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7948A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07948A
CN116507948A CN202180070820.6A CN202180070820A CN116507948A CN 116507948 A CN116507948 A CN 116507948A CN 202180070820 A CN202180070820 A CN 202180070820A CN 116507948 A CN116507948 A CN 1165079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horizontal direction
pixel
display devic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08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岛津知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507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79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dielectric or reflective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光的混色且光的取出效率优异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具备:多个子像素,形成像素的单位,并至少与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颜色种类对应;多个发光元件,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且具有夹着有机化合物层而层叠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结构;以及透镜,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至少形成有一个。在各个所述发光元件中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周缘部且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有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的开口部的绝缘层,所述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1及公式2。ΣLR/WR<ΣLB/WB...(公式1)ΣLG/WG<ΣLB/WB...(公式2)(其中,在公式1及公式2中,WR、WG及WB分别是与红色、绿色及蓝色的子像素对应的开口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第一水平配置数为1,则ΣLR表示与红色的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第一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ΣLR表示以与红色的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1,则ΣLG表示与绿色的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第二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ΣLG表示以与绿色的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如果第三水平配置数为1,则ΣLB表示与蓝色的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第三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ΣLB表示以与蓝色的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公开特别涉及具备具有有机化合物层的多个发光元件和多个透镜的显示装置、以及具备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具有有机化合物层的多个发光元件和多个透镜的显示装置,公开了提高使颜色种类不同的子像素间的特性实现均匀性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显示装置公开了作为与红色、蓝色及绿色的三种颜色对应的子像素而具有与红色、蓝色及绿色分别对应的三种颜色的矩形像素区域的显示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显示装置中,在具有比一个矩形像素区域中的亮度低的亮度的其它矩形像素区域的发光面上设置有半球状透镜,该半球状透镜由相对于所述其它矩形像素区域中的短边的长度为2倍以上且4倍以下的透镜直径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44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关于使颜色种类不同的子像素间的特性实现均匀性,不仅要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亮度,还要求抑制色度偏差、即提高视野角特性。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视野角特性优异的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例如是(1)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多个子像素,形成像素的单位,并至少与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颜色种类对应;
多个发光元件,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且具有夹着有机化合物层而层叠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结构;以及
透镜,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至少形成有一个,
在各个所述发光元件中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周缘部且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有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的开口部的绝缘层,
所述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1及公式2。
ΣLR/WR<ΣLB/WB ...(公式1)
ΣLG/WG<ΣLB/WB ...(公式2)
其中,在所述公式1及所述公式2中,所述WR是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一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R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R表示以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二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G表示以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B是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三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B表示以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本公开也可以是(2)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多个子像素,至少与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颜色种类对应;
多个发光元件,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且具有夹着有机化合物层而层叠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结构;
透镜,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至少形成有一个;以及
反射壁,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在各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的周围形成壁面,且向从所述第一电极朝向所述第二电极的方向延伸出来,
所述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3及公式4。
ΣLR/WrR<ΣLB/WrB ...(公式3)
ΣLG/WrG<ΣLB/WrB ...(公式4)
其中,在所述公式3及所述公式4中,所述WrR是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壁面的前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一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R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R表示以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rG是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壁面的前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二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G表示以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rB是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壁面的前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三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B表示以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本公开也可以是(3)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多个子像素,至少与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颜色种类对应;
多个发光元件,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且具有夹着有机化合物层而层叠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结构;
透镜,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至少形成有一个;以及
反射板,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于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形成面侧的预定位置,
所述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5及公式6。
ΣLR/WbR<ΣLB/WbB ...(公式5)
ΣLG/WbG<ΣLB/WbB ...(公式6)
其中,在所述公式5及所述公式6中,所述WbR是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反射板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一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R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R表示以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bG是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反射板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二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G表示以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bB是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反射板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三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B表示以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此外,本公开例如也可以是具备上述(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的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俯视图。图2的B是示出子像素的布局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的A、图3的B、图3的C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5的A、图5的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
图6的A、图6的B是示出子像素的布局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的A、图7的B、图7的C是示出子像素的布局的一实施例的图。
