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52517A - 一种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52517A
CN116352517A CN202310472460.3A CN202310472460A CN116352517A CN 116352517 A CN116352517 A CN 116352517A CN 202310472460 A CN202310472460 A CN 202310472460A CN 116352517 A CN116352517 A CN 116352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grinding
loading
vertica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724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o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o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o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o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724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525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52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525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00Sharpening cutting edges, e.g. of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holding the tools
    • B24B3/24Sharpening cutting edges, e.g. of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holding the tools of dri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7/00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27/0069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with means for feeding the work-pieces to the grinding tool, e.g. turntables, transfe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05Feeding or manipul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grind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22Equipment for exact 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t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上下料装置和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上方设有研磨轨道,所述上下料装置包括第一上下料装置和第二上下料装置,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分别设于所述研磨轨道两侧,并以所述研磨装置和所述研磨轨道为轴镜像设置,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交替工作,将待加工的垂直针传送至所述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依次对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的垂直针进行研磨加工,使所述研磨装置和所述上下料装置同时处于工作状态,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所述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完成上下料和研磨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垂直探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磨针机又叫冲针研磨机、冲针成型机、冲针成型器等,磨针机是按照在磨床上利用简单的按压滚轮结构精密研磨冲针、顶针等的机床附件,磨针机包含有大型磨针机、常规磨针机、迷你型磨针机、电动磨针机。
已公开专利CN105081897A 新型钻针研磨机中,所述钻针研磨机包括机台、位于所述机台上的上下料机构、料盘、工作台、研磨机构、刀面检测机构、清洁机构,所述料盘为一个,所述料盘上放置待加工和加工好的钻针,所述工作台为单工位,所述工作台带动钻针在研磨机构、刀面检测机构、清洁机构之间完成钻针的研磨、刀面检测、清洁的动作。
“当钻针加工完成后,上下料机构工作,下料机构将加工完成后的钻针放入料盘,与此同时,上料机构将待加工的钻针夹取,运往其他机构进行加工,”结合说明书及附图可知,所述钻针研磨机的机台上的上下料机构、料盘、工作台、研磨机构、刀面检测机构、清洁机构等设备只设置了一个,当钻针加工完成后,设备进行上下料操作,此时,研磨机构处于空闲状态;设备运行状态中,研磨机构的空闲状态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上下料装置与研磨装置可同时工作,且结构简单的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
一种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包括上下料装置和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上方设有研磨轨道,所述上下料装置包括第一上下料装置和第二上下料装置,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分别设于所述研磨轨道两侧,并以所述研磨装置和所述研磨轨道为轴镜像设置,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分别包括一个供料装置和一个抓握装置,两个所述供料装置分别将待加工的垂直针传送至相应的所述抓握装置,两个所述抓握装置依次交替进入所述研磨轨道,由所述研磨装置对位于所述研磨轨道上的所述抓握装置上放置的垂直针进行研磨加工。
优选地,所述研磨轨道的两端设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具有可升降的阻挡臂,所述阻挡臂用于阻挡所述抓握装置进入所述研磨轨道;当所述研磨轨道上具有所述抓握装置时,所述阻挡臂升起,使所述研磨轨道在同一时刻只能容纳一个所述抓握装置。
优选地,所述供料装置设于所述抓握装置的一侧。
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垂直针吞吐装置和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设于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的一侧,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垂直针和已加工完成的垂直针,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用于从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中抓取待加工的垂直针传送至所述抓握装置,并将已加工完成的垂直针由所述抓握装置传送至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
