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53533A - 车辆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辆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53533A
CN116353533A CN202310187592.1A CN202310187592A CN116353533A CN 116353533 A CN116353533 A CN 116353533A CN 202310187592 A CN202310187592 A CN 202310187592A CN 116353533 A CN116353533 A CN 116353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reset
state
living body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875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875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535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53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535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5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passengers, passenger seats or child seats, and the related safety parameters therefor, e.g. speed or timing of airbag inflation in relation to occupant position or seat belt use
    • B60R21/01512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7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by detection of the vehicle occupants' presence; by detection of conditions relating to the body of occupants, e.g. using radiant heat de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8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 B60J1/12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1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 B60R16/0232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for measuring vehicle parameters and indicating critical, abnormal or dangerous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5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passengers, passenger seats or child seats, and the related safety parameters therefor, e.g. speed or timing of airbag inflation in relation to occupant position or seat belt use
    • B60R21/01512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 B60R21/0153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field detection presenc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包括: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生命体的类别;根据检测的结果及车辆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开启状态,控制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本申请的车辆控制方法,可在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第一预设状态下检测车辆座舱内生命体存在状况,并区分生命体的种类。并根据检测结果在该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处于开启状态时,控制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本申请的车辆控制方法,可为不同类别的生命体提供与之生活习惯相适应的环境,提升车内生命体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车辆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用车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包括驻车状态下车内生命体的舒适度需求。然而目前,相关技术中针对驻车状态场景的功能较少,如何提升驻车状态下车内生命体的舒适度和长时间高低温环境停车后用车时的舒适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的车辆控制方法,车辆提供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多个功能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所述生命体的类别,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状态;
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及车辆在所述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开启状态,控制所述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
如此,本申请可在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第一预设状态下检测车辆座舱内生命体存在状况,并区分生命体的种类。并根据检测结果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处于开启状态时,控制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本申请的车辆控制方法,可为不同类别的生命体提供与之生活习惯相适应的环境,提升车内生命体在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第一预设状态下的舒适度。
所述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所述生命体的类别,包括:
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在预定时间内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生命体的类别。
如此,可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后的一段时间内,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并判断生命体的类别,以便对不同生命体采取与其相适应的不同的车内环境设置。
所述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所述生命体的类别,包括:
根据车辆座舱内的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和/或二氧化碳传感器的监测数据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所述生命体的类别。
如此,可根据车辆座舱内生命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判断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存在的生命体的种类,以便对不同生命体采取与其相适应的不同的车内环境设置。
所述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及车辆在所述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开启状态,控制所述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且车辆未开启与所述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控制所述车辆进行告警提示、开启与所述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和/或向与所述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提示信息。