图8的A、图8的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15的A、图15的B是用于说明第一模拟例的图。
图16的A、图16的B是用于说明第二模拟例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第二模拟例的图。
图18的A、图18的B是用于说明使用了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使用了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使用了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所涉及的一实施例等进行说明。需要说明,说明按以下的顺序进行。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于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构成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重复说明。
需要说明,说明按以下的顺序进行。
1.第一实施方式
2.第二实施方式
3.第三实施方式
4.第四实施方式
5.模拟(simulation)例
6.应用例(电子设备)
下面的说明是本公开的适宜的具体例,本公开的内容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等。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考虑到便于说明而示出了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但是,本公开的内容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向。在图1、图2的例子中,将Z轴方向设为厚度方向(上侧为+Z方向、下侧为-Z方向)、将X轴方向设为水平方向、将Y轴方向设为垂直方向,基于此来进行说明。此外,厚度方向有时被称为上下方向。这在图3至图14中也是同样的情况。图1等各图所示的各层的大小、厚度、各构成及各区域的大小、厚度的相对的大小比率是为了方便的记载,并非对实际的大小比率进行限定。关于这些方向的确定、大小比率,在图2至图14的各图中也是同样的情况。
1 第一实施方式
1-1 显示装置的构成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的一构成例的剖视图。显示装置10具备基板11、多个发光元件13、绝缘层14、保护层15、多个滤光片17、以及透镜18。
显示装置10是顶部发光方式的显示装置。基板11位于显示装置10的背面侧,从基板11朝向透镜18的方向为显示装置10的正面侧方向。透镜18的形成面侧朝向顶侧,基板11侧为底侧。连接顶侧和底侧的方向为显示装置10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构成显示装置10的各层中,将作为显示装置10的显示面侧的面称为第一面(上表面、正面),将作为显示装置10的背面侧的面称为第二面(下表面)。
作为显示装置10,例如也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也可以是微显示器,具体而言,也可以是使Micro-OLED(Micro-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或Micro-LED(Micro-LightEmitting Diode:微型发光二极管)等自发光元件形成为阵列状的微显示器等。此外,如后所述,显示装置10也可以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作为使用显示装置10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列举出用于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用于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或用于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的显示装置、电子取景器(Electronic View Finder:EVF)或小型投影仪等。
(像素和子像素)
在显示装置10中,如图2的A所示,在基板11上,在显示区域110A(标注阴影线所示出的区域)及显示区域110A的周缘设置有周边区域110B(与附图标记110A的区域标注不同的阴影线所示出的区域)。在显示区域110A内,作为与多个颜色种类对应的子像素100,与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颜色种类对应的子像素(子像素100R、100G、100B)配置为矩阵状。子像素100R显示红色,子像素100G显示绿色,子像素100B显示蓝色。图2的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需要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在没有特别区分子像素100R、100G、100B的情况下,有时会使用子像素100的术语。此外,在图2的A中,虚线XS所包围的区域表示一个像素的区域,在图2的B中,示出了关于虚线XS所包围的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显示相同颜色的子像素100R、100G、100B的组合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二维地反复配置。在图1、图2的A、图2的B的例子中,与三个颜色种类对应的子像素100R、100G、100B排列于水平方向,它们的组合形成一个像素(像素的单位)(pixel)(图2的B)。在图1的例子中,子像素100R、100G、100B的组合排列于X轴方向、Y轴方向。水平方向与使用者观察显示区域110A中显示的图像时作为左右方向的方向对应,垂直方向与显示区域110A中与水平方向正交的方向对应。
(基板11)
基板11设置有驱动多个发光元件13的各种电路。即、在基板11的第一面上,设置有向包括控制多个发光元件13的驱动的采样用晶体管和驱动用晶体管的驱动电路以及多个发光元件13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均未图示)。
基板11例如可以由水分及氧的透过性低的玻璃或树脂构成,也可以由容易形成晶体管等的半导体形成。具体而言,基板11可以是玻璃基板、半导体基板或树脂基板等。玻璃基板例如包括高应变点玻璃、钠玻璃、硼硅酸玻璃、镁橄榄石、铅玻璃或石英玻璃等。半导体基板例如包含非晶硅、多晶硅或单晶硅等。树脂基板例如包含选自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酚、聚醚砜、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在基板11的第一面上一般形成有覆盖上述的驱动电路及电源电路等的未图示的绝缘膜,隔着绝缘膜设置用于连接构成发光元件13的第一电极13A与驱动电路的多个接触插头。
(发光元件13)
多个发光元件13设置于基板11的第一面侧。多个发光元件13例如以矩阵状等预定的配置图案而形成。在图1的例子中,发光元件13构成为可以发出白色光。发光元件13例如是白色OLED或白色Micro-OLED(MOLED)。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10中的彩色化的方式,采用使用发光元件13和滤光片17的方式。但是,彩色化的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RGB的单独着色方式等。此外,也可以取代滤光片17而使用单色的滤光片。需要说明,关于发光元件13,在发光元件13以RGB的单独着色方式而形成的情况下,有机化合物层13B按照子像素100的颜色种类而设置。在这样的显示装置10中,能够根据子像素100的颜色种类将从发光元件13产生的光自身设为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颜色种类,因此,也可以省略滤光片17。
发光元件13具备第一电极13A、有机化合物层13B、以及第二电极13C。第一电极13A、有机化合物层13B及第二电极13C从基板11侧朝向后述的透镜18按照该顺序而层叠。
(第一电极13A)
第一电极13A设置在基板11的第一面侧的绝缘膜上。第一电极13A通过后述的绝缘层14对应于每个子像素100而被电分离。第一电极13A是阳极。
优选第一电极13A由金属层及金属氧化物层中的至少一层构成,更具体而言,优选由金属层或金属氧化物层的单层膜、或者金属层和金属氧化物层的层叠膜构成。在第一电极13A由层叠膜构成的情况下,既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层设置于有机化合物层13B侧,也可以是金属层设置于有机化合物层13B侧,但是,从使具有高功函数的层与有机化合物层13B邻接的观点出发,优选金属氧化物层设置于有机化合物层13B侧。
金属层例如包含选自由铬(Cr)、金(Au)、铂(Pt)、镍(Ni)、铜(Cu)、钼(Mo)、钛(Ti)、钽(Ta)、铝(Al)、镁(Mg)、铁(Fe)、钨(W)及银(Ag)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金属层也可以包含上述至少一种金属元素作为合金的构成元素。作为合金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铝合金或银合金。作为铝合金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出AlNd或AlCu。
金属氧化物层例如包含铟氧化物和锡氧化物的混合体(ITO)、铟氧化物和锌氧化物的混合体(IZO)以及氧化钛(TiO)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电极13C)
第二电极13C与第一电极13A对置设置。在图1的例子中,第二电极13C设置为所有的子像素100共用的电极。第二电极13C是阴极。优选第二电极13C是针对在有机化合物层13B中产生的光具有透过性的透明电极。这里,设为透明电极也包括半透过性反射层。基于提高发光效率的角度,第二电极13C优选由透过性尽可能高、且功函数小的材料构成。
第二电极13C由金属层及金属氧化物层中的至少一层构成。更具体而言,第二电极13C由金属层或金属氧化物层的单层膜、或者金属层和金属氧化物层的层叠膜构成。在第二电极13C由层叠膜构成的情况下,可以是金属层设置于有机化合物层13B侧,也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层设置于有机化合物层13B侧,但是,从使具有低功函数的层与有机化合物层13B邻接的观点出发,优选金属层设置于有机化合物层13B侧。
金属层例如包含选自由镁(Mg)、铝(Al)、银(Ag)、钙(Ca)及钠(Na)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金属层也可以包含上述至少一种金属元素作为合金的构成元素。作为合金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MgAg合金、MgAl合金或AlLi合金等。金属氧化物例如包含铟氧化物和锡氧化物的混合体(ITO)、铟氧化物和锌氧化物的混合体(IZO)以及氧化锌(ZnO)中的至少一种。
(有机化合物层13B)
有机化合物层13B设置在第一电极13A与第二电极13C之间。有机化合物层13B设置为供所有子像素100共用的有机化合物层。在图1的例子中,有机化合物层13B构成为可以发出白色光。但是,这并不是禁止有机化合物层13B的发光色是白色之外的颜色,也可以采用红色、蓝色、绿色等颜色。即、有机化合物层13B的发光色例如可以是白色、红色、蓝色及绿色中的任意一种。
有机化合物层13B具有从第一电极13A朝向第二电极13C依次层叠有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的构成。需要说明,有机化合物层13B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而是根据需要而设置发光层之外的层。
空穴注入层是用于提高对发光层的空穴注入效率、且用于抑制泄漏的缓冲层。空穴输送层用于提高对发光层的空穴输送效率。发光层通过施加电场而引起电子与空穴的再结合,从而产生光。发光层是包含有机发光材料的有机发光层。电子输送层用于提高对发光层的电子输送效率。也可以在电子输送层与第二电极13C之间设置电子注入层。该电子注入层用于提高电子注入效率。
(绝缘层14)
绝缘层14形成于基板11的第一面侧。绝缘层14对应于每个发光元件13(即、每个子像素)而使各第一电极13A电分离。绝缘层14具有与子像素100对应的多个开口部14A,分离后的第一电极13A的第一面(与第二电极13C的对置面)从开口部14A露出。绝缘层14也可以对分离后的第一电极13A的第一面的周缘部直至侧面(端面)进行覆盖。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面的周缘部是指从第一面的周缘朝向内侧具有预定的宽度的区域。
绝缘层14例如由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构成。有机材料例如包括聚酰亚胺及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无机材料例如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及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保护层)
保护层15设置在第二电极13C的正面(第一面)上,对发光元件13进行覆盖。保护层15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且2.0μm以下。在保护层15的厚度在该范围内的情况下,满足后述的公式7及公式8所带来的效果得以提高。保护层15的厚度表示从发光元件13的正面(第二电极的第一面)到保护层15的正面(第一面)的厚度。保护层15将发光元件13与外部空气进行阻断,抑制从外部环境向发光元件13浸入水分。此外,在第二电极13C由金属层构成的情况下,保护层15也可以具有抑制该金属层的氧化的功能。
保护层15例如由无机材料构成。作为构成保护层15的无机材料,优选吸湿性低的材料。具体而言,优选构成保护层15的无机材料包含选自氧化硅(SiO)、氮化硅(SiN)、氧化氮化硅(SiNO)、氧化钛(TiO)及氧化铝(AlO)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保护层15可以是单层结构,但是,在增大厚度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多层结构。这是为了缓和保护层15中的内部应力。
(滤光片)
