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70005B - 正极片、锂离子电池和储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正极片、锂离子电池和储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70005B
CN116470005B CN202310718022.0A CN202310718022A CN116470005B CN 116470005 B CN116470005 B CN 116470005B CN 202310718022 A CN202310718022 A CN 202310718022A CN 116470005 B CN116470005 B CN 1164700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layer
metal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180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70005A (zh
Inventor
李玲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180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700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70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0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70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00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tionary devices, e.g. power plant buffering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8Posi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正极片、锂离子电池和储能设备,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正极集流体的至少部分表面,正极活性物质层中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中掺杂有金属元素M;沿着远离正极集流体的厚度方向,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依次降低,且距离正极集流体最近处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与距离正极集流体最远处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的比值小于等于8。本发明显著降低了锂离子在正极片中扩散的阻力,同时显著减小了锂离子在正极片的扩散过程中的极化,从而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效率。

Description

正极片、锂离子电池和储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极片、锂离子电池和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化石能源仍然是全球能源消费的主要方式,比例高达85%。风能、光能因其不稳定性、易冲击电网等缺点,导致其商业化应用步伐较慢。因此储能的出现,将解决发电侧的这些弊端问题。储能是保证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后,电力系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的必然选择。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比能量密度,使其在移动设备、电动工具以及电动汽车等储能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然,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以及能量效率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关键点。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放电能量效率较低,导致锂离子电池在应用过程中放电不完全,利用不充分。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进行进一步地改进,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放电能量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正极片、锂离子电池和储能设备。本发明显著降低了锂离子在正极片中扩散的阻力,同时减小了锂离子在正极片的扩散过程中的极化,从而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正极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
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中掺杂有金属元素M,所述金属元素M用于增强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对锂离子的脱嵌能力;
设从所述正极集流体向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方向为所述正极片的厚度方向,沿着远离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厚度方向,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所述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依次降低,且沿着所述正极片的厚度方向,距离所述正极集流体最近处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所述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与距离所述正极集流体最远处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所述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的比值小于等于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正极片,在正极活性物质中掺杂金属元素M从整体上提升了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对锂离子的脱嵌能力,且对距离正极集流体最近处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即下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脱嵌能力的提升最大,沿着远离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厚度方向,掺杂的金属元素M对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脱嵌能力的提升依次降低,由此显著降低了正极片的上层和下层的活性物质对锂离子脱嵌能力的差异,提高了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近的活性物质层(即下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利用,并且降低了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远的活性物质层(即上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失效风险,放电能量得到提升,其循环性能与能量效率提升了5%~20%左右,从而从总体上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正极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至少部分表面;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远离所述正极集流体的至少部分表面;且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所述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与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所述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的比值小于等于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所述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与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所述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的比值为3-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中的所述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为2000-7000ppm;和/或,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中的所述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为500~2000pp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铁锂、镍酸锂、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锰锂、磷酸钒锂、镍钴铝锂氧化物和镍钴锰锂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元素M包括Ti、V、Mg和Al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面密度为300-500mg/1540.12mm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面密度为150-250mg/1540.12mm2;和/或,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面密度为150-250mg/1540.12mm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还包括:导电剂、粘结剂和分散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所述导电剂、所述粘结剂和所述分散剂的质量比为(94.5-98.5):(0.5-2.0):(1-3.0):(0-1)。