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56754B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56754B
CN116456754B CN202310378965.3A CN202310378965A CN116456754B CN 116456754 B CN116456754 B CN 116456754B CN 202310378965 A CN202310378965 A CN 202310378965A CN 116456754 B CN116456754 B CN 116456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ep
light
layer
proof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789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56754A (zh
Inventor
唐杨玲
周秀峰
梁琴
周婷
李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789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56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56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6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56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6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设于所述衬底上的防窥单元,所述防窥单元包括防窥发光部和位于所述防窥发光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防窥发光部间隔设置,所述防窥发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所述防窥发光部具有倾斜出光面,所述倾斜出光面倾斜设置于所述遮光层与所述衬底之间。本方案的显示面板能够提高防窥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面板可通过增加一个防窥发光单元,将防窥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与正常显示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混光,以干扰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进而实现显示面板的防窥功能。
而防窥发光单元一般包括防窥发光部和用于遮挡防窥发光部朝正视角下发出的光线的防窥遮光层。其中,由于防窥遮光层的存在,不仅会使得防窥发光部朝着正视角的出光率衰减严重,也会使得防窥发光部朝着斜视角的出光率衰减严重,最终使得防窥效果往往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能够提高防窥效果。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设于所述衬底上的防窥单元,所述防窥单元包括防窥发光部和位于所述防窥发光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防窥发光部间隔设置,所述防窥发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所述防窥发光部具有倾斜出光面,所述倾斜出光面倾斜设置于所述遮光层与所述衬底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防窥发光部靠近所述遮光层的表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至少部分槽壁为所述倾斜出光面。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开口面积自所述遮光层朝向所述衬底的竖直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凹槽至少包括槽侧壁,所述槽侧壁至少部分区域为所述倾斜出光面。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倾斜出光面在所述槽侧壁的周向上环绕整圈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还包括槽底壁和槽侧壁,所述槽侧壁环绕所述槽底壁的周向设置,且所述槽底壁为平面。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槽侧壁和所述槽底壁均为所述防窥发光部的出光面,且所述槽侧壁为顶端向远离所述凹槽的槽口中心方向倾斜的所述倾斜出光面。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还包括外沿壁,所述外沿壁环绕所述凹槽的槽侧壁的顶端设置,且所述外沿壁朝着远离所述凹槽的中心方向延伸,所述外沿壁、所述槽侧壁、所述槽底壁均为所述防窥发光部的出光面。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层和平坦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形成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平坦层形成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平坦层设置有适配孔,其中,
所述适配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驱动电路层;
所述防窥发光部在所述衬底上正投影与所述适配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防窥发光部的防窥阳极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和显示发光部,所述像素定义层形成于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
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像素开口和绕着所述像素开口设置的像素界定部;
所述适配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界定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所述显示发光部的显示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内,所述显示发光部的显示阳极形成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平坦层之间,所述显示发光部的显示阳极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像素开口对应并与所述显示发光层相接触,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适配孔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
其中,所述防窥发光部的防窥阳极包括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至少与所述防窥发光部的防窥发光层中包括所述倾斜出光面的部位相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和显示发光部,所述像素定义层形成于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
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像素开口和绕着所述像素开口设置的像素界定部;
所述平坦层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过孔均与所述适配孔间隔设置;