滤光片17设置在保护层15上。在图1的例子中,滤光片17设置在比后述的透镜18更靠近第一电极13A的位置处。滤光片17例如是晶载彩色滤光片(On Chip Color Filter:OCCF)。滤光片17对应于子像素100而形成。例如,如图1的例子所示,滤光片17能够列举出多个颜色种类的滤光片(红色滤光片17R、绿色滤光片17G及蓝色滤光片17B)。红色滤光片17R、绿色滤光片17G、蓝色滤光片17B设置为分别与红色的子像素用的发光元件13、绿色的子像素用的发光元件13、蓝色的子像素用的发光元件13对置。由此,从红色的子像素100R、绿色的子像素100G、蓝色的子像素100B内的各发光元件13发出的白色光分别透过上述的红色滤光片17R、绿色滤光片17G及蓝色滤光片17B,从而从显示面分别射出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
需要说明,这里所示的滤光片17的例子是一个例子,并非将滤光片17的种类仅限定于红、绿、蓝的三种的组合。例如,滤光片17的种类也可以是除了红、绿、蓝之外还有白的四种的组合。此外,在上述内容中,举例示出了滤光片17是晶载彩色滤光片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贴合单体形成的滤光片。
(滤光片的排列)
在图1、图2的例子中,滤光片17的排列为红色滤光片17R、蓝色滤光片17B及绿色滤光片17G依次反复排列而成的排列。在图1、图2的A、图2的B的例子中,各个滤光片17(红色滤光片17R、蓝色滤光片17B及绿色滤光片17G)形成为条纹状。需要说明,在图1中,红色滤光片17R、蓝色滤光片17B及绿色滤光片17G形成为彼此端面相接触的状态,但是,红色滤光片17R、蓝色滤光片17B及绿色滤光片17G也可以彼此分离。
(透镜)
透镜18与子像素100对应而形成有至少一个,在图1的例子中,在滤光片17之上(+Z方向侧)设置有一个透镜18。需要指出,如果透镜18的数量为多个,则容易控制透镜18引起的聚光性。但是,从维持透镜18的强度且厚度尺寸不会变得过小的观点出发,优选相对于一个子像素100,透镜18为三个以下。
透镜18的底面18A朝向开口部14A,从发光元件13产生的光大部分穿过滤光片17而朝向透镜18的底面18A侧。另外,通过光穿过透镜18从而光的行进方向得以调整。透镜18例如是晶载透镜(On Chip Lens:OCL)。透镜18例如由热固化型树脂及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等形成。
(透镜的形状)
透镜18的形状并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举例示出柱状、锥台状、圆顶状等。在图1的例子中,在透镜18中,关于其截面形状,XZ平面上的截面(这里,有时仅称为截面形状)形成为半月状的形状。如图2的B所示,透镜18的平面形状形成为矩形。但是,这是透镜18的形状的一个例子,并非对透镜18的形状进行限定。关于透镜18的截面形状,例如图4所示,可以是矩形,如图3的C所示,也可以是梯形。此外,透镜18的平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还可以是正方形、其它多边形,此外,还可以是倒角形。如后所述,这样的透镜18的形状可以根据子像素100的组合等诸多条件来确定。
(透镜的底面与开口部的宽度的关系)
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中,关于透镜18的底面18A与开口部14A的宽度,满足下述的公式7及公式8。
ΣLR/WR<ΣLB/WB ...(公式7)
ΣLG/WG<ΣLB/WB ...(公式8)
其中,在公式7及公式8中,WR是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的开口部14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开口部14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表示通过开口部14A的中心的、显示装置10的水平截面上的宽度。该情况除了红色的子像素100R之外,关于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开口部14A也是同样的。水平截面是将在显示装置10的水平方向(X轴方向)和发光元件13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而成的平面(XZ平面)作为切割面时的截面。
当第一水平配置数为1时,ΣLR是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的底面18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图1中,由附图标记LR示出。)。此外,当第一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时,ΣLR表示以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而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透镜18的各自的底面18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LR的合计。需要说明,第一水平配置数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100R对应的透镜18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例如,当透镜18形成为与子像素100R对应地在水平方向上排列有两个时,第一水平配置数为2。透镜18的底面18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表示通过透镜18的底面18A的中心的、显示装置10的水平截面上的宽度。该情况除了红色的子像素100R之外,关于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透镜18也是同样的。
此外,WG是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的开口部14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
当第二水平配置数为1时,ΣLG是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的底面18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图1中,由附图标记LG示出)。此外,当第二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时,ΣLG表示以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而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透镜18的各自的底面18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LG的合计。需要说明,第二水平配置数表示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的透镜18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
WB是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开口部14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
当第三水平配置数为1时,ΣLB是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的底面18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图1中,由附图标记LB示出)。此外,当第三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时,ΣLB表示以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而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透镜18的各自的底面18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LB的合计。需要说明,第三水平配置数表示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透镜18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
在图1的例子中,如图2的B所示,通过使与子像素100B对应的透镜18的水平方向的宽度LB比与子像素100R对应的透镜18的宽度LR、与子像素100G对应的透镜18的宽度LG大,从而满足了上述公式7及公式8。
公式7及公式8不限定于通过规定透镜18的宽度LR、LG、LB的大小而实现的情况。如图5的A所示,公式7及公式8也可以通过规定开口部14A的宽度WR、WG、WB的大小而实现,还可以对透镜18的宽度LR、LG、LB的大小进行组合而实现。图5的A示出了将透镜18的宽度LR、LG、LB设为相同、且规定为与子像素100R、100G对应的开口部14A的宽度WR、WG比与子像素100B对应的开口部14A的宽度WB大的情况下的例子。
(ΣLR/WR、ΣLB/WB及ΣLG/WG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从更加有效地发挥透镜18的聚光性的观点出发,ΣLR/WR、ΣLB/WB及ΣLG/WG的下限值分别为1。
从抑制对有机化合物层13B的影响且缩小开口部14A的宽度的观点、以及抑制对邻接的子像素100的影响且增大透镜18的底面18A的观点出发,ΣLR/WR、ΣLB/WB及ΣLG/WG的上限值分别为3。
需要说明,从更加有效地抑制色度偏差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的ΣLB/WB、ΣLG/WG,ΣLR/WR的值满足下述公式9或公式10。
0.01<(ΣLB/WB-ΣLR/WR)<0.3...(公式9)
0.01<(ΣLB/WB-ΣLG/WG)<0.3...(公式10)
此外,优选显示装置10满足下述的公式11或公式12的至少一方。
LB/LR≤2 ...(公式11)
LB/LG≤2 ...(公式12)
其中,在公式11及公式12中,如上所述,LB表示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的底面18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LG表示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的底面18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LB表示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的底面18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
通过显示装置10满足上述公式11或公式12的至少一方,能够提高抑制来自红色的子像素100R或绿色的子像素100G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元件13的光进入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透镜18的效果。从提高该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满足公式11及公式12的双方。通过满足公式11及公式12的双方,能够有效地抑制来自红色的子像素100R及绿色的子像素100G的发光元件13的光进入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透镜18。
(第一水平配置数、第二水平配置数及第三水平配置数)
如上所述,透镜18与各颜色种类的子像素100(子像素100R、100G、100B)分别对应地形成至少一个,因此,上述的第一水平配置数、第二水平配置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1以上的值。在图1的例子中,关于与子像素100R对应的透镜18的第一水平配置数为1。关于与子像素100G对应的透镜18的第二水平配置数为1。此外,关于与子像素100B对应的透镜18的后述的第三水平配置数为1。
如上所述,如果考虑相对于一个子像素100优选透镜18为三个以下这一点,则优选第一水平配置数、第二水平配置数及第三水平配置数为3以下。
(透镜的底面与第一电极的正面的分离距离)
在显示装置10中,优选从位于与各个子像素100对应的开口部14A的第一电极13A的正面到朝向该开口部14A的透镜18的底面18A的分离距离(第一电极13A与透镜18的底面的分离距离WH)为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这表示在分离距离WH在这样的范围的情况下更强烈地要求抑制色度偏差。此外,如果分离距离WH在这样的范围内,则容易将显示装置10设为微显示器。
1-2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下面,对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其中,以在显示装置10中透镜18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例如使用薄膜形成技术、光刻技术及蚀刻技术、溅射技术等,在基板11的第一面上形成第一电极13A、形成有开口部14A的绝缘层14、有机化合物层13B、第二电极13C。开口部14A形成为与各色的子像素100对应的图案。而且,适当地使用CVD法、蒸镀法、光刻法等来形成保护层15和滤光片17。滤光片17对应于子像素100的布局而形成。此外,在图3的例子中,红色滤光片17R、绿色滤光片17G及蓝色滤光片17B形成为条纹状。
在滤光片17的正面上形成透镜18。透镜18的形成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图3的A所示,将形成透镜18的树脂材料涂布在滤光片17的正面上,形成树脂层30。以成为与透镜18的形成位置对应的图案的方式,在树脂层30上设置掩膜31(图3的B)。另外,例如通过应用蚀刻技术等,如图3的C所示,在滤光片17上形成透镜18(回蚀法)。由此,获得显示装置10。需要说明,这里所示的透镜18的形成方法是一个例子。例如,除了回蚀法之外,也可以应用熔融法等这样的晶载微透镜(OCL)形成方法。
1-3作用效果
对于显示装置,要求在将正面方向设为视线方向时与将倾斜方向设为视线方向时之间,抑制色度偏差。色度偏差表示比较相对于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将正面方向设为视线方向时的色度与将倾斜方向设为视线方向时的色度的情况下的正面方向的色度与倾斜方向的色度的差(偏差)。
