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6136A - 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及退火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及退火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16136A
CN116516136A CN202310508802.2A CN202310508802A CN116516136A CN 116516136 A CN116516136 A CN 116516136A CN 202310508802 A CN202310508802 A CN 202310508802A CN 116516136 A CN116516136 A CN 116516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inless steel
inner shell
steel rod
annealing treatment
stee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088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16136B (zh
Inventor
陈石刚
陈国友
郑生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Junhaosh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Junhaos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Junhaosh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Junhaos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088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161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16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6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16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61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75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rods of limited leng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26Methods of annea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52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wires; for strips ; for rods of unlimited length
    • C21D9/525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wires; for strips ; for rods of unlimited length for wire, for ro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及退火工艺,包括外壳、内壳、驱动组件和传送架;所述内壳具有冷却空间,所述外壳套接于所述内壳的外侧,且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内壳间隔形成风道,所述外壳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通入保护气体,所述内壳开设有通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风道、所述通风口、所述冷却空间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外壳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传送架运动,以使得所述传送架带动不锈钢棒线材进出所述冷却空间。本申请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能够提升冷却效率,有利于缩短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的长度。

Description

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及退火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棒线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及退火工艺。
背景技术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包括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足够的时间,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其目的是降低硬度、提高可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和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微观结构和消除组织缺陷等。
不锈钢线棒材也需要退火工艺,由于不锈钢线棒材的长度较长,而退火装置不可能为了适配不锈钢线棒材的长度而无限加长设置,因此在退火过程中不锈钢线棒材一般是连续进入和退出退火装置的,目前,不锈钢线棒材退火过程中一般会随炉冷却,然而这种这种方法冷却时间过长,这样就使得需要长度很长的退火炉来完成这个冷却的过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及退火工艺。
