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57524A - 干燥机 - Google Patents

干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57524A
CN116457524A CN202180077654.2A CN202180077654A CN116457524A CN 116457524 A CN116457524 A CN 116457524A CN 202180077654 A CN202180077654 A CN 202180077654A CN 116457524 A CN116457524 A CN 116457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er
air
unit
cabine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76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廉昌倍
李妍珠
车惠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0346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20069779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1/01498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08146A1/ko
Publication of CN116457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75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干燥机包括:机柜;滚筒,设置在机柜内以接收待干燥的物体;第一开口,设置在机柜的前部使得待干燥的物体能够被放入滚筒中;热交换器,设置在机柜内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二开口,设置在机柜的前部;以及除湿单元。除湿单元将外部空气提供到热交换器,并使提供到热交换器的空气从热交换器循环到滚筒并从滚筒排出到除湿单元。从滚筒排出到除湿单元的空气通过除湿单元排出到机柜的外部。

Description

干燥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干燥机,例如能够执行除湿功能的干燥机。
背景技术
干燥机包括将热空气(例如高温且干燥的空气)吹送到滚筒中以干燥容纳在滚筒中的物体的装置。作为干燥机的一般示例,用于干燥洗涤过的湿衣物的干衣机被广泛使用。
一般而言,干衣机可以在房屋中的单独的洗衣房或杂物间中安装和使用。洗衣房或杂物间可能没有窗户或者可能是小的,从而无法进行良好的通风。当洗衣房或杂物间中的湿度高时,安装在那里的干衣机可能被腐蚀,并且高的湿度可能给使用该房间的用户带来不适。
干燥机可以利用制冷剂循环来干燥待干燥的物体。例如,干燥机可以从流出滚筒的潮湿空气去除湿气,升高空气的温度,然后使空气返回到滚筒以用于循环。也就是,由于干燥机通过空气循环的过程来干燥待干燥的物体,所以闭合的流动路径形成在主体内部。
除湿机包括用于去除湿气的装置。除湿机从除湿机的外部抽吸空气,去除湿气,升高空气的温度,然后将除湿后的空气排出到外部。也就是,开放的流动路径形成在除湿机内部。
可以安装除湿机以控制其中安装干燥机的空间的湿度,但是洗衣房或杂物间可能是相对小的,因此用于除湿机的安装空间可能不够。此外,购买单独的除湿机是非常低效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干燥机,其不仅能够干燥待干燥的物体而且能够对周围空间进行除湿。
此外,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干燥机,其能够容易地识别除湿单元是否被安装,该除湿单元被安装以便使干燥机运行除湿模式。
此外,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干燥机,其能够在用于干燥衣物的干燥模式和用于室内除湿的除湿模式之间容易地切换。
技术方案
这里描述了一种干燥机,该干燥剂包括:机柜;滚筒,设置在机柜内以容纳待干燥的物体;第一开口,设置在机柜的前侧(或前表面)上以使待干燥的物体能够被放入滚筒中;热交换器,设置在机柜内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二开口,设置在机柜的前侧(或前表面)上,通过第二开口可接近热交换器;以及除湿单元,通过第二开口可安装到机柜。除湿单元可以配置为将从滚筒排出的空气排出到机柜的外部并将外部空气供应到热交换器。除湿单元可以包括入口端口,该入口端口设置在除湿单元的前侧上以允许空气通过第二开口被引入。除湿单元可以包括排出端口,该排出端口设置在除湿单元的后侧上以将通过入口端口引入的空气引导到热交换器。引导到热交换器的空气可以从热交换器循环到滚筒中并从滚筒排出。除湿单元可以包括吸入端口,该吸入端口设置在除湿单元的侧面上以允许从滚筒排出的空气被引入吸入端口中。除湿单元可以包括出口端口,该出口端口设置在除湿单元的前侧上以允许通过吸入端口引入到出口端口中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排出。除湿单元可以包括引导件,该引导件设置为分隔从入口端口延伸到排出端口的第一流动路径和从吸入端口延伸到出口端口的第二流动路径。
根据前面的段落,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可以彼此相邻地(例如,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
根据前面的段落,滚筒可以可旋转地布置在机柜中,干燥机还可以包括风扇,该风扇布置在从滚筒的入口到吸入端口的流动路径的中间。
根据前面的段落,相对于穿过第一开口的中心的垂直线,出口端口可以设置得比入口端口更靠近垂直线。
根据前面的段落,引导件可以包括弯曲部分以在第二流动路径中形成弯曲区段。
根据前面的段落,干燥机还可以包括排出肋,该排出肋设置为水平地从引导件突出以至少部分地将第二流动路径划分成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
根据前面的段落,入口端口可以设置在出口端口的右侧。入口端口可以包括在倾斜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入口引导肋,所述多个入口引导肋设置在入口端口中以允许空气从右下方向被引入。出口端口可以包括在倾斜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出口引导肋,所述多个出口引导肋设置在出口端口中以允许空气排出到左上方向。
根据前面的段落,除湿单元还可以包括设置为过滤掉通过入口端口引入的空气中的异物的抽吸过滤器和设置为过滤掉将通过排出端口排出的空气中的异物的排气过滤器中的至少一个。也就是,除湿单元可以包括抽吸过滤器、排气过滤器、或者抽吸过滤器和排气过滤器两者。
根据前面的段落,除湿单元可以包括识别部分,该识别部分配置为允许干燥机检测是否安装除湿单元。例如,干燥机可以配置为基于识别部分检测除湿单元是否安装到机柜。
根据前面的段落,由入口端口占据的面积和由出口端口占据的面积可以是相同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一种干燥机可以包括:机柜;滚筒,可旋转地设置在机柜内以容纳待干燥的物体;第一开口,设置在机柜的前侧(或前表面)上以使待干燥的物体能够被放入滚筒中;热交换器,设置在机柜内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二开口,设置在机柜的前侧(或前表面)上,通过第二开口可接近热交换器;以及除湿单元,通过第二开口可安装到机柜。除湿单元可以配置为将从滚筒排出的空气排出到机柜的外部并将外部空气供应到热交换器。除湿单元可以包括:入口端口,设置在除湿单元的前侧上以允许空气通过第二开口引入到排出端口中;以及排出端口,被提供为将通过入口端口引入到排出端口中的空气引导到热交换器。引导到热交换器的空气可以从热交换器循环到滚筒中并从滚筒排出。除湿单元还可以包括:吸入端口,被提供为允许从滚筒排出的空气被引入到吸入端口中;出口端口,设置在除湿单元的前侧上以允许通过吸入端口引入到出口端口中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排出;引导件,设置为分隔从入口端口延伸到排出端口的第一流动路径和从吸入端口延伸到出口端口的第二流动路径;以及突起,设置为在除湿单元安装到机柜的状态下突出超过机柜的前侧。也就是,当除湿单元安装到机柜时,突起向外突出超过机柜的前侧。
根据前面的段落,突起可以设置在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之间。
根据前面的段落,干燥机还可以包括配置为打开和关闭第二开口的单元盖,在安装了除湿单元的状态下单元盖不能被关闭。也就是,在除湿单元安装到机柜的状态下,单元盖处于打开位置并被突起防止移动到关闭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一种干燥机包括:机柜;滚筒,可旋转地设置在机柜内以容纳待干燥的物体;第一开口,设置在机柜的前侧(或前表面)上以使待干燥的物体能够被放入滚筒中;热交换器,设置在机柜内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二开口,设置在机柜的前侧(或前表面)上,通过第二开口可接近热交换器;以及除湿单元,通过第二开口可安装到机柜并从机柜可拆卸。除湿单元可以配置为将从滚筒排出的空气排出到机柜的外部并将外部空气供应到热交换器。除湿单元可以包括:入口端口;设置在除湿单元的前侧上以允许空气通过第二开口引入到入口端口中;以及排出端口,被提供为将通过入口端口引入到排出端口中的空气引导到热交换器。引导到热交换器的空气可以从热交换器循环到滚筒中并从滚筒排出。除湿单元还可以包括:吸入端口,被提供为允许从滚筒排出的空气被引入到吸入端口中;出口端口,设置在除湿单元的前侧上以允许通过吸入端口引入到出口端口中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排出到机柜的外部;以及引导件,设置为在除湿单元内形成流动路径。引导件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该第一位置引导件分隔从入口端口延伸到排出端口的第一流动路径和从吸入端口延伸到出口端口的第二流动路径,在该第二位置形成从吸入端口延伸到排出端口的第三流动路径。
根据前面的段落,引导件可以可旋转地设置(即引导件可以是可旋转的),并且引导件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旋转。
根据前面的段落,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可以彼此相邻地(例如,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一种干燥机包括:机柜;滚筒,可旋转地设置在机柜内以容纳待干燥的物体;第一开口,设置在机柜的前侧(或前表面)上以使待干燥的物体能够被放入滚筒中;热交换器,设置在机柜内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二开口,设置在机柜的前侧(或前表面)上,通过第二开口可接近机柜内的单元容纳部分;过滤单元,设置为通过第二开口可拆卸地安装在单元容纳部分上,并设置为提供第一流动路径,该第一流动路径设置为将从滚筒排出的空气供应到热交换器;以及除湿单元,设置为当过滤单元从机柜移除时可拆卸地安装在单元容纳部分上,并设置为提供第二流动路径和第三流动路径,该第二流动路径设置为将从滚筒排出的空气排出到机柜的外部,该第三流动路径设置为将外部空气供应到热交换器。也就是,除湿单元是与过滤单元可互换的。第一识别部分可以设置在过滤单元中,第二识别部分可以设置在除湿单元中。干燥机可以包括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配置为检测设置在过滤单元中的第一识别部分,并且可以对应于第一识别部分。干燥机可以包括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配置为检测设置在除湿单元中的第二识别部分,并且可以对应于第二识别部分。
根据前面的段落,干燥机还可以包括配置为打开和关闭第二开口的单元盖,在安装了除湿单元的状态下单元盖不能被关闭。
根据前面的段落,除湿单元还可以包括设置为分隔第二流动路径和第三流动路径的引导件。
