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43812B - 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43812B
CN116443812B CN202310713766.3A CN202310713766A CN116443812B CN 116443812 B CN116443812 B CN 116443812B CN 202310713766 A CN202310713766 A CN 202310713766A CN 116443812 B CN116443812 B CN 116443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hydrogenation
catalyst
hydrogen storage
dehydrogenation catalyst
storag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137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43812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iwa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iwa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iwa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iwa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137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438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43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43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43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43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01B3/0005Reversible uptake of hydrogen by an appropriate medium, i.e. based on physical or chemical sorption phenomena or on reversible chemical reactions, e.g. for hydrogen storage purposes ; Reversible gettering of hydrogen; Reversible uptake of hydrogen by electrodes
    • C01B3/001Reversible uptake of hydrogen by an appropriate medium, i.e. based on physical or chemical sorption phenomena or on reversible chemical reactions, e.g. for hydrogen storage purposes ; Reversible gettering of hydrogen; Reversible uptake of hydrogen by 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ptaking medium; Treatment thereof
    • C01B3/0015Organic compounds; Solution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2Hydrogen stor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ydrogen, Water And Hydrid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氢材料的催化脱氢领域,公开了一种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包括:将氢化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与第一脱氢催化剂接触进行预脱氢,然后再与第二脱氢催化剂接触进行脱氢;第一脱氢催化剂包括第一载体和负载在第一载体上的第一活性金属组分,第一活性金属组分选自Ni、Co和Fe中的至少一种;第二脱氢催化剂包括第二载体和负载在第二载体上的第二活性金属组分,第二活性金属组分选自贵金属中的至少一种;以第一脱氢催化剂和第二脱氢催化剂的总体积为基准,第一脱氢催化剂的体积占比为10‑90%,第二脱氢催化剂的体积占比为10‑90%;预脱氢的温度比脱氢的温度低10‑50℃。该方法的储氢材料的脱氢率高、分解率低。

Description

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氢材料的催化脱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发展清洁、高效、低碳、绿色的清洁能源成为当今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其中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在逐年增加。氢能由于其清洁、热值高、来源广泛、可循环利用、用途广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将氢作为能量载体进行储存,是当今清洁能源发展的一大亮点。
有机液体储氢是近些年来发展的新型储氢技术,主要是利用不饱和的芳烃进行可逆的加脱氢反应来实现氢气的存储和释放。其中加氢过程是放热过程,技术比较成熟,常规的加氢催化剂可以满足,而脱氢过程是吸热反应,需要能量补给。常用的脱氢催化剂是贵金属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氢活性,但催化剂的活性金属容易聚集失活,且催化剂价格昂贵,使用成本较高。CN106964346A公开了一种十二氢乙基咔唑脱氢的钯/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催化剂的钯含量为1%-10%,催化剂的使用成本很高。CN111569901A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液体储氢材料脱氢过程中的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复合的双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虽然降低了贵金属的使用量,但是催化脱氢的选择性较低。
除此之外,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在脱氢反应中容易分解,导致得到的产品气中还含有甲烷、乙烷等低碳烃杂质,一方面增加了后续氢气的净化难度,另一方面对储氢材料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破坏,降低了储氢材料的循环使用寿命。针对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尚未有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成本高、脱氢过程分解率高、氢气纯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该方法具有成本低、脱氢率高、副反应少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氢化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与第一脱氢催化剂接触进行预脱氢,然后再与第二脱氢催化剂接触进行脱氢;