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内壳、驱动组件和传送架;所述内壳具有冷却空间,所述外壳套接于所述内壳的外侧,且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内壳间隔形成风道,所述外壳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通入保护气体,所述内壳开设有通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风道、所述通风口、所述冷却空间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外壳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传送架运动,以使得所述传送架带动不锈钢棒线材进出所述冷却空间。
本申请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在避免不锈钢线棒材温度骤降的情况下提升冷却效率,冷却效率提升后,能够缩短冷却空间的的长度,及即能够缩短内壳和外壳的长度,进而缩短不锈钢线棒材的退火处理装置整体的长度,节约了放置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所需要的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呈螺旋状围绕所述内壳的外周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的外侧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通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通风口沿所述环形槽的延伸方向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风道通过所述环形槽与所述通风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内壳设置为中空结构,内壳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与内壳可拆卸连接,第一盖体活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第二盖体活动封闭所述第二开口,其中,第一盖体开设有进料口,第二盖体开设有出料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内壳相对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外壳连接,且用于向所述进风口通入所述保护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集水箱、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集水箱内设有集水槽,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内壳连接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集水槽内并与所述集水槽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集水箱连接并与所述集水箱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气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却空间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磁感应加热组件。
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工艺,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加热不锈钢棒线材;
将加热后的不锈钢线棒材通过传送架传送至冷却空间内;
向进风口内通入保护气体,其中,所述保护气体经过所述风道后升温并由所述通风道进入所述冷却空间内,以通过预热后的保护气体降低不锈钢线棒材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的一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的一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实施例中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的保护气体流动示意图;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的一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再一个实施例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的一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不锈钢线棒材需要退火工艺,由于不锈钢线棒材的长度较长,而退火装置不可能为了适配不锈钢线棒材的长度而无限加长设置,因此在退火过程中不锈钢线棒材一般是连续进入和退出退火装置的,即,不锈钢线棒材的一端先行加热并进入冷却区域,该过程中,不锈钢后续的部分也依次加热并进入冷却区域,由此一段段地完成不锈钢线棒材的退火。目前,不锈钢线棒材退火过程中一般会采用随炉冷却,然而这种这种方法冷却时间过长,这样就使得需要长度很长的退火炉来完成这个冷却的过程,目前,也有采用冷气或冷却液来快速冷却不锈钢,但是,冷气、冷却液与不锈钢线棒材的表面之间具有巨大的温差,接触不锈钢线棒材的表面会快速降低了不锈钢线棒材表面的温度,在一些不锈钢线棒材的退火工艺中不能使用这种巨大温差的退火工艺,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均匀且快速地降低不锈钢线棒材温度的退火装置。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10,包括外壳100、内壳200、驱动组件和传送架300。
所述内壳200具有冷却空间201,所述外壳100套接于所述内壳200的外侧,且所述外壳100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内壳200间隔形成风道202,所述外壳100开设有进风口203,所述进风口203用于通入保护气体,所述内壳200开设有通风口204和出风口205,所述进风口203、所述风道202、所述通风口204、所述冷却空间201和所述出风口205依次连通;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外壳100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传送架300运动,以使得所述传送架300带动不锈钢棒线材活动进出所述冷却空间201。
