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6543A - 电池盖变色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盖变色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06543A
CN116506543A CN202210847491.8A CN202210847491A CN116506543A CN 116506543 A CN116506543 A CN 116506543A CN 202210847491 A CN202210847491 A CN 202210847491A CN 116506543 A CN116506543 A CN 116506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data
audio data
color change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74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飞
李晓亮
曹实
国锦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EP229025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246947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143784 priority patent/WO20231383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506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6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4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playing music 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电池盖变色方法及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应用程序和电池盖,该方法包括:通过应用程序向音频播放流程下发音频数据;在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该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其中该变色数据对应于第一音频数据的节奏;以及播放第一音频数据,同时电池盖在变色数据的驱动下与第一音频数据的节奏一致地变色。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利用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流程实现电池盖变色功能,能够使电池盖随所播放音频的节奏变色。

Description

电池盖变色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1月19日提交申请号为202210062342.0、发明名称为“电池盖变色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盖变色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与普及,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电子设备的美观度,例如电子设备外壳的美观性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目前,电子设备外壳的颜色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为了实现电子设备外观的颜色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电子设备的电池盖可以采用变色方案,以增加产品的辨识度。
电致变色是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在手机的后壳、即电池盖上应用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可以使手机电池盖能够在不同场景中跟随音频的播放改变颜色。但是当前广泛应用的安卓(Android)系统中的音频子系统非常复杂,如何适配电子设备的音频子系统,使得电子设备的电池盖能够随着音频的播放实现变色,是一项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盖变色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利用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流程驱动电池盖变色的技术问题,使得电子设备的电池盖能够随着音频的播放节奏变色,满足多种场景的使用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盖变色方法,其应用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应用程序和电池盖,该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向音频播放流程下发第一音频数据;
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其中所述变色数据对应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节奏;以及
播放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同时所述电池盖在所述变色数据的驱动下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节奏一致地变色。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电池盖变色方法,实现电子设备的电池盖能够随着音频的播放节奏实现变色,解决了利用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流程驱动电池盖变色的技术问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应用程序为来电应用、闹钟应用或日历应用。
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来电应用、闹钟应用或日历应用在需要播放音频时都可以启用电池盖变色功能。可以实现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感官维度为用户提供提醒的效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依次通过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音频枢纽服务层、音频硬件抽象层以及内核层。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通过所述应用程序下发音频数据之前,确认电池盖变色开关处于打开状态,以及所述应用程序向所述音频硬件抽象层下发音频控制信号,所述音频控制信号用于配置电池盖通路,所述电池盖通路用于传递和处理变色数据。
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池盖变色开关的打开和关闭状态,用户可以控制是否启用电池盖变色功能,增加电子设备的操作灵活度。进一步,在确认电池盖变色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后,所述应用程序下发音频控制信号以配置电池盖变色通路,为接下来的音频数据播放和电池盖变色数据的下发做准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向音频播放流程下发第一音频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应用程序层向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层下发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层以及所述音频枢纽服务层分别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行处理,所述音频枢纽服务层输出第二音频数据给所述音频硬件抽象层;
