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9331B - 一种助悬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助悬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9331B
CN116059331B CN202211611939.2A CN202211611939A CN116059331B CN 116059331 B CN116059331 B CN 116059331B CN 202211611939 A CN202211611939 A CN 202211611939A CN 116059331 B CN116059331 B CN 1160593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suspending agent
particles
water
g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119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9331A (zh
Inventor
符德文
谭志坚
王振兴
刘园
曾莉
翁亚彪
赵一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tandard Bio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tandard Bio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tandard Bio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tandard Bio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119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93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9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9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9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9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002Protozoa antigens
    • A61K39/012Coccidia antig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0Alcohols; Phenols; Salts thereof, e.g. glycerol; 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Poloxamers; PEG/POE alkyl 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61K47/38Cellulose;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46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skin, bone, milk, cotton fibre, eggshell, oxgall or plant extra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9/00Preparations for testing in vivo
    • A61K49/001Preparation for luminescence or biological staining
    • A61K49/006Biological staining of tissues in vivo, e.g. methylene blue or toluidine blue O administered in the buccal area to detect epithelial cancer cells, dyes used for delineating tissues during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61K9/16Agglomerates; Granulates; Microbeadlets ; Microspheres; Pellets; Solid products obtained by spray drying, spray freeze drying, spray congealing,(multiple)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or extraction
    • A61K9/1605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1629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9/1641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ethylene glycol, poloxam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61K9/16Agglomerates; Granulates; Microbeadlets ; Microspheres; Pellets; Solid products obtained by spray drying, spray freeze drying, spray congealing,(multiple)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or extraction
    • A61K9/1605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1629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9/1652Polysaccharides, e.g. alginate, cellulose derivatives; Cyclodextr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61K9/16Agglomerates; Granulates; Microbeadlets ; Microspheres; Pellets; Solid products obtained by spray drying, spray freeze drying, spray congealing,(multiple)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or extraction
    • A61K9/1605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1664Compounds of unknown constitution, e.g. material from plants or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3/00Antiparasitic agents
    • A61P33/02Antiprotozoals, e.g. for leishmaniasis, trichomoniasis, toxoplasm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 A61K2039/541Mucosal route
    • A61K2039/542Mucosal route oral/gastrointestin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host/recipient, e.g. newborn with maternal antibodies
    • A61K2039/552Veterinary vacc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助悬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助悬剂颗粒的直径为0.2mm~2mm,所述助悬剂颗粒包括助悬剂和辅料,其中所述助悬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50%,所述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为50~99%,所述助悬剂颗粒具有指示加入水中的助悬剂颗粒是否完全水合的可视化特征,所述可视化特征为当将所述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后,助悬剂颗粒逐渐溶胀形成结构为外部水合助悬剂包裹内部未水合助悬剂的胶团,当胶团消失时,水的粘度基本不再变化,助悬剂颗粒完全水合。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方便养殖场现场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助悬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助悬剂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助悬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及。
背景技术
