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5122B -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5122B
CN116365122B CN202310635168.9A CN202310635168A CN116365122B CN 116365122 B CN116365122 B CN 116365122B CN 202310635168 A CN202310635168 A CN 202310635168A CN 116365122 B CN116365122 B CN 1163651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mble
main body
body plate
portion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351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65122A (zh
Inventor
熊永锋
陈志雄
黄立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351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5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5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5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65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5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for protecting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 H01M50/143Fireproof; Explosion-pro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5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6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17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一种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下塑胶包括注塑一体成型的主体板、沉台和通气板,第一表面和第三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顶针部,多个第一顶针部相对中轴线对称;多个第一顶针部分为多组,每组中至少有两个第一顶针部,每组中的第一顶针部沿主体板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并相对中轴线对称,多组之间在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通过在第一表面和第三表面设置多个第一顶针部,能够在下塑胶上均匀分布,当多个顶针与多个第一顶针部接触并施加顶出力时,下塑胶能够受到均匀的顶出力,能够均匀的脱模,避免由于受力不均导致的弯曲、扭曲等变形,还可以在塑胶成型后即可进行顶出操作,不需要完全冷却到室温后再脱模,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Rechargeable battery)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二次电池的可循环利用特性使其逐渐成为用电设备的主要动力来源,随着二次电池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人们对其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电池单位体积能量密度的要求,而电池的端盖组件的厚度是影响电池单位体积能量密度的重要参数,端盖组件过厚则降低电池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目前的端盖组件包括用于顶盖和极柱之间进行绝缘的下塑胶,为了提升电池单位体积能量密度通常将下塑胶设计得很薄。
下塑胶在注塑成型时通常需要完全冷却后才能脱模,生产效率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将还未完全冷却的下塑胶脱模时,容易导致下塑胶产生弯曲、扭曲等变形,良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解决下塑胶注塑脱模的效率低以及产生变形而良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下塑胶,包括:主体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用于与端盖组件的盖板连接;沉台,连接在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沉台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沉台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顶面为第三表面;通气板,连接在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远离所述沉台的一端,所述通气板用于与防爆阀对应;其中,所述主体板、所述沉台和所述通气板为通过注塑工艺形成的一体式结构,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中,所述下塑胶相对中轴线对称,所述中轴线为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的直线,所述沉台与所述通气板均与所述中轴线相交;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顶针部,多个所述第一顶针部相对所述中轴线对称;多个所述第一顶针部分为多组,每组中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一顶针部,每组中的所述第一顶针部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并相对所述中轴线对称,多组之间在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其中,第一组中的所述第一顶针部靠近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所述通气板的一端的边缘,并靠近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的边缘;第二组中的所述第一顶针部位于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靠近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的边缘;第三组中的所述第一顶针部位于所述第三表面,并靠近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的边缘。
本申请实施例的下塑胶,通过在第一表面和第三表面设置多个第一顶针部,多个第一顶针部分为多组,包括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能够在下塑胶上均匀分布,当多个顶针与多个第一顶针部接触并施加顶出力时,下塑胶能够受到均匀的顶出力,能够均匀的脱模,避免由于受力不均导致的弯曲、扭曲等变形,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下塑胶可以在塑胶成型后即可进行顶出操作,不需要在模具中完全冷却到室温后再脱模,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顶针部的形状呈火山口形,中部相对所在表面下凹,且边缘凸出于所在表面,所述第一顶针部的平面形状为圆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板的四周边沿设置有凸出所述第一表面的凸条,第一组所述第一顶针部与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所述通气板的一端的所述凸条的距离为1.45mm-2.25mm,第一组所述第一顶针部与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凸条的距离为0.05mm-2.35mm。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组所述第一顶针部与第一组所述第一顶针部在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正对。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组所述第一顶针部与所述第三表面的边沿的距离为0.65mm-1.15mm。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内凹,所述通气板设置于内凹的所述主体板处,且所述通气板与所述主体板未内凹处的端部齐平,所述通气板还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凸出,并相对所述第二表面凹陷,第一组所述第一顶针部位于所述主体板未内凹的部分。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板和所述主体板的连接界面包括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弧边、直边和第二弧边,所述直边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弧边和所述第二弧边相对所述直边对称。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直边的一端连接,并延伸至所述主体板的一侧边沿,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直边的另一端连接,并延伸至所述主体板的另一侧边沿。
