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7709A - 有机化合物中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 Google Patents

有机化合物中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07709A
CN116507709A CN202180078708.7A CN202180078708A CN116507709A CN 116507709 A CN116507709 A CN 116507709A CN 202180078708 A CN202180078708 A CN 202180078708A CN 116507709 A CN116507709 A CN 116507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ester
acetate
ethyl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87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O·拜
G·E·德博德曼格
A·查尔邦捏尔
J·康普顿
E·戴维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vaudan SA
Original Assignee
Givaudan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vaudan SA filed Critical Givaudan SA
Publication of CN116507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77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50Perfumes
    • C11D3/502Protected perfumes
    • C11D3/505Protected perfumes encapsulated or adsorbed on a carrier, e.g. zeolite or cl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6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by phase separation
    • B01J13/08Simple coacervation, i.e. addition of highly hydrophilic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0/00Preparation of starch, degraded or non-chemically modified starch, amylose, or amylopectin
    • C08B30/12Degraded, destructured or non-chemically modified starch, e.g. mechanically, enzymatically or by irradiation; Bleaching of starch
    • C08B30/18Dextrin, e.g. yellow canari, white dextrin, amylodextrin or maltodextrin; Methods of depolymerisation, e.g. by irradiation or mechanical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Prepar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B1/00 - C08B35/00;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06Homoglycans, i.e. polysaccharides having a main chain consisting of one single sugar, e.g. colominic acid
    • C08B37/0057Homoglycans, i.e. polysaccharides having a main chain consisting of one single sugar, e.g. colominic acid beta-D-Xylans, i.e. xylosaccharide, e.g. arabinoxylan, arabinofuronan, pentosans; (beta-1,3)(beta-1,4)-D-Xylans, e.g. rhodymenans; Hemicellulose;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00Compositions of starch, amylose or amylopectin or of their derivatives or degradation products
    • C08L3/14Amylose derivatives; Amylopectin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00Compositions of polysaccharides or of their derivat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1/00 or C08L3/00
    • C08L5/14Hemicellulose;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11/00Special methods for prepar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detergents
    • C11D11/0082Special methods for prepar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detergents one or more of the detergent ingredients being in a liquefied state, e.g. slurry, paste or melt, and the process resulting in solid detergent particles such as granules, powders or beads
    • C11D11/0088Special methods for prepar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detergents one or more of the detergent ingredients being in a liquefied state, e.g. slurry, paste or melt, and the process resulting in solid detergent particles such as granules, powders or beads the liquefied ingredients being sprayed or adsorbed onto solid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17/00Detergent materials or soap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C11D17/0039Coated compositions or coated components in the compositions, (micro)capsu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02Inorganic compounds ; Elemental compounds
    • C11D3/12Water-insoluble compounds
    • C11D3/124Silicon containing, e.g. silica, silex, quartz or glass bea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16Organic compounds
    • C11D3/20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11D3/22Carbohydrat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11D3/222Natural or synthetic polysaccharides, e.g. cellulose, starch, gum, alginic acid or cyclodextr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16Organic compounds
    • C11D3/37Polymers
    • C11D3/370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16Organic compounds
    • C11D3/37Polymers
    • C11D3/374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1D3/3757(Co)polymerised carboxylic acids, -anhydrides, -esters in solid and liquid compositions
    • C11D3/3761(Co)polymerised carboxylic acids, -anhydrides, -esters in solid and liquid compositions in solid compos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3/00Oth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of detergent compositions covered in group C11D1/00
    • C11D3/16Organic compounds
    • C11D3/38Products with no well-defined composition, e.g. natural products
    • C11D3/384Animal produc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包封的组合物,其包含包埋在水溶性基质中的香料组合物。所述香料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可生物降解成分。相对于所述香料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至少一种生物可降解成分以至少75wt.‑%的总浓度存在。

Description

有机化合物中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本发明涉及包含包埋在水溶性基质中的香料组合物的包封的组合物,制备这种组合物的方法以及这种组合物用于获得消费品的用途。
已知将包封的功能性材料掺入到消费品例如家庭护理,个人护理和织物护理产品中。功能性材料包括例如香料,化妆品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例如杀生物剂和药物。
喷雾干燥是一种众所周知的香料包封技术。这种喷雾干燥的香料组合物通常由待包封的香料的乳液制备,该乳液被喷射到干燥室中。在该过程中,具有表面活性特性的生物聚合物通常用作乳化剂,其在喷雾干燥时形成水溶性基质,香料被包埋在其中。
作为实例,WO1999/055819A1涉及改性淀粉包封的高冲击性香料谐香剂。
这种喷雾干燥的组合物提供了一种粉末香料形式,其制造简单并且显示出良好的气味益处。此外,由于如今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环境和资源保护,这些包封变得更有吸引力,因为它们通常基于生物源材料。喷雾干燥的组合物因此具有低生态足迹,并且允许高效率地包封香料。它们还表现出有益的释放特性。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优点,但是仍然需要提供显示出改进的整体可持续性的上述类型的香料组合物。
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解决了该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封的组合物,其包含包埋在水溶性基质中的香料组合物。所述香料组合物包含以下成分,优选由以下成分组成:至少一种,优选至少两种,更优选至少四种,甚至更优选至少八种,甚至还更优选至少十六种可生物降解成分。相对于所述香料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可生物降解成分以至少75wt.-%,优选至少80wt.-%,更优选至少85wt.-%,甚至更优选至少90wt.-%,甚至还更优选至少95wt.-%的总浓度存在。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可生物降解成分”是在至少一项OECD生物降解研究中满足“固有可生物降解”和/或“易于生物降解”的通过标准的成分。为了避免任何歧义,这意味着如果一种成分通过一个测试但未通过一个或多个其他测试,则通过结果否决其他测试结果。
“最终生物降解性”是指化学品完全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新生物质。
为了评估“易于生物降解”的通过标准,生物降解研究可以选自OECD方法301C,OECD方法301D,OECD方法301F和OECD方法310。这些方法适合于挥发性材料。
OECD方法301C,OECD方法301D和OECD方法301F描述在OECD Guidelines for theTesting of Chemicals,Section 3,Test No.301:Ready Biodegradability(采用:1992年7月17日;https://doi.org/10.1787/9789264070349-en)中。
OECD方法310描述在OECD Guidelines for the Testing of Chemicals,Section3,Test No.310:Ready Biodegradability-CO2 in sealed vessels(Headspace Test)(采用:2006年3月23日;修订:2014年9月26日;https://doi.org/10.1787/9789264016316-en)。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根据OECD方法301F评估“易于生物降解”的通过标准,其涉及测压呼吸测量法(manometric respirometry)。在该方法中,“易于生物降解性”的通过水平在于达到理论需氧量和/或化学需氧量的60%。该通过值必须在28-天的测试周期内的10-天窗口内达到。当生物降解程度达到理论需氧量和/或化学需氧量的10%时,10-天窗口开始,并且必须在测试的第28天之前结束。下文提供了进行OECD方法301F的优选方式。
鉴于现成生物降解性测试中的阳性结果,可以推定化学品将在环境中经历快速和最终的生物降解(Introduction to the OECD Guidelines for the Testing ofChemicals,Section 3,Part 1: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Related to the Testingof Degradation of Organic Chemicals;采用:2003年7月)。
为了评估“固有可生物降解”的通过标准,生物降解研究可以是OECD方法302C,但也可以使用OECD方法301F,不过,具有不同的通过标准。这些方法也适合于挥发性材料。
OECD方法302C描述在OECD Guidelines for the Testing of Chemicals,Section 3,Test No.302C:Inherent Biodegradability:Modified MITI Test(II)(采用:1981年5月12日;修订:2009年9月8日;https://doi.org/10.1787/9789264070400-en)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通过OECD方法302C评估“固有可生物降解”的通过标准。在该方法中,“固有生物降解性”的通过水平达到理论需氧量的70%。对达到该水平没有时间限制。
高于70%的生物降解率可以被为视为固有的最终生物降解性的证据(OECDGuidelines for the Testing of Chemicals,Section 3,Part 1:Principles andStrategies Related to the Testing of Degradation of Organic Chemicals;采用:2003年7月)。
如果OECD方法301F用于评估“固有可生物降解”的通过标准,则通过水平为理论需氧量和/或化学需氧量的60%。该通过值可以在28-天的测试期之后达到,该测试期通常延长至60天。不适用10-天窗口。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如果成分为精油,则如果以≥1wt.-%的水平存在的其所有成分落入如上文所定义的“固有可生物降解”和/或“易于生物降解”的定义,则认为其是“可生物降解成分”。然而,精油也可以进行上述生物降解试验。
