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8839A - 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8839A
CN116538839A CN202310492667.7A CN202310492667A CN116538839A CN 116538839 A CN116538839 A CN 116538839A CN 202310492667 A CN202310492667 A CN 202310492667A CN 116538839 A CN116538839 A CN 116538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tube
shell
pl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926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红宇
顾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r East Ene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r East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r East Ene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r East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926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388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38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88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1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 F28D7/160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with particular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change of flow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28F13/06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 F28F13/12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by creating turbulence, e.g. by stirring, by increasing the force of circulation
    • F28F13/125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by creating turbulence, e.g. by stirring, by increasing the force of circulation by stir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4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lements into header boxes or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2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heat-exchange media into successive compartments, e.g. arrangements of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4Arrangements for promoting turbulent flow of heat-exchange media, e.g. by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2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heat-exchange media into successive compartments, e.g. arrangements of guide plates
    • F28F2009/222Particular guide plates, baffles or deflectors, e.g. having particular orientation relative to an elongated casing or conduit
    • F28F2009/226Transversal part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包括换热壳,设置在换热壳内部的换热组件,转动连接在换热壳端部且与换热组件连通的管板,以及设置在管板两侧的封头;换热组件包括与管板的中心孔槽连通且沿壳体轴心设置的第一换热管,滑动设置在第一换热管上的导流组件,多个与第一换热管平行的第二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穿过导流组件,且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管板上设有的外围孔槽一一对应连通;本发明通过设置导流组件、流速控制组件、扰流组件有效增强了管壳式热交换设置的热交换效率,同时装置具备制造成本低、易于维修更换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节能的传热设备,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和寿命长等特点。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范围很广,在化工生产中主要用于加热液体和冷凝气体;用于制冷系统中时则用于冷却液体或空气。