根据前面的段落,干燥机还可以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配置为基于从第二传感器接收到的信息(例如信号)来确定是否使用除湿单元执行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一种干燥机包括机柜、设置在机柜内的滚筒、设置在机柜内的热交换器、以及除湿单元。除湿单元可以配置为经由设置在除湿单元中的第一流动路径将空气从机柜外部引入到热交换器,以降低空气的湿度。例如,空气可以经由设置在除湿单元的前侧上的入口端口从外部引入,并可以经由设置在除湿单元的后侧上的排出端口排出到热交换器。除湿单元可以配置为经由滚筒接收已经经过热交换器的具有降低的湿度的空气,并经由设置在除湿单元中并与第一流动路径隔开的第二流动路径将接收到的具有降低的湿度的空气排出到机柜的外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一种干燥机包括机柜、设置在机柜内的滚筒、设置在机柜内的热交换器、以及除湿单元。除湿单元可以包括:从除湿单元的入口端口延伸的第一流动路径,外部空气将通过第一流动路径引入除湿单元中;以及除湿单元的排出端口,经由入口端口引入到除湿单元中的外部空气将从排出端口排出到热交换器。除湿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二流动路径,该第二流动路径与第一流动路径隔开并从除湿单元的吸入端口延伸到除湿单元的出口端口,其中吸入端口用于接收已经经过热交换器并从滚筒排出的空气,出口端口用于将吸入端口接收到的空气排出到机柜的外部。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一种除湿单元能够安装到具有机柜、热交换器和滚筒的干燥机。除湿单元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的前侧上的入口端口,当除湿单元安装到干燥机时,入口端口允许机柜外部的空气通过机柜的开口被引入入口端口中;设置在本体的后侧上的排出端口,当除湿单元安装到干燥机时,排出端口将通过入口端口引入到排出端口中的空气引导到热交换器;设置在本体的侧面上的吸入端口,当除湿单元安装到干燥机并且从排出端口引导到热交换器的空气从热交换器循环到滚筒中并从滚筒排出时,吸入端口允许从滚筒排出的空气被引入吸入端口中;以及设置在本体的前侧上的出口端口,当除湿单元安装到干燥机时,出口端口允许通过吸入端口引入到出口端口中的空气通过机柜的开口排出。除湿单元还可以包括引导件,该引导件设置为分隔从入口端口延伸到排出端口的第一流动路径和从吸入端口延伸到出口端口的第二流动路径。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一种干燥机包括机柜、设置在机柜内的滚筒、设置在机柜内的热交换器、控制器、多个传感器以及能够安装除湿单元或过滤单元的容纳部分。控制器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可由处理器运行的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响应于从所述多个传感器当中的第一传感器接收到指示安装了除湿单元的信息,指令可以包括将干燥机切换到除湿模式。例如,响应于从所述多个传感器当中的第二传感器接收到指示安装了过滤单元的信息,指令可以包括将干燥机切换到干燥模式。例如,响应于从所述多个传感器当中的第三传感器接收到指示滚筒不为空同时干燥机处于除湿模式的信息,指令可以包括防止执行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例如,响应于从第四传感器接收到指示引导件的位置的信息,指令可以包括基于引导件的位置切换到除湿模式或干燥模式。
有益效果
干燥机可以执行除湿功能以及干燥功能。
此外,干燥机可以容易地识别是否安装了除湿单元。
此外,干燥机可以容易地在干燥模式和除湿模式之间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视图。
图2是安装有过滤单元的干燥机的垂直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干燥机的过滤单元的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过滤单元的剖视图。
图5是安装有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的干燥机的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干燥机的垂直剖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干燥机的基座的视图。
图8是图5所示的除湿单元的视图。
图9是当从不同的方向观看时图8所示的除湿单元的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分解图。
图11是图8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剖视图。
图12是图8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前盖的视图。
图13是沿着图12的线A-A截取的前盖的剖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2的线B-B截取的前盖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的视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分解图。
图17是示出图15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引导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图15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引导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控制器和单元传感器的图。
图20是安装有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的干燥机的视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干燥机的垂直剖视图。
图22是图20所示的干燥机的基座的视图。
图23是图20所示的除湿单元的视图。
图24是当从不同的方向观看时图23所示的除湿单元的视图。
图25是图23所示的除湿单元的俯视平面图。
图26是图23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前视图。
图27是图23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后视图。
图28是图23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左侧视图。
图29是图23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右侧视图。
图30是图23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剖视图。
图31是图23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垂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公开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和附图中示出的配置仅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修改。
此外,在本公开的附图中示出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执行基本上相同功能的元件或部件。
此外,这里使用的术语用于描述实施方式,不旨在限制和/或约束本公开。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示。在本公开中,术语“包括”、“具有”等用于指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当在本公开中陈述一个元件“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时,该表述涵盖直接连接或直接联接的示例,以及在其间插置有另一元件的情况下的连接或联接的示例。
将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在这里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项目的多种组合或多个相关项目当中的任意一项。例如,表述或短语“A和/或B”的范围包括项目“A”、项目“B”以及项目“A和B”的组合。
此外,表述或短语“A和B中的至少一个”的范围旨在包括以下的所有:(1)A中的至少一个,(2)B中的至少一个,以及(3)A中的至少一个和B中的至少一个。例如,表述或短语“A、B和C中的至少一个”的范围旨在包括以下的所有:(1)A中的至少一个,(2)B中的至少一个,(3)C中的至少一个,(4)A中的至少一个和B中的至少一个,(5)A中的至少一个和C中的至少一个,(6)B中的至少一个和C中的至少一个,以及(7)A中的至少一个、B中的至少一个和C中的至少一个。
在下文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干燥机1和2可以用于干燥和/或护理衣服、鞋子、杂货等。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视图。图2是安装有过滤单元的干燥机的垂直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干燥机的过滤单元的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过滤单元的剖视图。
参照图1,沿着X轴的方向可以被定义为前后方向,沿着Y轴的方向可以被定义为左右方向,沿着Z轴的方向可以被定义为上下方向。此外,以下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是基于附图定义的,并且每个部件的形状和位置不受这些术语限制。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干燥机1包括机柜10。机柜10可以包括前表面11、上(顶)表面12、第一(右)侧表面13、与第一(右)侧表面13相反的第二(左)侧表面(在图1和图2中不可见)、后表面14以及下(底)表面15,并可以被提供为基本上长方体形状。机柜10可以形成干燥机1的主体。
机柜10可以提供有排水箱16。例如,排水箱16可以提供在机柜10的前表面11的上部上。排水箱16可以储存由稍后将描述的制冷剂循环的操作产生的冷凝水。
机柜10可以提供有用于操纵或控制干燥机的操作的操纵器17。例如,操纵器17也可以被称为用户界面或控制面板。例如,操纵器17可以提供在机柜10的前表面11的上部上。如图1所示的操纵器17包括旋转开关17a、显示器17b和按钮17c。旋转开关17a可以由用户抓握和旋转从而允许用户选择干燥机1的模式。显示器17b可以被提供为显示干燥机1的操作状态和/或用户的操纵状态。显示器17b可以配置为经由触摸敏感界面接收触摸输入。按钮17c可以由用户按压从而允许用户选择干燥机1的模式。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旋转开关17a、显示器17b和按钮17c的示例,各种操纵或者输入方法和装置可以被实现以控制干燥机的操作。例如,干燥机的操作可以通过语音输入、经由远程装置(诸如智能电话或计算机等)无线地等控制。此外,尽管图1示出操纵器17提供在前表面11的上部上,但是操纵器17可以提供在另一位置,例如在上表面12上。
机柜10可以包括基座60。基座60可以提供在机柜10的下部中以形成下表面15。被提供为支撑机柜10的腿19可以提供在下表面15上。
干燥机1包括滚筒20,滚筒20被提供为容纳待干燥的物体。滚筒20可以包括滚筒的入口,待干燥的物体被放置到该入口中。滚筒20可以可旋转地设置在机柜10内。
干燥机1可以包括配置为使滚筒20旋转的驱动器。参照图7(和图21),驱动器可以包括安装在基座60上的驱动电机31、由驱动电机31旋转的滑轮32、以及被提供为通过将滑轮32连接到滚筒20而将驱动电机31的动力传递给滚筒20的传送带33。
参照图2,滚筒20可以包括入口21和出口22,空气通过入口21被引入滚筒20的内部空间23中,空气通过出口22从滚筒20的内部空间23排出到滚筒20的外部。入口21可以形成在滚筒20的一侧上,出口22可以形成在滚筒20的另一侧上。例如,入口21可以是滚筒20的后侧开口,出口22可以是滚筒20的前侧开口。例如,滚筒20的前侧开口可以是滚筒的入口。
高温且干燥的空气可以通过入口21引入滚筒20中以干燥待干燥且容纳在滚筒20中的物体。此外,在干燥了待干燥物体之后含有大量湿气的空气可以通过出口22从滚筒20排出。
多个升降器24可以设置在滚筒20内。升降器24升高和降下待干燥的物体,以允许物体在滚筒20内的空间中漂浮或行进的同时与热空气接触。
第一开口(或入口)25形成在机柜10的前侧上以允许用户将待干燥的物体放入滚筒20中,配置为打开和关闭第一开口25的门30可以安装在其上。门30可以铰链联接到第一开口25的一侧以是可旋转的。
基座60可以设置在滚筒20下方。参照图7,形成制冷剂循环的热交换器70、压缩机73、膨胀装置74等可以安装在基座60上。此外,风扇80、驱动电机31和滑轮32可以安装在基座60上。基座盖75可以提供在基座60的上部上以覆盖热交换器70等。例如,基座盖75可以与基座60一起形成管道结构。
