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63C - 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与饮料制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与饮料制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63C
CN1163663C CNB988107244A CN98810724A CN1163663C CN 1163663 C CN1163663 C CN 1163663C CN B988107244 A CNB988107244 A CN B988107244A CN 98810724 A CN98810724 A CN 98810724A CN 1163663 C CN1163663 C CN 116366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filling apparatus
beverage
generating device
produ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8107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8316A (zh
Inventor
�����˹��Լ����ϣ��
尼古拉斯·约翰·希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ca Cola Beverages Shanghai Co Ltd
Coca Cola Co
Original Assignee
Coca Cola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ca Cola Co filed Critical Coca Cola Co
Publication of CN1278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8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6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6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17/00Using steam or condensate extracted or exhausted from steam engine plant
    • F01K17/02Using steam or condensate extracted or exhausted from steam engine plant for heating purposes, e.g. industrial, domest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 Y02A40/963Off-grid food refrig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4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 [CH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2Direct CO2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它包括:内燃机发电装置(46)、燃烧驱动的热水锅炉(48)、从此内燃机发电装置(46)与热水锅炉(48)回收废气并从此废气回收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50)、以及用来从二氧化碳回收装置接收回收的二氧化碳并使其液化的压缩机(90)。此协同生产系统还包括由内燃机发电装置(46)驱动的加热或冷却装置(52)。这种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最好是模件式的,用于以离散的模件形式运送且能在遥远处所组装。此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能用于支持生产密封瓶装饮料。