如此,当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但车辆未开启与生命体类别相对应的功能模式情况下,可控制车辆进行告警提示,开启与生命体相对应的功能模式,以及向电子设备发送信息,以便用户了解车辆座舱内生命体的状态并及时展开救援。
所述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及车辆在所述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开启状态,控制所述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且车辆开启与所述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控制所述车辆向与所述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提示信息。
如此,当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且车辆未开启与生命体类别相对应的功能模式情况下,可控车辆向电子设备发送信息,以便用户了解车辆座舱内生命体的状态并采取相关措施。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开启与第一类别生命体对应的第一功能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座舱内的摄像头开启,以持续获取所述第一类别生命体的影像数据;
控制所述车辆座舱内的显示设备显示预定提示信息;
控制所述车辆的空调系统以记忆的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前的状态参数运行;
在所述车辆配置座舱外显示设备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座舱外显示设备同步显示所述预定提示信息;和/或
在所述车辆配置预定零部件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与所述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对于所述预定零部件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预定零部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如此,可开启与车辆座舱内生命体对应的功能模式,获取生命体的影像数据并将车内情况展示在车辆座舱内的显示设备和座舱外显示设备中,以便路人了解车内环境情况。对电子设备发送的预定零部件的控制指令的响应,以及控制预定零部件执行控制指令,以便生命体顺利进出车辆。
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查车辆的剩余电量,在每消耗预定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发出剩余电量提示和/或向与所述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出剩余电量提示。
如此,可检查车辆剩余电量,并在每消耗一定电量的情况下,控制车辆向与其连接的电子设备发出剩余电量提示,以便用户提前应对车辆的电量消耗。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开启与第二类别生命体对应的第二功能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的空调系统和车载系统保持开启状态。
如此,可在车辆处于第一状态下且车内存在乘员时,控制车辆内部空调系统和车载系统保持开启状,为车内乘员提供合适的车内环境。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车辆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或在车辆由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关闭所述功能模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状态包括触发上电事件的状态。
如此,可在低电量或车辆再次触发上电事件切换至启动状态时,控制车辆关闭功能模式,以保证车内电量能够实现车辆再次上电后的正常使用。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车辆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关闭所述功能模式;
控制所述车辆的车窗打开预设开度并通过预设零部件展示电量信息,以开启预设模式;
在开启所述预设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与所述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预设指令,控制所述车辆执行所述预设指令。
如此,可在低电量或车辆再次触发上电事件并启动时,控制车辆关闭功能模式并向车内外展示电量信息,以便路人了解车内环境情况。对电子设备发送的预定零部件的控制指令的响应,以及控制预定零部件执行控制指令,提升了车辆座舱内舒适度控制的智能化程度。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下接收到的第一空调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车辆的空调系统以记忆的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前的状态参数运行。
如此,可响应接收到的空调指令,控制车辆以记忆的第一预设状态前的参数运行空调,以调整车内环境达到舒适状态,提升长时间高低温环境停车后用户用车时的舒适度。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下接收到的第二空调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车辆的空调系统在预定时长内根据预设温度参数运行,以保持所述车辆座舱内的温度。
如此,可响应接收到的空调指令,控制车辆以记忆的第一预设状态前的参数运行空调,以保持车辆座舱内的温度,避免极端高温对车辆零部件造成损坏。
本申请的车辆控制装置,所述车辆提供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多个功能模式,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所述生命体的类别,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及车辆在所述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开启状态,控制所述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
本申请的车辆,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车辆控制方法。
本申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车辆控制的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车辆控制方法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车辆控制方法的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车辆控制方法的交互界面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车辆控制方法的交互界面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车辆控制方法的交互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申请的车辆控制方法,车辆提供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多个功能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001: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生命体的类别;
002:根据检测的结果及车辆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开启状态,控制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
请参阅图2,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装置100。本申请的车辆提供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多个功能模式,车辆控制方法可以由本申请的车辆控制装置100实现。具体地,车辆控制装置100包括检测模块101、控制模块102。其中,检测模块101用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生命体的类别。控制模块102根据检测的结果及车辆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开启状态,控制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本申请的车辆控制方法可以由本申请的车辆实现。具体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生命体的类别,以及根据检测的结果及车辆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开启状态,控制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
