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4004A -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4004A
CN116364004A CN202310340502.8A CN202310340502A CN116364004A CN 116364004 A CN116364004 A CN 116364004A CN 202310340502 A CN202310340502 A CN 202310340502A CN 116364004 A CN116364004 A CN 116364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display
organic light
display panel
duty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05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佩迪
李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405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40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4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40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7Flicker reduction other than flicker reduction circuits used for single beam cathode-ray tub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电致变色器件,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采用脉冲宽度调制调光,所述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包括步骤:采集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脉冲宽度调制调光的占空比;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小于占空比阈值;当所述占空比小于所述占空比阈值时,执行后续步骤;当所述占空比大于等于所述占空比阈值时,所述显示设备正常显示;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当显示设备的出光亮度较低时,通过上述方案,能够提高PWM调光的占空比、减少像素点的闪烁频率,避免人眼疲劳;并且还能够避免由于提高PWM调光的占空比而导致显示画质受到影响。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具有自发光、亮度高、显示清晰、响应速度快、宽视角、低功耗及可弯曲实现柔性显示等特性,被誉为“梦幻显示器”,已成为显示技术领域中第三代显示器件的主要研究对象。目前,OLED显示屏通常采用PWM(Pulse-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调光技术,PWM调光是将最大亮度变小,最小亮度变大,通过调整占空比、缩短亮度持续时间调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亮度。
OLED显示屏在显示亮度较暗的情况下,若采用PWM调光方式会使得OLED灯在高电平时间很短,呈现的现象就是屏幕整体闪烁严重,出现频闪问题,在此情况下对人眼的伤害显著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可以在有机发光显示设备采用PWM调光时,避免出现频闪问题。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采用脉冲宽度调制调光,所述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采集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脉冲宽度调制调光的占空比;
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小于占空比阈值;
当所述占空比小于所述占空比阈值时,执行后续步骤;当所述占空比大于等于所述占空比阈值时,所述显示设备正常显示;
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以及
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
可选的,在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检测外界环境亮度;
判断所述外界环境亮度是否小于第一亮度阈值;以及
当所述外界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执行后续步骤;当所述外界环境亮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所述显示设备正常显示。
可选的,在采集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脉冲宽度调制调光的占空比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确定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亮度、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这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
当所述外界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和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亮度、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这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步骤中,包括:
将显示设备置于外界模拟环境,并将外界模拟环境的亮度调至第一预设亮度;
检测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亮度,得到第一出光亮度值;
逐渐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同时记录并得到多个显示亮度值;且在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的同时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同时记录并得到多个电压值;
同步检测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以及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时,对应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亮度,得到多个第二出光亮度值;
筛选出当所述第二出光亮度值与所述第一出光亮度值相等时,对应的显示亮度值和电压值,得到多个标准显示亮度值和多个标准电压值;以及
统计在所述第一预设亮度时,所述第一出光亮度值、所述标准显示亮度值和对应的所述标准电压值之间的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
可选的,以所述第一预设亮度为变量,多次调整所述第一预设亮度,分别得到多个对应的第一出光亮度值、多个对应的标准显示亮度值和多个对应的标准电压值;统计在不同的所述第一预设亮度时,所述第一出光亮度值、所述标准显示亮度值和对应的所述标准电压值之间的关系,得到映射关系表;当所述外界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表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和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
