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7156A - 一种活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07156A
CN116407156A CN202111643707.0A CN202111643707A CN116407156A CN 116407156 A CN116407156 A CN 116407156A CN 202111643707 A CN202111643707 A CN 202111643707A CN 116407156 A CN116407156 A CN 116407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hell
needle
guide
biops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37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清松
胡龙虎
李恒
李安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fetech Respiration Scientif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fetech Respiration Scientif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fetech Respiration Scientif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fetech Respiration Scientif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37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071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07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71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04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ody liqu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17/3421Cannul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78Endoscopic needles, e.g. for infu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9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with safety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cutting or pricking, e.g. limiting insertion depth, pressure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04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ody liquids
    • A61B2010/008Interstitial flui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活检装置,该活检装置包括外壳组件、抽吸组件、推动组件及限位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外壳,抽吸组件包括可活动地从外壳的轴向穿设的针管,推动组件与针管相连,用以带动针管相对外壳滑动,限位组件可沿着轴向相对外壳滑动,相对外壳滑动后的限位组件能够限制针管在轴向的行程。本发明的限位组件沿着轴向相对外壳组件滑动,限制针管的轴向的行程,限位组件不会对外壳组件直接产生作用力,从而可以防止外壳组件产生变形,使得进针更加顺滑和平稳。

Description

一种活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检装置。
背景技术
活检针可以针对人体内部肺部上的淋巴结或肿物进行取样,活检针包括针套和可活动穿设于针套内的针管,针管需要沿针套的轴线方向进针移动,达到需要穿刺的位置后取出组织液。
针管移动到需要穿刺的位置时需要限位。现有的限位装置包括外壳组件和螺钉。外壳组件包括具有抓握部和主体部的手柄。所述螺钉可拧固于主体部外的多个位置。松开螺钉后,操作者能够操控抓握部带动针管相对所述外壳组件运动。当针管移动到相应位置,将螺钉从主体部外拧至主体部内且抵接针管,从而将针管固定于所需位置。