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1497A - 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和成套的助悬剂产品 - Google Patents

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和成套的助悬剂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1497A
CN116531497A CN202310521404.4A CN202310521404A CN116531497A CN 116531497 A CN116531497 A CN 116531497A CN 202310521404 A CN202310521404 A CN 202310521404A CN 116531497 A CN116531497 A CN 116531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particles
suspending agent
stirring
scree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214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正
谭志坚
刘园
王振兴
黎剑坤
袁增辉
刘肖娟
刘丽丹
翁亚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tandard Bio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tandard Bio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tandard Bio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tandard Bio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214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314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31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14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002Protozoa antigens
    • A61K39/012Coccidia antig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0Alcohols; Phenols; Salts thereof, e.g. glycerol; 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Poloxamers; PEG/POE alkyl 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carbomers, poly(meth)acrylates, or polyvinyl pyrrolid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61K47/38Cellulose;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3/00Antiparasitic agents
    • A61P33/02Antiprotozoals, e.g. for leishmaniasis, trichomoniasis, toxoplasm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host/recipient, e.g. newborn with maternal antibodies
    • A61K2039/552Veterinary vacc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和成套的助悬剂产品。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所述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制备成为颗粒,获得助悬剂颗粒,(2)提供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其中所述筛网结构的孔径与所述助悬剂颗粒的平均粒径的比为0.3~1∶1。(3)将所述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利用所述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包含所述助悬剂颗粒和水的料液,使得述助悬剂颗粒快速水合。本发明的成套的助悬剂产品适用于现场不具备机械搅拌装置的场合,手工配制悬浮液,可用于悬浮药物,例如球虫疫苗。

Description

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和成套的助悬剂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助悬剂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和成套的助悬剂产品。
背景技术
助悬剂在食品工业、涂料、生物、药物制剂、疫苗免疫等众多行业都有广泛应用。助悬剂和增稠剂在很多方面的性能是重合的,因此在多数场合没有特殊说明,两者一般不做严格区分。在很多场合经常需要在现场通过固体助悬剂配制助悬液(也称“悬浮液”),与助悬液相比,固体助悬剂具有质量轻、运输方便的优点。助悬剂与溶剂在一定条件下充分结合后,能形成粘稠、滑腻质感的助悬液,起到增稠、助悬等功能,包括水性体系和油性体系,其中水性体系助悬剂(也称“水性悬浮剂”)的应用更加广泛;水性助悬剂一般水合速度较快,但是正是因为水合速度较快,若将助悬剂粉体较快地加入到水中时,外层助悬剂粉体快速水合,因其粘度而形成一层胶质壳,这种胶质壳不易与内层未水合的助悬剂粉体分离,进而阻碍了水和内部助悬剂粉体进一步接触,阻碍了进一步水合,这种外部为胶质壳,内部为未水合助悬剂粉体的结构,俗称“鱼眼”。一般消除“鱼眼”的常用方法是控制助悬剂粉体加入的速度,并提高搅拌分散速度。另外,使水合部分与未水合部分分离也是减少“鱼眼”对水合影响的一种方法。
现场由助悬剂粉体或含有助悬剂粉体的组合物与水配制成具有悬浮、增稠、触变功能的助悬液(介质)时,持续的搅拌是有利的,特别是,能够提供高速剪切的搅拌设备一般可用于在短时间内完成助悬液的配制。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部分助悬剂(增稠剂)不耐高速剪切,高速的剪切会部分或完全破坏助悬剂分子的结构及配制助悬液的粘度,如长流变性聚丙烯酸钠类和聚丙烯酰胺类物质,这类助悬剂配制悬浮液时不能使用高速剪切的搅拌设备;一些场合不具备高速搅拌设备的,例如,中小型的养殖场所,只能人工搅拌配制悬浮液,而且对于什么时间获得助悬剂完全水合的悬浮液,或者悬浮液的粘度是否已经基本稳定,或者助悬剂的水合程度等,在现场很难做出判断,虽然可以通过粘度计测量悬浮液的粘度,但是这些中小型养殖现场不一定有相关设备,因此,很难判断助悬剂水合是否完全,是否获得目标粘度。助悬剂在配制悬浮液过程中是否具有方便的可视化特征对于禽畜养殖业现场使用也显得很重要。例如,长流变性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酸钠配制悬浮液的过程中,水合后会形成长流变性(长流型)粘液,表现出“拉丝”的现象,使用者可以根据“拉丝”的现象作为可视化特征判断助悬剂是否水合完全,虽然这种拉丝状态与悬浮性并非正相关;但是对于像黄原胶这类的助悬剂,配制的料液不具有上述特征,且手感与水类似,因此,在没有粘度测量设备的条件下非常不容易判断水合程度或水合是否完全(完成)。
黄原胶类的助悬剂属于短流变性(短流型),没有长拉丝现象,不会像聚丙烯酸钠等长流型助悬剂那样会堵塞水线水嘴,因此,黄原胶类等短流变性的助悬剂适合于用于水线,但是黄原胶类的助悬剂粉体在配制助悬液时容易形成“鱼眼”,且一旦出现“鱼眼”就很难进行进一步水合,一般的手动低速搅拌不能快速将“鱼眼”消除。因此,如果将包含黄原胶类的助悬剂组合物一次性投入水中,且能实现快速水合,那么对于利用黄原胶类的助悬剂配制助悬液将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人工配制悬浮液时,快速地完成水合对于使用方便,减轻人工劳动强度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于水合程度能有直观的视觉判断,对于现场人工配制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见,现有技术中现场快速、方便地获得助悬剂料液(助悬液),特别是人工搅拌下快速水合助悬剂以及判断助悬剂的水合程度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需要一种方便地使助悬剂快速水合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短流变性助悬剂在制备悬浮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该方法可通过人工搅拌快速得到助悬剂完全水合的助悬液,使用方便,便于在没有机械搅拌装置的场合(例如,养殖场),手工配制悬浮液,用于悬浮球虫疫苗等。
本发明提供的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短流变性的助悬剂成分制备成为颗粒,获得助悬剂颗粒,
(2)提供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其中所述筛网结构的孔径与所述助悬剂颗粒的平均粒径的比为0.3~1∶1。
(3)将所述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利用所述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含有所述助悬剂颗粒和水的料液,使得述助悬剂颗粒快速水合。
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包含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助悬剂:
黄原胶、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铵、卡拉胶、瓜尔胶、果胶、田菁胶、葫芦巴胶、木瓜籽胶、车前草籽胶、沙蒿子胶、阿拉伯胶、印度树胶、葡聚糖、威兰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铵、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预糊化淀粉、羧甲基淀粉、聚氧化乙烯、包含乙二醇、丙二醇结构的嵌段共聚物、短流型性聚丙烯酸钠、包含丙烯酸或盐结构的短流变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
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中所述助悬剂成分的重量含量为5-95%,较佳地5-75%。
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的形状为球形和/或类球形,所述颗粒剂的平均粒径为0.5~5mm,较佳地,0.5~2.0mm。
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搅拌装置的筛网结构的孔径0.3~4mm,较佳地,0.4~1mm。
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的形状为球形和/或类球形,所述颗粒剂的平均粒径为0.5~5mm,较佳地,0.5~2.0mm,且所述搅拌装置的筛网结构的孔径0.3~4mm,较佳地,0.4~1mm。
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搅拌装置的筛网结构为凸起的网面,且具有一定的强度,维持搅拌时筛网结构的凸起方向不会发生翻转。
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颗粒助悬剂还包含辅料,所述辅料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包含乙二醇和/或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葡萄糖、水溶性淀粉、可溶性淀粉、糊精,或其组合,其中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包含乙二醇和/或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的熔点为50~80℃。