相对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本类型的包封的组合物通常具有高达50wt.-%的香料组合物比例,这意味着包封的组合物的质量的很大一部分由香料组合物组成。因此,通过在香料组合物中使用可生物降解成分,可以显著改善胶囊的整体生态足迹,而不依赖于基质材料。生物降解是去除环境中香料成分的关键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可生物降解成分选自苯乙酮(1-苯基乙酮);阿道克醛(2,6,10-三甲基十一碳-9-烯醛);AGRUMEX(乙酸2-(叔丁基)环己酯);C6己醇(己-1-醇);C10癸醛(癸醛);C11 MOA醛(2-甲基癸醛);C11十一碳烯醛(十一碳-10-烯醛);C110十一醛(十一醛);C12月桂醛(十二醛);C12 MNA醛(2-甲基十一醛);食品级C6己醛(己-1-醛);食品级C8辛醛(辛醛);C9异壬醛(3,5,5-三甲基己醛);食品级C9壬醛(壬醛);ISOC11醛((E)-十一碳-9-烯醛);戊基甘醇酸烯丙酯(2-(3-甲基丁氧基)乙酸丙-2-烯基酯);己酸烯丙酯(己酸丙-2-烯基酯);环己基丙酸烯丙酯(3-环己基丙酸丙-2-烯基酯);庚酸烯丙酯(庚酸丙-2-烯基酯);龙涎缩醛(3,8,8,11a-四甲基十二氢-1H-3,5a-环氧萘并[2,1-c]氧杂环庚三烯);黄葵内酯((Z)-氧杂环十七碳-10-烯-2-酮);龙涎呋喃((3aR,5aS,9aS,9bR)-3a,6,6,9a-四甲基-2,4,5,5a,7,8,9,9b-八氢-1H-苯并[e][1]苯并呋喃);丁酸戊酯(丁酸戊酯);戊基肉桂醛((Z)-2-亚苄基庚醛);水杨酸戊酯(2-羟基苯甲酸戊酯);茴香脑((E)-1-甲氧基-4-(丙-1-烯-1-基)苯);乙酸茴香酯(乙酸4-甲氧基苄酯);阿弗曼酯(甲酸1-(3,3-二甲基环己基)乙酯);茴香醛对甲酚(4-甲氧基苯甲醛);橙花素((E)-2-((7-羟基-3,7-二甲基亚辛基)氨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醛(苯甲醛);乙酸苄酯(乙酸苄酯);苄基丙酮(4-苯基丁-2-酮);苄醇(苯基甲醇);苯甲酸苄酯(苯甲酸苄酯);肉桂酸苄酯(3-苯基丙-2-烯酸苄酯);水杨酸苄酯(2-羟基苯甲酸苄酯);双环壬内酯(八氢-2H-色烯-2-酮);龙脑晶体((1S,2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醇);乙酸龙脑酯(乙酸(2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酯);波洁洪醛(3-(4-(叔丁基)苯基)丙醛);乙酸丁酯(乙酸丁酯);对丁基环己基乙酸酯(乙酸4-(叔丁基)环己酯);樟脑((1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酮);左旋香芹酮((5R)-2-甲基-5-丙-1-烯-2-基环己-2-烯-1-酮);柏木基甲基醚((1R,6S,8aS)-6-甲氧基-1,4,4,6-四甲基八氢-1H-5,8a-亚甲基甘菊环);烯丙基紫罗兰酮((E)-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庚-1,6-二烯-3-酮);合成肉桂醇((E)-3-苯基丙-2-烯-1-醇);肉桂醛((2E)-3-苯基丙-2-烯醛);乙酸肉桂酯(乙酸(E)-3-苯基丙-2-烯-1-基酯);顺式-3-己烯醇((Z)-己-3-烯-1-醇);顺式茉莉酮((Z)-3-甲基-2-(戊-2-烯-1-基)环戊-2-烯酮);柠檬醛((E)-3,7-二甲基辛-2,6-二烯醛);香茅醛(3,7-二甲基辛-6-烯醛);香茅醇(3,7-二甲基辛-6-烯-1-醇);乙酸香茅酯(乙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甲酸香茅酯(甲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香茅腈(3,7-二甲基辛-6-烯腈);爽腈(十二腈);花冠醇(4-环己基-2-甲基丁-2-醇);干甲基环戊烯醇酮(2-羟基-3-甲基环戊-2-烯酮);天籁麝香((Z)-3-甲基环十四碳-5-烯酮);香豆素晶体(2H-色烯-2-酮);对甲酚基甲基醚(1-甲氧基-4-甲基苯);枯茗腈(4-异丙基苯甲腈);兔耳草醛(3-(4-异丙基苯基)-2-甲基丙醛);突厥烯酮((E)-1-(2,6,6-三甲基环己-1,3-二烯-1-基)丁-2-烯-1-酮);甲位突厥酮((E)-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2-烯-1-酮);丙位癸内酯(5-己基氧杂环戊烷-2-酮);反式-4-癸烯醛((E)-癸-4-烯醛);二氢茴香脑(1-甲氧基-4-丙基苯);二氢月桂烯醇(2,6-二甲基辛-7-烯-2-醇);乙酸二甲基苄基原酯(乙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丁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二甲基庚醇(2,6-二甲基庚-2-醇);二苯醚(氧联二苯);十二碳烯醛((E)-十二碳-2-烯醛);黑檀醇((E)-3-甲基-5-(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戊-4-烯-2-醇);ESTERLY(环己基甲酸乙酯(ethyl cyclohexylcarboxylate));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3-氧代丁酸乙酯);肉桂酸乙酯(3-苯基丙-2-烯酸乙酯);己酸乙酯(己酸乙酯);乙基芳樟醇((E)-3,7-二甲基壬-1,6-二烯-3-醇);乙基麦芽酚(2-乙基-3-羟基-4H-吡喃-4-酮);甲基-2-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庚酸乙酯(庚酸乙酯);乙基香草醛(3-乙氧基-4-羟基苯甲醛);巴西酸亚乙酯(1,4-二氧杂环十七烷-5,17-二酮);天然桉叶素(1s,4s)-1,3,3-三甲基-2-氧杂双环[2.2.2]辛烷);丁香酚(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合成橡苔(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葑醇((1S,2R,4R)-1,3,3-三甲基双环[2.2.1]庚-2-醇);小茴香醛(3-(4-甲氧基苯基)-2-甲基丙醛);花青醛(3-(3-异丙基苯基)丁醛);铃兰吡喃HC(四氢-4-甲基-2-(2-甲基丙基)-2H-吡喃-4-醇);鲜薄荷酮(2-(仲丁基)环己酮);果腈(2-甲基癸腈);格蓬酮(1-(5,5-二甲基环己-1-烯-1-基)戊-4-烯-1-酮);香叶醇((E)-3,7-二甲基辛-2,6-二烯-1-醇);乙酸香叶酯(乙酸(E)-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香叶基丙酮((E)-6,10-二甲基十一碳-5,9-二烯-2-酮);环十五烯内酯((E)-氧杂环十六碳-12-烯-2-酮);二氢茉莉酮酸甲酯(3-氧代-2-戊基环戊烷乙酸甲酯);洋茉莉酯晶体(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甲醛);反式-2-己烯醛((E)-己-2-烯醛);顺式-3-己烯醇((Z)-己-3-烯-1-醇);乙酸顺式-3-己烯酯(乙酸(Z)-己-3-烯-1-基酯);异丁酸顺式-3-己烯酯(2-甲基丙酸(Z)-己-3-烯-1-基酯);水杨酸顺式-3-己烯酯(2-羟基苯甲酸(Z)-己-3-烯-1-基酯);乙酸己酯(乙酸己酯);己基肉桂醛((E)-2-亚苄基辛醛);异丁酸己酯(2-甲基丙酸己酯);水杨酸己酯(2-羟基苯甲酸己酯);羟基香茅醛(7-羟基-3,7-二甲基辛醛);吲哚(1H-吲哚);乙位紫罗兰酮((E)-4-(2,6,6-三甲基环己-1-烯-1-基)丁-3-烯-2-酮);甲位紫罗兰酮((E)-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乙酸异戊酯(乙酸3-甲基丁酯);异丁香酚((E)-2-甲氧基-4-(丙-1-烯-1-基)苯酚);异薄荷酮DL(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酮);甲基-2-丁酸异丙酯(2-甲基丁酸异丙酯);异甲基紫罗兰酮((E)-3-甲基-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顺式茉莉酮((Z)-3-甲基-2-(戊-2-烯-1-基)环戊-2-烯酮);茉莉酯(乙酸3-丁基-5-甲基四氢-2H-吡喃-4-基酯);茉莉吡喃(乙酸3-戊基四氢-2H-吡喃-4-基酯);绿花芬(碳酸(Z)-己-3-烯-1-基甲基酯);铃兰醛(3-(4-(叔丁基)苯基)-2-甲基丙醛);柠檬烯,左旋柠檬烯或右旋柠檬烯(1-甲基-4-丙-1-烯-2-基-环己烯);氧化芳樟醇(2-(5-甲基-5-乙烯基四氢呋喃-2-基)丙-2-醇);芳樟醇(3,7-二甲基辛-1,6-二烯-3-醇);乙酸芳樟酯(乙酸3,7-二甲基辛-1,6-二烯-3-基酯);MAHONIAL((4E)-9-羟基-5,9-二甲基-4-癸烯醛);麦芽酚(3-羟基-2-甲基-4H-吡喃-4-酮);母菊酯(2-甲基戊酸乙酯);五月铃兰醇((4-异丙基环己基)甲醇);玫瑰花醇(3-甲基-5-苯基戊-1-醇);甜瓜醛(2,6-二甲基庚-5-烯醛);薄荷醇,左旋薄荷醇或外消旋薄荷醇(2-异丙基-5-甲基环己醇);薄荷酮,异薄荷酮,左旋薄荷酮或外消旋薄荷酮(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酮);邻氨基苯甲酸甲酯(2-氨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肉桂酸甲酯(3-苯基丙-2-烯酸甲酯);甲基丹提力士(2-乙氧基-4-(甲氧基甲基)苯酚);二氢异茉莉酮酸甲酯(2-己基-3-氧代环戊烷-1-甲酸甲酯);甲基庚烯酮(6-甲基庚-5-烯-2-酮);甲基内酯(8-甲基-1-氧杂螺[4.5]癸-2-酮);辛炔羧酸甲酯(壬-2-炔酸甲酯);水杨酸甲酯(2-羟基苯甲酸甲酯);麝香烯酮((Z)-3-甲基环十五碳-5-烯酮);柑青醛(4-(4-甲基戊-3-烯-1-基)环己-3-烯甲醛);月桂烯(7-甲基-3-亚甲基辛-1,6-二烯);MYSTIKAL(2-甲基十一酸);仙酒酮(2-(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基)环戊酮);新福力酯((E)-壬-2-烯酸甲酯);NEROLEX((2Z)-3,7-二甲基辛-2,6-二烯-1-醇);橙花叔醇((E)-3,7,11-三甲基十二碳-1,6,10-三烯-3-醇);乙位萘乙醚晶体(2-乙氧基萘);乙酸橙花酯HC(乙酸(Z)-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NIRVANOLIDE((E)-13-甲基氧杂环十五碳-10-烯-2-酮);壬二烯醛((2E,6Z)-壬-2,6-二烯醛);2,6-壬二烯醇((2Z,6E)-2,6-壬二烯-1-醇);丙位壬内酯(5-戊基氧杂环戊烷-2-酮);顺式-6-壬烯醛((Z)-壬-6-烯醛);顺式-6-壬烯醇((Z)-壬-6-烯-1-醇);乙酸诺卜酯(乙酸2-(6,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2-基)乙酯);NYMPHEAL(3-(4-(2-甲基丙基)-2-甲基苯基)丙醛);辛酮-2(辛-2-酮);甜橙晶(1-(2-萘基)-乙酮);乙位苯乙基甲醚((2-甲氧基乙基)苯);桃醛(5-庚基二氢呋喃-2(3H)-酮);四氢香叶醇(3,7-二甲基辛-1-醇);法老酮(2-环己基庚-1,6-二烯-3-酮);苯氧基乙基异丁酸酯(2-甲基丙酸2-(苯氧基)乙酯);苯基乙醛(2-苯基-乙醛);苯基乙基乙酸酯(乙酸2-苯基乙酯);苯基乙醇(2-苯基乙醇);苯基乙基异丁酸酯(2-甲基丙酸2-苯基乙酯);苯基乙基苯基乙酸酯(2-苯基乙酸2-苯基乙酯);苯基丙醇(3-苯基丙-1-醇);乙位蒎烯(6,6-二甲基-2-亚甲基双环[3.1.1]庚烷);松乙醛(3-(6,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2-基)丙醛);POMAROSE((2E,5E)-5,6,7-三甲基辛-2,5-二烯-4-酮);甲基柑青醛B(1-甲基-4-(4-甲基戊-3-烯-1-基)环己-3-烯甲醛);乙酸异戊烯酯(乙酸3-甲基丁-2-烯-1-基酯);覆盆子酮(4-(4-羟基苯基)丁-2-酮);玫瑰醚(4-甲基-2-(2-甲基丙-1-烯-1-基)四氢-2H-吡喃);芳香玫瑰醚(4-甲基-2-苯基-3,6-二氢-2H-吡喃);檀香(3-甲基-5-(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戊-2-醇);SCENTAURUS CLEAN((Z)-2-乙酰基-4-甲基十三碳-2-烯酸乙酯);SCENTAURUS JUICY(4-(十二烷基硫基)-4-甲基戊-2-酮);环十六内酯(环十五烷酮,十六内酯);乙酸苏合香酯(乙酸1-苯基乙酯);SUPER MUGUET((E)-6-乙基-3-甲基辛-6-烯-1-醇);丝兰麝香(环丙烷甲酸(E)-2-((3,5-二甲基己-3-烯-2-基)氧基)-2-甲基丙酯);丙位松油烯(1-甲基-4-丙-2-基环己-1,4-二烯);甲位松油醇(2-(4-甲基-1-环己-3-烯基)丙-2-醇);松油醇(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2-醇);萜品油烯(1-甲基-4-(丙-2-亚基)环己-1-烯);乙酸松油酯(乙酸2-(4-甲基-1-环己-3-烯基)丙-2-基酯);四氢芳樟醇(3,7-二甲基辛-3-醇);西藏麝香(氧杂环十六烷-2-酮);麝香草酚(2-异丙基-5-甲基苯酚);环丙基茴香醚(1-(环丙基甲基)-4-甲氧基苯);十三碳烯-2-腈((E)-十三碳-2-烯腈);新女贞醛(3-苯基丁醛);新洋茉莉醛(3-(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2-甲基丙醛);甲基壬基酮(十一烷-2-酮);十一碳三烯((3E,5Z)-十一碳-1,3,5-三烯);甲基癸烯醇((E)-4-甲基癸-3-烯-5-醇);香草醛(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环十六烯酮((Z)-环十六碳-5-烯酮);紫罗兰腈((2E,6Z)-壬-2,6-二烯腈);和乙位萘甲醚(2-甲氧基萘)。
上述成分均已被确定为不仅满足上述生物降解性标准中的至少一种,而且在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亲脂性,分子大小和对壳材料的反应性)方面适合于包封。因此,它们提供了香料成分的有用选择,用于容易且可靠地提供更可持续的香料包封物。
在本发明的包封的组合物中,所述可生物降解成分的每一种优选以等于或小于以下最大浓度的浓度存在:
1-苯基乙酮:0.5wt.-%
2,6,10-三甲基十一碳-9-烯醛:1wt.-%
乙酸2-(叔丁基)环己酯:50wt.-%
己-1-醇:10wt.-%
癸醛:10wt.-%
2-甲基癸醛:0.5wt.-%
十一碳-10-烯醛:2wt.-%
十一醛:5wt.-%
十二醛:10wt.-%
2-甲基十一醛:50wt.-%
己醛:5wt.-%
辛醛:5wt.-%
3,5,5-三甲基己醛:0.5wt.-%
壬醛:5wt.-%
(E)-十一碳-9-烯醛:5wt.-%
2-(3-甲基丁氧基)乙酸丙-2-烯基酯:5wt.-%
己酸丙-2-烯基酯:5wt.-%
3-环己基丙酸丙-2-烯基酯:10wt.-%
庚酸丙-2-烯基酯:10wt.-%
3,8,8,11a-四甲基十二氢-1H-3,5a-环氧萘并[2,1-c]氧杂环庚三烯:2wt.-%
(Z)-氧杂环十七碳-10-烯-2-酮:2wt.-%
(3aR,5aS,9aS,9bR)-3a,6,6,9a-四甲基-2,4,5,5a,7,8,9,9b-八氢-1H-苯并[e][1]苯并呋喃:2wt.-%
丁酸戊酯:2wt.-%
(Z)-2-亚苄基庚醛:5wt.-%
2-羟基苯甲酸戊酯:50wt.-%
(E)-1-甲氧基-4-(丙-1-烯-1-基)苯:2wt.-%
乙酸4-甲氧基苄酯:15wt.-%
甲酸1-(3,3-二甲基环己基)乙酯:0.5wt.-%
4-甲氧基苯甲醛:5wt.-%
(E)-2-((7-羟基-3,7-二甲基亚辛基)氨基)苯甲酸甲酯:0.2wt.-%
苯甲醛:1wt.-%
乙酸苄酯:10wt.-%
4-苯基丁-2-酮:10wt.-%
苯基甲醇:10wt.-%
苯甲酸苄酯:85wt.-%
3-苯基丙-2-烯酸苄酯:2wt.-%
2-羟基苯甲酸苄酯:75wt.-%
八氢-2H-色烯-2-酮:2wt.-%
(1S,2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醇:10wt.-%
乙酸(2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酯:35wt.-%
3-(4-(叔丁基)苯基)丙醛:2wt.-%
乙酸丁酯:2wt.-%
乙酸4-(叔丁基)环己酯:50wt.-%
(1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酮:25wt.-%
(5R)-2-甲基-5-丙-1-烯-2-基环己-2-烯-1-酮:25wt.-%
(1R,6S,8aS)-6-甲氧基-1,4,4,6-四甲基八氢-1H-5,8a-亚甲基甘菊环:5wt.-%
(E)-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庚-1,6-二烯-3-酮:0.5wt.-%
(E)-3-苯基丙-2-烯-1-醇:10wt.-%
(2E)-3-苯基丙-2-烯醛:35wt.-%
乙酸(E)-3-苯基丙-2-烯-1-基酯:0.5wt.-%
(Z)-己-3-烯-1-醇:25wt.-%
(Z)-3-甲基-2-(戊-2-烯-1-基)环戊-2-烯酮:2wt.-%
(E)-3,7-二甲基辛-2,6-二烯醛:5wt.-%
3,7-二甲基辛-6-烯醛:1wt.-%
3,7-二甲基辛-6-烯-1-醇:25wt.-%
乙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25wt.-%
甲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1wt.-%
3,7-二甲基辛-6-烯腈:10wt.-%
十二腈:10wt.-%
4-环己基-2-甲基丁-2-醇:5wt.-%
2-羟基-3-甲基环戊-2-烯酮:5wt.-%
(Z)-3-甲基环十四碳-5-烯酮:5wt.-%
2H-色烯-2-酮:5wt.-%
1-甲氧基-4-甲基苯:1wt.-%
4-异丙基苯甲腈:0.5wt.-%
3-(4-异丙基苯基)-2-甲基丙醛:5wt.-%
(E)-1-(2,6,6-三甲基环己-1,3-二烯-1-基)丁-2-烯-1-酮:2.5wt.-%(E)-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2-烯-1-酮:5wt.-%
5-己基氧杂环戊烷-2-酮:15wt.-%
(E)-癸-4-烯醛:1wt.-%
1-甲氧基-4-丙基苯:2wt.-%
2,6-二甲基辛-7-烯-2-醇:50wt.-%
乙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75wt.-%
丁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50wt.-%
2,6-二甲基庚-2-醇:5wt.-%
氧联二苯:15wt.-%
(E)-十二碳-2-烯醛:0.1wt.-%
(E)-3-甲基-5-(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戊-4-烯-2-醇:5wt.-%环己基甲酸乙酯:0.5wt.-%
乙酸乙酯:10wt.-%
3-氧代丁酸乙酯:2wt.-%
3-苯基丙-2-烯酸乙酯:2wt.-%
己酸乙酯:10wt.-%
(E)-3,7-二甲基壬-1,6-二烯-3-醇:35wt.-%
2-乙基-3-羟基-4H-吡喃-4-酮:10wt.-%
2-甲基丁酸乙酯:15wt.-%
庚酸乙酯:5wt.-%
3-乙氧基-4-羟基苯甲醛:10wt.-%
1,4-二氧杂环十七烷-5,17-二酮:25wt.-%
(1s,4s)-1,3,3-三甲基-2-氧杂双环[2.2.2]辛烷:25wt.-%
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5wt.-%
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2wt.-%
(1S,2R,4R)-1,3,3-三甲基双环[2.2.1]庚-2-醇:2wt.-%
3-(4-甲氧基苯基)-2-甲基丙醛:2wt.-%
3-(3-异丙基苯基)丁醛:5wt.-%
四氢-4-甲基-2-(2-甲基丙基)-2H-吡喃-4-醇:10wt.-%
2-(仲丁基)环己酮:10wt.-%
2-甲基癸腈:1wt.-%
1-(5,5-二甲基环己-1-烯-1-基)戊-4-烯-1-酮:5wt.-%
(E)-3,7-二甲基辛-2,6-二烯-1-醇:25wt.-%
乙酸(E)-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10wt.-%
(E)-6,10-二甲基十一碳-5,9-二烯-2-酮:1wt.-%
(E)-氧杂环十六碳-12-烯-2-酮:15wt.-%
3-氧代-2-戊基环戊烷乙酸甲酯:75wt.-%
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甲醛:10wt.-%
(E)-己-2-烯醛:1wt.-%
(Z)-己-3-烯-1-醇:15wt.-%
乙酸(Z)-己-3-烯-1-基酯:15wt.-%
2-甲基丙酸(Z)-己-3-烯-1-基酯:1wt.-%
2-羟基苯甲酸(Z)-己-3-烯-1-基酯:15wt.-%
乙酸己酯:15wt.-%
(E)-2-亚苄基辛醛:25wt.-%
