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0816A - 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0816A
CN116520816A CN202310813992.9A CN202310813992A CN116520816A CN 116520816 A CN116520816 A CN 116520816A CN 202310813992 A CN202310813992 A CN 202310813992A CN 116520816 A CN116520816 A CN 116520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o control
control driver
test
environment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139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20816B (zh
Inventor
慈维苹
慈维琦
陈真真
李亚彬
张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Xint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Xint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Xint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Xint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139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08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0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0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20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0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1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ult detection method dealing with either existing or incipient faults
    • G05B23/0221Preprocessing measurements, e.g. data collection rate adjustment; Standardization of measurements; Time series or signal analysis, e.g. frequency analysis or wavelets; Trustworthiness of measurements; Indexes therefor; Measurements using easily measured parameters to estimate parameters difficult to measure; Virtual sensor creation; De-noising; Sensor fusion; Unconventional preprocessing inherently present in specific fault detection methods like PCA-based metho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伺服控制驱动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基于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基于测试条件,对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本申请具有减少出厂后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伺服控制驱动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伺服控制驱动器(servo drives)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
在生产出伺服控制驱动器后,出厂前需要对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性能以及功能等进行统一的测试,也即,令各个待出厂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统一经过检测设备进行标准化检测,检测出异常的、故障的或者性能较差等不合格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以停止出厂,而仅出厂测试合格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以减小出厂后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
但是,现阶段对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标准化检测时,未考虑到实际的使用环境对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性能的影响,从而导致在伺服控制驱动器检测合格并售卖后,仍易出现由于环境的影响导致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性能较差的情况,甚至难以正常工作,使得伺服控制驱动器出厂后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仍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出厂后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本申请提供一种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
基于所述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
基于所述测试条件,对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确定对应的测试条件,使用对应的测试条件对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在对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时,考虑到了使用环境对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出厂测试的准确度以及出厂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质量,减少了售出后的驱动器由于环境条件所致使驱动器故障的几率,提高了购买者的体验,进一步地,对于不同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根据各自对应的待售卖区域对应有不同的测试条件,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出厂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质量,减小了出厂后的驱动器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以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所述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是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划分的;
获取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将所述测试条件确定为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伺服控制驱动器根据应用环境划分为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将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作为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中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减少了批量测试时,确定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的频率,从而提高了批量测试伺服控制驱动器时的测试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将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包括:
获取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生产批次信息;
根据所述生产批次信息,将具备相同生产批次信息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集合,以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
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确定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
根据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将所述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具有相同生产批次信息即同一生产批次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集合,对于每个集合,再根据集合内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应用环境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根据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从而使得同一个批次的,且具备相同应用环境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可以采用同样的测试条件进行测试,便于进行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批量测试。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将所述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所述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对应的环境种类数量,所述环境种类数量为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存在的应用环境种类的数量;
判断所述环境种类数量是否为预设种类数量,所述预设种类数量为预设环境集合中所包括的应用环境的种类的数量,所述预设环境集合包括各个历史售卖区域对应的应用环境;
若所述环境种类数量为预设种类数量,则将具备相同应用环境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将相同的应用环境确定为所述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的应用环境;
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各自对应的测试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的环境种类数量是否为预设种类数量,若环境种类数量为预设种类数量,则对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根据应用环境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再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从而使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针对预设环境集合中的每个应用环境都会进行相应的测试,减小了由于测试不充分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导致伺服控制驱动器在新的应用环境下无法正常使用的可能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境种类数量不为预设种类数量,则根据每种应用环境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数量,从所述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确定出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并将所述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根据缺少的应用环境确定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所述缺少的应用环境为所述预设环境集合所包括的应用环境,且所述缺少的应用环境不属于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
