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49032B - 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49032B
CN116449032B CN202310427016.XA CN202310427016A CN116449032B CN 116449032 B CN116449032 B CN 116449032B CN 202310427016 A CN202310427016 A CN 202310427016A CN 116449032 B CN116449032 B CN 1164490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ask
equipment
time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270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49032A (zh
Inventor
郭虹利
朱俊杰
吕岩
戴政桦
俞敏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sf Integrated Base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sf Integrated Base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Integrated Base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sf Integrated Base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270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490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49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49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49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49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2035/00891Displaying information to the operator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从样本存放处获取装有从生产线上取样的第一样本的样本容器;中央控制设备根据样本容器的标识码获取第一样本的第一样本信息;然后将第一样本信息发送给任务管理系统;任务管理系统根据第一样本信息向中央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中央控制设备将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任务排程设备;任务排程设备对第一测试任务进行排程处理,以得到包括第一执行计划的总执行计划;显示设备对总执行计划进行可视化显示;以及各个测试设备根据总执行计划执行对应的测试任务。

Description

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领域中,除了生产线生产化工产品以外,还会设置有用于对所生产的化工产品进行抽检以及测试的实验室。目前,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抽检测试的流程一般如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从生产线上取样,然后将取样的样本运送至实验室中即刻对其进行样本测试,以得到测试结果,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对取样的样本进行全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参与。另外,为样本对应的测试任务合理安排执行计划,从而能够高效地利用测试设备等资源,提高测试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包括:从样本存放处获取装有从生产线上取样的第一样本的样本容器,其中,各个样本容器具有用于表示该样本容器中所盛样本的标识码;中央控制设备根据样本容器的标识码获取第一样本的第一样本信息;中央控制设备将第一样本信息发送给任务管理系统;任务管理系统根据第一样本信息向中央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第一测试任务包括可用测试设备和可用测试人员;中央控制设备将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任务排程设备;任务排程设备对第一测试任务进行排程处理,以得到包括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第一执行计划的总执行计划,其中,第一执行计划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测试任务的目标测试人员、目标测试设备以及目标测试时间;显示设备对总执行计划进行可视化显示;以及各个测试设备根据总执行计划执行对应的测试任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系统,包括:中央控制设备、任务管理系统、任务排程设备、显示设备和测试设备。中央控制设备,根据装有第一样本的样本容器的标识码获取第一样本的第一样本信息,以及将第一样本信息发送给任务管理系统,其中,第一样本从生产线上取样得到,各个样本容器对应的标识码用于表示该样本容器中所盛的样本;任务管理系统,根据第一样本信息向中央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第一测试任务包括可用测试设备和可用测试人员;中央控制设备,将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任务排程设备;任务排程设备,对第一测试任务进行排程处理,以得到包括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第一执行计划的总执行计划,其中,第一执行计划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测试任务的目标测试人员、目标测试设备以及目标测试时间;显示设备,对总执行计划进行可视化显示;以及各个测试设备,根据总执行计划执行对应的测试任务。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下面的附图,可以实现对于本公开内容的本质和优点的进一步理解。在附图中,类似组件或特征可以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提供的用于实验室的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系统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提供的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任务排程设备进行排程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测试任务执行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示例实施方式讨论本文描述的主题。应该理解,讨论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从而实现本文描述的主题,并非是对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保护范围、适用性或者示例的限制。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讨论的元素的功能和排列进行改变。各个示例可以根据需要,省略、替代或者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另外,相对一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在其它例子中也可以进行组合。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型表示开放的术语,含义是“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面可以包括其他的定义,无论是明确的还是隐含的。除非上下文中明确地指明,否则一个术语的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是一致的。
在化工生产领域中,除了生产线生产化工产品以外,还会设置有用于对所生产的化工产品进行抽检以及测试的实验室。目前,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抽检测试的流程一般如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从生产线上取样,然后将取样的样本运送至实验室中即刻对其进行样本测试,以得到测试结果,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