助悬剂在食品工业、涂料、生物、药物制剂、疫苗免疫等众多行业都有应用。而现场通过固体助悬剂配制助悬液也在很多场合经常使用。助悬剂是溶解在水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合后,能形成粘稠、滑腻质感的大分子物质,起到增稠、助悬等作用。一般助悬剂的水合速度较快,但是正是因为水合速度较快,若将助悬剂粉体较快地加入到水中时,助悬剂粉体很快聚集在一起,外层助悬剂粉体快速水合,水合的助悬剂其粘度而形成一层胶质壳,进而阻碍水与内部助悬剂粉体接触,从而阻碍了内部助悬剂粉体的水合,形成结构为外部水合助悬剂包裹内部未水合助悬剂粉末的胶团,一般将这种状态称之为“鱼眼”。一旦“鱼眼”尤其是较大尺寸的“鱼眼”形成,很难通过人工搅拌消除它们。因此,人们尽量避免“鱼眼”的生成,特别是大的“鱼眼”形成。控制助悬剂粉体加入速度是减少“鱼眼”生成的方法之一,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很好的消除“鱼眼”。因此能快速将助悬剂加入水中而不会产生这种大块的“鱼眼”,能为实际生产带来便利。
需要现场由助悬剂与水配制成具有悬浮、增稠、触变功能的混合液(介质)时,什么时间获得完全的水合,或者粘度已经基本稳定,可以通过粘度计进行测量,但是在养殖现场不一定有相关仪器,因此助悬剂的方便的可视化特征对于禽畜养殖业现场使用就显得很重要。例如,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酸钠水合后会形成长流型粘液,表现出“拉丝”的现象,使用者可以根据“拉丝”的现象作为可视化特征进行判断;但是对于像黄原胶这类助悬剂,配制的料液不具有上述特征,且手感与水类似,因此在没有现场测量仪器条件下,判断水合完全是不易实现的。
在实际的使用场合中,适用范围广,受水质影响小的助悬剂是人们希望的,例如,同样的加入量在全国各地能获得接近的粘度,这样方便助悬剂的配制和生产。助悬剂使用不同地区的水配制得到的悬浮液的粘度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地水的硬度不同。有些助悬剂对于水的硬度较敏感,例如,聚丙烯酸钠在硬水中会生成沉淀物而使粘度丧失,聚丙烯酰胺在高硬度水情况下粘度也会明显降低。虽然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21115912255(发明名称“一种助悬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添加多聚磷酸钠消除或减弱硬度对助悬剂的影响,但是,若使用对水硬度不敏感的助悬剂配制悬浮液,则可以很容易实现同样的助悬剂加入量利用不同硬度的水配制得到粘度接近的悬浮液,因此,此类助悬剂使用更加方便。
黄原胶对水的硬度不太敏感、性质较稳定,是较理想的助悬剂,但是常用的黄原胶粉末在加入水中时很容易形成结构为外部水合黄原胶包裹内部未水合黄原胶的胶团,类似“鱼眼”,且一旦出现类似“鱼眼”的胶团,进一步水合就非常困难,人工搅拌很难将这样的胶团消除,造成黄原胶粉末使用很不方便。高速搅拌分散可以使得黄原胶团速水合,消除类似“鱼眼”的胶团,但是养殖现场一般不配备这种高速分散设备,通常通过人工搅拌配制悬浮液,因此,黄原胶或类似助悬增稠剂会形成类似“鱼眼”的胶团的助悬剂,在常规养殖场配制悬浮液时,使用很不方便;特别是快速加入水中时这种弊端会更加明显。
因此,在常规的人工搅拌配制悬浮液的情况下,如果将助悬剂配制成既能快速加入方便配制悬浮液,又能够根据类似“鱼眼”的胶团的消失来判断水合是否完成,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助悬剂的使用不方便,本发明一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助悬剂颗粒,该助悬剂颗粒可很方便地配制悬浮液,具有判断助悬剂是否完全水合的标志。
一种助悬剂颗粒,所述助悬剂颗粒的直径0.2~2mm,所述助悬剂颗粒包括助悬剂和辅料,其中所述助悬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50%,所述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为50~99%,所述助悬剂颗粒具有指示加入水中的助悬剂颗粒是否完全水合的可视化特征,所述可视化特征为当将所述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后,助悬剂颗粒逐渐溶胀形成结构为外部水合助悬剂包裹内部未水合助悬剂的胶团,当胶团消失时,水的粘度不再变化,助悬剂颗粒完全水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的直径为0.3mm~2mm。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的直径为0.5mm~1mm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的直径为0.5mm~0.8mm。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中所述助悬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40%,更优选3~30%,例如5~25%,5~15%。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的直径为0.3mm~2mm,更优选0.5mm~1mm。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辅料的溶解度为大于10g,进一步为10g~100g,且其软化点或熔点或凝固点为40℃~80℃,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辅料的软化点或熔点或凝固点为45~70℃。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辅料的软化点或熔点或凝固点为50~68℃。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助悬剂选自黄原胶、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铵、卡拉胶、瓜尔胶、果胶、田菁胶、葫芦巴胶、木瓜籽胶、车前草籽胶、沙蒿子胶、阿拉伯胶、印度树胶、葡聚糖、威兰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铵、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预糊化淀粉、羧甲基淀粉、聚氧化乙烯,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辅料选自平均分子量为1500~25000的含有乙二醇和/或乙二醇结构聚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含有乙二醇和/或乙二醇结构聚合物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共聚物或其组合。例如,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乙二醇和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还包括染料,其中所述染料的重量含量为0.1~1%。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染料选自亮蓝、靛蓝、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还包括第二辅料。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辅料选自甘油、乙二醇、丙二醇、乙醇,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中第二辅料的重量含量占颗粒重量的0.1~20%,进一步为0.5~10%,更进一步为1~5%。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还包括水质软化剂。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水质软化剂选自亚胺磺酸盐、含氨基的羧酸及其衍生物、含羟基的羧酸及其衍生物、多聚磷酸盐,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含氨基的羧酸及其衍生物选自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次氨基三乙酸钠,或其组合。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含羟基的羧酸及其衍生物选自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酒石酸钠、羧甲基琥珀酸钠,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助悬剂颗粒中水质软化剂的重量含量占颗粒重量的0.1~10%,更进一步为1~5%。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助悬剂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悬剂颗粒的原料在高于所述辅料的熔融温度5~30℃的温度下搅拌混合,更优选是10~25℃,然后制粒获得所述助悬剂颗粒。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当所述助悬剂颗粒中包含染料和/或第二辅料和/或水质软化剂时,所述染料和/或所述第二辅料和/或水质软化剂与所述助悬剂以及所述辅料一起混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制粒方式为离心制粒、喷雾制粒或挤压制粒。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制粒过程为通过冷却方式将离心、喷雾获得的液滴凝固成球形和/或类球形颗粒,冷却温度优选是比辅料熔融温度、软化点或凝固点低10~30℃的温度。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助悬剂颗粒在制备球虫疫苗、药物或添加剂的悬浮液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球虫疫苗优选自球虫卵囊疫苗。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球虫卵囊疫苗选自鸡球虫卵囊疫苗、兔球虫卵囊疫苗、鸽球虫卵囊疫苗、鸭球虫卵囊疫苗、猪球虫卵囊疫苗、牛球虫卵囊疫苗、犬球虫卵囊疫苗。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利用所述助悬剂颗粒制备用于悬浮球虫疫苗、药物或添加剂的悬浮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助悬剂颗粒按照剂量一次性加入到水中,人工搅拌(例如搅拌1~5分钟,静置5~30分钟),当观察到结构为外部水合助悬剂包裹内部未水合助悬剂的胶团消失时,即获得所需粘度的悬浮液;若胶团未消失,重复搅拌直到观察胶团消失。