将未划分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中,具备相同应用环境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将相同的应用环境确定为所述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
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环境种类数量不为预设种类数量,则从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选取出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并将选取出的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使该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为缺少的应用环境,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针对预设环境集合中的每个应用环境都会进行相应的测试,使测试后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在各种应用环境下都能正常使用,减小了由于测试不充分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导致伺服控制驱动器在新的应用环境下无法正常使用的可能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应用环境对应的历史测试条件;
获取使用反馈信息,所述使用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根据所述历史测试条件进行测试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售卖后产生的使用记录;
基于所述使用反馈信息以及所述历史测试条件,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获取各个应用环境分别对应的历史测试条件,并根据使用反馈信息进行适当的调整,将调整后的历史测试条件确定为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只需要对历史测试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不需要重新设置测试条件,简化了测试过程,使测试更加简单方便。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使用反馈信息以及所述历史测试条件,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包括:
基于所述使用反馈信息,判断所述使用反馈信息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是否存在产品问题;
若存在所述产品问题,则判断所述产品问题是否属于预设问题,所述预设问题为由于测试条件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问题;
若所述产品问题属于所述预设问题,则根据所述产品问题、所述使用反馈信息以及所述历史测试条件,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使用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历史测试条件,减小了由于历史测试条件设置不合理导致重复出现同一个问题的可能性,测试条件设置更加合理使测试结果更加可靠。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装置,包括:
区域获取模块,获取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
环境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
条件确定模块,基于所述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
目标测试模块,基于所述测试条件,对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区域获取模块获取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通过环境确定模块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通过条件确定模块确定测试条件,通过目标测试模块对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对于不同的应用环境设置不同的测试条件,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确定对应的测试条件,使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在对应的测试条件下进行测试,在对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时,考虑到了使用环境对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出厂测试的准确度以及出厂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质量,减少了售出后的驱动器由于环境条件所致使驱动器故障的几率,提高了购买者的体验,进一步地,对于不同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根据各自对应的待售卖区域对应有不同的测试条件,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出厂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质量,减小了出厂后的驱动器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条件确定模块在所述基于所述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以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所述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是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划分的;
获取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将所述测试条件确定为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组合划分模块,其中,所述组合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将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具体用于:
获取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生产批次信息;
根据所述生产批次信息,将具备相同生产批次信息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集合,以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
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确定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
根据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将所述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组合划分模块在所述根据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将所述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所述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对应的环境种类数量,所述环境种类数量为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存在的应用环境种类的数量;
判断所述环境种类数量是否为预设种类数量,所述预设种类数量为预设环境集合中所包括的应用环境的种类的数量,所述预设环境集合包括各个历史售卖区域对应的应用环境;
若所述环境种类数量为预设种类数量,则将具备相同应用环境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将相同的应用环境确定为所述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的应用环境;
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各自对应的测试条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组合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环境种类数量不为预设种类数量时,根据每种应用环境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数量,从所述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确定出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并将所述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根据缺少的应用环境确定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所述缺少的应用环境为所述预设环境集合所包括的应用环境,且所述缺少的应用环境不属于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
环境对应模块,用于将未划分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中,具备相同应用环境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将相同的应用环境确定为所述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
条件对应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条件确定模块在所述基于所述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时,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应用环境对应的历史测试条件;
获取使用反馈信息,所述使用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根据所述历史测试条件进行测试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售卖后产生的使用记录;
基于所述使用反馈信息以及所述历史测试条件,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条件确定模块在所述基于所述使用反馈信息以及所述历史测试条件,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时,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使用反馈信息,判断所述使用反馈信息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是否存在产品问题;
若存在所述产品问题,则判断所述产品问题是否属于预设问题,所述预设问题为由于测试条件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问题;