风扇80可以提供在基座60上。风扇80可以产生吹送力以形成空气流动路径。例如,风扇80可以在径向方向上排出空气。为此,风扇80可以包括形成在中心的旋转轴83和绕旋转轴83在圆周方向上形成的多个叶片84。
如图7所示,风扇80可以与稍后将描述的除湿单元100和200相邻地设置。例如,风扇80可以设置在将滚筒20连接到除湿单元100和200的流动路径上。例如,风扇80可以设置在将滚筒的入口连接到稍后将描述的除湿单元100和200的吸入端口112和212的流动路径上。例如,风扇80可以设置在将滚筒的入口连接到除湿单元100和200的吸入端口112和212的流动路径的中间(见图11和图17)。此外,风扇80的排出侧82可以设置为面对除湿单元100和200的吸入端口112和212。因此,从滚筒20排出的空气可以通过风扇80的吹送力而被容易地引入到除湿单元100和200中,并且引入的空气可以通过除湿单元内的出口流动路径180和280而被容易地排出到机柜10的外部。结果,风扇80可以用于将通过与热交换器70进行热交换而除湿的空气容易地排出到机柜10的外部。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风扇80可以设置在允许空气顺畅流动的任何位置。例如,如图21所示,风扇80可以在基座60上提供在热交换器70的后侧。
在机柜10内,可以形成用于加热和冷凝空气的制冷剂循环。制冷剂可以在包括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一系列过程中循环。例如,制冷剂循环可以包括热交换器70、压缩机73和膨胀装置74。热交换器70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可以包括蒸发器71和冷凝器72。
压缩机73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且高压的状态并排出高温且高压的制冷剂,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冷凝器72中。冷凝器72可以冷凝压缩后的制冷剂并通过冷凝过程向周围环境释放热。此外,膨胀装置74使在冷凝器72中冷凝的高温且高压的制冷剂膨胀到低压状态。蒸发器71可以使膨胀后的制冷剂蒸发并通过蒸发过程从周围空气移除热。
当待干燥的物体被放入干燥机中并且干燥机在干燥模式下操作时,从滚筒20排出的高温且高湿的空气可以经过蒸发器71。因此,从滚筒20排出的高温且高湿的空气可以在经过蒸发器71的同时被冷却,因此高温且高湿的空气可以变为低温且干燥的空气。此时,当高温且高湿的空气在蒸发器71中被冷却时,可以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可以移动到排水箱16或被排放到机柜10的外部。此外,经过了蒸发器71的低温且干燥的空气可以经过冷凝器72。因此,从蒸发器71排出的低温且干燥的空气在经过冷凝器72的同时被加热,因此低温且干燥的空气可以变成高温且干燥的空气。高温且干燥的空气可以通过入口21被引入滚筒20中以干燥待干燥的物体。当空气干燥待干燥的物体时,含有大量湿气的高温且高湿的空气可以通过出口22排出。排出的空气可以再次经过蒸发器71。换言之,空气可以在机柜10内循环的同时干燥容纳在滚筒20中的待干燥的物体。
一般地,在干燥模式下,可以在干燥机1的机柜10内形成闭合流动路径。闭合流动路径可以是被提供为使机柜的内部空气通过热交换器70和滚筒20循环的空气移动路径(参照图2中的箭头)。闭合流动路径可以不与机柜10的外部连通,从而防止机柜10外部的空气流入或流出。也就是,空气的流动可以形成闭合回路。
参照图1,干燥机1包括提供在机柜10的前表面11上的第二开口65,以接近热交换器70。例如,第二开口65可以提供在机柜10的前表面11的下部处。稍后将描述的除湿单元100和200以及过滤单元50可以通过第二开口65安装到机柜10的内部。例如,除湿单元100和200以及过滤单元50可以通过第二开口65可拆卸地安装到形成在机柜10内的单元容纳部分61。也就是,除湿单元100和200或过滤单元50可以安装在单元容纳部分61上,并且除湿单元100和200以及过滤单元50可以被提供为彼此可互换。例如,当除湿单元100和200安装在单元容纳部分61上时,干燥机1可以执行用于对周围空间除湿的除湿模式(除湿操作)。当过滤单元50安装在单元容纳部分61上时,干燥机1可以执行用于干燥待干燥的物体(诸如衣服)的干燥模式(干燥操作)。此外,单元盖40可以提供在机柜10的前表面上以打开和关闭第二开口65。
在单元盖40关闭第二开口65的状态下,单元盖40的前表面和机柜10的前表面11彼此连接以形成平滑连接的表面而没有台阶差。例如,机柜10的前表面11和单元盖40的外表面可以彼此平齐。在过滤单元50或除湿单元100和200未安装到机柜10的内部的状态下,用户可以通过第二开口65接近热交换器70。当干燥机被长时间使用时,诸如棉绒的异物可能附着到热交换器,用户可以通过第二开口65去除这些异物。因此,第二开口65的位置可以用于允许通过单个开口接近过滤单元50、除湿单元100和200以及热交换器70。
单元盖40可以包括联接突起41。联接突起41可以从单元盖40的内表面突出。机柜10可以包括对应于联接突起41的联接槽63。当联接突起41联接到联接槽63时,单元盖40可以处于关闭状态。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机柜10可以包括联接突起,单元盖40可以包括联接槽。也就是,机柜10和单元盖40的联接可以被提供为各种形式。
此外,单元盖40可以包括联接铰链42,联接铰链42提供旋转轴以允许单元盖40绕机柜10旋转。联接铰链42可以提供在单元盖40的下部。机柜10可以包括对应于联接铰链42的联接铰链安装部分62。联接铰链42可以通过联接到联接铰链安装部分62而旋转,并且由于其旋转,其中安装除湿单元100和200或过滤单元50的空间(也就是,单元容纳部分61)可以被打开和关闭。如图1所示,单元盖40绕对应于Y方向的轴线可旋转,其中该轴线穿过第二开口65的下部。然而,作为另一示例,单元盖40可以绕对应于Y方向的轴线可旋转,其中该轴线穿过第二开口65的上部,或者单元盖40可以绕对应于Z方向的轴线可旋转,其中该轴线穿过第二开口65的左侧或右侧。
参照图2,过滤单元5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干燥机1。例如,过滤单元50可以通过第二开口65可拆卸地安装在机柜10的内部上。过滤单元50可以安装到单元容纳部分61或从单元容纳部分61移除。过滤单元50可以防止空气从闭合流动路径逸出。也就是,过滤单元50可以防止干燥机1的干燥效率下降。过滤单元50可以设置在基座60上。
参照图3,过滤单元50可以包括本体51。过滤单元50可以包括联接到本体51的前侧的前盖52。
本体51可以被提供为基本上盒形。通过其引入空气的入口58和通过其排出空气的出口59可以形成在本体51中(见图4)。例如,出口59可以提供在后侧上,入口58可以提供在侧面上。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尽管入口58在图4中被示出为提供在左侧上,但是入口58可以提供在右侧上。例如,从滚筒20排出的高温且高湿的空气可以通过入口58引入到过滤单元50中。此外,引入到过滤单元50中的高温且高湿的空气可以通过出口59排出并朝向热交换器70移动。
分隔壁55被提供为允许入口58与出口59连通,并被提供为在本体51内部形成流动路径50a。流动路径50a可以是闭合流动路径的部分区域。分隔壁突起55a可以形成在分隔壁55上。分隔壁突起55a可以通过调节流入热交换器70中的空气的流速来改善流动均匀性。如图4所示,在一示例中,分隔壁突起55a从分隔壁55的后侧在朝向本体51的后侧的方向上延伸。例如,分隔壁突起55a可以形成为直的或者可以是弯曲的。
过滤构件57可以提供在过滤单元50的本体51的后侧。过滤构件57可以过滤掉流入热交换器70中的空气中的异物。过滤构件57可以包括过滤器框架57a和安装在过滤器框架57a上的过滤器57b。例如,过滤器57b可以包括羊毛(布)材料、PET材料和钢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过滤器57b可以包括(1)羊毛(布)材料,(2)PET材料,(3)钢材料,(4)羊毛(布)材料和PET材料,(5)羊毛(布)材料和钢材料,(6)PET材料和钢材料,或(7)羊毛(布)材料、PET材料和钢材料。
固定构件53可以提供在过滤单元50的前盖52的前表面上。固定构件53可以将过滤单元50固定到干燥机1。此外,抓握槽56可以提供在前盖52的前表面上。抓握槽56可以由用户抓握,从而允许用户容易地将过滤单元50安装到干燥机1或从干燥机1移除过滤单元50。
过滤单元50可以提供有第一识别部分54。例如,第一识别部分54可以提供在前盖52的右上侧上。配置为检测第一识别部分54的第一传感器410a(参照图19)可以提供在安装有过滤单元50的干燥机1中。例如,第一识别部分54可以是磁体。稍后将描述第一识别部分54的更多细节。本公开不限于第一识别部分54位于前盖52的右上侧。例如,第一识别部分54可以位于除了前盖52的右上侧之外的位置,例如前盖52的左上侧。第一识别部分54可以位于过滤单元50的其它位置,只要第一识别部分54能够被第一传感器410a检测到。
当过滤单元50安装到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干燥机1时,干燥机1可以执行干燥操作(干燥模式)。例如,当第一传感器410a检测到第一识别部分54时,控制器400可以控制干燥机的操作以执行干燥模式。然而,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干燥机1中,过滤单元50可以不被包括在干燥机1中。换言之,即使当没有安装过滤单元50时,干燥机1也可以执行干燥模式。
图5是安装有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的干燥机的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干燥机的垂直剖视图。图7是图5所示的干燥机的基座的视图。图8是图5所示的除湿单元的视图。图9是当从不同的方向观看时图8所示的除湿单元的视图。图10是图8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分解图。图11是图8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剖视图。
参照图5,除湿单元100和20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干燥机1。除湿单元100和200可以通过提供在机柜10的前表面中的第二开口65安装到机柜10的内部。此外,除湿单元100和200可以代替过滤单元50安装在干燥机1中。也就是,除湿单元100和200以及过滤单元50可以被提供为彼此可互换的。换言之,用户可以根据要使用的功能(除湿模式或干燥模式)将除湿单元100和200或过滤单元50安装到干燥机1。例如,在过滤单元50与机柜10分离的状态下,除湿单元100和20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单元容纳部分61。此外,除湿单元100和20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60上。
如图6和图7所示,除湿单元100和200可以提供在基座60上。例如,除湿单元100和20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基座60。
例如,当除湿单元100和200安装在干燥机1上时,干燥机1可以包括开放流动路径。开放流动路径可以是外部空气被吸入干燥机1中、经过热交换器70和滚筒20、然后被排出到干燥机1的外部的空气移动路径(参照图6中的箭头)。可选地,开放流动路径可以是外部空气被吸入干燥机1中、经过热交换器70、然后被排出到干燥机1的外部的空气移动路径。开放流动路径的两端(入口端口121和出口端口122,在图8中示出,稍后将描述)可以分别与机柜10的外部连通,并且空气的流动可以形成开放回路。
参照图2和图6,当除湿单元100和200在去除过滤单元50之后安装到干燥机1时,闭合流动路径可以切换到开放流动路径。因此,干燥机1可以执行除湿操作(即在除湿模式下操作)。也就是,干燥机可以从干燥模式切换到除湿模式。
在下文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100。
参照图8,除湿单元100可以包括本体110。除湿单元100可以包括第一腔室165和第二腔室175。第一腔室165提供第一流动路径170,其用于使来自机柜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65供应给热交换器70。第二腔室175提供第二流动路径180,其用于使从热交换器70排出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65排出。所述腔室可以可选地被称为隔室或分隔空间。本体110可以被提供为基本上盒形。除湿单元100包括入口端口121和出口端口122。入口端口121和出口端口122可以提供在本体110的前侧上。入口端口121被提供为通过第二开口65将空气从机柜10的外部引入第一腔室165中。出口端口122被提供为允许空气通过第二开口65从第二腔室175排出到机柜10的外部。例如,外部的高湿空气可以通过入口端口121被吸入干燥机1中,高温且干燥的空气可以通过出口端口122从干燥机1的内部排出到干燥机1的外部。