现有的限位装置,在将螺钉固定在主体部上时,拧紧的螺钉会使得主体部产生微变形,由于主体部的微变形会造成带动针管移动的抓握部通过主体部时不平稳,从而容易造成针管进针不顺滑和不平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检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活检针的限位装置容易造成针管进针不顺滑和不平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活检装置,包括外壳组件、抽吸组件、推动组件及限位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所述抽吸组件包括可活动地从所述外壳的轴向穿设的针管,所述推动组件与所述针管相连,用以带动所述针管相对所述外壳滑动,所述限位组件可沿着轴向相对所述外壳滑动,相对所述外壳滑动后的所述限位组件能够限制所述针管在轴向的行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活检装置中,所述活检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部分所述限位组件可沿着轴向相对外壳组件滑动,限位组件能够限制针管的轴向的行程,限位组件不会对外壳组件直接产生作用力,从而可以防止外壳组件产生变形,使得进针更加顺滑和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活检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活检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实施例1的活检装置中推动块与连通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活检装置中的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活检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2的活检装置的爆炸图;
图9是实施例2的活检装置中推动块与连通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活检装置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00-活检装置、
1-外壳组件、
11-外壳、
111-上壳、113-下壳、115-刻度段、117-导向孔、119-滑槽、
15-固定件、
15a-固定块、15b-固定片、
2-抽吸组件、
21-针套、23-针管、25-针芯、
3-限位组件、
31-限位件、
311a-按钮、313a-主体单元、3131a-凸起部、315a-止挡单元、317a-限位单元、3171a-弹簧、3173a-滚珠、319a-导向连接柱、
311b-导向滑动块、3111b-贯穿槽、313b-连接单元、3131b-弹性部、3133b-握持部、
33-导向件、
331a-固定板、3313a-贯穿孔、3311a-收容槽、
331b-固定导轨、3311b–卡槽、
4-推动组件、
41-推动块、
411a-滑动部、4111a-通槽、413a-推动部、
411b-滑动片、413b-滑动件、415b-推动滑动块、4151b-槽体、4153b-滑动槽、
42-滑动导轨、
43-连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介入医疗器械领域,一般将植入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医疗器械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称为“远端”,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近端”和“远端”。“轴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在被输送时的长度方向,“径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的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轴向”和“径向”。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活检装置100,包括外壳组件1、抽吸组件2、推动组件4及限位组件3。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包括外壳11,外壳11内设有可以容纳部分抽吸组件2、部分推动组件4和部分限位组件3的容纳腔。为方便安装,本实施例优选的外壳11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上壳111和与上壳111连接的下壳113,上壳111与下壳113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上壳111与下壳113之间可采用卡接、粘接等多种方式固定。在外壳11的侧面处开设有滑槽119。滑槽119与容纳腔连通,部分推动组件4设置于滑槽119中。外壳11上设有沿平行于活检装置100的轴向的导向孔117。导向孔117与外壳11的容纳腔连通。部分限位组件3设置于导向孔117中。
如附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还包括固定件15。固定件15位于外壳11内,固定件15固定于上壳111或下壳113上,且位于上壳111与下壳113之间。固定件15用于固定针套21的近端,固定件15可以为锥形或板状结构,本实施例的固定件15包括锥形的固定块15a。固定块15a的锥形结构与外壳11远端的锥形结构相匹配,采用锥形的固定块15a能够增加穿设于针套21内且可相对针套21移动的针管23进针的稳定性。
如附图1所示,为了方便掌握针管23的移动距离,本实施例的外壳11靠近限位组件3的位置处设置有刻度段115。刻度段115沿平行于壳体组件1的轴向设置。刻度段115上预刻有多个刻度线。活检装置100的针管23移动的距离可从刻度线得出。多个刻度线优选为0.2cm或0.5cm或1cm等间距标记。刻度段115的总长度大致为整个外壳11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外壳11上的刻度段115可对应于导向孔117设置,便于操作者观察刻度。
