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8330B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8330B
CN116488330B CN202310385939.3A CN202310385939A CN116488330B CN 116488330 B CN116488330 B CN 116488330B CN 202310385939 A CN202310385939 A CN 202310385939A CN 116488330 B CN116488330 B CN 1164883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difference value
transmission line
condition
pow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859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88330A (zh
Inventor
孙杰
邹妍
王进阁
梁爽
邓艳玲
林璐瑶
王驰
赵宏艳
石晶瑶
刘承钧
李继涛
周游
安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qihar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ilong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Original Assignee
Qiqihar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ilong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qihar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ilong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filed Critical Qiqihar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ilong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859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83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8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8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88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8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远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网运行的特征参数;通信模块,用以传输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中控模块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计算以得到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中控模块,用于根据输电线路的电阻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进行调节;以及,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将变电站的输出电压进行调节;以及,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将变电站的输出电压进行二次调节;以及,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进行调节,本发明实现了能源的消耗的减少以及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通信系统的逐步壮大,通信线路和用户不断的新增,从而导致电力通信资源管理、通信生产调度作业、以及生产班组维护工作的复杂度不断增加。同时通信故障处理难度也成倍增加。所以,如何在电力通信生产过程中合理的调度、决策、处理,利用通信数据资源以及正确的流程、方法提高故障处理效率,使故障处理系统化,智能化,自动化,是电力通信行业迫在眉睫的科研课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303316A公开了一种国家电网配电网络故障处理系统,包括故障信息采集单元、故障判断单元、信息调度单元、电力通信资源数据库,还包括故障信息输出单元、统一控制平台、预防控制单元和故障处理单元,故障信息采集单元通过统一控制平台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预防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和故障处理单元的输出端,故障信息采集单元通过故障判断单元和信息调度单元连接电力通信资源数据库。由此可见,所述国家电网配电网络故障处理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输电线路的弯曲程度不足反映的线路消耗程度过大导致电网控制精准性下降。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输电线路的弯曲程度不足反映的线路消耗程度过大导致电网控制精准性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网运行的特征参数,特征参数包括: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输电线路的输出电压、输电线路实际电阻、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以及输电线路的弯曲度;通信模块,其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相连,用以将设置于数据获取模块中的电路参数检测器检测到的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将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的电网特征参数传输至中控模块;以及,传输中控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数据处理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相连,用于对获取的实际运行功率进行计算以得到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以及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根据输电线路的电阻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对应转速;以及,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将变电站的输出电压调节至第一对应输出电压;以及,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将变电站的输出电压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输出电压;以及,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对应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确定电网运行稳定性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法,其中,
第一类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电网运行稳定性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电网运行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初步判定温度提升幅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电阻对温度提升幅度是否超出允许范围进行二次判定;
第三类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电网运行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并根据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对应电压;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大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所述预设第三波动幅度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大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
进一步地,所述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E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P为实际运行功率,Pn为额定运行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确定针对变电站输出电压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幅度差值条件下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预设输出电压;
第二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幅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二电压调节系数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第一输出电压;
第三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幅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第二输出电压;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幅度差值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幅度差值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幅度差值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二电压调节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下根据输电线路实际电阻确定温度提升幅度是否超出允许范围的两类二次判定方法,其中,
第一类二次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电阻条件下判定温度提升幅度在超出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二次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电阻条件下判定温度提升幅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对应转速;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电阻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小于等于预设电阻;所述预设第二电阻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大于预设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确定针对散热电机的转速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电阻差值条件下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预设转速;
第二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一转速调节系数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第一电机转速;
第三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电阻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二转速调节系数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第二电机转速;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电阻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电阻差值;所述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电阻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所述预设第三电阻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所述预设第一电阻差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所述预设第一转速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二转速调节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确定输电线路的消耗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程度判定方法,其中,
第一类程度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弯曲度条件下判定输电线路的消耗程度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程度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弯曲度条件下判定输电线路的消耗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将变电站的输出电压二次调节至对应输出电压;
