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50012A -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50012A
CN116450012A CN202210023693.0A CN202210023693A CN116450012A CN 116450012 A CN116450012 A CN 116450012A CN 202210023693 A CN202210023693 A CN 202210023693A CN 116450012 A CN116450012 A CN 116450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ontrol
printing
controls
thumbn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36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新彤
王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236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50012A/zh
Priority to EP22918369.4A priority patent/EP4293495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138789 priority patent/WO2023130920A1/zh
Priority to US18/280,297 priority patent/US20240160339A1/en
Publication of CN116450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00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3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using menus, i.e. presenting the us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options
    • H04N1/00416Multi-level menus
    • H04N1/00419Arrangement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pages or parts of the menu
    • H04N1/00424Arrangement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pages or parts of the menu using a list of graphical elements, e.g. icons or icon ba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6Zoom, i.e. interaction techniques or inter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zooming op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有助于提高用户通过电子设备控制打印设备进行打印时的便捷度,最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该方法包括: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括:第一缩略图和第一数量的控件,第一缩略图对应第一文件,第一缩略图具有第一尺寸,第一数量的控件中包括第一控件;响应于对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指令,打印指令指示打印第一文件;响应作用于第一界面的第二操作,显示第二界面,第二界面包括:第二缩略图和第二数量的控件,第二数量的控件中包括第一控件,第二缩略图对应第一文件,第二缩略图具有第二尺寸,第二尺寸小于第一尺寸,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第二界面与第一界面大小相同。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控制打印机进行打印,目前在通过电子设备控制打印机进行打印时,界面布局不便于用于观看,导致用户体验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有助于降低用户的操作复杂度、提高终端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最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上,具体地,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括:第一缩略图和第一数量的控件,第一缩略图对应第一文件,第一缩略图具有第一尺寸,第一数量的控件中包括第一控件;第一控件可以为打印控件,用户触发打印控件,电子设备既可以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指令,打印指令指示打印第一文件;用户在第一界面中执行第一操作,该第一操作可以为上滑操作,电子设备显示第二界面,第二界面包括:第二缩略图和第二数量的控件,第二数量的控件中包括第一控件,第二缩略图对应第一文件,第二缩略图具有第二尺寸,第二尺寸小于第一尺寸,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第二界面与第一界面大小相同。
可见,上述实施例中,用户通过在第一界面中执行第二操作,使得在第二界面中显示出与第一界面中相比更多的控件,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控制项,同时第一缩略图缩小为第二缩略图,避免控件对缩略图造成遮挡,便于用户观看,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响应作用于第一界面的第二操作,第一缩略图由第一尺寸缩小至第二尺寸,得到第二缩略图;以及第一数量的控件根据第二操作移动,并在第二界面中新增第三数量的控件,得到第二数量的控件,其中,第一数量与第三数量之和为第二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界面中,第一缩略图位于第一数量的控件的上侧,第二操作为上滑操作。用户在第一界面中进行上滑操作,可以拖出更多的控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响应作用于第一界面的第二操作,显示第二界面之后,响应作用于第二界面的第三操作,显示第一界面。第三操作可以是下滑操作,用户在第二界面中进行下滑操作,即可使控件减少且第二缩略图增大至第一缩略图,从而使得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数量的控件还包括第二控件、第三控件和第四控件,响应作用于第二控件的第四操作,显示第三界面,第三界面包括:打印设备选项;响应作用于第三控件的第五操作,显示第四界面,第四界面包括:打印份数选选项;响应作用于第四控件的第六操作,显示第五界面,第五界面包括:打印范围选项;其中,响应于对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指令包括:响应于对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在第三界面中所选的打印设备发送携带第一打印参数的打印指令,第一打印参数包括在第四界面中所选的打印份数和在第五界面所选的打印范围。第二控件可以为打印设备选择控件,第三控件可以为打印份数选择控件,第四控件可以为打印范围选择控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数量的控件还包括第五控件、第六控件、第七控件和第八控件,响应作用于第五控件的第七操作,显示第六界面,第六界面包括:纸张类型选项;响应作用于第六控件的第八操作,显示第七界面,第七界面包括:纸张尺寸选选项;响应作用于第七控件的第九操作,显示第八界面,第八界面包括:打印方式选项,打印方式包括:双面打印和单面打印;响应作用于第八控件的第十操作,显示第九界面,第九界面包括:色彩模式选项,色彩模式选项包括:黑白模式和彩色模式;其中,响应于对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指令包括:响应于对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打印设备发送携带第二打印参数的打印指令,第二打印参数包括:在第五界面中所选的纸张类型、在第六界面中所选的纸张类型、在第七界面中所选的打印方式和在第八界面所选的色彩模式。第五控件可以为纸张类型选择控件,第六控件可以为纸张尺寸选择控件,第七控件可以为打印方式选择控件,第八控件可以为色彩模式选择控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数量的控件还包括第九控件,第九控件与背景图相对应,第九控件的图标显示为对应背景图的第三缩略图,用户可以根据第三缩略图确定要选择的背景,并选择该背景对应的第九控件,响应于对一个第九控件的第十一操作,将第一缩略图显示在第十一操作所选的背景图上,第十一操作所选的背景图为第十一操作所选的第九控件对应的背景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数量的控件还包括第十控件,第十控件与第一缩略图与背景图的位置关系相对应,第十控件的图标为对应位置关系的示意图,用户可以根据示意图确定要选择的位置关系,并选择该位置关系对应的第十控件,响应于对一个第十控件的第十二操作,根据第十二操作所选的位置关系,在第十一操作所选的背景图上显示第一缩略图,十二操作所选的位置关系为第十二操作所选的第十控件对应的位置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缩略图位于第一数量的控件的上侧,响应作用于第一界面的第十三操作,显示第十界面,第十界面包括第一缩略图和第四数量的控件,其中,第一缩略图具有第一尺寸,第四数量的控件位于第一缩略图的上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十三操作为下滑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触发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打印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打印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可执行指令,当可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打印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芯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打印。