出口端口122可以设置在入口端口121的侧面或相邻侧上。例如,入口端口121和出口端口122可以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入口端口121和出口端口122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例如,图8中的Y-Z平面)上。根据本公开,当朝向干燥机1的前表面观看时,出口端口122可以设置在左侧,入口端口121可以设置在右侧。此布置结构取决于热交换器70相对于干燥机1的滚筒20位于哪一侧来确定,并且如图5所示,在当朝向干燥机1的前表面观看时热交换器70设置在滚筒20的右侧的结构中,出口端口122可以靠近滚筒20设置,并且入口端口121可以远离滚筒20设置,因此可以简化流动路径。换言之,为了促进从滚筒20排出的空气的流动,出口端口122靠近干燥机1的中心设置并且入口端口121靠近干燥机1的侧面设置可以是合适的。也就是,如图5所示,相对于穿过第一开口25的中心的垂直线P,出口端口122可以设置得比入口端口121更靠近垂直线P。
在本公开中,除湿单元100形成为具有宽的宽度W1和低的高度H1的长方体形状。也就是,宽度W1可以大于高度H1,因此将宽度W1分成两半并分别形成入口端口121和出口端口122是高效的。也就是,在除湿单元100的前表面上由入口端口121占据的面积和由出口端口122占据的面积可以大致相同,因此流入空气的流速和排出空气的流速可以相等。
排出端口111可以提供在除湿单元100的本体110的第一侧。例如,排出端口111可以形成在本体110的后侧上,该后侧面向朝着热交换器70的方向。排出端口111可以将通过入口端口121引入的外部空气引导到热交换器70。也就是,排出端口111可以与入口端口121连通。热交换器70可以设置在排出端口111的后侧,并且排出端口111可以设置为面对热交换器70。引入的外部空气可以是处于除湿之前的状态的空气,并且该空气可以是高湿空气(即具有高湿度的空气)。
吸入端口112可以提供在除湿单元100的本体110的第二侧。例如,入口端口112可以形成在本体110的侧面上。图9至图11示出吸入端口112形成在本体110的左侧上,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通过改变空气流动路径、基座结构等,吸入端口112可以形成在本体110的右侧上。根据本公开,在除湿单元100设置在滚筒20的右侧的结构中,可以通过将吸入端口112提供在除湿单元100的左侧上来形成顺畅的流动路径。吸入端口112可以与出口端口122连通以允许从滚筒20排出的空气通过出口端口122排出到外部。从滚筒20排出的空气可以是通过经过热交换器70而被除湿和加热的空气,因此高温且干燥的空气可以通过滚筒20排出。具体地,在根据本公开的干燥机1以除湿模式操作的状态下,滚筒20的内部是空的,这是合适的。因此,引入滚筒20的后侧中的高温且干燥的空气在通过滚筒20的入口排出的过程中实际上没有湿度的变化。
除湿单元100还可以包括抽吸过滤器140和排气过滤器150中的至少一个。也就是,除湿单元100可以包括抽吸过滤器140、排气过滤器150、或抽吸过滤器140和排气过滤器150两者。例如,抽吸过滤器140和排气过滤器15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除湿单元100的本体110上。抽吸过滤器140可以过滤掉流入除湿单元100中的异物,排气过滤器150可以过滤掉将排出到干燥机1的外部的异物。
抽吸过滤器140可以提供在入口端口121的后侧(提供到其后部)。例如,抽吸过滤器140可以提供在排出端口111中。抽吸过滤器14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本体110。被提供为安装抽吸过滤器140的过滤器轨117可以提供在本体110上。抽吸过滤器140可以包括过滤器框架141和安装在过滤器框架141上的过滤器142。抽吸过滤器140可以过滤掉通过入口端口121从机柜10的外部引入的空气中的异物。因此,在引入外部空气的状态下,可以防止异物进入热交换器70。例如,过滤器142可以包括羊毛(布)材料、PET材料和钢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过滤器142可以包括(1)羊毛(布)材料,(2)PET材料,(3)钢材料,(4)羊毛(布)材料和PET材料,(5)羊毛(布)材料和钢材料,(6)PET材料和钢材料,或(7)羊毛(布)材料、PET材料和钢材料。
排气过滤器150可以提供在出口端口122的后侧(提供到其后部)。例如,排气过滤器150可以提供在稍后将描述的出口流动路径180上。排气过滤器15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本体110。被提供为安装排气过滤器150的过滤器轨118可以提供在本体110上。排气过滤器150可以包括过滤器框架151和安装在过滤器框架151上的过滤器152。排气过滤器150可以过滤掉通过吸入端口112接收到本体110中的空气中的异物。因此,在空气被排出到外部的状态下,可以防止异物被排出到外部。例如,过滤器152可以包括羊毛(布)材料、PET材料和钢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过滤器152可以包括(1)羊毛(布)材料,(2)PET材料,(3)钢材料,(4)羊毛(布)材料和PET材料,(5)羊毛(布)材料和钢材料,(6)PET材料和钢材料,或(7)羊毛(布)材料、PET材料和钢材料。
除湿单元100包括提供在本体110内的引导件130,也称为壁部分或分隔件。参照图11,引导件130可以将本体110的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165和第二腔室175,第一腔室165和第二腔室175分别提供入口流动路径170和出口流动路径180。
入口流动路径170从入口端口121延伸到排出端口111。也就是,入口流动路径170是本体110中的通道,排出端口111和入口端口121通过该通道彼此连通。通过入口端口121引入本体110中的空气沿着入口流动路径170通过排出端口111供应到热交换器70。也就是,在除湿之前的空气可以沿着入口流动路径170输送到热交换器70。
出口流动路径180从吸入端口112延伸到出口端口122。也就是,出口流动路径180是本体110中的通道,吸入端口112和出口端口122通过该通道彼此连通。通过吸入端口112引入本体110中的空气沿着出口流动路径180通过出口端口122移动到机柜10的外部。也就是,通过经过热交换器70而被干燥的除湿后的空气可以沿着出口流动路径180排出到机柜10的外部。
另外,引导件130可以包括弯曲部分132。引导件130可以部分弯曲以允许入口流动路径170和出口流动路径180提供顺畅的空气流动。例如,参照图11,弯曲部分132可以在出口流动路径180上形成弯曲区段。引导件130可以弯曲使得入口流动路径170朝向本体110的后侧延伸。也就是,入口流动路径170的宽度可以在本体110的前到后的方向上增大。例如,随着弯曲部分132在朝向吸入端口112的方向上弯曲远离,入口流动路径170的宽度可以等于或对应于本体110在本体110的后侧处的宽度。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弯曲部分132可以例如更尖锐或更不尖锐地弯曲。由于引导件130包括弯曲部分132,所以空气可以被顺畅地引入或排出。
此外,如图9和图11所示,引导件130可以包括提供在出口流动路径180上的至少一个排出肋131。例如,排出肋131可以形成为从引导件130水平地突出。因此,排出肋131可以将出口流动路径180至少部分地分成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也就是,排出肋131可以部分地水平延伸跨越出口流动路径180(例如,如图9和图11所示),或者可以水平延伸跨越出口流动路径180以将出口流动路径180完全分成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排出肋131可以将通过吸入端口112接收到本体110的内部中的空气引导到出口端口122。也就是,排出肋131可以允许除湿后的空气容易地排出到外部。如图11所示,排出肋131设置在排气过滤器150的一侧,也就是,在吸入端口112和排气过滤器150之间。
例如,排出肋131可以具有从引导件130的侧表面突出的搁架的形式,使得排出肋131的面对引导件130的内侧具有与引导件130相同的曲率。排出肋131的背对引导件130的外侧也可以弯曲。排出肋131在本体110的垂直方向上的厚度或高度可以小于沿着引导件130延伸的排出肋131的宽度。作为一示例,多个排出肋131可以设置为从引导件130突出。例如,所述多个排出肋131可以垂直地堆叠并彼此间隔开。
例如,排出肋131可以防止可能在出口流动路径180中产生的涡旋。例如,在排气过滤器150提供在出口流动路径180上的状态下,沿着出口流动路径180朝向出口端口122移动的空气的方向可以由于排气过滤器150的阻力而改变到吸入端口112侧。也就是,随着涡旋产生,可能存在除湿后的空气无法顺畅排出的困难。为了缓解该困难,排出肋131可以有效地将从吸入端口112引入本体110中的空气朝向出口端口122引导,从而防止涡旋。结果,由于除湿后的空气被顺畅地排出,所以可以提高除湿效率。
例如,参照图6和图11对空气流动的描述如下。外部高湿空气(即在除湿之前的空气)可以通过入口端口121被引入除湿单元100的本体110中。引入的空气沿着提供在本体110中的入口流动路径170经过排出端口111。已经经过排出端口111的空气经过热交换器70。例如,经过排出端口111的空气在经过蒸发器71和冷凝器72时与蒸发器71和冷凝器72进行热交换。因此,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变成高温且干燥的空气。术语“高温”表示比在经过热交换器70之前的空气相对更高的温度,并不表示它是绝对热的。因此,已经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可以具有比已经经过排出端口111但没有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更高的温度。同样地,已经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可以具有比已经经过排出端口111但没有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更低的湿度或比其更干燥。通过热交换器70从其去除湿气的空气经过滚筒20的入口21、滚筒20的内部空间23和出口22、然后通过除湿单元100的吸入端口112被引入除湿单元100的本体110的内部中。例如,风扇80可以设置在将滚筒20的出口22连接到除湿单元110的吸入端口112的流动路径中。风扇80可以允许除湿后的空气顺畅地移动。被引入本体110中的空气沿着出口流动路径180通过出口端口122被排出到机柜10的外部。因此,在除湿之前的空气从干燥机1的外部被引入并通过与热交换器70进行热交换而除湿,然后除湿后的空气被排出到干燥机1的外部。通过空气的流动,可以执行除湿操作(即除湿模式)。
图12是图8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前盖的视图。图13是沿着图12的线A-A截取的前盖的剖视图。图14是沿着图12的线B-B截取的前盖的剖视图。
除湿单元100包括提供在前盖120的前侧上以允许空气通过第二开口65引入的入口端口121、以及提供在前盖120的前侧上以允许通过吸入端口112引入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65排出的出口端口122。
前盖120可以联接到除湿单元100的本体110的前侧。吸入端口121和出口端口122可以形成在前盖120上。前盖120可以为在除湿之前和之后的空气提供定向。也就是,通过入口端口121引入的空气(在除湿之前的空气)和通过出口端口122排出的空气(在除湿之后的空气)可以不彼此混合。因此,可以提高除湿效率。
在下文将描述为在除湿之前和之后的空气提供定向的示例。
例如,入口端口121可以包括被提供为在第一方向上引导空气的多个入口引导肋127。例如,第一方向可以在后到上的对角线方向上(参照图13)。此外,当从除湿单元的前方观看时,多个入口引导肋127可以在入口端口121中对角地延伸以从右下方向引入空气。在多个入口引导肋127当中,彼此相邻的入口引导肋可以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并平行布置。多个入口引导肋127中的每个可以包括面向上的第一表面127a、面向下的第二表面127b、面向前的第三表面127c和面向后的第四表面127d。当从前方观看时,第一表面127a可以倾斜以比第二表面127b暴露得更多。当从侧面(例如,线A-A)观看时,第三表面127c可以倾斜以低于第四表面127d定位。
