性能测试表
表2性能测试表
结合实施例1-3并结合表1、2可以看出,本申请制备的复合材料透光率较好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韧性,并且硬度较高,疏水性较好,能够应用在手机背板领域。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4-6并结合表1、2可以看出,实施例4-6制备的复合材料机械强度和散热效果优于实施例1,透光率变化较小;说明添加了填料颗粒,在保证透明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和散热性,延长手机背板的使用寿命。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7-10并结合表1、2可以看出,实施例7MBA粒径为5μm,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7制备的复合材料透光率低于实施例1,机械强度低于实施例1;说明大粒径的MBS,大于可见光波长,不仅容易影响成品材料的透光度,而且还容易影响相容性,导致机械强度受到影响。
实施例8云母粉表面无EVA和纳米氮化铝,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8制备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小于实施例1,散热效果差于实施例1;说明EVA和纳米氮化铝的添加,不仅能够提高成品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而且能够提高成品材料的散热效果。
实施例9珠光色粉制备过程中未添加纳米氮化铝,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9制备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小于实施例1,热导率小于实施例1;说明纳米氮化铝的添加能够利用其导热性,提高复合材料的散热效果,并且纳米颗粒的填充效果,能够提高成品材料的机械强度。
实施例10珠光色粉制备过程中,以松香树脂替换EVA,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10制备的复合材料透光率低于实施例1,说明松香树脂虽然也具有一定粘度,但是容易影响成品复合材料的透光效果。
结合实施例4和实施例11-12并结合表1、2可以看出,实施例11填充颗粒为PMMA微球,相比于实施例4,实施例11制备的复合材料机械强度小于实施例4,热导率低于实施例4;说明PMMA微球、EVA和纳米氧化锌相配合,能够提高成品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和散热效果。
实施例12填充颗粒制备过程以同等质量的氧化锌替换纳米氧化锌,氧化锌粒径为5μm,相比于实施例4,实施例12制备的复合材料透光率差于实施例4;说明较大粒径的氧化锌容易影响复合材料各原料之间的相容性,导致复合材料的透光率受到影响。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13、14并结合表1、2可以看出,实施例13PC折光指数为1.581,PMMA折光指数1.481,实施例14PC折光指数1.622,PMMA折光指数1.490,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13、14制备的复合材料透光率低于实施例1,机械强度和硬度低于实施例1;说明折光指数的差距,容易影响成品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导致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和透光性受到影响。
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1-2并结合表1、2可以看出,对比例1原料中未添加酯交换催化剂,相比于实施例1,对比例1制备的复合材料透光率从小于实施例1,机械强度和硬度小于实施例1;说明酯交换催化剂能够促进PC和PMMA交联相容,从而保证成品复合材料具有较好透光率的条件下机械强度较高。
对比例2原料中未添加疏水剂,相比于实施例1,对比例2制备的复合材料表面接触角小于实施例1;说明疏水基和低表面能修饰剂相配合,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疏水疏油性,延长手机背板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PC50-70份、PMMA30-40份、MBS4-8份、疏水剂1-2份、低表面能修饰剂0.2-0.5份、酯交换催化剂0.05-0.1份、珠光色粉0.2-0.4份、抗氧剂0.2-0.4份、热稳定剂0.1-0.3份、光稳定剂0.1-0.3份、润滑剂0.3-0.5份;PC的折光指数为1.581,PMMA的折光指数为1.555;所述MBS粒径为220-320nm;220-320nm的MBS折光指数为1.51-1.52;珠光色粉由质量比为1:0.1-0.2:0.2-0.7的云母粉、EVA和纳米氮化铝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用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或抗氧剂1076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选用PETS、EBS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还包括0.5-2份填充颗粒;所述填充颗粒由质量比为1:0.05-0.1:0.1-0.3的PMMA微球、EVA和纳米氧化锌组成。
5.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PC、PMMA、MBS、酯交换催化剂、疏水剂、低表面能修饰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初混料;
S2、初混料中添加珠光色粉、抗氧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润滑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
S3、混合料经熔融挤出,冷却至室温,造粒,制得成品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PC、PMMA、MBS、填充颗粒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添加酯交换催化剂、疏水剂、低表面能修饰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初混料;
S2、初混料中添加珠光色粉、抗氧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润滑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
S3、混合料经熔融挤出,冷却至室温,造粒,制得成品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熔融挤出的各区温度为:一段:200-240℃,二段:240-270℃;三段:240-270℃;机头250-260℃。
CN202310683968.8A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65546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3968.8A CN116554667B (zh)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3968.8A CN116554667B (zh)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54667A CN116554667A (zh) 2023-08-08
CN116554667B true CN116554667B (zh) 2024-03-08

Family

ID=87503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3968.8A Active CN116554667B (zh)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5466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7869A (ja) * 1996-06-27 1998-01-13 Nippon G Ii Plast Kk サイディング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サイディング材