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顶针部还包括第四组,第四组所述第一顶针部位于所述第一筋条、所述直边和所述第二筋条之背向第一组所述第一顶针部的一侧,且第四组所述第一顶针部在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筋条的距离为0.65mm-1.35mm。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组中的所述第一顶针部的数量为5个,5个所述第一顶针部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等间距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顶针部与第一组所述第一顶针部在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正对。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板上还设有极柱台,所述极柱台靠近所述沉台,所述极柱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极柱台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相背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顶针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板上还设有极柱台和两个条板,所述极柱台靠近所述沉台,所述极柱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两个所述条板均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两个所述条板界定所述极柱台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边界,两个所述条板还自所述极柱台背向所述沉台的一侧伸出,所述主体板上还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位于两个所述条板伸出所述极柱台的部分之间,所述条板和所述容置孔之间的所述主体板上设有第二顶针部,所述第二顶针部的平面形状为圆形,且所述第二顶针部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顶针部的半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板和所述容置孔之间的所述主体板上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间隔的所述第二顶针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板和所述容置孔之间的所述主体板上设置的所述第二顶针部与所述条板之间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为0.35mm-1.05mm。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内凹,所述通气板设置于内凹的所述主体板处,且所述通气板与所述主体板未内凹处的端部齐平,所述主体板未内凹的部分还设有所述第二顶针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表面上位于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顶针位之间的区域还设有多个第三顶针部,所述沉台还开设有多个贯穿至所述第三表面的通孔,所述第一顶针部位于多个所述通孔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多个所述第三顶针部设置于多个所述通孔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三顶针部的平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三顶针部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顶针部的半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板上还设有极柱台和两个条板,所述极柱台靠近所述沉台,所述极柱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两个所述条板均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两个所述条板界定所述极柱台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边界,所述沉台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台、第二台和第三台,所述第一台和所述第三台相对所述第二台对称,所述第二台朝向所述极柱台的一侧相对所述第一台和所述第三台内凹,所述第二台与所述极柱台正对,两个所述条板延伸至与所述第二台连接,所述第一台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三台的侧面与所述条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三顶针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台上的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三顶针部相对所述第一台上的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三顶针部向远离所述极柱台的一侧偏移。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板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有两个间隔的方形孔,所述通气板上还设有两个凸环;所述凸环呈环形并围合所述方形孔,所述凸环在所述第一表面一侧凸出于所述通气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环背向所述沉台的一侧的所述通气板上设有第四顶针部,所述第四顶针部的平面形状呈矩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板上位于所述方形孔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区域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背向所述沉台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四顶针部,所述通气板上设置的多个所述第四顶针部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布,所述通气板上的所述第四顶针部的长度方向为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板上还设有极柱台和两个条板,所述极柱台靠近所述沉台,所述极柱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两个所述条板均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两个所述条板界定所述极柱台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边界,两个所述条板还自所述极柱台背向所述沉台的一侧伸出,所述条板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相背的两侧的所述主体板上分别设有所述第四顶针部,所述主体板上的所述第四顶针部的长度方向为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端盖组件,包括盖板、防爆阀和第一方面各种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下塑胶,所述主体板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防爆阀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通气板与所述防爆阀相对。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芯组件、转接件和第二方面所述的端盖组件,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电芯组件和所述端盖组件。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第三方面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户用储能场景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一种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一种实施例的下塑胶的平面图;
图5是一种实施例的第一下塑胶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第一下塑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7a是图5的第一下塑胶的平面图;
图7b是图7a的第一下塑胶的第一顶针部的一种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7c是图7a的第一下塑胶的第二顶针部的一种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7d是图7a的第一下塑胶的第三顶针部的一种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7e是图7a的第一下塑胶的第四顶针部的一种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8是图7e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一种实施例的主体板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储能装置,200-发电设备,300-用电设备;
11-壳体,12-电芯组件,121-电芯,122-正极耳,123-负极耳;
20-端盖组件,21-第一下塑胶,22-第二下塑胶,23-盖板,24-防爆阀,241-盖片;31-第一转接件,32-第二转接件;
1-主体板,101-第一表面,102-第二表面,103-容置孔,104-极柱台,105-极柱孔,106-第一弧边,107-直边,108-第二弧边,111-凸条,112-第一筋条,113-第二筋条,114-条板,2-沉台,201-第三表面,202-通孔,203-第一台,204-第二台,205-第三台,3-通气板,311-方形孔,312-透气孔,313-凸环;
S1-第一顶针部,S2-第二顶针部,S3-第三顶针部,S4-第四顶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由于人们所需要的能源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为了合理利用能源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需要通过一种介质或者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用同一种或者转换成另外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基于未来应用需要再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