2-甲基丙酸己酯:5wt.-%
2-羟基苯甲酸己酯:85wt.-%
7-羟基-3,7-二甲基辛醛:1wt.-%
1H-吲哚:0.5wt.-%
(E)-4-(2,6,6-三甲基环己-1-烯-1-基)丁-3-烯-2-酮:25wt.-%
(E)-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25wt.-%
乙酸3-甲基丁酯:5wt.-%
(E)-2-甲氧基-4-(丙-1-烯-1-基)苯酚:1wt.-%
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酮:1wt.-%
2-甲基丁酸异丙酯:5wt.-%
(E)-3-甲基-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50wt.-%(Z)-3-甲基-2-(戊-2-烯-1-基)环戊-2-烯酮:0.5wt.-%乙酸3-丁基-5-甲基四氢-2H-吡喃-4-基酯:15wt.-%乙酸3-戊基四氢-2H-吡喃-4-基酯:50wt.-%
碳酸(Z)-己-3-烯-1-基甲基酯:5wt.-%
3-(4-(叔丁基)苯基)-2-甲基丙醛:25wt.-%
1-甲基-4-丙-1-烯-2-基-环己烯:85wt.-%
2-(5-甲基-5-乙烯基四氢呋喃-2-基)丙-2-醇:1wt.-%3,7-二甲基辛-1,6-二烯-3-醇:25wt.-%
乙酸3,7-二甲基辛-1,6-二烯-3-基酯:25wt.-%
(4E)-9-羟基-5,9-二甲基-4-癸烯醛:10wt.-%
3-羟基-2-甲基-4H-吡喃-4-酮:1wt.-%
2-甲基戊酸乙酯:10wt.-%
(4-异丙基环己基)甲醇:5wt.-%
3-甲基-5-苯基戊-1-醇:10wt.-%
2,6-二甲基庚-5-烯醛:2wt.-%
2-异丙基-5-甲基环己醇:85wt.-%
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酮:2wt.-%
2-氨基苯甲酸甲酯:15wt.-%
苯甲酸甲酯:1wt.-%
3-苯基丙-2-烯酸甲酯:10wt.-%
2-乙氧基-4-(甲氧基甲基)苯酚:1wt.-%
2-己基-3-氧代环戊烷-1-甲酸甲酯:5wt.-%
6-甲基庚-5-烯-2-酮:5wt.-%
8-甲基-1-氧杂螺[4.5]癸-2-酮:2wt.-%
壬-2-炔酸甲酯:1wt.-%
2-羟基苯甲酸甲酯:1wt.-%
(Z)-3-甲基环十五碳-5-烯酮:0.5wt.-%
4-(4-甲基戊-3-烯-1-基)环己-3-烯甲醛:2wt.-%
7-甲基-3-亚甲基辛-1,6-二烯:0.5wt.-%
2-甲基十一酸:0.5wt.-%
2-(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基)环戊酮:50wt.-%
(E)-壬-2-烯酸甲酯:2wt.-%
(2Z)-3,7-二甲基辛-2,6-二烯-1-醇:10wt.-%
(E)-3,7,11-三甲基十二碳-1,6,10-三烯-3-醇:5wt.-%
2-乙氧基萘:10wt.-%
乙酸(Z)-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0.5wt.-%
(E)-13-甲基氧杂环十五碳-10-烯-2-酮:2wt.-%
(2E,6Z)-壬-2,6-二烯醛:0.5wt.-%
(2Z,6E)-2,6-壬二烯-1-醇:0.1wt.-%
5-戊基氧杂环戊烷-2-酮:15wt.-%
(Z)-壬-6-烯醛:0.5wt.-%
(Z)-壬-6-烯-1-醇:0.5wt.-%
乙酸2-(6,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2-基)乙酯:5wt.-%3-(4-(2-甲基丙基)-2-甲基苯基)丙醛:25wt.-%
辛-2-酮:5wt.-%
1-(2-萘基)-乙酮:10wt.-%
(2-甲氧基乙基)苯:2wt.-%
5-庚基二氢呋喃-2(3H)-酮:25wt.-%
3,7-二甲基辛-1-醇:10wt.-%
2-环己基庚-1,6-二烯-3-酮:2wt.-%
2-甲基丙酸2-(苯氧基)乙酯:10wt.-%
2-苯基-乙醛:0.5wt.-%
乙酸2-苯基乙酯:15wt.-%
2-苯基乙醇:25wt.-%
2-甲基丙酸2-苯基乙酯:2wt.-%
2-苯基乙酸2-苯基乙酯:5wt.-%
3-苯基丙-1-醇:1wt.-%
6,6-二甲基-2-亚甲基双环[3.1.1]庚烷:0.5wt.-%
3-(6,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2-基)丙醛:0.1wt.-%
(2E,5E)-5,6,7-三甲基辛-2,5-二烯-4-酮:2wt.-%
1-甲基-4-(4-甲基戊-3-烯-1-基)环己-3-烯甲醛:2wt.-%
乙酸3-甲基丁-2-烯-1-基酯:10wt.-%
4-(4-羟基苯基)丁-2-酮:5wt.-%
4-甲基-2-(2-甲基丙-1-烯-1-基)四氢-2H-吡喃:2wt.-%
4-甲基-2-苯基-3,6-二氢-2H-吡喃:2wt.-%
3-甲基-5-(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戊-2-醇:10wt.-%
(Z)-2-乙酰基-4-甲基十三碳-2-烯酸乙酯:0.5wt.-%
4-(十二烷基硫基)-4-甲基戊-2-酮:0.5wt.-%
环十五烷酮,十六内酯:20wt.-%
乙酸1-苯基乙酯:5wt.-%
(E)-6-乙基-3-甲基辛-6-烯-1-醇:2wt.-%
环丙烷甲酸(E)-2-((3,5-二甲基己-3-烯-2-基)氧基)-2-甲基丙酯:5wt.-%
1-甲基-4-丙-2-基环己-1,4-二烯:5wt.-%
2-(4-甲基-1-环己-3-烯基)丙-2-醇:1wt.-%
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2-醇:25wt.-%
1-甲基-4-(丙-2-亚基)环己-1-烯:15wt.-%
乙酸2-(4-甲基-1-环己-3-烯基)丙-2-基酯:25wt.-%
3,7-二甲基辛-3-醇:50wt.-%
氧杂环十六烷-2-酮:10wt.-%
2-异丙基-5-甲基苯酚:10wt.-%
1-(环丙基甲基)-4-甲氧基苯:10wt.-%
(E)-十三碳-2-烯腈:15wt.-%
3-苯基丁醛:5wt.-%
3-(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2-甲基丙醛:5wt.-%
十一烷-2-酮:0.1wt.-%
(3E,5Z)-十一碳-1,3,5-三烯:0.1wt.-%
(E)-4-甲基癸-3-烯-5-醇:25wt.-%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5wt.-%
(Z)-环十六碳-5-烯酮:0.1wt.-%
(2E,6Z)-壬-2,6-二烯腈:0.1wt.-%
2-甲氧基萘:15wt.-%
已经发现,将浓度保持在所提供的最大值以下导致关于香料组合物的嗅觉感知及其包封适用性的改善的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香料组合物包含以下成分,优选由以下成分组成:阿道克醛(2,6,10-三甲基十一碳-9-烯醛);AGRUMEX(乙酸2-(叔丁基)环己酯);C12MNA醛(2-甲基十一醛);戊基甘醇酸烯丙酯(2-(3-甲基丁氧基)乙酸丙-2-烯基酯);己酸烯丙酯(己酸丙-2-烯基酯);环己基丙酸烯丙酯(3-环己基丙酸丙-2-烯基酯);庚酸烯丙酯(庚酸丙-2-烯基酯);丁酸戊酯(丁酸戊酯);戊基肉桂醛((Z)-2-亚苄基庚醛);阿弗曼酯(甲酸1-(3,3-二甲基环己基)乙酯);乙酸苄酯(乙酸苄酯);苄基丙酮(4-苯基丁-2-酮);双环壬内酯(八氢-2H-色烯-2-酮);乙酸丁酯(乙酸丁酯);对丁基环己基乙酸酯(乙酸4-(叔丁基)环己酯);烯丙基紫罗兰酮((E)-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庚-1,6-二烯-3-酮);突厥烯酮((E)-1-(2,6,6-三甲基环己-1,3-二烯-1-基)丁-2-烯-1-酮);甲位突厥酮((E)-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2-烯-1-酮);丙位癸内酯(5-己基氧杂环戊烷-2-酮);乙酸二甲基苄基原酯(乙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丁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ESTERLY(环己基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3-氧代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己酸乙酯);甲基-2-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庚酸乙酯(庚酸乙酯);果腈(2-甲基癸腈);乙酸香叶酯(乙酸(E)-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乙酸顺式-3-己烯酯(乙酸(Z)-己-3-烯-1-基酯);异丁酸顺式-3-己烯酯(2-甲基丙酸(Z)-己-3-烯-1-基酯);乙酸己酯(乙酸己酯);异丁酸己酯(2-甲基丙酸己酯);乙酸异戊酯(乙酸3-甲基丁酯);甲基-2-丁酸异丙酯(2-甲基丁酸异丙酯);茉莉酯(乙酸3-丁基-5-甲基四氢-2H-吡喃-4-基酯);绿花芬(碳酸(Z)-己-3-烯-1-基甲基酯);母菊酯(2-甲基戊酸乙酯);甲基庚烯酮(6-甲基庚-5-烯-2-酮);甲基内酯(8-甲基-1-氧杂螺[4.5]癸-2-酮);仙酒酮(2-(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基)环戊酮);新福力酯((E)-壬-2-烯酸甲酯);橙花叔醇((E)-3,7,11-三甲基十二碳-1,6,10-三烯-3-醇);乙酸橙花酯HC(乙酸(Z)-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丙位壬内酯(5-戊基氧杂环戊烷-2-酮);甜橙晶(1-(2-萘基)-乙酮);桃醛(5-庚基二氢呋喃-2(3H)-酮);苯氧基乙基异丁酸酯(2-甲基丙酸2-(苯氧基)乙酯);苯基乙基乙酸酯(乙酸2-苯基乙酯);POMAROSE((2E,5E)-5,6,7-三甲基辛-2,5-二烯-4-酮);乙酸异戊烯酯(乙酸3-甲基丁-2-烯-1-基酯);覆盆子酮(4-(4-羟基苯基)丁-2-酮);SCENTAURUSCLEAN((Z)-2-乙酰基-4-甲基十三碳-2-烯酸乙酯);SCENTAURUS JUICY(4-(十二烷基硫基)-4-甲基戊-2-酮);丝兰麝香(环丙烷甲酸(E)-2-((3,5-二甲基己-3-烯-2-基)氧基)-2-甲基丙酯);和甲基壬基酮(十一烷-2-酮)。那些成分特别适合于提供具有果香香质的香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香料组合物包含以下成分,优选由所述成分组成:苯乙酮(1-苯基乙酮);C11 MOA醛(2-甲基癸醛);C11十一碳烯醛(十一碳-10-烯醛);ISO C11醛((E)-十一碳-9-烯醛);戊基肉桂醛((Z)-2-亚苄基庚醛);水杨酸戊酯(2-羟基苯甲酸戊酯);茴香醛对甲酚(4-甲氧基苯甲醛);橙花素((E)-2-((7-羟基-3,7-二甲基亚辛基)氨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醛(苯甲醛);乙酸苄酯(乙酸苄酯);苄基丙酮(4-苯基丁-2-酮);苄醇(苯基甲醇);苯甲酸苄酯(苯甲酸苄酯);肉桂酸苄酯(3-苯基丙-2-烯酸苄酯);水杨酸苄酯(2-羟基苯甲酸苄酯);波洁洪醛(3-(4-(叔丁基)苯基)丙醛);烯丙基紫罗兰酮((E)-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庚-1,6-二烯-3-酮);顺式-3-己烯醇((Z)-己-3-烯-1-醇);顺式茉莉酮((Z)-3-甲基-2-(戊-2-烯-1-基)环戊-2-烯酮);香茅醇(3,7-二甲基辛-6-烯-1-醇);乙酸香茅酯(乙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甲酸香茅酯(甲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花冠醇(4-环己基-2-甲基丁-2-醇);对甲酚基甲基醚(1-甲氧基-4-甲基苯);兔耳草醛(3-(4-异丙基苯基)-2-甲基丙醛);突厥烯酮GIV((E)-1-(2,6,6-三甲基环己-1,3-二烯-1-基)丁-2-烯-1-酮);甲位突厥酮((E)-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2-烯-1-酮);丙位癸内酯(5-己基氧杂环戊烷-2-酮);反式-4-癸烯醛((E)-癸-4-烯醛);二氢月桂烯醇(2,6-二甲基辛-7-烯-2-醇);乙酸二甲基苄基原酯(乙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丁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二甲基庚醇(2,6-二甲基庚-2-醇);二苯醚(氧联二苯);乙基芳樟醇((E)-3,7-二甲基壬-1,6-二烯-3-醇);小茴香醛(3-(4-甲氧基苯基)-2-甲基丙醛);花青醛(3-(3-异丙基苯基)丁醛);铃兰吡喃HC(四氢-4-甲基-2-(2-甲基丙基)-2H-吡喃-4-醇);香叶醇((E)-3,7-二甲基辛-2,6-二烯-1-醇);合成乙酸香叶酯(乙酸(E)-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香叶基丙酮((E)-6,10-二甲基十一碳-5,9-二烯-2-酮);二氢茉莉酮酸甲酯(3-氧代-2-戊基环戊烷乙酸甲酯);洋茉莉醛晶体(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甲醛);水杨酸顺式-3-己烯酯(2-羟基苯甲酸(Z)-己-3-烯-1-基酯);己基肉桂醛((E)-2-亚苄基辛醛);异丁酸己酯(2-甲基丙酸己酯);水杨酸己酯(2-羟基苯甲酸己酯);合成羟基香茅醛(7-羟基-3,7-二甲基辛醛);吲哚(1H-吲哚);乙位紫罗兰酮((E)-4-(2,6,6-三甲基环己-1-烯-1-基)丁-3-烯-2-酮);甲位紫罗兰酮((E)-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异甲基紫罗兰酮70((E)-3-甲基-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顺式茉莉酮((Z)-3-甲基-2-(戊-2-烯-1-基)环戊-2-烯酮);茉莉酯(乙酸3-丁基-5-甲基四氢-2H-吡喃-4-基酯);茉莉吡喃(乙酸3-戊基四氢-2H-吡喃-4-基酯);铃兰醛(3-(4-(叔丁基)苯基)-2-甲基丙醛);氧化芳樟醇(2-(5-甲基-5-乙烯基四氢呋喃-2-基)丙-2-醇);合成芳樟醇(3,7-二甲基辛-1,6-二烯-3-醇);合成乙酸芳樟酯(乙酸3,7-二甲基辛-1,6-二烯-3-基酯);MAHONIAL((4E)-9-羟基-5,9-二甲基-4-癸烯醛);五月铃兰醇((4-异丙基环己基)甲醇);玫瑰花醇(3-甲基-5-苯基戊-1-醇);邻氨基苯甲酸甲酯(2-氨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二氢异茉莉酮酸甲酯(2-己基-3-氧代环戊烷-1-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2-羟基苯甲酸甲酯);柑青醛(4-(4-甲基戊-3-烯-1-基)环己-3-烯甲醛);NEROLEX((2Z)-3,7-二甲基辛-2,6-二烯-1-醇);合成橙花叔醇((E)-3,7,11-三甲基十二碳-1,6,10-三烯-3-醇);乙位萘乙醚晶体(2-乙氧基萘);乙酸橙花酯HC(乙酸(Z)-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壬二烯醛((2E,6Z)-壬-2,6-二烯醛);2,6-壬二烯醇((2Z,6E)-2,6-壬二烯-1-醇);顺式-6-壬烯醛((Z)-壬-6-烯醛);顺式-6-壬烯醇((Z)-壬-6-烯-1-醇);乙酸诺卜酯(乙酸2-(6,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2-基)乙酯);NYMPHEAL(3-(4-(2-甲基丙基)-2-甲基苯基)丙醛);甜橙晶(1-(2-萘基)-乙酮);乙位苯乙基甲醚((2-甲氧基乙基)苯);四氢香叶醇(3,7-二甲基辛-1-醇);法老酮(2-环己基庚-1,6-二烯-3-酮);苯氧基乙基异丁酸酯(2-甲基丙酸2-(苯氧基)乙酯);苯基乙醛(2-苯基-乙醛);苯基乙基乙酸酯(乙酸2-苯基乙酯);苯基乙醇(2-苯基乙醇);苯基乙基异丁酸酯(2-甲基丙酸2-苯基乙酯);苯基乙基苯基乙酸酯(2-苯基乙酸2-苯基乙酯);苯基丙醇(3-苯基丙-1-醇);POMAROSE((2E,5E)-5,6,7-三甲基辛-2,5-二烯-4-酮);覆盆子酮(4-(4-羟基苯基)丁-2-酮);玫瑰醚CO(4-甲基-2-(2-甲基丙-1-烯-1-基)四氢-2H-吡喃);芳香玫瑰醚(4-甲基-2-苯基-3,6-二氢-2H-吡喃);乙酸苏合香酯(乙酸1-苯基乙酯);SUPER MUGUET((E)-6-乙基-3-甲基辛-6-烯-1-醇);丝兰麝香(环丙烷甲酸(E)-2-((3,5-二甲基己-3-烯-2-基)氧基)-2-甲基丙酯);松油醇(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2-醇);乙酸松油酯(乙酸2-(4-甲基-1-环己-3-烯基)丙-2-基酯);四氢芳樟醇(3,7-二甲基辛-3-醇);新女贞醛(3-苯基丁醛);新洋茉莉醛(3-(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2-甲基丙醛);紫罗兰腈((2E,6Z)-壬-2,6-二烯腈);乙位萘甲醚(2-甲氧基萘)。那些成分特别适合于提供具有花香特性的香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香料组合物包含以下成分,优选由以下成分组成:阿道克醛(2,6,10-三甲基十一碳-9-烯醛);C6己醇(己-1-醇);C10癸醛(癸醛);C11MOA醛(2-甲基癸醛);C11十一碳烯醛(十一碳-10-烯醛);C110十一醛(十一醛);C12月桂醛(十二醛);C12 MNA醛(2-甲基十一醛);食品级C6己醛(己-1-醛);食品级C8辛醛(辛醛);C9异壬醛(3,5,5-三甲基己醛);食品级C9壬醛(壬醛);C10癸醛(癸醛);C11十一碳烯醛(十一碳-10-烯醛);C12 MNA醛(2-甲基十一醛);ISO C11醛((E)-十一碳-9-烯醛);柠檬醛((E)-3,7-二甲基辛-2,6-二烯醛);合成香茅醛(3,7-二甲基辛-6-烯醛);香茅醇(3,7-二甲基辛-6-烯-1-醇);乙酸香茅酯(乙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甲酸香茅酯(甲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香茅腈(3,7-二甲基辛-6-烯腈);爽腈(十二腈);反式-4-癸醛((E)-癸-4-烯醛);二氢月桂烯醇(2,6-二甲基辛-7-烯-2-醇);十二碳烯醛10%/TEC((E)-十二碳-2-烯醛);花青醛(3-(3-异丙基苯基)丁醛);反式-2-己烯醛((E)-己-2-烯醛);合成羟基香茅醛(7-羟基-3,7-二甲基辛醛);柠檬烯,左旋柠檬烯,右旋柠檬烯(1-甲基-4-丙-1-烯-2-基-环己烯);甜瓜醛(2,6-二甲基庚-5-烯醛);NEROLEX((2Z)-3,7-二甲基辛-2,6-二烯-1-醇);和萜品油烯(1-甲基-4-(丙-2-亚基)环己-1-烯)。