若所述产品问题属于所述预设问题,则根据所述产品问题、所述使用反馈信息以及所述历史测试条件,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测试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测试设备,该测试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中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对于不同的应用环境设置不同的测试条件,可以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确定对应的测试条件,使用对应的测试条件对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在对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时,考虑到了使用环境对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出厂测试的准确度以及出厂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质量,减少了售出后的驱动器由于环境条件所致使驱动器故障的几率,提高了购买者的体验,进一步地,对于不同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根据各自对应的待售卖区域对应有不同的测试条件,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出厂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质量,减小了出厂后的驱动器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
2、判断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的环境种类数量是否为预设种类数量,若环境种类数量为预设种类数量,则对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根据应用环境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再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从而使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针对预设环境集合中的每个应用环境都会进行相应的测试,减小了由于测试不充分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导致伺服控制驱动器在新的应用环境下无法正常使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测试条件确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集合划分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环境种类数量判断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确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使用反馈信息获取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产品问题判断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测试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伺服驱动器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定位系统目前在各个领域都会有应用,因此伺服控制驱动器会对应多种应用环境。伺服控制驱动器为把控制和驱动两种功能集成在一起的产品。
对于伺服控制驱动器的生产商,通常会一次性生产大批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生产后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会按照需求,对应销往多个待售卖地区,例如生产出100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预计将50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销售至北京,将20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销售至深圳,将30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销售至内蒙古。在伺服控制驱动器生产时,已经确定出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预计售卖的区域,也即确定出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待售卖区域,之后对生产出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测试无误后,伺服控制驱动器将被运送至对应的待售卖区域进行售卖。
在进行出厂测试时,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都会按照统一的测试条件进行测试,测试条件均以区间的形式体现,如果测试条件的区间设置较小,则不能完全覆盖所有待售卖区域对应的环境,例如,设置统一的测试条件:温度0-20℃、风速0-13.8m/s以及空气湿度0-20%;北京的气候较冷,温度较低,冬季温度会低于0℃;内蒙古风速较快,风速经常会高于13.8m/s;深圳作为沿海城市,空气湿度往往会高于20%;如果将测试条件中的区间设置过大,则会降低测试的效率,并且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采用统一的测试条件进行测试,无法很好的完成测试过程。
但是针对不同待售卖区域对应的环境设置不同的测试条件,既可以使测试结果更加可靠,又不会降低测试的效率。
为了更好的测试伺服控制驱动器能否在对应的环境下正常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由测试设备执行,其中,参照图1,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
其中,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为需要进行测试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待售卖区域为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预计售卖的区域。
具体地,在对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时,获取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待售卖区域。
步骤S102、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
其中,应用环境为待售卖区域的环境,更具体地,应用环境为该待售卖区域在最近一个周期内的温度水平区间、空气湿度水平区间以及风速水平区间,其中,周期可以为一年,也可以为两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例如:待售卖区域为北京,若北京去年的最高温度为40度,最低温度为-10度,则待售卖区域的温度水平区间为[-10,40]。
具体地,获取待售卖区域的环境的方式具体可以包括通过天气预报获取,还可以包括从历史环境数据库中获取,历史环境数据库用于存储伺服控制驱动器历史售卖区域的环境。
步骤S103、基于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
其中,测试条件包括温度条件、风速条件以及空气湿度条件。
具体地,在确定温度条件时,具体可以将(应用环境中的温度水平区间的下限值-第一温度标准值)作为温度条件的下限值,将(应用环境中的温度水平区间的上限值+第二温度标准值)作为温度条件的上限值。也即:
温度条件:[温度水平区间的下限值-第一温度标准值,温度水平区间的上限值+第二温度标准值];
同理,风速条件:[风速水平区间的下限值-第一风速标准值,风速水平区间的上限值+第二风速标准值];
空气湿度条件:[空气湿度水平区间的下限值-第一湿度标准值,空气湿度水平区间的上限值+第二湿度标准值]。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温度标准值与第二温度标准值、第一风速标准值与第二风速标准值、第一湿度标准值与第二湿度标准值可以为相同数值,可以为不同数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例如:温度水平区间为[0℃,20℃],风速水平区间为[0m,13.8m/s],空气湿度区间为[0%,20%],则温度条件为[-5℃,25℃]、风速条件为[0m/s,15m/s]以及空气湿度条件为[0%,30%]。
步骤S104、基于测试条件,对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具体地,对于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使用对应的测试条件进行测试,并记录每个测试项目测试得到的数据,即测试结果,其中,测试项目包括线位移信号、Iq电流、母线电压以及功率电流,例如:伺服控制驱动器2的测试结果包括线位移信号2V、Iq电流0.5A、母线电压11V以及功率电流4A。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确定对应的测试条件,使用对应的测试条件对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在对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时,考虑到了使用环境对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出厂测试的准确度以及出厂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质量,减少了售出后的驱动器由于环境条件所致使驱动器故障的几率,提高了购买者的体验,进一步地,对于不同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根据各自对应的待售卖区域对应有不同的测试条件,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出厂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质量,减小了出厂后的驱动器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
进一步地,测试设备还可以一次性完成多台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具体地,该测试设备配置有多台测试负载箱,可同时测试多台伺服控制驱动器,每台测试负载箱通过工装电缆与伺服控制驱动器连接,一台测试负载箱连接一台伺服控制驱动器,若某台伺服控制驱动器在测试过程中出现故障,可对该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脱机本地测试,不影响其它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进度,在进行测试时,各个测试负载箱连接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均为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当测试设备同时对多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时,根据每个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每个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并根据该测试条件,控制对应的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完成测试。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步骤S104之后,还可以包括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性能等级,具体可以包括:获取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预设测试结果范围;基于预设测试结果范围和测试结果,确定性能等级。
具体地,对于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性能,在生产时都会有预估的标准,即预设测试结果范围,也即,对于不同的测试项目,对应有不同的预设测试结果范围。其中,每个测试项目对应的预设测试结果范围包括良好范围、合格范围以及不合格范围。
获取到各个测试项目对应的预设测试结果范围后,将测试结果的各个测试项目的测试数据,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预设测试结果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各个测试项目是否均处于良好范围,若每个测试项目均属于良好范围,则确定该伺服控制驱动器为第一性能等级;若存在测试项目属于合格范围,且不存在测试项目属于不合格范围,则该伺服控制驱动器为第二性能等级,若存在测试项目属于不合格范围,则该伺服控制驱动器为第三性能等级。
例如,对于上述步骤S104中的伺服控制驱动器2,预设测试结果范围见下表,
其中,线位移信号测试项目的测试结果为2V,属于良好范围,Iq电流测试项目的测试结果为0.5A,属于良好范围,母线电压测试项目的测试结果为11V,属于合格范围,功率电流测试项目的测试结果为4A,属于良好范围,则伺服控制驱动器2为第二性能等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步骤S103中,基于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具体可以通过步骤S1031、步骤S1032以及步骤S1033实现,参照图2,其中:
