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0171A - 通信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0171A
CN116530171A CN202180073264.8A CN202180073264A CN116530171A CN 116530171 A CN116530171 A CN 116530171A CN 202180073264 A CN202180073264 A CN 202180073264A CN 116530171 A CN116530171 A CN 116530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channel
frame
communication devic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32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猪膝裕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530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01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其中,当已经经由第一频率信道和第二频率信道与另一通信设备建立连接时,在第一频率信道中发送的信标帧包括用于在第二频率信道中进行通信的信息,而在第一频率信道中发送的FILS发现帧或主动探测响应帧不包括所述信息。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构造为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IEEE 802.11标准系列被称为无线LAN(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缩写,并且IEEE 802.11标准系列包括诸如IEEE 802.11a/b/g/n/ac/ax等的标准。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IEEE 802.11ax中,如下标准被标准化,该标准除了实现高峰吞吐量之外,还允许在拥塞条件下提高通信速度。IEEE 802.11ax标准允许AP以比信标帧短的间隔发送FILS发现帧,以向STA通知关于无线通信的信息。AP是接入点(Access Point)的缩写,STA是站(Station)的缩写,FILS是快速初始链路设置(Fast Initial Link Setup)的缩写。
为了进一步提高吞吐量,已经建立了任务组来开发IEEE 802.11be(以下称为11be)的标准作为IEEE 802.11ax的后继标准。
传统的IEEE 802.11标准允许AP仅经由单个频率信道与STA建立连接和通信。11be将实现多链路通信,其中单个AP使用多个频率信道建立与STA的连接并与STA通信。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8-50133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正在开发的11be的多链路通信,假设用于使用第二频率信道进行通信的信息被存储在使用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信标帧和FILS发现帧中。然而,如果在第一频率信道中发送的信标帧和FILS发现帧两者中存储和发送关于第二频率信道的信息,则结果是由这两个帧发送的信息量增加,这可能导致通信开销增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如下的技术,该技术用于在以预定间隔发送的帧中适当地存储关于用于通信的频率信道的信息,从而抑制通信开销。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其能够经由第一频率信道和第二频率信道建立与另一通信装置的连接,该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发送部,其被构造为以预定发送间隔发送信标帧;以及第二发送部,其被构造为,与发送信标帧的情况相比,以更短的预定发送间隔发送FILS发现帧或主动探测响应帧,其中,在经由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和所述第二频率信道建立了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的连接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一发送部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所述信标帧,包括用于使用所述第二频率信道进行通信的信息,而由所述第二发送部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所述FILS发现帧或所述主动探测响应帧,不包括所述信息。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得能够,通过在以预定间隔发送的帧中适当地存储与用于通信的频率信道有关的信息,来抑制通信开销。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由通信装置102构建的网络的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通信装置102或103的硬件构造的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通信装置102或103的功能构造的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当通信装置102经由多个链路与通信装置103通信时执行的处理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5]是示出当通信装置102执行多链路通信或单链路通信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当通信装置102在执行单链路通信中发送帧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当通信装置102在执行多链路通信中发送帧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注意,以下实施例中示出的构造仅是示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示出的这些构造。
