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9889B - 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19889B
CN116519889B CN202310786224.9A CN202310786224A CN116519889B CN 116519889 B CN116519889 B CN 116519889B CN 202310786224 A CN202310786224 A CN 202310786224A CN 116519889 B CN116519889 B CN 1165198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torage tank
connecting passage
mixed gas
mixing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862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19889A (zh
Inventor
黄印
颜湘莲
高克利
李志兵
王雯
王浩
何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to CN2023107862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198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19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9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19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98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3/00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 H02B13/02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with metal casing
    • H02B13/035Gas-insulated switchgear
    • H02B13/065Means for detecting or reacting to 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fects
    • H02B13/0655Means for detecting or reacting to 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fects through monitoring changes of gas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6Calibrating gas analys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3/00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 H02B13/02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with metal casing
    • H02B13/035Gas-insulated switchgear
    • H02B13/055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ga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包括气室接口、质量流量控制器、气体检测校准模块、储气罐、储液罐、压缩机、第一连接通路、第二连接通路、第三连接通路及第四连接通路;各个部件及通路通过不同的配合形成了固液分离过程、标准气体自校准过程、混合气的校准过程及混合气体回充过程,从而实现了对气体混合比的在线监测及自校准,同时还可根据检测结果发出警报。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自动完成对混合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装置的自动校准,且将校准后的混合气体混匀后直接回充至气室,保证混合气体的绝缘和灭弧性能,且可以在校准过程中及时判断气室混合比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时还可以进行报警,确保气室内混合气体比符合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运维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寻找替代六氟化硫(SF6)的气体。SF6具有出色的绝缘和灭弧性能,被广泛用于电力设备,但它同时也是一种强温室效应气体,全球增温潜势是CO2的24300倍,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使用已受到严格限制。目前,我国电网正在试点应用替代SF6的环保电气设备,以全氟异丁腈(C4F7N)和CO2混合气体作为绝缘介质,C4F7N的体积占比低于15%。这种环保电气设备可以大幅度减少对SF6的依赖,降低设备对环境的温室效应达95%以上。
在C4F7N/CO2混合气体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气体的混合比是否会改变是运行人员关心的重要问题。这是因为混合气体混合比直接影响设备的绝缘和灭弧性能。由于设备的密封材料对C4F7N和CO2两种气体分子的泄漏率不同,加上在开断等实际工作状态中,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分解和复合,可能导致混合气体混合比下降,从而引起设备故障。相较于纯SF6设备,环保气体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运行人员更加关注。