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上实施例的正极片。由此,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效率。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储能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储能设备具有如上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由此,所述储能设备具有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所有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00-正极集流体,200-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300-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正极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1,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100;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正极集流体的至少部分表面,正极活性物质层中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中掺杂有金属元素M,金属元素M用于增强正极活性物质对锂离子的脱嵌能力;设从正极集流体向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方向为正极片的厚度方向,沿着远离正极集流体的厚度方向,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依次降低,且沿着正极片的厚度方向,距离正极集流体最近处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与距离正极集流体最远处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的比值小于等于8。由此,在正极活性物质中掺杂金属元素M从整体上提升了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对锂离子的脱嵌能力,且对距离正极集流体最近处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即下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脱嵌能力的提升最大,沿着远离正极集流体的厚度方向,掺杂的金属元素M对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脱嵌能力的提升依次降低,由此显著降低了正极片的上层和下层的活性物质对锂离子脱嵌能力的差异,提高了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近的活性物质层(即下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利用,并且降低了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远的活性物质层(即上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失效风险,放电能量得到提升,其循环性能与能量效率提升了5%~20%左右,从而从总体上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效率。
下面对本发明提出的正极片能够实现上述有益效果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发明人发现,尤其是在厚涂敷的正电极片中,由于活性物质层涂敷较厚,导致锂离子在扩散传输过程中,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远的活性物质层中的锂离子容易脱嵌(即电极片上层的活性物质的锂离子容易脱嵌),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近的活性物质层中的锂离子不易脱嵌(即电极片下层的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不易脱嵌),从而导致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引起极化。长期的循环过程中,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远的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脱出较多的锂离子,导致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远的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容易引起失效,而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近的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容量发挥不出来,从而导致锂离子电池的能量效率降低以及循环寿命减少。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通过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中掺杂金属元素M,以增强正极活性物质对锂离子的脱嵌能力,且沿着远离正极集流体的厚度方向,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依次降低。需要说明的是,在合理的掺杂量范围内,正极活性物质中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越高,则对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脱嵌能力的提升越大。由此,在正极活性物质中掺杂金属元素M从整体上提升了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对锂离子的脱嵌能力,使锂离子在正极片中扩散阻力减小,且对距离正极集流体最近处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即下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脱嵌能力的提升最大,沿着远离正极集流体的方向,掺杂的金属元素M对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脱嵌能力的提升依次降低,由此显著降低了正极片的上层和下层的活性物质对锂离子脱嵌能力的差异,使锂离子在正极片的扩散过程中极化减小,提高了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近的活性物质层(即下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利用,并且降低了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远的活性物质层(即上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失效风险,放电能量得到提升,其循环性能与能量效率提升了5%~20%左右,从而从总体上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效率。
发明人发现,在正极活性物质(例如磷酸铁锂)中掺杂金属元素M后,正极活性物质(例如磷酸铁锂)中Li-O键能减弱,结构内部出现空缺,扩散通道变宽,锂离子扩散阻力减小,从而使锂离子更容易脱嵌。以磷酸铁锂为例来说,在磷酸铁锂中掺杂金属元素M后,金属元素M替换磷酸铁锂晶格中的部分铁元素,使磷酸铁锂晶格中的Li-O键能减弱,结构内部出现空缺,扩散通道变宽,锂离子扩散阻力减小,从而使锂离子更容易脱嵌。