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的电子设备、第三方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四方面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第五方面的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3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4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一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二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5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三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5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四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5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五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5g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六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七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八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九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十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十一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十二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7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十三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7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十四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7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十五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7g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十六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十七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十八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8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十九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8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十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十一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十二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9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十三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9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十四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9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十五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十六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十七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0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十八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0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十九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0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十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0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十一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十二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十三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十四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十五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十六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十七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十八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十九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十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4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十一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十二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十三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十四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十五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十六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十七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7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十八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7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十九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7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十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7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十一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7g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十二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7h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十三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7i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十四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十五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十六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8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十七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8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十八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8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十九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8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十九种电子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 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终端设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示例性的,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终端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100 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 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 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 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申请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结构。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 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runtime) 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硬件层可以包括各类传感器,例如图1中介绍的各类传感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等。
结合以上图1和图2介绍的电子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涉及的物理元器件主要包括传感器、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显示芯片、触摸显示屏、指纹识别模块等硬件组件;以及屏幕管理模块、显示驱动、指纹驱动、防误触等内核软件层;防误触输入、屏幕控制、灭屏显示(always on display,AOD)服务、电源管理等应用程序框架层功能;以及特殊适配应用(camera)、三方应用、系统休眠、AOD等应用层业务。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拍摄方法,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100软件以及硬件的工作流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主要由触摸面板(touch panel,TP)模块和上述一种或多种物理元器件以及电子设备100的软件架构层的各层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实现。
其中,TP模块接收用户对触摸显示屏的触摸操作,将用户的触摸操作传递给系统库的物理状态识别模块,由物理状态监测模块进行监测,识别用户的触摸操作等。物理状态监测模块将用户的触摸操作传递给电子设备的状态机管理模块,通过状态机管理模块控制FWK 层的窗口管理系统,从而控制电子设备的一系列动作和显示等。
此外,整个过程的实现还需要其他多个模块、传感器的协同参与,例如应用程序层的皮肤模块,用于控制触摸屏显示界面等,本申请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以下实施例将以具有图1和图2所示结构的电子设备为例,结合附图和应用场景,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显示方法进行具体说明。首先以一种打印场景为例。