那些成分特别适合于提供具有柑橘-醛香香质的香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香料组合物包含以下成分,优选由以下成分组成:戊基甘醇酸烯丙酯(2-(3-甲基丁氧基)乙酸丙-2-烯基酯);丁酸戊酯(丁酸戊酯);合成茴香脑((E)-1-甲氧基-4-(丙-1-烯-1-基)苯);乙酸茴香酯(乙酸4-甲氧基苄酯);阿弗曼酯(甲酸1-(3,3-二甲基环己基)乙酯);龙脑晶体((1S,2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醇);乙酸龙脑酯液体(乙酸(2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酯);合成樟脑((1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酮);左旋香芹酮((5R)-2-甲基-5-丙-1-烯-2-基环己-2-烯-1-酮);顺式-3-己烯醇((Z)-己-3-烯-1-醇);二氢月桂烯醇(2,6-二甲基辛-7-烯-2-醇);二甲基庚醇(2,6-二甲基庚-2-醇);二苯醚(氧联二苯);天然桉叶素((1s,4s)-1,3,3-三甲基-2-氧杂双环[2.2.2]辛烷);丁香酚(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葑醇((1S,2R,4R)-1,3,3-三甲基双环[2.2.1]庚-2-醇);小茴香醛(3-(4-甲氧基苯基)-2-甲基丙醛);鲜薄荷酮(2-(仲丁基)环己酮);格蓬酮(1-(5,5-二甲基环己-1-烯-1-基)戊-4-烯-1-酮);顺式-3-己烯醇((Z)-己-3-烯-1-醇);乙酸顺式-3-己烯酯(乙酸(Z)-己-3-烯-1-基酯);异丁酸顺式-3-己烯酯(2-甲基丙酸(Z)-己-3-烯-1-基酯);水杨酸顺式-3-己烯酯(2-羟基苯甲酸(Z)-己-3-烯-1-基酯);异丁酸己酯(2-甲基丙酸己酯);异薄荷酮DL(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酮);甲基-2-丁酸异丙酯(2-甲基丁酸异丙酯);顺式茉莉酮((Z)-3-甲基-2-(戊-2-烯-1-基)环戊-2-烯酮);绿花芬(碳酸(Z)-己-3-烯-1-基甲基酯);合成乙酸芳樟酯(乙酸3,7-二甲基辛-1,6-二烯-3-基酯);母菊酯(2-甲基戊酸乙酯);薄荷醇,左旋薄荷醇或外消旋薄荷醇(2-异丙基-5-甲基环己醇);薄荷酮,异薄荷酮,左旋薄荷酮,外消旋薄荷酮(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酮);辛炔羧酸甲酯(壬-2-炔酸甲酯);月桂烯90(7-甲基-3-亚甲基辛-1,6-二烯);新福力酯((E)-壬-2-烯酸甲酯);壬二烯醛((2E,6Z)-壬-2,6-二烯醛);2,6-壬二烯醇((2Z,6E)-2,6-壬二烯-1-醇);丙位壬内酯(5-戊基氧杂环戊烷-2-酮);顺式-6-壬烯醛((Z)-壬-6-烯醛);顺式-6-壬烯醇((Z)-壬-6-烯-1-醇);乙酸诺卜酯(乙酸2-(6,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2-基)乙酯);乙位苯乙基甲醚((2-甲氧基乙基)苯);乙位蒎烯(6,6-二甲基-2-亚甲基双环[3.1.1]庚烷);松乙醛(3-(6,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2-基)丙醛);甲位松油醇(2-(4-甲基-1-环己-3-烯基)丙-2-醇);松油醇(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2-醇);萜品油烯(1-甲基-4-(丙-2-亚基)环己-1-烯);乙酸松油酯(乙酸2-(4-甲基-1-环己-3-烯基)丙-2-基酯);麝香草酚(2-异丙基-5-甲基苯酚);环丙基茴香醚(1-(环丙基甲基)-4-甲氧基苯);十三碳烯-2-腈((E)-十三碳-2-烯腈);十一碳三烯((3E,5Z)-十一碳-1,3,5-三烯);甲基癸烯醇((E)-4-甲基癸-3-烯-5-醇);香草醛(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和紫罗兰腈((2E,6Z)-壬-2,6-二烯腈)。那些成分特别适合于提供具有青香-芳香香质的香料。
此外,上文提及的可生物降解成分的每一种可以以等于或高于0.01wt.-%,优选0.02wt.-%,更优选0.05wt.-%,甚至更优选0.1wt.-%,甚至仍然更优选0.5wt.-%的最小浓度的浓度存在。
水溶性基质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材料,其选自淀粉(特别是水溶性改性淀粉),麦芽糖糊精,甘露糖醇,壳聚糖,阿拉伯树胶,褐藻胶,纤维素,果胶,明胶,聚乙烯醇及其混合物。所得到的香料包封物在制造上是容易的并且具有成本效益。此外,它们由基于天然的材料制成,无毒且可生物降解。因此,这种包封物具有增加的消费者吸引力。
当淀粉为水溶性改性淀粉时,这种淀粉可以由生淀粉或预胶化淀粉制成。它可以从块茎,豆类,谷物和谷粒中提取,例如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大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燕麦淀粉,木薯淀粉(cassava starch),蜡质大麦淀粉,蜡质大米淀粉,甜大米淀粉,预胶凝玉米淀粉(amioca starch),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tapioca starch)及其混合物。
水溶性改性淀粉可以选自漂白淀粉,羟丙基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二淀粉甘油(dydroxypropyl distarch glycerol),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用乙酸酐酯化的淀粉乙酸酯,用乙酸乙烯酯酯化的淀粉乙酸酯,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及其混合物。
水溶性改性淀粉具有乳化和乳液稳定化的能力。由于淀粉改性剂的疏水特性,它们能够以水包油型乳液的形式包埋香料液滴。如上所述的改性淀粉具有许多优点,包括高乳化和包封性能,低粘度,即使在高固体含量下也是如此,以及优异的抗氧化性,以确保敏感成分具有良好的香料和/或化妆品保存和稳定性。
当水溶性基质包含水溶性改性淀粉时,它可以另外包含选自麦芽糖糊精,甘露糖醇及其混合物的材料。麦芽糖糊精和甘露糖醇均能提高基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此外,麦芽糖糊精是一种成膜剂。
麦芽糖糊精的特征在于其糊精当量(DE)。DE越高,则麦芽糖糊精的分子量越低。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DE的麦芽糖糊精可以组合以提供优化的包封性质。在不受任何理论束缚的情况下,推定低DE和高DE麦芽糖糊精的混合物改善了水溶性基质的填充性。
除了上述材料之外,水溶性基质还可以包含半纤维素。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表述“半纤维素”应当理解为选自葡聚糖,特别是木葡聚糖,甘露聚糖,特别是葡甘露聚糖和木聚糖,尤其是阿拉伯木聚糖和葡糖醛酸木聚糖的多糖。
已经发现,将半纤维素添加到水溶性基质,特别是淀粉基质中,会导致基质的改性,改善其在湿气和机械(例如摩擦)活动下的香料释放性能。
半纤维素优选为木葡聚糖,特别是可从罗望子种子中获得的木葡聚糖。木葡聚糖是非禾本科植物初生壁中最丰富的半纤维素,通常占壁干质量的20wt.-%。木葡聚糖具有由1,4-连接的β-D-葡萄糖残基组成的主链。高达75%的主链残基在C6被单糖,二糖或三糖侧链取代。优选地,半纤维素是可从罗望子种子中获得的木葡聚糖,特别是从罗望子种子中获得,也称为“罗望子仁粉”或“罗望子胶”。在罗望子胶中,侧链由一个或两个α-D-吡喃木糖基单元组成,任选地用β-D-吡喃半乳糖基,α-L-呋喃阿拉伯糖基或β-D-吡喃木糖基封端。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可以将香料组合物至少部分地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所述芯-壳微胶囊包含芯和围绕芯的壳。
这样的组合物允许通过机械作用或通过湿气的活化来释放香料,例如在除臭剂或止汗剂应用中。但是,当在消费品中用作香料递送方式时,这种组合物也是特别有用的,这些消费品需要芯-壳微胶囊来粘附到它们所施加的底物上,例如洗衣店洗涤剂,以递送最佳的香料益处。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方案中,香料组合物可以完全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预计这种粉末包封物在静止或暴露于湿气时几乎不会释放气味,并且在受到机械应力时会释放增强的气味。
当香料组合物仅部分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时,包封在所述芯-壳微胶囊中的香料成分的组成和未包封在所述芯-壳微微胶囊中的香料成分的组成可以相同或不同。这导致相同或不同气味印象的调节释放,这取决于包封物是否暴露于湿气或机械应力。特别地,可以设想香料成分的依次释放。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微胶囊的壳或芯-壳可以由可生物降解材料或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制成。特别地,芯-壳微胶囊的壳可以包含选自三聚氰胺-甲醛聚合物,脲-甲醛聚合物,聚脲,聚氨酯,聚酰胺,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及其混合物的聚合物。
具有三聚氰胺-甲醛聚合物壳的芯-壳微胶囊已被证明特别适用于香料包封。它们描述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在WO2008/098387A1,WO2016/207180A1和WO2017/001672A1中。
此外,具有聚脲或聚氨酯聚合物壳的芯-壳微胶囊已成功用于香料包封。它们具有解决消费者对组合物中残留甲醛的担忧的优势。这种胶囊也描述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在WO2019/174978A1中。
具有聚丙烯酸酯(即一种或多种聚合形式的单烯属不饱和和/或多烯属不饱和单体)壳的芯-壳微胶囊也已成功用于香料包封。这种胶囊描述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在WO2013/111912A1或WO2014/032920A1中。
作为进一步的替代方案,芯-壳微胶囊的壳可以包含聚合物稳定剂,其通过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至少一种氨基硅烷的结合来形成。
然后,所述壳还可以包含多糖,优选包含β(1→4)连接的单糖单元的多糖,甚至更优选纤维素衍生物,特别是选自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酸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优选羟乙基纤维素。
术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是指聚合物或包含至少一种聚合物的混合物,其当溶解在油相和水相中的一相或两相中时具有降低油相与水相之间的界面张力的特性。这种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称作“界面活性”。
本上下文中的术语“通过结合来形成”是指使所述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所述至少一种氨基硅烷彼此接触以产生聚合物稳定剂。不受任何理论的束缚,这种形成可以是所述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所述至少一种氨基硅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通过分散力,静电力或氢键。但是,严格意义上讲,该术语还包括形成共价键的化学反应。
换句话说,聚合物稳定剂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集合体,其包含衍生自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部分和衍生自至少一种氨基硅烷的部分。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分别可溶于或可分散于水相或水中。这意味着各个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大分子在这些液体中基本上彼此分离。当用人眼检查时,得到的系统显得透明或模糊。
聚合物稳定剂可以是芯-壳微胶囊稳定性与储存期间香料泄漏与使用条件下香料释放之间平衡的相关因素。特别地,已经认识到提供油-水界面的额外稳定化的重要性。聚合物稳定剂因此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其允许添加额外的壳材料和/或壳前体以形成包封的香料组合物。更特别地,添加多糖,优选包含β(1→4)连接的单糖单元的多糖,甚至更优选纤维素衍生物产生具有优异释放特性的高度可持续的微胶囊。
多糖可以沉积在由聚合物稳定剂形成的芯-壳微胶囊壳的外表面上。这形成具有至少一层聚合物稳定剂和一层多糖的多层壳。它可以通过增加包封材料的量来改善包封壳的不渗透性。
为了避免任何歧义,本发明的该方面决不限于具有明确限定的离散层的芯-壳微胶囊壳,尽管这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更特别地,这些层也可以是渐进的和不离散的。另一方面,并且在另一个极端情况下,壳甚至可以基本上是均匀的。
多糖可以与聚合物稳定剂的未反应基团反应并增加交联的芯-壳微胶囊壳的密度。但是多糖也可以通过物理力,物理相互作用例如氢键,离子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或电子转移相互作用与聚合物稳定剂发生相互作用。
另外包含多糖的芯-壳微胶囊壳可以用稳定剂进一步稳定。优选地,稳定剂包含至少两个羧酸基团。甚至更优选地,稳定剂选自柠檬酸,苯-1,3,5-三甲酸,2,5-呋喃二甲酸,衣康酸,聚(衣康酸)及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包含含有羧酸基团的多糖,特别是由含有羧酸基团的多糖组成。已经发现,将这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至少一种氨基硅烷结合导致聚合物稳定剂的形成,其比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稳定剂更可持续,特别是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不受任何理论的束缚,推定羧酸基团可以以上文提及的方式与所述至少一种氨基硅烷相互作用。
包含羧酸基团的多糖可以包含糖醛酸单元,特别是己糖醛酸单元。具有糖醛酸单元,特别是己糖醛酸单元的多糖实际上是广泛可利用的。
己糖醛酸单元可以选自半乳糖醛酸单元,葡糖醛酸单元,特别是4-O-甲基-葡糖醛酸单元,古罗糖醛酸单元和甘露糖醛酸单元。
包含羧酸基团的多糖可以是支化的。包含羧酸基团的支化多糖具有形成比直链多糖更紧密的网状结构的优点,且由此可以有利于包封壳的不渗透性,导致减少的泄漏和更高的包封效率。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可以选自果胶,阿拉伯树胶和褐藻胶(alginate)。如实施例中所示例的,这些多糖提供溶解度,粘度和界面活性的最适合的组合,这使得发明的微胶囊在处理,储存稳定性和嗅觉性能方面表现特别出色。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也可以为透明质酸。
用于形成聚合物稳定剂的氨基硅烷可以选自式(I)的化合物。
在上述式(I)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C1-C4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烯基残基,特别是甲基或乙基,且R4为C1-C12,优选C1-C4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烯基残基,其包含胺官能团,特别是伯胺,仲胺或叔胺。
当官能团为伯胺时,它可以为末端伯胺。R4则优选为C1-C8,甚至更优选为C1-C4直链末端伯氨基烷基残基。该类别的特定氨基硅烷选自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氨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4-氨基丁基三-乙氧基硅烷,5-氨基戊基三乙氧基硅烷,6-氨基己基三乙氧基硅烷,7-氨基庚基三乙氧基硅烷和8-氨基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不受任何理论的束缚,推定硅烷基团彼此缩聚以在液-液界面处形成二氧化硅网状结构,这额外地稳定了该界面。
氨基硅烷可以为双齿(bipodal)氨基硅烷。“双齿氨基硅烷”是指包含至少一个氨基和两个残基的分子,这些残基中的每一个均带有至少一个烷氧基硅烷部分。
在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种双齿氨基硅烷具有式(II)。
(O-R4)(3-f)(R3)fSi-R2-X-R2-Si(O-R4)(3-f)(R3)f
式(II)
在上述式(II)中,X表示-NR1-,-NR1-CH2-NR1-,-NR1-CH2-CH2-NR1-,-NR1-CO-NR1-或
在上述式(II)中,R1各自独立地表示H,CH3或C2H5。R2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R3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4各自独立地表示H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f表示0,1或2。
与常规硅烷相比,双齿氨基硅烷特别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油-水界面。
双齿氨基硅烷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N,N’-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脲,双(3-(甲基二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N,N’-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乙-1,2-二胺,双(3-(甲基二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N-甲胺和N,N’-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哌嗪。
双齿氨基硅烷可以为仲氨基硅烷。使用仲双齿氨基硅烷替代伯氨基硅烷降低了聚合物稳定剂对亲电种类,特别是醛类的反应性。因此,包含高水平醛类的有益剂可以以较低的成芯材料与成壳材料之间的不利相互作用的倾向被包封。
仲双齿氨基硅烷可以为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这种特殊的仲氨基硅烷具有在乙氧基硅烷基团的缩聚过程中释放乙醇而不是毒性更大且较不期望的甲醇的优点。
其他氨基硅烷也可以与上述双齿氨基硅烷组合使用,特别是上文所述的氨基硅烷。
氨基硅烷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可以为0.1至1.1,特别是0.2至0.9,甚至更特别是0.3至0.7,例如0.5。