然而,一般情况下,关于显示装置中的视野角与光强度的关系,如后述的模拟例(图15的B)所示,确认到正面方向的光强度和倾斜度大的方向(以正面方向为基准的方位角大的方向(视野角大的方向))上的光强度的相对的比率(标准化强度)在蓝色光与红色光之间有大的差异,即、蓝色光的视野角特性与红色光的视野角特性不同。在蓝色光与绿色光的关系中也和蓝色光与红色光的关系同样地存在视野角特性的不同。
关于这一点,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通过满足公式1及公式2,从而如后述的模拟例(图15的A)所示,蓝色光的视野角特性接近红色光和绿色光的视野角特性,色度偏差得以降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关于显示区域110A的水平方向(X轴方向),即便是将相对于正面方向的倾斜角度大的方向设为视线方向,也难以产生色度偏差,从而能够关于水平方向提高视野角特性,能够实现水平方向的宽视野角化。
此外,根据显示装置10,通过满足公式1及公式2,能够提高正面方向的亮度。
1-4变形例
(变形例1)(垂直方向)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中,关于水平方向规定了透镜18的宽度18A与开口部14A的宽度的关系。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关于垂直方向规定透镜18的宽度18A与开口部14A的宽度的关系(变形例1)。
(透镜的底面与开口部的宽度的关系)
在变形例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中,关于透镜18的底面18A和开口部14A的宽度,满足下述的公式13及公式14。
ΣLvR/WvR<ΣLvB/WvB ...(公式13)
ΣLvG/WvG<ΣLvB/WvB ...(公式14)
其中,在上述公式13及公式14中,如图2的B所示,WvR是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的开口部14A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开口部14A的垂直方向的宽度表示通过开口部14A的中心的、显示装置10的垂直截面上的宽度。该情况除了红色的子像素100R之外,关于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开口部14A也是同样的。垂直截面是将在显示装置10的垂直方向(Y轴方向)和发光元件13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而成的平面(YZ平面)作为切割面时的截面。
当第一垂直配置数为1时,ΣLvR是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的底面18A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在图2的B中,由附图标记LvR示出。)。当第一垂直配置数为2以上时,ΣLvR表示以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而排列于垂直方向的状态形成的透镜18的各自的底面18A的垂直方向的宽度的合计。其中,第一垂直配置数表示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的透镜18的沿着垂直方向的形成数。透镜18的底面18A的垂直方向的宽度表示通过透镜18的底面18A的中心的、显示装置10的垂直截面上的宽度。该情况除了红色的子像素100R之外,关于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透镜18也是同样的。
WvG是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的开口部14A的垂直方向的宽度。
当第二垂直配置数为1时,ΣLvG是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的底面18A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在图2的B中,由附图标记LvG示出。)。当第二垂直配置数为2以上时,ΣLvG表示以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地排列于垂直方向的状态形成的透镜18的各自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的合计。其中,第二垂直配置数表示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的透镜18的沿着垂直方向的形成数。
WvB是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开口部14A的垂直方向的宽度。
当第三垂直配置数为1时,ΣLvB是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的底面18A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在图2的B中,由附图标记LvB示出。)。当第三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时,ΣLvB表示以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地排列于垂直方向的状态形成的透镜18的各自的底面18A的垂直方向的宽度的合计。其中,第三垂直配置数表示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透镜18的沿着垂直方向的形成数。
在图1的例子中,通过使与子像素100B对应的透镜18的垂直方向的宽度LvB比与子像素100R对应的透镜18的宽度LvR、与子像素100G对应的透镜18的宽度LvG大,从而满足了上述公式13及公式14。
公式13及公式14不限定于通过规定透镜18的宽度LvR、LvG、LvB的大小而实现的情况。如图5的A所示,公式13及公式14也可以通过规定开口部14A的宽度WvR、WvG、WvB的大小而实现,还可以对透镜18的宽度LvR、LvG、LvB的大小进行组合而实现。图5的A示出了将透镜18的宽度LvR、LvG、LvB设为相同、且规定为与子像素100R、100G对应的开口部14A的宽度WvR、WvG比与子像素100B对应的开口部14A的宽度WvB大的情况下的例子。
(ΣLvR/WvR,ΣLvB/WvB及ΣLvG/WvG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ΣLvR/WvR、ΣLvB/WvB及ΣLvG/WvG的下限值与ΣLR/WR、ΣLB/WB及ΣLG/WG的下限值的情况同样地分别为1。
ΣLvR/WvR、ΣLvB/WvB及ΣLvG/WvG的上限值与ΣLR/WR、ΣLB/WB及ΣLG/WG的上限值的情况同样地分别为3。
需要说明,从更加有效地抑制显示区域的垂直方向的色度偏差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上述的ΣLvB/WvB、ΣLvG/WvG、ΣLvR/WvR的值满足下述公式15或公式16。
0.01<(ΣLvB/WvB-ΣLvR/WvR)<0.3...(公式15)
0.01<(ΣLvB/WvB-ΣLvG/WvG)<0.3...(公式16)
此外,优选显示装置10满足下述的公式17或公式18的至少一方。
LvB/LvR≤2 ...(公式17)
LvB/LvG≤2 ...(公式18)
其中,在公式17及公式18中,如上所述,LvB表示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的底面18A的垂直方向的宽度。LvG表示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的底面18A的垂直方向的宽度。LvB表示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的底面18A的垂直方向的宽度。
通过显示装置10满足上述公式17或公式18的至少一方,能够抑制来自红色的子像素100R或绿色的子像素100G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元件13的光进入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透镜18。从提高该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满足公式11及公式12的双方。通过满足公式11及公式12的双方,能够有效地抑制来自红色的子像素100R及绿色的子像素100G的发光元件13的光进入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透镜18。
(第一垂直配置数、第二垂直配置数及第三垂直配置数)
如上所述,透镜18与各颜色种类的子像素100(子像素100R、100G、100B)分别对应地形成至少一个,因此,上述的第一垂直配置数、第二垂直配置数、第三垂直配置数为1以上的值。在图1的例子中,关于与子像素100R对应的透镜18的第一垂直配置数为1。关于与子像素100G对应的透镜18的第二垂直配置数为1。此外,关于与子像素100B对应的透镜18的后述的第三垂直配置数为1。
如上所述,如果考虑相对于一个子像素100优选透镜18为三个以下这一点,则优选第一垂直配置数、第二垂直配置数及第三垂直配置数为3以下。
例如,图5的B中示出了第一垂直配置数、第二垂直配置数及第三垂直配置数为3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排列于垂直方向的三个透镜18,各自的底面18A的宽度的合计与开口部14A的宽度的关系满足上述公式13及公式14的条件。
根据变形例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关于显示区域110A的垂直方向(Y轴方向),即便是将相对于正面方向的倾斜角度大的方向设为视线方向,也难以产生色度偏差,从而能够关于垂直方向提高视野角特性,能够实现垂直方向的宽视野角化。
(变形例2)
关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的子像素100的布局,在图1的例子中,通过排列于水平方向的子像素100R、100B、100G形成了像素的单位,但是,这是子像素100的一个例子。子像素100的布局并不限定于此。
作为子像素100的布局,如图6的B所示,两个子像素100B分别与一个子像素100R、100G的组合、各个子像素100也可以配置为正方形。在这种情况下,子像素100B的配置既可以如图6的B所示那样相邻,也可以如图7的A所示,配置于避开相邻的位置的位置处。此外,如图6的A所示,也可以将子像素100R、100G设为正方形、将子像素100B设为长方形而将它们组合起来。此外,如图7的B、图7的C所示,也可以将子像素100R、100G、100B配置为三角状。
即便是在这样的子像素100的布局中,关于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均能够通过使透镜18的底面18A的宽度和开口部14A的宽度满足上述的预定的条件而使视野角特性优良。
在图6的A、图7的B中,通过使透镜18的底面18A的宽度LB成为大于宽度LR、LG的值、使透镜18的底面18A的宽度LvB成为大于宽度LvR、LvG的值,关于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均满足了上述的预定的条件(公式7、8、13、14)。
在图6的B、图7的A、图7的C中,通过使开口部14A的宽度WB成为小于宽度WR、WG的值、使透镜18的底面18A的宽度WvB成为小于宽度WvR、WvG的值,关于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均满足了上述的条件(公式7、8、13、14)。
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关于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双方,视野角特性变得优良。
(变形例3)
在显示装置10中,如图8的A所示,滤光片17也可以设置在与透镜18相比离第一电极13A更远的位置。需要说明,在图8的A中,附图标记20是平坦化层。平坦化层20能够由树脂等形成。该情况在图8的B中也是同样的。
(变形例4)
在显示装置10中,在各个子像素100中,也可以设置多个滤光片17。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的B所示,在各个子像素100中,滤光片17也可以设置在与透镜18相比离第一电极13A更远的位置以及更近的位置这双方的位置处。
(变形例5)
在图1的例子所示的显示装置10中,作为与各个颜色种类对应的所述子像素所对应的滤光片17而形成的红色滤光片17R、绿色滤光片17G以及蓝色滤光片17B的尺寸基本相同。该例子是子像素100的一个例子,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并不限定于此。在显示装置10中,如图12所示,在不同的颜色种类的子像素100之间,红色滤光片17R、绿色滤光片17G、以及蓝色滤光片17B的尺寸也可以不同。从降低色度偏差的观点出发,优选蓝色滤光片17B的水平方向的宽度比红色滤光片17R的水平方向的宽度以及绿色滤光片17G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窄。通过显示装置10的滤光片17具有这样的构成,关于蓝色光,相对于正面方向的光的倾斜方向的光的强度相对地减弱,可以获得蓝色光的视野角特性容易接近红色光和绿色光的视野角特性的效果。
(变形例6)
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中,如图13所示,作为与各个颜色种类对应的子像素100所对应的滤光片17,具备彼此不同的多个颜色种类的滤光片,也可以在相邻的彼此不同的颜色种类的滤光片之间或边界处设置黑矩阵层19。在图13的例子中,在显示装置10中,与不同的颜色种类的子像素100对应,作为彼此不同的颜色种类的滤光片而设置有红色滤光片17R、绿色滤光片17G、以及蓝色滤光片17B。另外,在显示装置10中,至少在红色滤光片17R与蓝色滤光片17B的边界上、以及绿色滤光片17G与蓝色滤光片17B的边界上设置有黑矩阵层19。黑矩阵层19例如可以是混入有黑色的着色剂的光学浓度为1以上的黑色的树脂膜。具体而言,作为黑矩阵层19的材料,能够举例示出黑色的聚酰亚胺树脂等。
这样,根据变形例8的显示装置10,通过进一步设置有黑矩阵层19,从而朝向倾斜方向的蓝色光得以调整,能够使视野角特性变得优良。
(变形例7)