图1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AP(接入点)102参与的网络的构造。通信装置102是用于建立网络101的通信装置。注意,网络101是无线网络。
STA(站)103是参与网络101的通信装置。各个通信装置支持IEEE 802.11be(EHT)标准,并且可以经由网络101根据IEEE 802.11be标准进行无线通信。请注意,IEEE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缩写。EHT是极高吞吐量(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的缩写。注意,EHT可以被解释为极高吞吐量的缩写。各个通信装置能够在2.4GHz频带、5GHz频带和6GHz频带的频带中通信。各个通信装置所使用的频带不限于这些频带,也可以使用诸如60GHz频带的其他不同的频带。各个通信装置可以在通信中使用20MHz、40MHz、80MHz、160MHz或320MHz的带宽。
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可以通过根据IEEE 802.11be标准执行OFDMA通信来进行多用户(MU)通信,在MU通信中,复用多个用户的信号。OFDMA是正交频分多址的缩写。在OFDMA通信中,将分割的频带的一部分(RU,资源单元)分配给各个STA,使得不存在交叠,并且分配给各STA的载波正交。这使得AP可以与多个STA并行通信。
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经由多个频率信道建立链路,从而进行多链路通信。进行多链路通信的AP也被称为AP MLD(多链路设备)。这里,频率信道是指由IEEE 802.11系列标准定义的并且能够根据IEEE 802.11系列标准执行无线通信的频率信道。在IEEE802.11系列标准中,在2.4GHz、5GHz和6GHz频带中的各个中定义了多个频率信道。根据IEEE802.11系列标准,20MHz被作为带宽分配给各个频率信道。通过与相邻的频率信道接合,可以在一个频率信道中使用40MHz或更大的带宽。例如,通信装置102可以经由2.4GHz频带的第一频率信道与STA 103建立第一链路104并且经由5GHz频带的第二频率信道与STA 103建立第二链路105,从而使得可以经由两个链路与通信装置103通信。在这种情况下,通信装置102与经由第一频率信道的第一链路104并行地维持经由第二频率信道的第二链路105。以这种方式,通信装置102可以通过经由多个频率信道与通信装置103建立链路来提高与通信装置103的通信的吞吐量。注意,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可以在多链路通信中建立具有不同频带的多个链路。例如,除了在2.4GHz频带中的第一链路104和在5GHz频带中的第二链路105之外,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还可以建立在6GHz频带中的第三链路。或者,可以经由包括在相同频带中的多个不同信道来建立链路。例如,可以建立经由2.4GHz频带中的1ch的第一链路104和经由2.4GHz频带中的5ch的第二链路105。注意,还允许建立相同频带中的链路和不同频带中的链路的混合。例如,除了经由2.4GHz频带中的1ch的第一链路104和经由2.4GHz频带中的5ch的第二链路105之外,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还可以建立经由5GHz频带中的36ch的第三链路。如果建立在不同的频带中与通信装置103的多个连接,则即使当一个频带拥塞时,通信装置102也可以经由不同的频带与通信装置103通信,因此可以防止在与通信装置103的通信中吞吐量降低。
在多链路通信中,假设在通信装置102与通信装置103之间建立的多个链路至少在频率信道上不同。在多链路通信中,假设在通信装置102与通信装置103之间建立的多个链路的频率信道间隔至少大于20MHz。在上述本实施例中,假设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建立第一链路104和第二链路105,但是可以建立三个或更多个链路。
注意,当执行多链路通信时,通信装置102建立与各个链路相对应的多个无线网络。在这种情况下,通信装置102具有多个内部AP,并且操作以针对各个AP建立无线网络。配设在通信装置102内部的AP可以是一个或更多个物理AP,或者可以是构造在一个物理AP上的多个虚拟AP。当在属于公共频带的频率信道中建立多个链路时,多个链路可以使用公共无线网络。
当进行多链路通信时,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分割一条数据,并且经由多个链路将分割的数据发送到伙伴装置。或者,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各自可以经由多个链路发送相同的数据,使得经由一个链路的通信用作经由另一链路的通信的备份通信。更具体地,通信装置102可以经由第一频率信道中的第一链路和经由第二频率信道中的第二链路向通信装置103发送相同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即使在经由第一链路的通信中发生错误,因为经由第二链路发送相同的数据,因此通信装置103可以接收从通信装置102发送的数据。或者,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可以根据帧的类型和要发送的数据的类型使用不同的链路。例如,通信装置102可以经由第一链路发送管理帧,并且经由第二链路发送包含数据的数据帧。注意,管理帧具体指信标帧、探测请求帧/探测响应帧或关联请求帧/关联响应帧。除了这些帧之外,解除关联帧、认证帧、解除认证帧和动作帧也被称为管理帧。信标帧是用于提供网络信息的帧。探测请求帧是用于请求网络信息的帧,而探测响应帧是响应于探测请求帧而提供网络信息的帧。关联请求帧是用于请求连接的帧,而关联响应帧是响应于关联请求帧而指示对连接的许可、错误等的帧。解除关联帧是用于断开连接的帧。认证帧是用于认证伙伴装置的帧,并且解除认证帧是用于中断伙伴装置的认证并断开连接的帧。动作帧是用于进行除上述功能之外的附加功能的帧。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根据IEEE 802.11系列标准发送和接收管理帧。或者,例如,当发送与拍摄的图像相关的数据时,通信装置102可以经由第一链路发送诸如日期/时间数据、参数(关于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等)和位置信息的元信息,并且经由第二链路发送像素信息。