步骤S1031、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以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
其中,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是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划分的。
具体地,伺服控制驱动器为批量生产的产品,出厂时需要统一测试,在对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统一测试之前,根据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应用环境将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之后再逐一对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其中,对于当前正在进行测试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也即对于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所在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将该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所在的组合确定为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
其中,在根据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应用环境将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时,可以将具备相同的应用环境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组合,例如:一共有5个等待测试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分别为伺服控制驱动器3、伺服控制驱动器4、伺服控制驱动器5、伺服控制驱动器6以及伺服控制驱动器7,其中,伺服控制驱动器3、伺服控制驱动器4与伺服控制驱动器6均对应应用环境a,伺服控制驱动器5与伺服控制驱动器7均对应应用环境b,则伺服控制驱动器3、伺服控制驱动器4与伺服控制驱动器6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伺服控制驱动器5与伺服控制驱动器7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
步骤S1032、获取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其中,测试条件均为预先设置好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都各自对应有测试条件。
步骤S1033、将测试条件确定为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具体地,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都各自对应有一个应用环境,获取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对应的测试条件,并将获取的测试条件确定为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从而对于一个组合内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在进行测试时,不需要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均执行一次分析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确定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的步骤,而仅需要在创建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时,确定一次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的测试条件即可,在对相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时,仅需要确定出预先确定好的测试条件,从而有利于提高批量测试时的效率。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将伺服控制驱动器根据应用环境划分为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将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作为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中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减少了批量测试时,确定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的频率,从而提高了批量测试伺服控制驱动器时的测试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的准确率,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将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时,具体可以通过步骤S103a、步骤S103b、步骤S103c以及步骤S103d实现,参照图3,其中:
步骤S103a、获取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生产批次信息。
具体地,由于伺服控制驱动器为批量生产的产品,所以对于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都有各自对应的生产批次,获取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生产批次信息,生产批次信息为预先设置好的。例如:伺服控制驱动器8的生产批次信息为N101,伺服控制驱动器9的生产批次信息为N102,伺服控制驱动器10的生产批次信息为N102,伺服控制驱动器11的生产批次信息为N102,伺服控制驱动器12的生产批次信息为N101,伺服控制驱动器13的生产批次信息为N102。
步骤S103b、根据生产批次信息,将具备相同生产批次信息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集合,以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
具体地,由于同一批次生产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具有更加接近的产品性能,所以在对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时,可以根据伺服控制驱动器的生产批次信息将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的伺服控制驱动器都具有相同生产批次信息,例如:对于上述步骤S103a示例中的6个伺服控制驱动器,根据生产批次信息划分为2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伺服控制驱动器8和伺服控制驱动器12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X,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X中伺服控制驱动器的生产批号均为N101,伺服控制驱动器9、伺服控制驱动器10、伺服控制驱动器11和伺服控制驱动器13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Y,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Y中伺服控制驱动器的生产批号均为N102。
步骤S103c、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确定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
具体地,对于同一批次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预计的售卖区域存在不同,在进行测试时,需要考虑同一批次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的预计的售卖区域的应用环境,以便于对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因此,在分组时,将同一批次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集合后,还可以再将该集合中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按照应用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组。故而,对于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以便于对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进行划分,例如:对于上述步骤S103b示例中的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Y,其中,伺服控制驱动器9和伺服控制驱动器10均对应应用环境g,伺服控制驱动器11和伺服控制驱动器13均对应应用环境h。
步骤S103d、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将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具体地,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为例,以说明将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划分为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的方式,具体地,将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根据对应的应用环境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有不同的应用环境,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例如:对于上述步骤S103c示例中的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Y,将伺服控制驱动器9和伺服控制驱动器10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该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为应用环境g,将伺服控制驱动器11和伺服控制驱动器13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该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为应用环境h。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将具有相同生产批次信息即同一生产批次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集合,对于每个集合,再根据集合内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应用环境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根据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从而使得同一个批次的,且具备相同应用环境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可以采用同样的测试条件进行测试,便于进行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批量测试。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步骤S103d中,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将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具体可以通过步骤Sa1、步骤Sa2、步骤Sa3以及步骤Sa4实现,参照图4,其中:
步骤Sa1、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对应的环境种类数量。