为了实现全自动化控制以及提高测试设备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在该方法中,中央控制设备获取装有从生产线上取样的第一样本的样本容器,中央控制设备根据样本容器的标识码获取所述第一样本的第一样本信息;中央控制设备将第一样本信息发送给任务管理系统;任务管理系统根据第一样本信息向中央控制设备下发第一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中央控制设备将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任务排程设备;任务排程设备对第一测试任务进行排程处理,以得到总执行计划,并将总执行计划发送给中央控制设备,其中,第一执行计划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测试任务的目标测试人员、目标测试设备以及目标测试时间;中央控制设备控制总执行计划进行可视化显示;以及中央控制设备控制总执行计划中的各个测试任务根据总执行计划按序执行。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取样的样本进行全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参与。另外,为样本对应的测试任务合理安排执行计划,从而能够高效地利用测试设备等资源,提高测试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是在实验室中,该实验室用于对生产线上所生产的化工产品进行取样测试,以验证生产线上的化工产品是否合格,进而确定生产线上的产品合格率。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提供的用于实验室的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系统(以下称为样本处理系统)的一个示例100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样本处理系统可以包括中央控制设备、任务管理系统、样本信息管理系统、任务排程设备、显示设备以及各个测试设备等。需要说明的是,样本处理系统可以包括图1所示的所有设备和系统,还可以仅包括图1所示的部分的设备和系统。
在样本处理系统中,中央控制设备可以是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中央控制设备可以与实验室的其他设备和系统通信连接,并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交互。中央控制设备可以与实验室的各个测试设备通信连接,中央控制设备可以获取各个测试设备的设备状态,还可以控制测试设备执行测试任务。图1中的i表示测试设备的数量,i可以是正整数。
在样本处理系统中,中央控制设备还可以与样本信息管理系统通信连接,样本信息管理系统用于对生产线上生产的各个产品进行信息管理,比如,可以管理化工产品的物料号和批号。中央控制设备可以从样本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样本的样本信息。在一个示例中,样本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是MES,MES是位于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的工业控制之间的面向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
在样本处理系统中,中央控制设备还可以与任务管理系统通信连接,任务管理系统可以用于维护针对各个产品的测试任务,在任务管理系统中可以预先确定各个产品的测试任务,还可以预先确定来自于各个生产线上的各个取样点的各个样本的测试任务。中央控制设备可以从任务管理系统获取各个待测样本的测试任务。此外,任务管理系统还可以存储有针对各个测试任务的指标,从而任务管理系统可以根据指标对测试结果进行逻辑判断,以确定测试结果的评估结果。
在一个示例中,任务管理系统可以是SAP系统。在一个示例中,任务管理系统还可以由SAP、OpenQM以及数据库构成,OpenQM可以存储针对各个测试任务的指标,用于根据指标对测试结果进行逻辑判断,以确定测试结果的评估结果。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测试任务以及评估结果等。在该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可以与OpenQM通信连接,OpenQM与SAP通信连接。
在样本处理系统中,中央控制设备还可以与任务排程设备通信连接。任务排程设备用于对各个测试任务安排执行计划,并生成针对各个测试任务的总执行计划。中央控制设备还可以与显示设备通信连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整个实验室的显示设备、工作人员的终端设备等。显示设备可以用于显示总执行计划或者总执行计划中的部分执行计划。
此外,样本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样本存放处,该样本存放处用于存放装有样本的样本容器。在一个示例中,样本存放处可以是物品架,样本容器可以放置在物品架上。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与中央控制设备通信连接的各个设备或系统可以都存在,与中央控制设备交互来执行本公开的方案。还可以仅部分设备或系统存在,与中央控制设备交互来执行本公开的方案。例如,可以在有样本信息管理系统的情况下来执行本公开方案,还可以在没有样本信息管理系统的情况下来执行本公开方案。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提供的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在210,从样本存放处可以获取装有从生产线上取样的第一样本的样本容器。
在本公开中,可以在每条生产线上设定固定的取样点,可以从各个取样点来取样得到待测试的样本。各个样本容器具有用于表示该样本容器中所盛样本的标识码,该标识码可以包括一维码、二维码等。通过标识码可以确定出样本容器中的样本。
在一个示例中,每个样本容器对应一条生产线上的一个采样点,每个样本容器仅装对应采样点所采样的样本。在一个示例中,可以设置有用于放置样本容器的物品架,在物品架上可以为每个样本容器设置固定的放置位置。这样,可以方便地从物品架上获取装有某一生产线上的某一采样点的样本的样本容器。
在220,中央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样本容器的标识码获取第一样本的第一样本信息。
在本公开中,第一样本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样本的物料号、批号等。第一样本信息可以用来表征对应的第一样本。
在一个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在本地可以存储有标识码中存储的标识码信息与样本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中央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扫码等方式来获取样本容器上的标识码中存储的标识码信息,然后可以根据该信息以及本地存储的标识码信息与样本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获取样本容器中所盛的第一样本的第一样本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还与样本信息管理系统通信连接,在样本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存储标识码信息与样本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央控制设备获取样本容器上的标识码中存储的标识码信息,可以将标识码信息发送给样本信息管理系统,样本信息管理系统根据标识码信息与样本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接收的标识码信息对应的第一样本信息。然后,样本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所得到的第一样本信息发送给中央控制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在生成线所生产的产品不变且生成流程不变化时,各个采样点所采样的样本属于同一类型,同一类型的样本的样本信息可以相同。在该示例中,标识码对应的标识码信息可以包括对应样本的样本信息,比如,产品名称、物料号等。这样,可以通过扫描标识码的方式来获取标识码中的样本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每个样本容器对应一条生产线上的一个采样点,各个样本容器的标识码可以包括对应生产线的生产线标识以及该生产线上的取样点标识,生产线标识和取样点标识可以指示样本容器对应的取样点。
在该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样本容器中的标识码包括的生产线标识以及取样点标识来确定第一样本对应的第一样本信息。在一种方式中,中央控制设备可以得到各个生产线的各个取样点的样本对应的样本信息,比如,中央控制设备可以存储有各个生产线的各个取样点的样本对应的样本信息,还可以实时从各个生产线上获取各个取样点的样本对应的样本信息。在该方式中,中央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标识码中的生产线标识以及取样点标识确定第一样本的采样点,然后可以获取该采样点的第一样本的第一样本信息。
在另一种方式中,与中央控制设备通信连接的样本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得到各个生产线的各个取样点的样本对应的样本信息,比如,中央控制设备可以存储有各个生产线的各个取样点的样本对应的样本信息,还可以实时从各个生产线上获取各个取样点的样本对应的样本信息。在该方式中,中央控制设备可以将标识码中的生产线标识以及取样点标识发送给样本信息管理系统,样本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生产线标识以及取样点标识确定第一样本的采样点,然后可以确定该采样点的第一样本的第一样本信息,再将第一样本信息发送给中央控制设备。
在上述示例中,样本容器上的标识码包括生产线标识以及取样点标识,这样,通过标识码可以将生产线与样本容器关联起来,便于实验室确定各个样本的来源,加强实验室与生产线之间的关联性。
在230,中央控制设备可以将第一样本信息发送给任务管理系统。
在240,任务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第一样本信息确定第一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
在250,任务管理系统可以向中央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测试任务。