Description

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与饮料制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电力、蒸汽或热水形式的热、冷却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产物的协同生产(cogeneration)系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到协同生产用于饮料制造中的种种产物的系统。
发明背景
饮料制造设备,包括用于生产充碳酸饮料的充气设备,在这种设备运转和这类饮料生产过程中,消耗着大量的二氧化碳、电力、热与其他资源。二氧化碳,通常是液体的二氧化碳,用来给饮料充碳酸气。在充碳酸气饮料的生产设备中,需用大量的二氧化碳。电力则用来给灌装饮料中涉及的许多步骤提供动力,包括给马达供电和提供冷却与加热。取蒸汽或热水或是这两者形式的热,用于充气饮料生产中例如溶解甜味剂和洗瓶等工序中。清洁的水构成了充气饮料本身的一部分。饮料在其制造过程中也要用冷水冷却。
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上述用来支持充气饮料灌装设备的产物常能从外部来源获得,并能有充分的数量来满足充碳酸气饮料的生产要求。但是,仍然还需要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而现有的系统与各种形式的能源不仅价格昂贵还常常没有足够的系统来生产它们。在发展中的国家,甚至是工业发达国家的边远地区,上述用于支持充碳酸气饮料灌装设备所必须的产物,则不是可以从可靠的来源或是以合适的价格立即得到的。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边远地区,可靠的电力源和液体二氧化碳源是极难求得的。除此,充碳酸气饮料灌装设备用到的各种装置以及用来产生电力、液体二氧化碳、热、冷的能量和其他产物,在发展中国家也是不可以迅速获得的。
再有,传统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要用大量的材料来构建制造系统。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其他的边远地区,甚至是在工业国家中,都有需要在灌瓶设备的现场,生产为灌装各类充气和不充气饮料所需的电力、液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能量与产物。为此,需要有高效的制能系统,用来在现场生产充气饮料灌装系统所要的能量与其他产物。还需要有一种能够建设在种种地区的用于饮料制造设备的协同生产系统。此外要有能较快和廉价建成并投产的饮料制造设备。
授予Boyd的美国专利No.4899544描述了一种与生产CO2的装置相结合的协同生产设备,它包括有为驱动电机的经燃烧驱动发动机(参看栏4行5+)。Boyd公开了发电机以及排出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Boyd还描述了应用此发动机的热来产生蒸汽,再通过二氧化碳分离步骤,驱动汽轮机并把发动机废气用于CO2回收(栏4行5~15)。
美国专利No.4,942,734(Markbreiter et al)公开了一种协同生产系统,包括一富甲烷气体燃烧源,以对气轮机和燃气轮机提供动力,(见栏2.行50+),各气轮机驱动一发电机,Markbreiter描述了从燃烧源回收二氧化碳。
发明概述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体化协同生产(废热发电)系统来满足上述需要,此系统在饮料生产设备现场为制造和罐装材料提供包括电力在内所需的能量、热水、蒸汽和冷水、液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产物。本发明提供了为在灌装作业现场生产上述能量与产物的系统。本发明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易于运送到和安装在任何可能的地点。本发明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当与饮料生产设备相组合时,部分是由于它的一体化设计,能有很好的效率和节约成本。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包括:内燃机发电装置、燃烧驱动的热水锅炉、与此内燃机发电装置和热水锅炉相连接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得以从此内燃机发电装置和热水锅炉接收废气而从这些废气中回收二氧化碳,同时此系统还包括有压缩机用来从上述二氧化碳回收装置接收所回收的二氧化碳并将其液化。本发明还包括便携式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以及用来在远距离处进行这种协同生产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包括上述协同生产系统在内的充碳酸气饮料的灌装系统。但应指出,本发明的协同生产系统还能用来提供不充碳酸气饮料的生产以及生产充碳酸气和不充碳酸气两种饮料的系统。