目前绿色电能的产生普遍依赖于光伏、风电、水势等,而风能和太阳能等普遍存在间歇性强、波动性大的问题,会造成电网不稳定,用电高峰电不够,用电低谷电太多,不稳定的电压还会对电力造成损害,因此可能因为用电需求不足或电网接纳能力不足,引发“弃风弃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须依赖储能。即将电能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将能量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简单来说,储能就类似一个大型“充电宝”,在光伏、风能充足时,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储能的电力。
以电化学储能为例,本方案提供一种储能装置100,储能装置100内设有一组化学电池,主要是利用化学电池内的化学元素做储能介质,充放电过程伴随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化,简单说就是把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存在化学电池中,在外部电能的使用达到高峰时再将存储的电量释放出来使用,或者转移给电量紧缺的地方再使用。
目前的储能(即能量存储)应用场景较为广泛,包括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可再生能源并网储能以及用户侧储能等方面,对应的储能装置100的种类包括有:
(1)应用在电网侧储能场景的大型储能集装箱,其可作为电网中优质的有功无功调节电源,实现电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负荷匹配,增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并在电网系统备用、缓解高峰负荷供电压力和调峰调频方面意义重大;
(2)应用在用户侧的工商业储能场景(银行、商场等)的中小型储能电柜以及应用在用户侧的家庭储能场景的户用小型储能箱,主要运行模式为“削峰填谷”。由于根据用电量需求在峰谷位置的电费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用户有储能设备后,为了减少成本,通常在电价低谷期,对储能柜/箱进行充电处理;电价高峰期,再将储能设备中的电放出来进行使用,以达到节省电费的目的。另外,在边远地区,以及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高发的地区,家用储能装置的存在,相当于用户为自己和电网提供了备用电源,免除由于灾害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频繁断电带来的不便。
本申请实施例以用户侧储能中的家用储能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参考附图1,本申请储能装置并不限定于家用储能场景。
本申请提供一种户用储能系统,该户用储能系统包括电能转换装置(光伏板)、用户负载(路灯)、用户负载(家用电器)等以及储能装置100,该储能装置为一小型储能箱,可通过壁挂方式安装于室外墙壁。具体的,光伏板可以在电价低谷时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能装置100用于储存该电能并在电价高峰时供给路灯和家用电器进行使用,或者在电网断电/停电时进行供电。
可以理解的是,储能装置可包括但不限于单体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电池系统等。当该储能装置为单体电池时,其可为方形电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装置100,请参考图1,储能装置100可以应用在户用储能场所中。户用储能场所中还可以包括发电设备200和用电设备300;发电设备200可以为光伏发电组件或风力发电组件,用电设备300可以但不限于为电视、电脑、照明灯等。储能装置100分别与发电设备200和用电设备300电连接,发电设备200产生的电力可以供给储能装置100储存,或供给用电设备300。储能装置100储存的电力也可以供给用电设备30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300,请参考图1和图2,用电设备300包括储能装置100,储能装置100为用电设备300供电。
请参考图2和图3,储能装置100包括壳体11、电芯组件12、转接件和端盖组件20。电芯组件12包括电芯121、正极耳122和负极耳123,正极耳122和负极耳123分别与电芯121相连。电芯组件12设置在壳体11内,转接件连接电芯组件12和端盖组件20,端盖组件20封闭壳体11的开口。转接件包括正极侧的转接件,即第一转接件31和负极侧的转接件,即第二转接件32,端盖组件20与第一转接件31和第二转接件32相连,并连接壳体11的开口处封闭壳体11。
端盖组件20包括盖板23、防爆阀24和下塑胶。防爆阀24设置在盖板23上,防爆阀24上还可覆盖有盖片241。请参考图3和图4,下塑胶包括正极侧的下塑胶,即第一下塑胶21和负极侧的下塑胶,即第二下塑胶22,第一下塑胶21和第二下塑胶22与盖板23连接。第一下塑胶21与正极耳122对应,第二下塑胶22与负极耳123对应,第一下塑胶21和第二下塑胶22沿盖板23的长度方向X对接,对接的位置与防爆阀24相对。
本申请实施例以正极侧的下塑胶,即第一下塑胶21为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负极侧的下塑胶,即第二下塑胶22也可参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塑胶,具体为正极侧的下塑胶,即第一下塑胶21,请参考图5至图7a,包括主体板1、沉台2和通气板3。
主体板1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第二表面102用于与端盖组件20的盖板23连接。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为平面。
沉台2连接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的一端,沉台2凸出于第一表面101,沉台2凸出于第一表面101的顶面为第三表面201。第三表面201也为平面。沉台2的另一侧可与第二表面102齐平,不做限制。
通气板3连接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远离沉台2的一端,通气板3用于与防爆阀对应。通气板3开设有孔,以供气体在通气板3的相背的两侧进行流动。
主体板1、沉台2和通气板3为通过注塑工艺形成的一体式结构,使得主体板1、通气板3和凸环313无需额外的连接结构,结构紧凑,连接可靠性高。
第一下塑胶21通过注塑工艺制作而成,注塑时通过注塑口向模具(未图示)的模腔中注入经高温熔化的塑胶,塑胶填满模腔后,待高温的塑胶温度降低使得塑胶凝固成型后,进行脱模,得到第一下塑胶21。
在第一表面101的正投影中,即在垂直于第一表面101的视角下的平面图中,第一下塑胶21相对中轴线A对称,中轴线A为沿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延伸且位于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的中部的直线,沉台2和通气板3均与中轴线A相交。换言之,中轴线A与主体板1的两个沿宽度方向Y延伸的短边的中点之间的连线。
在注塑完成后进行脱模时,需要使用顶针将塑胶顶出模腔,顶针与模具中的塑胶接触并施加顶出力,从而实现脱模。在脱模后最终形成的第一下塑胶21上会形成有顶针部,下面对顶针部进行详细说明。
图7a示出了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顶针部的设置示意图,其包括了第一顶针部S1、第二顶针部S2、第三顶针部S3和第四顶针部S4;图7b示出了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一顶针部S1的设置示意图,其中省略了第二顶针部S2、第三顶针部S3和第四顶针部S4;图7c示出了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二顶针部S2的设置示意图,其中省略了第一顶针部S1、第三顶针部S3和第四顶针部S4;图7d示出了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三顶针部S3的设置示意图,其中省略了第一顶针部S1、第二顶针部S2和第四顶针部S4,图7e示出了一种实施例中的第四顶针部S4的设置示意图,其中省略了第一顶针部S1、第二顶针部S2和第三顶针部S3。
请参考图6、图7a和图7b,第一表面101和第三表面201设置有多个第一顶针部S1(S1),多个第一顶针部S1相对中轴线A对称。第一顶针部S1用于与顶针(未图示)抵接以将已成型但温度高于室温的塑胶推出模具以脱模。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塑胶的温度较高时就进行脱模,不需要等待塑胶的温度降低到室温,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多个第一顶针部S1分为多组,每组中至少有两个第一顶针部S1,每组中的第一顶针部S1沿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间隔排布并相对中轴线A对称,多组之间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间隔排布。具体的,每组中的第一顶针部S1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正对且相对中轴线A对称,每组中的第一顶针部S1的数量为偶数,例如2、4、6、8等,不做限制。示例性的,第一组S1.1中的第一顶针部S1为2个,第二组S1.2中的第一顶针部S1为2个,第三组S1.3中的第一顶针部S1为2个。组与组之间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具有间隔距离。其中,正对是指两者的中心点(即圆心)的连线与对应的方向平行,如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正对,则该两个第一顶针部S1的圆心的连线与宽度方向Y平行,如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正对,则该两个第一顶针部S1的圆心的连线与长度方向X平行,后文中的正对同此限定,后续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组S1.1中的第一顶针部S1靠近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设置有通气板3的一端的边缘,并靠近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的边缘。第二组S1.2中的第一顶针部S1位于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的中部,并靠近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的边缘;第三组S1.3中的第一顶针部S1位于第三表面201,并靠近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的边缘。