任务管理系统中可以存储测试任务与样本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样本对应的测试任务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任务管理系统发送的第一测试任务可以包括可用测试设备和可用测试人员。可用测试设备和可用测试人员可以包括能够用于第一测试任务的测试设备和测试人员。
在任务管理系统中,各个样本信息对应的测试任务可以预先记录或存储。各个测试任务对应的相关信息也可以预先记录,这些相关信息是针对测试任务的确定的已知信息,比如,测试任务包括的工序、每个工序包括的步骤、各个工序所需的设备和/或人员以及各个工序的预估执行时长等。
在一个示例中,当任务管理系统包括SAP、OpenQM以及数据库时,中央控制设备可以将第一样本信息发送给OpenQM,OpenQM将第一样本信息发送给SAP,SAP根据数据库中记录的测试任务与样本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第一样本信息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然后,SAP将所确定的第一样本信息发送给OpenQM,OpenQM再将第一样本信息发送给中央控制设备。
在260,中央控制设备可以将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任务排程设备。
在270,任务排程设备可以对第一测试任务进行排程处理,以得到包括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第一执行计划的总执行计划。
在本公开中,第一执行计划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测试任务的目标测试人员、目标测试设备以及目标测试时间。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可以与各个测试设备通信连接。中央控制设备在获得第一测试任务后,可以根据第一测试任务中的各个可用测试设备获取该各个可用测试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实时状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设备当前状态,设备当前状态可以包括空闲状态和工作状态。
在一种获取方式中,中央控制设备在确定针对第一测试任务的可选测试设备后,可以向各个可选测试设备发送实时状态信息请求。各个可选测试设备响应于该实时状态信息请求,可以分别向中央控制设备发送各自的实时状态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设置有测试设备状态库,该测试设备状态库用于存储各个测试设备的状态信息。各个测试设备可以按照指定时间将各自的实时状态信息存储至测试设备状态库,指定时间可以包括指定时间点和/或指定时间间隔等。各个测试设备可以主动地将各自的实时状态信息发送至测试设备状态库存储。在测试设备状态库中,可以通过key-value的方式来存储各个测试设备的状态信息。在一个示例中,测试设备状态库中仅存储每个测试设备的最新状态信息。在另一个示例中,测试设备状态库中可以存储每个测试设备的最新状态信息和历史状态信息。在该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可以访问测试设备状态库,从而可以从测试设备状态库中获取各个可用测试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
中央控制设备在获取到各个可用测试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后,可以将实时状态信息和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任务排程设备。从而,任务排程设备可以根据可用测试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对第一测试任务进行排程处理。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测试任务还可以包括测试任务名称、预估执行时长以及指定要求。不同的测试任务的指定要求可以不同。例如,有些测试任务需要高职位(比如,主管)的人员才能做,有些测试任务需要某一专业领域(比如,水分测试)的人员才能做,有些测试任务则要求具备特定权限的人员才能做。
在该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在获得可用测试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以及第一测试任务后,中央控制设备可以按照任务排程设备的指定数据结构中的各个字段将第一测试任务中包括的可用测试设备、测试任务名称、可用测试人员、预估执行时长、指定要求以及实时状态信息写入对应字段中,以得到包含各个字段信息的结构化数据。
指定数据结构可以是任务排程设备规定的数据结构。指定数据结构中的每个字段对应一种信息类型。指定数据结构中的各个字段的排序以及排列规则可以自定义设定。
在一个示例中,在指定数据结构中,可用测试设备和实时状态信息可以写入同一字段,该字段包括若干行和两列,一列用于存储可用测试设备,另一列用于存储实时状态信息,该字段中存储的可用测试设备与实时状态信息对应存储,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实时状态信息用于表征对应的可用测试设备的设备实时状态。通过这种存储方式,便于从结构化数据中采集第一测试任务的各个信息以及可用测试设备与实时状态信息的对应关系。
例如,在指定数据结构中,第一个字段用于存储测试任务名称,第二个字段用于存储可用测试设备和各个可用测试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第三个字段用于存储可用测试人员,第四个字段用于存储预估执行时长,第五个字段用于存储指定要求。在第二个字段中,可以包括若干行和两列,一列用于存储可用测试设备,另一列用于存储实时状态信息,相对应的可用测试设备和实时状态信息被写入同一行,用于表示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中央控制设备在得到包含各个字段信息的结构化数据后,可以将结构化数据发送给任务排程设备。这样,任务排程设备可以直接使用中央控制设备发送的结构化数据,而无需再对中央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测试任务以及实时状态信息进行处理,节省了任务排程设备的资源,提高了任务排程设备进行排程处理得到第一执行计划的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中,第一测试任务可以包括多个子测试任务,当该多个子测试任务之间有预设执行顺序时,比如,该多个子测试任务中的第一子测试任务必须先做,然后紧接着第二子测试任务再做,以此类推,各个子测试任务的执行顺序是确定的。中央控制设备可以根据该多个子测试任务的预设执行顺序对该多个子测试任务进行排序。然后,中央控制设备可以将包括经过排序的该多个子测试任务的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任务排程设备。
在该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在将各个子测试任务发送给任务排程设备之前,对该各个子测试任务进行执行顺序排序,这样任务排程设备无需再对子测试任务排序,减少任务排程设备的数据处理量,从而提高任务排程效率。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样本可以包括一个样本,还可以包括有多个样本。当第一样本包括有多个样本时,中央控制设备可以对该多个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进行合并处理。
在一个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可以检测在第一样本包括的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执行相同测试任务的样本。如果存在,可以将执行相同测试任务的多个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合并。例如,两个样本都需要执行水分测试,则可以将该两个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合并成一个进行水分测试的测试任务。在该示例中,通过在中央控制设备端针对相同测试任务进行测试任务合并处理,在执行测试任务时提高测试效率。并且,由中央控制设备端进行测试任务合并处理后,任务排程设备端无需再对相同测试任务进行合并处理,可以减少任务排程设备端的任务处理量。
在另一个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可以检测在第一样本包括的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测试任务需要顺序执行的样本。如果存在,则可以将测试任务需要顺序执行的多个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合并。合并后的第一测试任务中包括有多个样本对应的多个测试任务,该多个测试任务需要按照指定的顺序来先后执行,则可以在合并的第一测试任务中,对所包括的该多个测试任务按照指定的顺序排序,以使得该多个测试任务能够按照指定的顺序来先后执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任务排程设备进行排程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流程由任务排程设备来执行。
如图3所示,在271,任务排程设备可以获取测试人员信息和已排测试计划。
在本公开中,测试人员信息包括测试人员标识和值班时间。在一个示例中,测试人员信息还可以包括测试人员的职位、专业领域、权限等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在本公开中,已排测试计划可以包括已安排的各个测试任务以及该各个测试任务所占用的测试时间、测试人员和测试设备。在已排测试计划中,可以将测试设备和测试人员分别独立地进行显示。已排测试计划可以实时更新,已排测试计划可以根据测试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实时更新。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实时是在指定的时间内响应。