可选的,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为纳米线电致变色薄膜,所述纳米线电致变色薄膜包括多个调光区;在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小于占空比阈值的步骤中,分别检测所述显示设备中对应所述调光区的每个显示区域的占空比,当所述占空比小于所述占空比阈值时时,增加对应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像素区域的显示亮度,以及降低对应所述调光区的电压。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使用如上所述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进行驱动,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电致变色器件、检测组件和调光组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检测组件采集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脉冲宽度调制调光的占空比;所述调光组件分别与所述检测组件、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连接,根据所述检测组件采集的占空比调节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出光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
可选的,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环境感光组件,所述环境感光组件用于检测外界环境光亮度,所述调光组件还与所述环境感光组件连接,同时根据所述检测组件采集的占空比和所述环境感光组件检测到的外界环境光亮度,调节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出光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
可选的,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划分为多个调光区,所述调光区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像素区域一一对应,所述像素区域至少包括一个像素;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基层、第一电极层、离子存储层、离子传导层、电致变色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层,所述第一基层和所述第二基层由透明绝缘材料构成,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由透明导电材料构成,所述电致变色层由纳米线材料构成;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纳米线材料块,多个所述纳米线材料块阵列分布在所述第一基层上,并与所述调光区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衬底、阴极、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阳极和封装层,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封装层之间。
相对于通过DC调光来降低显示设备频闪问题的方案来说,本申请仍然采用PWM调光,当显示设备的出光亮度较低时,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首先会增加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使用PWM调光时的占空比,减少像素点的闪烁频率和频闪问题,避免人眼疲劳;同时还降低位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出光侧的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降低电致变色器件的穿透率,使得显示设备的出光亮度恢复正常,进而避免由于提高PWM调光的占空比而导致显示画质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10、显示设备;100、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10、衬底;120、阴极;130、电子注入层;140、电子传输层;150、发光层;160、空穴传输层;170、空穴注入层;180、阳极;190、封装层;200、电致变色器件;210、第一基层;220、第一电极层;230、离子存储层;240、离子传导层;250、电致变色层;251、纳米线材料块;260、第二电极层;270、第二基层;300、检测组件;400、调光组件;500、环境感光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作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10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电致变色器件200、检测组件300和调光组件400,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调光,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侧,所述检测组件300采集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在显示过程中脉冲宽度调制调光的占空比;所述调光组件400分别与所述检测组件300、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连接,根据所述检测组件300采集的占空比调节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
其中,所述检测组件300作为一种电路结构,直接集成在所述显示设备10的驱动电路中;所述调光组件400可以作为显示设备10中驱动电路的一部分,设计到时序控制芯片或数据驱动芯片中,或者,所述调光组件400还可以作为独立的芯片器件,外接到驱动电路或者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上。
当显示设备10需要显示较暗的画面时,检测组件300检测到PWM调光的占空比降低,所述调光组件400调节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使得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亮度增加,并使得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降低,减小电致变色器件200的穿透率。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具体示例,当显示设备10需要显示低灰阶画面或者需要在低亮度下进行画面显示时,此时屏幕亮度为300nit;对此,通过所述调光组件400先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提到400nit,然后通过纳米薄膜降低透光率后实现亮度降低为300nit,相对于原来发光亮度为300nit的OLED面板,此时OLED面板发光亮度为400nit,PWM调光占空比不会对人眼造成损伤。
相对于通过DC调光来降低显示设备10频闪问题的方案来说,本申请仍然采用PWM调光,当显示设备10的出光亮度较低时,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首先会增加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在使用PWM调光时的占空比、使得每一行像素开关打开的时间增大、OLED灯发光的时间变长,使得人眼不容易观测到像素点暗态的时间,从而减少像素点的闪烁频率,避免人眼疲劳;同时还降低位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出光侧的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降低电致变色器件200的穿透率,使得显示设备10的出光亮度恢复正常,进而避免由于提高PWM调光的占空比而导致显示画质受到影响。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采用电致变色的纳米线组装体,纳米线组装体是一种堆叠或阵列铺设的结构,具体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基层210、第一电极层220、离子存储层230、离子传导层240、电致变色层250、第二电极层260和第二基层270。
所述第一基层210和所述第二基层270由透明绝缘材料构成,具体可以是玻璃材料。所述第一电极层2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260由透明导电材料构成,可以采用氧化铟锡等透明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构成。所述离子存储层230由纳米氧化镍薄膜或纳米氧化镍铁薄膜等薄膜构成,所述离子传导层240用于传导离子,选用一般的传导薄膜即可。