所述显示发光部的显示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内,所述显示发光部的显示阳极形成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平坦层之间,所述显示发光部的显示阳极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
所述防窥发光部的防窥阳极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
本申请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窥发光部具有倾斜出光面,倾斜出光面倾斜设置于遮光层与衬底之间,也就是说,防窥发光部可以直接朝着斜视角照射光线。相比于整个防窥发光部正对遮光层发光,仅靠正对遮光层发出的部分光线扩散至斜视角下,具有倾斜出光面的防窥发光部提高了斜视角下的出光率,也即提高了防窥视角下的出光率,进而使得防窥发光部发出的光线的干扰性更强,最终使得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更好。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图2中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图3中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图4中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另一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图7中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图9中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图10中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图11中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所述的另一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衬底;20、防窥单元;21、防窥发光部;211、防窥阳极;212、防窥发光层;213、防窥阴极;22、遮光层;21a、倾斜出光面;201、凹槽;201a、槽侧壁;201b、槽底壁;201c、外沿壁;30、驱动电路层;40、平坦层;401、适配孔;402、第二过孔;50、像素定义层;501、像素开口;51、像素界定部;60、显示发光部;61、显示阳极;62、显示发光层;63、显示阴极;70、封装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例如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和设于衬底10上的防窥单元20。防窥单元20可以为多个,例如每个像素单元中包括一个防窥单元20,或者多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防窥单元20,或者一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防窥单元20。
应理解的是,像素单元由多个发光颜色不相同的显示发光部60组成。
如图2所示,防窥单元20包括防窥发光部21和位于防窥发光部21远离衬底10一侧的遮光层22,遮光层22与防窥发光部21间隔设置,防窥发光部2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层2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内;防窥发光部21具有倾斜出光面21a,倾斜出光面21a倾斜设置于遮光层22与衬底10之间。
举例而言,防窥发光部21不限于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应理解的是,当倾斜出光面21a为平面时,其至少相对遮光层22为倾斜设置。此外,倾斜出光面21a不仅限于平面,还可以是凹面或者凸面等曲面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防窥发光部21具有倾斜出光面21a,倾斜出光面21a倾斜设置于遮光层22与衬底10之间,也就是说,防窥发光部21可以直接朝着斜视角照射光线。相比于整个防窥发光部21正对遮光层22发光,仅靠正对遮光层22发出的部分光线扩散至斜视角下,具有倾斜出光面21a的防窥发光部21提高了斜视角下的出光率,也即提高了防窥视角下的出光率,进而使得防窥发光部21发出的光线的干扰性更强,最终使得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更好。
结合图2和图3所示,防窥发光部21靠近遮光层22的表面形成有凹槽201,凹槽201的至少部分槽壁为倾斜出光面21a。
举例而言,凹槽201为防窥发光部21自遮光层22的一侧向着衬底10凹陷形成。凹槽201的形状可为锥形槽、棱台形槽、棱锥形槽或者不规则形状的槽体。
应理解的是,凹槽201的至少部分槽壁为倾斜出光面21a包括:凹槽201的至少部分槽侧壁201a为倾斜出光面21a;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201的槽底壁201b为倾斜出光面21a,即凹槽201的槽底壁201b不是水平面。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凹槽201的开口面积自遮光层22朝向衬底10的竖直方向上逐渐减小,凹槽201至少包括槽侧壁201a,槽侧壁201a至少部分区域为倾斜出光面21a。
举例而言,槽侧壁201a至少部分区域为倾斜出光面21a可以包括:槽侧壁201a上多个间隔设置的区域共同形成的倾斜出光面21a,也可以是槽侧壁201a沿着某一方向的单侧区域形成的倾斜出光面21a。
应理解的是,凹槽201的开口面积自遮光层22朝向衬底10的竖直方向上逐渐减小中逐渐减小的方式包括:圆锥、圆台或者棱台的横截面面积沿着其母线或者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减小的方式;或者,包括直角梯形两条腰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的方式。
如图3所示,倾斜出光面21a在槽侧壁201a的周向上环绕整圈设置。
举例而言,倾斜出光面21a在槽侧壁201a的周向上环绕整圈设置包括:整个槽侧壁201a均为倾斜出光面21a;或者,沿着凹槽201的深度方向:槽侧壁201a的局部为倾斜出光面21a。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出光面21a在槽侧壁201a的周向上环绕整圈设置,也即倾斜出光面21a为封闭式的环形出光面,其形状可例如为倒立的圆锥、圆台或者棱台的侧周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倾斜出光面21a可为开放式的环形出光面。
如图3所示,凹槽201还包括槽底壁201b,槽侧壁201a环绕槽底壁201b的周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槽底壁201b为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槽底壁201b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层2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中间区域。
应理解的是,当槽底壁201b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层2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中间区域后,即使槽底壁201b用于出光,用户也很难在斜视角下看到槽底壁201b发射出的光线,因此,为节约材料或者降低工艺难度,在形成防窥发光部21的凹槽201的槽底壁201b的部位时,可以不考虑其是否需要发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槽侧壁201a为倾斜出光面21a,槽底壁201b为防窥发光部21的发光底面,即槽侧壁201a和槽底壁201b均为防窥发光部21的出光面,且槽侧壁201a为顶端向远离凹槽201的槽口中心方向倾斜的倾斜出光面21a。