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颗粒助悬剂还包含流动性调节剂、抗氧化剂、防腐剂、可食用的染料或其组合,
较佳地,所述流动性调节剂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包含乙二醇-丙二醇的聚合物、甘油、乙二醇、丙二醇、乙醇或其组合。
较佳地,所述抗氧化剂选自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草酸、草酸钠、草酸钾,或其组合。
较佳地,所述防腐剂选自苯甲酸盐或酯、山梨酸盐或酯,丙酸盐或酯,或其组合
较佳地,所述可食用的染料选自亮蓝、靛蓝、柠檬黄、胭脂黄、苋菜红,或其组合,
较佳地,所述消泡剂选自聚醚类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炔二醇类消泡剂,或其组合。
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黄原胶5~95%,
聚乙二醇和/或聚丙二醇和/或包含乙二醇、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和/或葡萄糖和/或水溶性淀粉和/或可溶性淀粉和/或糊精5~95%。
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包括助悬剂和辅料,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助悬剂和辅料在高于所述辅料的熔融温度5~30℃的温度下搅拌混合,然后制粒获得所述助悬剂颗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成套的助悬剂产品,其包括:
由包含短流变性的助悬剂成分的原料制备的助悬剂颗粒,和
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其中所述筛网结构的孔径与所述助悬剂颗粒的平均粒径的比为0.3~1∶1,
使用时将所述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利用所述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含有所述助悬剂颗粒和水的料液,使得述助悬剂颗粒快速水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成套的助悬剂产品在制备球虫卵囊疫苗悬浮液中的用途。
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球虫卵囊疫苗选自鸡球虫卵囊疫苗、兔球虫卵囊疫苗、鸽球虫卵囊疫苗、鸭球虫卵囊疫苗、猪球虫卵囊疫苗、牛球虫卵囊疫苗、犬球虫卵囊疫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成套的含球虫卵囊疫苗的助悬剂产品,其包括:
由包含短流变性的助悬剂成分的原料制备的助悬剂颗粒,
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其中所述筛网结构的孔径与所述助悬剂颗粒的平均粒径的比为0.3~1:1,和
球虫卵囊疫苗,
使用时将所述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利用所述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含有所述助悬剂颗粒和水的料液,使得述助悬剂颗粒快速水合,获得助悬液,然后将所述球虫卵囊疫苗加入助悬液中,再利用所述搅拌装置搅拌,获得球虫卵囊疫苗分散均匀的悬浮液。
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球虫卵囊疫苗选自鸡球虫卵囊疫苗、兔球虫卵囊疫苗、鸽球虫卵囊疫苗、鸭球虫卵囊疫苗、猪球虫卵囊疫苗、牛球虫卵囊疫苗、犬球虫卵囊疫苗。
球虫卵囊疫苗分散均匀的悬浮液通过饮水方式或通过养殖自动化饮水线供动物饮用,获得免疫,较佳地,所述动物选自鸡、兔、猪、牛、羊、猫、犬。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图1c和图1d分别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带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的主视图、第一侧视图、后视图和第二侧视图。
图2中从左到右分别是筛网的凹面与搅拌方向一致的状态A,筛网的凹面与水流方向相反的状态B,筛网的凸面与搅拌的方向相反的状态C。
图3显示了筛网结构的边缘所在的面与筛网的凸面的夹E。
图4a和图4b分别显示了在配制助悬液的过程中,利用带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初期,观察到的助悬剂的情况(未水合助悬剂颗粒较多)和搅拌约5分钟后,观察到的助悬剂完全水合后的情况(助悬剂颗粒基本完全消失)。
图5显示了利用带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配制助悬液过程中,所用容器的壁上粘附的助悬剂颗粒很容易被凸起的网面刮离,进入水中。
图6显示了利用常规的玻璃棒搅拌15分钟后,悬浮液的状态,可以看到,悬浮液中还有大量未水合的助悬剂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发明人在进行助悬剂研究的前期,开发了黄原胶颗粒(也可称为“微囊”、“微球”),是将黄原胶助悬剂均匀分散于聚乙二醇后制成的球形颗粒,使用时将该黄原胶助悬剂颗粒一次性快速加入水中,因为颗粒之间的分割以及颗粒内辅料对黄原胶助悬剂的分散作用,加入水中后稍加搅拌(如一般的木棒作为简易搅拌)就可以非常有效的避免颗粒间的粘结,而且各个颗粒在逐步水合的过程中,自身产生的悬浮性可以悬浮助悬剂颗粒本身。而且因为辅料对助悬剂的分割效果,当助悬剂颗粒中的助悬剂成分含量较低时,在常规的搅拌棒搅拌下,颗粒的水合部分与颗粒的内部未水合部分分离,并不会出现外部水合部分形成的粘性较大的胶质壳阻碍内部未水合助悬剂进一步水合的情况,特别是颗粒较小如平均粒径在0.5mm以下或进一步能全部通过40目(大小0.425mm)筛网时,使得这种助悬剂颗粒在使用时变得非常方便,这种助悬剂颗粒部分水合产生的类似的“鱼眼”会逐步变小至到消失。当“鱼眼”消失时可作为助悬剂成分水合完全的标志,非常适合现场没有高速搅拌和/或高速剪切仪器或粘度测试仪器的场合使用,适合大多数的养殖场的助悬剂的配制。使用搅拌棒搅拌使得“鱼眼”消失,对于含低含量助悬剂成分的颗粒来说,可以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实现(10~20分钟)。
而提高助悬剂成分在助悬剂颗粒中的含量具有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运输成本等优点,且可提高单位质量助悬剂颗粒配制的助悬液的量。但是从制备方面,对于微囊助悬剂来说,助悬剂低含量时较容易制备成较细的颗粒,而随着助悬剂成分的含量增加,制备时料液流动性变差,不太容易制备成较小粒径的颗粒,虽然可通过筛分获取较小粒径的颗粒,但是这造成生产压力急剧变大,因为较大粒径的颗粒需要重新处理。同时在使用时发明人发现当助悬剂成分在颗粒中的比例逐渐提高,如超过25%,特别是超过50%以上时,辅料对助悬剂的分割效果逐渐变差,使用常规搅拌棒(如木棍等)搅拌促进助悬剂成分进行水合,需要较长时间(例如,达到3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才能使助悬剂成分完全水合,助悬剂颗粒的方便使用的优势不能得到体现。为了使得含助悬剂成分含量比较高的助悬剂颗粒能够更快、更加方便得配制悬浮液,发明人进行了大量且深入的研究,发现改变搅拌装置的剪切方式能够改善该助悬剂颗粒的水合过程,加快水合,并且出人意料地发现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例如,漏勺)搅拌形成的剪切方式可大大加快这种助悬剂颗粒的水合过程,方便在无机械搅拌设备的场合,通过人工手动搅拌,快速配制悬浮液,并且筛网结构的孔径稍小于助悬剂颗粒的粒径时,搅拌加快助悬剂颗粒的水合过程的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发明人发现将含较高助悬剂成分含量的助悬剂颗粒制备成为具有特定粒径的颗粒,将该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后,通过具有特定孔径的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可快速获得水合完全的助悬液,并且在此过程中,助悬剂颗粒是否能够通过筛网可作为助悬剂水合程度和/或水合完全的可视化标志。这种配制悬浮液的方法特别适合于现场没有机械搅拌装置,需要人工手动搅拌配制悬浮液的场合。在此基础上经过系列的实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所述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制备成为颗粒,获得助悬剂颗粒,(2)提供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其中所述筛网结构的孔径与所述助悬剂颗粒的直径的比为0.3~1:1。(3)将所述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利用所述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含有所述助悬剂颗粒和水的料液,使得述助悬剂颗粒快速水合。
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是相对于助悬剂粉剂而言的,所述助悬剂粉剂是由助悬剂成分和/或辅料通过简单的物理混合后获得的,没有造粒过程,即使含有较大粒径的原料颗粒也被称为助悬剂粉剂。而本文的助悬剂颗粒是将助悬剂成分和辅料经过特定方式混合(例如,高于所述可熔融辅料的熔融温度5~30℃的温度下搅拌混合,这种特定方式混合的过程中涉及原料的物理状态的变化,如辅料由固体变为液体、液体冷凝变为固体)之后,加工混合物获得具有一定几何结构的颗粒。例如,通过加热获得包含助悬剂成分的料液,进行喷雾制粒或冷却制粒;粉状固体原料在加压、加热条件下制粒,类似饲料制粒的过程或类似色母粒、塑料制粒过程。
本发明中,助悬剂成分在助悬剂颗粒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为1-99%,优选5-95%,更优选5-75%,进一步优选10-60%,更进一步优选10-50%。所述范围可以包括所述范围的任意合理子集。
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中,助悬剂成分较均匀地分散于辅料中。可用于本发明的辅料包括但不局限于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包含乙二醇和/或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葡萄糖、水溶性淀粉、可溶性淀粉、糊精或其组合,这些辅料成分具有水溶性和/或可熔融性。水溶性可使得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时较容易的溶解、分散在水中;而可熔融可使得制粒过程中助悬剂更均匀地分散于辅料中。
用于本发明的助悬剂成分优选耐高速剪切,因为在制粒过程中,助悬剂成分或需要通过高速搅拌均匀地分散于可熔融辅料,即,在辅料熔融状态下将助悬剂成分分散于其中,通过高速剪切获得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或者在挤出工艺时需承受剪切。因此若助悬剂成分本身不耐高速剪切,在涉及高速剪切的制备过程中助悬剂的结构会遭到破坏,造成助悬剂的悬浮性能丧失,不能获得预定粘度的悬浮液。虽然通过长时间的低剪切搅拌可获得分散均匀的助悬剂成分和辅料的混合物,但是这会延长工艺时间。
为了使得助悬剂成分方便禽畜养殖行业的实际使用现状,所述助悬剂成分优选在室温下即可水合。需要通过高温才能获得预期粘度的助悬剂成分,在本发明的实际应用的场景并不能被方便的使用,因此不太适用于禽畜养殖行业的现场使用。而且很多需要悬浮的物质(例如,球虫疫苗)并不耐高温,这种情况下,通过加热制备的悬浮液,需要先冷却再使用,造成使用不便,延长现场配制助悬剂的时间。
满足本发明要求的助悬剂成分包括但不局限于黄原胶、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铵、卡拉胶、他拉胶、瓜尔胶、果胶、田菁胶、木瓜籽胶、车前草籽胶、沙蒿子胶、阿拉伯胶、印度树胶、葡聚糖、威兰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铵、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预糊化淀粉、羧甲基淀粉、聚氧化乙烯,包含乙二醇、丙二醇结构的嵌段共聚物、短流型性聚丙烯酸钠、包含丙烯酸或盐结构的短流变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