为了解决温度较高时塑胶与顶针接触,顶针将塑胶顶出时塑胶产生弯曲、扭曲等变形的问题,设置多组第一顶针部S1,具体包括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第二组S1.2第一顶针部S1,以及第三组S1.3第一顶针部S1,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和第二组S1.2第一顶针部S1在主体板1的第一表面101上分布,第三组S1.3在沉台2的第三表面201分布,使得多个第一顶针部S1在第一下塑胶21上分布均匀,使得第一顶针部S1与顶针接触时顶针能够施加给第一下塑胶21均匀的顶出力,从而可均匀脱模,并可避免产生弯曲、扭曲等变形。
在使用顶针对第一下塑胶21进行顶出操作时,设置多个顶针同步与多个第一顶针部S1接触,并同步移动,使得第一表面101同时受到顶针的顶出力作用,力较为均匀,能够避免顶出的力不均匀导致塑胶变形的问题,如此,可以使得塑胶成型后即可进行顶出操作,不需要在模具中完全冷却到室温后再脱模,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下塑胶21,通过在第一表面101和第三表面201设置多个第一顶针部S1,多个第一顶针部S1分为多组,包括第一组S1.1、第二组S1.2和第三组S1.3,能够在第一下塑胶21上均匀分布,当多个顶针与多个第一顶针部S1接触并施加顶出力时,第一下塑胶21能够受到均匀的顶出力,能够均匀的脱模,避免由于受力不均导致的弯曲、扭曲等变形,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下塑胶21可以在塑胶成型后即可进行顶出操作,不需要在模具中完全冷却到室温后再脱模,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参考图6、图7b和图10,第一顶针部S1的形状呈火山口形,中部相对所在表面(即第一表面101或第三表面201)下凹,且边缘凸出于所在表面,第一顶针部S1的平面形状为圆形。
具体的,以第一表面101上的第一顶针部S1为例,在注塑脱模过程中,塑胶还未冷却到室温时,顶针与第一表面101接触并施加顶出力时,顶针的压力作用于第一表面101,会将塑胶顶出凹陷,而顶针外侧的第一下塑胶21受到凹陷的部分的塑胶的挤压,会从顶针的外周翘起,如此,便形成了火山口形状的第一顶针部S1的形状。
第一顶针部S1的火山口形是第一下塑胶21的最终产品结构,是由顶针对主体板1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三表面201施加顶出力而形成。当顶针还未对第一下塑胶21接触时,即还未进行脱模操作时,第一表面101上可并未形成有第一顶针部S1。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在未进行脱模时设置有第一顶针部S1的结构,即顶针还未与第一表面101接触时,第一表面101上即形成有第一顶针部S1的火山口形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顶针部S1的火山口形相对所在表面(即第一表面101或第三表面201)为微微下凹,其下凹的深度相比与主体板1的厚度而言可忽略不计,具体下凹深度不做限制,火山口形的边缘相对所在表面也为微微凸起,其凸起的高度相比于主体板1的厚度而言可忽略不计,具体凸起的高度也不做限制。如此,第一顶针部S1的设置对主体板1的结构强度并未产生不良影响,也不会影响第一下塑胶21用于收容电芯组件12以及沉台2与电芯组件上的绝缘膜接触等的功能。
第一顶针部S1为火山口型的平面形状是指在所在表面(即第一表面101或第三表面201)的正投影的形状,第一顶针部S1的平面形状为圆形,使得对应的顶针的端面也为圆形,顶针易于制造,且也便于穿过模具上的顶针孔而伸入模具内与第一下塑胶21进行顶出操作。
上述介绍了第一顶针部S1的形状,后文中将要介绍的第二顶针部S2和第三顶针部S3的形状与第一顶针部S1的类似,在后文中不再赘述,参考即可。特别的,后文中将要介绍的第四顶针部S4的形状也大致呈火山口形,但平面形状为矩形而非圆形。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图7a和图7b,主体板1的四周边沿设置有凸出第一表面101的凸条111。具体的,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的两个边沿设置有凸出第一表面101的凸条111,主体板1长度方向X上设置有通气板3的一端的边沿也设置有凸出于第一表面101的凸条111。由于主体板1为薄片状结构,结构较为薄弱,特别是边缘处的结构更为薄弱,容易变形,故设置凸条111,可以增强主体板1的结构强度,减少变形的情况。凸条111与主体板1为通过注塑成型的一体成型结构,凸条111相对于第一表面101凸出的高度不做限制,凸条111的厚度也不做限制。
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与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设置有通气板3的一端的凸条111的距离为1.45mm-2.25mm,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与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的凸条111的距离为0.05mm-2.35mm。
具体的,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与设通气板3一端的凸条111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的距离可为1.45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25mm等,还可为其他数值,具体不做限制。在此范围内,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较为靠近设通气板3一端的凸条111,顶针施加给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顶出力时,能够将主体板1的设通气板3附近的塑胶顶出,也不易对主体板1与凸条111相接处造成损坏;如距离小于1.45mm,则顶针会过于靠近凸条111,可能会对凸条111与主体板1相接处造成损坏;如距离大于2.25mm,则顶针与凸条111的距离较远,则顶出时难以将极凸条111与主体板1相接处的塑胶顶出,从而可能会在凸条111与主体板1相接处产生弯曲、扭曲等变形。
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与设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的凸条111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的距离可为0.05mm、0.1mm、0.5mm、1.0mm、1.5mm、2.0mm、2.1mm、2.2mm、2.3mm、2.35mm等,还可为其他数值,具体不做限制。在此范围内,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较为靠近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的边沿的凸条111,顶针施加给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顶出力时,能够将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的凸条111附近的塑胶顶出,也不易对主体板1与凸条111相接处造成损坏;如距离小于0.05mm,则顶针会过于靠近凸条111,可能会对凸条111与主体板1相接处造成损坏;如距离大于2.35mm,则顶针与凸条111的距离较远,则顶出时难以将极凸条111与主体板1相接处的塑胶顶出,从而可能会在凸条111与主体板1相接处产生弯曲、扭曲等变形。
可选的,第二组S1.2第一顶针部S1与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正对。示例性的,如图7b所示,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为2个,中轴线A两侧各1个;第二组S1.2第一顶针部S1为2个,中轴线A两侧个1个;第二组S1.2中的2个第一顶针部S1与第一组S1.1中的2个第一顶针部S1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Y上正对,即两组的正对的第一顶针部S1与中轴线A之间的距离相等。
对于第一组S1.1和第二组S1.2的其他数量的第一顶针部S1,亦可满足至少部分正对的要求。
如此设置,可使得第一组S1.1和第二组S1.2的第一顶针部S1在主体板1的上均匀分布,脱模时受力均匀,且分布较为规律,便于进行模具的设计。
第二组S1.2第一顶针部S1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的中部区域,其可位于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的中线(未图示)上,该中心沿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延伸并通过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的两个边沿的中点。第二组S1.2第一顶针部S1也可相对该中线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左右偏移一定的距离,偏移的距离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图7a和图7b,第三组S1.3第一顶针部S1与第三表面201的边沿的距离为0.65mm-1.15mm。