应理解的是,当防窥阳极211上方的像素界定部51去除掉后,再形成防窥发光层212以及防窥阴极213即可使得位于适配孔401内的防窥阳极211均可以与防窥发光层212相接触,此时,凹槽201的槽底壁201b也可以发光,即为防窥发光部21的发光底面,进而提高了整个防窥发光部21的出光率。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层30和平坦层40,驱动电路层30形成于衬底10上,平坦层40形成于驱动电路层30远离衬底10的一侧,平坦层40设置有适配孔401,其中,适配孔401的一端延伸至驱动电路层30;防窥发光部21形成于适配孔401内。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防窥发光部21也可以不完全形成于适配孔401内,只要满足所述防窥发光部21在衬底10上正投影与适配孔40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即可。
应理解的是,平坦层40远离驱动电路层30的一侧为水平面,即平行于衬底10基板的表面,用于起平坦膜面的作用。其中,在衬底10上形成覆盖驱动电路层30的平坦层40时,可对平坦层40曝光、显影以及蚀刻形成内径自衬底10的一侧朝着遮光层22一侧逐渐增大的适配孔401,然后在适配孔401内依次形成防窥发光部21的各膜层。此时,至少的,位于适配孔401的孔壁面上的防窥发光部21为倾斜设置,进而使得防窥发光部21具有倾斜出光面21a。
举例而言,对平坦层40曝光、显影以及蚀刻形成内径自衬底10的一侧朝着遮光层22一侧逐渐增大的适配孔401可以采用half-tone(半色调掩膜板),也可以采用普通的掩膜板曝光形成,以能够使得适配孔401的孔壁面具有斜面即可,或者使得适配孔401的孔底面为斜面即可。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50和显示发光部60,像素定义层50形成于平坦层40远离驱动电路层30的一侧;像素定义层50包括像素开口501和绕着像素开口501设置的像素界定部51;适配孔40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像素界定部5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发光部60与防窥发光部21可同时形成,且显示发光部60设置于像素开口501内。
举例而言,在形成像素定义层50之前,可以先在平坦层40上形成第一金属层,对第一金属层进行图形化处理,同时得到显示发光部60的显示阳极61与防窥发光部21的防窥阳极211;然后在显示阳极61与防窥阳极211上方形成一层树脂层,并对树脂层图形化处理形成像素开口501。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部分像素界定部51填充至适配孔401内,但无需填平适配孔401,以使部分防窥阳极211露出;再在像素界定部51的上方依次形成发光层与第二金属层,并对发光层与第二金属层依次图形化处理,进而得到显示发光部60的显示发光层62和显示阴极63,以及防窥发光部21的防窥发光层212和防窥阴极213;最后再形成封装层70以及遮光层22。
应理解的是,防窥发光层212与从部分像素界定部51露出的防窥阳极211相接触,防窥阴极213与整个防窥发光层212相接触。其中,防窥阳极211、防窥阴极213与防窥发光层212均相接触的部位共同形成防窥发光部21,以用于发光,其防窥阳极211、防窥阴极213与防窥发光层212中三者不相接触的部分不能实现发光。
因此,由于部分像素界定部51填充至适配孔401内,且防窥阳极211先于像素界定部51形成于适配孔401内,故防窥阳极211上方的像素界定部51可以去除掉,也可以保留。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防窥阳极211上方的像素界定部51去除掉后再形成防窥发光层212与防窥阴极213。当防窥阳极211上方的像素界定部51去除掉后,再形成防窥发光层212以及防窥阴极213即可使得位于适配孔401内的防窥阳极211均可以与防窥发光层212相接触,此时,提高了整个防窥发光部21的出光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若防窥阳极211上方的像素界定部51保留,简化了工艺,但由于部分防窥阳极211可以从像素界定部51露出,因此,还是能够实现发光效果,且从像素界定部51露出的部分防窥阳极211为设置于适配孔401的孔侧壁上,即直接形成了具有倾斜发光面的防窥发光部21。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发光部60的显示发光层62设置于像素开口501内,显示发光部60的显示阳极61形成在像素定义层50与平坦层40之间。显示发光部60的显示阳极61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像素开口501对应并与显示发光层62相接触,第二部分通过适配孔401与驱动电路层30电连接;其中,防窥发光部21的防窥阳极211包括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至少与防窥发光部21的防窥发光层212中包括倾斜出光面21a的部位相接触。也就是说,显示阳极61的第二部分可复用为防窥阳极211。
此外,为方便防窥发光部21独立控制,显示阳极61的第二部分复用为防窥阳极211时,可与显示阳极61的第一部分断开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适配孔401复用为显示阳极61的阳极接触孔,也就是说,显示阳极61与防窥阳极211共用一个适配孔401与驱动电路层30电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防窥发光部21即使形成于适配孔401内后,也可与驱动电路层30用于单独控制防窥发光部21的薄膜晶体管单独导电连接,即与显示发光部60分开控制,进而使得显示面板可以在防窥显示与正常显示之间相互切换。
举例而言,平坦层40设置有第一过孔(图未示),第一过孔与适配孔401间隔设置;适配孔401、第一过孔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像素界定部5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内,显示发光部60的显示阳极61通过第一过孔与驱动电路层30电连接。当然,第一过孔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也可以不位于像素界定部5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内。
在本实施例中,防窥发光部21的厚度处处相等,但不限于此。
举例而言,防窥发光部21也可以单独形成于像素界定部51靠近遮光层22的一侧,即不对像素界定部51以及平坦层40开口。此时,可以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厚度不一的防窥发光部21,进而使得防窥发光部21同样具有倾斜发光面。
实施例二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二中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发光部21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发光部21的结构有区别。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01还包括环绕凹槽201的开口设置的外沿壁201c,外沿壁201c连接于槽侧壁201a远离槽底壁201b的一侧设置,且位于槽侧壁201a的顶端,并远离凹槽201的中心区域设置,并与槽底壁201b相平行,均为平面;外沿壁201c为防窥发光部21的发光顶面。外沿壁201c、槽侧壁201a、槽底壁201b均为防窥发光部21的出光面。
应理解的是,外沿壁201c远离凹槽201的中心区域设置是指外沿壁201c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槽底壁201b以及槽底壁201b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不相重合。