其中,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包括第一载体和负载在所述第一载体上的第一活性金属组分,所述第一活性金属组分选自Ni、Co和Fe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包括第二载体和负载在所述第二载体上的第二活性金属组分,所述第二活性金属组分选自贵金属中的至少一种;
以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和第二脱氢催化剂的总体积为基准,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的体积占比为10-90%,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的体积占比为10-90%;所述预脱氢的温度比所述脱氢的温度低10-50℃。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在深度脱氢过程中容易分解,导致得到的产品气中还含有甲烷、乙烷等低碳烃杂质,故高脱氢率和低原料分解率难以兼顾,一方面增加了后续氢气的净化难度,另一方面对储氢材料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破坏,降低了储氢材料的循环使用寿命。这也是目前相关文献中没有涉及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第一脱氢催化剂与第二脱氢催化剂进行级配,通过控制预脱氢和脱氢两个阶段反应的条件,在保持较高脱氢活性的同时,能够基本避免储氢材料的分解,脱氢产品中的甲烷和乙烷含量低,氢气纯度高,有利于延长储氢材料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脱氢工艺成本。同时,利用非贵金属催化剂与贵金属催化剂的级配,能够减少贵金属催化剂的用量,有利于降低整体催化剂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在本发明中,“氢化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指的是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加氢产物,可以是部分加氢产物,也可以是全加氢产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氢化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与第一脱氢催化剂接触进行预脱氢,然后再与第二脱氢催化剂接触进行脱氢;
其中,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包括第一载体和负载在所述第一载体上的第一活性金属组分,所述第一活性金属组分选自Ni、Co和Fe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包括第二载体和负载在所述第二载体上的第二活性金属组分,所述第二活性金属组分选自贵金属中的至少一种;
以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和第二脱氢催化剂的总体积为基准,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的体积占比为10-90%,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的体积占比为10-90%;所述预脱氢的温度比所述脱氢的温度低10-50℃。
在高温下,非贵金属基催化剂虽然可以做到具有类似贵金属催化剂的高脱氢活性,但存在脱氢过程储氢材料的分解率高,氢气中的甲烷、乙烷等含量高的问题。在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中,发明人发现,非贵金属脱氢过程中氢气中的甲烷和乙烷含量随着脱氢率的增加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由此推断储氢材料的分解主要发生在深度脱氢的过程中。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脱氢方法中,利用含有Ni、Co和Fe中的至少一种活性金属组分的第一脱氢催化剂进行初步的脱氢反应,然后再经过贵金属催化剂进行深度的脱氢反应。通过所述预脱氢过程,在活化储氢材料脱氢的同时,避免储氢材料的分解,通过预脱氢与脱氢的分步分级进行,有利于充分发挥两种催化剂的优势,在保证脱氢率的同时削弱副反应的发生,大幅降低产品氢气中的副产物含量。
在本发明中,对于所述脱氢方法中催化剂的装填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满足氢化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先与第一脱氢催化剂接触,然后再与第二脱氢催化剂接触即可,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反应器进行。例如,可以将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和第二脱氢催化剂分别装填在同一反应器的上下两个床层中,也可以分别装填在两个串联的反应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以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和第二脱氢催化剂的总体积为基准,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的体积占比为50-70%,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的体积占比为30-50%。例如,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的体积占比可以为50%、55%、60%、65%、70%等典型而非限定性的体积占比或两者间的范围,其余为第二脱氢催化剂。在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有利于提高脱氢率,同时减少储氢材料的分解。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预脱氢的温度比所述脱氢的温度低20-40℃。例如可以为20℃、25℃、30℃、35℃、40℃等典型而非限定性的温度差或两者间的范围。通过控制所述预脱氢与所述脱氢的温度差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减少储氢材料的分解。
本发明提供的脱氢方法适用于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过程,所述预脱氢和脱氢的具体反应条件可以根据储氢材料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而具体确定。
根据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预脱氢的温度为160-240℃,优选为180-200℃,压力为0.08-0.15MPa,优选为0.09-0.12MPa。
优选地,所述脱氢的温度为190-280℃,优选为210-230℃,压力为0.08-0.15MPa,优选为0.09-0.12MPa。
在本发明中,如无特别说明,涉及的压力均为表压。
根据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氢化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体积空速为0.1-3h-1,优选为0.3-1h-1。在本发明中,所述氢化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体积空速基于第一脱氢催化剂和第二脱氢催化剂的总体积限定。