管壳式换热器是采用圆筒形金属波纹薄壁管制成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列管式热交换器;其结构主要由外壳(外表面)、传热管束(内表面)及密封垫片等组成,外壳一般用不锈钢板冲压而成,也可用碳钢薄板焊接而成;内部传热元件大多为U形的翅片或螺旋槽型波纹状金属片;由于这种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大且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工作而深受人们的欢迎,因此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尤其在化工、能源、交通、机械、制冷、空调等领域应用更广泛。换热器能够充分利用工业的二次能源,并能够实现余热回收和节能。
管壳式换热器是换热器的基本类型之一,19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应用在工业上,这种换热器结构坚固,处理能力大,选材范围广,适应性强,易于制造,清洗较为方便,在高温高压上也能够适用,但是在传热效能、紧凑性和金属消耗量方面不及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和板壳式换热器等先进。
现有技术中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大多存在效率低下,成本耗费较高的问题;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及使用方法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包括换热壳,设置在所述换热壳内部的换热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换热壳端部且与所述换热组件连通的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管板两侧的封头;
所述换热壳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支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侧底部的第一进管;
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与所述管板的中心孔槽连通且沿所述壳体轴心设置的第一换热管,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管上的导流组件,多个与所述第一换热管平行的的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穿过导流组件,且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板上设有的外围孔槽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导流组件包括两个沿第一换热管中部对称设置的第一折流板,一端与第一折流板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管板固定连接的两个弹簧件,以及多个等间隔设置在两个第一折流板之间的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均设有扇形开口,且第一换热管上由左到右的各个折流板的扇形开口依次错位分布,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上设有用于第二换热管穿过的管孔;
所述第一换热管为螺纹管,且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与第一换热管连接的孔为螺纹孔,第二换热管包括多节管道本体,间隔设置在所述管道本体表面的工字槽,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管道本体之间且用于对所述管道本体进行控流的流速控制组件;
位于所述壳体一侧的所述封头中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封头分隔为上封头腔、下封头腔,所述上封头腔顶部设有第二进管,下封头腔底部设有第二出管;所述壳体另一侧顶部设有第一出管;
说明:本发明通过设置导流组件能够在流体作用下对折流板进行挤压,在弹簧件的收缩、复位的同时有效调整折流板在壳体内部的位置,有效避免了折流板的位置不可变造成流体流通存在接触不到的区域,从而影响换热效率;同时通过扰流板自身的位置调整还能够实现对流体的扰流作用,从而减缓流体的流通速率,增加冷、热流体的接触时间,从而提升换热效率;通过设置在第二换热管内部的流速控制组件以及表面的工字槽,从而通过减少流体的流动速率以及增大二者的接触面积来实现换热效率的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流速控制组件包括套设在其中一个所述管道本体一端的固定件,套设在相邻所述管道本体另一端且与所述固定件螺纹连接的调节件,以及与所述调节件表面啮合的驱动组件;
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管,设置在所述固定管内部的第一圆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板上的第一流通孔;
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管,设置在所述调节管内部的第二圆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圆板上的第二流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管表面的回转螺旋槽;所述第一圆板与所述第二圆板转动密封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且与所述调节管侧面接触的驱动板,设置在所述驱动板另一端上的安装块,以及铰接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能够滑动设置在所述回转螺旋槽内部;
说明:上述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外部流体作用实现对管道内部流体流速的调节,在降低装置成本的同时也能够达到提升热交换效率的目的;
通过流体流动作用对驱动板进行推动,使得驱动板带动安装块以及滑动块在水平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滑动块沿调节件表面的回转螺旋槽进行滑动,带动调节件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调节件内部的第二流通孔发生转动,通过调节第二流通孔与第一流通孔的相对位置实现流通面积的调节,从而改善第二换热管内外流体的换热时间,从而提升换热效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通孔与第二流通孔结构相同且一一对应,用于通过第二圆板转动控制第二流通孔与第一流通孔的对接连通或错位封闭;