本申请提出的车辆控制方法,当车辆处在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第一预设状态时,可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并对检测到的生命体按监测数据等展现的生命特点进行分类。完成对车辆座舱内生命体进行分类后,可根据检测结果,对于开启第一预设状态下功能模式的车辆进行控制,车辆即执行相应的动作。控制车辆在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第一预设状态下为向车辆座舱内不同种类的生命体提供合适的环境,在最大程度上为第一预设状态下车内生命体提供舒适环境,减少车内生命体在车辆处在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状态下的不适感,提升生命体车内体验的舒适度。
具体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状态。当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车辆通常挂P档,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此时可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并进一步确认生命体类别,车辆座舱内的生命体包括宠物和人。考虑到宠物与人对车辆座舱环境的需求不同,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分别设置宠物与人不同的模式,以便为不同类别的生命体提供与之生活习惯相适应的环境。
进一步地,在检测车辆座舱内的生命体并对生命体类别区分完成后,可在车辆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处于开启状态时,控制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为不同类别的生命体提供与之生活习惯相适应的环境,提升车内生命体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舒适度。
综上,本申请可在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第一预设状态下检测车辆座舱内生命体存在状况,并区分生命体的种类。并根据检测结果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处于开启状态时,控制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本申请的车辆控制方法,可为不同类别的生命体提供与之生活习惯相适应的环境,提升车内生命体在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第一预设状态下的舒适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01包括:
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在预定时间内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生命体的类别。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模块101用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在预定时间内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生命体的类别。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用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在预定时间内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生命体的类别。
具体地,在车辆进入第一预设状态后的一段时间可作为预定时间。为了避免车辆座舱内封闭环境对其中可能存在的生命体造成伤害,预定时间不宜过长,通常设置在30秒左右较为适宜。在一个示例中,设置预设时间为30秒,则从车辆进入第一预设状态,即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状态的时刻起,此后的30秒内需对车辆内的生命体进行检测,判断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并判断车辆座舱内生命体的种类。在其他示例中,预设时长还可以设置为45s、1min等。可以理解地,若在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后较长的时间后,例如30分钟后才开始进行检测,则可能导致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下,密闭车辆座舱内的生命体已形成不可逆的伤害。
另外,对于生命体的检测,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下,自动执行对车辆座舱内生命体的检测。且检测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确保检测的准确,以便及时为不同生命体提供所需车内环境。可以理解地,当在车辆座舱内未检测到生命体时,不触发车辆任何功能模式,继续进行生命体检测。
如此,可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后的一段时间内,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并判断生命体的类别,以便对不同生命体采取与其相适应的不同的车内环境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01包括:
根据车辆座舱内的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和/或二氧化碳传感器的监测数据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生命体的类别。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模块101用于根据车辆座舱内的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和/或二氧化碳传感器的监测数据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生命体的类别。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用于根据车辆座舱内的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和/或二氧化碳传感器的监测数据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生命体的类别。
具体地,车辆座舱内存在判断是否存在生命体及生命体的种类的生命监测装置,生命监测装置包括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红外传感器,以及可监测二氧化碳的传感器等具有生命监测能力的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检测装置的数量在此不作限定。
对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及生命体类别的判断,即根据上述座舱内的毫米波雷达可确定生命体在车辆座舱内的具体位置。根据车辆座舱内的摄像头可识别车内生命体的形态和动作,并可结合红外传感器或二氧化碳的传感器检测到的生命体体温,最终确定生命体的类别。
如此,可根据车辆座舱内生命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判断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存在的生命体的种类,以便对不同生命体采取与其相适应的不同的车内环境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02包括:
若检测到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且车辆未开启与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控制车辆进行告警提示、开启与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和/或向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提示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02用于若检测到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且车辆未开启与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控制车辆进行告警提示、开启与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和/或向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提示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用于若检测到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且车辆未开启与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控制车辆进行告警提示、开启与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和/或向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提示信息。
具体地,可开启与检测到的生命体相适应的对应功能模式。若车内生命监测装置检测到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但车辆未开启与检测到的生命体类别相对应的功能模式,则可能造成车辆座舱内生命体在一段时间过后对车内密闭环境感到不适,严重时可能导致车辆座舱内生命体因空气或水分不足危及正常身体机能。此时可控制车辆鸣笛,或控制车辆发出双闪警报。
进一步地,可通过通信连接向与车辆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提示信息。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装有与车辆控制相关应用的手机等。第一提示信息为紧急救援相关的警示信息,例如语音提醒,或手机应用弹窗信息等,以便用户对车内生命体展开及时救援,并应急启动如乘员或宠物等生命体相关的功能模式。其中,第一提示信息的具体传播形式在此不作限定。
此外,基于实际情况需求,可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启用远程解锁车门、远程打开窗户等功能,并会在位于车辆B柱上的车外显示屏以突出方式提示“车门已被远程解锁”等状态,以便路人了解车辆情况,并给予车内生命体及时救援。
如此,当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但车辆未开启与生命体类别相对应的功能模式情况下,可控制车辆进行告警提示,开启与生命体相对应的功能模式,以及向电子设备发送信息,以便用户了解车辆座舱内生命体的状态并及时展开救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02包括:
若检测到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且车辆开启与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控制车辆向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提示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02用于若检测到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且车辆开启与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控制车辆向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提示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用于若检测到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且车辆开启与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控制车辆向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提示信息。
具体地,本申请的车辆在一般情况下可开启与检测到的生命体相适应的对应功能模式。若车内生命监测装置检测到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且车辆开启与检测到的生命体类别相对应的功能模式。进一步地,可通过通信连接向与车辆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提示信息。电子设备可以是装有与车辆控制相关应用的手机等。如图3所示,用户手机中装有车辆控制相关应用,与后台服务平台、车辆远程信息处理器(T-box)通过移动网络形成通路,实现对各车辆零部件的控制与信息交互。第二提示信息为一般提醒信息,仅对车内生命体存在状态进行描述,提醒内容的紧急程度较上述第一提示信息更小。
在一个示例中,与检测到的生命体类别相对应的功能模式可为“守候模式”。在“守候模式”下,车辆座舱内存在乘员时,可控制车辆发出第二提示信息“车内有乘员逗留,请留意”。当车辆座舱内留有宠物时,可控制车辆发出第二提示信息“车内留有乘宠物,请留意”。特别地,车辆发送第二提示信息的过程为车载系统内置,并默认开启,且不可手动更改设置或关闭。
如此,当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且车辆未开启与生命体类别相对应的功能模式情况下,可控车辆向电子设备发送信息,以便用户了解车辆座舱内生命体的状态并采取相关措施。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003:在开启与第一类别生命体对应的第一功能模式的情况下,控制车辆座舱内的摄像头开启,以持续获取第一类别生命体的影像数据;
004:控制车辆座舱内的显示设备显示预定提示信息;
005: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以记忆的第一预设状态前的状态参数运行;
006:在车辆配置座舱外显示设备的情况下,控制座舱外显示设备同步显示预定提示信息;和/或
007:在车辆配置预定零部件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对于预定零部件的控制指令,控制预定零部件执行控制指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02用于在开启与第一类别生命体对应的第一功能模式的情况下,控制车辆座舱内的摄像头开启,以持续获取第一类别生命体的影像数据,以及控制车辆座舱内的显示设备显示预定提示信息,以及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以记忆的第一预设状态前的状态参数运行,以及在车辆配置座舱外显示设备的情况下,控制座舱外显示设备同步显示预定提示信息,和/或在车辆配置预定零部件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对于预定零部件的控制指令,控制预定零部件执行控制指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用于在开启与第一类别生命体对应的第一功能模式的情况下,控制车辆座舱内的摄像头开启,以持续获取第一类别生命体的影像数据,以及控制车辆座舱内的显示设备显示预定提示信息,以及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以记忆的第一预设状态前的状态参数运行,以及在车辆配置座舱外显示设备的情况下,控制座舱外显示设备同步显示预定提示信息,和/或在车辆配置预定零部件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对于预定零部件的控制指令,控制预定零部件执行控制指令。
具体地,第一类别生命体可对应的第一功能模式,其中,第一类生命体指宠物,所对应的适应车辆座舱内宠物活动的第一功能模式可命名为“宠物”模式。当生命检测装置检测到车辆座舱内的存在宠物,触发车辆座舱内开启“宠物”模式的情况下,可控制车辆座舱内的摄像头开启,持续对车内情况进行录像,以获取车辆座舱内第一类别生命体,即“宠物”的影像数据。其中,获取到的影像数据可通过与车辆通信连接的手机等电子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查看。
车辆座舱内的显示设备可包括中控显示屏,中控显示屏可在“宠物”模式下显示预定提示信息,可供路人了解车内环境情况。车辆可对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前的状态参数进行记忆并存储。当车辆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即变为第一预设状态后,可控制车辆空调系统以上述记忆的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前的状态参数运行。当车辆配置座舱外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如位于车辆B柱上的车外显示屏,可设控制座舱外线设备同步显示座舱内中控显示屏显示的预定提示信息。
当车辆配置了如上述示例中的空调等预定零部件时,可响应于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针对预定零部件的控制指令,以控制预定零部件执行该控制指令。电子设备可以是装有与车辆控制相关应用的手机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宠物”模式开启后,控制车辆座舱内的车载系统中控显示屏显示预定提示信息,如“司机马上回来,谢谢您的关心。现在车内环境状态:20℃;自动空调已开”,并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以记忆的第一预设状态前的状态参数运行。同时,在车辆的B柱上的车外显示屏同步显示上述预定提示信息,路人即可通过车外显示屏上的提示信息对车内环境状况有所了解。
