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60171A - 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60171A
CN116460171A CN202310499456.6A CN202310499456A CN116460171A CN 116460171 A CN116460171 A CN 116460171A CN 202310499456 A CN202310499456 A CN 202310499456A CN 116460171 A CN116460171 A CN 116460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module
pressure difference
straightener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994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吴
幸治栋
姚俊波
李炳勇
梁明九
岳好
韩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994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601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60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01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00Straightening, restoring form or removing local distortions of sheet metal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Stretching sheet metal combined with rolling
    • B21D1/02Straightening, restoring form or removing local distortions of sheet metal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Stretching sheet metal combined with rolling by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51/00Measuring, gauging, indicating, counting, or mar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r manipulation of material in accordance with subclasses B21B - B21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矫直机、辊系、调节模组、检测模组和控制模块,通过检测模组检测入口侧辊系轴向两端和出口侧辊系轴向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压力值,由控制模块计算入口侧辊系轴向两端之间的压力差值或出口侧辊系轴向两端之间的压力差值,并将压力差值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调节模组的调节参数,调节模组根据调节参数调整矫直机辊系轴向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力差值,使钢板在矫直过程中整个板面处于均衡的变形状态,进而减小中厚板由于压力差异造成的残余应力,从而降低中厚板矫直后的成品在后期剪切或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瓢曲问题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中轧钢过程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厚板产线钢板轧制完成后,钢板经ACC冷却,温度保持在450℃~800℃,对钢板厚度≤80mm的需要采用矫直机进行矫直,以获得板面平直的中厚板钢板。
目前,中厚板矫直在实际控制过程中,由于辊系零位局部跑偏,或者钢板板面不同位置之间的温度差异,以及钢板不同位置之间存在的厚度差异,导致矫直机辊系四角的矫直力偏差较大。从而使得钢板在完成矫直后,虽然外观平整,但局部仍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从而导致钢板在后续的流通中或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瓢曲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中厚板钢板在矫直完成后,虽然外观平整,但局部仍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从而导致钢板在后续的流通中或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瓢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包括:
矫直机;
辊系,设置在所述矫直机上,所述辊系用于对中厚板施加矫直力;
调节模组,设置在所述辊系上,所述调节模组用于调节所述辊系对中厚板施加的矫直力;
检测模组,设置在所述调节模组上,用于检测所述调节模组对所述辊系施加的压力;
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矫直机操作界面,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调节模组调节对所述辊系施加的压力。
可选地,所述辊系包括上辊和下辊,所述上辊包括至少两根上轧辊,至少两根所述上轧辊沿所述矫直机的传动方向均匀排列,所述下辊包括至少两根下轧辊,至少两根所述下轧辊沿所述矫直机的传动方向均匀排列,相邻的所述上轧辊与所述下轧辊沿所述矫直机的传动方向错位设置。
可选地,所述调节模组设置在所述上辊,所述调节模组用于调节所述上辊对中厚板的压力,以调节所述辊系对中厚板施加的矫直力。
可选地,所述调节模组包括沿所述矫直机传动方向依序设置的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矫直机入口侧的矫直力,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矫直机出口侧的矫直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沿所述矫直机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部件和第二调节部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沿所述矫直机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三调节部件和第四调节部件。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模组上的第一检测元件、第二检测元件、第三检测元件和第四检测元件,所述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所述调节模组对所述上辊施加的压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部件、所述第二调节部件、所述第三调节部件和所述第四调节部件为液压缸,所述第一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检测元件、所述第三检测元件和所述第四检测元件为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控制方法,包括:中厚板通过所述辊系进入矫直机进行钢板的矫直作业;