上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10,驱动组件驱动传送架以300带动不锈钢线棒材进出冷却空间201,期间将较冷的保护气体通入进风口203内,保护气体经过风道202时与内壳200接触并吸收内壳200的热量,从而降低内壳200的温度,这样,冷却空间201内的热量就会借由内壳200传导给保护气体,以此降低冷却空间201的温度,进而使得不锈钢线棒材能够将热量传导至冷却空间201,以此降低不锈钢线棒材的温度。并且,吸收了内壳200部分热量的保护气体的温度稍微升高,并借由通风口204进入冷却空间201,由于保护气体吸收的是冷却空间201的热量,在升温后并不会超过冷却空间201的温度,升温后的保护气体与不锈钢线棒材温差较小,保护气体接触不锈钢线棒材时能避免骤然降低不锈钢线棒材的表面温度,这样,能够避免保护气体和不锈钢线棒材两者温差过大而引起不锈钢线棒材退火效果不好。同时,保护气体依然能够发挥降低不锈钢线棒材以及冷却空间201的温度的作用,并将不锈钢线棒材和冷却空间201内的热量带走并借由出风口205排出。由此,保护气体通过上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10能够缓和地对不锈钢线棒材进行快速降温,且保护气体在退火过程中起到保护不锈钢线棒材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保护气体为惰性气体或还原气体,保护气体能够避免不锈钢线棒材与氧化气体接触,从而能够避免不锈钢线棒材被氧化而导致退火效果差。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降低保护气体和不锈钢线棒材表面的温差,保护气体利用了不锈钢线棒材传导至内壳200的热量来升温,而不需要额外的加热器来实现这个过程,节约了能耗,同时保护气体升温时,能使得内壳200整体均匀降温,以使得冷却空间201均匀降温,进而使得不锈钢线棒材周围环境温度均匀下降,达到令不锈钢线棒材均匀降温的目的。这个过程既减小保护气体与不锈钢线棒材的温差,又降低了不锈钢线棒材周围环境的温度。保护气体升温后并与不锈钢线棒材接触时,能够避免温差过大而导致不锈钢线棒材温度骤降,但同时经过预热且流动的保护气体依然能带走不锈钢线棒材的温度,且最终保护气体将热量带走并通过出风口排出,有效地实现了不锈钢线棒材快速且均匀地退火。本申请利用了保护气体降温,并在避免不锈钢线棒材温度骤降的情况下提升了冷却效率,冷却效率提升后,能够缩短冷却空间201的的长度,即能够缩短内壳200和外壳100的长度,进而缩短不锈钢线棒材的退火处理装置整体的长度,节约了放置机台所需要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现有技术中,直接向冷却空间通入保护气体时各个位置温差巨大,导致难以对整体的温度进行监控和调节。而本申请中基于内壳和外壳的结构能够较好地控制内壳的均匀降温,因此,通过控制通入保护气体的温度,能够更好地监控和调节内壳的整体降温速率。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中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适用于不锈钢线棒材的均匀化退火,也适用于加快退火工艺中空冷的阶段,此外,由于冷却空间的整体温度容易控制,也可以适用于退火工艺中快速降温并保温的阶段。应当理解的是,该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还可以根据实际退火所需要的工艺以选择使用,只要将本申请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应用于不锈钢的退火工艺,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如果直接通入保护气体来降低冷却空间的温度,则冷却空间各个位置的温差过大,需要多个温度检测组件来监控冷却空间的温度,根据多个温度检测组件反馈的检测结果来调节保护气体的通气量,且调节过程又要关注各个温度检测组件反馈的检测结果,避免各个位置温差过大,调节过程繁琐。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还包括一温度检测组和控制组件,温度检测组件设置于内壳并用于检测冷却空间内保护气体的温度,控制组件与气泵电连接,控制组件用于根据温度检测组件的温度数据调节气泵的通气量。本实施例中,检测组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组件;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用于当温度检测组件的温度数据大于预设温度时与增大气泵的通气量,以更快地冷却不锈钢线棒材,且用于当温度检测组件的温度数据小于预设温度时减小气泵的通气量,以保持不锈钢线棒材的温度。本实施例中,由于冷却空间内整体温差不大,因而仅需一个温度检测组件即可实现冷却空间内温度的监控,并根据该温度检测组件的温度数据即可通过控制组件控制气泵的通气量,以实现对冷却空间内温度的调节。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组件用于通过信号获取组件获取温度检测组件发出的检测信号,以根据温度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调节气泵的通气量,这些方式均可以实现控制组件获取冷却空间内的温度数据。
驱动组件根据传送架的结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传送架300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传送辊,驱动组件与传送辊驱动连接以是的传送辊带动不锈钢线棒材800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呈跑道形,所述传送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传送架沿所述导轨循环地滑动,传送架用于承托不锈钢线棒材,传送架在导轨的其中一侧驱动不锈钢线棒材向一方向运动,且传送架能够沿导轨的另一侧返回到起始位置并循环继续带动不锈钢线棒材运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传送架包括传送履带。传送辊和传送履带均可实现传送功能,可以理解,传送架可以为其他用于传送的结构。