在运C4F7N/CO2混合气体绝缘电气设备一般只安装了密度继电器作为设备气体状态的监测仪表。当需要进行设备维护时,通常在现场使用便携式的混合比检测仪进行设备气体的混合比带电检测。然而,这种方法不能实现混合比实时在线监测,其时效性不足。这种C4F7N/CO2混合比检测仪主要采用微热导传感器法,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传感器出现零点漂移、温漂和灵敏度下降等问题,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方法及装置,实时获得运行设备中C4F7N/CO2混合气体的混合比,并利用气体对混合比检测单元进行校准,还可将分离后的C4F7N和CO2进行混匀,待检测混合比满足条件后回充至气室,不会改变设备运行气体状态,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包括气室接口、质量流量控制器、气体检测校准模块、储气罐、储液罐、压缩机、第一连接通路、第二连接通路、第三连接通路及第四连接通路;所述第一连接通路一端连接所述气室接口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储液罐,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及所述气体检测校准模块依次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路上,所述储气罐及所述储液罐上还分别对应设置第一温控组件及第二温控组件;所述第二连接通路连通所述储液罐及所述第一连接通路,其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通路的位置为第一连通位,所述第一连通位设于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与所述气室接口之间;所述第三连接通路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通位,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连接通路,其连通位置设于所述第一连通位与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之间,所述第三连接通路上设有压缩机;所述第四连接通路一端连接于所述空气储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气室接口,所述压缩机同时经过所述第四连接通路;启动第一温控组件及第二温控组件对所述储气罐及所述储液罐进行降温至预设温度,所述气室接口接收气室的混合气体经过所述第一连接通路并经过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进入所述储气罐,由于储气罐内温度的改变,实现了混合气体气液分离,并将部分液体送入储液罐,形成固液分离过程;通过调节第二温控组件升温至预设温度,使储液罐内液体转变为气体,气体经第二连接通路第一连通位进入第一连接通路再进入储气罐,气体经过第一连接通路时在气体检测校准模块进行校准,形成标准气体自校准过程;气体进入储气罐后,再次与储气罐内混合气体进行混合,然后启动压缩机,二次混合后的气体进入储液罐,经第二连接通路进入压缩机,然后经第三连接通路进入第一连接通路,并经过气体检测模块进行校准后再次进入储气罐内,形成混合气的校准过程;再次启动压缩机,经过校准的混合气体从储气罐内经过第四连接通路及压缩机经所述气室接口回充至气室,形成混合气体的回充过程。
具体而言,该装置适用于沸点不同的气体的混合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通路上还设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及减压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气室接口与所述第一连通位之间,所述减压阀设于所述第一连通位与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设于所述气体检测校准模块与所述储气罐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通路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及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靠近所述储液罐设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其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通路上设置第四电磁阀及第五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一连通位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第五电磁阀设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连接通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接通路上设置第六电磁阀,所述第六电磁阀设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储气罐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罐上还设置压力第一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罐上还设置混合气体搅拌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罐与所述储液罐之间还设置液位计。
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罐与所述储液罐之间设置第七电磁阀。
具体而言,通过设置的液位计,能够检测从储气罐内流向储液罐内的液体的总量;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七电磁阀便于将所述储气罐及所述储液罐连通或隔开。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能够自动完成对混合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装置的自动校准,且将校准后的混合气体混匀后直接回充至气室,保证混合气体的绝缘和灭弧性能,且可以在校准过程中及时判断气室混合比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时还可以进行报警,确保气室内混合气符合要求,从而确保混合气体设备的可靠运行。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从气室内抽取混合气体,混和气体为C4F7N和CO2,进行气液分离得C4F7N液体,并分离出部分液体;
步骤二、将分离的C4F7N液体转化至气体状态进行自校准;
步骤三、将分离转化后得到的C4F7N气体再次混入混气体内混匀,并进行校准;
步骤四,经过校准的混合气体若符合预设混合比则回充至气室,若不符合预设的混合比则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比的判定方法为,步骤二中纯C4F7N气体的红外光谱检测值设为L,步骤三中混合气体的红外光谱检测值设为L,则对应的C4F7N/CO2的比值为V,设定符合要求的C4F7N/ CO2的比值为V;若预定时间内测得的(V−V)/V为(1±0.5)%之间的数值,则符合要求,将混合气体回充至气室;若(V−V)/V为(1±0.5)%之外的数值则不符合要求,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气体气液分离的原理是,C4F7N的沸点高于CO2