(2)将所述球虫疫苗、药物或添加剂加入到水中,
所述步骤(1)和步骤(2)没有先后顺序,可以互换顺序或同时进行。
也就是说,所述球虫疫苗、药物或添加剂可以在所述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之前加入水中,也可以在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的同时加入水中,或在所述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之后加入水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先进行步骤(1)再进行步骤(2),也就是说,所述球虫疫苗、药物或添加剂在所述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之后,尤其是助悬剂完全水合后(即,获得所需粘度的悬浮液之后),加入水中。
利用所述助悬剂颗粒制备的球虫疫苗、药物或添加剂的悬浮液可在养殖自动化饮水线中使用。例如,包含球虫卵囊的悬浮液可通过养殖自动化饮水线使饲养的动物通过饮水获得免疫,所述禽畜可选自鸡、兔、猪、牛、羊。
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在使用时可直接快速加入水中使用,不需小心慢速倾倒操作,解决了粉末状助悬剂或其组合物加入水中形成的很难手动搅拌消除“鱼眼”。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中“助悬剂”是被分散物,而“辅料”是分散介质,每一颗助悬剂颗粒都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在加入到水中时首先可以快速的加入而不用担心互相间黏连;这种加入可以是将颗粒快速地加入水中之后马上搅拌,或这两者同时进行。在上述搅拌过程,单颗的助悬剂颗粒可以很快得到分散,而不会产生黏连,也不会出现粉状助悬剂加入水中出现的较大的“鱼眼”现象。本发明的颗粒在加入水中时,接触水后会出现颗粒外部水合,而内部没有水合的类似“鱼眼”的胶团;而且每颗助悬剂都已经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粒径,这就限定了类似“鱼眼”的胶团的形状和大小,这样类似“鱼眼”的胶团的消失时间也会相对一致。另外用于助悬剂颗粒的辅料(例如,聚乙二醇)的密度不是很大,将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后产生的悬浮性本身就可以托住部分水合的类似“鱼眼”的胶团,使得胶团在多数时间“悬浮”在(水)中,减少了颗粒之间因粘结产生大的“鱼眼”的现象。这样随着水合的进行,类似“鱼眼”的胶团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相继消失,当胶团消失时,水的粘度搅拌不再变化,助悬剂成分水合完全,因此,胶团消失可作为助悬剂水合完成的可视化特征。另外,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在加入水的瞬间,因其表面相对较光滑,不会出现像黄原胶粉那样,表面粘附有空气而漂浮在水面,这种颗粒在轻微的搅拌下可悬浮在水中,并逐渐消失。
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在加入水中以后,助悬剂颗粒逐渐溶胀水合形成结构为外部水合助悬剂包裹内部未水合助悬剂的胶团,胶团的外部水合助悬剂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态,与内部未水合助悬剂的不透明状形成明显区别,很容易被人眼看到,类似上面提到的“鱼眼”。这种类似“鱼眼”的胶团的大小是以助悬剂颗粒本身的大小为限,将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搅拌一段时间后,例如5~30分钟内,胶团就会消失,当所述胶团消失时,测定悬浮液的粘度基本不再变化,说明助悬剂颗粒已经充分水合,获得所需要的粘度。因此,可以将类似“鱼眼”的胶团的消失作为可视化特征,判断助悬液配制过程是否完成的标志,方便现场操作。
一般的粉状助悬剂(或助悬剂粉体)快速加入水中时,由于水合速度过快,成团的助悬剂的粉体的最外层快速水合,产生粘稠胶质壳,阻碍内部助悬剂粉体进一步接触水,这种结构类似“鱼眼”,这种“鱼眼”一旦形成,只有外层粘稠胶质壳被水稀释并逐步脱离“鱼眼”才能使得内部的未水合助悬剂粉体有机会与水接触产生水合,而若快速加入,搅拌又不足够快时,形成的胶团就会很大,也就是“鱼眼”就会很大,有时甚至是厘米级别的,这种情况下,完全水合的过程就非常慢,需要剧烈的搅拌才能实现,因此,这是助悬剂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弊端”。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形成的类似“鱼眼”的胶团可作为助悬剂是否水合完全的可视化特征,其与粉状助悬剂快速加入水中时形成的“鱼眼”有类似之处,该类似之处是两者均是外部水合助悬剂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胶体状态,包裹的内部未水合助悬剂,不同状态的助悬剂有明显的区别,内部未水合助悬剂是“鱼眼”的“芯”。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的粉状助悬剂快速加入到水中没有快速搅拌的情况下,形成的“鱼眼”的大小一般是不均匀的,且其形貌也是不规则的(参见图2和图3),且消除这种“鱼眼”非常困难。而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通过将辅料熔融变为液态后再将助悬剂分散和/或溶解在其中,再通过离心冷却等方法获得颗粒,例如,球形或类球形颗粒,也就是说,这种类似“鱼眼”的胶团本身大小是由助悬剂颗粒本身的形状限定。对于分散在水中的单个助悬剂颗粒来说,因为本身有原始的形貌,在加入水中后助悬剂颗粒外层的助悬剂首先与水接触,发生水合,因为助悬剂被辅料分散均匀,在水合时,因为辅料的分割效应,是逐渐水合的。在最开始时,助悬剂颗粒表现为最开始的颗粒形状,随着外层的助悬剂水合(助悬剂水合后逐渐溶入水中)以及外层的辅料溶解,胶团逐渐变小。而且外层的水合助悬剂也因为被辅料的分割,并不会形成完整的胶质壳或者胶壳较薄,从而不能阻碍内部的助悬剂进行水合。这样,当外层助悬剂水合后,内部的助悬剂依次进行水合(具体见图7a至图7f),随着一部分水合的助悬剂进入水中,水的粘度增加,该粘度足以悬浮助悬剂颗粒本身,随着助悬剂颗粒的水合,水体系的粘度进一步增加,助悬剂颗粒水合的速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减慢,但是此时助悬剂颗粒形成的类似“鱼眼”的胶团也变得较小,也更容易水合,直到消失。因此在整个助悬剂颗粒水合过程并不需要十分剧烈的搅拌,仅仅慢速的搅拌就可以使得助悬剂颗粒很快充分水合,特别适合于现场没有搅拌分散设备的现场配制助悬剂。另外,因为助悬剂颗粒的粒径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的颗粒可以在大致接近的时间内均完成水合,而且形成的类似“鱼眼”的胶团大小比较均匀(参见图5a和5b)。在实际操作时,观察到类似“鱼眼”的胶团消失时,就可以认为助悬剂水合已经基本完全,因此类似“鱼眼”的胶团的大小和消失可作为助悬剂水合的程度和水合完全的标志。在实际操作过程一般在类似“鱼眼”的胶团消失以后,再继续搅拌一段时间以保证助悬剂水合完全,例如,再继续搅拌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的时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在观察不到类似“鱼眼”的胶团后,加入需要悬浮的物料,再继续搅拌以分散物料,同时提高助悬剂的水合。或者可以在认为观察不到上述类似“鱼眼”的胶团后,加入待悬浮的物料,通过后续的搅拌分散过程进一步获得稳定的悬浮液。
虽然与将单独的粉末状助悬剂直接加入水中相比,将粉末状助悬剂与粉末状葡萄糖等辅料搅拌混合后,再加入水中可减少“鱼眼”现象,但是“鱼眼”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简单地将助悬剂和辅料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水中时,成团的助悬剂的外部成分快速水合使得本来被辅料(如葡萄糖)分开的助悬剂在水合又聚集在一起,包裹其中的没有水合的助悬剂,形成了所谓的“鱼眼”。因此,这种形式的助悬剂在加入水中时一般要慢速度加入,并且要保持较快的搅拌速度,才能减小这种“鱼眼”的出现的概率以及“鱼眼”的大小,“鱼眼”受实际使用时的操作影响较大。若一次性将大量此类助悬剂混合物加入水中,就会形成较大的“鱼眼”,最外层助悬剂水合,里面的助悬剂不能水合,助悬剂完全水合需要的时间非常长。若此类助悬剂混合物慢速加入水中,则与水接触的助悬剂粉体的量较小,所形成的“鱼眼”就较小;而若是在加入时搅拌较充分,则“鱼眼”可以进一步的分散成更小的“鱼眼”。因此,这种简单混合物制备的助悬剂组合物在实际操作时很容易造成不同人和不同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而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的助悬剂和辅料在制备过程中经过混合、分散,助悬剂在辅料中的分散是相对均匀的,而且这种分散在颗粒的冷却过程被固定,这种情况下,辅料对助悬剂的分散作用与简单地将助悬剂和辅料(如葡萄糖)混合是不同的,因为助悬剂颗粒已经制备成形状固定的颗粒,在加入到水中时,因为颗粒之间的物理分割,可以被快速地加入到水中,在此过程只需要人工搅拌;也可以在将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时不搅拌,加入水中后马上搅拌,这种情况下,不会造成颗粒之间的粘结。助悬剂以颗粒形式形成的类似“鱼眼”的胶团的大小受人为操作影响小,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的是本发明的黄原胶颗粒一次性加入水中时的状况。颗粒快速沉入水中,此时稍加搅拌即可,并不会出现很难消除的类似“鱼眼”的大块胶团。图2显示的是粉状黄原胶和葡萄糖辅料混合形成的组合物在人工搅拌下形成的类似“鱼眼”的胶团,大小不均匀。