此外,出口端口122可以包括被提供为在第二方向上引导空气的多个出口引导肋128。第二方向可以不同于第一方向。例如,第二方向可以在前到上的对角线方向上(参照图14)。此外,当从除湿单元的前方观看时,多个出口引导肋128可以在出口端口122中对角地延伸以将空气排出到左上方向。在多个出口引导肋128当中,彼此相邻的出口引导肋可以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并平行设置。多个出口引导肋128中的每个可以包括面向上的第一表面128a、面向下的第二表面128b、面向前的第三表面128c和面向后的第四表面128d。当从前方观看时,第二表面128b可以倾斜以比第一表面128a暴露得更多。当从侧面(例如线B-B)观看时,第四表面128d可以倾斜以低于第三表面128c定位。
然而,多个入口引导肋127和多个出口引导肋128的形状不限于此,并可以包括各种形状。可选地,多个入口引导肋127和多个出口引导肋128的形状可以彼此相反,这与附图所示的那些不同。
前盖120还可以包括突起123。如图5和图6所示,响应于除湿单元100被安装,突起123可以突出得多于(超过)机柜10的前表面11。因此,干燥机1的单元盖40没有被关闭,并且在单元盖40打开时,用户在视觉上识别突起123。因此,用户可以直观地确认其中除湿单元100安装到干燥机1的状态。换言之,可以防止用户在除湿单元100被安装的状态下试图以干燥模式而不是除湿模式操作干燥机1的事故。
突起123可以用于使用户抓握除湿单元100。例如,用户能够在握住突起23的同时容易地将除湿单元100安装到干燥机1或从干燥机1移除除湿单元100。也就是,突起123可以用作一种能够由用户抓握的把手。作为另一示例,可以不包括突起123,并且前盖120本身可以突出超过机柜10的前表面,使得当除湿单元100安装到干燥机1时,干燥机1的单元盖40不能关闭。例如,前盖120可以包括用于使用户抓握除湿单元100以安装或移除除湿单元100的凹陷或凹口。作为另一示例,可以不包括突起123,并且引导件130本身可以突出超过机柜10的前表面,使得当除湿单元100安装到干燥机1时,干燥机1的单元盖40不能被关闭。例如,引导件130可以包括用于使用户抓握除湿单元100以安装或移除除湿单元100的凹陷或凹口。
突起123可以设置在入口端口121和出口端口122之间从而用作把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位置,突起123可以处于除湿单元100的前部上的其它位置。此外,突起123的形状可以不同,例如,突起123可以具有弯曲的形状而不是图12所示的矩形形状。
至少一个固定件160可以提供在前盖120的前表面上。固定件160可以将除湿单元100固定到干燥机1。例如,对应于固定件160的固定槽64可以形成在机柜10内。当固定件160配合到固定槽64中时,除湿单元100可以牢固地固定到干燥机1。
前盖120可以包括盖安装部分125以联接到本体110。盖安装部分125可以提供在前盖120的后侧。本体110可以包括本体安装部分114以联接到前盖120。本体安装部分114可以提供在本体110的前侧。多个安装突起115可以形成在本体安装部分114中,并且对应于多个安装突起115的多个安装孔126可以形成在盖安装部分125中(见图10)。当本体安装部分114联接到盖安装部分125时,安装突起115可以安置在安装孔126中。
此外,除湿单元100可以包括密封构件190。密封构件190可以提供在本体110和前盖120之间。具体地,如图11所示,密封构件190可以提供在本体110的外表面和前盖120的内表面之间。密封构件190可以用于密封本体110以防止流入本体110内的空气泄漏。
干燥机1还可以包括配置为检测过滤单元50或除湿单元100的单元传感器。例如,单元传感器可以包括配置为检测过滤单元50的第一传感器410a和配置为检测除湿单元100的第二传感器410b(参照图19)。
过滤单元50可以包括第一识别部分54。第一识别部分54可以提供在前盖52上。除湿单元100可以包括第二识别部分124。第二识别部分124可以提供在前盖120上。例如,第一识别部分54和第二识别部分124可以是磁体。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可以实施用于在除湿单元100和过滤单元50之间进行识别或区分的其它方法。例如,第一识别部分54和第二识别部分124可以是与除湿单元100和过滤单元50相关联的相应条形码的形式。条形码能够由第一传感器410a和/或第二传感器410b(其可以是图像传感器)读取,并且控制器400可以基于从第一传感器410a和/或第二传感器410b接收到的信息(例如信号)来确定是安装了除湿单元100还是安装了过滤单元50。例如,第一识别部分54和第二识别部分124可以是与除湿单元100和过滤单元50相关联的相应图案的形式。所述图案能够由第一传感器410a和/或第二传感器410b(其可以是图像传感器)识别或捕获,并且控制器400可以基于从第一传感器410a和/或第二传感器410b接收到的信息(例如信号)来确定是除湿单元100被安装还是过滤单元50被安装。第一传感器410a可以定位成对应于第一识别部分54,第二传感器410b可以定位成对应于第二识别部分124。在另一示例中,除湿单元100可以包括两个识别部分,过滤单元50可以包括一个识别部分。响应于第一传感器410a和第二传感器410b检测到两个识别部分,控制器400可以确定除湿单元100被安装,并且响应于第一传感器410a和第二传感器410b中的一个检测到单个识别部分,控制器400可以确定过滤单元50被安装。在另一示例中,过滤单元50可以包括两个识别部分并且除湿单元100可以包括一个识别部分。响应于第一传感器410a和第二传感器410b检测到两个识别部分,控制器400可以确定过滤单元50被安装,并且响应于第一传感器410a和第二传感器410b中的一个检测到单个识别部分,控制器400可以确定除湿单元100被安装。
此外,第一识别部分54和第二识别部分120可以提供在彼此不同的位置。例如,在过滤单元50安装在干燥机1上的状态下第一识别部分54的位置可以不同于在除湿单元100和200安装在干燥机1上的状态下第二识别部分124的位置。例如,第一识别部分54可以提供在前盖52的右上侧上,第二识别部分124可以提供在前盖120的左上侧上。在另一示例中,第一识别部分54和第二识别部分124的位置可以颠倒。因此,基于检测位置,干燥机1可以容易地确定是否安装过滤单元50和/或是否安装除湿单元100。
响应于第一传感器410a检测到第一识别部分54,可以(例如,由控制器400)确认或确定过滤单元50安装在干燥机1上。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400可以控制干燥机1的操作以执行干燥操作(干燥模式)。换言之,控制器400可以基于从第一传感器410a接收到的信息(例如信号)来确定是否执行干燥模式。响应于第二传感器410b检测到第二识别部分124,可以(例如,由控制器400)确认或确定除湿单元100安装在干燥机1上。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400可以控制干燥机1的操作以执行除湿操作(除湿模式)。换言之,控制器400可以基于从第二传感器410b接收到的信息(例如信号)来确定是否执行除湿模式。
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可能在安装了过滤单元50的状态下以除湿模式操作干燥机1,或者用户可能在安装了除湿单元100的状态下以干燥模式操作干燥机1。在这种情况下,干燥机1可能无法适当地执行除湿功能或干燥功能。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干燥机1可以以这样的方式编程(通过控制器400),使得干燥机1响应于检测到过滤单元50被安装而不以除湿模式操作,并且干燥机1响应于检测到除湿单元100被安装而不以干燥模式操作。
例如,响应于第一传感器410a检测到第一识别部分54,控制器400可以基于从第一传感器410a接收到的信息(例如信号)来确认或确定过滤单元50安装在干燥机1上。在这种情况下,响应于用户例如经由操纵器17提供用于执行除湿操作的输入,控制器400可以防止执行除湿操作,并可以控制操纵器17输出指示干燥机不能执行除湿操作和/或告知用户过滤单元50安装在干燥机1上并且应当被除湿单元100替换以便执行除湿操作的消息或声音。
例如,响应于第二传感器410b检测到第二识别部分124,控制器400可以基于从第二传感器410b接收到的信息(例如信号)来确认或确定除湿单元100安装在干燥机1上。在这种情况下,响应于用户例如经由操纵器17提供用于执行干燥操作的输入,控制器400可以防止执行干燥操作,并可以控制操纵器17输出指示干燥机不能执行干燥操作和/或告知用户除湿单元100安装在干燥机1上并且应当被过滤单元50替换以便执行干燥操作的消息或声音。
此外,干燥机1可以包括配置为检测容纳在滚筒20中的待干燥的物体的检测传感器420(参照图19)。在待干燥的物体保留在滚筒20内的状态下,待干燥的物体可能成为开放流动路径上的障碍物,因此在除湿操作期间,除湿效率可能极大地降低并且电力可能被极大地消耗。因此,响应于检测传感器420检测到待干燥的物体,控制器400可以防止执行除湿模式。此外,响应于检测传感器420检测到待干燥的物体,可以在显示器17b上显示检测以通知用户。因此,用户能够直观地识别待干燥物体的存在。例如,响应于检测传感器420检测到容纳在滚筒20中的物体,控制器400可以基于从检测传感器420接收到的信息(例如信号)来确认或确定滚筒20不是空的。在这种情况下,响应于用户例如经由操纵器17提供用于执行除湿操作的输入,控制器400可以基于控制器400确定滚筒20不是空的而防止执行除湿操作,并且控制器可以控制操纵器17输出指示干燥机不能执行除湿操作和/或告知用户滚筒20不是空的并且物体应当从干燥机1移除以便执行除湿操作的消息或声音。
例如,检测传感器420可以包括重量检测传感器420a和湿气检测传感器420b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检测传感器420可以包括(1)至少一个重量检测传感器420a,(2)至少一个湿气检测传感器420b,或(3)至少一个重量检测传感器420a和至少一个湿气检测传感器420b。例如,响应于重量检测传感器420a检测到超过空滚筒20的重量或预定参考值的重量,可以(例如,由控制器400)确认或确定在滚筒20内部存在待干燥的物体。响应于湿气检测传感器420b在滚筒20中检测到大于或等于预定参考值的湿气,可以(例如,由控制器400)确认或确定在滚筒20内部存在待干燥的未干燥物体。也就是,响应于重量检测传感器420a和/或湿气检测传感器420b检测到滚筒中存在的物体,控制器400可以控制干燥机的操作以防止执行除湿操作(除湿模式)。例如,响应于重量检测传感器420a和/或湿气检测传感器420b检测到容纳在滚筒20中的物体,控制器400可以基于从重量检测传感器420a和/或湿气检测传感器420b接收到的信息(例如信号)来确认或确定滚筒20不是空的。在这种情况下,响应于用户例如经由操纵器17提供用于执行除湿操作的输入,控制器400可以基于控制器400确定滚筒20不是空的而防止执行除湿操作,并且控制器可以控制操纵器17输出指示干燥机不能执行除湿操作和/或告知用户滚筒20不是空的并且物体应当从干燥机1移除以便执行除湿操作的消息或声音(例如警报)。
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200。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指代执行基本上相同功能的部分或部件,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的视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分解图。图17是示出图15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引导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8是示出图15所示的除湿单元的引导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15和图16所示,除湿单元200可以包括本体210。本体210可以包括用于与前盖120联接的本体安装部分214和安装突起215。本体安装部分214执行与上述本体安装部分114相同的功能,安装突起215执行与安装突起115相同的功能,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前盖120可以联接到本体210的前侧。抽吸过滤器140可以提供在本体210的后侧。密封构件190可以提供在本体210和前盖120之间。
除湿单元200可以形成为具有宽的宽度W2和低的高度H2的长方体形状。也就是,宽度W2可以大于高度H2,因此将宽度W2分成两半并分别形成入口端口121和出口端口122是高效的。也就是,在除湿单元100的前表面上的由入口端口121占据的面积和由出口端口122占据的面积可以大致相同,因此流入空气的流速和排出空气的流速可以相等。
排出端口211可以提供在除湿单元200的本体210的第一侧。例如,排出端口211可以形成在本体210的后侧上,该后侧面向朝着热交换器70的方向。排出端口211可以将通过入口端口121引入的外部空气引导到热交换器70。也就是,排出端口211可以与入口端口121连通。热交换器70可以设置在排出端口211的后侧,并且排出端口211可以设置为面对热交换器70。引入的外部空气可以是处于除湿之前的状态的空气,并且该空气可以是高湿空气(即具有高湿度的空气)。
