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53277A - 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53277A
CN116353277A CN202310403098.4A CN202310403098A CN116353277A CN 116353277 A CN116353277 A CN 116353277A CN 202310403098 A CN202310403098 A CN 202310403098A CN 116353277 A CN116353277 A CN 116353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way valve
passag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030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惠志峰
张磊
许辉
段祥堃
雷晓峰
叶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kr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k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kr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k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030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53277A/zh
Priority to CN202311033957.1A priority patent/CN1171281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53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532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Pneumatic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60G11/2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fluid springs only, e.g. hydropneumatic springs
    • B60G11/27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fluid springs only, e.g. hydropneumatic springs wherein the fluid is a g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60G11/2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fluid springs only, e.g. hydropneumatic springs
    • B60G11/3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fluid springs only, e.g. hydropneumatic springs having pressure fluid accumulator therefor, e.g. accumulator arranged in vehicle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44Self-pumping fluid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Pneumatic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3Regulating distributors or valves for pneumatic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Pneumatic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3Regulating distributors or valves for pneumatic springs
    • B60G17/0528Pressure regulating or air fill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4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in star- or fan-arrangement
    • F04B27/047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in star- or fan-arrangement with an actuating element at the outer ends of the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0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包括增压机、多个空气弹簧气囊、储气罐、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二通阀、第二二通阀、多个空气弹簧电磁阀、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第一通道与增压机连接;第二通道连接于增压机与第一三通阀之间;第三通道连接于第一三通阀与储气罐之间,第一二通阀连接于第三通道;第四通道连接于第一三通阀与增压机之间,第二二通阀连接于第四通道,第二三通阀连接于第二二通阀与第一三通阀之间的第四通道;第五通道的一端与第二三通阀连接,第五通道的另一端对接多个空气弹簧电磁阀,各空气弹簧电磁阀分别对接各空气弹簧气囊;第六通道的一端接通第二通道,第六通道与第二三通阀连接。

Description

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乘用车或商用车利用空气弹簧供气系统改变车身高度及调节悬挂的刚度或阻尼,从而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和舒适性。空气弹簧供气系统的空气弹簧的气囊中需要充入高压空气以完成对车辆的支撑,在降低车身高度时也需要将气囊中的高压空气放出。现有的空气弹簧供气系统包括增压机、储气罐和多个空气弹簧气囊,增压机通过气管分别连接储气罐、多个空气弹簧气囊,增压机用于向储气罐和多个空气弹簧气囊输送高压空气。现有的空气弹簧供气系统有以下缺点:
第一,增压机通常是单独给储气罐或多个空气弹簧气囊输送高压空气,此过程需间歇性多次启动或停止增压机,功耗和噪音均较大。
第二,增压机、储气罐和多个空气弹簧气囊需要独立的安装空间,造成车辆布置的空间需求较大。
第三,空气弹簧供气系统的工作模式少,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能减少增压机的启停次数,能增加增压机的使用寿命,还能降低功耗和噪音。
一种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包括增压机、多个空气弹簧气囊、储气罐、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二通阀、第二二通阀、多个空气弹簧电磁阀、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其中:
第一通道用于进气,第一通道与增压机的进气口连接;
第二通道的一端与增压机的出气口连接,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阀连接;
第三通道的一端与第一三通阀连接,第三通道的另一端与储气罐连接,第一二通阀连接于第三通道,第一二通阀用于接通或阻断第三通道;
第四通道的一端与第一三通阀连接,第四通道的另一端与增压机的进气口连接,第二二通阀连接于第四通道,第二二通阀用于接通或阻断第四通道,第二三通阀连接于第二二通阀与第一三通阀之间的第四通道,第一三通阀用于接通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或者接通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
第五通道的一端与第二三通阀连接,第五通道的另一端对接多个空气弹簧电磁阀,各空气弹簧电磁阀分别对接各空气弹簧气囊,各空气弹簧电磁阀用于接通或阻断各空气弹簧气囊与第五通道之间的气道;