聚合物稳定剂可以通过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至少一种氨基硅烷和另外的多官能异氰酸酯的结合来形成。多官能异氰酸酯可以使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处的排列致密。不受任何理论的束缚,推定多官能异氰酸酯通过形成聚脲和聚氨酯键而使氨基硅烷和多糖交联。
多官能异氰酸酯可以选自烷基,脂环族,芳族和烷基芳族以及阴离子改性的多官能异氰酸酯,其中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例如3,4,5个等)异氰酸酯基团。
优选地,至少一种多官能异氰酸酯为芳族或烷基芳族多官能异氰酸酯,烷基芳族多官能异氰酸酯优选具有连接至芳族环上的甲基异氰酸酯基团。与烷基和脂环族多官能异氰酸酯相比,芳族和甲基异氰酸酯-取代的烷基芳族多官能异氰酸酯均具有优异的反应性。其中,特别优选三((3-(异氰酸基甲基)苯基)氨基甲酸)2-乙基丙-1,2,3-三基酯,因为它的有利于形成分子间交联的三齿性并且因为它的有利于网状结构均性的中间反应性。这种烷基芳族多官能异氰酸酯以商标为TakenateD-100N(由Mitsui出售)或商标为Quix175(由Covestro出售)商购。
优选地,至少一种多官能异氰酸酯为芳族或烷基芳族多官能异氰酸酯,烷基芳族多官能异氰酸酯优选具有连接至芳族环上的甲基异氰酸酯基团。与烷基和脂环族多官能异氰酸酯相比,芳族和甲基异氰酸酯-取代的烷基芳族多官能异氰酸酯均具有优异的反应性。其中,特别优选三((3-(异氰酸基甲基)苯基)氨基甲酸)2-乙基丙-1,2,3-三基酯,因为它的有利于形成分子间交联的三齿性并且因为它的有利于网状结构均性的中间反应性。这种烷基芳族多官能异氰酸酯以商标为TakenateD-100N(由Mitsui出售)或商标为Quix175(由Covestro出售)商购。
作为另一替代方案,所述芯-壳微胶囊壳可以包含复合凝聚层,其由至少一种蛋白质和至少一种多糖形成。已经证明这种芯-壳微胶囊适合于香料包封,并且描述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在WO1996/020612A1,WO2001/03825A1或WO2015/150370A1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通过使所述至少一种蛋白质与第一交联剂交联以形成简单凝聚层,然后加入所述至少一种多糖以形成复合凝聚层来形成芯-壳微胶囊壳。
所谓“凝聚层”是指与水性贫聚电解质连续相共存的富含聚电解质的液滴。液滴在界面处聚集以形成界面层。
在上下文中,凝聚层液滴在芯组合物与水相之间的界面处聚集。作为结果,形成在水中的稳定的芯组合物乳液,其包含多个芯组合物液滴,每个液滴被凝聚层液滴包围。这些使乳液稳定,因为它防止液滴聚结。
这些稳定的液滴充当在其上进行微胶囊化的模板。
所谓“简单凝聚”在本上下文中是指形成包含单一聚电解质的界面层。
所谓“复合凝聚”是指形成包含聚电解质混合物的界面层。
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简单或复合凝聚的现象,其中其通过在芯组合物液滴周围出现环来标记。该环由上述富含聚电解质的相组成,所述富含聚电解质的相具有与周围水相不同的折射率。
通常通过使聚电解质达到其等电点来诱导单一聚电解质的凝聚,所述等电点是指其中聚电解质的净电荷为零或接近零的点。这可以通过改变盐浓度来实现,或者在聚两性电解质(例如蛋白质)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介质的pH来实现。
已经发现,简单凝聚也可以通过在芯组合物/水界面处交联蛋白质来诱导。
更具体地,已经发现,首先在芯组合物/水相界面处构建简单交联的蛋白质,然后使该交联的蛋白质与第二聚电解质(即至少一种多糖)复合凝聚,导致形成具有增强的不渗透性的壳。特别地,所述壳相对于低分子量材料(即分子量低于250g/mol的材料,例如香料成分)显示出增强的不渗透性。
此外,与常规凝聚层芯-壳微胶囊相比,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胶囊在粉末制品中显示出增加的稳定性。
此外,本申请人已经发现,与常规的复合凝聚相比,通过进行上述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微胶囊的尺寸。特别地,能够获得尺寸低于75μm的微胶囊。这远低于现有技术中报告的微胶囊尺寸。这也是更有利的,因为已知尺寸低于75μm的微胶囊在洗去型应用期间比较大的微胶囊更好地沉积在基质上。
特别适合于本发明该方面的蛋白质包括明胶,乳清蛋白,豌豆蛋白,大豆蛋白,酪蛋白和白蛋白,例如牛血清白蛋白。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种蛋白质为明胶,优选B型明胶。B型明胶可以从胶原蛋白的碱处理获得,并且由于其与阴离子聚电解质(例如带负电荷的多糖)在温和酸性条件下形成复合物的能力而众所周知。
明胶的特征通常在于所谓的“布卢姆强度(Bloom Strength)”。在上下文中,布卢姆强度是指明胶膜的刚度,如通过根据美国明胶制造商协会(Gelatin ManufacturersInstitute of America,Inc.)的官方程序(Official Procedures),2019年修订,第2.1章所谓的“布卢姆凝胶计”测量的。根据该程序,以布卢姆(Bloom)表示的布卢姆强度等于将直径为12.5mm的标准化柱塞垂直移动到明胶凝胶中4mm深度所需的重量,以g表示,所述明胶凝胶在受控条件下制备,即通过在标准化罐中将6.67wt.-%的明胶溶于60℃的去离子水中,并让凝胶在10℃下形成17小时。重量越高,则用于制备测试凝胶的明胶的布卢姆强度越高。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B型明胶具有的布卢姆强度为200至250布卢姆。如果布卢姆强度过低,则凝胶机械性弱,并且由其获得的凝聚层可能不会在芯组合物周围形成富含明胶相的自立层。如果布卢姆强度过高,则由其获得的凝聚层和富含明胶的相可能过脆。
B型明胶可从鱼获得,因为与牛肉或猪肉明胶相比,鱼明胶在消费者中得到更好的接受,这主要归因于健康问题,社会学背景或宗教规则。
或者,所述蛋白质可以为植物蛋白,特别是豌豆蛋白和/或大豆蛋白,其具有为素食的优点。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交联剂为三官能烷基芳族异氰酸酯。如前所述,并且不受任何理论的束缚,本申请人认为,与高反应性芳族异氰酸酯和较低反应性脂族异氰酸酯相比,烷基芳族异氰酸酯基团具有中间反应性的优点。
更优选地,所述三官能烷基芳族异氰酸酯为2-乙基丙-1,2,3-三醇或2-乙基-2-(羟基甲基)丙-1,3-二醇与1-异氰酸根合-2-(异氰酸根合甲基)苯,1-异氰酸根合-3-(异氰酸根合甲基)苯和/或1-异氰酸根合-4-(异氰酸根合甲基)-苯的加合物。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三官能芳脂族异氰酸酯为2-乙基丙-1,2,3-三醇与1-异氰酸根合-3-(异氰酸根合甲基)苯的加合物。2-乙基丙-1,2,3-三醇与1-异氰酸根合-3-(异氰酸根合甲基)苯的加合物可以商购自商品名Takenate D110-N(ex MitsuiChemicals)或Quix 175(ex Covestro)。
关于本发明的这个方面,所述至少一种多糖优选包含羧酸基团。包含羧酸基团的多糖特别适合于与蛋白质,特别是与B型明胶的复合凝聚。这是因为这些多糖的净电荷可以通过调节pH来调节,从而促进与两性蛋白质的络合作用。络合作用在蛋白质具有总体正电荷而多糖具有总体负电荷的pH下发生,使得复合物的总体电荷是中性的。这些多糖包括来自自然界的天然多糖和改性多糖。也可以使用这些多糖的单价碱金属盐。
特别地,所述至少一种多糖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阿拉伯树胶,藻酸盐,果胶,透明质酸,黄原胶,结冷胶以及它们与一价碱金属的盐。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阿拉伯树胶是特别优选的。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芯-壳微胶囊壳的不渗透性和稳定性可以通过复合凝聚层与第二交联剂的交联来进一步改善。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交联剂为双官能醛,其选自琥珀醛,戊二醛,乙二醛,苯-1,2-二醛,苯-1,3-二醛,苯-1,4-二醛,哌嗪-N,N-二醛和2,2’-联吡啶-5,5’-二醛。已知双官能醛是蛋白质的有效交联剂。
关于本发明的该方面,所述第一交联剂(特别是三官能芳脂族异氰酸酯)与所述至少一种蛋白质(特别是明胶)的重量比可以为0.08至1.2,优选0.12至0.8,更优选0.16至0.6,甚至更优选0.2至0.4。利用第一交联剂与蛋白质的这种重量比,可以实现微胶囊的良好稳定性,特别是关于泄漏的稳定性,同时确保生物降解性。
多糖与蛋白质的重量比典型地取决于多糖的性质。不受任何理论的束缚,推定该重量比取决于多糖的取代度,特别是用羧基或羧酸酯基团(如果适用的话)的取代度。优选地,所述至少一种多糖与所述至少一种蛋白质之间的重量比为0.05至0.5,优选0.08至0.2。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多个芯-壳微胶囊的体积中值直径Dv(50)为1至100μm,优选5至75μm,更优选8至60μm,甚至更优选10至30μm。具有在10至30μm范围内的体积中值直径的微胶囊显示出在不同底物如织物和毛发上的最佳沉积。
如果期望,所述芯-壳微胶囊可以涂覆有功能性涂层。功能性涂层可以完全或仅部分地涂覆微胶囊壳。无论功能性涂层是带电的还是不带电的,其主要目的是改变微胶囊的表面性质以实现期望的效果,例如增强微胶囊在经处理的表面(例如织物,人类皮肤或毛发)上的沉积。功能性涂层可以后涂覆至已经形成的芯-壳微胶囊,或者它们可以在壳形成期间物理地掺入到微胶囊壳中。它们可以通过物理力,物理相互作用如氢键,离子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电子转移相互作用连接到壳上,或者它们可以共价键合到壳上。
在本发明的包封的组合物中,相对于所述包封的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香料组合物的比例可以为10至50wt.-%,优选20至47.5wt.-%,甚至更优选30至45wt.-%。同时,相对于所述包封的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水溶性基质的比例可以为30至90wt.-%,优选35至80wt.-%,甚至更优选40至70wt.-%。在这样的条件下,包封效率,储存稳定性和嗅觉性能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在其中水溶性基质包含半纤维素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包封的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半纤维素的比例可以为0.02至20wt.-%,优选0.1至10wt.-%,甚至更优选0.5至5wt.-%。
在其中香料组合物至少部分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包封的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包封在芯-壳微胶囊内的香料组合物的比例可以为5至30wt.-%,优选7至25wt.-%,甚至更优选10至20wt.-%。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包封的组合物为颗粒形式。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包含这种颗粒形式的包封的组合物的粉末制品。
这样的粉末制品还可以包含固体载体。所述固体载体可以选自脲,氯化钠,硫酸钠,乙酸钠,沸石,碳酸钠,碳酸氢钠,粘土,滑石,碳酸钙,硫酸镁,石膏,硫酸钙,氧化镁,氧化锌,二氧化钛,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锌,糖类,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柠檬酸或任何水溶性固体酸,脂肪醇,脂肪酸及其混合物。
在载体材料中稀释这样的粉末允许提供符合粉尘爆炸法规的制品,因为已知爆炸风险随着粉末中香料成分的浓度而增加。
当使用固体载体时,相对于所述粉末制品的总重量,所述包封的组合物的比例可以为0.1至50wt.-%,优选1至30wt.-%,甚至更优选3至15wt.-%。相对于所述粉末制品的总重量,所述固体载体的比例可以为10至99.9wt.-%,优选30至97wt.-%,甚至更优选50至95wt.-%。在这种条件下,就爆炸性等级和最小点火能量值而言,粉末可以维持在临界爆炸值以下。
作为固体载体的替代或除了固体载体之外,本发明的粉末制品还可以包含流动剂。所述流动剂选自二氧化硅,钠盐,钙盐和沸石。所述流动剂限制了粉末团聚和堵塞的风险,并简化了包封的组合物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的过程。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用于制备包封的组合物,特别是如上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香料组合物在基质材料水溶液中的乳液或悬浮液;
b)对所述乳液或悬浮液进行干燥,特别是喷雾干燥,或使其吸附在吸收剂上,得到其中香料组合物包埋在水溶性基质中的包封的组合物;
所述香料组合物包含以下成分,优选由所述成分组成:至少一种,优选至少两种,更优选至少四种,甚至更优选至少八种,甚至还更优选至少十六种可生物降解成分,其中相对于所述香料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可生物降解成分以至少75wt.-%,优选至少80wt.-%,更优选至少85wt.-%,甚至更优选至少90wt.-%,甚至还更优选至少95wt.-%的总浓度存在。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可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得到的包封的组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消费品,其包含如上所述的包封的组合物或粉末制品,所述消费品优选为织物护理产品,家庭护理产品或个人护理产品。
生物降解对于上述类别的消费品特别重要,因为在其预期使用期间和之后,这些产品的成分通过家庭废水进入环境。生物降解是污水处理厂,环境水体和土壤中的主要去除过程。
本发明的包封的组合物可以用于为无水的或其中水活度低于0.25,优选低于0.1的香料消费品。这些产品包括洗衣护理粉末洗涤剂和固体单剂量洗涤剂,如片剂,洗衣护理调理片,织物清新剂,增香剂,个人护理清洁组合物,例如肥皂,个人护理调理组合物,例如无水除臭剂组合物,止汗剂组合物,家庭护理组合物,例如粉末硬表面清洁剂;以及重垢洗涤剂,例如洗碗片剂等。
消费品可以包含如上文所述的组合物,优选其水平为消费品的0.005至5wt.-%,更优选0.01至1wt.-%,且仍然更优选0.02至0.5wt.-%。
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涉及固体增香剂组合物,其包含如上所述的包封的组合物或粉末制品和固体媒介物。
固体增香剂用于洗衣应用中,以便为洗衣物提供增加的香味。除了常见的液体或固体洗涤剂或织物柔软剂外,它们还通常在洗涤循环中使用。本发明的增香剂组合物特别有吸引力,特别是在消费者吸引力方面,这归因于它们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如上所述的包封的组合物或粉末制品已被证明非常适合于制造固体增香剂,因为它们允许以干燥形式提供具有非常低的水含量的香料组合物,如果需要的话,任选地甚至包封在芯-壳微胶囊中。
固体增香剂组合物可以是多个锭剂的形式。每个锭剂可以具有0.01g至15.0g,优选0.01g至5.0g,更优选0.015g至2.0g的质量。此外,每个锭剂可以具有小于50mm,优选小于20mm,更优选小于8mm的最大尺寸。此外,每个锭剂可以具有选自球形,半球形,压缩半球形,扁豆形和椭圆形的形状。
如上文所述的固体增香剂还可以包含未包封的香料组合物。所述未包封的香料组合物可以包含以下成分,优选由所述成分组成:至少一种,优选至少两种,更优选至少四种,甚至更优选至少八种,甚至仍然更优选至少十六种可生物降解成分。相对于所述香料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可生物降解成分可以以至少75wt.-%,优选至少80wt.-%,更优选至少85wt.-%,甚至更优选至少90wt.-%,甚至仍然更优选至少95wt.-%的总浓度存在。所述可生物降解成分可以选自上文指定的组。未包封的香料组合物可以与如上文所述的包封的组合物或粉末制品中使用的香料组合物相同或不同。
附加地或可替代选择地,所述固体增香剂组合物可以包含芯-壳微胶囊,所述芯-壳微胶囊包含芯和围绕所述芯的壳,所述芯-壳微胶囊不构成如上所述的包封的组合物或粉末制品的一部分。然而,所述芯-壳微胶囊优选具有上文所述的类型。
固体增香剂组合物还可以包含结晶添加剂,优选选自多元醇,淀粉衍生物和有机酸。特别地,结晶添加剂选自柠檬酸,酒石酸,山梨糖醇,三氯蔗糖,蔗糖,麦芽糖醇和果糖。优选的结晶添加剂为柠檬酸。柠檬酸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基于生物和可生物降解的化合物,其能够影响固体媒介物的结晶动力学,从而影响增香剂组合物的固化。
此外,固体增香剂组合物还可以包含染料,特别选自类胡萝卜素(E160),叶黄素(E161),藏红花(E164),叶绿素(E140),叶绿素和/或叶绿酸(E141)的铜配合物,花青素苷(E163),胭脂红(E120),姜黄素(E100)及其衍生物,或视觉调节剂,尤其是无机和有机颜料,如云母粉或二氧化钛。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固体增香剂组合物还包含填料,特别是选自二氧化硅,碳酸钠,碳酸氢钠,可溶性淀粉,预胶化淀粉,硅酸镁铝,膨润土,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瓜尔胶,淀粉羟乙酸钠,藻酸,褐藻胶,离子交换树脂,改性玉米淀粉,十二烷基硫酸钠及其组合的填料。
优选地,在如上所述的固体增香剂组合物中,所述固体媒介物的熔化温度为40℃至160℃,更优选60℃至140℃,甚至更优选80℃至120℃,其中所述固体媒介物优选在低于其熔化温度下结晶。无论其熔化温度如何,固体媒介物均可以包含以下物质,优选由所述物质组成:多元醇或聚醚,优选糖醇或聚乙二醇,特别是选自赤藓糖醇,苏糖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核糖醇,甘露糖醇,半乳糖醇,岩藻糖醇,艾杜糖醇和肌醇的糖醇,甚至更优选木糖醇。聚乙二醇可以具有2’000至12’000g/mol,优选5’000至10’000g/mol的分子量。
相对于所述固体增香剂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固体媒介物的比例可以为50wt.-%至95wt.-%,优选60wt.-%至90wt.-%,甚至更优选70wt.-%至85wt.-%。
如果使用结晶添加剂,则相对于所述固体增香剂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比例可以为0.1wt.-%至5.0wt.-%,优选0.2wt.-%至4.0wt.-%,甚至更优选0.5wt.-%至3.0wt.-%。
相对于所述固体增香剂组合物的总重量,如上所述的包封的组合物或粉末制品的比例可以为1wt.-%至40wt.-%,优选5wt.-%至30wt.-%,甚至更优选10wt.-%至20wt.-%。
如果使用未包封的香料组合物,则相对于所述固体增香剂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比例可以为1wt.-%至40wt.-%,优选5wt.-%至30wt.-%,甚至更优选10wt.-%至20wt.-%。