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可以能够进行MIMO(多输入多输出)通信。在这种情况下,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各自具有多个天线,并且通信装置中的一个使用相同的频率信道从各个天线发送不同的信号。接收装置使用多个天线同时接收经由多个流到达的所有信号,并且分离各个流的信号并对它们进行解码。以上述方式执行MIMO通信使得与不执行MIMO通信时相比,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可以在相同的时间段内通信更多的数据。当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进行多链路通信时,可以仅使用一部分链路来进行MIMO通信。
为了广播网络信息,除了信标帧之外,通信装置102还可以发送FILS发现帧和/或主动探测响应帧(unsolicited probe response frame)。FILS是快速初始链路设置(FastInitial Link Setup)的缩写。信标帧包括用于在发送信标帧的频率信道中通信的信息(诸如信标帧的发送间隔和关于可用于信标帧的发送的频率信道的信息),以及用于建立与AP的连接的STA实现时间同步的信息。FILS发现帧是包含关于信标帧发送间隔、发送FILS发现帧的AP的SSID(服务集标识符)等的信息的动作帧。以预定发送间隔重复发送信标帧,并且以比信标帧的发送间隔更短的间隔发送FILS发现帧和/或主动探测响应帧。
通信装置102还可以在FILS发现帧或信标帧的精简邻居报告(reduced neighborreport,RNR)元素中包括关于多个AP的信息。在通信装置经由链路1和链路2通信的情况下,关于多个AP的信息是用于使用链路1进行通信的信息和用于使用链路2进行通信的信息。更具体地,RNR元素可以包括关于各个AP的操作类别的信息、信道信息和信标帧发送定时。当进行多链路通信时,除了上述信息之外,通信装置102还可以在FILS发现帧或信标帧的RNR元素中存储关于进行多链路通信的各个链路的AP的信息。关于各个链路的AP的信息除了包括用于在发送FILS发现帧和信标帧的链路中进行通信的信息之外,还包括用于在另一不同链路中进行通信的信息。注意,FILS发现帧包含比信标帧更少的信息。
通信装置102可以在主动探测响应帧中存储与包括在正常探测响应帧中的信息类似的信息。注意,与正常探测响应帧不同,主动探测响应帧是由通信装置102以预定发送间隔自主地发送的帧。支持多链路通信的通信装置102可以在主动探测响应帧中存储RNR元素,该RNR元素包括关于形成由通信装置102使用的多链路的各个链路的AP的信息。关于各个链路的AP的信息除了包括用于在发送主动探测响应帧的链路中进行通信的信息之外,还包括用于在另一不同链路中进行通信的信息。
IEEE 802.11ax标准规定,当AP在6GHz频带中操作时,AP可以以20TU的间隔发送FILS发现帧和/或主动探测响应帧。注意,TU是时间单位的缩写,并且1TU对应于1ms。在这种情况下,AP以比100TU的信标帧发送间隔短的间隔发送FILS发现帧和/或主动探测响应帧。
在通信装置102建立包括6GHz频带的多个链路的情况下,除了信标帧之外,还需要发送FILS发现帧。因此,当在多链路通信中使用的频带中包括6GHz频带时,如果关于多链路通信的信息被存储在上述两个帧中并被发送,则两个帧的大小增加并且通信吞吐量降低。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根据本实施例,通信装置102基于是否正在进行多链路通信来适当地设置存储在帧中的信息,从而抑制通信吞吐量的降低。
以上假设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支持IEEE 802.11be标准。除了IEEE802.11be标准之外或代替IEEE 802.11be标准,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还可以支持IEEE 802.11be标准之前的传统标准中的至少一者。传统标准包括IEEE 802.11a/b/g/n/ac/ax标准。在本实施例中,IEEE 802.11a/b/g/n/ac/ax/be标准和后续标准中的至少一者被称为IEEE 802.11系列标准。除了IEEE 802.11系列标准之外,可以支持诸如蓝牙(注册商标)、NFC、UWB、Zigbee、MBOA等的其他通信标准。UWB是超宽带的缩写,MBOA是多频带OFDM联盟的缩写。OFDM是正交频分复用的缩写。NFC是近场通信的缩写。UWB包括无线USB、无线1394、Winet等。可以支持诸如有线LAN的有线通信的通信标准。
通信装置102的具体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无线LAN路由器和PC。任何通信装置都可以用作通信装置102,只要它可以与另一通信装置执行多链路通信即可。通信装置103的具体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相机、平板设备、智能手机、PC、移动电话、摄像机等。任何通信装置都可以用作通信装置103,只要它可以与另一通信装置执行多链路通信。图1所示的网络包括一个AP和一个STA,但是AP的数量和STA的数量不限于一个。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02用作AP,通信装置103用作STA,但是通信装置102和通信装置103二者都可以用作站。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通信装置102用作站,但是通信装置102作为负责构造用于建立与通信装置103的链路的无线网络的装置来操作。