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抽吸组件2包括可活动地从外壳11穿设的针管23。在超声内镜的配合下,针管23借助外力的推动,沿外壳11的轴向运动,使针管23的远端抵达病灶区。本实施例的抽吸组件2还包括套设于针管23外的针套21,和穿设于针管23的针芯25。至少部分针套21位于外壳11外,与外壳11的远端连接。针套21的近端设置于外壳11的远端内,并与固定件15连接。针管23可活动的穿设于外壳11和针套21内,且能够沿外壳11和针套21的轴线方向活动于容纳腔内。针管23的近端靠近外壳11的近端;针管23的远端穿过固定件15,且位于针套21远端处。滑动后的针管23的远端可露出针套21远端外。
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推动组件4与针管23相连,用以带动针管23相对外壳11滑动。外力推动推动组件4运动时,针管23随推动组件4一起运动。基于推动组件4与针管23的连接方式,以及推动组件4的具体结构,推动组件4的运动方向与针管23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本实施例推动组件4包括设置于外壳11内的滑动导轨42、可沿滑动导轨42运动的推动块41和用于外接的连通件43。针管23远端从推动块41的近端贯穿推动块41的远端,且针管23的近端固定于推动块41。移动的推动块41能够沿进针方向带动针管23沿滑动导轨42滑动。针管23滑动连接于滑动导轨42上。滑动后的限位组件3能对滑动后的推动块41进行限位,从而对针管23进行限位。
如附图3所示,滑动导轨42设置于外壳11的容纳腔内,滑动导轨42沿平行于外壳11的轴线方向延伸。为了增加推动块41的稳定性,滑动导轨4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滑动导轨42相互平行设置。外壳11内设有安装滑动导轨42的支架(图未示)。滑动导轨42可以通过支架安装在外壳11内,滑动导轨42上设置有卡接在支架上的凹槽,便于滑动导轨42与支架安装固定。
如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推动块41包括滑动部411a和与滑动部411a连接的推动部413a。滑动部411a能够沿进针方向滑动,并带动针管23滑动。滑动部411a沿滑动导轨42滑动,针管23通过滑动部411a与滑动导轨42滑动连接。滑动部411a上设置有贯穿滑动部411a的通槽4111a,通槽4111a从滑动部411a的近端贯穿到滑动部411a的远端。滑动导轨42穿设于通槽4111a,通槽4111a的设置数量和位置与滑动导轨42相对应,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滑动导轨42,故,通槽4111a的数量也为两个,与滑动导轨42的数量保持一致。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实施例中,通槽也可以为滑动部411a的部分上表面或者部分下表面向滑动部411a内部凹陷的凹槽,该凹槽贯穿滑动部411的近端断面及远端端面,且未贯穿下表面或者上表面,只要能收容滑动导轨42,使得滑动部411a可沿滑动导轨42移动即可。
为了便于推动,本实施例设置了两个推动部413a,两个推动部413a位于滑动部411a的两侧。为了便于推动推动块41移动,推动部413a设置于外壳11的容纳腔外,具体的,推动部413a位于滑槽119外。可以在外壳11的两侧均开设滑槽119,便于操作者从外侧左侧或右侧进行操作,增加操作的方便性。
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连通件43为中空的杆状结构。连通件43的远端与推动块41的近端固定连接。连通件43的管腔与针管23的管腔连通。连通件43设置于外壳11外。本实施例的活检装置100还包括与针管23相连通的负压抽吸装置(图未示),负压抽吸装置用于抽吸针管23内的液体。连通件43用于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负压抽吸装置可为负压注射器。负压注射器的头部和连通件43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能够快速连接负压注射器。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部分限位组件3可沿着轴向相对外壳11滑动,并在滑动后固定于外壳11的某个位置上。相对外壳11滑动后的部分限位组件3能够限制针管23在轴向的行程。限位组件3至少部分设置于外壳11的容纳腔内,通过阻挡推动组件4或针管23,限制针管23继续运动,滑动后的部分限位组件3对移动后的针管23的进针进行限位。
如附图2所示,为了更好的与针管23配合,限制针管23在轴向的行程,本实施例的限位组件3包括限位件31。至少部分限位件31伸入外壳11内,设置于外壳11的容纳腔中。限位件31沿着轴向可相对外壳11滑动。当滑动后的限位件31相对于外壳11固定时,限位件31可限制针管23在轴向的行程。滑动后的限位件31能够对移动后的针管23的进针进行限位。进针方向为从外壳11的近端到外壳11的远端,即图2中从左下方滑动到右上方处,限位件31滑动到针管23需要向远端移动的最大距离处固定,再移动针管23,滑动后的限位件31能够对移动后的针管23进行限位,防止针管23对人体的内部器官造成损伤。