本发明对于所述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具体种类的选择范围较宽,本领域任意已知的可以实现加氢与脱氢的物质均可以应用于本发明。优选地,所述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选自N-乙基咔唑、咔唑、N-甲基咔唑和N-丙基咔唑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特别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为N-乙基咔唑,在上述优选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产氢效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包括第一载体和负载在所述第一载体上的第一活性金属组分,所述第一活性金属组分选自Ni、Co和Fe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一活性金属组分为Ni。
本发明对于所述第一活性金属组分的含量的选择范围较宽,优选地,以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的总量为基准,以元素计,所述第一活性金属组分的含量为5-40wt%,进一步优选为10-30wt%。
优选地,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50-300m2/g,进一步优选为80-260m2/g。
优选地,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的堆积密度为0.5-1.1g/mL,进一步优选为0.6-1g/mL。
根据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活性金属组分为Pd。采用上述优选的第二活性金属组分,有利于在脱氢的过程中避免储氢液体的分解,很大程度上降低副反应的发生,所制得的氢气纯度高。
优选地,以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的总量为基准,以元素计,所述第二活性金属组分的含量为0.1-3wt%,进一步优选为0.2-1.5wt%。通过预脱氢处理后,相对于现有的贵金属催化剂,第二脱氢催化剂中的贵金属组分的用量更低,脱氢率高,贵金属的利用率高。
优选地,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80-270m2/g,进一步优选为90-220m2/g。
优选地,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的堆积密度为0.4-0.9g/mL,进一步优选为0.5-0.8g/mL。
本发明对于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的选择范围较宽,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可作为催化剂载体使用的无机耐热氧化物,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的选择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地,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各自独立地选自TiO2、Al2O3和SiO2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均为SiO2。在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有利于优化载体和活性组分的相互作用力,保持较强的脱氢活性和较低的分解率。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和第二脱氢催化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例如浸渍法)制备得到,本发明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够满足上述组成和物化要求即可。
优选地,所述脱氢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预脱氢和脱氢之前,在氢气存在下,将第一脱氢催化剂和第二脱氢催化剂分别进行还原。
优选地,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的还原条件包括:还原温度为400-550℃,优选为400-450℃,还原时间为2-5h。
优选地,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的还原条件包括:还原温度为300-450℃,优选为300-350℃,还原时间为2-5h。
根据本发明特别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包括SiO2载体和第一活性金属组分Ni,以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的总量为基准,Ni元素的含量为10-30wt%;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包括SiO2载体和第二活性金属组分Pd,以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的总量为基准,Pd元素的含量为0.2-1.5wt%。采用上述第一脱氢催化剂和第二脱氢催化剂的级配,有利于在保持较高脱氢活性的同时,进一步减少催化剂的使用成本,降低了储氢液在脱氢过程的分解率,提高了产品氢气的纯度。优选地,该方法制得的产品气中甲烷和乙烷的总量不高于300ppm,优选不高于50ppm。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采用的原料均来自于商购。
产物分析采用气相色谱分别对液态产物和气态产物进行定量分析。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采用的催化剂在使用前,在氢气存在下进行还原。
Ni/SiO2催化剂和Co/SiO2催化剂分别在400℃下还原3h;Pd/SiO2催化剂和Pt/SiO2催化剂分别在350℃下还原3h;Ni/Al2O3在500℃下还原3h。
实施例1
采用固定床脱氢反应器(高度2m)进行脱氢反应,采用全氢N-乙基咔唑作为氢化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反应器中的压力为0.11MPa,第一脱氢催化剂与第二脱氢催化剂的装填总体积为200mL,基于第一脱氢催化剂和第二脱氢催化剂的总体积,全氢N-乙基咔唑的进料体积空速为0.5h-1
上床层装填Ni/SiO2催化剂,装填体积为80mL。下床层装填Pd/SiO2催化剂,装填体积为120mL,催化剂采用密相装填技术。Ni/SiO2的金属Ni含量为18wt%,比表面积为180m2/g,堆积密度为0.75g/mL。Pd/SiO2的金属Pd含量为0.4wt%,比表面积为220m2/g,堆积密度为0.66g/mL。具体装填比例和反应温度见表1,反应14h后分析产物组成,结果见表2。
其中,脱氢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脱氢率(%)=
其中,NEC指的是N-乙基咔唑,n1为12H-N-乙基咔唑的摩尔量,n2为8H-N-乙基咔唑的摩尔量,n3为4H-N-乙基咔唑的摩尔量,n4为N-乙基咔唑的摩尔量。
实施例2-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催化剂装填和反应温度按照表1进行设置,反应14h后分析产物组成,结果见表2。
实施例6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不同的是,采用等体积的Ni/Al2O3替换Ni/SiO2催化剂,Ni/Al2O3中Ni含量为18wt%,比表面积为190m2/g,堆积密度为0.78g/mL。催化剂装填和反应温度按照表1进行设置,反应14h后分析产物组成,结果见表2。