所述电致变色层250由纳米线材料构成,所述纳米线材料由氧化钨、氧化钒、金属银或氧化铱等具有电致变色性能材料中的一者形成,也可以有其中的两者或多者混合形成,具体可采用被悬置法、沉积法、合成法等方法将纳米线材料阵列制备在堆叠的第一基层210、第一电极层220、离子存储层230和离子传导层240上形成电致变色层250,接着在电致变色层250上形成第二电极层260,最后在第二电极层260上覆盖上第二基层270,使之组合为一层阵列的纳米线组装体薄膜。
电致变色器件200的特征就是可以通过对该器件施加一定的电压,使其由原本透明的状态显示出不同的画面,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侧增设电致变色器件200,然后利用纳米线组装体的特点对该部分进行调光操作。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划分为多个调光区,且电致变色层250中的纳米线为阵列排布;具体的,所述电致变色层250包括多个纳米线材料块251,多个所述纳米线材料块251阵列分布在所述第一基层210上,并与所述调光区一一对应,所述调光组件400与每个纳米线材料块251连接,分别对每个调光区进行调光。
在设计纳米线阵列的尺寸时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按显示区域尺寸将整个电致变色层250按显示区域分为大量的纳米线材料块251;也可以按像素级以每几个像素对应一个纳米线材料块251;更甚可以按子像素级进行划分,即每一个子像素区对应一个纳米线材料块251,具体根据不同的OLED产品进行适应性选择。
如图3所示,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衬底110、阴极120、电子注入层130、电子传输层140、发光层105、空穴传输层160、空穴注入层170、阳极180和封装层190,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设置在所述阳极180和所述封装层190之间。
将电致变色器件200设置在所述阳极180和所述封装层190之间能够防止电致变色器件200受到刮花的风险,并且由于最后直接用封装层190将电致变色器件200封住,不需要额外使用胶材来固定电致变色器件200。
对应的,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的显示设备10,具体包括步骤:
S1:采集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脉冲宽度调制调光的占空比;
S2: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小于占空比阈值;
S3:当所述占空比小于所述占空比阈值时,执行后续步骤;当所述占空比大于等于所述占空比阈值时,所述显示设备正常显示;
S4: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
S5: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只根据占空比的大小来判断是否需要增加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以及降低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
具体的,在S1步骤中,利用检测组件300采集、监控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在显示过程中脉冲宽度调制调光的占空比;在S2步骤和S3步骤中,通过一逻辑电路对采集的占空比数据进行运算,当满足条件时,通知调光组件400运行,使得调光组件400调节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其中,占空比阈值在具体产品测试中根据测试选定出影响人眼的标准值,具体可以是20%。
而且,在S2步骤中,可以分别检测所述显示设备10中对应所述调光区的每个显示区域的占空比,当所述占空比小于所述占空比阈值时时,增加对应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中像素区域的显示亮度,以及降低对应所述调光区的电压。从而避免画面过暗导致的暗区问题,有利于提高对比度。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作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10,所述显示设备10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电致变色器件200、检测组件300、环境感光组件500和调光组件400,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调光,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侧,所述检测组件300采集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在显示过程中脉冲宽度调制调光的占空比,所述环境感光组件500可采用光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中,用于检测外界环境光亮度;所述调光组件400分别与所述环境感光组件500、所述检测组件300、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连接,同时根据所述检测组件300采集的占空比和所述环境感光组件500检测到的外界环境光亮度,调节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调光组件400需要占空比和外界亮度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调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由于目前许多显示产品具有适应性调光功能,或具有夜间模式、护眼模式等选择模式,可以避免外界环境较暗时,显示产品的出光亮度较大,损伤用户的视力。
当外界亮度降低时,此时显示设备10会随之降低亮度,但是由于显示设备10降低亮度需要先检测外界亮度,然后调整自身亮度,因此调光会产生延迟。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后,由于显示设备10适应性调光会导致PWM调光的占空比降低,此时调节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所导致的显示画面陡然变亮和变暗,都只会出现在显示设备10适应性调光的延迟阶段,从而使得用户不会观察到异常的显示效果。
具体的,在PWM调光过程中,当环境感光组件500感应到环境光照度降低后,PWM调光占空比下降自动调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然后调光组件400利用时序控制器(TCON IC)读取目前PWM调光的占空比,当占空比小于20%时,将数据反馈到TCON IC,TCON IC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并控制电致变色器件200输出电压降低其透光率达到最终显示效果。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和电致变色器件200的具体设计,参照第一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对应的,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显示设备,具体包括步骤:
S1:采集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脉冲宽度调制调光的占空比;
S2: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小于占空比阈值;
S3:当所述占空比小于所述占空比阈值时,执行后续步骤;当所述占空比大于等于所述占空比阈值时,所述显示设备正常显示;
S6:检测外界环境亮度;
S7:判断所述外界环境亮度是否小于第一亮度阈值;
S8:当所述外界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执行后续步骤;当所述外界环境亮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所述显示设备正常显示;
S4: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
S5: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同时满足占空比小于所述占空比阈值,以及外界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调光组件400才会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
如果只是满足占空比小于所述占空比阈值这一者的话,调光组件400不会调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和电致变色器件200,因为此时外界光照较强,虽然显示设备10的亮度较低,但是要么此时显示设备10还在适应性调光的延迟阶段,马上占空比就会大于所述占空比阈值,因此不需要调光组件400进行调控,避免反复调光导致的画面异常;或者,要么此时显示设备10的亮度就是用户设定的亮度,由于外界光照较强,此时画面被外界光照射下,随着发光的发生,频闪也几乎不会被使用者观察到。