在图1中举例示出的显示装置10中,设置于红色的子像素100R、绿色的子像素100G以及蓝色的子像素100B的透镜18的折射力基本相同。显示装置10并不限定于该例子。在显示装置10中,也可以是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的折射力比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以及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更大。通过使用这样的透镜18,能够使关于蓝色光的视野角特性成为接近关于红色光和绿色光的视野角特性的状态。此外,根据变形例9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能够提高正面亮度。这里,透镜18的折射力表示将光向正面方向引导的程度。因此,透镜18的折射力越高,光更容易被引导向正面方向。关于折射力,使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的折射力比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以及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相对地变高的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作为该方法,能够列举出使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相对于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以及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地形成的透镜18提高高度(图14)。
2 第二实施方式
2-1 显示装置的构成
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的一构成例的剖视图。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具备基板11、多个发光元件13、反射壁21、保护层15、多个滤光片17、以及透镜18。图9的例子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除了省略绝缘层14且设置有反射壁21之外,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同样的构成。
(反射壁)
反射壁21将基板11的第一主面作为基端并从相邻的发光元件13之间向发光元件13的厚度方向(+Z方向)延伸出来。反射壁21与绝缘层14同样地使第一电极13A对应于每个发光元件13(即、每个子像素)电分离。此外,反射壁21也可以与绝缘层14同样地对分离后的第一电极13A的第一面的周缘部直至侧面(端面)进行覆盖。
反射壁21与各个子像素100对应在各个发光元件13的发光区域的周围形成壁面22。在反射壁21形成于相邻的红色的子像素100R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之间的情况下,由位于红色的子像素100R侧的面形成壁面22R,由位于蓝色的子像素100B侧的面形成壁面22B。此外,在反射壁21形成于相邻的蓝色的子像素100B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之间的情况下,由位于蓝色的子像素100B侧的面形成壁面22B,由位于绿色的子像素100G侧的面形成壁面22G。在反射壁21形成于相邻的红色的子像素100R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之间的情况下,由位于红色的子像素100R侧的面形成壁面22R,由位于绿色的子像素100G侧的面形成壁面22G。需要说明,在没有特别区分颜色种类的情况下,有时将壁面22R、22G、22B总称记载为壁面22。
壁面22B形成在与绿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发光元件13的发光区域SB的周围(在图9的例子中,是在发光区域SB的水平方向上分离的两侧缘)。与该情况同样地,壁面22R、22G分别形成在与红色、绿色的子像素100R、100G对应的发光元件13的发光区域SR、SG的周围(在图9的例子中,分别是在发光区域SR、SG的水平方向上分离的两侧缘)。
在图9的例子中,反射壁21的形状形成水平截面(XZ平面上的截面)为梯形那样的形状,但是,这并非对反射壁21的形状进行特别的限定。反射壁21的形状也可以形成水平截面为长方形等的形状。
反射壁21只要是具有光反射性和绝缘性即可,对原材料并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举例示出氧化硅(SiO)、氮氧化硅(SiON)等。
在显示装置10中,透镜18的底面18A朝向发光元件13的第二电极13C的正面侧(第一面侧),各个子像素100中的发光元件13所产生的光的一部分能够被壁面22反射而朝向透镜18。
(透镜的底面与壁面的前端部的宽度的关系)
在显示装置10中,关于透镜18的底面18A与壁面22的前端部24的宽度,满足下述的公式19及公式20。
ΣLR/WrR<ΣLB/WrB ...(公式19)
ΣLG/WrG<ΣLB/WrB ...(公式20)
其中,在公式19及公式20中,WrR是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的壁面22R的前端部24的水平方向的宽度。WrG是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的壁面22G的前端部24的水平方向的宽度。WrB是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壁面22B的前端部24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壁面22R的前端部24的水平方向的宽度表示通过发光区域SR的中心的、显示装置10的水平截面(XZ平面上的截面)上的宽度。该情况除了红色的子像素100R之外,关于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开口部14A也是同样的。
公式19及公式20中的ΣLR、ΣLG及ΣLB与分别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ΣLR、ΣLG及ΣLB相同。
在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省略了绝缘层14,但是,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进一步形成有绝缘层14。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10也可以是组合了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而成的显示装置。
在上述内容中,关于透镜18的底面18A和壁面22的前端部24的水平方向的宽度,规定了上述的公式19、20,但是,关于透镜18的底面18A和壁面22的前端部24的垂直方向的宽度,也可以进行同样的规定。
2-2作用效果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通过满足公式19及公式20,从而和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同样地,蓝色光的视野角特性接近红色光和绿色光的视野角特性,色度偏差得以降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和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关于水平方向,能够提高视野角特性,能够实现水平方向的宽视野角化。
3 第三实施方式
3-1 显示装置的构成
图10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的一构成例的剖视图。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具备基板11、反射板23、多个发光元件13、绝缘层14、保护层15、多个滤光片17、以及透镜18。图10的例子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除了在发光元件13的下方设置有反射板23之外,具备和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同样的构成。
(反射板23)
反射板23对应于子像素100而设置在发光元件13的下方的预定的位置。在图10的例子中,设置于基板11内。反射板23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原材料形成。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各个子像素100中,反射板23和第二电极13C构成了谐振器结构。谐振器结构使规定波长的光谐振且增强并射出。具体而言,在子像素100R中,谐振器结构使在有机化合物层13B产生的白色光包含的红色光谐振且增强,并向外部释放。在子像素100G中,谐振器结构使在有机化合物层13B产生的白色光包含的绿色光谐振且增强,并向外部释放。在子像素100G中,谐振器结构使在有机化合物层13B产生的白色光包含的蓝色光谐振且增强,并向外部释放。
反射板23与第二电极13C之间的光路长度(光学的距离)根据使其谐振的规定波长的光而设定。更具体而言,在子像素100R中的谐振器结构中,反射板23与第二电极13C之间的光路长度被设定为红色光谐振。在子像素100G中的谐振器结构中,反射板23与第二电极13C之间的光路长度被设定为绿色光谐振。在谐振器结构102B中,反射板23与第二电极13C之间的光路长度被设定为蓝色光谐振。
在显示装置10中,关于透镜18的底面18A和反射板23的宽度,满足下述的公式21及公式22。
ΣLR/WbR<ΣLB/WbB ...(公式21)
ΣLG/WbG<ΣLB/WbB ...(公式22)
其中,在公式21及公式22中,WbR是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的反射板23的水平方向的宽度,WbG是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对应的反射板23的水平方向的宽度,WbB是与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反射板23的水平方向的宽度。需要说明,与红色的子像素100R对应的反射板23的水平方向的宽度表示通过发光区域SR的中心的、显示装置10的水平截面(XZ平面上的截面)上的宽度。该情况除了红色的子像素100R之外,关于与绿色的子像素100G、蓝色的子像素100B对应的反射板23也是同样的。
公式19及公式20中的ΣLR、ΣLG及ΣLB与分别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ΣLR、ΣLG及ΣLB相同。
(透镜与反射板的分离距离)
在显示装置10中,从与各个子像素100对应的反射板23的正面23A到透镜18的底面18A的分离距离BH优选为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更优选为0.5μm以上且2.0μm以下。如果分离距离BH在这样的范围内,则容易将显示装置10设为微显示器。此外,该情况和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表示如果分离距离BH在这样的范围内则更加强烈地要求抑制色度偏差。
在上述内容中,关于透镜18的底面18A和反射板23的水平方向的宽度,规定了上述的公式21、22,但是,关于透镜18的底面和反射板23的垂直方向的宽度,也可以同样地规定。
3-2作用效果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通过满足公式21及公式22,从而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同样地,蓝色光的视野角特性接近红色光和绿色光的视野角特性,色度偏差得以降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关于水平方向,能够提高视野角特性,能够实现水平方向的宽视野角化。
4 第四实施方式
4-1显示装置的构成
图11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的一构成例的剖视图。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除了将第一电极的形状设为弯曲形状之外,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同样的构成。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中,第一电极13A的第一主面侧的面形成了凹状弯曲面。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极13A优选是具有光反射性的层。
4-2作用效果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第一电极13A的第一主面侧的面形成为凹状弯曲面,从而从发光元件13产生的光中的被第一电极13A反射的光容易聚集,能够缩小红色、蓝色及绿色的视野角特性的差异。此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能够提高正面亮度。
5模拟例
5-1透镜的底面的宽度和开口部的宽度的例子(第一模拟)
利用图15的A、图15的B对规定了显示装置10中的透镜18的底面的宽度与开口部14A的宽度的关系的模拟例进行说明。图15的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中的透镜18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与开口部14A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关系满足公式1及公式2的条件下的模拟的结果。图15的B是示出关于各色的子像素100、除了将透镜18的底面的宽度和开口部14A的宽度设为相同之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为同样的构成的显示装置(称为比较用显示装置)中的模拟的结果的图。需要说明,关于显示装置10,形成为子像素100(100R,100B,100G)的布局的图案为图7的B所示的图案(三角状)、透镜18呈圆顶状的形状、在透镜18的俯视图中为圆形的形状,并采用了开口部14A为圆形的情况。
模拟是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而实施的,即、在显示装置10中关于红色、蓝色及绿色的各自的颜色种类确定水平方向的视野角[degree]与光强度的关系,进而以视野角0°(0[degree])的位置处的光强度为基准来确定各视野角[degree]处的相对的光强度(标准化强度)。
模拟的结果如图15的A、图15的B所示。图15的A、图15的B的图表是基于视野角与标准化强度的关系的、以视野角为横轴且以标准化强度为纵轴的图表。在图15的A、图15的B所示的图表中,关于横轴,以将视野角0°(0[degree])的位置作为横轴的中心、视野角向左右方向变大的方式来规定了坐标。在图15的A、图15的B中,实线所示的曲线E(B)是表示关于蓝色光的视野角与标准化强度的关系的曲线。单点划线所示的曲线E(R)是表示关于红色光的视野角与标准化强度的关系的曲线。虚线所示的曲线E(G)是表示关于绿色光的视野角与标准化强度的关系的曲线。需要说明,该情况关于表示后述的第二模拟的结果的图16的A、图16的B及图17也是相同的。
