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9648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09648A
CN116509648A CN202310141234.7A CN202310141234A CN116509648A CN 116509648 A CN116509648 A CN 116509648A CN 202310141234 A CN202310141234 A CN 202310141234A CN 116509648 A CN116509648 A CN 116509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aid
electric
module
emerg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412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胜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Shunlong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Shunlong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Shunlong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Shunlong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412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096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09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96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1/468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66B7/08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for connection to the cars or cages, e.g. coup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1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ontrol means, e.g. for adjustment or steering
    • A61G2203/12Remote contr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1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ontrol means, e.g. for adjustment or steering
    • A61G2203/22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ontrol means, e.g. for adjustment or steering for automatically guiding movable devices, e.g. stretchers or wheelchairs in a hospi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61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for priority us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属于电动病床技术领域,本方案通过电动病床上搭载的急救应对系统与电梯应对系统相互配合控制急救组件和连接组件,从而使得当病人躺在电动病床上移动至电梯处前,使得电梯无法被其他使用人群控制快速地移动至电动病床所在的楼层,方便电动病床移动至电梯处后能够直接进入电梯到指定的楼层进行诊断治疗,同时电动病床在移动至电梯后能够将电动病床固定后,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将与病人的病症将对应的急救用品放置在电动病床上,方便对病人采取进一步的抢救措施,节省一定的时间,充分利用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对病人治疗的宝贵时间,同时针对急救病人而言更是为后续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病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
背景技术
医院的大厅处通常停放有多辆病床,从而将救护车上的病人放置在病床上推送至诊室,通过诊室内的值班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断治疗,一般将病人放置在病床上通常采取三种体位,分别是平卧位、半卧位和坐位,通常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症采取相对应的体位,使得门诊处的病床发展为电动病床,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调节从而节省时间,为病人的治疗争取了一定的宝贵时间。
在对电动病床上的病人进行诊断时,电动病床上的病人需要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一起乘坐电梯至特定的楼层的诊断处进行诊断治疗,将病床推送至电梯入口处按下楼层等待电梯,由于医院病人以及病人家属较多,且医院的楼层较高电梯有限,使得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每个楼层可能都需要停留,从而导致耽误了大量的时间,耽误了对病人治疗的宝贵时间,同时针对急救病人更是需要抓紧时间对其进行治疗,且急救病人可能存在需要输氧输血等急救措施。