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57113A -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57113A
CN116357113A CN202310339022.XA CN202310339022A CN116357113A CN 116357113 A CN116357113 A CN 116357113A CN 202310339022 A CN202310339022 A CN 202310339022A CN 116357113 A CN116357113 A CN 116357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supporting frame
fence
protection fenc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390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日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Municip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Construction Servic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Municip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Construction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Municip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Construction Service Center filed Critical Yantai Municip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Construction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103390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571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57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571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32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 E04G21/3204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against falling down
    • E04G21/3223Means supported by building floors or flat roofs, e.g. safety rai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7/00Fencing, e.g. fences, enclosures, corr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7/00Fencing, e.g. fences, enclosures, corrals
    • E04H17/14Fences constructed of rigid elements, e.g. with additional wire fillings or with pos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7/00Fencing, e.g. fences, enclosures, corrals
    • E04H17/14Fences constructed of rigid elements, e.g. with additional wire fillings or with posts
    • E04H17/16Fences constructed of rigid elements, e.g. with additional wire fillings or with posts using prefabricated panel-like elements, e.g. wired fram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两个支撑架和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对支撑框进行提升的提升机构:第一防护围挡,所述第一防护围挡设置在支撑框框口处,第一防护围挡底部设有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用于靠在第一围挡处的材料进行检测,此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安全围挡设置为支撑框、支撑架、第一防护围挡和第二防护围挡组成,从而在对于工厂内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能够配合升降梯的轿厢进行使用,当升降梯轿厢位于一楼处时,则支撑框与第一防护围挡位于二楼井口平台处,同时第二防护围挡位于第一防护围挡顶部,进而提高围挡的安全防护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在对建筑施工时需要对物料进行运行。
目前,现有的对于工厂室内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设置升降梯,便于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由二楼和一楼之间进行运输,同时在升降梯的升降井口处的一侧设置活动围挡,该活动围挡在升降梯轿厢位于一楼处时,活动围挡则位于二楼井口平台处,同时在随着轿厢的上移,则活动围挡上移,偏离升降井口底部,此时轿厢开口处移动至二楼,从而便于上下料使用。
然而现有的在进行实际使用时,一方面防护栏防护性能较差,常常存在施工的材料堆放在活动围挡旁边,从而导致活动围挡与轿厢上移的过程中,靠在围挡处的材料则容易沿着井口向下掉落至升降梯轿厢内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包括两个支撑架和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对支撑框进行提升的提升机构:
第一防护围挡,所述第一防护围挡设置在支撑框框口处,第一防护围挡底部设有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用于靠在第一围挡处的材料进行检测,且在轿厢上移时,使靠在第一防护围挡处的材料脱离其外侧;
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在支撑框背面,且与第一检测机构配合使用;
第二防护围挡,所述支撑框第一防护围挡之间均对应设有开口,且第二防护围挡底部位于开口处,且第一防护围挡与第二防护围挡配合对升降井口处进行防护,所述支撑框上设有用于对第二防护围挡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围挡底部为实心端,且第一防护围挡中部延伸至上部为围栏端,所述实心端远离井口的一侧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凹槽处的检测件;