根据图15的A、图15的B所示的模拟的结果,在对关于蓝色光的曲线(实线所示的曲线E(B))、关于红色光的曲线(单点划线所示的曲线E(R))、以及关于蓝色光的曲线(虚线所示的曲线E(B))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中,与比较用显示装置相比,曲线E(B)接近曲线E(R)、E(G),因此,确认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与比较用显示装置相比,红色、蓝色及绿色的视野角特性接近。即、确认到关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在从倾斜方向观察显示装置时以及从正面方向观察显示装置时,能够抑制色度偏差。
5-2透镜的底面的宽度以及与第一电极的分离距离的例子(第二模拟)
透镜18的底面与第一电极13A的分离距离WH对应于保护层15的厚度的差异而产生差异。于是,关于对应于保护层15的厚度的差异的红色、蓝色及绿色的视野角特性的差异进行了模拟。作为显示装置10,除了省略了透镜18之外,采用了与上述第一模拟中使用的比较用显示装置的同样的显示装置。此外,作为保护层15,采用了将SiN作为材料的层。关于保护层15的厚度,采用了0.5μm、1.0μm、2.0μm。
模拟是与第一模拟同样地通过关于红色、蓝色及绿色确定视野角与标准化强度的关系而实施。模拟的结果如图16的A、图16的B、图17所示。需要说明,图16的A是示出保护层15的厚度为0.5μm时的模拟的结果的图。图16的B是示出保护层15的厚度为1.0μm时的模拟的结果的图。图17是示出保护层15的厚度为2.0μm时的模拟的结果的图。
根据图16的A、图16的B、图17的模拟的结果,在保护层15的厚度小的情况下,曲线E(B)与曲线E(R)、E(G)大幅不同,因此,确认到红色、蓝色及绿色的视野角特性的差异变大。另外,由此确认到透镜18的底面与第一电极13A的分离距离WH越小,越强烈要求考虑色度偏差。
6应用例
(电子设备)
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以及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也可以设置于各种电子设备。特别是优选设置于摄影机、单反相机的电子取景器或头戴式显示器等要求高分辨率、且在眼睛附近放大使用的电子设备。
(具体例1)
图18的A是示出数码相机310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18的B是示出数码相机310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后视图。该数码相机310是镜头可换式单镜头反光型的数码相机,在照相机主体部(照相机机身)311的正面大致中央具有可换式的摄影透镜单元(可更换镜头)312,在正面左侧具有用于摄影者把持的把手部313。
在从照相机主体部311的背面中央向左侧偏离的位置处设置有监视器314。在监视器314的上部设置有电子取景器(目镜窗)315。摄影者通过观察电子取景器315可以对从摄影透镜单元312导入的被拍摄体的光像进行视觉确认并进行构图确定。作为电子取景器315,能够使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的任意一种。
(具体例2)
图19是示出头戴式显示器320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头戴式显示器320例如在眼镜形的显示部321的两侧具有用于安装于使用者的头部的耳挂部322。作为显示部321,能够使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的任意一种。
(具体例3)
图20是示出电视装置330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该电视装置330例如具有包括前面板332及滤光玻璃333的影像显示画面部331,该影像显示画面部331由上述的一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的任意一种构成。
以上,关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以及它们的变形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以及它们的变形例,可以进行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以及它们的变形例中列举的构成、方法、工序、形状、材料及数值等仅为示例,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与此不同的构成、方法、工序、形状、材料及数值等。
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以及它们的变形例的构成、方法、工序、形状、材料及数值等只要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则可以进行相互组合。
关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以及它们的变形例中举例示出的材料,若无特别说明,能够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两种以上进行使用。
此外,本公开也能够采用下面的构成。
(1)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多个子像素,形成像素的单位,并至少与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颜色种类对应;
多个发光元件,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且具有夹着有机化合物层而层叠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结构;以及
透镜,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至少形成有一个,
在各个所述发光元件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周缘部且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有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的开口部的绝缘层,
所述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23及公式24。
ΣLR/WR<ΣLB/WB ...(公式23)
ΣLG/WG<ΣLB/WB ...(公式24)
其中,在所述公式23及所述公式24中,所述WR是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一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R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R表示以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G是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二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G表示以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B是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三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B表示以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2)上述(1)所述的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25及公式26。
ΣLvR/WvR<ΣLvB/WvB ...(公式25)
ΣLvG/WvG<ΣLvB/WvB ...(公式26)
其中,在所述公式25及所述公式26中,所述WvR是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在将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垂直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一垂直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垂直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vR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一垂直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vR表示以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垂直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vG是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垂直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二垂直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垂直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v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二垂直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vG表示以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垂直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vB是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在将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垂直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三垂直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三垂直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v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三垂直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vB表示以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垂直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3)上述(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27或公式28的至少一方。
LB/LR≤2 ...(公式27)
LB/LG≤2 ...(公式28)
其中,在所述公式27及所述公式28中,LB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
L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
L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
(4)上述(2)所述的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29或公式30的至少一方。
LvB/LvR≤2 ...(公式29)
LvB/LvG≤2 ...(公式30)
其中,在所述公式29及所述公式30中,LvB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
Lv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
Lv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
(5)在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及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3以下。
(6)在上述(2)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垂直配置数、所述第二垂直配置数及所述第三垂直配置数为3以下。
(7)在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的正面与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分离距离为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
(8)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具备滤光片,
所述滤光片设置在与所述透镜相比离所述第一电极更近的位置。
(9)上述(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具备滤光片,
所述滤光片设置在与所述透镜相比离所述第一电极更远的位置。
(10)上述(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具备多个滤光片,
所述滤光片设置在与所述透镜相比离所述第一电极更远的位置和更近的位置这两者的位置。
(11)上述(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具备红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以及蓝色滤光片作为与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滤光片,所述所述子像素与各个颜色种类对应,
所述蓝色滤光片的水平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红色滤光片的水平方向的宽度或所述绿色滤光片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至少一方窄。