如果使用不构成如上所述的包封的组合物或粉末制品的组成部分的微胶囊,则相对于所述固体增香剂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比例可以为1.0wt.-%至30wt.-%,优选2.0wt.-%至20wt.-%,甚至更优选5.0wt.-%至15wt.-%。
如果使用染料或视觉调节剂,则相对于所述固体增香剂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比例可以为0.1wt.-%至5.0wt.-%,优选0.2wt.-%至4.0wt.-%,甚至更优选0.5wt.-%至2.0wt.-%。
如果使用填料,则相对于所述固体增香剂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比例可以为1wt.-%至40wt.-%,优选5wt.-%至30wt.-%,甚至更优选10wt.-%至20wt.-%。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如上所述的包封的组合物用于获得消费品的用途。
本公开还涉及如上所述的包封的组合物用于增强消费品中香料组合物的性能的用途,或涉及用于增强消费品中香料组合物的性能的方法,分别通过添加本发明的包封的组合物来进行。
以下是进行OECD方法301F的优选方式。
原理:
将测量体积的含有已知浓度的测试物质作为标称唯一有机碳源的接种的矿物培养基在恒温下在封闭烧瓶中搅拌。放出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在氢氧化钠丸粒中。通过测量呼吸计烧瓶中的压降来确定氧的消耗。生物需氧量(BOD),即在测试化学品的生物降解期间由微生物群体吸收的氧量(针对空白接种物的吸收校正,平行运行)表示为ThOD(理论需氧量,由元素组成计算,推定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被氧化为水并且氮被氧化为铵,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百分比。
装置:
所用的呼吸计是由Wissenschaftlich-Technische (WTW),Weilheim,Germany制造的Oxitop控制系统。
水:
使用的水是超纯水,其包含小于5ppb的总有机碳,通过使用Millipore Direct-Q3UV净化系统生产。
矿物成分的储备溶液:
溶液A:
溶于水且补足至1升。
溶液B:
CaCl2 27.5g
溶于水且补足至1升。
溶液C:
MgSO4·7H2O 22.5g
溶于水且补足至1升。
溶液D:
FeCl3·6H2O 0.25g
浓HCl 1滴
溶于水且补足至1升。
矿物培养基:
通过混合50ml溶液A和2升去离子水,添加各5ml溶液B,C和D并用去离子水补足至5升制备矿物培养基。测量pH,并且如果必要,用磷酸或氢氧化钾调节至7.4±0.2。
接种物:
使用来自主要处理生活污水的生物废水处理厂(Bois-de-Bay,Satigny,Switzerland)的新鲜活化的污泥。
在早晨收集污泥,在矿物培养基中洗涤三次(通过以1000g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并重悬于矿物培养基中),并保持有氧直至在同一天使用。
悬浮固体干重的测定:
悬浮固体的干重如下测定:取两个50ml均化污泥样品,在蒸汽浴上蒸发水,在105至110℃在烘箱中干燥2小时并称重残余物。
参比物质:
苯甲酸钠(Fluka,Buchs,Switzerland,Art.No.71300),纯度:min.99.0%。
烧瓶的制备:
将测试物质样品(相当于255ml测试培养基中的30.0mg/l)在小铝舟皿中称重并直接加入Oxitop的测试烧瓶中。对于参比物质样品,在小铝舟皿中称重12.75mg(相当于在255ml测试培养基中50.0mg/l)并直接加入Oxitop的测试烧瓶中。
用250ml矿物培养基填充烧瓶。添加测试或参考物质的样品。然后加入稀释至1.53g/l干物质浓度的5.00ml悬浮污泥。除当测试物质具有酸或碱特性时,不测量每个烧瓶的pH,而是推定其与矿物培养基相同,以便不通过将玻璃电极浸入测试培养基中而从测试培养基中除去任何漂浮的未溶解的测试物质。显示中性测试物质,甚至苯甲酸钠不影响培养基的pH超过0.1pH单位。将两个氢氧化钠丸粒放置在瓶子顶部的颤动器(quivers)中,并用测量头紧密封闭烧瓶。使烧瓶平衡至测试温度。通过对OxiTop测试烧瓶的测量单元进行编程来开始测量,并将测试烧瓶放置在OxiTop系统的温控柜中。在温度平衡之后,仪器的控制器开始数据采集(本实验的时间零点)。
测试温度:
测试温度为21.5±0.5℃。
测试的性能:
每天记录每个烧瓶的氧消耗,并检查正确的温度和搅拌。在测试期结束时(通常28天),再次测量每个烧瓶的pH。
每个数据点的生物降解计算如下:
D=(C-B)/ThOD·100%
D:样品的生物降解
C:样品和污泥O2的吸收
B:污泥的O2吸收(接种物空白)
ThOD:理论需氧量
“易于生物降解性”的通过水平在于达到理论需氧量(ThOD)的60%。该通过值必须在28-天的测试周期内的10-天窗口内达到。当生物降解程度达到理论需氧量(ThOD)的10%时,10-天窗口开始,并且必须在测试的第28-天之前结束。
“固有可生物降解”的通过格水平也是理论需氧量(ThOD)的60%。然而,该通过值可以在28-天的测试期之后达到,该测试期通常延长至60天。不适用10-天窗口。
通过以下实施例,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特定优点变得显而易见。
实施例1:由可生物降解成分组成的香料组合物
可以通过根据表1中提供的配方混合这类成分制备由可生物降解成分组成的香料组合物。
表1
/>
/>
/>
/>
/>
实施例2:香料组合物的降解测试
根据表1的香料组合物可进行如上文所述的生物降解测试。由于这些香料组合物中使用的所有成分均为可生物降解成分,因此,发现香料组合物在生物降解方面是特别有益的。
实施例3:包封的组合物的制备
可以如下制备本发明的包封的组合物:
将自来水(50.0g)称重入不锈钢烧杯中。随后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E1450(20.0g),淀粉改性的Hi-Cap 100(3.0g)和麦芽糖糊精Glucidex IT-19(6.0g)称重入同一烧杯。首先用不锈钢棒手动搅拌得到的混合物,然后用IKA T25 Ultra-Turrax匀化器以13,500rpm匀化,得到均匀溶液。向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香料油(表1;20.0g)。然后使用同一匀化器以22,000-24,000rpm进行高剪切混合20-30min,产生乳液。通过动态光散射控制液滴尺寸为0.5至2μm。
使用LabPlant SD-06喷雾干燥器对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如下:
-入口温度:190℃
-出口温度:90℃
-蠕动泵速度:485mL/h
-空气流速:3.7m/s
将得到的喷雾干燥粉末与二氧化硅Aerosil 200(1.0g)在密闭混合容器中混合。
实施例4:包封的组合物的制备
可以如下制备本发明的包封的组合物的替代实例:
将自来水(55.0g)称重入不锈钢烧杯中。随后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E1450(18.7g),淀粉改性的Hi-Cap 100(2.2g),麦芽糖糊精Glucidex IT-19(5.3g)和罗望子仁粉(0.5g)称重入同一烧杯。首先用不锈钢棒手动搅拌得到的混合物,然后用IKA T25 Ultra-Turrax匀化器以13,500rpm匀化,得到均匀溶液。向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香料油(表1;17.8g)。然后使用同一匀化器以22,000-24,000rpm进行高剪切混合20-30min,产生乳液。通过动态光散射控制液滴尺寸为0.5至2μm。
使用LabPlant SD-06喷雾干燥器对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如下:
-入口温度:190℃
-出口温度:90℃
-蠕动泵速度:485mL/h
-空气流速:3.7m/s
将得到的喷雾干燥粉末与二氧化硅Aerosil 200(0.5g)在密闭混合容器中混合。
实施例5:包封的组合物的制备
可以如下制备本发明的包封的组合物的另一个替代实例:
将自来水(45.0g)称重入不锈钢烧杯中。随后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E1450(21.9g),甘露糖醇60(5.5g)和罗望子仁粉(0.5g)称重入同一烧杯。首先用不锈钢棒手动搅拌得到的混合物,然后用IKA T25Ultra-Turrax匀化器以13,500rpm匀化,得到均匀溶液。向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香料油(表1;27.3g)。然后使用同一匀化器以22,000-24,000rpm进行高剪切混合20-30min,产生乳液。通过动态光散射控制液滴尺寸为0.5至2μm。
使用LabPlant SD-06喷雾干燥器对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如下:
-入口温度:190℃
-出口温度:90℃
-蠕动泵速度:485mL/h
-空气流速:3.7m/s
将得到的喷雾干燥粉末与二氧化硅Aerosil 200(0.5g)在密闭混合容器中混合。
实施例6:包封的组合物的制备
可以如下制备本发明的包封的组合物的另一个替代实例:
将自来水(55.0g)称重入不锈钢烧杯中。随后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E1450(12.3g)和甘露糖醇60(3.1g)称重入同一烧杯。首先用不锈钢棒手动搅拌得到的混合物,然后用IKA T25 Ultra-Turrax匀化器以13,500rpm匀化,得到均匀溶液。向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香料油(表1;15.3g)。然后使用同一匀化器以22,000-24,000rpm进行高剪切混合20-30min,产生乳液。通过动态光散射控制液滴尺寸为0.5至2μm。
向乳液中加入芯-壳微胶囊浆液(实施例7-12;14.0g;含有5.1g包封的香料)并且以300rpm搅拌10min。
使用LabPlant SD-06喷雾干燥器对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如下:
-入口温度:180℃
-出口温度:80℃
-蠕动泵速度:485mL/h
-空气流速:3.7m/s
将得到的喷雾干燥粉末与二氧化硅Aerosil 200(0.3g)和硫酸钠(90g)在密闭混合容器中混合。
实施例7:三聚氰胺-甲醛微胶囊的制备
可以通过进行以下方法,使用如上文所述的香料组合物(表1)制备用于本发明的三聚氰胺-甲醛芯-壳微胶囊:
-WO2008/098387A1的实施例1.3
-WO2016/207180A1的实施例1
-WO2017/001672A1的实施例1
实施例8:聚脲微胶囊的制备
可以通过进行进行以下方法,使用如上文所述的香料组合物(表1)制备用于本发明的聚脲芯-壳微胶囊:
-WO2019/174978A1的实施例1
实施例9:纤维素微胶囊的制备
可以通过进行以下步骤制备用于本发明的芯-壳微胶囊:
a)通过混合0.66g的双齿氨基硅烷(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0.48g的Takenate D-110N(ex Mitsui)和38.5g的如上文所述的香料组合物(表1)制备芯组合物;
b)通过使用300ml反应器和具有斜梁的横梁搅拌器在25+/-2℃的温度下以800rpm的搅拌速度运行10min,在1.35g高甲氧基化级果胶(APA 104型,ex Roeper)在66.2g水中的混合物中乳化步骤a)中获得的芯组合物;
c)用10%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所述乳液的连续相的pH调节至6.5+/-0.5,并将所述体系维持在25+/-2℃的温度下1h,同时维持如步骤b)中的搅拌;;
d)在2.5h内逐渐升高温度至85℃并将温度在85℃下维持1h,同时维持如步骤b)和c)中的搅拌以完成芯-壳胶囊的形成;
e)添加1.8g的2-羟乙基纤维素并且在85℃下持续搅拌30min;
f)添加0.8g的在水中稀释至30%的柠檬酸溶液并在85℃下继续搅拌1h;
g)让在步骤f)中获得的芯-壳胶囊的浆料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10:明胶凝聚层微胶囊的制备
可以通过进行以下步骤,使用如上文所述的香料组合物(表1)制备用于本发明的明胶凝聚层芯-壳微胶囊:
-WO1996/020612A1的实施例1
-WO2001/03825A1的实施例2
-WO2015/150370A1的实施例1-3之一
实施例11:明胶凝聚层微胶囊的制备
可以通过进行以下步骤制备用于本发明的芯-壳微胶囊:
a)通过将70g的三官能芳脂族异氰酸酯(Takenate N100-D,ex Mitsui Inc.,75wt.-%活性成分含量)溶于165g如上文所述的香料组合物(表1)中来提供芯组合物;
b)通过混合17g的B型明胶和150g的去离子水来提供水相;
c)在搅拌下将所述水相加热至35℃,以溶解所述明胶;
d)以1000rpm的搅拌速率在步骤c)中获得的水相中乳化所述芯组合物,以便获得分散在水中的具有50μm的体积平均直径Dv(50)的芯组合物液滴的乳液;
e)将步骤d)中获得的乳液加热至90℃的温度并将所述乳液在该温度下保持10min;
f)让步骤e)中获得的浆料冷却至31℃的温度,以诱导交联的明胶在芯-水界面处的简单凝聚,从而形成芯-壳微胶囊的浆料;
g)向步骤f)中形成的浆料中添加80g的2wt.-%的羧甲基纤维素在去离子水中的水溶液,然后添加534g的去离子水,同时将搅拌速率保持在1000rpm;
h)用10wt.-%的柠檬酸水溶液将所述浆料的pH调节至5.3的值;同时将搅拌速度降低至600rpm,以便在步骤f)中获得的微胶囊的表面处形成交联的明胶/多糖凝聚层;
i)让步骤h)中获得的浆料冷却至10至15℃的温度,历时1h;
j)添加0.26g的戊二醛,同时将浆料在15℃下搅拌1min。让浆料在1h内温热至室温,以获得微胶囊的浆料;
k)用去离子水补足至1000g。
实施例12:基于聚丙烯酸酯的微胶囊的制备
可以通过进行如下方法,使用如上文所述的香料组合物(表1)制备用于本发明的基于聚丙烯酸酯的芯-壳微胶囊:
-WO2013/111912A1的实施例1
-WO2014/032920A1的实施例1
实施例13:固体增香剂组合物的制备
可以通过进行以下步骤制备固体增香剂组合物:
a)将木糖醇粉末(77g)与柠檬酸溶液(55%的水溶液;3g)在150ml烧杯中合并;
b)使得到的混合物的温度增加至120℃并且维持至所述混合物完全熔化;
c)将热熔化物以50RPM搅拌,历时5min。然后使温度降至95℃;
d)添加芯-壳微胶囊的浆液(实施例7-12;9g;含有3.6g包封的香料)并且维持搅拌至胶囊均匀分散;
e)将混合增加至500RPM并且将实施例3至5之一的包封的香料组合物(11g)分散在热熔化物中;
f)将所述混合物泵送并作为半球形液滴分布在硅氧烷底物上;
g)让所述半球形液滴在室温下结晶;
h)得到包含包封的香料和游离油的固体增香剂锭剂。
实施例14:固体增香剂组合物的制备
可以通过进行以下步骤制备固体增香剂组合物:
a)将木糖醇粉末(81g)与柠檬酸溶液(55%的水溶液;3g)在150ml烧杯中合并;
b)使得到的混合物的温度增加至120℃并且维持至所述混合物完全熔化;
c)将热熔化物以50RPM搅拌,历时5min。然后使温度降至95℃;
d)将混合增加至500RPM并且将实施例6的包封的香料组合物(16g)分散在热熔化物中;
e)将所述混合物泵送并作为半球形液滴分布在硅氧烷底物上;
f)让所述半球形液滴在室温下结晶;
g)得到包含包封的香料和游离油的固体增香剂锭剂。
实施例15:固体增香剂组合物的制备
可以通过进行以下步骤制备固体增香剂组合物:
a)将木糖醇粉末(79g)与柠檬酸溶液(55%的水溶液;3g)在150ml烧杯中合并;
b)使得到的混合物的温度增加至120℃并且维持至所述混合物完全熔化;
c)将热熔化物以50RPM搅拌,历时5min。然后使温度降至95℃;
d)加入喷雾干燥的芯-壳微胶囊(实施例7-12;7g;含有3.5g的包封的香料)并且维持搅拌至胶囊均匀分散;
e)将混合增加至500RPM并且将实施例3至5之一的包封的香料组合物(11g)分散在热熔化物中;
f)将所述混合物泵送并作为半球形液滴分布在硅氧烷底物上;
g)让所述半球形液滴在室温下结晶;
h)得到包含包封的香料和游离油的固体增香剂锭剂。

Claims (30)

1.包封的组合物,包含包埋在水溶性基质中的香料组合物,其中所述香料组合物包含以下成分,优选由以下成分组成:至少一种,优选至少两种,更优选至少四种,甚至更优选至少八种,甚至还更优选至少十六种可生物降解成分,其中相对于所述香料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可生物降解成分以至少75wt.-%,优选至少80wt.-%,更优选至少85wt.-%,甚至更优选至少90wt.-%,甚至还更优选至少95wt.-%的总浓度存在。
2.权利要求1的包封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可生物降解成分选自
1-苯基乙酮;
2,6,10-三甲基十一碳-9-烯醛;
乙酸2-(叔丁基)环己酯;
己-1-醇;
癸醛;
2-甲基癸醛;
十一碳-10-烯醛;
十一醛;
十二醛;
2-甲基十一醛;
己-1-醛;
辛醛;
3,5,5-三甲基己醛;
壬醛;
(E)-十一碳-9-烯醛;
2-(3-甲基丁氧基)乙酸丙-2-烯基酯;
己酸丙-2-烯基酯;
3-环己基丙酸丙-2-烯基酯;
庚酸丙-2-烯基酯;
3,8,8,11a-四甲基十二氢-1H-3,5a-环氧萘并[2,1-c]氧杂环庚三烯;
(Z)-氧杂环十七碳-10-烯-2-酮;
(3aR,5aS,9aS,9bR)-3a,6,6,9a-四甲基-2,4,5,5a,7,8,9,9b-八氢-1H-苯并[e][1]苯并呋喃;
丁酸戊酯;
(Z)-2-亚苄基庚醛;
2-羟基苯甲酸戊酯;
(E)-1-甲氧基-4-(丙-1-烯-1-基)苯;
乙酸4-甲氧基苄酯;
甲酸1-(3,3-二甲基环己基)乙酯;
4-甲氧基苯甲醛;
(E)-2-((7-羟基-3,7-二甲基亚辛基)氨基)苯甲酸甲酯;
苯甲醛;
乙酸苄酯;
4-苯基丁-2-酮;
苯基甲醇;
苯甲酸苄酯;
3-苯基丙-2-烯酸苄酯;
2-羟基苯甲酸苄酯;
八氢-2H-色烯-2-酮;
(1S,2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醇;
乙酸(2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酯;
3-(4-(叔丁基)苯基)丙醛;
乙酸丁酯;
乙酸4-(叔丁基)环己酯;
(1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酮;
(5R)-2-甲基-5-丙-1-烯-2-基环己-2-烯-1-酮;
(1R,6S,8aS)-6-甲氧基-1,4,4,6-四甲基八氢-1H-5,8a-亚甲基甘菊环;(E)-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庚-1,6-二烯-3-酮;(E)-3-苯基丙-2-烯-1-醇;
(2E)-3-苯基丙-2-烯醛;
乙酸(E)-3-苯基丙-2-烯-1-基酯;
(Z)-己-3-烯-1-醇;
(Z)-3-甲基-2-(戊-2-烯-1-基)环戊-2-烯酮;
(E)-3,7-二甲基辛-2,6-二烯醛;
3,7-二甲基辛-6-烯醛;
3,7-二甲基辛-6-烯-1-醇;
乙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
甲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
