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9279B - 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及中央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及中央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9279B
CN116499279B CN202310780450.6A CN202310780450A CN116499279B CN 116499279 B CN116499279 B CN 116499279B CN 202310780450 A CN202310780450 A CN 202310780450A CN 116499279 B CN116499279 B CN 116499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flow
flow fan
stage
cooling towe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804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99279A (zh
Inventor
贺颂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anx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anx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anx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anx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804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992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99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9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99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9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C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OUT CHEMICAL INTERACTION
    • F28C1/00Direct-contact trickle coolers, e.g. cooling towers
    • F28C1/04Direct-contact trickle coolers, e.g. cooling towers with cross-current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5/00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 F28F25/02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for distributing, circulating, and accumulating liquid
    • F28F25/08Splashing boards or grids, e.g. for converting liquid sprays into liquid films; Elements or beds for increasing the area of the contact surfa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5/00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 F28F25/10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for feeding gas or vapou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F28F27/0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ling t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及中央空调系统,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具有容置空间;填料组件,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相对的两侧;通风风道,设置在相对设置的填料组件之间,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轴流风机设置通风风道中,位于通风风道的中部,配置为驱动通风风道下部的湿热气体经过第一轴流风机朝向通风风道出口运动;以及第二轴流风机,设置在通风风道出口处,与第一轴流风机共轴,配置为驱动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之间的湿热气体经第二轴流风机排出冷却塔本体。通过在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中设计两级串联的轴流风机,增加冷却塔整体的排风风量,使得冷却塔的出水温度更低,降低能耗,提高制冷效率。

Description

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及中央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系统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及中央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冷却塔是中央空调系统必备的冷凝设备,其作用是利用液体,例如为水的蒸发吸热来给空调设备降温,以达到空调制冷的目的。其原理为从制冷主机设备出来的高温液体在水泵的驱动下,经冷却塔的进液口进入冷却塔,在冷却塔内与冷空气交互热量,冷却后的低温液体收集冷却塔的集液池中,集液池里的低温液体经管道流回制冷主机设备中,如此往复循环,达到降温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包括:
冷却塔本体,具有容置空间;
填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相对的两侧;
通风风道,设置在相对设置的填料组件之间,沿竖直方向延伸;
第一轴流风机设置所述通风风道中,位于所述通风风道的中部,配置为驱动通风风道下部的湿热气体经过所述第一轴流风机朝向通风风道出口运动;以及
第二轴流风机,设置在所述通风风道出口处,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共轴,配置为驱动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之间的湿热气体经所述第二轴流风机排出所述冷却塔本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流风机与第一轴流风机的工作功率比r满足以下条件:
1.5≤r≤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将所述通风风道分隔为上通风风道和下通风风道,
所述第二轴流风机与第一轴流风机的工作功率比r满足以下条件:
r=aR,其中1.2≤a≤3,
其中,R为所述上通风风道与下通风风道的容积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配置为同时启动及同时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晚于第二轴流风机启动,启动间隔时间小于等于1秒;
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先于第二轴流风机关闭,关闭间隔时间小于等于1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二轴流风机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填料组件包括依次悬挂安装的第一级填料组件和第二级填料组件,
所述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还包括:
第一级播液盆,设置在所述第一级填料组件的顶部,配置为向所述第一级填料组件均匀喷洒高温液体;
第二级播液盆,设置在所述第一级填料组件和第二级填料组件之间,配置为收集经过第一级填料组件的高温液体并向第二级填料组件均匀喷洒,
所述第一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二级播液盆基本上处于相同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播液盆和第二播液盆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播液盆本体以及设置在播液盆本体底面上的喷头,所述喷头在所述播液盆本体底面上均匀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还包括:
纵横交错设置的支架结构,配置为支撑所述的第一轴流风机、第二播液盆、第一级填料组件和第二级填料组件中的至少一个。
本公开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所述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前述实施例所述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
相对于相关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中设计两级串联的轴流风机,增加冷却塔整体的排风风量,使得冷却塔的出液温度更低,降低能耗,提高制冷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级播液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级播液盆的俯视图;
图5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类至第四类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下文对于实施例的描述旨在对本公开的总体构思进行解释和说明,而不应当理解为是对本公开的限制。在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构件。为了清晰起见,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可能省略了一些公知部件和结构。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顶”或“底”等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当一个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本领域中,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当蒸发温度一定时,冷却越低,制冷主机设备制冷量越大、能耗越低,制冷主机设备COP(制冷量/耗电量)越高。冷却液体,例如为冷却水,温度在制冷主机正常运行范围内每下降1度,制冷主机设备效率提高约3%~5%,这样使整个制冷系统更高高效节能。如此要求由冷却塔向制冷主机设备输送的冷却液体的温度尽可能的低。而相关技术中,用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却塔通常仅设置一个轴流风机,位于冷却塔顶部的出风口处。若需要降低输出的液体的温度,需要不断增大单一轴流风机的功率,由于单一轴流风机对于整个通风风道中的气流的抽吸程度不同,对于通风风道中距离单一轴流风机较远的气流的抽吸程度相对较弱,当液体的温度降低定值时,单纯提高单一轴流风机的功率,液体的温度也不能再降低,反而可能会增加中央空调系统的功耗。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具有容置空间;填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相对的两侧;通风风道,设置在相对设置的填料组件之间,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轴流风机设置所述通风风道中,位于所述通风风道的中部,配置为驱动通风风道下部的湿热气体经过所述第一轴流风机朝向通风风道出口运动;以及第二轴流风机,设置在所述通风风道出口处,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共轴,配置为驱动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之间的湿热气体经所述第二轴流风机排出所述冷却塔本体。