举例而言,在形成像素界定层时,对像素界定部51开孔形成连接孔,连接孔连通适配孔401时,可以将连接孔的直径设计为大于适配孔401,进而使得连接孔与适配孔401形成阶梯孔,而外沿壁201c形成于阶梯孔的上台阶上。
在本实施例中,外沿壁201c为平面,且对应遮光层22的边缘区域设置,相比槽侧壁201a直接延伸至遮光层22的边缘区域,能够增强防窥发光部21向着邻近遮光层22的区域的出光率,使得防窥视角的范围更广。
关于显示面板的其他结构以及原理,请参照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9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三中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发光部21的形成位置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中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发光部21的形成位置有区别。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发光部60的显示发光层62设置于像素开口501内,显示发光部60的显示阳极61形成在像素定义层50与平坦层40之间。
举例而言,在驱动电路层30上形成平坦层40时,平坦层40具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402,第一过孔用于显示发光部60的显示阳极61与驱动电路层30中相接触连接,以通过驱动电路层30控制显示发光部60。
在本实施例中,防窥发光部21的防窥阳极211通过第二过孔402与驱动电路层30电连接。
应理解的是,防窥发光部21单独设置在平坦层40的适配孔401内,而第一过孔与第二过孔402均与适配孔401间隔设置,其中,第一过孔、第二过孔40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遮光层2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内,也可以是位于遮光层2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适配孔40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像素界定部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内,进而提升像素密度(PPI)。也可以是直接位于像素开口50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内,也就是说,为降低工艺难度,防窥发光部21也可以单独占用一个像素开口501。
关于显示面板的其他结构以及原理,请参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及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申请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设于所述衬底上的防窥单元,所述防窥单元包括防窥发光部和位于所述防窥发光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防窥发光部间隔设置,所述防窥发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窥发光部具有倾斜出光面,所述倾斜出光面倾斜设置于所述遮光层与所述衬底之间;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层、平坦层、像素定义层和显示发光部,所述驱动电路层形成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平坦层形成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平坦层设置有适配孔,所述像素定义层形成于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其中,
所述适配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驱动电路层,所述防窥发光部在所述衬底上正投影与所述适配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且所述防窥发光部形成于所述适配孔内,所述防窥发光部的防窥阳极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
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像素开口和绕着所述像素开口设置的像素界定部,所述显示发光部的显示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内,所述显示发光部的显示阳极形成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平坦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发光部靠近所述遮光层的表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至少部分槽壁为所述倾斜出光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面积自所述遮光层朝向所述衬底的竖直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凹槽至少包括槽侧壁,所述槽侧壁至少部分区域为所述倾斜出光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出光面在所述槽侧壁的周向上环绕整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还包括槽底壁和槽侧壁,所述槽侧壁环绕所述槽底壁的周向设置,且所述槽底壁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侧壁和所述槽底壁均为所述防窥发光部的出光面,且所述槽侧壁为顶端向远离所述凹槽的槽口中心方向倾斜的所述倾斜出光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还包括外沿壁,所述外沿壁环绕所述凹槽的槽侧壁的顶端设置,且所述外沿壁朝着远离所述凹槽的中心方向延伸,所述外沿壁、所述槽侧壁、所述槽底壁均为所述防窥发光部的出光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适配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界定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所述显示发光部的显示阳极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像素开口对应并与所述显示发光层相接触,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适配孔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
其中,所述防窥发光部的防窥阳极包括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至少与所述防窥发光部的防窥发光层中包括所述倾斜出光面的部位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坦层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过孔均与所述适配孔间隔设置;
所述显示发光部的显示阳极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
所述防窥发光部的防窥阳极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
