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1715A - 重心测试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重心测试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1715A
CN116481715A CN202310326607.8A CN202310326607A CN116481715A CN 116481715 A CN116481715 A CN 116481715A CN 202310326607 A CN202310326607 A CN 202310326607A CN 116481715 A CN116481715 A CN 116481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vity
load
movable plate
piece
mo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266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梁
张鸾
孙施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3103266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17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1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17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 G01M1/12Static balancing; Determining position of centre of gravity
    • G01M1/122Determining position of centre of grav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 G01M1/02Details of balanc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心测试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重心测试方法应用有一重心测试装置,重心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座、固定组件及压力检测件,固定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用于将待测件固定在安装座上;压力检测件设置在固定组件的一端;重心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压力检测件获取安装座处于空载状态下的空载重力;将待测件固定在安装座上,通过压力检测件获取安装座处于负载状态下的负载重力;根据负载重力以及空载重力计算待测件的平衡力矩;根据平衡力矩计算待测件的重心位置。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仅通过一个压力检测件即可完成对待测件重心位置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整个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进行干预,提高了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重心测试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戴式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心测试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使用头戴式显示设备时,为了能够观看不同方向或者视角下的场景晃动头部。从而导致头部在晃动过程中头戴式显示设备松动脱落。因此为了提高产品佩戴更加稳固,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确定头戴式显示设备具有合理的重心位置。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常规重心检测方式,例如通过将头戴式显示设备吊起,依据受力分析估算出重心的位置。或者通过陀螺传感器等设备进行,不便于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固定,操作复杂,检测效率低,且检测精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心测试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检测头戴式显示设备重心位置时检测效率低,且检测精度较差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所述重心测试方法应用有一重心测试装置,所述重心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座、固定组件及压力检测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用于将待测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压力检测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
所述重心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安装座处于空载状态下的空载重力;
将所述待测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安装座处于负载状态下的负载重力;
根据所述负载重力以及所述空载重力计算所述待测件的平衡力矩;
根据所述平衡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的重心位置。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板及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能水平支撑在所述安装板上并处于水平状态,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用于固定所述待测件;其中,所述负载重力包括第一负载重力,所述空载重力包括第一空载重力,所述平衡力矩包括第一力矩,所述中心位置包括水平重心;
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安装座处于空载状态下的空载重力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活动板处于水平状态并在所述空载状态下的所述第一空载重力;
将所述待测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安装座处于负载状态下的负载重力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待测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活动板处于水平状态并在负载状态下的所述第一负载重力;
根据所述负载重力以及所述空载重力计算所述待测件的平衡力矩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空载重力以及所述第一负载重力计算所述活动板处于所述水平状态时所述待测件的所述第一力矩;
根据所述平衡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的重心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水平状态下的所述水平重心。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一空载重力以及所述第一负载重力计算所述活动板处于所述水平状态时所述待测件的所述第一力矩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件的第一重量m1、所述活动板的第一长度L1;其中,记所述第一空载重力为W1,所述第一负载重力为W2;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力矩xg;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活动板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活动板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板铰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的第一端升降以使所述活动板相对于所述安装板在倾斜状态与所述水平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负载重力还包括第二负载重力,所述空载重力还包括第二空载重力,所述平衡力矩还包括第二力矩,所述中心位置还包括垂直重心;