图3显示的是粉状黄原胶和葡萄糖辅料混合形成的组合物在人工搅拌下形成的类似“鱼眼”的胶团,大小不均匀。
图4a和图4b显示的是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的形貌,是球形或类球形颗粒。
图5a和图5b显示的是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在水合过程中形成的类似“鱼眼”的胶团,大小均匀。
图6显示的是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在水合完成后的状态,观察不到类似“鱼眼”的胶团。
图7a、图b、图7c、图7d、图7e、7f依次显示了助悬剂颗粒的水合过程(显微镜下观察)。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发明人在进行助悬剂研究中,发现为了消除将纯的助悬剂粉末或包含粉状辅料的助悬剂粉末的组合物一次大量加入水中形成的“鱼眼”现象,降低黄原胶等助悬剂的水合速度反而可以提其水合速度。本申请发明人还发现将黄原胶等助悬剂均匀分散于聚乙二醇4000等辅料中制得的均匀的球形颗粒,在配制悬浮液时可以直接一次性快速加入水中,因为助悬剂被聚乙二醇4000等辅料分隔开(即,颗粒内聚乙二醇对黄原胶等助悬剂的分散作用以及颗粒之间的物理分割作用),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后稍加搅拌就可以非常有效地避免颗粒间的粘结,而且单个助悬剂颗粒在逐步水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性可以悬浮助悬剂颗粒本身。并且单个助悬剂颗粒在水合过程中因为相对较慢的水合速度而会出现颗粒外部的助悬剂已水合而内部的助悬剂还没有水合的状态,外部水合助悬剂是透明状或半透明状的,与内部未水合助悬剂的不透明状态形成明显的区分,使得这种颗粒在水中水合的状态的胶团看起来像“鱼眼”,类似助悬剂粉体直接加入水中时出现的“鱼眼”状态,但是对于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来说,由于辅料对助悬剂的分隔效果,并不会出现外部助悬剂水合形成的粘性较大的胶质壳,长时间阻碍内部助悬剂不能水合的弊端。也就是说,这种颗粒状的助悬剂加入水中时,虽然也会形成结构为外部水合助悬剂包裹内部未水合助悬剂的胶团,类似“鱼眼”,但是其内部未水合助悬剂中混有辅料,会很快也很容易水合,在5~30min内会完全水合(除在加入时需要搅拌几分钟,在颗粒水合过程中无需一直人工搅拌,虽然搅拌还是能加速这种水合的过程,但并非必须的),胶团消失,此时测得悬浮液的粘度搅拌基本不再变化,说明助悬剂颗粒水合完成。因此这种胶团消失可作为水合完全的标志。所以,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在使用时变得非常方便,非常适合现场没有高速搅拌和/或高速剪切仪器或粘度测试仪器的场合,适合多数的养殖场的助悬剂的配制。在此基础上经过系列的实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描述中,“颗粒”是指球形或类球形形状。
本发明的描述中,“悬浮液”指水性悬浮液。
本发明的描述中,“多种”指两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描述中“人工搅拌”或“人工慢速搅拌”或“手动搅拌”指5~100转/分钟搅拌,更进一步指30-60转/分的搅拌,一般可使用搅拌棒搅拌实现。
本发明的描述中,“室温”或“常温”是一样的,均是指4~40℃。
本发明的描述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量除非另有说明,是指平均分子量。
可用于本发明的助悬剂包括但不局限于黄原胶、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铵、卡拉胶、他拉胶、瓜尔胶、果胶、田菁胶、木瓜籽胶、车前草籽胶、沙蒿子胶、阿拉伯胶、印度树胶、葡聚糖、威兰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铵、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预糊化淀粉、羧甲基淀粉和聚氧化乙烯。
本文中提到的聚氧化乙烯和聚乙二醇的区别主要是分子量,以25000为界,超过该分子量的称之为聚氧化乙烯,做增稠剂使用;低于的该分子量为聚乙二二醇,在此做辅料使用,不作为产生粘度的主要成分。
可用于本发明的助悬剂优选耐高速剪切的助悬剂,这是因为获得助悬剂在辅料中的分散一般需要在辅料熔融状态下将助悬剂通过高速剪切使其均匀地分散在熔融的辅料中,因此若助悬剂本身不耐高速剪切,在高速剪切的制备过程中其结构被破坏,造成助悬剂的悬浮性能丧失,不能实现本申请的目的。虽然通过长时间的慢速搅拌也可获得助悬剂在辅料中的均匀分散,但是这会延长制备时间。对于能溶解在熔融辅料中的助悬剂使用搅拌使其分散也是可以的。
为了使助悬剂方便实际禽畜养殖行业的使用现状,优选所述助悬剂为在室温下即可水合的助悬剂。需要通过高温才能获得粘度的助悬剂,在实际应用中使用不方便,因此,不适用于禽畜养殖行业的实际场景,而且很多需要悬浮的球虫疫苗、药物或添加剂并不耐高温,需要加热制备悬浮液的情况下,制备好的悬浮液需要冷却后再使用,同样对使用造成不便,也会延长现场操作时间。
配制助悬剂溶液一般需要使用水,最简单的是使用自来水,或者直接使用地下水(如井水、泉水等)。但是,不同地区的水质差别很大,例如山区水的硬度较大,即使自来水的硬度也会有较大差别,更不用说未经特殊处理的地下水。一些助悬剂,如聚丙烯酸钠在纯水中具有较高粘度和悬浮性,但是会受到水中钙、镁离子等的影响而造成粘度的下降甚至丧失,这造成统一产品在不同地区使用性能的差异,给实际使用带来不变。因此,本发明中的助悬剂优选对水的硬度不明感的助悬剂,例如,黄原胶、瓜尔胶、果胶、田菁胶、葫芦巴胶、木瓜籽胶、车前草籽胶、沙蒿子胶、阿拉伯胶、印度树胶、葡聚糖、威兰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铵、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预糊化淀粉、羧甲基淀粉、聚氧化乙烯。
本发明中,助悬剂更优选黄原胶、瓜尔胶、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铵;最优选黄原胶。
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中助悬剂均匀分散于辅料中。辅料优选水溶性好,且低温可熔融辅料,这样可以将助悬剂颗粒分散于水中时,辅料很快溶于水中,不影响助悬剂的水合,并很容易制得助悬剂颗粒,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的辅料,根据使用和制备等多方面的考虑,从制备的角度需要辅料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能够变为液体状态,可以与助悬剂均匀、充分地混合;而在实际的储存运输过程中,需要其具有较高的软化温度,使得即使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仍不会软化,可以维持较好的使用状态。
用于本发明的辅料优选在悬浮液中不产生明显粘度,产生粘度及悬浮功能的主要成分是“助悬剂”。也就是说,悬浮液的粘度主要是由于助悬剂所贡献。例如,悬浮液的90%以上粘度是由助悬剂所贡献。例如,本发明所用的助悬剂和辅料在同样质量条件下,前者产生的粘度是后者的至少三倍以上。
为了使用方便以及低成本,助悬剂在上述助悬剂颗粒中的重量含量为1~50%,进一步优选为1~40%;更进一步优选为3~30%以内,例如3~25%,5~15%。
作为优选,用于本发明的辅料的软化点和/或熔点和/或凝固点在40℃以上的材料,例如40℃~80℃,进一步优选45℃以上。例如45℃~70℃、50~68℃。
作为优选,上述含有乙二醇和/或乙二醇结构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25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20000;再进一步优选3000~10000。
所述平均分子量是根据OH的测量值计算所获得的平均分子量,具体可参照兽药典聚乙二醇4000条目下【检查】项下“平均分子量”的条目进行。对于其它含有聚乙二醇和或聚丙二醇的聚合物可参照其进行。所述平均分子量一般在所示的分子量的正、负30%以内都被认为合格,进一步在正、负10%内都被认为合格。
用于本发明的辅料包括但不局限于聚乙二醇是分子量为1×103~2.5×104,进一步1.5×103~1×104,具有-(CH2CH2O)m-结构的物质;进一步优选,其分子量为1×103~3×104
聚乙二醇可选自含有乙二醇和/或乙二醇结构的聚合物,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共聚物。或以上物质一端或两端由醚键封端的物质,进一步所述一端或两端用于封端的醚键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
对于醚健封端的物质,则可由凝胶色谱法测量其平均分子量。
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加入到水中以后,助悬剂颗粒形成外部水合助悬剂包裹内部未水合助悬剂的胶团,水合的助悬剂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态,造成水合部分和未水合部分区分明显,很容易被人眼看见,这种状态类似于助悬剂粉末加入水中时形成的“鱼眼”,但是助悬剂颗粒形成的胶团中内部未水合助悬剂的水合速度比助悬剂粉末加入水中时形成的“鱼眼”快,也更容易。当这种胶团消失时即可认为助悬剂颗粒水合已经完全,该特征可以作为水合完全的可视化特征。而且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当助悬剂颗粒中包含染料时,类似“鱼眼”的胶团中的水合部分和未水合部分的颜色差异会更明显,更有利于观察。因此,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优选包含染料(优选是可食用的)作为进一步的指示剂。这种颜色随着助悬剂颗粒的水合溶解在悬浮液中,而没有水合的芯的则颜色更深,形成更明显的区别。另一方面,禽畜饮用该悬浮液以后,颜色可黏附在动物的口腔,亦可以作为后续动物是否摄入(如口服)疫苗的判断依据。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染料在助悬剂颗粒中的重量含量为0.1~1%。可用于本发明的染料包括但不局限于亮蓝、靛蓝、柠檬黄、胭脂黄、苋菜红。亮蓝的着色力比较强,优选亮蓝柠檬黄、胭脂黄的组合。