第六通道的一端接通第二通道,第六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三通阀连接,第二三通阀用于接通第四通道与第五通道,或者接通第五通道与第六通道。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系统能利用储气罐为增压机或空气弹簧气囊提供高压空气;储气罐为增压机供气能加快进气速度和进气压力,使系统能快速响应;储气罐为空气弹簧气囊供气能减少增压机的启停次数,增加其使用寿命;通过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二通阀、第二二通阀以及多个空气弹簧电磁阀相互配合实现多种工作模式,适应性较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增压机包括气泵和电机,所述气泵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四个活塞连杆组件和偏心轴,所述壳体内设有四个气缸,四个所述活塞连杆组件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气缸中,四个所述活塞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偏心轴,所述电机与所述偏心轴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使所述偏心轴转动以实现所述增压机压缩空气。本发明的增压机采用四缸小行程布置,在不增加尺寸的前提下,还能有效降低排气噪音。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单向阀连接于所述第二通道。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干燥器,所述空气过滤器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空气干燥器连接于所述第二通道。本发明的空气过滤器能吸附空气中的杂质;空气干燥器能吸附流过气体中的水汽,从而获得干燥的空气。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安全阀和第七通道,所述第七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七通道的另一端接通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安全阀连接于所述第七通道;当所述第二通道内的气压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所述安全阀接通所述第七通道;当所述第二通道内的气压小于预设值时,所述安全阀阻断所述第七通道。本发明的安全阀和第七通道在第二通道压力过大时能实现泄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金属块,所述增压机、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二通阀、所述第二二通阀以及多个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均安装在所述金属块上,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五通道以及所述第六通道均形成于所述金属块。本发明的增压机、各个电磁阀以及各个通道均集成在一金属块上,无需为每个器件预留独立的安装空间,大大压缩了布置空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五通道。本发明的气压传感器能在不同工作模式下检测气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包括第一建压工作模式、第二建压工作模式、第三建压工作模式、第四建压工作模式、第五建压工作模式其中至少一种工作模式:
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建压工作模式时,所述增压机工作、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六通道、多个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阻断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此时所述增压机吸取空气加压泵入所述储气罐,所述气压传感器能检测所述储气罐的气压;
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建压工作模式时,所述增压机工作、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阻断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六通道、各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接通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此时所述增压机吸取空气加压泵入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所述气压传感器能检测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的气压;
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建压工作模式时,所述增压机工作、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二通阀接通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六通道、各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接通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此时所述增压机吸取所述储气罐中的高压空气加压泵入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所述气压传感器能检测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的气压;
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建压工作模式时,所述增压机不工作、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二通阀阻断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五通道、各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接通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此时所述储气罐中的高压空气压入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所述气压传感器能检测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的气压;
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所述第五建压工作模式时,所述增压机工作、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二通阀接通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五通道、各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接通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此时所述增压机吸取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中的高压空气加压泵入所述储气罐,所述气压传感器能检测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的气压。本发明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能实现多种建压工作模式、多种放气工作模式以及气压读取模式,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适应性较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三二通阀和第八通道,所述第八通道用于排气,所述第八通道接通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二通阀连接于所述第八通道,所述第三二通阀用于接通或阻断所述第八通道。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包括第一放气工作模式和第二放气工作模式其中至少一种工作模式:
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所述第一放气工作模式时,所述增压机不工作、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阻断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六通道、各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接通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所述第三二通阀接通所述第八通道,此时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中的高压空气经所述第八通道排出,所述气压传感器能检测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的气压;
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所述第二放气工作模式时,所述增压机不工作、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五通道、各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阻断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所述第二二通阀阻断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三二通阀接通所述第八通道,此时所述储气罐中的高压空气经所述第八通道排出,所述气压传感器能检测所述储气罐的气压。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能实现两种放气工作模式。
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的增压机能为储气罐和各空气弹簧气囊泵入高压空气,储气罐能存储高压空气以及为增压机或各空气弹簧气囊提供高压空气;当储气罐为增压机提供高压空气时,增压机能再次压缩储气罐的高压空气,从而加快空气弹簧气囊的进气速度和压力,使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能快速响应改变车身高度及调节悬挂的刚度或阻尼;当储气罐为各空气弹簧气囊提供高压空气时,增压机此时可停止工作,减少增压机的启停次数,不仅能增加增压机的使用寿命,还能降低功耗和噪音。此外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通过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二通阀、第二二通阀以及多个空气弹簧电磁阀相互配合实现多种建压工作模式、多种放气工作模式以及气压读取模式,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适应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一建压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二建压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三建压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四建压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五建压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一放气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二放气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一气压读取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二气压读取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增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增压机沿第一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增压机沿第二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增压机去除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活塞连杆组件和偏心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活塞连杆组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排气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在下述描述中,参考附图,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应当理解,还可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机械组成、结构、电气以及操作上的改变。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这里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
虽然在一些实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
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图1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包括增压机10、多个空气弹簧气囊12、储气罐13、第一三通阀141、第二三通阀142、第一二通阀151、第二二通阀152、多个空气弹簧电磁阀16、第一通道171、第二通道172、第三通道173、第四通道174、第五通道175和第六通道176,其中:
第一通道171用于进气,第一通道171与增压机10的进气口连接;
第二通道172的一端与增压机10的出气口连接,第二通道17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阀141连接;
第三通道173的一端与第一三通阀141连接,第三通道173的另一端与储气罐13连接,第一二通阀151连接于第三通道173,第一二通阀151用于接通或阻断第三通道173;
第四通道174的一端与第一三通阀141连接,第四通道174的另一端与增压机10的进气口连接,第二二通阀152连接于第四通道174,第二二通阀152用于接通或阻断第四通道174,第二三通阀142连接于第二二通阀152与第一三通阀141之间的第四通道174,第一三通阀141用于接通第二通道172与第三通道173,或者接通第三通道173与第四通道174;
第五通道175的一端与第二三通阀142连接,第五通道175的另一端对接多个空气弹簧电磁阀16,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分别对接各空气弹簧气囊12,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用于接通或阻断各空气弹簧气囊12与第五通道175之间的气道;
第六通道176的一端接通第二通道172,第六通道176的另一端与第二三通阀142连接,第二三通阀142用于接通第四通道174与第五通道175,或者接通第五通道175与第六通道176。在本实施例中,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包括四个空气弹簧气囊12和四个空气弹簧电磁阀16。
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的增压机10能为储气罐13和各空气弹簧气囊12泵入高压空气,储气罐13能存储高压空气以及为增压机10或各空气弹簧气囊12提供高压空气;当储气罐13为增压机10提供高压空气时,增压机10能再次压缩储气罐13的高压空气,从而加快空气弹簧气囊12的进气速度和压力,使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能快速响应改变车身高度及调节悬挂的刚度或阻尼;当储气罐13为各空气弹簧气囊12提供高压空气时,增压机10此时可停止工作,减少增压机10的启停次数,不仅能增加增压机10的使用寿命,还能降低功耗和噪音。此外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通过第一三通阀141、第二三通阀142、第一二通阀151、第二二通阀152以及多个空气弹簧电磁阀16相互配合实现多种建压工作模式、多种放气工作模式以及气压读取模式,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适应性较好。