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丝杆组件,电机丝杆组件用于与传送架驱动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图2展示了一个实施例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的一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展示了图2的实施例中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的保护气体流动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202呈螺旋状围绕所述内壳200的外周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内壳200的外侧设置有螺棱280,外壳100套接在内壳200外侧设置,且内壳200的螺棱280抵接于外壳100的内侧表面以形成风道20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外壳的内侧设置有螺棱,外壳套接在内壳外侧设置,且外壳的螺棱抵接于内壳的外侧表面以形成风道。保护气体环绕螺旋形状的风道202行进时,能够增加保护气体与内壳200的接触时间,进而使得保护气体能够更好地带走内壳200的热量,也令保护气体更好地升温。值得一提的是,在内壳200设置螺棱280时,内壳200与螺棱280一体连接,此时螺棱280能够起到散热的功能,即,保护气体在风道202内时会同时与内壳200以及内壳200的螺棱280同时接触,内壳200壁部的热量会更好地借由螺棱280传导给保护气体,从而使得保护气体升温更快,也使得冷却空间201内的温度更快且均匀地下降。在一个实施例中,风道的壁面沿延伸方向凸起设置有导热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热棱的数量为多个。本实施例中,保护气体还与导热棱接触,这样能够进一步地与内壳进行热交换。螺旋状的风道,在生产中易于加工,且保护气体在螺旋状的风道内运动时,对内壳各个位置吸热较为均匀。在其他实施例中,风道在外壳呈迂回状设置,迂回状设置亦能增加保护气体的行进距离,以更好地吸热。
本实施例中,通风口204和出风口205设置在内壳200相对的两侧,从而尽可能地使得保护气体完整经过冷却空间201,以带走冷却空间201的热量。
本实施例中,外壳用于与气泵连接,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10还包括气泵500,所述气泵500与所述外壳100连接,且用于向所述进风口203通入所述保护气体。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用于与气罐连接,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还包括气罐,气罐用于贮存保护气体,且气罐还用于向所述进风口通入所述保护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200的厚度小于所述外壳100的厚度。本实施例中,内壳200的厚度较小,能够更快地与保护气体进行热交换,而外壳100的厚度较厚,也避免了冷却空间201内热量散失过快,本申请中,通过控制保护气体的通气量能够实现冷却空间201内温度可控地且均匀地下降,而增厚的外壳100能避免退火时温度不可控地快速下降。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100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一方面用于避免内部的热量无规律地散失,另一方面能够避免人员接触到外壳100被烫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200的外侧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206,所述通风口204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通风口204沿所述环形槽206的延伸方向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风道202通过所述环形槽206与所述通风口204连通。本实施例中,保护气体由风道202进入环形槽206时,压力会瞬间下降并充斥在环形槽206,避免高压的保护气体直接吹入冷却空间201,保护气体在环形槽206内时,保护气体能够借由环形槽206降压并借由各个通风口204均匀地通入冷却空间201,使得冷却空间201内温度下降更加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工艺,包括如图2中所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10,包括如下步骤:
加热不锈钢棒线材。本实施例中,加热不锈钢线棒材800至900℃~1000℃。
将加热后的不锈钢线棒材800通过传送架300传送至冷却空间201内。其中,驱动组件驱动传送架300以带动不锈钢线棒材800进入冷却空间201。
向进风口203内通入保护气体,其中,所述保护气体经过所述风道202后升温并由所述通风道202进入所述冷却空间201内,以通过预热后的保护气体降低不锈钢线棒材800的温度。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保护气体将不锈钢线棒材800逐渐降温至600℃,且驱动组件驱动传送架300以带动不锈钢线棒材800退出冷却空间201,将不锈钢线棒材800置于室外环境中逐渐冷却至室温。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保护气体将不锈钢线棒材800逐渐降温至200℃,且驱动组件驱动传送架300以带动不锈钢线棒材800退出冷却空间201,将不锈钢线棒材800置于室外环境中逐渐冷却至室温。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保护气体将不锈钢线棒材800逐渐降温至50℃,且驱动组件驱动传送架300以带动不锈钢线棒材800退出冷却空间201,将不锈钢线棒材800置于室外环境中逐渐冷却至室温。再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保护气体将不锈钢线棒材800逐渐降温至室温,且驱动组件驱动传送架300以带动不锈钢线棒材800退出冷却空间201。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10还包括集水箱600、第一管道630和第二管道640,所述集水箱600内设有集水槽601,所述第一管道630的一端与所述内壳200连接并与所述出风口205连通,所述第一管道630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集水槽601内并与所述集水槽601连通,所述第二管道640的一端与所述集水箱600连接并与所述集水箱600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管道640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气泵500连接。