电子设备具有根据打印对象生成打印任务的功能,打印对象可以是图像、文件、备忘录等。以打印对象是图像为例,电子设备安装了用于浏览图像的相册应用。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相册应用的图标进入相册界面,相册界面具有按照预设大小和预设排列规律显示的图像,相册界面中的图像可以通过长按等操作被选中。图3a是在电子设备的相册界面中选中图像的示意图,用户在相册界面中选中图像A、图像B和图像C后,进入如图3a所示的界面30a,界面30a中提供一分享控件31,用户点击分享控件31,电子设备显示如图3b所示的界面30b。界面30b中,提供打印控件32和一些其他控制控件33,用户触发打印控件32,即可进入图像对象的打印任务。
再以打印对象是文件为例,用户进入如图3c所示的界面30c,在界面30c中显示文件管理器,并在文件管理器通过长按或其他操作选中打印对象36,在触发打印对象36的分享功能后,进入如图3d所示的界面30d。界面30d提供了任务预览区34,用户触发任务预览区34中针对打印对象36的打印控件35,即可进入文件对应的打印任务。
上述进入打印任务的方式仅用于示例,本申请对进入打印任务的方式不进行限定。电子设备还可以提供其他进入打印任务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示例,在图3b的基础上,在进入图像对应的打印任务后,可得到如图4a所示的界面40a,界面40a中至少包括预览区域41和控制区域42。
预览区域41用于显示打印对象对应的预览结果,即预览对象。预览区域41中包括完全显示的第一预览对象411和未完全显示的第二预览对象412,在预览区域41中,还可以在预览对象排列的方向上滑动,来查看完整的预览对象。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在预览区域41内向左滑动,以在预览区域41内显示出界面40a中未显示的第三预览对象。每个预览对象包括一选择控件413,在进入打印任务后,每个预览对象的选择控件均为已选择状态,用户点击选择控件413,可以取消对预览对象的选择。
控制区域42用于显示控制控件,控制控件具体可以包括开始打印控件421和打印参数控件,打印参数控件可以包括:打印机选择控件422、份数选择控件423以及范围选择控件 424等。在需要调整打印参数时,可以点击控制控件,触发在界面40a上显示控制窗口,供用户选择。
作为一种示例,在界面40a中控制区域42中显示的控制控件可以是常用的控制控件,在图像的打印场景下,可以是打印机选择控件422、份数选择控件423以及范围选择控件424,也可以是其他控制控件。在用户确认打印对象和打印参数后,可以点击开始打印控件421,以触发电子设备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指令。
在控制区域42的上方具有一标识43,该标识43用于表示控制区域42除了当前所提供的控制控件之外,还可以提供其他未显示出来的控制控件。在图4a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图 4b所示,用户在界面40a内单点向上滑动。响应于这一滑动操作,界面40a变化至如图4c所示的界面40c。在界面40c中,控制区域42在整个显示界面中所占的区域变大,并显示出40a中隐藏的控制控件:纸张类型选择控件425、纸张尺寸选择控件426、打印方式选择控件427以及色彩模式选择控件428。在用户点击上述四个控制控件时,也能够显示出对应的控制窗口。
在40c中,由于控制区域42的扩大,预览区域41在显示界面中所占的区域变小。预览区域41中的预览对象也相应变小。预览区域41显示了完整的第一预览对象411、完整的第二预览对象412和未完整的第三预览对象414。类似的,可以在预览对象排列的方向滑动,以在预览区域41中显示完整的第三预览对象。
在图4c的示例中,控制区域42提供了七种控制控件。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为了提供更多的控制控件,还可以在40c的控制区域42中增加滚动条。如图4d所示,在界面40d 中,控制区域42显示了七种控制控件和一滚动条44,用户向下拉动滚动条44,可以显示出隐藏的控制控件,例如:打印方向、页边距等。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点击界面40c中的份数选择控件423,显示界面如图5a所示的50a,界面50a中提供了份数选择窗口51,可以在份数选择窗口51中选择需要打印的份数,再点击确定控件511,份数选择窗口51消失,电子设备返回界面40c。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点击界面40c中的纸张类型选择控件425,显示如图5b所示的界面50b,界面50b中提供了纸张选择窗口52,可以在纸张选择窗口52中选择需要打印的纸张类型,例如,用户选择普通纸,纸张选择窗口52消失,电子设备返回界面40c,纸张类型为普通纸。再例如,用户点击了取消控件521,电子设备返回界面40c,纸张类型与纸张选择窗口52弹出前相比不变。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点击界面40c中的打印方式选择控件427,显示如图5c所示的界面50c,界面50c中提供了打印方式选择窗口53,可以在打印方式选择窗口53中选择需要打印方式,包括双面打印或单面打印,例如,在50c中,用户选择了单面打印,纸张选择窗口53消失,电子设备返回界面40c,打印方式为单面打印。再例如,用户点击了取消控件531,电子设备返回界面40c,打印方式与打印方式选择窗口53弹出前相比不变。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预览对象、第二预览对象和第三预览对象均已被选中,用户点击界面40c中的范围选择控件424,显示如图5d所示的界面50d,50d中提供了第一范围选择窗口54,可以在第一范围选择窗口54中选择需要打印的范围,第一范围选择窗口可以提供全部打印选项,也可以提供分别选择起始页和结束页的选项。例如,在50d中,用户选择了全部打印。在选择了打印范围后,用户再点击50d中的确定控件541,第一范围选择窗口 54消失,电子设备返回界面40c。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预览对象和第三预览对象已被选中,第二预览对象未被选中。在这样的场景下,用户点击界面40c中的范围选择控件424,显示如图5e所示的界面50e,界面50e提供了另一与第一范围选择窗口54不同的第二范围选择窗口55,第二范围选择窗口55中,提供了全部打印选项551、自定义打印选项552和连续打印选项553。可选的,用户选择全部打印选项551并点击确定控件554,第二范围选择窗口55消失,返回界面40c。可选的,用户选择自定义打印选项552,并点击确定控件554,第二范围选择窗口55消失,返回界面40c。由于用户在进入第二范围选择窗口55之前选择了第一预览对象和第三预览对象,因此自定义打印选项552对应的打印范围为第一预览对象和第三预览对象对应的图像。可选的,用户选择连续打印选项553,并在起始页选择区域选择起始页,在终止页选择区域选择终止页,用户点击确定控件554后,第二范围选择窗口55消失,返回界面40c。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点击界面40c中的纸张尺寸选择控件426,显示如图5f所示的界面,界面50f中提供了纸张尺寸选择窗口56,纸张尺寸选择窗口56中所提供的纸张尺寸为当前与电子设备连接的打印设备能够提供的纸张尺寸。例如,用户选择了A4,纸张选择窗口56消失,电子设备返回界面40c,纸张尺寸为A4。再例如,用户点击了取消控件561,电子设备返回界面40c,纸张尺寸与纸张尺寸选择窗口56弹出前相比不发生变化。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点击界面40c中的色彩模式选择控件428,显示如图5g所示的界面50g,50g中提供了色彩模式选择窗口57,色彩模式选择窗口57提供了彩色模式和黑白模式两种选项。可选的,用户选择黑白模式,同时,预览区域42中的预览对象按照黑白模式显示,色彩模式选择窗口57消失,电子设备返回界面40c。可选的,用户点击取消控件 571,色彩模式选择窗口57消失,电子设备返回界面40c,色彩模式与色彩模式选择窗口 57弹出之前相比不发生变化。
继续结合图4c所示,控制区域42的上方具有一标识45,该标识45用于表示当前控制区域42可以向下收缩。作为一种示例,如图4e所示,用户在界面40c中单点向下滑动,控制区域42向下收缩,控制区域42内的控制控件大小不变且数量减少,电子设备显示如图4a所示的界面。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控制区域和预览区域均是可以伸展或者收缩的区域,在用户操作控制区域伸展或者收缩时,预览区域中的预览对象的大小随之进行相应的变化。当控制区域处于收缩状态时,预览对象较大;当控制区域处于伸展状态时,预览对象较小,且预览对象可以根据控制区域中的控制进行相应变化。基于上述方案,使得在提供了完善的控制控件的同时,避免了控制区域对预览对象的遮挡。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存在操作冲突的情况下,上述单点上滑操作和单点下滑操作可以是生成于界面中的任意位置的操作。例如,在图4b的界面40b中,仅存在一种单点上滑操作,即拉出控制区域42的操作,因此该单点上滑操作可以生成于界面40a的任意位置。再例如,在图4e中,仅存在一种单点下滑的操作,即收回控制区域42的操作,因此该单点下滑操作可以生成于界面40c的任意位置。
以第二种打印场景为例。仍以在图3所示的相机界面30a中选择三个图像作为打印对象为例,在该示例中,进入打印任务后,电子设备显示如图6a所示的另一打印任务界面60a。界面60至少包括控制区域61和预览区域62。控制区域61中提供了三种使用频率较高的控制控件,预览区域62中显示了多个预览对象。预览区域62未完全显示全部的预览对象,用户可以在预览区域62内,通过在预览对象排列的方向上执行滑动操作来查看所有的预览对象。
控制区域61下方包括标识621,该标识621用于表示控制区域61允许向上收起。预览区域62下方包括标识622,该标识622用于表示预览区域62下方具有可以拖出的其他内容。作为一种示例,用户在界面60a中单点上滑,响应于上述操作,电子设备显示如图6b所示的界面60b。在界面60b中,控制区域61向上收起,预览区域62向上移,并显示背景选择区域63。
需要说明的是,在预览区域62上移后,背景选择区域63并不是唯一可以显示在预览区域62下方的内容,还可以在上移后的预览区域62下方显示其他内容,此处仅以背景选择区域63为例进行说明。
背景选择区域63提供预设的多种背景,用户可以按照多种背景排列的方向滑动,以浏览更多允许选择的背景。作为一种示例,用户选择背景631,预览区域62中当前选中的第一预览对象411显示在背景631之上。
在界面60b中,背景选择区域62上方还显示了标识623,标识623用于指示背景选择区域63允许被上滑,以显示更多的内容。用户在界面60b中执行单点上滑操作,拖动出位置选择区域65,电子设备显示如图6c所示的界面60c。位置选择区域65用于提供多种预览对象在背景中的位置选项。界面60c的示例中,选中居中选项651,第一预览对象在选择的背景631上居中显示。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在界面60c中执行单点下滑操作,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由60c变化为界面60b。用户在界面60b上单点执行下滑操作,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由60b变化为60a。
在这一示例中,打印任务中可以展示至少如60a、60b和60c所示的三个状态,这三个状态中,预览区域的位置和尺寸会根据用户的操作进行不同的变化,从而在用户调出更多的内容时,预览对象能够不被遮盖,当用户收缩一些内容时,预览对象能够占据更大的区域进行显示,进而实现了不同控制需求下的可变布局,避免了预览对象被遮盖,便于用户查看预览效果。
下面再以短视频场景为例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说明。电子设备安装了短视频应用,用户在电子设备上通过预设操作启动短视频应用。在电子设备播放短视频时,电子设备显示如图7a所示的界面70a,界面70a中包括视频播放区域71、信息显示区域72以及评论区域73。视频播放区域71用于显示当前页面的短视频;信息显示区域72用于显示视频信息,例如视频名称、视频介绍信息、视频携带的话题等;评论区域73用于显示当前视频的评论信息。视频播放区域71和评论区域73可以显示在同一层的不同区域,信息显示区域72可以覆盖在视频播放区域71之上。在其他的示例中,信息显示区域72也可以和视频播放区域71和评论区域73处于同一层。界面70a还提供了多种操作控件74,操作控件74均显示在最顶层,且部分与视频播放区域71、信息显示区域72以及评论区域73发生重叠。
上述视频播放区域71内所显示的短视频的比例不受限制,在短视频与视频播放区域71 的比例相同的情况下,短视频可以充满视频播放区域71;在短视频与视频播放区域71的比例不同时,视频可以居中显示在视频播放区域71中。
评论区域73可以按照当前播放的短视频的点赞数量显示TopN个评论,或按照评论回复数量显示TopN个评论。在短视频没有评论的情况下,评论区域73可以隐藏,或显示用于提示用户评论的信息,例如:快来说出你的想法吧!