所述实心端背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板,且连接板呈Z形状,所述支撑框处设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通过两个连接板用于对第一防护围挡进行驱动。
优选的,所述检测件包括安装在凹槽内部的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且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多个所述橡胶垫的一侧相互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板,且检测板滑动连接在凹槽处,通过设有的检测件,从而实现对第一防护围挡底部是否靠有材料进行检测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框底部两侧的两个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处设有横向槽和弧形槽,且弧形槽底部与横向槽中部连通;
所述横向槽处滑动连接有导向轴,且导向轴的一端与相邻的连接板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横向槽内部;
所述支撑框内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对连接轴进行驱动的驱动件,通过设有的驱动机构,从而实现对两个连接板进行同步驱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推动支杆,所述第一推动支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推动支杆,所述第二推动支杆远离第一推动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一端与支撑框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框内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对旋转轴进行驱动的旋转件,通过设有的驱动件,从而实现对第一防护围挡进行驱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旋转件包括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支撑框内部一侧的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齿轮,且第一旋转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旋转齿轮,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固定套接在旋转轴外侧,通过设有的旋转件,从而实现对旋转轴进行驱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框顶部两侧的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处均设有配合移动件,两个所述支撑架外部的两侧均设有与配合移动件进行配合的导向齿条;
所述第二防护围挡的两侧均设有齿轮槽,且配合移动件与齿轮槽连接,所述配合移动件包括贯穿固定板处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步齿轮,且同步齿轮与齿轮槽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且第一传动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导向齿条啮合连接,通过设有的控制机构,从而实现对第二围挡进行控制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框背面的两个呈L形状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位于支撑架外侧,所述移动板内侧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且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触块,且接触块滑动连接在支撑架外侧,通过设有的第二检测机构,从而实现对支撑框整体进行检测的作用。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升降梯轿厢位于一楼处时,第一防护围挡位于支撑框的一侧,且第二防护围挡位于第一防护围挡顶部;
步骤二:当升降梯轿厢沿着二楼处准备上移时,在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均未发生变化时,则表示支撑框、第一防护防护围挡和第二防护围挡外侧均未靠有其余材料,此时,若支撑框在两支撑架处的提升机构运行下进行上移,随着第一防护围挡上移,第二防护围挡在控制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支撑框下移,从而不与二楼墙顶接触;
在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或第二压力传感器数值发生变化时,则对应第一防护围挡或第二防护围挡外侧靠有材料,则此时第一防护围挡在第一检测机构的作用下,对其材料进行推动,使其脱离第一防护围挡与第二防护围挡处后,升降梯轿厢再运行。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将安全围挡设置为支撑框、支撑架、第一防护围挡和第二防护围挡组成,从而在对于工厂内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能够配合升降梯的轿厢进行使用,当升降梯轿厢位于一楼处时,则支撑框与第一防护围挡位于二楼井口平台处,同时第二防护围挡位于第一防护围挡顶部,进而提高围挡的安全防护性能;
2、本发明通过在第一防护围挡处设有的第一检测机构以及在支撑框处设有的第二检测机构,从而能够对围挡外侧是否靠有材料进行检测的作用,并可以通过第一检测机构使材料脱离围挡处,避免升降梯轿厢上移时,出现材料掉落至轿厢处,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
3、本发明通过在支撑框顶部设有的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能够在第一防护围挡上移时,时第二防护围挡能够移动至支撑框内部,进而起到对围挡进行折叠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防护围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防护围挡下移至第一防护围栏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围栏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防护围挡推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限位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推动支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支撑框;21-容纳槽;22-第三压力传感器;23-缓冲弹簧;24-卡接块;3-第一防护围挡;31-实心端;32-围栏端;4-第一检测机构;41-检测件;411-第一压力传感器;412-橡胶垫;413-检测板;42-连接板;43-驱动机构;431-导向轴;432-连接轴;44-限位挡板;441-横向槽;442-弧形槽;5-第二检测机构;51-移动板;52-第二压力传感器;53-接触块;6-第二防护围挡;61-齿轮槽;62-卡接槽;7-控制机构;71-固定板;72-移动件;721-转动杆;722-同步齿轮;723-第一传动齿轮;724-第二传动齿轮;73-导向齿条;8-驱动件;81-第一推动支杆;82-第二推动支杆;83-旋转轴;84-旋转件;841-微型电机;842-第一旋转齿轮;843-第二旋转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2