如果只是满足外界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这一者的话,此时显示画面被用户设定显示较亮的画面,导致占空比较大,此时画面不会出现频闪的问题,从而也不需要调光组件400进行调控。
在S7、S8步骤中,由于只有在显示低亮度的情况下才会存在频闪,第一亮度阈值在测试过程中直接出厂设定,并且关于是否需要进行后续的S4和S5步骤,既可以设计成被动的形式,显示设备10完成检测和判断后,当满足条件时自动执行S4和S5步骤,例如显示产品中的夜间模式,预设开启夜间模式的开启亮度200nit,当环境亮度变暗时,传感器将这个信号放大,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并通过ADC数模转换器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给数据驱动芯片(Source driver IC),数据驱动芯片控制亮度提高到250-300nit,同时传输给电致变色器件200和电源芯片(Power IC),电源芯片控制输出电致变色器件200的电压,降低其透明度最终达到200nit的显示亮度。当然,关于是否需要进行后续的S4和S5步骤也可以设计成主动形式,产品软件设置中,添加夜间模式(护眼模式),手动开启该模式,然后数据采集读取当前显示亮度值,然后再降低电致变色器件200的透光率,从而实现目的。
而且,在S1步骤之前,还包括:
S0:确定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亮度、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这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
当所述外界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和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
在改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和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后,如何确保显示画质不受影响是一项重点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调光组件400调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和电致变色器件200之前,先整理出显示设备10的出光亮度、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这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具体可通过映射表、公式等方式进行展示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当显示设备10接收前端的数据信号,此时数据信号对应的显示画面的灰阶即显示设备10的出光亮度,这也是最终显示设备10需要显示出的画面,而不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同上前面得到的映射关系,当满足调光条件时,调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并降低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从而在不改变原有显示画面对比度的情况下,还避免PWM调光时低占空比对人眼造成的损伤。
具体的,如图7所示,S0步骤包括:
S01:将显示设备置于外界模拟环境,并将外界模拟环境的亮度调至第一预设亮度;
S02:检测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亮度,得到第一出光亮度值;
S03:逐渐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同时记录并得到多个显示亮度值;且在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的同时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同时记录并得到多个电压值;
S04:同步检测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以及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时,对应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亮度,得到多个第二出光亮度值;
S05:筛选出当所述第二出光亮度值与所述第一出光亮度值相等时,对应的显示亮度值和电压值,得到多个标准显示亮度值和多个标准电压值;
S06:统计在所述第一预设亮度时,所述第一出光亮度值、所述标准显示亮度值和对应的所述标准电压值之间的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直接得到当外界环境亮度较低,且显示设备10需要显示第一出光亮度值时,能够满足条件的多组标准显示亮度值和对应的标准电压值,此时可以直接选取其中标准显示亮度值最高的一组,此时显示面板提高的亮度最大,PWM调光的占空比最大,使得人眼的舒适度最高。当然,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根据省电需求选择其中标准亮度较低的一组。
进一步的,以所述第一预设亮度为变量,多次调整所述第一预设亮度,分别得到多个对应的第一出光亮度值、多个对应的标准显示亮度值和多个对应的标准电压值;统计在不同的所述第一预设亮度时,所述第一出光亮度值、所述标准显示亮度值和对应的所述标准电压值之间的关系,得到映射关系表;当所述外界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表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和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00两端的电压。
作为一具体的示例,首先在实验阶段确定一幅实验画面,在实验室日光灯常亮条件下(通常为100lux),采用光学亮度量测仪器测量其显示亮度为L0,然后模拟降低日光灯光照度假设为50lux(相当于外界环境亮度),接着手动调低OLED显示亮度从500nit、450nit、400nit一直到100nit,定义为L1、L2…Lx,每降低50nit对纳米薄膜施加的电压进行调整直到用光学仪器量测实际亮度与理想亮度一致,且记录下此时纳米薄膜两端的电压为V1、V2…Vx,如此在L0条件下,L1…Lx与V1…Vx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表格,定义为table1;再多次改变测试条件,得到table3…tablex。至于后续选用哪一份table,根据检测到的外界环境亮度来进行选定,外界环境亮度即table中的L0。此时基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亮度,都能找到对应的table,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调光准确性,调光显示画面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涉及到的各步骤的限定,在不影响具体方案实施的前提下,并不认定为对步骤先后顺序做出限定,写在前面的步骤可以是在先执行的,也可以是在后执行的,甚至也可以是同时执行的,不同实施例的方案,在不相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结合应用,只要能实施本方案,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采用脉冲宽度调制调光,所述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采集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脉冲宽度调制调光的占空比;
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小于占空比阈值;
当所述占空比小于所述占空比阈值时,执行后续步骤;当所述占空比大于等于所述占空比阈值时,所述显示设备正常显示;
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以及
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检测外界环境亮度;
判断所述外界环境亮度是否小于第一亮度阈值;以及