配制助悬剂溶液一般需要使用水,最简单的是使用自来水,或者直接使用地下水(如井水、泉水等)。但是,不同地区的水质差别很大,例如,一些山区的水的硬度较大,即使自来水的硬度也会有较大差别,更不用说未经特殊处理的地下水。虽然一般的水通过煮沸能够消除大部分的暂时硬度,通过膜过滤等方式能除掉大部分的永久硬度,但是这会带来操作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有些助悬剂成分,如聚丙烯酸钠,在纯水中具有较高粘度和悬浮性,但是该助悬剂成分会受到水中钙、镁等离子的影响,造成粘度的下降甚至丧失的情况,这造成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的使用性能的差异,给实际使用带来不便。因此作为优选,本发明中的助悬剂优选对水的硬度不明感的种类,例如,黄原胶、瓜尔胶、果胶、田菁胶、葫芦巴胶、木瓜籽胶、车前草籽胶、沙蒿子胶、阿拉伯胶、印度树胶、葡聚糖、威兰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铵、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预糊化淀粉、羧甲基淀粉、聚氧化乙烯。更进一步优选为黄原胶、瓜尔胶、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铵。
本发明的助悬剂最优选以黄原胶为助悬剂成分,因其本身对水的硬度不敏感,所制备的微球可用于不同硬度的水,可以获得差别不大的粘度、悬浮特征,有利于在不同地域、不同硬度水的情况下获得接近的悬浮效果;方便客户的使用,也方便工厂进行助悬剂的生产,一个配方、一个使用方案即可基本满足所有生产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所述黄原胶为助悬剂原料配制的助悬液具有短流变性的流变学状态,不会有拉丝的状态(拉丝状态一般可以认为是长流变性的典型特征),这种助悬液在配制时不会因拉丝状态而造成助悬液粘附于筛网表面,可以起到很快的通过剪切获得快速水合的目的。不会拉丝的情况更适应于水线,不会造成堵塞水线水嘴的情况。
从使用和制备等方面考虑,用于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的辅料,如果需要通过熔融状态下与助悬剂混合后再制粒,那么辅料需要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能够变为液体,便于和助悬剂成分均匀、充分地混合。在实际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还需要辅料具有较高的软化温度,使得即使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储存和运输仍不会软化,可以维持较好的使用状态。作为优选,用于本发明的辅料的软化点和/或熔点和/或凝固点在40℃以上。进一步优选用于本发明的辅料的软化点和/或熔点和/或凝固点在45℃以上。具有45℃以上软化点和/或熔点和/或凝固点的可熔融辅料优选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共聚物、含有乙二醇和/或丙二醇结构的聚合物、或以上物质的一端和/或两端由醚键封端。以上物质的一端和/或两端优选利用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封端。
具有45℃以上软化点和/或熔点和/或凝固点的可熔融辅料进一步优选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共聚物、含有乙二醇和/或丙二醇结构的聚合物、或以上物质的一端或两端由醚键封端,而且这些辅料的分子量为1500~25000,进一步优选3000~20000。
助悬剂成分和辅料的区别在于在同样质量条件下助悬剂成分产生的粘度是辅料的三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五倍以上,也就是说,配制的悬浮液中产生粘度及悬浮功能的主要是助悬剂成分。一般来说助悬剂成分和辅料的区分是容易的,如黄原胶和葡萄糖,黄原胶是助悬剂成分,葡萄糖是辅料;但是对于一些物料可能会存在混淆。如,聚乙二醇和聚氧乙烯均包含乙二醇的对应结构单元,它们的分子量、粘度不同,聚乙二醇通常作为辅料,而聚氧乙烯通常作为助悬剂成分。
用于本发明的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为1×105~8×106,进一步优选1×105~1×106的包含-(CH2CH2O)m-结构的物质。
对于以喷雾冷却制粒的方式制备的微球助悬剂来说,为了调整原料混合物的流动性,优选用于制备助悬剂颗粒的原料还包括不多于全部辅料质量1/4的低软化点和/或熔点和/或凝固点的流动性调节剂。该组分的作用是调节制备时原料混合物的流动性,使得原料混合物在较低的温度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好的流动性,便于制粒。而且该流动性调节剂优选具有可挥发性,使得制粒过程中,例如,喷出制粒过程中,颗粒的表面温度降低,使得制备的助悬剂颗粒可以更快地冷凝,从而使得制粒过程中的离心、喷雾干燥程序节省能源(因为该程序的冷却温度不需要设置的特别低,或者可以降低设备高度,或者在相同的高度下,提高产能)。制粒过程也可以通过调整设备的制冷量,风速等参数达到预定温度,因此这种低软化点和/或熔点和/或凝固点的流动性调节剂也并非必须,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特征。
优选流动性调节剂的低软化点和/或熔点和/或凝固点为低于40℃。
流动性调节剂包括但不局限于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包含乙二醇-丙二醇的聚合物、甘油、乙二醇、丙二醇、乙醇或其组合。进一步这里所述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包含乙二醇-丙二醇的聚合物的分子量低于1000。
若采用挤压制粒等方式,则可以不考虑辅料熔融温度的问题,则辅料选择水溶性辅料。例如,葡萄糖、水溶性淀粉、可溶性淀粉、糊精、聚乙二醇等。这里允许有少量物质是不全水溶的,因为助悬剂本身可以起到悬浮其中少量不溶物质的作用。
本发明的第一辅料和流动性调节剂本身在配制的助悬液(悬浮液)中不产生明显粘度增加,助悬液的粘度主要是由助悬剂成分贡献。例如,配制的助悬液的粘度的90%或以上是由助悬剂成分贡献的。
助悬剂颗粒还可以包含为了达到防腐、抗菌、消泡等目的所添加的其他合理助剂,如防腐剂、抗菌剂、消泡剂等助剂成分。
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中还可包含可食用的染料,作为进一步的可视化特征指示剂(增强可视化特征),更有利于观察助悬剂颗粒是否水合完成和/或水合程度,因为染料使得部分水合的助悬剂颗粒与所在的水介质的色差更加明显,更容易观察,尤其是在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促进助悬剂水合过程中,有颜色的部分水合的助悬剂颗粒被截留在筛网结构上时,更容易被观察到,进一步改善可视化特征。配制的助悬液被动物饮用后,染料在动物舌头上形成的颜色还可以作为其是否饮用助悬液的判断依据。优选所述染料在助悬剂颗粒中的重量含量优选为小于1%,例如0.01~0.8%。
可食用的染料包括但不局限于亮蓝、靛蓝、柠檬黄、胭脂黄、苋菜红,或其组合。着色力比较强的亮蓝是优选的,例如,亮蓝柠檬黄、胭脂黄,或其组合。
可食用的染料加入助悬剂颗粒的方式优选为,先与上述助悬剂成分以及辅料混合后,再制粒。
作为颜色指示剂,因此其用量不需要较多,一般在1%以内已能获得所述的颜色指示的效果;进一步优选在0.5%。对于亮蓝其染色性能非常强,很少量即可获得非常明显的颜色,作为优选。
在不加入染料时,黄原胶颗粒本身的颜色在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的搅拌促进水合时,同样具有可视化的特征,对于一些动物皮肤和/或羽毛(毛发)可能会被染色不易在上市前褪色的场合可以不使用颜色指示剂。
在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装置搅拌配制悬浮液时,助悬剂颗粒本身的状态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指示剂用于判断水合程度,例如,较多的较大直径的部分水合的助悬剂颗粒被截留在筛网结构上,说明助悬剂颗粒水合程度较低,较少的较小直径的部分水合的助悬剂颗粒被截留在筛网结构上,说明助悬剂颗粒水合程度较高,搅拌一段时间后没有助悬剂颗粒被截留在筛网结构上,说明悬剂颗粒水合程度较高,水合基本完成,或者再搅拌一段时间即可完成完全水合(本发明的助悬剂的使用时优选先配制助悬液再加入待悬浮物质,一般加入带悬浮物质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搅拌,这可以进一步促进少量未水合部分的继续充分水合)。
为了减少水质对配制的悬浮液的影响,选择对水质不敏感的助悬剂成分是有必要的。
对于包含对水的硬度(主要是钙、镁离子等)较敏感的助悬剂成分的助悬剂颗粒来说,有必要在助悬剂颗粒制备或配制助悬剂溶液的过程中添加水质软化物质,用于消除钙、镁离子等对配制的悬浮液的粘度的影响。水质软化物质优选具有络合无机盐的功能的物质,例如,亚胺磺酸盐、氨基酸衍生物(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次氨基三乙酸钠等)、羟基酸及其衍生物(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酒石酸钠、羧甲基琥珀酸钠等)、多聚磷酸盐。
本发明中,在助悬剂颗粒制备或配制助悬剂溶液的过程中添加抗氧化剂是有利的。助悬剂颗粒在制备过程可能经历高温和/或高压,在这种条件下助悬剂成分可能受到氧化破坏。另外,在后期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可能被空气中的氧气,光照产生的氧自由基、使用时水中的消毒剂,如活性氯,等氧化而造成降解破坏。因此,抗氧化剂在助悬剂颗粒的制备、储存、使用时是有利的。可用于本发明的抗氧化剂包括但不局限于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草酸、草酸钠、草酸钾。通常情况下,助悬剂颗粒制备过程经历的高温和/或高压时间较短,强度不大,因此不添加抗氧化剂对助悬剂颗粒配制的悬浮液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
本发明中,在助悬剂颗粒制备或配制助悬剂溶液的过程中添加防腐剂是有利的,因为助悬剂颗粒配制成悬浮液时,助悬剂成分和/或辅料成分可能会腐败,产生味道。虽然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因为悬浮液的使用时间一般较短,通常在数小时内用完(一般12小时以内,例如,6-8h)。防腐剂对于需要更长使用时间的场合和储存时间是有利的。可用于本发明的防腐剂可选自苯甲酸类、山梨酸类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防腐剂也可以在配制悬浮液时加入。对于使用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可以不添加防腐剂。防腐剂的用量为悬浮剂颗粒重量的10%以内,更优选0.1~3%,进一步优选0.1~2%,防腐剂对于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进行水合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本发明中,在助悬剂颗粒制备或配制助悬剂溶液的过程中添加消泡剂是有利的。助悬剂成分通过提高水介质的粘度使水介质具有一定的悬浮性,粘度的增加会造成部分空气带入悬浮液中,或者助悬剂颗粒的辅料成分本身具有表面活性,导致产生的泡沫较难消除,这一方面会影响悬浮液的配制过程,另一方面泡沫影响待悬浮物质的均匀分布,造成料液体积的估算的偏差,因此添加一定的消泡剂成分是有利的,特别是对于含有具有表面活性成分的体系,即,表面活性成分来自于助悬剂成分、辅料或者所需要悬浮的物质本身。用于本发明的消泡剂优选耐高温、耐剪切产品,因为耐高温的消泡剂不受温度的影响,使用范围更大。可用于本发明的消泡剂包括但不局限于聚醚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炔二醇表面活性剂。消泡剂的用量比较少,占助悬剂微囊或助悬剂颗粒重量的1%以内,优选5‰以内,例如0.1‰~1‰。在利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过程,如果产生较多泡沫,那么就会很难判断筛网结构上是否截留有未水合的助悬剂颗粒,特别是在筛网结构离开液面后,泡沫会粘附在其上影响操作人员观察助悬剂颗粒,消泡剂的加入可消除泡沫这种影响。但是一般情况,手工搅拌产生泡沫的情况不明显,因此也可以选择不添加。若是使用机械的形式,较快的搅拌速度较长的时间则会产生较明显的泡沫,优选添加消泡剂。