所述重心测试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活动板处于所述倾斜状态并在所述空载状态下的所述第二空载重力;
将所述待测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活动板处于所述倾斜状态并在所述负载状态下的所述第二负载重力;
根据所述第二空载重力以及所述第二负载重力计算所述活动板处于所述倾斜状态时所述待测件的所述第二力矩;
根据所述第二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的所述垂直重心。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二空载重力以及所述第二负载重力计算所述活动板处于所述倾斜状态时的所述第二力矩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夹角α、所述待测件的第一重量m1、所述活动板的第一长度L1;其中,记所述第二空载重力为W3,所述第二负载重力为W4;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力矩xG;
可选地,所述重心位置包括水平重心以及垂直重心;
根据所述第一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水平状态下的所述水平重心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力矩以及第一误差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水平状态下的所述水平重心;
根据所述第二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的所述垂直重心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力矩以及第二误差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的所述垂直重心。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挡板及夹紧件,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活动板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夹紧件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并能沿所述活动板的长度方向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板,以对应与所述挡板配合夹紧或松开所述待测件;
根据所述第一力矩以及第一误差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水平状态下的所述水平重心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误差d,所述第一误差为在所述活动板长度方向上所述挡板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活动板铰接位置之间的间距;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水平重心D;
可选地,所述活动板上具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活动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夹紧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中。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二力矩以及第二误差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的所述垂直重心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误差h,所述第二误差为所述活动板水平位置时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间距;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垂直重心H;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重心测试程序,所述重心测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重心测试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安装座上仅安装一个所述压力检测件,分别检测所述安装在负载待测件和未负载待测件情况下的受力情况,即可完成对待测件所述重心位置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整个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进行干预,提高了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重心测试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重心测试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重心测试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重心测试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重心测试方法中重心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重心测试方法中重心测试装置一实施例的几何分析图;
图7为本发明重心测试方法中重心测试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几何分析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心测试方法,包括用于测试的重心测试装置,请参照图5,所述重心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座10、固定组件30及压力检测件20,所述固定组件30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0上,用于将待测件50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0上;所述压力检测件20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30的一端。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所述重心测试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重心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20获取所述安装座10处于空载状态下的空载重力;
步骤S20:将所述待测件50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0上,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20获取所述安装座10处于负载状态下的负载重力;
步骤S30:根据所述负载重力以及所述空载重力计算所述待测件50的平衡力矩;
步骤S40:根据所述平衡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50的重心位置。
本发明所述重心测试方法主要应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的重心检测,所述待测件50可以是XR眼镜、VR眼镜等。在进行检测时,将待测件50放置在所述安装座10上,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30进行固定。