3,7-二甲基辛-6-烯腈;
十二腈;
4-环己基-2-甲基丁-2-醇;
2-羟基-3-甲基环戊-2-烯酮;
(Z)-3-甲基环十四碳-5-烯酮;
2H-色烯-2-酮;
1-甲氧基-4-甲基苯;
4-异丙基苯甲腈;
3-(4-异丙基苯基)-2-甲基丙醛;
(E)-1-(2,6,6-三甲基环己-1,3-二烯-1-基)丁-2-烯-1-酮;(E)-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2-烯-1-酮;
5-己基氧杂环戊烷-2-酮;
(E)-癸-4-烯醛;
1-甲氧基-4-丙基苯;
2,6-二甲基辛-7-烯-2-醇;
乙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
丁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
2,6-二甲基庚-2-醇;
氧联二苯;
(E)-十二碳-2-烯醛;
(E)-3-甲基-5-(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戊-4-烯-2-醇;环己基甲酸乙酯;
乙酸乙酯;
3-氧代丁酸乙酯;
3-苯基丙-2-烯酸乙酯;
己酸乙酯;
(E)-3,7-二甲基壬-1,6-二烯-3-醇;
2-乙基-3-羟基-4H-吡喃-4-酮;
2-甲基丁酸乙酯;
庚酸乙酯;
3-乙氧基-4-羟基苯甲醛;
1,4-二氧杂环十七烷-5,17-二酮;
(1s,4s)-1,3,3-三甲基-2-氧杂双环[2.2.2]辛烷;
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
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
(1S,2R,4R)-1,3,3-三甲基双环[2.2.1]庚-2-醇;
3-(4-甲氧基苯基)-2-甲基丙醛;
3-(3-异丙基苯基)丁醛;
四氢-4-甲基-2-(2-甲基丙基)-2H-吡喃-4-醇;
2-(仲丁基)环己酮;
2-甲基癸腈;
1-(5,5-二甲基环己-1-烯-1-基)戊-4-烯-1-酮;
(E)-3,7-二甲基辛-2,6-二烯-1-醇;
乙酸(E)-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
(E)-6,10-二甲基十一碳-5,9-二烯-2-酮;
(E)-氧杂环十六碳-12-烯-2-酮;
3-氧代-2-戊基环戊烷乙酸甲酯;
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甲醛;
(E)-己-2-烯醛;
(Z)-己-3-烯-1-醇;
乙酸(Z)-己-3-烯-1-基酯;
2-甲基丙酸(Z)-己-3-烯-1-基酯;
2-羟基苯甲酸(Z)-己-3-烯-1-基酯;
乙酸己酯;
(E)-2-亚苄基辛醛;
2-甲基丙酸己酯;
2-羟基苯甲酸己酯;
7-羟基-3,7-二甲基辛醛;
1H-吲哚;
(E)-4-(2,6,6-三甲基环己-1-烯-1-基)丁-3-烯-2-酮;
(E)-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
乙酸3-甲基丁酯;
(E)-2-甲氧基-4-(丙-1-烯-1-基)苯酚;
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酮;
2-甲基丁酸异丙酯;
(E)-3-甲基-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Z)-3-甲基-2-(戊-2-烯-1-基)环戊-2-烯酮;
乙酸3-丁基-5-甲基四氢-2H-吡喃-4-基酯;
乙酸3-戊基四氢-2H-吡喃-4-基酯;
碳酸(Z)-己-3-烯-1-基甲基酯;
3-(4-(叔丁基)苯基)-2-甲基丙醛;
1-甲基-4-丙-1-烯-2-基-环己烯;
2-(5-甲基-5-乙烯基四氢呋喃-2-基)丙-2-醇;
3,7-二甲基辛-1,6-二烯-3-醇;
乙酸3,7-二甲基辛-1,6-二烯-3-基酯;
(4E)-9-羟基-5,9-二甲基-4-癸烯醛;
3-羟基-2-甲基-4H-吡喃-4-酮;
2-甲基戊酸乙酯;
(4-异丙基环己基)甲醇;
3-甲基-5-苯基戊-1-醇;
2,6-二甲基庚-5-烯醛;
2-异丙基-5-甲基环己醇;
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酮;
2-氨基苯甲酸甲酯;
苯甲酸甲酯;
3-苯基丙-2-烯酸甲酯;
2-乙氧基-4-(甲氧基甲基)苯酚;
2-己基-3-氧代环戊烷-1-甲酸甲酯;
6-甲基庚-5-烯-2-酮;
8-甲基-1-氧杂螺[4.5]癸-2-酮;
壬-2-炔酸甲酯;
2-羟基苯甲酸甲酯;
(Z)-3-甲基环十五碳-5-烯酮;
4-(4-甲基戊-3-烯-1-基)环己-3-烯甲醛;
7-甲基-3-亚甲基辛-1,6-二烯;
2-甲基十一酸;
2-(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基)环戊酮;(E)-壬-2-烯酸甲酯;
(2Z)-3,7-二甲基辛-2,6-二烯-1-醇;
(E)-3,7,11-三甲基十二碳-1,6,10-三烯-3-醇;2-乙氧基萘;
乙酸(Z)-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
(E)-13-甲基氧杂环十五碳-10-烯-2-酮;
(2E,6Z)-壬-2,6-二烯醛;
(2Z,6E)-2,6-壬二烯-1-醇;
5-戊基氧杂环戊烷-2-酮;
(Z)-壬-6-烯醛;
(Z)-壬-6-烯-1-醇;
乙酸2-(6,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2-基)乙酯;3-(4-(2-甲基丙基)-2-甲基苯基)丙醛;
辛-2-酮;
1-(2-萘基)-乙酮;
(2-甲氧基乙基)苯;
5-庚基二氢呋喃-2(3H)-酮;
3,7-二甲基辛-1-醇;
2-环己基庚-1,6-二烯-3-酮;
2-甲基丙酸2-(苯氧基)乙酯;
2-苯基-乙醛;
乙酸2-苯基乙酯;
2-苯基乙醇;
2-甲基丙酸2-苯基乙酯;
2-苯基乙酸2-苯基乙酯;
3-苯基丙-1-醇;
6,6-二甲基-2-亚甲基双环[3.1.1]庚烷;
3-(6,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2-基)丙醛;
(2E,5E)-5,6,7-三甲基辛-2,5-二烯-4-酮;
1-甲基-4-(4-甲基戊-3-烯-1-基)环己-3-烯甲醛;乙酸3-甲基丁-2-烯-1-基酯;
4-(4-羟基苯基)丁-2-酮;
4-甲基-2-(2-甲基丙-1-烯-1-基)四氢-2H-吡喃;
4-甲基-2-苯基-3,6-二氢-2H-吡喃;
3-甲基-5-(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戊-2-醇;(Z)-2-乙酰基-4-甲基十三碳-2-烯酸乙酯;
4-(十二烷基硫基)-4-甲基戊-2-酮;
环十五烷酮,十六内酯;
乙酸1-苯基乙酯;
(E)-6-乙基-3-甲基辛-6-烯-1-醇;
环丙烷甲酸(E)-2-((3,5-二甲基己-3-烯-2-基)氧基)-2-甲基丙酯;
1-甲基-4-丙-2-基环己-1,4-二烯;
2-(4-甲基-1-环己-3-烯基)丙-2-醇;
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2-醇;
1-甲基-4-(丙-2-亚基)环己-1-烯;
乙酸2-(4-甲基-1-环己-3-烯基)丙-2-基酯;
3,7-二甲基辛-3-醇;
氧杂环十六烷-2-酮;
2-异丙基-5-甲基苯酚;
1-(环丙基甲基)-4-甲氧基苯;
(E)-十三碳-2-烯腈;
3-苯基丁醛;
3-(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2-甲基丙醛;
十一烷-2-酮;
(3E,5Z)-十一碳-1,3,5-三烯;
(E)-4-甲基癸-3-烯-5-醇;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Z)-环十六碳-5-烯酮;和
(2E,6Z)-壬-2,6-二烯腈;
2-甲氧基萘。
3.权利要求2的包封的组合物,其中可生物降解成分的每一种以等于或小于以下最大浓度的浓度存在:
1-苯基乙酮:0.5wt.-%
2,6,10-三甲基十一碳-9-烯醛:1wt.-%
乙酸2-(叔丁基)环己酯:50wt.-%
己-1-醇:10wt.-%
癸醛:10wt.-%
2-甲基癸醛:0.5wt.-%
十一碳-10-烯醛:2wt.-%
十一醛:5wt.-%
十二醛:10wt.-%
2-甲基十一醛:50wt.-%
己醛:5wt.-%
辛醛:5wt.-%
3,5,5-三甲基己醛:0.5wt.-%
壬醛:5wt.-%
(E)-十一碳-9-烯醛:5wt.-%
2-(3-甲基丁氧基)乙酸丙-2-烯基酯:5wt.-%
己酸丙-2-烯基酯:5wt.-%
3-环己基丙酸丙-2-烯基酯:10wt.-%
庚酸丙-2-烯基酯:10wt.-%
3,8,8,11a-四甲基十二氢-1H-3,5a-环氧萘并[2,1-c]氧杂环庚三烯:2wt.-%
(Z)-氧杂环十七碳-10-烯-2-酮:2wt.-%
(3aR,5aS,9aS,9bR)-3a,6,6,9a-四甲基-2,4,5,5a,7,8,9,9b-八氢-1H-苯并[e][1]苯并呋喃:2wt.-%
丁酸戊酯:2wt.-%
(Z)-2-亚苄基庚醛:5wt.-%
2-羟基苯甲酸戊酯:50wt.-%
(E)-1-甲氧基-4-(丙-1-烯-1-基)苯:2wt.-%
乙酸4-甲氧基苄酯:15wt.-%
甲酸1-(3,3-二甲基环己基)乙酯:0.5wt.-%
4-甲氧基苯甲醛:5wt.-%
(E)-2-((7-羟基-3,7-二甲基亚辛基)氨基)苯甲酸甲酯:0.2wt.-%
苯甲醛:1wt.-%
乙酸苄酯:10wt.-%
4-苯基丁-2-酮:10wt.-%
苯基甲醇:10wt.-%
苯甲酸苄酯:85wt.-%
3-苯基丙-2-烯酸苄酯:2wt.-%
2-羟基苯甲酸苄酯:75wt.-%
八氢-2H-色烯-2-酮:2wt.-%
(1S,2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醇:10wt.-%
乙酸(2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酯:35wt.-%
3-(4-(叔丁基)苯基)丙醛:2wt.-%
乙酸丁酯:2wt.-%
乙酸4-(叔丁基)环己酯:50wt.-%
(1S,4S)-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酮:25wt.-%
(5R)-2-甲基-5-丙-1-烯-2-基环己-2-烯-1-酮:25wt.-%
(1R,6S,8aS)-6-甲氧基-1,4,4,6-四甲基八氢-1H-5,8a-亚甲基甘菊环:5wt.-%
(E)-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庚-1,6-二烯-3-酮:0.5wt.-%
(E)-3-苯基丙-2-烯-1-醇:10wt.-%
(2E)-3-苯基丙-2-烯醛:35wt.-%
乙酸(E)-3-苯基丙-2-烯-1-基酯:0.5wt.-%
(Z)-己-3-烯-1-醇:25wt.-%
(Z)-3-甲基-2-(戊-2-烯-1-基)环戊-2-烯酮:2wt.-%
(E)-3,7-二甲基辛-2,6-二烯醛:5wt.-%
3,7-二甲基辛-6-烯醛:1wt.-%
3,7-二甲基辛-6-烯-1-醇:25wt.-%
乙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25wt.-%
甲酸3,7-二甲基辛-6-烯-1-基酯:1wt.-%
3,7-二甲基辛-6-烯腈:10wt.-%
十二腈:10wt.-%
4-环己基-2-甲基丁-2-醇:5wt.-%
2-羟基-3-甲基环戊-2-烯酮:5wt.-%
(Z)-3-甲基环十四碳-5-烯酮:5wt.-%
2H-色烯-2-酮:5wt.-%
1-甲氧基-4-甲基苯:1wt.-%
4-异丙基苯甲腈:0.5wt.-%
3-(4-异丙基苯基)-2-甲基丙醛:5wt.-%
(E)-1-(2,6,6-三甲基环己-1,3-二烯-1-基)丁-2-烯-1-酮:2.5wt.-%(E)-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2-烯-1-酮:5wt.-%
5-己基氧杂环戊烷-2-酮:15wt.-%
(E)-癸-4-烯醛:1wt.-%
1-甲氧基-4-丙基苯:2wt.-%
2,6-二甲基辛-7-烯-2-醇:50wt.-%
乙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75wt.-%
丁酸2-甲基-1-苯基丙-2-基酯:50wt.-%
2,6-二甲基庚-2-醇:5wt.-%
氧联二苯:15wt.-%
(E)-十二碳-2-烯醛:0.1wt.-%
(E)-3-甲基-5-(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戊-4-烯-2-醇:5wt.-%环己基甲酸乙酯:0.5wt.-%
乙酸乙酯:10wt.-%
3-氧代丁酸乙酯:2wt.-%
3-苯基丙-2-烯酸乙酯:2wt.-%
己酸乙酯:10wt.-%
(E)-3,7-二甲基壬-1,6-二烯-3-醇:35wt.-%
2-乙基-3-羟基-4H-吡喃-4-酮:10wt.-%
2-甲基丁酸乙酯:15wt.-%
庚酸乙酯:5wt.-%
3-乙氧基-4-羟基苯甲醛:10wt.-%
1,4-二氧杂环十七烷-5,17-二酮:25wt.-%(1s,4s)-1,3,3-三甲基-2-氧杂双环[2.2.2]辛烷:25wt.-%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5wt.-%
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2wt.-%(1S,2R,4R)-1,3,3-三甲基双环[2.2.1]庚-2-醇:2wt.-%3-(4-甲氧基苯基)-2-甲基丙醛:2wt.-%
3-(3-异丙基苯基)丁醛:5wt.-%
四氢-4-甲基-2-(2-甲基丙基)-2H-吡喃-4-醇:10wt.-%2-(仲丁基)环己酮:10wt.-%
2-甲基癸腈:1wt.-%
1-(5,5-二甲基环己-1-烯-1-基)戊-4-烯-1-酮:5wt.-%(E)-3,7-二甲基辛-2,6-二烯-1-醇:25wt.-%
乙酸(E)-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10wt.-%(E)-6,10-二甲基十一碳-5,9-二烯-2-酮:1wt.-%(E)-氧杂环十六碳-12-烯-2-酮:15wt.-%
3-氧代-2-戊基环戊烷乙酸甲酯:75wt.-%
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甲醛:10wt.-%(E)-己-2-烯醛:1wt.-%
(Z)-己-3-烯-1-醇:15wt.-%
乙酸(Z)-己-3-烯-1-基酯:15wt.-%
2-甲基丙酸(Z)-己-3-烯-1-基酯:1wt.-%
2-羟基苯甲酸(Z)-己-3-烯-1-基酯:15wt.-%
乙酸己酯:15wt.-%
(E)-2-亚苄基辛醛:25wt.-%
2-甲基丙酸己酯:5wt.-%
2-羟基苯甲酸己酯:85wt.-%
7-羟基-3,7-二甲基辛醛:1wt.-%
1H-吲哚:0.5wt.-%
(E)-4-(2,6,6-三甲基环己-1-烯-1-基)丁-3-烯-2-酮:25wt.-%(E)-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25wt.-%
乙酸3-甲基丁酯:5wt.-%
(E)-2-甲氧基-4-(丙-1-烯-1-基)苯酚:1wt.-%
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酮:1wt.-%
2-甲基丁酸异丙酯:5wt.-%
(E)-3-甲基-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3-烯-2-酮:50wt.-%(Z)-3-甲基-2-(戊-2-烯-1-基)环戊-2-烯酮:0.5wt.-%
乙酸3-丁基-5-甲基四氢-2H-吡喃-4-基酯:15wt.-%
乙酸3-戊基四氢-2H-吡喃-4-基酯:50wt.-%
碳酸(Z)-己-3-烯-1-基甲基酯:5wt.-%
3-(4-(叔丁基)苯基)-2-甲基丙醛:25wt.-%
1-甲基-4-丙-1-烯-2-基-环己烯:85wt.-%
2-(5-甲基-5-乙烯基四氢呋喃-2-基)丙-2-醇:1wt.-%
3,7-二甲基辛-1,6-二烯-3-醇:25wt.-%
乙酸3,7-二甲基辛-1,6-二烯-3-基酯:25wt.-%
(4E)-9-羟基-5,9-二甲基-4-癸烯醛:10wt.-%
3-羟基-2-甲基-4H-吡喃-4-酮:1wt.-%
2-甲基戊酸乙酯:10wt.-%
(4-异丙基环己基)甲醇:5wt.-%
3-甲基-5-苯基戊-1-醇:10wt.-%
2,6-二甲基庚-5-烯醛:2wt.-%
2-异丙基-5-甲基环己醇:85wt.-%
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酮:2wt.-%
2-氨基苯甲酸甲酯:15wt.-%
苯甲酸甲酯:1wt.-%
3-苯基丙-2-烯酸甲酯:10wt.-%
2-乙氧基-4-(甲氧基甲基)苯酚:1wt.-%
2-己基-3-氧代环戊烷-1-甲酸甲酯:5wt.-%
6-甲基庚-5-烯-2-酮:5wt.-%
8-甲基-1-氧杂螺[4.5]癸-2-酮:2wt.-%
壬-2-炔酸甲酯:1wt.-%
2-羟基苯甲酸甲酯:1wt.-%
(Z)-3-甲基环十五碳-5-烯酮:0.5wt.-%
4-(4-甲基戊-3-烯-1-基)环己-3-烯甲醛:2wt.-%
7-甲基-3-亚甲基辛-1,6-二烯:0.5wt.-%
2-甲基十一酸:0.5wt.-%
2-(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基)环戊酮:50wt.-%(E)-壬-2-烯酸甲酯:2wt.-%
(2Z)-3,7-二甲基辛-2,6-二烯-1-醇:10wt.-%
(E)-3,7,11-三甲基十二碳-1,6,10-三烯-3-醇:5wt.-%
2-乙氧基萘:10wt.-%
乙酸(Z)-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酯:0.5wt.-%(E)-13-甲基氧杂环十五碳-10-烯-2-酮:2wt.-%(2E,6Z)-壬-2,6-二烯醛:0.5wt.-%
(2Z,6E)-2,6-壬二烯-1-醇:0.1wt.-%
5-戊基氧杂环戊烷-2-酮:15wt.-%
(Z)-壬-6-烯醛:0.5wt.-%
(Z)-壬-6-烯-1-醇:0.5wt.-%
乙酸2-(6,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2-基)乙酯:5wt.-%3-(4-(2-甲基丙基)-2-甲基苯基)丙醛:25wt.-%
辛-2-酮:5wt.-%
1-(2-萘基)-乙酮:10wt.-%
(2-甲氧基乙基)苯:2wt.-%
5-庚基二氢呋喃-2(3H)-酮:25wt.-%
3,7-二甲基辛-1-醇:10wt.-%
2-环己基庚-1,6-二烯-3-酮:2wt.-%
2-甲基丙酸2-(苯氧基)乙酯:10wt.-%
2-苯基-乙醛:0.5wt.-%
乙酸2-苯基乙酯:15wt.-%
2-苯基乙醇:25wt.-%
2-甲基丙酸2-苯基乙酯:2wt.-%
2-苯基乙酸2-苯基乙酯:5wt.-%
3-苯基丙-1-醇:1wt.-%
6,6-二甲基-2-亚甲基双环[3.1.1]庚烷:0.5wt.-%
3-(6,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2-基)丙醛:0.1wt.-%
(2E,5E)-5,6,7-三甲基辛-2,5-二烯-4-酮:2wt.-%
1-甲基-4-(4-甲基戊-3-烯-1-基)环己-3-烯甲醛:2wt.-%
乙酸3-甲基丁-2-烯-1-基酯:10wt.-%
4-(4-羟基苯基)丁-2-酮:5wt.-%
4-甲基-2-(2-甲基丙-1-烯-1-基)四氢-2H-吡喃:2wt.-%
4-甲基-2-苯基-3,6-二氢-2H-吡喃:2wt.-%
3-甲基-5-(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戊-2-醇:10wt.-%
(Z)-2-乙酰基-4-甲基十三碳-2-烯酸乙酯:0.5wt.-%