为了方便使用,并获得相对统一的水合时间,对颗粒的粒径进行限定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于本发明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进行快速水合获得助悬液的方法来说,颗粒的限定就可以不需要太严格,因为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的搅拌能提供更大的剪切,大大降低水合时间,助悬剂颗粒的粒径可以更大,颗粒的粒径也可以相差比较大。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5mm,进一步优选小于3mm,进一步优选粒径小于2mm,更进一步小于1mm。从水合的角度没有必要对助悬剂的小颗粒部分进行限定,因为小颗粒一般较容易水合,而且即使因为较快的水合造成小颗粒间的黏连也可以被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的搅拌分开,不会影响水合速度。但是从使用的粉尘的角度,适当限定小粒径颗粒的比例是有益的。优选助悬剂颗粒中通过100目(0.150)的颗粒不超过20%。对于上述粒径范围的颗粒,粒径在一定的范围内,粒径分布更加集中,对获得相对均匀的溶解速度是有益的。从实际使用生产和使用的角度,平均粒径的获得是较困难的,现实意义也较小,通过筛分对粒径进行限定更有实际意义。因此优选全部助悬剂颗粒通过4目,进一步全部通过5目,再进一步优选全部通过6目,更进一步全部通过7目,再更进一步全部通过8目,再更进一步全部通过9目,更进一步通过10目,更进一步全部通过12目,更进一步全部通过14目,更进一步全部通过16目的筛网。虽然进一步优选更小粒径的颗粒,例如全部通过18目、或20目的筛网,但是从助悬剂颗粒生产的角度考虑,这种粒径的颗粒的生产工艺条件将变得非常苛刻,特别是当助悬剂颗粒中助悬剂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超过20%,特别超过25%,更进一步超过30%,更进一步40%,特别是超过50%,更进一步超过60%时,制备更小粒径的颗粒的成本迅速增加,因此是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但在可能的条件下未通过18目筛网的助悬剂颗粒不超过40%,更进一步未通过18目筛网的助悬剂颗粒不超过20%,更进一步未通过18目筛网的助悬剂颗粒不超过10%,是可以获得更快的水合速度的,但是对于本发明来说意义不大。而这些颗粒的粒径范围可在生产和/或使用时通过相应目数的筛网筛分获得。对于球形的助悬剂颗粒来说,其粒径就是球的直径,对于非球形助悬剂颗粒来说,其粒径是当量直径,或者根据通过筛网所确定的粒径范围。
从助悬剂颗粒制备的角度来说,助悬剂颗粒的粒径与其中含有的助悬剂成分的含量比例有关,对于微囊助悬剂,助悬剂成分含量越低,越容易制备粒径较小的颗粒;反之助悬剂成分含量越高,越容易制备粒径较小的颗粒。从使用的角度,助悬剂成分含量越低,水介质达到相同粘度需要使用的助悬剂颗粒的量越多,但助悬剂颗粒越容易水合,因此相对较大的助悬剂颗粒也可以较快地水合;反之助悬剂成分含量越高,水介质达到相同的粘度所需要的助悬剂颗粒的量越少,但是水合越困难,水合时间越长。因此,粒径小,水合速度快的助悬剂颗粒是理想的。对于不使用本发明的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的情况,例如,使用圆柱棒搅拌的情况,尤其如此。而对使用本发明的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时即使助悬剂颗粒中助悬剂成分的含量较高、粒径小,也可以很快水合完全;进一步即使助悬剂颗粒中助悬剂成分含量较大,粒径较大,使用本发明的搅拌装置也可以较快水合,且达到相同的粘度所需要的助悬剂颗粒较少,抵消了颗粒较大造成的水合的负面影响。因此本发明对于助悬剂颗粒的助悬剂成分的含量、颗粒的大小的要求比较低。这是本发明使用的使用具有筛网形式的搅拌水合的重要优势。
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的制备优选通过现有的制粒的方法进行,助悬剂颗粒优选喷雾制粒、离心制粒等方式,也可通过挤出方式制粒。喷雾制粒、离心制粒等方式,一般先将辅料融化后与助悬剂成分(如黄原胶)和/或其它辅料(如染料)混合均匀,通常需要通过较长时间搅拌或者高速搅拌,并且控制体系温度,使得原料混合物维持液体状态,进行喷雾或离心获得液滴,然后在冷却条件下使液滴冷却变为固体,最后经过筛分,即可获得所需助悬剂颗粒。在此过程中,使用的搅拌设备、分散设备、喷雾制粒设备、离心制粒设备可选择现有设备,并可根据具体的试剂情况调整搅拌、分散的时间、温度、离心造粒的转速以及液滴冷凝的温度等参数。
在离心、喷雾制粒过程中,为了使原料混合物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原料混合物离心、喷出前的温度比辅料熔融温度高5~15℃。在制粒过程通过冷却方式将离心或喷雾获得的液滴凝固成球形和/或类球形颗粒;作为优选,冷却温度比辅料熔融温度、软化点、凝固点低10~30℃。
挤出方式制备助悬剂颗粒过程中,先将助悬剂成分和辅料混合,再制粒,既可以使辅料熔融后再与助悬剂成分混合,然后挤出,再粉碎筛分获得颗粒,也可以先将助悬剂成分和合适的辅料混合后通过挤出制粒的形式获得。如类似饲料的制备方法,同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备参数对制备的颗粒的直径进行优化。
本发明的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的网孔可以是多种形状的,例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菱形、三角形、梯形等等,优选正方形(因为筛网制备的工艺以及筛网的凸起形状,所谓正方形并不要求各边长长度严格一致,边角严格是90°,但要求在合理类似的范围内)。筛网结构的孔径,对于圆形网孔来说,是圆形孔径的直径,对于正方形网孔来说,是指正方形的长度(边长)。优选网孔具有相同的孔径(从生产工艺来说该相同孔径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筛网结构的网孔具有两个功能:(一)使助悬剂颗粒较快的水合。二)便于观察助悬剂的水合程度指示。
助悬剂颗粒在水合过程会形成滑腻质感的“鱼眼”,外部水合部分包裹内部未水合部分的“芯”,造成助悬剂颗粒水合速度变慢。圆柱形搅拌棒具有接近流线型的结构,在接近未完全水合的助悬剂颗粒时,不能有效对助悬剂水合部分施加足够的剪切以促使水合部分与未水合部分的分离。本发明的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的筛网结构优选由丝或线编织而成,如常见的筛网结构。在本发明的网孔范围内,编织筛网结构的丝或线的直径比网孔小很多,丝或线在运动时对助悬剂颗粒的水合部分和未水合部分施加较大的剪切,使得两者分离,未水合部分暴露出来,进一步的水合变得容易。作为优选,筛网结构具有凸起的网面,并具有一定的强度,这样在搅拌过程中不会悬浮液的阻力造成网面的凸起方向发生反转。这种强度可以由编织筛网结构的丝或线提供,也可以由外支撑架来实现。从操作方面和具体使用的功能的角度,优选这种强度由编织筛网结构的丝或线提供。
虽然具有平面网面的筛网结构也具有剪切效果,但是从使用便利性角度来说,特别是本申请的手工操作的方式,该形状的网面不能与配制悬浮液的容器壁很好地贴合,不能及时刮掉粘附于容器壁上的助悬剂颗粒;而具有凸面网面的凸起部分则可以与容器部有较好的贴合,方便处理筒壁上(特别是液面以上筒壁部分)粘附的部分助悬剂颗粒和/或粉。因此具有凸起的网面的筛网结构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与水接触后经历水合过程,因为筛网具有一定大小的孔径,可以将大于其孔径的颗粒(在水合过程,该颗粒是指部分水合的颗粒)截留,小于其孔径的颗粒不被截留。这样在水合过程,若本身没有充分水合的较大颗粒,在搅拌的过程中会被筛孔截留,操作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未充分水合颗粒的比例,搅拌过程中,在筛网结构对部分水合的助悬剂颗粒的剪切作用下,未充分水合的助悬剂颗粒逐渐变小,被筛网结构截留的颗粒比例也逐渐减小,这样操作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助悬剂颗粒水合程度的变化,用以判断水合程度。
筛网结构的孔径可以为(目数与毫米对照,不同文献记载稍有不同)12目(1.70mm)、14目(1.40mm)、16目(1.16mm)、18目(1.00mm)、20目(0.83mm)、30目(0.55mm)40目(0.38mm)、60目(0.25mm)、80目(0.18mm)等这种标准的筛孔大小,或其他的可定制的网孔大小(1.1mm、0.1mm等)。一般来说优选网孔大小为0.83-0.38mm比较合适,基本上对应于20-40目的筛网孔径。过大的孔径不能有效的拦截较小的颗粒,对部分水合的颗粒施加的剪切力不够,不足以有效实现提高水合速度的效果;另外,为了较快的水合,一般也不会将助悬剂颗粒制备成过大的颗粒。过小的筛网孔径是不利的且没有意义。对于过小的筛网孔径,当将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时,在开始的搅拌的过程中多数的网孔会被颗粒所遮挡,造成并不能形成有效的剪切,而且相邻的网孔上的颗粒水合部分的互相粘结,进一步减少了剪切的强度,因此是不利于水合过程速度的提高的。
作为优选,筛网结构的孔径为助悬剂颗粒的平均粒径的30-100%,进一步优选为30-80%,再进一步优选40-60%。这样在前期不会因孔径过大造成对多数颗粒不能施加剪切,又不会因为孔径太小造成截留过多颗粒,造成水合速度降低。助悬剂颗粒的平均粒径与筛网结构的孔径具有该优选的比例时,水合过程中,当助悬剂颗粒被截留的比例较大时,可知水合程度较低,需要进一步水合,当基本上没有助悬剂颗粒被截留时,可知助悬剂颗粒均小于所使用的筛网的孔径,在此之后一般再继续搅拌一段的时间,助悬剂就可完成水合。这样,操作人员并不需要将料液取出放置于透明容器中观察,对于现场使用更加方便,直观。
本发明的筛网结构的孔径具有相对一致的结构和孔径大小,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具有一定的粒径分布。对于具体的使用场景,颗粒的平均粒径可以是等效粒径;这可以是等效体积径或等效投影面积径,在现场使用时,进行仔细的计算和确定是没有意义的。更加简单的现场使用方法是使用所提供的搅拌装置的筛网对助悬剂颗粒进行简单地过筛处理,即将要待水合的助悬剂颗粒使用本发明的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的筛网进行过筛操作,一般约一半的颗粒能够通过筛网。这里大约一半的范围比较宽泛,大约可包含20-80%的范围区间。若助悬剂颗粒全部通过筛网,则说明颗粒相对于筛网过小。当颗粒本身很小时,使用本发明的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对改善其水合过程不明显(自然也是可以使用的)。当助悬剂颗粒本身较大时,全部助悬剂颗粒不能通过筛网,使用本发明的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时,筛网对颗粒的剪切作用较弱,对水合的促进作用不特别明显(即使这种情况下,还是比如圆柱状搅拌棒有明显优势)。当绝大部分助悬剂颗粒被筛网截留,且筛网结构的孔径本身又较小,则在水合时,特别是开始时较多的颗粒被筛网截留,容易在筛网结构上造成不同颗粒粘结,这自然对进一步的水合时不利的;若反之筛网结构的孔径较大,但颗粒也被截留,则说明助悬剂颗粒过大,一方面过大的颗粒在实际使用时是比较少见,一般不会出现颗粒过大的情况,另一方面过大的颗粒也会造成水合速度的限制(即使这种情况下,也会比使用如圆柱状搅拌棒有利)。如果粒径分布比较集中的助悬剂颗粒(这对于实际生产场景来说是非常少见的,也是没有特别实际意义的),例如,最极端情况下,助悬剂颗粒全部是统一的粒径,那么优选助悬剂颗粒粒径接近且稍大于筛网粒径是有利的。
虽然建议将助悬剂颗粒慢速地倒入搅拌的水中进行继续搅拌水合,这对于一般的助悬剂粉剂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对于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对于倒入水中的速度要求很低,完全可以一次性全部倒入水中,之后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可很快实现助悬剂的完全水合,大大方便了使用。
在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时,可以在搅拌过程或者至少是搅拌的部分时间里,使得筛网的凹面(里面)与搅拌方向一致(状态A),这样,筛网就可以“兜住”料液,对部分水合的颗粒施加剪切力,加速水合过程。当要进行观察时,则可将筛网凹面(里面)与水流方向相反(流动的液体流入凹面,状态B),这样,未充分水合且较大的颗粒就被凹面“兜住”,便于观察是否水合程度;若还有较多被“兜住”的未完全水合的颗粒,则只需要在使用搅拌的方向与凸面方向相反情况下搅拌(状态C),原来被“兜住”的颗粒,就被水流冲离开筛网表面,进一步进行水合。之后则可以再反向转进行搅拌(状态A)即可。虽然凸面与搅拌方向一致(类似B,搅拌也是逆时针搅拌)也可以实现剪切,但是这种效率相对是对低一些,因为一些颗粒会从凸面切向方向脱离筛网面,减少了剪切的效率。
另外,优选所述的凸面具有一定的强度。一般凹面对应水流方向时可提供更大剪切(状态A),若较多未水合颗粒被截留时,需要反相搅拌将截留的颗粒脱离(状态C),若筛网不具有一定强度,则在上述操作凹面可能发生翻转,于操作不利。