发明人发现,通过将距离正极集流体最近处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即下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与距离正极集流体最远处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上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的比值限定为小于等于8范围内,可有效降低正极片的上层和下层的活性物质对锂离子脱嵌能力的差异,如果该比值大于8,很可能会因为下层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过高而导致下层正极活性物质对锂离子脱嵌能力大于上层正极活性物质对锂离子脱嵌能力,从而导致下层正极活性物质失效的风险提升,反而不利于其循环性能与能量效率的提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参考附图1,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200,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200设置在正极集流体100的至少部分表面;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300,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300设置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200的远离正极集流体100的至少部分表面;且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200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300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的比值小于等于8。由此,降低了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对锂离子脱嵌能力的差异,提高了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利用,并且降低了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失效风险,其循环性能与能量效率提升了5%~20%左右,从而从总体上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各子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层数并不受特别限定,可以是两层,也可以是三层、四层、五层等。优选地,各子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量相同。
作为一些具体示例,在附图1中,从正极集流体向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方向就是A到B的方向,A到B的方向即是正极片的厚度方向,沿着正极片的厚度方向,距离正极集流体100最近处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就是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200,距离正极集流体100最远处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就是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300。
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的比值限定为小于等于8范围内,可有效降低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对锂离子脱嵌能力的差异,如果该比值大于8,很可能会因为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过高而导致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对锂离子脱嵌能力大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对锂离子脱嵌能力,从而导致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失效的风险提升,反而不利于其循环性能与能量效率的提升。优选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的比值为3-5。
进一步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为2000-7000ppm;和/或,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为500~2000ppm。通过将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进一步降低了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对锂离子脱嵌能力的差异,提高了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利用,并且降低了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失效风险,其循环性能与能量效率提升了5%~20%左右,从而从总体上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指的是:基于掺杂有金属元素M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总质量,金属元素M的含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具体种类并不受特别限定,本领域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作为一些具体示例,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铁锂、镍酸锂、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锰锂、磷酸钒锂、镍钴铝锂氧化物和镍钴锰锂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磷酸铁锂。另外,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种类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种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优选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均为磷酸铁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掺杂的金属元素M的具体种类并不受特别限定,可根据正极活性物质的具体种类来选择。例如磷酸铁锂中掺杂的金属元素M要与铁元素的原子半径相差不大,以便金属元素M能够替换磷酸铁锂晶格中的部分铁元素,当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时,金属元素M可以选择Ti、V、Mg和Al中的至少一种,优选Ti元素。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中掺杂金属元素M的种类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中掺杂金属元素M的种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优选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中均掺杂金属元素Ti。
如前,在厚涂敷的正电极片中,例如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面密度为300-500mg/1540.12mm2时,由于活性物质层涂敷较厚,导致锂离子在扩散传输过程中,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远的活性物质层中的锂离子容易脱嵌(即电极片上层的活性物质的锂离子容易脱嵌),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近的活性物质层中的锂离子不易脱嵌(即电极片下层的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不易脱嵌),从而导致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引起极化。本发明通过设置多层活性物质层,且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近的活性物质层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较高,距离正极集流体较远的活性物质层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较低,由此来降低正极片的上层和下层的活性物质对锂离子脱嵌能力的差异。
进一步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面密度为150-250mg/1540.12mm2;和/或,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面密度为150-250mg/1540.12mm2。由此,进一步降低了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对锂离子脱嵌能力的差异,提高了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利用,并且降低了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失效风险,其循环性能与能量效率提升了5%~20%左右,从而从总体上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效率。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正极活性物质层中除了包括正极活性物质,还包括导电剂、粘结剂和分散剂,且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94.5-98.5):(0.5-2.0):(1-3.0):(0-1)。导电剂包括但不限于乙炔黑、Super P、碳纳米管、石墨烯和导电碳纤维中的至少之一。粘结剂包括但不限于PVDF、PTFE和NBR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采用ICP测试方法测试出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金属元素M的掺杂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1)根据本领域常规制备正极片方法,按照预定的质量配比称取金属元素掺杂量不同的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分散剂,分别加入溶剂按一定方式搅拌混合,分别形成正极浆料。