说明:上述流通孔结构能够对第二换热管内部流体的连通或封闭进行控制,通过第一流通孔与第二流通孔对接连通的孔径调节能够对流体的流通量进行调节,使其与第二换热管外部的流体充分换热。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与调节管的内壁设置有螺纹并相对转动;且固定管的外壁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管与调节管螺纹密封的密封层;
说明:密封层能够避免流体流出从而造成二次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结构相同,均包括板体,以及沿圆周边缘呈圆弧形设置在所述板体上的第一齿条;所述壳体内部间隔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内表面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二齿条;
说明:折流板在流体冲击、以及螺纹杆自身的作用下实现小幅度转动,通过支撑环上的第二齿条能够对折流板的转动幅度进行限定,在确保折流板小幅度作用对流体造成扰流作用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幅度过大对其它未在板体内部的第二换热管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设置的下壳体;
说明:通过可拆卸设置的上、下壳体能够使得换热管、导流板的更换、维修更加便捷。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壳体另一侧的所述封头内部设有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包括垂直于所述管板且转动设置在所述管板中心的转动轴,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的多个扰动叶片,以及镶嵌设置在所述管板内用于向所述转动轴提供转动动力的微型电机;
说明:通过扰流组件的设置能够使得流体依次经过第二进管、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流入至远离第一进管一侧的封头内部,在湍流的流体作用下,流体自身通过转动扰动叶片使其转动,然后在微型电机的作用下使得转动轴沿扰动叶片转动的方向进行反向转动,实现对流体流动速率的减缓,从而使再次流入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流体的流速减缓,有利于与管外的流体进行更充分的接触,有效提升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孔径;
说明:通过增加外围换热管的管径能够有效增大热交换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
将热流体沿壳体底部的第一进管通入,将冷流体沿一侧封头上封头腔顶部的第二进管通入;
S2、换热
冷流体沿换热组件内部的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流入另一侧封头,然后另一侧封头内部的冷流体再次经过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流入下封头腔,最后沿第二出管排出;热流体沿换热组件与壳体形成的流通腔流通,并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对两端的折流板进行挤压,折流板受到挤压从而对弹簧件施加压力,而后沿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错位形成的空间实现流通,然后弹簧件复位实现对折流板位置的调节,从而调整流体的流通位置,最终沿第一出管排出;
通过流速控制组件对第二换热管内部的流体流速进行调节控制,增加冷、热流体之间的接触时间,使冷、热流体充分换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导流组件能够在流体作用下对折流板进行挤压,在弹簧件的收缩、复位的同时有效调整折流板在壳体内部的位置,有效避免了折流板的位置不可变造成流体流通存在接触不到的区域从而影响换热效率;同时通过扰流板自身的位置调整还能够实现对流体的扰流作用,从而减缓流体的流通速率,增加冷、热流体的接触时间,从而提升换热效率;通过设置在第二换热管内部的流速控制组件以及表面的工字槽通过减少流体的流动速率以及增大二者的接触面积来实现换热效率的提升。
(2)本发明的流速控制组件能够充分利用外部流体作用实现对管道内部流体流速的调节,在降低装置成本的同时也能够达到提升热交换效率的目的;通过流体流动作用对驱动板进行推动,使得驱动板带动安装块以及滑动块在水平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滑动块沿调节件表面的回转螺旋槽进行滑动,带动调节件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调节件内部的第二流通孔发生转动,通过调节第二流通孔与第一流通孔的相对位置实现流通面积的调节,从而改善管内外流体的换热时间,从而提升换热效率。
(3)本发明通过扰流组件的设置能够使得流体依次经过第二进管、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流入至远离第一进管一侧的封头内部,在湍流的流体作用下,流体自身通过转动扰动叶片使其转动,然后在微型电机的作用下使得转动轴沿扰动叶片转动的方向进行反向转动,实现对流体流通速率的减缓,从而使再次流入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流体的流速减缓,利于与管外的流体进行更充分的接触,有效提升换热效率;通过可拆卸设置的上、下壳体能够使得换热管、导流板的更换、维修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导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第二换热管、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流速控制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固定件、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调节件、驱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3扰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换热壳、11-壳体、111-上壳体、112-下壳体、12-支座、13-第一进管、14-第一出管、15-支撑环、151-第二齿条、2-换热组件、21-第一换热管、22-导流组件、221-第一折流板、2211-板体、2212-第一齿条、222-弹簧件、23-第二换热管、231-管道本体、232-工字槽、233-流速控制组件、234-固定件、2341-固定管、2342-第一圆板、2343-第一流通孔、235-调节件、2351-调节管、2352-第二圆板、2353-第二流通孔、2354-回转螺旋槽、236-驱动组件、2361-驱动板、2362-安装块、2363-滑动块、3-管板、31-中心孔槽、32-外围孔槽、4-封头、41-挡板、42-上封头腔、43-下封头腔、44-第二进管、45-第二出管、46-扰流组件、461-转动轴、462-扰动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更好地体现本发明的优势。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包括换热壳1,设置在换热壳1内部的换热组件2,转动连接在换热壳1端部且与换热组件2连通的管板3,以及设置在管板3两侧的封头4;