优选筛网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按压时可以使凸面一定程度自适应桶的内表面,将粘附于桶内表面的颗粒刮入水中,完成水合,实现圆柱状搅拌棒不能方便实现的功能。因此,为了实现这个功能,优选所述筛网结构具有凸起的面,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这可以通过选取特定的材料制备筛网结构来实现。
凸起的面也可由支撑结构所提供,支撑结构在凸起的面的外侧,这种支撑结构一般是硬质结构,弹性效果较差,不能用于将配制悬浮液的容器的内壁粘附的助悬剂颗粒刮入水中,继续进行水合,且会有部分颗粒卡在筛网和支撑结构之间,降低了整体的水合速度。若支撑结构在凸起的面的内侧,同样会存在上述问题。因此支撑结构优选是由弹性材料制成,即,本发明的筛网结构为具有自支撑结构的凸型筛网。
优选制备筛网的结构为金属材质,或者具有一定强度的有机材料组成。整体柔性筛网结构并不适用于本发明,因此并不作为优选。
编织筛网结构的丝或线可以为金属,或者塑料材料,优选具有较大的强度,足以防止搅拌过程中凹面可能发生翻转。丝或线的直径(丝径、线径)优选2mm以下,进一步优选1mm以下,进一步优选0.6mm以下,例如0.4-0.03mm,为保持一定强度优选0.4-0.1mm,0.4mm、0.3mm、0.25mm、0.2mm、0.15mm、0.1mm。优选常用目数筛网的丝径。常见的工业或民用的筛网的材料可适用于本发明。一般组成筛网的丝或线的直径小于或远小于所形成的孔的大小。
编织筛网结构的丝或线的直径与筛网结构的孔径相关,具有较小孔径的筛网结构,可使用较小直径的丝或线编织以获得足够的弹性和强度;具有较大孔径的筛网结构,可使用较大直径的丝或线编织。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筛网结构的边缘优选具有封边,封边可以为筛网提供额外的支撑作用。优选筛网结构的封边的最边缘处具有较小的曲率半径。也就是说,封边较薄,方便边缘部分与桶底边缘部分接触,因为这些地方助悬剂颗粒最容易堆积,不容易被搅拌装置接触而影响整体的水合,而具有较薄的边缘的搅拌装置则可以较容易与这些“死角”接触。
另外,筛网结构边缘所在的面与筛网边缘的面的角度优选E为5°-60°(见,图3),进一步优选10-45°。
本发明配制悬浮液目的是为了悬浮活性物质,用于动物饮水使用,而基于动物饮水的需求,一般是在几个小时至几十个小时内饮用完毕,并不追求长时间(超过二十四小时)的悬浮的目的。而且该悬浮液可在饮水线中自由流动,不会造成饮水嘴的阻塞等情况,因此本发明配制悬浮液的粘度是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配制的悬浮液的粘度为20mpa.s~500mpa.s(一般以旋转粘度计,常温、6rpm转速下的测定值),该粘度可以满足常规的药物、球虫疫苗和添加剂的悬浮要求。例如,对于球虫卵囊来说,水介质的粘度达到30mpa.s~150mpa.s时具有很好的悬浮效果。通常情况下,密度较大,颗粒较大的药物颗粒(待悬浮物质颗粒)需要较大粘度的悬浮液进行悬浮,这些量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经过实验获得,随后在实际使用的场合则仅需按照所需剂量进行配制即可。
但是一般来说,通过饮水线使用的药物颗粒不能太大,因为太大的颗粒即使不会产生明显的沉降,也会造成药物分布不均匀,还会出现堵塞水嘴的情况,尤其是用于鸡的较小的乳头式水嘴更是如此。因此,药物颗粒一般通过20目,更多是通过40目筛网,更优选通过60目筛网筛分得到,因此上述粘度可以满足一般的药物的需求。药物颗粒粒径相对越大、密度相对越大、使用时间越长,所需要的粘度则越大,对于本发明来说,可以通过调整助悬剂颗粒的配方组成获得更大的粘度,满足使用要求。一般来说颗粒较大的药物一般是不通过水线使用,而更多通过如混饲的方式使用。
本发明的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包括筛网结构和手柄,手柄没有特殊需求,方便手持操作即可。虽然本发明的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实现的剪切方式也可以通过机械操作实现,但是机械操作一般可以通过更快的搅拌速度、或者延长搅拌时间等方式来实现,因此使用这种筛网形式在机械操作时的优势并不明显,主要用于人工手动操作的形式。
对于机械操作来说,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优选具有对称的筛网结构作为搅拌叶片,筛网结构优选是平面的,筛网结构的平面优选与搅拌轴共面,且搅拌具有正反转动功能,或者筛网结构由对称的结构组成,其对称结构的对称中心与搅拌的轴心所在的线在理论上重合,且搅拌具有正反转动功能。
本发明优选人工手动操作,为了方便人工手动操作,以及筛网式搅拌的制备,优选筛网结构整体为圆形,其直径优选为5-50cm;更小直径的筛网结构所能提供的剪切有限,不能满足一般的现场配制悬浮液的需求。一般情况下,人工现场配制几升到几十升的悬浮液,最多一百到两百升的悬浮液,更大体积的助悬液(超过两百升,如三百升、五百升),可多次配制。长期需要配制大体积的悬浮液的场合,可配备如具有筛网结构的机械搅拌或普通搅拌装置。为了满足上述规模料液的人工手工配制,直径为5-50cm的筛网结构可以满足上述需求,相对较大的料液体积,使用具有相对较大直径的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是有利,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的料液的情况进行适应性的选择。例如对于三十升的料液,筛网直径为10-25cm是较合适的选择,更加优选12-20cm。具体的选择还与配制料液所用的容器的直径和深度相关。优选配制料液所用的容器和、或料液的深度和直径比为5∶1-1∶5,更优选2∶1-1∶2。筛网结构的直径优选是其深度和/或直径的25-70%,更优选30-50%。这样更加方便的操作。
利用本发明的成套的助悬剂产品配制含药物的助悬液时,先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完成悬浮液的配制,然后再加入待悬浮的药品或物质,特别是对于活球虫疫苗等疫苗成分,这样可以减少搅拌对疫苗等药品或物质的影响,虽然先在水中加入待悬浮药物再加入助悬剂颗粒配制含药物的助悬液也能满足一般的需求,但是不是优选的方法。另外先配制助悬液再加入待悬浮物质还进一步增加了料液搅拌的时间,这也额外增加了对助悬液的搅拌时间,即使有很少量的未完全水合的颗粒也可在此过程进一步完成水合过程。作为优选。
本发明的描述中,“多种”指两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助悬剂中,1L水中加入0.5~100g微球和/或颗粒助悬剂,配制的水悬浮介质的粘度约为20mpa.s~1000mpas(旋转粘度计,6rpm下使用1#转子测量,如NDJ-1型旋转式粘度计,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NDJ-9S型旋转式粘度计,上海平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或类似型号),可以满足常规的药物、饲料、球虫疫苗,如球虫卵囊疫苗,的悬浮。例如,在1L水中加入1.5~50g助悬剂,配制的水悬浮介质的粘度为20~500mpas(6rpm),对于一般的药物、饲料、球虫可满足一般的悬浮12h的需求,而一般药物6-8小时的悬浮则可实现其实际生产中的使用。对于特定的药物,可以通过减小药物颗粒或增大配制的悬浮液的粘度来获得足够的悬浮性。本发明的描述中,助悬剂微球和/或助悬剂颗粒特别是其中的助悬剂成分本身的作用是加入水中时,使体系的粘度增加和/或使具有悬浮效果,这样使得药物、饲料、球虫卵囊疫苗等颗粒物悬浮在水中。这种悬浮性并不是通过改变料液的密度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改变水介质的粘度来实现的。药物、饲料、活球虫疫苗等颗粒物的密度一般为0.8~1.5g/cm3,20mpa.s~500mpa.s粘度的水介质一般可将其悬浮,考虑到其使用时的颗粒度,一般能满足一般6~12h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描述中,在助悬剂颗粒制备的制备过程中,助悬剂成分作为被分散物,可熔融辅料和/或其余水溶性辅料作为分散介质,在单个助悬剂颗粒中将助悬剂成分分散,助悬剂成分的水合被限定在单个颗粒内部。将助悬剂颗粒放置于水中不进行搅拌会使得颗粒间互相粘附,这种情况可通过本发明的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的搅拌被消除。而使用圆柱状搅拌,特别是对于助悬剂成分含量比较高的颗粒很难通过该搅拌快速消除颗粒间的黏连。
本发明的助悬剂微球和/或助悬剂颗粒,优选是球形和/或类球形和/或柱状形状。更为重要的是,每颗助悬剂颗粒和/或微球都经过混合、分散、制粒得到,助悬剂成分在整个微球中的分散是相对均匀的,而且这种分散被固定在单个颗粒和/或微球中,这样辅料对助悬剂的分散作用与单纯的将助悬剂成分和辅料如葡萄糖等的直接物理混合制成的粉剂是不同的。将助悬剂成分制备成为颗粒以及使用本发明的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是使得助悬剂成分快速水合的必要条件。
虽然助悬剂粉剂中的助悬剂成分也可以通过辅料进行分散,但是在加入水中时,助悬剂和辅料存在二次分配组合的问题,助悬剂粉剂在遇水水合之后粘附成较大的团块,形成类似“鱼眼”的团块,而且这种团块的形成是随机的和大小不可预知。特别是一次性加入,而在加入时不搅拌则会产生非常难以处理的大块团块。这与助悬剂颗粒一次加入产生的差别会非常大时。虽然搅拌,尤其是使用本发明的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可以有效降低团块的大小,但是却无法阻止助悬剂粉末之间的结团,特别是开始加入水中时,一边慢速加入一边快速搅拌是有利于减少团块并减小团块的大小。当助悬剂粉剂加入水中速度较快而搅拌速度较慢,水合后容易大片地粘附在筛网结构上,不易清除。因此,将助悬剂成分配制为助悬剂粉剂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的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虽然也能一定程度加速水合,并根据兜住的未水合的团块来判断水合程度并最终制得悬浮液,但是改善助悬剂粉剂的水合过程不太明显,不作为优选。
本发明的描述中,“助悬剂颗粒”,“助悬剂微囊”、“微囊助悬剂”和“助悬剂微球”具有相同的意思,均是指具有特定粒径的助悬剂小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助悬剂成分制备成为特定粒径的助悬剂颗粒,可以根据待配制的悬浮液的性能要求,调整助悬剂颗粒中的助悬剂成分的含量和粒径大小;且减少了使用时的粉尘。
2.通过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可促进助悬剂颗粒快速水合,得到目标粘度的助悬液。
3.搅拌过程中,可根据截留在搅拌装置的筛网结构上的助悬剂颗粒情况判断水合进行的程度。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是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的,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操作过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进行。除非另有说明,比例和百分数按重量计。
粘度测试,使用旋转粘度计【NDJ-9S型旋转式粘度计,上海平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进行各个转速下的粘度测试。如未特殊说明,一般以6rpm下计。
实施例1-1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1所示。
表1.助悬剂的组成
黄原胶 聚乙二醇4000
25.0% 75.0%
配制过程: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加热至80℃成为液体,之后按照上述比例,加入黄原胶,在1000rpm下将其分散均匀获得乳状料液,颜色微黄,之后稍冷却至70℃,通过离心冷却获得黄原胶聚乙二醇微囊,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1.4mm的微囊助悬剂。
实施例1-2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2所示。
表2.助悬剂的组成
黄原胶 聚乙二醇4000 消泡剂RK-902
25.0% 74.5% 0.5%
配制过程: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加热至80℃成为液体,之后按照上述比例,加入黄原胶,在1000rpm下将其分散均匀获得乳状料液,加入消泡剂(RK902为市售硅油改性消泡剂,厦门瑞克曼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继续进行分散,料液颜色微黄,之后稍冷却至70℃,通过离心冷却获得黄原胶聚乙二醇微囊,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1.4mm的微囊助悬剂。