所述压力检测件20仅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0的一端,以检测所述安装座10端部的受力情况,进而根据力矩平衡原理计算出待测件50重心的相对位置。具体的,在固定待测件50之前,首先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20检测所述安装座10空载时所述空载重力的压力数值;当待测件50固定完成后,再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20检测所述安装座10负载时所述负载重力的压力数值。
所述重心测试装置可外接电脑、服务器等智能终端进行计算,或者在所述重心测试装置内置控制模块实现计算功能。通过接收所述压力检测件20获取到的所述负载重力以及所述空载重力,根据力矩平衡计算得到所述安装座10空载时的重心位置;再根力矩平衡计算得到负载时所述安装座10的重心位置;按照两种不同情况下重心位置的不同,根据几何分析得出待测件50的所述重心位置。
其中,步骤S10与步骤S20的顺序可相互置换。例如,可先将待测件50放置在所述安装座10之后,测量所述安装座10的所述负载重力;之后将待测件50取下,再测量所述安装座10的所述空载重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安装座10上仅安装一个所述压力检测件20,分别检测所述安装在负载待测件50和未负载待测件50情况下的受力情况,即可完成对待测件50所述重心位置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整个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进行干预,提高了检测精度。
具体的,所述安装座10包括安装板11及活动板12,所述活动板12能水平支撑在所述安装板11上,所述固定组件30设置在所述活动板12上,所述活动板12用于固定所述待测件50;其中,所述负载重力包括第一负载重力,所述空载重力包括第一空载重力,所述平衡力矩包括第一力矩。
所述安装板11可以是外部结构,例如所述安装板11可以是平整的地面或者其他平面的支撑面等,从而为所述安装板11等零部件提高稳定的测试环境。
正常装配时,所述活动板12位于所述安装板11的上方。待测件50放置在所述活动板12上方,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30固定。
作为一种实施例,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所述重心测试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10包括:
步骤S11: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20获取所述活动板12处于水平状态并在所述空载状态下的所述第一空载重力;
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将所述待测件50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0上,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20获取所述活动板12处于水平状态并在负载状态下的所述第一负载重力;
步骤S30包括:
步骤S31:根据所述第一空载重力以及所述第一负载重力计算所述活动板12处于所述水平状态时所述待测件50的所述第一力矩;
步骤S40包括:
步骤S41:根据所述第一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50在所述水平状态下的所述水平重心。
正常装配时,所述活动板12位于所述安装板11的上方。待测件50放置在所述活动板12上方,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30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12保持水平,所述活动板12与待测件50处于水平状态。
在所述水平状态时,首先测量所述活动板12空载时的重力,也即所述第一空载重力,记为W1;再测量所述活动板12负载时的重力,也即所述第一负载重力,记为W2
利用力矩平衡原理,通过根据所述第一空载重力以及所述第一负载重力计算所述活动板12处于所述水平状态时所述待测件50的所述第一力矩。
具体的,请参照图6,步骤S31包括:
步骤S311:获取所述待测件50的第一重量m1、所述活动板12的第一长度L1
步骤S31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力矩xg
公式1:
其中所述待测件50的第一重量m1和所述活动板12的第一长度L1可通过外部工具测得,例如电子秤和标尺等。
首先,当所述活动板12上未放置待测件50时,根据力矩平衡可知, ;其中,Wp为所述活动板12的重量,同理所述活动板12的重量可以通过外部工具测得,xp则为在所述活动板12长度方向上,所述活动板12的重心与所述活动板12和所述安装板11铰接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
其次,当所述活动板12上放置待测件50后,根据力矩平衡可知,;其中,将上述空载时的力矩平衡公式带入负载后的力矩平衡公式可得/>
xg则为所述第一力矩,也即在所述活动板12的长度方向上,待测件50的重心与所述活动板12和所述安装板11铰接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10还包括升降机构40,所述升降机构4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1上,所述升降机构40与所述活动板1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活动板12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板11铰接,所述升降机构40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12的第一端升降以使所述活动板12相对于所述安装板11在倾斜状态与所述水平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负载重力还包括第二负载重力,所述空载重力还包括第二空载重力,所述平衡力矩还包括第二力矩。
所述活动板12的两端均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具体的,所述活动板12和所述安装板11之间具有支撑柱13,该支撑柱13与所述安装板11连接的一端呈尖锥形状,从而实现铰接。此外,也可以通过铰接链扣等方式实现铰接。
所述升降机构40可以采用驱动气缸、直线模组等。当所述升降机构40上升时,则带动所述活动板12的第一端抬起,则所述活动板12相对所述安装板11倾斜,也即所述活动板12处于倾斜状态;当所述升降机构40下降时,则带动所述活动板12的第一端下降至水平位置,所述活动板12则处于水平状态。
通过所述升降机构40驱动所述活动板12绕所述第二端铰接的位置转动,从而实现所述活动板12在所述倾斜状态和所述水平状态之间相互切换。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所述重心测试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重心测试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20获取所述活动板12处于所述倾斜状态并在所述空载状态下的所述第二空载重力;
步骤S22:将所述待测件50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0上,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20获取所述活动板12处于所述倾斜状态并在所述负载状态下的所述第二负载重力;
步骤S32:根据所述第二空载重力以及所述第二负载重力计算所述活动板12处于所述倾斜状态时所述待测件50的所述第二力矩;
步骤S42:根据所述第二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50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的所述垂直重心。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升降机构40将所述活动板12切换至所述倾斜状态后,首先测量所述活动板12空载时的重力,也即所述第二空载重力,记为W3;再测量所述活动板12负载时的重力,也即所述第二负载重力,记为W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12处于所述水平状态下或者处于所述倾斜状态下的测量顺序不分先后,也即本实施例中可以先测量W1、W2;也可以先测量W3、W4
利用力矩平衡原理,通过根据所述第二空载重力以及所述第二负载重力计算所述活动板12处于所述倾斜状态时所述待测件50的所述第二力矩。
具体的,请参照图7,步骤S32还包括:
步骤S321:获取所述活动板12与所述安装板11之间的夹角α、所述待测件50的第一重量m1、所述活动板12的第一长度L1