在273,任务排程设备可以根据已排测试计划确定各个可用测试设备的设备空闲时间。
在本公开中,可用测试设备可以包括多台,还可以包括多个类型的设备。为测试任务提供的同一类型的测试设备可以包括多台。
可用测试设备的设备空闲时间是该可用测试设备的除已被安排的时间以外的其他时间。当同一类型的可用测试设备有多台作为备选的设备时,在一个示例中,可以确定每台备选设备的设备空闲时间,每台备选设备都有被选中来执行第一测试任务的可能性。
在另一个示例中,针对属于同一类型的可用测试设备的多台备选设备,可以根据已排测试计划来确定各个备选设备对应的已被安排的总执行时长。然后,根据各个备选设备的总执行时长从备选设备中筛选出目标备选设备。目标备选设备的总执行时长小于其他各个备选设备对应的总执行时长。根据已排测试计划确定作为可用测试设备的目标备选设备的设备空闲时间,则后续该目标备选设备可以被安排来执行待排测试任务。
通过该示例,各个设备的总执行时长可以表示设备的工作量以及运行时长,通过选择总执行时长少的设备作为目标备选设备,可以均衡各个设备的工作量以及运行时长,不仅能够提高测试任务的整体执行效率,还能够延长设备的寿命。
在275,任务排程设备可以根据测试人员信息以及已排测试计划来确定各个可用测试人员的人员空闲时间。
根据测试人员信息中的值班时间信息来筛选处于值班状态的测试人员,这些测试人员是可以被安排测试任务的人员,从而可以确定所筛选出的各个可用测试人员的人员空闲时间。
在一个示例中,测试人员信息可以包括测试人员的职位、专业领域、权限等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不同的测试任务对测试人员可以有不同要求。在该示例中,第一测试任务的任务需求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测试任务的测试人员的人员要求,该人员要求可以包括针对职位、专业领域、权限等方面的要求。可以从测试人员信息中筛选出符合人员要求的可用测试人员,然后,根据可用测试人员以及已排测试计划来确定各个可用测试人员的人员空闲时间。
在277,任务排程设备可以根据设备空闲时间、人员空闲时间以及预估执行时长,为第一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设备、目标测试人员以及目标测试时间。
在一个示例中,任务排程设备可以将各个可用测试设备的设备空闲时间和各个可用测试人员的人员空闲时间进行交叉比对,以筛选出设备空闲时间和人员空闲时间重合的第一时间段。然后,根据第一测试任务的预估执行时长从所筛选出的第一时间段中进一步地进行筛选,以得到连续时长不小于该预估执行时长的第二时间段。所得到的各个第二时间段均满足第一测试任务的要求。接着,从所得到的各个第二时间段中确定目标测试时间,再根据目标测试时间段确定对应的目标测试人员和目标测试设备。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先判断第一测试任务是否对应有测试优先级。如果没有,则按照上述所示的示例来安排执行计划;如果有,则可以按照以下操作来安排执行计划。针对各个测试任务对应的测试优先级,测试优先级高的测试任务优先执行,测试优先级低的测试任务后执行。测试任务的优先级可以包括针对样本的样本优先级和/或针对测试任务的任务优先级。
在该示例中,可以确定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第一测试优先级。各个测试任务的测试优先级可以自定义,还可以根据测试任务之间的执行顺序或者重要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然后,当已排测试计划中存在测试优先级低于第一测试优先级的测试任务时,可以从已排测试计划中确定出测试优先级低于第一测试优先级的测试任务。
接着,可以判断是否能够在已排测试计划中为第一测试任务安排执行计划。如果是,可以根据已排测试计划为第一测试任务安排执行计划,以使得所安排的第一测试任务标测试时间段在所确定出的测试任务对应的测试时间段之前,这样可以确保待排测试任务能够优先执行。
如果否,可以将所确定出的各个测试任务从已排测试计划中删除。然后,按照测试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从第一测试任务以及所确定出的测试任务中确定待排的当前测试任务。
在执行计划的安排过程中,可以分为多轮来执行,每轮安排一个测试任务的执行计划。比如,在第一轮安排测试优先级最高的测试任务,在第二轮安排测试优先级第二高的测试任务,以此类推。
针对待排的当前测试任务,可以根据当前已排测试计划确定当前测试任务对应的待选测试设备的设备空闲时间。在该示例中,不同轮次中的当前已排测试计划不同。比如,在第一轮中的当前已排测试计划是所确定出的各个测试任务从已排测试计划中删除后得到的。第二轮中的当前已排测试计划是第一轮中的当前已排测试计划加上第一轮中安排的测试任务的执行计划得到的。
不同轮次中的当前测试任务可以不同,对应的待选测试设备可以不同,从而所确定的设备空闲时间也可以不同。
然后,可以根据测试人员信息以及当前已排测试计划来确定用于执行当前测试任务的各个测试人员的人员空闲时间。
接着,根据所确定的设备空闲时间、人员空闲时间以及当前测试任务对应的预估执行时长,可以为当前待排测试任务安排执行计划,即,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设备、目标测试人员以及目标测试时间。
判断第一测试任务以及所确定出的测试任务是否安排完成。如果是,则针对待排测试任务以及所确定出的测试任务的安排完成。如果否,则返回执行按照测试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从第一测试任务以及所确定出的测试任务中确定待排的当前测试任务的操作。
通过上述示例,能够在第一测试任务对应有测试优先级的情况下为待排测试任务安排执行计划,在确保所安排的第一测试任务符合测试优先级的基础上,使得各个测试任务的执行计划更紧凑更高效。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任务排程设备可以判断第一测试任务与已排测试计划中的已排测试任务之间是否存在执行顺序。如果否,则可以按照上述所示的示例来安排执行计划;如果是,则可以按照以下所示的操作来安排执行计划。
在该实施例中,任务排程设备可以从已排测试计划中筛选出与第一测试任务之间存在执行顺序的已排测试任务。所筛选出的已排测试任务可以是已排测试计划中的全部或部分测试任务。第一测试任务与所筛选出的已排测试任务需要按照既定顺序执行。
判断是否能够在已排测试计划中为第一测试任务安排执行计划。如果是,根据已排测试计划为第一测试任务安排执行计划,以使得所安排的待排测试任务与所筛选的已排测试任务之间能够按照既定顺序执行。如果否,可以将所筛选的已排测试任务从已排测试计划中删除。
然后,可以按照执行顺序依次从第一测试任务以及所筛选出的测试任务中确定待排的当前测试任务。
在执行计划的安排过程中,可以分为多轮来执行,每轮安排一个测试任务的执行计划。比如,在第一轮安排既定执行顺序中的第一个测试任务,在第二轮安排既定执行顺序中的第二个测试任务,以此类推。
针对待排的当前测试任务,根据当前已排测试计划确定当前测试任务对应的待选测试设备的设备空闲时间。再根据测试人员信息以及当前已排测试计划来确定用于执行当前测试任务的各个测试人员的人员空闲时间。然后,根据所确定的设备空闲时间、人员空闲时间以及当前测试任务对应的预估执行时长,为当前待排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设备、目标测试人员以及目标测试时间段。
判断第一测试任务以及所筛选出的测试任务是否安排完成。如果是,则针对第一测试任务以及所筛选出的测试任务的安排完成。如果否,则返回执行按照执行顺序依次从第一测试任务以及所筛选出的测试任务中确定待排的当前测试任务的操作。
通过上述示例,能够在第一测试任务与已排测试计划中的已排测试任务之间存在执行顺序的情况下为第一测试任务安排执行计划,在确保所安排的第一测试任务符合执行顺序的基础上,使得各个测试任务的执行计划更紧凑更高效。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针对第一测试任务,当对执行时间有要求时,在一个示例中,需要安排尽快执行,即,马上安排或者在指定时间范围内安排,比如,在几分钟内安排。在另一个示例中,执行时间的要求是指定的预计开始时间,比如,第一测试任务需要在2分钟后开始执行,可以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案为第一测试任务安排执行计划。当对执行时间没有限制时,可以按照上述上述所示的实施例以及相关的示例的方案来为第一测试任务安排执行计划。
在该实施例中,中央控制设备可以获取各个可用测试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并将所获取的实时状态信息发送给任务排程设备。
首先,任务排程设备可以根据从中央控制设备所获取的各个可用测试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来确定该各个可用测试设备的设备当前状态。设备当前状态可以包括工作状态和空闲状态。
然后,任务排程设备可以确定各个可用测试人员的人员当前状态。再根据设备当前状态、人员当前状态以及预估执行时长,为待排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设备、目标测试人员以及目标测试时间段。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从可用测试设备中筛选设备当前状态为空闲的第一待选测试设备,所筛选出的第一待选测试设备是当前可用的设备。
可以将当前设备空闲时间不小于预估执行时长的第一待选测试设备确定为第一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设备。可以将当前人员空闲时间不小于预估执行时长的测试人员确定为第一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人员。可以将以当前时间为起点、时长为预估执行时长所对应的时间段确定为第一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时间。