当所述外界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执行后续步骤;当所述外界环境亮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所述显示设备正常显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集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脉冲宽度调制调光的占空比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确定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亮度、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这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
当所述外界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和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亮度、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这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步骤中,包括:
将显示设备置于外界模拟环境,并将外界模拟环境的亮度调至第一预设亮度;
检测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亮度,得到第一出光亮度值;
逐渐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同时记录并得到多个显示亮度值;且在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的同时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同时记录并得到多个电压值;
同步检测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以及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时,对应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亮度,得到多个第二出光亮度值;
筛选出当所述第二出光亮度值与所述第一出光亮度值相等时,对应的显示亮度值和电压值,得到多个标准显示亮度值和多个标准电压值;以及
统计在所述第一预设亮度时,所述第一出光亮度值、所述标准显示亮度值和对应的所述标准电压值之间的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预设亮度为变量,多次调整所述第一预设亮度,分别得到多个对应的第一出光亮度值、多个对应的标准显示亮度值和多个对应的标准电压值;
统计在不同的所述第一预设亮度时,所述第一出光亮度值、所述标准显示亮度值和对应的所述标准电压值之间的关系,得到映射关系表;当所述外界环境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表增加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和降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为纳米线电致变色薄膜,所述纳米线电致变色薄膜包括多个调光区;
在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小于占空比阈值的步骤中,分别检测所述显示设备中对应所述调光区的每个显示区域的占空比,当所述占空比小于所述占空比阈值时时,增加对应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像素区域的显示亮度,以及降低对应所述调光区的电压。
7.一种显示设备,使用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电致变色器件,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检测组件,采集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脉冲宽度调制调光的占空比;以及
调光组件,分别与所述检测组件、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连接,根据所述检测组件采集的占空比调节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出光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环境感光组件,所述环境感光组件用于检测外界环境光亮度,所述调光组件还与所述环境感光组件连接,同时根据所述检测组件采集的占空比和所述环境感光组件检测到的外界环境光亮度,调节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出光亮度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划分为多个调光区,所述调光区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像素区域一一对应,所述像素区域至少包括一个像素;
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基层、第一电极层、离子存储层、离子传导层、电致变色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层,所述第一基层和所述第二基层由透明绝缘材料构成,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由透明导电材料构成,所述电致变色层由纳米线材料构成;
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纳米线材料块,多个所述纳米线材料块阵列分布在所述第一基层上,并与所述调光区一一对应。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衬底、阴极、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阳极和封装层,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封装层之间。
CN202310340502.8A 2023-03-27 2023-03-27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Pending CN1163640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0502.8A CN116364004A (zh) 2023-03-27 2023-03-27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0502.8A CN116364004A (zh) 2023-03-27 2023-03-27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4004A true CN116364004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19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0502.8A Pending CN116364004A (zh) 2023-03-27 2023-03-27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4004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3108A (ja) * 1991-11-11 1993-07-13 Nippondenso Co Ltd 表示パネルの調光装置
JP2006038967A (ja) * 2004-07-23 2006-02-09 Sony Corp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3680418A (zh) * 2012-09-24 2014-03-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WO2015059922A1 (ja) * 2013-10-23 2015-04-3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表示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US20160306251A1 (en) * 2013-12-26 2016-10-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iving device for electrochromic device, electrochromic apparatus, optical filter, imaging apparatus, lens unit, and window member includ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