正极浆料的固含量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固含量为40%~80%。溶剂的具体种类也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选择NMP(N-甲基吡咯烷酮)、DMF(二甲基甲酰胺)以及DMSO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将金属元素掺杂量为2000~3000ppm的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分散剂和溶剂混合形成第一正极浆料,将金属元素掺杂量为500~1500ppm的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分散剂和溶剂混合形成第二正极浆料。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金属元素掺杂量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2)将步骤(1)中制备的各正极浆料分别涂敷于正极集流体,且按照金属元素掺杂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涂敷于正极集流体,烘干后形成正极片。最后根据电池外壳的不同,切成特定形状的正极片备用。
例如先将金属元素掺杂量为2000~3000ppm的第一正极浆料涂敷于正极集流体,烘干后形成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然后将金属元素掺杂量为500~1500ppm的第二正极浆料涂敷于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远离正极集流体的表面,烘干后形成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
优选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涂敷面密度约150~250mg/1540.12mm2,和/或,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涂敷面密度约150~250mg/1540.12mm2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上实施例的正极片。由此,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效率。
具体地,锂离子电池包括以上实施例的正极片、负极片和和隔膜,隔膜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隔膜包括PP隔膜、PE隔膜、单面陶瓷隔膜、双面陶瓷隔膜、无纺布隔膜、玻璃纤维隔膜中的至少一种。
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形成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材料(例如石墨)、负极分散剂、导电剂、负极粘接剂和增塑剂。进一步地,负极活性材料、负极分散剂、导电剂、负极粘接剂和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7-98.5):(1.2-1.6):(0.4-2.0):(1.3-2.3):(1-2)。
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比例将负极活性材料、负极分散剂、导电剂、负极粘接剂和增塑剂混合均匀,加入溶剂搅拌均匀形成负极浆料,然后涂布到集流体上,烘干,最后根据电池外壳的不同,切成特定形状的负极片备用。进一步地,负极浆料的固含量为40%~60%。
电芯制备:对正极片、负极片加入隔膜进行卷绕,卷绕后进行正负极极耳焊接,然后将裸电芯封装于铝塑膜内,封装后对电芯真空烘烤10~20h,然后经过注液、静置、高温高压化成、除气封装、分容,即得具有双层涂敷正极的锂离子电池。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储能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储能设备具有如上的锂离子电池。由此,储能设备具有锂离子电池的所有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该储能设备可以包括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侧的电力储能装置、用于电力系统的配电侧的电力储能装置(例如电化学储能装置)和用于电力系统的用户侧的电力储能装置中的至少之一。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另外,如果没有明确说明,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所有试剂均为市场上可以购得的,或者可以按照本文或已知的方法合成的,对于没有列出的反应条件,也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获得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制备方法包括:
(1)正极浆料的制备:
a. 第一正极浆料的制备:按照质量比称取磷酸铁锂、导电剂C、粘结剂PVDF和分散剂PVP,其中磷酸铁锂中Ti元素的掺杂量为2500ppm,磷酸铁锂、导电剂、粘结剂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96.5:1.25:2:0.5。加入NMP溶剂搅拌混合,形成第一正极浆料,其固含量为60%。
b. 第二正极浆料的制备:按照质量称取磷酸铁锂、导电剂、粘结剂和分散剂,其中磷酸铁锂中Ti元素的掺杂量为750ppm,磷酸铁锂、导电剂、粘结剂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96.5:1.25:2:0.5。加入溶剂搅拌混合,形成第二正极浆料,其固含量为60%。
(2)负极浆料的制备:按照质量比称取石墨、负极分散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导电剂SP、负极粘接剂SBR和增塑剂丙二醇,其中石墨、负极分散剂、导电剂、负极粘接剂和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7.75:1.4:1.2:1.8:1.5。加入水溶剂搅拌均匀形成负极浆料,形成负极浆料,其固含量为50%。
(3)正、负极片制备:
正极片的制备:将步骤a中形成的第一正极浆料涂敷于正极集流体第一层,涂敷面密度约200mg/1540.12mm2,烘干;步骤b中形成的第二正极浆料涂敷于正极集流体第二层,涂敷面密度约200mg/1540.12mm2,烘干;将得到的正极片经辊压、分切得最终的正极片。
负极片的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负极浆料均匀涂覆于负极集流体上,烘干,将得到的极片进行滚压分切,得到负极片。
(4)电芯制备:对正极片、负极片加入隔膜进行卷绕,卷绕后进行正负极极耳焊接,然后将裸电芯进行封装于铝塑膜内,封装后对电芯真空烘烤15h后,经过注液、静置、高温高压化成、除气封装、分容,即得具有双层涂敷正极的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包括六氟磷酸锂和碳酸二甲酯,其中六氟磷酸锂的浓度为1mol/L。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在步骤a中,磷酸铁锂中Ti元素的掺杂量为3500ppm;
在步骤b中,磷酸铁锂中Ti元素的掺杂量为1500ppm。
其他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在步骤a中,磷酸铁锂中Ti元素的掺杂量为4500ppm;
在步骤b中,磷酸铁锂中Ti元素的掺杂量为1500ppm。
其他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在步骤a中,磷酸铁锂中Ti元素的掺杂量为5500ppm;
在步骤b中,磷酸铁锂中Ti元素的掺杂量为1500ppm。
其他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在步骤a中,磷酸铁锂中Ti元素的掺杂量为6500ppm;
在步骤b中,磷酸铁锂中Ti元素的掺杂量为1500ppm。
其他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在步骤a中,磷酸铁锂中Ti元素的掺杂量为750ppm;
在步骤b中,磷酸铁锂中Ti元素的掺杂量为750ppm。
其他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在步骤a中,磷酸铁锂中Ti元素的掺杂量为1500ppm;
在步骤b中,磷酸铁锂中Ti元素的掺杂量为1500ppm。
其他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循环性能测试:在25℃下,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电池以1P倍率充电到3.65V、以1P倍率放电到2.5V,进行满充满放循环测试,直至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小于初始容量的80%,记录循环圈数与能量效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5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效率明显高于对比例1和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正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极集流体;
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远离所述正极集流体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中掺杂有金属元素Ti,所述金属元素Ti用于增强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对锂离子的脱嵌能力;