所述检测模组获取所述辊系入口侧与出口侧的压力值,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模组获取的压力值,确定所述入口侧的第一压力差值与所述出口侧的第二压力差值;
将所述第一压力差值与所述第二压力差值分别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值与第二比较结果值,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值或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值,确定所述调节模组的调节参数;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调节参数,控制所述调节模组执行调节动作,以调节所述矫直机入口侧或出口侧的矫直力。
于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组获取所述辊系入口侧与出口侧的压力值,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模组获取的压力值,确定所述入口侧的第一压力差值与所述出口侧的第二压力差值,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检测元件获取所述矫直机入口侧上辊沿轴向上的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压力值;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元件获取的压力值与第二检测元件获取的压力值,计算得到第一压力差值;
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元件、所述第四检测元件检测所述矫直机出口侧上辊沿轴向上的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压力值;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三检测元件获取的压力值与第四检测元件获取的压力值,计算得到第二压力差值。
于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压力差值与所述第二压力差值分别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值与第二比较结果值,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值或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值,确定所述调节模组的调节参数,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压力差值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得到所述第一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调节模组的第一调节参数;
所述第一调节部件与所述第二调节部件根据所述第一调节参数调整所述矫直机入口侧上辊的压力,以调节所述矫直机入口侧对中厚板的矫直力;
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二压力差值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得到所述第二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调节模组的第二调节参数;
所述第三调节部件与所述第四调节部件根据所述第二调节参数调整所述矫直机出口侧上辊的压力,以调节所述矫直机出口侧对中厚板的矫直力。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中厚板钢板放入矫直机,中厚板通过矫直机辊系从矫直机入口侧进入矫直机进行矫直作业,并从矫直机出口侧输出中厚板,通过检测模组检测入口侧辊系轴向两端和出口侧辊系轴向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压力值,并将检测到的压力值反馈至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计算入口侧辊系轴向两端之间的压力差值或出口侧辊系轴向两端之间的压力差值,并将压力差值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调节模组的调节参数,调节模组根据调节参数调整矫直机辊系轴向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力差值,使钢板在矫直过程中整个板面处于均衡的变形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厚板的平整度,进而减小中厚板由于压力差异造成的残余应力,从而降低中厚板矫直后的成品在后期剪切或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瓢曲问题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调节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零件标号说明
矫直机1、辊系2、上辊201、下辊202、调节模组3、第一调节组件301、第一调节部件301a、第二调节部件301b、第二调节组件302、第三调节部件302a、第四调节部件302b、检测模组4、第一检测元件401、第二检测元件402、第三检测元件403、第四检测元件404、控制模块5、钢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至图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叙述之前,先对本发明的应用环境进行描述。本发明的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冶金行业中轧钢过程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中厚板钢板在矫直完成后,虽然外观平整,但局部仍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从而导致钢板在后续的流通中或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瓢曲的问题。
请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包括: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矫直机1;辊系2,设置在矫直机1上,辊系2用于对中厚板施加矫直力;调节模组3,设置在辊系2上,调节模组3用于调节辊系2对中厚板施加的矫直力;检测模组4,设置在调节模组3上,用于检测调节模组3对辊系2施加的压力;控制模块5,设置在矫直机1操作界面,控制模块5用于控制调节模组3调节对辊系2施加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中厚板钢板6放入矫直机1,中厚板通过矫直机1辊系2从矫直机1入口侧进入矫直机1进行矫直作业,并从矫直机1出口侧输出中厚板,通过检测模组4检测入口侧辊系2轴向两端和出口侧辊系2轴向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压力值,并将检测到的压力值反馈至控制模块5,由控制模块5计算入口侧辊系2轴向两端之间的压力差值或出口侧辊系2轴向两端之间的压力差值,并将压力差值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