继续结合图7a所示,评论区域73上方具有一标识75,该标识75用于指示评论区域下方还具有其他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是属于评论区域73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功能区域,例如,用于推荐当前主播的其他高赞视频的推荐信息等。下面,以展开内容为评论信息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在界面70a中执行单点上滑操作,单点上滑操作生成于视频播放区域71中,具体可见图7b,该操作触发视频播放区域71内的短视频上滑,并播放下一段推荐短视频。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在界面70a中执行如图7c所示的单点上滑操作,单点上滑操作的 down点处于评论区域73中。响应于上述单点上滑操作,电子设备显示如图7d所示的界面70d。在界面70d中,评论区域73被拉出,视频播放区域71向上移动,操作控件74隐藏,视频播放区域71缩小,且视频播放区域71内的短视频按照等比例缩小显示。
在视频评论较多的情况下,被拉出的评论区域73也无法完全显示所有评论,被拉出的评论区域73中包括一滚动条731,通过拉动滚动条731可以预览当前短视频的所有评论。
作为一种示例,结合图7e所示,该示例中,单点下滑操作的down点落在视频播放区域71中,up点落在评论区域73中,响应于这一操作,拉出的评论区域73被收缩,电子设备显示如图7a所示的界面70a。作为又一种示例,结合图7f所示,用户在界面70e中进行单点下滑操作,评论区域73中的评论内容上翻,当评论区域73中的评论内容被拉到顶部时,拉出的评论区域73被收缩,电子设备显示如图7a所示的界面70a。作为又一种示例,响应于down点和up点均落在视频播放区域71中的单点下滑操作,在视频播放区域 71中显示上一个短视频。
作为一种示例,结合图7g所示,用户在界面70e中进行单点上滑操作77,该操作的down点和up点落在视频播放区域71中。响应于这一操作,在视频播放区域71中显示下一个短视频。当视频播放区域71由当前视频切换至下一个短视频时,评论区域73自动收起,界面的布局与70a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操作仅用于作为一个示例说明在界面70d中允许执行的部分操作,其他的操作方式或操作方式的组合也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三种不同场景下,包含预览区域的任务界面中的布局的变化。可以理解为,除了上述三种场景,在其他的场景下,为了兼顾控制和预览,根据不同的操作对预览区域的大小和位置作出相应适配的界面布局方案,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仍在打印场景中,本方案还可以具有其他的实施方式。
图8d是另一种进入打印任务的示意图。可以在电子设备中通过设置——更多连接进入如图 8d所示的界面800d,在界面800d中触发打印控件85,进入如图8a所示的界面800a,在界面800a中提供两个入口,第一个入口是打印机连接入口81,另一个入口是用于进入打印任务的打印入口82。用户触摸打印入口82进入打印任务。在界面800a中选择第二打印入口82之后,电子设备显示如图8b所示的打印任务界面800b。界面800b中提供了两类打印功能,具体为第一类打印功能83和第二类打印功能84。在界面800b中,第一类打印功能83中包括:文档打印功能831、大图打印功能832、图片打印功能833以及相册打印功能 834。
在图8b所示的界面800b中,打印功能区域83中还具有一标识控件835,该标识控件835用于表示还可以提供在界面800b中未显示出的其他功能。用户点击标识控件835,电子设备显示如图8c所示的界面800c。在界面800c中,显示了电子设备能够提供的更多的打印功能,包括:扫描功能835、拼图打印功能836、区域裁剪打印功能837、自定义打印功能838以及身份证打印功能839。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具有比界面800c中更多或更少的功能。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触发文档打印功能831,电子设备显示如图9a所示的界面900a。界面900a中包括预览框91和控制区域92。预览框91中的预设位置显示文档添加控件911。用户点击文档添加控件911,电子设备显示如图9e所示的文档选择界面900e。用户在文档选择界面900e中选择待打印的文档,并点击完成控件96,电子设备进入与界面40a的布局相同的打印界面,并在预览区域41中显示用户选择的待打印文档。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触发图片打印功能833,电子设备显示如图9c所示的界面99c。界面900c中包括:预览框93和控制区域94。预览框93中的预设位置显示图片添加控件 931.用户点击图片添加控件931,电子设备显示如图9d所示的图片选择界面900d。用户在图片选择界面900d中选择待打印的图片,并点击完成控件9,电子设备进入与界面40a的布局相同的打印界面,并在预览区域41显示用户选择的待打印图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文档打印功能831进行文档的打印,也可以通过图3c的方式进行文档的打印,二者所提供的文档打印的服务相同,区别在于当通过文档打印功能831 进行文档的打印时,先进入打印任务,再选择待打印文档;当通过图3c的方式进行文档的打印时,先选择待打印文档,再进入打印任务。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图片打印功能833进行图片的打印,也可以通过图3b的方式进行图片的打印,二者所提供的图片打印的服务相同,区别在于当通过图片打印功能833 进行图片的打印时,先进入打印任务,再选择待打印图片;当通过图3b的方式进行图片的打印时,先选择待打印图片,再进入打印任务。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触发扫描功能835,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0a所示的界面100a。界面100a中包括预览区域11和控制区域12。用户点击开始扫描控件121,电子设备执行扫描任务,并显示如图10b所示的界面100b,在界面100b中,控制区域12中的控件无法被触发,标识111用于标识当前扫描的页数,例如,1/1表示当前扫描的页码为第一页,一共扫描一页。在扫描完成当前页之后,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0c所示的界面100c。在界面100c 的预览区域11中显示扫描结果、扫描结果的缩略图124、重新扫描控件122和继续扫描控件123。
用户在界面100c中点击重新扫描控件122,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0d所示的界面100d,在界面100d中显示提示信息13,提示用户重新扫描将不会保留此次扫描结果,并询问用户是否继续重新扫描,如果用户选择“继续”,则电子设备清除已扫描得到的预览区域11中的内容,并进入界面100b重新进行扫描,如果用户选择“取消”,则电子设备显示界面100c。
用户在界面100c中点击继续扫描控件123,电子设备进入与界面100b相似的界面继续进行扫描,其中,标识111为2/2。在完成当前扫描后,电子设备显示图10f所示的界面100f,界面100f中显示第一页扫描结果的缩略图124和第二页扫描结果的缩略图125。
在界面100c中,用户还可以点击控件14,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0e所示的界面100e。在界面100e中,显示控制窗口15。用户选择保存为图片,则将扫描结果按照图片的格式保存至电子设备;用户选择保存为PDF,则将扫描结果按照PDF的格式保存至电子设备。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触发相册打印功能834,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1a所示的界面110a。界面110a中包括预览框21和控制区域22。用户点击添加图片控件211,电子设备显示图像选择界面。用户在图像选择界面中选择待打印的图像,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1b所示的界面110b。在界面110b中,待打印的图像以“适合”的显示方式显示在预览框21中。待打印的图像未充满预览框21,用户可以点击填充控件23,待打印控件可充满预览框21,并将多出的部分进行裁剪。