在上述示例中,当车辆配置有预设零部件,如电动门等,可对接收到的手机等电子设备发出的对于电动门的控制指令。例如,可控制车门或后备箱的开关,必要时可调整座椅角度及位置,帮助宠物能够顺利进出车辆。
进一步地,基于实际情况需求,可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启用远程解锁车门、远程打开后备箱,或远程调整座椅等功能,并会在位于车辆B柱上的车外显示屏以突出方式提示“车门/车后备箱已被远程解锁”等状态,以便路人了解车辆情况,并给予车内宠物及时救援。
如此,可开启与车辆座舱内生命体对应的功能模式,获取生命体的影像数据并将车内情况展示在车辆座舱内的显示设备和座舱外显示设备中,以便路人了解车内环境情况。对电子设备发送的预定零部件的控制指令的响应,以及控制预定零部件执行控制指令,以便生命体顺利进出车辆。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008:检查车辆的剩余电量,在每消耗预定电量的情况下,控制车辆发出剩余电量提示和/或向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出剩余电量提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02用于检查车辆的剩余电量,在每消耗预定电量的情况下,控制车辆发出剩余电量提示和/或向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出剩余电量提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用于检查车辆的剩余电量,在每消耗预定电量的情况下,控制车辆发出剩余电量提示和/或向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出剩余电量提示。
具体地,在车辆以第一功能模式工作时,即开启“宠物”模式工作的情况下,需检查车辆剩余电量。为了保证车内电量能够维持车辆再次启动,并对车辆座舱内的状态进行调整,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每消耗预定电量,即可控制车辆向与之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出剩余电量提醒,以便用户提前应对车辆的电量消耗。
在一个示例中,设置每消耗电量的10%时,控制车辆根据剩余电量情况向与车辆通信连接的手机等电子设备发出剩余电量提示,以便用户应对车辆的电量消耗。
如此,可检查车辆剩余电量,并在每消耗一定电量的情况下,控制车辆向与其连接的电子设备发出剩余电量提示,以便用户提前应对车辆的电量消耗。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009:在开启与第二类别生命体对应的第二功能模式的情况下,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和车载系统保持开启状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02用于在开启与第二类别生命体对应的第二功能模式的情况下,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和车载系统保持开启状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用于在开启与第二类别生命体对应的第二功能模式的情况下,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和车载系统保持开启状态。
具体地,第二类别生命体可对应的第二功能模式,其中,第二类生命体指人,所对应的适应车辆座舱内乘员活动的第二功能模式可命名为“乘员”模式。
特别地,第二类生命体按年龄可大致分为孩童和成人两个类别。由于在多数情况下,成人不会被遗留车内,故第二类生命体主要指孩童。
当生命检测装置检测到车辆座舱内的存在孩童,触发车辆座舱内开启“乘员”模式的情况下,当车辆处在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第一预设状态下时,可为车内乘员提供空调和娱乐系统用电,即需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和车载系统保持开启状态。
在一个示例中,“乘员”模式开启后,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和车载系统保持开启状态。此时,可在车辆座舱内的车载系统中控显示屏,或位于车辆B柱上的车外显示屏等,显示预定提示信息,如“车辆系统已联系车主。如有需要,请拨打车主电话:(如138-xxxx-xxxx)。现在车内环境状态:20℃;自动空调已开”,告知车主和路人车内状态,便于路人主动联系车主以告知车辆状况,避免路人因对车辆进行不当处理,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如此,可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下且车内存在乘员时,控制车辆内部空调系统和车载系统保持开启状,为车内乘员提供合适的车内环境。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010:在车辆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或在车辆由第一预设状态切换至第二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车辆关闭功能模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02用于在车辆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或在车辆由第一预设状态切换至第二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车辆关闭功能模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用于在车辆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或在车辆由第一预设状态切换至第二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车辆关闭功能模式。
具体地,当车辆剩余电量低于预设能量阈值,或在车辆由第一预设状态切换至第二预设状态时,可控制车辆关闭正在运行的功能模式。其中,预设电量阈值通常以电量百分数表示,例如,可取预设电量阈值为20%。第一预设状态为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状态,第二预设状态为触发上电事件的状态,即启动状态。
特别地,开启第一功能模式,即“宠物”模式,或开启第二功能模式,即“乘员”模式时,需要每次在用户界面所在的中控显示屏等屏幕装置上手动点击功能开关打开。在一个示例中,当车辆处在第一预设状态下并且正在运行上述两种功能模式时,若整车再次上电切换至启动状态,或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20%时,可自动关闭功能模式,以保证车内电量能够实现车辆再次上电后的正常使用。
如此,可在低电量或车辆再次触发上电事件切换至启动状态时,控制车辆关闭功能模式,以保证车内电量能够实现车辆再次上电后的正常使用。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011:在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车辆关闭功能模式;
012:控制车辆的车窗打开预设开度并通过预设零部件展示电量信息,以开启预设模式;
013:在开启预设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预设指令,控制车辆执行预设指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02用于在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车辆关闭功能模式,以及控制车辆的车窗打开预设开度并通过预设零部件展示电量信息,以开启预设模式,以及在开启预设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预设指令,控制车辆执行预设指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用于在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车辆关闭功能模式,以及控制车辆的车窗打开预设开度并通过预设零部件展示电量信息,以开启预设模式,以及在开启预设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预设指令,控制车辆执行预设指令。
具体地,当车辆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将控制车辆关闭第一预设状态下运行的功能模式。可控制车辆的车窗打开至一定预设开度,并通过预设零部件展示电量信息,开启预设模式。其中预设零部件可以是车载系统中控显示屏或B柱上的车外显示屏等显示设备,如图3所示,可实现对车内及车外用户实现电量的告知,增强车载系统与用户间的交互。开启预设模式则可应对车辆电量不足对车辆座舱内生命体的带来的风险。
当车辆开启预设模式的情况下,可响应于与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针对预定零部件的控制指令,以控制预定零部件执行控制指令。电子设备可以是装有与车辆控制相关应用的手机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预设车辆电量的能量阈值为20%。当车辆剩余电量低于20%时,控制车辆关闭当前运行的功能模式,并通过车载系统的中控显示屏或B柱上的车外显示屏等显示设备等展示电量信息。随后,车辆自动开启预设的“车窗透气模式”,所有车窗打开预设开度,如车窗下降30%等,实现车内外换气。