所述抓握装置包括夹针筒组件,所述夹针筒组件用于握紧加工中的垂直针。
优选地,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包括上料架设备和成品回收装置;所述上料架设备包括分料机构、移栽机构和落料机构,所述落料机构设于所述分料机构一侧;所述成品回收装置设于所述上料架设备一侧,所述成品回收装置包括成品槽和倾斜组件,所述倾斜组件用于调整所述成品槽的倾斜角度,使所述成品槽内的垂直针汇聚于所述成品槽底部的一侧,便于收集所述成品槽内的垂直针。
优选地,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储料槽、分料件和分料气缸,所述储料槽具有倾斜的内侧壁,所述分料件穿设于所述储料槽的底部,所述分料气缸设于所述分料件下方,所述分料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分料件在所述储料槽内上下运动;所述分料件具有梯形的顶出部,所述顶出部具有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顶出部顶面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与待分离的垂直针的直径相对应,所述顶出部的顶面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顶出部的腰部,所述第二凹槽横向贯穿所述顶出部,使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垂直针在所述第二凹槽上方处于悬空状态。
所述移栽机构包括第一位移模组和取料机械手,所述第一位移模组用于带动所述取料机械手在所述分料机构与所述落料机构之间移动;所述取料机械手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气动手指,两个所述气动手指在第一手指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开合,两个所述气动手指的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垂直针的放置方向相对应,所述第三凹槽用于抓握被分离的垂直针。
所述落料机构包括落料槽和挡料件,所述落料槽采用V型槽,所述挡料件设于所述落料槽的顶端一侧,且所述挡料件的中央位置与所述落料槽的槽底相对应,所述挡料件用于调整垂直针放置位置;所述落料槽的长度小于垂直针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包括第二位移模组、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和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所述第二位移模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和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移动,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输出端,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包括U型支撑件,所述U型支撑件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上料夹具和回收夹具。
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一角度限位机构,所述第一角度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旋转输出角度,从而使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旋转预设角度。
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第二旋转电机和第二角度限位机构,所述第二角度限位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所述机械手旋转预定的角度,使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指向不同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角度限位机构包括定位块和角度限位件,所述角度限位件和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两个输出端,所述角度限位件呈圆盘形,所述角度限位件的外侧边缘具有预定角度的第四凹槽,所述定位块设于所述第四凹槽的两个侧壁之间,所述角度限位件转动时,通过所述定位块对所述第四凹槽的两个侧壁的阻挡作用,以对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定。
所述第二角度限位机构包括旋转轴和多个限位块,多个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旋转轴的外侧,所述旋转轴的外侧面设有阻挡臂,所述阻挡臂随所述旋转轴的转动而转动,并被多个所述限位块阻挡,以限制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的旋转角度。
所述上料夹具和所述回收夹具分别具有一对相向设置的取料手指,一对所述取料手指在第二手指驱动气缸的驱动下相向移动,一对所述取料手指的相对的内侧壁具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垂直针的长度方向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抓握装置还包括第三位移模组和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和所述夹针筒组件设于所述第三位移模组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位移模组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机构和所述夹针筒组件移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翻转气缸、旋转研磨气缸和上下研磨气缸,所述翻转气缸用于上下料时带动所述夹针筒组件上下翻转180度,所述旋转研磨气缸和所述上下研磨气缸分别用于驱动所述夹针筒组件旋转和上下移动,使所述夹针筒组件中夹持的垂直针由所述研磨装置进行研磨加工。
优选地,所述夹针筒组件包括夹针气缸和夹针筒,所述夹针气缸设于所述夹针筒外侧,用于使所述夹针筒夹紧待加工的垂直针;所述夹针筒包括针筒主体、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和针体固定件,所述针筒主体呈中空的圆柱体,所述针体固定件设于所述针筒主体的末端,待加工的垂直针穿设于所述针体固定件中;所述第一活动件设于所述针筒主体的顶端,所述针筒主体的腰部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推动所述第二活动件以所述支撑环为支点转动,使所述第二活动件夹紧或者松开所述针体固定件内的垂直针。
优选地,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第四位移模组和研磨中心,所述研磨中心设于所述第四位移模组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位移模组用于所述研磨中心的位置调整。