在界面110a中,控制区域22还包括打印机选择控件、份数选择控件以及纸张尺寸选择控件。在控制区域22的上方包括一个标识24,标识24用于指示控制区域22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控制控件,可以通过预设的操作拉出界面110a中当前控制区域22内隐藏的控制控件。在当前控制区域22内隐藏控制控件被拉出后,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1b所示的界面110b,在界面110b中,每个控制控件的大小不变,控制区域22扩大,相应的,预览框21变小,预览框21中的预览对象变小。在控制区域22中隐藏的控制控件被拉出或收回所引起的界面布局变化的方式,可以与图4a至4e中预览区域根据控制区域的变化而适应性变化的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如图11b所示的界面11b中,可以通过纸张尺寸选择控件221和纸张方向选择控件222来调整打印参数。在用户触发开始打印控件223后,在打印机允许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控制打印机判断实际放入的纸张是否符合设置的打印参数,如果判断结果为符合,则电子设备控制打印机进行打印;如果判断结果为不符合,电子设备显示提示信息:使用当前尺寸的纸张打印可能会与预览效果不同或打印失败,是否继续?在用户确认继续打印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再控制打印机进行打印。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触发身份证打印功能839,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2a所示的界面120a。界面120a中包括扫描位置提示框30和提示信息31。用户点击提示信息31中的“知道了”,即可进行身份证的扫描。省份证包括两面,在扫描完成一面后,电子设备提示用户扫描身份证的另一面。在身份证的两面均扫描完成后,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2b所示的界面120b。在界面120b中,在预览区域302中显示扫描得到的身份证的正反面图像。
界面120b中还包括保存控件304、重拍控件331以及前往打印控件332。用户触发保存控件304,电子设备保存预览区域302中身份证的扫描结果。用户触发重拍控件,电子设备返回重新进行身份证的扫描。用户触发前往打印控件332,电子设备进入身份证的打印任务。身份证的打印任务与图片的打印任务类似,区别在于控制区域的控制控件可以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触发大图打印功能832。大图打印用于将待打印的图像放大后分割为多个部分,将每部分作为单独一页进行打印,并可以选择放大倍数(即为分割份数)以及分割的方式。如图13a所示,界面130a中包括预览区域401、放大倍数选择控件402以及打印控件403。预览区域401中的虚线用于表示待打印的图像被分割的方式。在该示例中,放大倍数为四倍。
用户在界面130a中触发打印控件403,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3b所示的界面130b,在界面130b中,包括预览区域404和控制区域405。分割后的待打印图像的每部分作为一个预览对象在预览区域404中进行预览。控制区域405中还包括更多可以拉出的控件,在控制区域405中隐藏的控制控件被拉出或收回所引起的界面布局变化的方式,可以与图4a至4e 中预览区域根据控制区域的变化而适应性变化的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用户点击拼图打印功能836,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如图14a所示的界面140a。在界面140a中,提供了预览区域141和控制区域142,控制区域142中提供了添加图片控件143,用户触发添加图片控件143,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像选择界面,用户在图像选择界面选择三张图像并确认后,电子设备进入如图14b所示的界面140b。在界面140b中,被选择的三张图像作为预览对象显示在预览区域141中。可选的,用户选择了十张图像,前九张按照3x3的布局构成第一张拼图,最后一张和八张空白图像构成第二张拼图。
控制区域142中提供了一布局样式选择控件144,在触发布局样式选择控件144后,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4c所示的界面140c,界面140c中提供多种可选的布局样式,例如:3x3、2x2、2x3等。用户选中2x2布局。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4d所示的界面140d。在界面140d 中,按照2x2的布局显示选中的三张图像。
类似的,在拼图打印的场景下,控制区域142中还可以包括更多可以拉出的控件,在控制区域142中隐藏的控制控件被拉出或收回所引起的界面布局变化的方式,可以与图4a 至4e中预览区域根据控制区域的变化而适应性变化的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用户点击自定义打印功能838,电子设备显示图像选择界面,用户在图像选择界面选择一个图像并确认后,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5所示的界面150。界面150 中包括预览区域151、纸张尺寸选择控件152和打印控件153。用户点击纸张选择控件152,电子设备显示纸张尺寸选择窗口,用户可以在该窗口内自定义打印时的纸张尺寸。在用户确定纸张尺寸之后,电子设备或打印机判断打印机是否支持用户所选择的纸张尺寸。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再次弹出纸张尺寸选择窗口;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纸张尺寸选择窗口关闭。用户点击打印控件153后,电子设备会提示需要放入纸张的尺寸,该尺寸即为用户在纸张尺寸选择窗口中调整的纸张尺寸。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用户点击区域裁剪打印功能837,电子设备显示图像选择界面,用户在图像选择界面选择多个图像并确认后,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6a所示的界面160a。界面160a中,包括第一预览区域161、辅助功能区域162、第二预览区域163以及打印控件164。
第二预览区域163中显示用户选择的多个图像的缩略图,用户点击缩略图165对该缩略图对应的图像进行选中。第一预览区域161显示用户在第二预览区域163中选中的图像。第一预览区域161中还显示有裁剪网格,用户通过调整该裁剪网格在第一预览区域16内对预览对象进行裁剪。用户将裁剪网格调整至如图16b所示的界面160b中的状态,电子设备响应于这一裁剪操作,在第一预览区域161中显示裁剪效果,具体如图16c所示的界面160c。
辅助功能区域162包括重置、应用全部以及提取标题。用户触发界面160c中的重置,电子设备返回界面160a。用户触发界面160c中的应用全部,电子设备将第一预览界面161 的裁剪效果应用至在图像选择界面中选中的多个图像,并显示提示信息:修剪效果已应用至全部图像。用户触发界面160c中的提取标题,电子设备显示水印位置选择窗口,该窗口中提供关于水印的选项,分别包括“置于顶部”、“置于底部”以及“关闭”。用户触发打印控件164,电子设备显示与图4a相似的打印界面,其中,预览对象为裁剪后的图像。
在如图8b所示的界面800b中,第二类打印功能84中包括对联打印功能841和红包打印功能842。在第二类打印功能841中还可以接入外部提供打印素材,以提供更多的打印功能,以对联打印功能841为例说明。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在图8b所示的界面80b中触发第二类打印功能84中的对联打印功能841。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7a所示的界面170a。界面170a中包括:第一控制区域171,预览区域172以及第二控制区域173。第一控制区域171包括用于选择对联中的上联、下联和横批的控件;预览区域172用于显示正在编辑的对联;第二控制区域173用于提供多种编辑项(例如:背景、文字和手写),以及多种编辑项中的内容。在电子设备进入对联打印功能时,默认选中第一控制区域171中的“上联”、第二控制区域173中的背景控件173b 以及背景选项173a。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点击第二控制区域173中的文字选项173c,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7b 所示的界面170b。在界面170b的第二控制区域173中,显示可选的文字内容、可选的字体以及可选的颜色。在该示例中,选中内容173e、字体173d以及颜色173f。其中,提供的每个内容中,均包括上联、下联和横批,在选中一个内容后,上联、下联以及横批均可以根据选中的内容确定。例如,选中内容173e,则上联为“虎跃神州歌盛世”,下联为“凤舞九天迎新春”,横批为“虎年吉祥”。在该示例中,第二控制区域173对预览区域172的部分产生了遮挡。
作为另一种示例,用户点击第二控制区域173中的文字选项173c,电子设备显示如图 17c所示的界面170c。在该示例中,响应于点击文字选项173c的操作,预览区域172适应性的缩小显示,第二控制区域173未对预览区域172产生了遮挡。界面170c于界面170b 中的其他控件功能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用户在界面170c中点击控件176,界面170c中可弹出“预览”选项和“保存”选项。用户点击“保存”选项,当前编辑的对联将会分别以上联、下联和横批对应的三张图像保存在相册中。用户点击“预览”选项,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7d所示的界面170d。在界面170d 中,显示整幅对联(包括上联、下联和横批)的预览效果。