如附图5所示,为了便于限位件31相对外壳11的导向孔117滑动,本实施例优选的限位件31包括设于外壳11外部的按钮311a、设于外壳311a内部的主体单元313a、及连接在按钮311a及主体单元313a之间的导向连接柱319a。为方便安装,按钮311a与导向连接柱319a之间可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导向连接柱319a的端部设有连接用的卡勾,按钮311a的表面设有与卡勾配合的卡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钮311a与导向连接柱319a之间也可采用其他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如,螺纹连接、插接等。导向连接柱319a与主体单元313a之间可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或其他可拆卸或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导向连接柱319a收容于导向孔117中,可在按钮311a的带动下带动主体单元313a沿平行于导向孔117移动。移动按钮311a能够带动主体单元313a沿进针的方向滑动,设置按钮311a便于对整个活检装置100进行操作。
如附图5所示,为了保证限位件31在滑动过程中更加平稳、有序,本实施例的限位组件3还包括设置于外壳11内的导向件33。导向件33与限位件31相连,用于引导限位件31沿轴向移动。本实施例的导向件33与外壳11固定连接,导向件33可固定连接于上壳111和/或下壳113上。导向件33设置于外壳11的容纳腔中,能够对限位件31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限位件31沿进针方向滑动到针管23需要向远端移动的最大距离的位置处,固定于导向件33上。限位件31的固定位置即对应针管23需要抽取组织液的位置,限位件31能够对移动后的针管23进行限位,确保针管23移动至预定位置。
现有技术的限位结构不仅不能量化操作,而且不同操作者使用习惯不同,如果螺钉拧的过紧会导致活检针配合性降低,无法顺利进针;如果螺钉拧得过松会导致针管松动,进针容易过深,从而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本实施例的导向件33固定于外壳11上,且导向件33设置于外壳11的容纳腔中。相对于导向件33固定的限位件31能够对针管23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不需要通过拧螺钉对限位件31进行限位,只需要滑动限位件31,再将限位件31固定在导向件33上即可实现限位。限位件31不会对外壳11直接产生作用力,从而可以防止外壳11产生变形,使得进针更加顺滑和平稳。此外,现有技术采用拧螺钉的限位方式需要操作者两个手操作,操作不方便。本实施例采用滑动限位件31的方式,操作者可单手操作限位件31滑动即可,相比现有的操作方式更加方便。
如附图5所示,导向件33可采用多种结构与限位件31配合连接。例如,本实施例导向件33包括固定板331a,固定板331a固定在外壳11的容纳腔内。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固定板331a与上壳111固定,为了与外壳11的尺寸相匹配,本实施例的固定板331a为较扁的长方体状,固定板331a的长度方向沿外壳11的轴线方向延伸。为了方便限位件31安装,本实施例的固定板331a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且贯穿固定板331a上下表面的贯穿孔3313a,贯穿孔3313a的延伸方向与进针方向相同。贯穿孔3313a设置于固定板331a的中间部分。至少部分限位件31位于固定板331a与外壳11之间。限位件31的下端穿过贯穿孔3313a,限位件31能够沿贯穿孔3313a进行滑动。限位件31滑动至指定位置后,固定于固定板331a上,限位件31的穿过贯穿孔3313a的下端用以止挡针管23的轴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贯穿孔3313a也可以为椭圆形或者菱形等其他形状,不限于本实施例。
如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限位件31包括主体单元313a、连接于主体单元313a的止挡单元315a、与主体单元313a相连的限位单元317a。本实施例的主体单元313a为方形结构。主体单元313a及限位单元317a均设置于外壳11的容纳腔内,主体单元313a及限位单元317a均位于外壳11与固定板331a之间。止挡单元315a的下端自上而下穿过固定板331a的贯穿孔3313a,穿过固定板331a的止挡单元315a能够止挡针管23的轴向运动。本实施例的主体单元313a滑动后通过限位单元317a固定在固定板331a上。限位单元317a与固定板331a之间可采用多种方式固定连接,本实施例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固定板331a与限位单元317a相对的表面设有多个收容槽3311a,多个收容槽3311a沿平行于活检装置100的轴向间隔排列。当限位单元317a的下端收容于一个收容槽3311a中时,限位件31相对外壳11固定。本实施例的收容槽3311a的设置方式可以与刻度段115上的刻度线对应,如间隔一厘米设置一个收容槽3311a。滑动后的主体单元313a移动到固定板331a指定位置处后,限位单元317a固定在与刻度段115的刻度线对应的收容槽3311a内。