(12)上述(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具备彼此不同的多个颜色种类的滤光片作为与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滤光片,所述子像素与各个颜色种类对应,
在相邻的彼此不同的颜色种类的所述滤光片之间或边界处设置有黑矩阵。
(13)在上述(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相对于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或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至少一方,折射力更大。
(14)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多个子像素,至少与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颜色种类对应;
多个发光元件,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且具有夹着有机化合物层而层叠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结构;
透镜,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至少形成有一个;以及
反射壁,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在各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的周围形成壁面,且向所述发光元件的厚度方向延伸出来,
所述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31及公式32。
ΣLR/WrR<ΣLB/WrB ...(公式31)
ΣLG/WrG<ΣLB/WrB ...(公式32)
其中,在所述公式31及所述公式32中,所述WrR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壁面的前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一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R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R表示以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rG是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壁面的前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二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G表示以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rB是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壁面的前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三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B表示以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15)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多个子像素,至少与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颜色种类对应;
多个发光元件,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且具有夹着有机化合物层而层叠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结构;
透镜,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至少形成有一个;以及
反射板,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于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形成面侧的预定位置,
所述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33及公式34。
ΣLR/WbR<ΣLB/WbB ...(公式33)
ΣLG/WbG<ΣLB/WbB ...(公式34)
其中,在所述公式33及所述公式34中,所述WbR是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反射板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一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R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R表示以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bG是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反射板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二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G表示以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bB是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反射板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三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B表示以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16)在上述(15)所述的显示装置中,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反射板的正面与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分离距离为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
(17)一种电子设备,具备上述(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 显示装置
11 基板
13A第一电极
13B 有机化合物层
13C 第二电极
14 绝缘层
14A开口部
15 保护层
17 滤光片
18 透镜
19 黑矩阵层
21 反射壁
22 壁面
23 反射板
310数码相机(电子设备)
320头戴式显示器(电子设备)
330电视装置(电子设备)。

Claims (17)

1.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多个子像素,形成像素的单位,并至少与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颜色种类对应;
多个发光元件,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且具有夹着有机化合物层而层叠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结构;以及
透镜,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至少形成有一个,
在各个所述发光元件中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周缘部且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有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的开口部的绝缘层,
所述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1及公式2,
ΣLR/WR<ΣLB/WB...(公式1)
ΣLG/WG<ΣLB/WB...(公式2)
其中,在所述公式1及所述公式2中,所述WR是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一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R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R表示以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二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G表示以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B是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三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B表示以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3及公式4,
ΣLvR/WvR<ΣLvB/WvB...(公式3)
ΣLvG/WvG<ΣLvB/WvB...(公式4)
其中,在所述公式3及所述公式4中,所述WvR是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垂直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一垂直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垂直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vR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一垂直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vR表示以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垂直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vG是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垂直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二垂直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垂直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v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二垂直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vG表示以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垂直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vB是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开口部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在将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垂直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三垂直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三垂直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v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三垂直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vB表示以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垂直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5或公式6中的至少一方,
LB/LR≤2...(公式5)
LB/LG≤2...(公式6)
其中,在所述公式5及所述公式6中,LB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
L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
L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7或公式8中的至少一方,
LvB/LvR≤2...(公式7)
LvB/LvG≤2...(公式8)
其中,在所述公式7及所述公式8中,LvB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
Lv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
Lv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垂直方向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及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3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垂直配置数、所述第二垂直配置数及所述第三垂直配置数为3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的正面与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分离距离为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具备滤光片,
所述滤光片设置在与所述透镜相比离所述第一电极更近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具备滤光片,