第三类程度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弯曲度条件下判定输电线路的消耗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初步判定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对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是否超出允许范围进行二次判定;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弯曲度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弯曲度;所述预设第二弯曲度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大于预设第一弯曲度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弯曲度;所述预设第三弯曲度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大于预设第二弯曲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确定针对变电站的输出电压的三类二次调节方法,其中,
第一类二次调节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条件下将变电站的输出电压二次调节至预设输出电压;
第二类二次调节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三电压调节系数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第三输出电压;
第三类二次调节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弯曲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四电压调节系数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第四输出电压;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弯曲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电压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四电压调节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弯曲度条件下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确定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两类二次判定方法,其中,
第一类沉降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湿度条件下判定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沉降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湿度条件下判定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对应电流;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湿度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小于等于预设允许湿度;所述预设第二湿度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大于预设允许湿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确定针对电流发生器的电流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电流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湿度差值条件下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预设电流;
第二类电流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条件下根据预设第一电流调节系数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第一输出电流;
第三类电流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湿度差值条件下根据预设第二电流调节系数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第二输出电流;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湿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湿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湿度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湿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湿度差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电流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二电流调节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数据获取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中控模块,数据获取模块包括湿度检测器、弯曲度传感器以及电路参数检测器,用于实时获取电网运行的特征参数,并通过通信模块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和中控模块,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对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进行调节,减少了由于潮湿环境而导致的漏电危险;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实际电阻对散热电机的转速进行调节,减少了因为电阻变化产生的热量过高引起的安全隐患;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的运行功率的波动幅度对变电站的输出电压进行调节,以维持电网运行稳定性;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对变电站的输出电压进行二次调节,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波动幅度以及预设第二波动幅度,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变化会导致电网运行稳定性的降低,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过大时会使电网运行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所述中控模块通过对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进行判定,减少了电网运行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的可能,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二电压调节系数,所述中控模块通过幅度差值对变压站的输出电压进行调节,维持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电阻,电阻变化会导致输电线路产生的热量增大,所述中控模块通过对电阻的判定,减小了输电线路持续发热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电阻差值、预设第二电阻差值、预设第一转速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二转速调节系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电阻差值对散热电机转速进行调节,减少了由于电阻升高产生热量的堆积造成的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弯曲度和预设第二弯曲度,输电线路的弯曲程度过大容易导致电线胶皮破损,造成电力输送效率降低,所述中控模块通过对弯曲度的判定,由于输电线路弯曲导致的电力输送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预设第三电压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四电压调节系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弯曲度差值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减少了由于输电线路弯曲造成的输电不足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允许湿度,空气湿度过高容易导致漏电事故发生,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对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进行判定,减少了事故发生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湿度差值、预设第二湿度差值、预设第一电流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二电流调节系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湿度差值对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进行调节,减小了输电线路的潮湿程度,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的信息获取模块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的信息获取模块与中控模块连接的连接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的信息获取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的连接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其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信息获取模块结构框图、信息获取模块与中控模块连接的连接结构框图以及辅助模块与信息获取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的连接结构框图;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网运行的特征参数,特征参数包括: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输电线路的输出电压、输电线路实际电阻、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以及输电线路的弯曲度;
通信模块,其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相连,用以将设置于数据获取模块中的电路参数检测器检测到的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将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的电网特征参数传输至中控模块;以及,传输中控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
数据处理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相连,用于对获取的实际运行功率进行计算以得到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
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以及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根据输电线路的电阻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对应转速;以及,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将变电站的输出电压调节至第一对应输出电压;以及,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将变电站的输出电压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输出电压;以及,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对应电流。
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数据获取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中控模块,数据获取模块包括湿度检测器、弯曲度传感器以及电路参数检测器,用于实时获取电网运行的特征参数,并通过通信模块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和中控模块,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对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进行调节,减少了由于潮湿环境而导致的漏电危险;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实际电阻对散热电机的转速进行调节,减少了因为电阻变化产生的热量过高引起的安全隐患;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的运行功率的波动幅度对变电站的输出电压进行调节,以维持电网运行稳定性;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对变电站的输出电压进行二次调节,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确定电网运行稳定性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法,其中,