为了实现限位件31可在不同的位置固定,限位单元317a可具有弹性,限位单元317a与主体单元313a连接。被滑动的主体单元313a能够克服限位单元317a的弹力,使得限位件31沿固定板331a移动。固定板331a上设置有多个收容槽3311a,滑动后的主体单元313a在限位单元317a固定于其中一个收容槽3311a内时而被固定于对应的位置。主体单元313a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后,限位单元317a复位弹入固定板331a的其中一个收容槽3311a内,从而能够对限位件31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的限位单元317a包括弹簧3171a及滚珠3173a。弹簧3171a连接于主体单元313a与滚珠3173a之间,在弹簧3171a的作用下,滚珠3173a可收容于一个收容槽3311a中。为确保限位单元317a的移动路径与多个收容槽3311a的中心连线重合,且限位单元317a不会与止挡单元315a相互干扰,结合收容槽3311a在固定板331a上的设置位置,主体单元313a一侧设有凸起部3131a,凸起部3131a设置于收容槽3311a的上方,弹簧3171a安装在凸起部3131a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单元317a包括弹片,弹片一端连接于主体单元313a,另一端可收容于一个收容槽3311a中。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部3131a也可以省略不要,此时只要限位单元317a能够安装于主体单元313a上且与收容槽3311a相配合实现止挡功能即可,比如限位单元317a设于313a的侧壁或者下表面等。
本实施例的活检装置100的抽吸组件2的针管23,在推动组件4的带动下沿平行于壳体组件1的外壳11的轴向运动。针管23移动至指定位置时,限位组件3阻挡针管23沿当前方向继续运动。限位组件3对针管23的轴向行程进行限制,使其符合出针的要求,防止对患者造成伤害。
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活检装置100使用时,具体调节方式为,移动的按钮311a带动主体单元313a移动至需要移动的位置。止挡单元315a沿固定板331a的贯穿孔3313a移动。通过限位单元317a的弹簧3171a和滚珠3173a的配合,将止挡单元315a固定在固定板331a上。再通过推动块41的推动部413a带动滑动部411a沿滑动导轨42滑动。从而带动针管23移动。滑动部411a沿滑动导轨42移动后,当滑动部411a与止挡单元315a抵接,则可对针管23的行程进行限位。操作者可单手先移动按钮311a至需要进针的刻度线处后,再单手操作推动块41进行安全进针。
具体调节步骤为:Step1:将超声内镜置入患者体内,根据胸部影像学资料确定淋巴结或肿物位置,使得超声内镜到达目标区域;Step2:适量充满水囊,打开超声观察相应器官的淋巴结大小,并打开多普勒了解内部血供及与周边血管的关系;Step3:调整超声内镜至合适的穿刺方位,测量确定穿刺深度,确保活检装置100的按钮311a滑动至初始零位(即按钮311a位于其移动行程的最近端);Stpe4:将活检装置100插入超声内镜操作通道,插入过程中保持超声内镜前端部处于平直状态,推进直至超声内镜下可稍看到活检装置100的针管23的头部,再次调节超声内镜角度,获得理想穿刺方位;Step5:根据超声主机测量确定的穿刺深度将按钮311a向远端滑动至目标位置,观察超声图像的同时推动推动块41移动从而进针,明确活检装置100在病灶内,活检装置100的针芯25向下轻推数下清理好针管23内的空腔,拔出针芯25连接负压注射器;Step6:打开负压注射器进行抽吸,再关闭负压注射器将穿刺针从患者体内拔出,取下负压注射器和活检装置100获取样本。由于针芯25抽吸前存在于针管23内,从而可避免活检装置100在穿刺组织过程中,组织进入针管23中,进而避免针管23在抽取组织液体前被组织阻塞而无法抽取组织液体,提高活检成功率。
实施例2
如附图6所示,为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活检装置100,包括壳体组件1、包括针芯25的抽吸组件2、推动组件4及限位组件3。实施例2与实施例1大体上相似,在限位组件3和推动组件4的具体结构上存在差异,相应的,与推动组件4和限位组件3配合的部分壳体组件1也存在差异。例如,如附图8所示,设置于包括上壳111和下壳113的外壳11内的固定件15,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5包括板状的固定片15b。固定片15b的外沿与外壳11远端的内壁接触,采用板状的固定片15b能够增加针管23的稳定性。
如附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推动组件4包括推动块41,具体的,如附图8所示,推动块41包括滑动片411b、滑动件413b和推动滑块415b。
滑动片411b的形状与上壳111的形状匹配,滑动片411b位于外壳11的容纳腔外,并盖设于导向槽117,设置滑动片411b便于移动针管23,从而实现进针。
滑动件413b顶部与滑动片411b固定连接,滑动件413b的底部与推动滑块415b连接。本实施例中,移动滑动片411b能够带动推动滑块415b滑动。
如附图9所示,推动滑块415b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滑动件413b的槽体4151b。滑动件413b与推动滑块415b固定连接。滑动件413b可带动推动滑块415b沿固定导轨331b滑动。推动滑块415b上设置有两个滑动槽4153b,两个滑动槽4153b分别与两个固定导轨331b配合。两个滑动槽4153b均位于推动滑块415b的底部,便于推动滑块415b安装在固定导轨331b上。连通件43设于推动滑块415b上,针管23的近端固定地收容于连通件43中,且针管23的管腔与连通件43的管腔相连通,以利于负压抽吸。推动滑块415b沿固定导轨331b滑动,能够带动针管23沿固定导轨331b滑动。滑动后的导向滑动块311b对滑动后的推动滑块415b限位,从而对针管23的进针位置进行限位。