CN202310378965.3A 2023-03-31 2023-03-31 显示面板 Active CN116456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8965.3A CN116456754B (zh) 2023-03-31 2023-03-31 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8965.3A CN116456754B (zh) 2023-03-31 2023-03-31 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6754A CN116456754A (zh) 2023-07-18
CN116456754B true CN116456754B (zh) 2024-06-04

Family

ID=87135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78965.3A Active CN116456754B (zh) 2023-03-31 2023-03-31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567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7621B (zh) * 2023-09-07 2024-01-1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7596947B (zh) * 2023-12-06 2024-06-1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674146U (zh) * 2019-04-11 2019-11-2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310182A (zh) * 2020-10-29 2021-0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2694100U (zh) * 2020-08-06 2021-03-12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CN113241420A (zh) * 2021-06-15 2021-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380862A (zh) * 2021-05-31 2021-09-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0285A (zh) * 2021-08-23 2021-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防窥显示装置
CN115528193A (zh) * 2022-09-30 2022-12-2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备方法
CN115843199A (zh) * 2023-02-20 2023-03-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51136B2 (ja) * 2013-09-05 2017-06-2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18063852A (ja) * 2016-10-13 2018-04-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有機el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674146U (zh) * 2019-04-11 2019-11-2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2694100U (zh) * 2020-08-06 2021-03-12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CN112310182A (zh) * 2020-10-29 2021-0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80862A (zh) * 2021-05-31 2021-09-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1420A (zh) * 2021-06-15 2021-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690285A (zh) * 2021-08-23 2021-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防窥显示装置
CN115528193A (zh) * 2022-09-30 2022-12-2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备方法
CN115843199A (zh) * 2023-02-20 2023-03-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6754A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56754B (zh) 显示面板
TWI656636B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11690269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4282844B (zh) 有机发光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及有机发光组件
EP414194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for
US11018209B2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substrate
CN107863449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8878496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52244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13748533B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8643265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KR20160034461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13299855A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19803002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547741B (zh) 薄型背光模組
WO2011096116A1 (ja) 発光装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4335104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12810345U (zh) 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583085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660061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9800719U (zh) 发光键盘、背光模组及灯板
WO2023019529A9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360869A1 (en) Lighting keyboard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US20230307592A1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7769287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