第一类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电网运行稳定性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电网运行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初步判定温度提升幅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电阻对温度提升幅度是否超出允许范围进行二次判定;
第三类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电网运行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并根据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对应电压;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大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所述预设第三波动幅度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大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
具体而言,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记为E,预设第一波动幅度记为E1,预设第二波动幅度记为E2,其中E1<E2,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记为△E,设定△E=E-E2。
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波动幅度以及预设第二波动幅度,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变化会导致电网运行稳定性的降低,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过大时会使电网运行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所述中控模块通过对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进行判定,减少了电网运行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的可能,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E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P为实际运行功率,Pn为额定运行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确定针对变电站输出电压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幅度差值条件下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预设输出电压;
第二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幅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二电压调节系数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第一输出电压;
第三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幅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第二输出电压;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幅度差值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幅度差值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幅度差值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二电压调节系数。
具体而言,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记为△E1,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记为△E2,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记为α1,预设第二电压调节系数记为α2,预设输出电压记为U0,其中,△E1<△E2,0<α1<α2<1,调节后的输出电压记为U’,设定U’=U0×αi,其中,αi为预设第i电压调节系数,设定i=2,1。
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二电压调节系数,所述中控模块通过幅度差值对变压站的输出电压进行调节,维持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下根据输电线路实际电阻确定温度提升幅度是否超出允许范围的两类二次判定方法,其中,
第一类二次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电阻条件下判定温度提升幅度在超出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二次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电阻条件下判定温度提升幅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对应转速;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电阻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小于等于预设电阻;所述预设第二电阻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大于预设电阻。
具体而言,输电线路实际电阻记为R,预设电阻记为R0,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记为△R,设定△R=R-R0。
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电阻,电阻变化会导致输电线路产生的热量增大,所述中控模块通过对电阻的判定,减小了输电线路持续发热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确定针对散热电机的转速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电阻差值条件下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预设转速;
第二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一转速调节系数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第一电机转速;
第三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电阻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二转速调节系数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第二电机转速;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电阻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电阻差值;所述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电阻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所述预设第三电阻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所述预设第一电阻差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所述预设第一转速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二转速调节系数。
具体而言,预设第一电阻差值记为△R1,预设第二电阻差值记为△R2,预设第一转速调节系数记为β1,预设第二转速调节系数记为β2,预设散热电机转速记为T0,其中△R1<△R2,1<β1<β2,调节后的散热电机转速记为T’,设定T’=T0×βj,其中,βj为预设第j转速调节系数,设定j=1,2。
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电阻差值、预设第二电阻差值、预设第一转速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二转速调节系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电阻差值对散热电机转速进行调节,减少了由于电阻升高产生热量的堆积造成的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确定输电线路的消耗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程度判定方法,其中,
第一类程度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弯曲度条件下判定输电线路的消耗程度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程度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弯曲度条件下判定输电线路的消耗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将变电站的输出电压二次调节至对应输出电压;
第三类程度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弯曲度条件下判定输电线路的消耗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初步判定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对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是否超出允许范围进行二次判定;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弯曲度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弯曲度;所述预设第二弯曲度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大于预设第一弯曲度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弯曲度;所述预设第三弯曲度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大于预设第二弯曲度。
具体而言,输电线路的弯曲度记为S,预设第一弯曲度记为S1,预设第二弯曲度记为S2,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记为△S,设定△S=S-S1。
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弯曲度和预设第二弯曲度,输电线路的弯曲程度过大容易导致电线胶皮破损,造成电力输送效率降低,所述中控模块通过对弯曲度的判定,由于输电线路弯曲导致的电力输送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确定针对变电站的输出电压的三类二次调节方法,其中,
第一类二次调节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条件下将变电站的输出电压二次调节至预设输出电压;
第二类二次调节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三电压调节系数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第三输出电压;
第三类二次调节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弯曲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四电压调节系数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第四输出电压;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弯曲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电压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四电压调节系数。
具体而言,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记为△S1,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记为△S2,预设第三电压调节系数记为α3,预设第四电压调节系数记为α4,其中,△S1<△S2,1<α3<α4,调节后的输出电压记为U”,设定U”=U’×(αk+1)/2,其中,αk为预设第k电压调节系数,设定k=3,4。
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预设第三电压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四电压调节系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弯曲度差值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减少了由于输电线路弯曲造成的输电不足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弯曲度条件下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确定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两类二次判定方法,其中,