本实施例中,集水槽601用于蓄水或其他液体,以水为例,保护气体经过集水槽601内水的清洗和降温,能够重新进入气泵500并再次进入冷却空间201,实现保护气体的循环利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管道640通过依次通过过滤器710和干燥器720并与气泵500连接,过滤器710能够过滤保护气体内的杂质或其他多余的气体,而干燥器720能够干燥保护气体,尽可能避免向冷却空间201内通入水雾,由此能够使得循环利用的保护气体更加纯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10还包括加热组件400,所述加热组件400设置于所述冷却空间201的外侧。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与外壳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与内壳的外侧表面连接。加热组件400用于加热不锈钢线棒材800至预设温度,经过加热的不锈钢线棒材800进入冷却空间201并降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400包括电磁感应加热组件400。电磁感应加热能够快速加热不锈钢线棒材800,使得不锈钢线棒材800达到预设的退火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10还包括第一盖体330和第二盖体340,内壳200设置为中空的筒状结构,内壳200具有第一开口301和第二开口302,第一盖体330和第二盖体340分别与内壳200可拆卸连接,第一盖体330活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301,第二盖体340活动封闭所述第二开口302,其中,第一盖体330开设有进料口331,进料口331用于不锈钢线棒材800进入冷却空间201,第二盖体340开设有出料口332,出料口332用于不锈钢线棒材800退出冷却空间201。第一盖体330和第二盖体340都是可拆卸连接于内壳200,易于替换,这样,根据不同直径的不锈钢线棒材800,能相应采用具有不同口径的第一盖体330和第二盖体340,这样,在不锈钢线棒材800在进入进料口331和退出出料口332时,能尽可能避免保护气体的流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冷却空间内设置有扰流部,扰流部能够改变保护气体的流向,这样,使得冷却空间内的保护气体充分混合,在这过程中,接触了不锈钢线棒材的气体能够与未接触不锈钢线棒材的气体会混合,充分地将不锈钢线棒材的热量传导给保护气体,以此更好地利用保护气体来降低不锈钢线棒材的温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扰流部的数量为多个,以此更好地混合热量不同的保护气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扰流部包括设置于冷却空间内的多个绕流棒。在一个实施例中,扰流部包括设置于冷却空间内的多个绕流板。
在一些极端情况中,如果不锈钢线棒材进入冷却空间的温度很高且内壳连续长时间工作,内壳会持续受到高热,这样,保护气体在风道内也被加热至温度较高,温度的巨大改变也会较大地改变保护气体的气压,形成较大地气压差后,可能不利于保护气体在风道内流动,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不锈钢线棒材100的退火处理装置还包括转动组件,转动组件用于驱动内壳200在外壳100内转动,本实施例中内壳200的外侧设置有螺棱280,且螺棱280抵接于外壳100的内侧表面并于螺棱280内形成风道202,当转动组件驱动内壳200转动时,内壳200表面的螺棱280会与外壳100的内侧壁配合以推动保护气体运动,并将保护气体强制推动至通风口204处,以此使得保护气体稳定地在风道202内流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组件910为电机,电机驱动内壳在外壳内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内壳200的部分穿设于外侧外并于内壳200的外侧表面沿周向设置有多个齿牙930,转动组件910的驱动轴设置有齿轮920,齿轮920与各齿牙930啮牙,以此实现转动组件910驱动内壳200转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内壳200转动,出风口205和出料口设置为同一个,即出风口205和出料口共用一个出口,且出风口205设置在内壳200端部的旋转轴线位置。
一些退火工艺中会对不锈钢线棒材采用水冷或油冷等液冷工艺,为使得不锈钢线棒材退火装置也能适配于液冷的退火工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壳的内侧设置有安装部,不锈钢线棒材还包括冷却管,冷却管与安装部可拆卸连接连接,冷却管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液孔,通风口通过冷却管与出液孔连通,本实施例中,在需要进行液冷时,将冷却管安装于内壳的安装部,原有的进风口能够用于通入液体,液体随着风道运动,且带走内壳表面的热量并使得自身被预热,再随着通风口进入冷却管,并由冷却管的各出液孔均匀地撒向不锈钢线棒材,实现均匀且连续地对不锈钢线棒材液冷。本实施例中,液体能够通过出风口排出,以更换液冷所用的液体,起到连续且快速地对不锈钢线棒材进行降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工艺,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加热不锈钢棒线材。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的加热组件加热不锈钢线棒材,具体地,加热组件为电磁感应加热组件,其中电磁感性加热组件包括电磁感应线圈,不锈钢线棒材穿过电磁感应线圈并迅速被加热。
将加热后的不锈钢线棒材通过传送架传送至冷却空间内。本实施例中,将不锈钢线棒材放置于传送架,驱动组件驱动传送架运动以带动不锈钢线棒材运动,以将加热后的不锈钢线棒材通过传送架传送至冷却空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送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传送辊,以实现传送不锈钢线棒材的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送辊的表面设置有防热层,以避免不锈钢线棒材烧坏传送辊。
向进风口内通入保护气体,其中,所述保护气体经过所述风道后升温并由所述通风道进入所述冷却空间内,以通过预热后的保护气体降低不锈钢线棒材的温度。
得到退火处理后的不锈钢线棒材。