具体的,第三组S1.3第一顶针部S1与第三表面201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以及宽度方向Y的边沿的距离均为0.65mm-1.15mm。该距离具体可为0.65mm、0.7mm、0.75mm、0.8mm、0.85mm、0.9mm、0.95mm、1.0mm、1.05mm、1.1mm、1.15mm等,还可为其他数值,具体不做限制。在此范围内,第三组S1.3第一顶针部S1与第三表面201的边沿的距离适中,不会过于靠近第三表面201的边沿而可能导致边沿处受力较大而容易变形,同时,由于第三表面201面积较小,留给布置第一顶针部S1的面积较小,在此范围内可使得第三组S1.3第一顶针部S1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布置。若该距离小于0.65mm,则第三组S1.3第一顶针部S1过于靠近第三表面201的边沿,可能会对边沿处的塑胶造成损坏,同时第三表面201需要尺寸(主要是沿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的尺寸)缩小或者第一顶针部S1的尺寸(即半径)增大才能满足距离小于0.65mm,则可能造成沉台2的尺寸(主要是沿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的尺寸)过小而强度不足,第一顶针部S1的尺寸过大也可能导致第一表面101设置的第一组S1.1、第二组S1.2等的第一顶针部S1难以布置。若该距离大于1.15mm,则第三组S1.3第一顶针部S1与第三表面201的边沿的距离过大,可能造成难以将第三表面201的边沿的塑胶顶出的问题,同时第三表面201需要尺寸(主要是沿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的尺寸)增大或者第一顶针部S1的尺寸(即半径)缩小才能满足距离大于1.15mm,则沉台2的尺寸过大而占用过多空间,第一顶针部S1的尺寸过小也可能导致顶针容易将塑胶顶穿而损坏。
可选的,请参考图5和图6,以及图7e、图8和图9,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远离沉台2的一端的中部区域内凹,通气板3设置于内凹的主体板1处,且通气板3与主体板1未内凹处的端部齐平,通气板3还相对第一表面101凸出,并相对第二表面102凹陷。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通气板3的形状与防爆阀适配,故而设置主体板1的一端内凹,内凹的缺口形状也与防爆阀的形状适配。如图9所示,通气板3与主体板1之间连接,且通气板3和主体板1在主体板1的厚度方向Z上非共面,通气板3相对第二表面102凹陷,使得通气板3低于第二表面102,而第二表面102与盖板连接,从而使得通气板3与盖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主体板1、盖板和通气板3之间形成一空腔,电芯组件产生的气体通过通气板3流到该空腔中,用于推动防爆阀起爆。而在第一表面101一侧通气板3凸出第一表面101,对在第一表面101一侧收容的电芯组件的绝缘膜等结构的影响较小。可选的,通气板3相对第二表面102凹陷的深度为D1,D1例如为0.6mm,通气板3相对第一表面101凸出的高度为D2,D2例如为0.4mm。参考图6、图7e、图8和图9,主体板1的边沿的凸条111相对主体板1的高度也可为D2,使得通气板3与凸条111齐平。
请参考图6、图7a和图7b,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位于主体板1未内凹的部分。主体板1远离沉台2的一端的中部内凹,则相对于中部的两侧未内凹,在未内凹的部分设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顶针可将主体板1未内凹的部分的塑胶顶出脱模,方便顶针提供均匀的顶出力。
可选的,请参考图5和图6,通气板3和主体板1的连接界面包括沿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依次连接的第一弧边106、直边107和第二弧边108,直边107沿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延伸,第一弧边106和第二弧边108相对直边107对称。
具体的,第一弧边106、直边107和第二弧边108的形状与防爆阀上对应位置的形状适配,第一弧边106和第二弧边108的形状可为圆弧或非圆弧的其他类型弧形,不做限制。第一弧边106和第二弧边108相对直边107对称,即中轴线A过直边107的中点处,第一弧边106和第二弧边108相对中轴线A对称。设置如此的通气板3与主体板1的连接界面,可以使得通气板3与主体板1稳定连接的同时,使得通气板3与防爆阀的形状适配,第一下塑胶21的形状规则,便于注塑成型。
可选的,请参考图5和图6,第二表面102上设有沿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第一筋条112和第二筋条113,第一筋条112与直边107的一端连接,并延伸至主体板1的一侧边沿,第二筋条113与直边107的另一端连接,并延伸至主体板1的另一侧边沿。
设置第一筋条112和第二筋条113,可以加强第一下塑胶21的结构强度,特别是在主体板1与通气板3的相接处的附近的结构强度提升,避免通气板3和主体板1的连接不稳定而容易断裂。
可选的,第一筋条112和第二筋条113各自分别与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的凸条111连接,以加强结构强度。第一筋条112和第二筋条113相对第一表面101凸出的高度也可与凸条111相对第一表面101凸出的高度相同,如图9中所示出的D2。
可选的,请参考图6、图7a和图7b,多个第一顶针部S1还包括第四组S1.4,第四组S1.4第一顶针部S1位于第一筋条112、直边107和第二筋条113之背向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的一侧。第四组S1.4第一顶针部S1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与第一筋条112的距离为0.65mm-1.35mm。
第四组S1.4的多个第一顶针部S1沿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均匀的布置,即第四组S1.4的多个第一顶针部S1与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平行。而第一筋条112、直边107和第二筋条113均沿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延伸,即第四组S1.4的多个第一顶针部S1与第一筋条112、直边107和第二筋条113平行。第四组S1.4第一顶针部S1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与第一筋条112的距离也为与直边107或第二筋条113的距离。该距离具体可为0.65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35mm等,还可为其他数值,具体不做限制。该距离在此范围内,可使得第四组S1.4第一顶针部S1距离第一筋条112、直边107和第二筋条113既不过近也不过远,能够实现将第一筋条112、直边107和第二筋条113附近的塑胶均匀顶出脱模的目的。若该距离小于0.65mm,则第四组S1.4第一顶针部S1距离第一筋条112、直边107和第二筋条113过近,可能会对第一筋条112、直边107和第二筋条113和主体板1的相接处产生损坏。若该距离大于1.35mm,则第四组S1.4第一顶针部S1距离第一筋条112、直边107和第二筋条113过远,则可能无法将第一筋条112、直边107和第二筋条113和主体板1的相接处的塑胶顶出脱模。
可选的,请参考图6、图7a和图7b,第四组S1.4中的第一顶针部S1的数量为5个,5个第一顶针部S1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等间距间隔设置,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最外侧的两个第一顶针部S1与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正对。
具体的, 第四组S1.4的5个第一顶针部S1中的一个的圆心正好在中轴线A上,中轴线A相背两侧各有2个第一顶针部S1,中轴线A两侧的第一顶针部S1对称,第四组S1.4有2个第一顶针部S1与第一组S1.2的第一顶针部S1正对,即中轴线A两侧的最靠近凸条111的各1个第一顶针部S1与第一组S1.1的2个第一顶针部S1正对。
如此,可使得第四组S1.4的5个第一顶针部S1对第一筋条112、直边107和第二筋条113和主体板1的相接处附近的塑胶进行均匀脱模,且与第一组S1.1的2个第一顶针部S1正对,第一下塑胶21不易产生弯曲、扭曲等变形。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图7a和图7b,主体板1上还设有极柱台104,极柱台104靠近沉台2,极柱台104凸出于第二表面102,极柱台104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相背的两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顶针部S1。
参考图3、图5和图6,极柱台104还从第一表面101下凹,以形成容纳空间,用于收容极柱的法兰部。极柱台104开设有极柱孔105,极柱孔105用于穿设极柱的柱状部。
如图7b所示,极柱台104相背的两侧各设有3个第一顶针部S1,其中靠近凸条111的1个与第一组S.1和第二组S1.2的第一顶针部S1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正对,另外2个位于靠近极柱台104的边缘的位置,并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具有间隔距离。该极柱台104以及极柱台104相背的两侧的各3个第一顶针部S1也相对于中轴线A对称,从而实现多个第一顶针部S1的均匀分布,便于实现均匀脱模。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和图6,主体板1上还设有两个条板114,两个条板114均沿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延伸,并凸出于第一表面101,两个条板114界定极柱台104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的边界。两个条板114还自极柱台104背向沉台2的一侧伸出,主体板1上还开设有容置孔103,容置孔103位于两个条板114伸出极柱台104的部分之间。
极柱穿设与极柱台104的极柱孔105时,极柱还用于与转接件连接,转接件上设有卡托,卡托用于设置在转接件的熔断部处,而设置容置孔103的目的在于收容卡托,避免卡托的较厚的尺寸占用了主体板1的厚度方向Z上过大的空间,而导致其他元件没有位置布置。而设置两个条板114,可以起到限制元件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移动的空间的目的。
请参考图6、图7a和图7c,条板114和容置孔103之间的主体板1上设有第二顶针部S2,第二顶针部S2的平面形状为圆形,且第二顶针部S2的半径小于第一顶针部S1的半径。条板114和容置孔103都将第一下塑胶21的结构复杂化了,故而在条板114和容置孔103之间的主体板1的第一表面101上设第二顶针部S2,可以将此处复杂结构的塑胶均匀的顶出以脱模。而由于条板114与容置孔103之间的空间狭窄,难以布置较大尺寸的顶针部,故而设置第二顶针部S2的半径小于第一顶针部S1的半径,以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布置。