所述研磨中心包括至少一个研磨轮、至少一组旋转电机和位移电机,所述研磨轮用于垂直针的研磨加工;所述研磨轮设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旋转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研磨轮转动,所述位移电机用于对所述研磨轮的进行水平位置调节,以调整所述研磨轮与垂直针之间的距离。
上述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中,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交替工作,将待加工的垂直针传送至所述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依次对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的垂直针进行研磨加工,使所述研磨装置和所述上下料装置同时处于工作状态,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所述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完成上下料和研磨加工。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第一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上料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分料机构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落料机构的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成品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第一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第二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抓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夹持机构和夹针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夹针筒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夹针筒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对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去除研磨中心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以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为例,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1000,包括上下料装置和研磨装置400,所述研磨装置400上方设有研磨轨道300,所述上下料装置包括第一上下料装置100和第二上下料装置200,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100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200分别设于所述研磨轨道300两侧,并以所述研磨装置400和所述研磨轨道300为轴镜像设置,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100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200分别包括一个供料装置10和一个抓握装置60,两个所述供料装置10分别将待加工的垂直针传送至相应的所述抓握装置60,两个所述抓握装置60依次交替进入所述研磨轨道300,由所述研磨装置400对位于所述研磨轨道300上的所述抓握装置60上放置的垂直针进行研磨加工。
优选地,所述研磨轨道300的两端设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具有可升降的阻挡臂,所述阻挡臂用于阻挡所述抓握装置60进入所述研磨轨道300;当所述研磨轨道300上具有所述抓握装置60时,所述阻挡臂升起,使所述研磨轨道300在同一时刻只能容纳一个所述抓握装置60。
具体地,所述研磨轨道3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抓握装置60的移动轨道相连,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100的抓握装置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200的抓握装置分别从两端进入所述研磨轨道300,由所述研磨装置400对所述抓握装置上的垂直针进行研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图2示出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200的结构与图2中的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100结构相同,设置方向和移动方向相对,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供料装置10设于所述抓握装置60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供料装置10包括垂直针吞吐装置和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40,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设于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40的一侧,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垂直针和已加工完成的垂直针,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40用于从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中抓取待加工的垂直针传送至所述抓握装置60,并将已加工完成的垂直针由所述抓握装置60传送至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
优选地,所述抓握装置60包括夹针筒组件,所述夹针筒组件用于握紧加工中的垂直针。
优选地,所述研磨装置400包括研磨中心72,所述研磨中心72包括至少一个研磨轮721,所述研磨轮721用于垂直针的研磨加工。
优选地,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包括上料架设备20和成品回收装置30。
请参阅图3,所述上料架设备20包括分料机构21、移栽机构22和落料机构23,所述落料机构23设于所述分料机构21一侧,所述分料机构21用于将一个垂直针从多个垂直针中分离出来,所述移栽机构22用于将被分离的垂直针由所述分料机构21移动至所述落料机构23,所述落料机构23用于放置被分离的垂直针,所述机械手机构用于抓取所述落料机构23上放置的被分离的垂直针并传送至所述抓握装置60。
优选地,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分料机构21包括储料槽211、分料件212和分料气缸213,所述储料槽211具有倾斜的内侧壁,所述分料件212穿设于所述储料槽211的底部,所述分料气缸213设于所述分料件212下方,所述分料气缸213用于驱动所述分料件212在所述储料槽211内上下运动。优选地,所述分料件212具有梯形的顶出部,所述顶出部具有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顶出部顶面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与待分离的垂直针的直径相对应,所述顶出部的顶面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顶出部的腰部,所述第二凹槽横向贯穿所述顶出部,使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垂直针在所述第二凹槽上方处于悬空状态。