进一步地,当检测的(V−V)/V的数值不符合(1±0.5)%之间时,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气体进行第二次校准,若(V−V)/V仍为(1±0.5)%之外的数值则不符合要求,发出警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方法,能够自动完成对C4F7N/CO2混合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装置的自动校准,且将校准后的混合气体混匀后直接回充至气室,保证混合气体的绝缘和灭弧性能,且可以在校准过程中及时判断气室混合比是否符合要求,还可以进行报警,确保C4F7N/CO2混合气体设备的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附图仅用于表示优选实施例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对应固液分离过程路径;
图3是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对应标准气体自校准过程;
图4是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对应混合气体校准过程;
图5是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对应混合气体回充过程;
图中,1、气室接口, 2、气体检测校准模块,3、储气罐,4、储液罐,5、压缩机,6、第一连接通路,7、第二连接通路,8、第三连接通路,9、第四连接通路;
31、第一温控组件,32、第一压力传感器,33、温度传感器,34、混合气体搅拌装置,41、第二温控组件,42、液位计,43、第七电磁阀,61、质量流量控制器,62、第一连通位,63、第一电磁阀,64、第二电磁阀,65、减压阀,71、第二压力传感器,72、第三电磁阀,81、第四电磁阀,82、第五电磁阀,91、第六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用于C4F7N/CO2混合气体在线监测及校准,其包括气室接口1、质量流量控制器61、气体检测校准模块2、储气罐3、储液罐4、压缩机5、第一连接通路6、第二连接通路7、第三连接通路8及第四连接通路9;所述第一连接通路6一端连接所述气室接口1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气罐3,所述储气罐3连通所述储液罐4,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61及所述气体检测校准模块2依次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路6上,所述储气罐3及所述储液罐4上还分别对应设置第一温控组件31及第二温控组件41;所述第二连接通路7连通所述储液罐4及所述第一连接通路6,其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通路6的位置为第一连通位62,所述第一连通位62设于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61与所述气室接口1之间;所述第三连接通路8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通位62,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连接通路6,其连通位置设于所述第一连通位62与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61之间,所述第三连接通路8上设有压缩机5;所述第四连接通路9一端连接于所述空气储罐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气室接口1,所述压缩机5同时经过所述第四连接通路9;启动第一温控组件31及第二温控组件41对所述储气罐3及所述储液罐4进行降温至预设温度,所述气室接口1接收气室的混合气体经过所述第一连接通路6并经过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61进入所述储气罐3,由于储气罐3内温度的改变,实现了混合气体气液分离,并将部分液体送入储液罐4,形成固液分离过程,参照图2所示;通过调节第二温控组件41升温至预设温度,使储液罐4内液体转变为气体,气体经第二连接通路7第一连通位62进入第一连接通路6再进入储气罐3,气体经过第一连接通路6时在气体检测校准模块2进行校准,形成标准气体自校准过程,参照图3所示;气体进入储气罐3后,再次与储气罐内3混合气体进行混合,然后启动压缩机5,二次混合后的气体进入储液罐4,经第二连接通路7进入压缩机5,然后经第三连接通路8进入第一连接通路6,并经过气体检测模块2进行校准后再次进入储气罐3内,形成混合气的校准过程,参照图4所示;再次启动压缩机5,经过校准的混合气体从储气罐3内经过第四连接通路9及压缩机5经所述气室接口1回充至气室,形成混合气体的回充过程,参照图5所示。
继续参照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通路6上还设置第一电磁阀63、第二电磁阀64及减压阀65;所述第一电磁阀63设于所述气室接口1与所述第一连通位62之间,所述减压阀65设于所述第一连通位62与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61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64设于所述气体检测校准模块2与所述储气罐3之间。应当理解的是,将气室内混合气体通过气室接口1送至该装置时,打开第一电磁阀63和第二电磁阀64,关闭其他电磁阀,参照图2所示,将减压阀65的降压后,可通过控制质量流量控制阀61调控流速,能够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送入至储气罐3内。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减压阀65便于气体流入至储气罐3内。
参照图1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通路7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71及第三电磁阀72;所述第三电磁阀72靠近所述储液罐4设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71设于其后。应当理解的是,储气罐、储液罐、第二连接通路及第一连接通路四者之间可形成闭合的连通系统,可对储液罐内纯的C4F7N进行检测校准。
继续参照图1所示,所述第三连接通路8上设置第四电磁阀81及第五电磁阀82,所述第四电磁阀81设于所述第一连通位62与所述压缩机5之间,所述第五电磁阀82设于所述压缩机5与所述第一连接通路6之间。应当理解的是,第三连接通路8第二连接通路7,储液罐-储气罐,第一连接通路6之间可形成闭合连通系统,开启压缩机5后,可对混合气体持续进行混合及监测的操作。
参照图1所示,所述第四连接通路9上设置第六电磁阀91,所述第六电磁阀91设于所述压缩机5与所述储气罐3之间。应当理解的是,当开启压缩机5时,同时打开第六电磁阀91,储气罐内的混合气体可通过第四连接通路回充至气室。
继续参照图1所示,所述储气罐3上还设置了压力第一传感器32及温度传感器3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储气罐内液体或气体的温度,以验证该种物质是处于液体状态还是气体状态。
