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7265A - 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7265A
CN116537265A CN202310482416.0A CN202310482416A CN116537265A CN 116537265 A CN116537265 A CN 116537265A CN 202310482416 A CN202310482416 A CN 202310482416A CN 116537265 A CN116537265 A CN 116537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concrete
water stop
stee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824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甲学
栾亨强
尹静
马自峰
朱博翰
刘成
贾怀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Construction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Construction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Construction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Construction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824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372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37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72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02D31/025Draining membranes, sheets or fabric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with dimp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室外墙止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及方法,包括墙体组件、防水组件和劲性柱组件,墙体组件,包括下层墙柱和楼板;防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楼板上表面的防水混凝土和设置在防水混凝土内部的防水带;劲性柱组件,包括设置在楼板上侧的型钢柱、设置在型钢柱柱体周围的钢筋和固定型钢柱的预埋螺栓。通过防水混凝土将防水带浇筑于劲性柱柱脚处,防水带包括止水条与钢板止水带,二者粘接成整体,在混凝土内部形成闭环的防水体系,达到劲性柱柱脚处防渗漏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室外墙止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劲性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由混凝土、型钢、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在原有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等构件里添加型钢,加入型钢后可以有效提高构件承载能力,减小构件轴压比,抗震性能好,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一般情况下,型钢从建筑基础便开始设计,随主体结构往上同步施工,但部分工程设计图纸并未从基础阶段考虑设置型钢,而是从地下室负一层楼板处开始设计,受到地面标高、埋置深度及结构尺寸、配筋的影响,型钢柱脚无法采用埋入式设计,只能做非埋入式型钢柱脚。
当地下室外墙内存在非埋入式劲性柱时,柱脚附近的止水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通常该部位劲性柱因钢柱后安装、钢筋密集等原因,止水措施无法贯通,仅按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或增设外贴式止水措施,这两种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完全保证该部位的防渗漏问题,达不到理想的止水效果,长期运行仍存在渗漏问题。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地下室外墙导墙内劲性柱部位的止水问题,避免后期产生渗漏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包括:墙体组件,包括下层墙柱和楼板;防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楼板上表面的防水混凝土和设置在所述防水混凝土内部的防水带;劲性柱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楼板上侧的型钢柱、设置在所述型钢柱柱体周围的钢筋和固定所述型钢柱的预埋螺栓。
作为本发明所述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水混凝土包括混凝土导墙和柱脚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导墙设置于所述楼板上表面墙体处,并在所述型钢柱两侧浇筑所述混凝土导墙。
作为本发明所述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楼板上侧预留有凹槽,所述凹槽两端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凹槽与圆形槽连接两侧所述混凝土导墙。
作为本发明所述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水带包括钢板止水带和止水条,所述钢板止水带立面浇筑于所述混凝土导墙中间,所述止水条设置于凹槽处,其两端延伸至所述圆形槽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钢板止水带包括水平与竖直部分,两部分呈90度转角,其有一半宽度露出于所述混凝土导墙,其竖直一端延伸至所述楼板的混凝土中。