实施例7
采用固定床脱氢反应器(高度2m)进行脱氢反应,采用全氢N-乙基咔唑作为氢化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反应器中的压力为0.11MPa,第一脱氢催化剂与第二脱氢催化剂的装填总体积为200mL,基于第一脱氢催化剂和第二脱氢催化剂的总体积,全氢N-乙基咔唑的进料体积空速为0.5h-1
上床层装填Co/SiO2催化剂,装填体积为80mL。下床层装填Pt/SiO2催化剂,装填体积为120mL,催化剂采用密相装填技术。Co/SiO2的金属Co含量为18wt%,比表面积为183m2/g,堆积密度为0.76g/mL。Pt/SiO2的金属Pt含量为0.4wt%,比表面积为210 m2/g,堆积密度为0.66 g/mL。具体装填比例和反应温度见表1,反应14h后分析产物组成,结果见表2。
对比例1
采用固定床脱氢反应器(高度2m)进行脱氢反应,采用全氢N-乙基咔唑作为氢化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反应器中的压力为0.11MPa,床层装填200mL的Ni/SiO2催化剂(Ni/SiO2的金属Ni含量为18wt%,比表面积为180m2/g,堆积密度为0.75g/mL),基于Ni/SiO2催化剂的体积,全氢N-乙基咔唑的进料体积空速为0.5h-1。具体反应温度见表1,反应14h后分析产物组成,结果见表2。
对比例2
采用固定床脱氢反应器(高度2m)进行脱氢反应,采用全氢N-乙基咔唑作为氢化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反应器中的压力为0.11MPa,床层装填200mL的Pd/SiO2催化剂(金属Pd含量为0.4wt%,催化剂比表面积为220m2/g,堆积密度为0.66g/mL),基于Pd/SiO2催化剂的体积,全氢N-乙基咔唑的进料体积空速为0.5h-1。具体反应温度见表1,反应14h后分析产物组成,结果见表2。
对比例3
采用固定床脱氢反应器(高度2m)进行脱氢反应,采用全氢N-乙基咔唑作为氢化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反应器中的压力为0.11MPa,床层装填200mL的Ni/Al2O3催化剂(Ni含量为18wt%,比表面积为190m2/g,堆积密度为0.78g/mL),基于Ni/Al2O3催化剂的体积,全氢N-乙基咔唑的进料体积空速为0.5h-1。具体反应温度见表1,反应14h后分析产物组成,结果见表2。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不同的是,反应温度按照表1进行设置,反应14h后分析产物组成,结果见表2。
对比例5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不同的是,催化剂装填和反应温度按照表1进行设置,反应14h后分析产物组成,结果见表2。
表1
表2
结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通过预脱氢与脱氢的分步分级进行,有利于充分发挥两种催化剂的优势,在保证脱氢率的同时有效削弱副反应的发生,大幅降低产品氢气中的副产物含量。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对比例1中仅采用Ni/SiO2催化剂进行脱氢,虽然可以达到与实施例2相当的脱氢率,但是其脱氢反应全程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同时其产物中甲烷和乙烷的含量极高,表明N-乙基咔唑的分解率高,储氢原料的重复利用率低,且产品气后处理难度增大。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4预脱氢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在高温下虽然脱氢率略有提高,但是甲烷和乙烷含量大幅提高,表明N-乙基咔唑的分解率高,储氢原料损失大,无疑增加了能耗和原料成本。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氢化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与第一脱氢催化剂接触进行预脱氢,然后再与第二脱氢催化剂接触进行脱氢;
其中,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由第一载体和负载在所述第一载体上的第一活性金属组分组成,所述第一活性金属组分选自Ni、Co和Fe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由第二载体和负载在所述第二载体上的第二活性金属组分组成,所述第二活性金属组分选自贵金属中的至少一种;
以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和第二脱氢催化剂的总体积为基准,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的体积占比为50-70%,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的体积占比为30-50%;所述预脱氢的温度比脱氢的温度低20-40℃;
所述预脱氢的温度为160-240℃,压力为0.08-0.15MPa;所述脱氢的温度为190-280℃,压力为0.08-0.15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氢化的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体积空速为0.1-3h-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选自N-乙基咔唑、咔唑、N-甲基咔唑和N-丙基咔唑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为N-乙基咔唑。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活性金属组分为Ni。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的总量为基准,以元素计,所述第一活性金属组分的含量为5-40wt%。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脱氢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50-300m2/g,堆积密度为0.5-1.1g/mL。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活性金属组分为Pd。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的总量为基准,以元素计,所述第二活性金属组分的含量为0.1-3wt%。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脱氢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80-270m2/g,堆积密度为0.4-0.9g/mL。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各自独立地选自TiO2、Al2O3和SiO2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均为SiO2
CN202310713766.3A 2023-06-16 2023-06-16 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 Active CN116443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3766.3A CN116443812B (zh) 2023-06-16 2023-06-16 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3766.3A CN116443812B (zh) 2023-06-16 2023-06-16 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43812A CN116443812A (zh) 2023-07-18