具体地,所述分料件21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储料槽211内的垂直针的长度方向相对应,所述分料件212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储料槽211的两侧壁具有预定角度的倾斜,使待分离的垂直针向所述分料件212聚拢。
具体地,所述顶出部的顶面宽度与待分离的垂直针的直径相对应,即,所述顶出部的顶面有且仅有一个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内仅能容纳一个垂直针。
取料时,所述分料气缸213带动所述分料件212下移,使所述分料件212的顶出部的顶面下降至所述储料槽211的槽底,所述储料槽211内的垂直针下滑至所述分料件212上方,垂直针落入所述顶出部顶面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仅能容纳一个垂直针。所述分料气缸213驱动所述分料件212上移,使所述分料件212自所述储料槽211内伸出,所述分料件212的顶出部的顶面的第一凹槽内放置有被分离的垂直针。
优选地,所述移栽机构22包括第一位移模组221和取料机械手222,所述第一位移模组221用于带动所述取料机械手222在所述分料机构21与所述落料机构23之间移动;所述取料机械手22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气动手指,两个所述气动手指在第一手指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开合,两个所述气动手指的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垂直针的放置方向相对应,所述第三凹槽用于抓握被分离的垂直针。
具体地,所述第一位移模组221包括第一X轴模组和第一Z轴模组,所述第一Z轴模用于带动所述取料机械手222上下移动,所述第一X轴模组用于带动所述取料机械手222在所述分料机构21和所述落料机构23之间移动。
取料时,所述第一X轴模组将所述第一Z轴模组和所述取料机械手222移动至所述储料槽211上方,所述取料机械手222与所述分料件212的顶出部的第二凹槽对齐,所述手指驱动气缸驱动两个所述气动手指张开,所述第一Z轴模组驱动所述取料机械手222下移,两个所述气动手指分别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伸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手指驱动气缸驱动两个所述气动手指闭合,使垂直针卡设于所述第三凹槽内。
具体地,两个所述气动手指包括相对设置气动左手指和气动右手指,所述气动左手指与所述气动右手指的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与垂直针的直径相对应,两个所述第三凹槽的位置相对应。当所述气动左手指与所述气动右手指合拢时,两个所述第三凹槽合并为一个圆形通孔,被分离的垂直针卡设于圆形通孔内。
请参阅图3和图5,所述落料机构23包括落料槽231和挡料件232,所述落料槽231采用V型槽,所述挡料件232设于所述落料槽231的顶端一侧,且所述挡料件232的中央位置与所述落料槽231的槽底相对应,所述挡料件232用于调整垂直针放置位置;所述落料槽231的长度小于垂直针的长度。
具体地,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气动手指的宽度,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气动手指的长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落料槽231的长度方向具有两个倾斜侧壁,两个所述倾斜侧壁具有预定的倾角,且两个所述倾斜侧壁相交形成所述落料槽231的槽底;所述落料槽231的横截面呈V字型,被分离的垂直针落入所述落料槽231后滑落至槽底。所述挡料件232的挡料面朝向所述落料槽231,所述挡料件232与所述落料槽231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当所述机械手机构抓取被分离的垂直针时,垂直针的一端与所述挡料件232接触,所述机械手机构抓取垂直针的另一端,使垂直针的位置固定,垂直针的待抓取端的位置和长度保持一致。
优选地,所述成品回收装置30设于所述上料架设备20一侧,请参阅图6,所述成品回收装置30包括成品槽31和倾斜组件32,所述倾斜组件32用于调整所述成品槽31的倾斜角度,使所述成品槽31内的垂直针汇聚于所述成品槽31底部的一侧,便于收集所述成品槽31内的垂直针。
优选地,请参阅图7,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40包括第二位移模组41、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45和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50,所述第二位移模组41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旋转机构45和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50移动,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50设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输出端,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50包括U型支撑件51,所述U型支撑件51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上料夹具52和回收夹具53。
请参阅图8,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电机42和第一角度限位机构,所述第一角度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旋转输出角度,从而使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旋转预设角度;所述第一角度限位机构包括定位块43和角度限位件44,所述角度限位件44和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42的两个输出端,所述角度限位件44呈圆盘形,所述角度限位件44的外侧边缘具有预定角度的第四凹槽,所述定位块43设于所述第四凹槽的两个侧壁之间,所述角度限位件44转动时,通过所述定位块43对所述第四凹槽的两个侧壁的阻挡作用,以对所述第一旋转电机42的输出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定。
具体地,在加工工位处,所述回收夹具53夹取已加工完成的工件后,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旋转预设角度,使所述上料夹具52朝向加工工位,所述上料夹具52将待加工工件放置于加工工位上。