本公开通过在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中设计两级串联的轴流风机,增加冷却塔整体的排风风量,使得冷却塔的出水温度更低,降低能耗,提高制冷效率。
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100,所述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100包括冷却塔本体10、填料组件20、通风风道30、第一轴流风机41以及第二轴流风机42。
冷却塔本体10例如采用横流式塔体结构,塔体结构包括底部,中部和顶部。底部采用的整体框架式设计,四周包围结构,材质例如采用采用=重镀锌钢板,中间采用凹槽设计,方便外部接管和蓄水的作用;中部采用立柱框架结构,例如采用重镀锌钢板辊型设计,截面例如为异形,增加立柱强度,并设有横纵梁及斜撑连接,可以有效存载换热填料组件的重量;顶部采用的是横纵交错框架梁设计,用于存载第二轴流风机的有效运行重量,除了风筒的部分外,其余位置采用重镀锌钢板封闭,有效让风机把热交换后的湿热空气从冷却塔本体顶部排出。冷却塔本体10具有容置空间11,由塔体结构底部,中部和顶部围成。
填料组件20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1中相对的两侧,例如采用优质改性PVC聚氯乙烯片材真空吸塑成型,不需胶水粘结,不变形,不脆化,有效的解决了填料组件结垢的问题。填料组件20集导风、散热、收水三重功效于一体,气流通风阻力小,静压损失小,填料组件表面呈细小布纹,使更多的水流形成薄膜而不溅落,水和空气更充分接触,水流热交换时间长,亲水性好。填料组件20采用梯形波填料,散热面积增长系数大,水流在板面上分布性能好,水和空气流经板面时扰动大等优点。冷却塔本体10临近填料组件20的两侧壁上设置进风口,进风口包括蜂窝状的风分布装置,例如为蜂窝状的导风百叶,使的不会因填料片距不均匀而产生风分布不均匀现象,均布的风负荷使得散热填料面积得到有效使用。因蜂窝状风分布装置的三维特性,使阳光大部分不能射入冷却塔本体10的填料组件20表面,因此填料组件表面不易长青苔。填料组件不易变形,耐高温(50℃),抗老化,且阻燃性能好(阻燃氧指数指标为51.3%),风阻系数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两填料组件20倾斜设置,在冷却塔本体10的容置空间11的顶部朝向底部的方向上逐渐靠拢,使得填料组件20在竖直方向上的各位置处进风均匀,保障填料组件20中热交换的均匀效果。
通风风道30设置在相对设置的填料组件20之间,沿竖直方向延伸。如图1所示,通风风道30的截面呈倒梯形,在冷却塔本体10容置空间11的顶部朝向底部的方向上逐渐收缩。
第一轴流风机41设置所述通风风道30中,位于所述通风风道的中部,配置为驱动通风风道30下部的湿热气体经过所述第一轴流风机41朝向通风风道出口运动。
第二轴流风机42,设置在所述通风风道出口处,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41共轴,配置为驱动第一轴流风机41和第二轴流风机42之间的湿热气体经所述第二轴流风机42排出所述冷却塔本体10。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通过在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中设计两级串联的轴流风机,增加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整体的排风风量,使得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的出水温度更低,降低能耗,提高制冷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轴流风机41和所述第二轴流风机42共轴,具体地,第一轴流风机41和所述第二轴流风机42的轴线与通风风道30的竖直方向上的中线重合。根据轴流风机结构,距离风机越近的位置,风速也就越快,进风量也随之更多,在相关技术中用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却塔中,单风机布置在顶部,势必造成在竖直方向上距离风机位置较近的上部进风口的风速明显大于下部进风口,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在通风风道中部增设布置一台轴流风机,有效地增大了下部进风口风量,使得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在竖直方向上各位置处的进风口的进风量相对均匀,通风风道30内的气流流速也相对均匀,同时也增大了整个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的排风风量总量,使得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的出水温度更低,降低能耗,提高制冷效率。两轴流风机共轴,使得通风风道中的气流整体上自下而上,相对均匀的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流风机41和第二轴流风机42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多叶形轴流风机,叶片数量为8片以上,在轴流风机转速更低时即可达到所需风量,且避免气流回流。多叶轴流风机可取得更高的静压,多叶风机在低风速运行中大大降低失压现象的发生。多叶轴流风机叶片之间的间距越小,防回流效果越好,采用多叶片高静压超低噪音变风量低转速风机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更加节能,同时提高了整塔的热交换效率。采用多叶片高效超低噪音型轴流风机,相对于普通风机(如3叶/4叶风机),在相同功耗的情况下,通过更低的转速获得需求的风量和更高的全压。风机低转速运行,降噪效果显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流风机42与第一轴流风机41的工作功率比r满足以下条件:1.5≤r≤4。