应当理解,两个条板114和容置孔103也相对于中轴线A对称,即两个条板114位于中轴线A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的相背的两侧,中轴线A穿过容置孔103,第二顶针部S2的数量也为多个,并相对于中轴线A对称。
可选的,请参考图6、图7a和图7c,条板114和容置孔103之间的主体板1上沿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设置有多个间隔的第二顶针部S2。如图7c中示出了第一组S2.1第二顶针部S2和第二组S2.2第二顶针部S2,第一组S2.1和第三组S2.2各有2个第二顶针部S2,并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正对,如此,可实现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均匀的顶出塑胶以脱模。
可选的,请参考图6、图7a和图7c,条板114和容置孔103之间的主体板1上设置的第二顶针部S2与条板114之间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的距离为0.35mm-1.05mm。
该距离具体可为0.35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05mm等,还可为其他数值,不做限定。如前所述,条板114和容置孔103之间的空间较为狭窄,设置此间距范围,可以使得第二顶针部S2位于条板114和容置孔103之间较为居中的位置,能避免脱模时塑胶结构变形。若该距离小于0.35mm,则第二顶针部S2过于靠近条板114,而与容置孔103距离较远,脱模时可能会导致主体板1与条板114的相接处产生变形,且容置孔103附近的主体板1可能难以脱模。若该距离大于1.05,则第二顶针部S2与条板114距离较远,而过于靠近容置孔103,脱模时可能导致容置孔103附近的主体板1变形,且主体板1与条板114的相接处可能难以脱模。
可选的,请参考图6、图7a至图7c,主体板1未内凹的部分还设有第二顶针部S2。由于主体板1未内凹的部分和通气板3的结构较为复杂,故而设置未内凹的部分设第二顶针部S2,可以将此处的复杂结构的塑胶顶出脱模。如图7c所示,主体板1未内凹的部分设有第三组S2.3第二顶针部S2,第三组S2.3第二顶针部S2有2个,相对于中轴线A对称,且分别设置在第一筋条112和第一弧边106的尖角附近,以及第二筋条113和第二弧边108的尖角附近。结合图7b和图7c,第一组S1.1第一顶针部S1设置在比第三组S2.3第二顶针部S2更靠近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的边沿,以使主体板1未内凹的部分有足够的空间同时设置第一顶针部S1和第二顶针部S2。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图7a、图7b和图7d,第三表面201上位于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两侧的第一顶针位之间的区域还设有多个第三顶针部S3。沉台2还开设有多个贯穿至第三表面201的通孔202,第一顶针部S1位于多个通孔202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的外侧,多个第三顶针部S3设置于多个通孔202之间的区域。第三顶针部S3的平面形状为圆形,第三顶针部S3的半径小于第一顶针部S1的半径。
多个通孔202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大致等间距间隔分布,通孔202的作用是通气以及注液时主体板1的第二表面102上残留的电解液通过该通孔202流到电芯组件。在沉台2的第三表面201设多个第三顶针部S3,可以将开设有通孔202位置处的复杂结构的塑胶顶出以脱模,实现均匀脱模。
结合图7a、图7b和图7d,第三组S1.3的两个第一顶针部S1靠近第三表面201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的两个边沿,此位置可不开设通孔202,故而有足够空间布置第一顶针部S1,而在两个第一顶针部S1之间的位置开设有通孔202,空间狭窄,难以布置第一顶针部S1,故而设置第三顶针部S3,且第三顶针部S3的半径小于第一顶针部S1的半径。
可选的,请参考图7a、图7c和图7d,第三顶针部S3的半径也小于第二顶针部S2的半径,即第一顶针部S1的半径>第二顶针部S2的半径>第三顶针部S3的半径。这同样是考虑沉台2的尺寸较小,设置尺寸更小的第三顶针部S3能够与之适配。
可选的,请参考图6、图7a和图7d,沉台2沿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台203、第二台204和第三台205。第一台203和第三台205相对第二台204对称,第二台204朝向极柱台104的一侧相对第一台203和第三台205内凹,第二台204与极柱台104正对。两个条板114延伸至与第二台204连接,第一台203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朝向第三台205的侧面与条板114之间设有第三顶针部S3。
在主体板1上第一台203与条板114之间的空间较为狭窄,故而可设尺寸更小的第三顶针部S3,如图7d中第三组S3.3第三顶针部S3所示,通过对应的顶针将此处的塑胶顶出脱模,顶针运动时不会与第一台203和条板114产生干涉。
多个第三顶针部S3也相对中轴线A对称,第三组S3.3还包括另一位于第三台205和另一侧的条板114之间的一个第三顶针部S3。
可选的,第二台204上的通孔202和第三顶针部S3相对第一台203上的通孔202和第三顶针部S3向远离极柱台104的一侧偏移。第二台204朝向通气板3的一侧内凹,使得第二台204在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上的尺寸相较于第一台203和第三台205更小,狭窄的空间布置的多个通孔202相比于第一台203和第三台205上的通孔202产生偏移,对应的第二台204上的第三顶针部S3也相较于第一台203和第二台204偏移,以使脱模时能够均匀的脱模。如图7d所示的,第一组S3.1第三顶针部S3有2个,第一台203和第三台205上分别设置有1个,第二组S3.2第三顶针部S3有5个,其中1个在中轴线A上,中轴线A两侧各设有2个。第二组S3.2的5个第三顶针部S3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等间距间隔排布,并相对于中轴线A对称。第二组S3.2相比于第一组S3.1朝远离通气板3的一侧偏移。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和图6和图9,通气板3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开设有两个间隔的方形孔311,通气板3上还设有两个凸环313;凸环313呈环形并围合方形孔311,凸环313在第一表面101一侧凸出于通气板3。
如前所述,通气板3用于将电芯组件的气体导通至防爆阀,故而通气板3上需开孔。两个方孔用于与防爆阀超声波焊接痕相对,能够提高防爆阀中间区域的透气能力,同时,电解液回击时通过较大的方孔是防爆阀的焊接痕的位置,焊接位置强度较高,不容易导致防爆阀误触发。
凸环313与通气板3为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凸环313凸出于通气板3的高度H不做限制。而设置凸环313,当方孔被电芯组件的绝缘膜遮蔽时,电芯组件产生的气体可以从两个凸环313之间的气道或凸环313边侧形成的间隙气道流向另一侧的第二下塑胶22(即负极侧的塑胶)的侧面镂空位置,通过此处向防爆阀处导通气体而避免气体无法导向防爆阀。另外,设置凸环313,可以对通气板3的结构有加强作用,使得通气板3处脱模时不易变形。
可选的,请参考图6、图7a和图7e,凸环313背向沉台2的一侧的通气板3上设有第四顶针部S4,第四顶针部S4的平面形状呈矩形。
凸环313背向沉台2的一侧与通气板3的边沿之间的空间狭窄,难以设置尺寸较大的顶针部,故而可在此处设置第四顶针部S4,其中每个凸环313对应一第四顶针部S4,如图7a和图7e中所示出的第一组S4.1第四顶针部S4,其中图7e中的第一组S4.1第四顶针部S4的数量为4个,除了两个凸环313正对的两个第四顶针部S4,还在此两个第四顶针部S4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的外侧各设一第四顶针部S4。
可选的,请参考图5、图6、图7a和图7e,通气板3上位于方形孔311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的外侧的区域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12,多个透气孔312背向沉台2的一侧设有第四顶针部S4,即前述的第四组S4.1第四顶针部S4中靠外侧的两个第四顶针部S4。通气板3上设置的多个第四顶针部S4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间隔排布,通气板3上的第四顶针部S4的长度方向X为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
如此设置,可以实现在通气板3上狭窄的空间合理的布置第四顶针部S4,实现将通气板3顶出脱模,实现均匀脱模。
可选的,请参考图6、图7a和图7e,两个条板114还自极柱台104背向沉台2的一侧伸出,条板114在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Y上相背的两侧的主体板1上分别设有第四顶针部S4,主体板1上的第四顶针部S4的长度方向X为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X。
如前所述,结合图7a和图7c,条板114和容置孔103之间可设第二顶针部S2,此外,还可设本实施例的第四顶针部S4,当然,也可仅设第二顶针部S2和第四顶针部S4的一者。
在条板114的相背的两侧可分别设一个第四顶针部S4,如图7e示出了第二组S4.2第二顶针部S2,第二组S4.2第四顶针部S4有4个,并分别设置在两个条板114的相背的两侧,且相对于中轴线A对称。设置如此的第四顶针部S4,可以将条板114相背的两侧附近的塑胶顶出脱模,均匀脱模,不易变形。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和图7a,并结合图7b至图7e,第一下塑胶21上可同时设多个第一顶针部S1、第二顶针部S2、第三顶针部S3和第四顶针部S4,上述4种顶针部可同步与对应的顶针接触并接受顶针施加的顶出力,从而实现均匀脱模。
具体的,多个第一顶针部S1包括第一组S1.1的2个、第二组S1.2的两个、第三组S1.3的2个,以及第四组S1.4的位于中轴线A上的1个,共7个。多个第二顶针部S2包括第一组S2.1的2个,共2个。多个第三顶针部S3包括第二组S3.2中的3个,即在中轴线A上的一个以及第二组S3.2的最外侧的2个,共3个。多个第四顶针部S4包括第一组S4.1的2个,即第四组S4.1中与凸环313正对的2个,共2个。上述的四种顶针部的总数量为14个,针对第一下塑胶21的不同位置的结构,使用不同类型的顶针部,实现对第一下塑胶21的整体的均匀的脱模,能提高效率,避免结构变形。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标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5)