且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所述金属元素Ti的掺杂量与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所述金属元素Ti的掺杂量的比值为3-5;
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中的所述金属元素Ti的掺杂量为2500-6500ppm;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中的所述金属元素Ti的掺杂量为750-1500ppm;
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与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均为磷酸铁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面密度为300-500mg/1540.12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面密度为150-250mg/1540.12mm2
和/或,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面密度为150-250mg/1540.12m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还包括:导电剂、粘结剂和分散剂;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所述导电剂、所述粘结剂和所述分散剂的质量比为(94.5-98.5):(0.5-2.0):(1-3.0):(0-1)。
5.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片。
6.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
CN202310718022.0A 2023-06-16 2023-06-16 正极片、锂离子电池和储能设备 Active CN1164700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8022.0A CN116470005B (zh) 2023-06-16 2023-06-16 正极片、锂离子电池和储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8022.0A CN116470005B (zh) 2023-06-16 2023-06-16 正极片、锂离子电池和储能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0005A CN116470005A (zh) 2023-07-21
CN116470005B true CN116470005B (zh) 2023-09-08

Family

ID=87179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18022.0A Active CN116470005B (zh) 2023-06-16 2023-06-16 正极片、锂离子电池和储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7000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6714A (zh) * 2011-12-27 2012-06-13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及其生产方法和所应用的锂离子电池
JP2018125218A (ja) * 2017-02-02 2018-08-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9004175A (zh) * 2018-02-26 2018-12-1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正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1916665A (zh) * 2020-09-14 2020-11-10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及包括该正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CN113078305A (zh) * 2021-03-29 2021-07-06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
CN114497447A (zh) * 2022-01-25 2022-05-13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006335A (ko) * 2021-07-02 2023-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양극,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화학 전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6714A (zh) * 2011-12-27 2012-06-13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及其生产方法和所应用的锂离子电池
JP2018125218A (ja) * 2017-02-02 2018-08-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9004175A (zh) * 2018-02-26 2018-12-1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正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1916665A (zh) * 2020-09-14 2020-11-10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及包括该正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CN113078305A (zh) * 2021-03-29 2021-07-06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
CN114497447A (zh) * 2022-01-25 2022-05-13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0005A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5740B (zh) 正极活性材料、正极片及钠离子电池
CN108807974B (zh) 锂离子电池
CN111668452B (zh) 一种负极及其锂离子二次电池
WO2022206877A1 (zh)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428867A (zh) 快充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282827A1 (en) Lithium-ion battery
JP4088755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11799470B (zh) 正极极片及钠离子电池
CN212907803U (zh) 一种高倍率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
CN112151755A (zh) 一种正极片及电池
KR20120100783A (ko) 일체형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
CN115084532A (zh) 一种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15458707A (zh) 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6093247A (zh) 一种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5761944A (zh) 一种混合超级电容器用复合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混合超级电容器
CN11424293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9817467B (zh) 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化学电源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90561A (zh) 钠离子电池的电池单体、钠离子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5632158A (zh) 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6470005B (zh) 正极片、锂离子电池和储能设备
CN115621532A (zh) 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536032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4300644A (zh) 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5621412A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2170018A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501, No. 6 Lanqing Second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501, No. 6 Lanqing Second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