实施例一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包括两个支撑架1和设置在两个支撑架1之间的支撑框2,支撑架1上设有用于对支撑框2进行提升的提升机构,该提升机构为现有的提升机构,其能够使支撑框2沿着两个支撑架1进行上下移动,为此不做过多赘述。
第一防护围挡3,第一防护围挡3底部为实心端31,第一防护围挡3底部设置为实心端31,且实心端31延伸至支撑框2一侧的底部,其底部与二楼平台接触,从而能够防止细小的碎屑等杂质掉落至升降梯轿厢处,且第一防护围挡3中部延伸至上部为围栏端32,实心端31远离井口的一侧设有凹槽;
第一防护围挡3设置在支撑框2框口处,第一防护围挡3底部设有第一检测机构4,第一检测机构4用于靠在第一围挡处的材料进行检测,且在轿厢上移时,使靠在第一防护围挡3处的材料脱离其外侧;
第二防护围挡6,支撑框2顶部设有开口,且第二防护围挡6底部位于开口处;
第一检测机构4包括设置在凹槽处的检测件41,检测件41包括安装在凹槽内部的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411,且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4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412,多个橡胶垫412的一侧相互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板413,检测板413远离凹槽的一侧面在不受外界压力状态下与支撑框2框口处在同一竖直水平线上,且检测板413滑动连接在凹槽处;
具体实施过程:当出现第一防护围挡3底部靠有材料等,则其对检测板413进行挤压,检测板413则通过橡胶垫412对第一压力传感器411进行挤压,进一步的实现对第一防护围挡3底部是否靠有材料进行检测的作用,同时本发明中,通过设有的检测板413,能够对是否靠在第一防护栏底部的小型材料进行精准的检测。
第二检测机构5,第二检测机构5设置在支撑框2背面,且与第一检测机构4配合使用,第二检测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框2背面的两个呈L形状的移动板51,移动板51位于支撑架1外侧,移动板51内侧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52,且第二压力传感器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触块53,且接触块53滑动连接在支撑架1外侧,且本发明中,在支撑框2背面设置两个移动板51,该两个移动板51能够通过接触块53滑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架1外侧,从而在第一防护围挡3与第二防护围挡6处靠有较大的材料时,能够及时的检测出,则此时,位于一楼的升降梯轿厢无法上移;
实心端31背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板42,且连接板42呈Z形状,支撑框2处设有驱动机构43,且驱动机构43通过两个连接板42用于对第一防护围挡3进行驱动,驱动机构43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框2底部两侧的两个限位挡板44,限位挡板44处设有横向槽441和弧形槽442,且弧形槽442底部与横向槽441中部连通;
横向槽441处滑动连接有导向轴431,且导向轴431的一端与相邻的连接板42固定连接;
两个连接板4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432,且连接轴432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横向槽441内部;
支撑框2内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对连接轴432进行驱动的驱动件8,驱动件8包括一端与连接轴432固定连接的第一推动支杆81,第一推动支杆81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推动支杆82,第二推动支杆82远离第一推动支杆8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83,且旋转轴83的一端与支撑框2内壁转动连接,支撑框2内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对旋转轴83进行驱动的旋转件84,旋转件84包括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支撑框2内部一侧的微型电机841,微型电机84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齿轮842,且第一旋转齿轮842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旋转齿轮843,第二旋转齿轮843固定套接在旋转轴83外侧;
具体实施过程:当第一压力传感器411或第二压力传感器52数值发生变化时,则升降梯轿厢停止上移,此时,微型电机841运行,从而进一步的使第一旋转齿轮842带动第二旋转齿轮843进行转动,当第二旋转齿轮843转动的同时,其通过旋转轴83带动第二推动支杆82进行同步转动,而当第二推动支杆82转动的同时,其通过转轴带动第一推动支杆81进行转动,则第一推动支杆81通过连接轴432推动两个连接板42沿着支撑框2开口处进行移动,即沿着远离井口的方向进行移动;
且两个连接板42在沿着横向槽441进行横向移动的过程中,当连接板42处的导向轴431持续沿着横向槽441前进,同时连接轴432移动至弧形槽442与横向槽441交汇处时,由于在第二推动支杆82与第一推动支杆81的联动下,进一步的使连接轴432移动至弧形槽442处,此时,第一防护围挡3的状态为:沿着支撑框2向外移动至一定距离后,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进一步的使第一防护围挡3或第二防护围挡6处靠着的材料进行推动的作用,使其偏离井口处,随后,微型电机841持续转动,则第一防护围挡3恢复至原位,直到第一压力传感器411与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数值为设定值,则微型电机841停止运行,从而进一步的升降梯轿厢上移,同时支撑框2进行上移。
且第一防护围挡3与第二防护围挡6配合对升降井口处进行防护,支撑框2上设有用于对第二防护围挡6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7,控制机构7包括设置在支撑框2顶部两侧的两个固定板71,两个固定板71处均设有配合移动件72,两个支撑架1外部的两侧均设有与配合移动件72进行配合的导向齿条73;