本发明所用的染料属于水溶性染料,在水中容易溶解。如果将颗粒状的或粉状的染料、辅料和助悬剂(如黄原胶等)简单地通过搅拌混合均匀形成组合物,在加入到水中时,因为染料的溶解速度较快,会最先溶解在水中,随后助悬剂和辅料溶解,这样并不能通过染料的溶解所获得的颜色的情况来判水合的程度。而本发明中,染料均匀地分散于整个助悬剂颗粒的中,当助悬剂颗粒加入到水中后,外部的助悬剂首先与水接触产生水合作用,外部的染料也发生溶解和扩散,这样水合部分的颜色与内部未水合的部分就会产生非常明显的颜色色差,水合部分浅而未水合部分(芯)深,使得类似“鱼眼”的胶团被看得更清楚,可以更清楚的看出颗粒的水合程度以及是否水合完全。虽然在没有添加染料时,颗粒的水合程度也可以根据助悬剂颗粒本身的透明性来进行判断,但是助悬剂颗粒中加入染料后,水合过程中形成的胶团被看得更清楚。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一般具有相对集中的粒径范围分布,其水合的时间大致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通过观察颗粒水合过程中芯的颜色与料液整体的颜色的差异程度可以非常直观地判断颗粒的水合程度,而且因为助悬剂(如黄原胶)是助悬剂颗粒中水合速度最慢的部分,因此颜色指示基本可以用来指示其水合的程度,类似“鱼眼”的胶团消失时,测得水的粘度基本不再变化,说明水合完全,获得的料液达到预期的粘度特性。
虽然染料作为可溶解的颜色指示剂用于本发明,以单独的颜料形式加入水中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指示效果,但是因为颜料本身是颗粒,其本身的颗粒特性可能会影响类似“鱼眼”的胶团的变化和消失的判断,因此不作为优选。
本发明中颜色作为指示剂,因此其用量较少,一般0.1~1%的用量足以获得所述的颜色指示的效果;进一步优选在0.1~0.5%。例如,亮蓝其染色性能非常强,很少量即可获得非常明显的颜色。
在不加入特殊染料时,黄原胶颗粒的本身的不透明的白色也可以作为可视化的特征作为水合判断的依据。
为了调整用于制备助悬剂颗粒的料液的流动性,助悬剂颗粒中还可以包括低软化点和/或熔点和/或凝固点的第二辅料。例如,软化点和/或熔点和/或凝固点低于室温,进一步为0℃以下,即在常温下为液体。助悬剂颗粒中第二辅料的重量含量占颗粒重量的0.1~20%,更进一步为0.5~10%,最优选1~5%。该组分的作用是用来调节在制备时料液的流动性,使得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获得较好的流动性,便于制粒。而且利用低凝固点的辅料制粒过程中,例如喷出制粒过程中,这种低凝固点的物质有一定的挥发过程,降低颗粒表面的温度,使得制备的颗粒可以更快的冷凝,使得采用离心、喷雾干燥制备颗粒时节省能源,使得冷却温度不需要设置的特别低的温度,还可以降低设备高度,或者在相同的高度下,提高产能。
可用于本发明的第二辅料包括但不局限于甘油、乙二醇、丙二醇、乙醇。
为了方便实际的使用,并获得相对较短的水合时间,对颗粒的粒径进行限定是很有必要的。一般优选颗粒平均粒径小于2mm,例如2mm~0.2mm,进一步优选粒径在小于1mm,例如1mm~0.5mm,更进一步小于0.8mm,例如0.8mm~O.5mm。优选上述粒径范围是使用常规分样筛就可以筛分的粒径范围。对于球形颗粒粒径就是球的直径,对于非球形颗粒,则是其当量直径。对于上述粒径范围的颗粒,粒径分布优选是在比较窄的范围内,以获得相对均匀的水合速度。粒径分布更加集中是有益的,这样可以更容易观察可视化特征的出现。
为了获得受水质影小的助悬剂颗粒,在助悬剂颗粒中加入降低助悬剂对水质敏感性的成分(例如,水质软化剂)是有必要的,此处提到的水质主要是指钙、镁离子导致的水的硬度不同。水质软化剂降低助悬剂颗粒对水质敏感性的原理是其比助悬剂更优先络合钙、镁离子等离子,使得水质对助悬剂颗粒配制的悬浮液的粘度变化影响变小。可用于本发明水质软化剂包括但不限于亚胺磺酸盐、含氨基的羧酸及其衍生物(例如,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次氨基三乙酸钠等)、含羟基的羧酸及其衍生物(例如,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酒石酸钠、羧甲基琥珀酸钠等)、多聚磷酸盐。虽然对于多数助悬剂是有利的,但是对于黄原胶等对水质不敏感,不加入该物质可作为优选。
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的制备方法优选利用现有的制粒的方法,例如喷雾制粒、离心制粒等方法。制粒过程一般包括,首先将辅料融化后与助悬剂,和/或第二辅料和/或染料和/或水质软化剂混合均匀,这一般需要通过较长时间搅拌或者高速搅拌过程,然后控制体系温度,使得料液维持液体状态,进行喷雾或离心获得液滴;再在冷却条件下使液滴冷却变为固体,最后经过筛分,即可获得所需粒径的助悬剂颗粒。在此过程中使用的搅拌、分散设备和喷雾制粒设备、离心制粒设备可选择现有设备,并可根据具体的试剂情况调整搅拌、分散的时间、温度、离心造粒的转速以及液滴冷凝的温度等参数。
制备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时,将优选所述悬剂颗粒的原料在高于所述辅料的熔融温度5~30℃的温度下搅拌混合,然后制粒获得所述助悬剂颗粒,为了使料液在离心、喷雾制粒过程中流动性较好,优选在离心、喷雾制粒时料液的温度比所述辅料熔融温度高5-15℃。
作为优选,助悬剂颗粒在制粒过程通过冷却方式将离心、喷雾获得的液滴凝固成球形和/或类球形颗粒助悬剂;作为优选,冷却温度比辅料熔融温度或软化点或凝固点低10-30℃。
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可用于配制球虫疫苗、药物或添加剂的(水性)悬浮液。这里提到的球虫疫苗包括但不局限于球虫卵囊疫苗。
这里提到的球虫卵囊疫苗包括但不局限于鸡球虫卵囊疫苗、兔球虫卵囊疫苗、鸽球虫卵囊疫苗、鸭球虫卵囊疫苗、猪球虫卵囊疫苗、牛球虫卵囊疫苗和犬球虫卵囊疫苗。
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可以满足一般的养殖场的操作。具体为,将指规定用量的助悬剂颗粒加入到水中,搅拌,当观察到类似“鱼眼”的胶团消失时即可认为助悬剂已经水合完全,悬浮液达到预期粘度,可以用于悬浮待悬浮的物质。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根据其具体的助悬剂成分规定用量,因为对具体的助悬剂成分来说,1g该成分对水的粘度贡献基本是一定的。虽然辅料确实对于助悬剂的流变学特征稍有影响,但增稠和/或助悬效果仍主要是由助悬剂产生的。
虽然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优选慢速地加入水中,进行搅拌,但是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对于加入水中的速度要求很低,甚至可以一次性将助悬剂加入,进行搅拌。在一次性加入的水中的时,优选在加入过程中搅拌水,并且加入完成后持续搅拌1~2分钟,这样可以避免颗粒间水合后黏在一起,造成后续水合时间的延长。助悬剂颗粒加入完成后,无需一直搅拌。在水中加入助悬剂颗后,观察到颗粒开始水合,随后形成类似“鱼眼”的中间有芯的胶团,外层的助悬剂一旦水合就产生一定的粘度,因为助悬剂颗粒中辅料本身的密度一般并不是很大,水合产生的粘度以足够使部分水合的助悬剂颗粒悬浮在水中;因此并不需要持续的搅拌,也就是说,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以后刚开始对水进行搅拌,随后即可将其静置,无需一直搅拌,也可以时不时的进行搅拌,例如每5-10分钟搅拌一次,一次搅拌1-2分钟,搅拌1-2次可使助悬剂完全水合。对于完全水合的判断也非常方便,可以取少量料液,若能观察到中间有芯的类似“鱼眼”的胶团,说明助悬剂没有完全水合,若整体料液较均匀,基本观察不到中间有芯的胶团,说明助悬剂已基本水合完全,可以向其中添加球虫疫苗、药物或其他添加剂。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在观察不到有芯的胶团后再搅拌一次,才向其中加入需要悬浮的成分。
上述带芯的胶团实际上与助悬剂粉体快速加入水中时水合产生的“鱼眼”现象是类似的,只是助悬剂粉体快速加入水中形成的“鱼眼”很难短时间内消除,对配制悬浮液来说是不利的,因为这种助悬剂粉体快速水合阻碍了内部助悬剂粉体的水合,因此这种“鱼眼”一旦生成,将会非常难消失,除非用高速剪切的方式。而本发明使用易溶辅料制备的助悬剂颗粒将类似“鱼眼”的胶团控制在单个颗粒内,水合速度可控,在慢速搅拌甚至不搅拌的情况下就逐渐水合完全,外部水合助悬剂不会对内部未水合助悬剂产生阻碍,不会出现长时间不能消除“鱼眼”的现象,而且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的直径是可控的,这样不会在加入水中后产生不可控的大的“鱼眼”现象;另外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后产生的类似“鱼眼”的胶团可以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可视化的特征判断水合是否完全。这种助悬剂颗粒对于不具有粘度测试仪器以及不方便进行快速机械搅拌的养殖业现场特别适用,有助于养殖的发展,助力食品安全的构建。
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优选使用对水的硬度不敏感的助悬剂(例如黄原胶),可用于不同硬度的水,可以获得差别不大的粘度、悬浮特征,有利于在不同地域、不同硬度水的情况下获得接近的悬浮效果;方便客户的使用,也方便工厂进行的助悬剂的生产,一个配方、一个使用方案即可基本满足,方便生产企业制备。对于易受水质影响的助悬剂颗粒,可在制备助悬剂颗粒的过程中加入可消除水质硬度的水质软化剂(如多聚磷酸钠、EDTA2Na、柠檬酸盐的等物质),或者在配制悬浮液的过程加入水质软化剂,例如在将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之前将水质软化剂加入水中,或水质软化剂和助悬剂颗粒一起加入水中。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利用助悬剂颗粒形成的类似“鱼眼”的胶团作为可视化特征来判断水合是否完全,方便现场的操作。