进一步地,可对接收到的手机等电子设备发出的对于车门或车窗的控制指令。例如,可通过手机应用远程解锁车门,或控制车窗下降及上升的高度等,提升了车辆座舱内舒适度控制的智能化程度。
如此,可在低电量或车辆再次触发上电事件并启动时,控制车辆关闭功能模式并向车内外展示电量信息,以便路人了解车内环境情况。对电子设备发送的预定零部件的控制指令的响应,以及控制预定零部件执行控制指令,提升了车辆座舱内舒适度控制的智能化程度。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014:响应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下接收到的第一空调控制指令,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以记忆的第一预设状态前的状态参数运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02用于响应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下接收到的第一空调控制指令,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以记忆的第一预设状态前的状态参数运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用于响应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下接收到的第一空调控制指令,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以记忆的第一预设状态前的状态参数运行。
具体地,第一空调控制指令为“预开空调”指令,可实现在出行前的某时间点或某个时间段内,提前开启空调并完成远程控制连接,以调节适宜的车内环境。在某些示例中,车辆可对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前的状态参数进行记忆并存储。当车辆处在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第一预设状态并接收到“预开空调”指令后,对该指令进行响应,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以上述记忆的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前的状态参数运行,实现对车辆内的提前制热或制冷。车辆空调系统的状态参数可包括通风状态参数和温度状态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当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时,可响应接收到的“预开空调”指令。控制车辆在用户用车前预先打开空调,车辆的空调系统以记忆的第一预设状态前的通风状态参数和温度状态参数运行,调整车内的通风状态和温度以达到舒适状态,提升用户进入车辆座舱时的舒适度。
如此,可响应接收到的空调指令,控制车辆以记忆的第一预设状态前的参数运行空调,以调整车内环境达到舒适状态,提升长时间高低温环境停车后用户用车时的舒适度。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015:响应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下接收到的第二空调控制指令,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在预定时长内根据预设温度参数运行,以保持车辆座舱内的温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02用于响应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下接收到的第二空调控制指令,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在预定时长内根据预设温度参数运行,以保持车辆座舱内的温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用于响应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下接收到的第二空调控制指令,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在预定时长内根据预设温度参数运行,以保持车辆座舱内的温度。
具体地,第二空调控制指令为“停车温控”指令,可实现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时,通过车载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使车内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当车辆处在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第一预设状态,可对“停车温控”指令进行响应,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在预定时长内根据预设温度参数运行。车辆空调系统即可根据车内温度变化动态调节通风状态,使车内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在一个示例中,当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时,可响应接收到的“停车温控”指令。控制车辆在锁车离开后的预定时长24小时内,车辆的空调系统以预设温度参数运行,动态调节车内的通风状态,最终保持车辆座舱内的温度为40摄氏度以下,避免极端高温对车辆零部件造成损坏。
特别地,“停车温控”指令下车辆座舱保持温度在40摄氏度以下,该温度不能保护车辆座舱内的人或动物免于热伤或死亡,故不支持在“停车温控”指令下把孩童或宠物独自留在车辆座舱内。
如此,可响应接收到的空调指令,控制车辆以记忆的第一预设状态前的参数运行空调,以保持车辆座舱内的温度,避免极端高温对车辆零部件造成损坏。
此外,还可设置“关闭”按钮用于将“预开空调”指令或“停车温控”指令的设置状态关闭。在一个示例中,具体界面交互设计以“预开空调”及“守候模式”三种使用情形说明,如图11、图12及图13所示:图11显示“乘员”模式下,“预开空调”开启时的交互界面状态;图12显示“宠物”模式下,“预开空调”开启时的交互界面状态;图13显示守候模式关闭的情况下,“预开空调”开启时的交互界面状态。
上述“预开空调”指令与“停车温控”指令针对车辆的不同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场景,不可同时开启。为维持场景正常运行,指令启用时车辆的剩余电量须高于20%。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车辆控制的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上述”、“具体地”、“进一步地”、“特别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预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提供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多个功能模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所述生命体的类别,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状态;
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及车辆在所述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开启状态,控制所述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所述生命体的类别,包括:
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在预定时间内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生命体的类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所述生命体的类别,包括:
根据车辆座舱内的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和/或二氧化碳传感器的监测数据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所述生命体的类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及车辆在所述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开启状态,控制所述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且车辆未开启与所述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控制所述车辆进行告警提示、开启与所述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和/或向与所述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提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及车辆在所述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开启状态,控制所述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车辆座舱内存在生命体,且车辆开启与所述生命体的类别对应的功能模式,控制所述车辆向与所述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提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开启与第一类别生命体对应的第一功能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座舱内的摄像头开启,以持续获取所述第一类别生命体的影像数据;