换热壳1包括壳体11,设置在壳体11底部的支座12,以及设置在壳体11一侧底部的第一进管13;
如图2、图3所示,换热组件2包括与管板3的中心孔槽31连通且沿壳体11轴心设置的第一换热管21,滑动设置在第一换热管21上的导流组件22,六个与所述第一换热管21平行的第二换热管23;所述第二换热管23穿过导流组件22,且第二换热管23的两端分别与管板3上设有的外围孔槽32一一对应连通;
导流组件22包括两个沿第一换热管21中部对称设置的第一折流板221,一端与第一折流板22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管板3固定连接的两个弹簧件222,以及两个等间隔设置在两个第一折流板221之间的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221、第二折流板均设有扇形开口,且第一换热管21上由左到右的各个折流板的扇形开口依次错位分布,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上设有用于第二换热管23穿过的管孔;
如图3、图4所示,第一换热管21为螺纹管,且第一折流板221、第二折流板与第一换热管21连接的孔为螺纹孔,第二换热管23包括3节管道本体231,间隔设置在管道本体231表面的工字槽232,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管道本体231之间用于对管道本体231进行控流的流速控制组件233;
其中,流速控制组件233采用市售流量调节电磁阀;
位于所述壳体11一侧的封头4中部设有挡板41,挡板41将封头4分隔为上封头腔42、下封头腔43,上封头腔42顶部设有第二进管44,下封头腔43底部设有第二出管45;壳体11另一侧顶部设有第一出管14;
如图3所示,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结构相同,均包括板体2211,以及沿圆周边缘呈圆弧形设置在板体2211上的第一齿条2212;壳体11内部间隔设置有支撑环15,支撑环15内表面间隔设置有与第一齿条2212啮合的第二齿条151;
壳体11包括上壳体111,以及与上壳体111可拆卸设置的下壳体112;
第二换热管23的孔径大于第一换热管21的孔径;其中第二换热管23孔径为15mm,第一换热管21的孔径为9mm;
上述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
将热流体沿壳体11底部的第一进管13通入,将冷流体沿一侧封头4上封头腔42顶部的第二进管44通入;
S2、换热
冷流体沿换热组件2内部的第一换热管21、第二换热管23流入另一侧封头4,然后另一侧封头4内部的冷流体再次经过第一换热管21、第二换热管23流入下封头腔43,最后沿第二出管45排出;热流体沿换热组件2与壳体11形成的流通腔流通,并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对两端的折流板221进行挤压,折流板221受到挤压从而对弹簧件222施加压力,而后沿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错位形成的空间实现流通,然后弹簧件222复位实现对折流板221位置的调节,从而调整流体的流通位置,最终沿第一出管14排出;
通过流速控制组件233对第二换热管23内部的流体流速进行调节控制,能够有效增加冷、热流体之间的接触时间;
同时第二换热管23表面间隔设置的工字槽232的自身结构,能够使得管内外的流体进一步实现充分接触,使冷、热流体充分换热。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5所示,流速控制组件233包括套设在其中一个管道本体231一端的固定件234,套设在相邻管道本体231另一端且与固定件234螺纹连接的调节件235,以及与调节件235表面啮合的驱动组件236;
如图6所示,固定件234包括固定管2341,设置在固定管2341内部的第一圆板2342,以及设置在第一圆板2342上的第一流通孔2343;
调节件235包括调节管2351,设置在调节管2351内部的第二圆板2352,设置在第二圆板2352上的第二流通孔2353,以及设置在调节管2351表面的回转螺旋槽2354;第一圆板2342与第二圆板2352转动密封连接;
如图7所示,驱动组件236包括一端活动设置在壳体11内壁且与调节管2351侧面接触的驱动板2361,设置在驱动板2361另一端的安装块2362,以及铰接设置在安装块2362上的滑动块2363;滑动块2363与回转螺旋槽2354滑动连接;
第一流通孔2343与第二流通孔2353结构相同且一一对应,用于通过第二圆板2352转动控制第二流通孔2353与第一流通孔2343的对接连通或错位封闭;
固定管2341的外壁与调节管2351的内壁设置有螺纹并相对转动;且固定管2341的外壁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管2341与调节管2351螺纹密封的密封层;
其中,密封层采用聚四氟乙烯胶带;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通过流体流动作用对驱动板2361进行推动,使得驱动板2361带动安装块2362以及滑动块2363在水平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滑动块2363沿调节件235表面的回转螺旋槽2354进行滑动,带动调节件235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调节件235内部的第二流通孔2353发生转动,通过调节第二流通孔2353与第一流通孔2343的相对位置实现流通面积的调节,从而有效改善管内外流体的换热时间,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能够通过利用外部流体作用实现对管道内部流体流速的调节,在减小电磁阀使用过程中遇水造成的漏电的可能也降低了流量阀造价较高的使用成本的同时,达到了提升热交换效率的目的。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8所示,位于所述壳体11另一侧的封头4内部设有扰流组件46;