1.一种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塑胶为储能装置的端盖组件的下塑胶,所述下塑胶包括:
主体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用于与端盖组件的盖板连接;
沉台,连接在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沉台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沉台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顶面为第三表面;
通气板,连接在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远离所述沉台的一端,所述通气板用于与防爆阀对应;
其中,所述主体板、所述沉台和所述通气板为通过注塑工艺形成的一体式结构,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中,所述下塑胶相对中轴线对称,所述中轴线为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的直线,所述沉台与所述通气板均与所述中轴线相交;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顶针部,多个所述第一顶针部相对所述中轴线对称;所述第一顶针部用于与顶针抵接以将已成型但温度高于室温的塑胶推出模具以脱模;所述第一顶针部的形状呈火山口形,中部相对所在表面下凹,边缘凸出于所在表面;
多个所述第一顶针部分为多组,每组中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一顶针部,每组中的所述第一顶针部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并相对所述中轴线对称,多组之间在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
其中,第一组中的所述第一顶针部靠近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所述通气板的一端的边缘,并靠近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的边缘;第二组中的所述第一顶针部位于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靠近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的边缘;第三组中的所述第一顶针部位于所述第三表面,并靠近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部的形状呈火山口形,中部相对所在表面下凹,且边缘凸出于所在表面,所述第一顶针部的平面形状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的四周边沿设置有凸出所述第一表面的凸条,第一组所述第一顶针部与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所述通气板的一端的所述凸条的距离为1.45mm-2.25mm,第一组所述第一顶针部与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凸条的距离为0.05mm-2.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第二组所述第一顶针部与第一组所述第一顶针部在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正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第三组所述第一顶针部与所述第三表面的边沿的距离为0.65mm-1.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内凹,所述通气板设置于内凹的所述主体板处,且所述通气板与所述主体板未内凹处的端部齐平,所述通气板还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凸出,并相对所述第二表面凹陷,第一组所述第一顶针部位于所述主体板未内凹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板和所述主体板的连接界面包括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弧边、直边和第二弧边,所述直边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弧边和所述第二弧边相对所述直边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直边的一端连接,并延伸至所述主体板的一侧边沿,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直边的另一端连接,并延伸至所述主体板的另一侧边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顶针部还包括第四组,第四组所述第一顶针部位于所述第一筋条、所述直边和所述第二筋条之背向第一组所述第一顶针部的一侧,且第四组所述第一顶针部在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筋条的距离为0.65mm-1.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第四组中的所述第一顶针部的数量为5个,5个所述第一顶针部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等间距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顶针部与第一组所述第一顶针部在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正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上还设有极柱台,所述极柱台靠近所述沉台,所述极柱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极柱台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相背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顶针部。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上还设有极柱台和两个条板,所述极柱台靠近所述沉台,所述极柱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两个所述条板均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两个所述条板界定所述极柱台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边界,两个所述条板还自所述极柱台背向所述沉台的一侧伸出,所述主体板上还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位于两个所述条板伸出所述极柱台的部分之间,所述条板和所述容置孔之间的所述主体板上设有第二顶针部,所述第二顶针部的平面形状为圆形,且所述第二顶针部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顶针部的半径;所述第二顶针部用于与顶针抵接以将已成型但温度高于室温的塑胶推出模具以脱模;所述第二顶针部的形状呈火山口形,中部相对所在表面下凹,边缘凸出于所在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板和所述容置孔之间的所述主体板上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间隔的所述第二顶针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板和所述容置孔之间的所述主体板上设置的所述第二顶针部与所述条板之间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为0.35mm-1.05mm。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内凹,所述通气板设置于内凹的所述主体板处,且所述通气板与所述主体板未内凹处的端部齐平,所述主体板未内凹的部分还设有所述第二顶针部。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表面上位于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顶针位之间的区域还设有多个第三顶针部,所述沉台还开设有多个贯穿至所述第三表面的通孔,所述第一顶针部位于多个所述通孔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多个所述第三顶针部设置于多个所述通孔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三顶针部的平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三顶针部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顶针部的半径;所述第三顶针部用于与顶针抵接以将已成型但温度高于室温的塑胶推出模具以脱模;所述第三顶针部的形状呈火山口形,中部相对所在表面下凹,边缘凸出于所在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上还设有极柱台和两个条板,所述极柱台靠近所述沉台,所述极柱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两个所述条板均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两个所述条板界定所述极柱台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边界,所述沉台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台、第二台和第三台,所述第一台和所述第三台相对所述第二台对称,所述第二台朝向所述极柱台的一侧相对所述第一台和所述第三台内凹,所述第二台与所述极柱台正对,两个所述条板延伸至与所述第二台连接,所述第一台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三台的侧面与所述条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三顶针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上的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三顶针部相对所述第一台上的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三顶针部向远离所述极柱台的一侧偏移。