吸入端口212可以提供在除湿单元200的本体210的第二侧。例如,吸入端口212可以形成在本体210的侧面上。图16至图18示出吸入端口212形成在本体210的左侧上,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吸入端口212可以形成在本体210的右侧上。吸入端口212可以容纳已经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吸入端口212可以与出口端口122连通以允许已经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通过出口端口122排出到外部。已经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可以是通过与热交换器70进行热交换而被除湿的空气,因此该空气可以是高温且干燥的空气。换言之,已经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可以具有比在经过热交换器70之前从排出端口211排出的空气更高的温度。同样地,已经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可以具有比在经过热交换器70之前从排出端口211排出的空气更低的湿度。
与上述除湿单元100不同,除湿单元200可以包括引导件230。引导件230可以在引导件的不同位置以不同方式划分除湿单元200的内部空间。例如,引导件230可以可旋转地提供在本体210内。引导件230也可以被称为壁部分、分隔件或可移动分隔件。
引导件230可以包括可旋转地联接到本体210的旋转轴231,并且本体210可以包括对应于旋转轴231的联接孔240。引导件230可以在旋转轴231插入联接孔240的同时在预定范围内旋转。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在相反的配置中,本体210可以包括旋转轴,并且引导件230可以包括联接孔。如图15所示,旋转轴231可以突出到本体210的上表面之外。
如图17所示,引导件230可以位于第一位置P1以将除湿单元200的内部空间划分成第一腔室265和第二腔室275。第一腔室265提供入口流动路径270,其用于使来自机柜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65供应到热交换器70。第二腔室275提供出口流动路径280,其用于使从热交换器70排出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65排出。引导件230可以通过允许排出端口211与入口端口121连通而形成入口流动路径270。引导件230可以通过允许吸入端口212与出口端口122连通而形成与入口流动路径270分隔的出口流动路径280。入口流动路径270执行与上述入口流动路径170相同的功能,出口流动路径280执行与上述出口流动路径180相同的功能,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此外,如图18所示,引导件230可以位于第二位置P2,第二位置P2被提供为通过允许排出端口211与吸入端口212连通而形成流动路径230a。此外,当引导件230位于第二位置P2时,引导件230可以阻断排出端口211和入口端口121之间的连通,并阻断吸入端口212和出口端口122之间的连通。流动路径230a可以是闭合流动路径的部分区域,并可以执行与形成在过滤单元50内的流动路径50a相同的操作。
引导件230可以配置为可在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此外,引导件230可以可旋转地设置。也就是,引导件230可以从第一位置P1旋转并切换到第二位置P2。此外,引导件230可以从第二位置P2旋转并切换到第一位置P1。例如,在将除湿单元200安装在干燥机1中之前,用户可以(例如,通过使旋转轴231旋转)手动使引导件230从第一位置P1旋转到第二位置P2以在干燥模式下执行干燥操作。例如,在将除湿单元200安装在干燥机1中之前,用户可以(例如,通过使旋转轴231旋转)手动使引导件230从第二位置P2旋转到第一位置P1以在除湿模式下执行除湿操作。在一示例中,除湿单元200可以固定地或永久地安装在干燥机1中。在另一示例中,除湿单元200可以可插入、可安装、可附接或可安置到干燥机1,并从干燥机1可移除或可拆卸。
例如,当引导件230位于第一位置P1时,开放流动路径可以形成在干燥机1内部。在这种情况下,开放流动路径的两端(即入口端口121和出口端口122)可以分别与外部连通。也就是,当引导件230位于第一位置P1时,干燥机1可以执行除湿操作(以除湿模式操作)。当引导件230位于第二位置P2时,闭合流动路径可以形成在干燥机1内部。也就是,当引导件230位于第二位置P2时,干燥机1可以执行干燥操作(以干燥模式操作)。如图17和图18所示,本体210的突出部分210a可以位于本体210的后部并从本体210的内侧表面在朝向本体210的设置有入口端口212的一侧的方向上延伸。突出部分210a的长度使得当引导件230位于第二位置P2时引导件230的端部233抵靠突出部分210a从而关闭在入口端口121和排出端口211之间的入口流动路径270,并形成闭合流动路径。总之,除湿单元200的驱动模式可以根据引导件230的旋转而改变或切换(例如,在干燥模式或除湿模式之间)。因此,干燥机1可以在用于干燥待干燥物体的干燥模式和用于室内除湿的除湿模式之间容易地切换。
此外,引导件230可以包括弯曲部分234。引导件230可以部分地弯曲以允许入口流动路径270和出口流动路径280是平滑的。例如,如图17所示,当引导件230位于第一位置P1时,引导件230可以在出口流动路径280上形成弯曲区段。此外,引导件230可以弯曲使得入口流动路径270朝向本体210的后侧延伸。也就是,入口流动路径270的宽度可以在本体210的从前向后的方向上增大。例如,随着弯曲部分234在朝向吸入端口212的方向上弯曲远离,入口流动路径270的宽度可以等于或对应于本体210在本体210的后侧处的宽度。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弯曲部分234可以例如更尖锐或更不尖锐地弯曲。由于引导件230包括弯曲部分234,所以空气可以被顺畅地引入或排出。
可选地,引导件230可以配置为可自动旋转。例如,引导件230可以通过连接到旋转电机(未示出)来接收旋转力。
例如,引导件230可以将形成在干燥机1内部的流动路径从闭合流动路径自动切换到开放流动路径。也就是,随着引导件230从第二位置P2移动到第一位置P1,干燥机1可以从干燥模式切换到除湿模式。例如,响应于操纵器17(例如,从用户)接收到用于使干燥机执行除湿操作的输入,控制器400可以配置为控制旋转电机以使引导件230从第二位置P2旋转到第一位置P1。如在之前的示例中提到的,控制器400可以配置为如果物体留在滚筒20中则防止执行除湿操作。作为另一示例,响应于检测到干燥操作已经完成(例如,在预定量的时间内)并且滚筒20是空的(例如,滚筒20内不存在物体),控制器400可以配置为自动控制旋转电机以使引导件230从第二位置P2旋转到第一位置P1,并可以控制干燥机1执行除湿操作,即无需经由操纵器17从用户接收用于执行除湿操作的输入。此外,引导件230可以将形成在干燥机1内部的流动路径从开放流动路径切换到闭合流动路径。也就是,随着引导件230从第一位置P1移动到第二位置P2,干燥机1可以从除湿模式切换到干燥模式。换言之,由于引导件230是可自动旋转的,所以用户能够容易地选择干燥模式或除湿模式。例如,响应于操纵器17(例如,从用户)接收到用于使干燥机执行干燥操作的输入,控制器400可以配置为控制旋转电机以使引导件230从第一位置P1旋转到第二位置P2。作为另一示例,响应于除湿操作完成,控制器400可以配置为自动控制旋转电机以使引导件230从第一位置P1旋转到第二位置P2。
因此,即使当除湿单元200安装在干燥机1上时,也可以在引导件230位于第二位置P2时执行干燥模式。换言之,为了执行干燥模式,不需要在将除湿单元200从干燥机1移除之后再次将过滤单元50安装到干燥机1。也就是,消除了安装和/或附接单独部件(例如过滤单元50)的不便。结果,根据本公开,干燥机1可以自动改变流动路径,因此用户能够自由选择干燥模式或除湿模式。
此外,干燥机1的引导件传感器430(也称为分隔件传感器)(参照图19)可以检测引导件230的位置。例如,引导件传感器430可以在引导件230处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和引导件230处于第二位置P2的情况之间进行区分。例如,通过检测引导件230的两端232和233的位置,引导件传感器430可以在引导件230处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和引导件230处于第二位置P2的情况之间进行区分。因此,控制器400可以快速确认或确定是否可以执行干燥模式或除湿模式,并可以防止由于干燥机1的驱动模式的切换而导致的延迟。结果,可以最小化电力消耗。
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300。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指代执行基本上相同功能的部分或部件,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20是安装有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的干燥机的视图。图21是图20所示的干燥机的垂直剖视图。图22是图20所示的干燥机的基座的视图。图23是图20所示的除湿单元的视图。图24是当从不同方向观看时图23所示的除湿单元的视图。
参照图20,除湿单元30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干燥机2。除湿单元300可以安装到干燥机2来代替过滤单元50。除湿单元300可以通过提供在机柜10的前表面11上的第二开口65安装到机柜10的内部。例如,除湿单元300可以安装在单元容纳部分61上。
如图22所示,除湿单元300可以提供在基座60上。例如,除湿单元30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基座60。
例如,当除湿单元300安装在干燥机2上时,开放流动路径可以形成在干燥机2的机柜10内。开放流动路径可以是外部空气被吸入干燥机2中、经过热交换器70和滚筒20、然后被排出到干燥机2的外部的空气移动路径(参照图20中的箭头)。可选地,开放流动路径可以是外部空气被吸入干燥机2中、经过热交换器70、然后被排出到干燥机2的外部的空气移动路径。开放流动路径的两端(稍后将描述的入口端口301和出口端口302)可以分别与机柜10的外部连通,并且空气的流动可以形成开放回路。
如图21所示,当除湿单元300安装在干燥机2上时,开放流动路径可以形成在机柜10内。因此,干燥机2可以执行除湿操作(以除湿模式操作)。也就是,干燥功能和除湿功能可以用一个干燥机2来实现。此外,用户不需要购买单独的干燥机和除湿机。结果,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方式的干燥机2在确保空间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优异的效果。
参照图23和图24,除湿单元300可以包括本体310。入口端口301和出口端口302可以提供在本体310的前侧上。入口端口301可以被提供为允许空气通过第二开口65从机柜10的外部引入。出口端口302可以被提供为允许空气通过第二开口65排出到机柜10的外部。例如,外部的高湿空气可以通过入口端口301被吸入干燥机2中,高温且干燥的空气可以通过出口端口302从干燥机2的内部排出到干燥机2的外部。如图21和图26所示,入口端口30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提供在出口端口302下方。此外,入口端口301可以提供在稍后将描述的突出肋340下方。
排出端口311可以形成在除湿单元300的本体310的一部分中。例如,排出端口311可以形成在本体110的后表面313的至少一部分中。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排出端口311可以形成在与附图中示出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排出端口311可以将通过入口端口301引入的外部空气引导到热交换器70。也就是,排出端口311可以与入口端口301连通,并可以与热交换器70相邻地设置。通过入口端口301引入的外部空气可以是在除湿之前的空气(还没有被热交换器70除湿的空气),因此该空气可以是高湿空气。
吸入端口312可以形成在除湿单元300的本体310的另一部分中。例如,如图23、图28、图30和图31所示,吸入端口312可以形成在除湿单元300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或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吸入端口312可以形成在与附图中示出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吸入端口312可以接收已经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例如,吸入端口312可以与出口端口302连通以允许已经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通过出口端口302排出到外部。已经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可以是通过与热交换器70进行热交换而被除湿的空气,因此该空气可以是高温且干燥的空气。可选地,已经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可以是与热交换器70进行热交换并通过经过滚筒20而从滚筒20的出口22流出的空气。