扰流组件46包括垂直于管板3且转动设置在所述管板3中心的转动轴461,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转动轴461上的3个扰动叶片462,以及镶嵌设置在所述管板3内用于向所述转动轴461提供转动动力的微型电机;
其中,微型电机采用市售微型电机;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通过扰流组件46的设置能够使得流体依次经过第二进管44、第一换热管21/第二换热管23流入至远离第一进管13一侧的封头4内部,在湍流的流体作用下,流体自身通过转动扰动叶片462使其转动,然后在微型电机的作用下使得转动轴461沿扰动叶片462转动的反向进行反向转动,实现对流体流通速率的减缓,从而使再次流入第一换热管21/第二换热管23的流体的流速减缓,利于与管外的流体进行更充分的接触,有效提升换热效率;
上述结构通过扰流组件46能够对流体的流通速率进一步的调节,从而增加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

Claims (9)

1.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壳(1),设置在所述换热壳(1)内部的换热组件(2),转动连接在所述换热壳(1)端部且与所述换热组件(2)连通的管板(3),以及设置在所述管板(3)两侧的封头(4);
所述换热壳(1)包括壳体(11),设置在所述壳体(11)底部的支座(12),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一侧底部的第一进管(13);
所述换热组件(2)包括与所述管板(3)的中心孔槽(31)连通且沿所述壳体(11)轴心设置的第一换热管(21),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管(21)上的导流组件(22),多个与所述第一换热管(21)平行的第二换热管(23);所述第二换热管(23)穿过导流组件(22),且第二换热管(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板(3)上设有的外围孔槽(32)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导流组件(22)包括两个沿第一换热管(21)中部对称设置的第一折流板(221),一端与第一折流板(22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管板(3)固定连接的两个弹簧件(222),以及多个等间隔设置在两个第一折流板(221)之间的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221)、第二折流板均设有扇形开口,且第一换热管(21)上由左到右的各个折流板的扇形开口依次错位分布,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上设有用于第二换热管(23)穿过的管孔;
所述第一换热管(21)为螺纹管,且第一折流板(221)、第二折流板与第一换热管(21)连接的孔为螺纹孔,第二换热管(23)包括多节管道本体(231),间隔设置在所述管道本体(231)表面的工字槽(232),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管道本体(231)之间且用于对所述管道本体(231)进行控流的流速控制组件(233);
位于所述壳体(11)一侧的所述封头(4)中部设有挡板(41),所述挡板(41)将所述封头(4)分隔为上封头腔(42)、下封头腔(43),所述上封头腔(42)顶部设有第二进管(44),下封头腔(43)底部设有第二出管(45);所述壳体(11)另一侧顶部设有第一出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控制组件(233)包括套设在其中一个所述管道本体(231)一端的固定件(234),套设在相邻所述管道本体(231)另一端且与所述固定件(234)螺纹连接的调节件(235),以及与所述调节件(235)表面啮合的驱动组件(236);
所述固定件(234)包括固定管(2341),设置在所述固定管(2341)内部的第一圆板(234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板(2342)上的第一流通孔(2343);
所述调节件(235)包括调节管(2351),设置在所述调节管(2351)内部的第二圆板(2352),设置在所述第二圆板(2352)上的第二流通孔(2353),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管(2351)表面的回转螺旋槽(2354);所述第一圆板(2342)与所述第二圆板(2352)转动密封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236)包括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壁且与所述调节管(2351)侧面接触的驱动板(2361),设置在所述驱动板(2361)另一端上的安装块(2362),以及铰接设置在所述安装块(2362)上的滑动块(2363);所述滑动块(2363)与所述回转螺旋槽(2354)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通孔(2343)与第二流通孔(2353)结构相同且一一对应,用于通过第二圆板(2352)转动控制第二流通孔(2353)与第一流通孔(2343)的对接连通或错位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341)的外壁与调节管(2351)的内壁设置有螺纹并相对转动;且固定管(2341)的外壁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管(2341)与调节管(2351)螺纹密封的密封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221)、第二折流板结构相同,均包括板体(2211),以及沿圆周边缘呈圆弧形设置在所述板体(2211)上的第一齿条(2212);所述壳体(11)内部间隔设置有支撑环(15),所述支撑环(15)内表面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条(2212)啮合的第二齿条(1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包括上壳体(111),以及与所述上壳体(111)可拆卸设置的下壳体(1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壳体(11)另一侧的所述封头(4)内部设有扰流组件(46);所述扰流组件(46)包括垂直于所述管板(3)且转动设置在所述管板(3)中心的转动轴(461),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转动轴(461)上的多个扰动叶片(462),以及镶嵌设置在所述管板(3)内用于向所述转动轴(461)提供转动动力的微型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23)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