本发明的协同生产系统能产生出为生产充气饮料所需的相当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协同生产系统是通过从内燃机发电装置和燃烧驱动的热水锅炉之一最好是两者回收二氧化碳来产生上述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所述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从内燃机发电装置和热水锅炉两者之一而最好是从这两者,将电力与热用于二氧化碳的回收之中。此外,当所述协同生产系统位于饮料生产设备所在地时,此系统除提供二氧化碳外,还为驱动各个装置提供电力与热。这种取蒸汽或热水或这两种的形式的热,特别适用于在饮料生产过程溶解甜味剂。
本发明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最好还包括蒸汽驱动的发电机,它由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再另外提供用于此系统的各部分以及饮料灌装设备所需的电力。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协同生产系统包括有为所述内燃机发电装置驱动的冷却系统。这种冷却系统则有助于提供较好能量平衡和高效的协同生产系统。此较好平衡和高效的协同生产系统包括的这种冷却系统,利用内燃机发电装置和燃烧驱动的热水锅炉所产生的剩余能量,使得此内燃机发电装置和燃烧驱动的热水锅炉即使是当饮料灌装设备和此协同生产系统的其他部件对热量的要求很低或不稳定时,也能高效地运转。这种协同生产系统最好能够以内燃机发电装置和燃烧驱动的热水锅炉在接近最佳水平的水平下运转。这样的冷却系统,特别是在用于饮料灌装设备时,会消耗很多的能量。这种冷却系统以冷却液例如水或乙二醇形式储存此协同生产系统的过剩能量,当此冷却系统包括有热泵时,过剩的能量就能以加热了的液体例如热水或蒸汽储存。这样,此协同生产系统可以提供以激冷的水的形式用于大量生产的充气饮料过程中的饮料冷却。此种激冷的水特别适于用在饮料已被加热来溶解甜味剂之后但在饮料充气和灌装之前。
再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冷却系统适合对此协同生产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冷却,例如对二氧化碳压缩机和饮料灌装设备的各种部件如灌装设备结构用的空调装置进行冷却。此外,所述内燃机发电装置,作为选择,还有汽轮机发电装置,都可以用来驱动此协同生产系统的各个部件如二氧化碳压缩机和灌瓶装置的各个部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协同生产系统包括有废水处理装置,用来将废水变换为能用于生产瓶装充气材料的清洁水。此协同生产系统的冷却装置则能为执行废水处理方法时提供所需的冷却。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还包括氮回收装置,能在从废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后从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中接收所排出的废气。这种废气中的氮气则特别适用于非碳酸气饮料,可充填到包装件的头部空隙内。这样的非充碳酸气的饮料可以由利用了本发明的协同生产系统的饮料生产设备生产。
如前所述,本发明还包括便携式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这种便携式的系统可以包括模件式的协同生产系统组合件,其中的内燃机发电装置、燃烧驱动的热水锅炉、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压缩机,适合以一批离散的模件形式运送,且适合在它们运送后组装成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这种组合件是以多个离散的模件形式从可以获得它们的第一个地方运送到第二个地方,例如远距此第一个地方的发展中国家,然后在该远距离的地方组装。
这样的协同生产系统可以设定到合适位置、进行试验且适合便易地组装,因而易于在可靠的地点工作,同时也能用在任何地点。这类协同生产系统也可以拆卸而运送到第三个地点再重新组装,或再又到另一个地点,等等。根据一特定的实施例,内燃机发电装置作为所述这批离散模件中的第一种输送、燃烧驱动热水锅炉作为所述这批离散模件中的第二种输送,而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与压缩机则作为所述这批离散模件中的第三种来输送。这一协同生产组合件的部件可以按种种模件布置形式运送。此种模件式的可运送的协同生产系统能够经济地运送到并应用于包括边远地区的任何地点,与使用传统的用来支持饮料生产的供应源相比,能够节省饮料生产的费用。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了的饮料生产系统,包括改进了的碳酸气饮料生产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了的协同生产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有效的系统,用于协同地生产包括电力、蒸汽或热水形式的热、包括冷水形式的致冷效应以及二氧化碳在内的种种产物。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协同生产系统,用来提供支持充碳酸气饮料灌装设备的能量与产物。