选择第一轴流风机41的功率时需要考量通风风道30下部的湿热气流向上运动的阻力,选择第二轴流风机42的功率时需要量通风风道30上部的湿热气流向上运动的阻力,并且还需要综合考量第一轴流风机41和第二轴流风机42两者在工作时的相互影响的问题。申请人经过大量实验,确立了所述第二轴流风机42与第一轴流风机41的工作功率比r的范围,即1.5≤r≤4,r可以为1.5,2,2.5,3,3.5,4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流风机41的工作功率例如为7.5KW,第二轴流风机42的工作功率例如为15KW。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风道30被第一轴流风机41分隔为了上通风风道31和下通风风道32,所述第二轴流风机42与第一轴流风机41的工作功率比r与通风风道30中的上通风风道31与下通风风道32的容积比R相关,两者关系如下:r=aR,其中1.2≤a≤3。
研发人员经过大量实验发现,若所述第二轴流风机42与第一轴流风机41的工作功率比r过小,则经由第一轴流风机41自下通风风道32进入到上通风风道31内的湿热空间会聚集在上通风风道31内无法有效快速排出冷却塔本体10,降低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100整体的工作效率。若所述第二轴流风机42与第一轴流风机41的工作功率比r过大,则第二轴流风机42提供的过大的吸力,可能会影响第一轴流风机41的正常工作。增加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100整体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制冷的需要,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的出风量是可调的,此时第一轴流风机41的工作功率以及第二轴流风机42可以相匹配联动调节,保证任意工作时刻的第二轴流风机42与第一轴流风机41的工作功率比r符合上述范围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41和第二轴流风机42配置为联动启动及联动关闭。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在启动工作或停止工作时,第一轴流风机41和第二轴流风机42联动启动及联动关闭,以保证两者之间的配合吸风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41和第二轴流风机42配置为同时启动及同时关闭。具体地,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在启动工作时,第一轴流风机41和第二轴流风机42同步启动,例如采用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的控制系统同步向第一轴流风机41和第二轴流风机42提供启动信号。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在停止工作时,第一轴流风机41和第二轴流风机42同步关闭,例如采用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的控制系统同步向第一轴流风机41和第二轴流风机42提供关闭信号。如此设置,控制系统可以简化,将同一启动信号或同一关闭信号同时给入第一轴流风机41和第二轴流风机42。同时可以避免第一轴流风机41和第二轴流风机42启动时间间隔或关闭时间间隔较大导致的风机反转而造成风机电机的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41晚于第二轴流风机42启动,启动间隔时间小于等于1秒;所述第一轴流风机41先于第二轴流风机42关闭,关闭间隔时间小于等于1秒。具体地,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在启动工作时,第二轴流风机42先启动,使得上通风风道31内形成负压,有利于减小的第一轴流风机41的启动阻力,降低功耗。随后第一轴流风机41在1秒内启动,由于两轴流风机的启动间隔非常短,先启动的第二轴流风机42不会引起后启动的第一轴流风机41的反转。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在关闭工作时,第一轴流风机41先关闭,随后第二轴流风机42在1秒内关闭,使得由第一轴流风机41自下通风风道32抽入至上通风风道31中的湿热气流不会在上通风风道31中堆积,其由后关闭的第二轴流风机42抽出至冷却塔本体外部,由于两轴流风机的关闭间隔非常短,后关闭的第二轴流风机42不会引起先关闭的第一轴流风机41的反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41与所述第二轴流风机4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41的直径。如此可以尽量减少第一轴流风机41与第二轴流风机42之间的相互干扰,避免不同轴流风机具有较大启动间隔或关闭间隔时造成轴流风机反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流风机41和第二轴流风机4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电机43、减速器、风机叶片,由于电机,尤其是第一轴流风机41的电机需要工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故需要将电机尾端设计为封闭式端盖,并用密封圈加以密封,可更好地防止湿热的气流进入电机内,同时对于电机本身也有一定的防水防潮防高温要求,以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所述风机叶片,采用多叶铝合金风机一体成型,多叶片风机防回流效果好,低速运行噪音低,全压衰减趋势更为平缓,能够有效地克服塔体阻力,避免风机因变频运行引起的失压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塔本体10底部设置有集液池12,用于收集流经填料组件20的液体,例如水。集液池12侧壁上具有储液口121,方便与制冷主机设备通过管路连接,使得集液池12中的低温液体,例如为冷却水返回制冷主机设备形成循环。
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填料组件20包括依次悬挂安装的第一级填料组件21和第二级填料组件22,具体地,第一级填料组件21和第二级填料组件22自上而下依次倾斜悬挂设置。位于通风风道30两侧的填料组件20对称设置,均具有依次悬挂安装的第一级填料组件21和第二级填料组件22。