CN107424572A (zh) * 2017-06-12 2017-12-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驱动方法、装置及显示器
CN110164372A (zh) * 2019-02-26 2019-08-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WO2020024190A1 (zh) * 2018-08-01 2020-02-0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41272A (zh) * 2018-12-29 2020-06-2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52133A (zh) * 2020-06-05 2020-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11883570A (zh) * 2020-08-05 2020-11-03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US11380250B1 (en) * 2021-04-28 2022-07-05 Shih-Hsien Tseng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self-luminous pixel module and a first non-self-luminous pixel module driven by a pulse width modulation driving circuit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3108A (ja) * 1991-11-11 1993-07-13 Nippondenso Co Ltd 表示パネルの調光装置
JP2006038967A (ja) * 2004-07-23 2006-02-09 Sony Corp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3680418A (zh) * 2012-09-24 2014-03-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WO2015059922A1 (ja) * 2013-10-23 2015-04-3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表示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US20160306251A1 (en) * 2013-12-26 2016-10-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iving device for electrochromic device, electrochromic apparatus, optical filter, imaging apparatus, lens unit, and window member includ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
CN107424572A (zh) * 2017-06-12 2017-12-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驱动方法、装置及显示器
WO2020024190A1 (zh) * 2018-08-01 2020-02-0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41272A (zh) * 2018-12-29 2020-06-2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64372A (zh) * 2019-02-26 2019-08-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1552133A (zh) * 2020-06-05 2020-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11883570A (zh) * 2020-08-05 2020-11-03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US11380250B1 (en) * 2021-04-28 2022-07-05 Shih-Hsien Tseng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self-luminous pixel module and a first non-self-luminous pixel module driven by a pulse width modulation driving circuit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成功;刘卫东;: "动态控制的LED背光源设计", 现代显示, no. 07, 15 July 2008 (2008-07-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5181B2 (en) Backlights with dynamic dimming ranges
JP5485155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777308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he driving method which restricts electric power
US8830158B2 (en) Method of local dimming a light sourc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CN100458507C (zh) 能调节多划分区中各区亮度级的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US8730148B2 (en) Method of driving a light sourc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KR101543277B1 (ko) 광원 구동 방법
US20200279540A1 (en) Methods and storage media for dimming a display screen
KR101836536B1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KR101677182B1 (ko) 백라이트 장치의 디밍 방법
US20100013866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JP5752113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642456B2 (ja) 背景輝度低減型の電子放出装置
US20090295841A1 (en) Method of boosting a local dimming signal, boosting drive circuit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boosting drive circuit
KR20050097933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554234B (zh)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7777697B2 (en) Electron emission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117986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方法
CN108022545B (zh) 显示屏调光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060124486A (ko) 전자방출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CN116364004A (zh)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11176038B (zh) 一种可识别外光的显示面板
KR20140068699A (ko) 전력 소비를 감소시키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방법
CN100526943C (zh) 显示装置
JP200610629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