所述音频硬件抽象层接收并处理所述第二音频数据以获得第三音频数据,并将所述第三音频数据输出给所述内核层中的音频虚拟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进一步包括利用转换算法,根据所述音频数据生成变色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换算法为音频节奏识别算法,使得所述变色数据的节奏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节奏相对应。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进一步包括音频硬件抽象层中的转换算法模块基于所述第二音频数据获得所述变色数据,并将所述变色数据输出给所述内核层中的电池盖虚拟设备。
该实施例中,利用转换算法,具体而言是音频节奏识别算法,在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音频数据实时获得变色数据,可以得到与要播放的音频数据的节奏相对应的变色数据,使得电池盖在变色数据的驱动下,可以跟随音频数据的节奏改变颜色。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进一步包括第一音频数据包括所述变色数据,其中,所述变色数据为预先经人工编辑结合到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以及利用拆分算法,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拆分出所述变色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进一步包括音频硬件抽象层中的音频拆分模块将所述第二音频数据拆分成所述第三音频数据和所述变色数据,并将所述第三音频数据输出给所述内核层中的音频虚拟设备,且将所述变色数据输出给所述内核层中的电池盖虚拟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色数据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经音频节奏识别算法获得的。
该实施例中,利用转换算法预先获得与音频数据相对应的变色数据,并经人工编辑将其与音频数据结合,然后在音频播放流程中拆分出来,得到变色数据,使得电池盖在变色数据的驱动下,可以跟随音频数据的节奏改变颜色。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进一步包括变色数据存储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音频控制信号中包括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对应的索引,根据所述索引加载所述变色数据,所述变色数据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相对应。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进一步包括音频硬件抽象层中的加载模块根据所述索引加载所述变色数据,并将其传递给音频硬件抽象层中的音频分发模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色数据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经音频节奏识别算法获得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为外来音频数据,则加载与默认索引对应的默认变色数据。
该实施例中,将变色数据预先存储在电子设备中,根据要播放的音频数据加载对应的变色数据,并通过音频播放通路分别传输音频数据和变色数据,使得电池盖在变色数据的驱动下,可以跟随音频数据的节奏改变颜色。此外,当用户选择播放外来音频数据时,也可以实现电池盖变色功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电池盖;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该程序代码,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电池盖变色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指令,当该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电池盖变色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电池盖的局部图示;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设置变色功能的菜单图示;
图3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设置变色功能的二级菜单图示;
图3C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设置变色功能的界面图示;
图4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盖变色方法的软件流程框图;
图4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着图4A的电池盖变色方法的软件到硬件流程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音频数据的曲线图;
图6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电池盖变色方法的软件流程框图;
图6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着图6A的电池盖变色方法的软件到硬件流程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音频数据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8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另一种电池盖变色方法的软件流程框图;
图8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着图8A的电池盖变色方法的软件到硬件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说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限定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盖变色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任意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示例性的,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后盖,即电池盖。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在该手机的电池盖上应用了电致变色材料。例如,在实心的字母O、R、H等区域101中,以及在空心的字母O、R、H等的轮廓102中都应用了电致变色材料。在特定的音频播放场景中,例如,来电响铃、闹钟响铃或日程提醒等场景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盖变色方法,随着电子设备播放音频,如图所示应用了电致变色材料的区域会随着音频播放改变颜色,即这些区域中的电致变色材料可以在变色数据的驱动下变色。电池盖变色频率可以根据所播放音频的节奏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电池盖的颜色会随着音频的播放例如从蓝色变为白色、再从白色变回蓝色、或者在蓝色和白色之间切换等等。电池盖的原始颜色和电致变色后的颜色取决于电池盖材料和电致变色材料的特性,在此不做限制。