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可以实现通过电动病床上搭载有急救应对系统且电动病床上设置有连接组件,同时通过电梯上搭载有电梯应对系统,且电梯上设置有急救组件,因医院的人数较多楼层较高且电梯数量有限,在对病床上的病人推送至特定的楼层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都需要浪费等待电梯的时间,而通过电动病床上搭载的急救应对系统与电梯应对系统相互配合控制急救组件和连接组件,从而使得当病人躺在电动病床上移动至电梯处前,可通过电动病床上待在的急救应对系统对电梯的控制,从而能够使得电梯无法被其他使用人群控制快速地移动至电动病床所在的楼层,方便电动病床移动至电梯处后能够直接进入电梯到指定的楼层进行诊断治疗,同时电动病床在移动至电梯后能够将电动病床固定后,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可通过电动病床搭载的急救应对系统控制电动病床以及与电梯上搭载的电梯应对系统实现对急救组件的控制相互配合,从而将与病人的病症将对应的急救用品放置在电动病床上,方便对病人采取进一步的抢救措施,从而有利于节省一定的时间,充分利用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对病人治疗的宝贵时间,同时针对急救病人而言更是为后续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包括电动病床,电动病床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且电动病床上搭载有急救应对系统,底板上安装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筋底端安装有滚轮,滚轮顶端安装有连接组件,电动病床一侧设置有电梯,电梯外包围安装有固定框,且电梯上搭载有电梯应对系统,固定框顶端安装有导索,电梯内设置有急救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内壁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开设有两对相互对称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槽内壁安装有固定电磁铁,所述固定块与滚轮相匹配,所述固定块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底座上开设有与固定槽相连通且与复位弹簧滑动连接的复位槽,所述复位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滑块,所述复位滑块一端与复位弹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急救组件包括急救箱,所述急救箱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块,所述急救箱内开设有急救腔,所述急救腔内壁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外包围固定连接的限位环与急救腔内壁开设的限位槽滑动连接,且转动板远离伺服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放置框。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框内开设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磁性板,且滑槽内壁安装有磁铁,所述磁性板上开设有U形槽,且磁性板顶端安装有急救用品。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安装有第一电推杆,且连接框内壁开设有与磁性板滑动连接的一对对接滑槽,所述第一电推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上镶嵌有电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急救箱上开设有与急救腔相连通的连通孔,且急救箱上开设有与连通孔相连通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内安装有第二电推杆,所述第二电推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保温块,所述保温块与连通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急救应对系统包括:
急救优先级模块,根据病人的具体病症对多个病人乘坐电梯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急救控制模块,用于对电梯以及连接组件的控制;
急救传输模块,用于传输和接收指令和数据;
急救储存模块,用于对病人的病症情况进行储存。
进一步的,所述急救优先级模块在对多个病人先坐电梯的先后顺序的判定可依据病人的具体病症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应对系统包括:
电梯曳引模块,保证电梯的输出与传递动力;
电梯导向模块,用于限制电梯上轿厢的活动自由度的控制;
电梯安全模块,感知电梯是否安全使用,保证使用人员安全;
电梯重量平衡模块,保证电梯上轿厢的相对平衡,同时保证曳引传动正常使用;
电梯急救模块,用于根据病人的病症分析需要的采取的急救措施;
电梯控制模块,用于对急救组件的控制;
电梯传输模块,用于接收和发出相对应的指令;
电梯固定模块,用于对电动病床在电梯内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急救模块在接收急救应对系统发出的指令控制急救组件时,需根据指令发起的具体内容实行对急救组件相对应的控制。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电动病床上搭载有急救应对系统且电动病床上设置有连接组件,同时通过电梯上搭载有电梯应对系统,且电梯上设置有急救组件,因医院的人数较多楼层较高且电梯数量有限,在对病床上的病人推送至特定的楼层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都需要浪费等待电梯的时间,而通过电动病床上搭载的急救应对系统与电梯应对系统相互配合控制急救组件和连接组件,从而使得当病人躺在电动病床上移动至电梯处前,可通过电动病床上待在的急救应对系统对电梯的控制,从而能够使得电梯无法被其他使用人群控制快速地移动至电动病床所在的楼层,有利于节省大量的时间使得病人能够及时达到诊断的科室。