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在手动搅拌或者慢速搅拌时可以利用其形成的类似“鱼眼”的胶团的产生和消失作为助悬剂水合是否完全的标志,方便养殖现场配制悬浮液。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也可用于有高速剪切设备的场合中配制悬浮液(即,同样可以用于快速的配制助悬液),这时不需要使用“鱼眼”作为可视化特征。这种快速地配制助悬液对剪切不敏感的助悬剂不仅在制备还是在后续使用时都是有利的。
本发明的描述中,助悬剂颗粒中的助悬剂的作用是加入水中时,使体系的粘度增加和/或使具有悬浮效果,这样使得药物、球虫疫苗和其他添加剂(例如饲料)等颗粒物悬浮在水中。1L水中加入1~100g助悬剂颗粒,配制的水悬浮介质的粘度约为20mpa.s~1000mpas(旋转粘度计,6rpm下使用1#转子测量),可以满足常规的药物、球虫疫苗和其他添加剂(例如饲料)的悬浮要求。例如,3~50g本发明的助悬剂颗粒加入1L水中,配制的水悬浮介质的粘度为20~500mpas,对于常规的药物、球虫疫苗和其他添加剂来说,其密度一般为0.8~1.5g/cm3,20mpa.s~500mpa.s粘度的水介质可将其悬浮6~12h。对于一般药物来说,满足6-8小时的悬浮则可实现其实际生产中的使用要求。对于密度较大,颗粒较大的药物、球虫疫苗和其他添加剂可以通过减小其颗粒或适当的增大助悬剂的量、提高其粘度来获得足够的悬浮性。助悬剂颗粒的用量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经过实验获得,而在实际使用的场合则仅需按照所需剂量进行配制即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是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的,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操作过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进行。除非另有说明,比例和百分数按重量计。
粘度测试,使用旋转粘度计【NDJ-1型旋转式粘度计,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进行各个转速下的粘度测试。
实施例1
助悬剂颗粒的组成如表1所示。
表1.助悬剂颗粒的组成
黄原胶 聚乙二醇4000
10.0% 90.0%
助悬剂颗粒的制备过程为: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凝固点实测为54~56℃)加热至80℃,成为透明液体,之后按照上述比例,加入黄原胶,在1000转/分钟的高速搅拌下分散10分钟,将其分散均匀获得乳白色料液,之后稍冷却至70℃,通过离心冷却获得黄原胶聚乙二醇颗粒,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为0.3~1mm的助悬剂颗粒,其显微镜照片参见图4(4倍物镜下)。
利用上述助悬剂颗粒配制悬浮液的方法为:将50g助悬剂颗粒加入到6L水中,助悬剂一次性加入,并在加入时人工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2分钟,间隔10分钟后再搅拌2分钟,(A时间)观察类似“鱼眼”的胶团情况,若可观察到明显的类似“鱼眼”的胶团,则间隔10分钟再继续搅拌2分钟,(B时间)继续观察胶团情况,一般在20分钟左右即可观察到胶团消失;继续搅拌2分钟,获得助悬剂完全水合的悬浮液。搅拌之后测定水的粘度。结果见表2。在配制时形成的类似“鱼眼”的胶团如图5a和图5b所示,消失时如图6所示;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水合过程如图7a至图7f所示。
表2.配制的水介质的粘度及悬浮特性
/>
可见,在胶团消失后再搅拌,悬浮液的粘度稍有上升,但程度很小,因此在实际现场将类似“鱼眼”的胶团的消失作为助悬剂水合完全的标志是可行的。
从图7a至图7f可以看出这种助悬剂颗粒遇到水时,助悬剂会一层一层地从颗粒主体剥离,颗粒与颗粒之间不会进一步黏连,剥离后进一步水合,这也是为什么助悬剂颗粒可以快速加入水中简单搅拌就不会产生进一步的黏连的原因,与粉状助悬剂加入水中会生成大块的“鱼眼”明显不同。
将鸡球虫疫苗加入悬浮液中,搅拌均匀后,测试粘度并进行卵囊计数,发现可以获得良好的悬浮性能。
卵囊计数的具体操作如下:参照上述助悬剂的配制方法和助悬剂的加入量,配制包含球虫卵囊的助悬液1.2L,其由943ml水+10g助悬剂颗粒+257mL卵囊液(鸡毒害制苗用卵囊,浓度70万/ml,由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组成。具体配制过程为:先将943mL水加入10g助悬剂颗粒,参照上述方法,慢速搅拌,至20分钟后已基本观察不到“鱼眼”,再搅拌5分钟,加入257mL卵囊液,慢速搅拌10分钟,搅拌均匀,用胶头滴管抽取烧杯1200ml刻度线位置(2000ml烧杯)以及烧杯底部卵囊液。从溶解0~0.5h、2h、4h、5.5h~6h分别取样。取样位点:每份悬浮液样品均取悬浮液最上层液面(标注上层)、2L烧杯的600mL刻度线位置(标注中层)、2L烧杯的200mL刻度线位置(标注下层);每一层液面各取4个点,每个取样点为1mL,混合作为此液面的样品。每份样品均装入20mL聚乙烯瓶,贴标签,加塞备检。镜检计数:从上述样品中分别取10μL置载玻片上,于显微镜10×10倍下镜检计卵囊数量,结果见表3。
表3卵囊计数结果(单位:万/m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于上述配制的卵囊助悬液,在不同时刻,不同位置测试的卵囊数,在误差范围内,随着时间延长,并未出现下层卵囊明显比上层卵囊多的情况,可以认为是无明显差别的,即完全可以满足悬浮卵囊的至少6h的要求(一般含有卵囊疫苗的饮水要求在6h内喝完)。
实施例2
助悬剂颗粒的组成如表4所示。
表4.助悬剂颗粒的组成
黄原胶 聚乙二醇6000
20.0% 80.0%
助悬剂颗粒的制备过程为:首先将聚乙二醇6000加热至约80℃,成为透明液体,之后按照上述比例,加入黄原胶,在1000转/分钟的高速搅拌下分散10分钟,将其分散均匀获得乳白色料液,之后稍冷却至70℃,通过离心冷却获得黄原胶聚乙二醇颗粒,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为0.5~1mm的助悬剂颗粒。
配制悬浮液的方法为:将25g助悬剂颗粒加入到6L水中,一次性加入,并在加入时人工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2分钟,间隔10分钟后再搅拌2分钟,观察类似“鱼眼”的胶团情况,继续间隔10分钟再继续搅拌2分钟,继续观察胶团情况,此时基本观察不到胶团,测试粘度,之后再搅拌至2h,测试粘度,结果见表5。
表5.配制的水介质的粘度及悬浮特性
可见,在胶团消失后再搅拌,悬浮液的粘度稍有上升,但程度很小,因此在实际现场将类似“鱼眼”的胶团消失作为水合完全的标志是可行的。
采用类似实施例1的方法使用其配制球虫卵囊助悬液,可以获得满意的悬浮效果,结果见表6。
表6卵囊计数结果(单位:万/ml)
从卵囊数量看,在误差范围内认为6h可获得满意的悬浮效果。
实施例3
50%的聚氧化乙烯(平均分子量5×106)作为助悬剂,50%聚乙二醇4000作为辅料。助悬剂的组成如表7所示。
表7助悬剂颗粒的组成
与黄原胶在聚乙二醇4000中不溶解不同,聚氧化乙烯与聚乙二醇4000的结构类似,区别主要是分子量的大小不同,聚氧化乙烯的平均分子量大于25000,主要是作为增稠剂使用,而聚乙二醇4000是作为辅料。聚氧化乙烯和聚乙二醇均可在70~80℃左右熔融变为液体,因此这两种物质的混合并不需要高速剪切,一般的搅拌即可获得均匀的混合物,而且这也避免了高分子量的聚氧化乙烯在高速剪切中结构被破坏。制备时可将两者混合后加热,或加热熔融后混合,或将数量多的一者加热熔融后,向其中加加入另一者,继续加热至熔融混合均匀。
助悬剂颗粒的具体制备过程为: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加热至80℃,成为透明液体,之后按照上述比例加入聚氧化乙烯,继续加热熔融,在低速200-300转/分钟的下搅拌20分钟,获得基本透明的液体,之后稍冷却至74℃,通过离心、冷却,获得包含聚氧化乙烯的聚乙二醇颗粒,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为0.25~0.83mm(20目-40目)的白色颗粒。
将10g助悬剂颗粒加入到6L水中,搅拌20分钟至“鱼眼”消失,之后再搅拌至2h,发现搅拌20分钟后,6rpm下粘度为55,而继续搅拌至2h,粘度为54,粘度下降可能是因为测量误差造成的。从数据可以看出将类似“鱼眼”的胶团的消失作为完全水合的标志是可靠的。
实施例4
助悬剂颗粒的组成如表8所示。
表8.助悬剂颗粒的组成
助悬剂颗粒的制备过程为:首先将Pluronic 10500加热至65℃,成为透明液体,之后按照上述比例加入羧甲基纤维素继续加热,在低速200-300转/分钟的下搅拌30分钟,获得不透明的液体,之后稍冷却至60℃,通过离心冷却获得包含羧甲基纤维素的Pluronic10500颗粒,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为0.38~0.83mm(20-40目)的颗粒。
将9.0g助悬剂颗粒加入1000mL水中,通过测试粘度,同样得出可通过类似“鱼眼”的胶团的消失来判断水合完成的程度。
实施例5
助悬剂颗粒的组成如表9所示。
表9.助悬剂颗粒的组成
黄原胶 瓜尔胶 亮蓝 乙醇 聚乙二醇4000
7.5% 7.5% 0.1% 1% 约83.9%
助悬剂颗粒的制备过程为: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加热至75℃,成为透明液体,之后按照上述比例加入黄原胶和瓜尔胶继续加热,在800转/分钟下搅拌25分钟,获得不透明的液体,稍冷却至70℃,然后将乙醇溶解的亮蓝加入后再搅拌10分钟,通过离心冷却获得包含黄原胶和瓜尔胶的助悬剂颗粒,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为0.38~0.83mm(20-40目)的颗粒。