所述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100还包括第一级播液盆51与第二级播液盆52。第一级播液盆51设置在所述第一级填料组件21的顶部,配置为向所述第一级填料组件21均匀喷洒高温液体。高温液体,例如为从制冷主机设备流出的高温水。参见图2所示,第一级播液盆51例如设置在冷却塔本体10顶部,其数量例如为两个,分别设置第二轴流风机42两侧,其例如与第二轴流风机42处于相同高度上。两个第一级播液盆51接收来自制冷主机设备的高温液体,例如为高温水,分别将高温液体均匀喷洒在位于通风风道30两侧的第一级填料组件21的顶面上。
第二级播液盆52,设置在所述第一级填料组件21和第二级填料组件22之间,配置为收集经过第一级填料组件的高温液体并向第二级填料组件均匀喷洒。具体地,第二级播液盆52的数量例如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通风风道30两侧。所述第一轴流风机41与所述第二级播液盆52基本上处于相同高度。
将填料组件分为两级填料组件,同时设置两级播液盆,使得高温液体可以在填料组件20内均匀地传播。相关技术中,播液盆通常设置在冷却塔本体的顶部,播液盆可以向填料组件顶部均匀的喷洒高温液体,高温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在填料组件内传播,当高温液体在填料组件20内传播一定距离后,其在填料组件中同一高度处的分布可能不均匀,影响高温液体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本案通过设置两级填料组件以及两级播液盆,利用第二级播液盆52收集流过第一级填料组件21的高温液体,并均匀喷洒在第二级填料组件22的顶部,使得高温液体在第二级填料组件22内均匀传播。保证在高温液体在较长的填料组件20内的均匀传播,进而保证填料组件20内的高温液体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
第一级填料组件21与上通风风道31处于相同高度,流经第一级填料组件21的空气,在第一级填料组件21中与高温液体进行热交换形成湿热气流进入上通风风道31,然后在第二轴流风机42抽吸的作用下自通风风道出口排出冷却塔本体10。第二级填料组件22与下通风风道32处于相同高度,流经第二级填料组件22的空气,在第二级填料组件22中与高温液体进行热交换形成湿热气流进入下通风风道32,随后在所述第一轴流风机41作用下进入上通风风道31,并在第二轴流风机42抽吸的作用下自通风风道出口排出冷却塔本体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级播液盆51和第二级播液盆52中的至少一个为重力池式布液结构,利用液体的自重来进行液体的分配,其采用多层级变流量喷头,形成基于分区随流量变化自动增加喷头的高效布液技术,确保冷却循环液体不但均匀分撒在填料上,而且做到变流量均匀布液,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果。
以下以第一级播液盆51为例进行解释说明,第二级播液盆52具有类似结构。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级播液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级播液盆的俯视图,图5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类至第四类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级播液盆51包括播液盆本体511以及设置在播液盆本体511底面上的喷头512。
喷头512包括多类喷头,来实现多层级变流量。喷头512 可以包括两类或更多类喷头来实现重力池式布液结构的多层级变流量。例如喷头512包括四类喷头,即第一类喷头5121,第二类喷头5122,第三类喷头5123以及第四类喷头5124。
喷头512包括平台部5125以及位于平台部下方的喷洒部5126,喷头512嵌入在播液盆本体511的底面上,平台部5125基本上与播液盆本体511的底面平齐,喷洒部5126穿过播液盆本体511的底部,用于向填料组件均匀喷洒液体。
如图5所示,喷洒部5126的喷洒花篮中间为弧状中空凸台,底部为中空花瓣,一部分液体冲击到凸台沿弧线做抛物线运动洒到更远的地方,一部分经过凸台中空位置冲击花篮实心位置反弹洒到相对近些的地方,一部分从花蓝空心位置直接下去,从而达到多层均匀布液效果。
第一类喷头5121的进液口直接设置在平台部5125的顶面上,例如位于平台部5125顶面的中间位置,使得播液盆本体511内低液位的液体亦可以通过第一类喷头5121喷洒。
第二类至第四类喷头在第一类喷头5121的基础上增设了筒状进液部5127,设置在平台部5125远离喷洒部5126一侧。筒状进液部5127远离平台部5125的端部上设置进液口。第二类喷头5122、第三类喷头5123以及第四类喷头5124的筒状进液部的高度依次增加。如此设置,使得第一类至第四类喷头对于播液盆本体511中的同一液位具有不同的进液量,实现多层级变流量。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类至第四类喷头在播液盆本体511采用特定的布局方式,使得第一级播液盆51随进入其内部的液体流量的变化自动调整喷头喷洒流量来进行高效布液,确保液体均匀分撒在填料组件上。具体地,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类喷头5121沿播液盆本体511底面的中线排列呈一行,第四类喷头5124沿播液盆本体511底面的中线的延伸方向排列成两行,分别设置在第一类喷头5121所在行的两侧。第三类喷头5123沿播液盆本体511底面的中线的延伸方向排列成两行,分别设置两行第四类喷头5124远离第一类喷头5121所在行的一侧。第二类喷头5122沿播液盆本体511底面的中线的延伸方向排列成两行,分别设置两行第三类喷头5123远离第一类喷头5121所在行的一侧。播液盆本体511中的喷头512,包括第一类至第四类喷头,整体上在播液盆本体511的底面上均匀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类喷头5122、第三类喷头5123以及第四类喷头5124中的至少一类喷头的筒状进液部5127侧壁上设置有朝向平台部5125延伸的进液狭缝51271,使得部分液体可以通过进液狭缝进入该类喷头内。