作为本发明所述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止水条为中埋式遇水膨胀止水条,其两端一侧设置多个切口,并将端部修剪为尖角,粘接于所述钢板止水带露出于混凝土导墙的部分。
作为本发明所述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柱脚混凝土的混凝土标号较外墙混凝土高一个标号,所述柱脚混凝土将所述预埋螺栓与型钢柱连接成整体。
作为本发明所述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型钢柱表面上设置有栓钉,所述栓钉将型钢柱与所述型钢柱的外包混凝土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钢筋根据所述型钢柱尺寸配筋,其包括绑扎在所述型钢柱柱体下侧的劲性柱箍筋和搭接在所述型钢柱四周的劲性柱竖向主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型钢柱两侧设置非贯通的混凝土导墙,在混凝土导墙中间浇筑钢板止水带,混凝土导墙未贯通处设置止水条,通过钢板止水带与止水条粘接成整体,在混凝土内部形成闭环的防水体系,达到防渗漏的目的。
鉴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设置合理的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施工的具体方法步骤。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进行墙体组件的浇筑,定位预埋螺栓;
S2:浇筑楼板处混凝土和混凝土导墙,在混凝土导墙之间预留凹槽、圆形槽,预埋钢板止水带;
S3:吊装型钢柱至预埋螺栓上方,将型钢柱底部用预埋螺栓固定;
S4:在凹槽处安装止水条,并将止水条两端与钢板止水带粘接;
S5:在型钢柱底部浇筑柱脚混凝土;
S6:将混凝土导墙凿毛,使表面的浮浆或者松散部分剔除,露出石子粗骨料;
S7:绑扎劲性柱箍筋,搭接劲性柱竖向主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方法,通过七个施工步骤,明确各结构安装顺序,解决地下室外墙导墙内劲性柱部位的止水问题,避免后期产生渗漏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止水条与钢板止水带之间接触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止水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方法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通过在非埋入式劲性柱组件300柱脚附近设置混凝土导墙201a,在混凝土导墙201a内埋入钢板止水带202a,阻挡施工缝处压力水的渗入。
具体的,墙体组件100,包括下层墙柱101和楼板102;防水组件200,包括设置在楼板102上表面的防水混凝土201和设置在防水混凝土201内部的防水带202;劲性柱组件300,包括设置在楼板102上侧的型钢柱301、设置在型钢柱301柱体周围的钢筋302和固定型钢柱301的预埋螺栓303。
其中,防水混凝土201包括混凝土导墙201a和柱脚混凝土201b,混凝土导墙201a设置于楼板102上表面墙体处,并在型钢柱301两侧浇筑混凝土导墙201a。在非埋入式劲性柱组件300柱脚附近的下部混凝土浇筑时,在本层设置300mm高防渗漏混凝土导墙201a,在劲性柱组件300两侧各预留200mm宽不进行混凝土导墙201a的浇筑。混凝土导墙201a的作用是用于止水,与现浇板,或筏板一起浇筑,增加了混凝土的整体性,减少了因二次浇筑而产生的冷缝,起到一定的止水作用。
进一步的,钢板止水带202a包括水平与竖直部分,两部分呈90度转角,其有一半宽度露出于混凝土导墙201a,其竖直一端延伸至楼板102的混凝土中。钢板止水带202a安装时要设置控制标高与位置限位,焊缝必须严密,避开构件主筋。在地下室底板、外墙板和顶板的混凝土是分开浇捣的,下次再浇捣墙板混凝土时,就有一条施工冷缝,当这条缝的位置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时就容易产生渗水,钢板止水带202a能够起到在施工缝处阻止外面的压力水渗入。
进一步的,预埋螺栓303一般为M20*700mm螺栓,其定位利用独立的支架系统和定型模具,经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精确调整、校对后,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承台浇注,从而达到预埋位置的准确无误。柱脚混凝土201b的混凝土标号较外墙混凝土高一个标号,混凝土标号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所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以N/mm2计,标号越大强度越高,即柱脚混凝土201b的强度要外墙混凝土,柱脚混凝土201b将预埋螺栓303与型钢柱301连接成整体。
较优的,型钢柱301表面上设置有栓钉301a,栓钉301a将型钢柱301与型钢柱301的外包混凝土连接。钢筋302根据型钢柱301尺寸配筋,其包括绑扎在型钢柱301柱体下侧的劲性柱箍筋302a和搭接在型钢柱301四周的劲性柱竖向主筋302b。因为钢板强度较高,利用钢材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不足以共同工作,因此栓钉301a在型钢柱301与混凝土之间,起组合连接作用,可以极大地加强型钢柱301与混凝土的连接强度,提高劲性柱的整体受力性能。
综上,在混凝土的分次浇筑时会产生施工冷缝,地下室外墙内存在非埋入式劲性柱时,柱脚附近由于后浇筑,容易形成施工冷缝,此属于防水混凝土防水的薄弱环节,设置混凝土导墙201a,在混凝土导墙201a中间浇筑钢板止水带202a,水沿着新旧混凝土接茬位置的缝隙渗透时碰见钢板止水带202a后无法继续渗透,切断水渗透路径,防止渗水。
实施例2
参照图1~2,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在楼层处、劲性柱组件300中部增设中埋式遇水膨胀止水条202b,一方面不影响劲性柱钢筋302施工,另一方面增设内部止水条202b起到防渗漏效果。