上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工艺,通过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传送架带动不锈钢线棒材进出冷却空间,期间气泵将较冷的保护气体通入进风口内并,保护气体经过风道时与内壳会吸收内壳的热量,从而降低内壳的温度,这样,冷却空间的温度会借由内壳传导给保护气体,以此降低冷却空间的温度,进而降低不锈钢线棒材温度。吸收了内壳部分热量的保护气体的温度稍微升高,并借由通风口进入冷却空间,由于保护气体吸收的是冷却空间的热量,在升温后并不会超过冷却空间的温度,升温后的保护气体与不锈钢线棒材温差较小,保护气体接触不锈钢线棒材时能避免骤然降低不锈钢线棒材的表面温度,这样,能够避免保护气体和不锈钢线棒材两者温差过大而引起不锈钢线棒材退火效果不好。并且,保护气体依然能够发挥降低不锈钢线棒材以及冷却空间的温度的作用,能够将不锈钢线棒材和冷却空间内的热量带走并借由出风口排出。由此,保护气体通过上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能够缓和地对不锈钢线棒材进行快速降温,且保护气体在退火过程中起到保护不锈钢线棒材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保护气体为惰性气体或还原气体,保护气体能够避免不锈钢线棒材与氧化气体接触,从而能够避免不锈钢线棒材被氧化而导致退火效果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壳、驱动组件和传送架;所述内壳具有冷却空间,所述外壳套接于所述内壳的外侧,且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内壳间隔形成风道,所述外壳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通入保护气体,所述内壳开设有通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风道、所述通风口、所述冷却空间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外壳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传送架运动,以使得所述传送架带动不锈钢棒线材进出所述冷却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呈螺旋状围绕所述内壳的外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外侧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通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通风口沿所述环形槽的延伸方向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风道通过所述环形槽与所述通风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内壳设置为中空结构,内壳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与内壳可拆卸连接,第一盖体活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第二盖体活动封闭所述第二开口,其中,第一盖体开设有进料口,第二盖体开设有出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内壳相对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外壳连接,且用于向所述进风口通入所述保护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箱、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集水箱内设有集水槽,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内壳连接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集水槽内并与所述集水槽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集水箱连接并与所述集水箱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气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中所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却空间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磁感应加热组件。
10.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工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加热不锈钢棒线材;
将加热后的不锈钢线棒材通过传送架传送至冷却空间内;
向进风口内通入保护气体,其中,所述保护气体经过所述风道后升温并由所述通风道进入所述冷却空间内,以通过预热后的保护气体降低不锈钢线棒材的温度。
CN202310508802.2A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及退火工艺 Active CN1165161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8802.2A CN116516136B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及退火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8802.2A CN116516136B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及退火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6136A true CN116516136A (zh) 2023-08-01
CN116516136B CN116516136B (zh) 2023-10-20

Family

ID=87402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08802.2A Active CN116516136B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及退火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1613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2154A (en) * 1979-10-03 1980-12-30 Kaiser Steel Corporation Preheat and cleaning system