增压机10增压机10增压机10增压机10增压机10可选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181和第二单向阀182,第一单向阀181连接于第一通道171,空气能经过第一单向阀181进入增压机10,第一单向阀181能阻止空气从第一通道171排出;第二单向阀182连接于第二通道172,空气能经过第二单向阀182排向第一三通阀141,第二单向阀182能阻止空气进入增压机10。
可选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空气过滤器19和空气干燥器21,空气过滤器19连接于第一通道171,空气干燥器21连接于第二通道172。在本实施例中,空气过滤器19能吸附空气中的杂质;空气干燥器21能吸附流过气体中的水汽,从而获得干燥的空气。
可选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安全阀22和第七通道177,第七通道177的一端与增压机10的进气口连接,第七通道177的另一端接通第二通道172,安全阀22连接于第七通道177;当第二通道172内的气压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安全阀22接通第七通道177;当第二通道172内的气压小于预设值时,安全阀22阻断第七通道177。本发明的安全阀22和第七通道177在第二通道172压力过大时能实现泄压。
可选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金属块(图未示),增压机10、第一三通阀141、第二三通阀142、第一二通阀151、第二二通阀152以及多个空气弹簧电磁阀16均安装在金属块上,第一通道171、第二通道172、第三通道173、第四通道174、第五通道175以及第六通道176均形成于金属块。本申请的增压机10、各个电磁阀以及各个通道均集成在一金属块上,无需为每个器件预留独立的安装空间,大大压缩了布置空间。
可选地,金属块上螺纹连接有进气接头、多个气囊接头和气罐接头;进气接头的一端与第一通道171接通,进气接头的另一端用于对接进气管;各气囊接头的一端分别对接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各气囊接头的另一端对接各空气弹簧气囊12;气罐接头的一端与第三通道173接通,气罐接头的另一端连接储气罐13。
可选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三单向阀183、溢流通道23和第一气塞241,第三单向阀183连接于第二单向阀182与第一三通阀141之间的第二通道172,溢流通道23的一端连接于第三单向阀183的进气口,溢流通道2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单向阀183的出气口,第一气塞241连接于溢流通道23;当需要排气时,第二通道172经过第一气塞241排向空气干燥器21。
可选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第四单向阀184、排气通道25和第二气塞242,排气通道25用于排气,排气通道25的一端与第二通道172接通,第四单向阀184和第二气塞242连接于排气通道25,第二气塞242为手动放气螺塞。
可选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气压传感器26,气压传感器26连接于第五通道175。本发明的气压传感器26能在不同工作模式下检测气压。
可选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包括第一建压工作模式、第二建压工作模式、第三建压工作模式、第四建压工作模式、第五建压工作模式其中至少一种工作模式。
图2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一建压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一建压工作模式时,增压机10工作、第一三通阀141接通第二通道172与第三通道173、第一二通阀151接通第三通道173、第二三通阀142接通第五通道175与第六通道176、多个空气弹簧电磁阀16阻断各空气弹簧气囊12与第五通道175,此时增压机10吸取空气加压泵入储气罐13,气压传感器26能检测储气罐13的气压。
图3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二建压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二建压工作模式时,增压机10工作、第一三通阀141接通第三通道173与第四通道174、第一二通阀151阻断第三通道173、第二三通阀142接通第五通道175与第六通道176、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接通各空气弹簧气囊12与第五通道175,此时增压机10吸取空气加压泵入各空气弹簧气囊12,气压传感器26能检测各空气弹簧气囊12的气压。
图4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三建压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三建压工作模式时,增压机10工作、第一三通阀141接通第三通道173与第四通道174、第一二通阀151接通第三通道173、第二二通阀152接通第四通道174、第二三通阀142接通第五通道175与第六通道176、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接通各空气弹簧气囊12与第五通道175,此时增压机10吸取储气罐13中的高压空气加压泵入各空气弹簧气囊12,气压传感器26能检测各空气弹簧气囊12的气压。
图5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四建压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四建压工作模式时,增压机10不工作、第一三通阀141接通第三通道173与第四通道174、第一二通阀151接通第三通道173、第二二通阀152阻断第四通道174、第二三通阀142接通第四通道174与第五通道175、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接通各空气弹簧气囊12与第五通道175,此时储气罐13中的高压空气压入各空气弹簧气囊12,气压传感器26能检测各空气弹簧气囊12的气压。
图6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五建压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五建压工作模式时,增压机10工作、第一三通阀141接通第二通道172与第三通道173、第一二通阀151接通第三通道173、第二二通阀152接通第四通道174、第二三通阀142接通第四通道174与第五通道175、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接通各空气弹簧气囊12与第五通道175,此时增压机10吸取各空气弹簧气囊12中的高压空气加压泵入储气罐13,气压传感器26能检测各空气弹簧气囊12的气压。
可选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三二通阀153和第八通道178,第八通道178用于排气,第八通道178接通第二通道172,第三二通阀153连接于第八通道178,第三二通阀153用于接通或阻断第八通道178。
可选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包括第一放气工作模式和第二放气工作模式其中至少一种工作模式。
图7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一放气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当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一放气工作模式时,增压机10不工作、第一三通阀141接通第三通道173与第四通道174、第一二通阀151阻断第三通道173、第二三通阀142接通第五通道175与第六通道176、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接通各空气弹簧气囊12与第五通道175、第三二通阀153接通第八通道178,此时各空气弹簧气囊12中的高压空气经第八通道178排出,气压传感器26能检测各空气弹簧气囊12的气压。
图8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二放气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当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二放气工作模式时,增压机10不工作、第一三通阀141接通第二通道172与第三通道173、第一二通阀151接通第三通道173、第二三通阀142接通第四通道174与第五通道175、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阻断各空气弹簧气囊12与第五通道175、第二二通阀152阻断第四通道174,第三二通阀153接通第八通道178,此时储气罐13中的高压空气经第八通道178排出,气压传感器26能检测储气罐13的气压。