具体地,所述角度限位件44的旋转角度取决于所述第四凹槽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或者角度,进而决定了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50的旋转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限位机构和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50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42的上下两端,所述角度限位件44上的所述第四凹槽的两个侧壁之间间隔180度,将所述第一旋转电机42的输出角度限定为180度,使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50的旋转角度为180度。
请参阅图9,所述第二旋转机构45包括第二旋转电机46和第二角度限位机构,所述第二角度限位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46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45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旋转机构45用于使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所述机械手旋转预定的角度,使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指向不同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二角度限位机构包括旋转轴47和多个限位块48,多个所述限位块48设于所述旋转轴47的外侧,所述旋转轴47的外侧面设有阻挡臂49,所述阻挡臂49随所述旋转轴47的转动而转动,并被多个所述限位块48阻挡,以限制所述第二旋转电机46的输出的旋转角度。
具体地,多个所述限位块48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限位块,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限位块48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设于所述旋转轴47外侧以所述旋转轴47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旋转轴47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阻挡臂49的长度,使所述阻挡臂49旋转时,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起到限位作用。
所述旋转轴47的外侧壁具有至少一个第五凹槽,每个所述第五凹槽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五凹槽的槽底的宽度大于所述槽口的宽度,所述阻挡臂49的底端的形状与所述第五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所述阻挡臂49的底端套设于所述第五凹槽内;所述旋转轴47的可旋转角度取决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设置位置、及安装的所述阻挡臂49的数目和位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47上设有一个所述阻挡臂49,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设于所述旋转轴47的两侧,间隔180度,因此,所述旋转轴47的可旋转角度为180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的间隔为90度,所述旋转轴47上设有一个所述阻挡臂49,所述旋转轴47的可旋转角度为90度或者270度。或者,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的间隔为180度,所述旋转轴47上间隔为90度的两个所述第五凹槽内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阻挡臂49,此时,所述旋转轴47的可旋转角度亦为90度。
优选地,所述上料夹具52和所述回收夹具53分别具有一对相向设置的取料手指,一对所述取料手指在第二手指驱动气缸的驱动下相向移动,一对所述取料手指的相对的内侧壁具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垂直针的长度方向相对应。
具体地,所述U型支撑件5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使所述U型支撑件51随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上料夹具52和所述回收夹具53转动,使所述上料夹具52和所述回收夹具53依次到达加工工位。
具体地,依据加工前后工件的形状是否相同,所述上料夹具52和所述回收夹具53可以采用相同或者不同形状的夹具,以适应工件加工前后形状的变化。
优选地,请参阅图10和图11,所述抓握装置60还包括第三位移模组61和夹持机构62,所述夹持机构62和所述夹针筒组件设于所述第三位移模组61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位移模组61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机构62和所述夹针筒组件移动,所述夹持机构62包括翻转气缸、旋转研磨气缸和上下研磨气缸,所述翻转气缸用于上下料时带动所述夹针筒组件上下翻转180度,所述旋转研磨气缸和所述上下研磨气缸分别用于驱动所述夹针筒组件旋转和上下移动,使所述夹针筒组件中夹持的垂直针由所述研磨装置400进行研磨加工。
优选地,请参阅图12和图13,所述夹针筒组件包括夹针气缸63和夹针筒64,所述夹针气缸63设于所述夹针筒64外侧,用于使所述夹针筒64夹紧待加工的垂直针;所述夹针筒64包括针筒主体641、第一活动件642、第二活动件643和针体固定件644,所述针筒主体641呈中空的圆柱体,所述针体固定件644设于所述针筒主体641的末端,待加工的垂直针穿设于所述针体固定件644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件642设于所述针筒主体641的顶端,所述针筒主体641的腰部设有支撑环645,所述支撑环645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件643,所述第一活动件642推动所述第二活动件643以所述支撑环645为支点转动,使所述第二活动件643夹紧或者松开所述针体固定件644内的垂直针。
具体地,所述第二活动件643呈长条形,所述第二活动件64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件642和所述针体固定件644接触;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腰部具有支撑通孔。
所述针筒主体641的轴向上自末端沿长度方向上具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深度小于垂直针的长度;所述针筒主体641的侧壁上具有一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凹槽,所述第二活动件643设于所述条形凹槽内,所述针筒主体641的腰部外侧设有支撑环645,所述支撑环645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件643腰部的支撑通孔,所述第二活动件643以所述支撑环645为支点转动。
所述第一活动件642设于所述针筒主体641的顶端,所述第一活动件642包括按压部和第一钩挂部,所述第一钩挂部设于所述按压部的下方,所述按压部自所述针筒主体641两侧伸出,所述第一钩挂部的末端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具有倾角。
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两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第一端具有指向内侧的第二钩挂部,所述第二钩挂部与所述第一钩挂部啮合,所述第二钩挂部在所述第一钩挂部的凸起的作用下上下移动。