CN102311624A (zh) * 2010-09-30 2012-01-11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刮擦聚碳酸酯手机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83807A (zh) * 2019-05-07 2019-08-30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珠光效果的pc/pmma熔融沉积成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252A (zh) * 2020-01-19 2020-05-15 上海金山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钢琴黑pc/pmma合金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9513A (zh) * 2021-11-24 2022-02-01 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罩用pc/pmm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49208A (zh) * 2022-10-10 2022-12-09 安庆会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c-pmm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926415A (zh) * 2022-12-14 2023-04-07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c/pmma/asa三元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7869A (ja) * 1996-06-27 1998-01-13 Nippon G Ii Plast Kk サイディング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サイディング材
CN102311624A (zh) * 2010-09-30 2012-01-11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刮擦聚碳酸酯手机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83807A (zh) * 2019-05-07 2019-08-30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珠光效果的pc/pmma熔融沉积成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252A (zh) * 2020-01-19 2020-05-15 上海金山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钢琴黑pc/pmma合金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9513A (zh) * 2021-11-24 2022-02-01 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罩用pc/pmm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49208A (zh) * 2022-10-10 2022-12-09 安庆会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c-pmm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926415A (zh) * 2022-12-14 2023-04-07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c/pmma/asa三元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C/PMMA合金增容改性研究进展;伍鹏;塑料工业;第49卷(第1期);7-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54667A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6448B (zh) 光散射組成物
KR100836572B1 (ko) 기계적 물성이 우수한 광확산성 수지 조성물
DE102013224367B4 (de) Transparente thermoplastische Harzzusammensetzung und diese verwendender Formgegenstand
CN108292090A (zh) 反射型透明屏幕和具有该反射型透明屏幕的图像投影装置
CN109666240B (zh) 一种高刚性光扩散k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637B (zh) 一种高透光、高遮光聚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714A (zh) 一种光扩散pc/pmma合金
CN102372915A (zh) 一种高冲击高流动pc/as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4832B (zh) Led用防蓝光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2940A (zh) 一种耐光老化的光扩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1986A (zh) 一种高填充热塑性弹性体塑胶跑道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23173820A1 (zh) 一种量子点光扩散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50492B (zh) 一种发泡低密度光扩散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06054B (zh) 一种透红外抗刮擦母粒、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908879B (zh) 一种高挺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40409A (zh) 一种免喷涂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54667B (zh) 一种用于手机背板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67255A (zh) 一种高外观表现的免喷涂pmm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50480A (zh) 一种高黑高亮免喷涂耐刮擦超耐候pmma/asa合金材料
CN112552614A (zh) 一种高光黑耐刮擦pmma/as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60080277A (ko) 다층시트
WO2023173818A1 (zh) 一种可长时间使用的光扩散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3491430B1 (en) A (meth)acrylic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articles, its method of preparation and its use as masterbatch
CN103044887A (zh) Pc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4011848A1 (zh) 一种高耐候黑色隔热asa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