参照图1所示,所述储气罐3上还设置混合气体搅拌装置34,其为叶轮风扇。
继续参照图1所示,所述储气罐与所述储液罐之间还设置液位计。
参照图1所示,所述储气罐3与所述储液罐4之间设置第七电磁阀43。
具体而言,通过设置的液位计42,能够检测从储气罐3内流向储液罐4内的液体的总量;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七电磁阀43便于将所述储气罐3及所述储液罐4连通或隔开。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能够自动完成对混合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装置的自动校准,且将校准后的混合气体混匀后直接回充至气室,保证混合气体的绝缘和灭弧性能,且可以在校准过程中及时判断气室混合比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时还可以进行报警,确保气室内混合气符合要求,从而确保混合气体设备的可靠运行。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从气室内抽取混合气体,混和气体为C4F7N和CO2,进行气液分离得C4F7N液体,并分离出部分液体;
步骤二、将分离的C4F7N液体转化至气体状态进行自校准;
步骤三、将分离转化后得到的C4F7N气体再次混入混气体内混匀,并进行校准;
步骤四,经过校准的混合气体若符合预设混合比则回充至气室,若不符合预设的混合比则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气体混合比的判定方法为,步骤二中纯C4F7N气体的红外光谱检测值设为L,步骤三中混合气体的红外光谱检测值设为L,则对应的C4F7N/CO2的比值为V,设定符合要求的C4F7N/ CO2的比值为V;若预定时间内测得的(V−V)/V为(1±0.5)%之间的数值,则符合要求,将混合气体回充至气室;若(V−V)/V为(1±0.5)%之外的数值则不符合要求,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气体气液分离的原理是,C4F7N的沸点高于CO2
进一步地,当检测的(V−V)/V的数值不符合(1±0.5)%之间时,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气体进行第二次校准,若(V−V)/V仍为(1±0.5)%之外的数值则不符合要求,发出警报。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的方法的最优实施例,参照图2-5所示:
(1)工作前先将抽真空装置连接在气室接口1处,对整个装置进行抽真空处理,消除其它气体杂质的干扰;
(2)抽真空结束后,启动气体检测校准模块2,利用第一温控组件31和第二温控组件41分别将储气罐3和储液罐4温度下降至−60oC;
(3)将气室和本装置的气室接口1连通后,打开第一电磁阀63和第二电磁阀64,其他电磁阀关闭,参照图2所示,将减压阀65的降压后的压力设置为0.4MPa,启动质量流量控制器61将气体流量设置在300mL/min(标准大气压、20℃)输出10min,由于后端内置储气罐3的初始压力为0,在压差作用下,混合气体会流向内置储气罐3中,15min后关闭电磁阀第一电磁阀63和第二电磁阀64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此时罐中气体在20℃为0.3MPa);由于储气罐3中温度为−60℃,实际混合气体进入内置储气罐3后,C4F7N气体会液化沉积在罐底,而CO2继续保持在气态;其中,内置储气罐3的有效容积为1.5L;
(4)10min后,关闭第一电磁阀63和第二电磁阀64,停止质量流量控制器61输出气体,打开第七电磁阀43,液态C4F7N由于重力作用会流向位于空间下方的内置储液罐4中(有效容积1mL),直至液位计42检测到C4F7N液位,关闭第七电磁阀43;
(5)调节第二温控组件41将内置储液罐4的温度恢复至0℃,打开第二电磁阀64、第三电磁阀72,参照图3所示,C4F7N液体气化成纯C4F7N气体,在压差作用下,纯C4F7N气体会经过减压阀65降压值0.4MPa后经过质量流量控制器61控制流量为300mL/min,再经过气体检测校准模块2,最后流向内置储气罐3中;
(6)纯C4F7N气体进入气体检测校准模块2时对其进行校准,将纯C4F7N产生的信号作为满量程信号,本实施例中,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检测法对C4F7N进行检测,当第二压力传感器71减去第一压力传感器32的压力数值等于0.1MPa时,关闭所有电磁阀,完成对混合比在线监测模块的校准;
(7)在完成校准的过程后,绝大部分纯C4F7N气体进入储气罐3中,此时将内置储气罐3温度控制在−10℃(该温度下,混合气体不会液化),启动混合气体搅拌装置34,使气态的C4F7N和CO2充分混匀;
(8)持续搅拌混匀约1min,打开第七电磁阀43、第三电磁阀72、第四电磁阀81、第五电磁阀82、第二电磁阀64,参照图4所示,关闭其他电磁阀,启动压缩机5(压缩机停止时相当于阀门,可阻断气体流通),减压阀65将气体压力下降为0.4MPa,并调整质量流量控制器61的输出流量为300mL/min,气体检测校准模块2检测混匀后的混合气体混合比;
(9)所述混合比的判定方法为,纯C4F7N气体的红外光谱检测值设为L,混合气体的红外光谱检测值设为L,则对应的C4F7N/CO2的比值为V,设定符合要求的C4F7N/ CO2的比值为V;若预定时间内测得的(V−V)/V为(1±0.5)%之间的数值,则符合要求,将混合气体回充至气室,则关闭上述电磁阀,打开第六电磁阀91,启动压缩机5,参照图5所示,将混合气体通过气室接口1加压回充到气室;若(V−V)/V为(1±0.5)%之外的数值则不符合要求,发出警报,同时则继续边混合比检测,边启动混合气体搅拌装置34对储气罐3内混合气体进行混匀;
(10)若在继续混匀2min内检测到的混合气体混合比均符合要求,则将混合气体回充至气室;若在2min后混匀的气体的混合比仍不符合要求,则判定气室中混合气体混合比偏离正常范围,启动报警程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方法,能够对本实施例中公开的装置,自动完成对C4F7N/CO2混合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装置的自动校准,且将校准后的混合气体混匀后直接回充至气室,保证混合气体的绝缘和灭弧性能,且可以在校准过程中及时判断气室混合比是否符合要求,还可以进行报警,确保C4F7N/CO2混合气体设备的可靠运行。