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板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有两个间隔的方形孔,所述通气板上还设有两个凸环;所述凸环呈环形并围合所述方形孔,所述凸环在所述第一表面一侧凸出于所述通气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背向所述沉台的一侧的所述通气板上设有第四顶针部,所述第四顶针部的平面形状呈矩形;所述第四顶针部用于与顶针抵接以将已成型但温度高于室温的塑胶推出模具以脱模;所述第四顶针部的形状呈火山口形,中部相对所在表面下凹,边缘凸出于所在表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板上位于所述方形孔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区域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背向所述沉台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四顶针部,所述通气板上设置的多个所述第四顶针部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布,所述通气板上的所述第四顶针部的长度方向为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上还设有极柱台和两个条板,所述极柱台靠近所述沉台,所述极柱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两个所述条板均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两个所述条板界定所述极柱台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边界,两个所述条板还自所述极柱台背向所述沉台的一侧伸出,所述条板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相背的两侧的所述主体板上分别设有所述第四顶针部,所述主体板上的所述第四顶针部的长度方向为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
23.一种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防爆阀和如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的下塑胶,所述主体板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防爆阀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通气板与所述防爆阀相对。
24.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组件、转接件和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端盖组件,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电芯组件和所述端盖组件。
25.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4所述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CN202310635168.9A 2023-05-31 2023-05-31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Active CN116365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5168.9A CN116365122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5168.9A CN116365122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5122A CN116365122A (zh) 2023-06-30
CN116365122B true CN116365122B (zh) 2023-08-11

Family

ID=86909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5168.9A Active CN116365122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51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1445A (zh) * 2023-07-12 2023-08-11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N116799447B (zh) * 2023-08-16 2023-11-03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914335B (zh) * 2023-09-13 2023-12-26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805923U (zh) * 2019-09-10 2020-06-19 福建省劲德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负极壳注塑胶成型装置
CN212764509U (zh) * 2020-06-12 2021-03-23 中山市得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塑料面板盖模具结构
CN112743765A (zh) * 2020-12-24 2021-05-04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CN114228079A (zh) * 2021-12-17 2022-03-25 南通天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脱模的电子塑胶模具及其注塑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805923U (zh) * 2019-09-10 2020-06-19 福建省劲德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负极壳注塑胶成型装置
CN212764509U (zh) * 2020-06-12 2021-03-23 中山市得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塑料面板盖模具结构
CN112743765A (zh) * 2020-12-24 2021-05-04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CN114228079A (zh) * 2021-12-17 2022-03-25 南通天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脱模的电子塑胶模具及其注塑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5122A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65122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365123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581495B (zh) 绝缘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914335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470197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565480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365129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404321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742225A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387711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799387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742226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581445A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N116780067A (zh)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404322A (zh) 一种端盖组件、储能装置、用电系统及储能系统
CN116799447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454492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742229B (zh)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6958371U (zh) 一种电池包
CN117855769A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218064643U (zh) 一种gu10led应急射灯
CN116365128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799443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N117832783A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217114664U (zh) 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