将8.0g助悬剂颗粒加入1000mL水中,通过测试粘度(结果见表10),同样得出可通过类似“鱼眼”的胶团的消失来判断水合完成的程度,而且因为蓝色染料加入,目视更容易观察。
表10配制的水介质的粘度及悬浮特性
实施例6
助悬剂颗粒的组成如表10所示。
表10.助悬剂颗粒的组成
黄原胶 海藻酸钠 EDTA二钠 聚乙二醇4000
7.5% 7.5% 10% 75.0%
助悬剂颗粒的制备过程为:首先将聚乙二醇4000加热至75℃,成为透明液体,之后按照上述比例加入黄原胶、海藻酸钠和EDTA二钠,在800转/分钟的下搅拌25分钟,获得不透明的液体,之后冷却至70℃,通过离心冷却获得包含黄原胶、海藻酸钠和EDTA二钠的颗粒,对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为0.38~0.8mm(20-40目)的颗粒。
将8.0g助悬剂颗粒加入1000mL水中,测试粘度,同样得出可通过类似“鱼眼”的胶团的消失来判断水合完成的程度,而且因为蓝色染料的加入,目视更容易观察。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Claims (14)

1.一种助悬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颗粒的直径为0.2mm~2mm,
所述助悬剂颗粒包括助悬剂和辅料,
其中所述助悬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50%,所述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为50~99%,
所述助悬剂颗粒具有指示加入水中的助悬剂颗粒是否完全水合的可视化特征,所述可视化特征为当将所述助悬剂颗粒加入水中后,助悬剂颗粒逐渐溶胀形成结构为外部水合助悬剂包裹内部未水合助悬剂的胶团,当胶团消失时,水的粘度不再变化,助悬剂颗粒完全水合,
所述助悬剂选自黄原胶、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铵、卡拉胶、瓜尔胶、果胶、田菁胶、葫芦巴胶、木瓜籽胶、车前草籽胶、沙蒿子胶、阿拉伯胶、印度树胶、葡聚糖、威兰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铵、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预糊化淀粉、羧甲基淀粉、聚氧化乙烯,或其组合,
所述辅料的溶解度为 10g~100g,且其软化点或熔点或凝固点为 45℃~80℃,所述辅料选自平均分子量为1500~25000含有乙二醇和/或乙二醇结构的聚合物,
所述的助悬剂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所述助悬剂颗粒的原料在高于所述辅料的熔融温度5~30℃的温度下搅拌混合,然后制粒获得所述助悬剂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悬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颗粒中所述助悬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40%,和/或
所述助悬剂颗粒的直径为0.3mm~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悬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颗粒中所述助悬剂的重量百分比为3~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悬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颗粒的直径为0.5mm~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助悬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选自黄原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助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乙二醇和/或乙二醇结构的聚合物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共聚物,或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助悬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颗粒还包括染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悬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选自亮蓝、靛蓝、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或其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助悬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颗粒还包括第二辅料,
所述第二辅料选自甘油、乙二醇、丙二醇、乙醇,或其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助悬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颗粒还包括水质软化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助悬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软化剂选自亚胺磺酸盐、含氨基的羧酸及其衍生物、含羟基的羧酸及其衍生物、多聚磷酸盐,或其组合。
12.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助悬剂颗粒在制备用于悬浮药物或饲料添加剂的悬浮液中的用途。
13.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助悬剂颗粒在制备用于悬浮球虫疫苗的悬浮液中的用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助悬剂颗粒制备用于悬浮球虫疫苗、药物或饲料添加剂的悬浮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助悬剂颗粒按照剂量一次性加入到水中,人工搅拌,当观察到结构为外部水合助悬剂包裹内部未水合助悬剂的胶团消失时,即获得所需粘度的悬浮液;
(2)将所述球虫疫苗、药物或饲料添加剂加入到水中,
所述步骤(1)和步骤(2)没有先后顺序,可以互换顺序或同时进行。
CN202211611939.2A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助悬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ctive CN1160593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11939.2A CN116059331B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助悬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11939.2A CN116059331B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助悬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9331A CN116059331A (zh) 2023-05-05
CN116059331B true CN116059331B (zh) 2023-09-19

Family

ID=86172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11939.2A Active CN116059331B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助悬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93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31497A (zh) * 2023-05-09 2023-08-04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和成套的助悬剂产品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3005A (ja) * 2001-06-05 2002-12-18 Takeda Chem Ind Ltd 安定化された農業用水性懸濁剤
CN1724073A (zh) * 2005-07-22 2006-01-2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球虫病疫苗助悬剂
CN101049308A (zh) * 2006-05-08 2007-10-10 杨喜鸿 含有利莫那班和聚乙二醇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和药物应用
CN101455643A (zh) * 2009-01-08 2009-06-17 杭州高成生物营养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混悬剂及制备方法
CN102727900A (zh) * 2012-07-05 2012-10-17 烟台青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鸡球虫病疫苗助悬剂及悬浮液
CN104645337A (zh) * 2013-11-20 2015-05-27 天津嘉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球虫疫苗助悬剂