同时,由于采用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盖变色方法,电子设备可以利用播放的音频数据获得与该音频数据相对应的变色数据,从而使得电池盖颜色的变化频率可以与音频数据的节奏相对应,而且这种电致变色特性能够实现毫秒级响应,使得电池盖的颜色能够迅速变化到位,达到与音频播放同步的程度。这样,在来电响铃、闹钟响铃、日程提醒等场景中,电子设备除了能够用播放音频的方式在听觉上提示用户,还可以同时通过电池盖变色在视觉上提示用户,从而实现多个感官维度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具有变色功能的电池盖在变色时,电池盖本身并不发光,而是电池盖的颜色发生变化。因此,在黑暗环境中,该电池盖变色功能不会对用户产生光线干扰。此外,电池盖上的变色区域可以不仅限于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图案,可以将电致变色材料设置成各种图案和文字形式以在电池盖变色时显现,达到炫酷、个性化的效果。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 210、显示屏220、外部存储器接口230、内部存储器240、扬声器250和电池盖260,其中电池盖260可以包括电致变色材料270和控制电路280。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采用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 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外部存储器接口23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以扩展电子设备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230与处理器2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240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该可执行程序代码可以包括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音频播放功能)等。该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40的指令,使电子设备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210通过执行内部存储器240中的指令,使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盖发光的控制方法。
内部存储器24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存储程序区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此外,内部存储器2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装置(universalflash storage, UFS)等。
扬声器240可以用于播放音频,例如来电铃声、信息提示音、音乐等等。特别地,扬声器240可以搭载智能功率放大器SmartPA,该智能功率放大器加入了对输出信号的反馈,能够在保护发声器件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音质。
电池盖260中可以包括电致变色材料270和控制电路280。控制电路280与电致变色材料270连接,使得电池盖260中的电致变色材料270能够在控制电路280的控制下变色。
另外,在上述部件之上,运行有操作系统。例如谷歌公司所开发的安卓(Android)开源操作系统、微软公司所开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苹果公司所开发的iOS操作系统等。在该操作系统上可以安装运行应用程序。
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申请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安卓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安卓系统分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硬件抽象层以及内核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虽然以安卓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其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基于iOS、Windows等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
为了使电子设备能够利用音频播放流程,实现其电池盖随着音频的播放变色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流程进行了改进和适配。下面进一步详细介绍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盖变色方法。
图3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设置变色功能的菜单图示。参见图3A,可以在电子设备的“设置”301菜单中为变色功能设置一级菜单入口。例如,变色功能可以被认为属于“自研和辅助功能”,则可以将其分类为“辅助功能”302。替代地,也可以将变色功能分类为其他功能。
点击“辅助功能”302条目可以进入下一级菜单,如图3B所示。图3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设置变色功能的二级菜单图示。参见图3B,“辅助功能”中可以包括例如无障碍303、单手模式304、快速启动及手势305等等各种类别。可以将变色功能的入口设置在“无障碍”303条目下方,例如,可以将变色功能命名为“律动闪耀”306,也可以将变色功能命名为其他名称,在此不做限制。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将变色功能作为特色功能设置在其他功能上方,使得用户在打开辅助功能菜单之后,能够容易地发现该新增的“律动闪耀”306条目,进而更容易试用和使用该变色功能。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将变色功能放置在辅助功能菜单中的任何位置,在此不做限制。另外,也可以在图3A的“设置”301菜单中包括“律动闪耀”条目,使得其与“辅助功能”302处于同一层级,在此也不做限制。
在图3B中,可以点击“律动闪耀”306条目进入下一级菜单,在该下一级菜单中可以对变色功能进行详细设置,如图3C所示。图3C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设置变色功能的界面图示。参见图3C,可以在图3C的界面中为各个应用程序设置变色功能的开关。
对于来电应用来说,打开来电提醒变色开关307,还可以在下一级子菜单中进一步选择可以针对哪些联系人的来电启用变色功能。例如,点击“联系人”3071条目进入下一级子菜单,可以在其中选择针对所有人的来电启用变色功能,或者针对特定联系人的来电启用变色功能。
在选择特定联系人时,可以添加任意数量的联系人;或者可以添加有限数量的联系人,例如最多三个联系人,以凸显这些联系人来电的特殊性,达到帮助用户更清楚识别来电联系人的目的。在后面的情况中,如果选择添加的联系人数量大于三,则电子设备会显示“无法添加联系人”;如果选择添加的联系人数量小于等于三,则电子设备显示“添加联系人成功”。在本文中的数量三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
对于闹钟应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打开闹钟提醒变色开关308可以使电子设备在闹钟响铃时实现电池盖同步变色。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在闹钟提醒变色开关308打开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选择针对哪个闹钟启用变色功能。例如,可以选择对10:00AM的闹钟1启用变色功能,使得用户在听见铃声的同时,还可以看到电池盖变色,达到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提醒效果。
对于日历应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的日程提醒变色开关309打开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在播放音频以向用户通知特定日程的同时,实现电池盖变色功能。
以上仅作为示例阐述了为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设置变色开关的方法,应该理解到能够为其他应用程序设置变色开关。
在另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在各个应用程序的内部设置变色开关的状态,本申请对设置变色开关的方式不做限制。
下面的实施例都是在应用程序的变色开关为开的情况下进行的讨论。
实施例1
图4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盖变色方法的软件流程框图。
应用程序层(Application Layer)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来电提醒、闹钟、日程提醒等等。各个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同场景下发起音频播放,同时驱动电池盖变色。
应用程序框架层(Framework,FWK)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音频播放器等。
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 layer,HAL)是位于操作系统内核与硬件电路之间的接口层,其目的在于将硬件抽象化。它隐藏了特定硬件平台的硬件接口细节,为操作系统提供虚拟硬件平台,使其具有硬件无关性,使得操作系统可在多种硬件平台间移植。