(2)本方案通过电动病床在移动至电梯后能够将电动病床固定后,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可通过电动病床搭载的急救应对系统控制电动病床以及与电梯上搭载的电梯应对系统实现对急救组件的控制相互配合,从而将与病人的病症将对应的急救用品放置在电动病床上,方便对病人采取进一步的抢救措施,从而有利于节省一定的时间,充分利用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对病人治疗的宝贵时间,同时针对急救病人而言更是为后续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动病床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复位弹簧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急救组件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5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急救箱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连接组件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急救应对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电梯应对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电动病床;2、电梯;3、急救组件;4、连接组件;11、底板;12、加强筋;13、滚轮;21、固定框;22、导索;23、固定槽;24、固定块;25、固定电磁铁;26、复位槽;27、复位滑块;28、复位弹簧;29、固定底座;31、急救箱;32、支撑块;33、急救腔;34、转动板;35、连接杆;36、放置框;37、磁性板;38、U形槽;39、急救用品;40、伺服电机;41、连接框;42、第一电推杆;43、抵接板;44、对接滑槽;51、连通孔;52、连通槽;53、第二电推杆;54、保温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2,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包括电动病床1,电动病床1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1,且电动病床1上搭载有急救应对系统,底板11上安装有多个加强筋12,加强筋12底端安装有滚轮13,滚轮13顶端安装有连接组件4,电动病床1一侧设置有电梯2,电梯2外包围安装有固定框21,且电梯2上搭载有电梯应对系统,固定框21顶端安装有导索22,电梯2内设置有急救组件3。
本方案通过电动病床1上搭载有急救应对系统且电动病床1上设置有连接组件4,同时通过电梯2上搭载有电梯应对系统,且电梯2上设置有急救组件3,因医院的人数较多楼层较高且电梯数量有限,在对病床上的病人推送至特定的楼层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都需要浪费等待电梯的时间,而通过电动病床1上搭载的急救应对系统与电梯应对系统相互配合控制急救组件3和连接组件4,从而使得当病人躺在电动病床1上移动至电梯2处前,可通过电动病床1上待在的急救应对系统对电梯2的控制,从而能够使得电梯2无法被其他使用人群控制快速地移动至电动病床1所在的楼层,方便电动病床1移动至电梯2处后能够直接进入电梯2到指定的楼层进行诊断治疗,同时电动病床1在移动至电梯2后能够将电动病床1固定后,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可通过电动病床1搭载的急救应对系统控制电动病床1以及与电梯2上搭载的电梯应对系统实现对急救组件3的控制相互配合,从而将与病人的病症将对应的急救用品39放置在电动病床1上,方便对病人采取进一步的抢救措施,从而有利于节省一定的时间,充分利用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对病人治疗的宝贵时间,同时针对急救病人而言更是为后续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请参阅图3-4,电梯2内壁安装有固定底座29,固定底座29上开设有两对相互对称的固定槽23,固定槽23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块24,且固定槽23内壁安装有固定电磁铁25,固定块24与滚轮13相匹配,所述固定块24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8,固定底座29上开设有与固定槽23相连通且与复位弹簧28滑动连接的复位槽26,复位槽26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滑块27,复位滑块27一端与复位弹簧28固定连接。
本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底座29上开设有固定槽23,使得当电动病床1移动至电梯2内,可先将电动病床1底端安装的滚轮13移动至固定槽23处,再通过启动固定电磁铁25的电源开关,从而使得固定电磁铁25对固定块24产生排斥力,使得固定槽23内的固定块24向上移动套设在滚轮13外包围,从而实现对滚轮13的固定,从而在电梯2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对电动病床1进行固定,保证电动病床1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对电动病床1的固定,也方便后续当需要对电动病床1上的病人进行急救时,可通过电动病床1上设置的连接组件4将急救组件3上特定的急救用品39取出,用于对电动病床1上的病人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同时可在急救组件3上设置多个储存腔内放置一些急救工具,方便配合使用。
请参阅图5-7,急救组件3包括急救箱31,急救箱31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块32,急救箱31内开设有急救腔33,急救腔33内壁安装有伺服电机40,伺服电机4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34,转动板34外包围固定连接的限位环与急救腔33内壁开设的限位槽滑动连接,且转动板34远离伺服电机40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杆35,连接杆35上转动连接有放置框36。
本方案支撑块32底端固接的支撑块32提供对急救箱31的稳定支撑,同时通过伺服电机4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34,当需要对电动病床1上的病人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时,可通过电梯2上待在的电梯应对系统控制伺服电机40转动,根据病人的病症使得伺服电机40带动转动板34转动从而带动多个放置框36转动,通过放置框36与转动板34上固接的连接杆35转动连接,从而在转动板34转动过程中放置框36受重力的作用一致保持垂直向下,使得与病人病症相匹配的放置框36转动至连通孔51处,方便电动病床1上设置的连接组件4将放置框36内的急救用品39取出用于对病人采取急救措施,从而使得病人在电梯内的时间能够被充分利用,为后续的治疗措施作铺垫。
放置框36内开设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磁性板37,且滑槽内壁安装有磁铁,磁性板37上开设有U形槽38,且磁性板37顶端安装有急救用品39。