实施例1-3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3所示。
表3.助悬剂的组成
黄原胶 聚乙二醇4000 苯甲酸钠
25.0% 73.0% 2.00%
配制过程: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加热至80℃成为液体,之后按照上述比例,加入黄原胶、苯甲酸钠,在1000rpm下将其分散均匀获得乳状料液,料液颜色微黄,之后稍冷却至70℃,通过离心冷却获得黄原胶聚乙二醇微囊,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1.4mm的微囊助悬剂。
实施例1-4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4所示。
表4.助悬剂的组成
黄原胶 聚乙二醇4000 消泡剂RK-903 苯甲酸钠
25.0% 71.5% 0.5% 3%
配制过程: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加热至80℃成为液体,之后按照上述比例,加入黄原胶、苯甲酸钠,在1000rpm下将其分散均匀获得乳状料液,加入消泡剂高速分散,料液颜色微黄,之后稍冷却至70℃,通过离心冷却获得黄原胶聚乙二醇微囊,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1.4mm的微囊助悬剂。
实施例2-1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5所示。
表5.助悬剂的组成
黄原胶 聚乙二醇4000 聚乙二醇6000
50.0% 25.0% 25.0%
配制过程: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混合、加热至80℃成为液体,之后加入黄原胶,在1000rpm下将其分散均匀获得乳状料液,颜色微黄,之后稍冷却至70℃,通过离心冷却获得黄原胶聚乙二醇微囊,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1.7mm的微球助悬剂。
实施例2-2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6所示。
表6.助悬剂的组成
黄原胶 聚乙二醇4000 聚乙二醇6000 消泡剂RK-903 苯甲酸钠
50.0% 25.0% 22.7% 0.3% 2%
配制过程: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混合、加热至80℃成为液体,之后加入黄原胶、消泡剂、苯甲酸钠,在1000rpm下将其分散均匀获得乳状料液,颜色微黄,之后稍冷却至70℃,通过离心冷却获得黄原胶聚乙二醇微囊,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1.7mm的微囊助悬剂。
实施例2-3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7所示。
表7.助悬剂的组成
配制过程: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混合、加热至80℃成为液体,之后加入黄原胶、苯甲酸钠、硫代硫酸钠,在1000rpm下将其分散均匀获得乳状料液,加入消泡剂继续分散,得料液颜色微黄,之后稍冷却至68℃,通过离心冷却获得黄原胶聚乙二醇微囊,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1.7mm的微囊助悬剂。
实施例3-1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8所示。
表8.助悬剂的组成
黄原胶 葡萄糖 水溶性淀粉
30.0% 30.0% 40.0%
配制过程:首先将黄原胶、葡萄糖、可溶性淀粉混合均匀,之后通过造粒机挤出造粒,挤出口温度50℃,挤出口选择直径0.8mm,获得直径约0.8-1mm,长度2-5mm左右的颗粒。
实施例3-2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9所示。
表9.助悬剂的组成
黄原胶 葡萄糖 水溶性淀粉 山梨酸钾 硫代硫酸钠
30.0% 30.0% 37.0% 2% 1%
配制过程:首先将山梨酸钾、硫代硫酸钠与部分葡萄糖混合均匀后,再与黄原胶、剩余的葡萄糖、可溶性淀粉混合均匀,之后通过造粒机挤出造粒,挤出口温度50℃,挤出口选择直径0.8mm,获得直径约0.8-1mm,长度2-5mm左右的颗粒。
实施例4-1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10所示。
表10.助悬剂的组成
配制过程:首先将黄原胶、可溶性淀粉混合均匀,之后通过造粒机挤出造粒,挤出口温度50℃,挤出口选择直径0.8mm,获得直径约0.8-1mm,长度2-5mm左右的颗粒。
实施例4-2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11所示。
表11.助悬剂的组成
黄原胶 水溶性淀粉 山梨酸钾 硫代硫酸钠
70.0% 27.0% 2% 1%
配制过程:首先将山梨酸钾、硫代硫酸钠与部分水溶性淀粉混合均匀后,再与黄原胶、剩余的可溶性淀粉混合均匀,之后通过造粒机挤出造粒,挤出口温度55℃,挤出口选择直径1.0mm,获得长度2-5mm左右的颗粒。
实施例4-3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12所示。
表12.助悬剂的组成
黄原胶 瓜尔胶 水溶性淀粉 山梨酸钾 硫代硫酸钠
65.0% 5% 27.0% 2% 1%
配制过程:首先将山梨酸钾、硫代硫酸钠与部分水溶性淀粉混合均匀后,再与黄原胶、瓜尔胶和剩余的可溶性淀粉混合均匀,之后通过造粒机挤出造粒,挤出口温度55℃,挤出口选择直径1.0mm,获得长度2-5mm左右的颗粒。
实施例4-4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13所示。
表13.助悬剂的组成
配制过程:首先将山梨酸钾、硫代硫酸钠与部分水溶性淀粉混合均匀后,再与黄原胶、瓜尔胶和剩余的可溶性淀粉、聚乙二醇4000混合均匀,之后通过造粒机挤出造粒,挤出口温度55℃,挤出口选择直径1.0mm,获得长度2-5mm左右的颗粒。
实施例5-1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14所示。
表14.助悬剂的组成
黄原胶 聚乙二醇4000
8.0% 92.0%
配制过程:自先将聚乙二醇4000加热至80℃成为液体,之后加入黄原胶,在1000转高速分散下将其分散均匀获得乳状料液,颜色微黄,之后稍冷却至70℃,通过离心冷却获得黄原胶聚乙二醇微囊,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0.85mm的微囊助悬剂(可通过筛网筛分获得)。
实施例5-2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15所示。
表15.助悬剂的组成
黄原胶 聚乙二醇4000 消泡剂RK-902 苯甲酸钠 硫代硫酸钠
8.0% 89.8% 0.2% 1% 1%
配制过程: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加热至80℃成为液体,之后加入甲酸钠、硫代硫酸钠、消泡剂RK-902、黄原胶,在1000转高速分散下将其分散均匀获得乳状料液,颜色微黄,之后稍冷却至70℃,通过离心冷却获得黄原胶聚乙二醇微囊,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0.85mm的微囊助悬剂(可通过筛网筛分获得)。
实施例5-3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16所示。
表16.助悬剂的组成
配制过程: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加热至80℃成为液体,之后加入亮蓝、甲酸钠、硫代硫酸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在1000rpm下将其分散均匀获得乳状料液,加入消泡剂RK-902继续乳化的蓝色料液,之后稍冷却至70℃,通过离心冷却获得黄原胶聚乙二醇微囊,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0.85mm的微囊助悬剂(可通过筛网筛分获得)。
实施例6助悬剂的水合
将实施例1-1制备的25%的黄原胶助悬剂微囊100g一次性倒入到装有30L水的50L敞口桶中,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筛网结构的直径为15cm,筛网孔径为0.85mm),手动快速搅拌,之后停止搅拌,使料液流过筛网,或者反方向搅拌,提高筛网结构对料液的剪切。反复以上操作。当将助悬剂颗粒倒入水中以后,进行搅拌,刚开始使用筛网结构捞取助悬剂颗粒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助悬剂颗粒被筛网结构截留,搅拌大约1.5分钟,再次使用筛网结构捞取助悬剂颗粒,发现被筛网截留的颗粒明显减少;继续搅拌至3分钟,仅观察到非常少量的助悬剂颗粒被晒网截留,搅拌4分钟时,已经观察不到被截留的颗粒,之后取样放于烧杯中,发现还有少量的“鱼眼”,说明颗粒已经较小,继续搅拌1分钟,筛网结构对未完全水合的助悬剂颗粒继续剪切,加速其水合过程。再取样观察,已经观察不到未水合的“鱼眼”。取样进行粘度测试6rpm下为88mpa.s左右、60rpm下为31mpa.s左右,与充分水合的粘度已经非常接近,说明助悬剂颗粒的水合已经完成。
将所要悬浮的样品(如球虫疫苗)加入助悬液中,继续搅拌1-2分钟,即可完成悬浮药液的配制,可以将其应用到动物饮用的场景。如,可以通过饮水壶给动物分饮,或者将其倒入饮水线中通过饮水线供动物饮用。
上述整个过程的操作时间在10分钟以内完成,可以满足现场人工配制的时间和劳动强度的需求。
利用实施例1-1制备的黄原胶助悬剂微囊配制黄原胶悬浮液过程中,发明人还使用了具有其他目数的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观察微囊的水合情况。具体参见下表17。
对比实施例1
现场人工配制悬浮液,一般使用的是圆柱状的搅拌棒,如木棒或塑料棒,这些物品现场易得,但是不具备提供较大剪切的能力。
将实施例1-1制备的含25%的黄原胶的助悬剂微囊100g一次性的倒入装有30L水的50L敞口桶中,使用直径3cm左右的木棒搅拌,搅拌10分钟后,取样观察,还有较多未水合的“鱼眼”,之后再继续搅拌10分钟,观察,仍有未水合的“鱼眼”,再继续搅拌10分钟,取样观察,基本观察不到未水合的“鱼眼”,取样测试粘度6rpm下大约为90mpas,60rpm下大约为31mpas左右,说明助悬剂颗粒已充分水合;但是整个的时间大约需要约30分钟,远远大于实施例6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的水合时间,其原因是木棒不能提供足够的剪切。而且这么长的搅拌时间对于现场操作者来说,操作劳动强度大,过程不友好,并且助悬剂颗粒的水合的程度也不能通过搅拌棒直观观察。可见,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可以大大提高配制悬浮液的效率,节省劳动力。
表17.实施例1和对比例1所用搅拌装置,以及观察到的水合情况。
从表17可以看出,对于实施例1-1制备的小于1.4mm的助悬剂颗粒,使用具有不同目数的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均可获得比圆柱搅拌棒更快的水合速度,说明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的搅拌对水合过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助悬剂颗粒与筛网孔径大小有一个较佳的对应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凸起网面的筛网结构,其孔径比标准平面网面的孔径的均匀性和精度低,因此,其孔径可以理解为是标示值附近的值,具有一定范围的波动。
当筛网结构的孔径过大,如,10目的筛网,因为助悬剂颗粒远小于其孔径,即使水合后溶胀造成其直径增加,但是仍小于筛网结构的平均孔径,助悬剂颗粒基本都能从空中穿过,因此,配制悬浮液的整个过程中基本观察不到助悬剂颗粒被截留。这种相对较小的助悬剂颗粒通过筛孔时筛孔对颗粒的剪切作用相对较弱,因此,水合完全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相对于较佳的筛孔孔径来说,但比柱状搅拌棒仍要快很多);而当筛网结构的孔径减小至12目时,虽然筛网结构的孔径仍比制备的助悬剂颗粒的粒径稍大,但是助悬剂颗粒遇水后,水合溶胀,造成颗粒表观直径变大,因此,开始时会有少量稍大粒径的水合颗粒被筛网结构截留,随着水合继续、剪切的进行,水合助悬剂颗粒变得小于筛网结构的孔径,因此,仅在配制助悬液的前期较短的时间能观察到助悬剂颗粒被筛网结构截留。当使用具有的筛网结构的直径为20目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时,筛网结构的孔径约为助悬剂颗粒直径(最大粒径,过筛网的孔径)的60%左右,因此开始有较多的助悬剂颗粒被截留,随着水合继续、剪切的进行,大部分水合的助悬剂颗粒变得其粒径小于筛网结构的孔径,在大约4分钟左右所有的助悬剂颗粒变是直径均小于筛网结构的孔径,此时,大多数的助悬剂颗粒已经经历比较充分的水合,后续再经过1分钟的搅拌,剩余少量没有完全水合但是粒径已较小的助悬剂颗粒完成充分水合,因此当观查不到筛网结构上面有助悬剂颗粒被截留时,后续只需再搅拌1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充分的水合。之后加入待悬浮的药物继续搅拌1-2分钟即可。