如附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限位件31包括导向滑动块311b及能够与导向滑动块311b相连的连接单元313b。本实施例的导向件33包括两条平行的固定导轨331b。固定导轨331b与进针方向同向延伸。连接单元313b与固定导轨331b平行设置。滑动后的导向滑动块311b通过连接单元313b固定于固定导轨331b上。固定后的导向滑动块311b能够对针管23进行限位,能够保证针管23顺利进针且能够避免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本实施例的导向滑动块311b为立方体,导向滑动块311b上设置有贯穿导向滑动块311b的贯穿槽3111b,贯穿槽3111b从导向滑动块311b的近端到导向滑动块311b的远端贯穿导向滑动块311b。固定导轨331b穿设于贯穿槽3111b,导向滑动块311b可沿一条固定导轨331b滑动。需要说明的是,与导向滑动块311b配合的固定导轨331b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以增加导向滑动块311b滑动时的稳定性。多个固定导轨331b之间相互平行,为了节约成本,本实施例中选用一个固定导轨331b与导向滑动块311b配合,固定导轨331b和连接单元313b配合能够增加导向滑动块311b的稳定性。与导向滑动块311b配合的固定导轨331b的厚度可根据需要调整,例如,通常情况下,固定导轨331b为板状,固定导轨331b也可采用厚度更大的块状,以增加导向滑动块311b固定后的平稳性,本实施例中,与导向滑动块311b配合的固定导轨331b为板状,便于操作者单手操作。
本实施例的另一条固定导轨331b上设置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设置的卡槽3311b。卡槽3311b的开口轴向长度小于推动滑块415b的滑动槽4153b的轴向长度。当导向滑动块311b滑动到预设位置后,连接单元313b卡设于其中一个卡槽3311b内。连接单元313b可采用多种方式与卡槽3311b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单元313b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式,与卡槽3311b固定,即,连接单元313b拉伸后从其中一个卡槽3311b内脱离,沿进针方向滑动后的连接单元313b复位固定于另一个卡槽3311b内。
为方便连接单元313b与卡槽3311b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连接单元313b包括握持部3133b和弹性部3131b。握持部3133b和弹性部3131b连接,握持部3133b通过弹性部3131b与导向滑动块311b连接,握持部3133b位于外壳11外,沿外壳11的滑槽119穿出。弹性部3131b可卡设于其中一个卡槽3311b内,将连接单元313b固定在固定导轨331b上。本实施例优选的握持部3133b为环状,便于操作者对环状的握持部3133b进行抓取,即便于拉动弹性部3131b。本实施例优选的弹性部3131b具有可变形性和记忆性,本实施例优选的弹性部3131b为可发生弹性形变的丝状结构。弹性部3131b为弹性丝或镍钛丝。为了便于加工,本实施例中整个弹性部3131b都采用镍钛丝,热定型后的镍钛丝形成具有变形部的弹性部3131b。弹性部3131b上发生弹性形变的部分为弯曲部或倾斜部,只要能够实现弹性部3131b在初始状态时卡入卡槽3311b内,在外界拉力作用下能够从卡槽3311b中脱离出即可。其中,弯曲部向靠近卡槽3311b槽底的方向延伸,便于弯曲部固定在卡槽3311b内。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单元313b可以包括一个拨片,拨动该拨片可以使得拨片卡入或者脱离卡槽3311b。
连接单元313b通过弹性部3131b卡入卡槽3311b内。握持部3133b向远离外壳11的容纳腔的方向延伸,弹性部3131b上的发生弹性形变的部分受力后被拉平,整个弹性部3131b呈直线段,弹性部3131b从其中一个卡槽3311b内脱离,操作者带动握持部3133b移动,从而带动导向滑动块311b沿固定导轨331b移动,移动至需要移动的位置,松开握持部3133b。由于弹性部3131b具有记忆性,弹性部3131b恢复至原始状态,弹性部3131b复位固定在另一个卡槽3311b内。
与连接单元313b配合的固定导轨331b的厚度可根据需要调整,例如,通常情况下,固定导轨331b为板状,固定导轨331b也可采用厚度更大的块状,以增加连接单元313b固定后的平稳性,本实施例中,与连接单元313b配合的固定导轨331b为板状,便于操作者单手操作。此外,与连接单元313b配合的固定导轨331b的数量也可以设置多个,以增加连接单元313b固定后的平稳性。本实施例中采用与连接单元313b配合的固定导轨331b的数量为单个,以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活检装置100使用时,具体调节方式为,参照刻度段115的刻度线,先拉伸连接单元313b的弹性部3131b。弹性部3131b发生变形从固定导轨331b的卡槽3311b内脱离。握持部3133b带动导向滑动块311b移动。导向滑动块311b沿固定导轨331b移动至需要移动的位置后松开握持部3133b。弹性部3131b恢复至原状卡在卡槽3311b内,将导向滑动块311b固定在固定导轨331b上。再通过滑动片411b移动,从而带动滑动件413b、推动滑块415b和针管23移动。推动滑块415b沿固定导轨331b移动后,推动滑块415b与导向滑动块311b抵接,对针管23的行程进行限位。操作者可单手先拉动握持部3133b移动导向滑动块311b至需要进针的刻度线处后,再单手操作滑动片411b实现安全进针。