图2示出通信装置102或通信装置103的硬件构造的示例。通信装置102包括存储单元201、控制单元202、功能单元203、输入单元204、输出单元205、通信单元206和天线207。
存储单元201包括诸如ROM、RAM等的一个或更多个存储器,并且用于存储用于进行稍后描述的各种操作的计算机程序和诸如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参数的各种信息。ROM是只读存储器的缩写,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缩写。除了诸如ROM、RAM等的存储器之外,存储单元201的示例还包括诸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DVD的存储介质。存储单元201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器等。
例如,控制单元202包括诸如CPU、MPU等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并且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201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控制整个通信装置102。控制单元202可以与OS(操作系统)和存储在存储单元201中的计算机程序协作来控制整个通信装置102。控制单元202生成要在与另一通信装置的通信中发送的数据或信号(无线帧)。CPU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的缩写,MPU是微处理单元(Micro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控制单元202可以包括诸如多核处理器的多个处理器,并且多个处理器可以控制整个通信装置102。
控制单元202控制功能单元203以执行诸如无线通信、成像、打印、投影等的预定处理。功能单元203是通信装置102用于执行预定处理的硬件。
输入单元204接受用户的各种操作。输出单元205经由监视器画面和/或扬声器向用户提供各种输出。可以通过在监视器画面上显示信息、经由扬声器的音频信息或提供振动等来提供输出单元205的输出。注意,输入单元204和输出单元205可以集成在一个模块中,如在触摸面板中。输入单元204和输出单元205可以分别与通信装置102集成,或者可以与通信装置102分离。
通信单元206根据IEEE 802.11be标准控制无线通信。通信单元206可以根据除了IEEE 802.11be标准之外的其他IEEE 802.11系列标准来控制无线通信,或者可以控制诸如有线LAN的有线通信。通信单元206控制天线207以发送和接收由控制单元202生成的用于无线通信的信号。通信装置102可以包括多个通信单元206。当在多链路通信中建立多个链路时,包括多个通信单元206的通信装置102为各个通信单元206建立至少一个链路。或者,通信装置102可以使用一个通信单元206建立多个链路。在这种情况下,通信单元206通过切换以时分方式的频率信道来经由多个链路进行通信。在通信装置102除了支持IEEE 802.11be标准之外还支持NFC标准、蓝牙标准等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这些通信标准来控制无线通信。在通信装置102能够根据多个通信标准执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各个通信标准单独地提供通信单元和天线。通信装置102经由通信单元206与通信装置103通信诸如图像数据、文档数据和视频数据的数据。天线207可以与通信单元206分开提供,或者可以与通信单元206集成在单个模块中。
天线207是能够在2.4GHz频带、5GHz频带和6GHz频带中进行通信的天线。在本实施例中假设通信装置102具有一个天线,但是通信装置102可以具有针对各个频带的多个天线。在通信装置102具有多个天线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02可以具有与各个天线相对应的多个通信单元206。
图3示出了通信装置102的功能构造的示例。通信装置102包括多链路控制单元301、FILS发现帧生成单元302和主动探测响应帧生成单元303。通信装置102还包括帧发送间隔控制单元304、信标帧生成单元305和帧发送/接收单元306。
多链路控制单元301控制通信装置102是进行多链路通信还是单链路通信。单链路通信是指这样的通信:进行该通信以使得通信装置102仅建立单个链路并使用该链路进行通信。关于通信装置102是否进行多链路通信的确定可以由用户设置,或者可以由通信装置102根据信道使用状态来确定。
FILS发现帧生成单元302根据通信装置102的多链路通信或通信装置102使用的频带来生成FILS发现帧。
主动探测响应帧生成单元303根据通信装置102的多链路通信或通信装置102使用的频带来生成主动探测响应帧。
帧发送间隔控制单元304控制由通信装置102发送的信标帧、FILS发现帧和主动探测响应帧的发送间隔。以100TU的发送间隔发送信标帧,而以短于100TU的间隔发送FILS发现帧和主动探测响应帧。
信标帧生成单元305生成信标帧。信标帧包括主动探测响应激活子字段,其包括指示是否发送主动探测响应帧的信息。主动探测响应激活子字段被包括在邻居报告元素和RNR元素中。信标帧可以包括RNR元素,该RNR元素包含与通信装置102使用的多链路通信的链路有关的AP信息。
帧发送/接收单元306控制诸如信标帧、FILS发现帧和主动探测响应帧的管理帧的发送/接收,并且控制控制帧和数据帧的发送/接收。
图4是示出当通信装置102经由多个链路与通信装置103通信时执行的处理的序列图。在通信装置102的电源接通时,开始该序列的处理。或者,可以响应于用户指示通信装置102进行多链路通信而开始该处理。通信装置102操作AP1和AP2以进行与通信装置103的多链路通信。注意,AP1和AP2使用彼此不同的频率信道在6GHz频带中操作。