其中,环境种类数量为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存在的应用环境种类的数量。
具体地,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会销售到不同区域,对应不同的应用环境,确定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并统计应用环境的种类数量,作为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对应的环境种类数量。
例如: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Z中包括5个伺服控制驱动器,5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应用环境分别为应用环境c,应用环境d,应用环境c,应用环境e,应用环境f,则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Z对应的环境种类数量为4。
步骤Sa2、判断环境种类数量是否为预设种类数量。
其中,预设种类数量为预设环境集合中所包括的应用环境的种类的数量,预设环境集合包括各个历史售卖区域对应的应用环境,历史售卖区域即伺服控制驱动器以往售卖到的全部区域,预设环境集合为历史售卖区域对应的应用环境的集合,例如预设环境集合为{应用环境c,应用环境d,应用环境c,应用环境e,应用环境f}。
具体地,伺服控制驱动器会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待售卖区域也并非最终的售卖区域,所以对于同一生产批次的伺服控制驱动器,预设环境集合中的应用环境均可能为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最终售卖区域对应的环境,对于同一生产批次的伺服控制驱动器,针对预设环境集合中的每个应用环境都应该进行测试,以使得同一生产批次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无论最终的售卖区域是否为待售卖区域,均能正常使用,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因此,判断环境种类数量是否为预设种类数量,从而判断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对应的应用环境是否完全覆盖预设环境集合中的应用环境。
步骤Sa3、若环境种类数量为预设种类数量,则将具备相同应用环境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将相同的应用环境确定为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的应用环境。
具体地,若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对应的应用环境完全覆盖预设环境集合中的应用环境,则对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根据应用环境进行划分时,直接将具备相同应用环境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且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为相同的应用环境。
步骤Sa4、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各自对应的测试条件。
具体地,根据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应用环境对应的测试条件,并将该测试条件作为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判断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的环境种类数量是否为预设种类数量,若环境种类数量为预设种类数量,则对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根据应用环境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再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从而使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针对预设环境集合中的每个应用环境都会进行相应的测试,减小了由于测试不充分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导致伺服控制驱动器在新的应用环境下无法正常使用的可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步骤Sa2之后,还包括步骤Sa21、步骤Sa22以及步骤Sa23,参照图5,其中:
步骤Sa21、若环境种类数量不为预设种类数量,则根据每种应用环境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数量,从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确定出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并将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确定为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根据缺少的应用环境确定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
其中,缺少的应用环境为预设环境集合所包括的应用环境,且缺少的应用环境不属于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
具体地,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为例,说明将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划分为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的步骤,具体地,若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的环境种类数量不为预设种类数量,即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对应的应用环境未完全覆盖预设环境集合中的应用环境,且,预设种类数量-环境种类数量=1,为了测试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在各种应用环境下是否都能正常使用,需要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对应的应用环境完全覆盖预设环境集合中的应用环境,为此需要从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选取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并将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确定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且该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为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相较于预设环境集合所缺少的。
更具体地,可以根据比例从每种应用环境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中随机选取对应比例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也可以从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随机选取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例如:预设数量为3,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对应的应用环境包括应用环境1以及应用环境2,预设环境集合为{应用环境1,应用环境2,应用环境3},也即缺少的应用环境为应用环境3。若应用环境1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数量为10,应用环境2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数量为5,则需要从应用环境1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中选取2个伺服控制驱动器,从应用环境2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中选取1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并将选取的3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确定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将应用环境3确定为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
进一步地,若环境种类数量不为预设种类数量,且,预设种类数量-环境种类数量=n(n≥2),为了测试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在各种应用环境下是否都能正常使用,需要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对应的应用环境完全覆盖预设环境集合中的应用环境,为此需要从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选取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其中,预设数量可以为n*预设基础数量,若预设基础数量设置为3,缺少的应用环境的数量为2,则预设数量为6,并将选取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n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中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数量均为预设基础数量,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均为缺少的应用环境,且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各不相同。
更进一步地,可以根据比例从每种应用环境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中随机选取对应比例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也可以从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随机选取(n*预设基础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将选取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n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的划分方式可以为随机划分,也可以为按照选取顺序进行顺序划分;例如:预设基础数量为3,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对应的应用环境包括应用环境1以及应用环境2,预设环境集合包括应用环境1、应用环境2、应用环境3以及应用环境4,则缺少的应用环境为应用环境3以及应用环境4,应用环境1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数量为10,应用环境2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数量为5,则需要从应用环境1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中选取4个伺服控制驱动器,从应用环境2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中选取2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并将选取的6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两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分别为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A和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B,并将应用环境3确定为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A对应的应用环境,应用环境4确定为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B对应的应用环境。