CN116443812B true CN116443812B (zh) 2023-10-27

Family

ID=87124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13766.3A Active CN116443812B (zh) 2023-06-16 2023-06-16 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438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6240B (zh) * 2023-07-20 2023-10-31 北京海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加氢反应的方法和连续式加氢反应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4325A (zh) * 2018-10-16 2020-04-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液相脱氢催化剂的制备及用途
CN111892016A (zh) * 2019-05-06 2020-1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液体高转化率的高纯氢气的制备方法
CN112707368A (zh) * 2019-10-25 2021-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氢物质的脱氢方法
CN115106120A (zh) * 2022-06-14 2022-09-27 天津大学 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959622A (zh) * 2021-10-11 2023-04-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液体释氢反应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4325A (zh) * 2018-10-16 2020-04-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液相脱氢催化剂的制备及用途
CN111892016A (zh) * 2019-05-06 2020-1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液体高转化率的高纯氢气的制备方法
CN112707368A (zh) * 2019-10-25 2021-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氢物质的脱氢方法
CN115959622A (zh) * 2021-10-11 2023-04-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液体释氢反应系统及方法
CN115106120A (zh) * 2022-06-14 2022-09-27 天津大学 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43812A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0313807B2 (en) Catalyst for synthesis of hydrocarbons from CO and H2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US6100304A (en) Processes and palladium-promoted catalysts for conducting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EP2197816B1 (en) Method of direct synthesis of light hydrocarbons from natural gas
TW583168B (en) Hydrogenation catalyst and hydrogenation process
KR101969407B1 (ko) 선택적 수소화용 촉매 및 그것을 이용하는 선택적 수소화법
CN116443812B (zh) 含n杂环类储氢材料的脱氢方法
CN101337655B (zh) 一种低温催化裂解甲烷制备氢气与纳米碳的方法
CN102355948A (zh) 用于生产合成气的镍/氧化镧催化剂
JP5128526B2 (ja) フィッシャー・トロプシュ合成用触媒及び炭化水素類の製造方法
US8921631B2 (en) Selective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alkynes to corresponding alkenes
KR20130074393A (ko) 효율적인 이산화탄소 전환 촉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7349956B (zh) 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10004A (zh) 一种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还原方法
WO2009157260A1 (ja) フィッシャー・トロプシュ合成用触媒及び炭化水素類の製造方法
US20150133293A1 (en) Method for deposition of 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 on catalysts to promote same, and the compositions so produced
US4139551A (en) Catalyst for methane and ethane synthesis
KR101466541B1 (ko) 코어-셀 구조를 갖는 수증기-이산화탄소 혼합개질 반응용 니켈계 촉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40110660A (ko) 코어-셀 구조를 갖는 수증기-이산화탄소 혼합개질 반응용 니켈계 촉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783647B1 (ko) 메탄의 복합 개질반응용 니켈계 촉매
Lee et al.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acetylene to ethylene over nanosized gold and palladium supported catalysts
CA1080754A (en) Catalysts for synthesis of methane and other hydrocarbons and alcohols
KR101173028B1 (ko) 메탄의 이산화탄소 개질용 텅스텐계 촉매 및 이를 이용한 합성가스의 제조방법
WO2012102256A1 (ja) フィッシャー・トロプシュ合成用触媒、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フィッシャー・トロプシュ合成用触媒を用いた炭化水素類の製造方法
KR102223597B1 (ko) 아세틸렌의 선택적 수소화용 촉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GB1604924A (en) Synthesis of hydrocarbons and alcohols using an alloy catalys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