控制所述车辆座舱内的显示设备显示预定提示信息;
控制所述车辆的空调系统以记忆的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前的状态参数运行;
在所述车辆配置座舱外显示设备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座舱外显示设备同步显示所述预定提示信息;和/或
在所述车辆配置预定零部件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与所述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对于所述预定零部件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预定零部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查车辆的剩余电量,在每消耗预定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发出剩余电量提示和/或向与所述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出剩余电量提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开启与第二类别生命体对应的第二功能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的空调系统和车载系统保持开启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车辆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或在车辆由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切换至第二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关闭所述功能模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状态包括触发上电事件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车辆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关闭所述功能模式;
控制所述车辆的车窗打开预设开度并通过预设零部件展示电量信息,以开启预设模式;
在开启所述预设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与所述车辆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预设指令,控制所述车辆执行所述预设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下接收到的第一空调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车辆的空调系统以记忆的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前的状态参数运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下接收到的第二空调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车辆的空调系统在预定时长内根据预设温度参数运行,以保持所述车辆座舱内的温度。
13.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提供在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多个功能模式,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车辆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座舱内是否存在生命体以及所述生命体的类别,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触发下电事件且上锁的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及车辆在所述第一预设状态下的功能模式开启状态,控制所述车辆执行相应的动作。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187592.1A 2023-02-20 2023-02-20 车辆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3535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7592.1A CN116353533A (zh) 2023-02-20 2023-02-20 车辆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7592.1A CN116353533A (zh) 2023-02-20 2023-02-20 车辆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53533A true CN116353533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40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87592.1A Pending CN116353533A (zh) 2023-02-20 2023-02-20 车辆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535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56776B2 (ja) 車載制御装置
CN106469295A (zh) 用于提高乘员安全性的车辆控制系统
KR20200130605A (ko) 차량 및 이의 생명 보호 조치 방법
CN105253085A (zh) 车内滞留乘员状态识别及险态控制系统
US10077582B2 (en) Automatic child safety lock release
CN111038329A (zh) 整车电源控制方法、系统和车辆
KR20210008237A (ko) 차량용 공조 제어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US20180111506A1 (en) Vehicle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US11731487B2 (en) Vehicle ventilation control system
US2023007786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rence of intruders
US202303912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vehicle power modes
US1160802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zoned vehicle wake up
CN113859167A (zh) 一种车内儿童安全监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1691476B2 (en) Active vehicle ventilation control
CN116353533A (zh) 车辆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72293A (zh) 车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CN113859171B (zh) 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14752196U (zh) 一种车用生命体遗留监测系统
CN213799553U (zh) 一种车辆安全控制系统
JP2005348037A (ja) 遠隔制御装置
CN114643941A (zh) 车辆上下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4179742B (zh) 车辆的安全系统及安全控制方法
CN217623436U (zh) 车辆及车辆的控制系统
CN216761684U (zh) 一种车载防护系统及车辆
CN114604055A (zh) 车辆临时停车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