步骤Sa22、将未划分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中,具备相同应用环境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将相同的应用环境确定为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
具体地,对于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选取后剩下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即未划分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根据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应用环境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且使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为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中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相同的应用环境。
步骤Sa23、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具体地,将该任意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划分为至少一个组合后,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每个应用环境对应的测试条件,即可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若环境种类数量不为预设种类数量,则从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选取出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并将选取出的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使该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为缺少的应用环境,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针对预设环境集合中的每个应用环境都会进行相应的测试,使测试后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在各种应用环境下都能正常使用,减小了由于测试不充分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导致伺服控制驱动器在新的应用环境下无法正常使用的可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步骤S103中,基于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具体可以通过步骤Sb1、步骤Sb2以及步骤Sb3实现,参照图6,其中:
步骤Sb1、获取应用环境对应的历史测试条件。
具体地,在基于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时,可以参考历史已经完成出厂测试并已售卖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历史测试条件。其中,每个已售卖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历史测试条件,是根据该已售卖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而确定的,也即每个历史测试条件对应有一个应用环境。
在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时,可以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查找历史测试条件中对应该应用环境的历史测试条件,以获得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所对应的历史测试条件。
步骤Sb2、获取使用反馈信息。
其中,使用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根据历史测试条件进行测试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售卖后产生的使用记录,具体地该使用反馈信息可以是售卖后由用户输入的使用反馈信息而被测试设备获取到的。该使用反馈信息包括用户输入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使用体验,例如:编号为14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使用性能良好或者编号为15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在温度为100°c工作时产生故障。
步骤Sb3、基于使用反馈信息以及历史测试条件,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具体地,根据使用反馈信息判断历史测试条件是否存在问题,若存在问题,则对历史测试条件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历史测试条件确定为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若历史测试条件不存在问题,则直接将历史测试条件确定为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例如:上述步骤Sb2示例中的编号为14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不存在问题,编号为14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历史测试条件不需要进行调整;编号为15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存在问题,该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历史测试条件需要进行调整。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获取各个应用环境分别对应的历史测试条件,并根据使用反馈信息进行适当的调整,将调整后的历史测试条件确定为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只需要对历史测试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不需要重新设置测试条件,简化了测试过程,使测试更加简单方便。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步骤Sb3中,基于使用反馈信息以及历史测试条件,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具体可以通过步骤Sb31、步骤Sb32以及步骤Sb33实现,参照图7,其中:
步骤Sb31、基于使用反馈信息,判断使用反馈信息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是否存在产品问题。
具体地,使用反馈信息用于表征伺服控制驱动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情况,具体可以包括产品性能良好,还可以包括产品性能较差以及故障情况,故障情况用于表征伺服控制驱动器使用过程中的产生的故障,此处不再一一列举;产品问题用于表征伺服控制驱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可以包括零件松动、极端温度下产品性能较差、潮湿环境下产品性能较差以及伺服控制驱动器老化。
若使用反馈信息为产品性能良好,则伺服控制驱动器不存在产品问题;若使用反馈信息为产品性能较差以及故障情况,则伺服控制驱动器存在产品问题。
步骤Sb32、若存在产品问题,则判断产品问题是否属于预设问题。
其中,预设问题为由于测试条件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问题。
具体地,预设问题用于表征可以通过测试发现的问题,具体可以包括零件松动、极端温度下产品性能较差、潮湿环境下产品性能较差,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若伺服控制驱动器存在产品问题,则判断产品问题是否包含在预设问题中,例如:产品问题为极端温度下产品性能较差,则产品问题属于预设问题。
步骤Sb33、若产品问题属于预设问题,则根据产品问题、使用反馈信息以及历史测试条件,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具体地,若产品问题属于预设问题,则说明产品问题可以通过测试发现,属于测试条件设置不合理导致未及时发现的问题,需要根据产品问题调整历史测试条件,并将调整后的历史测试条件确定为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例如:若产品问题为极端温度下产品性能较差,则产品问题属于预设问题,需要对历史测试条件进行调整,需要增设一些极端温度下的测试条件;若产品问题为伺服控制驱动器老化,则产品问题不属于预设问题,不需要对历史测试条件进行调整。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使用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历史测试条件,减小了由于历史测试条件设置不合理导致重复出现同一个问题的可能性,测试条件设置更加合理使测试结果更加可靠。
上述实施例从方法流程的角度介绍一种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下述实施例从虚拟模块或者虚拟单元的角度介绍了一种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装置,具体详见下述实施例。
参照图8,一种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装置800,包括:
区域获取模块801,获取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
环境确定模块802,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
条件确定模块803,基于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
目标测试模块804,基于测试条件,对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具体地,可以通过区域获取模块801获取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通过环境确定模块802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通过条件确定模块803确定测试条件,通过目标测试模块804对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对于不同的应用环境设置不同的测试条件,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确定对应的测试条件,使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在对应的测试条件下进行测试,在对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时,考虑到了使用环境对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出厂测试的准确度以及出厂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质量,减少了售出后的驱动器由于环境条件所致使驱动器故障的几率,提高了购买者的体验,进一步地,对于不同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根据各自对应的待售卖区域对应有不同的测试条件,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出厂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质量,减小了出厂后的驱动器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条件确定模块803在基于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时,具体用于:
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以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是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划分的;
获取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将测试条件确定为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800还包括组合划分模块,其中,组合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将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具体用于:
获取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生产批次信息;
根据生产批次信息,将具备相同生产批次信息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集合,以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
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确定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
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将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组合划分模块在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将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时,具体用于:
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对应的环境种类数量,环境种类数量为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存在的应用环境种类的数量;
判断环境种类数量是否为预设种类数量,预设种类数量为预设环境集合中所包括的应用环境的种类的数量,预设环境集合包括各个历史售卖区域对应的应用环境;
若环境种类数量为预设种类数量,则将具备相同应用环境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将相同的应用环境确定为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的应用环境;
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各自对应的测试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800还包括:
组合确定模块,用于当环境种类数量不为预设种类数量时,根据每种应用环境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数量,从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确定出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并将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根据缺少的应用环境确定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缺少的应用环境为预设环境集合所包括的应用环境,且缺少的应用环境不属于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
环境对应模块,用于将未划分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中,具备相同应用环境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将相同的应用环境确定为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
条件对应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条件确定模块803在基于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时,具体用于:
获取应用环境对应的历史测试条件;
获取使用反馈信息,使用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根据历史测试条件进行测试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售卖后产生的使用记录;
基于使用反馈信息以及历史测试条件,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条件确定模块803在基于使用反馈信息以及历史测试条件,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时,具体用于:
基于使用反馈信息,判断使用反馈信息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是否存在产品问题;
若存在产品问题,则判断产品问题是否属于预设问题,预设问题为由于测试条件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问题;
若产品问题属于预设问题,则根据产品问题、使用反馈信息以及历史测试条件,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从实体装置的角度介绍了一种测试设备,如图9所示,图9所示的测试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3。其中,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3相连,如通过总线902相连。可选地,测试设备9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9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904不限于一个,该测试设备9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9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9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9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9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9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9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9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9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9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其中,测试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还可以为服务器等。图9示出的测试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应用环境设置不同的测试条件,可以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根据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确定对应的测试条件,使用对应的测试条件对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在对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时,考虑到了使用环境对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出厂测试的准确度以及出厂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质量,减少了售出后的驱动器由于环境条件所致使驱动器故障的几率,提高了购买者的体验,进一步地,对于不同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根据各自对应的待售卖区域对应有不同的测试条件,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出厂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质量,减小了出厂后的驱动器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
基于所述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
基于所述测试条件,对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以确定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所述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是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划分的;
获取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将所述测试条件确定为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将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包括:
获取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生产批次信息;
根据所述生产批次信息,将具备相同生产批次信息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集合,以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
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确定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
根据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将所述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将所述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所包括的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所述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对应的环境种类数量,所述环境种类数量为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存在的应用环境种类的数量;
判断所述环境种类数量是否为预设种类数量,所述预设种类数量为预设环境集合中所包括的应用环境的种类的数量,所述预设环境集合包括各个历史售卖区域对应的应用环境;
若所述环境种类数量为预设种类数量,则将具备相同应用环境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将相同的应用环境确定为所述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的应用环境;
根据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各自对应的测试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境种类数量不为预设种类数量,则根据每种应用环境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数量,从所述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集合中,确定出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并将所述预设数量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至少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根据缺少的应用环境确定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所述缺少的应用环境为所述预设环境集合所包括的应用环境,且所述缺少的应用环境不属于所述各个伺服控制驱动器各自对应的应用环境;
将未划分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中,具备相同应用环境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划分为一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并将相同的应用环境确定为所述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
根据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应用环境,确定每个伺服控制驱动器组合对应的测试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应用环境对应的历史测试条件;