在一个示例中,目标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当前人员空闲时间来确定,还可以根据当前人员空闲时间以及各个测试人员的人员信息来共同确定。其中,测试人员的人员信息可以包括测试人员的职位、专业领域、权限等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例如,在确定目标测试人员时,可以将同时满足第一指定条件的测试人员确定为目标测试人员,该第一指定条件包括:当前人员空闲时间不小于预估执行时长、测试人员的职位符合该第一测试任务所规定的测试人员的职位、测试人员的专业领域符合该第一测试任务所属的专业领域、测试人员的权限达到该第一测试任务所规定的权限范围。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设备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时,该设备当前状态还可以包括在工作状态下的测试进度,该测试进度可以是实时的进度。测试进度可以用百分比来表示,比如,测试进度为90%,表示测试快完成了。测试进度100%表示测试已完成。
在该示例中,首先,可以从可用测试设备中筛选测试结束所需时间与第一测试任务的预计开始时间相匹配的第二待选测试设备。测试结束所需时间可以根据测试进度确定,测试进度越慢,则测试结束所需时间越长;测试进度越快,则测试结束所需时间越少。测试结束所需时间是用于执行剩余进度的时间。
待排测试任务的预计开始时间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时间,该预计开始时间与当前时刻间隔一段时长。例如,当前时刻是12点,预计开始时间是12:02,则预计开始时间与当前时刻间隔2分钟。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测试结束所需时间与第一测试任务的预计开始时间相等确定为两者相匹配。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当测试结束所需时间小于第一测试任务的预计开始时间、且测试结束所需时间与预计开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在指定范围内时,将该测试结束所需时间确定为与第一测试任务的预计开始时间相匹配。比如,指定范围可以是30秒或者1分钟。
在筛选出第二待选测试设备后,可以将测试结束后的设备空闲时间不小于预估执行时长的第二待选测试设备确定为第一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设备。各个第二待选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束后的设备空闲时间是以当前的测试结束时的时刻为起点的设备空闲时间。该设备空闲时间可以从已排测试计划中得到。
此外,可以将测试结束后的人员空闲时间不小于预估执行时长的测试人员确定为第一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人员。可以将以测试结束后的时刻为起点、时长为预估执行时长所对应的时间段确定为第一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时间。
在一个示例中,目标测试人员可以根据测试结束后的人员空闲时间来确定,还可以根据测试结束后的人员空闲时间以及各个测试人员的人员信息来共同确定。其中,测试人员的人员信息可以包括测试人员的职位、专业领域、权限等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例如,在确定目标测试人员时,可以将同时满足第二指定条件的测试人员确定为目标测试人员,该第二指定条件包括:测试结束后的人员空闲时间不小于预估执行时长、测试人员的职位符合该第一测试任务所规定的测试人员的职位、测试人员的专业领域符合该第一测试任务所属的专业领域、测试人员的权限达到该第一测试任务所规定的权限范围。
回到图2,在280,任务排程设备可以将总执行计划发送给中央控制设备。
在290,中央控制设备可以将总执行计划发送给显示设备。
在300,显示设备可以对总执行计划进行可视化显示。
在一个示例中,显示设备可以包括公用的大屏设备以及终端设备等,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工作人员的终端设备以及实验室的终端设备等。在一个示例中,任务排程设备可以与显示设备通信连接,从而任务排程设备可以将总执行计划发送给显示设备进行可视化显示。
在310,各个测试设备根据总执行计划执行对应的测试任务。
在本公开中,总执行计划中可以包括若干待执行的执行计划,在当前时间到达其中一个执行计划中的测试时间时,表示轮到该执行计划对应的测试任务开始执行。在一个示例中,在轮到总执行计划中的一个测试任务执行时,用于执行该测试任务的各个测试人员和各个测试设备可以来执行该测试任务。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测试任务执行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在轮到总执行计划中的第二测试任务执行时,在410,中央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总执行计划中记录的第二测试任务的任务信息确定第二测试任务所需的第二样本、第二测试设备以及第二测试人员。
在总执行计划中,每个待执行的测试任务对应有任务信息,每个测试任务对应的任务信息是与该测试任务相关的信息,比如,包括用于执行该测试任务的测试人员、测试设备以及测试时间等信息。
在该示例中,第二测试任务可以是总执行计划中的任一测试任务。在总执行计划中,每个测试任务的任务信息可以包括所测试的样本、测试设备、测试人员。此外,还可以包括计划的测试时间(包括测试开始时间、测试结束时间和时长)、测试编号等。在一个示例中,各个测试设备对应有用于表示该测试设备的标识码,各个测试人员对应有用于表示该测试人员的标识码。
在一个示例中,每个样本容器对应有标识码,每个测试设备对应有标识码,以及每个测试人员对应有标识码。中央控制设备可以采集装有第二样本的样本容器上的标识码的信息、第二测试设备对应的标识码的信息以及第二测试人员对应的标识码的信息,采集的方式可以包括扫码方式采集。
然后,中央控制设备可以将所采集的各个标识码的信息与总执行计划中记录的第二测试任务的任务信息进行匹配。在所采集的第二样本对应的样本容器上的标识码信息、第二测试设备对应的标识码信息、第二测试人员对应的标识码信息分别与第二测试任务的任务信息包括的样本信息、测试设备信息以及测试人员信息一致时,可以确定匹配。从而可以中央控制设备可以确定用于执行第二测试任务的第二样本、第二测试设备以及第二测试人员。
在一个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在确定第二测试任务所需的第二样本、第二测试设备以及第二测试人员后,可以将待执行的第二测试任务同步给任务排程设备。任务排程设备可以更新总执行计划的实时状态,例如,可以将总执行计划中的第二测试任务更新为正在执行状态,第二测试设备和第二测试人员均更新为工作状态。然后,任务排程设备可以将更新后的总执行计划发送给中央控制设备,中央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更新后的总执行计划进行可视化显示。通过该示例,可以实现显示的总执行计划实时更新,便于及时掌握各个测试任务的执行状态以及各个测试设备和测试人员的状态。
在420,各个第二测试设备对第二样本执行第二测试任务。
在一个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可以向各个第二测试设备发送测试任务执行指令,以使各个第二测试设备执行第二测试任务。在一个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可以直接控制各个第二测试设备,从而各个第二测试设备可以在中央控制设备的控制流程下执行第二测试任务,比如,中央控制设备可以控制各个第二测试设备启动。中央控制设备具有针对每种测试的控制流程,从而中央控制设备可以依据第二测试任务对应的控制流程来控制各个第二测试设备来执行。在一个示例中,各个第二测试设备与第二测试人员共同来执行第二测试任务。
在430,各个第二测试设备将测试结果发送给中央控制设备。
在第二测试设备完成测试后,可以得到相应的测试结果。各个第二测试设备可以将测试结果反馈给中央控制设备。比如,第二测试任务是水分测试,测试结果可以是样本的水分含量。
在440,中央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和对应的评估指标得到测试结论。
在一个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本地存储有针对各个测试任务的评估指标,不同测试任务的评估指标可以不同。比如,水分测试对应的评估指标是水分含量小于一个指定阈值,粘度测试对应的评估指标是粘数在一个指定区间内。
在该示例中,中央控制设备根据第二测试任务在本地确定对应的评估指标,然后将测试结果和对应的评估指标进行比对,以得到测试结论,测试结论可以包括合格和不合格。
在一个示例中,任务管理系统与中央控制设备通信连接,任务管理系统中可以存储有针对各个测试任务的评估指标。从而,中央控制设备可以将测试结果发送给任务管理系统。任务管理系统可以确定测试结果对应的第二测试任务,并根据第二测试任务在本地确定对应的评估指标,然后将测试结果和对应的评估指标进行比对,以得到测试结论。
在一个示例中,任务管理系统由SAP、OpenQM以及数据库构成,OpenQM可以存储有针对各个测试任务的评估指标。中央控制设备可以将测试结果发送给OpenQM,OpenQM可以根据第二测试任务在本地确定对应的评估指标,然后将测试结果和对应的评估指标进行比对,以得到测试结论。然后,OpenQM可以将测试结论发送给SAP,SAP将测试结论存储至数据库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取样的样本进行全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参与。另外,为样本对应的测试任务合理安排执行计划,从而能够高效地利用测试设备等资源,提高测试效率。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中央控制设备、任务管理系统、任务排程设备、显示设备和测试设备。
中央控制设备,可以被配置为根据装有第一样本的样本容器的标识码获取第一样本的第一样本信息,以及将第一样本信息发送给任务管理系统。其中,第一样本从生产线上取样得到,各个样本容器对应的标识码用于表示该样本容器中所盛的样本。
任务管理系统,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样本信息向中央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第一测试任务包括所需的可用测试设备和可用测试人员。