本发明的又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和相对平衡的协同生产系统,它可用于任何地点,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其他边远地区,来支持充碳酸气饮料的罐装设备。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点与优点可以从下面有关实施例、附图和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获得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有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制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的饮料生产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构成图1所示系统一部分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构成图1所示系统一部分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的示意图。
发明详述
在如上面所概述的,本发明包括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于饮料生产点提供这种协同生产系统的方法,以及这种协同生产系统在饮料生产系统中的应用。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制的包括有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的饮料生产系统现详述如下。
图1中示明了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料生产系统10,它包括一直接为相邻协同生产系统14支持的充碳酸气饮料的生产与灌装设备(以后称作饮料灌装设备)12。协同生产系统14提供了为灌装设备12所用的种种产物。
充碳酸气饮料灌装设备和其他类型的饮料生产设备是周知的。充碳酸气饮料灌装设备12的部件示明于图2中。此饮料灌装设备12是用于生产充碳酸气饮料的典型的灌装设备。但应认识到,虽然此灌装设备12是作为充碳酸气饮料灌装设备而示明的,但此协同生产系统14到可以用来为非充碳酸气饮料灌装设备和生产充碳酸气与非充碳酸气饮料两者的设备提供供应。例如,协同生产系统14可以用来为生产软饮料、咖啡、荼、水果与蔬菜汁浓缩和/或、饮料等渗压饮料和非等渗压饮料提供供应。
图2所示的灌装设备12特别适用于以充碳酸气饮料灌装玻璃瓶或PET瓶,但是也可采用其他的饮料容器,包括铝、钢或其他合适金属制的罐头盒以及小袋、纸盒与纸套、箱中袋式容器、净化式或近净化式包装件、筒、罐、袋、槽和其他的饮料容器与包装件。
一般地说,灌装设备12包括:卸瓶器16和开瓶机18,用来卸下瓶子进行灌装;洗瓶机20,用来以热水洗涤瓶子;饮料混合站22,用来将通过管道23输送来的调味浓缩剂、水与甜味剂混合,同时加热此饮料来溶解甜味剂;饮料冷却器24,用来冷却加热了的饮料;充碳酸气装置26,用来给冷却了的饮料充碳酸气;瓶罐灌装与加盖器30,用来灌装饮料并将其密封于瓶内;下设打包机23与盘装机34,用于包装已灌装和已密封好的瓶罐。此灌装设备12还包括箱洗涤器36,用来在把箱子再次用于装载已灌装和密封好的瓶罐之前洗涤瓶子用箱;以及许多检查站38,用来确保质量控制。上述这些功能装置封装于一最好是可加热和空调的建筑物内。如以下所述,此协同生产系统14提供了用来运转灌装设备中各个部件的电力、用来洗涤瓶子与箱子的热水、用来加热饮料混合物和溶解甜味剂的蒸汽、用来在充碳酸气之前冷却此加热了的饮料的冷水。此协同生产系统还为灌装设备建筑物提供了加热与冷却。
协同生产系统14是一体化的模件式系统,可以按标准尺寸的集装箱输送并在输送到协同生产系统内后装配。因此,协同生产系统14的部件可以在一处制造、试验或集中,适合作为一批离散部件运送,再在从第一个地点运送到远处的第二地点后进行组装,而不要求对此系统进行大量的或长时间的试验工作。例如,协同生产系统14的部件可以在一个地点制造或集中,以离散的模件形式运送到第二个地点,然后在此远距的第二地点组装成与饮料生产和灌装设备相结合的功能性协同生产系统。此外,协同生产系统14继后也可在此第二地点拆开,运送到第三位置并于该处重新组装。这种拆卸与重组过程可以根据需要继续下去。例如,协同生产系统14可以在世界上极其不同的部分从一个灌装设备移送到另一个灌装设备处或是这两者的中间处。
由于协同生产系统14是一体化的和模件式的,此系统实际上易于运送和安装到任何位置处的饮料生产设备12上,而在装配到饮料生产设备中时是有效的和节省费用的。
一般地说,协同生产系统14包括:内燃机发电装置模件46、热水锅炉模件48、二氧化碳回收与存储模件54以及氮回收模件56。但应认识到,协同生产系统14的部件可以按种种模件构型布置。协同生产系统14的模件性经设计成能将各有关部件远送到远处并在该处组装。这类模件最好排列成并将尺寸选定成能按标准尺寸集装箱输送,同时能以最小的组织或结构形式组装。例如,各个这类部件可以定位于一混凝土带状件上。
协同生产系统14共同地生产出电力、蒸汽或热水形式的热、二氧化碳、包括冷水与冷空气的冷却物质、来自废水的清洁水,以及作为选择的氮气。所有这类产物都是用于充碳酸气饮料灌装设备中的。这样的协同生产系统特别适用于不具有可靠的电力系统或足够的液体二氧化碳源的发展中国家。