具体步骤为:Step1:将超声内镜置入患者体内,根据胸部影像学资料确定淋巴结或肿物位置,使得超声内镜到达目标区域;Step2:适量充满水囊,打开超声观察淋巴结大小,并打开多普勒了解内部血供及与周边血管的关系;Step3:调整超声内镜至合适的穿刺方位,测量确定穿刺深度,确保活检装置100的滑动片411b滑动至初始零位;Stpe4:将活检装置100插入超声内镜操作通道,插入过程中保持超声内镜前端部处于平直状态,推进直至超声内镜下可稍看到活检装置100外管头部,再次调节超声内镜角度,获得理想穿刺方位。Step5:根据超声主机测量确定的穿刺深度将限位按钮向远端滑动至目标位置,观察超声图像的同时推动滑动片411b进针,明确活检装置100在病灶内,活检装置100针芯25向下轻推数下清理针管23内的空腔,拔出针芯25连接负压注射器;Step6:打开负压注射器进行抽吸,再关闭负压注射器将穿刺针从患者体内拔出,取下负压注射器和活检装置100获取样本。
综上,本发明的活检装置100中外壳11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段115,活检装置100还包括限位组件3,限位组件3包括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腔内的限位件31,限位件31能够沿进针方向滑动到需要进针的刻度线115处,限位件31再通过导向件33固定在外壳11上,限位件31不会对外壳11直接产生作用力,从而可以防止外壳11产生变形,使得进针更加顺滑和平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抽吸组件、推动组件及限位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所述抽吸组件包括可活动地从所述外壳的轴向穿设的针管,所述推动组件与所述针管相连,用以带动所述针管相对所述外壳滑动,所述限位组件可沿着轴向相对所述外壳滑动,相对所述外壳滑动后的所述限位组件能够限制所述针管在轴向的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至少部分所述限位件伸入所述外壳内,所述限位件沿着轴向可相对所述外壳滑动,当滑动后的所述限位件相对于所述外壳固定时,所述限位件可限制所述针管在轴向的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限位件相连,用于引导所述限位件沿轴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固定板,至少部分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固定板与外壳之间,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且贯穿所述固定板上下表面的贯穿孔,所述限位件的下端穿过所述贯穿孔,用以止挡所述针管的轴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主体单元、连接于所述主体单元的止挡单元、与所述主体单元相连的限位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及限位单元均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止挡单元的下端自上而下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限位单元相对的表面设有多个收容槽,所述多个收容槽沿平行于所述活检装置的轴向间隔排列,当所述限位单元的下端收容于一个所述收容槽中时,所述限位件相对所述外壳固定,所述止挡单元可止挡所述针管的轴向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弹簧及滚珠,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主体单元与所述滚珠之间,所述滚珠可收容于一个所述收容槽中;或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弹片,所述弹片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单元,另一端可收容于一个所述收容槽中。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沿平行于所述活检装置的轴向的导向孔,所述限位件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外部的按钮、设于所述外壳内部的主体单元、及连接在所述按钮及主体单元之间的导向连接柱,所述导向连接柱收容于所述导向孔中,可在所述按钮的带动下带动所述主体单元沿平行于所述导向孔移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两条平行的固定导轨;所述限位件包括导向滑动块及能够与所述导向滑动块相连的连接单元,所述导向滑动块可沿一条所述固定导轨滑动,另一条所述固定导轨上设置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设置的卡槽,当所述导向滑动块滑动到预设位置后,所述连接单元卡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卡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握持部和弹性部,所述握持部通过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