内核层(Kernel)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括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等。
在处理音频时,手机的操作系统可以按照音频业务的处理逻辑划分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音频枢纽服务层(AudioFlinger)、硬件抽象层以及内核层。
音频枢纽服务层是安卓系统中的音频中枢,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服务,起到承上(为上层提供访问接口)启下(通过硬件抽象层来管理音频设备)的作用。
参见图4A,在来电响铃、闹钟响铃、日程提醒等场景中,应用程序层401中的应用程序 (例如,来电应用4011、闹钟应用4012、日历应用4013)首先下发音频控制信号410给音频硬件抽象层404,以通知音频硬件抽象层404此次音频数据的播放需要开启电池盖变色功能,音频硬件抽象层404在接收到音频控制信号410后对电池盖变色通路进行配置,该配置例如是打开变色数据对应的音频虚拟设备(PCM)和变色数据通路等等。其中,变色数据通路使变色数据与音频数据在音频播放流程中相互独立地传递而不互相干扰。另一方面,应用程序可以向应用程序框架层402下发音频数据流(如图4A中的宽箭头所示)。该音频数据流中载有要播放的音频数据41。
应用程序框架层402可以在检测到音频数据41后,初始化电子设备中的音频播放器MediaPlayer 4021。然后可以通过音频编解码器MediaCodec 4022对该音频数据41进行解码(该解码过程为软件解码过程,因此可称为软解码),得到解码后的音频数据42。并将该音频数据42转交给音频枢纽服务层AudioFlinger 403。
音频枢纽服务层403对该解码后的音频数据42进行处理以得到音频数据43,处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重采样(Resample)、增加音效(Apply Effect)、调整音量(AdjustVolume) 以及混音(Mixer)。然后经处理的音频数据43可以到达音频硬件抽象层AudioHal404进行进一步处理。
音频硬件抽象层404可以在接收到来自应用程序层401的音频控制信号410时配置电池盖通路,该电池盖通路用于传递和处理变色数据。此时,音频硬件抽象层404需要判断该音频数据43是否要由电子设备的扬声器播放。如果电子设备连接了耳机或蓝牙音响等外接设备,导致该音频数据要由耳机或蓝牙音响播放,而不是由电子设备的扬声器播放,则音频硬件抽象层404可以不配置电池盖通路,即不开启变色数据对应的音频虚拟设备(PCM)和变色数据通路。在这种情况下,音频数据仅通过音频数据通路到达外接设备进行播放,而电池盖不会变色。在判定音频数据要由电子设备的扬声器播放时,音频硬件抽象层404对电池盖通路进行配置,具体如下。
图4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着图4A的电池盖变色方法的软件和硬件流程框图。参见图4B,音频数据43到达音频硬件抽象层404之后,可以被音频分发模块4041发送给内核层 405中的音频虚拟设备(PCM)4051。其中,内核层405中的音频虚拟设备4051可以用于对音频数据43进行数模转换生成音频数据431,进而把该音频数据431发送给硬件层406中的硬件设备(例如,扬声器4064)进行播放。
另一方面,音频硬件抽象层404中的音频分发模块4041还可以将音频数据43发送给转换算法模块4042进行处理,以生成变色数据44。该生成的变色数据44可以被发送给内核层 405中的电池盖虚拟设备4052以用于驱动电池盖变色。类似地,内核层405中的电池盖虚拟设备4052可以对变色数据44进行数模转换以生成变色数据441,进而将该变色数据441发送给硬件层406中的电池盖4066以驱动其变色。
所述转换算法模块4042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转换算法来将音频数据43转换成变色数据 44,作为示例,该转换算法可以是音频节奏识别(On-site Detection)算法。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转换算法模块4042利用音频数据43的振幅差均值曲线来识别音频数据的节奏变化,从而根据其节奏变化生成变色数据44。
下面参照图5详细介绍变色数据44的生成过程。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音频数据的曲线图。
在图5中,曲线图500的横坐标x可以表示对音频数据的采样时间点。具体地说,横坐标上的数字(例如,数字1425、1429等)仅表示采样时间点的相对编号,而不是绝对的采样时刻。例如,在采样率为48k的情况下,1s内可以获得48000个采样点。曲线图500中有四条曲线501-504,针对不同的曲线,曲线图500的纵坐标y可以分别表示不同的含义。
在曲线501中,y坐标可以表示音频数据的振幅值。因此,可以认为曲线501是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对音频数据的振幅值进行采样得到的,所以可以将曲线501称为音频数据的振幅曲线501。
可以看出,振幅曲线501的位置较高,即,其所有采样点的振幅值都较大。音频数据的振幅值可能受到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的音量的影响。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的音量越大,音频数据的振幅值就可能越大,振幅曲线501在图5中的位置就会越高。如果基于音频数据的振幅曲线501来生成变色数据,即,设定某个振幅阈值,规定在音频数据的振幅值高于所述振幅阈值的情况下发出变色数据,在音频数据的振幅值低于所述振幅阈值的情况下不发出变色数据,就会产生以下问题:
当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的音量较大时,音频数据的振幅曲线501的位置可能较高,振幅曲线501的振幅值就有可能都大于所述振幅阈值,导致电子设备在播放音频数据时可能会一直发出变色数据。从用户的角度看来,该电子设备的电池盖可能会在响铃时持续处于第二种颜色状态中。相反地,当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的音量较小时,音频数据的振幅曲线501 的位置可能较低,振幅曲线501的振幅值就有可能都小于所述振幅阈值,导致电子设备在播放音频数据时无法发出变色数据。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该电子设备的电池盖可能会在响铃时没有变色,也就是没有实现电池盖变色功能。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需要设定一种与电子设备的音量无关的通用标准来生成变色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音频数据的振幅曲线501,计算其中相邻两个采样时间点的振幅值的差值,得到如图5中所示的振幅差值曲线502。对于振幅差值曲线502来说,曲线图 500的y坐标表示振幅的差值。因此,通过对振幅曲线501取差值,就可以消除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的音量对变色数据的生成的影响。在振幅差值曲线502中可以看出,如果振幅曲线501中的前后两个采样时间点的振幅值相差较大,在振幅差值曲线502中会出现尖峰,例如尖峰5021和5022等;如果振幅曲线501中的前后两个采样时间点的振幅值接近,则即使在振幅曲线501中这两个采样时间点的振幅值都较大,在振幅差值曲线502中也会得到接近零的数据点。这样,无论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的音量如何,音频数据的振幅差值曲线502 都能够反应出音频数据中不同采样时间点的振幅值的相对变化,利用该振幅值的相对变化来设计变色数据的生成规则,有助于得到与音频数据的类型和音量无关的转换算法。
在振幅差值曲线502中,可以将其中的“尖峰”识别为节奏点,例如,将尖峰5021、5022 等识别为节奏点。可见音频数据在节奏点处的振幅差值较大。转换算法可以规定电子设备在音频数据的各个尖峰处发出变色信号,在非尖峰区域不发出变色信号,那么电子设备的电池盖就可以表现得,在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时,播放到节奏点时电池盖变色,而在非节奏点时电池盖不变色,呈现出电子设备的电池盖跟随音频数据的节奏闪烁变色的效果。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换算法可以使用振幅阈值来识别节奏点,即振幅差值曲线502大于设定的振幅阈值时,可以将该采样时间点识别为节奏点。然而,用来识别节奏点的振幅阈值如果是固定不变的值,则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可能存在上面所讨论的、要么电池盖一直变色要么电池盖无法变色的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设定振幅阈值,以克服上述缺陷,从而更准确地识别节奏点。如图5所示,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对振幅差值曲线502取平均,例如,以0.002s 为例,对每0.002s内的振幅差值曲线502的振幅差值取平均,得到振幅差均值曲线503,如图5中的曲线503所示。可以将该振幅差均值曲线503上的数据点认为是在该采样时间点处的振幅阈值。