如图17b所示,还可以点击第二控制区域173中的控件173g。电子设备进入如图17e所示的界面170e。在界面170e中,显示虚拟键盘174和自定义内容窗口177,用户通过对虚拟键盘174进行操作,以将自定义文字输入至自定义内容窗口177中。用户还可以在第二控制区域173中选择自定义文字的字体和颜色。
如图17b所示,用户还可以选择控件173h和173i,进入手写功能。作为一种示例,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7f所示的界面170f。在界面170f中,显示编辑区域178,在编辑区域178中,还包括控件178a、控件178b、控件178c和控件178d。用户在编辑区域178内书写,当书写完成一个单位的笔迹(例如,一个字)之后,可以点击控件178d,书写上联中下一个单位的笔迹,此时预览区域172中的对联上显示已书写的第一个单位的笔迹。在预览区域172中已存在笔迹的情况下,也可以点击控件178c对上一个单位的笔迹进行书写。在书写过程中,可以点击删除控件178a对当前编辑的笔迹进行删除,也可以点击关闭控件178b 退出编辑。
可选的,在预览区域172中的上联中,每个文字具有对应的位置和大小。在图17f中,上联的第一个字的大小和位置如虚拟框172a所示(172a仅用于示意,可以并不显示在界面 170f中)。用户书写完成第一个字,并点击控件178d之后,可以对当前书写的第一个字进行缩小或放大,以使得书写的笔迹符合172a的大小,然后再将缩小或放大后的笔迹显示在172a所在的位置。如图17i所示的界面170i,在用户点击控件178d之后,书写的“虎”字经过缩放后显示在172a所在的位置,用户可以在编辑区域178中书对联中的下一个字。
编辑区域178中还包括提示信息,提示信息以x/y的形式显示,y表示当前书写的上联一共包括多少个字,x用于表示当前书写的为上联中的第几个字。在该示例中,提示信息为 1/7,也即上联中具有7个字,当前正在书写第一个字。在该示例中,第二控制区域173对预览区域172的部分产生了遮挡。
在当前书写的字为第一个字时,提示信息为1/7,控件178c可以置灰。在当前书写的字为最后一个字时,提示信息为7/7,控件178d可以由“下一个”变化为“完成”。此时用户点击控件178d,编辑区域178关闭。
作为另一种示例,进入手写功能后,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7g所示的界面170g。在该示例中,响应于用户还可以选择控件173h和173i的操作,预览区域172适应性的缩小,第二控制区域173未对预览区域172产生了遮挡。当编辑区域178关闭之后,预览区域172 回复至原大小。
再如图17h所示的界面170h所示,用户点击打印控件175,显示提示信息179,提示用户打印上联所需要的纸张尺寸,用户在向打印机放好纸张尺寸后选择开始打印,电子设备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指令,打印设备打印上联。用户放入打印机的纸张可以是不具有颜色的原始纸张。
在打印设备打印完成上联之后,向电子设备返回已打印完成的信息,电子设备自动跳转至对下联的编辑界面。类似的,用户在对下联编辑完成后,点击打印控件175即可打印下联,在打印设备打印完成下联之后,向电子设备返回已打印完成的信息,电子设备自动跳转至对横批的编辑界面;用户在对横批编辑完成后,点击打印控件175即可打印横批。
可选的,用户放入打印设备的纸张尺寸与提示信息179中的纸张尺寸不符。打印设备检测到当前纸张的纸张尺寸与打印所需的纸张尺寸不符,可以向电子设备发送对应的信息,电子设备可以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更换纸张。
再对红包打印进行说明。在如图8b所示的界面800b中,用户点击红包打印功能842。进入如图18a所示的界面180a。界面180a中包括第一控制区域181、预览区域182和第二控制区域183。第一控制区域181中提供多种可选的主题,例如:潮流、新春以及虎年等,每种主题具有对应的背景。在该示例中,选中潮流主题,第二控制区域183中的背景为潮流主题对应的背景。在预览区域182中显示待打印的红包的缩略图,其中的虚线用于表示折叠和修剪痕迹,也即,将打印出来的纸张按照虚线进行修剪和折叠,即可得到红包,折叠和修剪痕迹可以是打印纸张本身所具有的痕迹,也可以是通过双面打印等方式打印在纸张上构成的痕迹。
用户还可以在红包上添加文字。用户在界面180a的第二控制区域183中点击“文字”控件,即可进入如图18b所示的界面180b。在界面180b中显示文本输入框184,用户点击文本输入框184,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8c所示的界面180c。在界面180c中,显示文本输入框186、虚拟键盘185以及第二控制区域183,用户在第二控制区域183中选择字体为“行书”,并通过虚拟键盘185在文本输入框186中输入“新年快乐!”。用户点击确认控件后,输入的文本“新年快乐!”以行书的字体显示在预览区域182内,用户可以移动文本输入框 186的位置,也可以移动已输入文本的位置。
用户还可以在红包上添加贴图。用户在界面180a的第二控制区域183中点击“贴图”控件,即可进入如图18d所示的界面180d。界面180d中显示可以作为贴图的备选图片,在该示例中,用户选择贴图183a,预览区域182中显示贴图187。用户还可以移动贴图187 在预览区域182中的位置。用户还可以点击控件183b,响应于用户点击控件183b的操作,清除预览区域182内的贴图。
仍在界面180d中为例,用户点击控件188,可以弹出“预览”选项和“保存”选项。用户点击“保存”选项,当前编辑的红包可以以图像的方式保存在相册中。用户点击“预览”选项,进入如图18e所示的界面180e。在界面180e中,显示打印红包的预览效果188a。在预览效果188a中,还可以显示预览区域182中的虚线,以便于用户裁剪和折叠。还可以进行双面打印,正面如预览效果188a所示,反面打印预览区域182中的虚线。
仍在界面180d中为例,用户点击控件189,电子设备进入如图18f所示的界面180f,在界面180f中,显示提示信息182a,提示用户打印红包所需要的纸张尺寸,用户在准备好纸张尺寸后选择开始打印,电子设备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指令,打印设备打印红包。
参见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如图19所示,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91,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括:第一缩略图和第一数量的控件,第一缩略图对应第一文件,第一缩略图具有第一尺寸,第一数量的控件中包括第一控件。
第一界面可以如图4a所示的界面40a,第一缩略图可以为第一预览对象411和未完全显示的第二预览对象412,第一数量的控件可以包括:开始打印控件421、打印机选择控件422、份数选择控件423以及范围选择控件424,第一控件可以为开始打印控件421。
S192,响应于对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指令,打印指令指示打印第一文件。
第一操作可以为用户点击开始打印控件421的操作,用户点击开始打印控件421,电子设备向打印设备发送指令,打印设备执行打印任务。
S193,响应作用于第一界面的第二操作,显示第二界面,第二界面包括:第二缩略图和第二数量的控件,第二数量的控件中包括第一控件,第二缩略图对应第一文件,第二缩略图具有第二尺寸,第二尺寸小于第一尺寸,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第二界面与第一界面大小相同。
如图4b所示的界面40b,上述第二操作可以是界面40b中的上滑操作,第二界面可以如图4c所示的界面40c所示,第二缩略图可以为界面40c中完整的第一预览对象411、完整的第二预览对象412和未完整的第三预览对象414。第二数量的控件包括:开始打印控件421、打印机选择控件422、份数选择控件423、范围选择控件424、纸张类型选择控件425、纸张尺寸选择控件426、打印方式选择控件427以及色彩模式选择控件428。
可见,上述实施例中,用户通过在第一界面中执行第二操作,使得在第二界面中显示出与第一界面中相比更多的控件,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控制项,同时第一缩略图缩小为第二缩略图,避免控件对缩略图造成遮挡,便于用户观看,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响应作用于第一界面的第一操作,显示第二界面,包括:响应作用于第一界面的第二操作,第一缩略图由第一尺寸缩小至第二尺寸,得到第二缩略图;以及第一数量的控件根据第二操作移动,并在第二界面中新增第三数量的控件,得到第二数量的控件,其中,第一数量与第三数量之和为第二数量。
结合图4a、4b和4c所示,用户通过上滑操作,拖出更多的控件,预览区域41和预览区域41内的预览对象也适应性的缩小,从而避免了控件对预览对象的遮挡。第三数量的控件可以包括:纸张类型选择控件425、纸张尺寸选择控件426、打印方式选择控件427以及色彩模式选择控件428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缩略图位于第一数量的控件的上侧,第二操作为上滑操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响应作用于第一界面的第二操作,显示第二界面之后,响应作用于第二界面的第三操作,显示第一界面。