调节模组3的调节参数,调节模组3根据调节参数调整矫直机1辊系2轴向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力差值,使钢板6在矫直过程中整个板面处于均衡的变形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厚板的平整度,进而减小中厚板由于压力差异造成的残余应力,从而降低中厚板矫直后的成品在后期剪切或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瓢曲问题的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辊系2包括上辊201和下辊202,上辊201包括至少两根上轧辊,至少两根上轧辊沿矫直机1的传动方向均匀排列,下辊202包括至少两根下轧辊,至少两根下轧辊沿矫直机1的传动方向均匀排列,相邻的上轧辊与下轧辊沿矫直机1的传动方向错位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辊201与下辊202之间预设用于中厚板矫直轧制的辊缝,通过步进电机驱动辊系2转动,辊系2转动从而带动钢板6沿矫直机1传动方向移动,钢板6从矫直机1入口侧咬入,通过上轧辊与下轧辊之间沿矫直机1传动方向的错位设置,相邻的三根轧辊确定钢板6的最小矫直平面,通过上轧辊对钢板6施加矫直力,从而矫直钢板6。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调节模组3设置在上辊201,调节模组3用于调节上辊201对中厚板的压力,以调节辊系2对中厚板施加的矫直力。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模组3对上辊201施加压力,从而调节上辊201对钢板6的矫直力,从而使钢板6在矫直过程中整个板面处于均衡的变形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调节模组3包括沿矫直机1传动方向依序设置的第一调节组件301和第二调节组件302,第一调节组件301用于调节矫直机1入口侧的矫直力,第二调节组件302用于调节矫直机1出口侧的矫直力。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调节组件301和第二调节组件302,从而确保钢板6在矫直机1输入侧与输出侧所受的矫直力一致,从而保证钢板6在矫直完成后,各部位受力均衡,从而减小钢板6表面的应力残留,进而降低钢板6剪切和使用时出现瓢曲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301包括沿矫直机1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部件301a和第二调节部件301b,第二调节组件302包括沿矫直机1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三调节部件302a和第四调节部件302b。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调节部件301a和第二调节部件301b调节矫直机1入口侧上轧辊轴向两端的矫直力,通过第三调节部件302a和第四调节部件302b调节矫直机1出口侧上轧辊轴向两端的矫直力,将入口侧上轧辊轴向两端的矫直力差值以及出口侧上轧辊两端的矫直力差值始终控制在10吨以内,让钢板6在矫直过程受到的两侧矫直变形力始终处于均衡的状态,实现钢板6内部的残余应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从而提高了钢板6矫直后的平直度。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检测模组4包括设置在调节模组3上的第一检测元件401、第二检测元件402、第三检测元件403和第四检测元件404,检测模组4用于检测调节模组3对上辊201施加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元件401用于检测第一调节部件301a对上轧辊施加的压力,第二检测元件402用于检测第二调节部件301b对上轧辊施加的压力,第三检测元件403用于检测第三调节部件302a对上轧辊施加的压力,第四检测元件404用于检测第四调节部件302b对上轧辊施加的压力,控制模块5获取第一检测元件401与第二检测元件402检测到的入口侧上轧辊轴向上两端的压力值或第三检测元件403与第四检测元件404检测到的出口侧上轧辊轴向上两端的压力值,并计算得到入口侧两个压力值的第一压力差值或出口侧两个压力值的第二压力差值,并将第一压力差值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或将第二压力差值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调节模组3的第一调节参数或第二调节参数,根据第一调节参数,调节第一调节部件301a与第二调节部件301b之间的压力差值,通过第一调节部件301a或第二调节部件301b的轴伸出或收缩以调节对上轧辊的压力,并是两者之间的压力差值始终保持在10吨以内,或者根据第二调节参数,调节第三调节部件302a与第四调节部件302b之间的压力差值,通过第三调节部件302a或第四调节部件302b的轴伸出或收缩以调节对上轧辊的压力,并是两者之间的压力差值始终保持在10吨以内,或者同时调整入口侧和出口侧的矫直力,从而让钢板6在矫直过程受到的两侧矫直变形力始终处于均衡的状态,实现钢板6内部的残余应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从而提高了钢板6矫直后的平直度。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部件301a、第二调节部件301b、第三调节部件302a和第四调节部件302b为液压缸,第一检测元件401、第二检测元件402、第三检测元件403和第四检测元件404为压力传感器。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中厚板钢板6平直度的调节控制方法,包括: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高中厚板钢板6平直度的调节控制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110至步骤S14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110,中厚板通过辊系2进入矫直机1进行钢板6的矫直作业。
步骤S120,检测模组4获取辊系2入口侧与出口侧的压力值,控制模块5根据检测模组4获取的压力值,确定入口侧的第一压力差值与出口侧的第二压力差值。
示例性的,第一检测元件401获取第一调节部件301a对上轧辊施加的第一压力值,通过第二检测元件402获取第二调节部件301b对上轧辊施加的第二压力值,根据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确定矫直机1入口侧上轧辊轴向上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第一压力差值;第三检测元件403获取第三调节部件302a对上轧辊施加的第三压力值,通过第四检测元件404获取第四调节部件302b对上轧辊施加的第四压力值,根据第三压力值和第四压力值,确定矫直机1出口侧上轧辊轴向上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第二压力差值。
步骤S130,将第一压力差值与第二压力差值分别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值与第二比较结果值,基于第一比较结果值或第二比较结果值,确定调节模组3的调节参数。