将热流体沿壳体(11)底部的第一进管(13)通入,将冷流体沿一侧封头(4)上封头腔(42)顶部的第二进管(44)通入;
S2、换热
冷流体沿换热组件(2)内部的第一换热管(21)、第二换热管(23)流入另一侧封头(4),然后另一侧封头(4)内部的冷流体再次经过第一换热管(21)、第二换热管(23)流入下封头腔(43),最后沿第二出管(45)排出;热流体沿换热组件(2)与壳体(11)形成的流通腔流通,并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对两端的折流板(221)进行挤压,折流板(221)受到挤压从而对弹簧件(222)施加压力,而后沿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错位形成的空间实现流通,然后弹簧件(222)复位实现对折流板(221)位置的调节,从而调整流体的流通位置,最终沿第一出管(14)排出;
通过流速控制组件(233)对第二换热管(23)内部的流体流速进行调节控制,增加冷、热流体之间的接触时间,使冷、热流体充分换热。
CN202310492667.7A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及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65388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2667.7A CN116538839A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2667.7A CN116538839A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8839A true CN116538839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44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92667.7A Pending CN116538839A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3883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8007A (zh) * 2023-11-22 2023-12-26 新乡市首创环境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厂强化换热设备
CN117469998A (zh) * 2023-12-01 2024-01-30 无锡泛德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均匀的管式换热器及方法
CN117606279A (zh) * 2024-01-18 2024-02-27 佛山市天地元一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结构及气体干燥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8007A (zh) * 2023-11-22 2023-12-26 新乡市首创环境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厂强化换热设备
CN117288007B (zh) * 2023-11-22 2024-02-23 新乡市首创环境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厂强化换热设备
CN117469998A (zh) * 2023-12-01 2024-01-30 无锡泛德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均匀的管式换热器及方法
CN117606279A (zh) * 2024-01-18 2024-02-27 佛山市天地元一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结构及气体干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38839A (zh) 一种用于增强热交换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04807351B (zh) 一种纯逆流壳管式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1854479B (zh) 一种可调节传热换热器
CN103175420B (zh) 芯体旋转式管壳式换热器
CN202675960U (zh) 一种半焊式换热器
CN202048727U (zh) 一种螺旋折流板干式蒸发器
CN207976013U (zh) 一种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JP3241267U (ja) クーラー用熱交換装置
CN207797806U (zh) 一种异形管翅换热器
CN214502138U (zh) 闭式冷却塔的喷淋系统
CN101419004A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方法及其换热器
CN210861823U (zh) 一种冷却液体蒸发器
CN216432173U (zh) 一种高效的风冷式冷水机
CN109237963B (zh) 一种石油化工生产用高效热交换器
CN209214155U (zh) 一种换热器
CN2406209Y (zh) 片管式换热器
WO2018133735A1 (zh) 一种钎焊板盒式蒸发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8313095U (zh) 一种空压机的散热装置
CN211400867U (zh) 一种太阳能用盘管式换热器
CN210861818U (zh) 立式旋转换热管蒸发器
CN220853206U (zh) 一种适用于冷却塔的光面直管结构
CN210154381U (zh) 高效率换热器
CN220506894U (zh) 一种供暖余热回收装置
CN220398306U (zh) 一种换热式热交换器
CN220931276U (zh) 一种室内外冷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