所述滤光片设置在与所述透镜相比离所述第一电极更远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具备多个滤光片,
所述滤光片设置在与所述透镜相比离所述第一电极更远的位置和更近的位置这两者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装置具备红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以及蓝色滤光片作为与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滤光片,所述子像素与各个颜色种类对应,
所述蓝色滤光片的水平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红色滤光片的水平方向的宽度或所述绿色滤光片的水平方向的宽度中的至少一方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装置具备彼此不同的多个颜色种类的滤光片作为与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滤光片,所述子像素与各个颜色种类对应,
在相邻的彼此不同的颜色种类的所述滤光片之间或边界处设置有黑矩阵。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相对于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或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中的至少一方,折射力更大。
14.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多个子像素,至少与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颜色种类对应;
多个发光元件,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且具有夹着有机化合物层而层叠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结构;
透镜,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至少形成有一个;以及
反射壁,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在各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的周围形成壁面,且向所述发光元件的厚度方向延伸出来,所述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9及公式10,
ΣLR/WrR<ΣLB/WrB...(公式9)
ΣLG/WrG<ΣLB/WrB...(公式10)
其中,在所述公式9及所述公式10中,所述WrR是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壁面的前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一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R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R表示以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rG是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壁面的前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二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G表示以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所述WrB是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壁面的前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三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B表示以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15.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多个子像素,至少与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颜色种类对应;
多个发光元件,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且具有夹着有机化合物层而层叠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结构;
透镜,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至少形成有一个;以及
反射板,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于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形成面侧的预定位置,
所述显示装置满足下述的公式11及公式12,
ΣLR/WbR<ΣLB/WbB...(公式11)
ΣLG/WbG<ΣLB/WbB...(公式12)
其中,在所述公式11及所述公式12中,所述WbR是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反射板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一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R表示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一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R表示以与红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bG是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反射板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二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G表示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二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G表示以与绿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所述WbB是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反射板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在将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透镜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形成数设为第三水平配置数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1,则所述ΣLB表示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如果所述第三水平配置数为2以上,则所述ΣLB表示以与蓝色的所述子像素对应地排列于水平方向的状态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各自的底面的水平方向的宽度的合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与各个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反射板的正面与所述透镜的底面的分离距离为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
17.一种电子设备,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2180070820.6A 2020-10-23 2021-10-21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5079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8296 2020-10-23
JP2020178296 2020-10-23
PCT/JP2021/038862 WO2022085749A1 (ja) 2020-10-23 2021-10-21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7948A true CN116507948A (zh) 2023-07-28

Family

ID=81289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0820.6A Pending CN116507948A (zh) 2020-10-23 2021-10-21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07948A (zh)
WO (1) WO202208574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7662B (zh) * 2007-09-06 2012-02-01 索尼株式会社 光提取装置、光提取装置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JP5390306B2 (ja) * 2009-09-03 2014-01-15 ユー・ディー・シー アイル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20731A (ja) * 2011-12-08 2013-06-17 Canon Inc 表示装置
JP2013196854A (ja) * 2012-03-16 2013-09-30 Sharp Corp 蛍光体基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2015128027A (ja) * 2013-12-27 2015-07-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表示装置
US11024651B2 (en) * 2017-01-20 2021-06-01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icrolens array and light emitting element substrates bonded by adhesive lay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85749A1 (ja) 2022-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1327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871637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lens corresponding to pix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1552274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pixel electrode and color filt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1411205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lens and light-transmitting lay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22149554A1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6583895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53903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lenses disposed correspondingly to respective pixel electrodes
KR20190140241A (ko) 표시장치
US11342538B2 (en)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having reflection transmission por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22085749A1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1641771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24003239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239576A1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210359015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22046698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230036076A (ko) 표시 장치, 발광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13658980A (zh)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658978A (zh)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658983A (zh)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