示例性的,控制模块5通过将第一压力差值、第二压力差值分别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和第二比较结果,根据第一比较结果,确定第一调节组件301的第一调节参数,通过第一调节参数控制第一调节部件301a和第二调节部件301b执行调节动作,使第一调节部件301a、第二调节部件301b施加在入口侧上辊201轴向两端的矫直力差值控制在10吨以内;根据第二比较结果,确定第二调节组件302的第二调节参数,通过第二调节参数控制第三调节部件302a和第四调节部件302b执行调节动作,使第三调节部件302a、第四调节部件302b施加子啊出口侧上辊201轴向两端的矫直力差值控制在10吨以内,从而让钢板6在矫直过程受到的两侧矫直变形力始终处于均衡的状态,实现钢板6内部的残余应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从而提高了钢板6矫直后的平直度。
步骤S140,控制模块5根据调节参数,控制调节模组3执行调节动作,以调节矫直机1入口侧或出口侧的矫直力。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检测模组4获取辊系2入口侧与出口侧的压力值,控制模块5根据检测模组4获取的压力值,确定入口侧的第一压力差值与出口侧的第二压力差值,至少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40。
步骤S210,通过第一检测元件401、第二检测元件402获取矫直机1入口侧上辊201沿轴向上的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压力值。
步骤S220,控制模块5根据第一检测元件401获取的压力值与第二检测元件402获取的压力值,计算得到第一压力差值。
步骤S230,通过第三检测元件403、第四检测元件404检测矫直机1出口侧上辊201沿轴向上的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压力值。
步骤S240,控制模块5根据第三检测元件403获取的压力值与第四检测元件404获取的压力值,计算得到第二压力差值。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第一压力差值与第二压力差值分别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值与第二比较结果值,基于第一比较结果值或第二比较结果值,确定调节模组3的调节参数,至少包括步骤S310至步骤S360。
步骤S310,控制模块5将第一压力差值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步骤S320,基于第一比较结果,确定调节模组3的第一调节参数。
步骤S330,第一调节部件301a与第二调节部件301b根据第一调节参数调整矫直机1入口侧上辊201的压力,以调节矫直机1入口侧对中厚板的矫直力。
步骤S340,控制模块5将第二压力差值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步骤S350,基于第二比较结果,确定调节模组3的第二调节参数。
步骤S360,第三调节部件302a与第四调节部件302b根据第二调节参数调整矫直机1出口侧上辊201的压力,以调节矫直机1出口侧对中厚板的矫直力。
工作原理,通过将中厚板钢板6放入矫直机1,中厚板通过矫直机1辊系2从矫直机1入口侧进入矫直机1进行矫直作业,并从矫直机1出口侧输出中厚板,通过检测模组4检测入口侧辊系2轴向两端和出口侧辊系2轴向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压力值,并将检测到的压力值反馈至控制模块5,由控制模块5计算入口侧辊系2轴向两端之间的压力差值或出口侧辊系2轴向两端之间的压力差值,并将压力差值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调节模组3的调节参数,调节模组3根据调节参数调整矫直机1辊系2轴向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力差值,使钢板6在矫直过程中整个板面处于均衡的变形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厚板的平整度,进而减小中厚板由于压力差异造成的残余应力,从而降低中厚板矫直后的成品在后期剪切或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瓢曲问题的有益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矫直机;
辊系,设置在所述矫直机上,所述辊系用于对中厚板施加矫直力;
调节模组,设置在所述辊系上,所述调节模组用于调节所述辊系对中厚板施加的矫直力;
检测模组,设置在所述调节模组上,用于检测所述调节模组对所述辊系施加的压力;
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矫直机操作界面,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调节模组调节对所述辊系施加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系包括上辊和下辊,所述上辊包括至少两根上轧辊,至少两根所述上轧辊沿所述矫直机的传动方向均匀排列,所述下辊包括至少两根下轧辊,至少两根所述下轧辊沿所述矫直机的传动方向均匀排列,相邻的所述上轧辊与所述下轧辊沿所述矫直机的传动方向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组设置在所述上辊,所述调节模组用于调节所述上辊对中厚板的压力,以调节所述辊系对中厚板施加的矫直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组包括沿所述矫直机传动方向依序设置的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矫直机入口侧的矫直力,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矫直机出口侧的矫直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沿所述矫直机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部件和第二调节部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沿所述矫直机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三调节部件和第四调节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模组上的第一检测元件、第二检测元件、第三检测元件和第四检测元件,所述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所述调节模组对所述上辊施加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件、所述第二调节部件、所述第三调节部件和所述第四调节部件为液压缸,所述第一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检测元件、所述第三检测元件和所述第四检测元件为压力传感器。
8.一种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中厚板通过所述辊系进入矫直机进行钢板的矫直作业;
所述检测模组获取所述辊系入口侧与出口侧的压力值,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模组获取的压力值,确定所述入口侧的第一压力差值与所述出口侧的第二压力差值;