通信装置102使用AP2发送信标帧(S401)。在S401中发送的信标帧包括RNR元素,该RNR元素除了包含用于由AP2进行通信的信息之外,还包含用于由AP1进行通信的信息。接着,通信装置102使用AP2发送FILS发现帧,该FILS发现帧包含用于使用AP2进行通信的信息,但不包含用于使用AP1进行通信的信息(S402)。也就是说,这里发送的FILS发现帧不包括RNR元素。通信装置102以20TU的间隔发送FILS发现帧,但是发送间隔不需要是20TU。另外,可以将位添加到FILS发现帧以指示通信装置102处于多链路通信的操作中,以通知关于AP1的信息(即关于另一链路的信息)被存储在信标帧中。当从上次发送信标帧起已经经过100TU时,通信装置102将关于AP1的信息(该信息为用于在另一链路中通信的信息)存储在AP2中的RNR元素中,并且再次发送信标帧(S403)。在该序列中,假设通信装置102使用AP2。然而,可以使用AP1来进行该序列。
在上述本实施例中,用于使用另一链路进行通信的信息被存储在RNR元素中,但是它可以被存储在FILS发现帧和信标帧中的任何位置。
也就是说,当通信装置102进行多链路通信时,除了用于使用信标帧中存储的链路进行通信的信息之外,在信标帧的RNR元素中还存储用于使用另一链路进行通信的信息。这里发送的信标帧包括关于用于多链路通信的多个链路的信息,并且这导致通信开销的增加。另一方面,FILS发现帧不包括包含用于使用其他链路进行通信的信息的RNR元素,这导致通信开销的减少。在本实施例中,假设通信装置102发送FILS发现帧。然而,通信装置102可以发送主动探测响应帧,而不是发送至少一个FILS发现帧。
图5是示出当通信装置102进行多链路或单链路通信时,控制单元202通过执行存储在通信装置102的存储单元201中的程序而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通信装置102的电源接通时开始该流程图。或者,可以响应于用户指示通信装置102开始通信而开始该流程图。
首先,通信装置102确定其操作模式是多链路通信模式还是单链路通信模式(S501)。由用户确定通信装置102是进行多链路通信还是单链路通信。或者,通信装置102可以基于频率信道和频带的状态、要传送的数据的大小等,自主地确定是进行多链路通信还是单链路通信。或者,AP可以基于来自STA的请求或STA的通信状态来确定是进行多链路通信还是单链路通信。
接着,通信装置102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AP停止指令(S502)。更具体地,通信装置102确定用户是否已经指示通信装置102停止其作为AP的操作。在S502中指示停止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02停止作为AP操作,并且终止根据该流程图的处理。在S502中没有指示停止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02确定通信装置102是否处于多链路通信操作中(S503)。即,确定多链路通信是否在操作中。在S503中确定通信装置102处于多链路通信操作的情况下,该步骤的回答为“是”,并且处理进行到S504以进行多链路通信中的帧发送处理。在S503中确定通信装置102不处于多链路通信操作的情况下,即,在确定通信装置102处于单链路通信操作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02进行单链路通信中的帧发送处理(S505)。稍后将参考图6和图7描述S504和S505中的详细流程。
在通信装置102进行S504或S505中的处理之后,通信装置102确定是否指示关于多链路通信的改变(S506)。更具体地,通信装置102确定通信装置102是否已经从用户接收到进行多链路通信的指令。可选地或附加地,通信装置102可以确定通信装置102是否已经从用户接收到改变多链路通信的频率信道、频带、模式、链路数量等的指令。代替从用户接收这些改变指令,通信装置102可以基于正在进行的通信的状态、频率信道的状态等自主地进行改变。在通信装置102确定通信装置102已经接收到改变指令的情况下,或者在通信装置102自主地确定进行改变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02再次进行S501中的处理。在确定没有接收到改变指令的情况下,或者在通信装置102自主地确定不进行改变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02进行S502中的处理。进行S502中的处理的定时不限于该定时,而是可以是流程图中的任何定时。
图6是示出通过在单链路通信中执行存储在通信装置102的存储单元201中的程序而由控制单元202进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响应于通信装置102开始图5中的S505中的处理,开始该流程图的处理。
首先,通信装置102确定从上次发送信标帧或FILS发现帧起是否已经经过FILS发现帧的发送间隔(S601)。在S601中确定尚未经过发送间隔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02确定从上次发送信标帧起是否已经经过信标帧发送间隔(S602)。通信装置102的信标帧发送间隔在通信装置102中被预设为100TU。或者,用户可以设置任何发送间隔。在S602中确定已经经过通信装置102的信标发送间隔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02发送信标帧(S605)。在进行到图5中的S506之前的S602中确定尚未经过信标发送间隔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02再次进行S601。
在S601中确定已经经过发送间隔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02确定是否已经经过信标帧的发送间隔(S603)。在S603中确定尚未经过信标发送间隔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02发送FILS发现帧(S604)。在进行S604中的处理之后,通信装置102再次进行S601中的确定。在S603中确定已经经过通信装置102的信标发送间隔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02在S605中发送信标帧。之后,结束根据流程图的本处理。
在图6中,通过示例的方式假设发送FILS发现帧,但是也可以发送主动探测响应帧。
在本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102进行单链路通信时,在FILS发现帧或信标帧中不包括:存储用于在其他链路中进行通信的信息的RNR元素。