4-(十二烷基硫基)-4-甲基戊-2-酮:0.5wt.-%
环十五烷酮,十六内酯:20wt.-%
乙酸1-苯基乙酯:5wt.-%
(E)-6-乙基-3-甲基辛-6-烯-1-醇:2wt.-%
环丙烷甲酸(E)-2-((3,5-二甲基己-3-烯-2-基)氧基)-2-甲基丙酯:5wt.-%
1-甲基-4-丙-2-基环己-1,4-二烯:5wt.-%
2-(4-甲基-1-环己-3-烯基)丙-2-醇:1wt.-%
2-(4-甲基环己-3-烯-1-基)丙-2-醇:25wt.-%
1-甲基-4-(丙-2-亚基)环己-1-烯:15wt.-%
乙酸2-(4-甲基-1-环己-3-烯基)丙-2-基酯:25wt.-%
3,7-二甲基辛-3-醇:50wt.-%
氧杂环十六烷-2-酮:10wt.-%
2-异丙基-5-甲基苯酚:10wt.-%
1-(环丙基甲基)-4-甲氧基苯:10wt.-%
(E)-十三碳-2-烯腈:15wt.-%
3-苯基丁醛:5wt.-%
3-(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2-甲基丙醛:5wt.-%
十一烷-2-酮:0.1wt.-%
(3E,5Z)-十一碳-1,3,5-三烯:0.1wt.-%
(E)-4-甲基癸-3-烯-5-醇:25wt.-%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5wt.-%
(Z)-环十六碳-5-烯酮:0.1wt.-%
(2E,6Z)-壬-2,6-二烯腈:0.1wt.-%
2-甲氧基萘:15wt.-%。
4.权利要求2或3的包封的组合物,其中可生物降解成分的每一种以等于或高于最低浓度的浓度存在,所述最低浓度为0.01wt.-%,优选0.02wt.-%,更优选0.05wt.-%,甚至更优选0.1wt.-%,甚至还更优选0.5wt.-%。
5.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包封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水溶性基质包含至少一种材料,其选自淀粉,特别是水溶性改性淀粉,麦芽糖糊精,甘露糖醇,壳聚糖,阿拉伯树胶,褐藻胶,纤维素,果胶,明胶,聚乙烯醇及其混合物。
6.权利要求5的包封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水溶性基质包含水溶性改性淀粉,其选自漂白淀粉,羟丙基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二淀粉甘油,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用乙酸酐酯化的淀粉乙酸酯,用乙酸乙烯酯酯化的淀粉乙酸酯,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乙酰化二淀粉甘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及其混合物。
7.权利要求6的包封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水溶性基质还包含选自麦芽糖糊精,甘露糖醇及其混合物的材料。
8.权利要求5至7之一的包封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水溶性基质还包含半纤维素。
9.权利要求8的包封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半纤维素为木葡聚糖,特别是可得自罗望子种子的木葡聚糖。
10.权利要求1至9之一的包封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香料组合物至少部分包封在包含芯和围绕所述芯的壳的芯-壳微胶囊中。
11.权利要求10的包封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香料组合物完全包封在所述芯-壳微胶囊中。
12.权利要求1至11之一的包封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包封的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香料组合物的比例为10至50wt.-%,优选20至47.5wt.-%,甚至更优选30至45wt.-%。
13.权利要求1至12之一的包封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包封的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水溶性基质的比例为30至90wt.-%,优选35至80wt.-%,甚至更优选40至70wt.-%。
14.权利要求10的包封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包封的组合物的总重量,包封在所述芯-壳微胶囊中的所述香料组合物的比例为5至30wt.-%,优选7至25wt.-%,甚至更优选10至20wt.-%。
15.权利要求1至14之一的包封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为颗粒形式。
16.粉末制品,包含权利要求15的包封的组合物。
17.权利要求16的粉末制品,还包含固体载体。
18.权利要求17的粉末制品,其中所述固体载体选自脲,氯化钠,硫酸钠,乙酸钠,沸石,碳酸钠,碳酸氢钠,粘土,滑石,碳酸钙,硫酸镁,石膏,硫酸钙,氧化镁,氧化锌,二氧化钛,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锌,糖类,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柠檬酸或任何水溶性固体酸,脂肪醇,脂肪酸及其混合物。
19.权利要求16至18之一的粉末制品,其中相对于所述包封的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包封的组合物的比例为0.1至50wt.-%,优选1至30wt.-%,甚至更优选3至15wt.-%;且相对于所述包封的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固体载体的比例为10至99.9wt.-%,优选30至97wt.-%,甚至更优选50至95wt.-%。
20.制备包封的组合物,特别是权利要求1至15之一的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香料组合物在基质材料水溶液中的乳液或悬浮液;
b)对所述乳液或悬浮液进行干燥,特别是喷雾干燥,或使其吸附在吸收剂上,得到其中香料组合物包埋在水溶性基质中的包封的组合物;
其中所述香料组合物包含以下成分,优选由以下成分组成:至少一种,优选至少两种,更优选至少四种,甚至更优选至少八种,甚至还更优选至少十六种可生物降解成分,其中相对于所述香料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可生物降解成分以至少75wt.-%,优选至少80wt.-%,更优选至少85wt.-%,甚至更优选至少90wt.-%,甚至还更优选至少95wt.-%的总浓度存在。
21.包封的组合物,可通过权利要求20的方法得到。
22.消费品,包含权利要求1至15或21之一的包封的组合物或权利要求16至19之一的粉末制品,所述消费品优选为织物护理产品,家庭护理产品或个人护理产品。
23.固体增香剂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1至15或21之一的包封的组合物或权利要求16至19之一的粉末制品和固体媒介物。
24.权利要求23的固体增香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固体增香剂组合物为多个锭剂的形式。
25.权利要求23或24之一的固体增香剂组合物,还包含未包封的香料组合物。
26.权利要求23至25之一的固体增香剂组合物,还包含芯-壳微胶囊,所述芯-壳微胶囊包含芯和围绕所述芯的壳,所述微胶囊不构成权利要求1至15或21之一的包封的组合物或权利要求16至19之一的粉末制品的组成部分。
27.权利要求23至26之一的固体增香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固体媒介物具有40℃至160℃,优选60℃至140℃,更优选80℃至120℃的熔化温度,其中所述固体媒介物优选在低于其熔化温度下结晶。
28.权利要求23至27之一的固体增香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固体媒介物包含以下物质,优选由以下物质组成:多元醇或聚醚,优选糖醇或聚乙二醇,特别是选自赤藓糖醇,苏糖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核糖醇,甘露糖醇,半乳糖醇,岩藻糖醇,艾杜糖醇和肌醇的糖醇,甚至更优选木糖醇。
29.权利要求23至28之一的固体增香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固体增香剂组合物的总重量,权利要求1至15或21之一的包封的组合物或权利要求16至19之一的粉末制品的比例为1wt.-%至40wt.-%,优选5wt.-%至30wt.-%,甚至更优选10wt.-%至20wt.-%。
30.权利要求1至15或21之一的包封的组合物或权利要求16至19之一的粉末制品在获得消费品中的用途。
CN202180078708.7A 2020-11-24 2021-11-23 有机化合物中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Pending CN1165077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2018435.4 2020-11-24
GBGB2018435.4A GB202018435D0 (en) 2020-11-24 2020-11-24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organic compounds
PCT/EP2021/082584 WO2022112202A1 (en) 2020-11-24 2021-11-23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organic compound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7709A true CN116507709A (zh) 2023-07-28

Family

ID=74046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8708.7A Pending CN116507709A (zh) 2020-11-24 2021-11-23 有机化合物中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9590A1 (zh)
EP (1) EP4251723A1 (zh)
JP (1) JP2023553286A (zh)
KR (1) KR20230107680A (zh)
CN (1) CN116507709A (zh)
GB (1) GB202018435D0 (zh)
MX (1) MX2023004586A (zh)
WO (1) WO20221122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912382D0 (en) * 2019-08-29 2019-10-16 Givaudan Sa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organic compounds
GB202117602D0 (en) * 2021-12-06 2022-01-19 Givaudan Sa Solid composition
EP4309499A1 (en) * 2022-07-22 2024-01-24 Givaudan SA Composition comprising biodegradable microcapsu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3952A (en) 1994-12-30 1997-02-18 Tastemaker Method of encapsulating food or flavor particles using warm water fish gelatin, and capsules produced therefrom
US6106875A (en) 1997-10-08 2000-08-22 Givaudan Roure (International) Sa Method of encapsulating flavors and fragrances by controlled water transport into microcapsules
JP4975210B2 (ja) 1998-04-23 2012-07-11 ザ プロクター アンド ギャンブル カンパニー カプセル封入香料粒子およびそれらの粒子を含有する洗浄剤組成物
ES2355477T5 (es) * 2005-09-23 2019-05-24 Takasago Perfumery Co Ltd Cápsulas de núcleo-envuelta que contienen un aceite o un sólido ceroso
GB0524659D0 (en) * 2005-12-02 2006-01-11 Unilever Plc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fabric treatment compositions
KR101481849B1 (ko) 2007-02-13 2015-01-12 지보당 에스아 마이크로캡슐
ES2424481T3 (es) 2009-03-04 2013-10-02 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Fragancias de alta intensidad
EP2620211A3 (en) 2012-01-24 2015-08-19 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New microcapsules
CA2882427A1 (en) 2012-08-28 2014-03-06 Basf Se Carrier system for fragrances
EP2926894A1 (en) 2014-03-31 2015-10-07 Givaudan SA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organic compounds
GB201510940D0 (en) 2015-06-22 2015-08-05 Givaudan Sa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organic compounds
GB201511605D0 (en) 2015-07-02 2015-08-19 Givaudan Sa Microcapsules
EP3497191A1 (en) * 2016-08-08 2019-06-19 Givaudan SA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organic compounds
CN110167667B (zh) * 2016-12-22 2022-09-20 科勒纸业公司 微胶囊
EP3601516A1 (en) 2017-03-24 2020-02-05 Firmenich SA Solid scent booster composition
GB201804038D0 (en) 2018-03-14 2018-04-25 Givaudan Sa Improvements in or realating to organic compounds
JP7405770B2 (ja) 2018-09-26 2023-12-26 フイルメニツヒ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粉末洗剤組成物
GB201901500D0 (en) 2019-02-04 2019-03-27 Givaudan Sa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organic compoun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23004586A (es) 2023-05-08
KR20230107680A (ko) 2023-07-17
GB202018435D0 (en) 2021-01-06
JP2023553286A (ja) 2023-12-21
US20230399590A1 (en) 2023-12-14
WO2022112202A1 (en) 2022-06-02
EP4251723A1 (en) 2023-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07709A (zh) 有机化合物中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Kaur et al. Potential use of polymers and their complexes as media for storage and delivery of fragrances
US11382845B2 (en) Organic compounds
CN115666494A (zh) 包含芯-壳微胶囊的包封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22533409A (ja) 有益剤を含むコア-シェルのカプセル化された組成物
KR20240048014A (ko) 유기 화합물에서의 및 이와 관련된 개선
WO2020049192A2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organic compounds
CN115942990A (zh) 有机化合物中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CN106999891A (zh) 含有气体发生性光不稳定聚合物的微胶囊及其用途
JP2024513050A (ja) 官能化キトサンの調製
WO2024104974A1 (en) Laundry composition
EP4309499A1 (e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biodegradable microcapsules
RU2810713C2 (ru) Инкапсулирован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типа ядро-оболочка, содержащая полезный агент
CN116457084A (zh) 有机化合物中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WO2024012811A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organic compounds
CN117157140A (zh) 包衣的核-壳微胶囊
WO2023194077A1 (en) Fabric care composition
WO2023104688A1 (en) Solid composition
WO2023170102A1 (en) Encapsulated compositions
CN117222399A (zh) 用于处理角质表面的组合物
CN117794635A (zh) 有机化合物中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