导向滑动块连接,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外壳外,所述弹性部可卡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卡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滑动导轨及可沿所述滑动导轨运动的推动块,所述滑动导轨沿所述外壳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针管远端从所述推动块的近端贯穿所述推动块的远端,且所述针管的近端固定于所述推动块,移动的所述推动块可带动所述针管沿所述滑动导轨滑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抽吸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针管外的针套,所述针套与所述固定件连接,至少部分所述针套位于所述外壳外,所述针管的远端穿过所述固定件,且于所述针套远端处,滑动后的所述针管的远端露出所述针套远端外。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靠近所述限位组件的位置处设置有刻度段,所述刻度段沿所述外壳组件的轴向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检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针管相连通的负压抽吸装置。
CN202111643707.0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活检装置 Pending CN1164071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3707.0A CN116407156A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活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3707.0A CN116407156A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活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7156A true CN116407156A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58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3707.0A Pending CN116407156A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活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071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09317B2 (en) Biopsy needle with integrated guide pin
US7658718B2 (en) Biopsy needle with integrated guide pin
ES2312920T3 (es) Dispositivo automatico de biopsia quirurgica que comprende aparato de control.
CA2512490C (en) Self-contained, self-piercing, side-expelling marking apparatus
US4594073A (en) Aspiration syringe holder
CA2112571C (en) Biopsy instrument
US20010012919A1 (en) Biopsy needle and surgical instrument
KR20110096147A (ko) 절개 디바이스
KR101275917B1 (ko) 펜타입 초음파용 세포흡입 및 중심부생검 겸용 조직 검사기
CA2947284C (en) Introducer for biopsy device
US11889997B2 (en) Biopsy instrument having outer needle-locking member
EP3086714B1 (en) Needle guide including enhanced visibility entrance
JP2020096858A (ja) 医療デバイス用のハンドル
CN210095782U (zh) 一种血液内科用骨髓提取装置
CN113041476A (zh) 简便型可调弯导管
CN116407156A (zh) 一种活检装置
KR102493277B1 (ko) 일회용 절단 생검기구
KR102003456B1 (ko) 일회용 절단 생검기구
CN116407162A (zh) 活检装置
CN211934130U (zh) 一种同轴穿刺针
US10646208B2 (en) Marker delivery device for use with MRI breast biopsy system
CN116407159A (zh) 一种活检装置
CN117694977B (zh) 隧穿工具
CN219183876U (zh) 活检装置
CN216257331U (zh) 一种新型超声引导蛛网膜下腔穿刺套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