除湿单元300可以包括引导件330。引导件330也可以被称为壁部分或分隔件。引导件330可以提供在本体310内。引导件330可以将本体310的内部分成第一腔室365和第二腔室375。第一腔室365提供入口流动路径370,其用于使来自机柜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65供应到热交换器70。第二腔室375提供出口流动路径380,其用于使从热交换器排出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65排出。引导件330可以包括弯曲部分。因此,入口流动路径370和出口流动路径380可以形成为是平滑的,并且空气可以顺畅地移动。然而,引导件330也可以包括直的部分。
入口流动路径370可以是本体310中的通道,排出端口311和入口端口301通过该通道彼此连通。通过入口端口301引入本体310中的空气可以沿着入口流动路径370通过排出端口311移动到热交换器70。也就是,在除湿之前的空气可以沿着入口流动路径370输送到热交换器70。
出口流动路径380可以是本体310中的通道,吸入端口312和出口端口302通过该通道彼此连通。通过吸入端口312引入本体310中的空气可以沿着出口流动路径380通过出口端口302移动到机柜10的外部。也就是,通过经过热交换器70而被干燥的除湿后的空气可以沿着出口流动路径380排出到机柜10的外部。
引导件330可以在本体310内在对角线方向上延伸。参照图26,当从前方观看其中提供除湿单元300的入口端口301和出口端口302的区域时,左上拐角可以被定义为第一拐角391,右上拐角可以被定义为第二拐角392,左下拐角可以被定义为第三拐角393,右下拐角可以被定义为第四拐角394。在这种情况下,对角线方向可以是将第一拐角391连接到第四拐角394的方向。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对角线方向可以是将第二拐角392连接到第三拐角393的方向。此外,对角线方向可以包括弯曲的线或部分。也就是,引导件330的某个部分可以是弯曲的。
入口端口301可以形成在引导件330的相对于对角线方向的一侧。例如,入口端口301可以包括格子形状的框架。
出口端口302可以形成在引导件330的相对于对角线方向的另一侧。例如,出口端口302可以包括多个出口引导肋320。多个出口引导肋320可以用于引导除湿后的空气顺畅排出。此外,在多个出口引导肋320当中,彼此相邻的出口引导肋可以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并平行布置或以同心方式布置。
如图26所示,入口端口301和出口端口302可以设置在引导件330的相对于对角线方向的相反两侧。入口端口301和出口端口302可以设置在同一平面(例如,图20中的Y-Z平面)上。例如,根据本公开,除湿单元300可以形成为具有宽的宽度W3和低的高度H3的长方体形状。例如,宽度W3可以大于高度H3。此外,在除湿单元300的前表面上的由入口端口301占据的面积和由出口端口302占据的面积可以大致相同,因此流入空气的流速和排出空气的流速可以相等。
除湿单元300还可以包括突出肋340。突出肋340可以从引导件330向前突出。例如,突出肋340可以从引导件330朝向前上侧突出。参照图31,突出肋340可以将除湿后的空气引导到前上侧(即,在远离干燥机的向外方向上且向上),因此除湿后的空气可以不与还没有被除湿的空气混合。因此,可以提高除湿效率。
此外,突出肋340可以向前突出以防止单元盖40关闭。例如,突出肋340可以突出多于(超过)机柜10的前表面11。
参照图23、图25、图28、图30和图31,除湿单元300还可以包括引导凸缘(也被称为引导板)350。例如,除湿单元3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引导板350。引导凸缘350可以通过向上且向后弯曲而从多个出口引导肋320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例如,引导凸缘350可以通过分隔出口流动路径380的至少一部分来形成多个出口引导流动路径351。因此,引导凸缘350可以将从吸入端口312排出的空气引导到出口端口302。也就是,引导凸缘350可以引导除湿后的空气顺畅排出。结果,可以(例如,通过防止产生涡旋)防止遇到抑制空气顺畅排出的困难(其中除湿后的空气通过吸入端口312流回到干燥机1中)。因此,可以提高除湿效率。
至少一个固定件360可以安装在除湿单元300的前表面上。固定件36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除湿单元300的前表面上。固定件360可以将除湿单元300固定到干燥机2。例如,对应于固定件360的固定槽可以形成在机柜10内。当固定件360配合到固定槽中时,除湿单元300可以牢固地固定到干燥机2。
参照图21、图30和图31,空气的流动将如下描述。外部的高湿空气(即还没有被干燥机2除湿的空气)可以通过入口端口301引入除湿单元300的本体310中。引入本体310中的空气可以沿着提供在本体310内的入口流动路径370流动并经过排出端口311。经过排出端口311的空气可以经过热交换器70。例如,已经经过排出端口311的空气可以在经过蒸发器71和冷凝器72时与蒸发器71和冷凝器72进行热交换。因此,已经经过热交换器70的空气可以变成高温且干燥的空气。也就是,空气可以变成除湿后的空气(在除湿之后的空气)。通过在基座60上提供在后侧的风扇80的吹送力,除湿后的空气可以被引入滚筒20的入口21中。被引入滚筒20中的空气可以经过滚筒20的内部空间23和出口22。从滚筒20排出的空气可以被引入除湿单元300的吸入端口312中。通过吸入端口312引入本体310中的空气可以沿着出口流动路径380经过出口端口302,然后排出到干燥机2的外部。结果,通过将除湿单元300安装到干燥机2,在除湿之前的空气可以从机柜10的外部引入,并且引入的空气可以通过与热交换器70进行热交换而被除湿,然后排出到机柜10的外部。通过空气的流动,可以执行除湿操作(经由除湿模式)。
例如,干燥机2可以包括这里描述的控制器400、第一传感器410a、第二传感器410b和检测传感器420。例如,除湿单元300可以与过滤单元50是可互换的。控制器400关于第一传感器410a、第二传感器410b和检测传感器420的操作可以类似于以上关于除湿单元100、200所讨论的那些,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根据这里先前描述的示例,除湿单元300还可以包括一识别部分或多个识别部分,使得控制器400可以确定除湿单元300是否安装在干燥机2中。
在一示例中,控制器400可以包括处理器440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50。处理器440可以包括例如算术逻辑单元(ALU)、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图像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现场可编程阵列、可编程逻辑单元、专用集成电路(ASIC)、微处理器或其组合。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50可以包括例如存储可运行指令的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50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5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闪速存储器、USB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软盘、蓝光盘、CD ROM盘、DVD或其组合。
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50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处理器440运行时使干燥机1、2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指令可以是经由应用或程序运行的指令。
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50中的指令可以包括用于使控制器400根据从第一传感器410a和/或第二传感器410b接收到的信息(例如信号)来识别或确定是否安装除湿单元100、200、300的指令。
例如,响应于从第一传感器410a和/或第二传感器410b接收到指示除湿单元100、200、300被安装的信息(例如信号),指令可以包括切换到除湿模式、启用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自动执行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或其组合。
例如,响应于从第一传感器410a和/或第二传感器410b接收到指示没有安装除湿单元100、200、300的信息(例如信号),指令可以包括禁用除湿模式、防止执行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切换到干燥模式(例如默认模式)或其组合。
例如,响应于从第一传感器410a和/或第二传感器410b接收到指示过滤单元50被安装的信息(例如信号),指令可以包括禁用除湿模式、防止执行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切换到干燥模式、自动执行干燥模式下的干燥操作、或其组合。
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50中的指令可以包括用于使控制器400根据从检测传感器420接收到的信息(例如信号)(例如根据从重量检测传感器420a和/或湿气检测传感器420b接收到的信息(例如信号))确定除湿操作是否能够由除湿单元100、200、300执行的指令。
例如,响应于从重量检测传感器420a和/或湿气检测传感器420b接收到指示物体存在于滚筒20中的信息(例如信号),指令可以包括禁用除湿模式和/或防止执行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指令还可以包括控制操纵器17输出消息(文本地或图形地)和/或声音(例如警报)。例如,消息和/或声音可以引导或指示用户从滚筒20移除物体,从而能够执行除湿操作。
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50中的指令可以包括用于使控制器400根据从引导件传感器430接收到的信息(例如信号)识别或确定引导件230的位置的指令。
例如,响应于从引导件传感器430接收到指示引导件230处于第一位置P1的信息(例如信号),指令可以包括切换到除湿模式、启用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自动执行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或其组合。
例如,响应于从引导件传感器430接收到指示引导件230不处于第一位置P1的信息(例如信号),指令可以包括禁用除湿模式、防止执行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切换到干燥模式(例如默认模式)、或其组合。
例如,响应于从引导件传感器430接收到指示引导件230处于第二位置P2的信息(例如信号),指令可以包括禁用除湿模式、防止执行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切换到干燥模式、自动执行干燥模式下的干燥操作、或其组合。
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50中的指令可以包括当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不能被执行时响应于接收到执行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的请求使控制器400告知或警告用户的指令。
例如,当除湿操作不能被执行(例如,由于过滤单元50被安装,由于没有安装除湿单元100、200、300,或者由于引导件230处于除了第一位置P1之外的位置)时响应于经由操纵器17接收到执行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的信息(例如信号),指令还可以包括控制操纵器17输出消息(文本地或图形地)和/或声音(例如警报)。例如,消息和/或声音可以指示用户安装除湿单元100、200、300或者切换引导件230的位置,从而可以执行除湿模式下的除湿操作。