获取使用反馈信息,所述使用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根据所述历史测试条件进行测试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售卖后产生的使用记录;
基于所述使用反馈信息以及所述历史测试条件,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使用反馈信息以及所述历史测试条件,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包括:
基于所述使用反馈信息,判断所述使用反馈信息对应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是否存在产品问题;
若存在所述产品问题,则判断所述产品问题是否属于预设问题,所述预设问题为由于测试条件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问题;
若所述产品问题属于所述预设问题,则根据所述产品问题、所述使用反馈信息以及所述历史测试条件,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测试条件。
8.一种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区域获取模块,获取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
环境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待售卖区域,确定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的应用环境;
条件确定模块,基于所述应用环境,确定测试条件;
目标测试模块,基于所述测试条件,对所述目标伺服控制驱动器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9.一种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测试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中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
CN202310813992.9A 2023-07-05 2023-07-05 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520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3992.9A CN116520816B (zh) 2023-07-05 2023-07-05 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3992.9A CN116520816B (zh) 2023-07-05 2023-07-05 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0816A true CN116520816A (zh) 2023-08-01
CN116520816B CN116520816B (zh) 2023-09-05

Family

ID=87406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13992.9A Active CN116520816B (zh) 2023-07-05 2023-07-05 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081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09847A (ja) * 2003-06-16 2005-01-13 Ind Technol Res Inst 遠隔環境条件模擬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070019769A1 (en) * 2003-06-30 2007-01-25 Green Marilynn P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testing a mobile terminal in test conditions that emulate an operating environment
US20210286922A1 (en) * 2017-02-10 2021-09-16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Test planning device and test planning method
US20210318948A1 (en) * 2020-04-09 2021-10-14 The Toronto-Dominion Bank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Application Testing
US20220012677A1 (en) * 2020-06-02 2022-01-13 Autonomous Shelf, Inc. Systems, methods, computing platforms, and storage media for directing and controlling an autonomous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in a retail control territory
US20220058113A1 (en) * 2018-12-27 2022-02-24 Hitachi Astemo, Ltd. Test environment determination device and test environm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CN115015661A (zh) * 2022-06-01 2022-09-06 深圳市德普华电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75831A (zh) * 2022-09-13 2023-01-06 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及云的新能源电池安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WO2023040976A1 (zh) * 2021-09-15 2023-03-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09847A (ja) * 2003-06-16 2005-01-13 Ind Technol Res Inst 遠隔環境条件模擬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070019769A1 (en) * 2003-06-30 2007-01-25 Green Marilynn P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testing a mobile terminal in test conditions that emulate an operating environment
US20210286922A1 (en) * 2017-02-10 2021-09-16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Test planning device and test planning method
US20220058113A1 (en) * 2018-12-27 2022-02-24 Hitachi Astemo, Ltd. Test environment determination device and test environm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US20210318948A1 (en) * 2020-04-09 2021-10-14 The Toronto-Dominion Bank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Application Testing
US20220012677A1 (en) * 2020-06-02 2022-01-13 Autonomous Shelf, Inc. Systems, methods, computing platforms, and storage media for directing and controlling an autonomous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in a retail control territory
WO2023040976A1 (zh) * 2021-09-15 2023-03-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015661A (zh) * 2022-06-01 2022-09-06 深圳市德普华电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75831A (zh) * 2022-09-13 2023-01-06 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及云的新能源电池安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0816B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3906B (zh) 一种大气能见度预测的方法及设备
CN1804808A (zh) 优化测试顺序的方法
US923037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status of at least one machin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the method
CN114357812B (zh) 产品可靠性试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451122B (zh) 一种故障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191107B2 (en) Ranking defects with yield impacts
CN116520816B (zh) 伺服控制驱动器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02166A (zh) 一种基于其他设备数据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214381B (zh) 一种基于低温环境下的固态硬盘智能温控方法及系统
CN114140034A (zh) 基于工况的质量监控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102804A (zh) 一种预测设备器件寿命的方法及装置
US10372849B2 (en) Performing and communicating sheet metal simulations employing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CN114219461A (zh) 基于多生产工况的生产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5249131A (zh) 确定员工工作质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和介质和程序
CN116070972B (zh) 汽车零部件抽检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13263A (zh) 仿真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00151046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where memory error occurs
WO2009081696A1 (ja) データ解析装置、データ解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439206B1 (ko) 잡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8013026B (zh) 查询结果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491845B (zh) 一种存储产品控制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6910531A (zh) 模型训练及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991149B (zh) 一种费控产品检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52513A (zh) 一种法兰储存车间的出入库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596187A (zh) 一种基于多云平台的服务器运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