将所述第一压力差值与所述第二压力差值分别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值与第二比较结果值,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值或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值,确定所述调节模组的调节参数;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调节参数,控制所述调节模组执行调节动作,以调节所述矫直机入口侧或出口侧的矫直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组获取所述辊系入口侧与出口侧的压力值,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模组获取的压力值,确定所述入口侧的第一压力差值与所述出口侧的第二压力差值,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检测元件获取所述矫直机入口侧上辊沿轴向上的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压力值;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元件获取的压力值与第二检测元件获取的压力值,计算得到第一压力差值;
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元件、所述第四检测元件检测所述矫直机出口侧上辊沿轴向上的两端与中厚板之间的压力值;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三检测元件获取的压力值与第四检测元件获取的压力值,计算得到第二压力差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压力差值与所述第二压力差值分别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值与第二比较结果值,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值或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值,确定所述调节模组的调节参数,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压力差值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得到所述第一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调节模组的第一调节参数;
所述第一调节部件与所述第二调节部件根据所述第一调节参数调整所述矫直机入口侧上辊的压力,以调节所述矫直机入口侧对中厚板的矫直力;
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二压力差值与预设的标准压力差值进行比较,得到所述第二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调节模组的第二调节参数;
所述第三调节部件与所述第四调节部件根据所述第二调节参数调整所述矫直机出口侧上辊的压力,以调节所述矫直机出口侧对中厚板的矫直力。
CN202310499456.6A 2023-05-04 2023-05-04 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4601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9456.6A CN116460171A (zh) 2023-05-04 2023-05-04 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9456.6A CN116460171A (zh) 2023-05-04 2023-05-04 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0171A true CN116460171A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84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99456.6A Pending CN116460171A (zh) 2023-05-04 2023-05-04 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601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81361B2 (ja) 金属ストリップの矯正方法
DE69637428T2 (de) Verfahren zum Messen von Bandprofil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von kontinuierlichen Walzen
KR101559159B1 (ko) 롤러 레벨러 및 판재의 교정 방법
RU2741942C1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ланшетностью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й подложки с применением прокатки под низким давлением
JP2016078057A (ja) スラブのキャンバー抑制方法及びキャンバー抑制装置、並びにスラブのガイド装置
JP2008229639A (ja) 鋼矢板の矯正方法および鋼矢板用矯正装置
CN116460171A (zh) 提高中厚板钢板平直度的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8158365A (ja) 熱間圧延方法及び熱間圧延装置
KR102440768B1 (ko) 후강판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RU2685308C2 (ru) Способ бокового обжат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окового обжатия
JP2976834B2 (ja) 圧延チャン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17006941A (ja) ローラーレベラの零点調整方法
DE112016005878B4 (de) Bandform-korrektu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JP7067541B2 (ja) 圧延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JPH01181901A (ja) 金属材の熱間圧延方法
JP3211709B2 (ja) 形鋼の製造方法
TWI788985B (zh) 鋼板樁的矯正裝置、矯正方法以及鋼板樁的製造方法
JP7103329B2 (ja) 圧延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JPS61169110A (ja) 圧延材の板反り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211710B2 (ja) 形鋼の製造方法
TW202404715A (zh) 冷軋機的軋製條件設定方法、冷軋方法、鋼板的製造方法、冷軋機的軋製條件設定裝置及冷軋機
TWI505879B (zh) Roller straightening machine and plate correction method
JP2016182636A (ja) 熱間圧延ラインおよび熱間圧延ラインの制御方法
CN115087504A (zh) 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轧制设备以及轧制装置的运转方法
JP2001009502A (ja) スラブ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