如图4e所示,用户在第二界面中下滑,一些控件被收回,预览区域41和预览区域41都增大,恢复至如图4a所示的界面40a。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数量的控件还包括第二控件、第三控件和第四控件,响应作用于第二控件的第四操作,显示第三界面,第三界面包括:打印设备选项;响应作用于第三控件的第五操作,显示第四界面,第四界面包括:打印份数选选项;响应作用于第四控件的第六操作,显示第五界面,第五界面包括:打印范围选项;其中,响应于对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指令包括:响应于对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在第三界面中所选的打印设备发送携带第一打印参数的打印指令,第一打印参数包括在第四界面中所选的打印份数和在第五界面所选的打印范围。
第二控件可以为打印机选择控件422。第三控件可以为份数选择控件423,第四界面可以如图5a所示。第四控件可以为范围选择控件424,第五界面可以如图5d或图5e所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数量的控件还包括第五控件、第六控件、第七控件和第八控件,响应作用于第五控件的第七操作,显示第六界面,第六界面包括:纸张类型选项;响应作用于第六控件的第八操作,显示第七界面,第七界面包括:纸张尺寸选选项;响应作用于第七控件的第九操作,显示第八界面,第八界面包括:打印方式选项,打印方式包括:双面打印和单面打印;响应作用于第八控件的第十操作,显示第九界面,第九界面包括:色彩模式选项,色彩模式选项包括:黑白模式和彩色模式;其中,响应于对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指令包括:响应于对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打印设备发送携带第二打印参数的打印指令,第二打印参数包括:在第五界面中所选的纸张类型、在第六界面中所选的纸张类型、在第七界面中所选的打印方式和在第八界面所选的色彩模式。
第五控件可以为纸张类型选择控件425,第六界面可以如图5b所示。第六控件可以为纸张尺寸选择控件426,第七界面可以如图5f所示。第七控件可以为打印方式选择控件427,第八界面可以如图5c所示。第八控件可以为色彩模式选择控件428,第九界面可以如图5e 所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数量的控件还包括第九控件,第九控件与背景图相对应,第九控件的图标显示为对应背景图的第三缩略图,响应于对一个第九控件的第十一操作,将第一缩略图显示在第十一操作所选的背景图上,第十一操作所选的背景图为第十一操作所选的第九控件对应的背景图。
在该示例中,第一界面可以如图6b所示,第一控件可以为开始打印控件,第九控件可以为背景选择区域63中的背景选择控件,每个背景选择控件对应一个可选的背景图,每个背景选择控件的图标即为其对应的背景图的缩略图,即第三缩略图。在图6b的示例中,用户选择背景631,第一预览对象411显示在背景631之上。第二界面可以如图6c所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数量的控件还包括第十控件,第十控件与第一缩略图与背景图的位置关系相对应,第十控件的图标为对应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响应于对一个第十控件的第十二操作,根据第十二操作所选的位置关系,在第十一操作所选的背景图上显示第一缩略图,十二操作所选的位置关系为第十二操作所选的第十控件对应的位置关系。
结合图6c所示,第二数量的控件可以包括背景选择区域63和位置选择区域65中的控件。第十控件即可以为位置选择区域65中的位置选择控件,每个位置选择控件对应一种位置关系(该位置关系用于表示第一缩略图与其背景的位置关系),每个位置选择控件的图标即为其所对应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在图6c的示意中,用户点击居中选项651,第一预览对象在选择的背景631上居中显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缩略图位于第一数量的控件的上侧,响应作用于第一界面的第十三操作,显示第十界面,第十界面包括第一缩略图和第四数量的控件,其中,第一缩略图具有第一尺寸,第四数量的控件位于第一缩略图的上侧。
在图6b中,用户通过下滑操作,使电子设备显示如图6a所示的第三界面,在第三界面中,第四数量的控件可以包括控制区域61内的控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十三操作为下滑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丢弃,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包括:第一缩略图和第一数量的控件,所述第一缩略图对应第一文件,所述第一缩略图具有第一尺寸,所述第一数量的控件中包括第一控件;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指令,所述打印指令指示打印所述第一文件;
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二操作,显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包括:第二缩略图和第二数量的控件,所述第二数量的控件中包括所述第一控件,所述第二缩略图对应所述第一文件,所述第二缩略图具有第二尺寸,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所述第二界面与所述第一界面大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一操作,显示第二界面,包括:
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一缩略图由所述第一尺寸缩小至所述第二尺寸,得到所述第二缩略图;以及
所述第一数量的控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移动,并在所述第二界面中新增第三数量的控件,得到所述第二数量的控件,其中,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三数量之和为所述第二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缩略图位于所述第一数量的控件的上侧,所述第二操作为上滑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二操作,显示第二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二界面的第三操作,显示所述第一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量的控件还包括第二控件、第三控件和第四控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二控件的第四操作,显示第三界面,所述第三界面包括:打印设备选项;
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三控件的第五操作,显示第四界面,所述第四界面包括:打印份数选选项;
响应作用于所述第四控件的第六操作,显示第五界面,所述第五界面包括:打印范围选项;
其中,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指令包括: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在所述第三界面中所选的打印设备发送携带第一打印参数的打印指令,所述第一打印参数包括在所述第四界面中所选的打印份数和在所述第五界面所选的打印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量的控件还包括第五控件、第六控件、第七控件和第八控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五控件的第七操作,显示第六界面,所述第六界面包括:纸张类型选项;
响应作用于所述第六控件的第八操作,显示第七界面,所述第七界面包括:纸张尺寸选选项;
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七控件的第九操作,显示第八界面,所述第八界面包括:打印方式选项,所述打印方式包括:双面打印和单面打印;
响应作用于所述第八控件的第十操作,显示第九界面,所述第九界面包括:色彩模式选项,所述色彩模式选项包括:黑白模式和彩色模式;