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室接口、质量流量控制器、气体检测校准模块、储气罐、储液罐、压缩机、第一连接通路、第二连接通路、第三连接通路及第四连接通路;所述第一连接通路一端连接所述气室接口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储液罐,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及所述气体检测校准模块依次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路上,所述储气罐及所述储液罐上分别对应设置第一温控组件及第二温控组件;所述第二连接通路连通所述储液罐及所述第一连接通路,其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通路的位置为第一连通位,所述第一连通位设于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与所述气室接口之间;所述第三连接通路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通位,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连接通路,其连通位置设于所述第一连通位与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之间,所述第三连接通路上设有压缩机;所述第四连接通路一端连接于所述储气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气室接口,所述压缩机同时经过所述第四连接通路;启动第一温控组件及第二温控组件对所述储气罐及所述储液罐进行降温至预设温度,所述气室接口接收气室的混合气体经过所述第一连接通路并经过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进入所述储气罐,由于储气罐内温度的改变,实现了混合气体气液分离,并将部分液体送入储液罐,形成固液分离过程;通过调节第二温控组件升温,使储液罐内液体转变为气体,气体经第二连接通路第一连通位进入第一连接通路再进入储气罐,气体经过第一连接通路时在气体检测校准模块进行校准,形成标准气体自校准过程;气体进入储气罐后,再次与储气罐内混合气体进行混合,然后启动压缩机,二次混合后的气体进入储液罐,经第二连接通路进入压缩机,然后经第三连接通路进入第一连接通路,并经过气体检测模块进行校准后再次进入储气罐内,形成混合气的校准过程;再次启动压缩机,经过校准的混合气体从储气罐内经过第四连接通路及压缩机经所述气室接口回充至气室,形成混合气体的回充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通路上还设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及减压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气室接口与所述第一连通位之间,所述减压阀设于所述第一连通位与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设于所述气体检测校准模块与所述储气罐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通路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及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靠近所述储液罐设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其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通路上设置第四电磁阀及第五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一连通位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第五电磁阀设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连接通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通路上设置第六电磁阀,所述第六电磁阀设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储气罐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上还设置压力第一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上还设置混合气体搅拌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与所述储液罐之间还设置液位计;
所述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用于校准C4F7N和CO2混合气体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从气室内抽取混合气体,混和气体为C4F7N和CO2,进行气液分离得C4F7N液体,并分离出部分液体;
步骤二、将分离的C4F7N液体转化至气体状态进行自校准;
步骤三、将分离转化后得到的C4F7N气体再次混入混气体内混匀,并进行校准;
步骤四,经过校准的混合气体若符合预设混合比则回充至气室,若不符合预设的混合比则发出警报;
步骤二中纯C4F7N气体的红外光谱检测值设为L标,步骤三中混合气体的红外光谱检测值设为L混,则对应的C4F7N/CO2的比值为V混,设定符合要求的C4F7N/ CO2的比值为V标;若预定时间内测得的(V混−V标)/V标为(1±0.5)%之间的数值,则符合要求,将混合气体回充至气室;若(V混−V标)/V标为(1±0.5)%之外的数值则不符合要求,发出警报;当检测的(V−V)/V的数值不符合(1±0.5)%之间时,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气体进行第二次校准,若(V−V)/V仍为(1±0.5)%之外的数值则不符合要求,发出警报。
CN202310786224.9A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65198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6224.9A CN116519889B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6224.9A CN116519889B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9889A CN116519889A (zh) 2023-08-01
CN116519889B true CN116519889B (zh) 2023-09-26

Family

ID=87401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6224.9A Active CN116519889B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1988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2112A (zh) * 2021-02-04 2021-05-11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七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光谱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074320A (zh) * 2021-03-19 2021-07-06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一种sf6/cf4混合气体的高纯度分离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13294969A (zh) * 2021-05-27 2021-08-2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全氟异丁腈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分离装置和方法