可选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包括第一气压读取模式和第二气压读取模式其中至少一种工作模式。
可选地,图9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一气压读取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当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一气压读取模式时,增压机10不工作、第一三通阀141接通第三通道173与第四通道174、第一二通阀151阻断第三通道173、第二二通阀152阻断第四通道174、第二三通阀142接通第四通道174与第五通道175、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接通各空气弹簧气囊12与第五通道175,此时气压传感器26能读取各空气弹簧气囊12的气压。
可选地,图10是本发明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二气压读取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当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第二气压读取模式时,增压机10不工作、第一三通阀141接通第三通道173与第四通道174、第一二通阀151接通第三通道173、第二二通阀152阻断第四通道174、第二三通阀142接通第四通道174与第五通道175、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阻断各空气弹簧气囊12与第五通道175,此时气压传感器26能读取储气罐13的气压。
可选地,当第一三通阀141上电时,第一三通阀141接通第三通道173与第四通道174;当第一三通阀141断电时,第一三通阀141接通第二通道172与第三通道173。
可选地,当第二三通阀142上电时,第二三通阀142接通第五通道175与第六通道176;当第二三通阀142断电时,第二三通阀142接通第四通道174与第五通道175。
可选地,第一二通阀151、第二二通阀152、第三二通阀153以及多个空气弹簧电磁阀16均为常闭阀。
当第一二通阀151上电时,第一二通阀151接通第三通道173;当第一二通阀151断电时,第一二通阀151阻断第三通道173。
当第二二通阀152上电时,第二二通阀152接通第四通道174;当第二二通阀152断电时,第二二通阀152阻断第四通道174。
当第三二通阀153上电时,第三二通阀153接通第八通道178;当第三二通阀153断电时,第三二通阀153阻断第八通道178。
当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上电时,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接通各空气弹簧气囊12与第五通道175之间的气道;当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断电时,各空气弹簧电磁阀16阻断各空气弹簧气囊12与第五通道175之间的气道。
可选地,图11是本发明的增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增压机沿第一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的增压机沿第二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的增压机去除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增压机10包括气泵11和电机12,气泵11包括壳体111以及安装于壳体111中的四个活塞连杆组件和偏心轴115,壳体111内设有四个气缸119,各活塞连杆组件的一端可活动地设置于各气缸119中,各活塞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偏心轴115,电机12与偏心轴115连接,电机12用于驱使偏心轴115转动以实现压缩空气。
本发明的增压机10的偏心轴115每旋转90°就有一个活塞连杆组件完成一次压缩气体,偏心轴115每旋转一周就有四个活塞连杆组件完成压缩空气,从而提高了增压机10的排气量,也增加了增压机10的一阶频率。由于本申请的增压机10采用四缸小行程布置,在不增加尺寸的前提下,还能有效降低排气噪音。
可选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两个气缸119上下对称设置,另外两个气缸119左右对称设置;四个活塞连杆组件围绕偏心轴115呈十字排布。
可选地,图15是本发明的活塞连杆组件和偏心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各活塞连杆组件包括连杆112、活塞环113和进气阀114,连杆112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121和第二端1122,第一端1121连接于偏心轴115,第二端1122设置于气缸119中,活塞环113和进气阀114连接于第二端1122。在本实施例中,活塞环113一部分固定于进气阀114与第二端1122之间,活塞环113另一部分与气缸119的缸壁接触。
可选地,如图14和图15所示,偏心轴115上连接有轴承116,第一端1121设有卡接槽101,轴承116的外圈安装于卡接槽101中,第一端1121设置沿着偏心轴115的轴向凸出的固定块1123,四个连杆112的固定块1123相互呈90°围绕偏心轴115设置,四个固定块1123通过卡簧117实现连接。
可选地,如图14所示,第一端1121呈锥形,第一端1121的宽度向着靠近偏心轴115的方向逐渐减小,该结构设计能避免相邻两个连杆112发生干涉,保证四个活塞连杆组件能顺利完成压缩动作。
可选地,图16是图15所示的活塞连杆组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进气阀114包括进气座1141、进气阀片1142和限位销1143,进气座1141连接在第二端1122上,进气座1141设有第一进气通道105,第二端1122设有与第一进气通道105连通的第二进气通道,进气阀片1142覆盖第一进气通道105设置,进气阀片1142设置在进气阀片1142的中部设有过孔,限位销1143的一端穿过过孔并连接于进气座1141,限位销1143的另一端形成对进气阀片1142进行限位的限位块;当气缸119进气时,气流经过第二进气通道、第一进气通道105推开进气阀片1142进入气缸119中,此时进气阀片1142被气流推抵在限位块上。
可选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壳体111上设有四个安装通道102,四个气缸119分别安装在四个安装通道102中,气泵11还包括四个排气阀118,四个排气阀118分别安装于安装通道102中,各排气阀118均与各气缸119连接。
可选地,图17是本发明的排气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3和图17所示,排气阀118包括排气盖1181、排气座1182和排气阀片1183,排气盖1181与排气座1182相对设置,排气阀片1183设置在排气座1182上,排气盖1181连接于安装通道102中,排气座1182连接于气缸119,排气盖1181靠近排气座1182的一侧设有固定筒1181a,排气座1182设有与气缸119连通的通孔104,排气阀片1183包括相对连接的固定部1183a和活动部1183b,固定筒1181a抵靠在固定部1183a上,活动部1183b覆盖通孔104,气缸119中的气体可推动活动部1183b使固定筒1181a的内腔与气缸119导通;当活塞连杆组件压缩气缸119内的空气过程中,气缸119内的气压逐渐增大,直至气压增大到能够推动活动部1183b远离排气座1182,此时通孔104连通固定筒1181a的内腔与气缸119,气缸119中的空气排入固定筒1181a的内腔中。本申请的排气阀118无需设置对排气盖1181和排气阀片1183进行限位的限位支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可选地,如图13和图17所示,固定筒1181a的侧壁设有穿孔103,穿孔103连通安装通道102与固定筒1181a的内腔,壳体111上设有连通安装通道102的排气通道,即被加压的空气从气缸119依次经过通孔104、固定筒1181a的内腔、穿孔103、安装通道102以及排气通道排出。