通过设置多类喷头以及它们在播液盆本体511底面的特定分布,使得第一级播液盆51可以随进入其内部的液体流量的变化自动调整喷头喷洒流量来进行高效布液并确保液体均匀分撒在填料组件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100可以仅包括第一级播液盆51,如图1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还包括纵横交错设置的支架结构60,其设置在冷却塔本体10的容置空间中,配置为支撑所述第一轴流风机41、第二级播液盆52、第一级填料组件21和第二级填料组件22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地,支架结构采用重镀锌钢板辊型设计,截面例如为异型,增加支架结构强度,纵横交错设置的支架结构60包括横纵梁以及斜撑连接,可以存载所述第一轴流风机41、第二级播液盆52、第一级填料组件21和第二级填料组件22中的至少一个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填料组件20采用悬挂式倾斜安装,其重力主要由冷却塔本体10顶壁以及支架结构60悬挂承载,填料组件20底部延伸至集液池12液面以下,与集液池12不接触,使得集液池12中不会沉积杂物,保障液体流通畅,并可防止藻类物质和细菌的生长。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图6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100以及制冷主机设备200,制冷主机设备200输出的高温液体在水泵的驱动下,经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100的进液口进入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在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内与冷空气交互热量,冷却后的低温液体收集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的集液池中,集液池里的低温液体经管道流回制冷主机设备中,如此往复循环,达到降温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中央空调系统中,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100的数量可以1个或者更多个,例如为3个。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或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塔本体,具有容置空间;
填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相对的两侧;
通风风道,设置在相对设置的填料组件之间,沿竖直方向延伸;
第一轴流风机设置所述通风风道中,位于所述通风风道的中部,配置为驱动通风风道下部的湿热气体经过所述第一轴流风机朝向通风风道出口运动;以及
第二轴流风机,设置在所述通风风道出口处,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共轴,配置为驱动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之间的湿热气体经所述第二轴流风机排出所述冷却塔本体,
所述填料组件包括依次悬挂安装的第一级填料组件和第二级填料组件,所述第一级填料组件和第二级填料组件在通风风道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
所述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还包括:
第一级播液盆,设置在所述第一级填料组件的顶部,配置为向所述第一级填料组件均匀喷洒高温液体;
第二级播液盆,设置在所述第一级填料组件和第二级填料组件之间,配置为收集经过第一级填料组件的高温液体并向第二级填料组件均匀喷洒,
所述第一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二级播液盆处于相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其中,所述第二轴流风机与第一轴流风机的工作功率比r满足以下条件:
1.5≤r≤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其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将所述通风风道分隔为上通风风道和下通风风道,
所述第二轴流风机与第一轴流风机的工作功率比r满足以下条件:
r=aR,其中1.2≤a≤3,
其中,R为所述上通风风道与下通风风道的容积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其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配置为同时启动及同时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其中,
所述第一轴流风机晚于第二轴流风机启动,启动间隔时间小于等于1秒;
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先于第二轴流风机关闭,关闭间隔时间小于等于1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其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二轴流风机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其中,所述第一级播液盆和第二播液盆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播液盆本体以及设置在播液盆本体底面上的喷头,所述喷头在所述播液盆本体底面上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其中,所述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还包括:
纵横交错设置的支架结构,配置为支撑所述的第一轴流风机、第二播液盆、第一级填料组件和第二级填料组件中的至少一个。
9.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空调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