所述针体固定件644的轴心具有针体通孔,所述针体固定件644的末端具有锥形下沉孔,所述锥形下沉孔的顶点连通所述针体通孔,所述针体通孔用于容纳待加工的垂直针;所述针体固定件644的腰部具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的槽底与所述针体通孔贯通,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第二端伸入所述固定凹槽内,并用于压紧所述针体通孔内的垂直针。
具体地,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活动件642侧,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第二端设于所述针体固定件644侧。
具体地,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第二端具有向内侧延伸的弯折,所述弯折的外侧套设有硅胶套,放置对垂直针造成损伤。
具体地,所述支撑环645箍设于所述针筒主体641的外侧,并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支撑通孔,所述第二活动件643以所述支撑环645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能够上下运动。
具体地,上料时,需要将待加工的垂直针插入所述夹针筒64内,所述夹针气缸63下压所述第一活动件642,使所述第一活动件642向所述针筒主体641的末端移动,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第二钩挂部与所述第一活动件642的第一钩挂部的咬合放松,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第一端向下移动,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第二端向上移动,待加工的垂直针从所述针体通孔穿设入所述针体固定件644。所述夹针气缸63带动所述第一活动件642上移,所述第一钩挂固与所述第二钩挂部咬合,所述第二移动件的第一端沿着所述第一钩挂部的凸起的倾角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第二端向下运动,使所述第二端夹紧所述针体固定件644中穿设的垂直针。
下料时,所述夹针筒64的各个部件的运动过程相同,当所述第二活动件643的第二端上移时,将加工完成的垂直针取出。
优选地,所述抓握装置60还包括对位机构65,请参阅图14,所述对位模组设于所述夹持机构62的上方,所述对位模组包括对位平台651、Y轴微调模组653和Z轴微调模组652,所述Z轴微调模组652设于所述对位平台651的上方,所述Y轴微调模组653设于所述对位平台651的下方。
具体地,所述对位机构65用于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将待加工的垂直针插入所述夹针筒64时的位置对准。所述Y轴微调模组653上设有对准臂,所述对准臂的末端具有对准孔。
上料时,所述夹持机构62驱动所述夹针筒64向上翻转,所述Y轴微调模组653带动所述对准臂向前方移动,使所述对准孔套设所述夹针筒64的针筒主体641的末端,所述对准臂用于所述夹针筒64的定位。当待加工的垂直针插入所述夹针筒64后,所述Z轴微调模组652和所述Y轴微调模组653分别带动所述对准臂上升并后退,所述夹持机构62驱动所述夹针筒64向下翻转,所述Z轴微调模组652带动所述对准臂复位。
具体地,通过所述对位机构62和所述针体固定件644末端的锥形下沉孔,使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40将待加工的垂直针准确插入所述夹针筒64内。
优选地,请参阅图15和图16,所述研磨装置400包括第四位移模组71和研磨中心72,所述第四位移模组71采用XY交叉平台,所述研磨中心72设于所述第四位移模组71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位移模组71用于所述研磨中心72的位置调整。
所述研磨中心72包括至少一个研磨轮721、至少一组旋转电机722和位移电机723,所述研磨轮721设于所述旋转电机722的输出端,所述研磨轮721用于垂直针的研磨加工,所述旋转电机722用于驱动所述研磨轮721转动,所述位移电机723用于对所述研磨轮721的进行水平位置调节,以调整所述研磨轮721与垂直针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研磨中心7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研磨轮721,每个所述研磨轮721分别安装于所述旋转电机722和位移电机723的输出端,两个所述研磨轮721对称设置,并同时对垂直针进行研磨加工,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所述研磨中心72还包括研磨中心72壳体和研磨定位件,所述研磨中心72壳体盖合于所述研磨轮721上,所述研磨定位件设于所述研磨中心72壳体的上方,所述研磨定位件具有定位通孔,所述针筒主体641的末端的待加工的垂直针通过所述定位通孔伸入于所述研磨中心72壳体内,由所述研磨轮721进行研磨。
具体地,所述研磨中心72包括研磨中心壳体,所述研磨中心壳体上方具有条形孔,所述研磨定位件上的定位通孔与条形孔的位置对应设置。
具体地,所述研磨中心72设于所述XY交叉平台上方,所述XY交叉平台带动所述研磨中心72在X轴和Y轴的水平方向上移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100的第三位移模组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200的第三位移模组设于所述研磨轨道300的两端,并与所述研磨轨道300对接,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100的抓握装置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200的抓握装置能够从所述研磨轨道300的两端分别进入所述研磨轨道300,完成垂直针的研磨加工。
具体地,上料时,所述第三位移模组61将所述夹针筒组件移动至上下料工位,所述翻转气缸将所述夹针筒组件向上翻转180度,使所述夹针筒64的末端向上,所述夹针筒64在所述夹针气缸63的驱动下完成上料操作,所述夹针筒64内夹持有待加工的垂直针,所述翻转气缸将所述夹针筒组件向下翻转180度,所述第三位移模组61将所述夹针筒组件移动至所述研磨轨道300,所述研磨中心72对垂直针进行研磨加工。
研磨加工完成后,所述第三位移模组61将所述夹针筒组件移动至上下料工位,所述翻转气缸将所述夹针筒组件向上翻转180度,使所述夹针筒64的末端向上,所述夹针筒64在所述夹针气缸63的驱动下完成下料操作和上料操作后,所述夹针筒组件在所述翻转气缸的驱动下向下翻转180度,并再次移动至研磨工位,进行下一次研磨操作。
研磨时,所述第四位移模组71带动所述研磨中心72移动至研磨工位,所述位移电机723调整所述研磨轮721与垂直针之间的距离,使所述研磨轮721与垂直针的表面贴合,所述旋转电机722带动所述研磨轮721旋转;所述旋转研磨气缸带动所述夹针筒64旋转,从而使垂直针旋转,并在所述研磨轮721上研磨;所述上下研磨气缸带动所述夹针筒64上下微调,从而控制垂直针与所述研磨轮721的接触面大小,使垂直针与所述研磨轮721之间的具有适当的研磨角度和研磨力度。
具体地,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用于垂直针上下料,分离待加工垂直针,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40将分离出来的待加工垂直针传送至所述抓握装置60,同时将已加工完成的垂直针取回并放置于所述成品回收装置30中;上下料时,所述夹针筒组件向上翻转,使所述夹针筒64的末端向上,以便于取出和插入垂直针,研磨加工时,所述夹针筒组件向下翻转,使所述夹针筒64的末端朝向所述研磨装置400;所述研磨装置400中的所述研磨轮721对垂直件进行研磨加工。