其中,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打印设备发送打印指令包括: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向所述打印设备发送携带第二打印参数的打印指令,所述第二打印参数包括:在所述第五界面中所选的纸张类型、在所述第六界面中所选的纸张类型、在所述第七界面中所选的打印方式和在所述第八界面所选的色彩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量的控件还包括第九控件,所述第九控件与背景图相对应,所述第九控件的图标显示为对应背景图的第三缩略图,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一个所述第九控件的第十一操作,将所述第一缩略图显示在所述第十一操作所选的背景图上,所述第十一操作所选的背景图为所述第十一操作所选的第九控件对应的背景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量的控件还包括第十控件,所述第十控件与所述第一缩略图与背景图的位置关系相对应,所述第十控件的图标为对应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一个所述第十控件的第十二操作,根据所述第十二操作所选的位置关系,在所述第十一操作所选的背景图上显示所述第一缩略图,所述十二操作所选的位置关系为所述第十二操作所选的第十控件对应的位置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缩略图位于所述第一数量的控件的上侧,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界面的第十三操作,显示第十界面,所述第十界面包括所述第一缩略图和第四数量的控件,其中,所述第一缩略图具有所述第一尺寸,所述第四数量的控件位于所述第一缩略图的上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三操作为下滑操作。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023693.0A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4500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3693.0A CN116450012A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EP22918369.4A EP4293495A1 (en) 2022-01-10 2022-12-13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22/138789 WO2023130920A1 (zh) 2022-01-10 2022-12-13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8/280,297 US20240160339A1 (en) 2022-01-10 2022-12-13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3693.0A CN116450012A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0012A true CN116450012A (zh) 2023-07-18

Family

ID=87073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3693.0A Pending CN116450012A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60339A1 (zh)
EP (1) EP4293495A1 (zh)
CN (1) CN116450012A (zh)
WO (1) WO202313092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1793B (zh) * 2009-04-24 2012-07-18 广州市易票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页面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11338519B (zh) * 2020-02-04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708499A (zh) * 2020-05-13 2020-09-25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页面的打印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62814A (zh) * 2020-09-27 2021-01-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30920A9 (zh) 2023-12-14
WO2023130920A1 (zh) 2023-07-13
US20240160339A1 (en) 2024-05-16
EP4293495A1 (en) 2023-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79250B2 (ja) メディア編集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用の扇形編出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コントロール
US746433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edit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and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4821529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1724667B1 (en) Data processing setting apparatus, data processing setting method, data processing setting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omprising the program
EP1724672B1 (en) Print processing setting apparatus and corresponding print processing setting method
JP4095458B2 (ja) 文書管理装置、文書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US9158488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for generating data to be edited using a print driver
US9519850B2 (en)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system
JP2010286903A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046068A1 (zh) 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201097A (zh) 一种多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方法
JP443304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414526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ter-device screen collaboration method and medium thereof
US20190179507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or Multichannel Touch Control of All-in-One Machine
CN115562543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JP482752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3591432A (zh) 标注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450012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373555A (zh) 文件夹图标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JP2001118077A (ja) 文書作成装置および文書作成方法
JP5925096B2 (ja) 編集装置、編集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5756348A (zh) 分区打印方法、装置
JP416893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772770B2 (ja) 情報処理端末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03316628A (ja) 文書管理システム、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