CN106474484A (zh) * 2015-09-02 2017-03-08 常州方楠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无定型卡格列净与药用辅料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36420A1 (zh) * 2015-09-06 2017-03-09 常州方楠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含沙库比曲和缬沙坦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2084A (zh) * 2017-03-15 2017-06-30 深圳立健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头孢克肟干混悬颗粒
CN107349181A (zh) * 2016-05-09 2017-11-17 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含有瑞巴派特和聚维酮的眼科水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3630A (zh) * 2018-05-31 2018-08-17 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 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0805A (zh) * 2018-12-13 2019-04-16 广东温氏大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癸氧喹酯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
CN110448528A (zh) * 2019-09-09 2019-11-1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免疫用助悬剂、疫苗悬液制备及喷滴免疫方法
CN113143980A (zh) * 2021-01-23 2021-07-23 吉林大学 一种兽用卷柏混悬型颗粒剂处方及制备工艺
CN114224833A (zh) * 2021-12-23 2022-03-2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助悬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3005A (ja) * 2001-06-05 2002-12-18 Takeda Chem Ind Ltd 安定化された農業用水性懸濁剤
CN1724073A (zh) * 2005-07-22 2006-01-2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球虫病疫苗助悬剂
CN101049308A (zh) * 2006-05-08 2007-10-10 杨喜鸿 含有利莫那班和聚乙二醇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和药物应用
CN101455643A (zh) * 2009-01-08 2009-06-17 杭州高成生物营养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混悬剂及制备方法
CN102727900A (zh) * 2012-07-05 2012-10-17 烟台青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鸡球虫病疫苗助悬剂及悬浮液
CN104645337A (zh) * 2013-11-20 2015-05-27 天津嘉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球虫疫苗助悬剂
CN106474484A (zh) * 2015-09-02 2017-03-08 常州方楠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无定型卡格列净与药用辅料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36420A1 (zh) * 2015-09-06 2017-03-09 常州方楠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含沙库比曲和缬沙坦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9181A (zh) * 2016-05-09 2017-11-17 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含有瑞巴派特和聚维酮的眼科水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2084A (zh) * 2017-03-15 2017-06-30 深圳立健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头孢克肟干混悬颗粒
CN108403630A (zh) * 2018-05-31 2018-08-17 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 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0805A (zh) * 2018-12-13 2019-04-16 广东温氏大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癸氧喹酯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
CN110448528A (zh) * 2019-09-09 2019-11-1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免疫用助悬剂、疫苗悬液制备及喷滴免疫方法
CN113143980A (zh) * 2021-01-23 2021-07-23 吉林大学 一种兽用卷柏混悬型颗粒剂处方及制备工艺
CN114224833A (zh) * 2021-12-23 2022-03-2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助悬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阿昔洛韦眼用混悬液的助悬剂筛选;刘杰等;《食品与药品》;第10卷(第11期);第21-2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9331A (zh) 2023-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65691B2 (ja) プルラン膜組成物
US9017720B2 (en) Polysaccharide capsules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KR101762460B1 (ko) 내산성 캡슐
CN116059331B (zh) 一种助悬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050249676A1 (en) Pullulan capsules
TWI793141B (zh) 腸溶性硬質膠囊
EP3151809B1 (en) Microencapsulation technique and products thereof
WO2013047376A1 (ja) シームレスカプセ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332257B (zh) 软胶囊囊壳和软胶囊
TW202218700A (zh) 具感溫及離子可逆性的水凝膠組成物、其載體、其製備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EP1072633A1 (en) Pullulan film compositions
CN113527717A (zh) 一种淀粉乳液凝胶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69912A (zh) 一种含坦洛新的缓释组合物及制备
US20230063064A1 (en) Gelling multiparticulates
JP2018510638A (ja) キャビアベースの食品を含む粒状物を含有するアルコール飲料
CN108431127A (zh) 聚合物组合物
Kassem et al.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ertain hydrophilic drug-loaded microspheres
CN116531497A (zh) 使短流变性的助悬剂快速水合的方法和成套的助悬剂产品
JP2007153882A5 (zh)
CN103052381A (zh) 包含紫胶和/或其盐和羟基乙酸淀粉钠的组合物
CN116686998A (zh) 基于藻蓝蛋白的益生菌运载体、制备方法与营养品
CN116077436A (zh) 一种具有可视化特征的助悬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Bhatt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FLOATING BIO-POLYMERIC ALGINATE BEADS OF DICLOFENAC SODIUM-OBTAINED FROM Lens culinaris.
SHAH et al.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In vitro Release Studies of Biodegradable Calcium Alginate–Diclofenac sodium Beads
Swathy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rmac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