在某个时刻,即在某个采样时间点处,可以将振幅差值曲线502中的振幅差值大于振幅差均值曲线3中的振幅阈值的采样时间点识别为音频数据的节奏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换算法可以规定:在每个节奏点处发送变色数据用于驱动电池盖变色。当振幅差值曲线502中的振幅差值回落到小于振幅差均值曲线503中的振幅阈值时,则停止发送变色数据。曲线图 500中的曲线504表示利用以上转换算法所生成的变色信号曲线。其纵坐标y表示信号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变色数据为PCM格式音频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振幅差均值曲线503来确定振幅阈值,可以使振幅阈值的确定过程能够适用于各种音频数据,以便更准确地识别音频数据的节奏点,从而能够根据节奏点生成电池盖变色数据,达到电子设备的电池盖跟随音频数据的播放节奏闪烁变色的效果。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例如电子设备在响铃时,其电池盖会在铃声的节奏点处变色。若铃声是舒缓的音乐,则转换算法识别出的节奏点在时间上就较为分散,电池盖的变色频率较低;若铃声是急促的音乐,则转换算法识别出的节奏点在时间上就较为紧凑,电池盖的变色频率较高。
因此,利用在音频硬件抽象层404中设置的转换算法模块4042,可以根据音频数据43 生成变色数据44。通过适当选择转换算法模块4042所采用的具体转换算法,可以避免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的音量影响变色数据的生成,也可以更有效地识别音频数据的节奏点。
往回参见图4B,转换算法模块4042将生成的变色数据44发送到内核层405中的电池盖虚拟设备4052。可以为变色数据44指定特定的电池盖虚拟设备4052,该电池盖虚拟设备4052 可以代表硬件层406中的电池盖器件4066。在内核层405中,电池盖虚拟设备4052与音频虚拟设备4051相互独立,音频数据43和变色数据44能够相互独立地传递,从而能够避免二者之间出现干扰。
在内核层405中,音频数据43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形成音频数据431,与变色数据44分别被发送给硬件层406中的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 4061。
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 4061对音频数据431进行进一步处理得到音频数据432,变色数据44透传通过ADSP 4061,音频数据432和变色数据44能够被ADSP 4061分别送往实际的硬件部件。具体来说,音频数据431在经过ADSP 4061的处理后可以得到音频数据432,该音频数据432可以被送往智能功率放大器SmartPA4062,经过SmartPA4062的数模转换,可以生成最终音频数据433,该最终音频数据433被送往扬声器4064进行播放。
另一方面,变色数据44可以被送往编解码器Codec 4063,经过数模转换可以生成变色数据441,该变色数据441可以是50Hz的正弦波信号。该变色数据441可以被送往电池盖4066 以驱动电池盖4066变色。从而实现了利用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流程,在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的同时生成并发送电池盖变色数据,进而使得电子设备的电池盖能够随着音频数据的播放变色。
实施例2
图6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电池盖变色方法的软件流程框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对音频数据进行人工编辑,将电池盖变色数据与音频数据结合成源音频数据,通过音频播放流程传递。其中,在硬件抽象层中,从源音频数据中拆分出变色数据,进而将其发送给硬件层中的电池盖以驱动其变色。
参见图6A,在来电响铃、闹钟响铃、日程提醒等场景中,应用程序层601中的应用程序 (例如,来电应用6011、闹钟应用6012、日历应用6013)首先下发音频控制信号610给音频硬件抽象层604,以通知音频硬件抽象层604此次音频数据的播放需要开启电池盖变色功能。音频硬件抽象层604在接收到音频控制信号610的情况下对电池盖变色通路进行配置,例如,打开变色数据对应的音频虚拟设备(PCM)和变色数据通路等。另一方面,应用程序可以向应用程序框架层602下发音频数据流(如图6A中的宽箭头所示)。该音频数据流中可以载有要播放的源音频数据61。
其中,该源音频数据61可以包括要由扬声器播放的音频数据和用于驱动电池盖变色的变色数据。例如,该变色数据可以是利用转换算法对音频数据进行转换得到的,该转换算法例如可以是前面的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转换算法。在其他实现方式中,该转换算法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转换算法。另外,在其他实现方式中,该变色数据也可以是能够使电池盖以固定的频率变色的变色数据,不同的音频数据所对应的变色数据可以具有不同的变色频率。在此不限制变色数据的形式。
可以预先对音频数据和变色数据进行人工编辑,使它们合并在一起来形成源音频数据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在应用程序需要播放音频时,可以将该源音频数据下发到应用程序框架层602。
应用程序框架层602在检测到源音频数据61时,可以初始化电子设备中的音频播放器 6021。然后可以通过音频编解码器6022对该源音频数据61进行解码(该解码过程为软件解码过程,因此可以称为软解码),得到解码后的源音频数据62。并将该经解码的源音频数据 62转交给音频枢纽服务层603。
在音频枢纽服务层603中,对解码后的源音频数据62中的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重采样(Resample)、增加音效(Apply Effect)、调整音量(AdjustVolume) 以及混音(Mixer)。其中,在音频枢纽服务层603中可以不处理源音频数据62中的变色数据。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音频数据处理过程示意图。在图7中,在音频枢纽服务层603 对来自应用程序框架层602的源音频数据62进行处理。如图7所示,来自应用程序框架层 602的源音频数据62一般包括三个数据通道(声道):左侧的白色框和中间的灰色框可以分别表示音频数据的左声道和右声道数据,右侧的黑色框可以表示经人工编辑添加的变色数据。可以以周期为单位下发该源音频数据62。白色框、灰色框和黑色框三个作为一组可以表示一个源音频数据单元。源音频数据62中的一个周期可以包括多个源音频数据单元。在图7中,以源音频数据中的一个周期作为示例,该周期可以包括三个源音频数据单元6201、6202和 6203,源音频数据单元中的数据通道分别被编号为1、2和3。这样可以确保变色数据与音频数据的左声道和右声道数据在时间上是对齐的。
音频枢纽服务层603在接收到来自应用程序框架层602的一个周期的源音频数据62之后,音频枢纽服务层603可以首先对该周期中的三个源音频数据单元6201、6202和6203中的左声道数据(白色框1-3)、右声道数据(灰色框1-3)和变色数据(黑色框1-3)进行重排701。具体地,该重排701可以包括:将变色数据1-3从各个源音频数据单元6201-6203中拾取出来,按顺序排在整个源音频数据周期的最后,得到源音频数据621。如图7所示,经过重排,源音频数据621中的所有变色数据(黑色框1-3)都顺序位于源音频数据621的最后。
然后,对排在前面的左声道数据和右声道数据进行处理702,即,处理白色框1、灰色框 1、白色框2、灰色框2、白色框3、灰色框3所代表的每个源音频数据单元6201-6203中的左声道数据和右声道数据。该处理类似于如上所述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重采样、增加音效、调整音量以及混音,进而可以得到处理后的左声道数据和右声道数据,分别用白色虚线框和灰色虚线框表示。与此同时,可以保持每个源音频数据单元中的变色数据(黑色框1-3)不变。这样可以得到乱序源音频数据622。在该乱序源音频数据622中,经处理的左声道数据和经处理的右声道数据位于变色数据的前面。
接下来,可以对乱序源音频数据622中的左声道数据、右声道数据和变色数据进行再重排703。具体地,该再重排703可以包括:将变色数据1-3往回插入其原来在相应源音频数据单元6201-6203中的位置中。例如,将源音频数据单元6201中的变色数据——黑色框1插到源音频数据单元6201中的经处理的右声道数据(灰色虚线框1)与源音频数据单元6202中的经处理的左声道数据(白色虚线框2)之间,以此类推。该乱序源音频数据622经过再重排703可以得到源音频数据63。