图7是示出在多链路通信中通过执行存储在通信装置102的存储单元201中的程序而由控制单元202进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响应于通信装置102开始图5中的S504中的处理,开始该流程图的处理。
首先,通信装置102在信标帧中存储:指示多链路通信的操作信息的多链路元素和包括除了发送信标帧的链路之外的链路的AP信息的RNR元素(S701)。用于经由发送信标帧的链路进行通信的信息被存储在信标帧的EHT能力或其他元素中,但是它可以被存储在信标帧内的任何位置。接着,通信装置102确定在FILS发现帧包括RNR元素(该RNR元素包含用于经由其他链路进行通信的信息)时,通信装置102与通信装置103之间的通信负荷是否高(S702)。基于FILS发现帧的大小是否大于预定阈值来确定当RNR元素被存储在FILS发现帧中时通信装置102与通信装置103之间的通信的负荷。或者,基于在通信装置102与通信装置103之间建立的链路的数量是否大于预定阈值,来进行S702中的确定。或者,通信装置102基于FILS发现帧的发送间隔是否小于预定阈值来进行S702中的确定。在S702中确定通信装置102与通信装置103之间的通信负荷高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02在S704中确定是否已经经过FILS发现帧的发送间隔。在S702中确定通信装置102与通信装置103之间的通信负荷低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02将RNR元素存储在FILS发现帧中(S703)。可以由用户来确定或者基于在通信装置102中预先进行的设置来确定:基于FILS发现帧大小、链路的数量还是FILS发现帧的发送间隔来进行S702中的确定。或者,通信装置102可以进行上述三个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当确定结果中的至少一个为“是”时,通信装置102可以将该步骤确定为“是”。FILS发现帧的预定阈值、链路数量的预定阈值和FILS发现帧的发送间隔的阈值可以全部存储在通信装置102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或者他们可以由用户设置。
注意,可以向FILS发现帧添加位以指示通信装置102处于多链路通信的操作中,以通知用于在其他链路中进行通信的信息被存储在信标帧中。
S704至S708中的处理类似于图6中的S601至S605中的处理。在S708中发送信标帧之后,处理进行到图5中的S506。
在图7中,假设发送FILS发现帧,但是这仅仅是示例,并且可以发送主动探测响应帧。
可以跳过S702中的确定和S703中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在多链路通信中,不管发送FILS发现帧时的负荷如何,通信装置102都不将表示用于在其他链路中进行通信的信息的RNR元素存储在FILS发现帧中。
当通信装置102仅在6GHz频带中操作时可以执行图5至图7中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而当通信装置102在2.4GHz频带和/或5GHz频带中操作时可以不执行图5至图7中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或者,当至少一个AP在6GHz频带中操作时,通信装置102可以进行图5至图7所示的处理。
在图5至图7中,省略了除信标帧发送处理之外的处理,但这仅仅是示例。通信装置102可以与图5至图7所示的步骤并行或在所述步骤之间进行诸如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另一管理帧或控制帧的发送和接收的处理。
根据本实施例,通信装置102能够通过在以预定发送间隔发送的帧中适当地存储用于使用其他频率信道进行通信的信息并控制这些帧的发送,来抑制通信开销。
可以由硬件进行由图5至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102进行的流程图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为了将硬件用于此目的,例如,可以基于用于使用例如特定编译器实现步骤的计算机程序而在FPGA上生成专用电路,并且可以使用所生成的专用电路。FPGA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缩写。或者,可以以类似于FPGA的方式形成门阵列电路,从而实现上述硬件的使用。或者,ASIC(专用集成电路)可以用于上述目的。
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并且该存储介质可以被提供给系统或装置,并且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CPU、MPU)可以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软件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并且存储有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上述装置。
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DVD等。
除了通过读取和执行程序代码由计算机实现上述功能外,还可以通过根据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来由OS(计算机在OS上运行)实现所述功能。OS是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的缩写。
可以实现上述功能,使得程序代码从存储介质加载到配设在插入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上或配设在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中的存储器中,并且可以由布设在功能扩展卡或功能扩展单元上的CPU根据加载的程序代码的指令来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