CN202310780450.6A 2023-06-29 2023-06-29 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及中央空调系统 Active CN116499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0450.6A CN116499279B (zh) 2023-06-29 2023-06-29 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及中央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0450.6A CN116499279B (zh) 2023-06-29 2023-06-29 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及中央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9279A CN116499279A (zh) 2023-07-28
CN116499279B true CN116499279B (zh) 2023-09-22

Family

ID=87328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0450.6A Active CN116499279B (zh) 2023-06-29 2023-06-29 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及中央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992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77165B (zh) * 2024-01-31 2024-04-16 广东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机房专用空调系统及冷却塔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4607Y (zh) * 2009-06-29 2010-03-31 梁忠 一种开放式冷却塔
CN105157446A (zh) * 2015-09-10 2015-12-16 陈盛标 一种同轴双风机冷却塔
CN209116802U (zh) * 2018-09-30 2019-07-16 湖南元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况双面进风横流闭式冷却塔
CN210292909U (zh) * 2019-05-14 2020-04-10 江苏区宇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两层风机的冷却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13521T3 (es) * 2000-06-28 2004-09-01 Balcke-Durr Gmbh Torre de refrigerac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4607Y (zh) * 2009-06-29 2010-03-31 梁忠 一种开放式冷却塔
CN105157446A (zh) * 2015-09-10 2015-12-16 陈盛标 一种同轴双风机冷却塔
CN209116802U (zh) * 2018-09-30 2019-07-16 湖南元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况双面进风横流闭式冷却塔
CN210292909U (zh) * 2019-05-14 2020-04-10 江苏区宇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两层风机的冷却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9279A (zh) 2023-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99279B (zh) 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及中央空调系统
CN103017565A (zh) 一种水力驱动叶轮变流组合式节能型冷却塔
CN220083735U (zh) 上轴流风机下ec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
CN203053258U (zh) 一种水力驱动叶轮变流组合式节能型冷却塔
CN220206420U (zh) 上ec风机下轴流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
CN203479053U (zh) 无风机无动力能耗安全环保型冷却塔
CN220083736U (zh) Ec风机两级串联横流冷却塔
KR101935225B1 (ko) 압입송풍 냉각탑
CN103234248B (zh) 压入式立管间接-流体动力喷水室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
CN212109611U (zh) 一种高效节能机房用冷却塔
CN201740419U (zh) 无填料多级通风冷却塔
CN209570036U (zh) 一种方形无填料喷雾冷却塔
CN209726861U (zh) 一种横流式变流量冷却塔
CN207635518U (zh) 一种采用复合冷却冷凝器的电梯空调
CN207963538U (zh) 一种高性能复合式冷却塔
KR101895937B1 (ko) 압입송풍형 대향류냉각탑
CN219103747U (zh) 一种新型高效循环水空冷装置
CN221123070U (zh) 一种全永磁闭式冷却塔
CN2553290Y (zh) 间接蒸发制冷式新风机组
CN219589477U (zh) 闭式冷却塔
CN1117958C (zh) 真空冷却器
CN219473847U (zh) 一种双层水蒸发降温冷风机
CN216347169U (zh) 一种双“u”蒸发器商用空气源热泵结构
CN220946605U (zh) 一种塑料挤出机的条形塑料冷却机构
CN213811819U (zh) 一种强化间接空冷塔冷却能力的蒸发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