最后可以将得到的源音频数据63发送给音频硬件抽象层604进行进一步处理。
往回参考图6B。图6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着图6A的电池盖变色方法的软件到硬件流程框图。参见图6B,源音频数据63被发送到音频硬件抽象层604之后,可以被音频拆分模块6041拆分。该音频拆分模块6041可以将源音频数据63拆分成音频数据64和变色数据65。以图7中所示的源音频数据为例,音频拆分模块6041可以将该源音频数据中的左声道数据和右声道数据与变色数据分开,使左声道数据和右声道数据形成一路数据,使变色数据形成独立于左声道数据和右声道数据的另一路数据。
进而,经拆分得到的音频数据64被发送给内核层605中的音频虚拟设备(PCM)6051;经拆分得到的变色数据65被发送给内核层605中的电池盖虚拟设备(PCM)6052。其中,内核层605中的音频虚拟设备6051可以用于对音频数据64进行数模转换生成音频数据641,以将其发送给硬件层606中的硬件设备(例如,扬声器6064)进行播放。类似地,内核层605中的电池盖虚拟设备6052对变色数据65进行数模转换生成变色数据651,进而将该变色数据651发送给硬件层606中的电池盖6066进行显示。
可以为变色数据65指定特定的电池盖虚拟设备6052,该电池盖虚拟设备6052代表硬件层606中的电池盖器件6066。在内核层605中,电池盖虚拟设备6052与音频虚拟设备6051 相互独立,变色数据65与音频数据64能够相互独立地传递,从而能够避免二者之间出现干扰。
在内核层605中,音频数据64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形成音频数据641,与变色数据65分别被发送给硬件层606的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 6061。
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 6061对音频数据641进行进一步处理得到音频数据642,变色数据65透传通过ADSP 6061,音频数据642和变色数据65能够被ADSP 6061分别送往实际的硬件部件。具体来说,音频数据641在经过ADSP 6061的处理后可以得到音频数据642,该音频数据642可以被送往智能功率放大器SmartPA6062,经过SmartPA6062的数模转换,可以生成扬声器音频数据643,该扬声器音频数据643被送往扬声器6064进行播放。
同时,变色数据65可以被送往编解码器Codec 6063进行数模转换,可以生成变色数据 651,该变色数据651可以是50Hz的正弦波信号。该变色数据651可以被送往电池盖6066 以驱动电池盖6066变色。从而实现了利用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流程,在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的同时发送变色数据,进而使得电子设备的电池盖能够随着音频数据的播放节奏而变色。
实施例3
图8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另一种电池盖变色方法的软件流程框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变色数据存储在硬件抽象层中,硬件抽象层按照应用程序下发的索引加载对应的变色数据以用于驱动电池盖变色。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给应用程序要播放的音频数据编索引(index)。即,给来电应用、闹钟应用、日历应用等应用程序中的音频数据编序号。例如,在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十个来电铃声的情况下,即电子设备中存储有十个可以由用户选择在来电时播放的铃声的情况下,可以为该十个来电铃声分别编索引,例如,索引为0-9。可以存储与该十个铃声对应的音频数据分别对应的十条变色数据。例如,这些变色数据可以是利用转换算法对音频数据进行转换得到的,该转换算法例如可以是前面的实施例1中已经描述的转换算法。在其他实现方式中,该转换算法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转换算法。另外,在其他实现方式中,该变色数据也可以是能够使电池盖以固定的频率变色的变色数据,不同的音频数据所对应的变色数据可以具有不同的变色频率。在此不限制变色数据的形式。进一步,变色数据可以存储在音频硬件抽象层 804中。
参见图8A,在来电响铃、闹钟响铃、日程提醒等场景中,应用程序层801中的应用程序 (例如,来电应用8011、闹钟应用8012、日历应用8013)首先下发音频控制信号810给音频硬件抽象层804,以通知音频硬件抽象层804此次音频数据的播放需要开启电池盖变色功能,同时伴随音频控制信号810一起下发要播放的音频数据的索引811。音频硬件抽象层804在接收到音频控制信号810时对电池盖变色通路进行配置,例如,打开变色数据对应的音频虚拟设备(PCM)和变色数据通路等。同时,音频硬件抽象层804在接收到索引811时还要进行更详细的变色数据配置,下文会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解释。另一方面,应用程序可以向应用程序框架层802下发音频数据流(如图8A中的宽箭头所示)。该音频数据流中可以载有要播放的音频数据81。
应用程序框架层802在检测到音频数据81时,可以初始化电子设备中的音频播放器8021。然后可以通过音频编解码器8022对该音频数据81进行解码(该解码过程为软件解码过程,因此可以称为软解码),得到解码后的音频数据82。并将该音频数据82转交给音频枢纽服务层803。
音频枢纽服务层803对该解码后的音频数据82进行处理以得到音频数据83,处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重采样(Resample)、增加音效(Apply Effect)、调整音量(AdjustVolume) 以及混音(Mixer)。然后经处理的音频数据83可以到达音频硬件抽象层AudioHal804进行进一步处理。
音频硬件抽象层804可以在接收到来自应用程序层801的音频控制信号810时配置电池盖通路。此时,音频硬件抽象层804还要判断该音频数据83是否要由电子设备的扬声器播放。如果电子设备连接了耳机或蓝牙音响等外接设备,导致该音频数据要由耳机或蓝牙音响播放,而不是由扬声器播放,则音频硬件抽象层804可以不配置电池盖通路,即不开启变色数据对应的音频虚拟设备(PCM)和变色数据通路。在这种情况下,音频数据仅通过音频数据通路到达外接设备进行播放,而电池盖不变色。在判定音频数据要由电子设备的扬声器播放时,音频硬件抽象层804对电池盖通路进行配置,具体如下。
参见图8B,音频数据83到达音频硬件抽象层804之后,可以被音频分发模块8041发送给内核层805中的音频虚拟设备(PCM)8051。其中,内核层805中的音频虚拟设备8051 可以用于对音频数据83进行数模转换生成音频数据831,进而把该音频数据831发送给硬件层806中的硬件设备(例如,扬声器8064)进行播放。
另一方面,根据接收到的索引811,音频硬件抽象层804中的加载模块8042可以从变色数据文件夹8043中加载出该索引所对应的变色数据84。该变色数据84可以被音频分发模块 8041发送给内核层805中的电池盖虚拟设备8052以用于驱动电池盖变色。类似地,内核层 805中的电池盖虚拟设备8052可以对变色数据84进行数模转换生成变色数据841,进而将该变色数据841发送给硬件层806中的电池盖8066进行显示。
可以为变色数据84指定特定的电池盖虚拟设备8052,该电池盖虚拟设备8052可以代表硬件层806中的电池盖器件8066。在内核层805中,电池盖虚拟设备8052与音频虚拟设备 8051相互独立,音频数据83和变色数据84能够相互独立地传递,从而能够避免二者之间出现干扰。
在内核层805中,音频数据83可以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形成音频数据831,与变色数据84 分别被发送给硬件层806的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 8061。
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 8061对音频数据831进行进一步处理得到音频数据832,变色数据84透传通过ADSP 8061,音频数据832和变色数据84能够被ADSP 8061分别送往实际的硬件部件。具体来说,音频数据831在经过ADSP 8061的处理后可以得到音频数据832,该音频数据832可以被送往智能功率放大器SmartPA 8062,经过SmartPA 8062的数模转换,可以生成音频数据83,该音频数据833被送往扬声器8064进行播放。