具体的,止水条202b为中埋式遇水膨胀止水条,其两端一侧设置多个切口Q,并将端部修剪为尖角,粘接于钢板止水带202a露出于混凝土导墙201a的部分。止水条202b在遇水后产生2-3倍的膨胀变形,并充满接缝的所有不规则表面、空穴及间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彻底防止渗漏,当接缝或施工缝发生位移,造成间隙超出材料的弹性范围时,普通型橡胶止水材料则失去止水作用,而止水条202b该材料还可以通过吸水膨胀来止水。单侧切口Q可打破止水条202b膨胀系数的同一性,使止水条202b吸水膨胀时因膨胀系数不一发生弯曲,同时端部尖角可插入切口Q中。
进一步的,楼板102上侧预留有凹槽A,凹槽A两端开设有圆形槽H,凹槽A与圆形槽H连接两侧混凝土导墙201a。圆形槽H直径为止水条202b未吸水时宽度的2至3倍,在止水条202b吸水膨胀时,其宽度膨胀增大,与凹槽A紧密贴合,堵塞混凝土缝隙,其长度同时膨胀延伸,在圆形槽H内部贴合圆周侧壁向下弯曲,与圆形槽H紧密贴合,在膨大弯曲后中部形成细小通道,在毛细水较多时流入凹槽A与圆形槽H处,被膨大后的止水条202b卷入中部细小通道中,与外侧混凝土隔离,并延长了水的渗透路径,实现进一步防水。在地下室外墙因降雨受潮时,墙体内部干燥较墙面缓慢,当墙体外侧干燥时,墙体内部扔会有水份残留,止水条202b在不同膨胀系数和圆形槽H限位的作用下弯曲变形,端部尖角插入切口Q中,中部形成细小的储水囊,当地下室墙体内潮湿时,储水囊中的水可使止水条202b始终保持吸水膨胀状态,阻止毛细水渗透,因储水囊中的水份较墙体内部干燥慢,所以能在墙体内部渗水时使止水条202b膨胀贴合缝隙,实现地下室外墙防水。
其中,防水带202包括钢板止水带202a和止水条202b,钢板止水带202a立面浇筑于混凝土导墙201a中间,止水条202b设置于凹槽A处,其两端延伸至圆形槽H内。在安装对有预留式的粘贴方式,在先浇混凝土中需预留上止水条202b安放槽(可在模板中钉木条预留),拆除先浇混凝土模板后,清除表面,使缝面无水、干净、无杂物,之后即可进行止水条202b的安装,保证止水条202b与混凝土表面的贴合度。在钢筋302搭接前进行止水条202b的安装,实现了防水效果的同时,避免了钢筋302的搭建阻碍止水条202b的安装。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
综上,在地下室墙体中,钢板止水带202a与止水条202b粘接为一个整体,钢板止水带202a对毛细水的渗入起到阻挡作用,与钢板止水带202a粘结的止水条202b吸水膨胀后与混凝土挤密,堵塞空隙,防止土层中的毛细水渗出,止水条202b与钢板止水带202a配合,在混凝土内部形成闭环的防水体系,实现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的有效防水,并能够长期使用。
实施例3
参照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进行墙体组件100的浇筑,定位预埋螺栓303;
S2:浇筑楼板102处混凝土和混凝土导墙201a,在混凝土导墙201a之间预留凹槽A、圆形槽H,预埋钢板止水带202a;
S3:吊装型钢柱301至预埋螺栓303上方,将型钢柱301底部用预埋螺栓303固定;
S4:在凹槽A处安装止水条202b,并将止水条202b两端与钢板止水带202a粘接;
S5:在型钢柱301底部浇筑柱脚混凝土201b;
S6:将混凝土导墙201a凿毛,使表面的浮浆或者松散部分剔除,露出石子粗骨料;
S7:绑扎劲性柱箍筋302a,搭接劲性柱竖向主筋302b。
由于地下室所处的特殊位置,即长期处于回填埋层线以下并承受地下水位及周边土壤高含水率的影响,其主体建筑结构外侧的原防水层一旦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操作不规范、施工不到位或后续施工形成二次破坏等,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渗入地下水。在寒冬季节气温骤降至零点以下造成水结冰,体积大幅度膨胀,经过几个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结构出现疏松、强度降低、空隙增大等现象,除了出现地下空间阴湿、返潮的问题外,对主体结构的安全亦形成较大的威胁。
通过以上步骤合理安排施工,使得各组件之间施工不会相互影响,防水组件200的安装不会被施工现场的钢筋阻碍,先进行下层的施工,预埋螺栓303由混凝土浇筑固定,用以固定型钢柱301,在混凝土导墙201a浇筑的同时将钢板止水带202a预埋入混凝土导墙201a内部,并在两侧混凝土导墙201a之间预留凹槽A、圆形槽H用以安装止水条202b,此时钢筋302还未绑扎安装,防水组件200能够无阻碍安装,之后再进行型钢柱301底部柱脚混凝土201b的浇筑,止水条202b固定入凹槽A和圆形槽H内部,在完成后续施工,使钢板止水带202a和止水条202b在混凝土内部形成闭环的防水体系。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墙体组件(100),包括下层墙柱(101)和楼板(102);
防水组件(200),包括设置在所述楼板(102)上表面的防水混凝土(201)和设置在所述防水混凝土(201)内部的防水带(202);
劲性柱组件(300),包括设置在所述楼板(102)上侧的型钢柱(301)、设置在所述型钢柱(301)柱体周围的钢筋(302)和固定所述型钢柱(301)的预埋螺栓(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混凝土(201)包括混凝土导墙(201a)和柱脚混凝土(201b),所述混凝土导墙(201a)设置于所述楼板(102)上表面墙体处,并在所述型钢柱(301)两侧浇筑所述混凝土导墙(201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102)上侧预留有凹槽(A),所述凹槽(A)两端开设有圆形槽(H),所述凹槽(A)与圆形槽(H)连接两侧所述混凝土导墙(201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带(202)包括钢板止水带(202a)和止水条(202b),所述钢板止水带(202a)立面浇筑于所述混凝土导墙(201a)中间,所述止水条(202b)设置于凹槽(A)处,其两端延伸至所述圆形槽(H)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止水带(202a)包括水平与竖直部分,两部分呈90度转角,其有一半宽度露出于所述混凝土导墙(201a),其竖直一端延伸至所述楼板(102)的混凝土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条(202b)为中埋式遇水膨胀止水条,其两端一侧设置多个切口(Q),并将端部修剪为尖角,粘接于所述钢板止水带(202a)露出于混凝土导墙(201a)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脚混凝土(201b)的混凝土标号较外墙混凝土高一个标号,所述柱脚混凝土(201b)将所述预埋螺栓(303)与型钢柱(301)连接成整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柱(301)表面上设置有栓钉(301a),所述栓钉(301a)将型钢柱(301)与所述型钢柱(301)的外包混凝土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302)根据所述型钢柱(301)尺寸配筋,其包括绑扎在所述型钢柱(301)柱体下侧的劲性柱箍筋(302a)和搭接在所述型钢柱(301)四周的劲性柱竖向主筋(302b)。