第二防护围挡6的两侧均设有齿轮槽61,且配合移动件72与齿轮槽61连接,配合移动件72包括贯穿固定板71处的转动杆721,转动杆7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步齿轮722,且同步齿轮722与齿轮槽61啮合连接,转动杆72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723,且第一传动齿轮723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724,第二传动齿轮72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板71的一侧,第二传动齿轮724与导向齿条73啮合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当支撑框2沿着两个支撑架1之间进行上移时,升降梯轿厢同步上移,则两个第二传动齿轮724分别与相邻的导向齿条73啮合并进行转动,而当第二传动齿轮724转动的同时,则驱动第一传动齿轮723沿着反向转动,从而当第一传动齿轮723转动的同时,其通过转动杆721带动同步齿轮722转动,从而两个同步齿轮722同步转动,通过齿轮槽61驱动第二防护围挡6沿着支撑框2内部下移,从而直到支撑框2移动至二楼顶部时,则第二防护围挡6顶部移动至开口处,实现对第二防护围挡6进行收纳的作用。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升降梯轿厢位于一楼处时,第一防护围挡3位于支撑框2的一侧,且第二防护围挡6位于第一防护围挡3顶部;
步骤二:当升降梯轿厢沿着二楼处准备上移时,在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411与第二压力传感器52检测到的数值均未发生变化时,则表示支撑框2、第一防护防护围挡和第二防护围挡6外侧均未靠有其余材料,此时,若支撑框2在两支撑架1处的提升机构运行下进行上移,随着第一防护围挡3上移,第二防护围挡6在控制机构7的驱动下,相对支撑框2下移,从而不与二楼墙顶接触;
在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411或第二压力传感器52数值发生变化时,则对应第一防护围挡3或第二防护围挡6外侧靠有材料,则此时第一防护围挡3在第一检测机构4的作用下,对其材料进行推动,使其脱离第一防护围挡3与第二防护围挡6处后,升降梯轿厢再运行。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包括两个支撑架1和设置在两个支撑架1之间的支撑框2,支撑框2可拆卸安装在升降梯轿厢顶部(图中未画出),且支撑框2两侧与支撑架1滑动连接,其余与实施例一均相同。
作为该种方式,则无需设置提升机构,其支撑框2能够随着升降梯轿厢的上移而进行上移,同时随着升降梯轿厢的下移而实现对二楼平台井口处进行防护,从而有效的节省材料。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支撑框2开口处设有容纳槽21,容纳槽21内部安装有第三压力传感器22,且第三压力传感器22上安装有缓冲弹簧23,缓冲弹簧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24,第二防护围挡6的一侧设有与卡接块24进行卡接的卡接槽62;
从而在第二防护围挡6沿着支撑框2进行开口处进行上移或下移时,直到卡接块24的弧形端处卡接在第二防护围挡6对应的卡接槽62处,从而实现对第二防护围挡6与第一防护围挡3的移动位置进行精准检测的作用,从而能够间接控制提升机构的运行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包括两个支撑架(1)和设置在两个支撑架(1)之间的支撑框(2),所述支撑架(1)上设有用于对支撑框(2)进行提升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防护围挡(3),所述第一防护围挡(3)设置在支撑框(2)框口处,第一防护围挡(3)底部设有第一检测机构(4),所述第一检测机构(4)用于靠在第一围挡处的材料进行检测,且在轿厢上移时,使靠在第一防护围挡(3)处的材料脱离其外侧;
第二检测机构(5),所述第二检测机构(5)设置在支撑框(2)背面,且与第一检测机构(4)配合使用;
第二防护围挡(6),所述支撑框(2)与第一防护围挡(3)之间均对应设有开口,且第二防护围挡(6)底部位于开口处,且第一防护围挡(3)与第二防护围挡(6)配合对升降井口处进行防护,所述支撑框(2)上设有用于对第二防护围挡(6)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围挡(3)底部为实心端(31),且第一防护围挡(3)中部延伸至上部为围栏端(32),所述实心端(31)远离井口的一侧设有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4)包括设置在凹槽处的检测件(41);
所述实心端(31)背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板(42),且连接板(42)呈Z形状,所述支撑框(2)处设有驱动机构(43),且驱动机构(43)通过两个连接板(42)用于对第一防护围挡(3)进行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41)包括安装在凹槽内部的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411),且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4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412),多个所述橡胶垫(412)的一侧相互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板(413),且检测板(413)滑动连接在凹槽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3)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框(2)底部两侧的两个限位挡板(44),所述限位挡板(44)处设有横向槽(441)和弧形槽(442),且弧形槽(442)底部与横向槽(441)中部连通;
所述横向槽(441)处滑动连接有导向轴(431),且导向轴(431)的一端与相邻的连接板(42)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连接板(4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432),且连接轴(432)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横向槽(441)内部;
所述支撑框(2)内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对连接轴(432)进行驱动的驱动件(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8)包括一端与连接轴(432)固定连接的第一推动支杆(81),所述第一推动支杆(81)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推动支杆(82),所述第二推动支杆(82)远离第一推动支杆(8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83),且旋转轴(83)的一端与支撑框(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框(2)内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对旋转轴(83)进行驱动的旋转件(8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84)包括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支撑框(2)内部一侧的微型电机(841),所述微型电机(84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齿轮(842),且第一旋转齿轮(842)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旋转齿轮(843),所述第二旋转齿轮(843)固定套接在旋转轴(83)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7)包括设置在支撑框(2)顶部两侧的两个固定板(71),两个所述固定板(71)处均设有配合移动件(72),两个所述支撑架(1)外部的两侧均设有与配合移动件(72)进行配合的导向齿条(73);