另一方面,变色数据841可以被送往编解码器Codec 8063,经过数模转换可以生成变色数据842,该变色数据842可以是50Hz的正弦波信号。该变色数据842可以被送往电池盖8066以驱动电池盖8066变色。从而实现了利用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流程,在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的同时播放变色数据,进而使得电子设备的电池盖能够随着音频数据的播放变色。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可以选择外来音频数据作为在以上场景中要播放的音频数据,也就是说在来电响铃、闹钟响铃、日程提醒等场景中,用户可以设置成使电子设备播放外来音频数据,即不是电子设备出厂时内置的音频数据,例如是用户从互联网下载的歌曲、或者是来自外部存储器的音频等。可以在音频系统中将外来音频数据统一编为默认索引值(例如为0),即所有外来音频数据都对应索引值0,可以使该索引值0对应于默认的变色数据。从而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在播放非预设音频数据时利用默认的变色数据实现电池盖变色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指令,当上述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图4A和4B、图6A和6B、图8A和8B所示的相关方法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盖变色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如图4A和4B、图6A和6B、图8A和8B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方法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盖变色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公开的电池盖变色方法、装置,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1)

1.一种电池盖变色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应用程序和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向音频播放流程下发第一音频数据;
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其中所述变色数据对应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节奏;以及
播放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同时所述电池盖在所述变色数据的驱动下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节奏一致地变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程序为以下各项中的一种:
来电应用、闹钟应用以及日历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依次通过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音频枢纽服务层、音频硬件抽象层以及内核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向音频播放流程下发第一音频数据之前,还包括:
确认电池盖变色开关处于打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认电池盖变色开关处于打开状态且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向音频播放流程下发第一音频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应用程序向所述音频硬件抽象层下发音频控制信号,所述音频控制信号用于配置电池盖通路,所述电池盖通路用于传递和处理变色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应用程序向音频播放流程下发第一音频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应用程序层向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层下发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层以及所述音频枢纽服务层分别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行处理,所述音频枢纽服务层输出第二音频数据给所述音频硬件抽象层;
所述音频硬件抽象层接收并处理所述第二音频数据以获得第三音频数据,并将所述第三音频数据输出给所述内核层中的音频虚拟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进一步包括:
利用转换算法,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生成所述变色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算法为音频节奏识别算法,使得所述变色数据的节奏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节奏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进一步包括:
所述音频硬件抽象层中的转换算法模块基于所述第二音频数据获得所述变色数据,并将所述变色数据输出给所述内核层中的电池盖虚拟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包括所述变色数据,其中,所述变色数据为预先经人工编辑结合到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以及
利用拆分算法,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拆分出所述变色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进一步包括:
所述音频硬件抽象层中的音频拆分模块将所述第二音频数据拆分成所述第三音频数据和所述变色数据,并将所述第三音频数据输出给所述内核层中的音频虚拟设备,且将所述变色数据输出给所述内核层中的电池盖虚拟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数据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经音频节奏识别算法获得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进一步包括:
所述变色数据存储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音频控制信号中包括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对应的索引,根据所述索引加载所述变色数据,所述变色数据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相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音频播放流程中,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获得变色数据,进一步包括:
所述音频硬件抽象层中的加载模块根据所述索引加载所述变色数据,并将其传递给音频硬件抽象层中的音频分发模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数据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经音频节奏识别算法获得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为外来音频数据,则加载与默认索引对应的默认变色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分发模块将所述变色数据输出给所述内核层中的电池盖虚拟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放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一步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的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电池盖通路具体包括:
开启变色数据对应的音频虚拟设备和变色数据通路,其中所述变色数据通路使变色数据与音频数据在音频播放流程中相互独立地传递。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电池盖;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代码,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变色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变色方法。