对于球虫卵囊疫苗来说,获得助悬剂颗粒充分水合后的助悬液之后,加入球虫卵囊疫苗搅拌1-2分钟,即可获得搅拌均匀的料液,测试粘度并进行卵囊计数,以检测悬浮液的悬浮性能。取样过程为,分别在含有球虫卵囊疫苗的悬浮液的上、中、下层液面的4个地方各取样1mL,混合后作为此液面的样品。每份样品装入20mL聚乙烯瓶,贴标签,加塞备检。镜检计数:从上述样品中分别取10μL置载玻片上,于显微镜10×10倍下镜检计卵囊数量。一般以上层、中层、下层的不同时间的球虫卵囊数量的差异作为悬浮均匀性的指标。对于球虫卵囊疫苗来说,悬浮液的粘度为6rpm下30-40mpas时,即可满足饮水6-8h的要求,大于此值自然更加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对于其它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助悬剂颗粒添加量以得到相应的粘度的悬浮液。助悬剂颗粒的添加量可通过实验室测试获得。总之,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现场没有机械搅拌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搅拌快速地配制助悬液以获得包含待悬浮药物的料液,满足现场实际使用的需求。
实施例7
水合:将实施例2-1制备的50%的黄原胶微囊助悬剂50g一次性的倒入到装有30L水的50L敞口桶中,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筛网结构的直径15cm,孔径为0.85mm),手动快速搅拌,之后停止搅拌,使料液流过筛网,或者反方向搅拌,提高筛网结构对料液的剪切。反复以上操作。当将助悬剂颗粒倒入水中以后,进行搅拌,刚开始使用筛网结构捞取助悬剂颗粒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助悬剂颗粒被筛网结构截留,搅拌大约1.5分钟,再次使用筛网结构捞取助悬剂颗粒,发现被筛网截留的颗粒明显减少;继续搅拌至3分钟,仅观察到非常少量的助悬剂颗粒被晒网截留,搅拌4.5分钟时,已经观察不到被截留的颗粒,之后取样放于烧杯中,发现还有少量的“鱼眼”,说明颗粒已经较小,继续搅拌1分钟,筛网结构对未完全水合的助悬剂颗粒继续剪切,加速其水合过程。再取样观察,已经观察不到未水合的微囊的鱼眼状态。取样进行粘度测试,6rpm下粘度约为89mpa.s,60rpm下粘度约为31mpa.s左右,与充分水合的粘度已经非常接近,说明助悬剂颗粒的水合已经完成。与实施例6相比,虽然助悬剂颗粒中助悬剂原料比例增加一倍,但是完成水合的时间相差不大,均可在5-6分钟可完成。因为是本发明的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中使用人工搅拌,完成水合的时间与人工搅拌强度和速度有一定的关系,即使人工搅拌强度和速度存在差异,对同一助悬剂颗粒来说,不同人工搅拌下,均可在10分钟以内完成水合,满足现场人工配制的悬浮液的时间和劳动强度的需求。
实施例8
水合:将实施例5-1制备的8%的黄原胶微囊助悬剂300g一次性的倒入到装有30L水的50L敞口桶中,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筛网结构的直径13.5cm,孔径为0.425mm),手动快速搅拌,之后停止搅拌,使料液流过筛网,或者反方向搅拌,提高筛网结构对料液的剪切。反复以上操作。大约搅拌4分钟时,已经观察不到被截留的颗粒,之后取样放于烧杯中,发现还有非常少量的“鱼眼”,再搅拌1分钟,已经观察不到未水合的微囊的鱼眼状态。虽然助悬剂颗粒较多,但是因含量较低,因此水合过程仍能顺利进行。
若使用圆柱棒搅拌,持续搅拌大约12分钟,可以获得助悬剂颗粒完全水合的悬浮液;与实施例1-1的颗粒相比,本实施例的助悬剂颗粒中助悬剂成分含量较低,因此辅料的分割效应较明显,助悬剂颗粒的水合更容易,因此圆柱棒搅拌也能获得相对较快的水合速度。但是,使用圆柱棒搅拌实现完全水合的时间是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实现完全水合的时间的两倍多。若使用圆柱棒搅拌过程中,先搅拌2分钟,间隔10分钟,再搅拌2分钟,以这种方式搅拌需要经过两次静置,再搅拌,基本可以获得完全水合,在静置过程中,助悬剂颗粒也能完成一定程度的水合,因此,虽然实际搅拌时间较短,但整体水合时间较长,完成完全水合时间在20分钟以上。
实施例9-1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18所示。
表18.助悬剂的组成
黄原胶 聚乙二醇4000
75.0% 25.0%
配制过程: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加热至80℃成为液体,之后按照上述比例,加入黄原胶,混合均匀,颜色微黄,之后通过挤出造粒工艺获得黄原胶聚乙二醇颗粒,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过7目筛网的可(小于2.8mm)助悬剂颗粒。
取33g助悬剂颗粒,加入30L水中,使用具有20目的筛网结构(20cm直径)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大约6-7分钟可以获得水合完全的助悬液。测试粘度6rpm下粘度约为90mpa.s,60rpm下为32mpa.s左右。
实施例9-2
助悬剂的组成如表19所示。
表19.助悬剂的组成
黄原胶 聚乙二醇4000 葡萄糖 水溶性淀粉
75.0% 5.0% 10% 10%
配制过程: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葡萄糖、水溶性淀粉、黄原胶混合,之后使用干粉制粒机获得助悬剂颗粒,筛分获得过7目筛网的(小于2.8mm)助悬剂颗粒。
取100g助悬剂颗粒,加入90L水中,使用具有20目筛网的(30cm直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大约8-9分钟可以获得水合完全的助悬液。测试粘度6rpm下粘度约为88mpa.s,60rpm下为32mpa.s左右。
对于上述配制的助悬剂的粘度,不同批次的助悬剂原料的粘度会有所差别,这也造成了制备的不同批次助悬剂颗粒的粘度有所差别,也会造成不同批次制备的助悬剂颗粒水合时间的差异,但是使用本申请的水合方式能大大减少水合时间,方便的人工操作完成水合则是确定无疑的。
对与上述其他实施例制备的颗粒,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均可以快速获得完全水合的悬浮液。而若不使用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而仅使用搅拌棒搅拌需要更长时间获得完全水合的悬浮液,特别是对助悬剂含量较大的助悬剂颗粒和/或粒径较大的助悬剂颗粒来说,更是如此。
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使得助悬剂通过人工搅拌在现场配制悬浮液成为可能。而且,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可以选择市售厨房用的漏勺,购买方便,且便于规范化操作,对于畜牧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和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Claims (10)

1.一种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短流变性的助悬剂成分制备成为颗粒,获得助悬剂颗粒,
(2)提供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其中所述筛网结构的孔径与所述助悬剂颗粒的平均粒径的比为0.3~1∶1。
(3)将所述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利用所述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含有所述助悬剂颗粒和水的料液,使得述助悬剂颗粒快速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成分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黄原胶、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铵、卡拉胶、瓜尔胶、果胶、田菁胶、葫芦巴胶、木瓜籽胶、车前草籽胶、沙蒿子胶、阿拉伯胶、印度树胶、葡聚糖、威兰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铵、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预糊化淀粉、羧甲基淀粉、聚氧化乙烯、包含乙二醇、丙二醇结构的嵌段共聚物、短流型性聚丙烯酸钠、包含丙烯酸或盐结构的短流型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悬剂颗粒中所述助悬剂成分的重量含量为5-95%,较佳地5-75%,和/或
所述助悬剂颗粒的形状为球形和/或类球形,所述颗粒剂的平均粒径为0.5~5mm,较佳地,0.5~2.0mm,和/或
所述搅拌装置的筛网结构的孔径0.3~4mm,较佳地,0.4~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的筛网结构为凸起的网面,且具有一定的强度,搅拌时维持筛网结构的凸起方向不会发生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颗粒还包含辅料,所述辅料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包含乙二醇和/或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葡萄糖、水溶性淀粉、可溶性淀粉、糊精,或其组合,
较佳地,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包含乙二醇和/或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的熔点为5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助悬剂还包含抗流动性调节剂、抗氧化剂、防腐剂、可食用的染料、消泡剂,或其组合,
较佳地,所述流动性调节剂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包含乙二醇-丙二醇的聚合物、甘油、乙二醇、丙二醇、乙醇或其组合,和/或
较佳地,所述抗氧化剂选自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草酸、草酸钠、草酸钾或其组合,和/或
较佳地,所述防腐剂选自苯甲酸盐或酯、山梨酸盐或酯,丙酸盐或酯,或其组合,和/或
较佳地,所述可食用的染料选自亮蓝、靛蓝、柠檬黄、胭脂黄、苋菜红,或其组合,和/或
较佳地,所述消泡剂选自聚醚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炔二醇表面活性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颗粒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黄原胶 5~95%,
聚乙二醇和/或聚丙二醇和/或包含乙二醇、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和/或葡萄糖和/或水溶性淀粉和/或可溶性淀粉和/或糊精 5~95%。
8.一种成套的助悬剂产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由包含短流变性的助悬剂成分的原料制备的助悬剂颗粒,和
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其中所述筛网结构的孔径与所述助悬剂颗粒的平均粒径的比为0.3~1∶1,
使用时将所述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利用所述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含有所述助悬剂颗粒和水的料液,使得所述助悬剂颗粒快速水合。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套的助悬剂产品在制备球虫卵囊疫苗悬浮液中的用途,