第一类沉降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湿度条件下判定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沉降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湿度条件下判定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对应电流;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湿度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小于等于预设允许湿度;所述预设第二湿度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大于预设允许湿度。
具体而言,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记为D,预设允许湿度记为D0,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记为△D,△D=D-D0。
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允许湿度,空气湿度过高容易导致漏电事故发生,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对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进行判定,减少了事故发生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确定针对电流发生器的电流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电流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湿度差值条件下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预设电流;
第二类电流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条件下根据预设第一电流调节系数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第一输出电流;
第三类电流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湿度差值条件下根据预设第二电流调节系数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第二输出电流;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湿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湿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湿度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湿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湿度差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电流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二电流调节系数。
具体而言,预设第一湿度差值记为△D1,预设第二湿度差值记为△D2,预设第一电流调节系数记为θ1,预设第二电流调节系数记为θ2,预设输出电流记为A0,其中△D1<△D2,0<θ1<θ2<1,调节后的输出电流记为A’,A’=A0×(θg+1),其中,θg为预设第g电流调节系数,设定g=1,2。
本发明所述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预设第一湿度差值、预设第二湿度差值、预设第一电流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二电流调节系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湿度差值对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进行调节,减小了输电线路的潮湿程度,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中,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记为△R1,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记为△R2,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记为α1,预设第二电压调节系数记为α2,预设输出电压记为U0,其中,△R1=10%,△R2=25%,α1=0.85,α2=0.90,U0=350V。
本实施例1求得△R=23%,中控模块判定△R1<△R≤△R2并使用α2对预设输出电压记进行调节,调节后的输出电压U’=350V×0.90=315V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网运行的特征参数,特征参数包括: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输电线路的输出电压、输电线路实际电阻、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以及输电线路的弯曲度;
通信模块,其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相连,用以将设置于数据获取模块中的电路参数检测器检测到的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相连,用于对获取的实际运行功率进行计算以得到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
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以及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根据输电线路的电阻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对应转速,以及,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将变电站的输出电压调节至第一对应输出电压,以及,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将变电站的输出电压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输出电压,以及,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对应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确定电网运行稳定性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法,其中,
第一类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电网运行稳定性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电网运行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初步判定温度提升幅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电阻对温度提升幅度是否超出允许范围进行二次判定;
第三类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电网运行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并根据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对应电压;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大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所述预设第三波动幅度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大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E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P为实际运行功率,Pn为额定运行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确定针对变电站输出电压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幅度差值条件下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预设输出电压;
第二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幅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二电压调节系数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第一输出电压;
第三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幅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第二输出电压;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幅度差值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幅度差值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幅度差值条件为,实际运行功率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电压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二电压调节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下根据输电线路实际电阻确定温度提升幅度是否超出允许范围的两类二次判定方法,其中,
第一类二次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电阻条件下判定温度提升幅度在超出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二次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电阻条件下判定温度提升幅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对应转速;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电阻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小于等于预设电阻;所述预设第二电阻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大于预设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确定针对散热电机的转速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电阻差值条件下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预设转速;
第二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一转速调节系数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第一电机转速;
第三类转速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电阻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二转速调节系数将散热电机的转速调节至第二电机转速;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电阻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电阻差值;所述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电阻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所述预设第三电阻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实际电阻与预设电阻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所述预设第一电阻差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二电阻差值,所述预设第一转速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二转速调节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确定输电线路的消耗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程度判定方法,其中,
第一类程度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弯曲度条件下判定输电线路的消耗程度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程度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弯曲度条件下判定输电线路的消耗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将变电站的输出电压二次调节至对应输出电压;