CN202210847491.8A 2022-01-19 2022-07-19 电池盖变色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5065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2902501.0A EP4246947A1 (en) 2022-01-19 2022-12-30 Battery cover color chang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22/143784 WO2023138344A1 (zh) 2022-01-19 2022-12-30 电池盖变色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2342.0A CN114554008A (zh) 2022-01-19 2022-01-19 电池盖变色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22100623420 2022-01-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6543A true CN116506543A (zh) 2023-07-28

Family

ID=816722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62342.0A Pending CN114554008A (zh) 2022-01-19 2022-01-19 电池盖变色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2210847491.8A Pending CN116506543A (zh) 2022-01-19 2022-07-19 电池盖变色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62342.0A Pending CN114554008A (zh) 2022-01-19 2022-01-19 电池盖变色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46947A1 (zh)
CN (2) CN114554008A (zh)
WO (1) WO20231383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4008A (zh) * 2022-01-19 2022-05-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池盖变色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714A (zh) * 2007-12-13 2009-06-17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来电变色方法
CN107728400B (zh) * 2017-10-19 2020-09-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635072B (zh) * 2017-10-19 2020-04-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104529A (zh) * 2018-07-27 2018-12-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提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21111871A (ja) * 2020-01-10 2021-08-02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通信端末機用カバー
CN113890938A (zh) * 2021-09-16 2022-01-04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终端被叫业务的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4554008A (zh) * 2022-01-19 2022-05-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池盖变色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46947A1 (en) 2023-09-20
WO2023138344A1 (zh) 2023-07-27
CN114554008A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22112B2 (ja) 歌の録音方法、音声補正方法、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KR102269475B1 (ko) 정보 표시 방법 및 단말기
US816642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rranging and playing a media presentation
RU2414087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еню в мобильном 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ом устройстве
US854853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creating customized ringtones
WO2023029967A1 (zh) 一种播放音频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200017249A (ko) 전자 장치에서 사용자 의도 확인을 위한 피드백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12767231B (zh) 图层合成方法和设备
CN111882309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215507A1 (zh) 一种音效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3835649A (zh) 一种投屏方法和终端
CN116506543A (zh) 电池盖变色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86481A (zh) 音频输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438354A (zh) 一种用户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3220262A (zh) 一种多应用程序的音频数据分发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1119302A1 (en) Custom user interface presentation
CN117156088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060122718A1 (e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data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progra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ata processing device
CN112328135A (zh) 移动终端及其应用界面显示方法
CN113721880A (zh) 一种应用程序声音的控制实现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1385781A (zh)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智能手表、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804616B (zh) 移动终端及其音频播放方法
WO2023273440A1 (zh) 一种生成多种音效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EP4236285A1 (en) Enhanced vibration promp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6456035B (zh) 一种增强振动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