本方案通过放置框36内开设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磁性板37,且滑槽内壁安装有磁铁,使得能够通过磁铁对磁性板37进行固定,且磁性板37上开设的U形槽38方便后续与连接组件4上的抵接板43相匹配,方便连接组件4将U形槽38上的急救用品39取出用于在电梯2内对病人接受治疗,且通过将急救用品39设置在放置框36内能够实现对急救用品39的低温保存。
请参阅图8,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框41,连接框41内安装有第一电推杆42,且连接框41内壁开设有与磁性板37滑动连接的一对对接滑槽44,第一电推杆4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板43,抵接板43上镶嵌有电磁铁。
本方案通过连接框41内安装有第一电推杆42使得当电动病床1进入电梯2后对电动病床1进行固定,在对电动病床1固定后也使得连接框41与急救组件3上开设的连通孔51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方便对急救组件3内急救用品39的取出,通过启动第一电推杆42从而使得抵接板43移出于相对应的急救用品39下侧磁性板37上开设的U形槽38相结合,再通过抵接板43上镶嵌的电磁铁实现对磁性板37的固定,从而将磁性板37移动至连接组件4内,方便医护人员通过磁性板37上安装的急救用品39对电动病床1上的病人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请参阅图7,急救箱31上开设有与急救腔33相连通的连通孔51,且急救箱31上开设有与连通孔51相连通的连通槽52,连通槽52内安装有第二电推杆53,第二电推杆5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保温块54,保温块54与连通槽52滑动连接。
本方案通过连通槽52内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推杆53输出端固接有保温块54,使得电动病床1上连接组件4在取出急救组件3内急救用品39时需要先通过启动第二电推杆53从而使得第二电推杆53的输出端带动保温块54移动至连通槽52内,从而使得急救箱31上开设的急救腔33与外界相连通,再通过连接组件4上的第一电推杆42带动抵接板43进入到急救腔33内,实现对急救用品39的取出,通过保温块54与连通孔51内壁相结合,从而使急救箱31上开设的急救腔33内保持一定的恒温,因急救用品39放置在急救箱31内需要低温保存,从而预防因急救箱31上开设的急救腔33与外界相连通而造成内部升温。
请参阅图9,急救应对系统包括:
急救优先级模块,根据病人的具体病症对多个病人乘坐电梯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急救控制模块,用于对电梯以及连接组件4的控制;
急救传输模块,用于传输和接收指令和数据;
急救储存模块,用于对病人的病症情况进行储存。
急救优先级模块在对多个病人先坐电梯的先后顺序的判定可依据病人的具体病症情况。
本方案通过急救应对系统包括急救优先级模块、急救控制模块、急救传输模块和急救储存模块,当病人在拨打号码请求救护车急救时,可通过联系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第一次的病症时先记录至后台系统内,从而可通过后台系统将病人的病症传递至急救应对系统中急救储存模块,医护人员可提前根据病人的病症将电动病床1调整至适合病人的体位,同时可将急救应对系统连接急救车上的导航定位系统,方便急救车到达时能够第一时间将病人放置在电动病床1上,同时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也可对病人的病症再次进行补充一起输送至电动病床1上的急救应对系统,从而通过急救应对系统能够储存病人病症并将第一次沟通人员沟通的情况以及急救车上医护人员补充的情况通过急救传输模块一起上传至相对应的科室,能够让医生提前了解病人情况方便后续治疗,在病人到达医院后可直接放置在电动病床1上,电动病床1上急救控制模块开始对电梯2进行控制,使得其他用户无法控制电梯停留直接停在病人所在的楼层,同时当电梯使用人数众多时,可通过电梯内语音广播的方式告知电梯内的人群离开电梯,从而方便病人使用,当多个病人同时进入医院内时可通过急救优先级模块依据急救储存模块病人的严重情况对病人进行排列先后顺序,使得医护人员在推使电动病床1上病人行驶至电梯2的过程中,电梯2能够及时到达,从而节约了一定时间,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请参阅图10,电梯应对系统包括:
电梯曳引模块,保证电梯2的输出与传递动力;
电梯导向模块,用于限制电梯2上轿厢的活动自由度的控制;
电梯安全模块,感知电梯2是否安全使用,保证使用人员安全;
电梯重量平衡模块,保证电梯2上轿厢的相对平衡,同时保证曳引传动正常使用;
电梯急救模块,用于根据病人的病症分析需要的采取的急救措施;
电梯控制模块,用于对急救组件3的控制;
电梯传输模块,用于接收和发出相对应的指令;
电梯固定模块,用于对电动病床1在电梯2内的固定。
电梯急救模块在接收急救应对系统发出的指令时,需根据指令发起的具体内容实行对急救组件3相对应的控制。
本方案通过电梯应对系统包括电梯曳引模块、电梯导向模块、电梯安全模块、电梯重量平衡模块、电梯急救模块、电梯控制模块、电梯传输模块和电梯固定模块,通过电梯曳引模块、电梯导向模块、电梯安全模块以及电梯重量平衡模块,从而保证电梯2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同时在医护人员通过将电动病床1上的病人推送至电梯2内时,可通过电梯应对系统中的电梯固定模块将电动病床1固定在电梯2内,同时在需要对病人进行急救处理时,可通过在病人放置在电动病床1上时,医护人员可通过电动病床1上的功能按键发出指令,从而可通过急救应对系统中的急救传输模块将指令发送至电梯传输模块,使得电梯急救模块和电梯控制模块开始对急救组件3进行控制,从而通过急救组件3的启动将相对应的急救用品39转动至连通孔51处,当电梯固定模块完成对电动病床1的固定后,通过电动病床1上设置的连接组件4,从而通过连接组件4将相对应的急救用品39取出,用于对病人进行采取急救措施,包括输氧输血等,有利于利用乘坐电梯时能够对病人进行治疗,方便后续医生对其进行治疗。