还可以通过经由网络或存储介质向系统或装置提供用于实现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程序,并且由布设在系统或装置中的计算机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程序来实现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实现一个或更多个功能的电路(例如,ASIC)来实现本发明。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型和修改。因此,所附权利要求书使本发明的范围公开。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0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183118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11)

1.一种通信装置,其能够经由第一频率信道和第二频率信道与另一通信装置建立连接,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部,其被构造为以预定发送间隔发送信标帧;以及
第二发送部,其被构造为,与发送所述信标帧的情况相比,以更短的预定发送间隔来发送FILS发现帧或主动探测响应帧,
其中,在经由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和所述第二频率信道建立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的连接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一发送部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所述信标帧,包括用于使用所述第二频率信道进行通信的信息,而由所述第二发送部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所述FILS发现帧或所述主动探测响应帧,不包括所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确定部,所述确定部被构造为,在经由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和所述第二频率信道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建立所述连接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负荷,
其中,在所述确定部确定所述通信负荷高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一发送部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信标帧,包括用于使用所述第二频率信道进行通信的信息,而由所述第二发送部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所述FILS发现帧或所述主动探测响应帧,不包括所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信息被存储在所述FILS发现帧或所述主动探测响应帧中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基于所述FILS发现帧的大小来确定所述通信负荷,
并且在所述确定部确定所述FILS发现帧或所述主动探测响应帧的大小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一发送部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所述信标帧,包括用于使用所述第二频率信道进行通信的信息,而由所述第二发送部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所述FILS发现帧或所述主动探测响应帧,不包括所述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确定部基于在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之间建立的所述连接中的频率信道的数量来确定所述通信负荷,
并且在所述确定部确定频率信道的数量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一发送部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所述信标帧,包括用于使用第二频率信道进行通信的信息,而由所述第二发送部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所述FILS发现帧或所述主动探测响应帧,不包括所述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确定部基于由所述第二发送部发送的所述FILS发现帧或所述主动探测响应帧的发送间隔来确定所述通信负荷,
并且在所述确定部确定所述FILS发现帧或所述主动探测响应帧的发送间隔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一发送部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所述信标帧,包括用于使用第二频率信道进行通信的信息,而由所述第二发送部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所述FILS发现帧或所述主动探测响应帧,不包括所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被包括在所述信标帧的RNR(精简邻居报告)元素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FILS发现帧或所述主动探测响应帧或所述信标帧包括关于由发送所述帧的通信装置构建的网络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和所述第二频率信道各自是2.4GHz、5GHz和6GHz频带中的一者的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通信装置根据IEEE 802.11系列标准作为AP(接入点)操作。