CN115184558A (zh) * 2022-07-15 2022-10-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校准的混合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CN218157533U (zh) * 2022-03-22 2022-12-27 厦门加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氟异丁腈和二氧化碳混合比检测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12294B2 (en) * 2019-10-04 2021-09-07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System for multiphase (oil-gas-water) flow meter calibr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2112A (zh) * 2021-02-04 2021-05-11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七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光谱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074320A (zh) * 2021-03-19 2021-07-06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一种sf6/cf4混合气体的高纯度分离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13294969A (zh) * 2021-05-27 2021-08-2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全氟异丁腈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分离装置和方法
CN218157533U (zh) * 2022-03-22 2022-12-27 厦门加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氟异丁腈和二氧化碳混合比检测仪
CN115184558A (zh) * 2022-07-15 2022-10-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校准的混合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9889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5925B (zh) 带标定功能的高温高压高蒸汽浓度气溶胶在线测量装置
CN112870999B (zh) 一种判断气室内c4f7n和co2混合气体中杂质气体的方法
CN102165310A (zh) 带有空气入口的氢传感器
CN108827821A (zh) 一种用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快速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09000751B (zh) 天然气水合物的体积测量设备及方法
CN116519889B (zh) 一种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自校准装置及方法
CN108717030A (zh) 一种氢同位素气体丰度的快速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06645498B (zh) 变压器油气相色谱检测仪的自动开机装置及其开机方法
CN113030151B (zh) 一种低温气体液化装置液化率测试装置及方法
EP3303904B1 (fr)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injection de dihydrogène dans un flux de gaz naturel issu d'un premier réseau de distribution de gaz naturel
US8220314B2 (en) Lighter device with flow restrictor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 same
CN112229946A (zh) 一种智能化so3标准气体制备方法及系统
CN106338588B (zh) 一种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回充率检测校准方法与装置
CN112748217A (zh) 一种在线检测装置及使用该在线检测装置的气体回收系统
CN115184558B (zh) 一种基于自校准的混合气体混合比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0045200B (zh) Sf6变送器的试验校准装置
EP1933218A1 (fr) Système et procédé de génération de mélange gazeux pour l'étalonnage d'éthylomètres portables
CN110823479A (zh) 一种车载液氢阀内漏检测装置
CN217443171U (zh) 一种高压开关设备故障特征气体在线检测设备
CN113933213B (zh) 基于气体替代法的二元混合气体混气比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6735835A (zh) 一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及方法
CN209707461U (zh) 卧式双室焦炭活化能测定仪
CN113720973A (zh) Gis设备内部sf6气体监测系统以及监测方法
Wang et al.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oil-gas separation in membrane separation based transformer on-line monitoring
CN203494410U (zh) 自动调节式流量混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