可选地,如图13和图17所示,固排气盖1181靠近排气座1182的一侧还设有限位筒1181b,限位筒1181b位于固定筒1181a中,限位筒1181b的端部与活动部1183b间隔设置,气缸119中的气体可推动活动部1183b抵靠于限位筒1181b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筒1181b位于排气盖1181的中部,用于对活动部1183b进行限位。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机、多个空气弹簧气囊、储气罐、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二通阀、第二二通阀、多个空气弹簧电磁阀、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其中:
所述第一通道用于进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增压机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机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阀连接;
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阀连接,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气罐连接,所述第一二通阀连接于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用于接通或阻断所述第三通道;
所述第四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阀连接,所述第四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增压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二通阀连接于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二二通阀用于接通或阻断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连接于所述第二二通阀与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的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一三通阀用于接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或者接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
所述第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连接,所述第五通道的另一端对接多个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各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分别对接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各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用于接通或阻断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之间的气道;
所述第六通道的一端接通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六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用于接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五通道,或者接通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六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机包括气泵和电机,所述气泵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四个活塞连杆组件和偏心轴,所述壳体内设有四个气缸,四个所述活塞连杆组件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气缸中,四个所述活塞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偏心轴,所述电机与所述偏心轴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使所述偏心轴转动以实现所述增压机压缩空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干燥器,所述空气过滤器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空气干燥器连接于所述第二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安全阀和第七通道,所述第七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七通道的另一端接通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安全阀连接于所述第七通道;当所述第二通道内的气压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所述安全阀接通所述第七通道;当所述第二通道内的气压小于预设值时,所述安全阀阻断所述第七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金属块,所述增压机、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二通阀、所述第二二通阀以及多个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均安装在所述金属块上,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五通道以及所述第六通道均形成于所述金属块。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五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包括第一建压工作模式、第二建压工作模式、第三建压工作模式、第四建压工作模式、第五建压工作模式其中至少一种工作模式:
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建压工作模式时,所述增压机工作、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六通道、多个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阻断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此时所述增压机吸取空气加压泵入所述储气罐,所述气压传感器能检测所述储气罐的气压;
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建压工作模式时,所述增压机工作、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阻断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六通道、各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接通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此时所述增压机吸取空气加压泵入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所述气压传感器能检测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的气压;
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建压工作模式时,所述增压机工作、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二通阀接通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六通道、各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接通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此时所述增压机吸取所述储气罐中的高压空气加压泵入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所述气压传感器能检测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的气压;