协同生产系统14的内燃机发电模件46包括一或多个内燃机发电装置,它们用作饮料生产设备12的基本电力源。最好采用柴油驱动的发电装置,但也可采用燃料驱动的其他内燃机发电装置,这些燃料例如有燃油、汽油、天然气和其他的矿油。内燃机发电模件46所产生的电力经线路58直接供应给饮料生产设备12,它起动上述灌装设备内的功能单元,同时用来直接对此灌装设备内的各系统进行加热与空调。此外,此内燃机发电模件46可按需要将电力供给于此协同生产系统14的其他模件。内燃机发电模件46经线路60给冷却模件供电,经线路62给二氧化碳回收与存储模件供电,以及给生产系统10的任何其他步骤与装置供给所需的电。要是规格合适,此内燃机发电模件46可以驱动充碳酸气饮料生产系统10而不需要外部的电力例如来自地区机构的,而在某些情形下可以将过剩的电力提供给公用商业网。
热水锅炉模件48包括燃烧驱动的开水锅炉,用来通过管线63和64给饮料生产设备12,必要时给协同生产系统的其他模件,分别提供热水或蒸汽或此两者。例如,锅炉模件48通过管线63给洗瓶机20与洗箱机36供应热水,通过管线64给混合与加热装置供应蒸汽,通过管线65给二氧化碳回收模件50供应热水或蒸汽或此两者。此锅炉可以烧种种矿物燃料,包括燃油、天然气、煤油、柴油、煤,等等。
锅炉模件48还通过管线66将蒸汽供给汽轮机发电装置68,使后者通过管线70给饮料生产设备12同时通过管线72给冷却模件52另供电力,或在必要时给充碳酸气饮料灌装瓶系统10的其他部件另供电力。
内燃机发电装置模件46以及热水锅炉模件48分别经管线74与76将含二氧化碳的废气供给二氧化碳回收与储存模件50。此二氧化碳回收与储存模件50,如图3所示,包括二氧化碳分离塔78、二氧化碳汽提塔80以及冷凝管82,用来从废气中回收二氧化碳。这些与二氧化碳有关的装置都是本项技术中周知的。典型的一种回收装置是胺溶液装置。分离塔78中的胺溶液从废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然后将此载有二氧化碳的胺溶液通过管线84导引到汽提塔80,在此通过加热从胺溶液中分离出二氧化碳,经管线86导引到冷凝管82中。此冷凝器82从回收的二氧化碳中除去水蒸汽。再使此干燥的回收的二氧化碳通过过滤器88,如活性碳过滤器,然后于压缩机90中液化并储存,此回收的液体二氧化碳经管线92在需要时供给灌装设备12的充碳酸气装置。
冷却模件52最好包括热泵来提供加热与冷却。但应认识到,其他冷却装置如致冷剂压缩机也可用于冷却目的。冷却模件52中的热泵或其他冷却装置由内燃机发电装置模件46与汽轮机发电装置68的电力驱动。冷却模件52通过管线94与96分别给灌装设备12与废水模件54提供冷却。冷却模件52给灌装设备12的各工序提供冷却,例如在饮料冷却站24冷却饮料,同时对安放此灌装设备的建筑物提供空调。为了在冷却站24冷却已加热了的饮料,需要进行大量的冷却,在生产水果汁浓缩物和饮料时,可以用冷却模件52来冷却这种浓缩物与饮料。
冷却模件52中的热泵产生出能用于灌装设备12或协同生产系统14的其他模件的热。冷却模件52通过管线98给为压缩机90液化的回收的二氧化碳提供冷却。二氧化碳压缩时产生的热为冷却模件52的冷却效应所抵消。
废水处理模件54最好包括废水处理装置。用来清洁废水并通过管线100将清洁水提供给灌装设备12从管线101返回的废水在废水处理模件54中处理并净化。这方面的一种方法是周知的废水处理冰冻法,也称之为冰冻/融化废水处理法。因此,废水处理的冰冻法在此不再详述。一般地说,废水处理的冰冻法包括冷凝废水,直至其中约70%的水结冰。余剩的废水丢弃,将冰融化而产生高纯的水。其他的已知的废水处理方法都可用于此协同生产系统。
氮回收模件56从二氧化碳回收与存储模件50中通过管线102接收已分离出二氧化碳的废气。分离出二氧化碳的废气中的绝大部分是氮和氧化亚氮,可加以回收利用,例如用来充填非碳酸气瓶装饮料的头部空隙。氮回收模件56可以与生产充碳酸气和非碳酸气的瓶装饮料的灌装设备结合使用。图1中,管线104从氮回收模件56将氮气供给所述灌装设备。
冷却模件52中的热泵最好由内燃机发电装置模件46和汽轮机发电装置68提供的电力驱动,但也能通过与内燃机发电装置模件中的内燃机发电装置之间作直接的机械连接而给热泵提供动力。为此,可将内燃机发电装置的驱动轴与热泵的驱动轴直接连接。
协同生产系统14是节能的,这是因为它从内燃机发电装置46和燃烧驱动的热水锅炉48两者回收二氧化碳,而由于冷却模具52要耗用大量的能,此内燃机发电装置模件与锅炉就能够在接近最佳能耗水平的水平下工作。冷却模件52利用内燃机发电装置模件46或热水锅炉48所产生的过剩能量。例如当灌装设备12要求的热水、蒸汽或电力较少时,此内燃机发电装置模件46和热水锅炉模件48就能继续以接近最佳能耗水平下工作,同时给冷却模件52提供电力。这种将不同组件一体化构成协同生产系统14的做法提供了能量相对平衡化的系统。
此外,当协同生产系统14用来支持交替地生产充碳酸气和不充碳酸气饮料的灌装设备时,在进行生产不充碳酸气饮料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储存而用在生产充碳酸气饮料中。这样能使二氧化碳回收系统连续和更有效地工作。
应知以上所述涉及的是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而在不脱离下述权利要求书所明确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是可以作出种种变更型式的。