US4363471A (en) * 1979-10-31 1982-12-14 Kawasaki Steel Corporation Steel strip continuous annealing apparatus
JPH0820822A (ja) * 1994-07-08 1996-01-23 Hamanaka Natsuto Kk 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棒鋼の連続光輝焼鈍方法
KR200242384Y1 (ko) * 2001-05-09 2001-10-15 주식회사 샤인 스테인레스 선재의 광휘소둔로
JP6030801B1 (ja) * 2016-07-14 2016-11-24 山田 榮子 併行処理が可能な鋼線材の多機能熱処理装置
CN107619910A (zh) * 2017-09-21 2018-01-23 江苏恒力炉业有限公司 一种热循环台车炉
CN209522872U (zh) * 2018-12-04 2019-10-22 苏州中门子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 轴承钢棒管材的双层等温球化退火热处理设备
CN214361522U (zh) * 2020-12-04 2021-10-08 江门市日盈不锈钢材料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退火工艺的降温装置
CN216972602U (zh) * 2022-01-20 2022-07-15 江苏铭仁精密不锈钢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带生产用退火装置
CN115637312A (zh) * 2021-07-19 2023-01-24 江苏南钢通恒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棒在线感应退火热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2154A (en) * 1979-10-03 1980-12-30 Kaiser Steel Corporation Preheat and cleaning system
US4363471A (en) * 1979-10-31 1982-12-14 Kawasaki Steel Corporation Steel strip continuous annealing apparatus
JPH0820822A (ja) * 1994-07-08 1996-01-23 Hamanaka Natsuto Kk 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棒鋼の連続光輝焼鈍方法
KR200242384Y1 (ko) * 2001-05-09 2001-10-15 주식회사 샤인 스테인레스 선재의 광휘소둔로
JP6030801B1 (ja) * 2016-07-14 2016-11-24 山田 榮子 併行処理が可能な鋼線材の多機能熱処理装置
CN107619910A (zh) * 2017-09-21 2018-01-23 江苏恒力炉业有限公司 一种热循环台车炉
CN209522872U (zh) * 2018-12-04 2019-10-22 苏州中门子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 轴承钢棒管材的双层等温球化退火热处理设备
CN214361522U (zh) * 2020-12-04 2021-10-08 江门市日盈不锈钢材料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退火工艺的降温装置
CN115637312A (zh) * 2021-07-19 2023-01-24 江苏南钢通恒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棒在线感应退火热处理方法
CN216972602U (zh) * 2022-01-20 2022-07-15 江苏铭仁精密不锈钢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带生产用退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6136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26301U (zh) 一种水冷却3d打印机喷头
CN214270993U (zh) 一种铜丝热处理生产线
JPH06254944A (ja) 押出シリンダを冷却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16516136B (zh) 一种不锈钢棒线材的退火处理装置及退火工艺
CN114231708B (zh) 一种金属热处理加工用淬火炉
CN105765086A (zh) 退火炉和对钢绞线退火的方法
CN113634625B (zh) 一种钛合金型材防氧化矫直方法
CN112939434B (zh) 一种玻璃生产的钢化炉
CN112721249B (zh) 3d打印机peek材料智能退火系统
CN210481497U (zh) 一种镀锡焊带冷却系统
CN114823331A (zh) 一种用于三极管器件制造的氮氢退火设备及其工艺
JPH07115066A (ja) 半導体熱処理装置
CN201553766U (zh) 用于金属板带的快速冷却装置
JP2000248316A (ja) 鋼線の連続焼入れ・焼戻し処理装置
CN115505732B (zh) 一种转筒式多场协同还原铁高效冷却装置
DE2417067A1 (de) Heiz- und kuehleinrichtung fuer plastverarbeitungsmaschinen, insbesondere extruder
CN201915136U (zh) 连续式光亮退火炉
CN110144448A (zh) 一种适用于制造乘用车传动轴的钢管热处理工艺
CN209961024U (zh) 空冷余热回收装置
CN217306212U (zh) 一种电缆生产冷却装置
CN220472175U (zh) 一种防水卷材冷冻式干燥机
CN218443443U (zh) 一种空冷式换热器
CN220146479U (zh) 一种保护膜快速降温装置
CN217798110U (zh) 一种轧球冷却装置
CN201678706U (zh) 连续式光亮退火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