所述第二防护围挡(6)的两侧均设有齿轮槽(61),且配合移动件(72)与齿轮槽(61)连接,所述配合移动件(72)包括贯穿固定板(71)处的转动杆(721),所述转动杆(7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步齿轮(722),且同步齿轮(722)与齿轮槽(61)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72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723),且第一传动齿轮(723)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724),所述第二传动齿轮(72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板(71)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齿轮(724)与导向齿条(73)啮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框(2)背面的两个呈L形状的移动板(51),所述移动板(51)位于支撑架(1)外侧,所述移动板(51)内侧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52),且第二压力传感器(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触块(53),且接触块(53)滑动连接在支撑架(1)外侧。
10.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升降梯轿厢位于一楼处时,第一防护围挡(3)位于支撑框(2)的一侧,且第二防护围挡(6)位于第一防护围挡(3)顶部;
步骤二:当升降梯轿厢沿着二楼处准备上移时,在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411)与第二压力传感器(52)检测到的数值均未发生变化时,则表示支撑框(2)、第一防护防护围挡和第二防护围挡(6)外侧均未靠有其余材料,此时,若支撑框(2)在两支撑架(1)处的提升机构运行下进行上移,随着第一防护围挡(3)上移,第二防护围挡(6)在控制机构(7)的驱动下,相对支撑框(2)下移,从而不与二楼墙顶接触;
在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411)或第二压力传感器(52)数值发生变化时,则对应第一防护围挡(3)或第二防护围挡(6)外侧靠有材料,则此时第一防护围挡(3)在第一检测机构(4)的作用下,对其材料进行推动,使其脱离第一防护围挡(3)与第二防护围挡(6)处后,升降梯轿厢再运行。
CN202310339022.XA 2023-04-01 2023-04-01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63571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39022.XA CN116357113A (zh) 2023-04-01 2023-04-01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39022.XA CN116357113A (zh) 2023-04-01 2023-04-01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57113A true CN116357113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06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39022.XA Pending CN116357113A (zh) 2023-04-01 2023-04-01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571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49698A (zh) * 2023-12-21 2024-01-26 山东佳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挡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49698A (zh) * 2023-12-21 2024-01-26 山东佳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挡结构
CN117449698B (zh) * 2023-12-21 2024-02-23 山东佳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挡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57113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及其使用方法
CN104153624B (zh) 一种门架式下台板前移旋转横移停车设备
CN212768555U (zh) 一种瓷砖装卸系统
CN110063849B (zh) 一种辅助老人自动爬楼机器人
CN107642268B (zh) 一种立体车库及其工作方法
CN115924504A (zh) 一种进料推板机构
CN111873093B (zh) 一种铺帘工装结构及操作方法
CN205526711U (zh) 一种全自动型钢码垛机
CN111606246A (zh) 用于卷型膜材搬运的多功能智能龙门架
CN115091604A (zh) 一种移动式翻转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06966390U (zh) 一种防火门自动辊生产线
CN212387691U (zh)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检修用的升降机装置
CN205590001U (zh) 全自动型钢码垛机的编组定位机构
CN210029258U (zh) 石膏板材翻转堆垛设备
CN212445129U (zh) 一种可调式的机电安装装置
CN108843091B (zh) 一种轨道式停车装置
CN109610970B (zh) 一种pc生产线立体库库门自动开启装置
CN218138835U (zh) 一种移动式翻转机及翻转机组
CN108979265B (zh) 一种多自由度智能停车系统
CN215558255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电梯坠落防护装置
CN106193718A (zh) 一种立体车库堆垛机及堆垛方法
CN210451055U (zh) 特种集装箱地板钻孔机
CN111847333A (zh)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检修用的升降机装置
CN218949650U (zh) 十字封箱转换一体机
CN111070778A (zh) 一种具有切割和折叠功能的包装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