Claims (30)

1.用于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它包括:生产装于密封容器中的饮料的处理设备,排放出包括二氧化碳的废气的内燃机发电装置、排放出包括二氧化碳的废气的燃烧驱动的热水锅炉、与内燃机发电装置和锅炉连接以从这两者中接收废气而由此种废气中回收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由此二氧化碳回收装置接收所回收的二氧化碳并将其液化的压缩机,其中的改进之处包括:
由此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的汽轮机发电装置;
由此内燃机发电装置与蒸汽驱动的汽轮机发电装置二者中至少之一驱动的冷却系统,此冷却系统可用来冷却此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和由所述压缩机液化的二氧化碳,并能为用在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时提供冷却;且
所述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适合为该内燃机发电装置与蒸汽驱动的汽轮机发电装置的至少一个驱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它还具备下述特征:所述内燃机发电机是由第一燃烧源驱动,而所述锅炉是由第二燃烧源驱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中所作的改进还包括能用于将上述回收的二氧化碳输送给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的二氧化碳输送装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具有为所述内燃机发电装置和蒸汽驱动的汽轮机发电装置所驱动的冷却装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内燃机发电装置可用来驱动前述二氧化碳压缩机。
6.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空调装置。
7.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具有氮回收装置,用来在已从废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后从所述二氧化碳回收装置接收此废气,再从此废气中回收氮与氧化亚氮。
8.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热泵,而所述内燃机发电装置可通过此内燃机发电装置和热泵之间有效设置的机械连接装置驱动此热泵。
9.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中所作的改进还包括水处理设备,且所述的冷却装置可用来冷却工厂中水处理设备中的冷水。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内燃机发电装置、蒸汽驱动的汽轮机发电装置、燃烧驱动的热水锅炉、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冷却系统以及压缩机适合以一批离散的模件形式运送,并在运送到所述协同生产系统内之后进行组装。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发电装置可作为所述这批离散模件中的第一组运送,所述燃烧驱动的热水锅炉和蒸汽驱动的汽轮机发电装置可作为所述这批离散模件中的第二组运送,而所述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与压缩机则可作为所述这批离散模件中的第三组运送,和冷却系统可作为所述这批离散模件的第三组运送。
12.权利要求10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发电装置适用来驱动前述二氧化碳压缩机。
13.权利要求10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空调系统。
14.权利要求10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中所作改进还包括氮回收装置,用来在已从废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后从所述二氧化碳回收装置接收此废气,再从此废气中回收氮与氧化亚氮。
15.为在遥远地点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提供协同生产系统的方法,此方法包括
将一批取离散模件形式的协同生产系统组合件从第一位置运送到远距此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此组合件包括:
内燃机发电装置,当它工作时排放出包括二氧化碳的废气;
燃烧驱动的热水锅炉,当它工作时排放出包括二氧化碳的废气;
适合与上述内燃机发电装置和锅炉连接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能从此内燃机发电装置和锅炉接收废气以由此废气中回收二氧化碳,
压缩机,它可用来从此二氧化碳回收装置接收所回收的二氧化碳并液化此回收的二氧化碳,
由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的汽轮机发电装置;
由内燃机发电装置和汽轮机发电装置中至少一个驱动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适于冷却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和由压缩机液化的二氧化碳,并对饮料生产和灌装设备提供冷却;
二氧化碳输送系统适于将回收的二氧化碳输送到饮料生产和灌装设备,
然后在所述第二位置将这批离散模件组装成所述协同生产系统。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提供协同生产系统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饮料生产和灌装设备邻近。
17.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提供协同生产系统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包括在第二位置拆卸一组离散模件,将离散模件输送到第三位置,并在第三位置将这批离散模件再组装成协同生产系统的步骤。
18.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提供协同生产系统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离散模件的尺寸符合标准尺寸的运输集装箱。
19.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提供协同生产系统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内燃机发电装置可作为这批离散模件中的第一组运送,所述燃烧驱动的热水锅炉可作为这批离散模件中的第二组运送,所述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与压缩机作为这批离散模件中的第三组运送,所述冷却系统作为这批离散模件中的第四组运送,而所述汽轮机发电装置则作为这批离散模件中的第五组运送。
20.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提供协同生产系统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内燃机发电装置适用于驱动所述二氧化碳压缩机
21.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提供协同生产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空调装置。
22.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提供协同生产系统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热泵,而所述内燃机发电装置在该协同生产系统组装好后可通过机械连接装置驱动上述热泵。
23.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可使所述锅炉为所述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提供加热;同时有二氧化碳输送装置,可用来将回收的二氧化碳输送给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
24.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可使所述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能够不借助外部电力而运转。
25.权利要求23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可使所述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生产充碳酸气饮料。
26.权利要求23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可使所述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生产充碳酸气饮料和不充碳酸气饮料。
27.权利要求23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中所述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包括容器洗涤机、饮料混合机与用于溶解饮料中甜味剂的加热器、以及用来以饮料灌装容器和密封此已灌装的容器的容器灌装机与密封机,而所述协同生产系统适合用来给前述容器洗涤机和饮料混合机与加热点供热。
28.权利要求23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用的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此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还包括有冷却器,适用在饮料已加热后使其冷却,而前述冷却装置则可用来冷却此冷却器。
29.整体的协同生产装置,二氧化碳输送系统适于将回收的二氧化碳输送给用于权利要求28所述的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的饮料生产和灌装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使得所述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还包括充碳酸气装置,而后者可在饮料已冷却后用来给此饮料充碳酸气,同时此二氧化碳输出系统可用来给此充碳酸气装置提供二氧化碳。
30.用于生产密封到容器内的饮料的方法,此方法包括:
于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中生产密封到容器内的饮料,以及
由与此饮料与灌装设备邻近的协同生产系统给此设备提供电力、热与二氧化碳,其中所述协同生产系统包括:
内燃机发电装置,它排放包括二氧化碳的废气并给此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提供电力,
燃烧驱动的热水锅炉,它排放出包括二氧化碳的废气并给此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传热;
与上述内燃发电装置和上述锅炉两者连接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从此内燃机发电装置与锅炉接收废气而由此废气中回收二氧化碳;
压缩机,用来从此二氧化碳回收装置接收所回收的二氧化碳并液化所回收的二氧化碳;以及
二氧化碳输送装置,用来将回收的二氧化碳输送给所述饮料生产与灌装设备。
CNB988107244A 1997-11-07 1998-10-20 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与饮料制造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116366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966,394 1997-11-07
US08/966,394 US6047547A (en) 1997-11-07 1997-11-07 Integrated cogeneration system and beverage manufacture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8316A CN1278316A (zh) 2000-12-27
CN1163663C true CN1163663C (zh) 2004-08-25