步骤S32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力矩xG
公式2:
其中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外部工具测得,例如角度尺等。
首先,当所述活动板上未放置待测件时,根据力矩平衡以及几何分析可知,;其中,Wp为所述活动板的重量,同理所述活动板的重量可以通过外部工具测得。
其次,当所述活动板上放置待测件后,根据力矩平衡可知,;其中,x0则为在所述活动板12长度方向上,所述活动板12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的重心与所述活动板12和所述安装板11铰接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将上述空载时的力矩平衡公式带入负载后的力矩平衡公式可得/>
根据受力分析可知,在直角三角形A中,其斜边长度L2为,,底部边长度L3为,/>,与所述活动板垂直的一侧边长度L4为,,其中,L4则为所述第二力矩xG,也即在垂直所述活动板12的长度方向上,待测件50的重心与所述活动板12和所述安装板11铰接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所述重心测试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重心位置包括水平重心以及垂直重心,步骤S41包括:
步骤S411:根据所述第一力矩以及第一误差计算所述待测件50在所述水平状态下的所述水平重心;
步骤S42包括:
步骤S421:根据所述第二力矩以及第二误差计算所述待测件50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的所述垂直重心。
在实际运用中,为了保证待测件50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夹具对其进行紧固。本发明中则采用了所述固定组件30对待测件50进行紧固。
可以理解,所述紧固组件存在一定厚度,也即所述第一误差;且所述活动板12与所述安装板11之间为了能够完成铰接,存在一定缝隙,也即所述第二误差。从而在计算时,为消除误差,则需要将所述第一力矩减去所述第一误差,将所述第二力矩减去所述第二误差,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所述重心测试方法的精确度。
具体的,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挡板31及夹紧件32,所述挡板31设置在所述活动板12背离所述安装板11的一侧,所述夹紧件32可沿所述活动板12的长度方向移动设置在所述活动板12上,所述夹紧件32靠近所述挡板31以与所述挡板31配合夹紧所述待测件50,或所述夹紧件32远离所述挡板31以与所述挡板31配合松开所述待测件50。
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通常为类似眼镜结构,左右对称。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紧件32可以是中心对准件,当待测件50放置在所述活动板12上后,待测件50的镜腿与所述挡板31抵接,待测件50的镜框中心位置所述夹紧件32抵接,从而实现待测件50的固定。
取下时,则将所述夹紧件32向远离所述挡板31的一侧移动即可松开待测件50。
此外,在所述挡板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磁力柱33,两个磁力柱33均位于所述挡板31朝向所述夹紧件32的一面。装配待测件50时,将镜腿的内壁一侧抵接在磁力柱33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待测件50紧固的稳定性。
所述活动板12上具有导向槽121,所述夹紧件3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槽121中,从而避免所述夹紧件32的位置偏移。
具体的,步骤S411包括:
步骤S4111:获取所述第一误差d;
步骤S411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水平重心D;
公式3:
步骤S421包括:
步骤S4211:获取所述第二误差h;
步骤S42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垂直重心H;
公式4:
其中,所述第一误差为在所述活动板12长度方向上所述挡板31与所述安装板11和所述活动板12铰接位置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误差为所述活动板12水平位置时与所述安装板11之间的间距。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重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心测试方法应用有一重心测试装置,所述重心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座、固定组件及压力检测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用于将待测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压力检测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
所述重心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安装座处于空载状态下的空载重力;
将所述待测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安装座处于负载状态下的负载重力;
根据所述负载重力以及所述空载重力计算所述待测件的平衡力矩;
根据所述平衡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的重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板及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能水平支撑在所述安装板上并处于水平状态,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用于固定所述待测件;其中,所述负载重力包括第一负载重力,所述空载重力包括第一空载重力,所述平衡力矩包括第一力矩,所述中心位置包括水平重心;
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安装座处于空载状态下的空载重力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活动板处于水平状态并在所述空载状态下的所述第一空载重力;
将所述待测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安装座处于负载状态下的负载重力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待测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活动板处于水平状态并在负载状态下的所述第一负载重力;
根据所述负载重力以及所述空载重力计算所述待测件的平衡力矩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空载重力以及所述第一负载重力计算所述活动板处于所述水平状态时所述待测件的所述第一力矩;
根据所述平衡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的重心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水平状态下的所述水平重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空载重力以及所述第一负载重力计算所述活动板处于所述水平状态时所述待测件的所述第一力矩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件的第一重量m1、所述活动板的第一长度L1;其中,记所述第一空载重力为W1,所述第一负载重力为W2;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力矩x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活动板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活动板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板铰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的第一端升降以使所述活动板相对于所述安装板在倾斜状态与所述水平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负载重力还包括第二负载重力,所述空载重力还包括第二空载重力,所述平衡力矩还包括第二力矩,所述中心位置还包括垂直重心;