中央控制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任务排程设备。
任务排程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对第一测试任务进行排程处理,以得到包括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第一执行计划的总执行计划。其中,第一执行计划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测试任务的目标测试人员、目标测试设备以及目标测试时间。
显示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对总执行计划进行可视化显示。
各个测试设备,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总执行计划执行对应的测试任务。
本说明书各部分操作所需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用任意一种或多种程序语言编写,包括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如Java、Scala、Smalltalk、Eiffel、JADE、Emerald、C++、C#、VB、NET以及Python等,常规程序化编程语言如C语言、Visual Basic 2003、Perl、COBOL 2002、PHP以及ABAP,动态编程语言如Python、Ruby和Groovy,或者其他编程语言等。该程序编码可以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或者作为独立的软件包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或者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另一部分在远程计算机运行,或者全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运行。在后一种情况下,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何网络形式与用户计算机连接,比如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或连接至外部计算机(例如通过因特网),或者在云计算环境中,或者作为服务使用,比如软件即服务(SaaS)。
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包括软盘、硬盘、磁光盘、光盘(如CD-ROM、CD-R、CD-RW、DVD-ROM、DVD-RAM、DVD-RW、DV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可选择地,可以由通信网络从服务器计算机上或云上下载程序代码。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上述各流程和各系统结构图中不是所有的步骤和单元都是必须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忽略某些步骤或单元。各步骤的执行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上述各实施例中描述的装置结构可以是物理结构,也可以是逻辑结构,即,有些单元可能由同一物理实体实现,或者,有些单元可能分由多个物理实体实现,或者,可以由多个独立设备中的某些部件共同实现。
在整个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示例性”意味着“用作示例、实例或例示”,并不意味着比其它实施例“优选”或“具有优势”。出于提供对所描述技术的理解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具体细节。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这些技术。在一些实例中,为了避免对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概念造成难以理解,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框图形式示出。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本说明书内容的上述描述被提供来使得本领域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说明书内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说明书内容进行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也可以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将本文所定义的一般性原理应用于其它变型。因此,本说明书内容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与符合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包括:
从样本存放处获取装有从化工生产的生产线上取样的第一样本的样本容器,其中,各个样本容器具有用于表示该样本容器中所盛样本的标识码;
中央控制设备根据所述样本容器的标识码获取所述第一样本的第一样本信息;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样本信息发送给任务管理系统;
所述任务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样本信息向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包括可用测试设备、可用测试人员和预估执行时长,所述第一测试任务用于验证所述生产线上的化工产品是否合格以确定产品合格率;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任务排程设备;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对所述第一测试任务进行排程处理,以得到包括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第一执行计划的总执行计划,其中,所述第一执行计划包括用于执行所述第一测试任务的目标测试人员、目标测试设备以及目标测试时间;
显示设备对所述总执行计划进行可视化显示;以及
各个测试设备根据所述总执行计划执行对应的测试任务,
其中,所述任务排程设备对所述第一测试任务进行排程处理,以得到包括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第一执行计划的总执行计划包括: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获取测试人员信息和已排测试计划,其中,所述已排测试计划中包括已安排的各个测试任务以及该各个测试任务所占用的测试时间、测试人员和测试设备,所述测试人员信息包括测试人员标识和值班时间,不同的测试任务对测试人员的职位、专业领域以及权限有不同要求;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根据所述已排测试计划确定各个可用测试设备的设备空闲时间;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根据所述测试人员信息以及所述已排测试计划来确定各个可用测试人员的人员空闲时间;以及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根据所述设备空闲时间、所述人员空闲时间以及所述预估执行时长,为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设备、目标测试人员以及目标测试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各个样本容器的标识码包括生产线标识以及生产线上的取样点标识,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根据所述样本容器的标识码获取所述第一样本的第一样本信息包括: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根据所述样本容器的标识码所包括的生产线标识以及取样点标识来确定所述第一样本对应的第一样本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获得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后,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任务中的可用测试设备获取各个可用测试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所述任务排程设备包括: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将所述实时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所述任务排程设备;以及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对所述第一测试任务进行排程处理包括: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根据所述实时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一测试任务进行排程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测试任务还包括测试任务名称以及指定要求,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将所述实时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所述任务排程设备包括: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按照所述任务排程设备的指定数据结构中的各个字段将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包括的可用测试设备、测试任务名称、可用测试人员、预估执行时长、指定要求以及所述实时状态信息写入对应字段中,以得到包含各个字段信息的结构化数据,其中,所述指定数据结构中的每个字段对应一种信息类型;以及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发送给所述任务排程设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所述任务排程设备包括:
在所述第一样本包括有多个样本时,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对该多个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进行合并处理;以及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将合并处理后的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所述任务排程设备;
其中,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对该多个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进行合并处理包括: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将执行相同测试任务的多个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合并;和/或,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将测试任务需要顺序执行的多个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合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第一测试优先级;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从所述已排测试计划中确定出测试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测试优先级的测试任务;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在所述已排测试计划中无法为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安排执行计划时,将所确定出的各个测试任务从所述已排测试计划中删除,并作为待排测试任务;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按照测试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对所述第一测试任务以及所确定出的待排测试任务,通过以下方式来安排执行计划,直至所述第一测试任务以及所确定出的待排测试任务安排完成:
针对待排的当前测试任务,根据当前已排测试计划确定所述当前测试任务对应的待选测试设备的设备空闲时间;
根据所述测试人员信息以及所述当前已排测试计划来确定用于执行当前测试任务的各个测试人员的人员空闲时间;以及
根据所确定的设备空闲时间、人员空闲时间以及所述当前测试任务对应的预估执行时长,为当前待排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设备、目标测试人员以及目标测试时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任务排程设备根据所述实时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一测试任务进行排程处理包括: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根据从所述中央控制设备所获取的各个可用测试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来确定所述各个可用测试设备的设备当前状态;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确定各个可用测试人员的人员当前状态;以及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根据所述设备当前状态、所述人员当前状态以及所述预估执行时长,为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设备、目标测试人员以及目标测试时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任务排程设备根据所述设备当前状态、所述人员当前状态以及所述预估执行时长,为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设备、目标测试人员以及目标测试时间包括: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从所述可用测试设备中筛选所述设备当前状态为空闲的第一待选测试设备;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将当前设备空闲时间不小于所述预估执行时长的第一待选测试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目标测试设备;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将当前人员空闲时间不小于所述预估执行时长的测试人员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目标测试人员;以及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将以当前时间为起点、时长为所述预估执行时长所对应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目标测试时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设备当前状态包括工作状态下的测试进度,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根据所述设备当前状态、所述人员当前状态以及所述预估执行时长,为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设备、目标测试人员以及目标测试时间包括: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从所述可用测试设备中筛选根据所述测试进度所确定的测试结束所需时间与所述第一测试任务的预计开始时间相匹配的第二待选测试设备;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将测试结束后的设备空闲时间不小于所述预估执行时长的第二待选测试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目标测试设备;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将测试结束后的人员空闲时间不小于所述预估执行时长的测试人员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目标测试人员;以及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将以测试结束后的时刻为起点、时长为所述预估执行时长所对应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目标测试时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轮到所述总执行计划中的第二测试任务执行时,所述中央控制设备根据所述总执行计划中记录的所述第二测试任务的任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测试任务所需的第二样本、第二测试设备以及第二测试人员;
各个第二测试设备对所述第二样本执行所述第二测试任务;
所述各个第二测试设备将测试结果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设备;以及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对应的评估指标得到测试结论。
11.一种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系统,包括:中央控制设备、任务管理系统、任务排程设备、显示设备和测试设备;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根据装有第一样本的样本容器的标识码获取所述第一样本的第一样本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样本信息发送给所述任务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样本从化工生产的生产线上取样得到,各个样本容器对应的标识码用于表示该样本容器中所盛的样本;
所述任务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样本信息向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样本对应的第一测试任务,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包括可用测试设备、可用测试人员和预估执行时长,所述第一测试任务用于验证所述生产线上的化工产品是否合格以确定产品合格率;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发送给任务排程设备;
所述任务排程设备,对所述第一测试任务进行排程处理,以得到包括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对应的第一执行计划的总执行计划,其中,所述第一执行计划包括用于执行所述第一测试任务的目标测试人员、目标测试设备以及目标测试时间;
所述显示设备,对所述总执行计划进行可视化显示;以及
各个测试设备,根据所述总执行计划执行对应的测试任务,
其中,所述任务排程设备被配置为:
获取测试人员信息和已排测试计划,其中,所述已排测试计划中包括已安排的各个测试任务以及该各个测试任务所占用的测试时间、测试人员和测试设备,所述测试人员信息包括测试人员标识和值班时间,不同的测试任务对测试人员的职位、专业领域以及权限有不同要求;
根据所述已排测试计划确定各个可用测试设备的设备空闲时间;
根据所述测试人员信息以及所述已排测试计划来确定各个可用测试人员的人员空闲时间;以及
根据所述设备空闲时间、所述人员空闲时间以及所述预估执行时长,为所述第一测试任务安排对应的目标测试设备、目标测试人员以及目标测试时间。
CN202310427016.XA 2023-04-19 2023-04-19 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449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7016.XA CN116449032B (zh) 2023-04-19 2023-04-19 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7016.XA CN116449032B (zh) 2023-04-19 2023-04-19 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49032A CN116449032A (zh) 2023-07-18
CN116449032B true CN116449032B (zh) 2023-12-12

Family

ID=87123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27016.XA Active CN116449032B (zh) 2023-04-19 2023-04-19 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4903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675A (zh) * 2014-09-12 2015-01-07 深圳市博安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6327087A (zh) * 2016-08-26 2017-01-11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任务分派方法
CN110083528A (zh) * 2019-03-19 2019-08-02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任务的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67032A (zh) * 2020-04-16 2020-09-1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rfid对样品进行检测试验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15576A (zh) * 2020-10-19 2021-01-12 重庆斯麦尔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于电力领域的智能检测管理系统及其智能检测方法
CN114356750A (zh) * 2021-12-10 2022-04-15 深圳市捷视飞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89888A (zh) * 2020-12-31 2022-07-01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批量测试方法、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2971A (zh) * 2018-11-16 2021-08-10 埃佩多夫股份公司 包括至少部分联网的实验室设备的实验室系统以及用于控制包括至少部分联网的实验室设备的实验室系统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675A (zh) * 2014-09-12 2015-01-07 深圳市博安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6327087A (zh) * 2016-08-26 2017-01-11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任务分派方法
CN110083528A (zh) * 2019-03-19 2019-08-02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任务的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67032A (zh) * 2020-04-16 2020-09-1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rfid对样品进行检测试验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15576A (zh) * 2020-10-19 2021-01-12 重庆斯麦尔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于电力领域的智能检测管理系统及其智能检测方法
CN114689888A (zh) * 2020-12-31 2022-07-01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批量测试方法、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CN114356750A (zh) * 2021-12-10 2022-04-15 深圳市捷视飞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49032A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3992B (zh) 智能巡检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服务器
CN110232546B (zh) 一种分布式细胞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
US11068817B2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based project management assistance
CN106327087A (zh) 测试任务分派方法
CN108959059A (zh) 一种测试方法以及测试平台
CN108701268A (zh) 维护作业管理系统
CN111461517A (zh) 一种规划实验室工作流的智能信息系统
EP400483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maintenance scheduling in automated testing over a planning period
CN101946255B (zh) 用于改变it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106296038A (zh) 测试任务触发方法
Spratt et al. Analysis of uncertainty in the surgical department: Durations, requests and cancellations
CN116449032B (zh) 用于实验室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样本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16466683B (zh) 用于控制测试任务的方法及装置
US7225106B2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test orders
CN109299950B (zh) 一种可灵活配置的质检管理方法和系统
JP6716641B2 (ja) タスク管理支援システム、タスク管理支援方法及びタスク管理支援プログラム
US20220101061A1 (en) Automatically identifying and generating machine learning prediction models for data input fields
CN116187715B (zh) 用于为测试任务安排执行计划的方法及装置
CN113850534A (zh) 计划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1144677B (zh) 效率评估方法和效率评估系统
CN219266987U (zh) 测试计划系统
CN111353658B (zh) 电视节目生产监控系统和方法
Chia et al. Simulation study of patient arrivals and doctors scheduling in a children's emergency department
CN116168116B (zh) 用于对测试执行计划进行可视化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17408643B (zh) 应用于工程数智化管理平台的进度监控管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Hongli

Inventor after: Zhu Junjie

Inventor after: Quan Hao

Inventor after: Lv Yan

Inventor after: Dai Zhenghua

Inventor after: Yu Minlian

Inventor before: Guo Hongli

Inventor before: Zhu Junjie

Inventor before: Lv Yan

Inventor before: Dai Zhenghua

Inventor before: Yu Min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