Family

ID=25511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8107244A Expired - Lifetime CN1163663C (zh) 1997-11-07 1998-10-20 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与饮料制造系统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6047547A (zh)
JP (1) JP4537574B2 (zh)
CN (1) CN1163663C (zh)
AR (1) AR016663A1 (zh)
AU (1) AU1104199A (zh)
BR (1) BR9814848A (zh)
PE (1) PE56499A1 (zh)
RU (1) RU2216633C2 (zh)
WO (1) WO1999024697A1 (zh)
ZA (1) ZA98101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7547A (en) * 1997-11-07 2000-04-11 Coca Cola Co Integrated cogeneration system and beverage manufacture system
US6282901B1 (en) 2000-07-19 2001-09-04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Integrated air separation process
ES2172472B1 (es) * 2001-02-22 2003-06-16 Univ Vigo Grupo autonomo termo-electrico con motor termico, generador electrico, bomba de calor y recuperacion, acumulacion y distribucion de energia.
US6745573B2 (en) 2001-03-23 2004-06-08 American Air Liquide, Inc. Integrated air separa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process
US6619041B2 (en) 2001-06-29 2003-09-16 L'air Liquide - Societe Anonyme A Directoire Et Conseil De Surveillanc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Steam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6568185B1 (en) 2001-12-03 2003-05-27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A'directoire Et Conseil De Surveillanc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Combination air separation and steam-generation processes and plants therefore
US7328587B2 (en) * 2004-01-23 2008-02-12 York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ntegrated adaptive capacity control for a steam turbine powered chiller unit
US7638068B1 (en) 2006-03-28 2009-12-29 Alvin Edwin Toombs Cogeneration system for grease separation and power production
DE102006055030B3 (de) * 2006-11-22 2008-06-26 Abb Ag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Anbauteils an ein Messrohr eines Coriolis-Durchflussmessgerätes
EP2078827A1 (en) * 2008-01-11 2009-07-15 ALSTOM Technology Ltd Power plant with CO2 capture and compression
DE102009044258A1 (de) * 2009-10-15 2011-05-05 Krones Ag 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Abfüllung, Verpackung und/oder Transport von Getränken
EP2383522B1 (en) * 2010-04-28 2016-11-02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Thermal integration of a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compression unit with a steam or combined cycle plant
US20130036748A1 (en) * 2011-08-08 2013-02-14 Michael J. Lewi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for use in hydrocarbon recovery
US9388766B2 (en) 2012-03-23 2016-07-12 Concentric Power, Inc. Networks of cogeneration systems
US11050249B2 (en) 2012-03-23 2021-06-29 Concentric Powe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cogeneration
US20150313401A1 (en) * 2013-04-10 2015-11-05 Graciela Chichilnisky Systems, components &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arbon-neutral carbonated beverages
DE102015103961A1 (de) * 2015-03-17 2016-09-22 Kron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reitstellen eines Inertgases in einer Getränkeabfüllanlage
CN106468488B (zh) * 2016-09-09 2019-02-05 清华大学 基于吸收式热泵的饮料消毒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50876A (en) * 1966-01-19 1967-11-07 Roy W P Johns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lant
US4120157A (en) * 1977-03-02 1978-10-17 Tang Mou Lin Power gener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tilizing waste heat
US4302297A (en) * 1977-05-24 1981-11-24 Humiston Gerald F Desalination apparatus with power generation
US4182127A (en) * 1977-12-12 1980-01-08 Johnson Robert H Power recovery and feedback system
JPS55123593A (en) * 1979-03-19 1980-09-24 Toshiba Corp Package type generator
US4420942A (en) * 1982-07-16 1983-12-20 Davis Warren E Nitrogen liquid to gas converter employing water heat exchangers
US4977745A (en) * 1983-07-06 1990-12-18 Heichberger Albert N Method for the recovery of low purity carbon dioxide
FI80915C (fi) * 1984-10-29 1991-10-21 Kamyr Ab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framstaellning av mekanisk massa.
GB8505689D0 (en) * 1985-03-05 1985-04-03 Atkins & Partners W S Liquefaction of carbon dioxide
US5485728A (en) * 1985-12-26 1996-01-23 Enertech Environmental, Inc.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hlorine and moisture-containing fuels
US4899544A (en) * 1987-08-13 1990-02-13 Boyd Randall T Cogeneration/CO2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lant
US4942734A (en) * 1989-03-20 1990-07-24 Kryos Energy Inc. Co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and liquid carbon dioxide by combustion of methane-rich gas