上述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1000中,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100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200交替工作,将待加工的垂直针传送至所述研磨装置400,所述研磨装置400依次对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100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200的垂直针进行研磨加工,使所述研磨装置400和所述上下料装置同时处于工作状态,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所述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的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完成上下料和研磨加工。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料装置和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上方设有研磨轨道,所述上下料装置包括第一上下料装置和第二上下料装置,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分别设于所述研磨轨道两侧,并以所述研磨装置和所述研磨轨道为轴镜像设置,所述第一上下料装置和所述第二上下料装置分别包括一个供料装置和一个抓握装置,两个所述供料装置分别将待加工的垂直针传送至相应的所述抓握装置,两个所述抓握装置依次交替进入所述研磨轨道,由所述研磨装置对位于所述研磨轨道上的所述抓握装置上放置的垂直针进行研磨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轨道的两端设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具有可升降的阻挡臂,所述阻挡臂用于阻挡所述抓握装置进入所述研磨轨道;当所述研磨轨道上放置有所述抓握装置时,所述阻挡臂升起,使所述研磨轨道在同一时刻只能容纳一个所述抓握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装置设于所述抓握装置的一侧;
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垂直针吞吐装置和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设于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的一侧,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垂直针和已加工完成的垂直针,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用于从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中抓取待加工的垂直针传送至所述抓握装置,并将已加工完成的垂直针由所述抓握装置传送至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
所述抓握装置包括夹针筒组件,所述夹针筒组件用于握紧加工中的垂直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针吞吐装置包括上料架设备和成品回收装置;所述上料架设备包括分料机构、移栽机构和落料机构,所述落料机构设于所述分料机构一侧;所述成品回收装置设于所述上料架设备一侧,所述成品回收装置包括成品槽和倾斜组件,所述倾斜组件用于调整所述成品槽的倾斜角度,使所述成品槽内的垂直针汇聚于所述成品槽底部的一侧,便于收集所述成品槽内的垂直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储料槽、分料件和分料气缸,所述储料槽具有倾斜的内侧壁,所述分料件穿设于所述储料槽的底部,所述分料气缸设于所述分料件下方,所述分料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分料件在所述储料槽内上下运动;所述分料件具有梯形的顶出部,所述顶出部具有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顶出部顶面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与待分离的垂直针的直径相对应,所述顶出部的顶面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顶出部的腰部,所述第二凹槽横向贯穿所述顶出部,使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垂直针在所述第二凹槽上方处于悬空状态;
所述移栽机构包括第一位移模组和取料机械手,所述第一位移模组用于带动所述取料机械手在所述分料机构与所述落料机构之间移动;所述取料机械手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气动手指,两个所述气动手指在第一手指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开合,两个所述气动手指的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垂直针的放置方向相对应,所述第三凹槽用于抓握被分离的垂直针;
所述落料机构包括落料槽和挡料件,所述落料槽采用V型槽,所述挡料件设于所述落料槽的顶端一侧,且所述挡料件的中央位置与所述落料槽的槽底相对应,所述挡料件用于调整垂直针放置位置;所述落料槽的长度小于垂直针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装置包括第二位移模组、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和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所述第二位移模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和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移动,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输出端,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机构包括U型支撑件,所述U型支撑件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上料夹具和回收夹具;
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一角度限位机构,所述第一角度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旋转输出角度,从而使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旋转预设角度;
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第二旋转电机和第二角度限位机构,所述第二角度限位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所述机械手旋转预定的角度,使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指向不同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限位机构包括定位块和角度限位件,所述角度限位件和所述上料回收机械手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两个输出端,所述角度限位件呈圆盘形,所述角度限位件的外侧边缘具有预定角度的第四凹槽,所述定位块设于所述第四凹槽的两个侧壁之间,所述角度限位件转动时,通过所述定位块对所述第四凹槽的两个侧壁的阻挡作用,以对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定;