较佳地,所述球虫卵囊疫苗选自鸡球虫卵囊疫苗、兔球虫卵囊疫苗、鸽球虫卵囊疫苗、鸭球虫卵囊疫苗、猪球虫卵囊疫苗、牛球虫卵囊疫苗、犬球虫卵囊疫苗。
10.一种成套的含球虫卵囊疫苗的助悬剂产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由包含短流变性的助悬剂成分的原料制备的助悬剂颗粒,
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其中所述筛网结构的孔径与所述助悬剂颗粒的直径的比为0.3~1∶1,和
球虫卵囊疫苗,
使用时将所述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利用所述具有筛网结构的搅拌装置搅拌含有所述助悬剂颗粒和水的料液,使得所述助悬剂颗粒快速水合,获得助悬液,然后将所述球虫卵囊疫苗加入所述助悬液中,再利用所述搅拌装置搅拌,获得球虫卵囊疫苗分散均匀的悬浮液。
较佳地,所述球虫卵囊疫苗选自鸡球虫卵囊疫苗、兔球虫卵囊疫苗、鸽球虫卵囊疫苗、鸭球虫卵囊疫苗、猪球虫卵囊疫苗、牛球虫卵囊疫苗、犬球虫卵囊疫苗。
CN202310521404.4A 2023-05-09 2023-05-09 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和成套的助悬剂产品 Pending CN1165314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21404.4A CN116531497A (zh) 2023-05-09 2023-05-09 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和成套的助悬剂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21404.4A CN116531497A (zh) 2023-05-09 2023-05-09 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和成套的助悬剂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1497A true CN116531497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57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21404.4A Pending CN116531497A (zh) 2023-05-09 2023-05-09 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和成套的助悬剂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31497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4073A (zh) * 2005-07-22 2006-01-2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球虫病疫苗助悬剂
CN102207696A (zh) * 2010-03-31 2011-10-05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和调色剂颗粒的生产方法
CN102727900A (zh) * 2012-07-05 2012-10-17 烟台青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鸡球虫病疫苗助悬剂及悬浮液
CN204073869U (zh) * 2014-09-12 2015-01-07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化学反应用溶解器
CN106109992A (zh) * 2016-07-01 2016-11-16 北源生物医药研究所 一种治疗烫伤的药物
CN208130894U (zh) * 2018-04-03 2018-11-23 东营市一大早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前混料用筛网式搅拌装置
CN109769686A (zh) * 2017-11-13 2019-05-21 孙立学 一种快速配制梨花粉液的方法
CN111330001A (zh) * 2020-03-24 2020-06-26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兔球虫病减毒活疫苗助悬剂及悬浮液
CN212731903U (zh) * 2020-08-05 2021-03-19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溶解搅拌装置
CN213434238U (zh) * 2020-08-10 2021-06-15 泉州市聚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药物混合搅拌罐
CN113846253A (zh) * 2021-09-18 2021-12-28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Al-Si-Mg-Cu-Sc-Zr-Sr铸造合金及其制备与热处理方法
CN114224833A (zh) * 2021-12-23 2022-03-2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助悬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6059331A (zh) * 2022-12-14 2023-05-0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助悬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4073A (zh) * 2005-07-22 2006-01-2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球虫病疫苗助悬剂
CN102207696A (zh) * 2010-03-31 2011-10-05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和调色剂颗粒的生产方法
CN102727900A (zh) * 2012-07-05 2012-10-17 烟台青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鸡球虫病疫苗助悬剂及悬浮液
CN204073869U (zh) * 2014-09-12 2015-01-07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化学反应用溶解器
CN106109992A (zh) * 2016-07-01 2016-11-16 北源生物医药研究所 一种治疗烫伤的药物
CN109769686A (zh) * 2017-11-13 2019-05-21 孙立学 一种快速配制梨花粉液的方法
CN208130894U (zh) * 2018-04-03 2018-11-23 东营市一大早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前混料用筛网式搅拌装置
CN111330001A (zh) * 2020-03-24 2020-06-26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兔球虫病减毒活疫苗助悬剂及悬浮液
CN212731903U (zh) * 2020-08-05 2021-03-19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溶解搅拌装置
CN213434238U (zh) * 2020-08-10 2021-06-15 泉州市聚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药物混合搅拌罐
CN113846253A (zh) * 2021-09-18 2021-12-28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Al-Si-Mg-Cu-Sc-Zr-Sr铸造合金及其制备与热处理方法
CN114224833A (zh) * 2021-12-23 2022-03-2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助悬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6059331A (zh) * 2022-12-14 2023-05-0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助悬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2318B (zh) 使用水力旋流器加工微球
Hua et al. pH-sensitive sodium alginate/poly (vinyl alcohol) hydrogel beads prepared by combined Ca2+ crosslinking and freeze-thawing cycles for controlled release of diclofenac sodium
CN101919827B (zh) 多糖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533231A (ja) 特性の改良された硫酸セルロースを製造する方法
US200702590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apsules
EP2910575B1 (en) Carrageenan modified by ion-exchange process
US11952469B2 (en) Hydrogel composition with thermos-sensitive and ionic reversible properties, carrier, method for preparing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107205455A (zh) 黄原胶造粒物和增稠用组合物
CN116059331B (zh) 一种助悬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6531497A (zh) 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和成套的助悬剂产品
EP0694025B1 (en) Blocks comprising solid dispersions of water-soluble polymeric particles in a wax matrix and their use as flocculants
CN108084619A (zh) 一种抗菌祛味的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I557139B (zh) 纖維素醚粉粒體的製造方法
US6896902B2 (en) Effervescent solid composition of matter
JP2018510638A (ja) キャビアベースの食品を含む粒状物を含有するアルコール飲料
CN104856184A (zh) 一种果蔬汁、酒类降酸下胶澄清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802915A (zh) 可逆弱絮凝态悬浮种衣剂
CN107519134B (zh) 一种热熔离心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方法
US20100286289A1 (en) Chitosan-containing composition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same
CN220425174U (zh) 一种使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搅拌装置
JP3999920B2 (ja) アイスクリ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525954A (ja) 発泡性固体組成物
CN106397640B (zh) 水溶性抗菌压克力高分子银盐
WO2019007138A1 (zh) 速溶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072877A1 (en) GETTING MULTIPARTICULAR COMPOSI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