US4995234A (en) * 1989-10-02 1991-02-26 Chicago Bridge & Iron Technical Services Company Power generation from LNG
US5001902A (en) * 1990-07-16 1991-03-26 Garbo Paul W Cogeneration system with low NOx combustion of liquid fuel
US5133190A (en) * 1991-01-25 1992-07-28 Abdelmalek Fawzy 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ue gas cleaning by separation and liquefaction of sulfur dioxide and carbon dioxide
US5321946A (en) * 1991-01-25 1994-06-21 Abdelmalek Fawzy T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condensing boiler and flue gas cleaning by cooling and liquefaction
JPH04320670A (ja) * 1991-04-17 1992-11-11 Miura Kenkyusho:Kk 炭酸飲料水の製造方法
JPH05223398A (ja) * 1991-08-22 1993-08-31 Toshiba Corp 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DK0537593T3 (da) * 1991-10-09 1999-10-25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Genvinding af carbondioxid fra forbrændingsudstødningsgasser
US5233837A (en) * 1992-09-03 1993-08-10 Enerfex, Inc.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liquid carbon dioxide
US5517822A (en) * 1993-06-15 1996-05-21 Applied Energy Systems Of Oklahoma, Inc. Mobile congener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inventive valve and boiler
US5346592A (en) * 1993-08-11 1994-09-13 Madani Anas A Combined water purification and power of generating plant
US5405503A (en) * 1993-11-05 1995-04-11 Simpson; Gary D. Process for desalinating water while producing power
US5622605A (en) * 1993-11-05 1997-04-22 Simpson; Gary D. Process for desalinating water while producing power
JPH11116223A (ja) * 1997-10-17 1999-04-27 Mayekawa Mfg Co Ltd 自家発電設備を備えた炭酸飲料工場におけるco2 の製造方法とその製造装置
US6047547A (en) * 1997-11-07 2000-04-11 Coca Cola Co Integrated cogeneration system and beverage manufacture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522963A (ja) 2001-11-20
AR016663A1 (es) 2001-07-25
RU2216633C2 (ru) 2003-11-20
AU1104199A (en) 1999-05-31
US6286313B1 (en) 2001-09-11
BR9814848A (pt) 2000-10-03
PE56499A1 (es) 1999-06-06
JP4537574B2 (ja) 2010-09-01
CN1278316A (zh) 2000-12-27
ZA9810166B (en) 1999-05-06
WO1999024697A1 (en) 1999-05-20
US6047547A (en) 2000-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663C (zh) 一体化协同生产系统与饮料制造系统
RU2000114637A (ru) 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г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напитков
US4899544A (en) Cogeneration/CO2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lant
US5147005A (en) Drive for motor vehicles
US7178337B2 (en) Power plant system for utilizing the heat energy of geothermal reservoirs
CN112126477A (zh) 基于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
KR20150052736A (ko) 컨로선을 이용한 발전 플랜트 및 발전 방법
CN101605871A (zh) 可靠的碳-中性发电系统
CN104891593A (zh) 一种基于液化天然气冷能的高脱盐率海水淡化方法及装置
EP2491320A1 (en) Process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seawater
CN100450572C (zh) 一种界面渐进冷冻浓缩方法
CN210718202U (zh) 一种余冷余热联合制冷制淡系统
CN100411711C (zh) 从在石油产品储存期间和由其装入罐中时形成的蒸汽介质中除去烃类的方法
Wase et al. Biogas—fact or fantasy
CN210736165U (zh) 一种瓶装饮料生产中的低温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US20170166503A1 (en)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ydrogen-based methanol
MXPA00004246A (es) Sistema de cogeneracion integrado y sistema de fabricacion de bebidas
CN206915896U (zh) 一种基于液化天然气冷能的冷冻‑微波‑离心复合海水淡化装置
CN214002812U (zh)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的国际贸易用集装箱
CN204752259U (zh) 一种基于液化天然气冷能的高脱盐率海水淡化装置
CN101641145A (zh) 用于二氧化碳隔离的体系、装置和方法
CN1756675A (zh) 兰金循环发电
WO2004111445A1 (en) System for exploiting wind energy
CN101384323A (zh) 用于从包含至少一种溶解的固体物的水流中提取馏分流的方法
JPH05288012A (ja) エネルギのリサイク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HE COCA-COLA COMPANY; COCA-COLA ( CHINA ) BEVER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HE COCA-COLA COMPANY

Effective date: 200610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1020

Address after: Georgia, USA

Co-patentee after: Coca-Cola (China) beverage Co., Ltd.

Patentee after: Coca-Cola Co., Ltd.

Address before: Georgia, USA

Patentee before: Coca-Cola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OCA-COLA BEVERAGES (SHANGHA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OCA-COLA (CHINA) BEVERAGES LIMITE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025

Address after: Georgia, USA

Co-patentee after: Coca-Cola beverage (Shanghai) Co., Ltd.

Patentee after: Coca-Cola Co., Ltd.

Address before: Georgia, USA

Co-patentee before: Coca-Cola (China) beverag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oca-Cola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8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