所述重心测试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活动板处于所述倾斜状态并在所述空载状态下的所述第二空载重力;
将所述待测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获取所述活动板处于所述倾斜状态并在所述负载状态下的所述第二负载重力;
根据所述第二空载重力以及所述第二负载重力计算所述活动板处于所述倾斜状态时所述待测件的所述第二力矩;
根据所述第二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的所述垂直重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空载重力以及所述第二负载重力计算所述活动板处于所述倾斜状态时的所述第二力矩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夹角α、所述待测件的第一重量m1、所述活动板的第一长度L1;其中,记所述第二空载重力为W3,所述第二负载重力为W4;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力矩xG;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心位置包括水平重心以及垂直重心;
根据所述第一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水平状态下的所述水平重心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力矩以及第一误差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水平状态下的所述水平重心;
根据所述第二力矩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的所述垂直重心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力矩以及第二误差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的所述垂直重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挡板及夹紧件,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活动板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夹紧件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并能沿所述活动板的长度方向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板,以对应与所述挡板配合夹紧或松开所述待测件;
根据所述第一力矩以及第一误差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水平状态下的所述水平重心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误差d,所述第一误差为在所述活动板长度方向上所述挡板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活动板铰接位置之间的间距;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水平重心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上具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活动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夹紧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力矩以及第二误差计算所述待测件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的所述垂直重心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误差h,所述第二误差为所述活动板水平位置时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间距;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垂直重心H;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重心测试程序,所述重心测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重心测试方法的步骤。
CN202310326607.8A 2023-03-27 2023-03-27 重心测试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4817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6607.8A CN116481715A (zh) 2023-03-27 2023-03-27 重心测试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6607.8A CN116481715A (zh) 2023-03-27 2023-03-27 重心测试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1715A true CN116481715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16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26607.8A Pending CN116481715A (zh) 2023-03-27 2023-03-27 重心测试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171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03733U (zh) 一种手机后盖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01413840A (zh) 一种物体质心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00501309C (zh) 固体受力微形变测量装置
CN112577668B (zh) 一种非规则结构体质心测量装置及方法
JP2015031652A (ja) 材料試験機
US20120173193A1 (en) Measurement apparatus
CN116481715A (zh) 重心测试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282277B1 (ko) 골프 정보 제공 장치
CN210625519U (zh) 用于汽车翻转支架的专用位置度检具
KR101824692B1 (ko) 강성 스캐닝 장치
CN209857821U (zh) 用于测量移动电子设备中镜头框架高度的检测装置
CN21060315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装置
CN212807008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桥面水平检测装置
CN109443127B (zh) 一种手机壳侧边斜面位置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8349548U (zh) 尺寸重量测量装置以及尺寸重量测量系统
CN220490584U (zh) 推力值检测装置
JPH0954027A (ja) 2軸載荷試験装置
CN210571716U (zh) 一种水泥强度检测用夹具
CN210774660U (zh) 检测机构
CN203053690U (zh) 一种直角钢管脚手架扣件扭转刚度性能测试试验装置
CN219200256U (zh) 一种鼻子铸件的测量工装
CN219532246U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电子天平
CN219474695U (zh) 一种多功能检测工装
CN220206660U (zh) 一种显示器平整度测量装置
CN214502392U (zh) 一种用于陶瓷砖平整度检测中的位移传感器的校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