所述第二角度限位机构包括旋转轴和多个限位块,多个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旋转轴的外侧,所述旋转轴的外侧面设有阻挡臂,所述阻挡臂随所述旋转轴的转动而转动,并被多个所述限位块阻挡,以限制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的旋转角度;
所述上料夹具和所述回收夹具分别具有一对相向设置的取料手指,一对所述取料手指在第二手指驱动气缸的驱动下相向移动,一对所述取料手指的相对的内侧壁具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垂直针的长度方向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装置还包括第三位移模组和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和所述夹针筒组件设于所述第三位移模组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位移模组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机构和所述夹针筒组件移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翻转气缸、旋转研磨气缸和上下研磨气缸,所述翻转气缸用于上下料时带动所述夹针筒组件上下翻转180度,所述旋转研磨气缸和所述上下研磨气缸分别用于驱动所述夹针筒组件旋转和上下移动,使所述夹针筒组件中夹持的垂直针由所述研磨装置进行研磨加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针筒组件包括夹针气缸和夹针筒,所述夹针气缸设于所述夹针筒外侧,用于使所述夹针筒夹紧待加工的垂直针;所述夹针筒包括针筒主体、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和针体固定件,所述针筒主体呈中空的圆柱体,所述针体固定件设于所述针筒主体的末端,待加工的垂直针穿设于所述针体固定件中;所述第一活动件设于所述针筒主体的顶端,所述针筒主体的腰部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推动所述第二活动件以所述支撑环为支点转动,使所述第二活动件夹紧或者松开所述针体固定件内的垂直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第四位移模组和研磨中心,所述研磨中心设于所述第四位移模组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位移模组用于所述研磨中心的位置调整;
所述研磨中心包括至少一个研磨轮、至少一组旋转电机和位移电机,所述研磨轮用于垂直针的研磨加工;所述研磨轮设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旋转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研磨轮转动,所述位移电机用于对所述研磨轮的进行水平位置调节,以调整所述研磨轮与垂直针之间的距离。
CN202310472460.3A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 Pending CN1163525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72460.3A CN116352517A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72460.3A CN116352517A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52517A true CN116352517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2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72460.3A Pending CN116352517A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5251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38416A (zh) * 2023-07-26 2023-08-25 深圳市道格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针研磨加工设备
CN117325104A (zh) * 2023-12-01 2024-01-02 深圳市道格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探针料夹针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38416A (zh) * 2023-07-26 2023-08-25 深圳市道格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针研磨加工设备
CN117325104A (zh) * 2023-12-01 2024-01-02 深圳市道格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探针料夹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52517A (zh) 一种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
WO2017143727A1 (zh) 一体式旋转切削工具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
CN107199485B (zh) 一种研磨机
CN110814911B (zh) 一种钢管端口外圆自动去毛刺设备
CN114083305B (zh) 一种接箍切断、扒皮柔性加工单元
CN116638416A (zh) 一种垂直针研磨加工设备
CN109160229A (zh) 自动控制的上料装置
CN112276482B (zh) 一种连接螺钉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JP5476377B2 (ja) レンズ加工装置
CN109848826B (zh) 晶圆多工位边缘抛光设备
CN220498577U (zh) 一种垂直针双向上下料研磨加工设备
CN210938421U (zh) 一种带有上下料装置的无心磨床
CN112428115A (zh) 一种用于合页多批量自动磨削界面的加工设备
CN209614811U (zh) 一种多工件上料装置
CN116276134A (zh) 一种穿刺针自动化输送加工专机
CN218639278U (zh) 一种镜片粗胚铣磨设备
CN213470580U (zh) 一种柱状产品端部去毛边用的去毛边机
CN108637534B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焊接机床
CN110759092A (zh) 自动上下料驱动结构
CN112605880A (zh) 一种密封件去毛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0524679U (zh) 一种用于镜片自动磨边机的上下料装置
CN114523385A (zh) 一种蓝牙耳机生产线的取料装置
CN113399971A (zh) 一种智能消防设备组件的全自动组装设备
CN109877694B (zh) 晶圆边缘抛光装置及晶圆边缘抛光方法
CN107243785B (zh) 一种刀片磨削用辅助布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