第三类程度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弯曲度条件下判定输电线路的消耗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初步判定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对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是否超出允许范围进行二次判定;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弯曲度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弯曲度;所述预设第二弯曲度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大于预设第一弯曲度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弯曲度;所述预设第三弯曲度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大于预设第二弯曲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确定针对变电站的输出电压的三类二次调节方法,其中,
第一类二次调节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条件下将变电站的输出电压二次调节至预设输出电压;
第二类二次调节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三电压调节系数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第三输出电压;
第三类二次调节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弯曲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四电压调节系数将变电站输出电压调节至第四输出电压;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弯曲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的弯曲度与预设第一弯曲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弯曲度差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二弯曲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电压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四电压调节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弯曲度条件下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确定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两类二次判定方法,其中,
第一类沉降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湿度条件下判定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类沉降判定方法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湿度条件下判定空气中灰尘的沉降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对应电流;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湿度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小于等于预设允许湿度;所述预设第二湿度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大于预设允许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确定针对电流发生器的电流的三类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类电流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湿度差值条件下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预设电流;
第二类电流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条件下根据预设第一电流调节系数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第一输出电流;
第三类电流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湿度差值条件下根据预设第二电流调节系数将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调节至第二输出电流;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湿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湿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湿度差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三湿度差值条件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空气湿度与预设允许湿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湿度差值小于所述预设第二湿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电流调节系数小于预设第二电流调节系数。
CN202310385939.3A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 Active CN116488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5939.3A CN116488330B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5939.3A CN116488330B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8330A CN116488330A (zh) 2023-07-25
CN116488330B true CN116488330B (zh) 2023-10-10

Family

ID=87213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85939.3A Active CN116488330B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83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7030B (zh) * 2023-10-19 2024-03-08 北京爱朗格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网配电终端的智能化运行监控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9259A (zh) * 2006-09-08 2009-09-09 普罗米修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监视传输线的传感器、方法和系统
KR101627773B1 (ko) * 2015-12-23 2016-06-08 (주)유림기술단 배전선로의 전압 측정 시스템
CN207896657U (zh) * 2018-02-02 2018-09-21 驻马店市华宇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查找电力输电线故障监控系统
CN113541146A (zh) * 2021-06-21 2021-10-2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鱼台县供电公司 计及分布式电源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优化方法
CN115086378A (zh) * 2022-07-14 2022-09-20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物联网监控系统及方法
CN217466005U (zh) * 2021-11-05 2022-09-20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通信用线的温度检测装置、温度监测系统及温度监测结构
CN115308512A (zh) * 2022-08-08 2022-11-08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500kV变电站主变的在线监测系统
CN115694136A (zh) * 2022-11-21 2023-02-03 万维电气(惠州)有限公司 降低损耗的变频器保护系统及变频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9259A (zh) * 2006-09-08 2009-09-09 普罗米修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监视传输线的传感器、方法和系统
KR101627773B1 (ko) * 2015-12-23 2016-06-08 (주)유림기술단 배전선로의 전압 측정 시스템
CN207896657U (zh) * 2018-02-02 2018-09-21 驻马店市华宇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查找电力输电线故障监控系统
CN113541146A (zh) * 2021-06-21 2021-10-2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鱼台县供电公司 计及分布式电源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优化方法
CN217466005U (zh) * 2021-11-05 2022-09-20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通信用线的温度检测装置、温度监测系统及温度监测结构
CN115086378A (zh) * 2022-07-14 2022-09-20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物联网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5308512A (zh) * 2022-08-08 2022-11-08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500kV变电站主变的在线监测系统
CN115694136A (zh) * 2022-11-21 2023-02-03 万维电气(惠州)有限公司 降低损耗的变频器保护系统及变频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8330A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88330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控制系统
US8744635B2 (en) Power production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power production rate requirement
US9954370B2 (en) Electrical grid control system, electrical grid control method, and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CN102400855B (zh) 风电场的功率调节方法及装置
US20030187550A1 (e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s and processes
CN106164478B (zh) 一组风力涡轮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444739B (zh) 一种数字化智慧电网区域管理系统及方法
US1071176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maintenance of a wind energy installation from a group of wind energy installations
CN105762793B (zh) 计及分布式新能源的配网故障停电损失评估方法
CN115102290A (zh) 一种智能电网实时安全预警系统
CN116128241A (zh) 一种智能供电系统
US20210046840A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charging st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US20220220938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enewable energy farm in compliance with obligations towards a power grid
CN112383093B (zh) 一种虚拟电厂可调控资源控制及评价系统
CN112531773B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系统及其能量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10311425B (zh) 考虑调峰辅助服务报价的风火深调电力优化控制方法
CN115276024B (zh) 一种电力预制舱的自动化调度系统
CN111817295A (zh) 一种厂级agc方式下机组参与深度调峰的控制方法
CN106532783B (zh) 分布式光伏协调控制系统
CN117334451A (zh) 一种基于集成电感的电源变压器
CN115630790B (zh) 一种计量网络管理方法
CN117477794B (zh) 基于网关机数据交换的配电站用电管理优化系统及方法
CN117458434B (zh) 一种适用于峰谷用电阶段的自动控制配电管理系统
CN112583052B (zh) 一种电压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890064B (zh) 一种计及一次调频的新能源消纳利用指标获取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