工作原理:当病人躺在电动病床1上移动至电梯2处前,可通过电动病床1上待在的急救应对系统对电梯2的控制,从而能够使得电梯2无法被其他使用人群控制快速地移动至电动病床1所在的楼层,方便电动病床1移动至电梯2处后能够直接进入电梯2到指定的楼层进行诊断治疗,同时电动病床1在移动至电梯2后能够启动固定电磁铁25的电源开关,从而使得固定电磁铁25对固定块24产生排斥力使得与滚轮13相卡合,将电动病床1固定后,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可通过电动病床1搭载的急救应对系统控制电动病床1以及与电梯2上搭载的电梯应对系统实现对急救组件3的控制相互配合,从而使得急救箱31内伺服电机40带动转动板34转动,从而将相对应的放置框36转动至连通孔51处,再启动第二电推杆53的电源开关,从而使得保温块54移动至连通槽52内,通过连接组件4上的第一电推杆42带动抵接板43移动至急救腔33内,使得抵接板43能够与磁性板37上开设的U形槽38相结合,通过磁性板37上镶嵌的电磁铁完成对磁性板37的吸附,从而将与病人的病症将对应的急救用品39放置在电动病床1上,方便对病人采取进一步的抢救措施,从而有利于节省一定的时间,充分利用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对病人治疗的宝贵时间,同时针对急救病人而言更是为后续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包括电动病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病床(1)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1),且电动病床(1)上搭载有急救应对系统,所述底板(11)上安装有多个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底端安装有滚轮(13),所述滚轮(13)顶端安装有连接组件(4),所述电动病床(1)一侧设置有电梯(2),所述电梯(2)外包围安装有固定框(21),且电梯(2)上搭载有电梯应对系统,所述固定框(21)顶端安装有导索(22),所述电梯(2)内设置有急救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2)内壁安装有固定底座(29),所述固定底座(29)上开设有两对相互对称的固定槽(23),所述固定槽(23)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块(24),且固定槽(23)内壁安装有固定电磁铁(25),所述固定块(24)与滚轮(13)相匹配,所述固定块(24)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8),所述固定底座(29)上开设有与固定槽(23)相连通且与复位弹簧(28)滑动连接的复位槽(26),所述复位槽(26)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滑块(27),所述复位滑块(27)一端与复位弹簧(2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组件(3)包括急救箱(31),所述急救箱(31)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块(32),所述急救箱(31)内开设有急救腔(33),所述急救腔(33)内壁安装有伺服电机(40),所述伺服电机(4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34),所述转动板(34)外包围固定连接的限位环与急救腔(33)内壁开设的限位槽滑动连接,且转动板(34)远离伺服电机(40)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杆(35),所述连接杆(35)上转动连接有放置框(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36)内开设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磁性板(37),且滑槽内壁安装有磁铁,所述磁性板(37)上开设有U形槽(38),且磁性板(37)顶端安装有急救用品(3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框(41),所述连接框(41)内安装有第一电推杆(42),且连接框(41)内壁开设有与磁性板(37)滑动连接的一对对接滑槽(44),所述第一电推杆(4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板(43),所述抵接板(43)上镶嵌有电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箱(31)上开设有与急救腔(33)相连通的连通孔(51),且急救箱(31)上开设有与连通孔(51)相连通的连通槽(52),所述连通槽(52)内安装有第二电推杆(53),所述第二电推杆(5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保温块(54),所述保温块(54)与连通槽(52)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应对系统包括:
急救优先级模块,根据病人的具体病症对多个病人乘坐电梯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急救控制模块,用于对电梯以及连接组件(4)的控制;
急救传输模块,用于传输和接收指令和数据以及对输出电梯(2)相对应的指令;
急救储存模块,用于对病人的病症情况进行储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优先级模块在对多个病人先坐电梯的先后顺序的判定可依据病人的具体病症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应对系统包括:
电梯曳引模块,保证电梯(2)的输出与传递动力;
电梯导向模块,用于限制电梯(2)上轿厢的活动自由度的控制;
电梯安全模块,感知电梯(2)是否安全使用,保证使用人员安全;
电梯重量平衡模块,保证电梯(2)上轿厢的相对平衡,同时保证曳引传动正常使用;
电梯急救模块,用于根据病人的病症分析需要的采取的急救措施;
电梯控制模块,用于对急救组件(3)的控制;
电梯传输模块,用于接收和发出相对应的指令;
电梯固定模块,用于对电动病床(1)在电梯(2)内的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急救模块在接收急救应对系统发出的指令控制急救组件(3)时,需根据指令发起的具体内容实行对急救组件(3)相对应的控制。
CN202310141234.7A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 Pending CN1165096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1234.7A CN116509648A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1234.7A CN116509648A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9648A true CN116509648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07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41234.7A Pending CN116509648A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0964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5828A1 (en) * 2002-09-23 2004-03-25 Kavounas Gregory T. Elevators equipped with emergency medical devices