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建压工作模式时,所述增压机不工作、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二通阀阻断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五通道、各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接通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此时所述储气罐中的高压空气压入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所述气压传感器能检测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的气压;
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所述第五建压工作模式时,所述增压机工作、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二通阀接通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五通道、各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接通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此时所述增压机吸取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中的高压空气加压泵入所述储气罐,所述气压传感器能检测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的气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三二通阀和第八通道,所述第八通道用于排气,所述第八通道接通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二通阀连接于所述第八通道,所述第三二通阀用于接通或阻断所述第八通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包括第一放气工作模式和第二放气工作模式其中至少一种工作模式:
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所述第一放气工作模式时,所述增压机不工作、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阻断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六通道、各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接通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所述第三二通阀接通所述第八通道,此时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中的高压空气经所述第八通道排出,所述气压传感器能检测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的气压;
当所述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处于所述第二放气工作模式时,所述增压机不工作、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一二通阀接通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五通道、各所述空气弹簧电磁阀阻断各所述空气弹簧气囊与所述第五通道、所述第二二通阀阻断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三二通阀接通所述第八通道,此时所述储气罐中的高压空气经所述第八通道排出,所述气压传感器能检测所述储气罐的气压。
CN202310403098.4A 2023-04-14 2023-04-14 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 Pending CN1163532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03098.4A CN116353277A (zh) 2023-04-14 2023-04-14 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
CN202311033957.1A CN117128151A (zh) 2023-04-14 2023-04-14 活塞连杆组件及增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03098.4A CN116353277A (zh) 2023-04-14 2023-04-14 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33957.1A Division CN117128151A (zh) 2023-04-14 2023-04-14 活塞连杆组件及增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53277A true CN116353277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088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03098.4A Pending CN116353277A (zh) 2023-04-14 2023-04-14 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
CN202311033957.1A Pending CN117128151A (zh) 2023-04-14 2023-04-14 活塞连杆组件及增压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33957.1A Pending CN117128151A (zh) 2023-04-14 2023-04-14 活塞连杆组件及增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635327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28151A (zh)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34230A (en) Sealed air dryer with turbosaver valve
US20190100070A1 (en) Air suspension apparatus
CN101000047A (zh) 升压型压气机
CN1023245C (zh) 涡旋压缩机
CN217287650U (zh) 一种螺杆式压缩机一体化吸气过滤器
US20190003470A1 (en) Compressor
EP0371396A2 (en) Air compressor unloading system
CN116353277A (zh) 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
CN100478225C (zh) 用于制动系统的泵
JPH1061711A (ja) 内部レベル調節系を有する自動ポンピング・ハイドロニューマチック式ストラット
CN116608106A (zh) 增压机及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
CN101016913B (zh) 压缩空气监管装置及其监管模块
CN111469619A (zh)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用空气供给设备
CN207363878U (zh) 压缩机
CN114701317A (zh) 空气弹簧气源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N110892156A (zh) 压缩机、用于运行气动设备的压缩空气供应设备及用于运行压缩空气供应设备的方法
CN116066322B (zh) 一种压缩结构及包括该压缩结构的空气压缩机
CN220904605U (zh) 空气供气单元及车辆
CN201021234Y (zh) 发动机用空压机装置
JPH08151978A (ja) 圧縮空気給排装置
CN220622095U (zh) 空压机、气刹制动系统及车辆
CN212004397U (zh) 一种伞型进气阀
CN219139504U (zh) 横置型手电泵
CN214304214U (zh) 一种自加压气缸
CN116292173A (zh) 一种二级空气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