根据上述示例实施方式,这里描述的示例干燥机的各种操作可以记录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包括用于实施这里描述的示例干燥机的各种操作的程序指令。介质还可以单独地包括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或者与程序指令结合地包括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程序指令的示例包括机器代码(诸如由编译器生成的机器代码)和包含可由计算机使用解释程序运行的更高级代码的文件两者。程序指令可以由处理器(例如控制器400的处理器440)运行。所描述的硬件装置可以配置为用作一个或更多个软件模块以便执行上述实施方式的操作,或者反之亦可。此外,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体现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尽管已经参照示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15)

1.一种干燥机,包括:
机柜;
滚筒,设置在所述机柜内;
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机柜的前侧上,待干燥的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被放置在所述滚筒中;
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机柜内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机柜的所述前侧上;以及
除湿单元,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可接近,所述除湿单元包括:
入口端口,设置在所述除湿单元的前侧上以允许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被引入所述入口端口中,
排出端口,设置在所述除湿单元的后侧上以将通过所述入口端口引入所述排出端口中的空气引导到所述热交换器,
吸入端口,设置在所述除湿单元的侧面上以允许从所述滚筒排出的空气被引入所述吸入端口中,
出口端口,设置在所述除湿单元的所述前侧上以允许通过所述吸入端口引入到所述出口端口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排出,以及
引导件,设置为分隔从所述入口端口延伸到所述排出端口的第一流动路径和从所述吸入端口延伸到所述出口端口的第二流动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所述入口端口和所述出口端口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相对于穿过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的垂直线,所述出口端口设置得比所述入口端口更靠近所述垂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所述引导件包括弯曲部分以在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中形成弯曲区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还包括:
排出肋,从所述引导件水平地突出以至少部分地将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分成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
所述入口端口设置在所述出口端口的右侧,
所述入口端口包括在倾斜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入口引导肋,所述多个入口引导肋设置在所述入口端口中以允许空气从右下方向被引入,以及
所述出口端口包括在倾斜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出口引导肋,所述多个出口引导肋设置在所述出口端口中以允许空气被排出到左上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
所述除湿单元包括识别部分,以及
所述干燥机配置为基于所述识别部分检测所述除湿单元是否安装到所述机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由所述入口端口占据的面积和由所述出口端口占据的面积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
所述除湿单元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可附接到所述机柜和从所述机柜可拆卸,
所述除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入口端口和所述出口端口之间的突起,以及
当所述除湿单元安装到所述机柜时,所述突起向外突出超过所述机柜的所述前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燥机,还包括:
单元盖,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开口,
其中在所述除湿单元安装到所述机柜的状态下,所述单元盖处于打开位置并且被所述突起防止移动到关闭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所述引导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引导件分隔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在所述第二位置形成从所述吸入端口延伸到所述排出端口的第三流动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所述引导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可接近,以及
所述除湿单元是与过滤单元可互换的,所述过滤单元配置为提供第三流动路径,所述第三流动路径用于将在干燥操作期间从所述滚筒排出的空气供应到所述热交换器,以及
所述干燥机还包括:
第一传感器,配置为检测设置在所述过滤单元上的第一识别部分;
第二传感器,配置为检测设置在所述除湿单元上的第二识别部分;以及
控制器,配置为基于从所述第二传感器接收到的信息来确定是否使用所述除湿单元执行除湿操作。
14.一种可安装到干燥机的除湿单元,所述干燥机具有机柜、热交换器和滚筒,所述除湿单元包括:
本体;
入口端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前侧上,当所述除湿单元安装到所述干燥机时,所述入口端口允许所述机柜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机柜的开口被引入所述入口端口中;
排出端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后侧上,当所述除湿单元安装到所述干燥机时,所述排出端口将通过所述入口端口引入所述排出端口中的空气引导到所述热交换器;
吸入端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面上,当所述除湿单元安装到所述干燥机并且从所述排出端口引导到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从所述热交换器循环到所述滚筒中并从所述滚筒排出时,所述吸入端口允许从所述滚筒排出的空气被引入所述吸入端口中;
出口端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前侧上,当所述除湿单元安装到所述干燥机时,所述出口端口允许通过所述吸入端口引入所述出口端口中的空气通过所述机柜的所述开口排出;以及
引导件,设置为分隔从所述入口端口延伸到所述排出端口的第一流动路径和从所述吸入端口延伸到所述出口端口的第二流动路径。
15.一种干燥机,包括:
机柜;
滚筒,设置在所述机柜内;
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机柜内;以及
除湿单元,配置为:
将来自所述机柜外部的空气经由设置在所述除湿单元中的第一流动路径引入到所述热交换器以降低空气的湿度,其中空气经由设置在所述除湿单元的前侧上的入口端口从外部引入,并经由设置在所述除湿单元的后侧上的排出端口排出到所述热交换器,
经由所述滚筒接收已经经过所述热交换器的具有降低的湿度的空气,以及
经由设置在所述除湿单元中并与所述第一流动路径隔开的第二流动路径将接收到的具有降低的湿度的空气排出到所述机柜的外部。
CN202180077654.2A 2020-11-20 2021-10-25 干燥机 Pending CN1164575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56628 2020-11-20
KR10-2021-0034627 2021-03-17
KR1020210034627A KR20220069779A (ko) 2020-11-20 2021-03-17 건조기
PCT/KR2021/014980 WO2022108146A1 (ko) 2020-11-20 2021-10-25 건조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7524A true CN116457524A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24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7654.2A Pending CN116457524A (zh) 2020-11-20 2021-10-25 干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575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3998A (zh) * 2024-03-01 2024-04-02 江苏江平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室内空气增湿除湿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3998A (zh) * 2024-03-01 2024-04-02 江苏江平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室内空气增湿除湿设备
CN117803998B (zh) * 2024-03-01 2024-05-17 江苏江平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室内空气增湿除湿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6458B2 (en) Drying machine
CN109338685B (zh) 衣物烘干机
US7640678B2 (en) Laundry dryer and impurity entry preventing structure for the same
US8104192B2 (en) Laundry dryer
EP2620541A1 (en) Laundry drying machine
KR20220069779A (ko) 건조기
EP2166145A1 (en) Clothing dryer
EP3124684B1 (en) Laundry dryer
WO2015139966A1 (en) Laundry drying machine
KR20150054104A (ko) 의류 처리장치
US9885145B2 (en) Laundry drying apparatus
US20060272173A1 (en) Laundry dryer
US20160032512A1 (en) Washing machine
US20060137208A1 (en) Complex type drying apparatus
CN116457524A (zh) 干燥机
KR101319881B1 (ko) 복합 의류 처리 장치
EP2843111B1 (en) Laundry drying machine
EP4023809A1 (en) Dryer
US20230235498A1 (en) Clothes dryer
KR20220162387A (ko) 건조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436229B (zh) 洗衣机
EP4166709A1 (en) Dry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EP3124685A1 (en) Laundry dryer
EP3124683B1 (en) Laundry dryer
EP2669424B1 (en) Laundry treat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