10.一种通信方法,其能够经由第一频率信道和第二频率信道与另一通信装置建立连接,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进行第一发送处理,从而以预定发送间隔发送信标帧;和
进行第二发送处理,从而与发送所述信标帧的情况相比,以更短的预定发送间隔发送FILS发现帧或主动探测响应帧,
其中,在经由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和所述第二频率信道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建立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发送处理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所述信标帧,包括用于使用所述第二频率信道进行通信的信息,而通过所述第二发送处理使用第一频率信道发送的所述FILS发现帧或所述主动探测响应帧,不包括所述信息。
11.一种程序,其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的各个部。
CN202180073264.8A 2020-10-30 2021-10-21 通信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Pending CN1165301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3118A JP2022073248A (ja) 2020-10-30 2020-10-30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83118 2020-10-30
PCT/JP2021/038962 WO2022091943A1 (ja) 2020-10-30 2021-10-21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0171A true CN116530171A (zh) 2023-08-01

Family

ID=81382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3264.8A Pending CN116530171A (zh) 2020-10-30 2021-10-21 通信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62789A1 (zh)
EP (1) EP4240082A1 (zh)
JP (1) JP2022073248A (zh)
KR (1) KR20230092994A (zh)
CN (1) CN116530171A (zh)
WO (1) WO202209194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91447A1 (ko) * 2012-06-18 2013-1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에서 초기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JP2018050133A (ja) 2016-09-20 2018-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63823B2 (ja) 2019-04-26 2024-04-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62789A1 (en) 2023-08-17
EP4240082A1 (en) 2023-09-06
JP2022073248A (ja) 2022-05-17
KR20230092994A (ko) 2023-06-26
WO2022091943A1 (ja) 2022-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5977B (zh) 通訊裝置、通訊方法、及通訊控制程式
WO2021176957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209632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371078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6530171A (zh) 通信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US20220312314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259857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095544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4354992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JP7490358B2 (ja)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1131975A1 (ja)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20312523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042757A1 (ja)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51570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230051261A (ko) 통신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CN115769617A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