CN201907894U (zh) * 2011-01-07 2011-07-27 铃木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救护功能的乘客电梯
US20140090171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Elwha Llc Automate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nsporting and supporting patients
WO2017012108A1 (zh) * 2015-07-23 2017-01-26 深圳循证医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急救分级优先调度方法及装置
CN207121333U (zh) * 2017-09-14 2018-03-20 浙江西沃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电梯
CN110316622A (zh) * 2019-07-16 2019-10-11 广东卓梅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优先级电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11408099U (zh) * 2018-08-10 2020-09-04 王钧毅 一种学生化学实验药品置放架
CN113995601A (zh) * 2021-12-10 2022-02-01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病床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5828A1 (en) * 2002-09-23 2004-03-25 Kavounas Gregory T. Elevators equipped with emergency medical devices
CN201907894U (zh) * 2011-01-07 2011-07-27 铃木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救护功能的乘客电梯
US20140090171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Elwha Llc Automate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nsporting and supporting patients
WO2017012108A1 (zh) * 2015-07-23 2017-01-26 深圳循证医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急救分级优先调度方法及装置
CN207121333U (zh) * 2017-09-14 2018-03-20 浙江西沃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电梯
CN211408099U (zh) * 2018-08-10 2020-09-04 王钧毅 一种学生化学实验药品置放架
CN110316622A (zh) * 2019-07-16 2019-10-11 广东卓梅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优先级电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95601A (zh) * 2021-12-10 2022-02-01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病床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42863B2 (ja) 離脱枠と離脱枠の移動昇降装置を持つ傷病者用ベッド
JP3517414B2 (ja) 入れ子式の車輪付き医療装置とベッド
CN108743090B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带按摩功能的病床
US20120095777A1 (en) Patient lift apparatus and patient lift service dispatch system
JP2002531224A (ja) 患者用支持装置
US3123224A (en) Apparatus for lifting and transporting invalids
CN11650964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移动式电动病床
US9700467B2 (en) Intrahospital vehicle for transport and transfer of obese patients
US9925105B1 (en) Patient transfer device
US5522322A (en) Motoriz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ding physically-impaired persons in moving between different positions
CN210903805U (zh) 天轨移位机
CN112451248B (zh) 一种医院火灾避难逃生护理床
CN213723039U (zh) 一种多功能病床
US20220008271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versibly connecting a rehabilitation mechanism to a bed,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ehabilitation mechanism connected to a bed
CN104257464A (zh) 具有升降头枕的手术移送床
JP2001187089A (ja) 介助支援装置
CN111773474B (zh) 一种具有防晃功能的护理车
CN211244137U (zh) 一种病患转移医护推床
JPH038772B2 (zh)
JP2010131145A (ja) 移動トイレシステム
JP3160122U (ja) 移動型電動介護リフト
CN111772955B (zh) 一种康复护理车
CN215136114U (zh) 一种医疗放射医疗床
JP5946575B1 (ja) 入浴介助システム
CN218247606U (zh) 一种急诊急救转运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