10.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进行墙体组件(100)的浇筑,定位预埋螺栓(303);
浇筑楼板(102)处混凝土和混凝土导墙(201a),在混凝土导墙(201a)之间预留凹槽(A)、圆形槽(H),预埋钢板止水带(202a);
吊装型钢柱(301)至预埋螺栓(303)上方,将型钢柱(301)底部用预埋螺栓(303)固定;
在凹槽(A)处安装止水条(202b),并将止水条(202b)两端与钢板止水带(202a)粘接;
在型钢柱(301)底部浇筑柱脚混凝土(201b);
将混凝土导墙(201a)凿毛,使表面的浮浆或者松散部分剔除,露出石子粗骨料;
绑扎劲性柱箍筋(302a),搭接劲性柱竖向主筋(302b)。
CN202310482416.0A 2023-04-30 2023-04-30 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及方法 Pending CN1165372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2416.0A CN116537265A (zh) 2023-04-30 2023-04-30 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2416.0A CN116537265A (zh) 2023-04-30 2023-04-30 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7265A true CN116537265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55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82416.0A Pending CN116537265A (zh) 2023-04-30 2023-04-30 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372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81699B2 (en)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s, precast tilt-up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US2920475A (en) Building panel
US6920728B2 (en) Column and beam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US8534028B2 (en) Building panels
EA007917B1 (ru)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большепролетных зданий с самораскреплением из составных несущих стеновых панелей и перекрытий
US5373675A (en) Composite build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CN212641850U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石材幕墙
JP3645773B2 (ja) 地下壁の排水処理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で構築した地下壁
CN116537265A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非埋入式劲性柱柱脚处止水结构及方法
JP3999931B2 (ja) 塔状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CN213174392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楼板
JP2009167778A (ja) 外構塀
JP2007198120A (ja) 仕上げ下地材兼用打込型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ンクリート躯体施工方法
KR100436284B1 (ko) 지하구조물의 외단열방법 및 배수용 단열패널을 갖는지하구조물
JPH10219706A (ja) 土間床用断熱ユニット、土間床断熱工法及び土間床断熱構造
CN220747281U (zh) 一种适用于水厂泵房泵坑底板、侧壁变形缝的止水结构
CN104695594B (zh) 一种基于半预制超韧性钢筋混凝土的叠合剪力墙
CN220150663U (zh) 加强型alc板、楼板结构与墙体结构
CN209798521U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保护结构
CN218292242U (zh) 牛腿外伸型预应力压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CN217501700U (zh) 一种隧道拱顶增加排水板防止二衬拱顶脱空的施工结构
JP2849336B2 (ja) 地下外壁の防水構造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CN220954030U (zh) 一体化施工的柔性连接拼装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大板系统
CN111519669B (zh) 一种预应力抗拔桩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1053070B1 (ko) 이중피복된 간격유지 엄지말뚝과 그를 이용한 영구 흙막이벽 및 영구 흙막이벽 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